部派佛教阿罗汉的圣果观
一、前言
已断烦恼解脱的圣者阿罗汉会退,这在一般佛弟子的心目中,大多是不愿接受的事实。《杂阿含经》中不是说:「贪欲已断无馀,瞋恚愚痴已断无馀,是名阿罗汉,难道阿罗汉还有贪瞋痴?在佛陀时代,阿罗汉与佛有着同等的地位,都是解脱的圣者,佛也称为大阿罗汉。这种观念在佛入灭一两百年前,一直都还保持着,也没有什么异议。直到「大天五事」的出现,明白指出了阿罗汉功德上的缺失,才将佛和阿罗汉的距离越拉越远,也从狭隘的以阿罗汉为中心论裡解放出来。原来罗汉还有无知未断,还有他要做的事,他还要「回小向大」,向佛看齐。虽然阿罗汉不如佛的地方很多,但对于凡夫而言,能证得果位,不再受生死轮迴并成为出世圣人,毕竟是稀有难得的。所以大众部大天论师对阿罗汉功德提出质疑的主要目的,是反应阿罗汉在慈悲救生上的功德缺憾和习气未能蠲除,在这两点上提出阿罗汉还有成长的空间,并没有否认阿罗汉的解脱功德。反观部派佛教中,以阿罗汉为中心的上座说一切有部主张「阿罗汉有退」,这似乎会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如果详推其原委,则不难得知:有部的佛陀观是历史佛,是现实人间的佛,佛与一般人一样是父母所生,需藉不淨以为自体,有病苦、毁谤等等。佛尚且如此,身为弟子的阿罗汉,在现实人间上也不太可能十全十美。这是可以推知的。
大天五事以现代人来看(尤其是北传佛教),似乎理所当然,但回到部派佛教时代,却造成很大的震撼。在大天五事初唱之际,阿罗汉的圣果观,也成了部派论师的讨论课题之一,也反应了「菩萨」思想将要抬头之际,继而导入一佛乘。本文就阿罗汉圣果经为主题,先从「大天五事」切入探讨阿罗汉是否究竟,配合着从阿含经中寻找与佛的有何差别之处,其次探讨谈各部派对退法阿罗汉之论辩,最后附带讨论在家众可否证得阿罗汉果。
二、「大天五事」所透显的意涵
从断烦恼得解脱而论,佛陀谦虚的如此说:「我亦是阿罗汉」。然而《杂阿含经》中佛曾说出他和阿罗汉不同:
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注二)
佛是自觉的圣者,而阿罗汉是依佛的教法修行而证果的圣者,在先觉觉后觉的立场上,佛有着导师的崇高尊称。可是当大天五事提出后,佛和阿罗汉不再只是自觉觉他的差别而已,佛是习气永断,而且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阿罗汉却犹有馀习。大天五事在部派时代是一着名的争论,参与讨论的部派主要是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现就要略说明。
◎大众部
「馀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一、「馀所诱」|大天不正思惟,漏失不淨,弟子起疑,阿罗汉诸漏已淨,如何犹有斯事?
大天:1.烦恼漏--阿罗汉无。
2.不淨漏---阿罗汉犹有不淨漏失。因烦恼虽断,但仍有便利涕唾等事,又诸天魔常于佛法憎嫉,见修善者而坏之,即使阿罗汉亦会被天魔所娆,而漏失不淨。
二、「无知」---大天次第记别弟子四沙门果,弟子云:阿罗汉有证智,如何我不自知?
大天:无知有两种|
1.染污无知:阿罗汉无。
2.不染污无知:阿罗汉犹有。由此虽然阿罗汉有证智,仍不能自知是否证果。
三、「犹预」|弟子问:圣者已度疑惑,如何我于谛实中犹怀疑惑?
大天:疑惑有两种
1.随眠性疑:阿罗汉已断。
2.处非处疑:阿罗汉未断。独觉于处非处才成就,声闻于此仍有疑惑,故不可自轻。
四、「他令入」|弟子问:阿罗汉有智慧眼,于自解脱能自证知,我如何仍须师之令入,而都无现智自证知呢?
大天:有阿罗汉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舍利子、目犍连尚须佛记,汝等于此不应穷诘。
五、「道因声故起」|大天夜裡数唱苦哉!苦哉!弟子疑惑惊怪。
大天:诸圣道若不至诚称苦召唤,命终不现起,故夜裡数唱苦哉!(注三)
◎说一切有部
「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汝言非佛教。」
一、「馀所诱」---(「天魔所娆漏失不淨」):不淨从烦恼生,彼推说天魔娆乱。↓非因计因
二、「无知」---阿罗汉于自解脱,由无漏智见故,已离无知,说仍有无知。↓拨无无漏智之见。
三、「犹豫」---阿罗汉于自解脱,由无漏道,已断犹豫,说仍有犹豫。↓谤阿罗汉越度疑惑之邪见。
四、「他令入」---阿罗汉实自证得无障无背,现量慧眼,身证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脱,但由他故得度,则是谤道之邪见。
五、「道因声故起」---诸圣道要修方得,若说唱言苦哉能召唤起圣道,是非因计因。
大天五事说明了阿罗汉的不圆满,不只功德相差佛甚为遥远,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中说到:『大天的罗汉「为馀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都是习气之一。大众部等主张罗汉有无知、有犹豫,萨婆多部的主张「虽断犹现行」,这在部派分裂上,是一个着名的诤论』(注四)。小乘习气未断的问题,这以阿罗汉为究竟的上座说一切有部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说词,也因此成为部派分裂的因素之一。阿罗汉有否究竟问题,一时成为大家所讨论的议题。我们从《阿含经》中可看出,证果是当时佛弟子的最终目的,阿罗汉又名为无学,因贪瞋痴已断,无所进求了。如《别译杂阿含经》云:
若有罗汉,尽诸烦恼,正见心得解脱,当于尔时,贪欲瞋恚及以愚痴,一切悉断,无有遗馀,是名无学。若彼罗汉,尽于贪欲、瞋恚、愚痴,更不造作身口意恶,无所进求,以是义故,名为无学。(注五)
在阿含经中,有的是对阿罗汉果德的讚叹,少有、也几乎没有怀疑过,而今在大天用佛与阿罗汉相比之下,阿罗汉已不再是至高无上了,他和佛相差太远,佛是圆满者习气永断无馀,而阿罗汉犹有习气。其实,罗汉有习气,也有无知的看法,这在有部的阿毘达磨论中也有谈到,如《大毘婆沙论》云:
1.有身见结,苦类智忍时,已断已遍知,诸阿罗汉犹相似转。谓作是说:我钵、我衣、我同住、我弟子、我房舍、我资具,于无我中而说有我。成禁取结,道类智忍时,已断已遍知。诸阿罗汉犹相似转。如洗手足、住阿练若、但畜三衣、常行乞食,乃至具足受持十二杜多功德,谓得清淨。曾闻尊者路摩尚祇迦,虽是阿罗汉,每日洗浴,谓得清淨,此类极多。疑结,道类智忍时,已断已遍知,诸阿罗汉犹相似转。谓阿罗汉远见坚物,便生犹豫,杌耶?人耶?为男、为女?若见二路,亦怀疑惑,此是正道耶、非正道耶?见三衣钵亦怀犹豫:是我所有、他所有耶?(注六)
2.佛世尊爱恚永断,违顺平等,拔诤论根,灭憍慢本;视诸珍宝犹如瓦砾;于一切法觉照无遗,无相似爱及恚慢等诸烦恼习永断故。非如独觉及诸声闻虽断烦恼而有馀习。贪爱习者,如尊者阿难怜诸释种;瞋恚习者,如尊者毕陆伽婆磋语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度;憍慢习者,如尊者舍利子,弃掷医药;愚痴习者,如尊者笈房钵底食前咳气,如食未销,不知后苦,而复更食。(注七)
由上面的内容来看,大天所高呼的五事似乎也得到有部的一些回响,从习气的有无角度来区别佛和阿罗汉,佛和罗汉的确不同。而且离佛世越长久,佛所超越阿罗汉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也因此大乘不共境、行、果的新天地,都在罗汉不断馀习的光明下发现。
三、退法阿罗汉之论辩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注八)这是经裡对证得阿罗汉证得果德时的措绘。然而以罗汉为中心的上座长老们在重理性重思考的惯性下,提出了「阿罗汉有退义」。其实,有部论师提出此看法是有根据的,在他们所宗的《杂阿含经》中有这么记载过,有关于阿罗汉自杀的事例:
1.瞿底迦,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注九)
2.跋迦梨疾病困苦,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注十)
3.求德比丘,是时解脱,自身作证,复还退失,第一、第二、第三、乃至第六亦还退失。比丘念言:我今独处修行精进,六返退失,若更退失,以刀自割。」(注十一)
以上前二例皆是在《杂阿含经》中的实际事例。强调护生的佛教决不主张以自杀来解问题,但对于一个慧解脱的圣者而言无法抵抗身体的重大病苦,在这种情况下,佛才允许一位无我的圣者自我了断生命,达到无馀涅槃。但类似这样的事况并不多见。而第三事例则是为了避免证果后又再退,才选择自杀。
事实上,说一切有部虽然认为「阿罗汉有退义」,但也不全然一定会退,有部将阿罗汉分为两种:时解脱和不时解脱。而大众部分别说部却认为「阿罗汉无退义」,经部则认为「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以下将各宗之义略述如下:
3-1 大众、分别说部的主张
大众部对阿罗汉的圣果观与佛陀观相同,均圣者有着极高的推崇,不认为四果阿罗汉会退,认为「阿罗汉无退义」。(注十二)其理由如下所述:
1.定无退而起诸烦恼。譬如:「瓶破已唯有馀瓦,不复作瓶,诸阿罗汉亦应如是,金刚喻定破烦恼已,不应复起诸烦恼退。如烧木已唯有馀灰,火还为木,诸阿罗汉亦如是,无漏智火烧烦恼已,不应复起诸烦恼退。(注十三)
2.随眠是缠种子,随眠自性心不相应,诸缠自性与心相应,缠从随眠生,缠现前故退。诸阿罗汉已断随眠,缠既不生,彼如何退?故说无退,是应正理。(注十四)
大天五事并不是否认阿罗汉的解脱,它只是拉开佛和阿罗汉的距离,强调阿罗汉功德上的不足,对阿罗汉断烦恼、不受后有,是相当肯定。
不过,该部论师却认为预流果有退的见解|「预流者有退义」(注十五),似乎是十分确定。大众部认为:「须陀洹能作一切恶行,唯除无间罪」。(注十六)这种看法在卍续藏中有略解何以证得预流果的圣者还会造下十恶业道罪:
问:如何初果得不坏信,造十恶业,犹有坏戒?
答:入观证淨,出观行恶,亦不相远。
问:若尔应入观不疑三宝,出观便疑?
答:疑但迷理,初果总无,十恶业道,其事微细,初果犹有。(注十七)
其实大众、分别说的上述主张是可以质疑的。经上说到,证初果的条件必须是断了「身见、戒禁取见和疑」,其中疑的内容是对三宝、四谛的怀疑不信。四谛即含世间正见|知善恶、因果业报、凡夫圣人与前世后世。这种正信决不是一般感情知性上的信,是理智上且亲身体悟的信,怎么可能会退且又唯除极重的五无间业不会造作之外,还会造作其它三恶道业?这一点我们应先存疑,再听听其他论师的意见。一般说来,即使阿罗汉会退,顶多退回初果,不应由圣者退回凡夫,不然证果岂不很没有保障,随时有面临退转的危机。因此,面对上述大众分别说部的主张,其馀部派也提出不同的见解。
3-2说一切有部的主张
说一切有部正好相反于上述大众、分别说部的看法,主张「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注十八)其中,即使阿罗汉会退,也不是所有的阿罗汉均会退转,他把阿罗汉分成时解脱和不时解脱两种,会退转的唯有时解脱阿罗汉:
一、时解脱:待时方解脱
1.得好衣时:谓彼要得细软鲜淨胜妙衣服时,乃得解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2.得好食衣时:谓彼要得美妙饮食,酥蜜等时,乃得解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3.得好卧具时:谓彼要得厚软卧具床褥等时,乃得解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4.得好处所时:谓彼要得寂静处所胜妙房舍时,乃得解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5.得好说法时:谓彼要得如理应机教授教诫时,乃得解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6.得好补特伽罗时:谓彼要得具胜德性,秉性柔和易共住者,与共住时,乃得解 脱。若不尔者,则不得解脱。
二、不时解脱:不待时得解脱。(注十九)
有部将阿罗汉分为时解脱和不时解脱两种后,主张会退的是时解脱阿罗汉。也提出会令时解脱罗汉退法的五种因缘。如:(注二十)
1.多营事业
2.乐诸戏论
3.好和斗诤
4.喜涉长途
5.身恒多病
而且在论中又分为六种阿罗汉,如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等六种。前五种有退,是时解脱阿罗汉;第六种为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会退转,又名不动心解脱阿罗汉。
在《婆沙论》中,引举前面所提的罗汉瞿底迦是时解脱,六返退已,于第七时,怕自己又退失,所以拿刀自害而般涅槃。因而有部论认为:「阿罗汉定有起烦恼退」。(注二十一)《阿含经》所载瞿底迦的自杀,成为有部很有利的人证,但面对分别论者上述所引(瓶破无瓶,火烧木成灰)的现喻,有部论师作了如下的解释:
不必须通。所以者何?彼非素怛缆,非毘奈耶,非阿毗达磨。但是世间粗浅现喻,世间法异,贤圣法异,不应引世间法难贤圣法。若必须通,当说喻过,喻既有过,为证不成。如瓶破已,必有馀瓦,得阿罗汉已,有馀烦恼不?(注二十二)
由上述引文可知,分别论者无法举出经证来证明阿罗汉不会退,只好举譬喻说明之。但譬喻的说明没有经证来得有说服力,所以有部论师认为没有解释的必要。而分别论者同样也必须解释有部论师所提出阿罗汉瞿底迦自杀之契经。如论中云:「退时退道非果,以沙门果是无为故」(注二十三)有部接着问难说:「既许有退,退道退果有何差别,而说无退?又彼许退无学道时,为得学道?为全不得?若彼学道,果亦应退,非无学果成学道故。若全不得,便有大过,退无学道不得学道,若尔应住异生位故。若非异生、及学无学,应离凡圣,有别有情,许即便非世尊弟子,故应许有起烦恼退。」(注二十四)而应理论者亦批评分别论者之阿罗汉已断随眠故无退之说,如论中云:
彼(分别论者)如是说是无知果,是黑暗果,是无明果,是不勤方便果,然实有起烦恼义(阿罗汉定有退)。(注二十五)
有部除了主张阿罗汉有退之外,连二、三果也会退,这一点和大众、分别说部是同样的看法,但在论中也有说明二、三果为何为退而不是退初果的原因。其主要的原因是:见所断烦恼,于有事起故,断已不退,能通达无我,于胜义谛我毕竟无,故烦恼断已不退。而且所断烦恼是永断三界见所断结、永断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由见道力得预流果定无退失见道者,所以立预流果不退(注二十六)
对于有部立「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之说,在主张上三果会退时,对诸所得无漏根力、觉支、道支,是得过去的或者是未来的?尊者设摩达多和毘婆沙师做了如下解释:
★尊者设摩达多:退阿罗汉时,唯得未来先所捨学法,不得过去。
↓以彼毕竟不现前故。
★毘婆沙师:退阿罗汉果时,得过去、未来先所捨学法。过去虽不可现前,而可成就。
在有部认为阿罗汉有退义,大众分别部认为阿罗汉无退义时,经部这时也提出看法,主张初果不会退,阿罗汉亦不会。表面上好像有折中调和两家的说词,但经部却又提出二、三果有退义,这是更别于有部和大众分别说部的。
3-3经部的主张
经部认为「无退预流果,……阿罗汉亦无退」(注二十七)预流果无退的原因是,有学先凡位中所住种性,一定无退之理,因世出世道所得坚固。所以不会退失先前所得之果,但后所得之果,容有退义。对于「阿罗汉亦无退」的见解,其实与有部的见解是一样,承认罗汉有时解脱和不时解脱两种:时解脱有退与不时解脱无退。《俱舍论》载有经部对阿罗汉有无退义的说明:
经部师说阿罗汉亦无退义。彼说应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如何由教?经言:苾刍圣慧断惑,名为实断。又契经言:我说有学应不放逸,非阿罗汉。虽有经言,佛告庆喜,我说利养等亦障阿罗汉,而不说退阿罗汉果,但说退失现法乐住。经言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定说无因缘从此退故。若谓有退,由经说有时爱解脱我许然。(注二十八)
经部主张时解脱有退,但它的「时解脱」的退义和有部的「时解脱」并不同。有部的时解脱要如前所述之五种因缘才会退,而经部的时解脱是退静虑,也就是退禅定,不是退果性。因而经部论师以为阿罗汉会退,但也并非全然都会退,所退的是定境,这是经部以为阿罗汉不会退的原因。它有异于大众、分别部所主张的阿罗汉无退义,也有异于有部的有退义。
经部对瞿底迦自杀的事例解释道:
瞿底迦昔在学位,于时解脱极噉味故,又钝根故,数数退失,而持刀自杀。由于无所顾惜身命,临命终时,得阿罗汉便般涅槃,故亦非退失阿罗汉果。(注二十九)
在经部看来瞿底迦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他还在有学的位阶,难免进进退退,这正符合自宗认为二、三果会退的主张。如在《顺正理论》有经部的见解:
经主义作如是言:阿罗汉果亦无有退,一来、不退,世裕道得,容有退义。引经证言:圣慧断慧,名为实断。初后二果,但由圣慧断感而证,故无退理。(注三十)
由上可知,经部表面好像在调和,但仍不免自尊己宗,各执己见。兹将各部派对初果至阿罗汉有无退转的见解列表如下:
初果 四果
大众、分别说部 有退 无退
说一切有部 无退 无退
经 部 无退 无退
经部的加入似乎让这难解的论题又更複杂不少,不过有一点吾人可以确定的是:初果圣者不会退,它是转凡成圣的底线。在此,笔者想提供大家另一思考面是,大天五事的唱导有促使菩萨思想抬头,那么「阿罗汉有退」的问题,是否也可说是部派论师们留给热心于淑世的阿罗汉们回小向大的转圜空间?我想这是可以再思考的问题。
四、在家众可否证得阿罗汉果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发》中有提到此一问题,他说:「在家与出家,归依三宝的理想是一致的,在修证上有什么差别吗?一般说,在家者不能得究竟的阿罗汉。这是说,修证上,出家者也是胜过在家者的,出家者有着优越性。然北道派以为:在家者也可以成阿罗汉,与出家者平等平等。」(注三十一)经律中有在家得阿罗汉的证明,如:族姓子耶舍,居士鬱低迦,婆罗门青年斯特,都是以在家得阿罗汉,可见阿罗汉不限于出家。
铜鍱部(南传佛教的传入是属于这个部派)的《论事》以为:在家可以得阿罗汉的,但阿罗汉没有在家生活的恋着,所以不可能再过在家的生活。如《弥兰陀问经》曰:「在家众得阿罗汉果,不出二途:即日出家或般涅槃」。《惟日杂难经》(吴文谦译)说:「人有居家得阿罗汉道、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者」。其实在家阿罗汉说,很早就传来中国。(注三十二)
在《增壹阿含经》中,有一象舍利弗出家修学,后还捨法服习白衣行。不久,又出家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招梵志讥毁,经过象舍利弗的神通度化,才使白衣不被梵志的悭嫉心所欺,而说无有阿罗汉还捨法服习自行,并且又说了十一法为阿罗汉所不习者:1.终不捨法服习白衣行;2.不习不淨行;3.不杀生;4.不盗;5.食终不留遗馀;6.终不妄语;7.不群类相佐;8.不吐恶言;9.不有狐疑;10不恐惧;11.不受馀师,不受胞胎。(注三十三)
诚如印顺法师所言:在修证上,出家是胜于在家的,出家有着优越性。这优越性是指出家者的修学环境之优越,能出家一意专心办道,其证果可能性当然比在家有染俗事来的容易了。从经典中我们可以清楚得知|「在家众可以证罗汉果」只是,证果后就不会再现在家身,因他已不会恋着世间欲乐,所以不是入涅槃,就是出家展现出家的清淨法相。
五、结 语
从原始佛教中,佛与罗汉同是解脱的圣者,佛亦是大阿罗汉之一。直到大天的五事的提出部派的分裂的因素之一,大天论师并非怀疑阿罗汉是断烦恼的解脱圣者,反而提出了「阿罗汉无退义」。五事是针对阿罗汉功德上的不足,他有很多地方不如佛,他和佛是有距离的,这暗示了菩萨行的必要,阿罗汉不应得少为足,应回小向大,向佛学习。而说一切有部在缜密理性思考下,本以阿罗汉为中心,为究竟的,也不免冷静的提出「阿罗汉有退义」。为何如此?其实我们仔细了解大众部的佛陀观之后不难发现,大众部对佛陀的景仰情深,不免加了神化色彩,而且过之犹恐不及。这对满足一般人的信仰是可以,但是佛陀在人间成佛,佛纵使有无比的功德与神力,在根本佛教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是亲切而务实的。部派对佛陀观有如是不同观点,对阿罗汉之圣果观亦会有不相同的看法,这是可以想见,因而对于阿罗汉果位会不会退的问题,各人所见不同。
瞭解如上各部派的见解,可以整理出一原则上:阿罗汉应不会退。即使主张阿罗汉会退的有部,也并非全然退,若有退(如经上说),则是时解脱阿罗汉,因他的证果须待好因缘,属钝根者。或者如经部所说,在刚证果,就外出弘法,多诸杂务,可能因此退失禅定,而非全然退果性。经上有因病缘而请求自杀,不能堪忍病苦,这是属于慧解脱阿罗汉,他的禅定力不深,能心不苦,却无法做到身不苦。在已证果的情形下,佛陀是慈悲允许的,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4-19 20: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