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打坐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有两项种点:一项是三摩地的禅定法,另一项是毘婆舍那的观法。应该要将心定下来时的练习要由三摩地打坐的方法。再来心念要放在一个良好的打坐目标上,一直练习朝着这个目标去,就能达到一个三摩地定的境界。我们的心平常是散乱的心,跑来跑去的心,如果修习三摩地的打坐就不会有散乱的心,而使心能平静,稳定下来,所以这个方法必须努力的学。
有五种情绪容易扰乱我们的心,但如果修行三摩地的打坐,这五种扰乱心的情绪,则能逐一平静下来。这五种情绪分别是:
第1. 种是六根对六尘的感官的黏着(贪欲)
第2. 种是贪恚之心,各种情境所产生的瞋恚心(瞋恚)
第3. 种是睡眠、懒惰(睡眠)
第4. 种是心境不停的转变,一下子高昂,一下子沮丧(掉悔)
第5. 种是心境不确定感、怀疑(疑法)
这五种情绪不能使心发光,而有晦暗。
第一种情绪(贪欲),是由眼、耳、鼻、舌、身、意、透过色、声、香、味、触、法
所产生心境种种的贪爱、黏附。这种感官的贪欲让心无法清澈,气是下沉的。
第二种情绪 (瞋恨心),看每件事都不高兴,产生恨意、恶心、欺侮心。如透过眼睛看到不喜欢的事物,透过耳朵听到不喜欢的声音,鼻子闻到不喜欢的气味,吃到不喜欢的食物,碰触到不喜欢的感受,….等等。让心中产生种种瞋恚的境况,可以分述于下列10种情况:
(1) 此人过去曾伤害过我
(2) 此人现在也是伤害我、欺负我
(3) 此人未来还会伤害我、欺负我
(4) 此人过去曾伤害过我的父母、师长、亲族、朋友
(5) 此人现在伤害、欺侮我的父母、师长、亲族、朋友
(6) 此人未来还会再伤害、欺侮我的父母、师长、亲族、朋友
(7) 此人过去帮助我的敌人
(8) 此人现在帮助我的敌人
(9) 此人未来还会帮助我的敌人
(10)气候变化,冷热温度变化所带来的不悦;行路时,撞到东西突然提起的瞋恚意念。
第三种情绪(睡眠、懒惰),心中都非常怠惰,也不想做任何事,这种懒惰会找各种理由来偷懒不做事。会说天气太冷不做事,天气太冷不能工作,天气下雨也不能工作,太饿了不能工作,太饱了不能工作。
第四种情绪(掉悔),心不断的在变化当中,心就像被风吹起的一张纸,一下子高,一下子低。一下子想要做,一下子又反悔刚才做的一切。心不清静,不平静,没办法完成任何事。
第五种情绪(怀疑),一件事都无法下定决心去做,常常心中充满怀疑。对佛法存在怀疑,怀疑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怀疑有无这辈子、有无下辈子…等等。对佛、法、僧以及戒律所起的种种怀疑。
一个人心中存在上述五种情况时,就不能安定心,也无法清净,他的心会带着污浊,这种污浊的心即使想要做好事情都没办法去做。所以用三摩地打坐方法去练习时,会渐渐降伏心中这五种情况。当这五种心境降伏时,心意也能集中,得到清净,并且能够专注在禅定当中。从这样的禅定当中,会自然出现五种好的心境,再进一步还会有8种好的心境也会产生。
这五种好的心境分别是:
1. 神足通:你会产生神通,再远你都能去
2. 天耳通: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
3. 他心通:可以看到别人的心
4. 宿命通:可以看到过去世
5. 天眼通:再远都能看见
(有这五种的能力会产生)
再进一步会再有八种能力产生:
1. 第一初禅定
2. 第二禅定
3. 第三禅定
4. 第四禅定
(四空定)
5. 空无边处定
6. 识无边处定
7. 无所有处定
8. 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初禅当中,禅修者已彻底断除贪欲的黏附,以安稳安住心,远离不善之法,以喜悦和快乐安住于第一禅定(pathama-jhana)。
在第二禅定当中,禅修者以初禅安稳之心,内心安祥,制心一处,伺寻因禅定绝止,以喜乐为住就处于第二禅(dutiya-jhana)。
在第三禅定当中,禅修者断除喜,正念住安稳,专心的观察身体,究竟以喜舍之正念住于极乐,这样进入第三禅(tatiya-jhana)。
在第四禅定当中,禅修者已经除去乐想和苦想,忘却过去喜悦和悲伤,非苦非乐,圆满舍离,充满正念,以第四禅悦为住(catuttha-jhana)。
当禅修者已经彻底超越色想,无感官之伺寻,远离散乱意念。这样思惟:虚空无限,以无限虚空住(akasanancayatana),这是空无边处定。
在彻底超越无限虚空之后,意识无边,以识无边处为住(vinnanancayatana)。
超越识无边处之后,达到无所有处,以无所有为住(akincannayatana)。
超越无所有处之后,以非想非非想为住(n'eva sanna n'asannayatana)。
禅定的修习方法
打坐时所用的方法,我们由修定法和观法中禅修,<清净道论>中有提到40种的修定方法,而从其它的数据中有介绍49种的修定方法,更有的数据呈现了75种的修定方法。
现在我们要介绍<清净道论>中40种修定的方法:
一、十遍处(kasinas)
(1)地遍(2)水遍(3)火遍(4)风遍(5)青遍(6)黄遍(7)赤遍(8)白遍(9)虚空遍(10)光明遍。
二、十不净(asubha)-尸体的十种相
(1)膨胀相(2)青瘀相(3)脓烂相(4)断坏相(5)食残相(6)散乱相(7)斩斫离散相(8)血涂相(9)虫聚相(10)骸骨相。
三、十随念(anssati)
(1)佛随念(2)法随念(3)僧随念(4)戒随念(5)舍随念(6)天随念(7)寂止随念(8)死随念(9)身至念(10)安般出入息念。
四、四无量、四梵住(brahmavihara)
(1)慈(2)悲(3)喜(4)舍
五、一想:食厌想(ahare patikkulasanna)
六、差别(catudhatuvavatthana):地、水、火、风 四大差别
七、四无色界禅那
(1) 空无边处(akasanancayatana)
(2) 识无边处(vinnanancayatana)
(3) 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
(4) 非想非非想处(n'eva-sanna-n'asannaya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