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流于中国的南传佛教不被缅甸承认? --]

佛法实践网 -> ≡心情故事≡ -> 流于中国的南传佛教不被缅甸承认?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古莲子 2011-04-17 13:08

流于中国的南传佛教不被缅甸承认?

一、《入出息念经》导论

1.本书可能会惹来愤慨和批评的麻烦,因为它所给的观念不同于这些片面的相信:佛陀教导的「止」与「观」是二种分开类型的禅修技巧。这种片面的相信,真正的意思是单方面的信仰,在印度巴利文称做「一边之见」。它就是执取单方面的立场,并且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是正确的,而所有其它的见解都是错的。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如果有人对他的教导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温柔,并且不生气。他教导他的真正弟子们要仔细倾听这人所表达的是什么,而后将它与佛陀在经内所教导的来比对,看看它是否正确。这儿关键的字是「经」而不是「论」或「释」。这个有关「不生气」的劝诫,使他的真正弟子们免于内心染污。因为,在生气的过程中,他们就不能判定这人的批评是否公正。

2.同样的,本书提出在练习禅修中,对佛陀所教方法的一个澄清。如果有人片面相信他们所练习的禅修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老实检查经上所表达的是什么,那么,他们可能走到岔路。佛陀的教导有时如果不配合经典来质询、检查、比较,即使这人有最好的诚意,仍有可能使他偏离了佛陀的教导。

3.片面的相信和想法,其徒劳和荒谬,佛陀以下列的的故事来说明:

以前,有一位国王,为了娱乐自己,下令将王宫的大象带到跟前。他又下令将一些天生的瞎子带到大象旁边。而后,他要这些瞎子去摸象,并将大象的样子描述出来。摸到象尾的瞎子说,象像一把扫帚。摸到脚的说,牠像一棵树。摸到身体的说,牠像墙壁。摸到耳朵的说,象像扇谷的扇子。如此,每一个人对象的描述都不同,但每人都确认自己的说法才是象的真正描述。他们没有体认到每人所接触的只是象的一部分。每一位瞎子只拥有片面的真理。他们开始相互争论,每人执着自己的观点。争论演变成争吵和打斗。当瞎子不断相互争吵和打斗,国王和大臣都笑翻了。

4.佛陀指出,禅修者和哲学家们相互争辩和争论,同样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片面的真理,或者只是以一个角度来看事情。他们武断地执着他们的见解,坚持唯有他们拥有该真理的独占权。佛陀则考虑并且看到真理的各面。这就是为什么佛所说的「经」比后人的「论」来得重要。虽然「论」对经的解释有所帮助,但有绝对的必要去检查「论」的说法,是否与佛陀原先所说的相违背。

5.这点证明真正的佛法是不会被称做「片面的」。依照佛法的思维方式,经验是多方面的,因而,佛法的见解是全面的。如果真理是全面的,它就不能以片面来描述。

6.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我不与世间争论,虽然世间跟我争论;觉知到整个真理的人,不与世间争论。」有人问佛陀他的见解,佛陀说他的见解是他不反对世间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这是佛法的立场,那么,佛法的禅修者们如何会相互冲突?或与世间任一人冲突?

7.当禅修者变得独断,他们就不再寻求真理(正法),因为独断的态度隔离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寻找开放、净化他们内心的人。独断一定会产生冲突与言辞交锋。禅修与净心在于教导我们爱心、慈悲与忍耐。如果是如此,独断的态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8.如果一个人执着先入之见:「这是唯一的方法」,那么就不能理解佛法的正确地位。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以这些话开启他的教导:

「敞开,是走向无死之门。愿眼中只有一些灰尘的人们,能看得清楚,如此他们能免于盲目的信仰。」

9.禅宗的一个故事,阐述了这个观点。有一次,一位教授到禅师那儿,请他解释禅的意义。禅师静静地倒一杯茶。杯子已经满了,但他仍然继续倒。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就问这位禅师:「杯子已满了,您为何继续倒?」禅师说:「我想向你指出,同样的你心中已满了。你想来了解禅,在你想了解禅之前,先将你心中先入为主的见解空掉。」

请以一颗敞开而没有先入为主的心,来享受本书。


四、勇于采究

1.目前,有关佛陀所教的禅修种类似乎有些争论。

其中一派主张:「在练习毗婆舍那禅修或剎那定之前,必须先练习安止定并且前进到第四禅那。」

其中另一派主张不须要经过禅那(此处指安止定)就可以证得涅盘,从禅修的开始就只练习毗婆舍那禅修(有的称此为剎那定)或培养近行定。

2.有趣的是,毗婆舍那(观)这个字只有很少的几次在经中提到,反而是禅那(此处意指定慧的禅修阶段,而不是定点专注)这字被提到上千次。此外,《入出息念经》中指出,佛陀只教导一种禅修,也就是同时发展禅那与智慧。[此处禅那的意义是禅修阶段或心的明亮,而不是全神贯注、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本经实际示出藉由看清存在的实相,如何使心宁静并且同时发展智慧。这意思是,观察无常、苦、无我,同时看见并体验缘起的因果关系。它同时也完成「四念住」及「七觉支」。因此,导致体验出世涅盘的方法,在这本美妙的经典明确地被教导出来。

3.在「论」或「释」中,将「专注」与「毗婆舍那」(观)分割成不同的禅修形式。这种切割,并不存在在「经」上。虽然在《增一部》中提及练习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观」,但是,它并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的禅修形式。所练习的是相同的!就像《中部》第一百十一经(不断经)所说的在不同时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样,此经解释舍利弗尊者在证得阿罗汉前,禅修的增长以及所有禅那(禅修阶段)的体验。

4.当一个人开始将禅修训练区分并分类,情状就变得非常混淆。在有名的论典,像《清净道论》及它的「释」就可明显看到。有的人将它与经比较,开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今日,许多学者从「经」断章取义,认为「论」与「经」一致。但是如果将「经」整体阅读,它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这并不是说,这些学者写出错误的陈述,而是他们有时执着片面的见解,只看佛法的细节或局部,以致于对事情较大的构图失去正确的见解。《清净道论》所描写的禅那(此处是对禅修对象的全神贯注,以专注来压抑烦恼),不能完全符合经上的说法,而且有许多情况,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5.例如,《清净道论》提及在练习禅那修习时(此处指近行定、近分定或剎那定),某些时候心中会呈现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 例如光、或其它观想出来的人造图相)。每种「专注」,会有某种景相生起。发生这情形时,是在练习「专注型」的禅修,而菩萨(指悉达多太子)认为这些不是导向涅盘之道而排斥掉。如果将经典好好检查,没有提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话,应会被提出很多次。佛陀从未教导生起景相或诵咒的「专注」技巧。这些是印度教练习的形式,数百年来已渗透到佛教内。他们的影响可以在「专注练习」、西藏佛教禅修类型以及《清净道论》等有名的论典中看到。

6.一个人必须一直坦诚开放地检查所说的并且与经典相比对。做比对时,最好不要只是经文的一部分而要整个经文,因为从不同章节中抽出一两行会产生混淆。当一个人坦诚地询问什么是佛陀真正的教导,将发现开放地检查有助于看得更清楚,并且得到问题的合理答案。永远要记得,论和释只是作者们解释经典所说的意义。许多次,善意的法师们以他们的论来发挥他们的理解,用来帮助自己和别人。过了一些时期,更多的有学问的法师们又对某些论给予详细的批注,对某些小词组或个人评论的不同微细意义加以解说。这就「稀释」了真正的佛法,并且造成一种趋势,远离了「经」的真正意义与理解。

7.例如,「在剎那定的练习中,缘起在何处适合事物的体系?」这个剎那定的练习看来并未与缘起的教导步调一致。另一个问题是,依照经文,正精进的意思是提起热忱、喜悦的兴趣、内心热切期望。但是,有的禅修老师说,正精进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会被问到的困惑问题是:「那一经典提到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称?」「那一经典描写观智?」「那一经典说,在禅那阶段时没有正念?」请留意在《大般涅盘经》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们永远要以经文来检查,而非其它文章。

8.时候终要来临:一个人要停止重复别人的话、停止练习有疑问的方法而不去开放而坦诚地检查原来的佛法。一个人不要依赖传闻或只因为这老师是权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葛拉玛经》中,提出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为所听到的话,已长久这么说,就信以为真,这是不智的。
2.因为所奉行的传统,已长久实行,就盲目接受,这是不智的。
3.听到谣言和闲话就去散播,这是不智的。
4.因为合于某人的书(特别是论、释),就当做绝对的真理,这是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设而不去调查,这是不智的。
6.看到、听到而未进一步调查就冒然下结论,这是不智的。
7.只凭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见解不放,这是不智的。
8.对精神导师,由于尊敬与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细检查所教的内容),这是不智的。

9.我们必须超越意见、信仰、教条式的想法。如此,任何东西我们接受、练习、完成后,发现它导致更多的瞋心、批评、自负、自大、贪心、愚痴,我们就严正拒绝它。这些不善的心理状态是普遍受到谴责的,而且一定对自己和别人都不会有益。这些随时尽可能要避免掉。

10.反过来说,任何东西我们练习、完成后,导致无条件的爱、满足和柔和的智慧,这些使我们培养一颗快乐、宁静而安祥的心。智者称赞无条件的爱(喜悦地接受眼前当下)、宁静、满足和柔和的智慧,并且鼓励每人尽可能去练习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盘经》中,佛陀对比丘们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确实。一个人要依照经文去练习,并且观察所练习的是否正确。只有在仔细的检查和练习之后,并配合体验,一个人才能确定这经文是正确的。因此,佛陀对比丘们忠告,不只是采用经文,而且要依据法与律来检查经文是否正确。这是一个人如何确认经文数据是真的并且可被正确地练习。以下摘《长部经》第十六经的经文:

尔时,世尊住负弥城之阿难庙。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我将宣说四大教法。谛听,善思念,我当说。」
诸比丘应诺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义,我亲从世尊面前听、受。』诸比丘?对此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亦不应排拒。不赞叹、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而不合经、律时,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而彼与经、律相付合一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一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于某处有僧伽长老及多闻和合僧团之耆旧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师之教言,我亲从僧伽长老面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亦不应排拒。不赞叹、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合经、律时,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比较、照对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二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众多长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亲从其长老比丘等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等长老比丘等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等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等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三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长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所说,我亲从彼长老面听、受。』诸比丘!汝对彼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此第四大教法。

12.对佛陀的中道方法,开启检查和探讨的精神,是开放给所有具有探究之心的人。探究的心是指不被困在一种自大、执着己见、不先检查经文的心。偶尔,有些禅修者,非常执着于他们的意见和老师,以致于他们想他们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从经文检查真正的教导。由于本书直接取自经典,可以看看有些事情如何被「论」、「释」解释得迷糊而误导了。一个勇于探究和练习的人,将惊喜于佛法的简单与清晰-特别是不要用《清净道论》这些论书时。虽然,经文有些生硬和重复,但它们非常有启发性,而且读来有趣--特别是当一个人练习禅修并且同时获得理性的知识时。



查看完整版本: [-- 流于中国的南传佛教不被缅甸承认?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660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