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a12] 緣 舍衛國大村女。嫁鬱禪國。逸父母家。施比丘食。其夫呼還。因諸比丘盡取其食。方更辦具。其夫已更取婦。又波羅柰城外。眾商賈車伴共宿。有比丘於一信樂商賈處得食。展轉告餘比丘。乞令食盡。彼方更市糧食。諸伴先去。道路為賊所劫。故制。
[0403a17] 相 比丘尼波逸提。餘三眾突吉羅。不犯者。有病故受。乃至彼自送來。
[0403a18] 十誦律云。過取。波逸提。出外見比丘不與者。突吉羅。
[0403a19] 根本律云。若取他食時過四升半米飯分量已上。皆得墮罪。若施主任取多少者。無犯。
[0403a21] 律攝云。有五處不應乞食。謂唱令家。婬女家。酟酒家。王宮內。旃陀羅家。若知女人性多婬染。亦不從乞。恐生患故。若於非人及外道家過三鉢取。咸得惡作。若即此座過三而食。或除餅麨。但將餘物。或施主歡喜隨意將去。並皆無犯。有三種虗損信施。一施主信心施持戒者。受已與犯戒人。二信心施正見者。受已與邪見人。三過量而受。不自噉食。乃至長受一掬之食。除其施主先有隨意。如斯三事。並名虗損信施。當招惡報。
[0403b06] ○三十五不作餘食法戒。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學。
[0403b07] 若比丘。足食竟。或時受請。不作餘食法而食者。波逸提。
[0403b09] 緣 世尊讚歎一食法。比丘奉行。體色枯悴。佛聽一坐食乃至飽足。又聽食飯麨等五種食令飽足。又聽病比丘數數食。因棄餘食。眾鳥爭鳴。又聽瞻病人食殘食。及聽取所受食作餘食法。又聽諸比丘從彼處持食還。作餘食法而食之。當作如是餘食法言大德。我足食已。知是看是。此作餘食法。彼應取少許食已。語言。我止。汝取食之。是名餘食法。時舍衛國有一貪餮比丘。不知足食不足食。不知餘食不餘食。得便食之。故制。
[0403b18] 釋 有五種足食。知是飯(謂五正食也。餘不名足食)。知持來(從人受也)。知遮(言不須也)。知威儀(行住坐臥四威儀皆得受食也)。知捨威儀(行者止。住者移步。坐者離座。臥者轉側身起。是名捨威儀)。十誦律云。以二利故。聽受殘食法(即作餘食法也)。一者看病比丘因緣故。二者比丘有因緣食不足故。
[0403b23] 相 足食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而食。咽咽波逸提。若已足食為他作餘食法。若知他足食已。向之作餘食法。若自手捉食作餘食法。若置地作。若使淨人作。若向淨人作。若以不好食覆好食上作。若受他餘食法。盡持去。皆不成。餘食法。盡突吉羅。
[0403c04] 僧祇律云。若作殘食時。即於鉢上碗中作殘者。正得碗中名作殘食。鉢中食不名作。若碗中食汁流入鉢中。得俱名殘食。若並兩鉢求作殘。前人止食一鉢中食者。正一鉢名作殘食。若或餅或菜通覆橫二鉢上者。二俱得名作殘食。餘種種器亦爾。若比丘足食已。有大檀越。持種種飲食至。應問。有直月維那知事人未足食者。從彼作殘食。若彼已足食。當從上座未足者作。若上座羞。不能人中作者。當合坐舉至屏處作。若上座已足食。有客比丘來。應問彼若未足。即向彼作。若客已足食。僧應作方便。勿破檀越善心。或眾中有大沙彌。將至戒場。與受具。教作殘食法已。然後當食(五分律與此同)。
[0403c15] 律攝云。有五蒲膳尼即可噉食。一飯。二麥豆飯。三麨。四肉。五餅。又五珂但尼。即可嚼食。謂根莖葉華果。若先食五嚼食及乳酪菜等。後食五噉食。無犯。若先食五噉食。更食五嚼食及乳酪菜等。名犯。應知有五未足之言。謂授食時未即須者。應報言且待。且去。且有。且待我食。且待我盡。若兼且言。名曰未足。若無且聲。便是遮足。若未為足意。設作足言亦不成足。得惡作罪。由言不稱法故。若得餘食。作法食者。自身樂住。施主得福。欲作法時。洗手受食。持就一未足苾芻。或雖已足。未離座者。對彼作法。彼若自未遮足。應取兩三口食。若自足已。便不合食。應以手按而告之言。斯是汝物。隨意食之。有五不成作餘食法。一身在界內。對界外人。二不相及處。三在傍邊。四在背後。五前人離座。翻此便成。若一人作法。設餘人食。並皆無犯。若遮足已。作遮足想疑。不作餘食法而吞咽者。便得墮罪。雖未遮足。為遮足想疑。俱得惡作。後二無犯。若北方果。及天神蕅。斯等難得之物。或復饑年。飲食難得。不作餘食法食之。無犯。
[0404a11] 證 毗尼母經云。比丘受人施。不如法。為施所墮。墮有二種。一者食他人施。不如法修道。放心縱逸。無善可記。二者與施轉施。施不如法。因此二處。當墮三塗。應施者。若父母貧苦。應先受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若不貧。雖受歸戒。不中施與。復有施處。治塔人。奉僧人。治僧房人。計其功勞。當酬作價。若過分與。為施所墮。施病者食。當作慈心。隨所宜與之。若錯誤與食。為施所墮。嬰兒。牢獄繫人。懷姙者。當以慈心施之。勿望出入得報。詣僧坊乞者。若自有糧。不須施之。若無糧食。施之無咎。若比丘。不坐禪。不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施。為施所墮。若前人無此三業。知而轉施。與者受者。皆為施所墮。寧吞鐵丸而死。不以無戒食人信施。若足食已。更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