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力。十二亦能使人受。十三有自折伏力。十四亦能使人受。十五知慚愧。十六心不憍慢。十七無憍慢語。十八身口意業無偏著。十九不隨愛行。二十不隨瞋行。二十一不隨怖行。二十二不隨癡行。
[0426b24] ○二別列七。初現前滅諍法(至)七草覆地滅諍法。
[0426c01] ○初現前滅諍法。
[0426c02] 應與現前毗尼。當與現前毗尼。
[0426c03] 釋 不應人不現前而作羯磨。云何現前。法。毗尼。人。僧。界。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云何人現前。言義往返者是。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合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現前得訶而不訶者是。云何界現前。在界內羯磨作制限者是。
[0426c09] 相 若諍事。若滅。更發起者。波逸提。與欲已。後悔者。波逸提。後六毗尼滅亦如是。
[0426c11] 附 薩婆多摩得勒伽云。十種不現前作羯磨。覆鉢。捨覆鉢。學家。捨學家。作房。沙彌狂。不禮拜。不共不語。供養(一覆鉢者。治罰俗人。但可遙作羯磨故。二捨覆鉢者。彼既三乞。令彼在眼見耳不聞處。乃為捨故。三學家者。護惜檀信。亦遙作故。四捨學家者。彼若三乞。亦令彼在眼見耳不聞處。乃為捨故。五作房者。謂以故廢僧地。羯磨與彼白衣。任其為僧更作房屋。亦三乞已。令彼在眼見耳不聞處而與之故。六沙彌者。滅擯惡見沙彌。亦令彼在眼見耳不聞處。作滅擯故。七狂者。癡狂羯磨。其人既有狂病。不可以法拘攝故。八不禮拜。九不共語。十不供養者。謂比丘作諸非法觸惱比丘尼僧。尼僧作此三種羯磨。但可遙作。不可令大比丘現前而治罰故。惟此十種不須現前。餘皆須現前明矣)。
[0426c19] ○二憶念滅諍法。
[0426c20] 應與憶念毗尼。當與憶念毗尼。
[0426c21] 緣 沓婆摩羅子不犯粗罪。彼人故問不已。應與憶念毗尼彼應僧中三乞。大德僧聽。我某甲。不犯重罪。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羅夷僧殘偷蘭遮。問我言。汝憶犯重罪不。我不憶犯重罪。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詰問我。而諸比丘故難詰不止。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願僧與我憶念毗尼。慈愍故僧應為作白四羯磨。
[0427a04] 釋 云何憶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因眾比丘數數令其憶念。今作此憶念毗尼使莫更問也)。
[0427a06] ○三不癡滅諍法。
[0427a07] 應與不癡毗尼。當與不癡毗尼。
[0427a08] 緣 難提癲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詰問不止。應與不癡毗尼。彼應三乞。僧與白四羯磨。
[0427a10] 釋 云何不癡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者是。
[0427a12] ○四自言滅諍法。
[0427a13] 應與自言治。當與自言治。
[0427a14] 緣 世尊說戒時。有犯戒者近佛而坐。佛默然不說。目連知之。捉臂牽出。佛言。不應爾。令彼伏罪。然後與罪。
[0427a16] 五分律云。慈比丘尼以無根波羅夷法謗陀婆比丘。自言陀婆汙我。即與自言滅擯。
[0427a18] 釋 云何自言。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云何治。語言。自責汝心生厭離也。
[0427a20] ○五覓罪相滅諍法。
[0427a21] 應與覓罪相。當與覓罪相(十誦作實覓。五分作本言治。根本作求罪自性)。
[0427a22] 緣 僧祇律云。尸利耶娑比丘。於僧中言見罪。復言不見。不見。復言見。作是語言不憶。與作覓相羯磨。
[0427b01] 釋 結罪處所也。云何罪處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
[0427b03] 相 僧祇律云。此人盡壽應行八事。不得度人。不得與人受具足。不得與人依止。不得受比丘按摩供給。不得作比丘使。不得受次第差會。不得為僧作說法人。及說毗尼人。盡壽不應與捨。
[0427b06] 五分律云。本言有二種。一可悔。二不可悔。若本言犯重。仍覆藏者。應作盡壽不可悔白四羯磨。
[0427b09] ○六多人語滅諍法。
[0427b10] 應與多人覓罪。當與多人覓罪。
[0427b11] 釋 用多人知法者語。聽行籌。差行籌人。白二羯磨。有五法不應差。愛。恚。怖。癡。不知己行不行。反上五法者應差。有三種行籌。一顯露。二覆藏。三耳語。若眾中雖非法比丘多。然彼二師或上座多知等皆如法。應顯露行籌。作二種籌。一破。二完。白言。作如是語者捉不破籌。作如是語者捉破籌。行籌已。應別處數。若如法者多。應作白。作如是語者諍事滅。若如法者少。應作禮便去遣信往比丘住處僧中白言。彼住處非法比丘多。善哉長老。能往至彼。若如法比丘多。諍事滅功德多。此比丘聞。應往。若不往。如法治。若眾中雖如法者多。而彼二師及上座等不如法。恐顯露行籌。諸比丘隨二師等捉籌。應覆藏行籌。若眾中雖如法者多。而彼二師等非法說。應耳語行籌。行籌時。應稀坐間容一人身。小障翳彼比丘。作耳語語言。汝和尚等已捉籌。善哉。汝亦當捉籌。慈愍故。若如法比丘多。諍事得滅。功德多。行捉已。在一面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