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殺傍生。義疏結罪既有二途。云何僅用其一。又二師法恩是同。云何大士成逆。而比丘不名逆耶。答。受菩薩戒。必是發菩提心。自應了知眾生同有佛性。慈悲愛愍。如子如身。豈可輕視傍生。橫加殺害。故單用結重一途也。二師法恩。實無差別。然比丘犯殺。已成邊罪。永無重受之科。菩薩犯殺。猶堪見相重受。若殺二師。必障戒品。是以稱逆耳。
[0368a03] 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與人。歎譽死。快勸死。咄男子。用此惡活為。寧死不生。作如是心思惟。種種方便歎譽死。快勸死。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0368a06] 緣 佛遊毗舍離獼猴江邊講堂中。說不淨觀。歎不淨觀。歎思惟不淨觀。比丘聞已。習不淨觀。厭患身命。求刀欲自殺。時有比丘。字勿力伽難提。手執利刀入婆裘園。有一比丘語言。大德斷我命來。我以衣鉢與汝。即受僱斷其命。詣江洗刀。尋生悔恨。天魔立水勸讚。悔心即滅。復入園中。殺諸比丘。至六十人。園中死屍狼籍。居士驚怪譏嫌。時佛觀眾減少。知而故問。阿難具白上事。佛乃集眾。為說阿那般那三昧而結此戒。
[0368a14] 善見律云。如來以天眼觀。往昔有五百獵人。共入阿蘭若處殺諸群鹿。以此為業。墮三惡道受諸苦惱。經久得出。昔有微福。得生人間。出家為道。宿殃未盡。於半月中更相殺害。諸佛所不能救。於此五百人中。有四果聖眾。生死有際。有餘凡人。輪轉無際。是故為說不淨觀。令離愛欲。得生天上。本不教死。但不可以神力救護。是故為說不淨觀已。半月入於靜室。唯聽一人送食。勿使諸人作如是言。佛是一切智。而不能斷諸弟子相殺。以世尊入定。無人得往說如此事耳。
[0368a24] 薩婆多毗婆沙云。佛一切智。何故。教諸比丘令得如是衰惱。若不知者。不名一切智。答曰。佛一切等教。爾時不但六十人受不淨觀。佛教法無有偏。但受得利有多有少。佛深知眾生根業。始終必以此法因緣後得大利。六十比丘。迦葉佛所受不淨觀法。不能專修。多犯惡行。命終入地獄中。今佛出世。罪畢得生人間。墮下賤家。出家入道。以本緣故。應受此法。既命終已。得生天上。於天來下。從佛聽法。得獲道迹。以是因緣。佛無偏也。
[0368b09] 釋 阿那般那。此翻遣來遣去。即十六特勝法門也。法界次第初門云。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諸身行。並屬身念處觀。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此三屬受念處觀。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此三屬心念處觀。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此五並屬法念處觀。又知入知出。正依隨息為門。得麤細住及欲界定。則知長短。入未到地。則知徧身。得初禪。則除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得二禪。則心作喜作攝。得三禪。則心作解脫。得四禪。則觀無常。得空處。則觀出散。得識處。則觀離欲。得無所有時。則能觀滅。得非有想非無想時。則觀棄捨。此與根本四禪四定。一往雖同。觀行有別。行人若於地地修觀照了。則地地之中顛倒不起。心不染著。隨其因緣會處。即於是地發真無漏。證三乘道。
[0368c01] 相 是中自殺。教他殺。遣使殺。勸殺。方便殺。一切波羅夷。不死。偷蘭遮。八部及畜生解語變形求殺。殺者偷蘭遮。不死。突吉羅。實人人想殺。波羅夷。人疑。偷蘭遮(依根本律亦波羅夷)。人作非人想。非人人想。非人疑。非人想。一切偷蘭遮。比丘尼波羅夷。餘三眾突吉羅滅擯。不犯者。悞殺無害心。最初未制戒等。
[0368c07] 第四分云。方便墮他胎。波羅夷。母死兒活。母死無犯。但得偷蘭罪。眾多比丘遣一人斷他命。一切波羅夷。方便欲自殺。偷蘭遮。
[0368c09] 僧祇律云。方便欲自殺時。偷蘭罪。若自殺已。波羅夷。用刀治愛處。偷蘭遮。愛處者。離穀道邊各四指。
[0368c11] 根本尼陀那云。不應截痔。
[0368c12] 五分律云。入母胎後。至四十九日。名為似人。過此。盡名為人。若人。若似人。殺者盡波羅夷。若作書令彼殺。字字偷蘭遮。書至彼。彼因是死。波羅夷。若作相似語教人殺。彼因此死。波羅夷。獨作獨想。突吉羅。不獨獨想。獨不獨想。皆偷蘭遮。凡發殺心時。突吉羅。作方便時。偷蘭遮。死者。波羅夷。有二比丘相瞋。後共道行。於路相打。一人遂死。佛言。無殺心。不犯重。瞋打比丘。波逸提。從今不聽相瞋未悔謝者共道行。犯者突吉羅。欲殺彼而悞殺此。偷蘭遮。
[0368c21] 十誦律云。若為人作阬桁弶羂等。人因是死。波羅夷。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波羅夷。後不因死。偷蘭遮。若為非人作。非人死者。偷蘭遮。人死。畜生死。皆突吉羅(應云人畜死無犯。本無殺心故。但於非人邊得方便罪)。若為畜生作。畜生死者。波逸提。人非人死。皆突吉羅(亦但從畜生邊結方便罪)。若不定為一事作。諸有來者皆令死。人死。波羅夷。非人死。偷蘭遮。畜生死。波逸提。都無死者。一偷蘭遮。二突吉羅。自斷陰。偷蘭遮。自斷指。突吉羅。殺化人。偷蘭遮。殺心打人不死。偷蘭遮。看病久。生厭心。置令死。偷蘭遮。令趣得藥食便服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