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消息
主题:转载自《浙江佛教网》:《千年菩提路-中国名寺高僧》
回帖:自认完全忠实于佛陀的金口直说而不提新说的小乘佛教,有否提出合乎佛陀原意而惟一客观的理解诠释?

  水野弘元教授是原始佛教研究权威学者之一,他曾依据《良医经》诠释四圣谛的原义,认为佛教四谛可用医生治病四诀比喻,即善知病情、病因、对治(恢复健康状态)与治疗方法,而在下列图表以治病四诀,说明联贯到缘起说的四圣谛要义:

 ┌苦谛(病况)-苦恼而无有自觉的现实世┐

  │界(果)├流转缘起四谛┤集谛(病因)-现实世界的原因理由(因)

  │灭谛(健康)-具有自觉的理想世界(果)┐

 └道谛(疗法)-理想世界的原因理由(因)┴还灭缘起 

 如果我们把小乘佛教的三法印包括在苦谛之中,则可以说,由于世间凡夫未能了透“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的真谛,因此才会产生“一切皆苦”。这里所说的“苦”,不但指谓八苦(即生老病死等四苦,另加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与五阴炽盛苦)乃至十八苦等等传统大小乘佛教所强调的个人苦,也可以包括我所强调过的人际苦与社会苦。水野氏更进一步说,“苦谛不必限于苦的现实,一般指谓事物缺失理想的无自觉状态的现实(世界),因此不必限于苦。然从宗教的立场,尤其从佛教的立场去看,世俗世间无有理想的无自觉状态即是苦。”。集谛则说明“一切皆苦”的原因或理由,苦、集二谛合起来说构成流转缘起,即以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及忧悲苦愁恼)。十二因缘之中,“(贪)爱”是当前容易辨认的生死流转主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无明”,又称“根本无明”,只有佛或界外菩萨才能洞察出来。

  灭谛指谓“涅槃寂静”,最早的原义很可能是“贪欲的坏灭,瞠恚的坏灭,愚痴的坏灭”,亦即贪瞠痴三毒的消除灭尽(nirodha),此一解脱境界亦称“不死”(amata)、“彼岸”(para)或“无为”(asankhata)。据增永灵凤在《根本佛教之研究》所说,“涅槃即不外是灭尽(一切有)漏、自知、自证、体得心解脱与慧解脱于现法。根据传说,佛陀于成道后,对于活命外道优波迦首次作了自觉的宣言,谓“我是一切胜者,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胜者指谓灭尽爱欲而得心解脱(cetto-vimutti),一切知者则指灭却无明而得慧解脱(panna-vimutti)。双获心解脱与慧解脱,才能说是真正得到完全解脱吧。不过《转法轮经》或《律部·大品》有云:“心无取执,自诸漏解脱”,恐怕算是最能表现解脱的心境,也是最早的例示吧。这样说来,(涅槃)最早(的原义)恐怕是指心解脱,后来才加上慧解脱。《转法轮经》说明灭谛之时,也只提及渴爱全无的灭尽,且对十二因缘的说明,也在无明缘起之前先说渴爱缘起,可见爱尽的心解脱包括(灭谛原义的)一切。……然而重视智慧的倾向出现之后,则有慧解脱代表,于此禅定三昧构成(心解脱与慧解脱)两者之间的媒介。”

  不论佛陀本人的涅槃是否原来仅指灭尽渴爱的心解脱,或双指心解脱与灭尽无明的慧解脱,都没有后来那么繁多的涵义在内。到了部派佛教,产生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而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涅槃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如以此八味配上“涅槃四德”,则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大乘唯识宗则更分四种涅槃,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指真如),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不滞于涅槃境地而以大悲活动于迷界,救济众生)。其他又有地论宗与摄论宗所分的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两种,天台宗的三种涅槃等等,皆非佛陀生前的涅槃原义,而是涅槃义理的代代推敲所成。无论如何,光从佛陀对于“如来死后有否”的外道问难不答以是或非的“无记”这一点,就可以断言,灭谛(及与其他三谛所成的四圣谛)并不是所谓“永恒不变的理法”,而不许多元开放的种种可能诠释。

  如说灭谛与道谛构成还灭缘起,则前者所指的涅槃解脱即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或目标,后者则指达到此一境界或目标的修行实践必需手段或进路,即指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而言,八正道又可以分别归类于戒定慧三学,而整个道谛的根本旨趣,亦可以用释迦成道之前已体现到的不苦不乐的“中道”实践表现出来。

 以上借用《良医经》的治病四诀与流转与还灭两种缘起,探索四圣谛的原义,但这也不过是我们根据结集之后才形成的经典,以及尽求“如实客观”的理解诠释而“敲定”的。无论我们如何尽求“如实客观”而设法找出四圣谛的“意谓”,我们不能自我扮演诠释学的上帝角色,而很独断地说,只有我们上面的“意谓”诠释,才是独一无二,绝对客观。即使释迦佛生前确实宣示过全套完整的四圣谛,即使有所谓四圣谛的“原义”,释迦佛早就圆寂而不在人间的今天(即近年来法国哲学家们所强调的所谓“(原来)作者已死”,只凭结集而成的经典以及我们诠释学的种种猜测,就想探出
下一页上一页  (2/8)
‹上一楼:合符四圣谛的才是佛法。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