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称“多闻第一”,为佛的侍者,达二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敬事如来,教诲四众,始终是不厌不倦。明敏慈和,应对如法,在佛的大弟子中,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圣者!
以律典为主的传记,大同小异的说到:阿难侍从如来,到拘尸那,佛入涅盘。那时,长老大迦叶率领五百位大比丘,远远的赶来参预荼毘大典。
大迦叶当时发起选定五百位大比丘,在王舍城结集法藏。在发起结集时,阿难几乎为大迦叶所摈弃。在结集过程中,大迦叶所领导的僧伽,对阿难举发一连串的过失。阿难不承认自己有罪,但为了尊敬僧伽,顾全团体,愿意向大众忏悔。
如来在世时,阿难是样样如法的(仅因优陀夷而为佛呵责过一次);如来涅盘没有几天,就被举发一连串的过失,这是不寻常的,有问题的!民国三十年,我在“扆菨文集序”,就指出大迦叶与阿难间,有着不调和。我还以为两人的个性不同,但现在看来,这里面问题很多呢!阿难受到责备,到底是些什么过失?研究这一连串的过失,就充分明白这是什么一回事,发见了僧团的真正问题。这是佛教史的重要关节,让我不厌烦的叙述出来。
一、阿难受责,载于有关结集的传记;各派所传,大同小异。
1、南传《铜鍱律小品》之十二《五百犍度》,有五突吉罗(或译恶作)。
2、化地部《五分律》第五分之九《五百集法》(三0),有六突吉罗。
3、摩偷罗有部旧传《十诵律》《五百比丘结集三藏法品六0)有六突吉罗。4、大乘中观宗《大智度论》(二),有六突吉罗。论文仅出五罪;与《十诵律》相同,只是次第先后而已。
5、大众部《摩诃僧祇律》《杂跋渠》(三二),有七越毘尼罪(即突吉罗罪)。
6、法藏部《四分律》第四分《五百集法毘尼》(五四),有七突吉罗。
7、《毘尼母经》(四),有七过,但仅出不问微细戒,及度女人出家二事。
8、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下),有七过,但只说到不请佛住世。七、八两部经律,大抵与五、六相近。
9、迦湿弥罗有部新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三九),有八恶作罪。
10、《迦叶结经》有九过失,与《杂事》同。此外,《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安世高译),只说了重要的四事。在这些或多或少的过失中,可归纳为三类:一、有关戒律问题;二、有关女众问题;三、有关侍佛不周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不问微细戒,及请度女众,所以《毘尼母经》,只提到这两点。而《铜鍱律》,《五分律》,《十诵律》,都以不问微细戒为第一过;而《四分律》等,都以请度女人为第一。大抵当时阿难传佛遗命──“小小戒可舍”,这一来,引起了大迦叶学团的旧痕新伤;这才一连串的举发,连二十年前的老问题,也重新翻出来。
这些或多或少的过失,总列如下。但众传一致的,仅一、二、五、六──四事。
一、不问佛小小戒
二、请佛度女人出家
三、听女人先礼致污舍利(佛身)──《四分律》与《僧祇律》作不遮女人礼佛致污佛足;《杂事》及《迦叶结经》作以佛金身示女人致为涕泪污足
四、以佛阴藏相示女人
五、不请佛久住世间
六、佛索水而不与──《杂事》作以浊水供佛
七、为佛缝衣而以足蹑──《杂事》作浣衣;《十诵律》作擘衣
八、佛为说喻而对佛别说──《迦叶结经》作他犯他坐
九、命为侍者而初不愿
二:阿难被责的真实起因,是阿难在结集大会中,向大众传达了释尊的遗命:“小小戒可舍”。
据传说:什么是小小戒,由于阿难没有问佛,所以法会大众,异说纷纭。结果,大迦叶出来中止讨论,决定为:“若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不得有违。如佛所教,应谨学之”(《五分律》三0)。什么是小小戒,既然大家莫衷一是,那不如奉行如来的一切律制。已制的不得舍除,没有制的不得再制,那是怎样的忠于佛制!然而,“小小戒可舍”,到底是释尊最后的遗命。所以大迦叶的硬性决定,不免违反佛陀的本意。为了这,大迦叶指责阿难,为什么没有详细问佛,犯突吉罗罪。这一问题,导火线一样,大迦叶接着提出一连串的指责。所以阿难的被责,决不只是为了没有问明白,而更有内在的问题。
什么是小小戒?小小戒,或译微细戒;杂碎戒;小随小戒;随顺杂碎戒禁。在结集法会上,虽并没有定论,但在各家律典中,都曾给予明白的解说。
一、一切戒法(《十诵律》一0;《鼻奈耶》七;《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六)
二、除四事(《根有律》二七;《萨婆多部律摄论》九;《二十二明了论》)
三、除四事十三事(《僧祇律》一四;《四分律》一八)
四、除四事十三事二不定法(《五分律》六)
如照第一类(《十诵律》等)解说,那佛说“小小戒可舍”,不等于全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