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905阅读
  • 16回复

四分律疏(10卷)法礪 撰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四分律疏目次
沙門 法礪 撰

卷第一本
自開發經題至發戒緣竟
卷第一末
自辯受體至正請竟
卷第二本
自正宗分初至比丘四波羅夷法總釋第十持犯
對治
卷第二末
釋四波羅夷法別解中婬盜二戒
卷第三本
自四波羅夷法中殺戒至十三僧殘法第八戒緣
卷第三末
自十三僧殘法之餘至二不定法
卷第四本
自三十尼薩耆法初戒至第四戒
卷第四末
自三十尼薩耆法第五戒至竟
卷第五本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二十六戒
卷第五末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第二十七戒至第五十八戒
卷第六本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之餘至第二分律比丘尼十
七僧殘法第七戒
卷第六末
自比丘尼十七僧殘法第八至一百七十八單波
逸提法
卷第七本
釋受戒揵度第一
卷第七末
自受戒揵度第一之餘至說戒揵度第二
卷第八本
自安居揵度第三至第三分律衣揵度第六
卷第八末
自藥揵度第七至瞻波揵度第十
卷第九本
自呵嘖揵度第十一至遮揵度第十四
卷第九末
自破僧揵度第十五至滅諍揵度第十六
卷第十本
自尼揵度第十七至第四分律毗尼增一
卷第十末
自毗尼增一之餘至竟
[0523c02] 四分律疏目次(終)

No. 731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四分律疏卷第二本
四分律疏卷第二末
四分律疏卷第三
妄稱得過人法戒第四
第二篇僧殘
故漏失戒第一
摩觸戒第二
麤語戒第三
嘆身索供養戒第四
媒嫁戒第五
僧不處分過量造房戒第六
有主不處分造房戒第七
無根謗戒第八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假根謗戒第九
破僧違諫戒第十
助破違諫戒第十一
謗僧違諫戒第十二
惡性拒僧違諫戒等十三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三十尼薩耆法
先解長衣
離衣宿戒第二
一月衣戒第三
取尼衣戒第四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使尼浣故衣戒第五
從非親里居士乞衣戒第六
過知足受衣戒第七
勸讚一居士增衣價戒第八
勸二居士增價戒第九
三反六嘿忩切索衣戒第十
雜野蠶綿作臥具戒第十一
黑羊毛作臥具戒第十二
白羊毛臥具戒第十三
減六年作臥具戒第十四
不褋尼師壇戒第十五
擔羊毛過三由旬戒第十六
使尼浣擗羊毛戒第十七
畜寶戒第十八
貿寶戒第十九
賣買戒第二十
畜長鉢戒第二十一
乞鉢戒第二十二
乞縷使非親織戒第二十三
勸讚織師增織衣戒二十四
先與他衣強奪戒第二十五
畜藥過七日戒二十六
雨浴衣戒第二十七
過前受急施衣過後畜戒二十八
離衣六宿戒二十九
迴僧物戒第三十
四分律疏卷第五本
九十單波逸提法
故妄語戒第一
毀呰戒第二
兩舌語戒第三
女人同室宿戒第四
與未受具人同宿過三夜戒第五
與未受具誦戒第六
向未受具人說他麤罪戒第七
實得道向未受具人說戒第八
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戒第九
掘地戒第十
壞生種戒第十一
異語惱僧戒第十二
嫌罵戒第十三
露處敷僧臥具第十四
屏處敷僧臥具戒第十五
強敷臥具戒第十六
牽他出房戒第十七
重屋上坐脫脚慎戒第十八
用虫水和泥戒第十九
看覆屋過三節戒第二十
僧不差教授比丘尼第二十一
說法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譏呵教授師戒第二十三
與非親里尼衣戒第二十四
與非親里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與尼屏露坐戒第二十六
四分律疏卷第五末
與尼期同道行戒第二十七
與尼期同乘船戒第二十八
食尼教化食戒第二十九
與婦女期同道行戒第三十
施一食過受戒第三十一
展轉食戒第三十二
別眾食戒第三十三
取歸婦價客道粮過三鉢戒三十四
足食戒第三十五
勸足食戒第三十六
非時食戒第三十七
殘宿食戒第三十八
不犯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索美食戒第四十
與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先受請前食後食至他家戒四十二
食家中有寶強安坐戒第四十三
與俗女屏處坐戒四十四
與俗女露坐戒第四十五
駈他出聚落戒第四十六
過受四月藥請戒第四十七
觀軍陳戒第四十八
有緣至軍宿過三夜戒第四十九
有緣至軍二宿往觀軍陳合戰戒第五十
飲酒戒第五十一
水中嬉戲戒第五十二
擊攊他比丘戒第五十三
不受諫戒第五十四
恐怖戒第五十五
過半月洗浴戒第五十六
無事然決戒五十七
藏他衣鉢戒第五十八
四分律疏卷第六本
真實淨施不問主取用戒第五十九
白色三衣戒六十
煞畜生戒第六十一
飲虫水戒第六十二
與他作疑惱戒六十三
覆藏麤罪戒第六十四
與年滿未受具戒第六十五
知諍事滅已後更發起戒第六十六
與賊期同道行戒第六十七
惡見違諫戒第六十八
隨順惡見被舉比丘戒第六十九
隨順被擯沙彌戒第七十
拒勸學戒第七十一
毀呰毗尼戒第七十二
不攝耳聽戒第七十三
同羯磨僧物與知事已後悔謗僧戒第七十四
不與欲起去戒第七十五
與欲已還悔戒第七十六
屏聽四諍戒第七十七
瞋心打比丘戒第七十八
手摶他比丘戒第七十九
無根謗戒第八十
突入王宮戒第八十一
捉遺落寶戒第八十二
非時入聚落第八十三
過量牀戒第八十四
兜羅綿紵牀戒第八十五
骨牙角作鍼筒戒第八十六
過量尼師壇戒第八十七
過量覆創衣戒八十八 過量雨浴衣八十九
過量三衣戒第九十
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在白衣舍從非親里尼自手受食戒第一
在白衣舍偏心指授食戒第二
學家受食戒第三
蘭若安坐受食戒第四
第七段眾式叉迦羅尼法
第八段七毗尼法
第二分 比丘尼律
盜戒第二 煞戒第三 妄語第四
摩觸戒第五
八事成重戒第六
[雨/復]比丘尼重罪戒第七
隨順被舉比丘違尼僧三諫戒第八
十七僧殘法
度賊女戒第五
界外輙解三舉戒第六
四獨戒第七
四分律疏卷第六末
受漏心男食戒第八
勸受染心男子衣食戒第九
習近住違諫戒第十四
謗僧勸習近住違諫戒第十五
瞋心捨三寶違僧三諫戒十六
發起四諍謗僧違諫戒第十七
三十尼薩耆法
五乞蘇油戒第十九
互用說戒堂物戒二十
迴現前僧食直用作五衣戒二十一
五用別房戒二十二 互用現前僧堂戒二十三
畜長鉢戒二十四
過畜十六枚器二十五
許與他病衣後不與戒二十六
非時攝施戒二十七
貿衣已後強奪戒二十八
乞重衣戒二十九
乞輕衣戒三十
食[卄/秝]戒第七十
別三處毛戒七十一
洗淨過分戒七十二 用胡膠作男根七十三 共相柏七十四
供大僧水扇戒七十五
乞生[聲-耳+米]豆戒七十六
好生草上大小便七十七
不看墻外棄不淨七十八 觀者伎樂七十九
共男子人屏鄣處立語戒八十
共男子人屏鄣處戒八十一
遣伴遠去與男子屏處立耳語戒八十二
入白衣家生坐已不辭主人去八十三
輙坐他牀戒八十四
白衣舍輙宿戒八十五
共男子共入闇室戒八十六
不審諦受師語語戒八十七
瞋心呪咀戒八十八
因諍瞋心推胸啼哭戒八十九
無衣同牀臥戒九十
同被褥戒九十一
口業惱他戒九十二
同活尼病不看戒九十三
安居中牽他出房戒九十四
三時無事行戒九十五
受請安居竟不去戒九十六
邊界恐怖處遊行戒九十七
他境內恐怖處遊行戒九十八
居士子習近住違諫戒九十九
觀王宮園林浴池戒一百
泉渠水中露身浴戒一百一
過量洛衣戒一百二
時中縫僧伽梨過五日戒一百三
過五日不看僧伽梨一百四
與僧衣作留難戒一百五
輙著他衣戒一百六
與白衣外道衣一百七
僧眾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一百八
遮僧出功德衣戒一百九
眾僧欲出功德衣遮令不出戒一百一十
不與他滅諍戒一百十一
與白衣道食戒一百一十二
與白衣作使一百一十三
自紡績戒一百一十四
著俗人衣輙坐臥他牀戒一百一十五
逕宿不辭主人去戒一百一十六
自誦呪術戒一百一十七
教人誦呪術戒一百一十八
度任身婦女戒一百一十九
婦女戒一百二十
度咸年童女戒一百二十一
不與二歲學戒羯磨一百二十二
不說六法名字戒一百二十三
度諸遮童女戒一百二十四
度小年曾嫁婦女戒一百二十五
度曾嫁百遮婦女戒一百二十六
度婬女戒一百二十七
不以二法攝受弟子戒一百二十八
不二歲隨和上戒一百二十九
不乞畜眾羯磨度人戒一百三十
未滿十二夏度人戒一百三十一
無德度人戒一百三十二
父母夫主不聽輙度人戒一百三十四 不聽度人謗僧戒一百三十三
度惡行喜瞋者戒一百三十五
不與學戒尼受具足戒一百三十六
取他衣不為受具戒一百三十七
多度弟子戒一百三十八
作本法已逕宿往大僧中受具一百三十九
教授日不往聽戒一百四十
不半月請教授戒一百四十一
不詣大僧自恣一百四十二
不依大僧安居戒一百四十三
突入大僧寺戒一百四十四
罵比丘戒一百四十五
罵尼眾戒百四十六
不白眾使男子破癕戒一百四十七
尼背請戒一百四十八
家慳生嫉妬戒一百四十九
以香塗身戒一百五十
胡摩澤塗身戒一百五十一
使大尼塗身戒一百五十二 使式叉塗身戒一百五十三。使沙彌尼塗身戒一百五十四 使白衣女塗身戒一百五十五
着貯跨衣戒一百五十六
畜著婦女嚴身具戒一百五十七
斷著革屣擎盖一百五十八
乘乘戒百五十九
不著僧祇支戒一百六十
夜入出白衣家戒百六十一
向暮開僧伽藍門戒百六十二
日沒開僧伽藍門戒百六十三
不安居戒百六十四
度大小便常滿人戒一百六十五
度二形人戒百六十六
度二道合人戒百六十七 度負債病人戒百六十八
誦呪為活命戒百六十九
以世俗伎術教授白衣戒百七十
被擯不去戒百七十一
輙問大僧義戒百七十二
身業惱他戒百七十三
在僧寺造尼塔戒百七十四
百歲尼不禮敬戒百七十五
人搖身趍行戒百七十六 婦女莊嚴香塗身戒百七十七 使外道女塗身戒百七十八
八提舍尼法
四分律疏卷第七本
受戒揵度第一
四分律疏卷第七末
說戒犍度第二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安居犍度第三
自恣揵度第四
皮革犍度第五
衣揵度第六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藥揵度第七
迦絺那衣犍度第八
拘睒彌揵度第九
瞻波揵度第十
四分律疏卷第九本
呵嘖揵度第十一
人揵度第十二
覆藏犍度第十三
遮楗度第十四
四分律疏卷第九末
破僧楗度第十五
滅諍楗度第十六
四分律疏卷第十本
尼楗度第十七
法楗度第十八
房舍楗度第十九
雜揵度第二十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沙門 法礪 撰

[0523c11] 凡欲開發經題。須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舉宗攝教。第二知教指歸。第三正釋律初題目。言舉宗攝教者。聖教雖眾。略要三種。所言三者。第一修多羅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曇藏。言修多羅藏者所謂經。言毗尼者謂諸戒律。言阿毗曇者即是諸論。今茲律典。三藏[2]□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攝。
[0523c17] 第二辨教宗者。此律所明。□義通論。兼詮定慧。故下文言。云何增戒學。所謂□□學增心學增慧學。是名增戒學。良以止作俱戒故。□以宗求。其唯戒學。分別戒學。兩番料簡。第一受戒法門。第二隨戒行相。言受戒者。創發要期。斷惡修善。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目之為受。言隨戒者。受興於前。持心後起。義順受體。說之為隨。就受隨二門。各開為兩。謂受門二者。為彰戒法有為。不能孤起。藉因託緣。然後方發。故明能發之緣。既有其緣。必所得。故次第二所發戒體。言受緣者。寔以位陛聖凡。報殊男女。託緣不同。案此律辨五種受戒。一曰善來。二稱上法。三名三歸。四曰八敬。五者羯磨。斯之五名備如常釋。第二言受體者。據要而論。不出二種。一者作戒。二無作戒。言作戒者。方便身口。造趣營為。稱之為作。二無作者。一發續現。四心三性。始末恒有。不藉緣辨。號曰無作。斯之二種。□□懸防。同稱為戒。若也作戒。以色為體。言無作者。非[1]□□心。第二次辨隨戒二門者。第一專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言專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順教。惡離善行。稱曰專精。但持有二種。一明止持。二明作持。言止持者。念智捨等。護防身口。不造諸惡。稱之為止。止而無違。順受光潔。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順聖教。作法作事。對事作法。稱之為作。作而順受。故號作持。第二犯能悔者。不謹之人。放縱身口。違禁興過。不脩善行。汙本所受。名之為犯。慚愧追謝。還令復本。亦名為持。雖非一往善成。然亦毀而還復。第二白法。故名犯已能悔持。然犯有二。一者作犯。現違聖教。廣造諸過。稱為作犯。二者止犯。不依教奉修。止而有違。故名止犯。對斯二犯。悔而還復。並稱為持。上來已辨教之宗旨。其唯受隨。第三釋經初題。言四分律藏者。是其總名。初分已下別已標舉。就總名中。[2]□四分者。為異於餘部。異部餘故。乃是佛涅槃後。五部[3]□一部之別名。言律藏者。為簡於餘藏。簡餘藏故。便是毗尼之都號。然大聖如來。從波羅柰。終訖泥洹。隨根制戒。輕重差殊。緩急有異。佛涅槃後。優波離等撰佛遺言。載傳竹帛。次第任持。乃至毱多。一百餘年。並以秉宗無二。所化眾生不相是非。但為一部大毗尼藏。備傳於世。然優波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以為揩准。至傳聖教不能均融齊一。於是離分。遂為五典。各自相傳。並流季世。究其宗旨。無非佛說。如破金杖為金用。總別之教。咸可受持。本一今別。義興於此。據斯以論。明四分名者。於五部內。一部之別名。若就能秉。應言曇無德律。此名法護。今約所誦彰名。故言四分。大僧戒本以為初分。尼律已下第二分。安居已下第三分。房舍已下第四分。言律者。行用差分。略論四種。一能外防身口。稱之為戒。內善調伏。名之為律。據果知因。字曰波羅提木叉。此言解脫。故遺教經。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業結無處。逍然無為。目曰毗尼。此方稱滅。但行不自宣。藉教以顯。斯之律典備有四名。不可並班。且標其律。一部之教。蘊積眾旨。故稱為藏。此釋總名。
[0524b18] 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號之為初。共成一部。所以稱分。卷舒之義。是故名卷。眾軸之始。故曰第一。解前三門中。第二宗歸。昔解開宗五門分別。今以漸頓乃隨中別義。故不別立義門。且就前四。束為受隨。方可就總開別。故今解者。戒宗有二。一曰受戒。二曰隨戒。故地持云。一者受戒。二者隨戒。此二當知。攝受無量淨戒。但受謂要期創發。納法在心。隨據持心次起。義順於初。又受以創發故。對法要期以成。隨次起故。對緣防護以立。故曰受隨二門。若無其受。則行無所起。以有受故。眾行得生。若無隨行。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隨故。令受光潔。是故須此受隨二法。若釋受隨。可為二門。第一約詮。二就行辨。言約詮者。受戒法聚尼聚少法旨歸彰受。二部戒本及餘揵度。意辨其隨。言就行者。兩門料簡。第一總解緣體。第二別解緣體。言總解者。若受隨相對。始從歸禮。訖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門。終盡一形所有二持。是其隨門。若據辨體。第三羯磨一剎那前。判之為受。在前而去已故竟於一形。局以屬隨。說相等事義通受隨。然就受中。作及無作是其受體。餘僧界等是其緣也。初五受說。可以准知。次論其隨。隨位有兩。一是專精。二犯已能悔。專精復二。義分眾別。言眾法者。所謂護體是其因緣。眾法僧界等能生作行。是增上緣。若就別行。亦以護體為因緣。餘三藏教法善知識等所對違順。是其增上緣也。所成二持作無作。正是隨體。第二若據犯已能悔。亦有眾別。能生作行。謂永斷相續。還受持清淨對治護者。是其因緣。僧別懺境及眾法等是增上緣。還成二戒是隨戒體。
[0524c21] 第二別釋。先解受門有二。第一受緣。第二受體。言受緣者。八門解義。第一釋名通局同異。第二受緣總別。第三能秉教人師徒位別。第四教所備者聖凡不等。第五藉緣多少。第六辨此諸緣發戒時節。第七受捨漸頓。第八校量勝劣。八中初門曲復分四。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得名。第三通局。第四諸部同異。初門復三。一者先定受緣廢立。第二緣義既定。次釋其名。三受緣開合。
[0525a05] 言廢立者。先列五名。方定廢立。謂善來上法三歸八敬羯磨等是。立義有三。謂或四五六一人立義。但有四受。無其上法。所以然者。一以義求。謂從他得。故心論云。別解脫調伏。當知從他教。若上法者。云何而言從他教得。二以文證。以無上法人無上法教。以斯二義。故但四受。若爾何故成阿羅漢。即名受具足。答此謂補替減年之處。羯磨開緣。本非上法。故律云。年不滿者。受已生疑。聽數胎閏。若修道成羅漢。即名受具。故知開緣。如似曾嫁志性成立開合受戒。論義沙彌勅聽亦爾。據斯推驗。故但四受。若爾十誦沓婆十六成羅漢。何不開受。而要年滿。答此就開緣。彼據常行。故不相類。其猶胎閏。豈容逆數。又如數夏之類。又問若十律常行。要年滿者。曾嫁十二。論義沙彌。亦應待滿。何以聽受。答女以仗人違志故。與共者同。故可亦爾。胎閏就年數以開。無別受緣。今此曾嫁乃別立一受。故使不義。論類釋妨。准此可知。問若羅漢是開緣非上法者。所以減年戒未開通文無。答胎閏等三。滿則成開。減則制戒。若以羅漢法開。無有不滿。闕於戒本。故不列來。若爾羅漢亦有得不得。開文應有。答此不定有。有即定滿。胎等定有而不定滿。是故不類胎等俱列。然若有者。理是其滿。故並開得戒。又問若羯磨開者。何故母經是名第一。不名羯磨。答此謂羯磨開緣。不名如法羯磨。故言不名羯磨。問羅漢滿故。開文無者。如增上慢癡[1]誑等開。何以文有。答又解或可略無。又復引證。沓婆羯磨[2]邪輸善來。又經多說羅漢沙彌。及採華等明無上法。又問若得四果。不得戒者。五分法身不具[*]邪。答以無漏戒為戒身故。具有五分法身。第二解者。立有上法。故母經云。比丘與尼各有五受。謂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彼文言。有沙彌受戒後生疑。佛開胎閏十四日。並言不滿。佛言得羅漢不。答得。佛言。是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多論。自誓中。唯迦葉自誓。即上法一人也。又此律文若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以如此等文。明有上法。若爾五分[*]邪輸重命善來。十誦。沓婆更加羯磨。其義何也。一解。五分俗人道成羅漢。亦得具戒。有二義故。須唱善來。一為除俗相。二釋疑。入來眾善來言下更不發戒。十誦。沓婆義亦應同。問所以知須除疑者。母經說。六群比丘存靜房中評論。迦葉一不如憍陳如善來受戒。又復不如毗舍離跋耆子三歸受戒。又復不如婆盧波斯那羯磨受戒。云何而與諸比丘等布薩羯磨。迦葉答言。我在多子塔邊。世尊與我建立善根上受具足。為如此義。知有釋疑除相故爾。既先得戒。明有上法。作此解者。非無有妨。如駞驃子。十六成道。豈可四年不犯群品。又復諸經羅漢沙彌。如付法藏。毱多為二虎呪。沙彌八歲成羅漢。採瞻菔華。又育王經。雞頭末寺羅漢沙彌降伏外道。又賢愚經。專頭沙彌本作餓狗。身子與食。出家成道。為報師恩。不受具足。准如斯義。似不得戒。故今更釋四分摩夷。先有方便發戒心。盡智現前。即發具足。五分十誦。先無方便受戒之心。但得其果。而不得戒。須加羯磨。命唱善來及羅漢沙彌等文。並是無心求戒故爾。是故上法三緣中。要假內生善心。據如是義不如妨。四分。自有上法。故成五受也。又可部別。所以得知。若也人別。可使為妨。然此律陳如得初果已。命唱善來。十誦之中。見諦得戒。又此[*]邪輸善來度已。後獲第四。及至五分中俗人成羅漢。方命善來。此等人一。二律既殊。何者定是。以斯推之。故知宗別。未勞在妨。四分所明。意在存五戒。或言六者。取下八比丘中自稱比丘自誓受戒。不然之義。至文釋也。
[0525c16] 第二釋名。言善來者。此人宿植妙因。道根深厚。聞佛說法。契證初果。深厭生死。悕求出家。佛言。善來比丘。即發戒品。故曰善來。亦可此等諸人深厭生死。悕求出家。佛命善來。即發具足。故曰善來。言上法者。性空之理。超出相有。物莫能加。故稱上法無欲。迦葉修道。進得[3]或盡解滿。會增上法。而發具戒。故曰上法。亦可盡無生智。超出學表。會而得戒。故曰上法。故母經中。建立善根上受具足。言三歸者。此等諸人未感如來玄悟見者。但託小聖諸羅漢等。以為良緣。亦深厭三有。悕求出家。母云。諸羅漢等。教令剃髮染衣。表憑仗三寶歸依心成。即發具足。故曰三歸。或曰三語。言八敬者。佛抑女人。不聽在道。波闍聞之。特生厭離。遂自剃髮。倚立祇洹。阿難見已。為其三請。如來遙宣敬法。阿難傳授愛道。愛道聞之。遵斯八法。作奉行之意。即發具足。故曰八敬。此八敬名。出在僧祇。五分名八不可越法。誦具二文。稱為八重。母名師法。了論說瞿婁達磨。瞿婁曰尊。達磨是法。謂八尊法。此律所明。八不可過法。今言八敬者。且依他律。言羯磨者。斯等人輩。要假強緣。映彼弱因。方能發戒。緣彼僧眾羯磨言下。而發戒品。隱其能秉。就所秉彰名。故曰羯磨受戒。
[0526a12] 第三受緣開合者。就羯磨受中。隨事別彰。或開為四。比丘與尼眾。各為兩受。比丘二者。一謂十眾。然以中國僧徒繁多。求之易得。要假十僧。內生善心。即發具戒。故曰十眾受戒。二謂五眾。邊地僧少。求之難得。致使億耳受戒。三年始獲。如來曲開五人聽受。故曰五眾受戒。十律。問曰。頗邊地有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伽論亦爾。准此似是約處定開故爾。計理亦合。更問白木調內。假儻僧少。不開成受。約處定制故。然文無者略。尼眾二受者。一者二十眾受具。為彰女人[*]或重垢深。善心難生。要假僧尼二十清眾。方發具足。故曰二十眾受戒。二者遣信受具。此女人之中。面貌殊常。若出塔寺。詣僧受具。恐要人陵逼。壞其梵行。聖開尼中作本法竟。差一比丘。往大僧中。代彼乞戒。大僧作法加被。一如常則。使騰僧命。詣寺傳授。於使言下即發具足。故曰遣信。對此釋名。因辨遣使得戒時節。問遣信受者。何時得戒。答使報方得。故下文言。已與汝受戒竟。又准媒業使報結罪故爾。又若不待報。得戒得罪者。使義不具。若爾何故教人殺盜。事成得罪。答受及媒業。須知年夏和合二處。故報方成。不同盜殺。若爾戒非羯磨緣生。既假緣生。何容使報方始得戒。故有異釋。三羯磨竟。即發戒品。不待使報。如教殺等。事成得罪。若爾何不類媒耶。答如媒報所媒受戒。殺盜等乃報能教。何得以所類能。如此解時。無問媒殺。俱不報能。能即得罪。故知受門義亦同彼。非謂報竟方始得戒。雖有此釋。義未為盡。以此律文不了說故。如餘三律。並應似是使言下得。故五分中。遣使受戒。婬女半迦尸尼。欲往蘭若住處受具。賊欲逆路伺。取彼女聞不敢去。佛聽遙為受具。尼眾中作本法竟。置受戒人著一處。將十尼僧。往蘭若處。禮僧足已。尼羯磨師為從僧乞。乃至白四已。和上闍梨將十尼僧。還至本處。呼受戒人。令禮僧足。在羯磨師前。互[1]恐合掌。羯磨師為說僧所作白四令聽已。然故如上具說二八兩四。謂八墮法。四喻法。八不可越。四依。乃至餘所未知者。和上當為汝說。祇十大同。不繁並錄。准如是文。明因使得。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應具六法。一差使乃伴。二使尼為乞。三戒師作白。四對眾撿問。然文不具者略。五正與羯磨。六使還報知。問隨中諸業。乃有遣使。指印相盡。何為受門無盡等三耶。答受有作法。故三不成。隨無別法。四種皆得。故異緣無作。唯隨非受。又可受隨難易不同。問受隨遣使。似如義等。何因受中。對難方開。隨中諸業。無問難之有無。遣使俱成。答受據根本。總發假緣。有難始開。隨中善惡。就事別起。易故恒得。問受捨相對。得使捨不。答若難易相望。理亦應得。今取面化。故無使捨。又復捨戒。不假餘緣。故無違使。問即此等人可得開聽遣使懺不。答已起之惡難除。未生之善易就。故不相類。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為良驗。又可受本不得清僧就己。故開使受。懺容得請。故不開使懺。上來所辨。羯磨離四。問僧邊開五。尼無邊十[*]邪。答文對僧開。所以尼無。若爾百一羯磨亦有不對尼起。尼亦應無。然亦二眾俱秉。邊尼十眾理亦同開。又二十眾者。即以僧十。故言尼有二十眾受戒。今亦以大僧邊五。故尼有邊十。故今立義。邊尼十眾得受。問十二得戒。何以不明。雖有多釋。義未為可。以其文無定數故爾。若取下文。理亦應有。便成女婦二受之別。即是羯磨離六。合則唯五。開便有十。今廢別就通。且從五釋。又伽論十受之中。亦云二部僧及有十人五眾遣信等。故知離成有四。并餘二受。故使離六。然此六受。莫不五人十人二僧攝也。
[0526c23] 第二得名。得名有四。善來體境。善謂行者求戒之心。來是聖教故。或可讚歎受名。有心受戒。佛言善來故爾。上法從境。羅漢所緣之理。名為法。與上法相應。得果得戒。故名從境。又可當體受名。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謂盡無生智。歸敬二受。約數就心。羯磨從教。亦可功能。謂名辦事故。
[0527a05] 第三通局。通局有四。一者約時。謂佛現在未來二時。時必假處。謂三天下處。三處中有人。謂報殊男女。四人有位別。其唯凡聖。應作如此料簡。但今解者。凡聖位別。第四門辨時處二法。第八門明。今且就人對報。以辨通局。若依多論。對七受以說。此約五受。但知七中有見諦無上法。律有上法無見諦。然唯多論局多通少。羯磨一通。餘四是局。局四之中。八敬專尼。餘三比丘。若依此律母經等說。通多局少。謂來上羯磨。此三說通。歸敬二局故。八比丘尼中。有善來破結使羯磨等故。問多論三局。僧中何故善來不度女人者。答為止誹謗故。若佛自度女人。外道當言瞿曇本在王宮之中。今雖出家。還度女人。以自娛樂。為息此謗故。若爾何故此律母等善來度女。答此謂宮外女人。若爾宮外女人應無譏染。譏染義齊。何以經論有度不度。故今更解。不是專為止謗。但今解多論局者。偏就愛道等為言。今此律等通者。對餘女說。所以爾者。女性多慢。又是姨母並是宮內。須以敬法往要。即為受法。既八敬得戒。何用善來。多論。據如此義。故說不通。又此律母經。五百釋女咸八敬受。十誦五分。敬局愛道。亦同此局。餘非尊重。又復宮外譏慢義微。敬為隨行。餘受度之。如四分母經明了賢愚摩登耆等。對餘女人。故言善來通被女。是故有人舉此五受。受隨分別。義正當此。問所以得知此經等通者。答此律八尼。母論五受。並有善來。賢愚經。叔釐尼者。此云自淨生。便白[疊*毛]褁身。故言白淨。善來受戒。明了論中。尼有三受。謂善來羯磨。八尊法受五百。摩登耆女亦並善來。據斯等文。故判為通。多論。自誓唯大迦葉。即是上法為局一。多少為言。又可遠表女人依仗大僧。故無上法。母經據理。故通尼眾。所以爾者。一以女人有得果之義。又准下文。但言修道成羅漢。不別男女。其猶胎閏。不分兩報。二眾通被。故此亦爾。又八尼中。有破結使尼。故知上法通於二眾。歸敬二局。諸文大同。問所以女人無三歸受。答以不及故。略有二義。一准時以驗。佛成道八年之後。已止三歸。興羯磨受。至十四年。女人方始有心出家。明知不及三歸之教。故多論說。十四年前。八敬度女。十四年後。羯磨度之。二以能清人證五百結集。毗尼序中。十力迦葉為阿難和上。明知阿難羯磨受戒。女人出家。阿難啟請。將知所為女眾不及三歸。故無此受。問曰。不及三歸者可爾。若及三歸。頗亦度否。答及亦不度。為以八敬往要故爾。所以知者。當時有善來。不以秉度。故知假及三歸。明亦不度。羯磨亦爾。所以爾者。一為敬要。二須和上。今且舉彼不及。以彰不度。上來所辨對具戒說。若五十八等三歸。恒通女眾。次解八敬局尼者。以僧無敬尼得戒義故。若爾何故不敬僧以受者。答女性多慢。情奢於道。三請方許。須以敬要。丈夫不爾。故闕斯受。計理推覈。三歸八敬始終俱局。善來上法初局[1]以通。故使兩論解義不定。若以此二。羯磨亦然。對須以敬要等。義亦應同。善來始局終通。以愛道等專八敬故。如斯釋者。便五俱局。若爾所以多論判羯磨通。答以對餘二受。善來唯佛秉故。上法執人局法故。一向判局。今羯磨者。仗大僧故。不同善來。非執人局法。復異上法故。且一相四局一通。理非全通。上來所辨約五受通局。若就十受。多論俱局。離羯磨故。是則二眾數齊有五。若此律母等。善來上法此二說通。自餘八局。局中三僧五專尼眾。今且隱別就通。故言五受通局。
[0527c13] 第四諸部同異。同異為兩。一就諸律。二約諸論。律為其三。先對十誦。受數為十。故彼文言。佛在王舍竹園中。告諸比丘。十種受具足。自然。見諦。自誓。論義。邊五受。重法。遣信。善來。三歸。羯磨等是。昔解。此十種中。六同四分。不須別論。為四不同。事須廣彰。此義為餘。前言六同。但同四受。謂除上法。又善來是同。而有初果。不須善來。謂見諦是。八敬能秉全同此律。餘二則異。謂所秉法八數雖齊。彼無罵謗。離第六為二。謂半月半月求說三藏人。令成八也。所被行者。亦狹於此故。十云憂波。問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戒。成比丘尼。餘尼云何。佛言。應現前白四。向判六同。此位言耳。
[0527c24] 就四不同中。二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得名隱顯。言列數者。謂自誓見諦論義等是。第一釋自然中四句分別。第一釋名。性空之理不為因造。稱為自然。故伽論云。非佛聲聞緣覺人天所造。故曰自然。如來辟支不假師咨。修道進德。惑盡解滿。會自然理。而發具足。故曰自然。第二舉四分以難十誦。問所以佛作自然之名。四分等中。弟子得戒。名上法[*]邪。答一義釋時。為分師徒故爾。又復更釋。佛具二義。一因中不假師託教。二會自然理。故稱自然。弟子得戒。因中假師託教。不具二義。故名上法。是故多論辨佛辟支佛得戒。與見諦得戒。有同有異。一俱是具戒。二同障身口七支。三同無漏心中得。是名為同。而佛辟支是無師得。見諦受者。是從佛得。又此二戒大盡智現前得。見諦得。戒道未知智生得。又二戒無學人得。見諦是學人得。今以上法准於見諦。亦是假師不假師別。故異自然。以此異故。分二受之名。問佛與辟支不假他身教。斯義可爾。豈可不假自身口教耶。答多論言。假自身口教得。佛在樹下結跏趺坐。即身教成就。口自唱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盡。即口教成就。為得漏盡。戒亦俱得。問佛得戒者。得何等戒。答謂漏無漏二種戒。又多論問。木叉戒是無漏戒禪戒不。答非無漏等戒。一木叉。佛在世有。不在世無。禪無漏。若佛在不在為。二木叉從教。禪無漏戒不從教。三從他不從他。四木叉通三性。餘二無漏心禪心為。餘心中無。木叉人中為。餘二人天俱為。木叉欲界中有。餘二通二界。色界無色界成就無漏戒。木叉佛弟子為。禪戒外道亦為。第三舉五分以問四分。問四分摩夷道成羅漢。上法得戒。何故五分[*]邪輸俗人得成羅漢。更命善來。答解義為二。一釋俗人得羅漢。亦是得戒。為除俗相。釋疑入眾。須命善來。又解。四分摩夷先為方便祈戒之心。上法得戒。五分所明。先無方便納戒之意。但得無漏。故不得戒。以不得故。理須更受。以其戒是從緣得故。廣如廢立說。問得第四果。得具戒者。下三如何。答二律不同。若如十誦。證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見諦是。問證下果時為一切得[*]邪。答得下果時。為得不得。以下三果煩惑未盡。聖解未滿。為心方得。無心不得。若第四果。雖惑盡解滿。亦非一切得戒。如沓婆等是也。若依四分。下三不得。若第四果。為心方得。無[1]不心得。第四舉涅槃以問五分。問俗人修道成阿羅漢者。何故涅槃亦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方得四果。答憂婆塞為二種。一者在家。謂受五戒。聞佛說法。得下二果。不證三四。二者出家。謂受八戒。自妻邪行。二俱捨離。聞佛說法。得證三四。經言不得三四者。謂對在家。律言得三四者。對出家者說。經律互彰。理實無妨。尋此解義。不釋前妨。如涅槃言。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得四道果。何得判言。經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斷自妻。豈得三果。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如頻婆娑羅自然增進。成阿那含等。尋此義時。經之與律。並就出家以說。問若俱就出家者。亦得第四。何以言三。答五分據理。故得第四。經就道俗多少為論。故言得三道果。非謂不得第四果耳。如斯釋時。方無違失。言自誓受戒者。謂無欲迦葉。立誓要期。多論云。佛為我師。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師。我是弟子。因斯立誓。即便修漏盡智現前。獲得戒品。從遠緣彰名。故稱自誓受戒。而自誓言下。實未得戒。但此受戒。始終三名。性少煩惱。故稱無欲。迦葉者姓。字畢波羅延。從初立名。名為教授。故善見論云。佛告迦葉。汝當發慚愧心。徹於骨髓。應如是學。故名教授。得佛教授已。立誓要期。就中受稱。故云自誓。故遂修應證第四果。發於具足。就故為名。故云上法。若作此釋。乃是十律七同四分。言見諦得戒者。聞佛說法。得無漏解。明智現前。即發具足。故曰見諦受戒。言論義者。謂須陀邪沙彌年始七歲。共佛對談。稱可聖心。因而勑聽羯磨受戒。[2]此從此立目論義得戒。論義之相。如增一阿含廣說。謂問色等。就中受稱。或云勑聽。究理而言名為羯磨。故多論所辨。舉一羯磨。攝十誦中三論義一受。即羯磨以收。即名羯磨。若從餘部。文為多名。伽云問答。見論答問。雜心十受稱為問興。此等名殊。與論義一也。
[0528c21] 第二得名隱顯者。自然從境立目。自誓要期得名。見諦體境。亦可境智。論義遠因作名。隱者為三。謂十二曾嫁十眾二十眾並攝在羯磨中。不別彰名。顯亦為三。以從勝義。故所以耳。如論義一受。智踰二十五人。遣信二眾開緣。為此殊別。故離三受。其十二曾嫁劣於論義。十眾二十僧尼遺行。故此等三合而不離。為斯合離。故但十受。
[0529a04] 第二僧祇。成道五年比丘清淨。自是已故。漸漸為非。隨事制立。說木叉法。四種受具足法。一自覺具足者。世尊菩提樹下最後心。廓然大悟。自覺妙證。善受具足。第二善來。佛自覺已。在王舍竹園。告諸比丘。如來處處度人。汝等亦効如來。廣行度人。諸比丘等亦善來度人。彼律所明。二人共[1]庚。四分餘部善來局佛。彼比丘雖秉善來。不能如法。為世所譏。身子默念。舉以請佛。俱名善來。為如不如。云何令比丘善受具足。皆悉如法。廣列佛與比丘。善來度者。皆名受具足。即制十眾。彼律羯磨本替善來。第三十眾受具足。然復彼律十一眾受。故彼文言。和上十人內不名受具。所以可知。此律但言十人故。通取和上。是以不同。第四五眾受具。與此大同。八敬一受。懸指線經。然彼文中。愛道言佛。為尼制法。我等得廣聞不。佛即具說八數。一禮拜。二學人受戒。三不得罵說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等。若受越。五毗尼懺。六請教授。七八同此。准斯亦為八敬。但上列數四種受具。為此且言。祇律四受。
[0529a21] 第三次辨五分。為五受具。一自然受戒。唯佛世尊。故五分云。剃髮已。作是念。我今已為出家。自然具足。若對祇律。因果不同可知。二者善來。能秉同此。所被即異。彼通凡故。三者三歸。此律度俗。似為二三歸法。如論具戒專三歸受。五分為一二三別故。彼律言。一歸比丘。二歸比丘。三歸比丘。第四八不可越法。若論八法。與此無差。所被寬狹。彼局愛道。此兼五百。故下文言。我為汝制八不可過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又愛道言。若世尊說八不可過。我及五百。當共頂受。又下釋疑。佛言。愛道及舍夷諸尼亦得戒。此亦宗殊故爾。五者羯磨大位法同。曲細為異。謂彼尼受為十一眾。以其八敬。專度波闍。故須大僧十人。愛道為和上。度餘釋女三人。一度不得過。僧尼二眾。雖不相足。通相而論。故言十一眾受。若據此律。敬通五百故。即二十眾受。以斯推之。尼三品受。五分四語。善見八語。如餘三律。遣信十二語。此既人一。而受差殊。義在難知。但應宗別也。
[0529b14] 第二諸論同異。第一母論。二眾各總即為十。比丘五者。善來。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勑聽。三語。羯磨。尼五受者。善來。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師法。遣使。羯磨。此之十受。義攝唯七。謂來上羯磨通二眾故。餘四便局三歸。勑聽唯在比丘。師法遣信事專尼眾。三歸師法。如通局中辨。餘二須解。勑聽為男報者。所謂丈夫智慧增強。對談稱愜。故為勑聽。女人暗訥。何為問答。稱可聖心。二來沙彌丈夫與佛形同。進止俱遊。得為論義。勑聽受戒。女人形礙。不得俱遊。隨便問答。為斯二義。闕無此受。遣信唯女者。計其二眾。犯行難齊。並為惡緣。理應通為。但沙彌受戒。當眾進求。不遠遊詣。何勞遣使。尼經二眾。進造僧徒。路為難緣。故開使受。
[0529c02] 第二伽論十受。一無師謂如來。二見諦謂五人。三問答謂須陀夷。四三歸。五自誓。謂迦葉及三說。六五眾。七十眾。八八重。謂波闍等。九遣信。謂法與。十者二部僧。謂尼常行。十中分二。初一是師。餘九弟子。弟子報別。復分為兩。前六唯僧。後三尼眾。若舉此十。對四分辨異者。初三及第五。此四為異。餘六義同。然此六度但同。歸敬羯磨。細論同異可知。比丘未制白四。三語三歸善受具足。若制已不得具足。善來者。若前若後。善得具足戒。觀此文時。十中無善來者略尼三種受中八敬遣信。已後二部現前白四受得戒。以八敬遣信不得戒。若對十誦。此十但同十誦九受。以離羯磨為十二十。無善來故。所以同九。
[0529c14] 第三善見八受。一善來。二三歸。三教授。四答問。謂須波迦佛聽受具足。五受重法。六遣使。亦可義言十二語受。七八語。八白羯磨。於此八中。前四第八五局比丘。五六與七此三尼眾。舉此八受。與四分辨異。除其答問。自餘七受同四分五受。比說可知。此即彼論明受寬多。
[0529c20] 第四多論七受。謂見諦。善來。三語。三歸。自誓。八法。白四。然此七中。羯磨通被一切。自餘皆局。善來三歸三語局時。自誓見諦八敬局人。此即離合十誦十受。以為七受。所謂見諦攝自然。羯磨攝三。謂論義五人遣信。餘三還三。謂善來自誓八法。依本立一。及以三歸故六。上來攝十律十受為六。於三歸中。離出三語。故言七受。七受之中。一通六局。局五比丘。一比丘尼。不同四分及夷論等。已如前釋。又對四分。此論明受寬多。以攝十中。十受為七故爾。
[0530a05] 第五明了論。說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種圓德。言圓德者。四萬二千功德。無不具滿。稱曰圓德。故彼偈說。於七依他得圓德。擇二圓德了別相。聲聞人為七圓德。比丘為四。謂善來三歸。略羯磨廣羯磨等是。彼疏解云。略羯磨者。佛初緣時。聞白已得戒。故曰略羯磨受。尼為其三。一善來。二遣使者。謂瞿婁達磨。此言八尊法。三廣羯磨。上七聲聞得戒。第八獨覺為量功德至得。九佛無量功德至得。辨其同異。義亦所知。
[0530a13] 第六心論云。律毗婆沙十種得戒。一自起。謂佛初出家時。捨寶衣。貨鹿皮衣。自發正願得戒。二超昇離生。謂五比丘即是見諦。三善來。謂邪舍等。四受師。謂迦葉初出家時。受佛為師。五問樂。六受重法。七遣信。八律師五人。九十眾。十三歸三說。此之十種。即同十誦。然束斯十。總為三受。一若法如來五人受師。此三不從他受。餘七從他中分二。二若眾攝四。十眾邊五遣信問樂等。三若人攝三。謂善來三歸受重等。故廣論為十。要攝唯三。此辨異可知。問此見諦得戒與無漏戒。為何差別。答見諦得戒通三性心。盡於一形無漏戒理觀心為。餘心即無。無漏戒。逕生不失。得果捨因中戒。為此別也。
[0530b01] 第二總別。如昔所論。善來羯磨。說之為總。餘三是別者。今解。善來亦非是總。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別。別義不成。總亦不立。故知非總。不同論義為多受名。然人唯一。故得說為。從遠緣彰名。又若善來總者。應開合中分十二受。既不開十二。明知非總。即四受為別。羯磨一總。以從緣彰名。或四或六。而羯磨[1]繞收。故說為總。問羯磨是總。十五等別。若離成別受。即[2] 羯磨名者。舉七毗尼七種非法。總別為妨等釋。不類之義可知。問羯磨受戒既為四緣。何故獨彰羯磨。餘不彰名者何。一釋云。從餘緣彰名。乃為多種。今且隱別就通。以彰羯磨。何足為妨。又作所以解者。何以獨彰羯磨。解為二義。一定不定異。二總別為殊。定不定者。餘三緣不定。如僧數滿足。則為五十等別如界內不別眾中。亦為不定現別三舉得戒受戒。然體是比丘。遠為別義。故知不定。身無遮障。復亦不定。仍為十二七歲。斯乃遮位。開合得戒。此三增減。故言不定。語其羯磨。要文句圓滿。說無增減。方得成就。故說為定。定故標名。言總別者。如僧數滿。但為十人五眾。非二十八等。即名數滿。不假結界成就住處盡集。身器清淨。秉法圓具。方名僧數滿。以不攝餘三。故知是別。餘二類然。若論羯磨。要具此四。方成辦事。假餘故總。總故得名。具問兩義。故標羯磨。
[0530b23] 第三秉人。多論判言。見諦自得。餘六從他。彼對七受釋故。今類彼論。以判此五。遠而言之。盡從佛受。以佛出世。為是法故。若以義推。上法得戒。名為自受。餘之四種。是從他得。云何上法名為自受。論云。以根本而言。由佛說法。得證無漏。發於具戒。名從佛受。以義而推。自以盡智明照現前。而得具戒。又名自得。不從他受。故心論云。若法者。佛五比丘受師等。若爾何故心論別解脫調伏。當知從他教。答此據遠因而說。即同多論遠釋故爾。此據具戒。若五戒八戒不言自得。以志力弱故。就從他四中。善來八敬。是佛所秉。名從佛受。三歸羯磨弟子所秉。是從弟子言教下得。問善來受戒。唯佛得秉。非弟子者何。答佛以二義。善來度人。一塵習雙亡。威德力大。能令眾生轉緣入道。如僧祇說。乃至如五歲知法比丘等。二善識根性。應機授藥。故十誦云。諸佛法王。自在義故。一唱善來。無為學地而命終者。諸弟子等。闕此二義。一威德刀劣故爾。如祇比丘。亦秉善來。不能如法。又付法藏經。阿難尊者亦善來度人。但不比佛。第二不善識根性。如涅槃云。舍利弗金師之子。教不淨觀等。以如斯義。弟子不秉。問如來何故遙宣八敬。而度女人。不對化者。為二義。一愛道等緣在兩人。方始發戒。二遠表尼眾依丈夫僧眾。諮稟法訓。具斯二義。阿難傳授。闕無親化。問既為傳授。應名遣使受戒。答八敬一受。彰名不同。亦可名為遣使受戒。故明了論。尼三受中。遣使受者。謂八尊法受。以此文證。故知俱得。但經論互明。又解不爾。但女人出家。大聖抑止。阿難為請。因宣敬法。還授波闍。寧容得為對面親度。非謂緣在二人。不對面度。若爾此受誰秉。答為表來世弟子所秉。所以知者。以義而推。當時發戒。乃在阿難言下。故弟子秉。如似羯磨。言從佛出。弟子所秉。故此亦爾。多論言。見諦善來自誓三是佛秉。餘四弟子秉。餘之二受弟子秉者。如來所以不秉三歸等者。三歸等人機根微劣。緣不在佛。如文可知。若語羯磨。多論十義。故佛不秉。一為平等故。與此作師。不與彼為師。違平等化故。二止鬪諍故。為為親疎。便生鬪諍。三為止外道誹謗。四為成三歸。若秉羯磨。即墮僧數。闕無佛歸。五為成四不壞信。六為成六念。七以七事瞻養弟子。諸佛法王不為眾生所須故。八不滅前人功德。如一整富羅等。九不苦惱眾生。不問遐邇。咸就佛故。十為通末代。若秉羯磨。如來涅槃。誰復秉之。若言八敬是阿難秉者。上來三受。弟子所秉。若以聖凡對。能秉分別。唯羯磨通局可知。
[0531a16] 第四所被分別。若此律辨善來受戒。局在聖位。故下文言。見法得果證已。初果已去。得無漏真解。猒世出家。至順之極。方應善來發具足戒。內凡已還。於心所間。非至極之極。故闕不度。又善來言下。正發具足。不證四果。若五分僧祇。與此有異。五分。善來通度凡聖。謂須提那善來受戒。而犯初禁。故知通凡。若依祇律。善來言下。果戒俱得。故與賊期行戒中。五百群賊。王欲刑之。化王令放。說法得道。方命善來。善來言下。如五歲舊比丘。皆成羅漢。故不同此。亦可彼律出家經之。言此等人善來言下得戒得果者。蓋始時得戒。終時得果。非謂言時得阿羅漢。此是總言。若作是釋。亦但得戒。上法受者。要第四果。以其或盡解滿故爾。三歸八敬。一義判釋。內凡已上。是以多論。此二受法。不羸不捨。故知內凡已去。又以義推。三歸受戒。似通外凡。以羯磨無興。為起過人。此乃三歸所度。即言羯磨始興為凡。故為義通。八敬一受。若依十誦五分多論等。專度波闍。即是初果。此律通度五百。波闍初果亦同此律。如下文言。我出世故。令摩訶波闍歸依三寶。乃至知苦盡道。七生人天。便盡苦際。故知聖位。不知五百位在何許。亦可既同一席。准同波闍。義亦無妨。羯磨一受。始興為一。凡興已後。三人通被。如涅槃經。淨梵志得初果已。羯磨為受。此律蓮華色尼。亦同此例。
[0531b14] 第五藉緣多少。善來受戒。具四緣得。一證初果。文言見法得法已。二內為出家善心。文言欲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梵行。三假對佛形。文云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謂聖命善來上法受戒。具三緣發。一假佛教授。如見論說。二為祈戒心。是以餘文羅漢沙彌無出家意故。但得其果。明須為心。三得無漏空解。謂盡智現前。即得具戒。三語受戒亦具三緣。一假弟子形對諸羅漢。二假弟子教。謂口授三歸。言詞無缺。三歸依心成。領前歸仗。故能得戒。八敬受戒。若佛秉傳授。須具四緣。一假佛八敬之教。二假弟子形。三假弟子教。謂口宣八敬。四奉行之意。故愛道自陳我等頂受。若據弟子秉者。具於四緣。一假佛聽許。二假弟子形。三須為言教。謂宣陳八敬。四遵受之意。羯磨受戒。昔來所辨。具於四緣。如律所說者。[1]妙八比丘中解羯磨比丘。若受大戒者。僧數滿足緣。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2]依。得處所者。結界成就界內不別眾緣。住比丘法中者。年歲滿足身無遮難緣。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闕。非大比丘。非其所戒。故須此四方成比丘。即是滅諍五法現前中。除其滅諍。別所為者。具四現前。謂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處。得界現前。四所為事。謂人現前是。今此受戒。得別所為。故具此四。得能發戒。既具緣發戒是。若比丘義若成所戒。便由具緣。故取此文。解具緣義。不乖道理。此律成文。不順道理。不然之義至下當釋。又破此四訖。引祇六緣者。然祇文解者。亦是釋八比丘文。何意棄此。解比丘義。復引彼說。又復抄引母論五緣。一和上如法。二闍梨如法。三七僧清淨。四羯磨稱文。五界內和合不別眾。此之五緣令不周悉。彼雖為五。舉四緣往收。但三緣攝上三。是第一緣。次一教法緣。次一不別眾緣。何須背斯正義。所不了說。又更有人立五緣得戒。言雖略亦不離此四。對辨是非。寄在禾莖粟柄。更不別理。是非既顯。還歸初解。四緣者是。問善來等受。以心為緣。羯磨一受。何故不爾。答羯磨非不為心。以假外緣作法。從強以辨。故沒因名。又可羯磨四心俱得。恐濫不辨心緣。又准心論。前四以心為緣。羯磨一受。雖文不列。要亦須心。故下文言。眠醉狂等不得戒故。問既言受緣。謂四緣中是何緣。答謂從二緣生。以為祈戒心。四大造及四相故。即是因緣。餘僧界等是增上緣。非二緣者。以非心法故。及二因所生。謂所作共有。第二念無作。應加自分。令三因生。
[0532a06] 第六得戒時節。三門料簡。一得戒時節。二辨重與不重。三解此受緣作法差殊。
[0532a08] 第一先明時節。善來受者。唱善來竟。即發具足。故下文言。乃至得盡苦原。上法受戒。盡智現前時得。以小乘分齊。羅漢梵行已立。自然戒淨。故更不從他受戒。問此上法得者。得作無作不。答以非作法但得無作。問既非作戒。何因能發無作戒者。答以非營為。故無其作。以道力故。得無作戒。
[0532a14] 次辨三歸。自為四門。一明時節。二緣境寬狹。三檢難以不。四辨五八二戒分不分。
[0532a16] 第一言時節者。問同用三歸。何故乃為五八十具戒等多少耶。又引母解。更為所加。謂說相是。以相多少故得戒差別。或五八十具等。若爾為說相竟。方得戒邪。答為二解。一釋說相竟方發。故下尼律。度沙彌尼。與三歸竟。始云。次與汝受戒故。謂相竟得。若爾何故母論前三歸依發戒方便。故三結竟。正發於戒。又心論言。三羯磨竟。作及無作根本業道。故知不是說相竟發。若待說相方得戒者。如受具中。未為謂相之前。何時中得。故知此釋定不合理。是故今解。三歸結竟即發五戒。故多論言。欲受五戒先三歸。三歸竟。爾時已得五戒。師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故。其猶白四竟已。為說持等。為知故說。五戒既爾。八戒十戒義亦同然。故多論。若受八戒十戒。如五戒說。若爾何故下文次與汝受戒。答謂領隨行。故言受戒。非是受體。體已得竟。若爾何故前言更為所加。為五八十具戒等。答此謂心期以說持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隨心所期。三歸雖同。而戒多少。如上所說。三歸處齊。故言為同。而詞句各別。別別持可知。及心期不等。以斯義故。何妨多少。
[0532b11] 第二緣境寬狹。言五戒者。心論云。於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切時戒不斷。或十二種。或二十一種。故知五戒亦須普緣。故多論云。於眾生上。可殺不可殺。乃至妄語。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及三千界乃至如來。為命之類。得前四戒。以初受時。一切不殺等。無為齊限。故於眾生。無不得戒。各得十二戒。故於非眾生。得不飲酒戒。以八戒十戒。眾生非眾生得戒類爾。故知八戒十戒並是緣寬。謂生非生數二時差別。十戒出家。故時長期。盡一戒八戒接俗教。所以局日夜。故心論云。具足一日夜離嚴威儀。又一一戒末結沙彌罪。故須普緣。乃可為滿不滿具不具異。若爾何故但列十戒。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說十。復以惡非義通。故戒戒結罪不得。以但說十。即不令分學。其猶大僧。豈可盡說五篇。又如式叉。但六法仍一切應學。故此亦爾。位雖未滿。然咸分學。故普緣也。又復此十。即為具戒體故。
[0532c03] 第三撿難以不者。問五十等戒為遮難發不。答不得戒。若爾何不撿問。答其義有二。若望障不障。但重難等。悉礙諸戒。所以爾者。良以戒是勝法。非淨等對。五十具等。義並同爾。如逆人等受五八十等。咸應不發。故母云。若破五中重戒。受八十具戒。並皆不得。餘戒持望。類亦如是。故知難等。俱障諸戒。第二若望撿不撿。義即不等。然就五十與具。並無難等。具戒制撿。不同不得。故須撿問。五與十聖不制問。不撿得戒。故不問難。其猶和上通具不具。為請不請。又如妨難。大小二房咸不聽作等。就無妨六搩手外。要制處分。小容身屋。直爾聽造。說淨財量。類亦如是。故不問難。問五十可爾。三歸受具何為不問者。未為緣起。無故不問。羯磨初緣[1]南未須問。明知三障亦無撿問。
[0532c16] 第四分受不受分。就中為二。一就戒數。二就其時。言就數者。若十戒具戒悉須具受。方發律儀。諸論同爾。八戒五戒二論為異。多論所明具受方得。若爾何故經言一分二分。乃至滿足優婆塞。答此撿持為多少。故云一分二分等。非謂受中一分等。若依成論。如八戒齋。受二三等。皆得戒故。故彼論問。八戒齋為具受得。分受得。答隨力能[2]力能持。五戒亦爾。論問曰。為人言五戒具受。則得律儀。是事云何。答隨受多少。皆得律儀。但取要為五。
[0533a01] 第二就時者。多論時定。八局日夜。五十具等定盡形受。若依成實論。五戒十戒具戒盡形同爾。八戒隨時長短。故文隨受一月二月等。又問准十誦律。問五人受中。如億耳所見曰亦為分。受晝戒不受夜戒。受夜戒不受晝戒等。八敬受戒說。第八訖時得戒品。羯磨一受。羯磨竟發。諸論大同。然以義說。得位為三。一得四語時。得如沙彌受。及五分初。緣諸釋女。或八語得。如尼遣行。或十二語。如尼遣信。舉斯三位。莫不皆以羯磨竟得。問羯磨竟時得戒者。為善心得。為餘心無心等亦得耶。答依多論。一切盡得。問云何善心發善心得邪。論云。先以善心。禮僧合掌。白四羯磨。起諸論教業。相續善心。戒善成就。是名善心發善心得。又言不善心得者。亦先善心禮僧等。乃至羯磨未竟。忽起瞋等諸心。以藉前方便善心善教因緣力故。發生無作任運而起。與不善心俱。是名善心發不善心得。非不善心能發此戒。問不善心得戒者。如殺盜未成。善心息時。應結究竟。答受戒作故善。雖為惡心違善心。外緣猶善作故。藉前得戒。殺盜作故惡。善心息時。身則成止。更無外緣惡作相助。故非究竟。言無記心得戒。亦先以善心。乃至羯磨未竟之間。忽爾睡眠。亦得戒品。是名無記心得。云何無心者。如那含沙彌。羯磨未竟。忽入滅定。亦藉方便善心教力。故發得戒。與滅定俱。是名善心發無心中得。問無心定何用此戒。一解。為要期出故。又以戒是功德法故。相資故爾。問餘三心中。何以但得無作。不得作邪。答多論。無作望要期故得。從前發作。取當色為體。以從心故。不說為作體。又若德宗。無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說為無作。若言作戒。以色為體。色唯無記。身動口業損益者。是作色。以其當時心既非善。遂無損益之作。故無其作戒。上來所釋依多故爾。若取此宗。唯善心發善心得。不須致難。故下文言。瞋恚人受眠醉狂等。不名受具足。又依餘三律。遣信受戒十二語故。亦具作無作戒。
[0533b09] 第二重不重。善來等五受具戒十戒。各自當分。並不重受。咸以自分辨戒。盡形故爾。是以多論木叉之戒。無其重得。譬如富貴家子。不須重著瓔珞。若爾如二年學戒。若缺戒已。何以得重。答言。二歲學者。是學法盡形。非謂別更辨戒體盡形。是故不類。問若五戒當分不得重者。何故四分未利私呵。第二第三受五戒邪。答此人得法歡喜。善心增著。故重歸依。據實而論。更不發戒。又更解時。凡受戒者。乃是身口業善。何因初受。即是善業。第二更受不成善業。既亦善業。故律云。二三重發無妨。若爾出家等戒。亦應重也。答此乃化宜接俗。理隨時心。故容重受。餘出家位定。理不合重。亦可宗別。故使四分得重受。若以具等三位次第相望。以十加五。以多攝少。捨俗趣道。以具加十。滿攝不滿。趣滿足故。並以前二是俗及未滿故。次第增受。問三位互增受者。如殺戒等為重發不。一解。依多亦不重發。謂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遣所辨。又依心論。一切因一切支。謂三品心得三種戒。即似重發殺盜等戒。以其三時並身口善業故爾。又俱舍亦爾。若成論。約位相望。盡應重發。如一日之中受七善律儀。隨得道處。無作更生。本受不失。勝者受名。以斯義故。豈非重發。
[0533c06] 第三作法差別。四門分別。一起之次第。二說結多少。三對乞和上教授受名為無。四說相為無。第一言次第者。若具戒五受。以彰次第。善來最初。以陳如為首故。三語第二。以百一十弟子。遊方度人。中道失信。遂聽三語。羯磨第三。以息三語。興羯磨故。上法第四。如下文言。年不滿受。受已生疑。開以胎等。年猶不足。此沙彌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故知第四。八敬最後。以多論云。八年已後。羯磨興世。十四年後。方八敬度女。故知最後。亦可上法非作法故。不須論其次第。餘四如前。若以羯磨對十戒五戒。彰先後者。五戒先制。次興羯磨。十戒最後。以十戒文中已稱和上某甲故爾。為羯磨初始制和上故。
[0533c18] 第二說結多少。除其上法。餘四受中。善來八敬。一遍即得。三歸三說。羯磨白四。何故如是。釋言。善來緣強。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三歸心慢。故須三說。羯磨一受。秉通凡聖。故須白四。又復前二不結。三歸羯磨。此二須結。仍一三不同者。解言。前二結緣強心重。亦不須結勸。餘二遍多。故亦須結。三歸相別。又人別秉。故加三結。羯磨一法。又是眾秉。故但一結。上來所辨。或可如此。既為四別。寧容一准。若以一法而類餘者。如三歸俱說。羯磨亦爾。然此不類。何須致妨。但作法不同。故為此別。
[0534a04] 第三乞等為無差別者。羯磨對眾。所以須先。容不和可不許受故。類餘一切對眾者。咸須乞法。唯除受日。自餘受法。既非對眾。故闕無乞。羯磨受中。制持攝受。須立和上。餘無可知。遮難緣興。方為教授。撿問行者。故下文自今已去。與汝竪立受具足戒。餘受亦爾。又羯磨受中言。與汝受具足戒。三歸但云出家者。此互彰名。故結受言。汝始發心出家。明知是一。善來八敬。雖無受具等名。義亦合為。如善來中我欲修梵行等。即出家等名。八敬前後。若能行者。即是受戒。文雖少殊。其義不別。
[0534a14] 第四說相為無。善來等法。初受之時。並未即說持。唯羯磨一種。因犯已後。方制別持。若五戒十戒受。則說相不同受具。以五戒者。對俗化宜。復無制罪名。故不待犯。言十戒者。是制羯磨。說持已後方為。故即說持。問何以五戒持一往即制。出家諸戒。要待犯者。解云。五戒接俗。無制罪名種。故得即制。比丘廣教。制罪名種。故要待犯。請雖假請。但興廣教。又須第二犯廣方為說持。雖初犯略。未為犯廣。不制說相。如文可知。
[0534a22] 第七受捨漸頓。先明受漸頓。如昔所判。羯磨一受。亦漸亦頓。餘之四受。頓而非漸。如何羯磨漸頓。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後受具戒。是名為漸。若不受五十。直受具戒。得三種戒。說之為頓。問若一時受得三種者。何須漸受。答染習佛法。必須次第先受五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樂堅固。難可退散。不失次第。不破威儀。如遊大海。漸漸深入。一時受者。既失次第。又破威儀。又復眾生得道時異。故須次第[1]須受。是以多論云。七種受中。唯白四次第。三時得戒。餘六種受。但一時得。無三時次第。今准此律。其義稍異。若辨得不得。五種受戒。俱為頓漸。若論犯不。羯磨制漸。頓犯漸不犯。故下文不與沙彌戒。佛言得戒。眾僧為罪。餘四不制。故頓漸俱得。先解五通漸頓。善來漸者。如那羅陀。上法漸者。下文沙彌開胎閏等不滿。成羅漢得戒者是。三歸無文。義亦無妨。如耶輸伽文。已為五戒。故知三歸漸亦無妨。八敬漸者如文。波闍受三自歸後敬而得戒。以斯文證。故知五受俱漸皆頓。若存此釋。與前立義。正持翻對。問一時頓受。得三戒者。其無作體。為一為三。答但發具戒。一無作體。更無餘二無作之體。若爾便是一戒。如何言三。答比丘受得。防殺無作。與沙彌俗人同戒者。其實體一。是以多論立義。據其體。通望三人。始終位別。言得三戒。理實無三。問所以得知。但一無三。答即此論文解次第受中。俗人下品心受得下品五戒。次中品心受沙彌戒。前五戒仍本下品。五戒外發。方為中品。上心受具。本前二品。仍猶下中。五十外發。始為上品。據斯以驗。次第漸受。三時心別。同戒先作。尚不發三。豈況一時受者而得為三。故知漸制望位別作三。非體為三。亦可心論云。一切因一切支得三戒者。三時漸受。受既時別。重發無作。為三體故。若論頓受。受既一時。方可名為望位為三。非體為三。次解捨之。
[0534c05] 漸頓五問料簡。一泛列捨法。第二就捨以明漸頓。三約受以明漸頓。四舉受辨捨多少。五出所捨法體。第一列捨者。且依雜心論。四捨謂若捨及命終斷善二形生等。作法捨者。違本要期故。命終捨者。所依不住故。斷善根者。失本所依故。二形生者。依止別異故。犯重等捨。論主不存。又復涅槃比丘犯重。不能更生善牙種子。如斷多羅。不解我意。說言失戒。又為純陀說四種比丘。乃至第四汙道比丘犯重者是。汙道比丘聞我此說。不解我意。說言不失。准斯義故。不可定說。且依心論。四種捨法。此應廣解。四捨義偏解作法。二門分別。一列捨法十九。定其欣猒。我捨佛等十一猒上捨。次八受居家法等欣下捨。第二收捨盡不盡。對心論以挍寬狹。
[0534c18] 第二就捨辨漸頓者為二。第一定頓漸。二對作法。辨漸頓之方。第一言漸頓者。作法捨含兩。餘三頓失作法。十九沙彌優婆此二是漸。餘等說頓。第二言捨方法者。問受既得三種戒。捨時云何。答義含漸頓。若也要心。三戒俱捨。則頓失三。是名頓捨。若言我作沙彌。但捨具戒。言作優婆塞者。又捨十戒。又言我作三歸人。方捨五戒。名為漸捨。問受之與捨。俱頓並漸。或以漸受頓捨。此三可爾。若本頓受。但得具戒。一無作體。云何漸捨。若得漸捨。便成三體。如何言一。答比丘一時受。防殺無作。通沙彌俗人。共為防非。是故捨時要心捨具。不捨十戒。若與沙彌戒同。隨心則在。故律文言。我作沙彌。以十對五。義亦同爾。故文我作優婆塞。是以論說據體通三人。為共同義故。望位說三。非體為三。如此釋時。頓受漸捨。義亦無妨。故多云。譬如樹葉。夏青秋黃。冬時則白。豈體為殊。隨時異故。樹葉色異。而始終一葉。戒亦如是。當是一戒。隨位異故。若爾便不捨具。答此亦望位名捨。而實不捨具。受亦如是。漸受漸捨。義亦同前。若准心論。一切因一切支。言發戒者。漸受漸捨。各別捨體。不同前釋。若頓受漸捨。亦同前解。以三體別故。
[0535a14] 第三就受漸頓。若據昔解四受。受捨俱頓。羯磨受捨並含漸頓。若如後釋。論其四受。受通漸頓。捨唯局頓。無作法捨。故羯磨一受。受制局漸。捨兼頓。
[0535a17] 第四以受對捨具捨多少。二門分別。一對受辨。二約位聖凡。第一對受者。四受為命終。以形俱故。無三可知。如多論說。無四災患故。羯磨具四。然於作法具含二義。餘三局頓。言約位者。念處已前。具足四捨。四現忍去。是色界法。無二根故。然煗頂之中無二形。一忍心。二除二形斷善根。世第一法及見諦不捨初果已去。得戒不壞。唯雖為命終。若依多論。四現忍去。亦唯命終。
[0535b01] 第五出所捨體。問凡言捨戒。為捨已生戒善。為因義邊為捨無作戒體。答已生戒善。為因感果。必然不捨。且捨無作。戒體本受。要期一形。無作任運相續。今心猒捨。使無作戒不相續起。名為捨戒。以理而言。一者戒法。二者戒業。若論捨戒。捨法不捨業。為因義成故。若語得果。捨業不失法。果興因謝故。問不捨已生善者。懺悔解義。不應除彼已起之惡。答善順理生。惡違理起。順理力強。已生不捨。違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懺本。別興對治。抑伏惡業故。使殄捨者。直是厭退。絕彼相續。不欲別為對治。故言不捨。若依心論。初念作戒。現在成第二念。過去成初念無作。現在成第二念。二世成此無捨緣。故為得得。若遇捨緣。非但失體。亦無得得。雖可無得。亦不失因義。
[0535b14] 第八優劣。如多論說。若就灾患為無。四受是勝。羯磨為劣。若取任持佛法利益寬長。羯磨一勝。餘四受劣。言四勝一劣者。羯磨受者。內實凡夫。福德淺薄。感得此戒。多諸灾患。容為厭上厭下。奉持心劣。令戒為羸。餘四受法。內凡已去。理解心中。受得斯戒。持心堅固。肥而不羸。二者羯磨。凡夫容為。不樂道法。捨本所受。餘四受法。樂道情慇。理無退捨。三者羯磨容為轉為二形。餘四受法。復無比變。四者羯磨受人。或起邪見。斷捨善根。餘四理解。不斷善根。羯磨一受。或為上四。故稱為劣。餘四受法。無前過非。是以名勝。此對為凡。若為聖人受。亦是其勝。言一勝四劣者。羯磨一受。乃具六義。一是時長。謂通現未。二處遍三方。除鬱單越。三報兼男女。四位該凡聖。五所被無數。六多坐作法。以斯論義。佛法始終。以白四羯磨為宗本。能繼續三寶。作無邊利益。為任持之功莫大羯磨。故說為餘。四受中。善來一受。終盡雙林。自外三受。中間即止。又局閻浮。不該餘二。凡聖位差。報局男女。對前六義。互各闕少。紹繼功微。故稱四劣。此發戒緣竟。
[1]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0535c14] 第二次辨受體。四門料簡。第一釋名出體二戒先後。第二受隨同異。第三辨發戒緣。三世唯現在心得防三世非。第四所發無作頭數多少。
[0535c17] 第一門中復為三門。一列數釋名。二次辨體。三明先後。初門復二。一列數釋名者。戒相雖眾。義要二種。一曰作戒。二無作。先釋別名作與無作。次解通名所目之戒。言作者。謂方便身口。起動造趣。稱之為作。故心論言。作者身動身方便。言無作者。身動滅已。與餘識俱。彼法隨生。名為無作。如善受戒。穢汙無記心現在前。善戒隨生。惡戒亦爾。
[0535c23] 次釋通。名戒者。此作無作俱為懸防。咸稱為戒。依善生[2]依善生經。通為五名。一名為制。制斷一切諸不善故。故名戒。又名迮隘。雖為諸惡。性等容受。故名戒。又名清涼。遮煩惱熱。令不入故。又名為上。能上天堂。至無上道。又名學。調伏心智。故名為戒。此五咸是。義用得名。是故從用立名。稱之為戒。然復五中迮溢。清涼是義名。餘三用名。又依心論。波羅提木叉律儀作時。即彼剎那無作。為七種名。彼一切惡戒對治。名為律儀。二防護惡戒故。入七眾故。名彼羅提木叉律儀。若言防護惡戒者。辨律儀義。入七眾者。翻木叉義。義名解脫。以入七眾數。不為惡眾縛。故名解脫。三於一[1]生眾生所得。故善作故。名為妙行。四得愛果故。思願道故。名為業道。五最初隨順解脫故。名波羅提木叉。六作所起故名業。七名尸羅者。淳善不害心起故。後諸無作為五種名。除波羅提木叉。以非前故。除業道。思故願後。此七名中。第五從果立名。第六從因受稱。餘五義用立名。此等諸名。通作無作故。但今從用。且名為戒。
[0536a17] 第二引證。問所以知為作無作者。心論云。第三羯磨一剎那作及無作。根本業道。又根本業無作。或復說。又為作云。身口作。前二為對身口無作。俱不可見無對。多云。初念戒為身口教及無教。第二念唯為無教無為為教。又十住毗婆沙云。律儀善根為二種。一者為作。二者無作。作者是色無作。非色非心。以斯文證。明知戒二。問所以要須作無作者。答若無其作無作無所從生。若無無作。不可一形防非。故須兩戒。此位言耳。如上法得戒。以道力故。得無作戒。
[0536b02] 第二定二戒體。先依多論。並是色法為體。若解此義。可為六門。一為無分別。二為為中三聚分別。三色聚中三色分別。四就色聲中報方便分別。五三性分別。六始終分別。
[0536b06] 先解第一為無分別者。二戒俱是為為法聚。非三無為。
[0536b08] 第二為為法中。三聚分別者。作無作戒。並色法為體。心及四相不相應法。是其戒因。故論云。作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又涅槃經云。以是無作色因緣故。故知唯色。所以然者。良由聲聞力劣。但防身口故。發戒之時。還從身口。獲無作色。以防七支。故作無作。並局是色。
[0536b14] 第三色聚之中。三色分別。一可見有對色。謂色入。二不可見有對色。謂五根四塵。三不見無對色。謂法入中無作。若言作戒。前二色收。無作戒者。第三色攝。故伽心二論云。身作可見為對。口作不可見為對。身口無作。俱不可見無對。非三為對。故名無對。以無作戒法。入法界中攝。是故非三為對。三為對義。此應廣說。但三色中。義猶寬通。故須局定。論其身作。前二色中。唯色入攝。口作戒者。是聲入收。非餘八色。其二無作。並法入攝。此作無作俱是色陰。
[0536b23] 第四就色聲等中報。方便分別。色雖通報及方便。然身作是方便非報。故心論云。作者身動身方便。口作唯方便。以聲非報法故。問身作是方便。非報者一色者。二色何異答。報與方便。亦一亦異。鼓動報故。而成方便。義言為一。如離水外無別為波。但報酬往因。故是無記。方便現起。體通三性。復是其異。如水濕為性。波以風動為性。以斯異故。唯取方便為作。戒體身口二無作。非報非方便。故涅槃經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非異色因。謂非報色。報色是方便色因。報非方便。故言為異。非異色果。謂非方便。方便是報色果。方便非報。故稱為異。故知無作非報非方便。又更一釋。作既方便非報。無作異前。明知非是報色及方便色。然[2]經文未必證成非報非方便義。今解異色因等者。唯就方便色中辨之。如彼經說。菩提王子意疑比丘。餘二性中。所以不名失戒。佛即答言。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言非異色因。謂非受中之作。以彼作者。但一念故。不作異色因果者。謂非隨行之中。及以處中。作與無作。以彼作無作短故。既非此二。仍是比丘。明知為彼受中無作。形俱長故。縱入餘心。不名失戒。故言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
[0536c20] 第五方便色聲等三性分別者。身口色聲是善。非餘兩。故心論云。以善清淨心。動於身口。名善作等。即問初色為二十種。前十二唯無記。後八高下長短方圓正不正通三性。局取善邊。身作戒體。三聲之中。謂除第二因。不受四大聲。如風鈴等。唯無記故。就初因受四大聲第三因俱聲。此二通三性中。亦取善聲邊。為口作體。泛論身口。無作通於二性。今論戒故。是善性攝。
[0537a04] 第六始終分別。此善作中通於始終。取終不取始。謂始從請師。終至羯磨未竟。要心未熟。善而非戒。第三羯磨一剎那頃。要期心滿。思願成就。善而是戒。故局取終。然為人立義。始終通取。為作戒體。若局第三一念者。前兩不如。亦應發戒。故知通取。又身口之體俱色。然當時身止之色為眼所得。口止之業非耳所得。若局取第三當時無聲。可無口作戒體。故須通取方便。淳熟至此。但諸論師剋取論文。第三剎那是作戒體方便非者。令無口戒。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業之體。此即互造。謂因身作得口作業。第二德宗解二戒體。無作戒者。定用非色。非心為體。是故論云。已知無作非心。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1]邪。答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以色等五法是無記性無作非無記故。又色等是惱壞性。無作非惱壞故。故知無作定非色心。但作戒者取文不定。或為取文。色心為體。故論文言。口業者非直音聲。要以心力助成。故知身業亦以心力助成。明知二業色心為體。又引論文。以心為體。故論言。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故知二業用心為體。又解色為身口業體。故論云。身口業依止四大。意業依心。若身業非四大為體性者。意業依心。亦不應以心為體。然意業依心故。即說意業。用心為體。故知身業以四大動為業。業無別體。即用四大作體。口業者。四大相擊。於中出聲。聲成音曲。為所表彰。以為名字句。用此名字句。為口作業。業無別體。用聲作體。是以論云。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故。以遠從四大生故名依止四大。即聲成成。故用聲為體。身業近依四大故。即用所依止為體。問若色為作業體者。何故論云。口業者非直音聲。要力以心助成。答此以聲為業體。以心助名成字句。用此名字句。以為口業。心是助業之因。非是業體。問論言離心無思無身口業。而心為思體。身口業亦不離心。亦應用心為身口業體。邪答此破外人義思與心同時別體。故言心即是思。然心不必思。思必是心。故亦破外道身口二業不假心助。故說離心無身口業。問色即無記色陰攝。作戒善惡。性行陰收。如何善惡。用無記法為體。答以不即不離故。不即故作戒。是善惡。色是無記。陰攝不同。以不離故。色動名業動。無別體。用色為體。聲成名字句。此名字句以為口業。此名字句無別體。即用聲為體。是以論云。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故。如似四相即於色心。用色心為體。色是色入等四相。及今根是法入攝。此亦同爾。問色等是無記。無作是善惡性。是故不用色為體。作戒亦是善惡性。何因用色為體。答無作問一在後。作戒所依。色滅盡已。然始續生。若以色為體。則定是色。若是色者。則是無記。故不以色為體。作戒與所依色。同時而生。體用相依。不即不離。故用無別體。故言作戒用色為體。問第三羯磨竟時。身業為眼意所得可使說。有身作戒體。口業依聲。名句之業。既不為耳意所得。應無口作戒體。答身業依色。然青黃等為眼所得故。即青黃長短等業亦為意所得。即是身作業體。口業依聲。聲雖無記。而是方便不可當為。故不為耳得。以無即業之聲故。此口業非意所得。雖可第三竟時身業為眼意所得。而口業不為耳意所得。俱以遠從要期生故。並有二業之體。亦可身能互造口業或口作得身業等。
[0537c10] 第三二戒先後者。依心論說。似一時得。故文言。第三一念作及無作根本業道。又多云。初念戒為教及為無教。後次第生戒。但為無教無為為教。故知一時。然無作三時為非戒者。一者同時無作。但是作俱。非今戒體。二是果時無作。無作為二。一是作俱。二是形俱。形俱一種方是戒體。三謂果後。唯局形俱。此是戒體。以其果時為形俱故。明一時得。若依此宗。似先後故。成實云。問曰。云何名為無作。答第二念須名為無作。以作戒為初念。故名無作為第二念。唯羯磨竟。所為無作。是茲戒體。前二時中位是作俱所攝。又善生經方便心異。作時心異。眾緣和合。得名為作。以作因緣。發生無作。作已過去。唯為無作。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作業。不名漏失。據斯以辨明先後發。
[0537c23] 第二受隨同異。昔解受隨義一。譬如一楯能捍眾敵。為破斯義。故立此門。受隨二法並作無作。先解無作。無作多種。作俱事在。從用異緣。心俱欲俱。要期助緣。形俱等位。可為三形俱定受前六局。隨要期助緣二通受。隨助緣通受者。如遣信受因使得。故亦為人解。七種無作。二定共無作。三形俱。四要期如日夜及處中要期等。五隨業無作。如隨戒[1]無及作處中隨作業發者是。六事在如塔常橋船等事。在時念念發無作等。七隨用無作。即前事在。為人用時復發無作者是。或可更之助緣互緣無作者。義推不異前七。故但為七。就此七中。形俱定受。要期通二。餘五定隨。
[0538a10] 次辨同異受。隨無作同義為三。謂名體義異。便為六。第一受中無作。義均一品。隨中無作。乃為優劣。第二總別。第三懸對。第四短長。第五三性為無。第六根條兩別。言受中無作一品者。若本上品心受所發無作。心增上故。戒亦上品。或容犯罪。或終至羅漢。更無增減。以其酬本一品心故。中下心受義亦同然。三品為定。故言義均一品。問所防五篇輕重為殊。所以能防體均一品。答受戒之時。一品心中總斷一切惡意。心因既是一品致。所發無作。酬一品心因。故無五品之別。然所防之罪非是一心。備犯五篇。蓋是託事先後而犯。心為濃淡。境為優劣。犯為輕重五品之別。故不相類。問若言一品。何為肥羸。答今言肥羸乃至望隨行。為隨資受。說受作肥。若無隨行。顯受無力。名受為羸。為以肥羸。望隨為無故。戒體猶一品。故羅漢人成就下戒。云何優劣隨中無作。隨事修成。所防罪事。既為五篇之殊。致能治之行。所發無作。亦五品優劣。又後根本上品心。受得上品無作。還起上品心持。持亦上品。若次下心持。持還次下中。下心受持。各為三類。亦如是隨中無作。多品不定。故為優劣。對五篇辨。此優劣者。若就根條。初勝乃至五劣。若自分勝進五勝。乃至初劣。即應五篇次第之義。又可一一篇一一戒。心為增微。事別不等。即有九品之持。故隨無作為斯階降。
[0538b09] 第二總別。受中無作發心。總斷一切惡意。於生非生。數頓得律儀。故稱為總隨行。無作次第漸成不可頓起。故名為別。第三懸對。受中無作懸為防非。未即行持中無作。對事防非。行成皎潔。問懸未為非對。即隨行受為何用。答若無其受隨。不成隨。以共成一治故。第四長短受。是形俱說之。為長持行。無作從修行。發非形俱。故目之為短。第五有無者。受中無作通三性。體唯是善。隨無作者。體非二性。亦不通兩。此據剋性分別。受隨俱善。便二並狹。今約有無。有通不通。受是形俱通。在餘二性中。故說為寬。隨是作俱等局善性中。所以言狹。此就一心。自作為言。若先後心及以教人。餘二性中。隨亦通為。如教相所詮。犯不犯中亦同此狹。故犯行中無不犯行。若通就先後心及教人。犯行中亦為不犯行。此即受隨俱寬。作此解者。然須約以為三。若局善性俱狹。受隨同善性故。若隨中教人等俱寬。以通三性故。若以自作隨行。對受分別。方為寬狹。此准多論。有四五不同。若依實論。不別寬狹長短。然後受中無作。定是長寬。隨無作者。具於二種。以道無作寬長故爾。第六受是根本。隨是枝條。第二次解二作同義有五。謂名體義寬狹長短等不同為四。一一品多品。二總別。三亦懸對。四亦根條。比說可知。既有此殊。豈同昔解。受隨義一。
[0538c07] 第三緣境發戒。若薩婆多。別解脫戒唯緣現在。以過未非眾生故。若防通。根本眷屬不同。禪無漏通於三世。唯局根本。若也曇無德宗。發戒之時。不在過未心得戒。以非眾生數故。現在相續心中發戒以是眾生。然受戒時。要須三世境所為之惡。皆作斷。方能發戒。還防三世境上非。所以然者。過去之境。能生惡心。故論云。如人供養。過去所尊。是亦得福。律儀亦爾。未來之境亦生惡心。故須普緣總作斷意方能發戒。又若過未不發戒者。三世諸佛戒不齊等。以其諸佛戒品齊等故。緣三世以發戒也。問戒防未非。毗尼終已起。何故得言緣三世境發還防三世非也。答境雖過去。非非過去。以斯義故。猶防未非。
[0538c19] 第四發戒多少。語戒雖眾。不過二種。謂作無作。作已過去。唯為無作。一形相續。此無作戒。乃為多品。以所防之惡。既為無量。戒寧是一。故多論云。於一切眾生數非眾生數。而發律儀。言於眾生數者。上至非想。下至阿鼻。可殺不可殺。可誑不可誑等。一一眾生乃至如來就根本而言。不過為身口七惡三因緣故。一貪故起七。二瞋故起七。三癡故起七。三七二十一惡。對防此惡。受戒之時。謂從無貪等三善根心。各得身口七支。合二十一種戒善。乃至三千大千。一一眾生皆亦如是。若十戒五戒得十二種戒故。故心多二論於一切眾生一切時戒不斷。或十二種。或二十一種。故經云。眾生無邊。戒亦無邊。若非眾生數。乃至草[1]草木生種大地。非法衣食等。及一一罪處。本受戒時。要期不作。還得爾所。戒善功德故。善生經云。大地等無邊。戒亦無邊。出家僧尼。佛聖弟子。位尊人天。寔由於此。又准了論。四萬二千福河。謂四萬二千學處一切恒流。其猶河水。洒除破戒煩惱。言四萬二千者。根本戒為四百二十。所以爾者。如婆藪。此律戒為二百。多明輕戒。優婆提舍戒為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別戒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為攝僧等十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種正行。謂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一戒即百。合戒為四百二十。豈非四萬二千。又解無願毗尼者。謂第三羯磨竟時。四萬二千學處一時並起。無一戒不生。故稱無願。據斯以驗。故知戒量不可稱數。問僧尼二眾戒數各別。何以無願毗尼真言四萬二千邪。一解。此據總二眾以說。若取實理。各隨本戒。又釋以轉根義證。俱為四萬二千。受戒法[2]問門竟。自下隨戒寄文中說。
[0539a23] 第三解律題名。言四分者。蓋是一百年後之名。百年已前總為一部大毗尼藏。未有此名。若欲料簡分不分義。可為四門。第一如來本制已有五意不分之義。二解佛說法及以時節。三解佛去世後五師任持。四解分為五部。
[0539b04] 次解初門。佛從鹿苑。終訖雙林。隨根制戒。少有差殊。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樂聞有異。致聖制輕重緩急。差如祇。父母夫主。不聽輙度。僧殘。此律犯提。又涅槃云。或說偷蘭。以為四重。或說四重。以為偷蘭。何故世尊作不定說。如四錢三角。祇說蘭為夷。此律說夷為蘭。如此律謗二眾俱互並得殘罪。十律謗尼犯吉。此即說殘為吉。吉為殘也。乃至犯不犯等皆有差降。制雖輕重。而各稱根性。奉行之益。以斯文證。明知聖制本有五意。所以不分者。一教主是一。共誰諍競。而得分五。二者所被眾生不相是非。各[3]目體解。隨化差別。以斯二義。總為一部大毗尼藏。又遺教三昧經。佛因羅旬喻比丘現在分僧五部服色者。此乃一部隨機之說。然說未分處眾。且依前文等。
[0539b17] 次解第二如來在世。但說略教。不說廣教。所以爾者。略教法輪。言雖是略。理處包含。通於輕重。是以如來說此總教。通被五種眾生。各稱根性。皆為奉行之益。故但說略。廣有五差。輕重不等。若為說廣。益利不普。是以見云。一切諸佛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不說威德波羅提木叉。略無名種。但名教授。廣有名種。令怖而不造。稱為威德。又戒經云。為無事僧。說是戒經。故知說略。然說之時節。經論不定。依祇。五年已前為無事僧。說於略教。五年已後因犯制廣。行不清淨。不得聞戒。付諸弟子。說廣略二教。見論。如來成道二十年前。說教授木叉。二十年後。付諸弟子。說威德木叉。若此律十誦增一阿含。十二年前。為無事僧。說是略教。從是已後。廣分別說。付諸弟子。蓋隨根同。所見異故。亦可僧祇五年制廣。時節餘文。見論說之時分。所以見論不同者。或可十二二十。此是言到。且從經律十二為正。問五年制廣。便是有事。如何乃言。十二年前為無事僧。答廣教雖興。最初無過。猶名無事。如下正說。文證可知。
[0539c11] 第三五師任持者。大聖化緣既周。眾生感盡。將欲涅槃。以三藏法。付大迦葉。於佛滅後。任持理。行二教。具足無缺。將欲滅度。即以此法。付屬阿難。於雞足山。現十八變。立誓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阿難有二弟子。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地。阿難將欲滅度。付此二人三藏教法。付屬已竟。在恒水中船上入滅。商那和修在中國教化。末田地在罽賓國流通。商那和修將欲滅度。復以此法。付屬憂波毱多。此人善能說法。度人無量。但無三十二相。時人號為無相好佛。傳通聖教。具足無缺。然此五人皆懷明內朗。體道殊方。任持聖教。秉宗被時。仍令一部大毗尼藏。號八十誦。
[0539c22] 第四分為五部者。依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十八部。分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情見不同。為所偏執。毱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以為五典。如釋論云。毱多即受持十誦。在罽賓國流通。故名罽賓律師。此亦一經所明。大集經云。佛告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顛倒解義。顛倒說法。名曇摩毱多。法名四分。受後三世。及以內外。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帝婆。此名三世有。法名十誦。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毗部。此名解眾生解脫。但有戒本。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虗空識相。是故名彌沙塞部。此名廣解義。法名五分。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婆蘇富羅。此名眾首。法是摩訶僧祇。此名大所持。善男子如是五部。雖名有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四分之名。至此方生。分為十二部者。薩婆多部中分出婆蹉。婆蹉部中復出三部。一名法上。二名賢。三名六識。此本末合五。迦葉遺中分出二部。一僧伽提。二淺摩提。本末合三。以三配五合八。彌沙塞部分出一部。名中間見。以二配八。合為十部。曇無德僧祇此二不分。通前合有十二部。分十八部者。但僧祇部中分出六部。一名唯迹。二名彌多。三名施設。四名毗陀。[1]五施羅。六名止施羅。六兼十二。合十八部。文殊問經為二十部。云何分別部。云何根本部。佛言。根本部二。一摩訶僧祇。老少同會。共集律故。二名體毗履。老宿共集。此律一百年後。此二部起於二百歲中。僧祇出七部。一名執一切語言。二出世間語言。三高拘梨柯。是律主姓。四多門。多門智故。五只底柯。六東山。七北山。此三所居處。此七從祇。展轉相生非一時。俱從祇出。於百歲中。從體毗履。出十一部。一一切語言。二雪山律主所居之處。三名犢子是姓。四名法勝。五名名賢。此二是名。六一切所貴為人重故。七芿山是處。八大不可棄。律主初生母棄於井。父追尋之。雖墮不死。九法護名也。十迦葉毗姓。十一修妬路。執此義故。此十一亦展轉從生非一時。合二十部。偈言。摩訶僧祇部。分別出為七。體毗履十二。是謂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此經所明亦不杆五部。辨別故來。
[0540b12] 隨文釋中。文雖浩博。聖凡見異。分釋多種。如增五文毗尼五答。一序謂知時已前。二制謂僧戒本。三重制謂尼戒本。四修多羅犍度下是。五隨順修多羅謂調部已下。又結集文亦以為五。謂比丘律。尼律。犍度。條部。毗尼。增一。以為毗尼藏。今且分三。謂序正流通。定三文者。第一從初至知時來明其序分。第二從毗舍離已下是其正宗。第三五百結集已下是流通分。次釋三名。顯宗由致發起之端。稱之為序正。序正明犯。以不犯輕重等相。被時之益。正當聖意。當於序興。又當機感。故曰正宗。法傳季世。目之為流。流而不擁。名之為通。故曰流通。次釋所以者。說經制戒。必為由藉。故須序。序分既彰。宜宣宗本。故次正宗。正說之文。豈唯現在。亦欲開演大文。流傳像季。末代等聞。企渴同悟。故須流通。
[0540c02] 就前序中。復分為二。初盡偈來正明律主將欲流傳聖教。被及遐代。恐時不信。歸敬三寶。歎戒功能。勸信奉修序。第二蘇羅婆已下請制發起序。於斯二序。六門解釋。一明二序意。三義故爾。一人為師徒。謂曇無德如來之別。二時為現未。三經體不同。如來經者。出於金口。曇無德經傳於竹素。以斯三異。得為三經。經故為二。須立二序。第二序名不同。謂就法以辨勸信發起。若也約人。曇無如來雖名為殊。且約前說。第三總別。偈序是別。長行是總。總別可知。第四所明旨異。流演聖教。非信不傳。故此偈序寄歎戒功。勸信奉修。以明序義。蘇羅婆下大聖制戒。非請不陳。故須啟請。以彰發起。第五先後次第。問發起前及在後。謂勸信偈後。迴在前明。所以爾者。人解若發起序。前二種不便。一彰身子請序。隔於勸信。發起不便。二顯曇無勸信不具。若勸信前明。順前兩義。故迴發起。次於後說。又可不勞為妨。理而言之。勸信之偈。乃在流通事後。何以不對正宗等以辨。先後故知。不爾。但勸信雖後。位須前明。
[0540c20] 第六隨文釋。偈文分三。初稽首禮三字。是云何敬。敬之儀式。二諸佛已下七字。是何所敬。顯所敬境。三今演已下是何故敬彰其敬意。所謂略廣歎戒。勸信欲解。三文先釋。其義三門分別。一能敬體。二所敬體。三辨敬意。
[0541a01] 第一能敬者。謂律主等行者。身口意業。身業恭敬。口業稱揚讚歎。意業信敬尊重。此就業具成身口意。若局明敬體。其唯信數。
[0541a04] 二所敬體者。即是三寶。謂佛法僧。佛者西音。此方稱覺具一切智。通達諸法。自覺覺人。故名為佛。法者為二義。一就體解法。法名目體。二就用名法。行者軌則。所言僧者亦是西音。此名和合眾。謂四人已上。於理於事。絕去違諍。名和合眾。通名寶者。斯之三種。世所珍貴。咸稱為寶。三寶不同。略為別相。一體之異。今此小乘戒律。未證真如法界。故不論一體。就別相中。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薩婆多說。成佛乃為四階。第一三僧祇劫修為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已後修為漏四禪四無色定。斷八地煩惱。始從欲界乃至無所為處。唯除非想所為漏行。欣上猒下。方能斷惑。非想地無上地可欣為漏行。於彼無能。故不得斷。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見諦為十六心。觀欲界四諦。法忍法智。觀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觀欲界苦。苦法忍苦法智。次觀上二界苦。苦比忍苦比智。此則苦下四心。乃至道諦亦四。是為十六。於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斷煩惱。以欲界煩惱修禪時已捨離故。四比忍比智斷非想地一地見諦煩惱。四禪三無色。見諦煩惱先已斷故。不須更斷。次斷非想修道煩惱。凡為九品。斷一一品。皆為二心。一無礙道。二解脫道。故為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煩惱。修禪定時。先已斷故。不須更斷。於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最後一種佛無學心。隨義以論。具為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為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滿。金剛心後頓得。當住五陰。是為報佛。真如法界第九淨識。本隱今顯。以為法身。慈悲大願。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約小說。次明法寶。異論四種。一是教法。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二是理法。謂四諦三乘聖人。同觀四諦。入於聖道。三是行法。謂戒定慧等四是果法。謂盡智無生智二種涅槃。次明僧寶。謂四向四果。諸聲聞眾。緣覺菩薩。不在僧數。緣覺出無佛世。無羯磨等法。菩薩獨一。是故非僧。但是法寶所攝。若說為福田。僧義容可爾。非羯磨僧收。
[0541b16] 第三敬意者。初先別明敬佛四意。一佛是教主。將傳聖教。寧不致虔表師諮為在。二報恩供養。三開示僧尼遵奉之儀。四請威加護。敬法三意。一法是所傳之旨。真益軌聚。故亦宜敬。二示遵奉之儀。三請威加護。敬僧三意。一僧有傳持之功。益利於我。報恩供養。二示遵奉之儀。三請威加護。次總敬三意。心論云。開發眾生佛法僧念。成論云。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今律主敬者。為演毗尼。是其大意。
[0541b24] 次釋三文。頭頂暨足。身業致虔。故曰稽首禮。又稽者屈也。首者頭也。故曰稽首也。所禮是何。所謂諸佛眾聖非一。稱之曰諸。宜敬教主。而兼禮餘佛者。顯教道理均化儀無二。諸佛平等。故須齊敬。佛如前解。以上稽首貫下通下二目之為及所及是何。謂是法僧。法如前解。比丘者能成之因。僧者所成之眾。總別合舉。故曰比丘僧。比丘西音。智論有多義。一名乞士。二意故乞。一為資身長道。離邪活命。邪命為四。一者下口。二者仰口。三者方口。四者維口。離此四邪。正命自活。故曰比丘。二為益施主。謂僧田行施。獲反報之福。是故須乞。二名破煩惱。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三曰怖魔。能怖於魔及魔人民。故名怖魔。解比丘竟。僧如前釋。
[0541c13] 次釋何敬。文分為三。初有兩行半偈。略歎戒功。勸信奉修。二今說十句義已下廣歎戒益。以彰勸信。三末下半偈正明律主歎勸意申。重更稽首。結竟止彰。就前略中。復分為四。初為半行。總申敬意。為演毗尼。勸時生信。稟化相傳。為久住之益。二次為半行。顯己所傳。理非私謬。親承我師毱多之訓。遠稟憂波離之遺誨。傳持為由。證成可信。三為半行。略歎戒要。勸時勅聽。四為一偈。但能順教奉修。獲益不虗。以成耆舊。
[0541c21] 先解初文。於茲吐宣。故曰今演。所演是何。謂毗尼法。毗尼西音。此方稱滅剋滅。由於行教。就功能彰名。故說此教。為毗尼法。毗尼之名。乃為多義。如三藏義說。一能引生。是毗尼義。謂第三羯磨竟時能引生。四萬二千功德。一時並起。二能教身口清淨及正直。是毗尼義。謂離業濁煩惱濁故。名身口清淨。清淨正直。故向涅槃。三為滅義。是毗尼義。性離諸惡。業非不生。故名滅。四引勝故名毗尼。謂引俗入道。引小入大。令凡入聖等。五勝人所行。是毗尼義。謂一切聖人同行此法總攝律教。一切都盡。既為多義。今翻滅者。謂能得於滅。且當第二向涅槃第三滅義。但經教廣略。此律八毗尼。如增二說。祇五毗尼。一略謂五篇戒。二[1]謂廣謂二部戒。三方面如輸奴國聽五事。四堅固如受德衣捨五罪。五應法謂法和合羯磨。夷論五毗尼。謂懺悔隨順滅斷捨毗尼等。明了論九毗尼。一比丘毗尼。如故意出不淨等。二尼毗尼。如獨行等。三二部。如婬盜等。四罪毗尼。謂八緣起所生。如法對治。五惑毗尼。如三界五部惑九。永斷智及滅者。此約滅惑釋毗尼。六觸毗尼。謂十種學處。即沙彌十戒。攝未來事。所以名欲。若受十戒。則不得具足。此戒是具足方便。能攝未來事故名為。七無觸毗尼。正羯磨竟時。四萬二千學處一時並起。無復一戒不生。故名無觸。八一處毗尼。如受戒洗浴等處。為二義。一國土為處。如邊方開[2]等十。二時即為處。如昔三歸得戒。今即不得者。是中就時。謂中國熱時便聽等。九一切處毗尼。如不殺等。一切處共學。伽論為十毗尼。謂比丘比丘尼。具分少分。處一切處。滅三毒滅罪滅諍等。斯等名數。教門廣略。攝此行教。義無不周。今解毗尼。隨舉一數。以消此文。故曰今演毗尼法。眾行之執。稱為正法。法由人弘。人能通法。法在人故。更興不墜。故曰令正法久住。故祇律初云。欲建立佛法。當盡受持此律。二令正法久住者。三不欲為所疑悔。請問他人。四為諸破戒僧尼。犯罪恐怖。為作依怙。五欲遊化諸方。而無礙者。為得此五事利故。篤信男子當盡受持此律。既獲斯五。故得久住。又見論云。持律五事利。一自能持戒。二能斷他疑。三入眾無畏。四建立正法。五正法久住。亦同此說。
[0542b09] 第二憂波為首者。親飡聖說。傳通之初。稱之曰首。及餘者。謂五師皆阿羅漢。具二解脫故。言身證者。問五師傳持中無憂波離名。今此並彰其義何也。答曰。五師善解理行二教。故標其名。憂波但解行教。不達理教。非是具足傳通。故沒名不彰。此律中直欲流通行教。故律主並引證傳為由。顯成可信義。問何故此引憂波戒經云。首舉其七佛。答此列憂波稟承次第故爾。以不親奉佛說故。不引七佛。但戒從此出。不須重引。稟承通說略教。故引七佛。
[0542b18] 次第三於茲宣吐。故言今略說歎戒功能。滅惡生善。出離中勝。稱曰要義咸皆也。飡採之徒。非一曰諸。並為和直之行。稱賢冀仁者齊去詳飡故。言咸共聽。
[0542b21] 次解第四深戒者。解為三種。一明戒善。體幽理玄。津潤無涯。名之曰深。二者能發生。定慧深解。三者能防三業。深重之。故名為深。說必被物。非器不益。一為專精自利故。言為樂持戒者。二為稟行兼益。名曰諷誦。自行善成。剋用屬己。名之曰利。開己所得。令他獲潤。目之為益。益利非一曰諸。二行具足。以成耆舊。名曰長老。
[0542c04] 自下第二廣歎戒益。上文雖言深要。其狀未顯。難以寄意。故下廣彰深要之相。就中為二。初為三[3]初為三偈。法說戒利。舉宗以勸修。法說相微。理隱難識。自非喻況。無由可曉。是以第二眾山已下廣明喻說。戒益殊狀。持則為益。十利功德。剋之不虗。毀則為損。三塗火鑊。必趣不疑。汝等云何不棄損以就益。捨惡以行善。初法說為三。第一半偈。總舉利數。結法屬人。第二兩偈。廣彰利體。第三半偈。結成如來。制戒本意。原在斯益。然戒利塵沙。何限斯十。且就一方化儀。略標二五。故稱為十。詮利之文表彰曰句。句下所詮功德曰義。
[0542c15] 次明第二十利。體相下為正文。不繁廣釋。略屬而已。令僧喜永安者。第二第三利攝取於僧。初利不信者令信。第四已信者增廣。第五斷不持戒者。第六令邪道入正。第八第九利慚媿者第七久住。第十次第三原制戒之意。為在斯益。故今結言。是以世最勝等。
[0542c20] 釋第二喻說。其文為四。初至羅云已來。喻嘆戒法能生善滅惡。善調三業。生善滅惡。託教以立。是以第二從所以立王至龍中來。與五篇罪相輕重作喻。既識其相。必能奉持。使惡無不離。善無不積。是以第三師子已下至久住。正明戒能。生成行益。功能作喻。教行既宣。宜勸崇習。是以第四乳母已下勸修勸說喻。就初中文三。初為二偈。喻戒能生善眾德之本。二除結一偈歎。戒能滅惡。然生善滅惡。必由三業。行乃可就。是以第三從夫欲造善已下正明善調三業生善滅惡之本。初文為二。初一偈喻戒能生善。次一偈舉前戒益以勸修。初偈上半喻說。下半合說。眾山之中須彌最者。然須彌能持大地。使不傾耶。一切百卉。因之增長。持地中勝。勿過須彌。故稱為最。喻萬行之中戒行功德。能持行者身口大地。離於七支傾邪之過。一切善法因之增長。集生中勝。義同須彌。故為最。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大海淵廓。潤澤無涯。踰於百川。目之為最。喻戒善理深資潤無窮。超於萬行。喻若於海下舉教以合眾經。合上眾山流戒為第一最。合上須彌大海。若就行論之。定除細亂。慧斷煩惱。所以是勝。根條往別。戒是根本。定慧從生。戒復是勝。約教辨。為餘詮定慧。故二藏勝。若詮本行。毗尼為勝。今言最者。根本故最。夷論云。最為四種。一生善勝名最。二滅惡中勝故最。三依世間戒得出世戒故。四依非心戒。剋於心戒。行要既宣。宜務斯益。是以次偈舉最以勸修。但能奉持。勿替於心。第一勝利。剋之不虗。然若欲求前行中第一最者。非持戒不剋。故言今世。謂現在僧尼。後世謂未來僧尼。當持此禁戒。必獲益不虗。過去僧尼無持戒義。故不勸也。
[0543a24] 次釋第二滅惡。解興惑喪。萬累斯損。故曰除結無罣礙。凡欲遣縛。信在明慧。但慧興為本。由於淨戒。推功歸本。故曰由此解。然解不虛。剋必須護。持淨戒故。宜省己之違順。准教以自觀。以此律教。驗一生已來。行之淨穢。了了斯現。目曰觀察。猶若懸鏡。高堂好醜。斯故言如鏡照面像。
[0543b06] 次釋第三備具。三種業能生二善。如持犯所說。意成身口善惡之本。故勸審觀。羅云。為輕義婆羅門。三業加惱。忍不反報。到愍前人。我痛須臾間。那汝長苦。何顯持戒中勝故。引以之曉。
[0543b10] 第二罪相輕重中文二。初為二偈。能詮教興作喻。第二次為十偈。與所詮罪相作喻。初文中二。初一偈半喻說。下半合喻。喻中復二。初一行教興所由喻。次半行教興所為喻。此一部律教尊貴可重。為僧尼所欽。喻若於王[1]責。此教興所由故。言所以立王者。由世諍詔者。喻由諸比丘罪。故眾人舉者。喻諸比丘舉過白佛請聖制戒。古昔當法喻三世諸佛咸待犯請。然後制廣古今恒式。故曰當法。次教所為人者。所以立此廣教。戒律王者。為二種人。一為犯己能悔人。使識病知藥。懺除對治。殄滅之方。故言犯罪者知法。二為專精不犯人。使順教奉修。對治行立。故曰須法者成就。合喻可知。
[0543b22] 次第二罪相輕重中文二。初為二偈。總喻五篇。第二次為八偈。別喻五篇。總中二偈。前喻後合。喻文中二。初句識病別藥喻。下三句療治得所喻。此一部律教。能詮罪相。輕重分明。故曰如醫觀眾病。下三句中。初之一句立二章門。下二釋成。下四須懺。目之為進。初篇過重。理不可悔。稱之曰止。但進為四義。一殘等枝條。二不定障道。三為從緣殄滅。四現足僧數。是故稱進夷反。前說亦具四義。是故名止。進否合儀。故曰得所。可治釋上進。不可釋上止。次合喻。初句合初句。下三合下三。四事一句。合止得所。不可者捨可救。二句合進得所。可治即進藥。又一義。合者初句。合初三字。四事十三。餘者合眾病二字。不可治合。止得所門可救。不須救合。進得所門。此四事攝。不可治盡不。答一分劑盡。母經就性。四不可治。今約教相。故局此四。即簡蘭提吉等。舉篇非聚。亦是除於二逆。唯僧非尼。則甄觸等。故言四事不可治也。
[0543c14] 次明別喻。初二偈初篇作喻。次為二偈第二篇喻。次為二偈與三四二篇。何故合者。答如四犯畏。為取畏故。怖微者沒名。以增四門。故遂離三四。今明五篇。而三四合者。對不對分。第五之一對中僧別。三四對別故。所以合却。就僧中救不救分。故唯四喻。然初二篇異多故離一。可治不可治。夷有覆不覆別。殘罪覆不覆。盡可懺除。二者懺殘為限。懺夷學悔盡形。三者殘罪覆。懺中重犯。與本日治。夷中重犯。更不聽懺。四足數不足數。別雖俱對僧為多異故。須為兩喻。三四二篇。若據三說。一說之別。應離為二。然同義多。一俱對別人。二同是可懺。三覆與不覆皆聽懺。四並足數。故合為一喻。次釋初喻。前喻後合。初句自行絕分喻。次句眾法絕分喻。次句作法除棄喻。次句穢不在淨喻。若犯初篇。一形永障。絕於慧命。名之曰死。不成治比丘用。名之為屍。屍為五義。如下所辨。為業既重。淨眾不納。故言大海不容受。作白羯磨。駈殯治之喻。疾風所飄。永甄眾外。故言弃之於岸上。合中上二合初句。第三合下三。第四勸持次第二喻。上半喻持。下半喻破。念捨智等。禁防六根。名曰守門。對治行成。畢竟清淨。不為緣壞。稱曰窂固。不懼外非。劫人善財。故言不憂失財物。第二篇行眾法。綱網義同。垣墻遇緣。毀為缺壞。慮失戒財。故曰憂懼。合喻可知。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兩篇威儀微細。易為壞。義同坏器。遇緣起過。字曰穿漏。覩己罪過。恐墜三塗。名曰憂愁。戒行善成。為資身之用。喻若完具。內心躍踴。度己所持。喻若眷屬歡憙。此先破後持前。喻先後犯。綺文故爾。次第四喻。第五篇罪惡中之微。喻若飈火。微惡易犯。持宜須禁。故曰慎莫。謂為輕相續善心。如似草木。一念微惡。性是違害。能開不善門。焚燒善心。使不現起。故曰燒盡無[1]為餘。何等五不善門。一能燒人善根。二從惡起。三為聖所呵。四退失道果。五死墮惡趣。
[0544a21] 第三段生成行益中文二。初為二偈。愚智二人喻。第二和合下生成行益。初愚智喻者。為成上生下義。言成上者。明五篇罪過實是可畏。何人不懼。無惡不造。所謂愚夫。何人能畏。患無不離。所謂智人。即是成上畏不畏喻。言生下者。何人不能持。所謂愚夫。何人能持。所謂智人。即是生下。作能持不能持喻也。初偈喻說。下偈合喻。上半偈與愚人不畏喻。下半偈與智人能畏喻。初篇重罪。業障深厚。能喪法身。絕於慧命。可畏之甚。如師子虎吼。愚癡凡夫三毒迷醉。不懼斯惡。故曰醉者不恐怖。此舉重況輕。重既不畏。輕則亡言。解下半偈。突吉羅罪。惡中之微。故曰小獸聲雖微。智人能畏。情生戰競。故曰醒者聞則懼。此舉輕以況重。輕既尚畏。重則云言。次合喻。如是三活人合上醉者。一切惡合師子吼。不懼合上不恐怖。智者合上醒者。於微惡合上小獸聲雖微。當懷於恐畏合上聞則懼。
[0544b12] 第二生成行益中復分為二。初為十偈。與生成自行作喻。第二如先自窂眾已下正明能生。撩理僧徒。眾法和合。興建正法行。就初中為五喻。十偈。初為二偈。與受隨相應。對治修行。猶如良藥。能療眾患喻。第二次為兩偈。歎戒如脚足。能涉險道喻。第三次為兩偈。明戒如浮囊。體性上昇。擔負行人。越度三為喻。第四次為二偈。戒如階陛。趣涅槃要路喻。第五次為二偈。正明戒如伎藝。但能修學感果畢。然不墜惡趣喻。次解初偈喻說。下偈合喻。就喻中為四句。初句名正念修戒喻。既正念現前。無惡不離故。次第二句明對治伏業喻。既伏七非。尸羅清淨。能發生定慧。斷除煩惱惑。是故第三句明資成斷結喻。業結既除。逍然無累。剋證大果。以自適神。是故第四次明因圓剋果喻。念智捨等。護本所受。受隨相應。義同和合。對治之行非一。稱之曰眾。治行既成。能滅於惡。目之曰藥。釋猶除也。良猶善也。正念行成。必伏斷七非。故曰除去。不善者。九十八使諸結煩惱。嬰纏行人。[穴/侵]臥生死。名曰病者。尸羅既淨。集生三昧。定心澄靜。剋理觀在心。稱之曰服。解興惑喪。故曰除愈。業結既除。得涅槃道果。以自適神。故曰身康得安樂。次合句別相當。次第二喻。初偈喻說。下偈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破。涅槃淨天。出生死之表。稱曰遠路。發意將趣。故曰若欲涉意雖發趣若無戒足。無由可階。故曰當自護其足。下半偈可知。求天若涅槃合上若欲涉遠路。守護戒合上護具足。下半偈破戒。舉持反合第三喻。假名行者。發心欲越生死暴河。故曰如人能度河。受戒之善。體性上昇。擔負行人。使不沉沒。喻若浮囊。護本所受。義同用乎。生死無涯。名曰雖深。受隨相資。對治善成。不懼淪溺。故曰無沒憂。達到涅槃彼岸之果。故言到彼岸。諸佛子合如人欲度河。修行合用乎。禁戒本合浮囊。終不者以一終不括。下二句即合下二。亦可總合。第四喻涅槃正法之堂。蔭覆行人。免生死寒暑喻。若帝釋堂以三十七道品。瑩鏤涅槃正法之堂。故曰彫飾眾寶城。趣果由戒。喻於階陛。賢聖遊履。故曰天人所行。下合可知。第五喻方便正念。修止作二種。持戒之善。名為善學世間也。持戒行成。內為幹正之能曰伎。外為妙用無窮曰藝。眾行非一。故曰一切。既持戒成終。必不墮下趣惡報。猶如世人。為王所念。不墮貧賤。非但不墮三塗。復得道果。以自適神。故曰以是得安樂。合中上半到而別。下半順而總。
[0545a04] 第二生眾法行中文二。初偈能成眾益。次偈聖所嘉美。前中上半喻說。下半法合。若欲秉御護持。必須善眾相得。故曰如先。眾既和密。資成僧用。不為惡眾所壞。故曰[1]窂自。惡在善外。名曰彼軍。伏從正化。故稱為破。下合可知。次偈上半聖所嘉讚。下半久住釋。所以次解。
[0545a10] 大段第四中為二。初八偈舉上行益功能勸修。次二偈舉上教益功能勸說。初二偈戒能養護行人喻。戒善資人。使法身成立曰養。防護行人。使外惡不忓曰護。下釋護義。一切水火者。出所護事。三塗逼惱。如水火難。戒善功德。防護行者。使不墜三塗。故言護使不傷害。合中上半合上半。次言終不墮。合上護使不傷害。畜生等三合上水火難。次為二偈戒能生成真實功德喻。內為剛決護戒之心曰勇。覺察外非罪相輕重曰猛。能破生死曰將。如增一阿含。為五戰夫。一持伏入軍。遙見風塵即怖。二見高幢即怖。三見飛箭即怖。四見他所捉或斷命根。第五人者至死不怖。能壞他軍。比丘亦爾。一為比丘覩見女人。捨戒還家。二或與女調戲。三或與女身手相加捨戒。四或為觸女。起於慾想返戒。五戒為比丘。能觀不淨。便得解脫。四智究竟。今言勇猛。當第五人。善修止作二持之行。名曰善習。持犯相違。義同戰鬪。對治行成。能喪犯戒等業。故曰降伏等。心怖真實功德。寧死不悔。故曰沒死等。次合。佛子合上猛將。善學於戒合二三兩句。五蔭散壞時合上沒死。終不等合前不顧命。次第三崇真捨偽喻。前偈崇真法生真實。資成慧命。故曰是真生。下半引成事為證。次偈捨偽得戒真生。明知捨戒。絕於慧命。故稱為死。恐濫俗死。故言於佛法為死。下半舉損勸持。如世人護命。故曰故如護命。次第四二偈除擁通物喻。上喻下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犯。念捨智等。護本所受。故曰得[2]印。行立清昇。不為業羈。故曰無罣礙。犯下四篇。字曰毀缺。若犯初篇。義同全失。次合如文。
[0545b12] 第二舉教益勸說中。初喻下合。佛本制戒。為於二人。一專精人。二犯己能悔人。二人非一。故言為一切人。此之二人為業煩惱魔繫羈繫。三為不能出離。如來大悲。為制此戒。教修對治。斷除惡業。故曰降伏諸魔鬼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設。於呪術。喻五篇戒。為彼慙媿者。合上一切人。不媿合上魔鬼。如來合第三。立禁戒合第四。半月半月說舉益勸說。非合喻。修行之本。皆由慙媿。隨行塵沙。今且論一二慙者。先不作罪即專精人。媿者發露向人即能悔人。耻己作惡曰慙。即無惡不離。止行成就。慨己善不滿足。修令滿足曰媿。即無善不修。作行成就。內自顧不作惡曰慙。外顧於人不作惡曰媿。慙者羞天。屏不起惡。媿者羞人。露不作罪。反上慙媿。即不媿慙。第三半偈結竟。單意難明。寄意以彰。申壞讚美。立宗勸信。若久談德則廢。所通之法。宜奄己情。息歎歸禮。
[0545c03] 自下發起序。就中文二。第一從初訖未來世云何正明請制處所。所以先明者。但以啟請之。來必託處。由事作請之端序。故見論云。爾時身子請佛結戒。是時佛在毗蘭若國。第二從舍利弗下託處興請發起所說。就前段中分文為五。第一至樹下已來正明大聖遊化棲託處所。第二從毗蘭若已下正明國主聞佛功德信心慶遇。第三從爾時毗蘭若已下設敬請佛福田行施。第四從世尊已下正彰佛趣彼請而食馬麥。第五大目連下請佛避麤如來抑止。
[0545c12] 就初段中。與者俱義。大比丘者。見論云。一功德大。二果大。三徒眾大。故言為大。至毗蘭若者。五分云。此是邑名。波斯匿王以邑封此波羅門故。佛至此國者。見論多義。一為慈愍白衣故。二為四大故。三為制戒故。四為說法度國主故。那隣羅者。見論云。夜叉鬼名。濵者水涯。洲者水中可居曰洲。曼陀羅者。練木樹。夜叉依此樹故。佛在夜叉樹下。故曰濵洲樹下等。何以佛依樹下。見論云。為人寂靜。故為使弟子倣佛成規住在。樹下。除房舍。惡欲故。亦為安身故。專在此樹下者。此樹鬱茂。兼復近城。往來便易。
[0545c22] 就第二文三。一從初至樹下正明聞佛遊化來至己國。二此沙門已下出所聞功德十號響班三輪化益。三從善哉已下信心慶遇。就第二文中。初明十號。後明三論。言此沙門為如是大名等者。總舉其號。此者其人。沙門者息惡。舉其種性。故曰瞿曇比。是如來名稱功德。然為通利。釋迦彌勒阿閦善德等是其別名。如來等十是其通號。應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須顯。故為通稱。佛德無量。依德立名。豈局斯十。今據一數。且言十號。所謂如來乃至世尊。今經總舉。言為如是。大名稱凡。召體曰名。表德為字。名實相應曰稱。響班人天曰號。自下別列。十中前五自利德號。後五利他自利。五中分為兩對。初二一對前明道圓。後彰滅極。初如來者。西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龍樹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據證通。以解如來。地云。非不如說。故名如來。約教道釋如來滅。經云。乘六波羅蜜。十一空來。就不住通。以解如來。二無所着者。地持云。何一切義故。所以應供義者。大般涅槃。故言滅極。或云阿羅漢者。此言無生。或言無着。無着者如下文。我是世無着。絕二縛故。是故應供。言無所着者。內為大悲故。於空不取證。內智具足故。緣為而不染。空為兩泯。故曰無所着。次三一對。前二解行具。次一果滿。於前二中。等正覺解圓。明行足行圓。等正覺者。契窮法性。平等真照。故曰等正覺。亦名正遍知。遍猶覺。明者三明。行者謂六波羅蜜。行由解立。故曰明行。足者圓果。酬於往因曰足。萬善備修。趣證菩提。故曰善逝。善者好。逝者去。以如來好去。故曰善逝。故持論云。第一上昇。永不復還。故曰善逝。下五利他。上四德能化物。下一為世欽敬。四中初一化生之智。解了世間。次無上士調御丈夫。化生之能。能調物心。次天人師化生之德。師德具足。次一佛者。化他之行。覺行窮滿。善達眾生世間根器利鈍。故曰世間解。進達窮原。人天莫過。能調人天丈夫。伏後聖化。故曰無上士等。言天人師者。能教眾生。斷惡修善。故名為師。如來實是六道之師。人天益多。故曰天人師。善達法界三聚之法。自覺覺人。覺行窮滿。故名為佛。德為時欽。故曰世尊。
[0546b09] 就第二三論中。初神足教化。謂神力善巧。令人生信。於人既信。事須修行。故次修習梵行者。彰其起行。梵名菩薩。是道能到。故曰修習梵行。言彼於諸。天謂天眾。魔謂欲界魔。梵謂初禪已去。沙門是正眾。波羅門謂俗眾。於此諸眾。獨證神通。故曰作證等。所說不改。故曰常說。說理非邪。稱為正法。上善等者。見論多解。一謂初中後。言悅契群心。名之為善。二謂戒定慧等。三謂三種菩提等。並稱當益物。故名上中下善。所詮之旨。以之為義。能詮教者。名之為味。理教相應。故曰清淨等。
[0546b19] 第三善哉等者。此國主者慶遇之詞。己及眷屬。故曰我等。言得見者。當為所見。故曰得見。言無着人者。所聞德中。且舉一號。具足應言。乃至三論。化益人我。今宜往等者。自申己利。我若禮覲。必聞法歡喜。敬養福田。合時多益。故曰宜往問訊等。
[0546b24] 第三設敬請佛中文五。初至一面坐來三業致敬。二時世尊已下稱根說法。三聞佛已下信心請佛。四時世尊已下默許受請。五毗蘭若下遂請歡喜致敬還歸。釋初句中。到已共相問訊者。亦應禮敬。又應口言起居。輕利教化。為勞等意業尊重。但此文含故。總言問訊。言一面坐者。見論。身體布地。聽法安故。至宿德所以避。六法等可知。語言莫算。故曰無數方便。令波羅門解心創啟曰開。忽為名化。稱機[怡-台+遺]欲。故曰令得歡喜。第三[1]子句聞法歡喜等者。經家序。國主信敬之情。次即白佛已下彰其請詞。謂請佛僧夏興供養。第四受請。所以默受請者。見云。佛已應世間人。以身口益。今用忍心。默然受請。為愍眾生。顯佛三業俱益。見佛聞法是身口益。默許受請是其意益。譬如藥樹。根莖枝葉。俱能愈病。如來法王亦復如是。三業俱益。多云。止誹謗故。不發言受。問所以此中默然受請。涅槃經默然不受。發言受供邪。答此中以其佛是應供。請佛者少。故對國主。默然受請。涅槃會上唱言涅槃。又請供者眾。是以發言。受純陀供。寄興常理。為此不同。次第五文見世尊受請者。問佛既默受。非眼識得。所以言見。答覩佛怡悅之色。是故言見。敬戀不已。請退還歸。故曰繞已而去。
[0546c21] 就第四文中為四。一赴請安。二時為波離國下明得馬麥之所。三時世糓貴下食麥之緣。四爾時比丘下時食馬麥。食麥緣中。一時世乏食。二毗蘭雖請者。魔惑國主。為斯二緣。故食馬麥。何以故者。若波羅門先不請佛。今不供養。未足為疑。然波羅門信心請佛。理應供養。何以今忽不供養故。答為魔所惑。失本信心。故不供養。五分云。非我無物。亦非心悔。魔在我心。故不供養。如何在心。十云。魔惑國主。躭於五欲。內語不出。外語不入。我九十日。五欲自娛。故曰皆是魔波旬所作故。問佛受請時。知魔惑不。見云。佛知若知。何故受請。見云。一夏安居竟。為度國主故。二因受此請。請聖制戒故。三設往餘方。亦不得免。唯此為麥。可依安居故。問魔王所以不惑販馬人邪。見云。魔王已去。販馬人後至。問何不更來。見論云。四事不可全弊。一期中供養。二湯藥。三光明。四壽命。正食馬麥其文為四。一往造求食。二次生施念。三如念行施。祗云。五百延馬日給一斗。為一馬王日給二斗。各減其半。以奉佛僧。故曰乃至一斗。四佛僧食異。完未不同。故曰所食各異。十中佛以殘食與阿難。天味加之。故言為異。問佛所以食此馬麥者。答百緣經說。佛為宿因。如來過去作五百婆羅門主。遊行見迦葉佛眾人供養。發言如是好食。宜供養我。此沙門等應與馬麥。身子在中。不可此言。以斯口業。本因魔惑。為緣故食此麥。十云。當佛食此麥時。身子口業。善因故在。不空道山中受毗沙門天王釋夫人供養。
[0547a22] 第五文四。初兩一對直請縱答。次兩一對兼請抑答。問大目連者。神足第一。何不輙以神力迴反大地。取自然粳米。供養眾僧。而請佛者。見云。輙作神通。則與如來並神力。乖弟子法。是以須請除。不在佛前。為利益故。問如來何以止目連者。見論。若聽往者。現在為神力能爾。當來比丘無神力者。值儉乞食人生慢言。佛在世時。弟子持戒具足。神力取彼粳米。以供養眾。今者比丘持戒不具。內無神力。不能取米。供養於彼比丘。更生輕薄。復不少施。以倒見故。死墮地獄。見此無益。故不聽往。遮之義永。故重言止止。
[0547b08] 第二託處興請文四。從初至不久住來。託處思詳。久不久義。既為疑念在心。理須諮決。是以第二從靜處起下如念請問何佛住滅。如來略答。久不久人。雖知其人未解。所以情疑未盡。理須重請。是故第三從舍利弗下問久不久。所由廣答。所以第四舍利弗下乘前答勢。請聖結說。同於四佛久住之益。如來抑許。初文問。身子智惠何不自觀。而問者何。見云。身子自觀。正可知佛。久與不久。未知所以。故須請佛。又可身子神力。觀之不離。為依止如來住。為顯佛尊上。故請佛也。又解所以請者。但舍利弗智拔群表。性樂推審。故思六佛住滅久近。作興請之端。
[0547b19] 第二文二。初請為三。一至退坐經舉請由。二白佛言下次申疑意。三。
[0547b20] 為開示。正顯請詞。謂請佛披演。使我解心啟悟。名之為開。顯在心首。故稱為示。第二佛答。四佛久住。二不久住。十誦。無此請文。五分。佛答惟衛尸棄隨葉。三不久住。拘留拘那含迦葉。此三人住。與此不同。見論。住滅一同。五分祇。身子在舍衛國祇洹林請問久不久事。佛直答言。說九部經。結說故久。不爾疾滅。不辨人之名號。身子即請。
[0547c02] 說九部為聲聞。結說准知。此文似是並請化制二教。
[0547c04] 第三文三。初問住滅所由。二佛告已下廣答住滅所以。三以此因緣下結成住。然此三文。問中先問其久。次問不久答。先釋不久。次答其久。結中先結其久。後結不久。文次如是。初門者。身子問言。以何因緣者。謂此六佛同常住等正覺。以何緣故。而為住滅。
[0547c09] 就第二答中。初答第二問不久所由義。二文四。四者初心說。
[0547c10] 二爾時彼佛以下但為說略。三又舍利弗下說略之益。現在流布。四若彼佛滅度下無廣之損。故不久住。二者初二一對止廣說略。次二一對為略現益。無廣後損。先釋初文為二。初明無廣教。二故諸弟子下彰無廣機。釋不說廣意。先總舉二佛化主。無其廣教。故曰乃至不廣。為弟子說法。次別明不說。文二。初舉其二佛所不說法體。第二不為人廣說已下正彰無其廣教。但正不說中。具為化制二教。明知。所不說法體中。但為十二。闕無制教。謂少結戒訖戒之。言此十二部經者。以聲為經體。佛語語性。故通為名句。味謂色行二陰中攝。翻名釋名者。一修多羅。此言契經。二祇夜謂重誦偈。三和伽羅那此名授記。四伽陀此名不重誦偈。律名偈經。五憂陀那此云無問自說。謂不由諮請。如來自說。律曰句經。六尼陀那此名因緣經。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律在第十一。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謂說他往古。如云拘留孫佛法名甘露皷等。律曰善道經。九闍陀此云本生。謂自陳己報。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十二憂波提舍此云論議。大小隱顯。故說十二。謂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若大小有無互顯。各有九部。故成十八。謂大乘中除因緣譬喻論義。小乘除方廣授記無問自說。故各九部。大小具義。論云。各具十二。今之所明。小乘十二。第二不為人廣說已下正彰二佛。不說化教。亦不結戒者。亦無制教。次明無廣機。文言故諸弟子疲猒者。謂此等眾生聞廣嫌繁。佛知疲猒。不為說廣。是其無廣。所以義故。故言法不久住。
[0548a13] 第二但說略中文。初明說略法體。二乃往已下說略處言。是應念者。見云。當念無常苦不淨無我。是不應念者。無常莫念。為常不淨。莫念為淨。是應思惟者。三善根應。思是不應。思惟者三不善根莫思。次下一對總結修捨。是應斷者謂第四句。識過須捨是應具足住者謂初句。第三句須念思。故云具足住。此但出二佛化教之略。不辨制略。制略教者。不謗亦不嫉等是。隨葉佛略。心莫作放逸等。是拘那含佛略。第二乃往昔時下舉其二佛。說略處所者。此恐畏林。猒惡情猛。入道則易。故依此處。
[0548a23] 第三說略益者。以有略教。佛僧在世。佛法流布。謂略教益。
[0548b01] 第四無廣故。滅中有三。法喻合。法中有四。一滅法人。二出家彰此等人入佛法中。三是故已下明滅法之損。四何以故下釋疾滅意。種種名者。見云惑名。曇無德薩婆多等種種姓者。或姓。目連迦葉等種種家者。貧賤富貴等家。然此眾生亦剃髮染衣。入佛法中。故曰出家雖染。佛法無廣可依。各自用意。處當佛法。不相承受。又復根鈍於略不攝。法在己。隨緣壞行。是以疾滅不久。所滅法者。謂化制略教等。何以故者。然此等人信心出家。應合興顯。所以疾滅正法。故言何以故。以無廣教線經。任持行者故問。此人出家。何法受戒。人言准義。謂是羯磨。或可如是。喻中亦四。種種華者喻初句散置。案上喻第二出家。風吹則散。喻第三[1]滅法法。何以故者。喻第四無廣教線經。次合喻亦四可知。
[0548b15] 問所以初欲舉滅法之人。兼舉第三在世流布者。答為彰。以無廣故。雖可現益。未來有損。故相對辨。答四佛久住中亦四。一有廣教。二弟子疲猒下亦為說略。三如是舍利弗下有略廣。故明其現益。四若彼佛已下以有廣故未來久住。第二說略。但應化宜之略無。制教中略。謂忍辱第一道。乃至一切惡莫作等。不同廣中具有化制。但應是略。言廣略二教者。多種差殊。一定二教少多。二根本支條。三人有利鈍。四罪名輕重等。如下辨。但修多羅中。廣略二教先後不定。以其化生遇感便宣。逢緣即闡。良以眾生利鈍不定。故所以爾。毗尼教中。要先略後廣。以其略。是根本。被於利根行淨人等。一往即說廣。是枝條。被於鈍根犯寄事。故須後制。又四佛先明說廣。亦結亦說。後方說略者。謂對略辨廣。為彰四佛非但說廣。亦說略教。仍不是先廣後略。及戒本中。以廣為宗。故七偈後說終不得。今說在下。謂後說。問涅槃云。迦葉佛法住世七日。此云久住。答經云。七日據利根者說。律彰久住。就鈍根者。論又此住滅。為明興請。理齊廣略。即如五分。見論。三住三滅。又增一阿含。阿難問毗婆尼佛。乃至迦葉。乃至幾時生瑕穢弟子多少。云何說戒。佛答第一。佛一百年前說略。百年已後付諸弟子說。於廣略第二佛八十年。第三佛七十年。第四佛六十年。第五佛四十年。第六佛二十年。第七佛十二年。前乘明彌。勒千年之前未有瑕穢。但說一偈。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以此驗之。故知齊廣俱略。
[0548c17] 第四正請中文二。初請就中。先請威儀可知。次白佛已下正請。二佛無廣。未來不久。四佛有廣。乃得久住。欲同四佛久住之益。勿同二佛疾滅之損。故曰乃至久住等。今正是時者。謂其正是制廣教時。唯者專獨之義。故曰唯欲也。結戒說戒等者。二部戒本。是其結戒說戒。揵度是說儀軌。餘受戒等。是修梵行法。亦可戒戒之中。各前結戒。酬於此結。各後說戒。及說戒揵度。復答此請餘受安等。是修梵行法。請制斯廣。勿同二佛疾滅之損。同於四佛有久住之益。故曰久住。所以不請。說化教者。梵王請訖。但制教者非俗分故。是以今請。若准祇文。似如俱請。
[0549a04] 第二答請。文三。一立二章門。二釋二門。三結二門。言且止者。止謂抑在交頓。止而非永。故復言且。故是抑門。佛自知時者。許之賖漸。賖謂待犯。漸據隨禁。故是許門。釋此二門。一解句則有六對。便有三釋。唯兩謂初三五釋抑門。二四解六許意。於此三對。釋二門時。宛轉相釋可知。義少不便。今解初二句釋上抑許。第二未得利養已下兩對。近釋生漏不生漏。遠釋且止知時意。舍利弗如來未得結戒者。釋上且止。所以未得結者。未犯有漏法故。若漏未起而先制者。見云。二過。一重誹謗想。如我等輩。貴族出家。棄捨財色。奉持戒行。不惜身命。於世名利。無所悕求。云何如來反以木叉。繫縛我等。即是如來。不能善莂世人心器。反生誹謗。獲大重罪。二者於我所制。亦復不生敬重之心。令法則滅。即見此無益。不得先制。故言且止。若犯有漏法者。釋上智時。上言知時者。知何等時。謂知漏法起時。然後結戒者。見云。二益二者。讚歎是好醫師。善治我病。二者於我所制。生敬重之心。令法久住。佛知此時。結戒有益。故言知時。又復若犯有漏。即是生下論起過。文文皆應此。然後結戒者。即是諸戒制廣之文。咸對斯說。欲斷有漏者。便是招生十利。又復下文。如來出世。見眾過失。為諸比丘結戒。以一義利故。攝取於僧等也。此等正宗之文。並應賖漸之益。文言若犯有漏者。教行俱缺。然後結戒。因犯制廣。補前二缺。問云何補教補行。若如來成道。說於略教。利根之徒奉教修行。無所缺犯。教禁群機。有被時之益。鈍根之流違教起非。又不奉修。令教毀壞。無禁時之用。是名教缺。即違教成。犯汙本受。是名行缺。是以如來制彼廣教。彰諸惡之名諸善之體。二教相順相成。還令略教有被時之益。義同補教。既聞制廣。呵責示過。悔己所犯。永斷相續。已起惡業。不能為因。未來苦果畢竟不受。還令戒淨。名為補行。又以廣故。行者識相。護本所受。專精皎潔。踰勝於前。資成不斷。亦名補行。問若漏未起。制廣二過者。略教直陳。所以不待犯請。答有二義。一略教根本法輪。故得直制。仍不待犯廣。是枝條法輪。若根本未壞。何用廣為。是以要待根本既壞。須制枝條。以補墤輪。以此根條兩異。制法不同。二略教所被機根淳熟。調柔易化。故不待犯廣教。所被根鈍。難犯不得。先制要因有犯寄事而結。以此利鈍不同。制法有殊故爾。第二生漏不生漏緣。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意。乃者越時節也。若得利養。便生有漏等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乃為結戒者。是乃厈之詞。未有名稱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若得名稱乃至多財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此言乃者。越為人識等。
[0549b23] 結二可知。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0549c03] 寶永七寅六月冐暑自寫。冀子子孫孫令律法久住於世。往昔 鑑真過海大師傳法礪南山二宗。恰如鳥兩翼。今南山宗廣行于世。法礪一宗傳之者少。非我子孫。豈能流之。有志之徒思之思之。
[0549c07] 位山天安精舍過海末葉沙門慧晃山識之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二本
沙門 法礪 撰述

[0549c13] 自下正宗。所以得興者。良由僧尼不勝名利。廣生有漏。壞其略教。是以如來隨其缺犯。制廣補之。便犯相分班。輕重位別。教禁群機。有當時之益。原意在此。故號正宗。正宗之旨。不出身口止善。受之與持。犯相輕重。但人多釋。不可具錄。亦有說言。制在一代。人時處事。前後不同。一戒一經。合有六百餘段。次第解釋。非無此義。今以宗求。且分為二。初二部戒本。五篇罪[1]辜。欲使僧尼善修對治離過行或止持行相。第二犍度已下身口進止修成眾別作持行相。先止後作。義次第故。亦可前略明二持。後廣辨二持。且從初說。問上戒宗中。其唯受隨。何故判文專約止作二持。似當局辨隨義。答若望受隨行之次第。實受法非隨。今據能[2]康人說。故使受法。是作持收。初文復二。一大僧止持。二尼眾止持。就此先須二門分[1]明。一僧尼離合。二僧尼先後。先辨離合。問大僧與尼。出家位同。齊悕出離。俱是具戒。篇目無殊。別立五篇者何。答凡戒以防非為能。在數出於所防非過。無以取別。然過興在人。患生不等。故二眾五篇多少差別輕重不同。有無互缺。犯同緣異。以斯別狀。不得合制。第二次第者。問大僧戒相所以先明。答為表丈夫護持建立。功強於彼。兼是師[2]從兩異。又出家先後。故所以爾。就比丘中。復分為二。初明五篇防未起之罪。二七毗尼下除殄罪諍滅。已起之業。已未雙亡。方或皎潔。又可前明止持。次辨作持。今解七滅之中以義推尋。亦防未非。以其應與現前不與有罪。寧得判為殄已起行。殄已起者。乃是所為。又向釋者。謂以七滅中。若也滅諍。一有惡蘭。二有懈怠吉。故言殄已起行。今推此義。乃有多妨。一二罪合妨。二蘭有三處之妨。三蘭有立教住處之妨。四不攝百一蘭妨。五與尼律有唯吉之妨。為此今解應與現前不與現前等。唯犯吉罪。若作應與不與唯吉羅者。即是第五篇中少分。豈得總束學。已上為一分。第五少分七滅為一。大僧戒本分二。以判宗文。既有此妨。比丘戒本且從八段文說。若總此八即為五犯。謂二提合眾學。七滅合不定。未定故。但為五。即解此五須為二門。第一總解。第二別釋。
[0550a24] 就總辨中四門解釋。一五篇。二七聚。三方便。四持犯。此四位言。五唯究竟。以其根本究竟業道。是以初明。雖知究竟。前後眷屬相亦須識。故辨七聚。義令輕重。五七之果。或本由因。但造緣差。互不可盡。暢思業故。次第三解三方便。既識過相階差。理須護持。故次持犯。
[0550b06] 若解五篇。四門解釋。一位立五篇并解名義。二釋名得名。三立五所以。四明次第。
[0550b08] 初門義者。既毗尼以止善為宗。故用能治戒行以為所明。若位立五者。此律名為五犯聚。依祇。五篇科以一名說之。大僧四戒尼八戒。以為初篇。僧十三戒尼十七戒。為第二篇。僧三十九十一百二十戒尼三十尼薩耆及一百七十八單提合二百八戒。為第三篇。僧四戒尼八戒。為第四篇。僧百眾學及以七滅。為第五篇。尼百眾學為第五篇。所言篇者。人釋輕重相形。是故名篇。如常所破。今言篇者。流類均等。相似義者。說有五階。故曰五篇。各具三齊。一是名齊。二體齊。三究竟齊。如初篇四戒。俱名波羅夷。輕重義等。復都是暢思。有此相似。錄為初篇。餘非類者。理不得同。如是展轉乃至第五。類亦同爾。故名為篇。篇之名者。出在僧祇。此律名為五種違禁。起非故名為犯。亦名五犯聚。以其此犯。各含多犯。故名犯聚。又須禁防。亦名五種制。十云五品。了論五部。部者黨類之別名。如夷罪十六部殘五十二部提三百六十部提舍十二部。非四部所攝。所餘諸罪共學對。及婆藪斗律所說罪。一切獨柯多攝。此等犯及犯聚。篇品部名。其類義等。趣以一名說之。但祇律疏行此土。在四分之前。故使說者。引祇篇名。以解此義。義亦不爽。如斯解時。犯及篇品。貫通於五。五之別名。謂夷等是。問戒行為宗。何故乃言波羅夷耶。答行通於五。不能自分。舉彼所防。以別能治。故名夷等。是即舉所防名能治行。以所詮名能詮教故。此中亦名夷等篇犯品部。
[0550c08] 第二得名。得名還五。夷當體得名。祇云極惡。三義故惡。一者退沒。謂退失道果。二不共住。非二僧攝故。三謂墮落。入惡趣故。即此極惡。名當罪人。故名當體。僧殘者。境體受名。犯此罪已。垢纏行者。非全淨用。故名為殘。有殘之罪假僧除滅。故曰僧殘。謂從體及懺境作名。亦可殘者境義作名。又見云。僧是懺境。婆是初。謂與覆藏。尸沙是殘。謂末後出罪。此全從懺境。墮者牽人墜義。罪有此能。謂從功能作名。提舍者。對治立目。文言我今向大德悔過。亦可責過受稱。文言我犯可呵法。若言吉羅。從具義作名。故見云。吉羅名為惡作。若言式叉。勸學作名。謂應當學故。上來所明。但出罪之得名。若戒行得名。第五是吉羅者。五篇戒行。得名唯一。成就所防。若言式叉。得名有兩。上四同前所防名。第五勸學。若能詮教。得名唯一。謂盡從所詮也。又復先來以無餘反夷。有餘是殘者。此等且以後言。不可即為翻名。如戒儀。以為二者。豈可戒[3]反夷殘威儀之名。翻於提等。故知不爾。
[0551a01] 第三立五之意。或言藥有五故。立為五篇。義或可爾。亦可唯俗制道。如五刑罪等。或可如來隨根之教。略標此五。
[0551a04] 第四次第。先就所防罪解。推尋本制之興。隨犯而禁。輕重事亂。無定先後。今明次第。何所依准。蓋是大聖欲令斯法備傳遐代故。今憂波離。曲宣方軌。亦以重輕。次比於後。故憂波離。佛涅槃後。一依聖教。集佛所制。正死之罪。宜加先勒。故辨在初。餘次輕者。依其階位。乃至第五類以可知。所以然者。欲使僧尼觀過興厭。先識麤愆。後知微過。善修對治。除障道之業。資發出離。有剋道之[1]蓋。如說戒三五十五。豈非是佛金口。故知次第。若據能防行次第者。初篇能治。是行根本。是故先明。所以得知。若初篇行壞。下四枝條。焉能得生。故須初篇行立。便能發生眾行之本。故知初行本勝先明。根本行立。若不修眾法。行者眾法不成。綱網不立。何能[2]康法迬眾之益。次明第二篇眾法綱網行。眾法雖[3]或。若不修身口進止威儀。綱網難立。次明第三身口威儀。威儀既爾。若不離譏過。行亦難就。次第四篇遠離譏過。雖離譏過。若不敬順三寶。除愆終諍。反成滯礙。縛在三有。焉能出離。次第五篇敬順三寶。威儀淳熟。終除過諍。趣道之行。此據根本。所以初勝。若據難離名勝。第五最勝。乃至初劣。
[0551a23] 第二七聚。五門分別。一位置七聚釋聚名義。二置七之意。三辨得名。四偷蘭先後。五入篇不入篇。
[0551b01] 一位立七聚者。四夷八夷為第一聚。十三十七為第二聚。一切偷蘭第三。百二十二百八第四。四八第五。惡作第六。惡說第七。此之位七。諸律及論並同。所言聚者。眾罪非一。聚在一處。名之為聚。若爾蘭無別文。何以言聚。答聚在大教之中。或可集在一名之下。若舉一名往命。無蘭不盡。故亦名聚。依了論。七聚者。一謂四夷。二十三殘。三偷蘭遮那。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四謂尼薩耆波逸羅尼柯。五九十波逸羅尼柯。六謂四波胒提舍尼。七謂非六聚所攝罪。及六聚不具分所生及學對。如是一切入過毗尼聚。此七聚次第。但第三偷蘭。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者。謂是初二聚近方便故。波逸羅尼柯中。捨不捨異分為兩聚。第七聚云非所攝等者。謂唯取根本罪。為前六聚。前二聚近方便。為第三聚。初二聚前方便及後四聚近遠方便。悉入第七聚收。知此差殊。還就律釋。
[0551b16] 第二立七意者。謂就所防罪性言之。體唯不善。何以故。不就體立。一名不善聚。答若約三聚。總明業相。亦得名為一不善聚。然制戒本心。為欲廣彰罪殊分。重輕位別。若就體置。一輕重通含。何由可識。以斯義故。不得立一。若就具往分。不過身口。身犯惡作。口犯惡說。應立二聚。所以不者。此體含輕重。相亦難分。故不立二。是以逐義離廣。立於五聚。五所不攝。還復二位。以五配二。故有七聚。罪相差分。麤以可識。問據聖本制。隨犯即禁分。何為而言逐義離廣。豈可先有一法。分為五也。故知不爾。答逐義離廣者。以身口所造有五義邊。即置前五。不同向五。輕微相者。當位立二。即成七聚。何必要須先有今分。方明離廣。又復就戒。以立篇聚。離分之義。於理無爽。
[0551c05] 第三得名。得名有六。初聚當體。殘謂境義。蘭者見云。偷蘭名大。遮名障道。罪是大障。道是所障。謂是功能所障作名。提及可呵。如五篇說。六七二聚既名惡作惡說。謂並具義作名。所言惡作等者。作惡故惡。由作得惡。俱名惡作。說惡故惡。由說得惡。並名惡說。上來所辨。但是罪之得名。若行就所。防教從所。詮名並一。
[0551c11] 第四偷蘭先後。問蘭之一罪。或在第三。或在第五。其義者何。答戒與威儀。以分七聚。偷蘭第三。以蘭過遮故。能治之行在戒門所攝。若以均雜往分。須在第五。所以爾者。體含方便究竟之異。雜門所收。過復遮重。是故須在均下雜上。位當第五。又更一解。作因故三。為果故五。為辨成他。他成故爾。
[0551c17] 第五入不入義。二門分別。一舉七聚對五犯。明入不入。第二約戒本十修多羅。辨入不入。解初門者。七聚罪中位以為三。上之四聚即為四犯。偷蘭一聚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所以偷蘭唯七聚中不入五犯。其義復何。答曰。凡入五犯。皆具三義。一名均。二體均。三究竟均。夷等四聚並具此義。故即為四。就蘭中但有名均。謂是蘭聚。闕餘二均。以通因果。含重輕故。不入五中。何者是也。然謂蘭聚是其名均。若據因果即二。謂方便究竟。如破僧助伴皮鉢露形肉血等。是究竟蘭夷。論名獨頭偷蘭。初二犯下諸重輕蘭。並名方便。亦名不成之罪。夷名濁重。此非究竟均。若於前二位。名含重輕。即以為四。一不可懺蘭。如二逆是。二大眾蘭。三小眾蘭。四對手蘭。言不可懺蘭者。文言如提婆達。比應滅擯故。又母云。四事不可治中有於二逆。故不可懺。若爾何故見云。一罪不可悔。又十誦。問誰破僧。謂九清淨人。得何罪。十伽答云。偷蘭遮。云何除。佛言。如偷蘭遮悔耶。答今解斯義不同見十。如律中。二逆名輕。故謗得蘭。又云。如偷蘭遮悔。故知彼律以理從教。以無夷名故爾。此律難謗。與夷罪齊。以逆與夷。俱合擯治。故知懺門亦是從理。不隨教也。故有第一不可懺蘭。第二大眾第三小眾蘭者。十伽二文中云。佛言四蘭。謂夷邊重蘭。界內一切僧中懺。輕者出界四人中懺。殘邊重蘭。同夷生輕殘邊輕蘭。一人中懺。多論。夷邊重蘭大眾中謝。輕蘭出界四人悔。悔法如上。若依四分。四人已上是大眾。如不曰大眾者。四人若過。以此證明知。二三人名小眾。若言大眾除者。如下對眾自言毗尼懺法者是。言小眾懺者。如下自言毗尼對二三人懺者是。第四對手者。自言中一人中懺者是。如不可懺等。既有四階。非是體均。若爾吉羅亦四。如下眾滅擯。或破僧近遠二因。當須大眾小眾懺者。及有責心。亦是不均。所以吉羅有入五犯者何。答本制五犯。對大比丘。何處有滅擯吉羅。大眾小眾復是方便。除斯已外究竟吉者。得入五中。若爾偷蘭亦爾。取究竟者以之為篇。答吉羅之中。但使究竟悉具三均。蘭除方便。就究竟之中。猶含重輕。是故不類也。但突吉羅中。有入不入。故聚寬篇狹入。含身口。故篇寬聚狹。
[0552b06] 第二戒本十文入不入者。初明戒序。三門分別。一定罪重輕入不入。二辨罪多少。三解生犯之緣問。有通局總別。先定重輕者。問序有何罪而重輕。答謂汎論者對廣說戒。默妄吉羅。告淨提罪。十五種說戒。義亦同爾。若三人下唯提無吉。以除自言清淨故。一人心念雖口言清淨。闕於所對。故但犯吉。今言序中。謂實有犯。三問而不發露得。默妄吉羅。次言入不入者。則人行法。且置不論。直就僧中。提罪入篇。默妄不入。以是方便故爾。所以知是方便者。雖隱不說。而言未彰口。故是方便。方便故不得入篇。若爾下大妄語。身現相等。前人雖解。亦言未彰口。何以得犯究竟重罪。然彼成重。此亦同爾。答大妄語中雖未彰口。表相義具。前人覩相。謂聖無濫。故得犯重。此默妄語。身相不動。又在眾中。濫於清淨。即合問者。不徧於我。生清淨之解。故但方便。問若爾如先作默意。後問還默。遂本期心。應是究竟。答雖作默心。容有發言。[幸* ]是方便。若爾本作觸心。容有趣重之義。觸應方便。答但作取適之心。故觸究竟。若後作重時。乃別更生心。若爾雖作默意。不欲發言。假後言誑。即是別起。應非方便。答自有造重。不假於觸。故觸究竟。無有妄語。不假虗心。故使默妄。但是方便。方便故不得入篇。又以列在小妄語文下。方便不成。位中故爾。序默既爾。下八同然。而今解者。但對序定。下之八句。其理同故。不繁更說。唯約夷等。辨入不入。
[0552c06] 二次明多少。可為四門。一就境辨。問如犯一罪。逕三問時。為從僧眾人別結罪。為總從三問邪。答默本誑問。隨問得罪。不隨人別結。以其問便有默。不問無默故爾。默吉既然。告淨之提亦不隨人別得罪。二約罪說。問如序中總問有犯者發露。若犯十罪默然誑僧。為從問得罪。為從所默而得多罪。答但約問結默。不從於罪。以其默妄僧問便有。不問即無。問緣既一。何得多默。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隨[雨/復]多罪。又默妄誑問生罪。非誑罪生罪。是故約問。[雨/復]本[雨/復]罪。不[雨/復]明相。故隨[雨/復]多罪。告淨之提。亦從語結。不從其罪。
[0552c16] 第三約問者。問既一問三唱。為總結一默。為結三默。答雖逕三唱。默但一罪。以共成一法故。如一切三乞成一法故。若爾如[1]日二羯磨。皆有違心。捨者三蘭。何得不隨一一唱問。皆有誑心。而生三默耶。答諫法即有重果。可使因中輕重階降。而得三罪。今此問者。直問眾。淨穢既無。更作第四問而得重果。何須隨唱階降多犯邪。第四約發露[雨/復]罪。以辨多多。昔解六罪三處犯默。謂婬觸二麤屏露二坐等。序及正篇。二不定中。此三處犯。以各舉此等問故。除偷蘭遮。餘皆二處犯。序及正篇偷蘭中唯七滅一蘭。序及七滅中二處默妄也。餘一切蘭。但序中一處犯。如向言六罪三處犯默者。此義不爾。但二處犯。以二不定中未有實犯。何犯默故。彼不定中問者。謂須問言。於屏露二處四威儀中。無應須撿校事不。非謂已有夷等定事可問。而生此默。如是解時。其位有兩。除蘭一處。餘減二處七滅。唯吉無蘭。已如前破。應與現前。當與現前。即是式叉之義。第五篇攝故。如尼律比丘吉羅。但以自行眾法別故。須為兩問。如五分眾學為七問也。若爾與七種十五種說戒妨。答亦不妨。以言眾學。僧常聞故。即攝七滅。為是不得作八說六說。合成十八。一切諸罪。除蘭已外。餘皆二處犯默。若欲發露。但一即得。若爾序默可犯。下八應不犯。答默本對問。故約總別二問。還二犯默。若爾發露防默。對總別二問。還二發露。答發露眾已知故。一處即足。若爾眾已虗解。何以二處犯。答發露得聞戒。又更無誑心。故不對問。皆須發露。如似無罪得聞戒。雖逕問緣而不得罪。無誑心。今發露者。義同於彼。故一處得。又人言發露已。尋生隱心。隨逕問處。更須發露。如人法中。先發露後覆等。既言誑問生默。問既有二。寧不二犯。此戒不爾。與人法非類。還同初解。不須重發露。又問言。是中者何等中。答序謂是諸戒中。若餘八問是夷等罪中。二不定。是屏露二處。四威儀中無應須撿不。餘准可知。若據有犯不合聞戒。與他同說。或可別結不應之罪。第三辨其九問通局總別者。序問通七聚。以文有犯。不得聞戒。然今序言有犯發露。無犯默然。何所不該。故知是局。次其唯問立教等中。問聚不盡故爾。又初問是總。以不列名總問故。下八是別。以舉罪名。及所撿校事而問。一一諸問各不相通。謂問夷時。都不問殘。殘等類然。故知初總下別。又復序問為憶識。不疑下八。別問為疑。不憶不識。此據位言。若以義求。初問不通疑等。以疑無默故。下之八問通憶識不疑等故。言諸罪之中。除蘭一聚。餘並二處犯默。又序問通總故問。即問下以將欲說。審眾淨穢。故須逆問。下之八問並是問前。一一列相。後方問眾。謂向問夷中清淨以不。上來戒序入不入竟。
[0553b13] 二不定中未定得罪。故不入篇。非是闕均。七毗尼者。吉中少分。第五篇攝。偈是略教。故亦不入。自餘皆入。
[0553b15] 第三方便重輕等罪。皆有三種方便中。遠者有果而不成。進趣者以因成果。闕緣者。無果而可。成言遠者。如自覆藏罪是。非不藉此覆藏。生於後犯。名曰方便。終不攬此。以於成彼。故名為遠。論其正體。其唯究竟。教人蘭吉。類亦同爾。廣論五犯。悉可為遠。如自稱得聖。遠資犯盜。初五殘不淨行緣提中故。取衣同行宿坐資犯初戒。下二准說可知。舉此五犯。與夷為緣。餘類相望。容有由藉。如斯等類。名遠方便。
[0553b23] 二進趣方便者。心悕前事。身口運動。造境求成。故名進趣。心該剋漫。業通自他對等。但有斯求。咸成進趣。於中二門分別。一定有無。二成不成。言有無者。一解言無。以文言不成者蘭。不言未成蘭故。假使步步增其不善。而無步步蘭吉之名。又如向佛。步步有順理之福。今假作過。有步步違理。亦無蘭吉。又復白二羯磨捨者三蘭者。此第三息處亦無三罪。第二解亦有亦無。如違諫等。有法隔絕。不待心息。故言三蘭。如殺盜等。本無法隔。故惡心息得罪。即無進趣。今解定有。文言捨者三蘭故。若唯心息結者。違初結蘭。不至二三。若至二三。言三蘭者。故有進趣。是則前二進趣中結。第三蘭緣中有。若望闕果。三皆闕緣。其猶去住二人。若人去時。名為去人。若礙而中住。即名住人。正是去者。作此住人。豈可住時。方便住人。去時即非去人。但是一人。而去住即二。故知步步皆有蘭吉。又復何但因有進趣。即第三羯磨竟。得殘之時。調達破僧。心猶未息。拒諫不從。然約事成。而結殘罪。故知因中隨所起業。皆有方便。不要心息。又多論。盜戒云欲取五錢。發足步步輕蘭。乃至三錢輕蘭。四錢重蘭。得五夷。又明了論云。夷有十六罪。三種方便。心不息有。又八事成重。隨前七事。一一事一一得蘭。豈可心息以期等義。知有進趣。次解成不成。位言七聚。上之四聚。不得自成。亦不成他。蘭等下三。作因成他。若望自成。蘭吉二罪有同不同。謂以因蘭。以成果蘭。非極不罪故。蘭用吉成。此是不同。若因因相望蘭吉。即是初二以蘭成。提提舍尼以吉成。吉還吉成。極下罪故。
[0554a01] 第三蘭緣方便。五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次第辨相。第二對不對剋漫等分別。第三對緣辨闕不同。第四約戒辨方便多少。雜明同異。第五略分部別。
[0554a04] 先解初門。自為四門分別。第一列七名。七名者。一境強。二緣差。三境差。四想差。五疑心。六漫[1]詠。七善心息。此等是七方便。
[0554a07] 第二定其廢立。昔解第六漫[*]詠方便。如人漫心殺三趣。造火坑。於一切人邊。得方便蘭。餘趣吉羅。若眾生墮中死者。得究竟罪。廢其殺具。望餘不死者。始是漫[*]詠。闕緣方便。若好心壞煞具。善心息枚。如上所立。此義不然。若據得方便寬多。可使由漫。若成闕者。本不由漫。若入而不。死境強中收。若不墮中。及煞具壞。緣差中攝。有心癈煞具。即善心息。既由強等。方成闕緣。即強等收。何有漫體。如三羯磨。豈隨事百一之外。別有三用。故此亦爾。假無餘緣。但漫心進趣。今辨闕緣。故無別漫。既癈該。更加一種。謂闕緣方便是。此對通別二緣。闕通緣中。大比丘及第三無重病壞心緣等。合為此一。謂造境未果。或四捨等。生[2]癈狂病等。皆闕通中。大比丘等緣故。如十律云。比丘煞心打人。是人未死頃。比丘若狂。若返戒得蘭。此狂及返戒總闕通緣。又如五分。比丘自煞偷蘭。又多云。二人相判一時死。無犯戒罪。以受戒時畢一形故。故知有闕緣方便。
[0554a23] 第三釋名。言闕緣方便者。作過緣缺。心境互差。或擁思不暢。或身逕病捨。雖違聖教。名種未窮。如斯等例。字曰闕緣。闕緣不同。有其七種等。一闕緣。二境強。三緣差。四境差。五想心。六疑心。七善心息等。是名為闕緣也。
[0554b04] 第四次第辨相。一闕緣者。闕緣之義。如向所論者是。若也通論。無非闕緣。唯取闕通緣者。從初受名。名為闕緣。二境強。如欲煞人。前境入甚深禪定。或反害我。以彼緣強。差此進趣擁思不或。故曰境強。如出佛身血。及為害兄弟打舍利弗等是。三緣差。方便欲害前人。更有異人突伏。恐事發覺。或有餘緣。來差此心。不遂煞事者。是通辨緣差。具七方便。今取別相故。此獨名緣差。四境差。方便如非人人想。非人疑等是。解此境差。可為三門。一定境差多少。二本期之境方便。三定異境有無。
[0554b14] 初門定多少者。煞含四境。一人境。二非人境。三畜生。四非情杌木。此之四境俱有差義。[3]旨未解言。人趣境差有五句異。境上生罪二句。究竟重罪非方便攝。餘三方便在此中收。本境五句。並在第四境差攝。言五句者。一欲煞張。王人來替處。不強而煞。二異境強不可煞。三異境疑強。四異境疑不強而煞。非畜各五。杌木有三。除二強故。合成十八境差也。問如人境差五句中。何故但有第三疑善心息。不言異境來替處。異境張想善心息。答若言善心息。同第七故。若爾異境第二強同七中境強。解言強據前境。境有本異。故境強不同七中本境強。論其善心息。望我自己心息。境雖本異。以非境故。若言張想善心息者。心唯在張。即同第七。故所以無。此解不然。如強中對異境。事成得究竟強故。事不成望異結方便。我今對異境。若也心不息。事成得究竟故。今善心息望異。豈無罪。若望異境強方便。得與七中別。五中有二強。異境善心息。望異亦方便。不同於第七。何為不立不疑善心息。對疑為二善心息耶。又更依理問。五中上二單闕境。即是非人人想。下三雙闕二。即是非人疑。何以非人疑離為三方便。得有善心息。單闕唯分二不得有善心息。兩俱闕境。何因二三不同[*]邪。此難難解。不免須立不疑善心息。心息既爾。餘亦類然。應成多句。謂以闕緣境強緣差心息。各對不疑疑說。即成其八。斷命不疑疑復有二。即五對十句。二趣各爾。杌應有八。謂除二強。四境通論。總成三十八。此三十八皆能差張。故曰境差。定義既竟。
[0554c16] 次解相別。先辨人中。五對十句。上五者。一異境不強而煞。二異境闕緣。三異境強。四異境緣差。五異境善心息。此非人人想。離為五。下五者。六異境疑善心息。七異境疑緣差。八異境疑強。九異境疑闕緣。十異境疑不強而煞。此非人疑。離為五。故成此十異境。初十非此方便攝。中八方便收。本境十句並境差攝。第一句欲煞張。王來替處。緣於王人。恒作張想。煞王命斷得夷。由異境差故。煞張心息。故曰境差方便。問但作張心。無害王意。何以得重。答張王非煞緣。人是煞緣。當煞王時。雖無王心。而作人想。緣具故夷。問殺王得夷。為以張方便成。為別者方便邪。解有二種。一解以取張方便成。類盜說者不然。又解人趣雖同者有別故。寧得擥彼成此。兩境既別。起心亦異。故知害王別有方便。謂與王境交對已來。雖無王心。而作人想。往煞王命斷時。尚得損王。究竟重夷。豈况王命未斷。寧不別有方便。以成重罪。不類於盜。同是一主。故用過五方便成五重罪。若別主同煞。自餘九句類說可知。次非人境。五對十句。數法同上。但單闕上五。非人境上一向無罪。以無心當非人故。不同張王人趣是同。故下文言。男想煞女。佛言夷。雙闕下五。非人境有罪。以疑故。本境十句還在第四。第三畜生十句。一同非人。第四杌木八句。異境無罪。非生數故。本境方便亦第四收。第二定本境方便者。此本境上三十八蘭。[1]志第四中攝。即境想四五二句是。
[0555a16] 第三定異境。有無輕重。第一犯不分別。二十有罪。二趣上五。杭境中八。是說無罪。以其二趣無心。杌非煞境。不同人中。雖張王別。莫不是人故。前五有犯。第二犯中。究竟方便分別人趣。初十此是究竟中八。餘十並是方便者。三方便中重輕分別。人趣八重。謂是蘭故。餘十是輕。謂吉羅故。二趣第十。此二吉重。餘八則輕。所以可知。問二趣第十吉羅者。何以文言非人疑蘭。答此望本期之境故蘭。即上本境三十八等是。此謂疑從二境結罪。第四方便相攝。人中初十。此二非方便收。餘之十八以位言之。闕緣境強。緣差心息。位各有四。四四十六。四方便攝。二趣兩疑。疑心以收。問三趣第十俱疑。乃有究竟方便邪。答人中望本期故。說以為疑。煞緣具故。是以得夷。餘二望本期。猶豫故說疑。即以闕心故。但得是方便。是故人言。自有疑不或疑。即人中第十是。第五想差方便者。一切轉想者是。第六疑心方便。起心煞人。而生疑心。為人為非人。而人雖死。緣於兩境。疑心煞者。從二境結罪。第七善心息可知。
[0555b10] 第二對不對等分別。六門解釋。第一望境對不對。第二尅漫。第三錯誤。第四作事不作事。第五心息心不息。第六並不並。此謂諸門[2]未分別。此七方便。
[0555b13] 初門者。若身對前境。諸自作業。儻遇緣不成。具七方便。即前七是。若設火坑倚撥。身不對境。及諸教人不現前等。但五方便。謂無想疑想疑。二者緣此。謂彼既不對境。何有想疑邪。若教人現前者。同自作說。
[0555b17] 第二剋漫者。於向對不對門。若通二心。謂兩剋七五不同。二漫齊四。以無境差想疑故爾。然若委細分別。略為二門。一剋漫相對。二就辨漫。言相對者。若也專剋。剋便七五。謂意在張境。如其大漫。二漫俱四。謂情無所局。是故漫四。所以無餘。三者以望本期。隨境非境。及境優劣。害心寬該。情無主當。說之為漫。以元心漫故。假使臨事。互緣彼此。莫不隨境。有犯非犯等。於心所緣。雖想雖疑。而是進趣非闕緣收。故無餘三。不對及教。無親緣境。可得言道。緣彼謂此。緣此謂彼。故兩漫並無[3]餘。三剋對張境。多少既爾。餘咸類然。若也廣說。則有無量。二就剋辨漫者。剋之與漫。俱七並五。但有寬狹。然位有兩。一者且就一趣以辨。謂自造緣本意在人。而望餘趣。有境差想疑。所以并七。然於人趣。不擇張王。情該彼此。故還是漫。漫即剋故。漫亦有七。謂剋簡餘趣。漫通人境故爾。雖可剋漫名殊。具七義等。但對境差。狹於前剋。除當趣故。想疑即同。人趣既爾。餘境亦然。此應廣說。乃至三趣各作本期□之。并是剋漫俱七。不對及教。剋漫俱五。唯前以說。亦應廣論。三趣各爾。第二情非情辨。亦二俱七。義如前說。想疑等三。次復是狹。除於犯境。以對犯境各究竟故。不對及教。剋漫並王。境差一狹。亦同向說。
[0555c14] 第三錯誤分別。此等七種。皆據未成事罪中間。以說縱也。對境無心成事。是錯無罪。況辨方便。而得有錯。故七方便並不得論錯。若論其誤。於此七中。就體而論。境差想疑。此三莫不心想迷謬。並說為誤。境差一種。緣彼謂此。誤想疑等二緣此謂彼。誤餘非可知。若有無分別誤中。唯約境差通說。得有其五。即上境差。五對十句者。是局唯異境。問所以誤中無境差想差二者。境差位故。不得說有。論其想差。同趣上五闕境故。自是迷想心斷。命落究竟。餘四斷不斷雖是方便。復在張等收。以不由想故。所以無想差異。境上五無心害餘趣。莫問斷不斷。重輕不說犯。亦不得說想差故。無此二假。就五中同趣。但四以除疑故。上來體是及有無者。此等皆謂自身造境邊說。若不對及教假有境差。以不親緣境故。不得說體是及有無。所以可知。即此二無局在本境。餘五有故。便是義通本異。即是舉七方便。約本異兩境。通局分別。又復當趣單雙二闕。俱辨有無。餘趣唯就雙闕中辨。
[0556a07] 第四作事不作事者。七中位二闕緣想疑。此三事成。以其闕緣。少通緣想疑。闕別二故。不廢事成。望得罪時。未必待事成。餘四望本境。一向事不成。而說方便。若論得罪境差。對異境。餘三待不成。不對中五。一成四不成准前說。
[0556a12] 第五心息不息。七中位四。想疑二種。二心俱息。闕緣一種。人想煞心。二俱不息。而得方便。強等餘三。止煞心人想而不息。境差一種。若四境各下半疑。是雙闕故。即是張心人心有息義。而見王及非畜等。即得張方便。四境各上半同是單闕境故。並二心俱不息同趣上五。見王即方便故。說心不息。餘境各上半以餘境無罪。不分方便故。或待事成及強等方心住。亦可類如同趣對異。即方便不待心息也。
[0556a20] 第六並不並有三。第一對闕通緣別緣。明並不並。若有闕緣。即非比丘。判無餘六。若有餘六。便是比丘。謂對前事。心境等說。不闕於通。明闕緣二。直就本境七種方便。各各不並。容於二心。有餘強等。三就於境差。約心以辨並不並。於中有二。一專就異境。謂若人趣異境。想疑二心。各四方便。謂此二心與餘四。一一有並。然是餘四攝。而此單雙二闕。自不得並。若也餘趣疑心有五。如上十句中下五者是。便成疑心。與四一一並。第二若通本異。說舉境差。望二心與八。或五一一有並。此八五二中自不得並。亦可通對異境。有無重輕說者。此境差與三十八一一並。三十八自不並。第三對闕緣以辨。且對煞戒闕緣。闕通緣。謂闕初三境差。闕於境想疑。闕第二二趣兩疑。是雙闕。餘三闕第五。問二疑何別而闕不同。答人疑向外緣。對本故心差。心差闕第二二趣兩疑。向內緣對異。故雙闕。即境想。四五二句者。緣彼謂此。二三兩句。緣此謂彼。故闕不同。問以七闕通別。然通一別二闕而不盡。而隨戒釋。具闕中通別盡闕者何。答通中第二是聖制。後不論闕。闕別不盡者。別中闕重罪。縱使無罪。亦名闕緣。故得遍闕。此七所明。結方便愆。若闕心及方便。方便不起。則全無方便罪。故但闕三。此謂方便闕緣。亦一亦異。
[0556b18] 第四約戒通塞者。此可位二境差。想疑等三。婬酒無想疑。但具於五。受戒無疑。疑得究竟故。謂心不犯者。是其迷想。故轉想容犯。如斯解時。或可具六。亦可無境差也。餘心境制。應具此三。餘四方便似通一切。隨而准說。若以對不剋漫等四。約或辨者。或具不具。如煞盜可知。妄語設方便者。作盡置地者是。初戒則無。又如違煞漏失等。並無不現。設方便者。餘可比知。問境想方便同異如何。答互有寬狹。境想具因果故寬。方便但因故狹。除婬酒已。餘戒下四。因中境想則狹。但三方便故。此對本境故爾。若本異合說。寬狹則同。如境想四五句。當趣境差四。方便趣境差五。方便猶有想疑。即是具七。如前有無中說者。是故無寬狹。又問文言不成者蘭。與七同不。答彼名狹體寬。含七種故。寬狹一等。亦可不成者。望事不成。非望罪者。但攝不作事境差等四。七則是寬。不成文狹。
[0556c09] 第五略分部別。祇律性惡。但五方便。謂從境制。闕無想疑。文言黃門想疑摩觸女人亦殘。故遮應具七。如生非生想疑等吉。故知也。若依五分。不問遮性。一切俱六。謂無疑故。以疑是兩緣恒有。緣本心故。便從境制其正罪。是以文言。是女疑殘蟲水疑。生草木等疑。非時疑。年未滿疑。皆得提罪故。想究徹故。不問性遮。心境相應。犯不相應。輕或蘭吉。故人非人想煞蘭。女男想黃門想觸蘭。
[0556c17] 第四持犯。即是隨戒法門。但今對文說。五門分別。第一釋持犯之名。第二解體狀成就通塞寬狹。第三明漸頓。第四明先後次第。第五增微優劣。
[0556c20] 初門有二。一釋名。二得名。言釋名。隨戒雖眾。不出持犯。廣釋其相。如開宗說。問所以須明者。凡明隨義。順受故隨。若也無隨。便成羸過。根本前明。枝條後說。謂對法對事故故爾。問隨有持犯。所以並二種。答凡夫久在生死。漂溺四流。於涅槃道。不剋會者。良以二犯順情。恣盈身口。二持稱理。不慕崇習故爾。言二犯者。即向廣造諸惡。作而成犯。名為作犯。於善不[1]條。止而有違。名曰止犯。對此二過。故立兩持。若不作斷一切惡意。離苦不究竟。為欲離苦究竟[2]收須明止持。以發作犯。若復不興修一切善心。得樂不滿足。為欲得樂滿足[*]收。須辨作持。以蠲止過。故俱二種。此等對文說可知。問持隨可爾。犯何以隨。答謂取能悔。以為隨戒。但持有兩。一根本持。謂專精二持是。二犯已能悔。第二白法隨。謂二犯是。如地持說可知。問受有能所。緣體別解。隨有持犯。何以合說。答受中能所。雖可相藉。緣體既殊。非正翻對。故須別明。今此持犯。義相反對。合明義便。第二言得名者。若言二持。謂就數功能得名。言二犯者。數過受稱。亦可從用。若取能悔。成隨解義。二持兩犯。俱是義用。望體不壞故用。俱順要期故義。以名專精不犯。犯已能悔故爾。
[0557a16] 第二門四。一體狀。二成就。三通塞。四寬狹。言體狀者。二持之體如戒釋。二犯之中。簡誤取故。以其非犯。便不須悔。然就故中。是佛所制。謂佛不制。不應制中。若輕心作者。無無作業。若盛潔重心者。隨中有作無作。又此作無作通二持說者。若色等三聚。心論俱色。成論作色無作非色非心。又心論色通報方便。作是方便。無作非方便。方便作色通三性。二持是善。非餘二。二犯是不善。非餘兩。若取或隨義者。四法俱善。二種無作。亦同此判。然昔解者。總就三業。約相以說。謂讀誦等業。名為作持。及行檀等事。以辨持犯體者。皆汎爾通說。如常所辨。若約制教。辨身口二持犯者。離殺婬觸等。是身止持。如應來者來。收攝臥具。然燈火。具舍羅。不安坐受食及受食等類。是身作持。離口四過。如妄罵等。可是口作犯者。咸悉止收。是口止持。如受持衣鉢。處分說淨。離衣六年。杖囊。二年六法。作知淨語。傷地壞生二。入聚洛。及順教修習等。是口作持。身口合者。准說可知。身口兩犯反前而說。上來所辨。亦望二犯。得有止作。語成持者。舉斯兩犯。皆是作持。意成身口。故不須別說。意有持犯。如下六犯所起中。由身心及當審觀其意。汝以何心等。皆是助成身口論之。然獨意無持犯。故文但意不犯。及六犯中。由身口不思等。是故成論十不善業道品。問一切業意業大。所以毗尼不結罪者。得罪福異。結戒法異故爾。昔來所解。唯寬狹門。雙對進趣及制教以說。餘門皆約汎爾進趣而辨。今下並就兩教說之。
[0557b17] 第二成就。若依心論。別解脫戒初念作戒現在成。第二念過去成。若無作戒。初念現在成。第二念二世成。以色礙故。無未來成。此應望受以說。若隨准說。作與無作。俱應二世成。以隨中作。並應通長短故。若依德宗。約四心三性。以辨成就。止持有二。一無惡汙。以解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義。以行前三心。擬本所受。無惡來汙。豈非是持。善無記性俱有持義。不善性中。通中通持別犯。問行前三心。既是無記。何以成業。答行前三心中。有本受體。光慇無違。說以為持。非修行持。問行前三心。是何識三心。答望體不壞三識三心。一切得成。若對修行。以明止持作持。行心成就。前三則無。善性便有。惡無記無。二犯解義。行心成就。前三亦無。不善性有。餘二性無。此就一心。若先後心及以教人。餘二性中。得有作犯。無其止犯。亦可俱有。問此言行心成者。是何行心。答非五識行心。以其一向不能起業。要五意識行心。方能起業。故論云。要以意識能成。然亦不定。或五意識。或第六意識成者也。問所以止持。前三得有。止犯則無。答先有受體。以此三心。擬本所受。無惡來違。說之為持。止犯不先。屬己不得。以行前三心。擬本所受之惡。無善來防。說為止犯。故行心不在前三。問本意離惡修善。以本離惡故。今不作惡。說以為持。原欲修善。今不作善。豈不違本要期。止應是犯。答不作意止故。所以非犯。若爾不作意持故。應非止持。然說止持。何以非犯。答今不作善違本。非持不作心。止故非犯。止持中亦不作意故。非修行持。是止故非犯。若作此釋。俱順要期。受體不壞。於前三心。止作並持。非唯止持。若望俱不作意。並不說持。既不違修善要期。如何得類止持。欲使行前三心。同有止犯。又復前言。不善性中。通持別犯者。別犯是作意犯。通持猶是說受。不壞為持。非作意持。上來舉二持。對二犯說。故言二犯。是不善行心中成。若悔以成隨。持之與犯。咸善行心中成。
[0558a01] 第三通塞。謂舉止持。得有餘三。說之為通。無則稱塞。餘三互對。通塞同爾。解此通塞。可為四門。一一心門。二一心望兩境門。三自業相成門。四教人門。欲辨斯之四門。並約兩教以說。第一一心門。四行俱塞。謂以持望犯。善惡相違。持犯當分各有止作。故使四行並不得通。如人起心。離煞盜等。可得更緣修善等三。以心不並慮。故所以塞。止持既爾。餘三亦然。既知俱塞。次約教辨。若進修三學辨者。作持止犯等。既相反對。故亦俱塞。若對制教。五篇中四行塞者。就單持犯說。如不煞盜。即無作義。如攝耳聽。二歲六法。不請不聽教授。不安不禮等。畜眾攝受。便無止義。二犯反持。比說可知。故約一心。四並不通。第二一心望兩境。先約進趣辨者。二時相通。兩犯亦爾。問止持中有作持不。作持有止持不。答若望修行。以解二持。止中有作。作中有止。如為止煞盜修慈悲少欲。名之為作。望不起煞等。即是其止。故得止中有作。作持中亦有止義。如坐禪聽誦。先止懈怠之過。方得修善。豈非作中有止。若止作。止二持。如何取別。解言。止中有作。舉作成止。作中有止。舉止成作。舉宗往攝。止作仍別。又問既言一心。寧得止中有作。作中有止。答言一心者。剋取成止成作邊故塞。若望二境門者。取對治為言。止中有作者。作是對治離。止是果行離。作中有止者。止是對治離。作是果行離。第二若對制教。一業望兩境門。二持自相通。二犯亦俱爾。言二持通者。謂一切雙持者。是即約處分。說淨等法。言犯通者。望不處分。所以稱止。身業造房。即是其作。此則體一。而名是別。豈非止中有作。作中有止。言兩通者。持本反犯。類亦同爾。如處分法。稱之為作。以加此法。雖可作房。而無作犯。反却作犯。可非止持。類亦體一。而名是別。不同舊釋唯言名體各別故。是以二持自通。二犯亦爾。第三自業相成門。昔解二止有二作。二作無二止。以作有先不成後成。止無斯義。故所以爾。今釋並通。如止持中。有餘三行者。如前心殺等。未成後成。却入止心。前殺方成。即是作犯。與止心俱。或復塔寺受用橋船等事。即是作持。或如畜長衣鉢及離衣等。亦可要期。不學是止犯。容有此三。與止心俱。豈非餘三通於止持。止持既爾。餘三通有。義亦如前。但知止持餘三者。要期斷惡。處中無作。與餘心俱者是。第二若准制教說者。人言二持有二犯。二犯無兩持。兩持是塞。二犯說通。通者如殺燒[1]理等。是作犯通。如畜長衣鉢離衣等。名止犯通。以此二事。各通餘三心。所以可知。亦可四行。俱通餘三。犯如前說。二持通者。如德衣月。五利無罪。而於兩犯心中。得有作止二離衣九月及杖囊等。豈非並通。第四教人門者。昔解二止有二作。二作無二止。以教人止。即我作故。故不得有止。問教人止者。為言即結。為止竟方結。答義待他止。若爾故知。從他止說。止止即通餘。又復前人止者。望境說止。而是其作。故名吉羅。既有惡作。何為教人。不得止通。如此解時。四行俱通。以其止等。四行雖別。俱有作無作故爾。制教亦然。上來四門並舉持犯相望。故有通塞。若取成隨義邊。義具通塞。謂專精二行。如前所辨。能悔兩行。當篇即通。以其兩犯總成持故。異篇說塞。藥不同故。若以能悔成作持行。今正舉此作持。對止等三行。教人辨者。此作持中。通有餘三。
[0558c07] 第四寬狹者。先解二持。於中復二。一就進趣以辨。止狹作寬。以其止持。離過為宗。局在戒學。故所以狹。言作持者。修通定慧。訖之為寬。若就五篇。對事以辨。止寬作狹。問所以五篇名為對事者。答直止法不說為犯。要假作房畜長離衣等事故。制教辨者。稱為對事。不同進趣。止法即犯。又制教中。亦通進趣。以其非宗。故從對事以說。言止寬作狹者。止持通五。以之為寬。作局下四。故所以狹。又就有作中。於第二篇。專在二房。餘十一止。又可止通。十三作局。初房少分。有主房全。餘篇類然。但除不攝耳。戒尼中畜眾攝受教授等十八專作。不通止持。已外俱通。故知止寬。若尼作持雖可通初篇中。二篇及第四復無。亦狹可知。亦可通於第二。如度賊解舉。是作持故。而亦是狹。以其不通餘十五故。餘篇類然。次解二犯。對事辨者。作寬止狹。作該於五。止局下四。又第二篇作[2]篇。十三止局。初房少分。謂除過量。第二房全。餘者類爾。准攝耳等十八。反前以說。作寬止狹。可以類知。若也尼之止犯。雖可通初。第二復無。等就有中。而狹可知。亦可通於第二。而亦是狹。又第四無故。若就進趣明二犯者。昔解止犯。境寬體狹。准犯第五不通上四。亦是真狹作犯。境體俱寬。罪該五聚。且據一相理而言之。反前止犯。應言境狹體寬。謂唯戒學。故今更釋。論其作犯。境體俱狹。而犯名寬。以境唯戒學。而罪該五聚故。止犯解義。境體俱寬。而犯名狹。以境通定慧。而名局第五。此等釋義所以可知。上來所辨。四行寬狹。若據成隨寬狹者。專精二持。與受體等。故所以寬。悔犯之中。兩教之止。一切成隨。制教中作。有不成隨。如初篇無悔。狹於二持。此對僧說。以犯望持。止寬作狹。對尼說者。止作二犯。望於二持。作通於五。止除第四。謂若成隨。殘下止作。一切成隨。初篇止作。俱不成隨。故使作並狹於持。不同比丘止寬作狹。
[0559a14] 第三漸頓者。二作解義。唯漸非頓。論其二止。通含漸頓。作持漸者。隨事別修。次第漸成。以一行之中不得備修諸行。縱有頓心。事要漸成。故言非頓。作犯亦爾。悉亦漸成。故多論云。一眾生上。三緣故殺。一瞋故殺。二癡故殺。三貪故殺。對斯三惡本。本受戒時。一眾生上。得三不殺戒。今若瞋心殺一人者。三不殺戒中。單犯其一。不犯餘兩。自餘一切眾生上。三不殺戒咸悉不犯。以此義推。但可一時頓得諸戒。不可盡犯。明知是漸。言二止通頓漸者。若無惡汙。以解止持但。使不作諸惡。端拱而住。二百五十一切清淨。善無記性。並有頓別犯通持。若對事行成。以彰止持。亦唯是漸。如為止殺業。對境修慈。更無有心。並修餘戒對治之行。故亦漸成。
[0559b03] 次解止犯中。自為四門。第一定止犯名。第二定其漸頓。第三結罪分齊。第四可懺不可懺。此之四門。並對兩教以說。一言定止犯名者。一先解進趣。其名有二。一者不學止犯。故受戒中。汝可學問。又下文遣誦戒羯磨。各言不誦。因制五夏誦戒羯磨。若不如法治。二者無知止犯。故下文言。先誦今者悉忘。制言如法治。又言不一心兩耳聽法。以無知故。問本受之時。令其學問。不學是止。受言得果。今既未得。何不是犯。答學據自分。故說止犯。得果力分未堪。類似無知。故不名止犯。又問二止吉羅。此方惡作。既言[1]言止犯。而名惡作。答若當無心。不得稱犯。但使起心。不學不了。是則名作。望境說止。又且無知不問心之善惡。但緣不了。即結無知。即是前不學故。於今善心緣不了邊。亦結吉羅。如斯解時。結止犯罪。有其二重。不學即不學緣而不了。復結無知。其猶默妄覆藏等類。問應約身口以結犯。何以言不了心邊以結吉羅。答約心不了。以約身口止犯。此是結罪分齊故爾。如似默妄問邊以結犯。二者制教。言止犯者。謂止法作事。或對事止法等。名為止犯。通望僧尼。止該五聚。第二漸頓二者。先解進趣。不學止犯。義含漸頓。無知止犯。唯漸非頓。謂本受戒時。要期立意。一切善修。還得爾所戒善。以防不學。今若息心。總止不學。違本要期。寧不隨境。頓犯一切不學之罪。言漸犯者。起心偏學。望不學者犯。豈非是漸。故使不學。義含漸頓。無知漸者。要是對境。緣別不了。方結無知。然一心中。不可備緣。咸使不了。今隨不了。以結無知。明知漸犯。第二制教漸頓者。若論起心。唯漸非頓。如欲造房。不得作心畜長離衣等。若約事成。有並不並。義含漸頓。第三分齊。分齊有二。一先進趣。進趣復兩。一約教位以辨。若論其學。通於始終。故但不學。皆得不學。如其知者。據終非始。故五歲已去。方結無知。是其知位。失依止故得作。作正行故。五歲已前。未結無知。反說可知。二就愚智實行以辨。不學一罪。愚智並有。以皆須學故。無知止犯。智慧人等。應知不知。即結無知。愚癡比丘盡形依止。假緣不了。無無知罪。此謂學而未知。若全不學而知者。計其道理亦無知。第二制教分齊者。約於前事。分齊可知。第四可懺不可懺者。昔解不學可懺。以斷相續義。無知不可懺者。雖作心欲知。緣境不了。無斷續義。故不可懺。若後緣了。即是解或相除。復不須懺。此決不爾。若解或相除。不須懺者。以解反或。理雖可爾。不了心邊。已起惡作。可不須懺。故知不故。然今更解。無知止犯。亦有斷續。故得懺悔。所以爾者。若本不學。而復不了。事仍相續。今趣心學。雖緣不了。不結無知。以未知故。假望不了。不了縱猶相續。但聖不結犯。犯不相續。故言斷續。制教中止。有懺不懺可知。上來所明漸頓義者。此亦就於二犯止作。得論漸頓。若取成隨。當篇之中。不簡止作。頓成隨義。如懺殘中。一名多種等類。進趣成隨。亦同制教。當篇中說。
[0560a03] 第四次第。何以持先犯後。以本受時。創入情殷。專精在先。反參事慢。故悔犯在後。如說相中。一切不得犯婬盜等。先明其持。若作者等。次明其犯。問所以持中。先止後作。犯內先作後止。答修行之來。若不離過。無由作善。是故先止。離過為宗。次明於作。修善為義。故百論云。戒相立行相作。先止後作。義次第故。亦可止持自行。理須先明。作持外化。故次後說。戒本文前。犍度次後。故所以知。二犯之中。先作後止者。一望二持。相翻對故。二亦可作犯過麤。理宜先禁。正犯過後。應次後說。欲使僧尼。麤細俱離。剋成道益。故先作犯。後列止犯。對文說者。類前持解。上來但辨持犯止作先後。若取成持義者。此之止作。竟無先後。
[0560a15] 第五持有增微。犯有優劣。自為二門。第一望義宗以辨。第二隨文教相。約事及罪增微優劣。先解初門。於中復二。一二持增微。二二犯優劣。言二持者。第一約位明。第二難易以辨。言約位者。但持戒之善。方便習成。始微終著。位別階降。難以言盡。要分有四。一是威儀戒。二護根戒。三定共戒。四道共戒。初一外凡。假名僧戒。次二內凡。和合僧戒。後一聖人。真實僧戒。據斯行位。增微不等。標之於僧。三品殊別。若薩婆多禪戒者。要根本四禪戒。言無漏戒。謂前二果。依未來禪。作無漏觀。此約所依地。定共是勝。又可以人凡聖。謂對五受以說。或可就大小。即是具不具別。又就具位中。有賊分齊。持戒如貪名利。故經云。四種不剋十利等是。二罪分齊。持如目連問經。犯夷罪者。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墮泥犁等。等信佛語持。三福分齊。如戒本首末。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等。四道分齊。如戒本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第二難易相形辨。若輕重相對。止離重過。故所以增。作離細罪。故所以微。若難易分別。止防麤過。易成故微。作離細罪。難成故增。又對一事。辨止持中。有增微。如本專精。晈然無缺。又如怨逼。能禁自心。不受樂等。如此止持。豈非上品。或雖不作。懼惡名故。事不獲已。內無清淨。對治護意。及病壞心等。為聖所開。此雖是持。說為不如。以之為微。餘戒類爾。咸有上下。作持階降。准而可知。驗如此理。持乃千差。
[0560b15] 第二二犯優劣者。一約人凡聖。如聖人犯輕。凡人則重。如三果人。遇緣起煩惱薄故。以之為輕。無學聖人無有故犯。但有誤犯。是以律云。凡夫及三果。有故犯義。無著人者。有無記犯。凡人犯重。以具煩惱。有起破戒惡故。第二約就戒相增數以辨。作止相對。作則過麤。止便罪細。二止咸然。而於止中。自有麤細。若通舉作止。對篇聚說。各義兼麤細。其犯雖眾。准教上下。始從二門。終盡於八。言二門者。一故誤分別。誤全非犯。所以不論。言非故者。不作故違聖教意。非謂不高下著衣等。犯而是輕。以文云。以不故作故。直犯吉羅。無非威儀。若故作以復犯非威儀。二就故中。遮性兩業。三遮性中。成不成別。故文言。成者夷。不成者蘭。四通收遮性。為五篇七聚。於此篇聚。教性分別。言教者。篇二聚三。教相為重。篇三聚四。位約為輕。或威儀故。言性分別者。母云。四不可治。說之為重。通於上下。餘則為輕。或餘無餘分別。或懺不懺分別。其中有二。謂各通教性也。又如增二二十一等。三門者如偈。四事不可治等。又具云。五罪可懺悔。第六須羯磨。一罪不可悔。又了論偈云。解小非小隨小戒等是。四門者。如偈死屍等四。喻遮法中四。四犯畏及四妄語盜戒境想等。又母云。以性遮業。望報四句。一犯重報輕。謂媒等數故。二犯輕報重。謂打佛等希故。此三結戒法異。輕制重名。重制輕名。得罪福異。因果相當。三俱重。如觸謗等是。四俱輕。如下篇等是。此下二句。結戒法不異得罪法。五門者。謂五篇及境想五句等是。六門者。如佛為目連說犯罪輕。謂合六七。為眾學戒。同四天王日月五百歲。乃至夷罪。同第六天壽十六千歲等墮泥梨等。七門謂七聚是。八門者。善生且對殺人。境雖是重。心濃淡故。優劣有八。約為四階。初三時俱重。作二句。謂方便重。根本重。成已重。重謂殺心尤害故。第二階。二重一輕。作三句。謂一前二重成已輕。次方便輕下二重。次根本輕餘二重。第三階二輕一重。作三句。一根本重餘二輕。二方便重餘二輕。三成已重餘二輕。第四三時俱輕。輕謂心不殷篤。此之八句。據律往望。舉境約心。違教處齊故。八階重罪。若牽來報。即有八品之別。若以有心無心。亦可為八。且約四夷以說。初三時俱有心。謂方便根本成已。四事並犯重等。二以二時有心一時無心。作三句。初前二有心。成以已無心。亦四俱重。次根本無心。餘二有心。初戒重餘三蘭。次方便無心。餘二有心。四俱犯重。第三一時有心。作三句。第一句初戒重餘三輕。第二句四俱犯重。第三句初犯重餘三輕。第四三時無心俱不犯。此謂准小妄語中說可知。
[0561a10] 第二約事及罪。以明增微優劣者。二門分別。一總對教事以辨。第二約事及罪。不學無知。定持犯品別。言總對者。教相雖眾。其唯制聽。言制教者。要作不作。作則仰順無愆。又有作而成罪者。如斯等例。故曰制教。言聽教者。若作不作。咸悉無過。聖俱順可。故曰聽教。故地持云。有罪者制。無罪者聽。若指此律文者。如受說安恣七羯磨罪處所。受持衣鉢及學所學等要也。須作如婬盜觸等。必不須作。此等並制教攝。斯謂一切單持犯者是。其如結淨處分德衣諸長。是其聽門。一切雙持犯者是。亦有通制聽者。如離衣宿是。所以女須此兩教者。若唯制無聽。則次下絕分。進道無由。故須聽教。或但聽無制。闕於自策。於道成餘。故復須制。今此二門。為該三品。隨根有益。所以故爾。此攝一切制聽教門。便是大聖開遮之恒範也。即攝一切。故須約此以辨持犯。但止持作犯。專對兩教中可學不可學事。然制教少分。謂除可學也。不望於法。法止則犯。法作則持。故今止持作犯。堂容對法。若作持止犯。局對兩教中可學法。然制教少分。不望於事。以事作則犯故。亦有作法作事義。然宗明作法上止持亦有望法義。以止事為宗故。問所以止持等不通法者。答法唯進修方知。故非止門所辦事。俱離過故。該兩教中事。問所以作持止犯不通不可學。答法及可學。並是進修之境。故使者作即是持。止則是犯。不可學事。非進修之法。簡而不論。言止持約兩教者。一局取不可學。如人非人想等是。上制教中要不作者是。二聽門。謂唯可學。即上聽中。若作不作。謂房衣尺量等。於此二事。但使不作。悉名止持。作犯對治。違於兩教。作事名犯。反前說可知。作持對兩教者。謂制中可學事。如受說安恣受衣鉢等。聽中處分。結淨德衣諸長離衣等。於此二門。但使順教作法作事。皆名作持。若言止犯。反說可知。是則兩教各通二持及以兩犯。制則局單。聽雙持犯。
[0561b18] 第二定品別者。三門分別。第一序昔義。第二廣辨其非。第三顯是立義。
[0561b20] 一辨昔義者。二持作犯此三各九。止犯八句。亦不對學不學分。然對初篇。說作犯一九。約二篇作持一九。止持止犯寄九十初明。作此三九一八。如常所辨。復有說者。約可學事不可學事。就此總明。今約此廣說。足顯前義。止持作犯對可學不可學事故。各有持起。即是四箇九句。作持止犯。唯是可學故。作持有九。止犯或為八也。言止持無輕重。約事故可為二九。先約可學事為九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一者。謂識。此識犯是。中品四者。謂以二識作頭。初有二句。事上識。罪上疑不識。次有二句。罪上識。事疑不識。下品四者。多用二不識作頭。初有二句。事[1]止不識。罪上疑不識。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識。上品事罪俱識。無不學罪。次品四不學。下品八不學。若對無知罪。下次兩品各增倍說。問既有二十四吉羅止犯。云何名持。答俱不作根本故。是止持約止犯有無多少。故有三位九品。次對不可學止持九者。但緣事有三心。謂識疑不識。緣罪亦爾。故今以緣事三心。各歷罪上三心。即以為九。數之可知。此三三中各下二句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心緣雖爾。但望不犯根本。名為止持。次明作犯。先對可學九者。如初九說。次對不可學九者。如後九說。但以犯根本罪故。名為作犯。雖得根本罪。猶於可學處。若疑不識。皆結其罪。如上唯除不可學事。雖疑不識。一向不犯可知。次辨仰持九者。若從對法對事。應為二九。但明差別階降不異。故合為一九。此對可學以辨。如上[2]上持對可學明九即是。唯此中順聖教作前事為異。次論止犯。或九或八。言九者。對可學事。上品四句。多用二不識作頭。有四僧殘。十六箇吉羅可知。中品四句。多用二識作頭。有四僧殘。八箇吉羅可知。下品一句。謂識事識犯。而不乞處分作房者是。可知。此以多罪是上品故。言八者。對教行不學明止犯。如次前九句。除下品前八句是。廣說可知。此等說者。須作五箇九句一位。或九或八。通有六九一八。
[0562a05] 第二辨非者。問對可學法作犯九者。與下止犯九句。如何取別。然下止犯者。謂不得處分。名為止犯。身業作房。即是作犯。體一名別。本無二罪。何得止犯九外。別立作犯一九。豈非虗有相對之名。而無實體階降。又若不如是者。前明可學作犯。就何事以辨。亦應不出雙犯。既言雙犯。而分兩九。故知不爾。又言可學事明作犯者。謂取過量境想。便是單作犯故爾。若作此解。縱單作犯。階品次第。不異殺戒境想上三。何須可學。別為一九耶。問對可學法。說止持九者。與作持九句何別。謂作處分。名為作持。即帶止持。此不相離。何得則為二九。若就名體各別止持者。義容可爾。然亦不得即攝同體止持。以彼不離作持故。亦既不攝明在雙持中辨。所以但言作持為九。止持之名。沒而不彰。又云。若從對法對事。應為二九。但明階降不異。合為一九者。明知以作法故。雖作前事而無作犯。豈非止持。既有止持。即是雙持。何以但言作持九耶。若言反過量境想。是單止持。故約可學。明止持九者。此義不然。論其階品。還同殺等。反作犯以明止持。即彼中攝。有何異相。更須別為一九也。問對事番行止犯。據何為九。上品四殘。次品四殘。下品一殘耶。又且不可學作犯。准境想上三。三三合九。以為階次者。計此止犯。是不處分止犯僧殘。將知亦依二房境想上三。以為階級。若准房者。義乖文次。復似不然。所以知者。如境想上三。一不處分。不處分想。謂是識事。二不處分疑。謂是疑事。三不處分處分想。是不識事。階次如是。向所立九。上品四句似收次下。以疑不識故。次品四句似總含三。以識事疑不識故。下品一句反當初句。以識事故。何因三品。如是翻到。一不可也。又准文驗九者。上品應是四闌。次品二殘二闌。下品一殘。文既僧殘偷闌。何以向九。九皆犯殘。此二不可也。縱九並殘。似當初句。分為此九。若如是者。對何辨識疑不識等。以其疑等應是闌故。何以並殘。此三不可。又言准唯識事。以為九者。作犯准文。九准識事。然彼通三。此亦應爾。此四不可。若無文孤起。義成虗搆。若依境想。又乖文旨。進退窮審。似當穿鑿。又問作持上品為一。次下各四。准何文說。豈可不言反止犯故。須用無罪罪少。以為上次。此亦不爾。所論止犯。既乖文次。將知作持。漫相反對。以為上下。作持既非可學。止持本不合別有。已如前破假入雙持中明。理同此壞。
[0562b20] 第三顯正義者。持犯階降。可為五九。或成六九。若以犯持對事分別。作犯止持。對可學不可學事。止犯作持。唯約可學。第一先舉作犯止持。對於二事。作則成犯。止則成持。故今還須約此二事。合辨作犯止持。以其同是隻犯單持故爾。問何者是也。答如殺戒境想及大妄語摩觸二麤語媒等境想。此是不可學事。前房過量境想。是可學事也。先明作犯。謂於前可學不可學等諸戒之中。各取境想。上三並歷緣罪三心。合成一九。止持反作犯。還對二事。合為一九。次明止犯作持。對可學者。然有其三。一就聽教兩犯二持。如處分說淨離衣六年等是。二約制教隻犯單持。如二歲六法受持衣鉢等。三就進趣修習。如學所學習戒誦羯磨等。此三位中。義束為兩。前二合明。以其同有根本犯故。又復齊是止犯作持為宗。是以此兩合明品數。言兩犯雙持者。以義而論。應分四九。良以二犯名雖有別。體[1]是故合為一九。持亦同爾。故使犯持各為一九。或可別體止持。謂上法止事者是。容可更為一九。第三進趣修習。止犯作持。總為一九。是故得有五九。或復六九也。又言九者。且依上三。亦可以理言之。
[0562c15] 准境想五句。即為十二十五。言十二者。謂以第四非人人想。應言一異。境本境想識罪二異。境本境想疑罪三異。境本境想不識罪。言十五者。謂舉非人疑歷罪上三心者是。數之可知。定數既爾。次隨分別。初先對作犯止持。須約二事。言作犯者。約殺等及過量境想上三緣事之心。文言人人想過量過量想等者。謂是識事。二人疑過量疑者。是其疑事。三人非人想過量不過量想。是不識事。緣罪之心。亦有其三。一是識罪故。人法中言殘作殘意覆者是。二疑罪。謂疑為餘六。不須治覆者是。三不識罪。如似犯殘。謂為餘六等是。以事三心。各歷緣罪三心。即成九句。先以罪三。對識事為三。一識事識罪。二識事疑罪。三識事不識罪。次疑事為三。次不識事為三。准數可知。此識事三句。心境相對。得究竟重。判為上品。次二品緣事並是方便。故判次下。據轉想故。若根本不識。便無下品作犯。問次下俱闌如何階降。答以緣人之心。有長短故。得有輕重。此三三句中。若不可學事。各下二句。句別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吉羅。若對可學緣事疑不識等兩箇三句。更加十二吉羅。又事上三識。識則罪重。以不聽識事。了心作事故。罪上三識。識便無罪。非不學等。所以無罪。事上三疑三不識。謂是方便。以其識時有重果可趣故。罪上三疑三不識。是究竟。以其識時無果故。若可學事三疑三不識十二愚癡。亦同究竟。次解止持九句者。如犯中九說。並以不犯根本故。名為止持。隨其重輕。皆句別相。及緣罪有犯。同前以說。合十二吉羅。以罪是可學故。緣事之心雖疑不識。以事是不可學故。聖不制罪。若過量事疑不識者。亦同犯吉。次就聽制兩教。二犯兩持及單犯隻持。合為二九者。先解止犯。即以房戒境想上三不處分不處分想等緣事之心。各歷罪三。以為九句。數法如前。皆不得處分。而作前事。隨緣事三心。上品三殘。次下各有三蘭。名異體一。止作二犯。合成九箇根本之罪。於事罪二心。各疑不識。並結止犯。故須倍加前二。合有二十四箇止犯吉羅。謂上品緣罪四吉羅。次下二品緣事罪上各十吉羅。次解二持。謂取境想所不出處分處分想。不犯者以之為持。如下衣法分受成不成中具有六句。十誦境想。多有第六不犯一句。今此境想。直階其犯。遂闕此文。據理合有。故以此句。即是其持。又反犯即持。明是處分處分想故。二房下文不犯者。僧處分作。還以心緣事罪。三三合九。作法如向。二犯中說。但以得法作事。是其二持。故闕無根本之罪。合為一九。不學中犯同二十四。又緣事等心。謂對作法儀軌文等辨。不同犯中緣事三心。對成不成說。遂合根本犯有差降也。別體止持亦九如前。但止法止事為異。問不可學止持准犯相翻。所以作持對於止犯。不望於犯。句句相翻。乃取處分處分想一句。離分為九。以翻止犯邪。答前明止持。但不作根本。即是其持。故准翻犯重輕。以為上下。若以作持反止犯。須以作法成持。為是要舉處分處分想。以之為九。方除止犯。若直依前者。如言識法識事識犯等。為是其止。為是其作。故不類前。又復識疑不識。對犯上辨異。亦不類前。已如上說。次進修以辨犯持。犯有其八。謂同舊說。反下品作持。以為上品止犯。初有兩句。事上不識。罪上疑不識。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識。次品有四。初二句者。事上識。罪上疑不識。次二句者。罪上識。事上疑不識。上品四中十六吉羅。次品八罪。此等無別根本。須用罪之多少。以為上次。此義應爾。又此愚癡總收前五。九中前二不可學事。上緣罪心及可學事。并後三事罪心。以為此八。思而可知。次明作持。[1]准有其一。謂識法識事識犯。反前不學犯等。問前二持反犯。九九相對。何以進趣以一反八。答前之二犯。根本差降。故須當品相對。今此止犯。一品吉羅。識事作持。反無不盡。故一反八。如下文中。多以一如反多非等。此亦如是。問所以持犯。各有止作。相對而論。並皆先犯後持者何。答如論持行。不能自別。要舉所防。以分能治。如下文中。但明犯法。謂諸境想人作人想不處分不處分想等。階犯重輕。識犯相已。息過不為。或准教奉修。方可成持。持之體相。隱在犯文之下。即是舉其犯法。生不犯行。故今解者。還准聖教。先約犯說階降之九。反犯成持。故各犯後。以明持九。總解已竟。
[0563c13] 次隨八文。一一別釋。先解初篇。第一總辨。二依文說。總解十門分別。一業不孤起。要由惑發。惑雖無量。不出三毒。故以初四。配於三毒。成犯之相。發雖由惑。暢必在具。具而論之。所謂身口。是以第二解身口成犯。身口之業。不過自作教人。故次第三自作教人。業不自成。要由詑境。是以第四犯境寬狹。犯境雖眾。莫過自他。為是第五境有自他。境緣雖具。無心不成。心有剋漫。所期不同。對境差舛。犯不犯異。故次第六辨其剋漫不同。雖心有所標剋漫之舛。及至造趣。境有差互。心有謬妄。有犯不犯。故次第七錯誤同異。八下眾任運。九立意。次第十對治犯。
[0563c24] 言起由三毒者。不淨行戒。唯以己為患故。以三起貪成盜故。二戒患通損益故。以三事起。還以三事。成妄語一戒。亦以利己為患。與諸不同貪癡起成婬。三事起者。善生云。若自樂行非梵行。是名從貪。若婬怨家眷屬。名從瞋。於所生母。行非梵行。名從癡。而境悅暢思故。並貪心成。盜三事起成者。貪心起成可知。善生曰。盜怨及燒埋等瞋起瞋成。若盜下姓。是名從癡。又祇摩摩帝互用佛僧等物。亦癡起成。殺三起成說可知。妄語規利。瞋非順情。故無瞋心。發思成業。若小妄語。理即通三故。論家汎說。妄語通含輕重。三起三成。二身口者位三。婬戒身犯非口。事決形交。非身不辦故爾。盜殺二戒。身業正成。以盜舉離處。殺斷相續。故身業犯。自作遣使。彼此俱辦。故口有犯。如呪物過開教人盜殺等。是妄語。口業正犯。顯己得聖。悕招名利。非言不宣。故口正犯。然作書現相。亦在犯限。故身亦有成。此據成論。身口互造。又依多論。此四位二。前三身犯。第四唯口。三身犯中。婬戒身犯。非口可知。盜殺二戒身業定犯。口有造義。如教人呪物等。亦成二罪。然是身業以教人言。了未犯要。藉他身故。心論自在者。口語仙人意所嫌。謂是口意業自性者不然。業性異故。事不究竟。故妄語口業。自稱己聖。非言不宣故爾。然身有互造。如作書現相等。但屬口犯。故心論云。口業。或身動。或默然。如布薩事。若言身意業性者不然。業性異故。
[0564a24] 三自作教人位三。婬戒自重教輕。教人為非。樂在前人。適非我已。故能教之人不重。出家之人正應勸人修善。反更助惡。故能教蘭。盜殺二戒患通損益。自作教人損境無殊。暢思亦齊。故自作教人彼我俱犯。妄語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若遣人稱己得聖。名利擁已。與自作無殊。故得同犯。所教人犯輕。若直教人自稱。招利擁彼。於我無潤。故但犯蘭。此局初篇說。若因此汎論。自重教輕。初戒是自輕教重。尼教僧漏失。是自他俱重。盜殺損境。及一切同犯者。是自他俱輕。足勸足是。若犯不犯說。亦為四句可知。若約能所以說。作兩箇四句亦可知。問自他能所此義何異。答自他者不論所教七眾之業。但取能教之業。對自作辨。若言能所。以能教業。與所教五眾有罪者。對說挍量。
[0564b13] 四犯境寬狹位二。婬戒該三趣境。是故名寬。餘三局在人境故狹。良以婬欲之性。順情內逸。垢心厚重。不擇境之美惡。誰問人畜。但使正道。暢思無殊。故三趣犯。以道相制故。又復不就損境而制。何容計境優劣階差。以其死屍犯者。有何可損。下之三戒事發於外。損在前境。趣別報殊。增微優劣。暢思階降。故人犯夷。餘趣則輕。言盜重者。良以人趣善因報勝。戀護情強。心慇惱重。故盜犯夷。非畜報卑。不知守戀。心微惱淺。故犯蘭吉。問地居諸天。報勝於人。所以盜天。但得蘭罪。答天雖報勝。趣別路遙。[1]文義稀。又復於物。戀著情微。損惱不重。又復天物。人應無用。以斯諸義。故所以輕。故十云。盜三天下重。北方人物不犯重。以彼國人於物無我所心故。人異此故。制犯夷罪。殺戒人重餘輕者。人是道器。今若殺者。損害道器。故所以重。餘趣報卑。形非道器。損害輕微。故得輕罪。天雖報勝。以無木叉。即非道器。又殺義稀。故亦蘭罪。問趣別義稀。殺天輕者。何以共天女行非。與人趣俱重。答天趣雖別。愛染無殊。不簡境之美惡。容有下就。為之義數。踰於盜殺。故與同。妄語人重。餘趣輕者。凡論妄語。虗稱己德。顯名招利。欺罔同類。義數稱心。非天異類。容不稱心。為亦義稀。故但輕罪。又復道之修成。正在人趣。若說實語。容有階漸。剋成己用。今被誑或。敗亂其意。失利處深。故成夷罪。非畜實語微益而已。今雖欺罔。損而非重。故但蘭吉。天雖報勝。而非道器。報德他心。復兼異趣。稀而無信。故亦輕罪。問天得他心。誑無信義。得罪輕者。佛得何等。答誑佛夷罪。若爾天亦應重。答天無信義。異趣義稀。故得輕罪。佛雖無信。同趣義數。當時聞知。故得夷重。不同殺佛以命未斷故。又釋佛無信義。誑但得輕。若爾佛無怖義。理應犯輕。何以怖佛。同得提罪。答佛無怖義。輕同於誑。但藉怖佛。為制戒之緣。又可怖佛同凡。齊結提罪。所以然者。為佛經時反生瞋。即成事惱。乘惱怖數。故得提罪。誑[2]怖名利。容預心起。又誑佛義稀。故得輕罪。問佛若無[3]悕。[*]悕亦提者。聖僧不可破。破亦成逆。答聖不可破。故破凡使不得聖。以得逆罪。佛雖無[*]悕。當時聞知。故亦同提。若爾聖尼境不可壞。壞應非難。答境雖不壞。陵慢業成。汙辱不淺。論其破僧。謂取歸從。聖無歸從。故不相類。問盜誑畜生並得吉罪。所以故殺畜。便有蘭提。答上二多智。財與命等。畜生少知。戀報情重。故得蘭提。保財意輕。故盜誑但吉。准此義時。人境四事罪階俱夷。非天四事即有夷蘭。畜生階四。謂夷蘭提吉。
[0565a06] 第五自他位二。不淨行戒。自他境犯。如弱脊等是。下之三戒。要在他境。盜以損主。所故以重。自盜無別可損。故聖不制。問何以盜得己衣蘭。答他衣己衣共在一處。意取他衣。錯得己衣。望他衣上。境差得闌。闌由己衣作。境差而得。故言己衣闌。而己衣無罪。以自施自慳等妨可知。殺他犯戒。故成犯境。自殺無戒。故非犯境。誑欲規利。何須自誑。
[0565a13] 第六剋漫分別。若望初戒。剋漫俱犯。下之三戒。如其大漫。隨三趣境。重輕結犯。若也專剋。此之三戒。各稱境犯夷。或若境差。三戒境差闌。若論異境者。其同趣為異境誤犯錯不犯。非畜為異境單闕並無犯。雙闕但犯輕。若非情無主物為異境。單雙俱不犯。一境既爾。廣說則無量。若其就剋辨漫。謂意在人趣。不簡張王者是。若望同趣。剋漫俱犯夷。若非畜為異境。上[1]本單闕。境剋漫俱無犯。下半雙闕。故剋漫並犯輕。若非情無主物為異境。剋漫俱無犯。一趣既爾。餘非畜亦然。
[0565a23] 第七錯誤。凡言錯誤。皆是舛謬不當之謂。若逐事曲尋。相在難分。若隨名剋定位。容有別錯。就境差誤。據心謬凡。現緣二境。相別歷然。及至造趣。事成有舛。二境交涉。名之為[2]借。若緣此謂彼。心想謬妄。稱之為誤。錯誤既分。須配四戒。位分為四。第一以二對。婬戒錯誤俱犯。良以患起內情。但得正道。暢適不殊。不隨餘想。是故誤犯。文言道疑道非道想亦夷。又不簡三趣。縱有交涉。但當正道。錯亦成重。第二以誤對三戒。三戒俱重。以其誤無兩。並不得云無心。故誤俱犯。文言男想。盜殺誑女。佛言夷故。第三以錯對三戒。三戒俱不犯。以望餘境。本無心故。如墮胎類。故所以知。第四以錯誤對妄語。所稱法錯誤俱不犯。如欲稱聖。而錯言凡。錯稱非境。如增上慢人。迷凡謂聖。誤心非巧。故並不犯。
[0565b13] 第八下眾任運。如沙彌時。教人殺盜。及稱己聖。教已受具。所教之人。遂本言教。獲財斷命。欺前令解。能教沙彌。三性之中。任運犯三波羅夷罪。若語自作不善。性有善無記。無前後。自業亦通三性。若受戒未竟。所教事成。即是邊罪。不發戒品。若受欲竟。所教事成。罪戒俱得。以其善因圓滿。惡業成就故。是以十律云。未受具時。取未受具人離處吉。次句未受具人取受時離處吉。次句受具人離處夷。受具時作方便。取有二句。一[3]言一夷。受具已盜一夷。受具人取非具人離處闌。以此文故。知有任運。婬無可知。
[0565b23] 第九立意次第。問戒相雖眾。所以制四者何。答為斷三毒故。阿難語孔雀[4]對言。世尊為欲調伏貪欲瞋癡令盡故。為諸比丘。說增戒學等。所以爾者。凡聖制之興。為防患本。患本雖眾。無過三毒。如人欲止長江。先塞泉源。此亦如是。貪心起於前兩。謂殊內外故爾。瞋癡發於後二。瞋境雖二。得罪不等。誑要有心。故各立一。以斯義故。但制四戒。問戒能防非。不斷性結。何以而言。對之制戒。答據理對治。戒能防非。定除細亂。慧斷結或。但慧不孤興。必也因定。定生有本。功由淨戒。此推功歸本。故言制戒。為斷三毒。尼後四戒。深防故制。即前四枝條不勞別對。乃至下篇用於此釋。言次第者。憙為易犯。建在初明。故祇初戒。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即是十月二十七日制。餘三六年並是冬分。盜第二半月十日。謂九月十日。殺第三半月九日。謂九月二十四日。妄語第四半月十三日。謂十月十三日。以此文驗。足彰次第。又是障道次第不同。五十二戒可知。
[0565c16] 第十持犯對治。比丘四戒止持作犯。言對治者有兩。一總對治。謂五支根本業清淨等是。支者條也。支者因義。又可別義。於中前四是行。後一是願。行中初三。就所除辨行。初二是業。次一煩惱。第四念者。能治辨行。謂念修持戒功德及三寶功德。以正念故無惡覺觀。無惡覺觀故不造二業。二別對治。謂離染清淨對初。少欲之行對盜。慈悲之行治殺。實語之行除妄等是。
四分律疏卷第二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二末

[0566a06] ●自下別解。初戒有四。一制戒意。二釋名字。三具緣成犯。四闕緣義。此之四者。並有通別。諸戒例然。一制戒意。一通二別。言通意者。如多論云。以結戒滅將來非法。二滅將來疑網。知輕識重懺。除對治故。以善護偈中不分輕重名種。三招生十利功德。正當制意故。下文如來出世。見眾過失。以一義利故。為諸比丘制戒。乃至正法久住。偈言演布禁戒經。此是通意。義該諸戒。下文不更說。二等是制戒。不聽婬者。婬欲之性。體是鄙穢。愛結纏心。躭或難捨。既能為之。則生死苦增熾燃不絕。沉輪三有。莫能出離障道之原。勿過於此結患之深。寧客不禁是故聖制。二釋名字。亦有通利。通者戒是。別者不淨行等是。言不淨行者。是婬慾法。所防之過。戒是能治之行。但治行既通。戒相難分。寄緣以彰。欲使觀過興猒。脩不淨觀。離染行戒。能所通舉。故名不淨行戒。三具緣成犯。亦有通別。言通者。人解具緣。一切諸戒咸具五緣。謂一是比丘。二有所對。三有心。四心境相應。五事成究竟。唯除婬酒。闕無相應。非無此義。太成漫該。不存此說。今者解釋。自有通別。通緣有三。一是大比丘簡非所被。文言若比丘故。二制廣教後。以其初人教未攝故。三無量病壞心。簡癡狂等。此之三義該括上下。故明了論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來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癡法。是人則犯僧伽婆尸沙。且約十三。餘類亦爾。乃至吉羅皆同此說。下不更說。言別者。此具四緣。一有正境。二有染心。三起方便。四與境合。若為怨通。亦四緣成。一正境二怨逼。三與境合。四者受樂。此戒通三別四。七緣成犯。四闕緣義。一解闕通緣。全無罪。可知。亦可闕初及第三。或有罪。即方便中闕緣方便。或無罪可知。闕第二。全無罪。次闕別緣。若闕初緣。非道道想疑。得二偷蘭。亦可非道含六。如內色外色。內外色等是單雙。各六得十二。蘭闕二三。兩緣無犯。闕第四緣。有二偷蘭。從破威儀。身手未及輕闌。小眾對手。三說悔。從身手相。及至未成。重來重蘭。大眾懺應三乞。乞已應一白。白已亦應三說懺。此多論說。依十律。大眾八人。小眾四人。此律四人為大眾。二三人為小眾。准自言毗尼者。七聚中已說。怨逼闕緣。比說可知。闕通但一方便。闕別有四。但五方便。
[0566b19] 次釋其文。攝論解毗那耶為四。明了論偈曰。解戒五相九毗尼。釋曰。如諸佛所立戒。一一戒應了別五相。一緣起。謂由飢餓難得為緣起。二起緣起人。謂須提那。三立戒。謂若比丘共餘比丘乃至不共住。四分別所立戒。謂此何者為比丘等是。五決判是非者。三處已下是。或依增五毗尼五。答一序。謂制廣之由。二制。謂初結戒者禁防違失。三重制。其相未圓。跋闍隨結。四脩多羅。略釋戒本是。五隨順脩多羅廣分別是。依上三處。科釋此文。義並無嫌。今且一解。就此婬戒分二。從初至正法久住辨結戒相。以明行法。酬身子第一請。第二欲說戒已下辨說戒相。以明教法傳持之益。酬身子第二請。此戒既爾。諸戒同然。就前文中有三。一至呵責已來正明比丘不勝名利。廣興有滿。壞其略教。制戒之緣。滿過既興。冥須聖禁。是以第二告諸比丘已下正明隨其缺犯。制廣補略。使識相護持離過。於前大聖制戒。豈唯止惡。原欲集生利益之行。是以第三集十句下依教奉脩。必招十益。此三義通。諸戒同爾。
[0566c13] 就初緣中文二。然大聖制戒。不得無事。而興要因滿過。是以第一從初至種子已來明其犯相。過狀顯彰。理令呵責。是以第二時須提已下廣明呵責。示所不應。初文復二。初至我能為之出其犯緣。第二未見已下正明其犯。犯緣文三。初如來住處示犯制之方。第二時迦蘭陀下出犯過人。第三時世已下還村受勸犯之緣。如來實於聖住梵住天住。中住今示說有方。故言在此毗舍離。毗舍離者。此云廣愽嚴事城。鼻奈耶秦言廣愽。多云。因龍名城。第二句云。迦蘭陀者。多云。以鳥名村。見云。小鼠名。毗舍離王將諸妓女。眠一樹下。有一毒虵。從穴而出。欲螫於王。山鼠鳴鳴。喚王便得。不覺虵害。以鼠思故。即封此村。供奉此鼠。田鼠號村。故曰也。須提那文有錢四十億。即賜封長者之位。因居此村。號曰迦蘭陀長者。即是須提那文。須提那子者。多云。此名求得。又明了論名善與饒財等者。多云。一眾生數財。謂奴婢馬牛等。二非眾生數財。謂金銀七寶等。更無過者。故曰饒財多寶。聞佛說法。違世無常。觀此財寶。多生三毒。害人善心。過世毒虵。王賊五家。理非定屬。深思推己舉自。戰慓毛為竪。猒心決定。故曰持信窂固。言出家者。謂形法二同。言形同者。謂捨外財及以親屬。除飾好剃去鬚髮。故下律云。若多若少皆悉捨離。故五分云。在家逼迫。猶如窂獄。故須捨棄。此出有為家。言法同者。得戒在己。斷惡脩善。五分云。出家寬廓。猶如虗空。此入無為。故曰出家為道。五分。善來十中似如羯磨。文云。剃除鬚髮。披著法服。餘悉不論。
[0567a15] 就第三犯緣中二。第一遠緣。二須提那母已下設勸近緣。前文有三。初生念之由。二時須提那已下生歸緣。歸緣之念。念者欲棄二損。而就兩益。三作是念下如念還村也。近緣文二。初舉財以勸拒。而不從三勸三拒。一文廣出。餘二略舉。其母捨去已下舉色以勸從而不拒。文二可知。五分云。父母共勸。此事甚易。我能為之何。故須提那作如是言見。論云。須提心樂道門。不欲還俗。即自心念。若不與種。終不置我。日夜相惱。若暫與子。令彼心息。不復嬈我。我因是得安住道門。故作是言。第二犯中不見欲穢者。未制廣教。不見行欲。是出眾之愆故也。既云三行。何以言。初以未制故。故十律伽論並言未制前。須提多犯婬是犯不。答最初不犯。下戒然。因辨三人持戒菩薩持戒。反而合契。到而成順。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羅漢持戒。得與緣聚。無煩惱故。如那律。是凡夫持戒要也。離緣緣會難護故。經與凡為喻。身口如釜。業思如水。色境如薪。內有煩惱。火與境薪相應。不能不沸。即須提那是。有鬼處胎等者。示欲之過。彰生生不絕。西音毗闍抲。此云種子。求種得故。五十見論等文並云[1]績種。道成羅漢。與此文同。超過學表。勝出獨絕。故名尊者。
[0567b11] 就第二呵責中文二。初比丘訶責。彰所不應。二世尊以此已下如來教主。親自呵責。所以須比丘訶者。若理越時情。則絕於鑽仰。既為同徒所訶。明知分在己位。理宜剋去。謹約不犯。故須比丘訶。所以須佛訶者。玄軌之教。出於高範。功瑳之益。義存我友。為彰比丘。言不虛設。是以佛訶問事歸教主比丘。所以呵者。欲明比丘。是其同徒進止俱遊。宜應先知。故在前訶。又要因舉過。方呵責故。但大聖道尊德高位。殊成隔理。無私察義。無先知故。須後呵問。此戒但一。有佛比丘訶無俗人訶者。起過在屏。無俗人見故。若爾比丘何因得。訶答比丘同。徒雖不見作過。覩相撿實。故得有訶。俗道位殊。不得撿問出家之人。故闕無俗呵。如盜三人呵煞。但佛俗無比丘呵。妄語佛訶。或不訶制。或外道減年。等是不同。之義隨文釋之。
[0567c01] 比丘訶中文三。初至愁耳發覺所由為。呵之緣二。諸比丘言已下切[土*差]其人正明呵責。三諸比丘下舉過白佛請聖制戒。禁防違失。初文復三。一覩己過犯內心燋惱。威儀改常。二諸同學下覩相撿挍。三尋便伏引。初文有二。一歎須提。先有行解。顯昔異今。二時已下威儀改常。彰今異昔。前文中謂善知識。略教戒行。故曰無事不知。並能奉修。故曰皆行。亦堪導物。故曰教人。今由恥己過非。內懷慚負。故曰常懷愁憂。第二撿問中。先問下句。汝何愁耶。次問初句。行解既備。理合怡然。今何所憂。三執事以問。理是無憂。而反慘結。當應是汝不樂梵行耶。第三自言我甚樂者答下二問。二近在已下却答初問愁慘所由。所以訶人無少欲知足。但言同學答。作在私屏。故言同學。非不少欲。如漏失中諸親友見等。第二正訶中總訶不應。二於如來[2]已下舉其所應。顯其不應。三汝今已下結成不應第二言汝於如來清淨法者。謂略教之法。汝應喪生死因。壞生死果。修出離因。證出離果。是汝所應。云何反與故。二行不淨行。呵意既爾。次釋名。字於欲者。此思前煩惱貪染之心。愛著前境。名之曰欲。佛所說法。廣彰是過。令諸比丘。戒防定伏。空慧正斬。逍然無累。稱曰無欲。從此貪後。發不善業。默染淨心。能招三塗生死穢果。曰垢。善修對治。離諸惡業。字曰無垢。思後重貪。思求前境。轉增愛著。如渴思水。能暢思業。名曰渴愛。知其虗詐。妄見非實。正念現前。渴愛自除。故曰能斷。人天生死。在上喻巢。三塗生死在下喻窟。集因既亡苦果隨。喪故言破壞巢。窟除眾結縛。脩道諦愛盡。涅槃證滅。諦第三結。中汝今云何者為彰應行不行反與故。二行不淨行。邪經反為故。對偶為二。名曰故二。第三白佛。見云。不欲令佛獨譽於己薄賤須提遣出清眾。又亦不以此惡法相闕亂。故依實白佛。請聖制戒。禁防違失。
[0568a08] 第二佛訶文二初至不淨行來正明如來聞舉。即訶恐生諍亂。躬在僧眾。應機而問取無。其自言使。過有所歸。二爾時無數時已下既得自言。正明呵責。前文有三。一集僧。二應機而問。三彰自言。以此因緣集僧。多論五義。一現佛不自專故。二共眾量宜。然後結戒。令犯罪者心伏。三凡有法事。集眾共知法久住故。四為肅現在將來。微佛成規。諮眾取足。五諸佛法爾。僧有五種。一群羊僧。二無慚僧。三別眾僧。四清淨僧。五第一義僧。今集僧者。但集後二。不集前三。以非法故亦可都集。次第二句於中文二。初舉問法。次正舉法以問。知而不問者。佛不以己知見輙說罪過。證他犯問。佛若問者。多論四過。一不順諸佛常法。二違自言治法。三令眾生怖懼不安之想。四逆說人過。非大人儀禮。言知而問者。佛一切知見現同。不知而作疑問。多論四益。一順諸佛常法。二順自言治法。三合眾生安隱不生怖懼。四順於大人聖主儀禮。雖復疑問。若不應時則不應問。是以次明時問。不問來時。而疑問有二。一要在比丘眾集時問。二是結廣教時故問時而不問者。亦有二意。一沙彌俗人前時不問。二非結戒時不問。雖復應時。若呵責制戒。不能滅惡生等。亦不疑問。是故次明義合不合。義合疑問者。多論四益。一知先作無罪。得除憂悔。二因之結戒滅將來非法。三佛既結戒。決將來疑網。四能生十利功德。有斯四益。名為義令。無此四益義。不合不問。但此三中知之與時。通損益義合。唯益無損。故言義不合不問。不言義合不問。二知時義合下正問。三自言者。五云。情懼金剛故。
[0568b11] 第二佛呵文三。一總明佛呵。二汝所為非下別列呵詞。三爾時下總以結呵無數方便。呵責者。謂呵前過非。責息後犯。
[0568b14] 別列文四。初行有違失呵。二汝須提那下舉清淨法。結彰所不應。三告諸比丘下舉情事損益。略教以呵。四汝須提下舉清淨法。結彰不應。言所為非者。縱放身口。違理作惡。故言所為非。此句總呵。所作既非。乖身口法式。故曰非威儀。非息惡之士。名非沙門。所作垢穢。故言非淨行。違略起非。即非如來順教弟子。故言非隨順。行第二結訶可知。
[0568b21] 次第三文四。一舉情事損益勸捨順行違。二何以故已下釋成勸義。三何以故已下舉略轉釋。四說慾如火已下顯慾多過。釋略制斷。亦應有一。何以故。何以略教須斷慾法。故言何以故。慾多過故。文無者略。先釋初句。毒虵有三種害人。一見害。二觸害。三吞嚙。害女人亦有三種。害人善法。若見女人。心發慾想。滅人善法。若觸女犯殘。滅人善法。若共交會。犯於重罪。害人善法。此三義同。亦應無在。但有多異故。勸犯毒蛇。言多異者。一為毒所害。但害一身女。害無數身。二毒害報無記身。女害法身。三毒害人形。女人害心。四毒害足數。女害不足數。五毒害得生人天。女人所害隨於地獄。六毒害猶得聖果。女害不會聖果。七毒害者佛所憐愍。女人所害為聖呵責。損益既殊。浮沉天隔。是故勸汝。寧犯毒虵。莫犯女人。二何以故者。此一何以故通釋上二句。第一何以故者。何以犯於毒虵。現見蛆嚙之苦。而我勸汝。寧犯義故。然犯於毒。但有現在暫時之苦。無波地獄累劫之殊。是故釋言。不以此緣墮三惡道。第二何以故者。何以犯女人現有適樂。而我勸汝不聽犯故。若犯女人。墮於惡道故。是故釋言。乃至惡道。此謂但舉七中第五。以釋勸意。餘略可知。第三舉略轉釋。何以故者。何以犯女墮地獄故。以我略教。說斷欲法。違教過重。故墮地獄。說慾多過。合諸比丘。方便除棄。故曰說斷慾法。斷於慾想者。謂思想女人心也。滅慾念者。追求前色。守境不移。名慾念。慾勢者。二身交會。轉增著境。名為愛結。如來昔教廣彰慾過。令諸比丘。識相禁斷。故曰說斷慾法。乃至越度愛結。下二轉釋單釋。勸捨順意。亦應言道。何以故。何以犯毒。不墮惡道義故。釋言不違教故。又應言。何以不違教。以毒非過故。以釋勸行。違意文略。第四釋略教斷。意慾多過故。慾性違害。故曰如火。婬慾草炬燒人。法身之手婬慾果盛害人。法身樹枝。慾樂不久。猶如假借。拈骨無膩。癡犬咬之。以涎唾為美。慾樂無味。凡夫妄著。以不淨為實。慾集眾或。猶如段肉。慾樂非實。故曰如夢。婬慾峯刃。傷人戒足。慾消眾善。如凡器等。婬慾害人。如毒蛇頭。婬慾傷人。遍於五道。如轉輪。乃行慾之感。厄苦之果。如在尖標。慾重禍深。傷人迅速。如利乾刺。慾患至極。故曰甚可穢惡。如來說過。故曰呵責。第四結訶可知。
[0569a11] 第二制廣補略文二。初牒前漏過為結之緣。即上若犯有漏法。二自今已下制廣補略。即上然後結戒。告諸比丘者。以須提那比丘中一數故。須提者[序-予+千]其犯人。癡人者。多云。彰是具縛。如師呵弟子。亦非惡口。見云。慈悲心言也。多種有漏者。顯造感生之業。不絕最初等者違略。二自今已去者與廣。時分如祇。五年與諸比丘者。教網普[雨/活]。結戒者制廣。准其犯相。重輕位定。各有分局。稱為結戒。解此結戒。六門分別。一制廣補略。二解本制之興。為除鄣道等業。三辨此教。託緣不同。四結戒具緣。五教相所詮。六解大聖制意。文別義殊。
[0569a22] 初門有四。一定廣略兩教。二略廣差別。三辨制廣略不同所以。四制廣補略。言定兩教者。略且有四。一止觀門。如是應念等。二進脩三覺門。諸惡莫作等。三善調三業門。善護口言等。四隨事彰過門。說欲如火等。此局釋迦。若通六佛略教者。如戒文說。廣教或二或三。言二者有三種二門。初二者制聽。聽者如房長等。一切雙持犯。是制者。如要作不作單持犯是。第二二者。已未分別。復為一對。離盜煞等。受說安等。遮末起之惡。如訶人遮滅。終罪過諍。除已起之愆。第三二者。止作分。別復為一對可知。或為三者。謂上中下。如離煞生等制。離學問誦經尼聽教授等制。脩此為上人教。判為上房淨德衣餘食法等教。則為中七法。治罸捨懺。[雨/復]藏有過可治。有罪可滅。此教為下。此據對人。故有此三也。所以名廣者。三義故廣。一顯罪名。如夷殘等。二彰果報。文云墮二道。又目連問經若犯夷。人間日月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墮泥。黎中三具明懺。除終滅之方。以斯三義。故名為廣略。無前三等殘。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提。二十億六十千歲可呵法。三億六十千歲吉。九百千歲蘭。五十億六十千歲墮所以稱略。第二廣略差別者。一根本枝條。二所為利鈍。鈍人廣教。利人略說。此就受法難易。若據受法多少廣。利略鈍三。待犯不待犯。略被淨人。故無犯說。廣待犯故。答兼抑許漏起方興。四請不請。略則直陳。廣請方制。五罪輕重。人言略違一教故吉。廣汙兩教夷。人言利人故吉。鈍根者夷。此未必然。以其吉名廣教。方有何得。舉後廣名。以名前略。今解。唯有業道。無別罪名。如出家人。未制已前犯者。但業行罪。然出家人重於俗人。有無作戒可違。是以善生云。有二人作罪。一受戒。二不受戒。但受戒者重。不受戒者輕。何以故。違佛語故。若制廣後犯。即有二罪。一得業行罪。二犯戒罪。此對性惡。若其遮惡制後犯者。唯有犯戒罪。第三判兩教不同。第四制廣補略。並如上辨。
[0569c06] 次解第二。凡障道之業不出性遮。言性惡者。如煞婬等。無問聖教。禁以不禁。作則是違。體是不善。障道招報。損害深重。故曰性惡。言遮惡者。掘地壞生。造房等類。佛未制前。造作此事。業性輕微。體非不善。但以事務紛動。妨修道業。與理靜相違望。障於脩道。名為遮惡。前煞盜等。亦障修道。豈非是遮。體是不善。且從性說。此言遮性。就事以辨遮性。非就罪名種。若論罪名種。悉是遮惡。以未制前作而無犯。由聖制後方有罪名故。爾事雖遮性。一禁已後。違教處齊。下沉義一。俱稱為惡。若爾前性亦遮。何以言性者。以性強故。是以智論云。十善舊戒。五篇客戒。
[0569c17] 次解第三。教不孤起。必託緣而制。境緣雖眾。要唯三性。謂善惡無記託善緣者。如掘地論義。女人說法。[雨/復]頭人等。輙教誡尼實得道。向未受具人說或。心悕名利。讀習受持。如斯等輩。事雖是善。亦乖聖意。則生過不輕。是以如來興教防。之託不善。緣興教者如煞盜等。一切違緣。是不善法。託此違緣。亦能起作諸不善行。性是違害。障道處深。亦須聖禁。故曰也。託無記緣興教者。謂掘地壞生等。業雖無記。不招苦果。然亦事務紛多。障修道業。是以如來制不聽。為息彼紛動。終獲道益。故曰也。
[0570a03] 次解第四。結戒具緣者。必制託緣。事假犯請。要因八義。方興聖結。言八緣者。一比丘。謂被大僧非餘眾故二漏過起。謂犯婬事等。一一自分。以結初戒。不防盜等。三比丘舉過。以須舉覺。聖方治故。四佛在坐以結。是佛結故。五集眾以因一犯。教細通禁。六對眾撿問。若不自撿。恐鬪亂阿濫。七犯者自言。若不自言恐。濫罸良善。八犯局最初。此八具滿聖方結戒。若緣少缺。抑而未許。斯之八者。位言興結。
[0570a11] 次解第五門。既託緣具義。教必有詮。所詮是何。謂一犯。二不犯。三輕。四事。指文可知。作過緣具。現違聖教復自壞行。汙本所受。名之為犯。善興義順。受體光輝。名為不犯。劣弱方便。以之為輕。增強究竟。說以為重。此四句中各容二行。先明犯法生。二行者如五緣成煞等。未與犯緣相。應是其犯。法若與犯緣相。應名為犯行。犯行無不犯行。善惡不俱故。此據一心故爾若舉犯法。得生犯不犯行可解。云何犯法。生不犯行。聖舉犯法。欲使僧尼識而不違。離過行成。名不犯行。若生犯行。順犯法成。違聖制意。生不犯行。違犯法成。順聖制意。二不犯法者有三。一止持以明不犯。一切無有婬意等是。或諸戒諸開緣。如不受樂等。二進趣作持以明不犯。如戒定慧等諷誦三藏。是不犯法。若其懈怠。即有不舉無知。便成犯行。若策進身口。習策行解。成不犯行。問已有犯。法成不犯行。何待不犯法。成不犯行。答犯法生不犯行。但是止持。復須不犯法。以生作持。又問已有不犯法。得生犯行。何須犯法。以生犯行耶。答不犯生犯。但是止犯。故須犯法。以生作犯。三就具二持。以明不犯。如處分說淨離衣六年等二行可知。三輕法如不成者蘭吉。又下三篇等是四重法謂成者夷殘。又上二篇等是。若重成重行三時俱重。及但受樂。謂隱之在心。不可從緣悔等是。重生輕行者。謂八業中下七等。及本無[雨/復]心。可有學悔。及媒等亦爾。輕生重者。打佛羅漢深厚纏等。輕生輕者。掘地壞生等。
[0570b12] 次[1]解第六。三門分別。一列數釋名。語結而言。相非一揆。要而有六。一日深防。二限分。三約相。四示過。五心境。六內外等是。過犯未窮。預加重約。禁微防者。以護根本。如斯等例。故曰深防。制為當機。恒存為分。力未堪行。雖作不犯。此是限分。過損理違。道俗通禁。依王國法。准俗制道。此名約相。罪狀未彰。預興過地。逆班譏醜。使耳目聞見。此名示過犯。犯不孤起。託境關心。心想易流。緣無定據。境有優劣。心有濃淡。或制心從境。或制境從心。是名心境。犯不自成。成由緣集。因藉萬差。要唯內外。名內外制。二次辨相。深防相者。如尼[雨/復]藏。飲用蟲水。搏比丘及二眾。初戒等限分相者。如聲聞。不制三聚。又律議中除意地。又就身口。除夢中等。就覺中故誤。故中二眾。漏失增上慢等。衣食將補。疑想等是。約相者。謂報時處事等。就報中。有約趣相。如煞盜等。又約形相如初戒。餘可知。三辨所以。良以過興從緣。緣無定據。患生不等。理無齊抑。故致聖制有斯差別。其稀數譏。過或從境緣等。並六所收。不須別辨。
[0570c06] 第三益利之行。然行不自立。託教而成。教能出生眾行之本。是其能集。所生眾善。何限斯筭。一方犯宜略標二五。故稱為十。能詮之教。表彰曰句。所詮之指以之為義。此句總舉顯成教益。通而論之。一切順教。俱得十利。有四持戒。事雖似善。不得十利。一為勝他故。二為名利故。三為眷屬。四為世報。
[0570c12] 自下別明利體。就中文三。初有三利戒法。能生眾生功德。二次六利明別行功德。三次一利興建正法行。以有上二眾別善成。任持正法。千載不墜故爾。攝取僧者。廣教線經。任持行者。離於身口七支等過。如線貫華。便不分散。故曰攝取。身口既攝。行合崇和。名之為僧。既制此戒。令諸比丘半月一說。相與同導。施去違淨。故曰歡喜。依教奉修。必剋大果。以自適神。故曰安樂。自下別行利。初二生善。次四調伏滅惡。未信令信者。見云。由制此戒。令其隨順。威儀具足。未信見之。而作是言。沙門釋子難作能作。所作極重。見如是已。便生信心。又復外道見佛。有毗尼藏。而作是言。佛弟子等亦有圍陀。如我無異。而生信心。故曰未信者令信。見云。若有信心。出家修學。禁戒人見。所行甚為恭敬。云何盡壽一食而修梵行。見如是已。復生信心。已自有信。能生他信。故曰已信令增長。此二生善。自下調伏滅惡。行言難調者。見云。破戒比丘三業不慎。心志剛強。內無羞恥。名曰難調。佛為制戒。教僧責罸。不得動轉。改過懺悔。奉修聖法教。故曰令調順。慚媿者。謂清淨比丘得安樂者。見云。佛制此戒。治罸惡人。不同說恣。清淨比丘得安隱作法。不為惡嬈。故曰安樂。斷現在有漏者。見云。不善[雨/復]五情。現作諸惡。為人捉打煞縛。名現在有漏。由佛制戒。教[雨/復]五情。不起現惡。故名為斷。斷未來有漏。佛為結戒。禁守防護。現無惡因。未來漏果畢竟不續。故名為斷。自下興建正法正。法久住者。見云。三種。一學正法久住。謂三藏法由人奉脩。攝法在己。使不論墜學之所依。正法興顯。故曰久住。二信正法久住。謂三藏中十二頭陀。禪定三昧等是。三得道正法久住。謂四沙門涅槃道果等。欲說戒者。
[0571a17] 已下第二大段辨教法傳通之益。酬前說戒之請。就中文二。初明戒本說之儀則。第二若比丘者已下正明戒本。文約相隱難識。自非廣辨。無由可時無。是以次明廣解戒本犯等四句。此戒既爾。諸戒同然。下不繁說。
[0571a22] 戒本文三。初明略。制二是隨。結三滿足戒。本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者。正是如來欲顯茲戒。傳益未伏。非教不宣。為制戒本。傳之未聞。以自誡約。承旨遵奉。半月一說。故曰如是說等。如是之文在下者。是略制對緣。但有四句。
[0571b03] 第二隨結文二。初明跋闍心異隨結。次辨林中境殊隨結。初總分別。可為六門。一明隨來意。大聖結戒本。為備防違。失開犯顯。然若事周悉。一結即定。若其相未圓。更須隨明。使教法堅固。具足流通。故所以爾。二疊制明隨犯及不犯。犯不犯者。以其防過未圓。故須隨結。若前制理含。更須隨開。言隨結者。如此戒異語。食前食後。嫌罵掘地等。言隨開者。如增上夢中。別食七緣。洒浴五開等。三隨結戒本別不別。別如假根。餘皆合明。若對隨開。一向無別。問假根是隨。何以別制。一解防巧故爾。亦可離合趣就一義。四約人初二。若隨開者。不論初二疊而制犯。若離有別最初。所謂謗是合則無。初如此戒。二隨死屍異語嫌罵等是。五約違教不同。須提初故。單違一略。跋闍隨結。俱違廣略等是。隨結戒本別者。亦違一略。其隨開者不違廣略。六約正制及隨得罪多。少林中三罪。以道相制。故亦有違教。跋闍二罪。須提一罪。但有惡行。自妻故無業。道初故無違教。此准多論。若出家人一切邪者。須提但無違教。二隨具三也。前文七句。一心異。起犯先疊。前制如是。世尊與諸比丘結戒者。出其前制。明後之犯者。過同於初。已該禁限。但以緣異。故須更結。明非初犯。故重舉之。心異者。謂己非比丘故。以上須提情樂道法。有戒可犯。理在不疑。然我情猒道法。心悕俗網。異想之生。不應是犯。遂便還家。為此過非。二彼作是念。我當云何者。[雨/復]生疑心。不知我本。情背上法。心悕下趣。為當失戒。無戒可犯。為當不失。有戒可犯。於犯不犯。情疑未決。故言我當云何。三即便已下[打-丁+(改-己)]託同徒。陳己疑狀。恥負真聖顏。闕無自請。進否聽佛。故曰隨佛教勅我當奉行。四時諸比丘已下愍彼情憂。為申疑滯。亦同疑故。所以不呵。五佛判是犯。六化儀從緣。開令捨戒。因跋闍無心存道。雖羸不捨。帶戒行非。猶亦是犯。是故其餘羸而未犯者。聽捨戒還家。故曰若有餘人乃至還家。為彰此人。羸而捨者。即是去時如法。後還非彰。復來時有益。進退合理。故曰若復欲出家乃至受大戒。增一阿含僧伽摩比丘七返降魔。然後得道。自今已後。捨而更出家者。聽齊七返七。隨結戒本。加前四句。第二境殊隨結。文七。一對異趣犯。二眾多已下發覺生疑。三咸共已下伺獲得實。四諸比丘下詰責辨違。五彼比丘下引制境非彰己下犯。六舉以白佛以此境非言或其情故亦無呵。七佛判同犯。
[0571c19] 第三滿足戒本。一定戒本文八句。若比丘者總明受法行。二共比丘離明受法共。三同戒離明行法同四不。還戒明清淨不捨有戒可犯故。五雖猒道欣俗。隨行羸劣。而亦不捨。猶同犯位。故曰戒羸不自悔。六犯不淨行等託境行非。第七結罪。第八治擯。故曰不共住人。言九句。謂離出乃至共畜生列境界。以林中生此。何以合辨。今解。但八所以得知。凡隨者績結。前制未圓。故績舉。二結尚共成一戒。豈況犯境闕少。績辨林中。不入對境。行犯文中。又此別出境界者。前言犯不淨行。何境起犯。以此推思。為八者勝。二次辨通塞。若比丘一句義五文。四共同二句義五文。初不捨下三文。義局此七。八義初篇。問共同等四。並在此戒下。三無者何。答欲明此戒。愛心久習。事難卒捨。是以佛聽捨戒還家。以禮自處。欲使去時。如法來時。有益有捨。可對須彰不捨下之三戒。若捨戒為煞。猶亦是犯。捨而無益。故不開捨。既無捨可對。故不須不捨句來。共同理有。既蘭不捨。相與俱無。若爾對初開捨。豈不失下戒。答一切皆失。若爾何以下戒無此不捨。答以不對之開捨戒故。
[0572a14] 次廣辨相。文二。初至滅濵來解其犯相。二不犯者下廣解不犯相。前文復二。初大僧犯相。二比丘尼下四眾犯相。此戒既爾。諸戒同然。就大僧中分二。初至不共住來略解八句成犯之相。彰犯相不盡。故名為略。第二三種行不淨下廣解戒本。六七二句。對三趣境。犯之方法。略釋八中。即為八文。位言各三。謂舉釋結或。少者略也。先解若比丘者。一舉章門。次釋。釋比丘義七門。一列數釋名。二總別。三受隨。四聖凡。五假教不假教。六捨不捨。七偏解。第八先解。七門內中間五門。第二總別分別。初一總。下七別。三受隨位。四善來羯磨。此二唯受。乞求割截。此兩局隨。破結使通。兩名為等。三一非受名。亦非隨名。昔解自稱亦受者非也。十云。賊住故四。聖凡位三。善來破結。此二是聖。相似自稱。位是其凡。名為乞截羯磨等。四義兼凡聖。五假教不假教。善來等二羯磨等少分。是聖人故。內有明慧。不必要假教脩。餘是凡故。要假聖教。曲宣方軌。六捨不捨。即向不假教等。亦無羸捨。即前假教者。容有羸捨。初七二門至文中釋。問所以無三歸八敬者。一解羯磨替故。又明二眾齊八種故。若加此二。即數十各九故。不彰此局。亦可是略。又既有乞求。餘頭陀等類亦應然。略不說也。祇一比丘。十律四比丘。五分十一比丘。多云。若比丘者。七種得戒。盡在其中。見論。名為比丘者。含下七種。及與沙彌。都是比丘。故曰名為比丘。此即總別之義。相似比丘者。謂犯重人。內實破戒。威儀相貌。似他持戒。故曰也。自稱者。十云。謂賊住人。自言我是比丘。故曰也。若其自誓者。此有多妨。如來金口。命之善來。故曰也。順於聖教。以乞資身。離五邪命。正命自活。故曰乞求。言五邪者。論云。一為求利養故。改常威儀。詐現異相。二為求利故。自說已得。三為求利養。強占他吉凶。四為求利故。高聲現威。合人畏敬。五為求利故。稱昔所得。利養以動人心。擊發令施。離此五邪。名如法乞。著割截衣有二利。一毀其細耎。離自貪著。二不為王賊之所貪奪。常有資身受用之益。奉順聖教。恒者此衣。故曰也。破結使理解心中。而發具戒。故曰也。第八可解。是中比丘者。還疊第八。重更解釋。問何故偏疊第八。不疊前二者。答有二義。一者第八通於末代。故須更疊。解具緣義。二者前列名中。但有前三。少第四緣。恐有疑濫。故須更解。餘不類此。故不重明。若受大戒。僧數滿緣。白四羯磨。作法成就。緣得處所。結界成就。界內不別眾緣。住比丘法中。身無諸遮難。緣此即四法現前。謂僧法界事。第三是謂比丘義。總結前八。非局第八。以對上二。總舉列故共者人殊報別。假緣義。一切日共餘比丘。第三句釋中。先辨所同。我為弟子結戒。彰教法同。寧死不犯。持行同。是中已下解其同義。一戒者隨戒體同。同戒者禁防義同。等戒者名數同。第四句有二。初正解不捨。二云何已下對上明捨。前約能所不成捨者。反即成捨。應下文辨。次就法成捨。反則不成。應上文說。綺文互顯。故不繁舉。就不成捨中文七。初有三對。重病壞心。故不成捨。二次三對。病壞根故。三次兩句中邊相對。不領解故。解則成捨。類同於受。四次兩句境心不相應。故初句心不當境不當心。此中應有靜靜想不成。但濫此所對。故略如五十二律。並有此文。第五一句以無心故。第六天子已下七句境非所對。上四異趣。下三人境。以前所辨。並約人說。七二句業不辨了。故不成捨。若自不語。不成捨者。即是作書捨明。亦不成五見。俱云。遣使遣書作相等。咸不成捨。就成捨中。初明猒上欣下。慮之在心。為捨方便。二便作是語已下口陳捨戒。前文有二。初有二句。立兩章門。謂不樂脩梵行者。猒門。欲得還家者。欣門。二猒比丘下釋二門。初有二句釋猒上門。貪樂下七句釋欣下門。先辨義三門。一欣猒分別。前十一事猒上捨。受居家等八欣下捨。二頓漸分別。是欣下中。優婆塞沙彌此二漸捨。餘等並頓。然猒上中。漸捨亦得。謂言我捨具戒。言我[1]言我捨十戒。豈非猒上漸捨。文中略無。三辨捨緣具有五。一有所對。謂同地人根具無病相解了者。二同地人想。以不靜靜想等。不成捨故。三捨戒等心。謂有欣猒心捨戒心決定心。四言說分了。五前境領解異此則不成。廣說可知。所捨法體。前已辨竟。次口陳正捨。文三。初猒上欣下辨其真捨。二若復已下無益有益捨。三若復已下毀歎捨。初直中先就十一猒上捨。言捨佛者。若捨過未。佛不失戒。以不從過未佛邊受得戒故。若總言捨。佛亦得成捨。不同祇律文言。捨同和上。此是同學。亦不從得戒。何以成捨。以共依師得戒故。餘捨類爾。捨梵行者。總捨比丘所行。故捨戒者。捨受體作無作戒。捨律者。教捨學事者。一切所防過等。欣下可知。次我止不須佛。但對上法等無益捨。略不明下趣有益捨。次若復下毀歎捨可知。問一切結解。並是相對。何以故。受戒極難捨戒便易者何。多論云。受捨雖可相對。違順路殊。難易事別。受順難成。如上高山。退返事易。如從高墜。又受如集。寶要假多緣。捨如散寶。須臾敗壞。故不相類。又不同安居成易破難者何。答皆為益故。第五句文二一。[2]舉章開為二門。二依門廣釋。釋中此二各三。謂舉釋結。就釋不捨中分二。先彰猒欣慮之在心。文二如上。二便作是言下彰羸於口。文三。初舉念所欣。謂居家法。二我欲已下土是所猒境。三便欲受持下彰欣於口。上來心雖欣猒。口亦陳彰。不決定故。但成戒羸。故曰羸而不捨。第二羸捨可知。第六可解下至畜生者。越非人故。此約戒相。以解畜生。除大小故。如似解病及樹界等。第七自行絕分。第八眾法絕分。所以不共住者。多云。有四義。一既壞道法。無所任用。殯出眾外。生天龍等信敬心故。二現佛法。無有愛憎。清淨共住。犯者出眾故。三為息外道誹謗故。四為持戒者。安樂增上。善根為肅。將欲破戒者。生慚媿心。不犯諸惡故。
[0573b13] 自下廣解。戒本。六七二句造境犯義。犯中文二。初至偷蘭成犯之相。二方便已下明輕重相。前文復二。初犯不孤起。要由託境而成。是以第一乃至界亦如是。犯家境雖有。境界若不設。方便亦不犯。故次第二若比丘下對境成犯。前文復三。初總明境緣。報殊異類。三趣之別。二復有已下離明三趣有五種者。以五橫配者。各有三作十五種者。者雖十五。形軀體漫。未識重境。是以第三人婦三處下離十五者。為三十九處。三婦童女及三二形處。各有三。合二十七。男及黃門者六處二。合成十二。彼此通收。故三十九。但列文中為成。亦如是故。九三六二分為二。亦第二正犯中四。一先明自心起犯六百二十四句。二若比丘為怨下被怨逼造境。以彰開犯三千七百四十四句。三怨捉比丘下怨逼已境。以彰開犯四十八句。四從道已下結犯分齊。先解自心者。雖十五隨相而論。有其四義。一覺境。二睡不覺境。此二俱活覺不覺異。三新死。四少分壞。此二俱死壞不壞分。此四境上。各一百五十六。但文好略。覺境廣辨。下三合說。若比丘者。先對九三。造於覺境。人婦處三各有隔等四句。即十二句。下八類爾。合一百八句。次對六二。人黃門處二各有隔等四句。即八下五類爾。即四十八句。通前合一百五十六句。次下三境十五種者。隨九三六二。各一合三。謂成三箇一百五十六。并前覺境。合六百二十四句。下文瞋恚女醉女狂等三女合。五此等上下文無者略。第二死逼造境。所以須明為怨逼者。一為釋疑。若不出怨怨人情意。謂若先深心。造境情過。可是犯位。我先無心。怨逼造境。不應是犯。為遣此疑。故須明來。但使受樂。亦同是犯。二為開通。若先有心可使。境交得重。如先無心。為怨強逼。若不撿挍。樂不樂相。境合結犯。教法太急。事難常行。故開怨逼。雖與境交。但不受樂。開使不犯。先對覺境。作九百三十六。次對不覺等。合作三箇九百三十六。先覺境中二。初對九三。作六百四十八。次對六二作六句。便成十八。此之十八。各增隔等四句。即七十二。下八類爾。六二中人黃門處二。皆加樂等故十二。復各增隔等。即四十八。下五類爾。故云乃至男亦如是。合成九百三十六。不覺境中。先對九三。作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次對六二。作八百六十四句。九三中九。先人婦有三。睡新死少分壞等。各有三處。處則有九。此九各加樂等。即五十四句。句各增加隔等四句。合成二百十六句。餘八亦爾。即是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次對六二。先對人黃門有三。各有二處。處即有六。六中各加樂等六句合。三十六。
[0574a06] 十。六中又加隔等四句。合作一百四十四句。下五同爾。即八百六十四句。通前合二千八百八句。并前覺境九百三十六。合三千七百三十四句。第三怨逼已境。應有四十八。但略明二十四。若具明九境逼已。即有九箇四十八。又已造他境。既分逼不逼別。若他造已境。亦應有逼不逼異。文無自心作境者略。又自身為境。文亦略無。第四分齊可知。
[0574a14] 第二輕重文四。一明自作。二就教人。三死屍下壞境非境。四境想應不應。此輕重文。諸戒通有。除第四篇。略但文言。成者犯對壞。略事諸不成者輕。[1]咸應相對。乘勢故未。以未必有。初犯不成。然如出血。是初作不成。雖因而制。然不成蘭。名已先有。故自作文中。不成者蘭。含五方便。教人文三。一比丘教比丘。二尼教比丘。三餘眾相教。此等寄能所。以顯教人之業。下盜漏失。諫等亦爾。問所以須明尼教比丘邪。答此中為明五眾自作教他兩業之別。上明比丘自作教人。下四眾犯尼之自作。此言教者。謂出尼眾。能教之業。所以須言。餘比丘比丘尼者。為結作不作。俱吉羅故。上四境壞。下三非境。並言蘭者。若非道非道想識境得殘。今為迷疑。故結蘭罪。為斯下文。即出犯主。若道想若疑。一切蘭罪。問與下境想。四五何別。答境事正一。但情望不同。其義即異。此中想疑。謂不識境人。非此半壞。境謂為境。故言道想。疑為重境。故言道疑。佛言。此是僧殘之境。汝謂為重境疑為重境者。不得夷殘。但得偷蘭遮。下境想四五者。先識重輕境界。本期重境。乃為輕境來。差迷為重。境疑為境。是境差蘭。此戒及酒局境制。是故境想上三究竟。下二方便。尼俱具戒。犯禁位同。故結尼夷罪。式叉是學法。尼沙彌者息慈。此下三眾位非具足。故尼三對。尼結僧二。諸同戒等。或局尼三。或唯僧二。或獨結尼。或專二具。隨義可知。是謂為犯。犯有六義。一汙受體。二違隨行。三違略教。四作過緣具。五知是比丘。六第二人。具六方犯。所以可知。多云。犯一戒三罪。一犯戒夷。次違佛教提。次失威儀吉。一一戒中皆爾。若懺根本枝條。即滅此律。初三有文也。
[0574b18] 不犯者。二門分別。一不犯多少。二不犯通局。多少有二。一別緣不具。就中自三。一眠者自分明不犯。開前逼已。二不受樂勝進明不犯。開逼向他。為命難故開。非梵行難。謂此即是梵行難故。下三篇事輕。故俱開二難。此二並闕受樂緣。三不作故不犯。一切無有婬意。是謂染心緣闕。反前自心造境。第二闕通緣。於中有兩。一初故爾犯。二病壞心爾犯。此二於通緣中。闕二三兩緣。通別並論。爾犯有五。第二通局者。一對廣略通局。五中最初唯開犯廣。餘四開廣略。二對諸戒通局。位即為三。病緣一開。事義俱通最初人。一義通事局。餘三別開。事義俱局。十云。一失財故狂。二失親故狂。三四大不調故。四非人怖故。五業報。一非人怖故心亂。二非人打故。三非人奪精氣故。四四大不調。五業報。一風發故痛惱。二冷發故。三勢發。故四和合發故。五時發故。此之病壞心故不犯。要須於三時中不憶。是比丘者開。若片心自憶。不在開限。如不癡狂。詐為狂者。是非法故。
[0574c11] ●次明盜戒。前就內色起貪。制其婬戒。此就外財起貪。猶繫生死。故須復制。解有四意。一制戒意。通如前言。不聽盜者。凡資財。形命之本。非此爾濟。人情寶重。戀著處深。出家所為。應惙己濟物。今乃非理侵奪。損惱不輕。過中之重。是故聖禁。
[0574c16] 二釋名者。非理損財。故名為盜。盜者非戒。戒是能治。盜是所防。舉彼所防。以別能治。故曰盜戒。問損財多名。公白強取。名之為劫。私自往取。畏主覺知。字之曰偷。不與取者。謂主不捨。此皆損財異名。所以獨稱盜者。一解損財四名。不可並班。且以盜名往標。故名盜戒。又解劫偷名局。義不相攝。故不立名。不與取者。名雖是寬。通於上三。濫犯不犯。謂言濫者。多論四句。或不與取非賊。謂有主物。無主想取。或是賊非不與取。如僧中行餅各二。盜心受他。四五者是。又無主物。有主想取亦是。或是賊亦是不與取。謂有主有主想取。或非賊非不與取。謂無盜心取無主物。為有非盜之濫。又攝損財義不盡。故亦沒名。今言盜者。名通此彼。既無非盜之濫。又含損義盡。宜就通稱。故名盜戒。
[0575a05] 第三具緣通緣如上。別緣具五。一是有主物。盜以損主。為宗故。須有主物。雖有主轉想及疑。亦不成重。故須第二有主想。問想之與知。有何差別。答有同有異。了境之心曰知。當境穴徹名想。俱能了境。知想即同。然知唯了境。想通迷悟。了境穴徹名想。迷境穴徹亦名想。若作知是有主物。於闕緣不便。若有主想。依文合理。想雖當境。所盜非五。但得輕[億-音+(天*天)]。是以第三次明重物。物雖滿五。無心不犯。為是第四。次明盜心。心雖念盜。物未離處。損主未成。屬己不顯。故須第五離處經論。辨盜成業。即足不解輕重。但四緣成。不須重物。律定重輕。故要五錢。
[0575a16] 第四闕緣。若闕初緣。得三偷蘭。初句非人物人主物想。二畜生物人主物想。三無主物人主物想。闕第二容有九蘭。轉想有三。疑心有三。雙闕有三。三三合九。轉想三者。初句作人主物。取臨至境。所轉作非人物想。取隱其後心之罪。但結前心盜人方便。故云人主物。非人物想蘭。此句既爾。餘句同然。第二句人主物畜生物想取。第三人物無主物想取疑心三者。實是人主物生疑。為人主物。為非人物。第二為人主物。為畜生物。第三為人主物。為無主物。此三並蘭。次雙闕二緣三者。第一意欲盜人主物。而非人物替人主物處。是闕初緣。就非人物上復生疑心。即闕第二緣。為人物非人物。此第一句。畜生物替人物處。復生疑心為人物為畜生物。此第二句。無主物替人物處。復生疑心。為人物無主物。第三句並亦得蘭。闕第三重物作輕物亦蘭。闕第四緣。無盜心全無罪。闕第五緣。輕蘭重蘭。是等闕緣。具七方便。就盜戒科文悉同。可以比知。
[0575b09] 就制戒緣起中。文二。初起漏過。二大臣已下呵。前中文二。初至隨喜意自取盜緣。二王所留下正盜。前盜緣文三。初如來住處。二時羅聞下出能犯人。三在閑靜下正明盜緣。緣文有二。初明遠離。文中十句。一覩己屋破默念造作。二時比丘下如念經營。全成凡屋。五云。色赤如火。風吹作箜篌音。三爾時世尊已下如來檢問。四諸比丘下報佛所由。五爾時下呵責結犯。五云。作凡屋蘭。自現工巧吉。六爾時世尊下為斷惡。法次第。告令除毀。見云。無捐財之名。七時諸下順行佛教。八明檀尼請已罪過。徵破所由。九彰彼無過。雪己推佛。十審教述成。五云。檀尼言法王所破。我復何言。二摩竭王守財人下明邊緣。執王昔願。聽隨意用。言以告守財。故曰汝知不等。王與我材。正盜中言要材者。祇云。此是公家飛梯之材。
[0575b23] 呵責文三。謂俗人比丘佛呵。俗呵文三。一臣。二王。三黎遮。初大臣發覺呵責文四。一覺發得實。二時大臣下責過不應。三舉過啟王。王言爾憶。即彰過在前人。四攝守材下合典材。檀尼俱赴王命。二王呵。文二。初王自問取由。更彰發覺。文五。一問與虗實。二答王不虗。三王索憶念。四引王昔願。以彰與以已。文三。初明檀尼引王初登位時。舉前國法要與方取。二從今日下明王立願聽取。不同舊制。但願有二。言聽隨意。用無主物。不得[1]不與而用有主物。三王舉前願。班告施行。十云。摩竭國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我材木也。問引王初時。與我材者。為先有此心。為臨急語邪。多云。臨急之詞。第五王言已下王引昔言。陳己說異。第二大德應死已下王呵文四可知。十云。王言我謂無主草木。汝今墮大罪中。達尼言。我出家人。寄居王國。云何煞我。王言。比丘去。勿復更取。如是大打。五云。我本所施。爾及有主恠哉。比丘乃作此大方便。而取人物。我是灌頂之王。如何囡煞沙門。可速詣佛法王。自當以法治汝。祇云。達尼本樂閑靜。造房多過。王呵放已。依眾修道。晝夜精誠。遂剋道果。自知作證。說自慶三偈。第一。欲得寂滅樂。當習沙門法。止則支身命。如蛇入鼠穴。第二偈。上二句同。衣食繫身命。精麤隨眾得。第三上二句同。一切知止足。專修涅槃道。第三佛呵。文二。初撿問自言次第。二呵。呵中文三。初行有違失呵。二我無數方便下舉略教呵。三有一比丘下准俗制道。此三各二。一列呵詞。二云何已下執所作事。不應以結呵。何以獨問此戒。餘三不爾。一解由盜王材故。須依王國法盜多少而制。餘三爾由。故不須依。又多云。此戒要依國法盜多少。得斷命罪。則依而結戒。婬煞二戒事成則罪成。不問多少。妄國無此法。是以三戒不問。問佛一切智。豈可不知。何爾直依國法而制。何須問也。答止誹謗故。佛得自在。隨意自制。若問而後結。隨國成法。依而結戒。則眾生心伏。若五錢者。現盜爾淨。物五錢直者。淨不淨物。見云。為遮惡比丘故兩言之。問五錢者是何等錢。答隨國所用。八種錢中。許五成重。理亦應是。又准十文。古大銅錢。當今小錢。錢別十六。八十成重。亦可如是。且從前解。成大集經云。佛告頻婆娑羅王言。云何名大罪。王言。故斷人命。偷至五錢。婬他婦女。自為己身。故作妄語。若犯此四罪者。是名不活。佛言。我今亦為諸比丘。制四重罪。准如此經。俱問國法。
[0576a15] 戒本八句。一人。二若在村落物之所在盜之處所。三不與者主不捨。四盜心取盜業盜心。五隨不與取者所盜重物。六王大臣下出俗治罸法。文二。一能治人。次明治法。若捉是王祖治法。若縛父王治法。若駈頻婆娑羅治法。若煞世王罸法。次呵責賊詞。七結罪。八治殯。所以須舉王治罰者。准俗制道。故下七八即結夷罪。
[0576a22] 廣辨相中。科與上同。今且比丘犯中文二。初至如上說略解戒本八句。二從三種下廣解。第二第三四三句。以彰犯相。俗人所居曰村。僧尼住處名僧伽藍。其相一等。此但明俗人村。下離衣宿。具辨二村閑靜者。對此須知。六蘭若義隨。謂他犯法。以戒犯行。亦可此是疊法。隨取何等。
[0576b04] 就廣解中。文二。初至偷蘭。廣解三句成犯之相。二從方便下輕重相。但戒本文。先列處。次物。後明心業。略釋戒本。故次第如本。此就安物次第。廣辨先業。次物後處。從下向上。謂據行盜次第解。此三中要束為二第一合解業心物等。第二處者已下釋上處門。初中有四。謂增數為三四五六等。增三中五。笥三分二。初二釋心業。後三解不與。如斯分二。貫通下三。前中又二。初三解盜業。即上取字。取有三種。初句自盜業。下二教人業。所以二者。現前教人。名為者取。教人不現。稱為遣取。自無爾現。故但自手。次三反釋盜心。若他物己想。不成盜心。故須非己物想。雖非己物。暫取不犯。故須非暫用。雖可永取。同意想取。亦不成犯。故須非同。意此三展轉反釋盜心。
[0576b17] 次解不與物有三。三句並是有主。欲解此主。可為二門。一總解。有主諸部寬狹。二別解。有主即是諸部輕重。先解初門。五分二主。若物屬他。他所守護。不與而取。是名盜心。此律文三位分為二。初三句者。如地中伏藏。主心爾知故。作他物之名。第二三者。主心知有屬主義。顯作有主之稱。雖知不知。皆損正主。第三三者。謂守護主。又更一義。初三是總。凡非己物。皆是他物。然總相難知。復須離辨。他有二他。一損正主他。有主有主想是。二損守護他。他護他護想是。總別有三。其唯本主。及以護主。十誦有四。一有我所心有守護。二有我所心無守護。此二本主。三有我所心別守護。四無我所心有守護。此二護主。諸律雖有二三四別。其唯主一。是本主二。是護主護主邊。盜有損守護義。理合徵償。望護主結罪。若望此物。爾合責償。無損護主義者。望本主結罪。爾得望於二主。雙結二罪。以其財無二。屬義無並損。問如何互損二主。答如為別人三寶等。守護此物。若謹攝賞護。而致損失。不是護主能禁之限。不應責償者。但損本主。若不謹護。而致損失。理合徵償者。但損護主故。十云。有一比丘。寄一鉢。與六群。是鉢中道便破。是比丘作是念。我若爾。先語六群。或多索償。及告知訖。六群言。汝鉢不破。而破我鉢。償我來。比丘曰佛。佛言。好心捉破。不應責償。惡心應償。又一比丘寄居士物亦爾。
[0576c16] 第二別解。有主人主。得重三寶。如何欲知三寶是主非主。三門分別。一辨盜。二互用。三出貸。先解初門。盜佛物。得何等罪。此律無文。准祇犯重。故彼云。摩摩帝供養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養眾僧。佛言。用者夷。此作僧用。猶結夷罪。自為私取。寧容不重。又復餘趣報劣。盜得輕愆。不類人趣。佛境尊高。故同人重。十云。盜精舍中供養具。佛言。有守護者。計直犯重。此據不定。屬佛之物。須言守護。問盜佛舍利何罪。答若尊敬心。是我師故。清淨無犯。多論。盜佛像為得錢。轉賣闌。為供養無罪。舍利亦爾。言法物者。此律盜經。佛言。計直成重。五十伽多並同。計直故。多云。盜經不問供養不供養。計直得罪。以損主讀習故。不同盜像得有遙敬。亦可此文互舉犯不像經俱等。若經像主。本心局為。不計通人。像同經判。若主本心。兼不專自己。經亦如像。言僧物者。此律但言有主僧。亦成重下文蘭者。此惡心蘭。本非永損。祇云。僧物佛用。佛言夷。故盜明重。十云。盜僧物五錢已上重蘭。四錢下輕蘭。隨根之教。不得和通。善生。盜亡人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羯磨已。從羯磨得罪。五分。戒場上分亡人物羯磨。佛言。不成分。犯吉。現前僧祇。犯越毗尼。若戒場上作分亡人物法。定不成分。望十方得多蘭罪。其大界內作。是則如法。設若不成。無心簡別。無損物罪。但可不應。問盜損可爾。典僧事人得用僧物以不。祇云。若損若益。應與損者。如有賊來詣寺索物飲食。若不與者。或能燒壞寺塔。雖不應與恐損。故與益者。若作僧房舍及撩。理事應與。若王及大臣有勢力者。亦與十日。王臣來索。好食薪大等。若與畏犯。不與懼作惡。白佛。佛言。應立知事人。立知事人已。不日僧得用十九錢供給。若更須白僧。又賊來到淨人所。索飲食。倚託不與。遂捉比丘。手脚截腰斷。佛言。如是怖來。若索多與。多索少與。少都索都。與不應致大衰惱。十云。病比丘索僧貴價藥。應與兩錢半價藥。若多須者。應從索直。
[0577b01] 二互用者。若三寶相望。俱不得互用。如祗云。寺主以故。塔物僧用。僧物塔用。佛言。夷法亦應爾。又下文施竹園。佛言。施佛及四方僧。何以故。佛物皆是。塔廟僧不得用。故須及僧。故知若本施三寶。得有共用。若各不同。明無互用。若寶梁寶印經。佛物餘二不得用。法物餘二不得用。以無能與佛法二物。作主故僧物。若僧和合。作白羯磨。得與二用。不和不得。二當分互用若施心局一。隨施心不得。以此像物。作餘像等。法僧亦爾。皆不得。互或作佛法等物。迴作莊嚴龕凾等。類並不得。互除本心。通下文互用尼提僧吉。此類亦爾皆違施心故。
[0577b12] 三出貸得否。寶梁寶印等二經。佛法二物不得出貸。以無可諮疇故。僧物眾和則得。不和不得。依祇。塔無物僧有物。得如法貸用。但分明券記。某時貸某時還。僧貸塔物亦爾。十云。比丘欲以塔物出息。得利供養塔。佛言。聽令僧坊淨人。若優婆塞出息塔物。得利供養塔。伽云。毗舍離商主施偷婆物。佛言。是無盡物應受。使優婆塞淨人。知得利供養偷婆。或作偷婆。准此二文。法僧亦應爾。問盜業盜心。文即結罪。下三物上何不結罪。答略而不結。增四中。初之兩三。各增離處。為成業心。次後三三句各增重物。為欲簡輕。增五中。初之二四。各加重物。次下三四為成正盜。各加盜心。但業心二五至於增六。問物至增五。盜業盜心。至增六何。答物至增五。具緣成盜。故不更增。業心五中但有二緣。少故須增。問若至增六。但有三緣。等俱不足。何須至六。答若五中住人疑業心。五亦成盜。有此濫故。須至增六。知未足便罷。何故不至增八。具緣者略。又解五中業上無盜心。不成盜業盜心。上雖反解盜心。無盜心字。不成盜心。故至增六。並加盜心。始成盜業盜心。所以不增。八者此中為解業心。不明具緣犯義故。不須更增。若更增者。與前何異。問所以須言。非己物者何。解言。若己物非物。非己物想。縱有盜心。亦不成犯。故須非己物。復作非己物想。此二合為一句。更加盜心故爾。問文言六種亦如是。所以得知加盜心者。答下增六。盜心中云。非己物想。不暫用相。罪親友想重物。盜心移處。故知此文亦加盜心。即下文中。更無增至七八等。故今亦爾。但增六住。
[0577c14] 次解第三處。文二。初列二十六門。前十三就處。以明盜物。二寄信下八就所取物。以明盜。三同財下五違要以明盜。又此等中。乘擔村蘭若。□□所水□等八物及處體。以明盜。自餘十八處中。約以彰離處二次第辨。初文七句。初列處物所在分劑。二有主。三明盜心。四出所取重物。五取方法。六彰離處。七結罪。舉有主攝有主想。但有四緣。亦可略無。初門既爾。自下類然。設少者文略。第五取之方法。若牽若埋若舉。是取之方法。如下田中若舉若埋。故知若舉之言。不專屬離處。第六離處。離處多種。且為二門。一辨盜離處。二奪賊得不得。初門有三。一離處多少。或離處以明離處。多云。若舍物不異。離地重罪。若曳而不離出舍地分方重。未離蘭罪。若舍物異主。離地重罪。若曳此物。離本處邊際得重。如堽成遺成。輕重如前。一切比知。二文書成。三言教成。四移標相。五異色離處。謂錢與氍毹異主故也。若同主牽離氍毹得重。六墮籌。謂付受等。七轉齒離處。又明了論約十二入。謂眼等六根盜色等六塵。計塵計直得重。二[1]得罪□此財物□□乃是共業。所以得罪。如成論云。以彼功強故。三得罪多少。多云。離處有二。離處已持去。有二種罪。一得業道罪以盜他故。二得夷罪以佛戒故。若舉物已。還著本處。得一罪舉。離處故夷。不損他故。無業道罪。據此以論。有損須償。二奪賊得不得。於中復二。一約自物。二約僧物。自物中二。一外物。二正報。言外物者。入賊手已。得奪取不。答諸文不同。如祇五多見。若失想捨心。後不得取。若未作失想。未有捨心。得取本物。故祇云。比丘失衣鉢。奪得彼物。佛言。若未失想。還取本物。無罪。若作失想。便為賊還却賊。次二句亦同。餘文可知。今依四分。不問心之斷否。皆不得取。故下文言。他盜取物。奪彼所盜物。佛言夷。若爾鼠偷胡桃。六群作人物想取。所以犯夷。答畜生無心盜。又未必離處。故不屬畜生。若爾烏鵄撮肉。所以無罪。答此已離處。故不屬女人。如是反覆相成。為彰入我□□□□。今若思文撿驗似同。餘律如文。去寺不遠有村。或言林鼠住彼林。取胡桃。來至寺內。以為大聚六群盜取夷。觀此文勢。亦是離處。但人主不知。猶作己物。未有捨心。故不屬鼠。撮肉在空。明作失心。故屬烏鵄。明知亦取捨及未捨。若爾何故他盜取物。不曾問心。佛言夷。答此文不了。既佛判得夷。明據捨心。如斯推尋。諸文無別。第二內報。若五眾被掠。但走無犯。十云。除自脫身。不犯不得。橫將物來。祇云。弟子被掠。師應追贖。不爾者吉。類此餘親亦應如是。第二若盜僧物。一切得奪。以其前人。不成自入。故乘中一乘上盜物。次盜乘體。是離本處犯。言從至道者。此是取前方便。如觀軍之類。又亦取者之意非謂要待至道方犯。壞村體者。自設方便。損壞他村。如機關等。或假[2]特他勢。謂或依親友等。巧言多端。互說好惡。得令損壞。謂如言詞等。下損處體。多有此三。第十一船。船若繫著。代上臣□□□□□□□。若不流水。解離得蘭。若先推船離處。然後解即重文言。從此岸至彼岸者。同前道釋。又輸稅者。謂白衣有輸稅法。而比丘為之隱匿。故所以犯。如是廣說。若比丘為他稅索。而自方便得脫。並不說有罪。以比丘無輸稅法故。又非理稅故。若此有罪。不與賊物。亦應得犯。第十九若盜奴僕舉兩足犯。餘須類知。二十二同財業者。但共財產。私心隱竊。或公強不均。滿五得重。共要者謂契要。却偷得財便共。而盜心損五。故共要犯。伺侯者。規財便利。觀者處所相。其通否得財契分。故曰伺侯。守者為其賞物。在外推求。得財共分。私隱五錢。故曰守也。言看道者。相望通塞。防應外人。得財共分。故曰看道。
[0578c02] 第二輕重文三。初十二句。舉上自手取。明重輕差別。二方便教人下十六句舉上遣取看取教人業。明重輕差別。三有主有主想下八句。舉上物。中三三句物作有主想。重輕差別。盜心該通。隨配此三。文不別舉。自盜十二句□□□□□一求過五二求五。三求減五。各為四句。中初句是則。下三通剋漫。第一可知。第二句剋之漫俱一夷罪。良以漫無所局。剋唯心局。具三同故並得。以過五方便。成五一重罪。第三句得減五。若本無剋心。今得減五闕。重物一闕。若剋求過五。今取減五。容有二蘭。一取減五邊。究竟偷蘭。不得過五。一方便蘭。不得相成。所以不成者過五。及減同一主。然闕下二。故不相成。言闕二者。一過五減五。果罪重輕。二此之兩位。方便蘭吉。既闕此二。豈得相成。故得方便究竟二蘭。第四不得一方便蘭。第二四句。第二向剋。餘通二心。第一句二心俱得一夷。第二可知。三四同前。第三四句第三句剋。餘通二心。求減過一夷。問前求過五得減五。重輕位別。剋結二罪。所以此中求減得過。重輕位剋。得□減五方便成過。五重夷。答前先取重心。後求減五。因果顛倒。故不相成。此取減五方便吉羅。後取過五方便重蘭臨。手輕成重。因果相順。故但一罪。次句同前。次句稱求□□□□□能所中同前十二。但教人為異。句不異前。唯求減五。四句中初二句能教局剋。故但犯蘭。所教通於二心。故一向夷。問教求減五。得五過五。望能教人。不得減五。何以亦蘭。答以五過五含減五故。第三俱剋。第四俱通。自下四句斷簡教人。能所差別。此之四句唯對前八。以簡同別。以文言教人。求五過五。不論減五故。又以減五。能所前已別故。此前二句料簡輕重。次下二句蘭犯不犯。初輕重者。前八之中。約物數增減。能所同犯。今此數同而物體異。謂青黃等。或物同而處異此。之二句同上以不。答此即不同。謂所重能輕故。如文說者。是次二句者。數物處同。而以能所心互有無。同前八不。答亦不同。如文說是。若定剋漫。前二下一。能教局剋。所通二心。或可所漫。第三能通二心。所剋無心。見論。就剋有四比丘。一是師。三是弟子。欲益六錢。師語弟子。汝各偷一。我偷三。弟子言。和上偷三。我偷一。汝各偷一。下二人相教亦爾。而得六錢來。師自餘三。犯蘭。教弟子三亦蘭。以自作業異。教人業異。各減五故。三弟子各一蘭。自減五故。各一夷教人滿五故。第三境想兩重。以辨前四重位。次四對輕。皆就本迷。闕第三句。故兩位齊。四若對上數。上數境想有三。但今合五過五咸。是重位故。為兩對就重位中。初文一句。夷者當宗理盡。次有主疑。義合有六。直疑有三。橫疑有三。亦可但三餘無文故。次下二句並各為一問。所以不對重物重物想。作境想者。一解已合說竟。故文言有主有主想五過五故。此決不爾。有主犯門。五過五重。輕門豈容合說。但可文略。若准此略言。上闕緣中對重物。須有心差單雙等也。減五准前不犯中。犯中與想□□總句主不捨。糞掃想取。合反三主。已有想等三。別反盜心。
四分律疏卷第二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三

[0579b09] ●次釋殺戒。四門分別。一廣就三趣以彰煞義。二人趣之中明煞父母逆背恩養義。三煞羅漢逆。四出佛身血逆。此二損害福田。
[0579b12] 先解初門。廣明人趣。自有其四。一制戒意。人趣報勝。善因所招。形心俱是受道之器。但出家之人。應懷四等。今反瞋忿。斷懷陰境。違慈惱他。損害道器。過中之甚。為斯聖禁。
[0579b16] 二釋名者。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名。斷於五陰。名為煞生。此是所防。戒是能治。謂能所通舉名煞生戒。此從境用作名也。若依多論辨五陰中。但煞色陰。以色是等受刀杖故。若就通相。以色壞故。四陰命根亦壞。如破瓶失乳。謂此別有非色心。命根連持。色心今壞。五陰命根同壞。二就色中。但煞未來。以過去已滅不得煞。現在一念不住不可煞。以現在受刀杖。使未來不續。三就現在未來中。但煞無記。無記受刀杖故。善惡是方便。不礙刀杖。四就無記中。但煞報色。不害餘三。如破瓶失乳。通煞四種。五就報色。但煞觸塵不煞餘八。通相辨煞。亦煞諸根三塵。六就觸中。唯斷頭腰二處。觸者即死。頭是多入聚處。腰是出入息住處。故壞餘處觸。不必定死。通論並煞諸觸。若依成論。一念實法中無煞生。必以斷相續假故。乃名為煞。故論云。五陰相續中。有眾生名。壞此相續。故名煞生。謂業煩惱為命根。色心為命體。相續是命義。今斷相續。故名煞生。
[0579c09] 三具緣。通緣如上。別緣有五。一者是人。簡餘趣輕故。二是人想。想疑輕故。三者煞心。以其無心。全無犯故。四起方便。以無方便境不可壞故。雖方便加害。若命未斷。所[1]頑未畢。思心不暢。亦不成重。故須第五斷命。
[0579c13] 四闕緣義。若闕初緣三句蘭罪。一非人人想。二畜生人想。三杌作人想。初緣闕竟還立。若闕第二人想。容有六蘭。迷法想闕當法想轉想三句。文雖是一。義含三句。一人非人想煞。若根本迷人。作非人想。煞人無罪。非人有吉。今律文結蘭者。據本作人想往煞。已得偷蘭。臨至人所轉作非人想煞。若結後心。應得吉羅。隱其後心之罪。結其前心。故得偷蘭。問若後心無蘭者。何故律文人非人想蘭。答轉想當非人時。實無偷蘭。由想當非人故。令前心偷蘭。不得攬因成果。舉由轉想。結前心蘭。故言人非人想蘭。如三諫捨者三蘭。豈可捨善心有蘭。由其捨故。前心偷蘭。住在因位。舉後捨心。結前心之蘭。故言捨者偷蘭。此亦如是。二人作畜生想。三人作杌想。問人非人想結前心蘭者。向闕境緣。非人人想。亦應舉後結前心。古人解云。為成人家方便故。闕心結前。闕境結後。以文俱偷蘭故。作此解時。非人人想有前心吉。此定不爾。今釋非人人想。亦結前心。所以爾者。若本煞非人。後心當人。可言為成人方便。結後心蘭。非人前吉。隱而不說。今文所辨。本意煞人。非人境差。若人想煞。心恒在本境。只以非人境差。闕前煞人之業。更不成重。即是煞人方便前生。非人之境後起。猶是舉其後境。結前心方便。比於轉想。本迷兩殊。俱結前心。如本煞張。後對異境。張人方便前已得竟。即此又是非人境上。迷非轉想。本無吉羅。即異趣上。五是此結[1]死爾。一切類然。次疑心闕決正心。義亦含三。謂對人境向餘三疑。是次雙闕兩緣。義亦含三。一非人[肆-聿+頁]人處復生疑。為人為非人。二畜生疑。三杌木疑。問境心已闕。何故復須雙闕二緣。答雖可同闕。境心異故須來。問異相云何。答異境上生疑不同。闕初緣疑。當於異境別前闕第二。有斯別相故須更闕。問義雖小可異。莫不闕二。何須重闕。解言。若不出者。人情意謂。疑對本境。不成人方便。疑當異境。不成人方便。故須雙。問此得何罪。答非人疑蘭。若爾對本境疑。結前心蘭。雙闕對異疑。亦應結前心吉。解言。此之二疑。並結未疑前蘭。疑緣異吉非宗故。不論如上說。問想疑二心。疑心辨雙想。不爾者。解言。想一向故。不成雙。如人非人想。不闕境。非人人想。不闕心故。何得成雙。疑心緣兩境。對非人故。即闕境猶預故。便闕心故。得辨雙闕。又此雙闕。雙在闕心中辨。若單雙俱闕境。一六想疑並闕心一六。此亦無妨。諸戒類爾。又此言闕境等各六者。亦可單雙二闕。廣各十九。如境差說。餘戒亦然。此等二闕。下不[2]後論。闕三全無罪。容得提吉。闕四無罪。闕五輕重二蘭。此等通別。具七方便。人趣[*]死爾。餘二類然。輕重為別。
[0580b08] 次煞父母。然人非化生。業寄胎報。託父母之遺軀。以成己體。兼復鞠育。其恩深重。理應敬養。報恩殖福。今反內懷瞋忿。興加逆害。違恩背養。為至情深。故制夷逆煞。義如前說。問煞父母為知得逆。不知得逆。答本漫心無簡。若對父母雖可知。稱本所期煞。亦逆罪故。見曰。實是父作。非父想煞。不得出家。若本剋心。不欲煞父。作賊想而煞。父境雖壞。恒作異想。不知是父。但得夷罪。不犯逆故。伽曰。父非父想煞。得出家。不犯逆故。須知方成逆。問若父出家。成羅漢。煞父羅漢。為得一逆二逆耶。經論不同十緣。憂波問。煞父羅漢。得幾罪。佛答。得夷并二逆。又涅槃經。一者煞父王。二煞須陀洹。罪兼二重。又雜寶藏。憂婆羨王出家。立子為王。後成羅漢。子王欲煞父。父比丘言。汝得二罪。以等文斷父命時。即損恩養。亦損福田。二境[*]死別。心緣兩害。故得兩逆一夷。夷對人境制故。文人人想。以其緣異。心緣兩害。故得二逆。又可一逆雖可二緣。莫不同一行者。既無二命。何得二罪。但可業恩是重。無別二逆。問若父出家竟。轉根為尼。若煞此尼。得煞父逆不。答伽曰。若煞女非母非羅漢。而得逆罪。謂父變作女人者是。以斯文證。故知逆罪。所以爾者。根雖有異。人者不殊。若煞此尼。有背恩義故。問若打此尼。得父罪。答但得打尼之罪。若爾煞此尼時。不得煞父之逆。解打本就位結罪。不望違恩。打時是女故。結打尼之罪。煞就違恩。此父者損壞。故得逆罪。如似一父。若當打時。道俗位別。況轉為女。故知就位得打尼之罪。問父母變作畜生。煞得何罪。答但得煞畜提罪。若爾伽煞女人。不應得煞父之逆。解父實變者。已命終竟。此謂剎那中陰。即受畜報。故得提罪。轉[打-丁+(百-日+ㄎ)]為女。猶是人報。明有違恩。是以非類。若父報得通慚。變非畜。作父想煞者。亦得逆罪。以父境死故。若不知無罪。若煞畜生父母。但亦犯提。以勞不滿故。又報劣故。故十曰頗有煞父母諸比丘與受戒。是人得受戒耶。答經謂煞畜生父母是。亦具五緣。一父母。二父母想。三煞心。四方便。五斷命。若闕初緣四蘭。謂餘人非畜。杭以[肆-聿+頁]父處。作父想煞。闕第二緣。易想四句。謂父作餘人想。父死犯夷無逆。作餘三境想得蘭。疑亦四句。若向餘人疑。得夷無逆。向餘三疑。得蘭雙闕罪。若闕煞心。或有吉。闕第四無罪。闕第五或輕重蘭。
[0580c22] 次煞羅漢。制戒意。阿羅漢者。修道進德。惑盡解滿。弟子之中。究竟福田。理應敬養。獲反報之福。方乃瞋忿。興加逆害。損喪聖軀。失利滋甚。為過尤深。故制逆罪。降斯已還。非其究竟真淨福田。乃可業思是重。不與逆名。辟支佛。得夷無逆。故地藏經。煞辟支得根本不犯逆。問為知得逆。不知得耶。答本漫心一切皆害。縱令不知亦逆故。見論若比丘。教比丘煞比丘。教時未得道。臨煞時此人得羅漢。教者犯夷逆。若先剋心不欲害聖。知方成逆。不知非逆。故見論畜生想煞羅漢。不犯逆。若言具闕。一同父母。
[0581a08] 次出佛身血。佛是究竟滿足功德福田。四等開化利益無崖。理應敬養。殖無盡之福。今反瞋忿。興加逆害。侵出身血。損法身之器。過中最甚。故制逆罪。若本漫心。不問知與不知。但使出血。亦得逆罪。若本期心不欲害佛。知方成逆。若餘人想。無其逆罪。若爾不知是佛供養。何以佛邊得福。答價人漫心。一切福境。皆供養意。雖對於佛作樹神想。由心無簡。於佛得福。若剋期局。佛邊無福。亦可此律樹神告知。何以無福。
[0581a16] 具緣亦五。一是佛。二佛想。三煞心。四方便。五出血。若闕境雙闕。各四蘭無逆。若也想疑。亦同八蘭。或闕煞心。得逆提罪。闕四無罪。闕五輕蘭無逆。以其本心。斷佛命意。是故皆蘭。若以父闕境及雙闕。對佛辨者。佛或闕二。謂理教俱闕。望本期說故。或單闕理。望亦可壞故。不闕教名。以本蘭今蘭故。父等唯一理教俱闕。不得單闕一也。以可斷故。想疑二中。對佛想疑。不簡趣之同異。亦或二或一如上辨。以不可斷故。若其父等同趣。想疑唯一。闕理不闕教。以本夷今夷故。異趣想疑。方是闕。以可斷故。闕第三緣。彼若出家父。教名[1]嫁三人。謂並堤罪。佛與羅漢。別有違逆。若在家父。教名全異。皆無違理。第五緣若望本心。佛上俱闕。若望不可斷。單唯闕理。父等一向俱闕。就煞戒中。科文亦同然。
[0581b06] 制緣起中分二。初明其犯。二諸居士下嘖。前文有二。初其衣鉢。與汝犯緣。二則受下正明相煞。前文分二。初如來住處。二無數方便下人緣合辨。以相讚者。則是犯人故爾。緣中文二。初說不淨觀。依教習成。二諸比丘婆求河邊已下。舉處取人。猒報求煞。為彰習成起過。前文有四。一依病設藥。嘆教行俱妙。勸令脩行。二諸比丘念已下嘿念大聖為己故說。三諸比丘下慎教剋獲。四便求刀下方求捨命。先解初文。五停心中。多貪欲故。不淨對治。但貪有五。一財貪少欲來治。二色貪說不淨行。三婬貪捨無量治。四名貪示眾生空。五法貪法空對治。色貪故說色不淨。謂是無貪善根性。貪對治故。於中有三。言說不淨者彰過歎。不淨行者嘆其能治。嘆思惟者。勸勉能行。如智論說五種不淨。一生處。謂識種子。八月九月。常在生熟二藏屎尿之中。偈言。是身為臰穢。不從[2]究開生。亦不出薝蔔。又不出寶山。二種子不淨。謂業因緣風。吹識種子。住在赤白精中。託攬為身。偈言。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白淨生。但從穢道出。三自性不淨。謂以三十六物。[雨/復]以薄皮。大小不淨充[3]兩其中。偈言。地水火風賀。能變除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涕流。口出唌唾。大小便道。流出屎尿。偈曰。種種不淨物。充滿於中身。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淨。投火為灰。或為糞土。偈曰。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雨/復]。背恩如小兒。二諸比丘念已下。嘿念大聖為己故說。三諸比丘下。慎教剋獲。於中有三。謂法喻合。法中三。一諸比丘能習觀人。二即以無數者。方便習觀。三從定覺已。觀成猒報。喻合二文並三可知。四便求已下方求捨命。
[0581c11] 第二舉處取人。何以獨言婆求河邊者。為□過非一切故。婆求河邊。於中文四。初舉前四中。第二次以無數下舉前。第三求刀已下舉前。第四次物力伽下能行煞者。言姓者。非出家人。前習觀者。故五分中彌鄰栴陀羅。十云。[4]庶杖梵志。祇。[*]庶杖外道。見。[*]庶杖沙門。作沙門形相故。
[0581c17] 正行煞中文四。一受雇行煞。二於彼江下內心追變。以其江水。能蕩眾穢。故就而洗刀。三時有一天魔已下。恐其不為。勸讚所作。欲令信故。水上而立。四時難提下受魔嘆可。廣行煞戮。觀行未成。名未離欲等。不淨觀成。故曰愛盡者。身毛不竪等。曰煞一二三等。廣行煞事。謂為度人。
[0581c23] 呵文兩。一俗人呵。二爾時毗舍離下。佛呵。闕無比丘呵者。習觀行成。方能猒報。或前謂是為此無呵。就佛呵中文三。一發覺所由文三。初有緣集眾。祇十並言。眾欲布廿。則知是小因緣。此律既無布女之言。謂不為說法。集者為小因緣。二爾時世尊下因前致問。三阿難已下舉事以答。
[0582a05] 第二唯願下請更改觀。更說法中文兩。一說法方便。第二爾時世尊已下更為說法。方便文二。初阿難請。二佛告下集僧。前請文中。使永無疑。或者佛說不淨。為除貪患。貪患若盡。遂不起業。集因既懲來。苦不續。言祈如此。本不欲令彼猒其現報。但觀成謬報。交求害己。然餘比丘。謂佛言如是故稱疑。或請更說法。令[1]然解聖心。故曰永無。
[0582a12] 正說法文四。一為說法。二彼作是念下嘿念許脩。三時諸比丘下依教習成。四從阿那覺已下觀成獲果次第。反對前煞緣中四句之文。然說數息。本為得果。明說不淨。亦是不欲則猒現報。改說言爾。初說法中文二。初出所說法。然有法喻合。法中四句。一阿那波那。舉其定。然此名出入息觀。以慧數為然。今言波那念者。從律作名。此數息有六。謂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等。二寂然快樂。嘆定凝攝。三諸不善法。謂覺觀不善。是其所治。四則能下。彰能治之功。喻中秋天者。喻初定然。二無復者。喻前寂然。三又如大雨能止。喻第四功能。四猛風喻第三所治。合文可知。二爾時世尊下。正說數息觀法。對治思覺眾生。下之三文。次第可知。第三以此因緣下佛集僧以呵。改觀除疑。時遙事隔故。更須集眾。呵前不應。
[0582b02] 戒本六句。一人。二故自手自煞業。三人命者。所害境。四持刀下。教煞業文二。初舉教煞。於中持刀與人者。安煞具煞。嘆譽死口讚煞。勸死下是勸煞。二作如是心下。總以結前三句。五結罪。六治擯。六中下二略而不釋。釋中初三略而別解。二四兩句。合而廣辨。人者一念識支。託父母胎。人報之始名初識。垂終一運是後識。中間連持是命。壞此一報名煞。祇云。人者有命人報所攝。五分。若人若似人。似人者入胎。四十九日。過是已後。盡名為人。
[0582b11] 自下合解二四。文二。初解犯相。二若作如是比下輕重相。前文初列兩門。雜自業為四。教業十五。合十九門。准釋文中應有二十。彼有遣使書故。第二名舉兩釋。若剋害張受教煞張。三性之中。俱犯重罪。受教然王。使者犯重。能教無咎。但得張邊境差蘭罪。若剋教煞生。立則莫煞。受教者立時乃煞。能亦無罪。於立人邊無煞心故。得坐人邊方便。若漫心同犯重。使者本未犯重中間但輕。一非能教。二非所教業。約不作故。展轉使者。一切得重。並是能教所教業成故。餘可類知。
[0582b21] 二輕重又三。一人報。二天子下果報。三境想。境想之中四門分別。第一解須境想意。二汎明境界。三辨有無。四定其多少。然犯不孤起。必也託境關心。以成其業。境有優劣是非。心有濃淡謬誤。或心境相應。犯齊一品。而業有輕重。或心不當境。人非人想疑等。或境不稱心。非人人想疑等。或境犯心不犯。有主無主想等。心犯境不犯。無主有主想等。有斯差除。明須境想定其業位。犯等四句。識想故爾。
[0582c05] 第二汎明境界位階。且五。一內報。二外事。三法。四時。五罪。言內報分別。謂人天非畜。若四境齊犯。謂如初戒。或各昇降。如盜煞等。又就人中道俗。俗者如販賣及食家有寶等。道者如謗[雨/復]說。打搏疑藏等。通道俗者。其如二宿婬觸二麤等。然於道中內外。外局衣食。內如毀兩。又內中小大。大如謗奪。小謂減年。又具中形報。隨慎之提局。是比丘同路。乘船作尼。讚食事專尼眾。如謗[雨/復]說。義該兩眾。餘通可知。又形報中。色心分別。如婬唯色。死屍犯故。文言道道想。此通四趣。漏失同然。境仍是寬。自有約心為境。如觀許等想。染心衣食。第二外事者。如振地草木不受殘宿。勸酒足等。亦可長衣鉢類通。內外者。盜奪虫水等。第三法者。有四。一自所稱法。如媒鹿語。二妄毀呰。第二他所作法。處分諸謀。三治法。謂隨舉等。四法相道理。謂十八法。第四時者。如日暮非時及殘宿等。第五罪者。[雨/復]說之類。
[0582c21] 第三有無有者。僧五犯中。合二十六戒中有。謂初四二六三十有一九。十十五對。有三十五。如二房含七盜。鹿媒壞生等。各有二重故爾。尼之五犯。若論同戒於僧二十六戒中。除却十戒。謂婬觸二房兩麤讚食日暮兩足等已除。十六戒同。謂三夷媒迴僧說麤捉壞非殘不酒二虫[雨/復]麤發諍等。略出戒本。豈非通有二。不同如摩觸五句。染心四句。合十八戒。對便二十一也。次言無者。通對前五。一內報無者。或是理無。如漏失戒。觸緣斯犯。何須境想以階犯位。或可略無。以道想若疑。但得蘭罪。故條部云。若非道想不疑殘。故知是略二定。略無如謗奪。兩舌毀呰嫌罵。局此境犯。今無者略。二事外略無者。如屏露露敷露燃藏衣鉢等。三法中理無者。以無所對法故。如煞盜等。言略無者。如大小妄及謀隨舉等。如祗二隨。咸有境想故爾。媒等反此。故有法想。時者如洗浴。二入聚落。今應是略。罪略無此。如尼[雨/復]戒。餘盡理無。不對罪故。
[0583a13] 第四多小境想之文。或四或五者。但由第三人非人想。此一不定。故或四五。所以爾者。昔解若重輕相對。定有第三。故則成五。如婬戒轉想及本迷。並得夷蘭。若煞妄摩觸及二麤等。轉想蘭吉。本迷亦吉。故須第三以成五階。若犯不犯二境相對。處分盜等。盜戒則四。處分具五。五謂轉想有前心蘭故。四約本迷二境。全無罪故。故犯不犯或四或五。問重輕相對。定有第三。成五句者。何以[雨/復]說第三落在開通。以彼二戒麤非麤想故。為如此妨。故今更解。重輕之中。位有其三。若轉想定五。迷或四五。云何或四五。若想對二趣犯境起迷。猶吉罪故。為斯具五。想對無情一切無犯。是以但四。如似[雨/復]說。類前亦爾。若對下三輕重應五。然落開通。此是全謂非罪。而[雨/復]說者無犯故然。是以本以迷或四五。若准此義。犯不犯位。又有其三。如上重輕應本定五。進就不犯故。即成或四五者。今犯不犯。如盜戒中本。是或四五。今退就犯中。對非畜二物。作想轉迷。俱五亦成三位。此則二對理齊。文中綺說。謂煞等就重輕。盜約犯不犯。故有多少。又復此謂犯中有輕重。如前所論。若處分掘地非時勸之犯中無量。輕但有或四五。餘準可知也。又後上來如此釋者。可此等通本異二境。故言定五及或四五。若據本境四即齊。四謂本迷故。五則俱五。謂轉想故。但文在說用斯犯等。隨據境想。可以准知。
[0583b12] 次釋文如常。此五則為五階。又可一具四闕。相對為四。初句境心俱重。次二境重心輕。次一境輕心重。次一俱輕。又可下四束三。人非人想疑。心差境方便。次一境差心方便。次一心境俱差方便。
   ○妄稱得過人法戒第四
[0583b17] 一總解妄語。二別解大妄。總有五門。一定能妄語人。二凡夫妄語。有五階差。三境心虗實。四結罪分齊。五自言有無。
[0583b20] 先解初門。所言聖人脩道進德。契證真實。斷除虗謬巧偽。斯盡出觀陳說。言則稱實。何有妄語。若也大聖則寂常用。理所不論。然聲聞聖人。亦有定前理觀。方便心中。聞象王入池水聲。向諸比丘說。比丘言。何有入空兩定聞象王入水聲。目連虗稱同上人法。佛言。有。是定不清淨。目連不犯。此謂理解方便想心實語。亦無妄過。以凡人無彼人二種實語故。發言成妄。凡夫亦有事中實語。如身證苦樂。但依實說。亦成實語。然非理解。未能斷彼虗[1]誰之心。違想背心。還成妄語亦有緣事想心。若祥想心。若祥想說。亦無妄過。然非理解方便之想。不能斷妄。違想而說。則成妄語。故此妄語但是凡夫。又問前之三戒。不定犯人者何。答前之三戒。是凡不疑。故不須定。此所稱法。乃舉聖法。以成其犯。是故須定凡而非聖。又目連語濫。故須簡定。
[0583c10] 第二門四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得文。以定依下增四但四妄語闕無蘭妄。若取誑非人變畜及餘闕緣等。並是不具分蘭。足別成五。若十律明了。具明五妄故。十曰不具足夷殘。是蘭妄語。既准文有五。言五妄者。一夷妄語。二殘妄語。三蘭。四提。五吉妄語。此言夷等妄語者。謂舉所得之罪。以標妄言。非謂舉夷等五以誰。前境。第二約所稱法聖凡分別。位約為三。夷一妄語。以出世間法誑他得罪。然此凡夫於出世法未實交語。假偷在己。誑或人境以謀名利。損重過深。故得夷罪。第二殘提。二罪同。以世間法欺誑遙人。實無三根。橫搆虗狀。以其重事誑僧見犯欲令儐罸。惱他一生。過中不輕。故得僧殘。或以殘謗治損輕微。或違見聞背想而說。此等結提。第三蘭吉。二妄所稱之法通世出世。謂大妄下蘭即舉聖法。二傍下蘭便稱凡法。此中畜吉便舉聖法。餘吉是凡故爾。
[0584a01] 第三約所誑境。三趣寬狹位二。謂夷殘提三。同誑人境。所稱事殊故。三階降蘭吉。二妄通誑三趣。以其所稱及境別故。第四約事細分。攝盡不盡。問若如向說。妄便多種。何以唯五。答以名類往収。妄無不盡。如言蘭如妄収一切蘭。吉亦同爾。故唯五妄。
[0584a06] 第三虗實者。位亦為三。夷妄一種心境俱虗。殘提兩妄不問境之虗實。唯所心虗。蘭吉二妄義同上二。先解夷妄。須俱虗者。若是境實。除斷巧[1]為。則無心虗。若境虗心實。增上慢人。聖開不犯。若心境俱實。不犯此戒。如實得道者。是故知。要須心境俱虗方犯此戒。言境虗者。實不得聖。心虗者知不得聖。問望何以說虗實者。謂舉境心不稱口說。以為二虗也。殘提二妄。境唯是事。通於內外。非是聖法無。問境之虗實但使心虗。皆成妄語。作四句者。沓婆俱虗。彼人不清淨者境實心虗。此二是犯。有於不妄心不得出者。是境虗心實。見根等三。境心俱實。便是舉罪。此二不犯。此對四句。故前二犯。下兩不犯。殘提義同。就上二句犯中離為六心。對小妄同異者。小妄初三五俱虛。二四六境實心虛。謗中六心減。是境心俱到。境上雖有犯不犯事。望我無三根。並是境虛。知無三根。復是心虗故。使不同小妄語。蘭吉二妄法通凡聖故。若聖法誑邊。同夷俱虛。若稱凡法。同於殘提。其唯心虛。
[0584a23] 第四結罪分齊。妄語本為誑人生信。所以但使知解即得罪。不待信方結罪。其義何也。答信相難知。又結罪分齊。口業聞知。信在前境。非口業所為。何得待信。如六疑怖。兩舌毀呰。皆不待乖分惱怖故。此亦爾。不煩致難。
[0584b04] 第五自言有無。理而言之。通有自言。如自言毗尼。又一切戒。皆問自言。所以此戒偏有自言。解有多說。今一義解。具二義者。須有自言一罪重壞眾。須眾治故。如僧尼二[雨/復]不同者是。二虛實難知。以內證法故。若不自言。事亦難知。具斯兩義。故有自言。自言眾委。治罸義易。下謗亦爾。自有難知非壞眾。如小妄是。自有壞眾非難知。餘夷殘是。非難知非懷眾。餘提等是。唯此及謗。具足此二。故有自言也。又一釋自言有二。一因問自言諸夷有。今此戒中。有不因問。而自言犯。以緣有故。牒為戒本。如增上慢。大妄即有實得道。問此彼遂文無。除夢亦爾。不同可爾。所以復言。若問者。相對故舉。然此等自言。令不欲明自言眾知治罸故。來此文有者。以後飜前。望首其罪。謗中自言。雪沓婆清淨。尼[雨/復]藏中作發覺因。有斯義殊。故須自言。
[0584b18] 第二別解。大妄制戒。無漏真道聖所證法。非是凡夫障穢之所然契。以未得故。[2]胃假虛談。自言己證。或亂群心。欺誑於世。悕招名利以自擁己。嘖法[网-(ㄨ*ㄨ)+又]時。□中之重。故須聖禁。二釋名者。言不稱實。所以言妄。妄說聖德。事超凡境。故曰過人法。此是所防。戒是能治之行。能所通舉。故曰妄說。得通人法戒。問何以不言通天法者。多論言。佛在人中結戒。人有木叉。人多入道。多脩善法。勝於天故。但使勝人己過於天。又言但勝人得重罪。天故無所論。
[0584c03] 第三具三如上。別緣有八。一境界是人。二人相。三境虗。四知境虗。五說過人法。六自言己得。七言辭辨了。八前人知解。或有更加誑他心者。義或可爾。前八亦足。
[0584c07] 四闕緣義者。若闕初緣。容有三蘭。或言六蘭。亦可單雙二闕。各十九蘭。闕第二六蘭。疑相各三。故闕三。境虗作境實。或有提吉。或全無犯。闕四。增上慢人。今是無犯。闕五。作非通人法容無罪。容得偷蘭。闕六。作不自言己證。或無犯。或得蘭罪。闕七輕蘭。闕八重蘭。是中具七方便。
[0584c13] 就前戒緣起中文二。初明起過。二諸餘比丘六呵責。前文復二。初至不以飲食為苦。犯方便緣。二爾時婆求已下如念妄語。前文復三。初如來住處。二時世下分散從眾。妄語遠緣。文三。一時世[3]聲貴者。分眾之緣。二時世尊下告眾隨緣。文言同和上者。盖應結集之家反名前事。捨和上等。義亦同爾。三時諸比丘下如教分散。三時有眾多已下嘿念計挍。妄語近緣文中二。初設計方便。二尋即念言下正明設計。第二正妄語文四。一彰己自得。二麤顯他得。三則狡名利。四受利資身。色力充悅。
[0584c23] 第二呵中文二。初至或無實來。發覺所由。二告諸比丘下正彰呵責。前文中二。初實語禮覲。以顯發覺。文三可知。二妄語比丘以彰發覺。文四。初安居已禮覲世尊下。有三文。各一問答然。第四文者。因言捨問。正彰得實通有所歸。二正呵中文二。初以實況虗呵說。實遮輕聖。情猶禁斷。豈況虗談性重而向人說。於二以輕況。一舉數。二列兩名。並是虗情竊利。減稱為賊。損有重輕。義分小大。內實破戒。無惡不造。為謀名利自稱淨行。是第一賊。若以生法二空已去。實未交證。假誑求利。是第二賊。三次校量。是中是前二中。為口腹故。大於初賊。故名最上。四何以故者釋。何以初小後大。故此以出世間法。假偷誑人。盜受飲食。通實深重。聖結夷罪故。大於前賊。
[0585a12] 說戒文二。初一戒本三。一略明戒本。二蕂前隨開文。一舉昔虗今實。生疑之境。無漏聖法出過相有。名為增上。然此比丘未得謂得。名之為慢。十律云。此人久在山林。不見妙色。蹔伏煩惱。自謂永斷。故生此慢。後近城傍見淨妙色。貪染還生。知己是凡。即便脩道。成阿羅漢。二彼作是念下覩境生生者。佛說告罪鄣礙聖道。我亦脩行得道。准我境虗。違於聖教。似應是犯。若當犯者。不應得道。今既得道。復似不犯。於此犯不犯中。情疑未决。故曰云何。三伏[冰-水+乇]除疑。若制我是犯廿心儐罸。若言不犯。依眾淨心。進否聽教。故曰乃至奉行。四正為諮決。五讚嘆開通。唯其境虗應在犯[阿-可+弓]。以謂己得。心實無巧。開其無犯。
[0585a24] 第三滿足戒本。文七。一人。二境虗。三自稱言下自稱得聖。自稱言者。總稱聖法。二我已入聖下別舉。言入聖者。謂得生空。知勝法者得法空。我知是下得初果已去。四自言。彼於異時非妄語時。望首前罪故。五除開緣。六七可知。問所以實得道。不言除增上慢者。無別緣起故。四五七等三句。文略不釋。釋初可知。不知不見者。此解第二句境虗。自稱已下解第三句。初釋總句。二自言念在身等解下別句。前文復二。初解自稱言。文云有信者。謂稱得理解之信。有戒者。謂定道無作。非謂五篇不犯。若言持戒頭陀等。多云。犯蘭。聞謂聞慧。智慧者思脩二慧。辨才位放說法。
[0585b11] 第二人法者下。解上人法。先解人法。謂陰入界。次上人法者。總舉聖法。故曰諸法無漏等法。然是離相。名為出要。
[0585b14] 第二離明聖法。初列十四章門。念在身。身念處。正憶念餘三念處。自言持戒。八正中正語等。是有欲者。四如[1]言足。自言不放者。不放逸數。精進者。正懃乃至十四。初門有三。初句從身念觀。發得生空解。有念者。謂身念處觀。能令人出離者。謂發生空之解超度生死。故言出離。心鑒於法。得理治心。名曰洽習。轉增近理。心冥於法。故曰親附此法。第二脩習已下。謂發法空。務進所脩。理解轉增。悟達法空踰勝於前。故曰脩習增廣。觀用從心。故曰如調伏乘。第三守設已下。謂發無相真解。錄解在心。名曰守設。照理分明。字曰觀察。心冥無明。解融莫二。故曰善得。平等正觀無漏真解現前。堅固不退。故曰已得決定。見或永移。故曰無[2]後艱難。縱任之地。故曰自在。餘皆類然。據此消文。且依一相。相傳而釋。究尋道理。位應局定。若諸門通。然此亦難用。今取分義。如身念處。有其出離。乃至而得自在之能。或諸位中與念處相應故。故言乃至自在。橫剋當位。則不如是。諸門類然。自言得定。有覺有觀三昧初禪。無覺有觀中間禪。無覺無觀二禪已去。言空三昧者。謂苦下與空無我二行相應定數。若滅下四行相應定。是無相三昧。苦下二行集道各四。此十行相應定。是無願三昧。自言正受者。八中前二。想正受者一切有心定。對除色中亂故。無想者。謂二無心定。對除心亂。次四正受。是八背捨。背捨者。謂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背捨。四空處。五識處。六不用處。七非想處。八滅盡定。前三背貪。次四背捨下地。謂空處背第四禪。識處背空。乃至非想背不用處。第八背一切心心數法。故名背捨。亦名為八解脫。今四中隨法者。是第八滅定。謂隨滅二十一心數法。還得二十一非色非心法。以補心處。故曰隨法正受。二心想者。謂四空定。即四五六七四背捨也。三除色者。前二背者。謂以不淨觀除色貪故。四不除色者。謂第三淨背捨。次一除入正受者。謂八除入。除猶捨。入者解。則分前三背捨。以為此八。初二各二。謂內有色相外觀色。若多若少。次內無色相外觀色。若多若少。第三為四。謂青黃赤白。亦名八勝處八制入。次一切入正受者。是十一切入。則以第三背捨為四勝處。及觀色本四大故八。并空處識處故十。十一枝道者。人言依成論十一定具。一清淨持戒。二得善知識。三守護根門。四飲食知量。五初夜後夜損於睡眠。六具足善覺。七具行者分。八具善信解。九具解脫處。十無載。十一不著。若依舍利弗阿毗曇解十一枝道。云何一支道。身念處。是名一枝道。云何二枝道。定慧是。云何三枝道。有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無相無觀等是。云何四枝道。四念處。四正懃。四神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向道。四脩道。四斷等是。云何五枝道。五根。五力。五解脫入。五出界。五觀定。五生解脫法等是。云何六枝道。六念。六向。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悅因法。六無喜正覺等是。云何七枝道。七相七定。因緣法等是。云何八枝道。八聖道。八解脫。八勝入等是。云何九枝道。九滅。九次第定。九相等是。云何十枝道。十相十直法等是。直者。正見正覺。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知也。十一枝道者。十一解脫入。是名十一枝道。脩者。脩五分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0586a20] 次重輕如是。虗而不實下。解戒本第六句犯相輕重。於中文四。一本境。人報有二。自作遣使以辨。此二之中各有書等四法。亦可五法結罪。初舉口說。餘四合結。二靜處下。對本境有無以明。稱此據闇處語故。第二我對異報。自他各四。如上。又可或五可知。第三若人實得道下望所稱說。虗實類非類。以辨輕重。第四合對二境。在緣彼此。但列境想。略無法想。開文。夢中說者。則是除夢中。業戒等多有此疑。
  ●第二篇僧殘
[0586b05] 九門分別。一起由三毒。二配於身口。三自作教人。四解遮性。五初犯種類。六持犯方軌。七二部同異。八違制不同。九下眾任運。
[0586b08] 言起由三毒者。初有七戒。因三事起貪染心成。次有二戒。瞋心起成。次有二戒。因三事起癡慢心成。次有二戒。瞋癡起成。
[0586b11] 二次身口者。位以為四。初二局身。次二麤語二謗四謀等八。口為正犯。身有助成。次二房戒。身為正犯。口是助業。次媒嫁一戒。身口正犯。
[0586b14] 三自作教人者。位分為三。一有五戒。自作成重。教人同不同。謂二麤語媒嫁二房自作定殘。教人或同不同。若教人作五於己有潤。故同犯殘。若汎教人於己無潤。但可犯蘭。二次有二戒。自作教人。一向同犯。謂二謗戒。自作教人為己不為己。惱壞處齊。暢思不殊故。彼我同犯。三有六戒。自作犯殘。教人但輕。謂漏失摩觸自作犯殘。人教偷蘭。以無潤己故。下謀戒自違謀亦得輕罪。若僧未諫教言莫捨。但得吉羅。以無僧命眾法可違。過輕微故。若僧諫時教言莫捨。則結蘭罪。以違僧命情過重故。周教人漏失。若作教者。得蘭。不作教者吉羅。何故此中前人用我言教。違諫未成。已得蘭者何。答彼受教人。但有自壞損他。無僧命眾法可違。過義是少。故事成蘭。不成但吉。此中教人違諫。一有自[1]懷。二復損他。三有僧命眾法可[2]總。通義是多故。不待事成。教則結蘭。問若調達違白未竟。教言莫捨。亦得蘭不。答亦偷蘭。若爾所教之人違白未竟。得吉羅。何以能教已得蘭罪。重於所教。其義何也。解言。調達正是所諫法可違結罪分齊。違白竟時。果既偷蘭故。違白未竟。但犯小罪。又復更有僧殘重果可趣故。中間犯輕。能教之人。非諫之所為。無諫法可違結罪分齊。又復更無重果趣故。隨教語語。則結偷蘭。如似違諫有僧契。結罪亦前却。若違屏諫。事成結罪。若違僧諫得殘提時。不待事成。故今能教亦就眾別。以明前却。如觸等二。要待事成。教人違諫。教則偷蘭。問教他謗等。我亦犯殘。則教他懺。我罪應滅。答緣具不具故。
[0586c16] 四性遮者。媒及二房是其遮惡。餘之十戒。然是不善。故是性惡。
[0586c18] 第五種類者。見論分為四位。初有五戒。咸是愛染。初戒舉分婬之種類。二房兩戒。是盜種類。二汙家惡行。是煞種類。四餘之戒等。妄語種類。
[0586c21] 六持犯。是中二房具二持犯。然前房半非除通量故。自餘十一止持作犯。亦可止作犯。通十三戒。作持止犯。前房少分。第二房令品別階降。已如上辨。
[0586c24] 七二部同異者。媒嫁二謗。四違諫等。此七同犯。而四諫得罪雖齊。對境飜到。謂各違當眾諫故。媒謗三戒境罪俱等。自餘六戒。僧尼不同。漏失僧重尼提。多云女人煩惱深重。難拘難制。若與前重罪惱眾生。又女人要在私屏。多緣多力。苦乃盈流故輕。男子不爾。隨事能出故重。又可染患。內外不同。故有輕重。比丘摩觸。力能自固。以限分前。但得僧殘。尼則煩惱厚重。既受摩觸。恐成陵逼。深防中前。故結夷罪。有四不同。故罪階降。一死活。二大小。三染心有無。四身分輕重。尼懼陵逼。故須沽及大等。僧據染患。不蘭死及大小等。二麤惡語。僧重尼輕。以希數故。又尼有趣重方便。故得蘭罪。僧無八事相資。故得僧殘。二房戒者。大僧犯殘。尼作犯蘭。若就過量。大僧得獨行宿。善獨造房。故制僧殘。尼須伴護。若共造房。自無過量義。故律言。多人住屋不犯。見曰。二人造房不犯。設令獨造希蘭罪。若爾覆屋過三。何故同犯。答此據尺量分齊故。二人不犯。下至三節宜辨。摧[怡-台+(肱-月)]招譏。不簡小大。故同僧提。問尼就有伴假獨義希。則得蘭者。尼是有伴假獨義希。屏露二坐不應同犯。答此就損業。損微則輕。又設獨造。希而不數。故得輕罪。坐等就深至雖希數。齊招譏至。僧尼同犯。若論不處分者。尼無蘭。若前居聚落。僧儻無房。故宜須造。設不處分。情過輕微。但結蘭罪。比丘丈夫得在蘭。若樹下露坐安身進業。今在聚落。營搆私房。故須重遮。微其後犯。
[0587a24] 八違前不同者。前之九戒。違佛制得罪。後四諫戒。違僧制招愆。此僧前者。則是佛前但僧。若不秉。則無違諫之殘。殘由違僧。故此四戒違僧前犯。
[0587b03] 九任運有無。七戒容有任運。二麤兩房。二謗媒嫁。得有遣人為己作義。所教事成。三性之中。犯七僧殘。餘無教人。故無任運。
[0587b06] 就十三中。初之九戒。若持護眾行法。違則壞眾行法。後之四戒。若奉順僧命。息過不為。顯眾法成就。有被時之益。名護眾教法。違則壞眾教法。前中復三。初五內染。以明壞眾行法。次二兩房事和。以明壞眾行法。次二兩謗情和。以明壞眾行法。前五得三。初一壞眾壞行法。不壞於時。次三壞眾壞行。壞行壞時。次一壞行義微。壞眾壞時。
   ○故漏失戒第一
[0587b14] 佛前不聽者。多曰。為正法久住故。又欲止誹謗故。又欲生天龍善神信敬心故。又復欲是惡法。正是生死之原。愛道之本。理應禁斷。令梵行清淨故。
[0587b17] 次釋名。方便動轉。標心究竟。名之為故。然分盈流。名漏失故曰也。
[0587b19] 通緣有三如上。別緣昔解三緣。一作究竟。二方便動轉。三失則犯。今釋五緣。一有境界六種非道。謂須除道。以道非道想。闕此境緣。則得夷故。二六種等。非道非道想。以非道道想。犯偷蘭故。是以條部。若非道想。不疑僧殘。三作究竟心。四動轉。五失則犯。闕初緣得重。不得此殘。闕二兩蘭。謂非道道想。非道疑。闕三四無犯。闕五或重輕蘭。
[0587c02] 緣起文二。初犯。於中文二。初犯緣。二隨念下正明其犯緣。文三如常。第二諸根悅豫下呵。呵文中二。先比丘呵四。一諸根者。發覺所由。二諸親友下。問答自言。有二問答。三汝所為下呵。於中文三。一釋非安樂。妄計為過。謂所為不善。於理實違。故曰甚苦。當咸色報。名為非因。反謂安耶。二此正法已下。舉清淨願。所作不應。三汝云何下舉所作集因以結呵。四舉以白佛。二明佛呵。第一先問自言。二世尊下呵。有三。初行有違失呵。二汝今已舉清淨法呵。三汝今已下虗損信施呵。
[0587c12] 戒本文三。一略。二開。開中文五。一夢中作事。二覩事生疑。三則具向已下仗託除疑。四為申疑。五集僧下說至開通。若取作事應同犯[阿-可+弓]。據本無心。故除夢中。
[0587c15] 三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犯。三開。四結罪。下略不解開緣句。初句可知。挊者已下合解二四兩句。於中文二。初犯相。二若比丘方便下重輕相。前文分六。初列精色有七。且對人囑當下。又一人有七防。巧可知。祇等亦同可知。二有一已下辨情期所為。有十一事。三若憶念下舉上所為錯互。前七□五十句。先一句漫。次對七色。各為七句。但對青中一句。剋心相應[1]化。下六。不想應犯。次黃亦同。餘五各爾。故曰亦如是。合成五十。第四欲為樂故下。承上五十。配十一事。作五百五十。第五若於內色下出。其境界。先列六名。二次第解內色者。謂眾生身分。心心法領納苦樂。故名受色。外色謂非眾生色。以無心心法領納。名不受色。情非情合名受不受色色。次有其三。故六也。第六若於內色下。舉第四第五。以防巧心。先對內色。作五百五十。然內色中。初舉第三第四錯互五十。文但八句。餘四十二略。次若為樂故下。舉第四第五為樂等。五百五十作十一。今八。餘十一人。四十二略無。內色既爾。餘五類然。則成三千三百句。二輕重中。一自作。二教人。三文。可知。
   ○摩觸戒第二
[0588a11] 所以前者。多論六義。一出家人飄然無所依止。令結此戒。與之作伴。有依怙故。二止鬪諍。競根本故。三息嫌疑。不但直捉而已。謂作大惡故。[1]四為斷大惡故四為斷大惡之原。禁微防著故。五為護正念。若捉女人失正念故。六為增上佛法故。比丘出家迹[2]陀塵染。標心界外。為世揩軌。若捉女人喪。人宗敬心故。
[0588a17] 釋名。身相捫摸為摩。二境交對曰觸。故曰摩觸戒。
[0588a18] 通緣如上。別緣。有道俗親疎。廣說可知。二人女想。三染心。四身相觸。五受樂便犯。闕初緣有十一蘭。人境差中有三句。初句欲捉人女。前境變為人男。得前心蘭。或人男來[肆-聿+頁]處。作人女想亦蘭。第二或變為二[3]刑。或二[*]刑[肆-聿+頁]處。三或變作男黃門。或黃門[肆-聿+頁]處。非畜各四。類前可解。故合十一。闕第二緣有三十三蘭。亦可單雙。合為闕境。各有十一。闕境二十二。心亦二十二。若准知方便說十一。各上半五十五蘭。各下半五十五蘭。想疑各十一。合二十二蘭。闕第三緣無罪。闕第四二俱有衣五十四吉。闕出互有無。九十偷蘭。闕第五緣蘭。此戒上下具七方便。問曰。何以觸隣重境得究竟殘。不名偷蘭。若爾盜四錢。亦隣重境。得方便蘭。不得究竟。答盜五假四成為是少一。則方便。增一得究竟。行不淨行。不假摩觸。故下文言。我今不觸彼身。可得無犯。佛言夷。伽論亦爾。內外境別。起心亦異。故究竟殘。又盜相假故。如再盜不滿相續成重。可得覽。二摩觸成一夷[涊-刃+(夫*夫)]。是故不類。
[0588b11] 犯緣文四。一如來住處。二明其犯人。三門佛前戒舉其前前。四便手執下更設方便。下二戒同。次犯可知。樂者已下呵責俗女。呵中文二。初舉折厭。二人為能呵者。二語諸比丘下。厭人呵辭文二。一彰所作非法呵。謂所作違理。故曰不善。不合出離真軌。故稱非法。非比丘所作。故曰非宜。祈善得惡。不合來儀。故曰不得時。第二我常謂已下。顯己呵言。有法喻合。法中文二。我常謂者。彰己求善之心。二今更已下不愜來情。正是呵言。喻中本謂者。喻初句。今更者。喻第二句。我謂出家。有三善水滅三毒火。今乃三毒之火。乃從三善水生。可恠之甚。殊非所望。故曰也。今迦留下合。合中。先合下句。則出前火。夫主已下。舉俗況道。反合初句。下僧佛二呵如常。
[0588b24] 戒本五句。一人。二內有染心。三境界。四身相觸下。正彰摩業。五若觸一一下結犯。廣辨中。女人者如上婬戒說。為欲通收覺與不覺等故。不以有智未命終釋女。宜言如上。身者以下廣解戒本第四句。九種摩業。先解身業。身者。從髮至足。見云。若髮狐髮狐相觸蘭。以無覺故。摩業之中。初舉前業。下一一解釋。若女女想已下。解第五文。中二。初至突吉羅。戒犯相。若比丘下。輕重相。前文有三。初明二俱無衣。情濃僧殘。二女作女想下在則情談。得蘭。三女作女想下。二俱有衣。情最輕微。犯於吉羅。俱無衣中文二。初心境相應犯。二是女疑者。心不當境輕。准此應有轉想。今無者略。前中九業。就初捉中。准下吉六句。三四交洛。五六雙顯。初句受樂。二不受樂。既五六雙明。此二豈可彳。得是雙。故知初二立位。以不過樂不樂。次二交二雙。則成六句。今解此中女觸比丘。第一立位直言受樂。次句是雙。動身受樂。應有交句。謂不動身受樂則三。若往觸女亦三。俱設亦三故九。若睡死少分。但有往觸。復九。二九十八。此是殘位。不須。不受樂蘭。捉業既然。下八亦爾。則一百六十二殘。心不相應疑想等。一百六十二蘭。今文所明。但有女來。餘並略無等。就女來闕無交句。故但有二。二九十八。女疑不相應門十八蘭罪。
[0588c22] 次在有衣心境相應中。三門分別。一定多少有無。第二釋文。第三問答料簡。
[0588c24] 初門者。就捉一業比丘觸女六。二立位句兩交二。雙女來但設。復各有六則十八。睡死少分又有三。六三十六。捉業既爾。餘八亦然。合三百二十四。若是女疑吉羅。具論應爾。今直就活女但有互中各二。立位四各二交四則八。闕於二雙四俱。設中略無。立位雙頭四。但有二交。故但十句。對於九業。九十句蘭。餘皆略無。心不相應疑等吉。
[0589a07] 次釋文者。身往觸女衣。一受樂。二不受樂。此二立位句。次女衣觸身。二立位句。五六二交還觸女。七八二交衣觸比丘。九十二交俱設方便。捉業既爾。乃至九同。故曰亦如是。
[0589a11] 三料簡者。問無衣中受樂殘。不受蘭。何以此中樂不樂俱蘭。答殘名是均。故致階降。蘭含輕重。故俱得蘭。問不樂應吉。所以亦蘭。答此互有衣位。但使方便往觸。必作受觸言者。觸境皆蘭。不問樂不樂。以遂前心。故使文中咸結蘭罪。人名本作重言。此三位俱蘭。今直作觸心。有殘蘭吉三也。如媒三位。亦分方便究竟之別。故此亦爾。問下文女人捉足禮。足禮覺樂不動身。犯吉。此中第八句女來觸比丘。受樂不動身。而得偷蘭者何。答此有前方便心修。可當時不樂。故亦結蘭。彼雖覺乘樂。以無前方便可稱。故唯得吉。俱有衣中。一一如蘭中說可知。輕重文五。一對上當趣辨。祇。一時觸多女一殘。一一觸多殘。比丘知法。多詐捉女。共卜臥。竟夜不動者一殘。二異趣輕重。問前篇同犯。此階降者。答良以患興。於內觸境。斯犯正道。暢思躭著。情深不蘭。彼此摩觸。非無內染。情悅在境。境殊人畜。形別男女。情則濃淡。故有階降。三男子下形報以辨。四女人捉足下境心有無。五境相五句。
   ○麤語戒第三
[0589b05] 自下二戒前言同前。凡婬欲之事。皆極鄙穢。故名麤惡。今說其狀。表彰在口。故曰麤惡語。
[0589b07] 通緣如上。別緣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有染心。四麤惡語。五麤惡語想。六言語了了。七前女知解。
[0589b09] 闕緣准前說。此中但明比丘染心。向女麤語。若前女人向比丘麤語。若染心俱領。亦應犯殘。類同前觸。文略不辨。五分。具有此彼互向麤語同犯。
[0589b12] 戒本五句。一人。二內有染心。三人女出境界。四對說麤惡語。五隨已下結犯。前二可知。女人如上緣中。共麤語者是。
[0589b15] 四麤惡者已下解第四。文三。一總解麤惡語。二列八門。三一一別釋。第二門教化求者。五云。又從是願。與我從事。一切天神證知我心。除二道已外。說餘處支節。及得表麤惡之言。故曰若復非餘語。如消蘇等類。五若與女人已下解第五句。結罪輕重。文四。一本境約業。業中初說重境二除二道已下所稱輕境。二天子已下通就異趣同趣形報以辨。三法想犯不犯本迷為四。四境想輕重為五。
   ○嘆身索供養戒第四
[0589b24] 言多巧為美己之善。招誘其情。說婬欲事。用以自適。故名嘆身索供養戒。
[0589c02] 別緣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染心。四嘆身說麤惡語。五麤惡語[*]於。六言辭了了。七前女知解。
[0589c03] 此戒闕緣准觸說。
[0589c05]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染心。三境界人女。四自歎下索供養有兩。一自歎身有五句。二可持已下索供養。言自歎五句者。一自歎身。二脩梵行。三持戒。四精進。五修善法。五僧殘已下結犯。前三可知。第四句中二。初先釋自歎五句為四。一釋歎身有兩。一色身豐美。二歎種姓。二解梵行。以精進解梵行。故曰懃修離穢濁。三解持戒犯戒。方便之心。名不缺。治根本犯戒之罪。名不穿。離後眷屬曰不染汙。一戒具三。諸戒同爾。四釋善法。謂十二頭陀及諸善業等。二作如是已下解索供養。是第一之義。若在女人前已下解第五結罪句。輕重文三。一對上業辨。二異趣形趣。三境相五句。
   ○媒嫁戒第五
[0589c17] 婚[女*聚]之禮。和合生死。正違出離。出家所為特乖法戒。又紛務妨脩。相招譏醜。不免世呵。是以聖前為彼男女法。返計謀以成謀。以成婚禮。曰媒嫁戒。
[0589c20] 別緣有六。一人男女。簡非畜。而於人中。貴賤親疎。並是犯[阿-可+弓]。伽論云。指腹媒嫁犯蘭。二人男女相。三為媒嫁事。四媒嫁相。五顯事了了。六受彼語等還報。
[0589c23] 闕緣比說。初至居士。與作婚[女*聚]明犯。二時諸男女意下呵。呵具三人。佛呵文兩。一行違失呵。二無數方便下舉略教呵。
[0590a02]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往來者。可得和合是。三彼此。謂所媒境界。四正作媒嫁事。五僧伽下結罪媒業。文二。初明業。二成婦等是。所傳之言。乃至須申者。謂暫時交會。亦得僧殘。二十念為一瞬[1]傾。二十瞬[*]傾。為一彈指[*]傾。二十彈指為一羅預。為一須臾。日極長時。十八須臾。夜十二須臾。夜極長十八。晝十二須臾。或等或差可知。五分。乃至一交會下具解五。上三別解。二母護男下合釋四五二句。上二可知。解第三句。男女互為彼此。先解女有四。一謂舉數。二列名。三解釋。四總結。男亦類爾。合解文二。初成犯相。二若言嫁與他下輕重相。前文有三。初使義具三犯殘。二從自受結法彼不報下具二闕一犯蘭。三受語不往彼下具一闕二吉羅。前文復二。初先解第四句中下句所傳男女之言。故文言。母護男女。遣比丘為使語彼言。汝與我作婦。一私通。二須臾。三一念[*]傾。四謂今媒者成前四事也。二若比丘下釋第四句。上句持男言等舉上所成。正辨媒業。文二。初或一或二相參。作六十四句。次以三法相參。作四十八句。初文分四。謂語書指印現相。各作十六句。初語十六者。單語四句。次以書配語作四句。次指印配語作四句。次現相配語作四句。餘二各爾。如是廣說。五分。受男語吉。語彼父母。不許還報蘭。許還報殘。不同此解。但具三時殘。次三法相參中亦四。謂語書指印現相。各作十二。先語十二者。語書指印一四廣文。次語書現相一四。次語相印現相一四。此之二四略亦則止。次書指印現相。但父一四。下之二四及餘二類。悉略不辨。略不辨□。前合一百一十二句對母設。男女既爾。乃至邊方亦爾。各以一男始終。互對[2]女種女。其文甚多蘭吉。二位各三可知。此三蘭吉。於前一百一十二句。各帶斯闕。乃至廣句亦爾。
[0590b08] 輕重文四。一人趣。文三。一有無雖可有病。猶有合義故殘。二所媒重境。就業以辨。謂約語書等。一反一殘者就業。不約境說。三言除二道下所媒輕境。二異趣形報。三法相五句。此犯不犯約轉相故。四境相五句。略無人男人男相五。
   ○僧不處分過量造房戒第六
[0590b14] 開前言有四。一解制言。然上行之報。報力資強。堪耐總緣。不廢正脩。是以大聖制衣。塚間樹下省緣脩道。不畜房舍。二開言者。而中下之輩。資報力劣。不堪寒苦。制同上士。交妨正脩。乃是彼人壞道之緣。故隨分量。開畜小房。石室兩房。言在斯趣。三解又復制言。所以開房。而不聽過量不處分。妨難者何。然出家之人。理無帶著。隨緣栖洦。安身行道。若有信施。隨時而受。從有經搆。容身長道。今乃廣作營豫妨脩。長己貪結。壞知足行。又處處乞求。惱亂施主。不生敬信。壞滅正法。故制過量。又專住自由。不蒙指示。容鄣礙僧。事多惱亂故。是以不聽妨處。僧不處分。又傷害物。命違其慈。道義自損。復不聽有難。四結罪。言聖教。況須理應[3]煩奉故。□違法造。今情過不輕。是故結與殘吉四罪。問四依中不行四。前聖未前犯。於開中有違。則前與罪。而重輕不同。答四前上品。若不能行。則當開[阿-可+弓]。寧容有犯。論其四開。乃隨力分。理合應行。今者故違。明皆有犯。但屬是疎緣。又兼多過。故得殘罪。餘三衣食藥等資身。要急事不可闕。又情至亦少。故並得提。
[0590c08] 次釋名。專住自由。不蒙指示。名僧不處分。大依[阿-可+弓]稱。為至量故曰也。
[0590c10] 次辨離合。先解離言。問二今何以離者。一主無主異。二制量不制量。三作處分法。牒事相違。故為二戒。次辨合言。就前今中二戒合者何。答生罪緣同。謂過量不處分。並由一房而生。故須合前。如急施衣雨衣。四獨二浣異語嫌罵等類。次定初二者。有人解。前房過量。初後房不處分初。而前房中。得有不處分者是。第二以不處分。名種不別故。今解不爾。處分名雖是同。若用房分法。並有最初。前房無主不處分初。後房有主不處分初。其猶二不定。所撿之罪。並舉殘提。對於二處。屏露別故。各有最初犯戒之言。故知二房亦有最初。不處分更爾。妨難隨房。類亦同然。
[0590c21] 通緣如上。別緣六。一無主。二為己。三自乞求。四過量不處分。五過量不處分想。六房成便犯。若闕初緣犯。後戒或三或二或一罪。若作如法房。令可無罪。若闕第二為他作非房。或二蘭二吉。或三二一。或可無罪。若闕第三。不自乞求。則無過量。容有餘三。乃至無罪。若闕第四。作不過量處分。則令無罪。容得四蘭。謂實不過量。作過量想偷蘭。疑亦偷蘭。實處分作不處分想蘭。疑亦偷蘭。上四一於竟還立。若闕第五亦得四蘭。實過量作不過量想蘭。疑亦偷蘭。不處分處分想蘭。疑亦偷蘭。又□此二准上所說者。若闕第四但得二蘭。若闕第五應有六蘭。今且從舊說藏。闕第六緣。末後二團埿未竟已還。盡結□偷蘭。一團埿在重蘭。初至自斫樹。正明起過。廣大造房。惱亂二趣。二時彼樹神下呵。呵中文二。初明發覺。發覺文二。初樹神白佛。此比丘雖犯[怡-台+(肱-月)]鬼神村提吉。但威儀違失。是故佛言。乃至不打持戒比丘。亦可最初。以下[1][怡-台+者]生因此前故。亦可言對樹神勸忍之辭。二迦葉白佛。所以不呵。聖開造房。承教起非。故不得呵。又可善識人心。造房者多。呵而無益。將護故爾。又為嫌責。白已則去。第二世尊以此已下呵。初問自言。二世尊以此下正呵。文三。一執其作事。持勢乞求呵。佛自開聽比丘作房。而不以房故廣令乞求。然此比丘言。佛聽我作房。與我竹草等來。是名非法乞求。二告諸比丘下舉事以況。呵文三。上二可知。第三爾時世尊下毀讚以明呵為而乞。故曰非時。強求要得。故稱不濡。五耶四耶。是故不正。為衣食乞。名曰知時。須言信彼。故曰柔濡。乞食充驅。是正乞求。
[0591a24]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自求已下正教比丘。房量大小。指授方軌。三若比丘下若違教作者。結犯僧殘。
[0591b02] 第二立法文七。一自乞求。有惱施主。得過量罪。若其自物。則無過量。二作屋除作餘總無過量不處分。五分。房者於中可得行立坐臥。行四威儀。三無主者。以其有主無過量。四自為己[2]飄為他作。於己無潤。不犯殘罪。五辨房之尺量。佛[操-品+(丙*丙)]手者。諸文不定。一[操-品+(丙*丙)]手。祇云。二尺四寸。五分二尺。且依五分。長十二[操-品+(丙*丙)]手者。謂二丈四尺。廣七[操-品+(丙*丙)]手者。一丈四尺。此據屋內。祇亦云。縱廣量屋內。六當將已下教房主比丘乞處分方法。問作大小房。須乞處分。見論云。房六[操-品+(丙*丙)]手。廣四[操-品+(丙*丙)]手。作如是房。不須處分。律亦成文。小[3]客身屋不犯。非謂開無過[4]重。後房本無過量。何以開中除小[*]客身。若生四[操-品+(丙*丙)]手六[操-品+(丙*丙)]手已上無問過量。咸須處分。七彼比丘下教僧處分。
[0591b15] 第三結罪中舉四種罪。以結犯。且結二殘。故言僧伽婆尸沙。於二殘中。且釋過量。應為三門。一應量犯未犯。二互過結未結。三俱互罪多少。初門者。問二丈四尺為應則犯。為為待過耶。答過方犯。故此文言。若過量作者殘。若爾長中八指四指不應則犯。答房是過中制。衣是滿中制。以過中制故。房舉未犯。作衣滿中制。故須出犯位。所以然者。長衣內開。外亦開。作法外開位。故須舉犯。以開不犯。此出外開極小量房。內開外不開。無有作法。外開者。故舉未犯位。則是內開極大量。問房何不作法。得過量耶。答開過無益總長貪。衣雖貯畜。然先屬己。無[5]總故開。
[0591c02] 二門者。問為俱過結犯。為互過亦犯。答見云。長中咸。廣中過。犯殘戒。長過廣咸亦犯。互過尚犯。何況俱過。又如下文。坐具浴衣等亦同互犯。今以長中過如咸。對廣中過。始咸三。三三合九。謂長中過中過。如減一三。餘二各爾。是中五句有罪。一俱四互四句無罪。
[0591c07] 第三門者。互過始終。有其二罪。若也俱過二罪以不。答互據二房。俱兩菓亦語。故先後二房。各結一罪。俱過房一。後一業所作。故但一罪。若爾不淨食等咽業一故。亦應一罪。答不同結罪。差殊可為四句。第一或業一緣業。或多或一。第二或緣一異。或多或一。第三緣業俱同。或多或一。第四緣業俱異。或多或一。若互過房者。緣一果異。從業二罪。不淨食等。業一緣業。從緣多罪。今俱過房。緣業俱同中前。故但一罪。比丘義解第一句。次解第二七句中。上五可知。難處已下解第六乞之方法。於中欲知無妨無難。故先反解。出妨難二處。然謂虎狼師子及不通草車迴轉。是妨難。然無上諸事是無妨難。更處無妨等。料理後竟。須乞指[6]不。見論云。其處猶如皷面。是故從彼比丘下乞處分法。欲解此義。略為二門。一須知處分。分齊如上辨。二正明乞法。先脩威儀。脫[7]草屣等罪無。禮足後房則有。表己[8]懃懃。是故三說。對此須知。不乞如下辨。爾時眾僧下解第七句。教僧處分。於中文二。從初至如是持明教作法。二彼作房下教其作事分齊。此謂作持作法。作事故爾。前文有三。一稱量作房人。二若彼處下稱量事。謂拾妨難事。三應如是與下稱量羯磨。於前人中。此比丘為可信不。立二至門。初若可信者。釋可信門。二若不可信下釋不字。次事中四句。前三不應。第四應與。
[0592a06] 次作法中文二。先差秉法人。初言若上坐等約位定人。五分。則通。謂在上無人。名為上坐。夷論則居作四位。不差耆[1]羊。力不堪故。亦非下坐。以早約故。如說戒中。云上坐應作故。是以但言。若上坐。若次坐。言若誦律等者。對法簡人。
[0592a11] 第二正辨作法。對此料簡。應作二門。一汎爾分別。二正指處分。初汎明者。位為六門。一能秉法人。人位有三。謂一眾多僧。若隨事用分。便有八。一人。但一眾多。或二三四。就僧中四別。故隨用八。第二所秉法。法位亦三。心念三語及以羯磨歷別則五。謂羯磨離三故。若隨事辨。心念有七。謂說恣二種。分衣安居悔吉。發露等類是。三語可知。羯磨彳多。如七非義辨。第三秉法處。處中位二。自然作法。若以類分。事便有四。謂自然分空聚作法離大小。若隨用開。細分則九。或上言九者。如自然及大小。此三各三故。或十一者。大小二界各四故爾。但知自然中集。專為結界。作法中集。下為解界及餘一切。第四所為事。事便有三。一情。如受戒受日憶念不疑呵覆等。二非情。如結諸界中二界相接隔駛流道遠等。三二事合。如離衣六年等類。此之三種稱教者。如違教則非。尋事可知。上來四者各有[2]軀狀。則四法現前。及受戒者四緣是。第五以人秉法。就處分別。還解上四。為識前四。用有通塞故爾。若以人對法。人三法三可知。若以人法對處。通塞分別。一與眾多。處通二四。隨事十一。但通其八。不在三小。局就結言。故所以爾。若僧秉三法。對自然作法。二者白二通。而局可知。餘唯作法。以結界根本。得自然中作。如受戒根本。同法非難等。次作法中大小分別。日等三法。望大小二界。俱有局通。所以可知。且如白二。還衣離衣六年杖囊。則通二界。受日處分。結淨攝衣。罰令用舊持新白二。癡狂學家。四月覆鉢。不禮分衣八德等。居處除疑。如癡狂等。為眾立前。前所常行。故居大界。餘二准知。第六作法具緣。以其對事根樤眾別極多。具七。次六下五故。爾言七者。一須假界。界位有二等如上。第二能秉人。則上八等是。然有如非如義有三。一是然如。謂非二十三等。二集故如。謂一身心俱集應來者來及不可者是。二唯心集與欲者是。作法依界手三然。如和合如。謂僧治一二三等。反前則非。准說可知。第三蘭眾。人有類非類。法有分非分。故除受戒王賊天龍尼眾等。第四與欲。欲義如下辨。第五因起有無。無者一切差人等。有中且位為六。一作舉憶念。謂違而行罰等。二者須乞情如法。別所為故。雖衣六年。受戒畜眾。覆藏等解。七羯磨解。癡狂憶念不癡等。三者為眾前所常行。謂竪標唱相說恣分衣癡狂等。四者交治道俗。及勸惡從善。如互治覆鉢諸諫所為事等。五前防僧別。如學家異語等。六始信婦投。白僧試驗。如形法二同四月等。此之六義。各不相假。又復斷等。互在眾集。前後尋之可知。第六問答令知。若一坐多法。須通問答。隨問答作。儻別問答。一一更須別問答作。故下文言。出功德衣。名有簡別。故方便緣具。故須第七正辨作法。對事辨七。有具不具。位約為三。謂七六五七者。如一切治人處分離衣僧常行等。言六者。一切差人之類。無因起故。言五者。如結界等無界欲。此第六門亦無殊。然還開上四。對事增減有七六五。如一假界。則上處門。以次集僧。簡眾與欲。此三合成能秉。謂是上人。次因起問答。則是上事。正作法者。則第二法。
[0592c14] 第二正辨處分。四門。一辨作法。二對僧別二處。三有妨等成不成。四辨相應。初門。人唯四人僧。非餘可知。不同祇律。路遠兩等羯磨。差一二三人。往彼作故。又非客等。此律不同。法局白二非餘。祇。口法處分。彼言一切都無誦羯磨者。一比丘直言。僧今與某甲比丘指授無難妨處。三說。亦未處在大界可知。事應二合故。文言。可信不稱量人。有妨等不應者。稱量事緣具有七。
[0592c22] 第二對眾別地者。本制處分。為檢妨難。縱非僧他。義容妨礙。故但造房。咸須處分。如後戒文。何處有好他。堪起房舍。則伐大樹。亦制處分。五分。四衢道中。多人聚戲處。婬女市處等。是難處。又後戒亦云。求作屋地。見神樹處。好則便代之。故但造房。並須處分。
[0593a03] 三處分成不成。問現有妨難。作處分法。得成以不。答准祇律。有四不成。一越年。二異界。三妨難。四界內作房者多。然此律得成。若爾文言。不應處分。何以處而言得成。答處分本防。不處分僧殘。不正防妨難死。所防不同。雖有妨難。從僧乞處分者。免彼不乞專住之過。故得成就。是故下文不過量僧處分得妨難二告。此文良證。言不應者。得小罪故。問處分不防妨難者。淨施應不防長。答防長。若處分應防妨難等。答非類。如處分竟時。妨等猶起。故知現有而得成就。但為捨□故。須作此法。違而得殘。淨本懸防長過。若說淨竟時。必無長過。故今現有不得成淨。又彳以正防故。無淨長生。亦應無處分時妨等決起。故知不並。若爾煑宿等藥。口法亦成。答處分法者。作處分竟。不能礙彼。令難等不生。故現有成。若論七日藥口迎手受。能令七日內宿觸不生故。現有宿觸。不成口法。又彳口防宿觸。則便有宿觸時。正從不作法生。故不成就。房中既有處分得難等生。則是妨等不由不處分起。故現有成就。
[0593a21] 第四處分法。與何相應。此處分法。與人處相應。謂此人此處得作房故。餘人餘處則不得作不同。作不同大界為眾局。與處相應。多論云。若餘人就此房上作重屋。房主聽作則得。無不處分罪。以就私房上作非地故。
[0593b02] 次就文釋。初白。次作羯磨。凡言白者。事有繁重。則四若無。因起但三。今以乞為因起。故曰中。四句。一告眾勅。二牒因起。三作法時至勸眾詳忍。四舉其所作結成。白辭羯磨文三。一告眾勅聽。二正辨事。辨事中兩。初舉聖所作。訁僧可否。二僧今已下決判是非。是則應嘿。非便說。眾罪和嘿。是以第三僧已忍下結成受持。
[0593b09] 二明作事。五分。發心至麤埿告。細蘭成殘。此文最後埿治訖者是。問何以尼於僧寺造塔轉轉得罪。作衣亦爾。答房中自分。故待作成塔。據異類參涉。又可比丘致敬。失儀作衣。容可生染招譏。此二專制。故隨作提。不同此房如法則聽。非法方制。故須待成。又可結法不同故爾。
[0593b15] 自下第二解戒本結罪。文二。初幾犯相。二若比丘下輕重相。就前文中。位有五。人三。一二殘作頭難妨俱互作。第一三句二不處分殘。第二三句次過量一殘。等三三人無僧殘。宜二吉羅俱互作。第四三人無吉羅。直二僧殘俱互作。第五三據理如此有經文同。但今殘中唯有過量。一殘略無。無餘二故。十三句廣說可知。問不處分及妨咸是[*]總僧。何以殘吉。答法[1]總故殘。事[*]總故吉。又可妨者。直是事中想。總不處分殘者。以妨等有礙故。前作法今有妨過。又不作法。違二教故殘。問過量及難俱是長貪。所以重輕。答過據[*]總他。難是自[*]總。故有殘吉。亦可希數。
[0593c02] 次輕重相。於中文五。一自作。二使他作。三為他作。四房主巧師彼此立違五境。於第四房主巧師中四句。偏對過量。初句現前拼地。應量作者。過作者犯。房主得殘。巧師蘭罪。為欲一言。總結二人。故直言犯。次句亦爾。教人案繩墨作作者過作者犯如上。三不報。四不問。此二句者。亦通結。兩人亦可。四句者。初自作。二教人。三不報。四不同欲一言。聰攝成不成罪故。但言作者。犯此之一釋。不如前解。第[2]四境相中四重。一初約處分成不成想疑。以明法相。正是對事止階汲五重。依此文。是則帶作犯。然一名別故。二約房尺量法大小不決想疑。以明法。於下二境想。此四各五。並犯不犯相對。轉想故爾。
   ○有主不處分造房戒第七
[0593c15] 以有主故。不辨尺量。與前有異。餘咸大同。
[0593c16] 別緣六。一有主。二為己作。三長六[操-品+(丙*丙)]手四[操-品+(丙*丙)]手已上房。四不處分。五不處分想。六房朱。
[0593c18] 戒本亦三。廣解亦三。比前可知。唯少過量為異。
   ○無根謗戒第八
[0593c20] 然出家同住。理應和容。造相將設。許不相[*]總觸。今乃懷瞋橫搆。重事註人。自壞心行。增長生死。以滅正法。又後塵坌□良善。甄在眾外。[*]總他一生。廢脩正[3]等。欺門事深。故須聖前。故多論云。為設自行。正法久住故。為止謗毀。令梵行者。安樂脩道。不廢正業故。
[0594a01] 二釋名辨離合。得罪多少。內無三實。稱曰無根。重事加註。名之為謗。故曰無根謗戒。問二俱是謗。分二戒何。答若據無根處齊。橫加不別。理亦合制。但者前是無根。次是假根。是故須離。若一向無根。或見言聞疑等。並是無根。前戒中收。若異事上見。假言見此。聞疑亦然。此是假根。在後戒攝。
[0594a07] 次解合言。問三根謗人。各別得罪。何以合一。答若望得罪。不必相假。亦應立三。但無根處齊。得罪義等。又後容有共證一犯。是以合制。罪多少者。問謗他犯重。實無三根。誑僧有三僧。虗解邊犯。妄語提不。答見云無別提罪。以謗一向假虗成故。若為我為欲損主。假煞畜生。不應損主重罪。害命得提。答謗定假虗。無有是謗。不虗解者。是以一罪盜則不定。自有損主。不假煞畜盜絹布。是自有損主。須煞畜者。非一向相假。損主害命。二境既別。故得二罪。若爾謗相假故。一罪者七日藥。但使是長。其必非時。亦應二罪。解言。此非譬。所以爾者。長未必非時。非時不必是長。如淨施者是。但可無長。不可無他。非時可為四句。一是長非非時。如下六染犯是。二是非時不是長。淨施者是。三俱是。四俱非。有此差殊。故別得罪。妄中一是妄非謗。二俱是。三俱非。但有此二。無有是謗。非妄相假故一罪。又得罪不同長。七滿則犯。非時七滿。但罪緣假食方犯。不似謗妄同在一時。故但一罪。
[0594a24] 次解具緣。別緣有八。一大僧尼。二僧尼想。三內瞋心。四無根。五重事加誈。六下至對一比丘。七言辭了了。前人知解。初緣大僧尼者。甄下三眾。一謗總義微。不廢正脩故。二以下眾罪名輕。故能謗之人。豈容得重。如似打奪。大僧便重。下眾則輕。此亦同爾。若爾隨順解義。何以隨順下眾。同比丘提。解言。同違僧命眾法處齊。故俱提罪。若爾尼與大僧。五相隨順。亦是同違眾法。何以僧隨順尼吉。尼順僧夷。答雖同眾法。尼傎敬教。隨順義數。故得夷罪。僧無倚傍。隨順尼希。希故吉羅。若爾僧倚舉尼。謗尼殘罪。尼無舉僧。謗僧應輕。何以在謗俱結殘罪。以此類彼。隨順同重。一解。謗就所謗。罪名輕重。在謗俱殘。下眾吉羅。隨順約傍。希數中前。故有階降。故伽十二文云。頗有是波羅夷。則此事突吉羅不。答有。謂尼隨順不見擯比丘夷。比丘隨順吉。亦可違二重教故夷。違一重故吉。防不同此。故有輕重。但大比丘不問淨穢。皆成謗罪。律自顯班。以其眾法。但見聞中。淨得作法事。今違其見淨。橫說見犯。自[1]懷總他。不問淨穢。俱成謗罪。如戒本言。淨廣中不淨故爾。若爾淨不淨尼境俱生難。答此律下文。與著袈裟者行婬。又言犯比丘尼者。無所長益。亦但具境。俱成難過。若爾數是解義。不淨亦是數。答足數就然。謗據廢脩。是故不同。若爾犯罪之人亦成懺境。答此律不求如文。至清淨所。故五分。下至不同犯。亦成懺境。若爾足食主人對成除法。答懺開不同犯足。無開業足。又餘食然防。西未犯足。如淨施防長口防。宿觸等類。故不相並。二具戒人想境雖通兩。想唯局淨。以不淨心。對於二境。或可成舉。或不成謗。故無不淨想。第三瞋心如文可知。問飜舉并謗。所以彼具五德。此但瞋心。解言。緣中具反。第三瞋心則二。謂麤損咸。文言欲壞彼清淨行者。是損減之言。第四無三根。則彼虗妄。第五重事加訁。要說初篇。則是麤鑛。第七言了。非是應法。對眾語時。則彼非時。但名增減。據理具有。問所以舉但其五。此則八緣者。彼以諸聖所舉。所舉通輕重。五德無量輕。是以唯一品。今飜舉辨謗。所謗之罪通上下。能謗結犯。犯亦除降。為結僧殘。故須八緣。第四第五對文說。第六下至對一人。謂准祇說。對面罵謗。五分。若面謗解者殘。今約義求。要應對僧。以求治罸。是以文言。則往僧中如上所說。餘二易知。
[0594c15] 次解緣義。若闕初緣。以餘五眾。一於境雙闕。則有十蘭。一於第二疑想。各五闕瞋心。全無謗罪。若有三根。但非法舉。若輕事加他。或有提吉。闕餘緣等。輕蘭重蘭。
[0594c18] 前戒緣中文二。初至如上說重事加註。第二時尊者已下發覺呵責。前文復二。初至便可作之謗方便緣。第二時慈地尼下正明其謗。前文有三。初明如來栖託處所。二尊者已下請營僧事。為謗遠緣。三時有慈地下因得弊房惡食。共妹立計。為謗近緣。
[0594c23] 就第二請營僧中文四。至飯食求請營僧事。第二從世尊告下遂其請心。差遣經營。第三時尊者下既受差已。料理僧事。第四時世尊下稱愜聖心。佛所喜美。初文分二。第一託靜生念。思欲營僧。於中文二。初謂沓婆思彼欣厭欲求捨會。二復作念下窂固之法。非行不辦。用彼營僧。以為妙因。五十並十四出家。十六成羅漢。見云。摩羅者王名。此是王子。字沓婆。第二從晡時起下舉二屏言。請營僧事。問沓婆既是阿羅漢。而云此身不窂固。請營僧者何。答沓婆自知有餘身智。然是生滅。非窂固法。未若營僧使多人脩道。福利反資窂固之法。剋之不難。見此益故。請營僧事。亦可供養佛僧大菩薩。尚行聲聞營僧。理何可恠。見多並言報昔願故。請營僧事。與五分亦言報昔願者。稍異可知。須差遣者。為應四方法故。還以僧法差遣。白二如文。次第三料理。文二。初營舊比丘。二羅閱已下料理客僧。初中總舉所料理人及資緣。為使同行相得人。□資緣備具。於中先行同人。次唄匿下明業同人。行同者。謂十二頭陀。見云。四方料揀。料揀煩惱。離諸滯著。數雖十二。位分為二。謂隨坐一。是人最勝。於餘所行。咸能同彼。故稱隨坐。餘十一人是其偏能。未必通行。於十一中。復分為二。常坐一人。約行以辨。對三威儀。常坐是難。立一頭陀。餘十就緣。緣雖不同。且要為三。謂者食處。衣中立二頭陀。謂納者三衣。食中立四。謂乞食一揣一坐。不作餘食法。處中立四。蘭若塚間攝下露坐等。所以須者。食等者資道之緣。濟身最要。故先須衣。若於此衣。求用失方。廣生罪累。鄣礙出道。則非頭陀。故教比丘。於衣外資。受用得方。趣得資身。長道使罷。方成頭陀知足之行。故今立二。言納衣者。對著檀趣施衣等言三衣者。對畜長等。雖得衣物。以鄣形醜。若無食以充軀。內有飢虗等總。行亦難未。故須就食。以明節量。趣充飢長道。以未頭陀。言乞食者。對食二種。食人謂檀趣僧食。食有多過故。一揣食者。對多食人。一坐食者。對二食人。不作餘法者。對作餘法人。衣既覆形。食[彳* ]充軀。脩道緣備。必宜正脩。脩行之未。要託靜處。憒[1]兩既無。心亦寂靜。方朱頭陀。故次明處。蘭若塜間對聚落居人。[2]攝下露坐。對受房舍。但此衣等。當分非無昇降。對餘所簡。通為頭陀。緣行並論。有斯十二。欲使同行相錯。離於彼我。共相敦崇。進勵有方。故曰共同等。若與四依辨寬狹者。四依名略而然寬。以明其藥。又該三品。此中名寬而然略。此少藥故。又專上行。若據緣行分別。此寬彼狹。以彼無常坐故。
[3]四分律疏卷第三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0595b24] [4]自下第三餘離行同人二經營客比丘中。功德覆藏。而手出父光者何。十五俱云。入火光三昧。答曰。多論。八義故手出光明。一為止誹謗。顯己無愛瞋。故如佛為婆羅門女謗自說。我有十力四無所畏。以表清淨故。二息學問坐禪比丘見營僧事者。喜生輕毀。手出光明。滅相輕毀故。三為折伏山林比丘常。謂城傍比丘恒在亂心。是故沓婆羅雖立事亂。神力放光。分僧臥具。伏彼高慢心故。四為見精進。果報以勵。懈怠慢恣故。五為增長施主善根故。六為現被謗心不退故。七欲現眾僧。有大威德分。一具比丘。神力乃爾。諸大德等。寧不高勝。八為愛惜正業。不令廢缺故。問何以處分事亂。而得有光明者何。答凡作事。先心期所作。已從欲界善心入淨定心。次入通慧心。次入欲界化心。化作光明。還從化心。却入通慧心。後却入淨定心。後入欲界散善心。已隨本所期。化事遠近。以是定外。用事故爾。斷理合法。悅可群情。勸勉彼心。明須讚美故。世尊讚言。乃至第一第二近緣者則能犯。
[0595c17] 戒[5]人文二。初至受請已來。因得弊房惡食瞋謗之由。二羅閡尼已下正興謗計。有七子句。一慈地致虔啟問。二乘前悉言。嘿元所說。三請求己愆。問嘿所由。四舉事相擊。以申嘿言。五問其所欲。請設方便。六示以謗儀。望遂本情。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祇中自謗不云教妹。十五多見並教妹謗。與此律同。
[0595c23] 第二正謗。自下辨呵。文二。初比丘呵。二世尊爾時已下佛呵。比丘呵中文三。初發覺所由。二比丘呵責。三舉以白佛發覺中兩。初沓婆自言清淨。以明發覺。次撿挍慈地。自言以彰。發覺沓婆中五。初明佛問。二彰己聞知請佛為證。三世尊不可。四自言清淨。五為聖嘉讚言。未曾夢中者。若據凡望聖。以昔說今。若約事辨。以難況易。問佛是一切智人。善知淨穢。所以不證沓婆清淨慈地。是犯而問。自言者何。多云。若佛證一是一非。生人誹謗。論佛愛憎故。故今不證止誹謗故。二若證沓婆是犯。現在不犯。若言不犯。以過去惡果。果報熟故。又後不順自言。治法故也。撿挍慈地中文三。初佛告撿問。彰妄枝重愆比丘信順佛教。二諸比丘下承教撿問。三雪彼無犯。申己謗情。以彰自言。撿挍本者。比丘末者慈尼次比丘呵次白佛。第二佛呵。文二。初行有違失呵。次得報畢定呵故。文言一向入地獄者。彰之過辭。餘之三律。沓婆自言清淨故。與作憶念。毗尼比丘尼以身謗他故。則與滅擯白四。但十律五分中。不言有惡。但以自言。則與擯治。五分。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故。問下文不犯自言犯。不成自言。何故五分作自言擯。答文言不成者。謂不識法人。此無情過故。不得依彼。自言治之。五云。與擯者。謂是識法人故。誑謗情過不輕。故得與擯。亦可二律不同。未得消通。若依祇中。尼自言犯。則是實犯。故令與擯。以尼餘處犯戒。有身來至兄。所兄與誰。惡我為兄。以身謗之。兄言善好。沓婆惱我不少。可為我謗。故僧與擯。
[0596a24]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瞋心。三所謗境界。是清淨人。廣解不淨者。為顯謗他穢他。淨穢俱犯。四無三根。五以波羅已下重事加謹顯己情。故言欲堵等。六自言非則謗時。故曰異時。彼彼清淨顯己謗情故。七若比丘結犯。
[0596b05] 三六二句文略不釋。餘咸具解。釋第一句可知。第二瞋者。有十惡法者。依祇。三世九惱通非情處起瞋。是名為十惡法因緣。廣說可知。解第四句。持解無根。先反解有根。若解此根。四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定根多少虗實並不並等。三定得名有無。四與小妄同。
[0596b10] 根者生後之名。根義不同。略標三別。謂見根聞根疑根。觀示青等。稱主為見。納嚮飡聲。名之為聞。故論言。眼識隨生見。耳識隨生聞。見聞之後。猶豫不決。心無定執。號之為疑。此之三種咸生舉語。故齊名根。問此疑從何心起。答五識後言。識生此疑心。以從見聞。故又多論。見者必使清淨審諦可依。唯聽實眼。不得天眼。天眼說過。妨亂事多。故伽云。以天眼舉比丘。不朱出罪。天眼非事故。問何以但從見聞後生疑。而不從見。疑後生聞。聞疑後生見者。解釋可知。
[0596b19] 第二門定多少者。尋文有四。謂自他想疑等。二不生舉語。但可通於見聞疑。故不得名根。今通說故。故言有四。言有虗實者。以境而言。此四並虗。以清淨者。不妨有根。犯者無根。是以文言。清淨清淨相似。以此謗彼。不淨不淨相似。以此謗彼故。然就四中。前二是實。後兩說虗。以言橫想疑故。於前二中。各見聞是實疑。又是虗以不定見聞故。雖有虗實。但具此三。咸聽舉罪。言並不並者。若有前二。則無後兩。虗實不俱故。若有第三。則無餘三。若有第四。亦無餘三。此謂前二容並。後之兩種。自不得並。所以可知。問何以從他。文中但有見聞無疑者何。一釋親強故有。疎弱故無。若爾餘三有三。從他但應二。如此釋時。略不出之下。小謗中五同此文。言舉謗朱不朱者。自他二種。有則朱舉。無則朱謗。想心三者有。不朱舉證。正義弱故。亦不朱謗。以心實故。若無或朱舉謗。不朱舉謗。疑心三者有。不朱舉謗。則朱謗。則朱謗。謂隱疑心舉實根。往謗非是。此疑朱也。無同於想。
[0596c12] 第三門得名有無者。問無徹當境。名見根當聞。故名聞根。然舉見聞別。二杛從見聞。後不決了。猶豫名疑。根不以見。聞名疑根耶。答以事雖是有是實。然疑通見聞。又通有無故。則見聞時未定。若聞別疑攝疑不審。故總言疑。此義通四可知。問若言通有無等者。如小妄中。疑見疑聞。何以得舉見聞以別疑。又說戒中見疑亦如是。聞疑亦如是。答若准此文。亦應得舉見聞以別疑。今且就總。又問想通見等三。以三門別。三想疑亦姣於三。何為不以見等別三疑。直言彼有疑耶。答根中無想名事。無[1]監泏故。得舉三別。三相根中有疑名。若舉見聞疑以別。二別三疑。[*]監彼三中疑故。不以見等別三疑。謂謗朱不朱故。又寬狹故。問如何別相。答根疑從見聞。事生不從。前二根生。謂別有不了見聞生。而不疑見聞。但疑事犯。不犯下疑。是橫起不因見等生。而疑見等三。為見不見等。又寬狹異。又謗朱不朱。恐[*]監根中疑故。但言有疑。若爾想心三者。亦是橫起。所以不[*]監。答一想與實根同緣。故俱於犯起。又三中無想根。故使不同。又可想者。類前二根。故以三名。別三相疑。類第三疑。隱別而就通。
[0597a07] 第四門者。問小妄有八語。此無六語者何。答下明妄故。得有八語。此謗飜舉。舉但有三。故謗還爾。所以舉唯三者。以其發言。但得言見聞疑三可朱證犯。若言不見等四。但得是妄。若也對舉。便朱讚歎。故無餘四。又問等就見等四中。獨以見聞別根。無餘觸知二法者何。答以其二境。離中生知。前人作過。不出身口。口所作業。為我耳聞。身所造者。為我眼見。因此見聞。能生後舉。故以見聞別根犯。非觸知之境故。今不以觸知別根。從二生疑。亦聽舉罪。故使根中但有三名。則飜舉辨謗。故取見聞疑三。以彰境無。無而言有。所以名謗為此。但有無三舉三謗。更不得有餘語。若言小妄違相。轉心則朱妄語。是故境語通有。八法中見根。但約前三戒。無其妄語。以是語以是聲故。非見境界。聞則通四。從見疑中。略約前婬煞二戒。從聞生疑。還具有四。次除此已下煩解無根。彼人不清淨下合解。
[0597a22] 五七二句謗之方法。文二。初其文煩來朱犯相。二若比丘下輕重相。初段文中有七章門。初實無三根。以三根往謗。作六句二無。一見根以聞疑從二根。往謗作六句。三無一聞根。以見疑謗作六。四無一疑根。以見聞謗作六。下文煩中有三章門。第五無見聞二根。以一疑根謗作六。第六無見疑二根。一聞根謗作六第。七無聞疑二根。以一見根謗作六。六七四十二句。位約為三。初一以三根往謗。次三以二根往謗。次三以一根往謗。位雖如是。且從七說。
[0597b07] 解初章門六句。則是六心對。於此文二門分別。一解此六心。二對小妄辨異。然此六心人解不定。昔解具八。八有同異。一種人釋。第一有相不忘心。第二有相忘相心。三四有疑心忘不忘。五六無疑忘不忘。問初句但云不見聞疑。言見聞疑犯。本無有相之言。所以乃言。有相心耶。解曰。以第二心。驗三四心證。故所以知。問所以無無相妄不妄者。略故但六。如此釋者。以初句是有相。不忘心八心。俱朱謗罪。又一人釋。所以六心者。根對而言。不過有四心。一者不生橫相。名為無相。二曾生橫相。名為有相。相對為二心。一者曾生橫疑。名為有疑。二者不生橫疑。名為無疑。亦相對為二心。故有四心。所以六者。有疑分為二句。一曾生橫疑。及至謗時。便言無疑。我實見聞疑。二曾生橫疑。後忘疑。便言我見聞疑。就無疑中。亦分為二。一者無疑言有疑。便言見聞疑。二者無疑忘無疑。便言見聞疑。以四配前。無想有想。合有六心。問有疑心中。得作二句。第二有相中。亦應二句。何以但出有相。忘不出有。見聞疑相。及至謗時。便言我無見聞疑相。我實見聞疑犯起。答昔解此實朱謗。前言無見聞疑相。後言我見聞疑犯。前後相違。[*]監故不出。是以但有一句。若爾第三句是中有疑。及至謗時。便言無疑。我實見聞疑。前言無疑。後言有疑。亦是相[*]監。何故得出。答第三句中。單於疑根。前後相[*]監。見聞不[*]監。[*]監不具足。是以得出。今有相中三根前後。具足俱[*]監。故不得出。問[*]監具足不得出者。若爾下第五章門無見聞二根。單舉一疑根。往謗中第三心。不見聞彼犯。是中有疑。及至謗時。便言我無疑。我實疑犯。亦是具[*]監。何以得出。彼此違負。實難消通。又解實亦應有。得失具謗。略故不出。若具足者。無相立二心。有想立。二心應有。八心上二家立義。並言理八。略故六也。今者正解。道理但六。並非二釋等。就六中。單同後解。現六者是。謂一者無相不忘心。二有相忘想心。三有疑言無疑心。四有疑忘。五疑言有疑心。六無疑忘。問有想心中。但有忘想心。所以無有想不忘心。應作文言。不見聞疑彼犯。是中有見相聞相疑相。便言我見聞疑彼犯起。答略以五義。來證不成謗故。所以不出。一者若不忘三相。而言見聞疑者。則是口說。稱心實故。豈得朱謗。以其謗假。口違故爾。如小妄。第二心欲發言。道不見要。不忘見相。方朱違心。故此亦爾。第二若有相心。朱謗犯者謗。便不藉虗朱。既假虗朱。故知有相。理不合出。第三朱上判。五妄下二妄語。不問境之虗實。唯取心虗結罪。若有相心。理合有者。心實亦犯。第四小忘六心。第二有相。不忘不朱俱違句。如彼見相。若還道見。便是實語。更不朱妄。故此亦爾。寧得成謗。第六小妄。開文主有。見想便說。尚不朱小妄。何得朱謗。據斯五義。明不朱謗。然言朱者。理在可恠。問若爾有疑言無疑。亦不朱謗。答無却橫疑。則是虗心。朱謗故來。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無疑。我實見聞疑。若爾我亦無却橫相舉。實報朱謗。答相犯上起。心是穴徹。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無之。以朱謗如人非人相等。豈可知是橫起。故此亦然。疑是橫起緣根。復是猶豫。通於有無。言我為見不見等。知其非實。故得無却。舉實根。謗為此得。言有疑言無疑。我實見聞疑犯。如似人疑。有緣人心。故重於相。問無想心中但有無想。不無無相忘心者何。答無想忘。則有想不忘有想不忘。不朱謗故。此無相忘心。亦不得出。若爾無疑忘。則有疑不忘。何以得出。答無疑忘雖則有疑不忘有疑不忘。朱謗故相對。今有以防巧故。問初句是無相不忘者。所以文中。不言無相等。答不見則無相。何須言無相。若爾不見則無疑。何用言無疑。解言。無疑中得發言我有疑。故言[1]先疑。不得發言我有想。何須言無想。所以然。若先有想。尚忘而朱謗。況今先無而須言有。故不對有。以言無想。不同疑中。得隱之朱謗辨心差別。防巧故爾。想不得隱。是故非類。又可初句根本不須言無想。及忘不忘等下五枝條為別前。故以有想等別前。據此推思。故但故但六心定心既爾。消文可知。無三舉三謗。第一門竟。
[0598b02] 第二無一見根。以聞疑謗。亦作六句。初不見彼犯。便言聞疑犯。問聞疑為有無。若是有者。可得獨言一不見。然不應朱謗。若無故朱謗者。亦應言道不聞疑。何以獨舉一不見。答自下六門並實無三根。與前無別。及至謗時。舉根多少。前章舉三謗。須有三章。舉二謗為別。次文煩中三[2]異。單舉一根。謗為異故。有七門之殊。論其理實。並無三根。今律文所以乃云。無一見根者。此據謗者。情不欲舉見謗。欲以聞疑二根謗。故言無一見根。欲顯己聞疑。是異望僧生信。治擯前人。是以律文就謗者情說。故言無一見根。不言無聞疑。然昔來有人。更作難作解者。非以初心。是無想不忘心。何處得有想心聞疑朱。故知不爾。自下同然。問第二句不見彼犯。是中有見想忘見想。以聞疑謗者。亦可無三第二心。為舉三謗。不言舉三想忘三想。解言道理章門中。三根俱無位。立一不見。今亦三相俱有忘三相。如何不得立一有見想忘見想。俱言一不見。三根俱是無。且道有見相。將知有餘二且忘二。所以須忘者。若不忘二想。不朱謗故。問欠俱有並忘。何以但言一見想見者。答以互橫相背。無起有上。立不見故。對立有見相。既一相不聞疑。故無聞疑相。忘聞疑相。如似無三中無三。故還言有三相。若爾為舉三謗。何以言有三相。答彼據理說。今舉謗情。故立多少防巧故爾。下句類然。如此解時。但有四十二句。更不煩作。多句二對。小妄同異者。此處六者。並是境心俱虗。以三忘心。入三不忘。作下小忘。初六中初三五而狹於彼。以無不觸知故。望下此應廣說。下六中初三五个是飜到二處。二四六境順心違。與此个殊可知。
[0598c05] 輕重文三。一謗比丘謗尼三謗下眾就比丘文三。初句以四重法謗比丘。但使內無三根。莫問實自作遣使。皆朱謗罪。則上四十二中一一以語。了了重殘。不了了蘭。
[0598c09] 第二以比丘法十三難事。內無三根。謗實比丘。了了重殘。不了了蘭。若實十三難人雖無三根。寘伏說著比丘想。故但得蘭罪。不同四重謗人。然是汙戒比丘故也。若於十三中比丘。犯五逆邊罪。謗亦僧殘。以教從理。同合擯故。若十律云。出血破僧。此二謗人得蘭。餘者吉羅。以名輕故。則是彼律。以理從教。
[0598c15] 第三除此比丘下餘篇謗人。以辨輕重。先解其義。三門分別。一謗[雨/復]說他。二自謗[雨/復]說。三在謗[雨/復]說。初門者。問何以謗初二篇。殘提兩別。[雨/復]之與說。同結一提。答謗據治罸。損境輕重。故有二階。如謗初篇。治擯出眾。故得殘罪。若謗人第二行阿浮呵那。故唯犯提。論□[雨/復]說。初之二篇雖有輕重。同是壞眾。[雨/復]據內堵。故[雨/復]俱提。說就外損。但聞麤罪。皆生深嫌。故說初二亦二。亦並提罪。亦可希數。初覆說希第二[雨/復]。說數故覆。說上二文。結提罪問。若爾何故下三謗[雨/復]說者。同得吉羅。答謗初二篇。治罰不等。故謗清降。譯下三篇雖少不同。治罰輕微。故同得吉羅。若謗第五。還得吉羅者。極下罪故。問謗罪三階。[雨/復]說二品。結罪不同。所以毀呰疑總。不受諫等。並通五罪。而得一品。提罪者何。答謗據治罰。階差[雨/復]說。約堵不壞異。咸是就罪。故有差別。毀呰疑總。汎爾總境。不就階差。又不專罪。如七法毀中犯。但一門豈得就。就獨為差降耶。不受諫者。亦是不就治罰故爾。
[0599a07] 第二門者。但前謗他。不前自謗。聞惡觸諱。誰肯自謗。自說亦爾。若爾自[雨/復]義多。何以[雨/復]七。但一品吉。答此不就。
[0599a09] 希。數須據堵。有多少中結。[雨/復]他堵多。自覆堵少故爾。第三門者。互謗[雨/復]說。以文唯說。一同當眾。次辨謗尼。亦同前釋。十中謗尼。但得吉羅。五分。僧謗比丘殘。謗尼四眾吉。尼謗尼殘。謗比丘提。謗餘眾吉羅。理有境想。文無者略。不犯中說實者。謂說根實見言見等。
   ○假根謗戒第九
[0599a16] 此戒要假實事。上有見根。取彼事見。以謗此人。見雖相當。事不相當。名為假如見言聞等。則是無根。前戒中攝。前言犯緣。悉同前戒。唯以假根為異。文篠聖前。故曰我等前聞。以無根法謗。欲明今是有根。故作是言。
[0599a21] 戒本七句。一犯戒人。二瞋心。三假異分上根。四所謗境界清淨。五以無根重謗。六自言。七結罪。
[0599a23] 廣解中上二可知。第四第六略不釋。異分者下第三第五第七合解。異分謗相文。初明異分謗之犯相。二若比丘下輕重相。前文之中。五種分一。異趣異分如緣說。但假見根。略無聞疑。二若不犯下異罪以解異分。第三不清淨下異人以解異分。四見本在家下異時。五自語下假嚮異罪中四旬。一解初二不犯夷。謗言犯夷。次二犯殘。謗言犯夷。故有四句。亦可初四二句謂犯下六謗言犯夷。二三一對。見犯下六謗言犯夷。假於餘六見。謂故言異分也。亦應類知。聞犯下六疑犯下六謗言犯夷。總為四六。文無者略。異人中四句。初二以不淨上根謗不淨淨。次二句以清淨上根。謗不淨淨。又文直言。以此人事。謗彼據理。並得通舉異分三根也。異時但舉見聞。本在家時。略不言疑。假嚮中局對聞根。以餘二根非所對故。
   ○破僧違諫戒第十
[0599b14] 自下第二護眾教法諫戒之初。四門分別。一諫不諫別。二諫所為事。謂破僧等。三立戒多少。四明違諫輕重。并解舉不舉義。
[0599b17] 初門之中自有三門。第一總別諫戒多少。比丘有七。尼便十三。合二十諫戒。然此諸諫。比丘七諫。則婉二眾。便成十四。尼別有六。故二十也。
[0599b20] 第二僧屏分別。大僧諫戒。僧五屏兩。屏兩通尼。餘之十一尼違僧諫。若欲解釋。僧屏二諫。六門差別。一設諫人別。二所秉法殊。三諫處不同。四諫事不等。五得罪差殊。六在戒多少。初門人位中有四。一人有道俗異。二具非具差。三就具戒中形殊男女。謂僧尼二眾也。四約二報眾數多少。謂一眾多僧也。二法位但一。謂語法羯磨。羯磨一法。唯僧諫中有。若也止語法。該通僧屏。三處位有兩。一作法自然。二小大差別。義可准知。四所諫事殊者。僧諫中事。悉是作犯。屏諫有兩。一諫作犯。犯成方得罪。故不受諫戒是。二諫止犯言。了得罪故。拒勸學是。又更一解。不受諫戒。事通止作。以所諫事。婉七聚故。拒勸學一。專唯止犯。以不肯學故。又可拒勸學者。輕人不受訓導。戒本非拒諫。以至文中不約心虗。實結罪故。如是解時。屏諫唯一。謂不受諫。事通止作。以所諫事通七聚故。則是比丘諫夷之中。除却此一。但有六夷。尼亦除一。故唯十二。兩眾令論十八諫戒。五得罪差殊。於中有兩。一輕重多少。二結罪前却。初多少者。謂違諫之罪。若以名別。據究竟說者。但有夷殘提吉。若通方便。以名往收。便有其五。更加一蘭也。若以種及因果。分此五名。便有十罪。如夷殘各不具。分蘭故四。二提各不具。分吉則四屏。諫心實及違六眾。故合有十。於此十六僧四屏。屏有一提三吉。違僧諫中夷殘提二蘭一吉等。然僧諫提吉心實結罪。餘就心虗以辨。問所以心虗而有重輕。一解深防[1]防限分故爾。又可違諫一二。故致夷殘。夷殘也蘭。是戒殘方便。故亦心虗。二前却者。屏約事成。以無眾命可違故爾。如屏諫戒。說僧諫為。約作法分齊。故不就事。六立戒多少者。屏諫就通。齊是須諫。無問倚不倚。總立一戒。事寬立戒少。僧諫隨事。故有眾多事。局立戒多也。上朱六別。細於十一。斯對二破得具。此等下諸諫戒。於十一中。闕於初三。所以可知。
[0600a03] 第三正解諫不諫言。若語屏諫。一切皆須。故文展轉相諫。不受諫中。心虗結提。心實第五。乃至此中違諫之事。亦須設諫。故文中言。莫為僧所呵。更犯重罪。故知語諫通於一切。言僧諫者具四義者。有不具者無。言四義者。一性惡。二顯露。三總僧。四傍傷。上三義可知。言倚傍者。前之九戒。條然是非。更無兩[*]監。傍傷聖教。是非先分。過顯多識。何須設諫開示其人。此四戒等皆有倚傷。言說相似。濫理行二教。是非交雜。真偽難分。須設諫開示。是非曉悟。其懷異彼愚迷。棄思就善。捨耶從正。故須設諫。如初二諫戒。倚傷如來四依之教。唱說相似。執乞食等名同。故曰倚傷。汙家[殤-歹+言]僧者。執六人同作而擯不擯。[*]監第四戒。倚傷釋種。輕凌諸比丘倚傷之義。此應廣說。為如斯義。須僧設諫。闕者無諫。今問有無不同九殘。所以不諫。蓋同生罪之緣。所以僧殘罪齊下四因諫而生前九作。便則結此。謂一切事中。具四義者。須諫違而結殘餘。無倚[1]傷等。不假僧諫。但以事重直作則犯。雖可諫不諫。實殘位同故。是以共篇。
[0600a21] 第二諫所為事。一者總解。凡言諫者。一為人故興諫人有迷悟二句。二為事故諫。事有已未。廣說可知。二別解所為。謂是破僧下有正文。至彼當解。謗僧及惡性。易不煩釋。
[0600b01] 第三立戒多少。問前二違諫。立於二戒。餘謗僧等。但立一義耶。答破僧事大。非可獨立。要假主伴影嚮。方得成破。是以諫主不捨違。如結初當諫主時。四伴影助僧則設諫。開示是非。伴而不捨。故制第二。餘則獨成。故但一也。亦可離合多少。出在聖情。義非一准。如誦呪術及足食等。自他立二。餘自他令塗摩身戒。自作教他。立於七戒。比丘七[2]或。尼但一提。尼四可呵。僧一素美。故知不定。今此主伴有無故爾。
[0600b09] 第四門。同違僧諫。眾法處齊。此四便重。而不須舉。則吒違諫。所以則輕。而須治舉。一解前二破法輪僧。所為事大。僧諫心重。事諫俱重。故僧殘後二諫戒。事雖非重。皆犯二罪。如惡行汙家。犯根本罪。或得僧殘乃至吉羅。復非理謗僧。犯突吉羅。過集積增。所為不輕。三諫不捨。亦結殘罪。惡性拒僧。容犯下六。復違屏諫。恃己凌物。過集積增。三諫不捨。故亦殘罪。下利吒說。欲不彰道。事非是重。又復口說。未犯根本。更無集積。所為輕微。故違諫提。若爾調達是主。破僧得逆。事真是重。違諫僧殘。理則可爾。然四伴小罪。然是可懺。違諫應輕。所以不捨。罪同調達。又尼立伴。影嚮破僧。但合塵垢。不能畢破。事真是經。違諫應輕。所以亦殘。又一人諫中。所諫之事。有七聚之差。所以違諫。一品提罪。以斯文證。未必就事輕重。結罪陟降。故今正解。就心虗實。故罪輕重。此之四戒。所諫之人。了了知己所作事。非僧諫者。是故違僧命不言。眾法情過。是重違諫。謂殘利吒說。欲迷情執實。謂己見為。是僧諫者。非不作故。違僧諫之。言情過輕微。違諫提罪。又以所諫。事證。如調達破僧非法相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輕。豈況違諫。寧不約就。心虗便重。心實則輕。又一人諫中。心虗提罪。心實吉羅。豈況僧諫。不就心之虗實。以明輕重。問所以得知此虗彼實。答此戒克言。我身滅後。可得名稱。故知此虗下戒文言。唯是真實。餘皆虗妄。故知不同。
[0600c09] 次言舉不舉者。解言。舉法難成。准祇文說者不然。彼名諫為舉厚律。下文亦言。莫為僧所舉。彼此俱同。本不須問。今所問者。謂問治舉。舉利吒說欲。有順情義。恐多信受。舉絕化道。今此二破到說是耶。明亦須舉。所以不舉者何。答若望應不應。如增二說。若據作法。如呵責辨。今此明諫。何次出舉。若爾利吒亦爾。何以出舉。答事相由故。以其言明隨舉。若不出所隨之舉。無以結能故。則出舉以其隨及違諫俱提故爾。此假明隨。唯吉非殘。故不出舉。此謂理合治舉。不須此明。若爾汙家擯法。所以則辨。答為彰擯時謗故。相由故來。不二非取。無順情義。故不須舉。今言無舉者。對於利吒。無第三舉。非謂無前二舉。又更一解。舉為治取。前二破僧。分眾而去。若與舉者。非是對治。下二非眼。何以須舉。故四違諫並是理。不須舉別解。初諫亦有四言。一制言者有三。一不聽破僧言。二須諫言。三結罪言解。初所以不聽破僧者。僧眾和同。義無乖淨。理應詳遵。猶如水乳。今反倚[1]傍聖教。說相似語。或亂群情。堵僧斷法。墜陷無辜。為惡滋甚。是故聖制。次諫言者。然調達倚[*]傍如來四依八正。然佛所說乞食等。是生聖之緣。趣泥洹之遠因。說緣為聖種。八正道趣泥洹之近因。是聖種然稱法如談。名為正見。而今調達說乞食等。以為聖種泥洹近因八正道。然說為非種趣泥洹遠因。顛倒說法。是非支[*]監。真偽難分。執情為惡。事是可愍。須僧設諫開示是非。冀彼改[*]耶從正。棄惡就善。為是須諫。
[0601a10] 次結罪言者。然彼僧眾。詳心設諫。明宣是非。曉喻其[怡-台+者]。開示令捨。而得固執己心。不肯從勸。違眾情重。故結僧殘。
[0601a13] 二釋名。耶法改真。分眾□稱為破僧。固執不捨。名曰違諫。
[0601a15] 三次具緣。通緣如上。別緣如具五。一立耶三寶。謂是諫所為事故。二行化於時。若不行化。則無設諫違諫等罪故爾。三如法設諫。如法簡非法設諫。簡不設諫故。四因執己心。不肯從勸。以若從諫不成重故。五三羯磨竟。以若未竟。但結輕罪。故須言竟。四次闕緣。若闕初緣。亦是闕於第二不行取化則破僧。心息便□。下四單有。立取三寶。方便小吉。若闕第三。若不設諫。則無違諫。容違屏諫。犯於小罪。復得前二緣。破方便罪。若僧諫不成。知不成者。亦無違諫。正有破僧方便究竟之罪。若作如法之心。拒得蘭罪。闕第四緣。若未白前捨。無違諫罪。有違屏諫。若白竟捨一蘭。乃至第三未竟捨四蘭。闕第五緣。類前可知。
[0601b03] 自下釋文。大段文二。同如初戒。然結戒中文三亦同。就緣起中文二。初至呵責已來。諫不孤起。必有所為。是以第一正明破僧等事。是諫所為。□有破事。耶正難分。須僧設諫。開示是非。故須第二從佛告已下秉法設諫。違而未犯。起有漏過。初文復二。初至不食魚肉已來正顯破僧。是諫所為。過狀克顯。具須呵責。是以第二眾多比丘辨其呵責。前文有五。初至清淨行來。出能破僧人。二佛在羅閱下教化世王。以為外境佛徒眾。三以佛呵不付。乘此表心。從提婆達下[2]墓奪勝位。害佛煞異。四惡名斷利。別食同情。佛則制斷。不聽別眾食。五則生此念下立耶三寶。破壞僧輪。
[0601b14] 初人中文二。初出家之緣。二先度憂波離下出家受戒。脩道剋獲。前文復二。初生念之由。大智云。父王見子朱道千梵志弟子。外相不美。則令釋種中家別一人出家侍衛。故曰諸釋出家。第二時有釋子兄弟二人已下慨無出家歡師求度。於中文四。初明那律跋提猒俗之首。二時阿那律已下正明譯釋。受歡雲集。方將詣諸聖。三各淨洗浴已下進詣致。四白佛言已下正祈請度。前文有二。第一那律出家主緣。二跋提之緣。那律文三。初明在俗。俗禮自娛。二摩訶男下□己推讓人有所歸。五分那律是[3]第也。三辭母而去。文三。初三請三抑。文言而況生別者。死則至賤。尚不欲離。況生可貴。何得聽別。亦可死至難排。尚欲抑而不受。況生離我而聽汝去。二母思念下設抑方便。三念已已下發言要抑。
[0601c03] 第二跋提中二。初共相要勸。顯己由彼。辭母出家。二時跋提下請停出家。畢己俗言。前文有五。一對跋提三勸三拒。二那律下以己要彼。則是釋勸所由。三彼報言已下青要所以。四那律下申己勸情。五跋提下受勸辭母。文三如前。第二諸釋雲集者。問那律跋提相要可爾。餘六釋子忽亦出家。五分。此七釋子。跋提那律阿難難提調達婆婆金鞞盧等。先立契要。若有所作。誓不相違。那律隣心。跋提不從。舉要更語。遂則相許。二人申契。六亦折然。故諸釋子俱並出家。第三進詣文四。一出城進詣。文言亦如個日者。以昔比今。二猒捨車服。[4]以賞憂波已下不捨寶尋從。四時諸下俱往致散。第[5]二白佛正情求度。
[0601c15] 第二出家文三。一出家受戒。佛度五人。餘三無緣。故餘上坐度□。又止誹謗故。五分。八人並佛自度。故彼文言。佛則先度七人。後烏。大莊嚴論為佛強勸。先度憂波時。諸釋子受勸。先度地為震動。憍慢山崩。故遣 波下明道剋證。次拂疑通化。
[0601c20] 第二求外訁中文四。第一化王子生信念畜徒眾。文二可知。第二迦休已下目連白佛。佛則不可為彰。是應非真。文五可知。第三爾時已下重見神通。增信彼利。就中文四。一現通生信。文五。一改刑說法。二王子怖懼。三發言安慰。四請後本刑。五益增行敬。二厚得利養。三比丘白佛。四佛告已下制令揀心。有法喻令。第四摩竭王下嫉姤失通。求索僧徒。呵罵不付文四。一姤佛利重。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斗四舛曰釜。二便作已下念索從眾。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利養。順情之重。今失通呵罵。違心之極。故生不忍心。
[0602a06] 第三頑墓勝位中文二。初立二糸門。二時提婆下正作二事。則釋上二。先釋初門。害佛有二。初至不然害一人。就因辨權實。於中文六。一三立[1]斗害佛。二佛念本緣。謂彌佉摩納等事。三二人無因。念害不前。捨害見佛。四世尊漸漸已下聖慈說法。彼利悟道。五教還復道。破前立計。六到調達所已下白知駈擯。六中前二辨權。後四顯害。以令此二人及多人入聖道。故五多展轉乃至三十二人皆得初果。第二乘此悉言下就果以彰權實。初明調達有因。出血彰權。論云。佛有補魚出血之因故爾。二眾多比丘下顯實。文四一比丘護佛。二從窟下問答所由。三佛告比丘下已勝諸怨。正明顯實不須護。四告諸比丘下舉五須護。顯不須諸。以現作惡。後受苦報。故曰後自當知。戒據受體。見慧就解。言說顯教。命謂耶命。法律外者。隨行乖法。下五反說可知。此就不可斷。以分因果。若取本期。咸是方便。
[0602a21] 第二可差舍利弗已下差令說乃。釋上第二門。於中文二。初令說乃。文四。一差令說乃。二乘疑請白佛為除遣。三奉差往說。為彰乃是調達。不忓佛僧。亦彰惡名。則是治罰遠生。下文作得脫之緣。四大眾已下忍不忍異。第二受教害父。文六。一受教害王。二發覺得實。三時守門下詳評治罰。四則衛守已下舉以啟王。有可不可。一切沙門不應盡煞者。上已唱剋。過非佛僧。不悅初言。何以故者。是調達教王害父。正應合死。而言不應煞故。是提婆等作亦不應煞。佛法僧治人。唱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應。五告諸臣下勑令赦過。六不平王言。
[0602b08] 第四別食。文四。謂舉過呵制。
[0602b09] 第五立耶破僧。文三。初始以方便。二提婆達則往已下共伴興計。立耶三寶。三時提婆達則以五法下以其耶化。誘誑新學。初始心中有其二心。一破僧心。二頑名心。文有其四。一生念之由。次正興破念。次求名之心。次得名之由。第二中文四。初以名誘進。勸助己破。二時伴。三聞已下將恐不果。拒而不從。三提婆言下正明設計。立[*]耶三寶。四時三聞達下謂必能破發言嚮順。第三立計中文二。初立耶三寶。第二當語已下示行方執。前文後有三。初舉正三寶。第二我今已下立邪三寶。我是邪佛亦有者。是邪五法。樂出離者。三開達等是僧。佛僧已知。未識耶法。故須第二盡形壽下正五。耶之法。別三相似。後二妄語。言同意別。故曰相似佛寶不斷。假說言斷。故是妄語。亦可前三若出不受。亦是妄語。以出所受。故言相似。後二若出所受。亦是相似。若不食肉。可不食菜腐爛藥等。以出不受。故言妄語。蘇鹽著味。故令一斷魚肉害生。復同為一。十律五法盡形壽著著納衣。受乞食。受一食。受露坐。受斷肉法。若有比丘。受是五法。疾得泥洹。五分。五法。一盡形壽乞食。二裸形露坐。三不食魚肉。四不食蘇。五不食鹽。祇。無五法。但改佛經律。累字暴句[2]第等。三我今持此已下結成。然破第二當語諸比丘言。示行方軌。彰必能破。文三。一示行方軌。還舉前文。對機而說。二人有違順。三由此已下結耶三之功。心洺二解。聖位已去。理解決定。難可破堵。名為上坐。降斯已還。他分容破。故曰年少信受。又後一解。得忍凡夫。永不可破。名為上坐。自斯已還。自分不破。他分可破。故曰年少。成論。得生空已去。是上坐。[3]于慧已前。有可堵義。是年少。
[0602c13] 次第二呵中文三。一以□法之化。舉以啟佛。二佛告已下說正四依。顯五法是耶欲。使比丘識達種正。三時世尊下先於呵無戒。正彰呵責。問眾多比丘不呵者何。答言[*]監相似。或彼所說。未審是非。故闕無呵知有法。故舉白佛。次釋第三今日欲斷我四聖種。說四依。顯五法是耶。耶法曀真。故曰斷聖種。問上來諸戒。舉過則呵。何故此戒先說四依。顯五法是耶。後方呵責。答上來犯者。皆乃顯群心。於呵無或。是以則呵。此說五法。[*]藍佛四依。言同意異。若則呵者。或佛所說。持增迷倒。莫知所趣。故先說正顯五是耶。後方呵責。四聖種義。五門分別。一先說眾行。二單律行法立四立四意。三行法。次第四行法開遮。五以正顯種。能斷聖種。
[0603a02] 初門。法雖眾多。要唯眾行。言行法者。謂四依八正學之所依。生行軌則。故曰行法。言眾法者。謂說戒羯磨。理[1]頃詳遵。同崇莫二。方能眾法成就。網納義立。軌朱僧益。故曰眾法。所以須此二者。佛若爾說行法。無法可依。行何由朱。行真不朱。則迷墜生死。何然[打-丁+(百-日+ㄎ)]除惡業。終狹道益。雖有自行善朱。若無眾法。何然揀受眾徒。朱僧寶之益。故須眾法。秉御辶化。今調達亦學如來。說此二法。一立五。以為行法。反破如來。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以為眾法。望反如來。正眾法處。若比丘信受。始是信邪具足。破正義備。
[0603a12] 次第二門四。一列數釋名。謂衣食受藥等是。依者馮也。此四非依。各為他託。故並稱依。憑仗此四。資朱已行。故曰四依。又是生聖之緣。後並名種。二次定體者。若約事辨。四塵四大等是。若就行分別。順本要斯緣中節偷。作與無作。俱是聖種。心論。唯取無作。蓋望受中。要期說之。謂無貪善[打-丁+弓]心中所教無作。是無貪善性。又無貪邪二。謂少欲知足。今取知足為聖種。非少欲。以知足。於現境起。故現在不取一錢。難非未成轉輪王。知足勝故。知足為聖種。三次立四意者。行藉資朱。事須將補。資緣雖眾。略唯內事。各須兩便朱四依。乞食及藥。此二內充。衣與攝下此兩外資。形須弊[(?*(乞-乙+一))/木]。明道藉學。故使外須衣處兩別。又以四大病爾。病異故於內資。食藥不同。合以內外通論。故曰四依。又後對治四種供養。故於此四。脩知足行。是以但四。第四與頭陀辨異可知。
[0603b03] 次第三門。所言依者。無時不須。要故先明。是以第一依糞掃衣。衣死彰形。若無食充軀烏。然脩道故。次乞食資道緣備。宜託處修道。故次第三依攝下坐。須藥義希。故次第四卄就行之。次第不同。頭陀先後雜亂。
[0603b07] 次第四門。良由如來善達根性。稱機授藥。知足上行。報為資強。前糞掃衣。為分堪忍。不以為總。資身離著。有長道之益故爾。何故開著檀越施衣。次下人輩。報力微劣。若制同上行。不稱根性。無長道之功。是以聖者開著施衣。資身受用。有長道之益。由佛開故。三人通得。依而脩道。咸然會聖。故曰聖種。餘三制開。類而可知。
[0603b14] 次第五門。如來所說。四義故正。一慈心所說。原為益物。二善識根性。稱機長道。三由識根性。故善解開遮。非但開於中下。若上行人無糞掃衣。受聽著施衣。由此開遮。三品通行。俱能會聖。下三開遮。類以可知。四佛說乞食等。四能生八正。故說緣為種趣。泥洹遠因。八正道是聖種。然能趣泥洹近因。稱法而談。故曰為正調達。不具四義。以之為邪。一惡心所秉。破僧求名。以之為種。二不識根性。無長道之益。三唯制無開。上行難朱。豈訖中下。寧不絕分。四多論云。調達說八正道。是泥洹近因者。說為遠因。趣道反難。執乞食等法是泥洹遠因者。說為近因。踰於八正入道。最速倒說法故。所以是種以此立起。行化於時。死法興顯。正法須論。故曰斷四聖種。何等四聖出聖種。無數方便。說衣服趣。得知足者。謂嘆上行。著糞掃衣。此有二利。棄同糞掃。然是賤物。毀其細軟。離自會著。故曰趣得知足。二不為王賊貪奪。資身長道。有斯二益。佛所讚美。我亦歎說等者。謂開中下。著檀越施衣。亦有二益。一資身長道。二福利言。開遮通行。皆然會聖。故佛並歎。下三合說。無數方便。說飯食者。謂乞食。牀具者。謂攝下資身具等。醫藥者。謂腐爛藥。此三上土所行。然生知足。俱然會聖。故為佛歎。我亦無數說飯食者。謂開中下僧及請食等。牀臥具者。謂房石室中資具等物。藥者謂蘇油等。有療患之功。依此四法。然會於聖。故曰聖種。
[0603c14] 第三呵責文二。初問自言文可知。二爾時下呵。呵中文三。初總舉呵。二別列呵辭。三總以然呵。子中文三。初有四句。呵其所行所斷。諫勸脩捨。於中文二。初二句呵所行所斷。故文言。汝云何以五法教比丘如上。此呵所行。次提婆下是呵所斷。故曰莫斷等如上。第二有兩句。舉前行斷。諫勸脩捨。文言莫方便等者。舉前所行。諫令不行。即是斷前所行。又言汝當與僧和合等者。舉前所斷。勸令順行。共崇水乳。即是行人前所斷。第二是故下然呵勸言。且對呵然。一是汝五非行化。破和合僧故。即是初三句也。二是汝斷我四依。不同水乳義。故便是二四句也。以是義故。當墮泥梨故。亦呵汝若對勸然者。是汝斷彼五非。不破和合僧故。即是反前初三句。是汝修行四依共崇。水乳義故。相反前二四句。便不墮泥梨。得大功德。故我勸汝。文無者略。第三時世尊下呵諫之益。
[0604a05] 大段第二秉法設諫。違而朱犯中又三。一佛教比丘作白四諫法。二僧為已下奉命設揀。得增殘之所。代應廣彰。諫勸法用。顯在辨相。結罪勢便故爾。三爾時諸比丘下舉以白佛。因茲廣辨。諫法嫁通。被於一切。問比丘覩調達違諫。所以不呵。更有多解。上下有妨但是文略。
[0604a11] 自下第二制廣補略。問何以無癡人多種有漏等。答以明諫法。婉通乘勢亦略。上來結戒相竟。
[0604a13] 自下說戒初明戒本。第二廣辨戒本。文五。初明諫所為事。二彼比丘諸善比丘屏處諫勸。三是比丘固執己心。不肯從勸。四彼比丘下眾僧設諫。勸之令捨。五不捨者下朱違諫。初句文二。若比丘者出犯人。則是所諫之者。二欲諸已下正明破僧。諫所為事。欲堵者牒前始心方便。方便已下牒前立死三寶。堅持不捨。彼前行化屏諫。文二。初舉上呵諫中初三句勸捨。故曰彼比丘應諫乃莫方便等。二大德應與已下舉上呵中二四勸同水乳等。然諸大德行雖有別。所稟師同。學法無二。理應和同。而無[葉-卄+日]相。猶如水乳和合相得。故曰同一師學。如水乳合。亦[1]呵水與水合。乳與乳合。故曰如水乳合。第三句是比丘者。謂諸善比丘如是諫時。謂[哎-乂+又]諸善比丘屏諫之時。堅持不捨者。謂調達比丘執心拒勸。第四句三諫捨者善。聞則從順。止不破僧。一無違諫僧殘。二無破僧蘭罪。離斯二乃。故曰捨者善。問其實白四。而言應三諫乃至三諫捨者善。答謂取白及二羯磨。故曰三除第四諫。所以爾者。一犯不犯位分。前三未犯殘。說第三竟犯殘。二輕重別。前三犯蘭。第三得殘。故言三諫捨者善。以未犯重犯殘故。據其道理。實是白四。又尼殊文言。犯三法應捨者。謂乃三法不捨者。入犯重位。故第五句結罪。
[0604b10] 自下廣解戒本。就比丘犯相中。具解上五。一解諫所為事。二若比丘解上屏諫方法。三若不用語者解上拒屏諫。四應作白下解上僧諫方軌。五從第三羯磨竟下解結罪輕重。第一文中比丘可知。二諫所為事。但牒始心一句。欲[2][怡-台+者]二字未釋。先解和合僧。以二法解和合用四人等。眾義以釋。謂僧正以眾飜僧。故云僧者。四比丘若十乃至無數和合眾以番僧破者已下解前[*][怡-台+者]字。一舉破語數。故言十八。
[0604b18] 二列名解釋。三是為者結。四住破僧者。囑當能破。行死法然。
[0604b20] 第二釋中。法非者者。八正真直。然執生正解。是泥洹之近因。名法調達。說為非法。五死不能。執生真解。是非法說。以為法律。非解者在說亦爾。犯不犯者。夫言髮抓。佛制勢剃。而今調達。謂髮抓有命。若不剃前。說為不犯。如心念作惡。理雖有違。凡夫未制。名為不犯。調達說犯。輕者遮乃。調達見堵樹葉墮長壽龍中。便言。煞一切草木。其罪最重。初篇業重。一形永鄣。以見須提初作。不得重罪。則言一切盜婬。悉皆是輕有殘者犯下四篇。非是永鄣。是其有殘。說為無殘。無殘者。謂犯初篇。永喪道牙。字曰無殘。說為有殘。母云。麤惡者初二篇方便。若身若口無慚愧心犯。得重偷蘭。名無麤惡。說為非麤惡。提罪已下及餘蘭等。皆非麤惡。說為麤惡。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說制者。謂五篇禁戒。金口吐宣。名之為制。說為非制。非制者。即五法非佛金口。名為非制戒說。以為制說者。四禁是重。餘是輕此是正教。名之為說。佛為非說。重輕倒說。此非佛教名非說。而說以為說。若明了論釋律中。佛說有十四。然破僧和合。此中非法者。五耶道分法者五正道分。毗尼者三正道分。非毗尼者三耶道分。罪者乃如來所立。前非罪者隨順如來所立。制重者有二。一田罪重。二田前重。輕者亦爾。各各學處。應知輕重。言有殘者僧殘等。無殘者四夷。不可治者四戒。十三中隨一一。若已犯二邊。不可知僧所立最惡。滅諍羯磨。如此等飜此。名可所治。麤者有二種。有由犯意。有一由罪。飜此名非麤。論云。非如來說。非如來教。彼說是如來說。是如來教。是如來說。是如來教。彼說非如來說。非如來教。三藏解言。如來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緣生二十二根等八萬法門。對治眾生煩惱行。以此法門。今其觀察是如來教十二部經。如此文句。是如來說。彼□反說之。論云。是如來所作及所習。彼說非如來所作及所習。非如來所作及所習。說是如來所作及所習。解云。利益眾生事。是如來所作。入定現受法樂及常威儀。是如來所習。彼亦反說之。此下兩雙四句出律。阿毗達磨中。並律中十四。合有九對。若准彼文。以驅此律。如來教如來說似當此第九說不說。如來所作所習當此常所行非常所行。以上十四中無此二。故人言十八。亦似合說。
[0605a09] 次第二屏諫文舉四眾。理應通七。以不別秉法。故第三若不用語者。此拒屏諫。竟得何罪。答此但吉羅。以無眾法故。又所諫人破事未成。違諫未滿。要待事成。攬吉成提。問若違尼等屏諫。為得何罪。答文中雖無。義應吉羅。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違比丘屏諫。三違六眾屏諫。四違僧諫。此之四重。起雖先後。四因具顯。果但結殘。餘之三重。文不在此。若以因望果。殘之一種。四因中後。四果中前。餘蘭提吉。等四因中。前四果中。後以約法。事不同故。四因前後。其位還四。及論得果階級。唯兩蘭等三果一時得。故其謗僧等因果。次比第四眾諫如文。
[0605a20] 第五若不捨者下結罪中文二。初自作違諫輕重。二教人輕重文有二。初結違諫罪。二一功未白下諫所為事。未作諫前。但有逆方便吉羅。前文中兩。第三羯磨竟殘者。具緣朱重。若白二羯磨竟捨者。三蘭下闕義。諸諫同然。問第三竟時。得僧殘者。為攬因朱果不合。如五分。但藉前方便。葉思勢分。相資令後心之業。次第增著。得僧殘時。猶有蘭吉。前須懺悔。以其業思輕重不同感果有異。故不相朱。此律所明。但[1]但使作惡。生生有罪。如生福文證。步步有福又得。多論。如欲盜煞。步步偷蘭。此律亦言羯磨竟。三偷蘭明因中為罪。然得果之時。覽因朱果。故下律文白未竟。有吉羅作白竟。直結偷蘭。不言別有吉羅可懺。乃至三羯磨竟。朱僧殘時。不言別有三蘭須懺。故知因雖有罪。以因朱果。又祗云。攬一切偷蘭。以朱僧伽婆尸沙。又多論。前突吉羅變滅。以成後果。故知三羯磨竟。攬四偷蘭。共前一僧殘。問文中但言二羯磨竟三蘭。何故攬四共來犯。答祇云。攬四准此亦爾。問前三偷蘭。要違白羯磨竟方蘭。未竟吉羅。類於前文。第三未竟應吉非蘭。答蘭用吉朱違白竟得偷蘭。其因寧重。是以作白未竟。但得吉羅。第三竟時。果是僧殘。因寧得輕。又後隣近重境。藉勢相資。其業轉重。為是第三未竟。即得蘭罪。不類於前。又欲為吉。因果同名。過故蘭。用吉。朱不同吉羅。極下罪故。還用吉朱。自有因吉羅。朱因吉羅。謂利吒白朱竟吉羅。朱白竟吉羅。自有因吉羅。不朱因吉羅。如白竟吉羅。不朱初羯磨吉羅。以法隔故。又後俱作波逸提因故爾。文言捨者三蘭。非是捨心。有是蘭罪。申前方便。違諫而起。以其後心。名前心罪。故曰捨者蘭。一切未白方便欲堵等。乃至不捨。一切突吉羅。謂始心行化等俱吉。故言一切。亦可隨時長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乃以氏文。故知[敲-高+ㄐ]在。伽論。教人文三。一比丘教。二尼教。三下眾教。應有諫作諫相法相五句。如祇文。有諸諫類然。文無者略。餘眾類說可知。
[0605c05] 不犯中初語時捨。通開三種。謂不犯吉蘭殘等三罪。故次非法別等五及非法非律。猶七中初非六非等。諫法不朱開。無偷蘭僧殘二也。亦可開三。若彼惡友等為於益故。開無破罪。即無違諫。又六非開者。以諸諫等罪。屬於別人。故用僧非。以開別不同。於下減耳諸度人等戒。罪屬於眾僧。故用別事。以開僧如文。信父母諸皇大臣等。
   ○助破違諫戒第十一
[0605c13] 眾僧作法。諫調達時。四伴別嚮。助成破僧。僧尋設諫。拒而不受。故曰助破違諫戒。
[0605c15] 別緣有六。一調達作破僧事。二如法設諫。三遮僧設諫。助朱破僧。四僧眾如法。訁此助。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此等六緣須意可知。闕緣比說可解。分文如前。今就緣起中文二。初至呵嘖已來。助來破僧。諫所為事。二告諸比丘下秉法設諫。違而未犯。前文復二。初至忍可正明四伴影嚮提婆助來破僧。二諸比丘聞下呵所不應。此戒既爾。諸諫悉同。下不復科。初文有三。一牒調達作破僧事。二時諸比丘下牒前眾僧諫勸調達。三時提婆達下伴黨影嚮。助成破義。正諫所為事。問前戒比丘不呵。此所以呵。答前戒未達是非。故闕無呵佛說四依。又諫調達訖。是非既分。呵亦何爽。違諫犯中亦三如前。問四伴助伴僧位已上如何後諫。答如別人求僧。僧所酙量。唯別作故有八難。但至三人。不得至眾。又眾行治罸。七羯磨等理亦別行。故下文言。僧舉僧是為非法。此等要別。又有容得。為僧作者。如滅諍中。直據聖教。刊定是非。眾亦無如。又如此諫非治罸。又別不求僧。直是破僧事。大眾詳勸。止修為多。人設諫亦容得。或可如是。又可此是出其謀法。不分眾別。據其道理。要必別諫。如祇十二律差人自恣文言。某甲某甲比丘。豈即合差。此亦如是。任情所存。
[0606a12] 戒本五句。一諫所為事。二彼比丘下屏諫方法。三是比丘下拒諫。四僧眾設諫。五不捨者然罪。初諫所為事。文三。一總明其人。助破僧者。二伴黨黨數。三正明助破。文兩。一勸僧莫諫調達。二此比丘下釋勸僧言。所以我今勸僧莫諫者。以人如法。是故初二句人如此。提婆達發言有軌。故稱法語。復能滅惡生善。故曰律語。次二句法。是故然今我等慶遇所聞。故曰喜樂。稱合道理。安心從順。是故忍可。二屏諫文四。一領前諫辭。遮其影助。二然此已下人法俱非。顯影助非理。三大德莫欲已下是非相對。勸其捨棄。正是諫辭。所謂諫捨助順。勸崇水乳。四大德下明和有益。釋其勸言。廣中具釋。初句三中。一人。二先解。第三助順已上有順從義。故印可調達。豈非從二種順從。咸須設諫。三伴黨下。却解第二伴黨之數。無共興謀。名為伴黨。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佐成群侶。名助伴黨。若一二三。若眾多。此二伴黨。皆須設諫。祇中四句。見異說同。見說俱同。此二須諫。見同說異。見說俱異。此不須諫。餘文悉同。
   ○謗僧違諫戒第十二
[0606b07] 制戒言有六。一解所以聽依聚落意。有其二意。一有待之刑。假資方立。須衣鄣形。食以充軀。濟身長道。為朱自利故。二為益施主。僧田行施。獲反報之福。二不聽汙家惡行者。克依聚落。廣興諸過。身非威儀。即非自利。四種汙家。堵彼時人平等。淨善之心。亦非利物。故結其罪。三須擯者。為過情深。內外俱堵。若不治罸。永無改愆入道之益。又增俗人以非為是。故須治擯。除其二堵。四解謗。僧言倚傍。六人同作。祇云。三聞達多摩醯沙達多。走至王道聚落。迦留夷闡陀逆路懺悔。此四不治跡涉愛增故。五須諫言。既有治不治。似有愛增。相監難分。須僧因理。諫彼顯己。內無怖瞋之言。六解結罪。言眾僧自理諫彼。是非理分。固執拒勸。三諫不捨。故結僧殘。
[0606b19] 釋名可知。
[0606b20] 別緣有七。一作汙家惡行。二心無改悔。三作法治擯。四非理謗僧。五如法設諫。六拒而不從。七三羯磨竟。闕緣誰說。若闕初緣。全無輕重。闕二直有汙家等罪。闕三闕四同於闕二闕五。謂作七非。容得七位蘭。結當位中未闕緣。或一二三蘭。諸諫□闕。如法諫緣。准此闕六七同五。餘諫闕緣准此。
[0606c02] 制戒緣中。文二。初至呵責來。非理謗僧。諫所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設諫。違而朱犯。前文復二。初非理謗僧。二時舍利下正明呵責。前文有三。一至呵責來。汙家惡行。謗之緣起。既自他兩[1]堵。須僧治擯。是以第二告舍利下作法治擯。三[2]阿澤彼下倚傍謗僧。前文有二。初至戲咲正明作汙家惡行。二時有眾多已下呵責。以此四法。堵他俗人淨善之心。故曰汙家種種不淨之業。穢汙恬濁。又得惡果。故曰惡行。為此二乃。近者目囑。故言亦見穢嚮盈流。遙者耳飡。故曰亦聞。但明惡行。略不列汙家。在辨相中故。所以無比丘呵者。佛既聽依聚落。今順教起乃。若輙呵者。反生諍[(立*立)/見]。見此無益。故闕無呵佛。何以遙呵者。將欲就彼聚落治擯。作俗生信。若喚來呵者。終歸須請。為是遙呵。若爾可擯竟謗僧。不須更治。何故且遙□。答遠表謗有三時脫。若未擯謗僧。猶須彼治。故亦遙呵。亦可宜聞。
[0606c17] 第二擯中文二。初訖三迊而去。佛立儐法。以付身子。二時舍利下奉命行罸。前第二文六。一進詣羈連將五百人者。五分。為怖前人令調伏故。祗云。阿難將六十比丘。二阿漯彼等求其外護。誹謗二聖。三舍利弗下乞食充軀。二輪教化。四居士見下承教誹謗。未受訓導。五即為已下調伏生信。遂無影護。六尊者已下正行治擯。
[0606c23] 第三謗僧。如文。身子親為他謗。理不得呵。□但舉破佛。
[0607a01] 第二設諫起過亦三。如前文言。若已擯者。作擯竟故。正與作擯法相應。故曰若擯時。始欲作法。謂擯家方便。故曰若未擯。於此三時謗僧者。莫問儐法。竟以未竟。告須設諫。是故列此三時謗僧。
[0607a05] 戒本五句。一非理謗僧諫所為事。二從諸比丘下自理屏諫。三是比丘下拒屏諫。四彼比丘下僧諫。五若不捨下結違諫罪。初文有四。一犯人。二依聚落下正明起過。自他俱堵。三諸比丘下牒過駈儐。四是比丘下非理謗僧。謗僧辭者。謂不治逆路者。名有愛懼。於走者名有怖。謂僧瞋我二人名有[1]悉。此三皆非解心。所為不達。治罸之方。名有癡有。如是同罪下顯己謗言。二屏諫文三。一諫莫謗僧。故曰莫作是語等。二而諸比丘下明僧自雪己心。故曰而諸比丘不愛等。逆路懺已。無罪可治。名不愛走人不現。後不得治。名不怖。汝等二人進不懺悔。退不巡走。身過俱現。理合治罸。名不悉。善達治擯。故名不癡。三大德已下推過屬彼。故曰大德汙家等。下三可知。
[0607a18] 廣解五句。初句四文中俱解初二。比丘可知。汙家文三。一總舉四數列名。二云何已下一一舉釋結。三三是為已下總結開中。初開無違諫輕重等罪。二若與父母下開無汙家惡行罪。
   ○惡性拒僧違諫戒等十三
[0607a23] 制意有三。一制惡性不受諫意。人非性智。義無獨善。要賴善友在相。匠導方能。離過脩善。有出道之益。而今闡陀迷心造非。不自見過。他如法諫。理宜從慎。方復倚傍勝人。尊處其己。□望人師敬。反欲迬眾。非分自處。情過深厚。是故聖制。二須諫意。有四種人。咸須設諫。一年耆宿德。二久居眾首。三薄學淺識。謂智能過人。四共勝人參居。今此諫戒。正當第四人。然法由人弘。人能通法。德人懷道。明達取捨。理宜馮仗。請決進否。是以聖教勸依三藏。開導迷愚。以成諮訓。而今闡陀內實無德。聞勸不受。反倚傍勝人。恃己陵物。言佛是我釋種。法是我家佛所說。我是佛法根本。我應教諸大德。大德何用教我為。言說相似愚迷。謂是須僧設諫。開示是非。有德相諫。理宜慎從。改迷從正。棄惡就善。是以須諫。三結罪意。眾僧詳諫。勸依三藏。在相受語。是非見分。不肯從慎。故違僧法。情過是重。三諫不捨。故結僧殘。
[0607b15] 別緣有六。一自□身不能離惡。將欲作罪。二諸善比丘如法勸諫。三不受勸導。恃己陵物。聖人師敬。四如法設諫。五拒而不捨。六三羯磨竟。
[0607b18] 制戒緣起。文二。初聞諫不受。恃己陵物。諫所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設諫。違而成犯。前文[2]後二。初起過。二呵責。過中文三。第一先明不受語。二舉多喻二合。三是故已下結拒諫意。就初文不受諫中二種。持戒慎理。若物名好。二種犯戒。違理起非。名惡大諸。莫語我二種好惡。此明拒諫。我應教大德者。倚傍勝德。望人師敬。二何以故者。釋不受道理。次二喻者。水喻行教。有資潤之能。風喻化教有靡草。草用。見論云。佛是我家佛。我將佛入山學道。不見長老一人侍。從佛得道。已說化行二教法。是我家法。以佛所說理行二法。攝受汝等庶姓之人。依附我家佛法。如似風水吹飄草木。聚在一處。我是佛法根本。故我應教汝等。汝等依我佛法出家。何以反教我為。見云。為輕陵僧眾。不受訓導。不言僧是我家僧。結文可知。設諫文三。准前以說。
[0607c09] 戒本五句。一初至莫諫我來明諫所為事。二彼比丘下比丘屏諫勸相受語。三是比丘下拒諫。四彼比丘下僧諫。五不捨下結違諫罪。初諫所為事。文三。一出能拒人惡性不受語。二於戒律中下諸善比丘如法呵諫。三自身已下不受訓導望人師敬。文四。一不受勸導。二言諸大德下汝莫語我。三我亦不語汝。四諸大諸下出不受道理。謂恃己陵物。又引契經。但自觀身行等。故言且止也。屏諫文二。一先諫前人互相受語。二如是已下顯諫利益。相受語故。道根日進。故稱增益。將為前惡。諫令不作。故稱相諫。未修善方便。令生已興諸善。修習增廣。故曰相教。已起惡業。方便除遣。故曰懺悔。各彼此互為咸稱。展轉諫言。大德前止作二持。所以成者。良由義知識等。互相匠導。如何大德。不德受語。問經中佛說但自觀善不善。云何此中展轉相教等。多云。佛隨時制。教言乖趣。令不相違背。若見前人心有愛憎。發言有損。故云但自觀身行。若見前人內有慈心。發言有益。故言展轉相教。又見前人少聞無智。出言無補。故云但自觀身行。若多聞有智。言前有益。故云展轉相教。下三句可知。
[0608a04] 廣解戒本五。即為五文。其事如是者。實謂己所行。是無其情過。亦可我實應教汝。故曰其事如是。
[0608a06] ●二不定義五門分別。一來意釋名出體等。二與諸篇罪。初二同異。三解二不定。不入篇聚。四此中義有三毗尼。與七同異有無。五增尼有無。
[0608a09] 初門有四。一來意。二釋名。三辨不定所防過□。四約就人處。以辨通局。
[0608a11] 初門來意者。若也通論。五篇能治。皆有防非。齊稱為戒。故下文並言。最初犯戒。與比丘結戒等。若據身口進止。咸有法式。皆名威儀。故上文言。非威儀等。今且位分為兩。前二所防乃麤。能治稱戒。下三犯細。能治威儀。今置在戒下。威儀上者。為彰可信女人得。通舉七五。上收於戒。下捨威儀故爾。是以十律憂彼問。所信舉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否佛。答言得。
[0608a18] 二釋名。釋名有三。一釋二不定名義。二彰以具多罪。故成不定。三對其篇聚。攝罪盡不盡。言釋名者。昔來解言。屏露兩殊。稱之為二。是中四法。有無揩准。字曰不定。言四法者。一犯不定。謂或犯夷。或犯殘。或犯提。或並犯三。或得犯二。多少差殊故。二舉不定犯。既不定可信。稱事而舉。故亦不定。三自言不定。舉既多少。自言引罪。寧容一准。或可自言不犯。四治罪不定。若自言夷。滅擯治之。若自言犯殘。別住治之等。乃至若不自言引罪。罪處所治。故曰治罪不定也。今解二不定者。准明了論說。云何名不定。既對可信。舉來至僧。未定分別。僧亦未得定結其罪。故曰不定所言。二者謂於屏露。且對二坐。一威儀中屏容犯七露或犯六。今舉者直言見與之坐。然僧雖得可信。此言於戒。七罪六罪名四無准。中未得定結。故對二坐。言二不定。若也具約餘三威儀二行二臥等名。或七罪六罪名四無准又未審決。便成八不定。五可並言二不定。則是四對二不定。今據總語。但言二不定。此律文中自言所趣處。則是行威儀。自言到處威儀。自言坐。坐威儀。自言臥。臥威儀等。又十律言。云何名不定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犯。不知何處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見女人。是處來去坐立。亦見比丘來去坐立。不見作婬奪人命。觸女煞草。過中食飲酒。如是露事不決定。故名不定。如此二文亦亦對四威儀。說云四威儀。七罪不定。故了論偈云。能善簡擇罪三角。釋曰。此二或名三角。或名三道。此二是二不定。名諸罪三角三道。故不定者。於此中諸罪不定。譬如不定聚。能通一切罪中。故說不定。三藏釋言。言三角。角者聚義。聚有其三。一定聚。二不定聚。三定不定。聚言定聚者。若可信女。見行婬事。及摩觸等。此是定聚。言不定聚者。謂可信女。但見對坐舉以白乃是不定。所以爾者。然此坐時或已犯婬。後方乃坐。二乃是犯蘭。或乃五六語。取與左衣。乃是犯提。取尼食等。謂犯可呵。乃犯夷事。或己觸等。乃是犯殘。或方趣上。或不應坐語。犯突吉羅。既含此理。今但言坐。豈得定結。要須窮撿。方落篇治。是中未審。故稱不定。撿問之治。須喚比丘及以女人。各處問之。若語相應。如比丘治之。若不相應罪處所治之。三定不定聚者。如見治病平脉鍼灸等。事事雖似定。謂但治病。而罪亦容不定。以其未知意趣何事。此三聚中。若罪在初聚。乃是其定本非不定。以後二聚未得定結其罪。故有不定。二坐克爾。餘三類然。乃是屏處。約四威儀。二十八罪各四無准。露四威儀。二十四各四無准。落餘二聚故。是諸罪中並未得定結。故曰四對二不定也。或言三道。道是通行之處。若罪行初角。名為定道罪行。第二角乃不定道。若罪行第三角名定不定道。似如三聚中不定聚人。故論言。譬如不定聚。第二以具多罪。釋成不定者。論云。後次此二不定。是諸罪因故。一切罪彰。聚說緣起。所生諸罪。於中悉具足。故此重解二不定名。此之二處。何因不定。以斯屏露。具生多罪。既容多罪。則舉之時。有四無准。露下二聚未有決審。寧得定結。故使不定。言罪部者。五部罪[仁-二+弓]。篇是聚者。謂七聚說。謂五種說戒。所防之罪緣起者。謂八緣起所生諸罪。如從身不從口意生等。謂此等罪於二處中。並得具生。生既如是。故容不定。
[0608c24] 第三門者。問此三二處既具生多罪。對於篇聚。寬狹如何。答罪雖七五。非是數足。以其不通二百五十故爾。謂於愛染舉分。及對女境。招外譏等。為所信舉者。落下二聚在此不定中。揀如違諫等。長衣鉢藥別眾食。輙教授不揀耳聽。減年受戒等事中。不相開涉者。不定中無是。謂罪足非數足。故論言。有餘師說。此二不定。似律本義。以數少不得。如律本義。則是此略彼廣。若人能引略入廣。謂以不定中罪之篇聚相應。或諫廣入略。謂舉篇聚義中。入不定相應。若能如是引略廣。揀廣從略。是人於律則明了。
[0609a10] 第三辨不定。所防乃然者。昔解舉屏。錄三罪。初不定體。若癈處論罪。罪則是定。癈罪論處。處亦是定。舉處錄罪。得言有不定之舉。露錄二罪。為第二不定。義亦如前。所以知用三罪二罪者。以三處求故。又云。准多論亦爾。同三罪舉思。輕重各異。如何來三以為一戒。合二為一。若爾豈所要待作夷殘提方妃初戒。作於殘提。始違後戒。若犯一即違。何待具三。又後上言。收戒威儀。故安此者。為彰可信。得舉五篇。克理通五。何如不言總以五罪為屏不定。以下四罪為露不定。但言三二耶。又引多論者。義後不爾。多論文言。佛坐道場。已決定五篇。戒輕虗通塞。無法不定。所以言不定者。直以可信。不識罪相輕重。不識犯名字。但見共女一處坐。不知為作婬事。為作摩觸。為作麤惡語。為乃五六。故言不定。觀此文意。亦不專以三罪。以為所明。直解不得定結之義。與十律文同。又人言以非法。自言為所明。又以眾僧治罪。不如或言疑似。如□第義咸是刀。刀非見正理人語。並不煩破之。今辨正義。論於二處。四威儀中為可信女人。舉事告僧。僧眾既聞。應須窮撿。於屏二十八。露二十四罪。中未獲實者。是所防之過。無別罪名。離染清淨。不於二處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爾三罪二罪豈非罪名耶。答此是所撿之事。若未獲實。攝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撿審。既言不定。何有罪名。若爾如何是戒。答戒經二種。一隨事立制。是故名戒。論篇聚等。是不定未定不立彼篇聚戒中。故自言是非中。無二不定。以彼約定罪。以辨自言是非。故世二隨事禁勒。不制罪名。亦名為戒。論二不定。亦在戒攝。問所以是戒。而無罪名者何。答既就所撿。猶未能定。何得於此不定中。復制定名。名即定故。然以戒故。廣略十五。具有二不定。又云。最初犯戒。自今結戒。得十利故。又增二中。制戒之利。有二不定。又如五戒十戒。未制罪名。豈非戒耶。今此不定。以能禁防。離此應須撿據事故。故得是戒。
[0609b19] 次第四門處人通局。但處有其四。謂僧尼俗處。及非上三。於離見聞屏等是。然就緣就俗處。未知餘處。竟後如何計其道理。類亦應同。論僧尼住處中。可信舉告。亦應落在不定中治。今局執文。但對俗處對人辨者。文唯俗人。故得不定。比丘達名種故。故無不定。約亦宗說。若就多少。亦於不定。即是或有或無。此義不爾。若隨事多少生不定者。此亦是定。以隨前事。多即舉多。少便舉小。故非不定。不得就此以解不定人六。解言。不定者只以犯戒多少重輕無准故。於不定未達名種。未得定結何罪。故曰不定尼及俗男。亦或不定未必專在俗女。且據緣說。
[0609c06] 第二門辨甚。初二者僧屏三露。二還對篇中五罪以諍。初二不于餘罪。今釋初二。異於昔解。何者是也。若就所撿三罪二罪。是其第二如二三篇。與此不定。以其人是一故。然彼篇中已制初人。明知不定。從若獲實即當第二。初夷亦爾。若取應須撿。窮使定而未能定。名不定者。此是初人。對此已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中。最初犯戒。故此初二比於篇。然見不同。條然有異。問此初人所以無開。答若就所撿辨者。真未定得其犯。開何所開。又約應須撿挍。是其初者。亦要窮審。撿挍便定。是故無開。以其所撿。是第二故。
[0609c16] 第三門入篇不入者。真知體殊無乳犯名。明不入篇聚。然是戒故。須問清淨。謂須問言。於屏露處四威儀中。無有可須撿問。佛不以若未定。須為定訖。得與同說。故問清淨。問所撿之罪。理通七五。今若嘿妄為三罪二罪。舉名撿問。有嘿妄去。餘亦有耶。答嘿妄吉者。從問緣生。此處既[哎-乂+又]。三二問者。可有嘿妄。餘不舉名。明有氈無其嘿妄。以無問緣可違故。又此生嘿者。謂於三二應須撿問。而生嘿妄。非此三二自生嘿罪。生則定故。是以但有二處犯嘿。非三處犯。
[0610a01] 第四門毗尼同異者。二不定中義。言有三毗尼。謂如比丘治。即是自言毗尼。如憂婆私治。即是罪處所毗尼。此二毗尼要假三五現前。故須有現前毗尼。所以無餘四者。慢念不癡。清人破謗。用二毗尼。以滅於諍。可信女人舉事告僧。本欲謗。亦不諍[(立*立)/見]。何用憶念。不癡多人語者。定理耶正。以滅於諍。俗人舉事。不詳理之正眼。何用此為草[雨/復]地者。為諍輕重。此中舉過。本不生諍。約不配引。何用草[雨/復]。就此三中。但是通名毗尼。本無罪可滅。無諍可殄。如自言中。但引上三。不下二。下自言中曰。一引下三。不言上二。彼取自言懺悔。能殄於諍。故乃出藥。若舉上二言。未則殄故。且言三下。是非中具引五篇。通俱相似。若罪處所前引後違。故宜治罰。若令不引。亦罪處所望女舉罪。義同前引。一向不引。義同後違。故亦治罸。多論。初言爾後言不爾。或言不往不作。並實不見。毗尼故下文言。若不自言。所趣向處。乃至不自言。作如憂婆私治。則是一向不引。亦須治之。下七毗尼前引後違。作罪處所。若一向不引。大眾後不知者。要待自言。方得治罸。以不前聖人。舉通凡聖。故不得義。同前引一向不引不得。義同後違。故不相類。現前毗尼。隨配此二。亦是通名。
[0610a21] 第五門僧尼有無。一釋比丘前三後二。故有不定。尼前戒二。後戒但一。故無不定。此未必爾。屏七露六。豈此但就三二以辨。可以當時事一日一就。三二以論。則使可信舉七。如何治軀。又解佛前舉罪。男女二眾造相監察。見乃須舉。使無造作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徒舉。乃若女眾見亦須舉。自然尼弟子恐違敬。不得舉師。是以可信俗女。[1]傾尼舉罪。由俗聖女。多喜得實。又不識名種。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之。出家男女二眾得舉。既舉義備。何須俗男。[*]傾僧舉尼。有不定義。故無不定。此或容爾。又有一義。尼無不定者。以前伴故。論若被舉。僧問有伴以不。若言無伴。先治獨罪。恐治獨故。便應引伴。伴則定故。亦或無犯。進退有妨。故無不定。
[0610b10] 次釋文。前戒意者。多論。一為止誹謗故。二為除鬪諍故。三為增上佛法故。出家之人理宜跡絕塵染。為人天所崇。以道化物。而與女人。屏說非法。上違聖旨。下失人天敬之心。四為斷耶道惡法次第故。釋名如上。
[0610b14] 別緣有五。一屏處。二人女。三無第三人。四於四威儀。說非法語。不見實事。五所信告僧事。未決審具。此五者入不定撿。下戒亦爾。但露處為異。闕緣比說。毗舍見乃。所以不呵者。既信樂之人敬護佛法。云何得呵。
[0610b18] 戒本四句。一其非法語犯不定。二有住信下舉不定。三是坐比丘下自言不定。四如住下治罪不定。此四無准中各含四威儀二十八罪。為是此四成不定義。下戒亦爾。二十四罪各通其四。
[0610b22] 廣解戒本。則為四文。初文六句。一一釋女人者。祇云。若母女姉妹親疎老少在家出家。二住信樂下解第二句。三若比丘下一句解第三自言不定。四若比丘下五句解治罪不定。此二不定應對坐中七罪六罪。在引不引。餘三威儀亦爾。然由可舉信。坐威儀故。還約此總舉。一一威儀。在引不引。理通七罪六罪也。
[0610c04] 釋治罪中。昔解初句不舉上四。泿引前四。本舉第五。不引第五。此不必然。今見與坐。舉來白僧。餘三威儀理亦同爾。故今總四威儀。並含七以說。雖文中別引不引。但使有不相當。未得天定者。如斯等類。乃須窮撿。名種使定。非謂舉一。不舉四等。餘句類爾。唯約不別多少有無罪處所治法。文中自言。作者未必唯作夷事。此言作者。通四威儀中。有作七罪。今總言作下戒無夷。乃除作者。且約夷說。計理通七。十律若比丘自說。我有是罪。而不比隨。比丘語治。若言法不犯。是罪亦如比丘治。若言不治無罪。隨可信語治。與作實不見白四。不應受依止等。若不如行者。盡壽不得。出是羯磨。五分。若於三事。一一法中。諸上坐應問。是比丘汝法彼家不。若言法未應治。得應濡語。與女坐不。麤語不。行婬不。若言不上坐下坐。應切問。汝實語。莫妄語。如憂婆夷說不。若言如憂婆夷說。然後乃可隨說治。沙彌應犯。文無者略。當時迦留亦須撿審。故不開最初。以無最初。等俱略。下戒並同。唯以露處。六罪為異。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沙門 法礪 撰述

  [1]●三十尼薩耆法
[0611a07] 三十九十雖復文別。先後捨不捨異。罪性均等三悔處齊故。百二十戒合作第三篇。所以先明三十。後說九十者良以三十於此財物取濟失。方廣生罪累。若欲洗心懺悔。要須對僧捨彼財物。相續貪心。心事既捨。罪方除滅。作法是難。欲使僧尼先識。於難次及於易。故列在初。九十事中。雖有因財生罪。皆不須捨。但斷相續犯心。即得懺悔。作法是易。故須後說。尼薩耆者西音。此方名捨。捨有三種。一捨財物。二捨相續貪心。心事俱捨。便能除罪故。次第三捨罪波逸提者。此方名墮。故曰三十捨墮。就三十中。第一須總解。二隨文別釋。總中十門。一對下九十捨不捨異。二解三十中一人盡犯同活。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同不同義。四身口分別。五性遮不同。六重犯不重犯。七捨懺方法。八持犯方軌。及解二問清淨之意。九二部同異十下眾任運有犯不犯。
[0611a22] 初門者。凡三十入捨。咸具三義。一是屬己財物。二財體現在生罪。受用有過。三捨己歸主。受用無愆。是以入捨。須意可知。下九十中。二十五戒亦因財事。不入捨者。三義中。闕不得入捨位可有三。一由食生罪有十四戒。除取過三鉢。餘十三戒。謂讚一展別足勸非殘受。美藥須虫水等。未食無罪。可捨食方生罪。復無可捨闕第二義故。但九十收第二位。食中過三外財淨施。此二闕於初義。如取過三鉢。雖取過有罪。然是他食食味復通。是以佛制分而共食。即非己物故。不入捨。若爾三十之中。生薑貿食亦是味通。何以入捨。答自己生薑貿得此食。體是非法。無同味義。即是屬己。為斯入捨。問若取過三鉢。不入捨者。乞得多鉢。何以入捨。答食味是通。佛制同食。義無別屬故不入捨。鉢本別屬。即是推己義具故捨。真實施衣。雖輙取有罪。不失淨法。猶屬施主。即非己物故亦不捨。此三十中。二離浣故過。前用雨衣。是別受持衣。明非淨財長衣等五。由不淨故犯。明亦己物。五敷擔擗。及以乞縷未成之時。不應尺量。不合淨施。若成應量即犯。復不得淨。奪衣一我已受持衣。或可淨財捨時。失淨故亦入捨。自餘領受等戒。明非淨施。俱不屬施主故並入捨。問施衣輙取不失淨者。離衣宿犯。受法應在。答受許不離。離即違要故。失而得罪。淨專離著。作淨之時。不道須問方取。取雖有罪。淨法不失。亦可淨法離著。無為受用。今還受用。輙雖有罪。淨法不失。可得言道本。受持衣無為離宿。故非類也。第三位自餘十戒。闕第三義。又可脫脚看[雨/復]。無其捨法。白色三衣捨已。猶白不得著用。能勝染壞故亦不捨。若爾白毛臥具。何以入捨。答白毛制作不制受用。捨已得用。義具故捨。高牀下七捨已受用。還有罪累。闕第三義。如牀等須截牙角打破貯牀梚却故亦不捨。問鍼筒打破不入捨者。綿褥斬壞。何用入捨。答即以斬為捨。若爾即用打破為捨。答綿褥斬已聽許塗壁等用故得入捨。所破鍼筒損功甚大。若壞已聽用。貪心叵息。不得受用故。不入捨下。作如意等者。謂無非鍼筒者得。
[0611c08] 第二門一人遍犯。四方僧物令是不犯。此二可知。但同活人。及現前僧下文二。且言有三人犯尼薩耆。謂眾僧多人一人。不定頭數。事亦難知。今以義推。同活人者。縱四人已上。並是同活人攝。現前僧者。四人已去汎失受畜未分等物。須定此二色。若同活人不共犯。九戒餘者共犯。謂二離衣。宿一月衣。六年不褋。二鉢七日。藥雨浴衣等。如二離衣。是別受持物。無共受義。何有我離令彼得罪。鉢無共用。多論。二人共乞一鉢吉羅故無共。餘者可解。二十一戒共犯中。亦容不共犯者。如有長衣同生俱現。而不淨施。咸有情過。是即共犯。若有遠行。令在家者說淨。而在家者。不作淨法。行無情過。是以不犯。今就共邊故。言同犯。如浣故衣。若同生人共有一領長衣。未說淨十日內。曾逕身著。共使尼浣。二人共犯。多論。若二人共一衣。乃至多人共衣使浣等。吉羅。若同活人在道行。遇賊打剝失奪三衣。居士為失故。施而過知足。取受者自犯。在家同生。不失不受豈可同犯。今言同犯者。同失同受。俱有情過故爾。如此說時。更有六戒。亦不同犯。謂浣故衣過知足。綿褥黑白二臥具奪衣。兼前九戒。合十五戒。並不共犯。餘十五共犯。若現前僧。但犯二寶。如結集說順增三文。餘無僧犯。問共畜尺六。多人共犯。何以一人作淨。盡不犯長。答以屬他故。若爾一人懺竟。餘人罪滅。答據淨屬他故。一人淨竟通益。餘人悔除業累。各自有罪故。一人懺竟餘不即滅。若爾受衣五利。餘亦得利。答長一向共故。有兼益德衣五利。利有共別故。使一受不得兼餘。
[0612a10] 第三門若論自作。唯犯二十七。謂除二浣乞縷。乞縷但吉。二浣無犯。以佛不制故。今言一人盡犯三十戒者。通自作使人故爾。若汎教人不為己者。盡不犯提。教人為惡。但犯吉羅。以其利損不專己故。若為己作者。十一戒犯。謂二浣乞縷。一向教人中犯。以假使尼及非親織故。五敷二寶奪衣為己犯故。自餘非不為己。事未必稱。唯可犯吉羅。此義亦難。如教人迴僧販賣。亦應遂情。何不同犯。且依前說。
[0612a18] 第四門身口分別。此三十中。擔用二局身。餘通身口。於中義三。一有五戒口家止業。共身犯。謂五長是。二有兩戒身口止作業共身犯。謂二離衣宿是。三餘二十三口家作業共身犯。位復為三。二浣乞縷自口假他身。五敷二寶奪衣等八自作□身。若也教人自口假他身。餘十二領受。自身口假他身。
[0612a24] 第五門性遮者。迴僧物性惡氣分。餘悉是遮。
[0612b01] 第六門重犯不重犯者。有四戒重犯。謂擔用二浣。此物現在容可更作。故得重犯。如使尼二浣染等。雨衣數用。擔毛數過。以其失不異前浣衣擗毛等。浣上犯染打。染打亦爾故。律文使浣染打三。尼薩耆。此是異類重比。如擔毛過。過重犯更非別毛。故知浣浣。或復染染及打打等。同類亦重。自餘諸戒。咸不得重。謂一奪二離五過六作十四領受等是。一奪文中。現前不現。故有二句。理實無重。二離者。初離失受。後離無受法可失。五過者。限內應法。聖聽說淨。越限有過。更不合淨故。六作者。一作已竟無重作故。十四者。謂取尼衣乞衣過知足。一居士二居士。王臣二寶。販賣乞鉢勸織過前。求雨衣過前受。急施迴僧等是。初受屬己。更無第二領受故。此等諸戒。並不重犯。所以須知。重不重者。為識業累多少。
[0612b15] 第七門捨懺方軌。二門解釋。一當宗以辨。二諸部同異。當宗中四門分別。謂財罪還衣不還結罪。此等須四。引文可知。
[0612b18] 一就捨財復四。一所對境。境中位兩。一對不對分別。綿褥獨捨。餘咸有對。對中道俗。俗中唯二寶。道專餘戒。道中通局。局僧乞鉢。餘通僧別。又寶等三聽別眾捨。不對道故。餘悉盡集。如文可知。二所捨財。先簡是非。謂衣鉢藥寶尼加十六收此等入捨。捨有二別。謂全壞不同。綿褥壞捨。餘皆全捨。三捨財處界通二位。自然作法。但乞鉢一局唯作法。餘則通兩。二就作法。中。大小分別。乞鉢准大界。餘通大小。三住處非住處。鉢唯住處。勝鉢奪留。入僧庫故。餘通一切。四捨財法者。要有其二。謂羯磨語法。羯磨一法捨財中。無以別人行施。不由眾和故爾。若論語法。唯除綿褥。以不對人故。無其語法。餘悉通有。有中俗道僧別辨異可知。因此須知。具法多少。或四法如對僧等三人。或三法如對二俗無威儀故。或可無法。謂是綿褥位為此三也。
[0612c09] 第二捨罪亦四。第一捨罪境。若言捨財有對不對俗道眾。別論其捨罪。一切對道。以秉法故。道中僧別乞鉢。害僧寶等三戒。專唯對別。餘二十八事。亦說三境。此據假不假說。若正望除罪。其唯別人別眾義者。謂寶等三。得別眾故。二所懺罪。須知財事。現即是有捨無捨義。不現雖無。無不可捨。然若業累定是須除。要必具牒根本。及著用等八。有無多少先後等。一一須知。此義下當辨。三捨罪處寶等三戒。不簡二界大小等別。餘二十九中。若僧秉法。鉢唯在大。餘通二作。二十八中下之二境。同前寶等。又與捨財之處。差五亦得。謂此處捨財。餘處懺罪。亦應無失。上來所辨位。約為三也。第一鉢[宋-木+(白-日+口)]大界。第二除寶等三。餘二十八。對僧捨邊。專在二作。第三寶等三戒。及二十八對。三人已下處通一切。四捨罪法。法有其二。謂羯磨語法。語法即通。以並對比丘懺故。不同捨財中法。若論羯磨。除寶等三。餘二十九。若對僧邊。具有二法。謂有受懺白故。二十八戒對三人下。及寶等三。亦但語法。問所以捨罪。還衣有羯磨法。捨財中無下自當辨。因明具法多少。對僧法六。三人下五。一人有四。四者除乞鉢一。餘通一切。言五者。除寶等三及乞鉢。餘二十八戒等是。六法者。二十九對僧者是。然若約戒橫分別者。位亦為三寶。等三[宋-木+(白-日+口)]唯四法。乞鉢一戒。專唯六法。餘通六五四也。
[0613a08] 第三還財差別。三門分別。一約捨心差別。二捨之離合。三正辨還法。
[0613a10] 初門者。謂約捨心差別。除寶等三。不對道故。餘二十九中。長等五戒。謂長衣一月衣。長鉢七日藥。急施過後。[這-言+至]宿方還二十四等。即坐聽還。良以長等。皆由[這-言+至]曰相續儲畜長貪之過。若欲捨財。斷彼相續。非法畜心。所捨長等不得。即日歸主。容得小罪。故要[這-言+至]宿。若當有緣聽即轉付故。多論六句。第一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未斷。若即日更受衣。於前衣邊。染更犯捨。第二句衣已捨罪已悔。求衣心不斷。乃至一月。若所得衣。及得意外衣。皆染犯捨。此得罪。由非法畜心不斷故。下曰心斷故。不犯捨墮。第三句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斷。即日得衣不犯。第四句衣已捨罪已悔。畜心斷。後日更求得衣。亦不犯捨。以中間非法畜心斷故無罪。第五句地了時。捨衣罪已悔。畜心斷。向暮更求得衣小罪。第六句衣已捨罪未悔。畜心斷。使多日得衣小罪。自餘戒等。非曰相續中犯故。即坐還主。
[0613b01] 第二門者。別捨可知。儻或合捨一二三等。還法如何。若欲辨釋。先束前五。以為三位。三長為一長。鉢為一。七日藥一。以此三分。用為能染。除寶等三。若二十四等。共長衣戒一二三合捨者。有其五戒。即坐歸主。謂二離二毛乞鉢。二離受持二毛。不應尺量。鉢衣性別益不相。及過不相損故。即坐還。雨衣過前受者可爾。若過前用。是受持衣。或與長衣合捨亦即還。以不染故。即六戒也。餘諸戒等若捨即還。容為長染相從逕宿。次一長鉢與餘共捨。唯留乞鉢。次長藥共餘捨者。餘並即還。內外資別故。上來所辨。據其重犯而說。謂販賣等體有長過。故須經宿。若作不重犯釋者。如販賣等體不如法。未合淨施。豈有長愆。若與長等合捨者。亦須經宿。以販賣衣等。雖先無長。若捨即還者。便是清淨之財。或恐長衣。即日畜心不斷。未經事隔。容染前所捨故。亦相從經宿還主。或還已亦染。而今行事多用此義。以其財物不可全別故。又人自作不重犯釋者。唯五逕宿任情所安。又昔解言除中間五日藥。即坐還主。以不作藥服故。此應不爾。謂是下五日藥。非是中間又亦逕宿。若即還者。初日與守園人七日入僧五復即日。何故乃言五長逕宿。但是四長故知此非。
[0613b22] 第三門者有四。一能還之境。除綿褥一。自餘諸戒還通道俗。及以僧別一。准於捨似不得差互。別人中捨亦容差失。僧還不別。別人等還。別眾亦得。問所以捨不聽別還開別眾者。答詳悉滅罪故。不聽別眾。還財行施故容別眾。若爾僧還亦是行施。答秉不秉異故爾。二所還之財。綿褥不對。不論還事。餘諸戒中。二寶鉢藥。不復舊用。餘同本捨。然此三十位約為四。二寶轉體而盡還。藥不轉還。不盡鉢體。或轉不轉還。法不盡。餘不轉而盡還。三還財處。義准捨財。通於二處。鉢准作法。餘財通兩作法。大小乞鉢准大。餘通大小。除寶等三。餘戒僧還。要須秉法。必也假界。界通二作三。人已下不害彼此。四還財法。二十八戒三人已下。亦無還法。二十九戒。若對僧者。有還財日二。然鉢不同。如文可知。但捨有離合。若合捨者還法或二一。若各各捨唯一白二。
[0613c13] 第四門不還罪者。除綿褥一。餘皆有還。還中俗道眾別有異。二俗不還如文。追索不欲虗損信施故爾。餘若不還。且結失法。究竟損滅。盜門所收。
[0613c16] 次辨同異者。十律畜貿二寶。及販賣得寶。少者永棄捨。若多者捨與。同意淨人淨生當受。若無同意淨人者捨與。僧作四方臥具。自餘綿褥七日藥等。悉對比丘僧。捨已還主。乞鉢一戒。是入僧還主。祇律有五種捨。一捨入無盡物中。謂二寶若無盡中。得生息利者。得作僧房用。謂五敷具。及迴僧物入僧已隨僧。折伏寶主貪心故。二對僧捨僧用。謂五敷具及迴僧物。入僧已隨僧。作何等用。其中黑毛憍奢耶臥具。此二僧不得著用。僧得作地敷。及作嚮簾帳幕等。減六年不褋。此二僧不得作地敷。僧得著用。但不得儭身。黑白毛臥具中。十種羊毛。謂相續羊。對羊。不具色羊。山羊。此四雖雜。以好多故捨入僧。如純黑戒說。遊行羊。[羺-雨+而]羊。等羊。鳴羊。多耳羊。木蓮羊。此六雖雜。以不好故捨入僧。僧得著用。如不褋戒說。餘三捨同此。五分亦五。一入僧眾永棄捨。謂二寶捨與僧。僧差人永棄。若僧不棄者。令淨人為僧。貿衣食用唯寶。比丘不得食。恐遂本心故。二永捨入僧。謂五敷具因捨永入常住。僧作敷具。唯本主不得用坐臥。三入僧俗捨唯七日藥捨入僧。與白衣沙彌。若用燃燈塗。足唯捨藥。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不得噉。餘二捨同。明了論中。復有不同。不煩具錄。且知如是行事懺洗。一依當部。
[0614a13] 第八門有八戒。具二持犯。自餘諸戒。唯止持作犯。言八者。謂五過二離。減六年等。其五過。戒若不說淨。即是止犯。而言過限。名曰作犯。體一名別。一向不畜。是止持。說淨屬他是作持。名各別亦可作淨故作持。以作淨故。雖畜過限。而不犯長。反劫作犯。豈非止持。亦是體一名別。二離衣減六年。三若解二犯。體一名別。若論二持。亦含兩義。並如五過說故。此八戒具二持犯。畜寶一戒。以不得自畜故。闕而不論。三十九十雖同一篇。三十有財可捨。不得別眾。下九十不制捨財。得別眾悔。故分二問。旨在於此。若爾前篇諫不諫別。亦應再問。一解此別眾不別眾。故為二問。前諫不諫。唯不聽別故一問也。又可前生罪緣別罪。唯一種故不別問。今捨罪緣殊故須二問。
[0614b02] 第九門二部同異。有十八戒。二人同犯。不煩解釋十二戒異。一有九戒輕重不同。謂取浣二毛五敷具等。僧提尼吉。前之四戒。僧作數故重。尼為希故輕。下五比丘多利喜作故提。尼是少利為希故輕。二有兩戒。僧有尼無雨浴衣者。僧有[宋-木+(白-日+口)]限。用定分齊。喜過求用。又聽蘭若。恐成失奪。因開六夜故有過六。尼是浴衣。聖開常用何有過。前人輕劣弱。不行蘭若。亦無過六。三有一戒犯同緣異。謂長鉢是僧尼俱提。名為犯同。僧開十日。尼無開限。名為緣異。所以爾者。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鉢。宜即受持。及以說淨。何須開十。布施人項。二既是伴。即作淨法。何須開日。覓人作法。大僧多利開於十日。欲使壽量。布施人項二復不制有伴。喜獨脩道。故開十日。覓人說是以不同。若爾尼有二義。不開十日者。尼畜長衣。亦有二義。何故同開十日。答鉢是一用。理無多畜。未成無過。若成鉢制犯。聖制有伴。得即說淨。故不開十。比丘無伴故開十日。論其長衣。資用處寬。未成已來。亦有長過。料理籫縫。不可即成。以斯義故。同開十日。問即說淨竟。然始作衣。義亦無妨。何以要須同開十日。答初緣開時。對不說淨尼。故開十日。得待成須一開已後。益通餘品。故齊十日。又更一義。尼多共活。長衣同生。不得說淨。以共用故。為須覓人。齊開十日。鉢雖同生。亦得說淨。即是有伴故。唯當曰以無共受用故。
[0614c01] 第十門沙彌時起心方便。進具已後。不須緣助。任運得犯。一十四戒。五過除藥。此之四戒日任運。數滿十日犯。餘五敷受寶奪衣二浣乞縷。此十但使事成。三性之中。皆犯此十。餘無任運。此三十戒。戒別一文。隨而解釋。理亦周具。又可科分。義亦無妨。前二十九別人財犯。下一僧物生過。前文復二。前二十八常流人犯。下一勝行人違。前文且八。初十衣財有犯。二野蠶下七坐具臥具等差而生過。三畜寶等三。貯規畜利。同侶成愆。四有二鉢器具不稱。五乞縷等二營造過分。六奪衣一戒與受差信。七畜藥一戒療病失方。八過前二戒受用違時。以成妨道。初十分二。初有三戒畜用時。過違開致犯。次有七戒營求越理長惡招譏。前三戒中。初三兩戒畜乖開法。物體有殊。故分二戒。離衣一戒。受用資身。違制開之道。後七之中分三。取衣浣衣二戒。取受營理同道招譏。過受一戒有。而更受越二知足。餘之四戒求煩惱境。
   ○先解長衣
[0614c18] 一制開意者。良由行者根不同。報有強弱。資須不等。致大聖開遮始終。將補有四種之差。各有資身長道之益。若報力資強堪耐寒苦。制畜三衣。稱彼根性。憑之長道能會於聖。故律云。來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過第二人者。報力次劣。若制同上士。唯著三衣。力分未堪。非是此長道之緣。是以如來方便。聽畜助身。百一記識受持不須說淨。此多論說。第三人者。報力次劣百一物外。復聽隨施而受。說淨畜之。欲便彼獲施福。此資道緣。故所以爾。第四人者。報力最雖開輕資。猶闕修道要。假重物方能濟身。進業有益。聖復開畜諸重物。謂被褥杖枕等。次明制者一。因聖開聽廣畜盈。長貪於俗利。則壞道利功德之財。二又失俗人信敬之心。無猒貯聚。與俗不別。三又違如來四依之教。即非節儉知足之行故。使不加淨法。制與捨墮。此謂制下二人。
[0615a09] 二釋名等。貯用屬己名畜。張分之餘稱長。越於期限。故曰過十日。能所通舉。故曰畜長衣過十日戒。言離合者。十日一月急施過後畜等。俱是長衣。何以不合。答十日一月。一財體不同。二時有長短故。所以離急施衣者。兩戒合制。假就過後。要非時時。接與此不類。故亦離明。問長衣所以初者。人之喜為。故在初明。非謂有染。如是一切豈可染故在初。如販賣財等。不合說淨長何故染。又復下文。尼薩耆衣。不應淨施。及作三衣。故知不染。若爾何故文言尼薩耆衣不捨。更貿餘衣一尼薩耆。答此言染者。謂五眾邊貿。或復遣人下二眾邊貿衣。不犯販賣者染。問若不聽說淨。說淨不成。妨難之所。何成處分。答妨難二處。無其捨法。復有不處分罪可防。是以得成。此販賣衣。有捨法可捨。何以不捨。已說淨本自無愆。今故違不捨為是不成。又體不淨無長可防。如是解時。長衣得作三衣。有長可防故。販賣不得。以無長可防故。
[0615b01] 三解具緣通三如上。別緣有六。一己長衣甄去三衣。以其三衣。三世諸佛應於之服。體無長過故。爾三衣若受明不犯長。設若不受。多論亦無長過。無離宿罪。故多論云。有因緣得一端疊。指作三衣即不犯長。若爾何故一月衣。若不割截籫縫過畜犯長。答一月衣戒先有故。壞任受持衣。是以要須作衣相已。方得免長。不爾即犯。多論。捐疊作衣。雖未割截不犯長者。謂先無三衣故爾。是故第一須明長衣。雖是己衣。若忘此財。亦復無罪。是故第二知屬己物。物雖屬己。不應尺量。畜過無犯。是故第三應量之財。財雖應量。說淨無罪故。須第四不說淨。若有一月及起四想。被舉難因緣。亦是不犯故。須第五無因緣。多云。初日得衣。即被三擯。未解擯來。乃至命盡。不犯此戒。雖無因緣。畜未過限。亦不得罪故。須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若竪義者。自下諸義。並須攝在。具緣中解。見論。西音云阿留那。此名明相。多論云。日照樹身東方色黑。照葉明青。照空則白。三色並是明家之相。白色為正。
[0615b18] 四闕緣比說。若自捨即是闕緣方便。若故壞及衣不應量是境差。若有因緣受。奇遠行是緣差。忽爾說淨。是善心息。或有想疑。謂非己物等故。或有境強。如被逼說淨等。是文無者略。緣起之中。三時衣者。以其隨時厚薄不同。二比丘見下呵嘖。
[0615b23] 戒本文[1]三。一對緣略制。二即往已下陳疑啟佛。三佛問已下問以還期。四阿難已下開以時限。五世尊已下讚歎少欲。依開十日。見論。此是遮戒。故依還期開聽十日。若言一月佛亦開之。多論不爾。佛知法相。不緩不急。不增不損。正開十日。籌量施項縫治說淨。
[0615c04] 三滿足。戒本三門分別。一定戒本。二開緣有無。三餘利同異。言定戒本者五句。一犯人。二衣已竟等。正明開時。已謝謂出犯時。三畜長衣者。所畜財體等。正明開時體。四聖開十日。五若過已下。違教結犯。第二衣已竟者。見論。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又云謂迦提月。作三衣月竟。外方犯故。迦絺那衣已出者。出者捨也。捨方犯故。又此衣已竟等。謂除不犯時節。時節有四。謂十日一月五月等。前二非時開。後雨時分利。非時一月別生戒本。以財體別故。餘三非時時合在此戒。急施衣。通遮非時時利。亦別立戒。一衣體別。又與過受合制一故。二定緣有無。直就此戒。十日有緣可爾。迦絺那與長等五戒。何者為先。若迦絺前開。便不得言為長等五。開受迦絺。若長等先制後開迦絺。所以無緣。即言迦絺已出等。答長等先制絺後開。故下律言。為長等故。開受迦絺。此戒文無者略。五分。比丘畜衣。過一宿犯尼薩。又因那律。衣壞僧分物與之。使一日作成何。那律言。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薩耆。又諸比丘安居訖。十六日便進詣佛所。道逢泥水。三衣麤重。甚大疲極。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開受迦絺。不犯五事。如律說。第二戒本。若比丘捨迦絺那衣已。長衣過一宿犯。又因阿難。得二張劫貝為與身子。聖開十日故。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長衣乃至十日若過。犯尼薩耆。迦提月者。共五月前後。亦說不定可知。三對餘戒。餘利同異者。問一月五月。所以此開得通三戒者。答洗浣衣服。開無長愆。故開初三。為欲經營僧伽梨。重復聽離宿故。使一月遍開三戒五月者。以功德衣。守人不離。益我無愆。故第二戒有。又以德衣體。無長過潤蔭。餘長復通初三。問自餘諸戒。所以不論者。答此之二戒。皆是屬己之財。令無長離之愆。又無施主。可總開成有益。自餘戒等。開則於己無益。又總施主開。則有損闕而不論。問此三時利戒本中。除下背別等三。亦同時利戒本。不除迦絺那已出耶。人解多種。今釋下三已有故。彼戒本云。除餘時者。餘時作衣施衣時。問既同一開所以語異。答此三專得時衣利故。先除不犯時。以取犯時下三。非是專得時衣利故。先出其犯。下除不犯為對。餘時假衣食故。亦可背別等三。亦定得時利。為與汎爾施衣。合明對解義便。故使語異。問急施衣。亦得非時時利。何以不言衣已竟。衣已出等。答彼戒亦是文中有故。彼文言乃至衣時應畜。問所以不言同者。答彼是時衣為急故。開時前非時十日與時相接。言十日未竟。乃至時畜。若言衣已竟。衣已出者。便非急施。
[0616a23] 自下廣解五句。初句可知。二衣已竟已下解第二句。衣已竟者。見云。三衣具足竟。以其未具足無長罪故。又言謂迦提月作三衣日竟。未竟不犯故。迦絺已出者。准下德衣八捨長短。並是己出。出者捨也。祇中即出十捨。
[0616b04] 法衣者已下解第三。於中文二。一辨十體解上衣義。二量分齊釋成。其長絕衣者。憍奢耶。作劫唄衣者。以華作欽婆羅者。毛作[卄/(雪-雨+(雪-雨))]歷者。紵麻。作懺摩者。野麻作麻者。麻作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羅者。鳥毛作。鳩夷羅者。絳色羊毛。懺羅鉢尼者。瓦色羊毛。次解長義。三門分別。一定量分齊。二應量犯未犯。三亦應結未結。初門諸文不同。十律不辨尺量。祇長二肘。廣一肘五分。佛言三衣應受持。儭身雨衣。被衣。覆創衣。蚊蟵敷經行處衣。障壁虱衣。單敷衣。坐具護髀衣。護[跳-兆+專]衣。護頭衣。拭體巾。拭手巾。針綖囊革屣囊。濂水囊。如是諸衣。若似衣皆應受持。鍼三綖一。皆須說淨。不作淨吉。三肘五肘長三衣。不淨犯提。見論。長二搩手。廣一搩手。不淨過十日犯提。故律本說。我聽諸比丘。長佛八指廣四指。此是最下衣。此律尺六八寸。十律七種衣。不須作淨。得畜三衣。雨衣。覆創衣。坐具及餘如法所用衣。又受助身衣者。佛言是某助身衣受用。當於五眾邊受。第二門。問為始應量。不淨即犯。為待過邪。答應即須淨。不淨即犯。故下文言。長衣者八指四指。若爾房應即犯。不須待過。答與房非類。上已釋竟。若爾但使說淨。對作法故。應即須法。若不作法即犯者。處分解義。六搩四搩。不處分犯。答衣舉作法量。房舉未作法量故。爾所以不同者。衣從內開向外開。即防此過量。故出作法。房亦從內開向外開。不即防過量。若出犯位。濫防過量。俱此舉未須處分分齊。反顯須法。第三門。問量立應減須作淨不。答未須作淨。若爾房五過減何以處分。答房妨難故須處分。其猶過量。恐惱施主。衣五無過故。要應量犯。又問過減坐具等。所以亦犯。答彼等。並為長貪無用故。問若減不須淨。亦不犯者。何以二毛轉作淨施。答彼說應量。亦是非法。何須致妨。
[0616c10] 若比丘一日得衣已下合解四五二句。文二。初廣解犯尼薩耆。二此應捨已下捨懺方法。前文復二。初畜長過染以明犯。二若捨墮衣下染用以明犯。初文八章門。如從得不得。終盡忘不忘。計理應有。奪衣。[漂*寸]衣。及四想等。文無者略。且依文說。初得不得。有十个十日。即是十章門。得衣有多少差互。日數共相間錯。有四十六句。第一門十日都得衣。至十日一切犯。初日衣體過故犯。下九日衣。為初日衣染相與犯長。故云盡尼薩耆。見論。隨財段數多少。一一得罪。第二門初十日中。九日得衣。一日不得作九句。若作初句。一日得衣二日不得。三日乃至十日得。此第一句。如是轉降者。降空日向下得日轉使向上九番轉降即成九句。第三門八日得。作八句如是。七日得。六日得。五日得。四日得。三日得。二日得。乃至一日得。作一句等。以第十門一日得。對第二門九日得。即作一十九。三二門為二十八。四二門為三十七。五二門為四十。中間五日得通初。十日得一句為六。即為四十六句。餘文易知。唯第九門。二日得。八日不得。但應兩句。又有注文轉降等者。有人存其到句。合為七十四者。此是文誤。不煩更多。所以知非。以其注中。頭尾不似到故。
[0617a06] 第二大門淨不淨。但有九門四十五句。闕無初門。十日得衣並不淨。與前同故。下六同然。所以爾者。以初對初。所犯是同。故使有無不同。齊少此一。以九對九。為其有無不同。及法法差別。即是不犯不同。故下九俱。有淨施之下對文說。若遣與人替前淨施不得故。此單舉一邊。亦應言不遣與人。下皆類爾。故壞者。全不應量故。若作非衣者。謂作三寶等。用忘去者。忘此財體。意謂實無。雖逕多日無彼畜心。是故不犯。若後憶時即得說淨。次染用犯者。文言不捨更貿餘衣。後得衣犯捨墮者。此謂使人貿得戒。自五眾邊貿。不犯販賣。此是淨財理合說淨。由前畜心相續不斷故。染使犯長。故曰一尼薩耆。非謂染販賣財也。言吉羅者。謂用不淨財故。著不淨財。隨著多少。一一結罪。脫則無罪。
[0617a20] 第二捨懺方法。文四。一捨財法。二彼捨衣下捨罪法。三若眾僧多已下還財法。四是比丘下不還結罪。所以爾者。本為因財生罪。若欲洗心先捨過財。過財已捨罪。方除滅故。
[0617a24] 次懺罪財物已捨事。便應法罪復悔。除堪消利養。為資道緣故須還物。聖教已頌。理宜從慎。若當不還。結受物者罪。此之四文。貫通諸戒講。及竪義並用。此法行事之大軌也。懺境雖三且約說。於此四中。初四二六三四。各一始終通收具十二法。捨財四者。一此捨墮衣應捨財集制捨。二與僧等下所對境集。三捨與僧時下。捨之威儀。四當作是語下正捨辭句。捨罪六者。一文言彼捨衣竟當懺下義合有六。一乞懺悔。此文略無。准自言毗尼。故知須乞。二請懺主。三受懺者。作白和僧。四正捨罪。五當語彼人言下呵嘖治之。六答言爾者。領受立要。還衣不還二各一者。對文可知。此等十二須具意者。言次說之凡欲捨時。先須知己財事。現不現覆。及著用嘿妄等。或一或二乃至十罪。先懺愆然次捨財。以輕重之罪。既不合總懺。故致階降。其位有四。一先懺著用嘿妄下。覆隨覆四吉。二次懺着嘿二吉。三次懺提罪下。覆隨覆二吉。此之三位懺並嘖心。第四次方懺提。不同祇律。又凡欲懺者。無問重輕。依明了論。提舍那者。此云發露。先須了別。罪因緣起體相過失等。已於可親信人邊。如理求受對治護等。要作如是立心。後方懺悔。如捨墮別抄所說。今解捨財文。言此捨墮衣者。財集應捨。所以制捨者。為以財能資道。濟要中強故。聖慈聽受欲。使彼獲施福。此供受用畜。若無法於道成患。為斯方便。制作淨法。今以無慚輕蔑聖教。畜不應儀。反招罪累。若不制捨畜心難遣。罪無滅義。是故須捨。除八不淨。及負債未入手。自餘等物。及寄他等。悉盡集已。方可得捨。若不集者。捨已歸主還成相染。又但制加淨法。而不淨者。皆入此捨。又如十六枚等販賣五種。並入捨類。前言除八不淨。此總言之。問捨財謂集。謂集捨已。方見餘物者。為得成不。答所捨之物已說淨竟。方見遺物。前捨已成後見遺物。續應捨之。若物在僧成如前說。續捨所忘。若捨已未淨後見遺物。即成相染。前後俱捨。問捨財謂無得成捨者。有比丘無想法亦應成。答物非情故。不能礙捨。又說淨竟。是故得成。人俱有情。彼容礙此。是故不類。二言與僧等者。須有所對。為受施之人。受捨不易故。言與僧事。非常行教法。恐急故開。二三乃至一人。不得別眾者。財物利重。人之喜為須僧盡集。眾覩詳悉。欲使犯者。對眾慇愧。內心慚耻。息過於後。非重之謂也。若不謙卑業難排抑。故須威儀。但使對僧。不簡長雖者修五法。若對別人。事分大小。小具四法。闕無禮足。對眾捨物。理合宣情。若不自陳何成捨物。故須辭句。文言爾所長衣者。若憶知數稱數作法。若不憶故。應言眾多。餘皆類然。如悔殘中說可知。見論。若一二三眾多。乃至還道眾多。若或差互。容可不成。律但一說。理亦應得。
[0617c21] 次下懺罪財物。雖捨正愆未殄。但以惡業雖謝。感果必然。內自思量。表求除滅。若不仰憑清眾。彼容不愍。故須乞懺。乞懺之文。人須一一牒事周足。准而可知。此文中略但除愆。藉境覩而生愧。若無所對。情不愍重。僧眾雖多。漫無所局。宜應別請一人。緣生己善。故請懺主。主要清淨。若自有縛能解他縛。終無是處。文言不得。向有犯者。解罪犯者。不得受他解罪。五分。除不同犯。又為病人同犯不得悔。遂便命終。佛開同得。雖可別請。事既逕眾。無宜輙受。是以要須作自和僧。白文進否牒乞。以成隨有稱之。問受他捨財。不曾作法。受人懺罪。作白者何。答捨財現事。非排往業。又作法非永總對。非別故不須白懺。除往業永非作法。又對別人故。宜須白因緣既備。理宜滅罪故須正懺。懺之辞句。如下文說。不煩懸解。雖對陳說過。若不設治。容可慚愧。不慇故須立治。是次文言嘖汝心。謂彼自嘖前愆。斷後相續。又准了論語。言汝見知罪不者。見謂見罪。因緣起體相等。知謂知罪。有五種過失等。既有治於前。若不領納。事乖懺儀。故須自言立要。故云答言爾。具前十法。即悔犯清淨。自益兼物須崇道。道籍資成。詑緣以立。若不愍接。闕脩出離故。
[0618a17] 次還衣。還衣之法。先列其緣。畜心若斷。逕宿已羯磨還之。若大眾難集。或比丘遠行。即日羯磨付親友。逕宿還之即得受。還財文中。但是即坐轉付。若即坐二還。但七中一法。若逕宿直還。自具七法。問捨財不須作法還作法何。答捨是別人。行施出在彼心。非和能決。何須作法。今者僧眾還彼。理無自專。若不作法事。難濟彼故爾。問所以捨罪還衣。二法不同者。答受懺白者。非正滅罪。更加餘緣故。單白得還衣。僧眾作法即成故。要白二十二聖教。令還違故結犯。今結不應。若究竟壞損。多論。計直此謂。對僧捨懺。故十二法。若三二人。其唯十一。謂無乞故一人但十。若以此義。通三十說者。位別五階。除褥二寶。餘二十九。對僧十二法二十八等。眾多人十一法。一人並十法二寶具九。謂有捨財三。還不還。各一懺罪中四。略而不出。離野唯六。謂有捨財二懺罪四。亦略上下收攝。不過此五。此約具法多少。以辦別相。若據物類。捨還不同位。約亦為五別。雜野一戒。壞捨而無還。二寶對俗。全捨轉體。而盡還乞鉢一戒。入僧還主捨。七日藥。入僧入俗還主捨。餘二十七唯還主捨。
[0618b12] 次不還中。若作淨施等。此應是受物人。不還等類。而人言此謂物主。淨施受用等罪。此不應爾。若是本主受用罪者。綿縟不可受用。彼不判犯。良以彼不對境。即闕此文。故知此等並是受者。故取尼衣已下次第五戒。並言若不還。轉作淨施。若遣與人等。不犯中十日內者。番前過限。亦可此舉不犯主。謂十日有下。諸緣可得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何有緣開淨施遣與人。反上中二門。略不舉餘六。若失想等。此物實在得財五日。橫起四想。雖逕多日。更得五日。不犯奪衣等四。謂實奪失燒[漂*寸]。以對下三。故言取着。對初奪故。若他與著。他與作被。他與中差別。受付命過。下緣差等。故所以不犯。
   ○離衣宿戒第二
[0618c01] 所以不聽離衣宿者。言三衣者。乃是三世諸佛應法之服。資身長道。最為要用。理宜隨身。如鳥二翼。許無蹔離。今置衣在此。身居異處。寒暑卒起。急須難得。又闕守護。容成失奪。廢資身用。事總不輕。是故聖制。
[0618c05] 二釋名者。人衣異處名離。逕夜曰宿。久則事慢。促則致惱。限期一日過則便犯。故曰離衣宿戒。問下離衣。六夜同是離衣。何故不合。答多義故離。一人有勝行常流。二處不同。此戒衣人。互在十一界犯。下戒人要簡。若衣必聚落三開緣異此戒。以病差為限。下是外難定開六夜。
[0618c11] 三次具緣。別緣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異界。四不捨會。五無因緣。六明相出。此六須意可知。解初緣四門。一列數釋名。二制三之意。第三衣體財等。如不如義。四得罪輕重。
[0618c15] 名者。謂僧伽梨等。所以作此三名差別者。多論。欲現未曾有法九十六種。無此三名。異外道故。此方無正翻。名僧伽利者。義名重衣。重數多故。或雜碎衣條數多故。或從用故名入王官聚落衣。鬱多羅僧者。中價衣。從用入眾等衣。安陀會者。下着衣。從用名院內道行衣。
[0618c21] 第二門。智論。問曰何故但有三衣。答佛聖弟子住於中道。不着二邊。不同外道。露形無耻。復異白衣。貪過貯積。處中之宜。故畜三衣。多論五意。一一衣不能除寒。三衣能鄣寒故。二一衣不能除慚愧。三衣能除慚愧故。三一衣不中入聚落制畜。三衣始從道行。乃至得入聚落。四一衣不能生善心。三衣能生前人歡喜之心故。五一衣威儀不清淨。三衣能令威儀清淨故。尼制五衣者。若畜一衣威儀不清淨。為令威儀清淨。餘如前說。
[0619a06] 第三門四。一體如。二作如。三量如。四色如。要四如法。方可成受。有離宿過。故所以爾。
[0619a08] 言體如者。於中自有四重料簡。一者唯十種衣。方成衣體故。離衣宿戒。云衣者。有十種如上。謂非外道皮衣。乃至馬毛人髮等。故衣法云。若畜草衣。樹皮衣。樹葉衣。外道衣。珠瓔珞衣。馬毛橫牛尾。人髮欽婆羅等。此並外道法。若畜如法治人髮。偷蘭遮。五分云。樹皮衣外道儀式蘭。祇云。牂羊欽婆羅馬毛革衣。樹皮衣。韋皮衣。佛言如是等。不得著故。此等類。明非衣體也。二者雖十種衣。要必直文。如紬絹絕布。乃至氈等。得作三衣也。即非羅綾綿綺。一切有文之類故。此律云。不得着繡手衣。佛言外道法。又云不得畜錦衣。應染作袈裟色。畜五分著斑綖劫貝白衣法吉羅。斑綖織衣吉羅。見論云。作袈裟不得繡作文章。不得著斑綖織衣。准如此等文。並不成衣體也。三雖是直文。必須密緻。謂非細薄生踈故。祇律云。非生疎等故。維如此義。但是輕薄。絹紗孝布等類。亦不成衣體。四假雖摩斑要須清淨。謂非犯捨故。衣法云。尼薩耆財不捨。而不應作三衣。即販賣迴僧取尼衣讚嘆等是。若如此類有過之物。亦不成衣體也。
[0619b02] 第二作如有四。一截不截者。下衣俱成。上二割截。若言褋葉。三衣俱得故。下文舒張伽梨在地。安褋欲使表裏相着。外有葉現。佛言聽五分哥休比丘得一衣。少不足割截衣。佛言上二割截。成漫作下衣。十云。比丘貧衣。少不得割截衣。衣上安褋。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過。若能得。應割截作三衣。二橫竪多少。此律云。不知當幾條。佛言應五不應六。乃至應十九不應二十。若過是亦應畜。准如此文。似更得多。而不論橫葉。祇律云。五條一長一短。七至十三。二長一短。十五等三。三長一短。多論云。下大衣二長一短。中大衣三長一短。上大衣四長一短。若此三位。各或增減。得成受持。着行來去吉羅。祇云。比丘橫葉相當。佛言不應爾。又對頭縫衣。佛言不應應作葉。極狹如[麩-夫+黃]麥。極廣如四指。五分哥休得衣財少。不知云何。佛言聽三長一短。若不足二長一短。若不足聽一長一短。若不足聽褋作葉。又不得綖葉着衣。准此似有四長一短等。三重數多少。此文新衣一重。安陀鬱多二重。僧伽若是故衣下二二重。伽梨四重。若糞掃衣。隨意多少。多論。伽梨極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純新衣。伽梨二重。作尼師檀亦如是。作下二衣。但得一重。若故極多四重。伽利二重。下二衣四重。尼師檀四絳刺方法。四周安緣。褋角鳥足縫等。反鈎却刺。不得直縫。祇律。一月衣戒。却刺緣細等。又迦葉作衣。世尊自手捉。阿難為截。有比丘簪縫。有為刺短。有為刺長。有安細褋等。又衣宣脫聽作馬齒。縫上下破聽作緣。又如威儀經要褋角成。又與尼作衣戒。文言下至舒張角頭褋。故知須褋。
[0619c05] 第三量如者。此文受小。小衣便當三衣。佛言聽長四肘廣二肘。作安多三肘五肘。作二衣祇三衣。極足如法。正是三肘五肘。多論。正衣量三肘五肘是。若極長六肘廣三肘半。若極下長四肘。廣二肘半。若過若減。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於鉢。過減不成。以無截續故。
[0619c11] 第四色如者。謂青黑木蘭。
[0619c12] 第四得罪重輕者。問三衣六物。同是資身。所以離三衣失而犯提。離餘衣等輕。答三衣正制受通三品。今差離者違制。罪重而失受法。餘衣物等。開於中下。為資道不足。今若離者。對開有違。唯得吉羅。而不失受。以上品人。無餘衣可離故。若爾鉢亦正制離。何以輕不失受法。答衣資用寬。許無慚離故。違得提失。受持法鉢但一月。月復時限有須故輕。而不失解。第二緣受衣方法。有四。一須受意者。以其着不應法。即有無衣之咎。故要須受。問曰不受衣罪輕。離衣便罪重者。亦可破夏罪重。不安居罪輕。答安居有時限。受衣無分齊。故使不安。罪重不受。但吉破夏。不廢脩道。故破夏輕。離則闕資守護。故使罪重。二受之法式。此律有受捨之言。略無受捨辭句。祇有總別二受。總受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僧伽梨等是。我三衣數盡壽。不離宿受持三說。別受可知。五分受衣文。此僧伽梨若干條受三說。下二亦爾。十律。受日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條受割截。若不割截。是衣持三說。下二亦爾。尼受餘二衣者。十律曰。此衣覆肩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此厥修羅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厥修羅衣持。三說。五分。三衣應謹護。如身薄皮。護鉢如眼。應如衣鉢法持用。不得以裏諸物。母論曰。鉢敬之如目。護僧伽利。如自護其皮。不得敷坐。不得儭身着。十律。不得着僧伽梨。輦石草泥等。不得脚躡不得敷坐。不得坐上。不得臥上。不得儭身着。應如着大衣法。餘二衣亦爾。三破與失受不失。見論曰。上二衣廣邊八指。內穿長邊一搩手。內穿不失受餘。外穿失受。安陀會廣邊四指。長邊一搩手。內穿不失餘處。穿如小指甲失受。過十日犯捨。若一橫縷不斷未失。多論。三衣破不問孔之大小。但使緣不斷絕。仍成受持。失色不失受。復更上色亦不失受。此律一月衣戒。即同多論第四。若更補染須受。以不答增色。增縷不須更受。祇云。補須却刺。十多亦爾。若淨財補者。刺成衣體淨法。即失非淨刺者。成衣類前。更不犯長。若但直縫。並不衣先淨不失。其未淨者。過十日犯。十律。補須却刺。若直縫者。衣主命過。擿此衣入僧。餘衣與者病人。下四緣至文解闕緣比說。緣文有二。一離衣起過。二受付囑下。發覺呵嘖。
[0620b01]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舉制隨開文五。一身病衣重所請之事。須遊行者。多論四義。一有緣眾生。應受化故。二宜於遊行令病損故。三求行道所宜故。四未降者。降已降者。令發悟故。二自思念言下念開通之方。三即語下。仗託陳疑。四時諸比丘下為申請決。五世尊下開不失法。法中三門分別。第一解作法成否。若衣人互不如法。為成以不一。解要須衣。重人病方成餘三句。互有俱無。並法不成不稱法故。又多論。假使衣人。互不如法。前人妄語罪。作法得成。以羯磨。防離衣宿。不防病等故。第二約時長短。五分。前安居人九月。後安居人八月。所以非夏分者。以夏分中。別有受日分齊故。十律。亦乃至九月。多論九月。祇十兩文。乞羯磨離衣宿。各限一月。然祗夏分得乞法。多論。一羯磨得九月。此律無住。依一律三。留衣多少。有三不同。此律留僧伽梨。若依祗五分。但留鬱多羅僧。餘二不許故。五分。留優多羅僧。不得羯磨。留伽梨。安多有賊難處。三衣中割截衣最勝者。聽隨所留也。十多二文。三衣之中。俱有離義。故十律云。如僧伽梨。次二衣重亦爾。多論云。如僧伽梨。餘二衣亦爾。又正離一衣。不得離二衣。文言結不失衣法者。謂得此法。賞受不失。而無離罪。故曰不失衣法。
[0620b22] 三滿足戒本。此前長衣亦須三門。一定戒本。二定緣有無。三餘戒餘利同異。比說可知。下一月戒本初亦爾。言定戒本有六句。一若比丘者人分齊。二衣已竟等犯時分齊。三三衣中者所離衣分齊。四離一一下人衣。互在分齊。五除下開法分齊。祇律。除僧羯磨有兩。一乞一月法。二結衣界不犯故。並言除此律。通說亦除二法。六尼薩下結犯分齊。第二句衣已竟等者。除不犯時節。時節汎五。謂一夜六夜一月五月九日。此五重中。六夜離明除之。四重合開此戒。但一夜者唯制非開一月等。三事通開制。廣中具解但前三。第五略而別釋。
[0620c09] 不失者已下合解四六。於中文二。初明離宿成犯。二此捨墮衣已下捨懺方法。前文復二。初就十界離而成犯。二不失衣者下明蘭若處離而犯義。前文有五。第一至倉有若干界。例十界名。二伽藍者已下解十界體相。三僧伽藍已下十界彼此不相収攝。四僧伽藍界已下十界勢分。五伽僧藍界已下正明離宿結罪。
[0620c16] 欲解此界。兩門分別。一汎列諸界定別所釋。二正辨界相。言汎明者。謂衣食僧等三界之別。有待之形。假資方立衣。是要用無時不須。但受畜有法。須明衣界。攝衣屬人。令無離愆。衣既覆形。內資須濟。服用無法。反招過咎。故結淨地。攝食別人使無二內衣得覆身。食復死軀。次宜正脩。正脩之來。無過眾行。故結僧界。攝人同法。僧食二界宗。此不明下犍度廣辨。今以衣界。或假僧界而成。又相開洗。故總對說。
[0620c24] 第二正解界相。於中有三。一解僧界。二釋衣界。三兩界同異。
[0621a02] 僧界三門。一辨自然。自然有三。謂聚落。可分不可分。及蘭若等。二解作法。謂大小八界等。三挍量同異。同異具五。一作法不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作法隨事故。多自然唯為結界。事少應一。但空聚差殊。故有三別。三寬狹同異。謂自然界昔寬今狹。本該一化。故所以寬。以集難。故開境[宋-木+(白-日+口)]而結。若仍依舊集。恐不成結故。作空聚分齊。是以今狹。作法對本開結故狹。然望今集互有寬狹。四者強弱。若望初集亦無強弱。對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僧法事等並狹。及無欲法。以其自然唯為結界。不得作餘故。爾作法集者。得作餘事下至解界。然僧法事寬。該通欲等。故所以強。五勢分有無。自然或無。無則是開。有謂是制作法。僧界開令[宋-木+(白-日+口)]結。豈得更寬。
[0621a15] 第二衣界。三門分別。一解自然。二解作法。三挍驗同異。自然中二門。一列數解釋。彼此差分。各有壃場。故稱為界。界別不同位且為四。一就事相辨界。如藍等十界。二尺量為界。如依此律蘭。若八樹中間。五分面去身七尺。三空有分齊。空界者。十云。若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過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四道行界。十多二文。與和上闍梨。擔衣道行。若在前或後。四十九尋。多論亦可縱廣內不犯外即犯。祇師與諸伴共行。論義而去。弟子持衣。後來不及師。師至日沒時。畏離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過不見師。至曉相待。若是師待處。離道二十五肘。內與衣合者不犯。外者犯。弟子持衣。在前行相待。問答亦如上。五分。道行同異者。同界者面去身七弓。異界七弓之外。明了論。比丘路四十九弓。所度處。露地直身。申腎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許不離衣也。空有道行。此律無文。第二強弱。十界是強。蘭若是弱。十中藍村二界強。自餘八弱。若在前二中無別有八故。藍村兩界。村強藍弱。或可等力。以各對人辨故。不相収攝。
[0621b09] 第二門者。作法唯一。以憑僧界。不同自然。隨事故。多釋此作法。兩門分別。一須結不須結。二須除不須除。初門者。二界相望有三。謂藍相狹僧界寬者。此一須結。為可僧界。使無破離之愆故爾。若藍望僧界。或等及寬。此二衣界即不須結。以其若結反成[宋-木+(白-日+口)]礙。非謂衣界一切。須結而對斯兩忽有結者。不慎開意。容得小罪。
[0621b16] 第二門者。問作羯磨法為有村故。須言除村。為當無村。亦言除村。多論答羯磨法爾。若有若無。一切須除。以其村無衣界。外方有界。今者為結除村。村外方衣界故。是以一切咸須除村。村外既一切須除然村。或有或無。若准十誦。羯磨文中。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取空地及住處故。白如是者。欲消此文應言。若現無村。結是現結。除是懸除。取是現取。謂是現結懸。除現取也。若即有村。村亦現結。除是現除。取是懸取。謂是現結現除懸取。村去得置衣。村在非無界。此二言除者。直是置衣得不得。故言除村。若依此律。但言除村。村外本無取空等之言。與彼似別。今若准說。若即無村義。令同十言。結不失衣者。結是現結。除是懸除。雖無取空之言。理亦現取。或現有村。即不同彼所言。結者非是現結。謂除外方。是衣界。即非現結。除是現除。亦不懸取。此即村在。若去並無衣界。非但有礙。亦是無界。問除以除皆不得置衣。何故結文要須言除。答為遣疑。故由人礙。謂集僧時可界內村中。比丘須集既馮僧界。亦謂衣界裏村。同一衣界。即便置衣。因形露故。多論具五義。佛即制除。又可本未結衣界。可使藍外之村。非衣界攝。今衣界中。村應得置衣。送取起過。因制言除。又可異餘八界。故結法。須道除村。問僧衣二結。所以有除不除。答俱禁緩從急。有除不除。衣以別為過。故須除村。別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為愆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可僧界開重不開。所以不除衣界。亦是開不重開。是故須除。依明了論。通含自然作法等故。彼偈言。善解三衣六憐愍。釋曰。律中說。佛許六種不離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許羯磨所作。有二種。一得加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為行路人及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薩相應。學處中說。三不離所作。如於皮闍延多樓及剡浮樹等。所謂帝釋樓高二千由旬。樹高一百由旬。約此以明失不失義。四垣墻所作。謂藍界是。五約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度處相對。露地直身中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許離衣六住處。時節所作。於安居學處中。廣說應知。復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難所作。是名三衣六憐愍。六中分三。初一約法。次四就分齊。四中第一作法攝衣界。餘三自然。一樓樹界。二藍界。三道行界。末一住處時節。謂在空處聽六夜是。今准彼說。此律具五憐愍隨配。應知闕無道行。互有寬狹。
[0622a07] 第三自然作法同異。一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自然多作法少。三寬狹有殊。作法寬故。四者強弱。強弱互以除村故。作法即弱。収餘八故。便即是強。五勢分有無者。自然本故開有勢分作法更開開不重開。所以便無。又作法假僧界相。從無勢分。自然不假界。故不同也。又[宋-木+(白-日+口)]不[宋-木+(白-日+口)]故也。
[0622a13] 第三衣僧同異。三門分別。一寬狹多少。二可不可。三勢分有無。
[0622a15] 第一多少等者。僧衣對辨約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對僧作法有五差別。三二作法有三不同。三位通收有十三種異。初五異者。第一僧寬衣狹。具約二蘭若。是謂拘盧舍。八樹中間。但蘭若有六。一盜戒。二攝僧。三攝衣。四六夜。五安坐。六頭陀。今約第二第三。以辨僧衣二界。第二衣寬僧狹。如藍相寬集僧八樹等是。第三僧衣俱等。如藍勢分。與八樹齊。第四僧一衣多。如八樹內有眾多家。第五衣界一僧界多。如大伽藍。故衣一有眾多。七十三步半。集僧故多。第二位五者。一僧寬衣狹。如界寬藍小等。二衣寬僧狹。藍大界小等。三俱等。如可藍勢分。結大界是。四僧二衣一。有戒場故。五僧一衣多。無戒場故。僧一藍有若干故衣多。第三位三者。一僧界寬衣界狹。除村村外故。二僧界二衣界一。有戒場故。僧界二結衣時無村故。衣界一三俱等。謂無戒場無村故。三僧寬衣狹。有村故。除村有無故。有人作十六句者非。不煩廣破。
[0622b08] 第二可不可者。為釋前門寬狹多少二種。自然有四義故。不得相可。一自然攝衣。是根本故。宜就急制。以寬為緩。以狹為急。自然攝僧。亦是作法根本。復須急制。以近為緩。以遠為急。各就急制緩。急飜到故不相可。二不相假故。三定不定異。衣就所依大小不定。僧界是定故。不相可。四勢分有無。二種作法者。具四義故。為是相可。一作法衣界為樂靜。人開急就緩。可大界上結。二要假大界結方成就。三二俱是定。四並無勢分故得相可。
[0622b17] 第三勢分有無二作相對。並無勢分。兩種自然。衣有僧無。所以然者。咸是開急就緩。故所以爾。衣以遠為緩。故有勢分。僧以近為緩。故無勢分。若僧從衣有。反成難護。衣順僧無。衣成大急。故使此二有無理別。又准十誦五分。聚落亦有勢分。若爾所以有。則僧寬。衣便狹者。答僧本急今急有。即須寬衣本急。今急有而便狹。問等是衣界作法。無勢分者何。答開不重開故。
[0622b24] 次釋其文。就十界中初文中。藍裏一界若干界者。若其衣身。同在一藍。是名一界。身衣別藍。故名若干界。又藍相周遍房。勢分相及。是名一界。或若大無[木*離]鄣彼此房別。各有勢分。身衣互在逕宿失。故曰若干。又雖藍相周迊。若無俗來但出家人者。遍藍無別是名一界。若有男女來入藍住。即村界起身衣。互在逕宿失。衣便成若干。故多論云。王來入界內住。近王左右大小行來之處。盡非衣界也。又五分云。一界者。而於中得自在。往反故爾。若干界者。於中不得自在往返故也。樹有一界者。身衣同在一樹之下。是名一界。身衣別樹名若干界。或若更無俗界女來。同在樹下。是名一界。若有俗男女來。是名若干界也。如場乃至倉等。七界比樹而說之。
[0622c13] 次解村界文。言村有一界者。謂如張家請我供養。即是情無阻礙。遍於一家。皆不失衣。是名一界。或若更有王家來住。彼此礙別。名若干界。故祇云。若一家中。作兄分齊弟分齊。若情[得-彳]不許互相來去者。身衣互在名干界。若兄弟情通。任師住止。隨意往來者。身衣互在兄弟分齊。即不失衣。是名一界。故今亦爾。遍於一家。情無隔礙者。並名一界也。此解不然。所以爾者。祇取情礙。故如向辨。若據此律。就其染[得-彳]譏過。即不同彼。故下文言。脫衣形露。佛言。除村村外界。今准此理。縱令一家情甚相通。如似自己緣眷衣在母女姉妹之所。寒暑率起夜。或須衣送取之間。恐相觸[枴-刀+天]。如斯事[得-彳]。心即致隔。若有如此阻難者。表不與衣。合即成若干。况餘疎人男女等類。名為家界。此即轉成隔[得-彳]。豈得遍家。名為一界也。故今更解村有一界者。比丘住處分齊中間。是名一界。比丘住處分齊外者。隨房多少。是若干界也。問所以不同藍中一界者。謂無俗來遍其藍內。名一界也。答藍是比丘住處故。若無俗得名一界。家非我處。故不同藍。遍此一家。名為一界。要必比丘。住處分齊內者。方名一界。住處勢分外者。即若干界也。
[0623a09] 第二界之體相。一一如文。
[0623a10] 三釋界義。謂此藍非彼藍等。計有句。廣辨三十。餘句類知。若不明如此文者。人情意。謂此藍置衣。餘藍中宿。應當不犯。以同是藍故。雖可藍名是同。彼此處異故。須此文。餘亦同爾。
[0623a14] 四勢分如文。言中人者。非強非劣故。擲者非太近故。
[0623a15] 第五結犯。亦作百句。文有二十。但對初十中文五。一身衣互在。二明相已下教不犯法。三若不已下。不行會捨。四明相出已下。離三衣提。五離餘衣吉。於第二不犯法中。開之次第。應言手捉。次至石處。次應捨衣。文中說次故。先明捨衣。言手捉者。以有若干界故。要須手捉。方得不犯。至石處者。謂是一界入勢無犯。此通諸界皆同。此釋捨衣者。會而不逮。即須捨衣。寧可無衣得吉。不犯提罪。以輕奪重。故祇云。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數。先受持今捨。捨下二亦爾。尼捨下四衣亦爾。五分捨文。此僧伽梨若干條受。今捨三說。下二同此。次樹十句。餘皆略無。又此二十中。准前第三。此藍非彼藍時。應言乃在餘藍宿。文中略無故。一門但九也。蘭若文五。一明界體八樹間者。七七四十九弓。弓長四肘七尺二寸計。間有七弓。即是五十尺四寸。合三百五十二尺八寸。總有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并石及處。是其界體不同。祇律。五肘弓故。僧界七十三步半。二人衣互在。三不行捨會手捉。石處亦同前釋。次結重提。次得輕吉。捨懺如上。不犯中別開五重。一作羯磨摩賞度不失故不犯。二會故不犯。三捨故不犯。四四想等失受故不犯。五若水諸難。故不失而不犯。文言明未通。下四開並須明相未出之前。有此四故。方可不犯。水陸諸難不失受者。心知衣在恒。但領受之意。為是不失。如似受欲難緣出界。不失欲法。此亦同彼二。通開可知。
   ○一月衣戒第三
[0623b16] 制意者。衣為資身。隨時受用。雖先有衣。故爛弊壞。但任受持。不堪著用。今得少財。為作三衣以換故者。而少不足為待滿。故聖開一月過畜。長貪違教。妨道故以制隨三衣。不任擬須換。若衣財不同。各得一月。若衣同者。即須併作一衣。如不爾者。隨過限即犯。是以文言。若同衣足。應割截不者過犯。不問有望無望。斷以不斷。但同衣足犯不足隨開。不同餘律。
[0623b23] 別緣有六。一若是新衣。現堪受用。餘財不開故。衣方開故。第一緣故壞三衣。衣雖故壞得財。若足亦更不開故。第二緣得少財不足。若不擬作三衣。但犯初戒。不開一月。明須第三。為作三衣。以[肆-聿+頁]故者。四不說淨作三衣。五無因緣。六過限便犯。緣起文二。初至遊行起有漏過。二時受寄已下。發覺呵嘖。前文復兩。初開至衣足。二時六群下。因開起過。彼有糞掃衣者。無主物餘種衣者。檀越施衣不足者。謂是等衣中。有未得足。言取中者。取向二中糞掃衣。料理點淨。為防吉罪。持此等衣。寄親友已。逕久起過。起過者。不足可爾。而有同衣足者。何不作衣。可得文言。佛開滿足。乘更久延耶。遂興戒本極開一月。若隨足者。隨過結犯。
[0623c11]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除開緣出犯長時節。三若比丘下。所得衣[肆-聿+頁]。四受已疾疾下。足則不開。五若不足者已下。如其不足開齊一月。六若過已下。隨違結犯。別解上三。文顯易知。若十日中同衣足者已下。合釋下三。就一月中位分為三。初十日以同常流令未犯。次十日已後。若不作衣。至三十日。已來有犯。云何犯不犯也。過三十日去一向定犯。犯不犯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亦如是。正明足則不開。不足便開。二同衣不足三十日已下。無問足以不足。限滿不開。就初第十日中分二。初至波逸提來。足則不開。釋四六二句。於中文兩。初明教作五法。以免長罪。即解第四句。二若不截割下。違而制犯。即解第六句。第二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者。釋第五句。不足蹔開。問若三衣俱故。而並不足。各開一月。若大衣足犯染。下二衣以不答。下二衣財。若無長本得開一月。今為他染相與同犯。問三衣體自無長。何以得犯。答以有故衣。猶是三外。要成衣相。始得不犯。不同令無是故。文言隨衣多少尼薩耆。若染餘財。能染不共犯。所染同活容犯。次十一對十二作法同前。自下諸句。開犯位同故。言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若同衣不足三十日。若足下一向定犯。若同衣。謂十種衣中。當分自同者。各異不同。亦可同衣。謂三衣財不同衣。謂餘長財。此等限滿。一向不開不犯。別開中文兩。第一舉戒本第四句。足則不開并廣中二十个足成衣。以為二十个不足蹔開。以明不犯。第二若截想已下。舉戒本四六兩句。及廣解中。從十日同衣足已下。二十个足則不開等者。雖不成衣。若有四想。及奪衣等四。并受寄命終等九个。諸緣各過。二十个分齊。以開不犯。
   ○取尼衣戒第四
[0624a16] 所以制者。有三種過。一者凡為下敬上。仰奉情慇。所有財物。思欲捨施。許無遺怯。大僧非親。多不籌量。得便受之。令他財物竭盡。致貧遺之惱。二男女形別。理無參涉。財物既交。思情偏親。因交致染。容壞梵行。臨危事嶮可懼之甚。三跡涉世譏。致招誹謗。清白難分。莫能自拔以斯諸過。是故聖制。
[0624a22] 別緣有五。一是比丘尼除下二眾。依祇下二眾衣不犯故。今亦應同。多論下二與尼同犯。二非親里甄去親理不犯。三是應量五衣。多論衣者。是應量衣。除不應量衣。鍵鎡等吉羅。四靈心送與。謂乞得貿易不犯。多論。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邊取一衣計尼犯。五領受屬已犯。問所以制取尼衣。不制取鉢。答尼衣有五喜相施與。致受義數故。須聖制鉢。唯有一尼捨義。希受亦不數。設令受者。但得小罪。祇律有文。取尼鉢不犯。多論。取鉢亦犯捨墮。緣文有二。初至取尼衣著之起過。二後於異時下呵嘖。前文復二。一明犯緣文二。初舉住處。及能與衣人。出家得道。二時有眾多尼空處已下。辨其犯緣。犯緣中文三。一因送食是其遠緣。二時有比丘著弊故已下。能取衣者。謂犯人二蓮華見已已下。是其近緣。第二即脫已下正犯。呵言汝不應如是者。佛制畜五衣。本為資身。今以施人即得無衣之罪。破戒行檀事不應法。故曰不應。言餘衣聽隨意與人者。謂五衣外得施三眾。不得與僧施受俱犯。又解若與者。謂五衣外長財得與比丘。若僧得尼施時。應撿問前人。知彼五衣不具。則不得受。五衣具者。得受無罪。十律若先請。若別房中住故與。若為說法故與不犯。五分中。若無心求自布施。知彼有長。乃取不犯。
[0624b20] 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非親里尼。三取衣。四除貿易。多論。若聽貿易。離彼馳求得安樂故。又離苦惱故。五結犯辨相。具解上五。二親里者。父母七世骨血之親。了論。解四親應取。一父父親。二父母親。三母父親。四母母親。此四親尼取之非犯。餘文解親。皆准於此。問尼取僧衣。但得吉罪者何。答大僧上尊與尼義。希尼受不譏。過中制生患義深。故得提罪。作此釋者。二與解義譏無譏。別論其二取。希數不同。故使大僧。取數與譏俱提。其比丘尼。希而無譏取與並吉。
[1]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0624c08] 寶永七年寅夷則晦日大藏重修比丘照山晃寫於天安律寺方丈(俗五十五)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使尼浣故衣戒第五
[0624c16] 所以制者。上尊使下。事煩而數。下情敬上。裁抑是難。多不籌量。有容無容總廢業。損處不輕。喜生染患。招及世譏。如前無異。故所以制。問浣染打等。所以合制者何。答一使尼處同。二俱由故衣。三容一衣。相由致犯。垢汗須浣。失色即染。申舒故打。
[0624c21] 別緣有六。一是比丘尼。二非親里。三是故衣。四使浣染打。多論。若使書印信吉羅。祇有四句。自與使受等二互二俱浣等並犯。此中文無。五無緣故下開文。若病浣染打。若借他衣。浣染打不犯。除此等緣故。六浣染打竟。問所以不制使尼勳鉢者。解云。故衣生患。如緣起說。又浣染義易。尼多閑解。數故犯制。鉢無生患。又勳治事難。尼多不閑。希故不制。
[0625a04]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親里尼。三所浣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結罪。上三別解。四五合釋。准其八業。應有八句。初三提合一句。次二提一吉作三句。應有三句。一提二吉。為三文略。次有一句三吉。下二眾者。非是弟子。使希故輕。又非具戒。不廢正脩。多論。下二同尼犯提。新衣浣希。又無染患。故亦輕罪。
   [1]○從非親里居士乞衣戒第六
[0625a11] 凡出家人。宜應知足。今三衣具備。長道緣充。方廣乞求。增貪惱物。招致譏過。損壞不輕。故所以制。多論云。一令佛法增上故。二為止諍訟故。三為滅前人不善心故。四為令眾生於佛法中生信樂故。
[0625a15] 別緣有六。一三衣具足。二無因緣。三非親里居士。四為己乞應量衣。五彼與。六領受入手。犯緣又有二。初至脫衣與跋難陀起過。二語言已下呵嘖。文言辨才智慧。善能說法。偏解修多羅中。布施福德果報之義。故言智慧。下奪衣中。不達毗尼行教重輕。故曰廢無所知。
[0625a21] 戒本文三。一略制戒。本二牒制隨開文二。一除親里。二除四緣。三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親里居士。三乞衣。四除開緣。五結犯。餘時者已下。誦前第四句。下解中但解四句。略不釋餘緣。
   ○過知足受衣戒第七
[0625b02] 所以制不聽過知足取衣者。出家之人。遇四因緣。失奪三衣。篤信聞之。竭貧以施。理應稱施而受。彰己內有廉節之心。外不惱物。今三衣已足。過分更受。內長貪結。外乖施心。殊所不應。是故聖制。
[0625b06] 別緣有六。一比丘失奪三衣。二非親里居士。三為失故施。若不為失。隨時受取無罪。四知為失故施。五過知足取應量衣。六領受入手犯。問衣有過知足罪。何不制過知足取鉢。答衣有三領。失則多少不定。失一受二犯。乃至失三受四[2]亦。又復人多過受。故須聖制。鉢唯有一。失受一。本未有過。何須聖制。又復鉢無多用過。受義希故。不制過受。文言取與六群等者。前戒先自無所違故。為他不犯。今此施主。為失[(巨-匚)/(冗-几+(白-日+口))]定。足而更受。轉為餘人。亦乖本情。為他亦犯。問既為餘人有何可捨。答此是制緣。為他尚過。況當自為。如論正理。要自受方捨。
[0625b17]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緣。此謂施衣緣。三非親里居士施衣人。四自恣請下為失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過下過受結犯。六中第二略而不解。第一第三文顯。衣者已下合解四五。若比丘下釋第六句。就合解四五二中文[3]二中文二。初解衣字。第二合釋文四。一明應取不應取。謂失二不應受。三衣都失。應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種不下足分齊。出前應知足受。一舉數。二列名。三解釋。在家人知足者。隨白衣所與衣受之者。謂白衣為失故施。本為不足。若未足受者。謂失三受三。隨他白衣無施之心。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順在家人。故曰在家人知足也。言出家人知足者三。衣謂本失三亦是不足。今還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順出家之軌。故曰三衣也。此謂失三受順二知足。第三若居士自恣請已下開聽增取。以衣細薄。為成三衣故。亦非過受。第四若有餘殘下。不為失故。施得隨受。若比丘下釋第六句。過受結犯。失一失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並是足而更受。違二知足故。名過知足受。
   ○勸讚一居士增衣價戒第八
[0625c12] 篤信居士。樹心捨施。價限已定。理宜隨施而受。不虧道法。今反嫌少。過分更索。長己貪求。壞彼信敬。是故聖制。
[0625c15] 別緣有六。一非親居士。虗心辨衣價。二情斯限定。三知施心有限。四嫌少勸增。五彼為增價增縷。六領受即犯。問所以衣有勸增鉢無者何。答衣資義寬。人喜勸增。故須制戒。鉢唯一用。勸增義希。是故不制。若爾何以乞鉢。同於乞衣。答理實鉢無多用。然令乞一。損惱非輕。是故犯捨。此中勸增非全得一。又無多用。故所以爾。緣中文二。初至何用是為。勸增起過。二時彼已下呵嘖。
[0625c23] 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施衣限定。三是比丘嫌少勸增。四若得衣下得而結罪。具解此四。上二可知。求者已下解第三。雖無求字。有其求義故。牒而解之。求價者。為作絹衣。今勸買細犯。前直乞要本體上增。方落此戒。求衣亦爾。十誦。勸增色亦犯。問勸增一綖即即犯。何故乞衣得一條方犯。答乞本無心。及至乞時。任彼籌量。惱義是微。故一條方犯。此中施主。先有虗心。施限已定。不荷其恩。嫌少更索惱情深。一綖即犯。
   ○勸二居士增價戒第九
[0626a08] 制意犯緣。如前無異。唯以二居士合作為別。問勸使合作。有增不增。為犯何戒。答雖增者犯不增無犯。猶是二人合作。故屬此戒。問所以無勸三居士者何。答勸二容損。勸三惱微。若爾勸居士。棄布造紬。豈無損義。答此乞衣戒攝。今此勸增者。要就本體上增方犯戒故。所以無過。
   ○三反六嘿忩切索衣戒第十
[0626a15] 然寶壁精華。世情所重。長貪妨道。生患處深。非是比丘之所宜畜。今施主信心奉施。以為衣價。懼犯畜寶。無宜自受。故付俗人。令貿淨物。尋索忩切。情無容豫。迭相催伇。逼惱前人。故作制限。三索六嘿。然今過索。惱境結罪。
[0626a20] 別緣有五。一是[1]五一是施主送寶。二為貿衣受用。三付彼淨人轉貿衣物。四過分齊索。五得衣犯提。問衣有過索鉢所無。答鉢本用食。得一便足。更無多用。何須開聽。三索六嘿。即無開索。何有過罪。若全無鉢。多索無罪。若先有鉢。一索即犯。落乞鉢中。故無過索。問此戒為損寶主為損淨主。答由王臣心動。致索過分。損淨主得罪。緣文有二。初主罸錢五百過索起過。二時長者下呵嘖。
[0626b04] 戒本文二。初過索結犯。二若不得衣已下明進否。前文有六。一犯人。二若王已下。正明施主。遣使奉寶。為作衣價。三是比丘應語已下。恐犯畜寶。自不敢受。四彼使語比丘下。明使臣送寶。付俗令貿淨。五須衣比丘下。正開三語六嘿。索衣方法。六若不得衣下。過索分齊。得衣結罪。然此六文位束為三。一犯人。二有四文。聖者立法。謂送寶不受。付淨[2]生已索之法式。三得衣結罪。第四付淨[*]生文四。一問淨[*]生。二須衣比丘者。報淨人處。三送付。四返報比丘。第五索法。見論。純語往索。齊六不犯。過六方犯。純嘿十二未犯。十三反犯。語嘿相參。九反未犯。十反方犯。如是類知。五語二嘿七反未犯。[3]四嘿八反未犯。三語六嘿九反未犯。二語八嘿十反未犯。一語十嘿十一未犯。全已還從一嘿至六。不同多論也。第二不得中文三。一躬往遣使到施主所。二陳己不惱。三還本施主。廣中但解得衣。於得衣中。唯解初二。下兩中間二句。略而不解。憶念者下解第五索法。初三語。次六嘿。次語嘿強弱。問嘿然可得幾時。祗云。如人入庫取物。著店上頃。又如裹襆物頃。不犯中。即相布施。寶主永捨。不懼失故。容豫索取。不犯過罪。何以不犯畜寶。寶不現前。恒作取淨物意故。為波利迦羅故與。謂是雜碎等物。得失事微。縱本主心變。索亦不犯。
   ○雜野蠶綿作臥具戒第十一
[0626c03] 所以制者。良以貴物難得。損生招譏。長貪妨道。過中之甚。是以聖制。十律。以此綿貴[4]爾貴多殺虫故。多論云。比丘結戒。有四義故。一止誹謗故。二長信敬故。三行道得安樂故。四為不害眾生故。
[0626c07] 緣五。一是憍奢耶。二自乞求。三作臥具。四為己。五作成犯。多論。憍奢耶者綿名。又依祇律中。憍奢耶此名繭。故律云。施憍奢耶。湯已熱可著繭。即持繭內釜中啾啾作聲。但此未必以繭翻憍奢耶。但是綿名。或可如是。又以純黑毛。共憍奢。更五作經[5]縷。或互作衣及緣。或純作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四五二律名臥具。相亦難識。
[0626c14] 戒本三句。一人。[6]三雜作臥具。三結罪。多論。或以布貯如作稱法。或縷織成。俱犯捨墮。此由害命。兼是貴物。故須斬壞。以息後犯。餘不害生。並皆全捨。但有捨財。略無懺罪。
   ○黑羊毛作臥具戒第十二
[0626c19] 此毛貴物無宜下用。[7]靈損施物。作無用之費。經營妨道。復招譏醜。是故須制。
[0626c21] 四緣。一純黑羊毛。此毛貴好出四大國。貴而難得。二作臥具。三為己。四作成。多論。二法或布貯如[袘-也+凡]法。或縷織以成。此二俱犯。不犯中。若割截壞等二句。本心為壞重疊故。成時未犯。若作蓐等已下。並非披服之物。故開無過。
   [1]○白羊毛臥具戒第十三
[0627a03] 十律。此非純白。蓋是三毛參作不犯。純黑三毛之中。增黑毛一兩犯墮。貴故。增白一兩犯小罪。賤故。尨增不犯。[2]滅一兩犯墮。
[0627a06] 五緣。一三毛參作。二作臥具。三為己。四增好毛一兩。五作成緣中彰白。藉此為緣故。又唯此律似應純白犯捨。佛教三毛參作犯純白之過。四緣成犯。一純白毛。二作臥具。三為己。四作成便犯。問黑白同犯。白制參作。黑不制參。其義何故。答但使參作[3]寶無兩過。宜就白制。參類如前戒明參不犯。問三毛共作。何以黑多者。答黑毛雖貴。出家服同故所以多。白俗服長慢招譏。是以須少。
[0627a14]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教比丘三毛作法。三若比丘下。不參結罪。下具解此。三鉢羅者。此云四兩。不犯中參故無過。若割截壞者。本心割截。若壞色者非純白故。無意許截詳壞成而未犯。若作枕等已下。並非披服之物故。開無犯。
   ○減六年作臥具戒第十四
[0627a20] 先有故臥具。未滿六年。足得資身長道。便罷不捨故者。更復造新。長貪妨道。招世譏過。是故聖制。
[0627a22] 六緣成犯。一有故臥具減六年。二不捨故者。三僧聽。四更作新者。五為己。六作成便犯。
[0627a24]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信*辛]制隨開文五。如上第五開作法者。問人與臥具。互不如法。羯磨成不。答多論釋。准前離衣。類亦應成。亦可不成。如無德教授不成差等。問得羯磨竟。乃作黑白。為犯減六年不。答不犯減六。以得法故。作黑白邊。別犯前二。如被處分而過量作房別殘罪。不壞處分。無不處分罪。此亦如是。戒本文三。一犯人。二制限六年。三若減已下造新結犯。下廣釋中。但解初三。略不辨第二句。問臥具制其年限。不令使褋。不制年限。所以不同。答臥具為取[貝*爰]氣。資身受用。若六年已去久故陳朽。資身義弱。故制以限。不須制褋坐具。但恐汙僧臥具。鄣身受用。但使體在不限年數。現有坐具。貪心更作。要制使褋。息著好之心故爾。
   ○不褋尼師壇戒第十五
[0627b14] 己有故坐具。鄣身便罷。今嫌故造新。虗損信施。長貪妨道。是以制褋。為令息令長道。物有受用之益。今更造新。不以故褋。違犯聖教。故制提罪。
[0627b17] 別緣有五。一有故尼師壇。二更作新者。三為己。四不以故褋。五作成便犯。問尼師不褋。而復過量。得一罪二罪。答一解二罪。捨時先截去量外。然後懺悔。若爾不褋者。褋已懺悔。何須入捨。答不褋尼師。舉體有過。今雖更褋。猶有本過。故須入捨。量過者。量外有過。若截去己量內無過。何須入捨。又復還主無受用義。故要須截。若故物作。但有過量。無不褋之愆。問何以無過量鉢。截去受持。同坐具耶。答坐具截可如法。鉢若截却。則不似鉢。是以多論。鉢無延促。衣有截續。
[0627c02] 緣中文二。初至壞色不褋起過。二諸比丘不呵。初文復二。初至壞色制以故褋新。二六群已下。不褋起過。前文有三。一坐具狼藉。無受用過。不受請者。五緣。一為入寂靜故。二為諸天說法故。三為看病。四為結戒。五看房舍臥具故。二佛見已下。起意制褋。三食訖已下。告眾制褋。
[0627c08] 戒本三句。一人。三制其褋法。三若比丘下褋結罪。五分。脩伽陀一搩手二尺。多論。應以故敷具周匝。脩伽陀一搩手壞色故。
   ○擔羊毛過三由旬戒第十六
[0627c12] 然出家之躬。擔羊毛順路而行。跡同凡碎。動越威儀。招譏損道。故制不聽。所以復開三由旬者。有待之形。無以存濟。故後開三。過擔結罪。
[0627c15] 四緣。一貴羊毛。二己物。三自持。四過三由旬。戒本三句。一人。二開三由旬。三持過結犯。
[0627c17] 廣解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自持至三。三若有人持已下。解第三結罪。於中五句分三。第一有人持者。不得助持。持犯吉羅。以非全自持過三故。次二句令餘四眾持過。得吉羅。次除羊毛下二句。賤惡餘物。自持過吉。略不正解貴價羊毛。自持過犯提。
   ○使尼浣擗羊毛戒第十七
[0627c23] 制意犯緣同浣故衣。但此新故俱犯。以損功廢業中制故爾。
   ○畜寶戒第十八
[0628a02] 先總料簡。後次別解。但此寶者。八不淨中一不淨數。故今總解八不淨義。四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聽畜不聽畜。三畜之得罪輕重。四更互相貿。得罪輕重。
[0628a05] 初門者。一田宅。二種殖根栽。三貯聚槄粟居鹽求利。四奴婢人民。五畜養群畜。六金銀錢寶。七畜豸牙金銀剋鏤大牀。并綿褥氍。八一切銅鐵釜鑊。除十六枚器。不在此限。若畜此八。長人貪求。汙染梵行。故曰不淨。此出善生經。此律衣雜二處有文。而不次比。
[0628a10] 第二門者。第一中田。及第二根栽。長貪妨道。無開畜義。第一中宅舍。有聽不聽。若廣畜莊宅。即不聽許。一口小房雖是重物。有資道義。聖亦聽畜。不須說淨。第三不淨中。祗律作是念。恐其時[聲-耳+米]貴。我今[1]余[聲-耳+米]當依是誦經。坐福行道。到時穀大貴。若食長。若與和上阿闍梨。若作功德。餘者糶得利無罪。買藥草亦爾。此即不犯畜販。不爾不聽。若病聽畜盡形壽藥鹽。無病不許。第四及五。若不病一切俱禁。若老病開畜。六金銀錢寶等。不問病不病。悉皆不開。以利患重故。然以資要得說淨。付俗人作淨而畜。恒作受取淨物之意。七八二中。不問病不病。有開無開。如被褥氍數。三時五時得淨施畜。及十六枚等。如是類說。
[0628a22] 第三門。六七二種。體是貴物。長貪處深。有淨施法。不淨違教。過畜犯提。自餘不淨。體非貴物。生患[2]虔微。兼無淨法。無應說不說之咎。畜之但輕。
[0628b01] 第四門。以八不淨。貿十種衣捨墮。以十種衣。貿八不淨中。六七二種犯捨。餘六不淨。但得吉羅。若以六七貿八。有提有吉。或以餘六貿八。亦有提吉。別解寶戒。寶體利重。長貪妨道。喜生諍競。招世譏嫌。是故聖制。不聽受畜。然由資要故開。付俗貿淨物受之。故多論。與比丘結戒者。有三益故。一為止誹謗。二為滅鬪諍故。三為成聖種知足行故。貯用屬己。名之為畜。惜所珍翫。稱之為寶。故曰畜寶戒。問寶衣藥三。[3]名有畜貿。鉢畜無而貿。食貿而無畜。其義[4]他也。答寶物利重。藥得久延。衣資義寬。並違諍法。故畜有犯。對俗招譏。貿亦俱犯。故文有貿寶。及以波利迦羅。以七日易七日等。食貯生過。故無畜食。與俗共易。故制貿罪。是以文言。以時易時等。鉢既有畜。貿亦應犯。文無者略。如長鉢中不捨。更貿餘鉢。既有更貿之言。故知貿鉢。亦同犯限。若明立戒多少者。衣寶等別。畜緣亦殊。始終六畜。謂衣有三。及鉢藥寶等是。然貿唯二貿。何者是也。如寶是體別。自立一畜。若貿七眾齊犯。不同餘貿故。別制一貿。謂貿寶是。自餘衣等。體殊緣異。須立五畜。同對二俗。生譏處等。合制一貿。謂販賣是。
[0628b20] 別緣有四。一是錢寶。二知是錢寶。三為己。四受取便犯。初緣寶者。謂金銀錢。更分為七如文。餘是偽寶。畜犯小罪。錢亦不定。祇律。上有文像。國土所用。能生息利。長貪處深犯提。上有文像。國土不用。犯小罪。上無文像國土所用。起毗尼無文。不用無罪。此律但言上有文像。蓋是國所用犯捨。餘應不犯。十律。七寶皆墮。銅錢吉羅。第四緣受取犯者。若作畜寶意。多論。作五種受俱犯。一以手捉取。二以從他取。三以器從他取。四若著是中。五答言與是淨人。並成受寶也。
[0628c05] 緣文有兩。初至肆上起過。二諸居士已下三人呵嘖。俗呵文三。初道俗譏嫌。二時王及大臣已下詳評是非。舉以啟佛。三佛告大臣已下為彰大聖歎而說過。於中文三。初歎說是。二我有如是言已下說為房等。聽受寶物。餘則不開。三大臣當知已下舉其四過。彰非釋子呵。顯前呵意也。說過過文言。決定知非沙門釋子者。彰過之言。以我為師。不令捉寶也。開受文言。我有如是言。若為作屋故。求材木竹草樹皮得受者。此是資要無過故聽受寶。不應自為身受者。反前是犯故。日月四患者。一修羅。二烟雲。三塵。四霧。沙門四患。酒為放逸本。婬是生死原。金銀生患重。邪見壞善根。日月有四患故。無照用之能。沙門有四過故。法無光顯之譽。今此畜寶四患中一。故非釋子。
[0628c18] 戒本三句。一人。二所捉之寶。三自他二業捉而結罪。
[0628c19] 自下辨其捨法。大位應四。此中但三。良以懺罪不合對俗。恐濫故略。第一捨寶文三。此物佛所不聽。故曰我所不應。二若彼人取已下。還法文兩。初不解事淨主。似寶還者作彼意故受。更轉淨施得衣持之。二若彼優婆塞已下知法淨主得衣持之。三若彼取已不還者下還索進否。略無捨罪。已如上辨。不同五分永棄捨也。不言看是吉羅者。此結失法之愆。
   ○貿寶戒第十九
[0629a03] 以其寶物。更互相貿為求息利。長貪妨道。招世譏過。故須聖制。與下貿同異。有八不同。一犯境寬狹。此七眾犯。下唯二俗。二所貿物殊。此但錢等下有五物三物。三約業有異。此自他俱犯。販唯自犯。文言當令淨人貿易。四捨財中。財境法等別。五約除罪中法。謂販通六五四等。以對三境故。又不得別寶。唯四法及得別懺。六還物不同。謂轉不轉。及境及境法等異。七不還不同。八開通有殊。寶開福用。販開外須。此八位三。上三犯時。次四捨時。次一對開。有斯別狀。離制二貿。
[0629a12] 別緣有五。一是寶物。二互相貿易。三決價。四為己。五領受。
[0629a14] 戒本三句。一人。二互相貿易。三結犯。初句可知。種種已下。解第二句文二。初解種種金銀各三。錢唯有一。合有七種。一一互易。為七七句。二偏舉錢八種。以生利多故。非寶之錢亦寶所收。若比丘下解第三結罪。捨法同前畜寶。
   ○賣買戒第二十
[0629a20] 凡出家之人。理息緣務。靜坐修道。何得躬自販博。馳騁市肆。動越威儀。招世譏醜。財物既交。或容犯重。臨危事險行非高節。以斯諸過。聖制不許。多論四義故。一為佛法增上故。二為止鬪諍故。三為成聖種故。四為長信敬不誹謗故。販賣之人。不如屠兒。屠兒之心。欲令一切不作。我獨為之。若販賣之人。隨居多少。意即欲令天下大貴。荒餓隔塞。如是廣說欺罔聖凡。事多過故。此販賣等物。作塔像不合禮。房不得住等。有多過故。
[0629b05] 別緣有六。一在家二眾。外道亦攝。二共相貿易。三決價。四為己。五自貿易。六領受。祇律。淨語分別。不淨語分別。價等互作四句。十多二文。因時有罪。果時無罪等。互為四句。此律雖作淨語亦犯。不得同祇。但使賣買。賣買各提。不同多十。
[0629b10] 緣起文二。一至共易之。貿易起過。二外道得衣已下呵嘖。前文復二。初生薑貿食。謂以盡形壽易時。二舍衛已下。外資貿易。謂以波利迦羅。易波利迦羅。既以劣易勝。或容犯重。非此所明。亦可倍切。以酬價直故。不言犯重。此或可爾。同道無譏。故開五眾。祇律。唯白衣貿犯。外道雖邪。是出家人故不犯。五律。唯外道貿犯。以邪見不同故。白衣犯吉。十律。七眾盡犯。此唯二俗。外道俗限。故亦是犯。實言論直。故曰審定等。不得共二俗外道等貿。故曰不得與餘人貿易。既不得貿。應令淨人。又已知不得自貿。亦不得為他比丘。故曰不得與餘人貿易。應令淨人貿易。又出家法體。不爽物情。有悔須還。十律。限七日內還。
[0629b22]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賣買。三結犯。
[0629b23] 廣解還三。初句可知。解第二中。初總牒門。二以時易時下釋云。釋中文二。初解種種對於五物有五。五句可知。十律。鉢與鉢相似。如是衣澡盤扇。時藥夜分藥七日終身藥等。各自同類是相似。若以鉢買衣。是不相似。乃至終身買鉢。是等皆犯販賣。准此文時。餘雜物等。並應波利中收。二賣者已下。解前賣買。先釋其賣文三。一總言上下者是賣。次增賣。次重增賣。此二謂是上價。後解買中。亦應三句。一總言價直五錢。數數上下者。是減買也。次與三錢增減買也。次與一錢重增減買。此三正解下價。故曰買亦如是。祇律。若物直五十。而價容索百錢。今與五十。不名下價。解第三犯可知。不犯中為外用故。開使不犯。亦可前是自為。此開供養燈明。
   [1]○畜長鉢戒第二十一
[0629c13] 然鉢為應供之器。一資身足。今過貯畜長妨道。招譏醜累。損壞不輕。是以聖制。然以物變無恒。容有失奪。身要用事不可廢。施時不受。後須難得。故開十日說淨而畜。違返聖教。過則結犯。五分有比丘得二鉢。以佛不聽長故。施他已鉢破。佛問幾日後破。答十日。因開十日。此律因請。遂亦開十。故曰畜鉢過十日戒。
[0629c19] 別緣有五。一先有受持鉢。二更得鉢。三如法鉢非法不犯。謂具三如。一是體如。但唯泥鐵。二是量如。謂三斗已下。一斗半已上。三是色如。見論。鉢五熏瓦鉢三熏已上。方是色如。問白衣犯長。白鉢不犯耶。答多論云。衣染可令如意。故亦是犯。鉢若燒熏。或令壞損。難可如意。是故不犯。問衣若過減皆成受持。鉢何不爾。要須如量。答衣有截續。鉢無延促。故使過減。不成受持。四不說淨。五過十日犯。准下四想等。應加一緣。無因緣濫一月五月。故闕不論。若得鉢五日。三舉被治。設逕多日。亦無長罪。若解舉後。更得五日。
[0630a05]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所畜長鉢。三開十日畜。四違時結犯。問衣有迦絺那已出。鉢何故無。答衣鉢體別。益不及鉢故。不得言衣已出。問衣不益鉢義是可爾。何為不受迦絺那鉢。答衣有三領。為僧伽棃重。開受德衣。離宿無罪。德衣非長兼益長衣。鉢唯畜一。隨身受用。何得受迦絺那鉢。既不開受。明不益長。故所以無。問何故不開迦提作鉢月者。答鉢未成本未犯長。何假一月。其鉢若成。已開十日。淨施與人。故不須開。
[0630a13] 廣解四句。上二別解。第二鉢中文四。總舉六鉢。謂體處色。二大要下辨體唯兩。三出量分齊。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說淨。十律受鉢。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故。祇律。此鉢多羅應量受用乞食器受持。三說。若比丘下合解三四兩句。論其犯相捨及不犯。一同長衣。其還鉢法。亦須逕宿。不爾轉還。唯以鉢為異。長衣鉢藥等。解犯相八門。並言非衣非鉢非藥等者。謂當體本非。故使不犯。各下不還中。並言作非衣鉢藥等者。謂受捨已。轉前三體。以為非也。
   ○乞鉢戒第二十二
[0630a23] 然鉢減五綴不漏。堪資身用。今乃處處隨非親乞。長貪妨道。惱亂施主。於理不可。故須聖禁。
[0630b01] 別緣有六。一先有受持鉢。二減五綴不漏。三更隨非親里居士乞。四為己。五乞如法鉢。六領受犯。
[0630b03] 戒本兩句。初明戒本文三。一犯人。二舊鉢未漏。三更求結罪。二彼比丘下捨還方軌。異餘戒故。於中文二。初誦捨鉢。二展轉已下共為一句。總誦還鉢。文言此是時者。謂是用舊持新時。乃至破未持。然下還中四段。並應此文。懺及不還。無別相故。闕而不論。解戒本可知。
[0630b09] 次解捨懺文四。一捨鉢。二捨已當懺下懺罪。三此比丘鉢已下還鉢。四僧中下不還結罪。先解初捨。四法同上。初此尼薩者。所捨鉢。二是中下境。三應住下威儀。四正捨辭句。第二是中已下簡異餘戒。言住處者簡三。謂非戒場小界及自然。非住處故。又甄無住處。無僧庫故。言僧中捨者。簡三人已下。餘二文可知。問所以須住處等者。答鉢無多用。還惡留好入僧庫故。若爾乞得多衣。亦惱施主。兼損寺舍。何不一衣還主。餘奪入僧。答衣資義寬。故並還主。鉢無多用。得一便足。餘無所用。故須入僧。若爾長鉢亦無多用。何以盡得還主答長鉢或己物貿得。或施主自送。無其損惱。雖無多用。故悉歸主。乞鉢患多。一長貪求。二惱施主。三鉢無多用。故但還一。此應上戒本誦捨之文。第二懺罪如常所辨。
[0630b23] 第三還鉢文四。應上展轉取下鉢令持等文。一就中有四。一貴者奪留宜還下鉢。二彼比丘鉢應作白已下。猶以為勝。轉取下鉢。三若持此比丘鉢已下。罸令持新。用舊下鉢。四彼比丘守護此鉢已下。恐壞故用新。護舊下鉢。此之四文並是取下鉢令持。初文分兩。一處分留還。二應作白等羯磨還下。前長鉢戒。若獨捨者。還位有兩。有緣轉還。無緣逕宿。羯磨直還文。據後義故。但直還也。今此乞鉢謂其轉捨。或與衣藥等合。故使文中。即一坐上羯磨直還。以餘長等不相礙故。或與長鉢一時合捨者。設長鉢有緣。亦不得帶此乞鉢。即坐轉付。以要作白轉取下鉢。罰令持新用舊下鉢。以此義故。非轉付能了。必須從他長。並逕宿還方作白等。祇律。若大貴者。應取十鉢直。九鉢直入僧淨厨。一鉢直還主。若乞得二鉢直者。一鉢入僧。一鉢還主。如是隨得多少限。一直還主。餘直悉入僧厨。二轉取下鉢中。初作白。次行鉢。餘三律中。並差行鉢人。祇十。具五法不受等。及應與不應與。白二差行鉢人。五分。是比丘應唱。使諸比丘各持鉢出。次第問上坐須是鉢不。若言須。應取上坐鉢看。若無鉢太大太小穿缺若喎。取不應與。若無五事應與。乃至新受戒人。祇。諸比丘鉢盡滿盛水行之。此律。若行准彼三律。計合差人行鉢之法。從上向下隨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坐鉢與次坐。或即與亦得。故言若與彼比丘此鉢。又謂不應護次坐已下僧意。此是敬讓之辭。故曰不應護等。又不應以此奪好與惡。瞋恨因緣。要取下鉢故曰也。三罸令持新用舊下鉢者。初牒前二。下行不定故。二羯磨已下罸令持新用舊下鉢。昔解名為護鉢。白二者。非此謂遣持兩鉢白二。文言與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白如是者。非謂加其受法。直是罸令受行。持此兩鉢。故曰受持乃至破者。用舊持新時節。舊鉢破來雙持兩鉢。多論。仰令食時常持。先受鉢乃乞得二鉢上堂。終身如是。示多貪之過。斷後惡法因緣故爾。四護舊下鉢者。恐壞故用新故爾。不得一手捉兩鉢等者。即被罸人。餘亦不得。祇律。和上闍梨。以其持洗二鉢。方便壞舊。方得用新。
   ○乞縷使非親織戒第二十三
[0631a11] 然三衣具足。且得資身。今乃自乞縷綖。以憑勢貴強逼。織作三衣。長貪多欲。損惱織師。反招譏謗。是故聖制。
[0631a14] 別緣有四。一自乞縷綖。二是非親里俗人織師。三恃勢遣織。不與價直。四成便犯。問所以但有俗非親織。無使尼織者何。答尼不得自織。大僧知法。使之義希。假有但輕。是以唯有使俗織罪。若爾亦應但有使俗女浣衣。答聖教聽尼自浣無罪。僧使尼數。妨修故重。俗非修道之人。又復浣染義易。更無多損。故浣不犯。織功費廣。為過情深故。浣織不同。事在於此。
[0631a21] 戒本四句。一人。二自乞縷綖。若居士縷犯後戒。故須自乞。設不乞自縷應輕。三恃勢逼織。以理求得無罪。與價亦不犯。四結罪。
[0631a24] 廣解。上二可知。織師非親下解第三句。多論。織師非親有三句。此戒正體。正損織師犯捨。非親乞縷吉。織師親非親。合有三句。織師親里有二句。闕第三俱親無罪。是以但有八句。正損織師犯提。兼損縷主得吉。欲舉一犯。通收重輕。故但言犯。若比丘下解第四結罪分齊。捨懺方軌。如文可知。
   ○勸讚織師增織衣戒二十四
[0631b07] 篤信居士。虗心辦縷。為比丘故。織作三衣。宜應稱施。而受。彰己內有廉節之心。外不惱施主。今乃勸讚織師。自與價直。損他縷主。自壞心行。彼我無益。故所以制。
[0631b11] 別緣有六。一居士自心辦縷。遣織師織。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與價勸織。五彼為增縷。六領受便犯。問此損居士。與勸一居士。有何等異。前對縷主勸增。此中屏勸織師。增織綖縷。問前戒有勸一及二。此中何故無勸二織師。答前對縷主。得有合作。是以須制。此中若二居士。各一織師。比丘屏勸二織師。合織一衣。既非縷主。理無合義。故無勸二織師。若縷主一織師有二。勸使好織損縷是一。故不別立。若縷主二織師一。損縷由織師。織師是一。復不得言勸二織師。故不同前。若對縷主勸。盡屬前戒。若也屏勸。並此戒收。問此與前戒織師何別。答明四不同。一前損縷主。以乞得故。此損縷主。不損織師。二前戒由損織師不與價犯。此損縷主與價故犯。三前非親犯。親則不犯。此親犯。四前是已縷織成即犯。此是他縷領受方犯。緣文二。初至送與居士婦起過。二時居士他處還下呵嘖。
[0631c02] 戒本有三。一略。二開。三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縷主遣織師。為織作衣。三彼比丘下。乃至食直。勸讚織師自雇價直。四若得下結犯。下具解此四。
   ○先與他衣強奪戒第二十五
[0631c06] 先與他衣規欲共行。彼若不去。理應和豫而索。本自無過。嗔心強奪。共相逼惱。[1]持非所宜。故所以制。
[0631c08] 別緣有五。一大比丘甄沙彌不犯。問若沙彌言不犯者。何故隨順被擯與大僧同犯。答衣共行沙彌非類。與之義希。奪亦不數。隨順解義。同違僧法。損壞無殊。為是同犯。二先與衣規欲共行。三不定與前人決定取。十誦有四句。一決定與決定取。二決定與不定取。此二奪重不犯此戒。若不定與不定取。奪犯小罪。不定與決定取。奪時喜諍。是以犯捨。四嗔心強奪。五得物屬己。不知誦戒等者。前二防未起。非不知誦戒者。不識自行防未起。非不知說戒者。不解眾法說之儀。則次二除已起罪。不知布薩者。不識自行。對首懺悔。不知布薩羯磨者。不違眾法。懺悔之方。於斯四法。事若面墻。故曰癡無所知。
[0631c20]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先與衣。三後嗔心奪而結罪。
[0631c21] 廣解中奪而藏者。謂對面現在奪。若其未藏。事未分判。故未成犯。藏而方犯。下若著樹上等者。謂不現前奪。離處則犯。無人共諍故。後藏無罪。此非重犯。下開中若借他衣。乃至失壞文舉來。借他衣故。奪而無罪。奪舉人不犯。不同十誦也。四羯磨別住等悉犯。奪滅擯人小罪。問言破戒者。與滅擯何別。又破威儀下三篇。是豈可犯殘之人。及犯下三。奪之不犯耶。今解此三破者。是舉家所治。非謂此三奪盡不犯。謂應與舉滅等。開而非犯。
   [1]○畜藥過七日戒二十六
[0632a07] 七門解義。第一列數釋名辨體。第二手口二受同異之物。三作口法藥。與餘比丘通不通義。四解畜四種藥。得罪輕重。五解初日藥畜過七日犯。染下六日。失受不失受。六犯捨墮藥。更貿餘藥。有染不染。七服不淨藥。得罪多少。
[0632a12] 初門有三。一列數釋名。二辨藥體。三四藥相和。從強服義。俱有療患之能。稱之為藥。藥義不同。略論有四。謂時非時。七日盡形等。言時藥者。昔解事順應法。不生罪累。名為時者。義通一切。但使無罪。應法皆時。作是釋者。四藥皆時。並應法故。如似時中無過。午後有罪。即名非時。七日過服盡形無病。如斯等類。名曰非時。時通反說。故知四藥。並有時非時義。今解約十二時辨。午前名時。過則非時。如非時戒說。問所以午前說時。過則非時。而言此藥。就之以辨者。多論四義解時非時。又毗羅三昧經。世尊為慧法菩薩說食。明四種。旦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食時。夜鬼食時。後之二食。多生病疾。其出家人。應於天食法食之時。故曰時食。過午已後。非上二食之時。故曰非時。對此時辨。藥但有二。一者時藥。二者非時。時藥據體立一。下之三藥總是非時。今言四者。於非時中。如非時漿。對他時家。非時聽服者。名曰非時。餘之二藥。出於時家。非時規圓。故從受法日限長短。故須立二。逐此離分。得明四藥。若明了論。藥有五量。一時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開量。此五攝一切物盡也。然此四名。時與非時相對得名。後之兩種。約法受稱。
[0632b08] 二辨體者。一總約三聚辨。體是色法。不出塵大。八微為體。色中三色。前二色收。四食之中。若唯揣食。然八微中。正取資義。藥體但香味觸三。是色等則非。二就事辨十五種食。五蒲闍尼。五佉闍尼。五奢耶尼。此三五藥。廢法就體。體義還兩。前之二五。其唯時藥。謂豆鼓乳酪等。第三一五非時藥體。今為四者。用法以取。義當非時。即非時服。故文言得甘[邁-禺+(庴-日+(人*人))]聽時食。如八種漿等。非時服蘇油。五種脂等。是七日藥。一切辛鹹等。盡形藥體。故雖位二。而為四藥。
[0632b17] 第三相和者。四藥相和。從強而服。以時終身助成七日。如以蘇煑宍。此汁作七日藥服。或以時七日藥。助成終身。如蘇乳和亭歷子。或以終身七日。助成時藥服。若勢力等者。隨名作定。如石蜜丸。以名定故。作七日藥。如五石散作終身藥。問果體為時藥。汁為非時者。亦應飯等是時藥。漿是非時藥。答菓有義汁故。作非時藥。漿雜時藥。故非非時。
[0632b24] 第二門二受同異。同異有三。一釋二受名。二二受差別。三料簡寬狹長短等。言釋名者。謂以衣器等。攝領四藥。故稱手受。口加聖教。順法畜服。號曰口受。
[0632c03] 二辨差別。差別六門。一須受意。所以手受者。多論五義故須受食。何以口受為防失受。問所以知有口受者。十律優波。問非時分藥。七日終身藥不犯。舉宿惡捉得手受不。佛言得。若不病得服不。答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據斯文驗。明知為加法者。須淨有病。若直手受食者。誰問病否。又十云。除獨住等五人得心念受。七日藥等。七種心念法。餘人不得心念受。以斯義故。若不須加對人等法。何用彼言。此之七事。得心念。不得心念。又多論。若無淨人。求請難得。自從人手受。從比丘受口已。隨著一處。七日內自取而食。此謂無淨人。須多時服者。若有淨人。隨便手受。不是要須口法。第二所對境。三趣分別。手受通三。為防盜故。如呵梨勒樹神。非人邊受。身子藕根。畜生邊受。人境可知。如餘律大迦葉。受貧女食。是天授食。佛言成受。口受局人。又復道俗具非具形報等。分別可知。第三所受藥。藥雖有四。四皆手受。故不受戒。言不受食時藥。若藥著口中。即餘三藥除水等。醎濁二水。亦須手受。若性醎白。不須受也。若論口法時藥。定無局下三藥。時藥無者。以其口法。為防失受。唯聽時服。時中是近。無失受義。過中已去。雖任運失。復不聽食。以斯義故。不須口法。非時藥者。聖聽十二時中服用無罪。時中懸遠。亦有任運失受之義。須作口法。如延手受。七日盡形。明不待言。故下三藥。咸須口法。以防失受故。十律優波。舉下三藥。問成不成。又復口法防失受者。謂放之在地故爾。若雖在非時中。但使手執。亦不失受。如自己藥是。但以不可常然。須作口法。第四能受心業業者。手受有十。如不受食戒說。口受差別。對三可知。心者有兩。初對心尅漫。尅漫復二。若對境以辨二受。尅漫俱成。其唯本境。不論交對。若就藥者。口法局尅。尅但同藥。手通二心。尅同口法。亦唯同藥。漫兼異藥。第二錯悞。於中復兩。若二受之境。亦唯當分。悞有成義。錯則不成。第二若就藥者。兩受錯悞。俱不成受。如文欲受油。錯受蘇。不成受故。亦可悞則成受。錯不成受。所以可知。第五受方軌。對手口二法。廣說可知。第六加二受竟。觸失不失。若淨人觸。即便失受。如下淨菓已不受。佛言更受。又多論云。設口受已。淨人若觸更受。故知失受。問觸既失受。何故口法。為防失受。答口防任運。不防遇緣淨人觸者。以緣強故。口法不防。又復若遣口法防。遇緣失受者。遇緣該四。口受之法。亦通時藥。然時無口法。明防任運。又有一義。遇緣無過。口法不防。故使論中觸聽更受。既隨聽服。何須口法。以防遇緣。任運時過。或有其觸宿。明須口受。豫防任運。問六日內觸。更受得服者。七日過七亦應更受。答此難不然。六日內觸。是我開服之限。若無觸緣。猶自得服。故令雖觸。開聽更受。過七限滿。出開分齊。不觸自失。義何相並。即是六日內者。先本宿觸等。未成宿觸等緣。若過七日。先本觸宿等緣。故不相類。
[0633b03] 第三料簡二受寬狹。長短強弱。一辨寬狹有四。謂境藥藥防生等。是言境者。手唯異類。異類故寬。以其不受惡觸緣。通闕無同類。口局同類。同類故狹。以秉法故。若具受對境辨境寬狹。口具二境。故所以寬。手唯餘眾。說之為狹。二約藥者有兩。第一手口相望。手寬口狹。以其手本口。未有口必手。故所以寬。手未必口。口所以狹。又手通淨穢故寬。口專淨藥故狹。所以爾者。口是特開故。如本長財捨作三衣。若功德衣。要不逕捨。故此亦爾。第二以藥對受。具受寬狹。時藥一境。故唯手受。手受故狹。下之三藥。具受境二。受還通兩。通兩故寬。三防罪寬狹者。手防不受。義兼惡觸。午後即失。不防二宿。及以非時。若望二煑。復非對治。故唯防兩。防兩故狹。口通下三。對三以說。就七罪中。謂非時不受兩宿二煑惡觸等。若也非時。三皆不防。以無口法亦聽服故。即於六中非時。但防不受惡觸二罪。謂是任運異於手受。手受防其一往不受而捉等。此義通下二藥。所以無餘四者。但至明相故無二宿。又是熟藥不防二煑。七日防四不受及觸。同非時說。以逕七日。亦防兩宿。若以義求。非時七日。應防內煑。但以藥法。對盡形問。故闕而不論。不防自煑。義同前說。盡形具六。於此三藥極六。下二通說口法。防罪為寬。四生罪寬狹者。口受生寬。手受生狹。手正生殘。義兼任運。惡觸口受正生非時。與長及無緣服吉故。文言非時過非時。七日過七日等。問明相出後。義生七罪。何以獨生非時。答以不加口法。亦有餘罪。故雖七罪不說。從口法生。此亦總說。細分別者。非時七日。生非時長。及用吉羅。盡形無緣吉。口法極三下一故寬。手正生一故狹。所以口法防寬生狹者。以其未加口法之前。手受亦成過緣。須加口法。以防前愆。故使防多。然作口法故。有分齊時限。今違此准故。若親從口法。生之即少。為是生狹。所以生罪不同者。手正生殘。口生尼薩。非時若無二受。即無此過。是以生罪緣異。此等引文可知。第二長短對二受。互說可知。第三強弱者。亦望二受互說。手有二強。一假不假別。二根本枝條。口有二強。一約時長短。二防過多少。各有兩弱。反說可知。
[0633c15] 第三門一釋藥味是通。手受亦通。以其口法。加他通味之藥。是以口法亦通。故一人受竟。與餘人時。受法不失。前人食無罪。故文言第七日藥。捨與諸比丘食。故知施人。不失受法。失則不淨。何故聽食。又餘食法。亦通餘人。故藥亦爾。若爾何故見論。施與餘人失受。答謂與沙彌俗人。故言失受。非謂同類。此解多妨。一與上同生不共犯妨。又三義不具。得入捨妨。又假緣作法。若其通者。不假病妨。又復衣鉢等。以稱名作故無不局定。今此假病自作。何以即通。故未必然。又解手防盜相。一人受竟。得通餘人。論其口法。假病稱名。望己有法。未與人時。於我邊服。可容無犯。若決心捨。彼口受即失。手受隨亡。不合更食。彼此俱不犯長。以口法不通。畜心別故。是以見論。口受之藥。捨與餘人。即失受法。不同餘食。成殘便罷。本不稱名。故得通餘。如病人殘食。豈可有法。是以非類。若爾何故文言。所有至七日藥。捨與諸比丘食。若失受法。如何得食。然佛聽食。明口法是通。答雖可不通。捨與僧時。亦不失受。以其元為捨長。作法非永。本不捨口法。口法期限未滿。又復不成。遇緣失受。是故不失。以不失故。下五日藥聽使還主。至七日藥。得與僧食。又復受他捨已。數數服吉。若捨無受。何以得食。故知不失。
[0634a12] 第四門畜藥輕重者。七日藥重。餘三但吉。所以然者。有二義故。一七日藥。即用資強。體現常存。有彼相續。貯畜心慇。垢心厚重。二由體現常在。畜心慇篤。聽說淨。以防畜過。今不淨施。違返聖教。故得提罪。時藥雖可資強體現。交盡無久延畜。垢心微薄。又心薄故。不須說淨。今若畜者。無應說不說之咎。是以但輕。非時久貯。喜變成酒。亦無積續。畜心淺薄。又不違淨。盡形壽藥。資身最微。心亦不重。畜心薄故。無違說淨之教。故下三藥設畜並吉。
[0634a21] 第五第六對文以解。
[0634a22] 第七門服不淨藥。得罪多少。七日已且起服之。一咽七罪三提四吉。謂非時不受殘宿。內宿惡觸。內煑食捨墮藥等吉。各不相假。業一緣異故。一咽七罪。亦有殘而非觸。謂遇緣觸失受者。是非時藥。過服六罪。既是熟藥。無自煑之愆。時藥一咽。容得七罪。若是生物有自煑故。盡形壽藥無過。盡形壽受法不失。若無病緣。但得小罪。更無餘咎。若不作口法者。除無非時一罪。餘悉同有。別解七日藥四門。制戒意者。凡夫滓穢。以四大為軀。夏末秋初節氣交競。四大轉改。諸病則生。既有疹惱。廢修道業。大聖愍念。方便開聽畜服諸藥。以療病苦。趣令安身進修道業。因聖開聽。廣貯眾藥。長貪壞行。違教招譏。過是不輕。故制提罪。貯用屬已。名之為畜。療患稱藥。越於期限。名過七日。故曰畜藥過七日戒。
[0634b12] 別緣有四。一是七日藥。初門第四門義。攝此緣解。二加手口二受。第二門義。此緣中說。三不說淨。四畜過七日便犯。下三門義。此緣中收。緣文有二。初至臰穢。正辨畜藥起過。二時長者下呵嘖。初文復二。初至聽時食。開畜五藥。齊七日服。二世尊已下因開起過。前文復二。初至如法治。正明為病比丘。開畜服藥。二爾時[1]尊已下無病比丘。亦聽隨時食藥。前文有三。初開服五藥。二時諸比丘得肥美已下因明殘食之法。三舍利弗下聽服五脂。前文復兩。初對緣開服諸藥。二時諸比丘得肥美已下了前時服之言。前文復二。初明如來詫靜生念。二從靜處已下陳己屏念開聽服藥。前中文四。一念所為人。夏末秋初。節氣交競。四大轉改。風患遂增。故曰秋月風病動。病增食弱。致身損瘦。故曰枯燥等。二我今寧可已下念藥功能名體。有療患之功。故曰當藥。復有充軀之用。名為當食。而無非時之愆。不招譏醜。故曰不令麤現。三復作是念下正出所思藥之名體。有前功能。四聽諸比丘服下結成聽服。次陳屏中三。初舉前所思念開等事。二是故已下正開畜服。以病為畜緣。故曰病因緣時應服。
[0634c07] 第二了教中文四。一謬解聖教。病未痊損。迷前時者。謂是中前故。二時世尊下如來撿問。三阿難實答。四佛告已下了教之說。前言時者。謂是病時。然此非時藥。故曰時非時服。
[0634c11] 第二殘食文二。初病人殘。體是可惡。不須殘法。恐損信施。故開瞻病人食之。此謂因上病人。美食不能食盡。遂即棄之。文有四句可知。二明非病人。餘者須作殘法。事有兩。一僧食文四。二更有已下檀越食。指下文說。三服五脂人。言非七日藥。釋疑故來。戒本無故。豈可佛思藥體。緣本之中。忘而不說。故非七日。若爾如實得道。戒本無除增上。亦應是犯。死屍犯者義亦同然。如一月德衣。戒本中有。何以無緣。起急施衣。緣無二罪。戒本有過後無過前。廣解具二。豈可不犯過前。如取過三鉢。戒本云。不分所以。不言出門犯等。此戒過犯。何以言服。並不了義故。現言時受。如服油等。明是七日藥。亦可油類緣本之中。即油中攝。但以對病殊功緣。不盡舉時受。時煑時漉者。謂淨人難得。使淨人煑。變生作熟。從其受取。自在淨地中煑。以變生故。無自煑過。以淨地故。無內煑愆。即時中故。無任運失受。漉取以水渧作淨。使汁滓相分。得如法服。若非時煑漉。逕時失受。即惡觸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使淨人。有容作者。不局時非時。二無病比丘。隨時食藥。文言一器行石蜜。與諸比丘。施彼乞兒。欲令象師悲敬二田。收反報益故。復欲說法。度於象師。先亦奇變怖之。以入道故。曰石蜜難消。乃至毛竪恐怖故。問前令與僧俗各三。何故復言。不見諸天等消。唯除如來。答前令平等獲福。故須普與。今此所留殘石蜜者。為怖象師。是佛神力。非餘能裁。故曰諸天世人。不能消化。唯除如來也。此言殘者。乃是所行一器之餘。故文言象師。欲供養比丘。人別一器石蜜。佛言但一器量與。復與送著水中。現聲震裂。怖以入道故。次入村已下。釋去疑情。
[0635a15]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藥之緣。三殘藥已下。所畜藥體。四開齊七日。五過限結罪。問長衣中。得有迦絺那衣已出。長藥何故無。答外內資別。體既不同。益不及藥。是故此無。問衣有德衣。益於長衣。藥中何故無開迦絺那藥。益於長藥。答衣有離過。為僧伽梨重故。聽受德衣。使無離愆。兼益長衣。藥共宿有罪。離則無過。須開受迦絺那藥。而兼長藥。問何故復無迦提月開。答衣須營造。未成有過。故開一月。藥營未成。本無長過。何須一月。又復五月一月。非是對病。開位是定。所以須除。藥無對病。病時不定。有病時未至。時到復無病。豈有定時之開。而言已竟已出等。問十日衣言畜長衣。此藥何故不言畜長藥。答二衣非長故。須對非長以明。於長藥唯開畜。更無非長可對。何須言畜長。又解彼戒畜長。此中畜殘。殘之與長。其義是一。趣互舉之。問所以定七日者。答祇律。有六十比丘病。有一醫師比丘。療治諸病。佛不開亭藥疾。疾已過而不得力。佛問醫師比丘。欲得幾時得安隱。答藥勢相接七日可知。佛言已一日。更與六日。故知此隨藥勢。故七日也。多論。正從作法兼隨藥勢。隨藥勢者。如初日是。若三二日觸聽更受。七日者。即是從於作法。問戒本應云畜得罪。而言過服。答為服畜者。可有長罪。即甄不為服故。畜者無其長罪。故文言服。理實結罪。都不約服。亦可中是到應道服。若過犯也。問衣出尺量藥無多少分齊者何。答衣是常須用無時節。故制量數。藥須不定。故開時限。以憑口法。但過有餘。誰問多少。
[0635b17] 戒本五句。上三別解。下兩合釋。釋兩句中。廣解分齊。悉同長衣。唯句少為異。廣則三十二。略則二十二。解初句對。此解第五門。義復為二門。一犯長不犯長。約此門解。二須淨不須淨。就第二文。釋第一門。一日得藥。乃至七日得藥。至第八日。初日藥過染下。六日隨藥多少。相與俱犯。故言盡尼薩耆。問下六日藥。被染犯時失受以不。解有二種。今且一釋說淨。為防於長。但初日藥不說淨犯。下之六日亦未說淨。同是長位。故為初染。口受之法。為防宿觸。不防於長。既所防不同。日限未滿故。初日藥不能染。下並令失。是以律文至第七藥。與諸比丘食。若當失受。即有宿觸等生。何故聽食。故知不失。若爾餘五日。應還主食。所以還令塗足然燈。答實不失受。但逕貯畜。有彼情過。藥資義狹。罸不聽服。以息情過。非藥不淨。不同於衣。資身義寬。得歸本主。還作衣用。餘句類知。
[0635c08] 第二淨不淨門已下。齊少一句。對此即解須淨不須淨。淨法失不失。義門有四。一須淨不須淨者。具四義故。所以須淨。一口法擁已異於時藥。二內外兩用簡別非時。三有限可過不同盡形。四有長可防。通簡三藥。七日具故。須加淨法。離著防長。第二淨之時節。加口法竟。即得說淨。義亦非妨。如第七章門。一日不淨下六日並淨。不染下六。故知須淨。不是要滿六日。始淨施也。若爾淨財加受。應不失淨。答藥據所防各異。謂長及殘解等別。故使不失。淨財加受。所防是同。二治不並。故失淨法。
[0635c18] 第三門失不失。問八日明相出口法失時。淨法失不。答說淨之藥至第八日。受淨二法相與俱失。所以爾者。說淨假於二受。受法既失。枝條焉在。又說淨法為防於長。受法在時。有長可防。受法即失。體自無長。焉用淨為。如多論說。本說淨財為防於長。若未作三衣。有長可防。淨法便在。若作三衣。衣體無長。淨法便失。以斯文證。故知失淨。問未至八日。無其長罪。若至八日。受法失時。淨法復失。何用說為。答若不說淨。越第七日。至八日時犯長。以說淨故。越此分齊。則無長過故爾。第四說淨竟。藥得服用不。答不得服用。問若俱不得。何用淨為。答若不加淨。染下長生。故必須淨。若爾衣作淨竟。應不得用。答內外不同故。如衣本為著。可得言藥加淨法時。本意為服。以有時過。不得服故。若有六恐染故淨。若但一日防長故淨。若故壞者。不成七日用故。若作非藥者。無法外用。故文言犯捨墮藥更貿餘藥得罪者。謂染有法藥故。自於五眾貿得。不犯販賣。加口法竟。染令犯長。或於在家二眾。[卯/貝]犯販賣。即不染犯此。解第六門義。捨懺位同。
[0636a12] 第三還藥文四。僧即應等者。對捨言還。二彼比丘下處分還否。文言所有過七日。第三種處分。並據捨日。反望以說。三應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取已已下示用法式。下五日藥。雖得還主。以身外用故。無有過染。故言不犯。
   ○雨浴衣戒第二十七
[0636a18] 此兩戒合制。依多論亦過前求。過前用。二俱尼薩耆。所以不聽。過前求用者。然此雨衣。資身要用。是以開聽時中乞用。今時既未至。豫乞失用。長己貪結。違反聖教。是以須制。過前求犯。
[0636a22] 別緣有五。一是雨衣。二是過前求。三為己。四彼與。五領受便犯。問與乞衣何別。答有二不同。一衣體有異。此是雨衣。彼非雨衣。二此戒聽時中乞。過前即犯。彼戒不開時限。無過前義。過前用戒。
[0636b02] 別緣有四。一是己雨衣。二非時中得。三時前受持。四過前用犯。問雨衣時前成受者。十五日前。成結安居。答不同雨衣。有求時故貯用。得前受安居。唯一時前。不成安居。此二戒同是雨衣。義容相由生罪。是以合制。
[0636b07] 緣起文二。初至與令遍開畜雨衣。二時六群下過前乞用起有漏過。前文有三。一正發八願施雨衣緣。二佛語毗舍已下讚遂八願。聽諸比丘受雨衣施。三從毗舍聞下行其八願正施雨衣。前文復二。初毗舍佉母見諸比丘。雨中露身洗浴。發八願緣。是春分未雨。故曰最後雨。二食訖已下正發八願。許施雨衣。於中文五。一啟佛乞願。二佛答未許。三自言清淨。四佛遂聽可。五毗舍已下正列其八。前六內資。[1]復雨外資。斯之八願。發意彌廓。情無限局。僧田獲福。非是別施。下為佛讚。良由於此。
[0636b17] 第二讚述中文三。一至覺意已來正明如來返問願意。答已願期益利之相。二世尊已下佛讚八願深勝精妙。三爾時世尊下告僧令受遂彼八願。前文有二。初明佛問。第二次答。答中假設反明問答。一問八人所趣向果。二問八人至國不。三若我聞曾來等者逆明後時。以己八行資給僧田。心歡喜故。得根力覺意。我見此利故興斯。
[0636b24] 第二明佛讚述。於中二文。一述可非[2]靈。故言此事如實。乃至檀越。二為偈讚令心慶悅。初一行偈。讚八願因深勝義。其因既勝。感果精妙。故次一偈來果殊勝。果雖殊絕。未必常有。故第三偈顯果無窮。初行文二。上之半偈頌六內資。下之半偈頌二外資。言歡喜者。施前方便。乃至施已無悔。三時心淨。離於慳垢。慶己所為。故曰歡喜。此歎心淨。心因雖淨。非法之物。獲福微尠。故次施飲食者。應法之物。施僧受用。即是財淨。若破戒外道福田淺薄。殖福非勝。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淨。三事俱勝。寧非精妙。以衣外資。奉獻二眾。故曰布施於眾人。此財田淨施。雖不能究竟斷結。而亦暫伏現在貪心。故曰降伏等。此是心淨。
[0636c12] 次釋第二。上半嘆感果精妙。下半囑當處所尅於樂因。故曰依樂。此明因樂。言受樂報者。謂其延受天中樂果。言永得等者。遠得無漏道果適神。故曰永得等。囑當可知。
[0636c16] 次釋第三。心樂於福德者。舉前因勝。顯所得之果。有無窮之益。謂得勝進無漏。以自適神。故曰快樂。無漏之樂。唯證乃知。不可世事能況。故曰無可喻。此頌無漏之果。勝進無窮。下半世報。無窮可知。
[0636c20] 第三告眾聽受可知。
[0636c21]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時節。三過前求用。違教結罪。
[0636c23] 廣解可知。多論。雨衣二益。若天雨時。若天熱時。皆得鄣身洗浴。閏三月。前三月十六日不應求。後三月十六日求。不知有閏者無罪。若閏四月。前十六日安居者。即日受雨衣用。乃至七月十五日。百二十日用。以夏多雨濕熱故求。有所惱故。不得含閏前求用。無貪惱故。聽含閏前用。問功德衣得含閏不。答德衣利多。有長貪過。故但五月。雨衣利少。用開含閏。祇中從四月十六日。乃至八月半眾中捨。言大德僧聽。今日眾僧捨雨衣。如是三說。餘用不犯。尼無過前用罪。今言吉羅者。結多罪。少利故輕。
   ○過前受急施衣過後畜戒二十八
[0637a10] 此亦二戒共為一戒。若過前受。過後畜。俱犯捨墮。同由急施衣生。是以須合。若非急施。安居未竟。佛不聽受。受得吉羅。五分成文佛既制竟。後因梨師大臣請僧安居。忽命征討。捨物施僧。如安居法。諸比丘。等以安居未竟。不敢輙受。佛為利益施主。及閏比丘開時。前十日內受。不犯吉羅。因聖開受。故知是急施。過前而受。違返兩教。長貪處深。故得捨墮過前受。
[0637a17] 別緣具五。一是急施。二知是急施。三過十日前。四無因緣。五領受便犯。過後畜亦五緣成。一是急施。二知。三十日內受。四不作淨。五過限。緣起文三。初至夏衣開受夏衣。二時六群下因前開故。安居未竟。逆受夏衣。佛即呵制。三爾時世尊已下若是急施聽受無罪。既開十日內受。應有過十前受。呵而制戒。文略故無。
[0637a23]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時限。故曰未竟。夏三月非急。不聽故次第。三諸比丘下是急聽受。四受衣已已下開時畜無罪。五若過下結過後畜提。又於前緣起中並無兩罪戒本。但有過後畜。下廣解。及開具有二罪。文言十日未竟者。謂舉是以明非。以十日內受者。為是明知十日前受者有犯即非。文言乃至衣時應畜者。舉後以釋疑。但有過後。畜即無過前受。二事不並故爾。
[0637b07] 下廣解中。昔言略不釋第二。餘四悉解。今辨具釋初五。別解中三合釋。合釋中三。一先解第三急施衣。二衣時者下解第四衣時之言。三自恣十日在下舉此三句合而廣釋。既言自恣十日在。豈可不是戒本。第二句十日未竟。夏三月耶。自恣十日在者。謂七月六日受者。去十六日自恣非時分中。慗有十日在。下十五日受衣。明日自恣者。謂去十六日自恣非時分中。但有一日故。言明日自恣。今是初句。故言不受德衣一月。受德衣五月。問汎爾長衣十日。不說越十一日明相出便犯。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十日無罪。入十六日明相應犯。何故乃言一月五月。應畜不犯。答長衣不與時分接者。但有前開。無其後開。是以便犯。此急施衣十日受者。是其前開。入十六日復是後開。兩開相接。越此分齊。是以無罪。若爾七月十五日。離衣及安居。明相未出。未成破離入十六日。復是合去之限。應無破離之罪。答夏衣但有後開。無其前聽。以十五日夜猶須界內。守夏護衣故。是故不類次第句。問一月衣攝十日。共為一月。德衣攝迦提月。以為五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不攝十日。過一月五月竟。更增一日者何。答一月攝十日者。一同非時位。二俱唯防長。功能處齊。以長収短。故得相攝。德衣攝迦提月者。一同時位。二俱得五利。功能處等。亦以長収短。故亦相攝。今德衣迦提。不攝十日者。一十日衣是非時分。迦提月等是時分。但時非時別。何容相攝。二來十日衣。唯一長利迦提等月。得於五利。功力寬狹。故不相攝。以不攝故。更增一日。乃至九日。若比丘下解第五結犯。雙制二罪。若過前受。即坐還之。若過後畜。准十日衣說。此急施衣。二事不並。但還衣。言若過前。若過後者。出法之言。無有一衣。具斯兩犯也。下不犯中。初總開二犯。二別開兩愆。先開過前。次過後。
   ○離衣六宿戒二十九
[0637c14] 此戒同異如前已辨。但前戒聚落清夷一宿即犯。此蘭若險怖過六夜犯。前是常流人有德衣開。此是有難。又兼勝行。不受德衣。但有迦提。以非作故。此亦開限。
[0637c18] 別緣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時。故律云。夏三月竟迦提月滿。三有疑怖處。四置衣聚落。五不捨會。六無因緣。七第七日明相出犯。緣起文二。初至舍內。有賊難故。開置舍內。二六群已下。因前起過。以其六群一非久住蘭若。又無恐怖。亦我前教寄衣離宿故。文言我聽比丘在蘭若。乃至遊行。離衣宿既因六群。設若蘭若。但開六夜。過則便犯。
[0638a01]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明非時分甄去時分不犯。三在蘭若已下有疑怖處。四在如是處下開置舍內六夜一會。五若過下結罪。多論。有病得僧羯磨。亦無過六。文略不彰。問外難何故定開六夜內。病因緣直作羯磨。不局日限者何。答外難進否不可得知。故須定言六內。病差否義在易知故。以病差為期。不須定限。若爾七日藥。亦應差否易知。而定言七。答藥之功能七日一變。七日內來。有療患之功。依藥勢力。故定七日。如祇律說廣解。略不釋二句可知。蘭若已下。解第三。舍內已下釋第四。祇律送寄可疑家。若比丘下釋第五句。文五如上。見論。長在蘭若。房舍堅牢。不聽寄衣。不牢聽寄二者。三月在蘭若不牢。亦聽寄衣六夜也。有若干界。故須手捉。若但一界石處無犯。
   ○迴僧物戒第三十
[0638a15] 所以不聽者。出家之士。理遵少欲知足為懷。聞他居士許施僧。方便勸化。迴來入己。內長貪結。外惱施主。又復損僧殊所不應。是故聖制。
[0638a18] 別緣有四。一是許僧物。二作許想。三迴入己。四領受便犯。
[0638a20]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知。三許僧物。四迴向已。犯下文略不解第二句。亦可初三別解。二四合釋。初句可知。僧物已下解第三。三句之物。迴有重輕。初物犯捨。第二物迴之無罪。下文未許許想吉。故知未許未許想無罪。第三物定屬僧物。迴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對故來。越次差會。定屬之物。又復越差。事專由己。一向計直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兩句犯。文有三。初正解迴入已提。二若物許僧已下四對八句。明迴不入己所以犯輕。一塔僧相對。二四方現前。三僧尼兩眾。四料簡。上三同類。同類迴此與彼。故言許異處與異處。三境想四句。一提三吉。據本迷故。又此境想。唯約初文迴僧入己者說也。捨懺如常。但還物之中。四五十三律。捨竟自用。不須還僧。以不定屬僧故。祇律。五敷具迴僧。對僧捨入。僧已隨僧。作何等用。多見兩論。捨竟還僧。不還犯重。了論。迴僧所應得施入己。應捨還大眾。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0638b15] 寶永七寅八月九日照山晃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五本
沙門 法礪 撰述

  [1]●九十單波逸提法
[0638b22] 祇中九十二提。五分九十一。十律九十。少有同異可知。此律九十。總為七門料簡。第一身口。二自他兩業。第三辨其遮性。四持犯方軌。五違制不同。六二部同異。七下眾任運有犯不犯。
[0638c02] 初身口者。位分為三。有二十戒口業成犯。二有三十一戒。身業致愆。三有三十九戒。身口合犯。口二十者。謂妄語。毀呰。兩舌。同誦。說麤□□□□□法過五六。嫌罵。輙教。譏教一十。日暮。恐怖疑□□□□欲不鄣。拒勸學。毀毗尼。同羯磨悔。與欲已悔。無根謗二十。辨相可知。此中亦有身業助成之義。且以宗判。身業三十一者。二宿。強敷坐。脫[哭-犬+者]覆作衣。尼坐過受。別眾三鉢(十)。非時殘宿。不受外道食藥。請三坐前二軍陣(十)。如非時食咽咽犯者。豈非通名身業。此一既爾。餘類可知。第三軍陣飲滴水戲。過洗擊歷。白色三衣。二隨打博(十)。突入一。此等身犯。口身合犯三十九者。位以為三。第一有兩戒。身口止作業。共身犯。謂屏露二敷具。若自敷身作業。若教人敷口作業。去時不自舉身止業。不教人舉口止業。出門出界犯。豈非共身犯。第二有七戒。口家止業共身犯。謂覆藏麤罪。見論身心犯。以見聞他犯。此是通名身業。未即成罪。若發露無過。由口止不發露故。心地覆藏。逕夜便犯。是名假口止業。共身□□□□六戒皆有口業作法。本自無過。由口止故。身作前□□得其罪。謂皆請足食。二入聚落輙著。不與欲是等。假口止業。共身犯。第三有三十戒。口作共身犯。於中位四。一有十九戒。自口作業假他身。是中若論自作。唯身心犯。且約教人邊說。如教壞地。言雖了了。未即犯提。要假前人身業壞[2]他。教者方犯。是名自口作業假他人。餘皆類然。教人壞生掘地。牽他出房。用虫水勸足。無事燃火。藏他衣鉢。煞畜生。駈他出聚。飲虫水。遣使持己衣與尼。捉寶高牀下次第七戒此等戒是。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口。謂讚食減年受戒。不攝耳聽屏聽。此等是。如尼讚食戒。若尼不讚。但爾直食。本自無犯。假尼口讚食方成犯。減年受戒。和上得提。假羯磨竟。餘者可知。第三有五戒。自身口假他身。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兩戒。自身口假他口。謂異語觸惱。身口兩業。假僧作白。又須喚問故。假他□□□屏諫。所作之事。通於七聚。豈非身口。要假他□□□□□犯故。
[0639a12] 第二門勸足一戒。唯教他業。足食一戒。唯自作業。自他兩業。分為二戒。有二十一戒。有教人同犯。而不別立自他之異。既知斯義。位約為四。一唯教人。謂勸足是。第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謂掘地壞生。牽出二虫水。恐怖然火。藏衣鉢煞畜生。無根謗捉寶。於中掘壞捉寶。此三大護佛法故。餘[1]總境重故。但使教人一切同犯。第三有十戒。教人同不同。謂屏露二敷。持衣與尼。高林下七。教人作此。於己有潤。是以同犯。若直教人於己無益。但得輕愆。第四餘四。有六十八中。六十七戒。自重教輕。足食一。但自作業。
[0639a22] 第三門三十是性。餘悉輕遮。其三十者。謂妄毀兩麤。異嫌強牽。用譏駈諫。恐煞飲疑覆起。說隨擯掘。毀同欲悔。聽打博謗。此等性惡氣分。餘並遮愆。
[0639b01] 第四門持犯之方。有十三戒。具二持犯。謂五雙三隻。如得羯磨一隻。說麤教戒尼。受功德衣。復有一雙不犯。背□□授一雙。二入聚落。作餘食法。得無足食。勸足七日盡形。作口法受。不犯殘宿。不受淨施。問主無其輙罪。知麤發露。僧事與欲。此復三隻。合十三戒。由聖開聽。作其口法。若順聖教。作口法竟。作此十三。而無罪過。名為作持。止不作法。而身作事有違。名為止犯。據作事邊。復名作犯。此止作二犯。業思體一。而名是別。若止法止事。名為止持。作持止持。名體各別。亦可作法作事。望作法邊。即是作持。以作法故。縱作前事而無犯。反却作犯。豈非止持。此亦體一名異。問如功德衣。亦蔭食前食後。所以但言背別者。以彼時外。對非時入聚。俱開囑授。故闕不論。又背請中。時非捨請。亦有作持。所以不論者。為對別眾。唯有時利。故且配彼。非謂非時。無其作持。即背請食前食後。此二十二月中。成咸作持。別眾唯五月。內是餘時。即非餘七十。單持犯中。不攝耳一。作持止犯。餘止持作犯。如此釋時。不攝耳一。唯作持止犯。十三少分。作持止犯。餘七十六。及十三少分。通論八十九。止持作犯。犯持品別。已如上辯。
[0639b21] 第五門異語論欲。反以二隨。此違僧制。餘違佛制。通而言之。並一是佛制。但諸羯磨。要須僧秉。若不作此羯磨法。作無所違。故言違僧制得罪。
[0639b24] 第六門二部同異。三種不同。一有三戒有無同。謂輙教日暮。譏教戒師。大僧則有。尼無可知。二有十三戒。輕重不同。謂食三衣。五坐行三。牙角鍼筒。大僧便重。尼眾咸輕。多以大僧。數故便重。尼[2]□故輕。謂讚食勸足索美。是三食。與尼衣作。及三過量。是衣五有五戒犯同緣異。謂背請足食犯同。而開緣不同。亦可離合。不同與外道食。犯雖是同。與緣不同。減年一戒。受緣不同。過量浴衣。生犯緣同。用緣不同。亦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名為犯。同緣有異故。下尼別制。不同之義。至文中解。餘以同故。至尼法中。直列戒本。此是位言。於中細論。加覆藏僧寬尼狹。戒有境界翻到。隨義有異。如兩舌毀呰。二宿過五六語等。反說可知。
[0639c12] 第七門。前自他四位。第二第三教人犯中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餘十九戒。容有任運。餘無可知。
[0639c14] 自下隨文。自有科分。以解釋者。今且隨戒別論之。
   ○故妄語戒第一
[0639c16] 所以制者。出家之人。理宜稱實。寧喪身命。許無虗謬。今反違心背想。欺誑前人。令他虗解。自失聖利。過中之甚。是以聖制。言不稱[3]稱實。所以名妄。彰之在口曰語。無心不犯。故曰故妄語戒。通緣如上。
[0639c20] 別緣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違想說。四知違想說。五言了了。六前人聞知。闕緣比具七方便多少。是中四句。戒有是妄語。非兩舌。非惡口。傳他語時。以不實故是妄語。不分離心非兩舌。濡語說故非惡口。第三是惡口非兩說。第四具有三下。毀呰兩舌。作法亦有四句。類說可知。
[0640a02]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故妄語。三結犯。
[0640a03] 下具解三。初句可知。二知而妄語已下合解二三兩句。於中文二。初至皆是妄語。廣解妄語方法差別之相。二於大眾中已下辨輕重相。前文復二。初至逸提。對於六識。違境轉心。廣釋妄語。二所見異已下對於想受行心所得之事。以明妄語。前文有三。一解八種不淨語。境界差殊。離合之想。二若不見不聞下舉前八種不淨語境界。誑人犯義。三本作是念。不解妄語。前後方便多少。前文又兩。一列八種不淨語境界。二見者已下解此境界離合之相。列名中。先舉不見等四。後列見聞等四。第二釋中。先解後四見聞觸知。却解前四不見聞觸知。言見者。眼識能見解後四。初見字是不淨語境。眼根五緣。能通生識。了莂名見。一眼根淨。二有色塵。三假空。四須明。五作發識意。故名為見。耳識能聞者。有四緣故聞。一耳根清淨。二者聲塵。[1]二假空。四作發識意。餘三三緣能觸。一二根不壞。二有觸塵到根。三發識意。意知一切俱能知故。辨離合者。三根性利。力用偏多。故還為三。三根性鈍。力用處少。分為一覺。又復三根遠取境界。離中生知。故名為一。三根近取境界。合中生知。故為覺。故心論云。二境不近受。遠近境界。一餘一向近受故。又三根神通性故[2]雖。餘非故合。不見已下釋前四境。言不見者。解初句不見字。除眼識者。除猶無。謂無眼謂。名為不見。後時言見。即是妄語。又言餘五識語是者。亦不見境。以五識所得。誑他言見。即成妄語。亦是不見言見。下三類爾。如是解時。不見等四。以無為境。所違境寬。如似直爾不見。是名不見。餘五識所得。亦是不見故。文不見者。餘眼識餘五識是。下三類然。所稱體狹。謂對不見言見。見唯眼識。是故言狹。下三亦爾。類而可下知。四見等。以有為境所違境狹。謂唯眼識所稱體寬。但言不見。即是違境。若實有見。舉五識所得。答他聞等。亦是妄語。故所以寬。若與八相違故。為非聖語。若[3]慎八說。即是聖語也。下正辨妄中。但對不見舉見。對見舉不見。不廣分拆。若依此上八文。應舉不見并觸。舉聞觸知。發言道見。次不聞并見觸知。發言道聞。次不觸并見聞知。發言道觸。次不知并見聞觸。發言道知。作文亦爾。但不見言含。故總說也。若舉見等。發言不見等。亦應并言聞等以成妄。謂語亦是總言。下對聞等三。義亦同爾。
[0640b17] 第二就辨妄語中。初不見等。約六心作二十四句。須作四門分別。一定心多少。二對謗六心。以辨有無。三就有中。以解同異。四隨文辨相。
[0640b20] 初門者。位有四心。一無想心。二有疑心。四無疑心。今者言六者。初無想有想。當位立一。次有疑無疑。各生單違心句。故成六心。即是無想。唯俱違有想單違心。有疑中具二。無疑亦具二。是故初三五俱違句。二四六單違心也。問所以初無想中。不同無疑有單違心耶。答無疑之中。得稱有疑成妄故來。無想心中。不得稱言有想不見等。若真言不見。便是[4]是實語。不說心違。故所以無。問有想心中。有單違心句。不同有疑心立俱違者何。答亦為疑隱成妄故來。想不得隱。若言見者。即稱心實非妄故。無如此有想。不成俱違妄語者。豈得成謗。故謗戒中。亦無此句[5]句。
[0640c07] 第二門者。謗中初三五。即此初三五。心境俱違。位正是一。彼二四六。謂三忘心義。約不得來。問所以有想妄忘謗有此無者。答彼舉見聞往謗。若不言妄見聞疑想。全稱心實。故須著忘成謗。無濫此戒。本實不見。橫生見想。若忘此見想。還語他不見。則是實語。不成虗誑。故無此忘。若爾何以不著。忘此見想。發言道見。應成妄語。所以不論。答實成妄語。即是心境俱違。與初句無異。又生人疑。要謂心境俱虗。方成妄語。故不言妄見想也。有疑妄。即是無疑中兩句。故亦不有。無疑妄。即有疑中二句。此等皆就同相故無。問有疑忘即無疑二者。無疑忘即有疑二者。此二即是相狀云何。答如有疑忘竟。即是無疑。若言疑見。即是初句心境俱到。若言疑不見。即是第二單違心也。無疑忘即有疑二者。若言見無疑。即疑中初句。若言不見無疑。即便是單違。為此同故。故所以無。今此直舉不忘心中。生出單違故爾。以其小忘。所稱語體。通見不見。左右俱犯故。謗[6]淨所稱語狹。唯有俱違故。出忘相對。坊巧故爾。又可謗中。為取俱違等。同俱違坊巧情故。離忘為六全。今此小妄。對單違故。攝三忘心。入三不忘故。無三忘心也。
[0641a03] 第三門同異者。謗中境唯不見聞等。言唯見聞疑妄。此小妄中。境界有八。語亦有八。又望初六對謗。初三五辨別可爾。若對後六。初三五俱虗。義同事全。翻到兩處。二四六其相天殊。
[0641a07] 第四隨文者。就不見境誑有六句。一不見言見。此無想心。心境俱違□。第二不見。謂見誑言不見。此有想心中。境順心違句。第三實不見。內生疑心。不知為見為不見。誑言見無疑。心境俱違。第四實不見。疑心同前。誑他不見無疑。此境順心違。第五實不見無橫疑。發言疑見。此亦境違俱□。第六實不見無橫疑。發言我疑不見。境順心違。下不聞觸知等三境。各為六句。四境各六故成二十。今律文好略。舉不見等四境。一心上并作四句。歷於六心故。成二十四句。次此應廣說。謂舉後四。就見聞觸知。境妄語之。比前類知。三前後多少者。正是八業差別。為取根本提罪。故但列四。初三時有心。次有二句。二時有心。一時無心。末句根本有心。前後無心。此四提罪。前後有心。根本無心。前一有心。後二無心。後一有心。前二無心。此三得吉。三時無心不犯。第二明想受行等妄語者。唯所見異者。行心之中。見於虎狼。言見佛像。答他異本所見。故所見異。領納違境安苦受。名之為忍。對他言樂受。異本所忍。故曰所忍異。緣於財色悕須名欲。即得聞法。故曰所欲異。坐禪行中。實得[1]令觸。言得熱觸。此所觸異。無生怨想。言有親想。故曰也。行心緣此。答言緣彼。故云所心異。
[0641b04] 輕重相。一當宗結提。二嘿妄吉羅。如十律對此文中。即列五妄。不見等四。開前六中初二。五見等四。開後廣說六。初三五此二並反妄語。意有見想。便說開前六。第二句理更須有。意有不見想。便說開後六。第二句復應言有疑。便說開前二六。各三四句。復應言意無疑。便開說前二。各五六句也。亦可不見等四。反前二十四。見等四反後二十四。意有見想。便說開所見異等。
   ○毀呰戒第二
[0641b13] 夫人之法。宜出奉言。迎相讚嘆。令彼歡喜勇進脩道。反以下賤之言。形呰前人。令彼慚愧。癈修正業。傷切人心。甚於劒割。惱處不輕。故所以制。
[0641b16] 別緣有六。一大比丘。二是呰毀語。三知是毀呰語。四作折辱意。五言彰了了。六前人聞知。此毀呰亦有四句。此前而說。
[0641b19]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毀呰。三結犯。初句可知。釋下兩句文二。第一惡法毀呰。二若說善法不善法毀呰。就惡法罵中文兩。第一惡法罵。於中文三。初列七惡法。次列三章門。次而面罵者下行罵方法。第二若比丘已下結罪重輕。祇中有七事。種性業相根病。罪罵結使。初三各有三品上中下。若以下。毀比丘及比丘父母提。毀他和尚阿闍梨蘭。毀他比丘知識親友。越毗尼。若中毀比丘及父母蘭。和上等越。親友等越心悔。已上毀比丘及父母越。和尚及知識等越心悔。後四種悉下。無中上得罪。階降如前。下種姓說也。然此四分七種者。悉是下品。全無中上也。善法罵中亦二。一解罵法對前第二句。第二若比丘下結罪輕重。對前第三。解前句中文三。一先列三罵門。二說善法者下舉其善法十二頭陀雜行法等。三說善面罵以下行罵方便。此犯同緣異。尼罵尼提。罵比丘提。別制一戒。僧罵僧提。罵尼得吉。尊毀下人。[*]總微故輕。
   ○兩舌語戒第三
[0641c12] 夫出家同住。無心生別。專搆私屏。傳於彼此。令僧未有諍事而生。已有諍事。不可除滅。鬬亂僧眾。惱壞[2]虗重。是故聖制。
[0641c15] 別緣為六。一若大比丘。除餘眾破僧助伴等。二說鄙惡事。三傳於彼此。四作離別意。五言章了。六前人知聞。論中鬪亂大比丘提。餘眾罪輕。以鬪比丘。容有別部破僧事起。為斯故重。亦有四句。比前以說。
[0641c19]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兩舌語。三結罪。解初句可知。二兩舌者。釋第二文二。第一別出十眾。是鬪亂境界。出家在家。在眾各分五故。十比丘犯提。餘九悉輕。比丘作頭。鬪亂有十。餘九各爾。合有百句。第二鬪亂者下□所傳鄙惡之法。正是虗辭。又前妄語。事順前情。故七眾犯毀呰兩舌。違情總重□大比丘。第三若比丘破已下。解結罪句。前戒善法毀人。對面懷惱。故所以列。此是屏傳。全可無惱。故不列善法兩舌語。
   ○女人同室宿戒第四
[0642a04] 男女形殊。理無同居。境界交涉。容生穢染。人致譏醜。真能自拔。患累不輕。是故須制。
[0642a06] 緣五。一是人女。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宿。五隨臥轉側結罪。言人女者。四五二律。局取人女。人簡餘趣。女簡異男等。但是人女。不問道俗親疎大小。五分。乃至初生具非具。除死女也。祇十二律。通三趣女。謂祇中云。母女姉妹。大小道俗。咸是犯境。十律云。三趣女共宿並犯。若駞馬牛羊。若臥若立等。鵝鴈孔雀雞等。若一脚立頭置頂上。即名宿犯。乃至他舍有女人。容猫子處。宿亦犯。四知共同宿者。但知宿即犯。不同二行要須共期方犯。五分。若母女姉妹。近親病。若有知男。自伴不臥皆不犯。此律下。開自病不犯。對此病開。亦應立緣。除因緣也。
[0642a17] 緣起文二。初至從坐而去。寄相起過。二還僧伽藍下句呵嘖。前中文二。初至在前。寄相似犯。二婬女室中。然燈燭已下。彰實不犯。於中文三。初不犯緣。二彼婬女初夜已下。至本處坐來。明不犯行。三那律即下已下。度令得道。鄣下犯位呵責。制戒中。無癡人多種處者。此大羅漢。具二解脫。癡愛斯盡。是以闕無藉為緣故。
[0642a24] 戒本四句。一犯人犯。二女人。三同室宿。四結犯。
[0642b01] 廣解釋犯。於中文兩。初成犯相。二若天女以下。異趣形報。以辨輕重。盡一曰婦女立。比丘臥吉者。非宿非坐故。
   ○與未受具人同宿過三夜戒第五
[0642b05] 凡道俗路乖。情事相反。始習未聞。事多相總。近則生慢。亂道廢業。故宜別處。存道益敬。為是須制。然出家之人。栖止無定。事有遊行。投人宿止。存形清命。又沙彌離俗。憑蔭在此。更無所[1]伏。事須眷接。是以開聽。限期二宿。然禁則防其過。[2]開開則通其益。開制之宜。理所應然。
[0642b11] 別緣具五。一未受具人男子。簡去女人。所以女人無過三夜者。答佛制不聽與女人宿。隨轉側犯。本不開二夜。何有過三之名。伽論。與女相續過三夜。但有同室宿罪。無過三罪。若曾前與男子二夜竟。第三夜與女人同宿。隨臥轉側。犯二提罪。又復下文天男。阿脩羅男宿犯。明知甄去天女。故人知中。亦簡人女。無過三夜罪。二室相成就。三共室宿。是中句人一室異。過三夜犯。或室一人異。戒人室俱一。或人室俱異。此等並犯。四知共同宿。五過三夜犯。十律。過二夜提。第三夜隨脇著地提。隨臥犯。又比丘病沙彌看病。過夜不犯。四分下開自病不犯。五分不犯中。同覆各有隔。若病不能起居。若有諸難。若常坐不臥。若更坐更臥不犯。若開病者立緣。應言除病緣。
[0642b24] 戒本文三。一略制。二制牒隨開二夜三夜。佛既不聽。與未具人宿。駈出羅云。應是順教。何以呵言。癡人無慈。不護我意。答夫為弟子。有事之時。理須諮啟。佛因事開。輙爾駈出。乖弟子之儀。無慈之甚。以佛呵癡人無慈親。是佛子尚不慈念。豈況餘人。寧有存愍。五分。佛呵責汝愚癡人。云何野狐。駈逐師子。讚嘆持戒。亦聽共未受具人宿。若過二宿。至後夜時。以脇著牀。及轉側皆提。
[0642c08] 三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過三。四結罪。前開文中。若隨第三宿。明相未出。應起避去。若至第四宿自去。若使未受人去者。若不避明相。似應越明相。至第四日旦。即犯一提。若避明相。旦時未犯。於第四夜。隨宿轉側。一一提罪。今戒本中。直對不避明相。為法一邊而結。故言過二宿。至三宿提。若避明相。過三未犯。第四夜犯。祇。若三夜犯竟。若未懺悔。無二夜開。隨宿宿結罪。若懺竟得開二夜。問此戒初禁其宿。後開二三夜即犯。無一夜犯。所以觀軍戒中。初制直見犯。後開二三宿。別立戒。猶有直見戒耶。答未具同室犯。由於宿後。開二三宿。曰宿開宿。永無一宿犯。軍中由觀後藉緣。故開二三宿。別立過三戒。然觀軍非宿因緣開。見軍不犯。若宿緣猶不聽觀。還犯觀戒。是故不類。問三戒俱開二三夜。何故斯二戒本中。除屏敷戒中。亦開二三。而不在戒本。答此二由住故犯。去則不犯。故列二三開位定。故彼戒去。有蹔永犯。通蹔永去故不在。戒本中除。
[0643a01] 下辨相中。具解四句。第四句中文兩。第一對宗結犯。此據第四宿。故言脇著地犯小轉犯。謂是避明相人。不同戒本。二若天男下。餘趣結輕。
   ○與未受具誦戒第六
[0643a05] 凡理藉言宣。教為表旨。言辨理通。辭亂隱曀。通益智明。曀增情或。故多論。四種義故。一為異外道故。二為師與弟子位別故。三為分別言語分了故。四為依實義。不貴音聲故。為斯四益。是故須制。
[0643a09] 別緣有五。一是佛所說法。二字句味。三未具人。四齊聲同誦。五言說了了便犯。
[0643a11]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同誦。四結罪。解上二別解句義已下。合解三四二句。於中文二。初至諸天所說。正明所誦之法。謂字句味。二若比丘下。結犯輕。前文復二。一出三句法體。二佛所說下是佛說等。謂非餘人。前文復二。列三種法。謂句義等是。二句義者已下解此三法。句義者。二人音聲同句義。表三行理周。名為句義犯提。論云。音聲句異吉羅。非句義者。前人說諸惡莫作未竟。後人抄前言諸惡莫作。使前人言教表。止行不圓。故曰非句義。亦犯提罪。以句同聲相接故。又此正令前教。表理不成。專是過體。何以非犯。音聲同句。表無常理。同有資神之益。名曰句味。抄奪前言。表理不周。無資神之用。故曰非句味。音聲同誦表名體理圓。名為字義。抄奪前言。名體不圓。故曰非字義。二佛所說法者。見論。一切律藏。阿毗曇脩多羅。是佛所說。後五百羅漢結集。此法同誦。悉犯提罪。若自以己意。撰集文字。此非佛說無罪。若聲聞諸天佛力加說。或得佛述成。此猶佛法。同誦犯提。不得佛力及以述成。同誦非過。第二結罪中。一說者舉前句義。二說者舉前句未。三說者。舉前字義。亦可隨於句義中。一二三說皆犯。故言一二三說。味字同爾。文且舉三為法。餘亦同犯。若口提授。謂說而抄奪。若書授。謂寫而截句。次異趣。次結失法之愆。
   ○向未受具人說他麤罪戒第七
[0643b10] 出家僧眾。理宜清顯。美名外彰。生人信敬。以此比丘麤惡之事。向俗人說。前人聞之。於彼僧寶。情生薄淡。失其信敬崇重之意。損壞處深。故所以制。
[0643b13] 具緣有七。一是比丘。二犯麤罪。三知麤罪。四向未受具人說。五無因緣除被著故。六言辭了了。七前人聞知。
[0643b16] 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犯麤罪。除犯下。三說之過微。初二同麤。有壞眾之義。過重故提。出血破僧。此二偷蘭。名雖是輕。其業深重。說亦壞眾。同前犯隨。若爾何以辨相。但彰初二。不列二蘭。答輕重若列名者。[1]監餘偷蘭。為此但言除僧羯磨。已顯不得羯磨。說出佛身血。明同是犯。不同十律。問說初二篇。罪同得提。謗他初二。便有輕重。答謗據治罰。損有淺深。故有階降。說他麤罪。即無治罰。就懷眾處音。同結提罪。三向未受人說。四除羯磨不犯。五結罪辨相。
[0643b24] 具解此五。唯先解第三。却解第二為異。所以爾者。為將麤罪合。除僧羯磨。偷蘭說之。以但是麤罪故。解第五中文四。一說比丘罪文二。謂麤別可知。二自說麤所以輕者。良由說他義數。故須重制。自說義希。故但犯輕。又說他過多。一有自壞。二有總他。三者壞俗自說過少。闕無總[2]無他。是以但吉。三說下三眾。四境想四句。此望說他。以階重輕。第三麤非麤想。落在開中。以其全謂非罪故爾。若據轉想。亦有吉羅。
   ○實得道向未受具人說戒第八
[0643c10] 論云有二義。故所以制。一為大人法。理宜功德[雨/復]藏。諸惡發露。今自說德行。隱匿罪過。非大人之法。二自顯聖德。即賢愚有異。前人聞之。偏心專敬。失於平等淨善之心。是故聖制。
[0643c14] 緣五。一有實德蠲去增上慢人。境虗不犯。二自言己有。三向未受具人說。四言辭了了。五前人聞知。十律。比丘實是四果得四向。或得四禪四空。或成就慈悲喜捨。不淨阿那波那等說者。皆犯提罪。或實見諸天龍鬼來至我所。說者亦提。問說已得聖罪別事提。所以現通。但有去罪罪。答若論口說義。通凡聖事。前簡虗實。虗則過重。實者愆微。故別夷提。神通聖能。更無有濫。但得吉羅。問夷境所對。[3]婉七眾犯。實除二具。現神足者。唯二俗犯。所以不同。答咸據過。有增微故。此階降也。然復此戒。不別有緣。舉夫妄語中。或有實者。以制斯戒。此聖人制竟。不復更犯。謂是制聖遮凡。
[0644a01] 戒本四句。一人。二前境。三說己所得。四結罪。
[0644a02] 下具解四。上三可知。若彼真實下。解第四文三。當宗以辨。二天子下異趣。三若實得向非同意下。對前境非類非同意。以辨輕重。更無別緣。故增上慢。開通中說。
   ○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戒第九
[0644a07] 凡說法生善。事須應時。不請而說。理無強授。本無信敬。情懷奢慢。脫因斯次。致[1]與過非。不免世呵。又女人形礙。福緣難遇。若全不說。無由生善。於法長隔。永淪苦海。故復聽說齊五六語。過則制犯。
[0644a11] 緣六。一是人女。二知是人女。三不請。四無有智俗人二男子。五言辭了了。六過五六語便犯。若請隨說多少。文言女人請故。聽齊五六語者。謂緣起也。
[0644a14] 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所為女人。三說過五六。見論。若過已外說己聲相接。不斷一罪。若句句提。四除開。五結罪。解文可知。五分。為說五六竟。從坐起去。更有因緣。還坐為說不犯。若五六竟。為後女人說。如是相因。為無量女人說不犯。
   ○掘地戒第十
[0644a20] 制戒意。多論。有三種益故。不聽掘地壞生。一為不總眾生故。出家脩慈宜愍物命。制不聽掘。離惱害故。二為止誹謗故。三為大護佛法故。若佛不制此二戒者。一切國王。當使比丘種種作役。事務紛動。遮鄣脩道。以制此故。國王息意。不復策役。得令比丘息緣脩道。終成出益。
[0644b02] 緣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使人掘時。不作知淨語。五隨傷便犯。
[0644b04] 戒本文三。一自掘故略制戒本。二教人掘時下行淨。前制未圓。更復[2]績結。三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自作業。三所傷地。四教人業。五結犯。初句第三別釋。若用鋤下二四五句。合而釋之。第三句地者。見論。生地者。無有沙石瓦礫純土。是名生地。若四分。沙一分土。此非生地。自壞無罪。祇地有二種。生作也。生者大地。作者有二種。一基作者露地壁。二上作者。重閣屋上覆土。是悉犯提。五律須泥無淨人。淨復無[山/用]坼土。聽比丘水洗地。持草布上。踰使成泥不犯。此□文二。就已掘已掘中。或二或三可知。不問覆露。但使是前二地壞。犯提罪。除土不犯。正解第二第四第五句。壞地犯中。第一地壞結犯。見論。教人二種。一遙教淨人。汝為眾僧□某處。掘地斫木。身不親見。雖壞不犯。若身親自現前。指示掘是斫是。犯提。此律教人。不作淨語。無問現不現。悉皆犯提。若教大比丘。雖作淨語。亦未免犯。祇律。掘地草竟。曰不止者提。若中間息一一提也。第二境想一句。第三結教人失法罪。
   [3]○壞生種戒第十一
[0644b22] 制意如上。犯緣亦同。此戒不別有緣。舉前房戒緣中。斫樹以為緣起。
[0644b24] 戒本五句。一人。二壞業。三鬼神村。四所傷之境。五結犯。初略釋四句。初句可知。次解第三。次釋第四。次解第二。村有五種已下。解前村壞之。結犯文兩。初廣解所壞境界。謂一切村。二若生生想下。自他壞之。以明結犯。前文中三。第一舉數。第二列名。三五村生。雖有五義合有三。第一種根生。二種枝生。三種子生。根種分二。不假節生者。作根種之名。根中假節者。作覆羅之稱。枝種亦二。枝中不假節生者。作枝種之名。假節生作節生之目。子子種中。當體立一。始未差分。雖成有五。第三出其事相。見論。呵梨陀薑者。漢云黃薑。律文胡漢。並彰故也。憂尸羅者。香菜貿他致吒。漢云雀頭香。蘆揵者。黃連也。陀樓外國草名。柳可知。舍摩者。菩提樹。羅婆醯陀者。貝多樹。蘇摩那華。與末利華。相似。其華騰生。蘇羅婆。不得其名。[卄/補]醯那。外國草名。第二壞之結犯中二。第一五生種。就地離地。俱犯提罪。於中約境想五句。一境心相應提。餘四句吉。二草木七種色已下。非是生種。就地壞提。亦五。如前離地無犯。問打[木*戈]樹上。隨打多少。一一提罪。煞畜生何不隨斫得提。要待斷命耶。答草木有多生相。故隨壞處。皆彰一分生不起。是以隨壞得罪。畜生報者。一假名要斷方犯。
   ○異語惱僧戒第十二
[0644c22] 凡身口業綺微。而難制過。不至重惱。眾非輕事。須眾僧作法。呵制仍作。不止違法。惱僧其過不淺。故隨得罪。
[0645a01] 緣五。身口業綺。二數作不止。三作白呵制。四僧如法喚問。五更違犯。未作制前。未有僧命。眾法可違。但犯小愆。制後違者。方犯提罪。口業綺者。作異語之名。身業綺者。作觸惱之稱。雖前後二結。違制處同。合為一戒。口餘三過妄毀兩。惱境事重。直作即提。此之綺者。事似輕微。惱眾不少。故制方犯提。
[0645a07] 戒亦三。謂略及隨結。滿足戒本。辨相可知。不犯中。初開餘語。二若欲作非法羯磨下。開前觸惱。
   ○嫌罵戒第十三
[0645a10] 凡僧務事廣。處之不易。故簡備德之人。如法斷理。宜應讚歎。令彼勤營。反懷恚忿。發言嫌罵。令彼生惱。廢營僧事。損壞不輕。故所以制。
[0645a13] 緣六。一羯磨僧知事人。二知是。三如法經營無愛恚等。四說嫌罵語。五言彰了了。六前人見而不聞。聞而不見便犯。與前罵戒何別。答前非知事人。此是事人。又復前戒。實不實犯。此實不犯。虗方結提。
[0645a17] 次釋名者。見而不聞處。說有愛恚名嫌。聞不見處名罵。雖前後二結。同總知事。合為一戒。問上言面罵。此言面嫌也。答此嫌罵之名。文之倚說。對非知事人。要見聞內。方究竟提。若互雖見聞。但犯輕愆。此是僧知事人。欲令尊敬。見聞互離。嫌罵亦提。不待但在見聞之內。
[0645a23] 戒本三句。辨相具解。
   ○露處敷僧臥具第十四
[0645b01] 多論三義故制舉臥具。一四方僧物。皆是篤信檀越所捨。供僧受用。利益事廓。理宜賞護。資身行道。得安樂故。二既是施主之物。詳心愛惜。常存受用。為令增長信敬心故。三觸即收舉。使僧物不壞。合受用功德。反資施主。善根成就故。為茲三益。是以聖制。
[0645b06] 別緣有六。一四方僧臥具。二知是僧物。三露處。四自敷使人敷。為己受用。五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六出門便犯。十律。出門三十[1]九。祇二十五肘犯。緣起文二。初至不淨已來。不舉起過。二諸比丘食還已下呵責。
[0645b10]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地已下正明為己敷僧臥具露地受用。四捨去已下結不舉之罪。
[0645b12] 辨相具解。初句知。二僧物者下解第二僧物等。前迴僧物中。唯取以許僧。餘非彼境。今此二戒。亦列三物。人言初物不舉提。第二無罪。第三句物以入僧寄。當亦未定入僧。不舉小罪。然細觀此文。與初大[*]監。亦可初物吉。第三物提。文勢似到。三若比丘下。解上自為己用。四去時已下解第四不舉。結犯文二。初至方便去已來。欲解不舉之愆。先反解舉之方法。二若比丘不作上來如是舉者。名此不舉出門犯提。五分。比丘見僧敷露地。以不自敷故。不收犯提。白衣來至僧坊。敷僧臥具。不舉亦提。白衣請僧。借僧臥具。於家敷之。諸比丘坐去。不舉亦提。僧尼坊中。敷僧臥具。不舉亦提。
   ○屏處敷僧臥具戒第十五
[0645c01] 制意同前。
[0645c01] 六緣成犯。一是僧物。二知是僧物。三是屏處。四為己敷開五去時不舉。六過限便犯[2]犯。
[0645c03]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於僧房者。謂屏處。三敷僧臥具。謂所用僧物。四若自敷下。為己受用。五去時已下結不舉罪。
[0645c06]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僧物者下解第三。彼比丘下合解二四兩句。去時已下解第五。下舉結犯。於中文二。初永去不犯犯。於中復二。第一從初至作而去來。付囑舉賞。示不犯法。二若比丘下。違而結犯。第二若即還不久二宿下。蹔去不犯犯。謂開二宿過二宿提。問既開二宿。何故戒本不牒而除之。答去有永蹔。違而並提。欲決一文。收二犯盡。故不牒開也。不犯還兩開。初開先永。二若時還不久已下。開後蹔去。
   ○強敷臥具戒第十六
[0645c15] 凡物有限事局彼此情同。則我為彼有意隔。事須進否。然知他先得住處。意不籌量。輙便於中強敷臥具。共相逼惱。非出家之戒。故所以制。
[0645c18] 別緣有六。一先得住處。安止已定。二知先住。三作[*]總彼意。四強敷臥具。五無因緣。謂無親舊人。及病與二難等緣。六隨臥犯提。
[0645c21] 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知他先得住處。三後來下強敷相惱。四作是下結非威儀罪。作如是因緣者。謂作故惱因緣。非餘者。非病等諸緣故。非威儀者。彰顯其過。昔言不解第二。今論具解。初三別解。若比丘下合辨二四兩句。
   ○牽他出房戒第十七
[0646a03] 然四方僧房。眾人共有。理無偏屬。先至斷理。安止已定。後來之徒。宜共受用。瞋心牽出。自壞惱他。諍[(立*立)/見]之本。損處不輕。是以須制。
[0646a06] 六緣成四犯。一方僧春冬房。二先至安止已定。三作惱亂彼意。四瞋心牽出。五無因緣。謂舉等不犯故。六隨出門便犯。問前房開親。不簡淨穢。此戒局淨不除親者。答前是他物。屬先借者。親則無強。非僧住處。故不簡淨。此是僧房。淨有共住。不淨無共。駈出無犯。
[0646a11]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內心瞋忿。三是僧房甄去私房不犯。四若自已下牽出結罪。昔言辨相。不解第二。今釋具辨。謂初三別解。二四合釋。五分。若後屋牽至前屋。前屋牽至戶外。戶外牽至[這-言+(序-予+手)]中[這-言+(序-予+手)]中牽至[這-言+(序-予+手)]外。皆犯提罪。
   ○重屋上坐脫脚慎戒第十八
[0646a17] 凡事宜審。危險須慎。重屋薄覆脫脚之牀。放身坐臥。容有墜墮。傷於下人。惱處不輕。是故聖制。
[0646a19] 別緣有四。一重屋。二薄覆。三脫脚牀。四放身坐臥。戒本四句。一人。二重屋。三脫脚牀。四坐臥結犯。下具解四句。
   ○用虫水和泥戒第十九
[0646a23] 慈濟物命。道之正要。知水有虫。而故受用。將損物命。違其慈道。家存自營。所為無理。事是非輕。故所以制。
[0646b01] 別緣有四。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法漉。四隨所澆犯。戒本三句可知。
[0646b03] 辨相具解。境想四句。五分內外二用。合制一戒。虫水者。漉囊所遮。肉眼所見。十律。眼所見漉囊所遮。自澆草及和泥。及使人和。隨虫□一一提。境想六句。祇一息一提。隨息多少。一一提。多論。若作住處。先應看水。用上細氎一肘。作漉水囊。令持戒者審悉看漉水竟。器中向日諦看。若故有虫者。應二重若三重。作漉水囊。若故有虫。此處不中住。四分。下雜法。不得用虫水。聽作漉水囊。佛言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槨。若作漉瓶。若患細虫出。聽安沙囊中。沙送水中。又比丘半由旬行。不應無漉囊。若無以僧伽梨角漉水。五十同爾。
   ○看覆屋過三節戒第二十
[0646b14] 凡物有限事成為要。貪不知量。重覆不已。令屋崩倒損喪功業。譏過不輕。是以聖制。
[0646b16] 別緣具四。一自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三[1]即未竟。不[2]雖見聞處。四第三節竟便犯。
[0646b18] 戒本四句。一人。二作房法[3]戒。三指授已下開[4]音三節未竟。指授無罪。四過三節犯。
[0646b20] 辨相具解。上二可知。從覆者已下至不聞處。解第三句。若比丘節已下解第四句。見聞俱不離提。見聞互離吉。二節之相事在難識。如緣起中。草三重覆。見論若過三節。竟在邊者。隨用草把把提。伽論。頗有過三覆不犯耶。答有。謂用草覆者是。五分。愽繫薄疊。作於四壁。極重覆之。覆重壁地。若至第四重。若草若[5]凡若[6]机。一一草[*]凡板皆提。准此等文。不問一切。似以三重為三節也。
   ○僧不差教授比丘尼第二十一
[0646c05] 制意有三。一尼須教授意者。尼是女弱。闕於遊方諮未聞。迷於理行。二教宿若夜遊。故須教授。曲示行儀。大僧丈夫。形無鄣礙。處處諮[7]永故。不別教授。二須差意者。教授事難。須備德行。故委任眾量。簡遣有德。慈心訓誨。開曉心懷。令生解行。終登道益。故須差遣。三結罪意者。今不被僧差。輙往教授。濫行風教。乖軌導之方。失於風靡之化。輕法自尊。損處不輕。故得提罪。專任自由。不蒙僧命。稱之為輙。宣陳化行。開曉未閑。名為教授。故曰輙教授尼戒。通緣如上。
[0646c14] 別緣有五。一有少德為簡。令無德者。永無教授之義。理不合差。故無輙教尼罪。少謂極五。如增五說。有五法。得教戒尼。謂十德中。初二八九等是。問若也無德。佛不聽差。而差不成者。如有難妨。不聽處分。若也處分。亦應不成。然彼既成。此亦應爾解。彼具二義故成。一處分防不處分罪。不防難防。所防不同。二難處造房。義容受用。為斯二義。處分得成。此戒僧差。亦防不差。不防無德。既所防不同。理合應成。然此無德。永無教授之益。所以不成。若竪義者。應解十德。雖備上德。若被僧差。本自無過。故須次第二僧不差。雖不被差。不作眾法。教誡亦自無犯。故須第三集尼眾。眾雖已集。若說八敬。生過義微。但得小罪。故須第四。說法除八敬。第五隨所說法。了了結罪。
[0647a03] 緣起文二。初至空而去開聽教授。二時六群已下因聖開聽。輙教起過。前文有三。一明尼眾請教授師。二時佛告阿難已下差教授師。既被眾差。須往教誡。是以第三般陀已下進詣王園。為尼教授。前文復二。初至安居正明尼眾依僧安居。二大愛道下為尼眾故請教授師。前中先列僧。僧十二人名。等取五百。謂是尼眾依憑之主。次列能依十五人名。等取餘者。所以須依比丘者。恐憂有疑滯。無諮決處。故制依安居。
[0647a11] 第二請中文三。初進詣佛所請僧教誡。二佛告已下遂請聽許。三爾時已下。既蒙佛許致敬還寺。問尼眾。所以但請比丘。不請佛者何。答若當請佛。有二種違。一違八敬之教。二違本要期受誡之心。有斯二過。故不請佛。請比丘者。有二種[1]煩。一順佛敬教。二順本受戒之心。若爾八敬教中。已遣半月請僧。教授愛道。何不詣僧。自請而須白佛。請聽者何。答尼雖蒙佛。遣依大僧。然諸比丘。未被佛遣教授尼眾。愛道懸知。請而不得。故更白佛。佛因差遣。文言教誡說法者。請說理行二法。說其理相因果耶正。開曉心懷。令生信解。明其理法。雖於理信解。若無其行。不能前一除惡業故。須說行法。行法有兩。一者教誡說其罪相。禁勒離惡。是其止持。二者教授說其行善。授與前人。令如說行。是其作持。二行義成。方能進道。
[0647b01] 次解第二差教授人文三。初告令差遣。問佛所以不自教授。而遣差上坐者何。答多有四義。一現佛無恡法故。二師與弟子知見同故。三為顯般陀有[2]有功德故。四為彰比丘。於尼眾有緣。應受化故。第二奉命差遣。初再差再拒。二言世尊差故。默然受差。第三預生譏毀。所以然者。為明教授師難。要是具德。方生信敬。今既呵毀。正彰般陀有宜聞之失。又復生下二種教化。為有信人。說法教化。為預生譏人。神足教化。故所以爾。
[0647b10] 自下第三進詣教授文二。初至一面坐來說法方便。二爾時愛道下正明說法。前文有四。一將伴詣尼。二尼眾迎逆。三尊者就坐。四尼眾赴集。祇律。尼老病服藥衣鉢等。應言我某甲與教誡欲三說。教授時應如女想。尼於教戒人如父想。此律尼法中。三寶瞻病聽囑授。二正教授中文二。先為信人。次為無信。現神足教化。前文有三。謂三請三說。三中各四。一愛道請。二說法。[3]三說法。三說已入禪。四尼眾譏敬。唯第二說中。闕無第四。就前初說偈者。此是般陀得道之偈。就中分二。上有半偈。正明定慧。是其能治。有為解脫體。下一偈半。正明所治。三煩惱無處。畢竟寂滅。是無為解脫。略不明戒義。亦可通有也。心鑒於法稱之為入。與理靜相應。絕去紛動。目之曰家。既得法沾心。內生勇悅。故曰歡喜。此說定法。心既澄靜。能發於智。是以次明證。理觀在心照法。顯境智雙舉。故曰見法。理解沾心。泯然取適。名曰安樂。自下所治三煩惱。初瞋次貪次癡。解興或喪。瞋結斯盡。名曰無恚。不為煩惱勞亂。名為最樂。瞋結既除。慈行成就。悲愍前生。永不加害。故曰不害。於眾生。解除貪患。名曰無欲。以法自娛。稱之為樂。內貪既盡。雖緣塵境。永不生染。故曰離於愛欲。剪除無明癡心八使。故曰調伏我慢。癡慢既無。永離勞亂之苦。名曰第一樂。次說已入禪。次尼眾譏敬。自下頻煩重請說向者偈。正彰得法情慇。樂聞無猒故爾。自下為無信人。神足教化如文。十律云。諸比丘尼□聞般陀說法。或得須陀洹。乃至羅漢。發聲聞因緣。辟支佛因緣。又發無上道因緣。
[0647c12] 第二起過呵制中文二。初口差起過。如來呵責。制羯磨差。二時六群作是言已下。界外自差起過。如來呵責。制具十法。此二文中。各有三文。謂起過呵責立制。就前起過文兩。第一非法教授方便。於中文三。初告尼眾知。當他問可不義。二六群夜過已下進詣尼所。三集尼眾。第二六羣比丘教戒已下。明非法教授文四。一明六群所不說者。且舉三科法門。餘亦不說。二但說王者下出其所說之非。反前正法。三或咲已下非法威儀。反前神足。四尼眾忻敬不同。反上譏敬。次第二愛道白佛。正彰呵責。次第三制羯磨差。
[0647c22] 第二過中三文者。第一起過文三。初輙自相差遣告尼眾。二比丘聞知所不應。三六群尼下為告尼眾。當他報可否處。文無非法教授者略。亦可尼眾先和聞。即告佛故。無教授等文。第二舉過呵中文兩。初時大愛道聞下二眾白佛。二[1]來呵責。第三制具十法。此十德中。六門分別。一具德問所以。須具十法等。若不閑三藏。闇於所緣。自迷發足。烏能導物。或雖少知。行不依理。進止施言。動乖法式。自沒長津。何能救溺。是故要須明經解律。行潔玉氷。辭清辨理。德備兼物。方堪教授。故須斯十。第二列數釋名對文釋。第三辨其德體。位合為三。初及[2]卒此之三德。身口業色為體。二三四五八。斯等五德。以慧為體。六七二德。無記報。五陰為體。第四自利利他報。與脩成分別。初一自利。餘九利他。為教戒尼。故須此等。若報與脩成六七報法。第三一德。若取善巧。以慧為體。即是脩成。若取音聲。感得清淨四大。由施鍾零。此是報法。若道聲非報法。亦是脩成。自餘七德。並是脩成。第五辨同異。謂初與九。第五與八。對說辨異。義在可知。六有德無德成差。以不如上已說。次釋名。具持二百五十戒。專精不犯。犯已能悔。令戒行光潔皎。故曰具足。母云。善解脩多羅。阿含理教。有廣見之長。字曰多聞。善誦二部行教。字句分明。音聲流利。言辭辨了。令人樂聞。故曰誦二部戒利。匪直能誦。亦善解其義。犯相輕重。開曉人心。豁然生解。故曰決斷無疑。為尼說法。初中後言。皆稱法相。純一清白正見無耶。故曰善能說法。生處高明。人標望美。故曰族姓出家。顏貌端正。有其二義。一諸根豐美離於醜惡。名為端正。二威顏肅物。不生物染。覩者發敬。故曰端正。善順人情。稱機授與。令生信解。故曰堪任。與尼說法。勸令歡喜。前第五德。善能說法。稱法而談。無顛倒過。未必稱機。以此為異。論云。若[3]行尼三眾。摩觸二麤。犯此重法竟。雖懺悔清淨。不得教授。尼若見者。不生敬重心故。是以次明第九。終不為佛出家竟。披三法衣。而犯此重法。以不犯故。堪能教授。生尼敬故爾。與初德何別者。解言若曾汙尼信敬故爾。與初德何別者。解言。若曾汙尼三眾。悔已具初。闕無外化。不具第九。犯餘罪未悔。不具於初。故須明第九。不犯重法。及餘戒不犯。犯已能悔。望於自行。即是具初。望於利他。亦具第九。自他兩異。故分為二。即是第五同異義竟。雖具上九。若夏未滿。年少輕躁。易可敗退。不生人善。要二十夏。持法堅固。多無□壞。方生物善故爾。
[0648b15] 三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僧不差。三輙往教授。四結僧不差說法之罪。應言說法提。而言教授者。以教戒尼時。先說八敬。從初作名。故曰教授。而實教授。但得吉罪。下有正文也。若得僧差。即無所違。應如說麤罪。戒僧羯磨。但舉不差有犯。明知被差。反前不犯。互舉言之。
[0648b21] 辨相具解。第一可知。僧者已下解第二句。戒本不差。今廣釋中。反解僧差。應順釋言。不作如是差。故曰僧不差。文中略爾。教授者下釋第三句文三。一牒章舉數。謂八不可違法。五分不可越法。十見重母經師法。了論。八尊法戒八敬等。諸文不同。有此差別。二何等八者。假以徵問。三若百歲下廣列八事。解此八敬。五門分別。一釋名辨敬意。二立八所由。三解次第。四違之輕重。五約人分別。
[0648c05] 第一釋名辨敬意。諸部同異者。此之八事。尼須欽重不可過越。故曰不可違等。言須敬意者。體無貴賤。有道則尊。法戒軌要出於大僧。敬法重人。事須致敬。敬而言之。斯事皆宜。但此八法尼之偏要。故須別敬。諸部之中。八數大同。五分。說法日暮戒云。尼曾聞八敬。不即列八敬。其數及事。全同此律。先後不次。初列後三。四式叉受戒。五不罵。六不舉。七悔。八禮拜。十律。一禮拜。二受戒。三悔殘。四安。五[4]次心。六半月從僧受八敬法。七請聽問三藏義。八不得說比丘三根罪。無此罵謗。謂彼[5]雖六為二。故亦有八。祇。八者。一禮拜。若往僧處一切應禮。尼若老者聽總禮。僧往尼處亦爾。二文字人受戒。三不得罵說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房牀蓐等。若受越毗尼。第五已下同此律。謂合二三為一。更加先不受。故亦成八。子論八尊法。本音瞿婁達摩。此言尊法。一受戒。二禮。三半月受尊法。四隨犯一尊法。二部中行摩捺多。五不罵謗。六不問難比丘。及教文子。七依僧安居。八依自[6]恐。愛道比丘尼經卷上說八敬。全有不同。可具解。
[0648c23] 第二立八者。法由人弘。人能通法。理宜虔仰。敬人之來不出身口。初身二口。二口者。違法罵謗。當相而談名罵。無而橫加曰謗。故立第二。順法舉。故有第三。法是良藥。故下須敬。敬法雖眾。不過受隨。亦可生善滅惡故。亦具兩法。生生有由。必須承請。承請有三。初則生解。次兩起行。一者生善。二者滅惡。亦可安恣。立二八之所由。旨在於斯。亦可化宜故。
[0649a06] 有此八次第者。人能秉法。建初敬人。敬人三中。身敬麤著相顯初明。口敬相微。次宜後說。罵謗總故。所以前明。遮舉損微。是以次辨。亦可罵謗不須具德。數故先彰。舉須具德。義希後說。法由人通。故次敬法。受為根本。是以前明。隨行中缺。故次後列。人法既具。必須請承。請承三中。教戒生解。次兩興行。安居時長。故在初辨。共住九旬。須表清美。故恣第八。此即位束為三人法。及請三事分別。
[0649a14] 第四門初一下三。戒本結提。第三四五此三吉羅。第二一敬義含殘提。有此三別。問所以得戒義齊違便輕重。答須敬義第等故。得戒無優劣。違之有希數。故致輕重殊。問等是受法。何以違敬。有其罪名。餘善來等受。不約有違結犯耶。答即以八敬。為隨行故。餘受異此。為斯不同。
[0649a20] 第五門者。若就根本愛道具八。即取所戒分別。並是具戒。如第四敬。以不與式叉。詣僧受戒。故所以吉。若就所為分別。第四一敬為未具人。以戒具人。故下文言已學。於學式叉。餘七大尼。故文即言若比丘尼。問又復懺殘愛道初受。本未有犯。如何逆制。答以有同犯戒故。是以佛言二眾中悔。
[0649b02] 次釋文者。敬別文三。一百臈者。舉能敬人。二對境脩教。三盡形下舉前敬儀。約時要制。不皆類然。唯第四教中。舉所為人也。言百臈者。尊中之極。舉尊況卑。初受戒人卑之下。舉卑況尊。次於說戒時已下解第四結罪句。於中文二。初滿和無病。廣教授法。二比丘僧病已下減別多病問訊法。前文復二。初欲結不差。先反解差。若僧不差下正解結差不罪。前文有三。初請及差時。二比丘應刦時下問可否時。三若聞教授來下迎逆教授時。定文既爾。須解其義。差法有四。一約時分別。二約處分別。三約人分別。四就法分別。一時者。雖時有多。總可為五。一尼眾差請人時。二囑授時。三僧說代請。謂正說戒。及為差時。四問可否時。五迎逆教授時。謂除前三及後二。祇律說。如白月十五日。一日至三日是名時。未至十四日十五日是名時。已過中間十日。科取一日。要與此時相應。方免日非之罪。時必託處。處唯作法。法界非餘小界。斯之處定。通於五時。處中有人。故次辨人。人謂二眾[1]迷須滿五。俱是四人僧。於中分別。一滿不。二和。三病不病。復有所囑人。謂非病非遠行。非容非愚癡等。祇律。尼囑授受。除五人不得受尼欲。一上坐。二教戒尼人。三謂木叉人。應各自說不應受。四[2]字房人。五病人。此二自言我不至僧中。更與餘人。若言我是乞食等。大德人不受者。越毗尼。既滿和非病。理合差遣。故須第四作法。法位有三。但白二法。非餘可知。此彼二眾請差同爾。若准此義文略。不出與一之二時。謂在尼法中說。若欲釋文。舉上義門。對解可知。
[0649c04] 二正解不差。謂不作與一來。如是差遣。是名不差。結罪輕重。一解若僧不差者。舉不差種。或非教授日舉。被差人日非種。說八教得吉羅者。雙結兩人。不差日非。以同吉故。此謂不被差人。無其日非。以無是日可對故爾。此義不然。此中文意。不差為戒本。何用差人結日非也。又復被差日非。猶得吉罪。況不被差。復非日往。過甚於他。寧無日非。如似非時食。豈無不受之愆。此亦同爾。故今正解。但約不差人說。若僧不差說八敬吉。以八敬文定。生患義微。故犯輕罪。說法寬慢。耶正難分。容說耶法。壞[3]在心行。生患義多。故犯提罪。若日非說二同犯吉罪。以俱日非。不聽教授。更無餘過。故同小罪。是日非日。已如說通。對被差人。可為四句。不差有二。若不差非日。即得四罪。三吉一提。是日二罪一提一吉。若被差日非。犯二吉罪。是日往者。輕重無犯。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說八敬吉者。一得不差。說敬吉罪。二犯日[4]此吉羅。並得二罪。是故雙結。容是日往。所以言或。
[0649c21] 次明不差說法提。問所以說法。但舉不差。不牒日非耶。答前說八敬不差日非。同犯吉羅。以一罪名。括二罪種。故須並牒。此中不差說法罪重。日非便輕。非但種別。[5]羅名亦異。濫故不牒。非謂說法日非吉。問此戒差不差日非。但犯吉羅。亦可差不差。但有日暮提。答僧差日暮。有法攝尼。尼不敢去。過在大僧。故得提罪。不被差者。無法攝尼。尼無罪過由義微。是明犯輕。但波逸提。不含輕重。故作異名。非之中。亦被差者重。不差者輕。但吉羅通輕重。同結一名。理亦階降。又解不作日差不差。犯無重輕。不同日暮。所以爾者。日暮假僧差不差結輕。日非不假差不差。但犯吉罪。無輕重一。問云何日暮假僧差耶。答以不被差言即犯輙。不待日暮。故知有日暮罪者。明差故言假差。差者罪重。不差即輕。如以女宿。宿即隨緣脇結罪。何須就之。制過三夜。男開二三。故制過三。明假非是女人。故立緣言。未具人男子也。其日非教授發言即結。不是由無不差。後結日非。故知不假差不差。是以日非犯齊也。此律但有廣教授法。無略教授。准餘律說尼吉羅者。謂不被差。尼輙來請教授師罪。尼下二眾。不蒙尼遣。輙往大僧寺。禮拜問訊罪。沙彌亦是無事。住尼寺罪。
   [1]○說法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0650a18] 凡男女有別。居不同處。僧眾舉動。須避譏涉。生人信敬。日詳沒聚。致外情疑。容自壞行。過損不輕。故所以制。
[0650a21] 別緣有六。一是僧差甄去不差。二集尼眾。三教授說法。四日暮相。六說法不止便犯。五分日沒語語提。多論。難陀好聲者。別有難陀。非是佛弟。
[0650a24]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為僧所差。三教授下正明為尼說法。日暮結解。上二可知。教授者下解第三。日暮結罪。
[0650b03] 輕重文四。一教授尼提。二餘受經等吉。三為餘女誦經眾事吉。四境想五句。尼日暮至大僧寺。犯吉羅。下三眾亦然。開中若至尼等寺中。說法不犯者。謂因大會[仁-二+凡]說法。非是僧差。亦可以是都教授處。非尼寺中故。如緣譏嫌。若當尼處。無上過故。所以不犯。五分。比丘語尼言。般陀次教授汝。汝當就彼聽受。般陀食還。自取繩牀。於邊坐禪。尼到般陀所聽教已。日沒捨去。不及城門。觀此文時。似就僧寺教授。
   ○譏呵教授師戒第二十三
[0650b12] 然備德之□人。蒙僧差遣。慈心教授。情存為法。不[2]怖飲食。而見他得利。內生嫉姤。發言譏呵。惱亂賢善。事絕兼益。損處不輕。是故聖制。
[0650b15] 別緣具六。一是僧差。二情存為法。不悕飲食。三生嫉姤心。四發言譏呵。五言辭□。六前人聞知犯。文言生嫉姤心者。若見他得利。心生熱惱。秤之為嫉。忌他有德。恥彼勝己。字之為姤[3]戒。
[0650b19] 戒本二句可知。尼吉羅者。譏呵請教授師人。得吉羅故。亦可大僧教授師。希故吉罪。尼下二眾。譏請教授人。沙彌呵大僧教授師罪。
   ○與非親里尼衣戒第二十四
[0650b23] 凡男女形殊。理無交雜。無緣取與。事招外譏。因交致染。容壞梵行。損敗不輕。為是聖制。
[0650c01] 別緣具四。一是比丘尼。論與尼三眾。俱犯提罪。律雖無文。義亦應然。不同浣衣廢業多少中制。又有希數。五分與尼提。與下二眾吉。作衣亦爾。任雀以說。二非親里。三虗心與衣物。除貿易不犯。四彼尼領受便犯。多非親里親里想疑。俱犯提罪。十律。亦准彼。不須第三非親里想。
[0650c07] 滿足戒本五。一犯人。二非親里尼。三所與衣體。四除貿易。五結罪。
[0650c09] 具解五句。上二可知。第二衣者。有十種如上。竟不出大小。多論應量衣提。不應量吉羅。鉢亦犯提。不應量鉢鍵[金*咨]等吉羅。若二比丘。共與一尼衣。或一衣與二尼。並犯吉羅。此律不問大小。應盡犯提。尼與大僧吉羅者。若就[4]布數。大僧與希。應犯輕罪。尼與義數。宜應犯提。然此戒者。誡無譏無譏制。大僧上尊。與尼譏重。故得提罪。尼是下眾。奉於上尊。生譏義微。故所以輕。五分若為斷理功業事。若為說法。若為多誦經戒。與衣不犯。
   ○與非親里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0650c19] 制意同前。唯以作衣為異。
[0650c20] 別緣具五。一是比丘尼。二非親里。三自送衣遣比丘作。四無因緣。下文若借著浣染治還主無犯。五隨所作便犯。以不待作成。而隨針針得罪者何。答是中多過故爾。大僧上尊。為下人作衣。多生染患。又招外譏。癈脩正業。容作非法之衣。具斯諸過故。隨作得罪。如尼造塔塼塼得罪。此並過多。遮之義永故爾。
[0651a02]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非親里尼。三作衣。四結罪。
   ○與尼屏露坐戒第二十六
[0651a04] 過與女人同宿無異。屏坐為別。
[0651a05] 別緣具四。一是尼三眾。五分多論。三眾俱犯。理亦應然。譏染不殊故爾。若也俗女不犯。此是屏露處因緣露坐。戒本明屏。故知俱犯。三無第三人。四坐便犯。多論。戒比丘坐住。尼起已更坐。隨坐多少。一一得提。比丘起而更坐。一一得罪。若二人俱坐一日。正犯一罪。祇屏坐一比丘。俱坐一尼益食。益食去時一一提。比丘應起。不得嘿起使尼疑。應語言我起。不爾尼起也。若通料簡。兩門分別。一離合差別。二開親非親。離合有二。一道俗離合。二具非具。初門者。問所以觸通道俗二女。合而總制。此中坐戒道離禁。何意如是。答觸對結罪。義便故合。此對結罪。不便故離。以文言比丘觸女即通解。道俗二女俱殘。下云比丘□夷者。即亦通結二男故。隨便合制。此坐之中。僧對二女坐。俱結提罪。實亦應合。但結尼罪不便。以尼共俗男坐提。共比丘坐。若合制者。正欲結尼僧邊吉羅。謂俗亦犯吉。正欲結尼俗男坐提。謂僧邊亦提。有斯不便。是以離制。若爾尼制五衣。俱得提罪。如比丘對二女坐。大僧離三衣提。如尼對俗男坐提。大僧離餘二衣吉。如尼對僧坐吉。亦望比丘。結罪不便。所以尼離衣宿戒。合制者何。答若據三五結罪。非便實雜。莫不皆對受法。以辨離宿之義。是故合一。又對二女坐者。且就道俗有寶無[1]等寶故須離制。又問前同室宿。二女合制。坐及同行。所以道俗即雜。答同室宿中。若俗別邊。應立二戒。且就女境無殊。結尼罪便。故合為一。此屏坐中。若以女境處齊。亦應合一。且就異相。道俗兩別。寶無寶異。結尼罪不同。是故別制。又開緣異。僧與二女坐。盡有教授不教授別。尼對二男。並無教授。若論同宿。俱無義等。又行中開異不開與女無開尼有恐處故。道俗兩別。問所以與尼同坐屏露合制。俗女之中。屏露兩分。其義何也。答今就尼境不別。無寶別處齊合一。就俗女境同。亦應合一。但屏露有異別。故屏露離制。問所以俗女屏坐。更分復兩。尼中即無。答俗女對夫。故有常處。可言強坐。尼無可知。坐開四人。屏開三人。有斯別狀。道女一戒。俗女制三。第二具非具觸者。及麤宿等。過緣如上。並婉二人。與衣作衣。偏尼具戒。作與義數。故所以制。下之眾異此。不犯亦可准。多五二文。與衣亦同犯限。第二開親非親者。與衣作作直是營造中。過人不同處。所以開親不犯。自餘觸宿坐行。乘船等戒。以是處同。外人但見宿坐等事。生譏義等。故不開親。
[0651b21] 戒本四句可知。辨相具釋。尼所以輕者。上尊共坐。盡容教授。志不自由。情過是微。故所以輕。不盲不聾開前盲而不聾句。不聾不盲開前聾而不盲句。所對有異有故兩句。自下諸戒。有如此文。咸同此釋。
[2]四分律疏卷第五本
四分律疏卷第五末
   ○與尼期同道行戒第二十七
[0651c08] [3]□□□□□為別。
[0651c09] 別緣有六。一□尼三眾□□□□□□□相逢者不□□□□□□□□□□□□□□□□□甄去異□□□□□□□□□□□□□□□□□□□吉□□□□□□□□□□□□□□□□□□□□□□□□□□□□□□□□□□□□□□□□□□□□□□□□□□□□□□□□□□□□□□□□□□□□□□□□□□□□□□□□□□□□□□□□□□□□□□□□□□四除□□□□□□□□□□□□□□□□具釋上二可知者疑已下□□□□□□□□□□釋第三道界分齊若比丘下。解□□□□□□□□女弱要馮丈夫以為伴授情過是微所犯吉。五分。從此聚落。到彼聚落。及無聚落處。番句犯提。
   ○與尼期同乘船戒第二十八
[0651c23] 譏過同前止以船為異。別緣有六。一是尼三眾。[4]共期三同乘一船。除異船不犯此戒。四作順流上下之意。為□度船失。師濟不犯。五無因緣甄□命梵力勢所□□□□不得□□。多論。若船有多□衣期無罪。六□□□□□□□□□□□□□隨境業多少犯爾□□□□□□□□□□□□□□□處譏損非輕□□□□□□□□□□□□□□□別船並去及□□□□□□□□□□□□□□□期同乘船雙□□□言□□□者。舉乘船之意。與俗女同船。亦□犯□此略不彰下房舍文共女人上□□言。佛言聽直度知上下。明亦同犯。若准此義。第一緣應言人女。
[0652a10] 戒本五句。一人。二與尼共期。但同道船行。情各別趣故開不期。坐無所為。同處譏重。故不假期。三同船上下意。四除直度者。以直度非久。故聖亦開。五結罪。
[0652a13] 辨相之中。別解上三。下兩合釋。祇律十多。並越界方犯。不同此律。
   ○食尼教化食戒第二十九
[0652a16] 有四種過故。一者遣尼歎己德行。相美求利。長己貪結。懷於正命。知足心故。二偏心曲歎。現情親好。招致外譏。損處不輕。三令施主隨言。供養無德之人。即是損惱主。闕奉福田。獲反報之益。四毀呰好人。令他施主。於勝福田。不生敬重。又是[1]總亂賢善。具斯多過。是故聖制。
[0652a22] 別緣具四。一是尼歎德教化食。二知歎。三受得。四食之咽咽犯提。不被歎者。聽食無罪。以其屏歎。不對眾前。無應呵不可之咎。是故聽食。不同提舍。尼中對眾。指授詳心。容隱嘿不受呵。舉眾情過。咸犯可呵。祇尼言某甲從眾多聞。精進當須。通請一切是讚。若言眾主多聞。為是比丘。通請二十人。一人是讚。餘人非讚。若有如是讚。食時展轉相貿。食不得持去。若比坐不淨。不喜貿者。當念此鉢中。是某甲許我食無罪。所以不開病者。俱但使不歎病與無病。得食無罪。何須開病。若欲病者。高德必毀呰好人。猶是犯位。何有病開。所以不開別食七緣。凡聖人制戒。開則通其益。遮則防其過。彼施心欲令益彼。故開諸緣。此無施心。歎而求索。惱他招譏。故不開七。又未曾成足故。不除餘食法開。又開成損故。緣起二。初至龍已來。毀歎求食。起有漏過。二居士已下呵。
[0652b13] 滿足戒本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讚歎教化。四得食。五除開緣。六結罪。此六句中。第五除緣略而不解。一三四句別解。彼比丘下合釋二六兩句。文三。一正釋犯提。二外用犯輕。三境想四句。差降衣所以輕者。財物利重。情著難捨。又是別屬理無通用。勸捨義希致受不數。是以犯輕。食無獨食。勸辨義易。致受義數。是故制重。燈油外用。歎勸亦希。是以犯輕。大僧歎歎尼義。致受不數。故尼犯輕。
   ○與婦女期同道行戒第三十
[0652b22] 制意同前。唯以俗女為異。
[0652b23] 別緣具六。一是人婦女。二共期。三同一道行。四不離見聞處行。五無難等緣。六隨所越界分齊便化。但使共期。問第三人多少皆犯。以非同法。不類於尼。開多伴行。昔解開第三人者。下文無故。十云。若與王夫人等。期行不犯。祇與母姉妹。行息發去時。呼言來勿。不及伴犯提。若言去勿伴無罪。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同行之境。三共期。四同道行。五結罪。辨相具上五。
   ○施一食過受戒第三十一
[0652c07] 篤信居士。割捨家珍。造立住處。樹心一食。俟他僧眾。宜量其分。稱總而受。即彰內有廉節之心。外不總施主。今久正不去。過受他食。長貪總物。敗善增惡。過損不輕。故所以制。
[0652c11] 別緣具五。一非親居士。限施一食。二知限一食。三無病請住因緣受食。五食則便犯。別食七緣。獨開病者。然病人苦惱。去則成損。住則有益。施主體知。不生譏總。是故聖開。別眾食中。開施主請。與開六無損。此戒一食。後無施心。若六緣開便成損惱。故無餘六。曾前一食。更不聽食。餘法不治。故亦不除。
[0652c17] 滿足戒本五句。一施一食處。二無病者。反舉開緣。三比丘犯人。四應一食者。食之分齊。五若過下結犯。
[0652c19] 辨相之中。先解第三人。次解初句一食處。次食者已下。解初句第四句中。食謂時食。除三藥輕故。次病者已下。順釋開緣。次若無病比丘下。解第五結犯。所以食重衣輕。答食資最急。人喜過受。又復受用。體懷損惱施主故。所以重施主故。所以重施主。造立福舍。安儭身衣。聽一夜受用。不聽將去。過受義希。雖過受用。衣體不壞。猶屬施主。損惱義微。故所以輕。燈油塗足油等。雖體盡壞。身外受用。過受義希。是故犯輕。
   ○展轉食戒第三十二
[0653a04] 然篤信居士。供辨美食。延請眾僧。怖存受用。而今許而後違。使他飲食徒設。而已無供僧之益。損惱施主。其過非輕。是以聖制。受前請已。復受後請。互背彼此。稱為展轉。故曰展轉食戒。
[0653a08] 別緣具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請。二體清淨堪飽足。三更異處受五正食請。四無因緣。謂除有病。及施衣時。捨請因緣不犯。五隨食即犯。以初二緣。前請對第三。後可為三對四句。一前後俱正提中。二差五。次一俱不正下三。背吉羅。次足不足為四。初前後俱足。背犯提罪。次三差互等。並得吉羅。次淨不淨為四。俱淨前淨此二背提。餘二背吉羅。緣文二。初至如法治。在阿那頻頭。食稠粥背請。二爾時世尊已下在羅閱祇食五正背請。前犯文二。初因沙[少/兔]請故。聽食粥因緣。二有少信大臣已下食稠粥背請。前文中三。初至啟尊已來明施粥緣。二爾時世尊下聞聽食粥。遂受三種藥粥。一是時藥。謂胡麻乳。二七日藥。謂蘇油。三盡形受藥。謂薑椒畢鉢。佛歎食粥。五利如文。祇有十利。如偈言。持戒清淨人所奉等。三時阿那已下諸居士等。慶得脩福。第二背請。起過中文三。一舉。二請以為犯緣。文二。初受前請。謂是所背。二時阿那已下送稠粥。復受後請。第二諸比丘先受下正明食稠粥犯。三少信大臣下呵責。於中文三。初至莫怪發覺所由。二少信嫌之已下呵以白佛。讚歎說法。別合悟道。三以此因緣下呵責。立制文言。若書不合不得食。若食如法治者。若先無請。及不更食。全自無犯。今言如法治者或先受請。即犯背請。或後更食。但成足緣。名種未揩。欲以一文。結前背足。但言如治。問受他請已。請旦自食稠粥粥。或中時不去。白食己食。或食僧食等。犯背請不。答應赴不赴但犯。非小不犯背請。以盡非是請。故不名受。後背前惱。微小罪故。五分云。若食僧食私食不犯。第二食五。正背中文三。一是犯緣謂前後。二讚如上時諸比丘下。正彰背請。三爾時樂師已下。呵呵中反三如上。
[0653b13]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展轉食。三除開緣不犯。四結罪。時者已下誦前第三。問戒本所以。不言衣已竟等。答除餘時者。是以此文中。先舉其犯。後除不犯。前長衣等者。先除不犯。以取犯時。以其專不專不故。所以語異。亦可此等三戒時。與施衣合故。對下解便所以語異。
[0653b19] 辨相中解第一可知。二從展轉下釋第二。從病者已下解第三。從若今日下釋第四結罪輕重。所以開病者。病人苦惱。若不開所宜形命難立。又施主體知不譏惱。故背無罪。非情所忻。十二月常開。不局時限。施衣開者。有二義故。一為益比丘有待之形。假衣資養施。則不受後須難得。恐無理求多生患。二者為利後家。施主使衣食二施。獲得兩種。反報之福。為斯二益。故聖開許。衣利既重。或長貪結故。以時開之罪。非一切時故。文言一月五月。若復有餘施食及衣者。前言一月五月。是時捉時望衣食。衣食是時家之餘□。單時無開。要假施食及衣。故言若復有餘施食及衣。依十律。若就時中。前家食請。作頭三句。一前家食請。後家衣食請。德背無罪。二前家食請。後衣請取衣無犯。還前家食。若取衣已竟日不食。違信吉羅。三前家食請。後亦食請。背之犯提。又若以前家衣食。作頭有三句。一前衣食請。後亦依衣食請。背之犯提。又若以前家衣食。作頭有三句。一前衣食請。後亦食衣請。聽背無罪。以其後衣成可多。及脚好故。二前衣食請。後單衣請如前。三前衣食請。後食唯請犯。依五分。第三戒本言。若比丘數數食。除因緣波逸提。□因緣者。病時依時施衣時。准此即似施衣一切時。開衣時者。一月五月。單時無衣。亦開無背。此不同彼時。假衣食單時不開。外亦無開。亦可同彼。細解至下別眾中釋。問別食七中。開二餘不開者何。解言。作衣行道。船行大會。彼以飲食難。得施主請食。比丘有益。復不惱施主。是以須開。此中既有兩家。請食便豐。何容得因作衣等四。開背取後。便生貪結惱前主。損而無益故。此不開沙門施食。彼戒為欲少益。外道復無施主可惱。由是聽許。此中若開背佛弟子。受沙門食者。損佛弟子。失利深重。開成大損。是以須禁餘食法者。亦非對治。
[0654a01] 次解第四文二。先教捨請不犯。二若比丘不捨前請已下正結背請。先釋前文。若得多請。自受一請。餘施與人。無背請罪。要須實捨。即使前人。有得食之益。又念施主。無徒設之惱。此理應爾。同五祇二律。作念而捨方便開。通得防背罪。然前無實益。饌猶塵陳。五分。
[0654a06] 阿難受長者食忘。先受請垂食。為憶言可攝食。我先受請。長者恨言。云何受已中悔。阿難馳往。白佛言。若有是緣。應先心念。施作是念。我請分與某甲比丘。然後可食。因此遂解。僧祇。六念四門解釋。一列數釋名作。二念方法。三辨對治所防。四解妨難。
[0654a11] 初門列名者。比丘當知日數。應施食知臈數。憶所受持衣。別眾病不病。於此六法。繫心不忘。稱之為念。念體無六。隨緣有別。於六生念。
[0654a14] 第二門者。第一念彼文言。若人問今日幾不得逆。問昨日是幾日。當一日二日。乃至十四日。及十五日。及月大小。悉應知故。須月大日大小日。數心念口言之。一說。第二念比丘清且。當作施食念。今日得食施某甲。某甲於我不計我當食三說。第三念文言。日日自憶。若干臈數者。念已受戒。太歲所在。日月時節。夏臈分多少一說。第四念文言。當憶受持三衣。及不受作淨者。應念我三衣。受持長。則已說未說淨旨念。當時說淨一說。第五念不別眾食一說。第六念文言。若病不病作法。應言有病念當療治。或若無病之時。冥念依眾行道一說。
[0654b01] 第三門辨對治者。謂正以作念法有對治。然念所為有兩。一為生行。二為防愆。言生行者。念雖有六。義令為二。第一念者。知月日大小。為識說戒時節。念遵脩清淨行法。既識戒相。次須赴行。行要分二。初之三念。明修自行。次下二念。成眾法行。自行復兩。二四兩念。內外資緣節量之行。治義雖同。內異故。須分二念。第三一念。若慢高在心。法水不住。正憶年臈。離高慢行。眾法行中。初一揣食。不乖脩和合行。又表法食無隔。次明榮進趣道之行。言防過者。對於五篇。准說可知。
[0654b10] 第四門。所以第二念偏須三說餘五但一。解言。第二念一防不作念吉。二防背請逸提。防二罪故。所以須三。餘之五念。但防不作念吉。本不防根本之罪。闕此一義。故但一說。問第四念何以不作念竟防不說淨長。波逸提。解言。衣本別屬不得。即當說淨。是以不防。食味是通。是以得防。若爾別眾食。亦是味通。作念竟時。應防別眾之提。解若當聽者。致今乖破。為是不類。上來作此。防二罪故。須三說者。謂依祇說。提吉合懺。作念緣防。亦除提吉。故須三說。又解不爾。如第四念作念。雖竟已外。猶有根本。可使根本之外。別有不作念罪。今第二念。正防根本。作念竟時。無別根本。何有猶不作念。得提罪時。根本之外。別有不作念罪。如似羯磨。正防離宿。若無法離宿。犯尼薩時。捨墮之外。無別不作法罪。此亦同彼。又如六年說麤[雨/復]藏處分說淨等。二持犯者。類亦皆然。是第二防根本。無別不作念罪。問但防根本。義容可爾。所以須三者。答防根本故。根本提罪。已起三悔。今防未非。故還須三。餘之五念。正防不作念故。已起之罪。一說責心。今防未非。故還一說。若爾提寶掘地壞生同誦中。若不言者。是知是是等。得吉羅者。豈非根本之外。別有不作法罪。答不同。此約目背。故唯根本。無別失法之罪。捉寶等類。並就教中人說。故使別有失法之罪。頗有作知淨語。得目掘壞畜寶等。以不故知非類。既知三一。所以若准祗時。不問有請無請。成須三說防提。以彼名為處處食戒。豈可一日全無食處。但使標心定處背。皆有罪故爾。若此律十誦。名背請戒。復存後釋。一三說者。若也無請。此第二念。令不須如其有請。或不作念。或可一說三說也。以對自起。或可互背前後二請故爾。所以獨防根本者。以味通故。餘義如前。
[0654c15] 自下正解背請結罪。旦如一日受十請。若食最後犯一提八吉。以其初一是前。餘八是後。若背後九得九羅。若食中間比說可知。伽論。若受前請。往至請家。坐上未食。若更有後家送食。若食後家。犯背請罪。若先食前食已。即坐上更食後家食不犯。開文若請與非請處。隨食不犯。或食已更得食者。受前家食已。更受後家食。或容犯足不犯背請。或一處前食後食者。謂一施主并設五正食。雖有二施主。一故亦無背罪。或容犯足。
   ○別眾食戒第三十三
[0655a01] 制不聽別眾食者。有二義。一慈愍白衣家故。然揣食有限事。難普周人。劣易供多。則傾竭生總損重利淺。故所以制。二為攝難調人故。恐目結別眾羯磨。以總眾僧。為斯二義。故制不聽。同情別食。
[0655a05] 次第二釋名義并解。與別眾羯磨。并同異相。言別眾食者。能別之人。食處成眾。以眾別他。不共同味處得罪。故曰別眾食。所別之處。豈可無眾。然下律文。別眾食者。謂四人若過。故知就能受名。以所別中。一人亦犯。若就所名眾者。濫別犯故。五分。若於眾中。別請四人已上。是名別請眾食。尼如是。若始受別請眾食。既往而分受異請。不復成眾不犯。言其破僧。約就所者。以彼三人不犯故爾。
[0655a13] 次辨同異。有七不同。一諍名不同。所以別眾食中。不言別僧。破羯磨僧中。不言破。答人雖有四。不秉法故。但言別眾破僧。彼此並有四人。俱秉眾法。故與僧名。若互□名者。此彼各濫。若此名僧。謂待康法。若彼名眾。謂不秉法犯。是以伽論。此眾四人。作羯磨時。所別之處。乃至百千。但不秉法。皆名別眾。不名破僧。故知不秉法者。但得名眾。即是僧名是局。眾名是通。若爾僧伽西音。此方名眾。何得西音即局。漢名是通。故知不爾。今解僧之與眾。梵漢之別名。彼此互彰。斯皆無妨。此舉名。彼從梵本。細解如破僧。違諫中說。
[0655a22] 二能別不同。別食能別。要四人已上。是犯位。三人不犯。文言但請三人故。所以爾者。四人已下。上有其兩過。一揣食有限事難。普周人少易供。多則叵濟。恐惱施主故制四犯。二來四人已上。同情別食。恐合計興謀破僧事起。為遮此二。是以制犯。三人已下。無上二損。故聽無過。法食無限。理宜詳遵。多則轉妙。故能別處。不限人之多少。但使作法。皆應盡集。別則成犯。
[0655b05] 三所別不同。多論。食難得處。所別四人已上。開使不犯。以食無倍供故。若別三人已下犯。以容兼濟故。若食易所別之處。莫問多少能迷犯別。若依此律。村落既小。食復難得。彼此限局。各不相通。所別之處。不問多少。悉開不犯。法則不爾。所別之處。始於一人。乃至百千。斯皆是犯。以法食無限。理宜詳遵。唯多為妙。為是成犯。
[0655b12] 第四得罪不同。又復食中。別若食若不食。或食正非正。能別之處。一品提罪。法中不問多少。但不秉法。能唯犯吉。設秉對手。亦但吉羅。四人已上。秉正眾法。方妨破蘭。為以食是事資。即惱情重故。一切犯提。法就正非正別。所以階降。又復此二。能所各定不定。可以思知。
[0655b17] 五約時不同。如別眾食。時中成別。故立具緣。言須在時中。法則不爾。謂取秉法。以辨時故。下文言。同一界內。作羯磨時。有不來者。
[0655b19] 六就處不同。食中當時。以無即秉法故。自然作法二處。俱成法中能別。三人已上亦同。於食四人已上。其唯作法。但除結界。
[0655b22] 七開緣有異。食開僧次。以是人不定故。表無同情。又兼益施主。故須僧次。但食資食。方成益。故無與欲。設若與欲。猶望僧無福。既無僧次。不免同情。故無欲開。法食無限。多則轉妙。何有難濟。開僧次法。若當差往。不免乖別。理須盡集。故無僧次。如七百結集中。簡眾取欲。亦非僧次也。法食理資遙心。表和此彼和。此彼獲益。故開與欲。
[0655c05] 次解具緣通緣如上。別緣有七。一有施主。二別請別乞。三五正食體清淨在時中。四食處成眾。五知界內不盡集。六無因緣。七食便犯。
[0655c08] 先釋初緣。所以須有施主者。甄去四方僧食。無別眾罪故爾。多論。若遮護僧食犯。盜僧祇罪故。報恩經。知事人與容惜食。九十億劫。生屎尿之中。其形似人多手足。若現前僧。各自出食。共一處食。雖別他。不與不犯。別眾以各自食己食故。言施主者。論釋不同。善見一解。要是俗人。作施主。有別眾罪。以其在家白衣儲畜食。具容有別請。受心供養。恐人多難濟。損惱施主。為是聖制。不聽別眾。是以律言。慈愍白衣家故。出家之士。少欲自居。乞食濟己。何有別請作施主之義。明知出家施主不犯。故論言。沙門施食不犯者。或同法沙門。或外道沙門。若依多論。道俗施主。皆犯別眾。故論言。一比丘出食。三人無食。共一處食。餘三人犯提。食主無犯。以自食食。無所惱損故。又此律言。沙門施食者。在此沙門。釋子外諸出家者。及從外道出家者。是故知內道。沙門亦是犯限。前言慈愍白衣者。且就俗說。
[0655c24] 次第二緣。雖有施主。若僧次請者。情無簡別。本自無過。是故須明別請。別乞但僧次。請有二真。言僧次請者可知。或復若言次第。上坐若干人。亦是僧次所攝。以人不定故。如五分說。上頭無人。即是上坐。故知不定。別請亦兩。一若標名。以請故宜別請。二以法取人。亦是別請。如或言禪師十人。即不攝法師。律師即有甄簡之異。明非僧次。故律。鹿子母白佛。及別請五百羅漢。明日食。佛嘿然受請。阿難明日與佛請食分。庶子母先喚阿難。入舍已閇門。往日時到五百時。人各以神力。乃至坐上出者。然後行食。阿難先自食已。方送佛食分。到已授食。阿難白佛言。今日庶子母。別請五百羅漢食。佛知故問。僧中請一比丘不。答曰無。佛言庶子母。別請五百羅漢食。佛知故問。僧中請一比丘一。答曰無。佛言庶子母。無智不善不僧中。請一人。佛語阿難。若僧中請一人者。因是後身大功德。得大果報。得大利益。佛語阿難。若僧中請一人。得大福德勝。別請五百羅漢。其福甚少。准斯文說。故知以法請人。明非僧次。假雖別請。若界內有僧次者。亦是不犯。故多論云。若大界內。有檀越。別請四人與食。不請界內僧。不送一分食。與雖界外僧次來。猶犯別眾。要請界內僧次一人。或送一分食不犯。若去寺道遠。不得送此一分食者。應即取此一分食。次第行食。即是僧次。食亦表無過。既言要須界內僧次。是中別請。僧次相對。四句料簡。或前僧次。後當處遮。約即成別請。或前後俱別。此二犯提。或前別請。當處無遮。後成僧次。或復前後俱是僧次。此二無犯。若比丘於其食處。有餘比丘。教化勿遮。若不能不遮。應教施主。次第唱臈。而入乃至一人。入已餘者。縱遮皆無別過。若長時請食。於初月唱已。乃至九十日供養。皆不須唱。若初日不唱。須日日唱。方無別罪。若聚落中。先無僧寺有施主。別請四人與食。應打揵推。表無情乖。不問男裏。比丘有無。一切無過也。言別乞者。或四人一時乞。或令別乞。各不相知。而同一主。但使食處眾滿。而共食者犯別眾。故律文言。調達別將四人。通己為五。家家乞食。佛即呵制。為二事利故。多論云。若四人各自乞食。於一處食。亦無別罪。若唯見論四句中。初及第四。是犯可爾。第二句各去一時受食。各處食犯。以受食一時故。此義稍難。豈可受食時犯。不約咽業故。此兩筒四句。義不須論。
[0656b15] 次第三緣。若非正食無有充軀。長道之義故。須五正食。是以文言。食者飯赴等。問正食犯者者。法別眾中。亦可眾法方犯別眾。答法中無僧。即對手等。法豈可無僧。不成眾時。唯食非正。故非類也。若食不淨不合。與諸比丘同味。不犯別眾。須言清淨。若爾非法羯磨。不合同遵。應不犯別眾。答非法詳聚。容可飜非為。如故制有別眾。食已不淨。設往不能迴令作淨。往而無益。是以不犯故。如文言非法別眾。若爾何故觸惱戒不。與欲戒開中。若非法羯磨。喚來不來及否。與欲不犯。答彼是事非。如破僧損減等。故所以開。此言非法。謂是七非。故亦有別也。食雖是淨。若在非時。亦無同味。假別無愆。故在時中也。食雖五正。若食處非眾。亦自無罪。故須第四緣。食處成眾。謂同類好比丘。四人已上。一時受食。有異計義。方犯別眾。故多論云。三比丘一尼。三比丘一沙彌。三比丘一柱心。三比丘一滅擯。三在地一在空。三界內一在界外。尼等狂擯。不落僧數。在空界外。復是異界。不相足數。並悉不犯。又善見云。若四人中一人。覆鉢不食。亦不成犯。是故要須。是同類好比丘。同界內一處食。方是食處成眾。簡上異類。一人[雨/復]鉢等。是中多論四句。一食主。一盡集。一處食。大善無過。二食一處異。彼此雖別。以食味同故。亦是不犯。若界內。更有餘人。二眾俱犯。三食別處一。如僧盡集一處。未食僧食。有一施主。就坐上次第別請。四比丘與食。此四比丘犯別。以有僧食可食。不落大落。大眾開緣。四食別處別彼。此二眾。若不互請一人。及送一分食。此彼俱犯。食雖成眾。若界內集。亦自無罪。故須第五。界內不盡集。多論界有二種。謂自然復二。謂蘭若拘盧舍。聚落自然。方七十三少半。此等自然。及布薩。界內若別。一人不盡集。作有比丘想犯。提疑心輕。無想不犯。若別狂擯。及以沙彌。不集無罪。
[0656c21] 第六第七至文中解。闕緣比說。
[0656c22]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別眾食。三除開緣。四結犯下。言餘時者。誦前第三。不屬第四。
[0656c24] 釋開緣中。六門分別。一定開緣及釋名。二長短。三共別。四寬狹。五相攝強弱。六對餘同異。
[0657a02] 先解初門釋名對文說。言定緣者。此開緣中。病及下四。此還為五作衣施。此二義含作衣時者。謂一月五月。為作衣故。求食作衣。事恐難成。佛開別請眾食。言衣時者。一月五月。福饒時故。即得別食。施衣者。汎爾施食。并施食者。亦聽別眾。即可為三。謂作衣一直衣時。二施衣時。三通及前五。八種開緣。問所以知者。答五分數數食戒。第一隨開除病故文。若比丘數數食。除因緣波逸提。因緣者。謂病時。第二時世尊。聽諸比丘受迦絺衣。不犯五事。諸比丘念。為是衣時不犯。數數食衣竟。亦不犯取。白佛佛言。衣時不犯。過衣時犯若比丘數數食。除因緣波逸提。因緣者。謂病時衣時。第三有諸白衣。知比丘不得數食。念言。我當方便。為諸比丘。作衣來受。并得供養。即便作衣往請比丘。比丘言我不得食。但與我衣。白衣言。若食我食。乃當與比丘。念言佛聽我以施衣故。數數食者。可不乏衣。白佛佛言。聽為施衣數數食。應如是說。若比丘數數食。除因緣者。病時衣時。次至別眾食戒。牒制隨開中。第一除病。次言衣時施時。如數數戒說。次作衣等。開未下。滿足戒本。言因緣者。病時。衣時。施衣時。作衣時。行路時。船上行時。大會時。沙門施食時。具列此八。今此律中。總言施衣時。下廣解中。施衣時者。一月五月。及餘所施食。及衣類。彼五分亦可為八。
[0657a24] 二長短者。分二病及施衣道行等四合有六。開病及道行等五。以前緣為時。緣既無准。豈得定時。婉十二月有。則便開施衣一種。雖情所貪。以衣利重故。一益施主。得二反報。亦利比丘施時不受。後須難得。恐無理求索。妨癈脩道。隨施聽受故。亦時長衣一間。受利時定故。限一月五月。不問有衣無衣。雖別不犯作衣時。一亦唯一月五月。故律文自恐已迦提。月中作衣。恐比丘不得食。疲苦故請比丘。佛言聽受文中。不言及餘時。作衣故不通。問直就時中。自得別眾。何須言作衣耶。一解文言。乃至衣上。作馬齒一縫。故言作衣。又可是作衣。月中此舉受衣時。無竟本計長時故。極至一月五月受時。最少下至作一繼衣。亦是時富饒。故曰乃至一繼。
[0657b13] 第三共別者。施衣大眾沙門。此三共有施衣。沙門以據前境。又復相假。為大眾故。此三開但有必共。餘五不定。非無共義。
[0657b16] 四寬狹者。以斯八開。對於僧次。僧次緣寬。益自他故。又福利施主故。餘但開緣。無僧田益。故所以狹。八自相望前三共。緣不辨益。及自他以共有故。餘五俱狹。但能自益。不能潤他。故下文言。無緣者。白出以餘有緣不益我故。
[0657b21] 五相攝強弱。若在施衣大眾沙門。此三開中。假有餘開。但大眾等。三緣中攝。以其不以餘緣故開。以無餘緣亦不犯故。餘五相望。縱令離緣人食。各自緣攝。或同可知。
[0657c01] 六同異者。七八局。此水陸兩行通。於洗浴有同不同。衣時等三。通在德衣利戒。病緣少寬。然有差別。隨前所說。次對戒本。唋釋開意。病人苦惱。若不開者。無以存濟。又無異計惱僧之義。是以開許。作衣久延。恐癈正業。故施衣者。益及道俗故。真言衣時。一月五月。是受利時故。道行船行。此二多對。又復食難求故。大眾集者。眾多難濟。故所以開。沙門施食者。為少益外道故。問如外道請等無意。如何乃言。為益外道。聽別請食益。此文不了。如五分瓶沙王第。名曰迦留。事一種道。而年年普誦。九十六種沙門。作一大會。釋子不受。別請眾食。而力不能廣及眾僧。以是闕無佛道沙門。愁憂不樂。念言云何致沙門釋子。唯當委王。然後可果。便以皇皇以第意白佛。佛因遂開。沙門會時。受別請眾食。此以准餘。並是不盡故。言但請三人。明有所別。又有人言請者。作別請之心受者。作別之意。四人食犯。不假所別者。深違經論。上來病等。五个別緣。但能自益。不能潤他。若及他者。令三人不犯。所以無緣者白出。若爾者。何故見論。病人足四一切不犯。解。彼言病人。不謂癡狂等。病以足四。一切無過。此中病者。輕故自益。不能及他。彼論。五種足四不犯。一不請。二乞食。三沙彌。四鉢盂。五病人。故知彼病不同此輕。
[0657c22] 下辨相中。前二可知。病者已下。釋第三開緣。餘如前。大眾集者。五分。諸佛常法。歲二大會。春未月夏未月。諸方問訊。以眾多故。次請甚踈。乞求難得。比丘念言。若佛聽我等。大會時。受別請眾食者。不致此苦。白佛遂開。但大眾集者。解有二義。一大眾者。謂八人已上。名為大眾。食無信供。又是難得開使不犯。七人已下名為小眾。食雖難得。容有兼濟。故亦不開。是以律文。將開大眾集時不犯。反解小眾是犯。故言食足四人長。一人為患。以不開故。由此一人。令他四人得罪。名之為患。又更一解大眾者。四人已上。名為大眾。故下尼律。不白大眾。令知廣解。文言大眾者。謂四人若過。以斯文證。故知四人已上。名為大眾。又復此文。大眾集時者。食足四人長。一人為患。此是兩家聚落。東家限與四人食。西家限與一人。彼此二家。施心限局。各不相融。餘處乞食。復是難得。若不開者。西家一人。與東家四人作患。由是患故。開使不犯。此謂舉患。以開不患。如是乃至百人長。一人為患者。但使食難得。悉開不犯。是名大眾集時。
[0658a16] 次解第四結罪文二。初先教比丘食之方軌。二若比丘下違而結犯。前文四句。初四一對初句無緣。聽白出。第四有緣聽白入。中二。一對人少隨意食。人多分眾食。初四白入出者。謂有緣無緣。雜釋疑白入出。初句無緣。須白出者。彰餘非僧次。但是有緣故。食不能益我。故須白而出。外人無緣不得入。此遣眾外疑故爾。第四句有緣。須白入者。為顯我非僧次。但是有緣故。食不能益他。若其無緣者。須出去此除眾內疑。此二白入出者。謂對餘五說。不論三共緣白入出也。中二句者。初句眾少隨意食。次句分二眾食。此兩純無緣無疑可釋故。不須白入出。但使眾不成。故聽隨意。不明純有緣者。謂三共緣及餘五。有共義等。此亦不須白。第二違教結罪。一結別眾提。問別眾食何。不計境多少。而言咽咽從業者何。答佛本制意。為慈愍白衣。恐惱眾僧。制不聽別。不是專為損。於所別何須。偏約所別。隨境結罪。又假眾方犯。貪心故食。但隨業得罪。問所以但結緣不白不結無緣□不白耶。一解得食不得食別故爾。亦可文略。
   ○取歸婦價客道粮過三鉢戒三十四
[0658b11] 然歸婦價客。捨己塗粮。施諸比丘。理宜將護。依限而取。今乃過取三鉢。令食磬竭。長貪違教。損惱不輕故以制。
[0658b14] 別緣具五。一歸婦食價客道粮。二知是。三無因緣。除有病緣不犯。四取過三鉢。多論。若上鉢。取一鉢無罪。取二鉢犯。中鉢取二不犯。三則便犯。下鉢取三不犯。四鉢方犯。文言過三鉢者。謂就下鉢為言。若一人取一鉢。前三人不犯。以不過限故。後一人犯。以前三語莫持來。而故往取。過在後人。又復過三。是以後犯。五出門便犯。就緣二人二。初取歸婦食。起有漏過。伽若乖此名瞎眼。十名睞眼。如五分不復須汝瞎女。祇中此女端正。恐王強取。我當為作不吉之名。王果欲取。以名不吉。遂適餘人。二波羅捺下取價客食犯。
[0658b24] 滿足戒本三句。一犯人。二至白衣已下開受分齊食之方軌。文三。初施塗粮。二若比丘下教受分齊。所以開齊三者。為令施主。獲反報之福。亦令比丘資長道。三還僧伽灆下教食方法。第三若比丘無病已下正明過取違教。結犯反上。第二開受等文。此出門犯。不分小罪。文不了故。所以別眾八緣。但開病者。病人苦惱。若不開者。無以齊命。又施主體知。不生譏惱故。所以開餘緣。若開或有損惱。既出門犯。何假殘法。
[0658c08] 辨相具解第一可。第二白衣已下。乃至三鉢來。正釋第二教受分齊食之法□。於中文三。一解白衣家與食。二病者戒本文略不解。今此解前除病。三若比丘下。合解開受方法。食之儀軌文中食。及持來告知等。文四可知。第三若比丘下解戒本。第三結犯輕重四文一。提三吉。五分過受。及不分比丘食。俱犯提罪。祗中亦爾。又言若女及僧客。去後不犯。
   ○足食戒第三十五
[0658c16] 凡食以充軀為用。過則長貪。少復不足。事須節量。但四大身力。報有強弱。致聖將補。有四種之差。始於一揣。終至作餘食法。咸是節量。隨根之法。令第四人。不作殘法。再食五正。長貪妨道。違教愆深。故所以制。
[0658c20] 別緣具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捨威儀。四無因緣。除有病。及作殘法。因緣不犯。五更食隨咽犯提。
[0658c22] 緣中有二。初至得便食之下明不作餘法起過。第二呵責。前文復二。初至法食。開作餘法。二舍衛已下不作起犯。初文有四。為上行人說。一食法。二時諸病比丘雖得已下病人苦惱。開聽午前數食無罪。三時諸病比丘若得已下病人殘食。體是可惡。不須更作餘法。聽食無罪。四聽食已下正明非病人殘。是其淨食。作餘法而食。初文有三。一說一食法。二時比丘聞已下說一坐上飽滿了前一食之制。三諸比丘下了前第飽滿之教。初說言一食法者。謂對上行。說一食法。嘆譽一食法者。嘆一食功能。省緣知足。亦可嘆彼能行。依此聖教。成知足行。第二文四。一依前聖教。服不當法。致身損瘦。二時世尊下慈悲撿問。三阿難已下具以啟和。四佛告已下了前一食。故曰於一坐上食飽滿。第三文四。一雖依飽滿。通正非正。故猶損瘦。下問等可知。即是了前飽滿。故曰於五種食。一一令飽滿。
[0659a14] 第二開病文四。如第三亦四。第四開作餘法。因制一食故。棄餘聖者。為益施主。比丘無損。故開殘法。於中文兩。初僧食作殘法。二復有長老下因乞食餘。謂檀越衣。作殘食法。此二文中各四可知。昔解凡作餘食法。應先淨人邊。手受食已。對未足食。比丘作之列。祇要具五法方成。謂五不離。如彼文說。有五非法。不名作殘食法。一離處比丘行時。與敢住坐臥說殘法。是不名作殘法。餘三威儀。亦多論。若比丘行洗口時。有檀越與五種食。比丘應食應行受殘食法。不應住坐臥。若住坐臥。當知壞威儀不名受。若以此為受食者提。二離食不與。噉作殘法□便說與。是名不如法。三離境界者。放地作殘法非手中。不名作殘法。四離申手。申手外作殘非。申手內不名殘法。五離說口。不作是言。我手中鉢中食我一切。不須是殘食。是不名殘食。法中先辨非法。欲使識非有五。如法作殘注。謂反上離以為五一不離處。謂此處受食。還此處受食。還此處作法與。二不離食。謂少許食食之。三不離境界。謂自手捉食與他。四不離申手。謂申手內作成。五不離說。謂語言大德。我已足食。已知是者。是彼人食已復言。我已食手中鉢中一切。不須作殘法。成上來法者。但是儀式。然猶未具。若准此律。要具四如。方成殘法。一人如法。人有其兩。一能作人有三。謂是比丘除餘眾。又五處足。又身無病。反此名非名非法。二所對人。謂是比丘非餘眾。又未成五處足。故文言足食已。為作餘法。不成吉羅。此等五者。是人如法。二時如法。謂豐非儉。儉開無足故。又是時中除非時非時不令更食。令前得罪。自己愆有故。三食如法。一謂時食前二五是除奢耶尼。苦酢辛鹹等。二是新食除病人殘。三是清淨食非殘。觸見聞疑等。多論。殘宿惡捉不淨潔。不名受殘食法。四威儀如法。又有二義。一能對威儀。一須併手受。二顯露。謂不好[雨/復]。好不成故。三自手捉。非遣淨人及置地。四由手內五說。謂言我已足食。已長老看是知我。是作餘食法。若反上說不成。能對威儀。二所對具六。一不離處食。三不離境界。謂自手捉。四不離申手。謂須申手內。五不離說。謂須言我。止汝取食之。六還本食主。謂非盡持去。具是等法。名成餘法。若一一互闕。或得失法。不免提罪。或但失法。無根本之愆。唯說可知。所以足及勸足。有餘食法。開餘之十二戒。不開餘食法何。答此之二戒。曾前成足。貪心更食。須作殘法。息彼貪情。是其對治。藥病相當。此二有開。自餘十二。謂讚嘆二食。背請別眾。過三鉢索美藥。請非時殘宿。不受飲酒飲虫水。前之七戒。除過三鉢。餘之六戒。未曾成足。一往即犯。非彼對治。故不須開。非時等五。亦未成足。又是非時等過。體不清淨。若開餘法。令前得罪。已自招殃。非對故無取。過三鉢出門即犯。餘法非治。別眾八緣。所以開病。餘亦無者。別眾食中。未曾成足故。以七緣開之。使充軀進業。此或曾前已足。堪得一日。資身長道。若以七緣等開。令更轉增貪心。非對治故。
[0659c15] 次第二起過。文言不知足食不足食者。不知何是正食成足。何者非正食不成足。亦復不知具幾因緣。作餘食法成。闕幾不成。故言不知餘不餘。
[0659c18] 戒本三句。一人。二正明曾前成足。三不作餘食法下違開結犯。第二句食竟者。謂食私己食僧食。五處成足。或時受請者。謂食檀一越食五處戒足。此二足竟。皆須除法。若不作犯提。非謂作餘食法。開無背請。
[0659c22] 下辨相中文二。初至波逸提。略解戒本三句犯相。二尊者憂彼下廣解戒本三句成犯之相。下文比丘知行時。豈可不是解第一。若比丘句。故廣釋三。略中初句可知。食者已下解第二句。足食已捨威儀下釋第三。就釋第二。但解食竟。即是同釋受請。於食竟中。文三。一食者解食字。二於五種食中已下釋竟字。三有五種足已下辨成足之緣。食五者。見論謂。粳米穄米粟麥等作粥。初出釜時。盡不能合者。飯所攝。日[暻-京+恭]合燥。名為乾飯。若豆作乾麨。非正食収。餘粟等麨。是正食攝。魚之與肉將作粥。若相現如芥子大。名為正食。以容命得故。不同米粥。要書不合。此五資強。名五正食。次解竟者。於五種食中。若食一一合飽足。飽足有兩。一飽足。足謂自恣足。二境界足。若前境食。多堪得足。我一日充軀。雖食一口。捨威儀竟。亦名飽足。故觸總開文。若不作餘食法。不起不犯。故知境多。亦是其足。次解足緣有五。一知是飯者。善知五正食犯足。非正食不犯足。二如持來者。一解知彼持來。若多成足。少不成足。故曰知持來。又解謂他將來時。自心了知。飯作飯想。名知持來。三知遮者。五正食聖教所制。一日不得。二時飽食。故曰知遮即知前坐食。多堪飽障。於日中少食不彰。故曰知遮。祇中八遮自恣足。一義可得同此。餘不須護。闕而不論。四知威儀者。行住坐臥等。五知捨威儀者。制行至住等。故曰捨威儀。亦言足者。具向五處。即成足緣。遂遮於後。
[0660a22] 第三結犯。即是成犯緣。言足食已。即上二緣足食。足食想。二捨威儀。三不作餘法。四食之咽咽犯。五自下廣釋。略相難知故。於中文二。初明五處足食成犯之相。二從足食已為他已下正解作法成以不成輕重之相。前又復二。初至亦如是正明五處足竟捨威儀。已食五正犯。二往闕尼食已下先食五正。五處足已。食往闍尼。前文復二。初約行威儀廣辨其相。二餘三略說。初文有一憂波請問。所以問者。以上略中。但言知威儀知。捨威儀。未了其相。故寄行威儀。以問成足。二佛告下總以酬答。有五處足食。所言處者。即上知是飯等成足之所。稱之為處。三云何一句。重以徵問。四憂波離下廣彰其相。五憂波離是為下結。就第四廣中。約五正食。即可為五。初飯作頭有兩句。初食飯五處成足竟。捨行威儀更食犯。還解上三。言比丘者是人。次知行時下舉五處足。即第二食竟。次足食已下即解結罪成犯緣。一句既爾。餘皆類然。二於一坐上雜食。餘四五處足。已捨威儀。更食犯下四食各爾。即是五對十句。餘三威儀。亦各有十。即四十句。以彰犯相。其理亦足。然有人釋。舉飯作須有十六句。單食飯一。以餘四食。一一和飯作四句。又以餘四。二二來和為六。二二來和為三。以四辨和為一。下以佉闍尼和為一。合十六句。餘四各爾。合成八十。餘三威儀。亦各八十。合三百二十句。容可如此。今且依初說。二佉闍尼。以彰犯中。九佉闍尼細未磨。謂麵等是。十云。磨稻大麥等。所以須明者。此佉闍尼未食五。正不成足。隨意食無罪。若曾食五正成足。捨威儀已。更欲食者。亦是犯位。油蜜等。與時食雜故。須作餘法。若獨食者。是非時藥。故隨無過。所以知者。如檀行十事中和。問言云何和。答謂足食已捨威儀。以蘇蜜油生蘇石。蜜和酪一處得。食不離波。多言不得。問言何處制。答舍衛國。不作餘食法中。制波指此文。故知此中。須作餘法。是雜時故。若此非雜。如何制波。而有人言此油蜜等。若加口法。得七日服。若無口法直爾服者。但得時服。是以此文不作餘法提者此義非。若此非雜。所以和指同。於此第二輕重文二。初至吉羅作法成不。二足足食食想下。境想重輕。前中八句。對別有四。初二愚闍相對。次二恭慢。次二道俗。次二慳貪相對。若成不成分。但可為二。第六在淨人。前對大比丘。作餘食法。成而有罪。以不應對俗。故得小罪。餘七不成有罪。以失法故吉。不成故提。下境想四句。就正食。上作二句。心境相當。情過故提。第二句且起食時。實是稠粥而心疑。於中食上。更食小罪。以心輕故。所以無第三。足食非足想者。一解情迷無罪故。即下開文。食作非食不犯。又可亦有轉想。如前心作正食想。臨食時。轉作非食想吉羅。略故不彰。第三句實是。薄粥非正食。逕時稠故。作正食想。於中食上。更犯食。以罪從心生。故犯小罪。實非正食。故不犯提。第四句於非食。生疑為異。多論。尼足食犯小罪。與比丘異。所以爾者。以無餘食法開。故所以輕。此文亦輕。五分。不作殘食法口口提。尼亦如是觀足戒。亦云尼亦如是。問尼既同犯。所以吉羅。答以離合不同。故結小罪。以彰別義。不犯中。食作非食想。如旦食稠粥。決作薄粥想中。食上不受。作餘食法不犯。開前足食。想疑二句無犯。非食不作餘食法者。開非足食足食想二句。亦可食作非食想者。如旦食稠粥。決作出釜時薄粥想。或可□中。飢不堪耐。謂前不足故。言不受者。明一向不食故。作餘食法者。作餘法故。非食不作餘法者。謂前食薄粥故。自手取作餘食法。開前第五。使淨人持食句。若置地作餘法。此脫不字。反前置地者。二人風病。不得捉食。故聽置地。作餘法。即是開前置地。彼無病故。是以不成作餘法。乃至手乃處。總開不離境界等五。具故成就。總反七不成。若與他反前第三。自捉他與己。反前第八盡持去一一別開中。但略反四。餘四句無。
   ○勸足食戒第三十六
[0661a14] 制意有三。一不聽勸意。二解同犯意。三釋合離意。所以不聽。勸他足者。出家之人。理須益物。迎相匠導。勸脩眾善。今乃惡心勸彼。令他得罪。己自招愆。人我俱損。理所不應。故所以制。次同犯意者。問食有數戒。所以此戒勸同犯者。答良由此戒有餘食法開。容可不犯。今不犯今不作法。惡心勸他。令他喜為。又復情俠隱沒。其事同彼。不周[雨/復]相令犯。欺內過重。所以同犯。餘無開緣人不喜為。故所以輕。如尼無餘法。勸人則輕。故此亦爾。若爾勸人不受。亦有受法。開緣人之喜為。勸應同犯。何故得輕。答勸足容不犯。是故即同犯。以違制及開故不受。無不犯故。勸不同犯。若爾受法。豈非是開緣。答若受非不受。自有是勸而不犯。勸故使不類。若爾漏心衣食。亦是無不犯。何以同犯。答彼就言中。謗佛擊刺必受。是以同但同犯之義。流類大多趣約一義。不須互決。次離合意。同所以足及勸足。離為二者。多義差珠。一起業不同。謂足食貪心起。勸足瞋心生。二業具有異。足食口止共身犯。勸足口止作業假他身。三開緣別。足食病緣開。勸足則無。四食不異。足食要食犯。勸足自身不食犯。有斯別狀。不得合。
[0661b10] 別緣具五。一他足食竟。二知食。三惡心勸彼。欲合他犯。四不作餘法。五前人食犯。緣起文二。初至食之。勸足起過。二從珍食已下呵。
[0661b13] 滿足戒本四句。一能勸犯人。二知。三明他食二種食。成足己意。四不作餘法已下勸足結罪。以是因緣者。結能勸者。意欲使他犯故。非餘者。謂非不犯。及供養意等。
[0661b17] 下釋中。一三別解。二四合釋文兩。第一舉八句輕重。初句情重二俱。二俱犯提。下七並吉。以前人不犯故。是以能輕。第二境想四句輕重。初重三輕。尼無餘法。勸他義稀。人受不數。假令有者。何須重制。故犯吉羅。下開中略。不反前與病人。餘句悉反。
   ○非時食戒第三十七
[0661b23] 凡食無時節。數則致患。事須限約。軌剋合定。是以始從平旦寅。終至日午順應法。名之為時。過則非宜。長貪妨道。招世機過。事不應法。廣生罪累。名為非時。故所以制。多有四義。一始從日出。乃至日中其時轉盛。名之為時。聽食無過。從中後乃至後夜分。其時滅沒。故曰非時。二從旦至中。是作食時節。乞不生惱。是名為時。從中至後夜分。俗人醼會遊戲。入村乞食。多所觸惱。故名非時。三從旦至中。俗人種種事務。婬惱不發。乞不生謗。故名為時。從中已後。事務休息。婬戲言□。入村乞食。或被誹謗。受諸惱辱。故名非時。四從旦至中。是食乞時。為濟身脩道。事順應法。故名為時。從中已後。宜應脩道。端坐經禪。非是行來。乞食時節。故名非時。又依毗羅王昧經。旦天食時。中法食時。午後畜食時。夜鬼食時。出家之人。同於天法二食。名之為時。過午已去。非上二食。時節。名為非時。故曰非時食戒。十律。過日中至地了是。
[0661c15] 別緣有四。一非時。二非時想。三時食。四食便。化緣中跋難陀。觀看伎樂。非時噉食。逼暮方還。迦留陀夷。夜巡家乞。驚恐主人。以彰起過。
[0661c18] 戒本四句。一人。二非時。三食。四結罪。
[0661c19]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總決釋下三句文二。初對時食以解三。次非時過。非時下對餘三藥。以釋下三。此謂約二受。以分故。亦可為三。一約時時以解非時。二次兩藥失受。以解非時。三盡形已下無病緣以解非時。以病為時故。或可為四。謂約四藥即為四。文以下三。此之三釋。並通殘宿。不受俱用。斯等三法消文。迷背有理。今且存第二。分三為勝。一就時藥解三者。一解非時。先反解時。却而順釋。二食者已下辨第三食。謂上二五是。三若比丘下解結罪。第二約失受。以解三句者。謂八種將水。逕明相已。失於二受。過開時分。即是非時。七日亦爾。第三盡形壽藥。無過時故不得。約失受解。直以無緣。名為非時。次境想五句。五分。想疑俱提。開文□麥今皮不破漉汁飲之。五分。病人不及食。腹中空悶。聽以塗身故不差。麵塗身猶故不差。蘇和麨塗又不差。以湯洗若不差。瓫盛肉汁。坐中如是等。足以至曉。一切不得。過食唯中。見出還咽不犯者。開非時中。咽咽不犯。
   ○殘宿食戒第三十八
[0662a13] 凡飲食繁穢。近則長貪。合人不節。又體現交盡。義無儲畜。故宜別處。理無共宿。是故聖制。
[0662a15] 別緣有三。一是殘宿食。二知是殘。三食即犯。今日所食。是昨日之餘。日殘逕夜。日宿五分。殘者已受之食。留之逕宿。十律。舉宿者。大比丘今日。手所受食。舉至明日也。是中四句。一是殘是宿得一提。內宿惡觸二吉。二殘而非宿。謂以此餘食。置界外不共宿。無內宿。有餘二罪。三宿非殘。但犯吉羅。四非殘非宿。謂清淨食二知是殘宿食便犯。祇不待逕宿。但一日夜。有三十須臾。但中後停食。逕須臾即犯。故彼言停食食。
[0662a23] 戒本三句。一人。二殘宿。三食結犯。
[0662a24] 辨相。先總解初句。次合釋下兩。其文亦三。一時食成殘以解下。二言宿食者已下。至及肉解第二句。且列二五。應有奢耶尼文略。次解結罪。次二藥失受。以釋殘。三盡形藥。但結無緣罪。下境想四句。十云。道行食難得。聽自持粮。與他博聽噉。祇淨洗鉢已。不聽以手及物。摩拭比丘食。當護淨手。若摩頂捉三衣。一切雜物。泥洹僧等。更以水洗。十律。沙彌持不淨鉢與師。師白佛。佛言。若無急事。不應使持鉢。若使持應從受。伽論。若鉢缺食餘着器。極用意三洗。膩時用食。
   [1]○不犯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0662b10] 所以制者。多論五義故制。一為斷盜竊因緣故。二為作證明故。從非人受食。得成受不成受。不成證明。謂在曠野無人之所。為是開聽。若在人中非畜無知。小兒悉不成受。三為止誹謗故。四為成少欲知足故。五為坐他信敬心故。為令外道得益故爾。
[0662b15] 別緣具四。一是食。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即犯。
[0662b16]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明不受。三食體。四除水等五。食而結罪。
[0662b18] 辨相先總解。初句可知。二不受者已下。解下四句文三。一就時藥解下四句。上二別解。下兩合釋。別解中。先不受文兩。初正解不受。二受者已下反解。二五受法。顯前不受。凡受食法。舉器離處。一切受意。成受不爾。不成置地者開。次佉闍尼已下。解第三食體。具列三五食體。祇云。水濁者。須受性黃者飲無罪。雪雹亦受。若無淨人聽食。五分。若水性醎不著。聽不受飲。次若比丘已下。合釋四五兩句。第二約下。二藥失受。以彰不受。第三盡形下。結無緣罪。次境想四句。五分。為人作食得甞。但不得咽。戒本云。若比丘不受。食著口中除甞食揚枝水波逸提。
   ○索美食戒第四十
[0662c06] 出家之士。特宜廉潔。今耽著美味。求索好食。長己貪結。惱亂施主。招世譏過。所以須制。
[0662c08] 別緣具五。一是美食。二隨非親居士乞。三自為己乞。四無因緣。五食即便犯。
[0662c10] 滿足戒本四句。一出四種美食。二若比丘出能犯人。三如是美下無病。四自為己索而結犯。
[0662c12] 辨相中先解第二。能犯人食者已下。却解初句。病者已下。反解第三句。若比丘下。正釋第四。結犯尼所以吉者。尼是女弱。求索美食。女人所諱。為之義希故犯。可呵此云吉羅。結方便罪。大僧大夫。身報力強。喜乞美食。取資身之益。數故得重。
   ○與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0662c18] 與外道食。有三種過。一異學情反。恒懷疎外。難與理親。雖[2]夏惠施。不荷其恩。反生譏謗。二耶見乖宗。非真福田。今以施主之食。授與外道。損他施主。不得勝田。獲反報之福。三躬自持食。授與外道。容生或倒。謂外道是勝。比丘不如。以斯多過。故制不許。
[0662c23] 別緣具六。一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輕故爾。所以然者。出家名同。真偽難分。容生惑。故制得重。在家白衣。道俗位別。不生人或。所以犯輕。二知是出家外道。三非親理甄去。與父母外道。恩重故聽。四是食甄去。衣犯小罪。食味大錯。是是與之義數故制。以重衣本。別屬情著。難捨與希故輕。五自手與。除置地遣人與不犯。以食味通。理無獨食。又不生惑倒。開使不犯。六彼領受即犯。五分。持己食分。一揣別著。使自取不得。持僧食與。若乞兒狗鳥等。應量己多少。然後減與不得。持分外與。就緣中。明與外道女食起過。次與外道男犯。所以不呵者。以無情過。故闕無呵。
[0663a10]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外道男女。三自手與食。四結罪。
[0663a12] 辨相具解可知。尼亦犯提。但是犯同。緣異戒故。結方便吉羅。
   ○先受請前食後食至他家戒四十二
[0663a15] 三過故制。一凡俗里多務。為善事難。惙其家業。專崇福會。已許受請。行詣他家。脫若事差。惱處不輕。二既有食處。宜息緣脩道。無事遊散。妨廢所習。三共眾受請背□入聚落令他施主見僧不集。竟不設食。稽留大眾。使不得飽滿。惱眾殊深。以斯過故。是以聖禁。
[0663a20] 別緣具五。一先受受他請。二不屬授。三向白衣家。除向僧伽藍。不犯故爾。四無因緣除病。作衣施衣等緣不犯。五入門便犯。
[0663a23] 戒本有三。一略結前食。二次明隨。隨有二種。初一牒制隨結。謂制後食。次有四文。牒制隨開。一開囑授。大有請處。已有請故。又可大有餘事請喚。故聽囑授。次開病。次開作衣。次開施衣。三滿足戒本五句。一正明是比丘先受他請。二食前食後至他家。三不囑授。四除開緣。五結犯。餘時者已下。誦前第四。
[0663b05] 辨相具釋。第一可知。前食者下解第二。餘比丘者下。解第三囑授。要囑界內。同受請者。容有不見義。不同非時。得展轉相。白病者已下。釋第四開緣。一病。二作衣。三衣時。與施衣合若衣時。一月五月。即是時開。除此已餘時。勸化等者。謂非時分施衣故開。已如別眾食戒說。即是互開。謂通前囑授故。若施主先自有心。辨食施衣。請我者得輙去。若本無心。比丘先住其家。勸化作食。并施衣者。以利多益重故。亦聽轉去。故曰勸化等。若比丘不解。第五文二。初失囑分齊。一中還失。二更詣餘家失。三更往庫藏處等。一庫藏。二聚落。三邊房。邊房者。即界內邊。遠零尼之所。四往尼寺失。五出本白衣家失。此是中前時促存。護眾僧故。隨白處直去。更餘逕過。即失囑授。不同非時。入聚落時。長僧無交惱。故作白已。雖逕餘處不失。以波文無失故。亦可同此也。二若比丘下。結犯眾多家。敷坐具者。謂眾多家。共成一會。各敷坐待。僧隨至何家。皆是請處。是故不犯。
   ○食家中有寶強安坐戒第四十三
[0663b23] 凡在家俗人。婚會無時。久坐不去。妨彼耶心。遂[這-言+希]相逼適厈。理非所宜。又復出家。離穢愛染之所。事須防違。容自懷心。行水涉醜。故所以制。
[0663c02] 別緣有四。一是食家。甄去斷婬欲家。及二俱受齊不犯。十律。若斷婬欲。若俱受齊不犯。若互二句。去但不受文□提。五分。若夫婦受八戒不犯。二夫婦常所居屏處。三無第四人。四申手不及戶處。坐便犯。戒本三句。一人。二食家有寶。三強坐結犯。十律。隨起隨坐。隨爾所提。辨相易知。
   ○與俗女屏處坐戒四十四
[0663c09] 制意同前。唯以無第三人。為異緣成犯。一是俗女。二屏處。三無第三人。四申手不及戶處坐。戒本四句。一人。二食家有寶。三屏處。四結犯。
   ○與俗女露坐戒第四十五
[0663c13] 制意同前。四緣成犯。一是俗女。二是露處。三無第三人。此是離見聞屏。而非重物。鄣故稱露。故與前戒。並開第三人。四在申手內若申手外犯輕相去一尋已餘不犯。十律。相去一丈犯提丈五犯吉二丈不犯。又此戒中緣起。戒本彰露。廣解稱屏。真是離見聞屏。相對受名。亦即屏露合制。無寶立二。有寶立二。又此三戒。前二露屏。第三雖見聞。對二不定。但初戒攝。以此三戒坐是屏故。
[0663c21] 戒本四句。一人。二女。三露處。四結犯。
[0663c21] 辨相具解。
   ○駈他出聚落戒第四十六
[0663c23] 凡出家人。理懷實忠信自居。先許他食。而竟不與。惡心駈出。時限已過。使他一日不得食以充軀。惱處至重。故所以制。六緣犯。一是大比丘。二先許。三不與食。四無因緣。謂有舉擯命梵等難不犯故爾。五惡心駈出。六相雖見聞。或彼去已去故。
[0664a04] 戒本三句。一人。二語餘下。及至與汝食。正明將至聚落。許與彼食。三彼比丘竟不已下。不與彼食。遣去結罪。以此因緣者。謂是惱亂因緣。非餘者。非餘不犯等緣。如無威儀等。辨相具解。
   ○過受四月藥請戒第四十七
[0664a09] 然篤信居士。供辨美藥。延請僧眾。受心供養。施心有限。宜應將護。稱施而受。令過受他藥。長貪惱物。敗善增惡。損處不輕。故今聖制。
[0664a12] 別緣具六。一是藥請。二施心限定。三知期限定。四過限而受。五無因緣。六食咽咽犯。先解初緣藥請者。四藥之中。過受三藥。俱犯提罪故。伽論。過受時食。亦犯提罪。七日盡形。此律下文毉所教服藥。故知是犯。如施一食過受上犯。豈況過四月受。寧不犯提。十律。過四月已後。索蘇等。七日藥。及終身中。椒畢鉢薑鹽等犯提。若索毗醯勒等三吉羅。非時藥賤。又療患義微。過受義希。故犯小罪。問施一食中。過受蘇油犯輕。此受蘇油。何以便重。答彼據身外。塗足燃燈。既是外用。過受義希。故彼犯輕。此施內過受義數。故得問提罪。又見論。若檀越。四月與油。索蘇吉羅。故知索藥罪輕。過受重。所以爾者。解□施主先為好心四月與藥。期限已滿。供養心息。過受致惱損敗處深。又復乘前供養。人善過受。故過受重。若索藥者。以其居士。先無施心。乞任彼與。損惱義微。又以施主先無心故。乞希故輕。與衣不同。衣資義寬。與乞過受。二俱是數。故齊犯尼薩。緣中彰索藥過者。藉此為緣。制過四月受藥之罪。餘緣可知。
[0664b06] 滿足戒本六句。一人。二藥請四月。三無病下教齊。四明過四月受。五除開無罪。六過受結犯。
[0664b08] 下辨相中。釋不次比解二可知。從病者已下。先解第五除開。從請者有四已下。却解第三。應齊四月受之方法。從彼比丘下。合解四六二句。過受結罪。就釋第五開緣。言常請者。師可常來。以無定限。故開無過。言盡形者。以二人形要故爾。解第三中文四。一者舉數。二列四請之名。三云何已下。別解四請。各舉釋結。四是中已下。斷簡四請。初三兩請。應四月受。二四兩請。應隨施受。除開中。攝藥有分齊者分請是。俱無分齊者。常請盡形是。
   ○觀軍陳戒第四十八
[0664b18] 凡軍陣凶險。兵刃交競。實則傾敗俄爾。戲便令心[1]獲逸。招譏損道。愆深過極。交違慈愍。故不聽觀。多論三義故。一為佛法尊重故。二為滅誹謗。三為滅諸惡。增長善法。四緣故成犯。一是軍陳。二故往觀者。三無因緣。謂被請及軍陳。後至水陸急難等不犯故。四往見便犯。緣中六軍者。天子六軍。諸候大國三軍。征猶行也。討猶愸也。
[0664c01]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觀軍陣。三除開緣。四結犯。
[0664c02] 下略不釋。除緣句。初句可知。二解所觀軍車幕七聚。稱軍行列。相對名陣。於中文二。先解陣。次釋其軍。軍中兩。初約本軍數。以列四軍。故曰一二四軍也。二次第辨釋。即為四段。一軍中兩。初舉一軍。謂今一軍。祇書寫力最大。四人從之。成一象軍馬力。次弱八人從之。成一馬軍車軍。次弱十六人從。成一車軍。三十二人帶伎。成一步軍。第二解其純義。以無雜故。下二軍等中。純雜並有。而不解純義。以討軍數。一軍中純四。二軍中純四。雜六合十也。三軍中。純四雜三合七。四軍中。純四雜一合五。部合二十六軍。若比丘下。解第三結。犯輕犯重。從道至道者。觀之方便。
   ○有緣至軍宿過三夜戒第四十九
[0664c14] 制意同前。五緣成犯。一有因緣。至軍中宿。二曾逕二宿。三第三宿。不離見聞處。四無因緣。謂二道斷命梵等難不去無罪。五過三夜明相出犯。戒本三句。下釋可知。
   [2]○有緣至軍二宿往觀軍陳合戰戒第五十
[0664c19] 過不異前。既有因緣。聽至軍中。宜應坐住復。方便往觀。過同於初。故所以制。
[0664c21] 五緣成犯。一先至軍中宿。二軍合戰。三方便往觀。四無因緣。謂有所白。請喚二道。諸難等不犯故。五往見即犯。
[0664c24] 戒本五句。一人。二有緣先在軍中。三或時觀者正明觀業。四軍陳已下所觀之境有四。一軍。二陣。三鬪。四勢力。五結罪。
[0665a03] 廣釋。五中略不解第二。有緣軍中宿。謂是前戒所開。餘四具釋。第一可知。二鬪者下解第四所觀。於中文四。少不次比。一釋鬪。二解軍。三辨勢。四解陳之形相。彼比丘下。合解三五。結犯輕重。
   ○飲酒戒第五十一
[0665a08] 酒為毒水。飲則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廣興諸惡。妨脩癈業。損道招譏。生患之本。寧容不禁。是故聖制。
[0665a10] 別緣具三。一是酒。二無重病緣。三飲之。即犯緣中文二。初至飽滿飲酒起過。二娑竭陀。從坐起下。發覺呵責。前文復二。初至遶已而去。神力伏龍。施酒因緣。二明日清且已下。正明飲犯佛呵文。一失本了心呵。故曰況復大龍。二告阿難下。酒有多過呵。三告阿難下。弟子眾所不攝呵。世間毒龍。但害人無常。身命損處輕微。名為小龍。三毒煩惱。能害人功德善財。法身慧命。毒中之毒。名為大龍。令裟伽癡人。為酒所醉。失醒了心。不能入定。發通降此小龍。況能發知。降彼三毒煩惱大龍。又可依祇為酒所懷。三不能降蝦蟇小龍。況能降伏石室大龍。此律唯波。以眾鳥為小龍。五分。汝先能降伏惡龍。今能降伏蝦蟇不。答言不能。十失分五。初有三失。於根為損。次有四失。瞋增報虧。以癈產業。次一現招醜名。次一迷理彰解。次一愆招重報。
[0665a24] 戒本三句。一人。二所飲之酒。三飲而結犯。
[0665b01] 廣解中。初句可知。酒者已下釋第二酒。於中文兩。初列五酒。如文可知。第二木酒者已下偏舉木酒。料簡疑濫中文兩。第一從初至不應飲。以是酒故。制不應飲。第二從非酒酒色香味已下。以非酒故。所以應飲。前文有三。初列木酒。差別有六。二梨汁酒已下。雜醞方法。釋向六種。成酒之義。第三雜酒者。已下四句。以無雜醞。則體是酒。或逕分變成。是酒所攝。假無似酒色香。故不應飲。第二應飲四句者。以斯等木汁。元不雜醞。體則非酒。又復時促未是變成。縱令色香味等。有似酒之濫。但非時漿收。故並言應飲。良由木汁。有茲濫故。所以偏餘之四種。是酒無濫。不須料簡。第三彼比丘已下解結罪。五分。咽咽波逸提。此律文中。略不言咽咽。十律酒糟甜酒酢酒等。飲咽咽提。此律吉羅食麴。吉羅者。謂酒裏之麴境想。上三究竟提罪。下二方便。若下四酒境想。一句對初木酒。事有疑濫。故成五也。五分。若先習酒人不得者。氣絕欲死。飲食不消。聽[口*(自/死)]酒器。若不差者。以酒著餅粥中。令食不差者。以酒與飲。漸漸斷之。
   ○水中嬉戲戒第五十二
[0665b20] 多論四義故制。一佛法尊重。理宜奉敬。令入水遊戲。損壞匪輕。二理宜威儀庠序。外長信敬。入水遊戲。動越威儀。招世譏過。三宜息緣脩道。入水遊戲。妨癈正業。四宜脩正念。入水遊。令心散失正念故。為斯等義。□以聖禁。三緣成犯。一是水。二無因緣。三入中遊戲即犯。大雲經說。王見遊戲。說偈向夫人言。吾聞諸比丘。久已離塵羈。戲暴泥水中。云何為人師。諸比丘遊戲已。即入定知心。遂以神力。鴈行而去。夫人見。而向王說偈。吾家諸比丘。久已離塵羈。沙彌尚如是。何況釋迦師。王因生信。
   ○擊攊他比丘戒第五十三
[0665c07] 事雖是輕。過容至重。人之喜為。特宜須禁。故所以制。五緣成犯。一天比丘。二作惱亂意。三手脚十指。四無因緣。若服觸令與。一見行來。誤觸等不犯故。五觸著即犯。
   ○不受諫戒第五十四
[0665c12] 凡出家之人。理宜離惡為宗。然己迷情。將欲作過他理諫。復不從順。苟且為非違損處。故須聖制。
[0665c14] 別緣具五。一己所作非法事。二他如法諫。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諫者。四諫不受。五隨所作。犯根本。不從語波逸提。
[0665c17] 戒本三句。一人。二不受諫。三結罪。
[0665c18] 下辨相具解。但使知已。為非知諫者。是故違情重。是以提罪。若謂己所作。是前諫者。非情過輕微。故得吉羅。隨所作事邊。以識事故。作不以不知。得犯根本罪。此違一人諫。不隨前事。結罪輕重。但就心辨。虗故罪重。心實故輕。文中先結心實之吉。次結心虗提。問違僧諫中。諫竟即犯。不待作事。此中所以諫竟未犯。要待作事。方犯違諫。其義何也。解言僧諫中。有僧命眾法可違。情過是重故。諫竟即犯。不犯待作事。此中既是一人。諫無僧命。眾法可違。是以諫竟未犯。要待作事。方違諫義成。以是不類。若爾下拒勸學戒。亦是一人。諫無眾命可違。何以諫竟即犯。與此相違耶。解言彼諫止犯。先是不學。止犯之人。發言拒諫。道已不學。即是止犯。表違成故所以犯。此諫作犯。雖言拒諫。道我作者。仍猶未作表違。未就要待作事。違諫義成。亦非一類。更有一義。如下辨。
   ○恐怖戒第五十五
[0666a10] 凡出家人。宜須將護。不相惱觸。令以六塵等事。遞相恐怖。令彼惶悸。癈脩正業。惱殊深。故須制斷。
[0666a12] 別緣有五。一大比丘。二作恐怖彼意。三以六塵等事。一一說示。四言辭了了。五前人見聞。觸知便犯。不待前人怖以不怖。以怖是難知故。又是口業分齊故。緣起文二。初至我是鬼。反披拘執以色聲。怖佛起過。二世尊已下。正明呵責。既對佛恐怖。為過公顯故。無別舉人。亦不問自言。前反披拘。執作其惡色。是身業不善。沙門我是鬼。是口業不善。非但二業。是惡心亦不善。使於身口故。言心亦是惡。正彰三業。俱是過也。帝釋常謂。僧中純善。而忽遇斯變。是故驚訝。眾中亦有。如此人耶。佛言此人現報生身。道契無著。故言此生得清淨法。帝釋讚佛。內心清淨。離世八法。得利譽稱樂不以為歡。逢衰毀譏。苦未以為惱。不為此八。違慎所轉。故曰毀譽不移動等。佛說偈者。對帝釋原意。常謂佛有怖故爾。佛遂集僧呵制。
[0666b02] 戒本三句。一人。二恐怖。三結犯。
[0666b03] 辨相。初句可知。若以色已下。合解二三兩句文三。一列六塵章門。二云何已下。一一行怖成犯之法。若比丘下。結犯輕重分齊。欲怖之法。要先以言告。然後方用色等六事。一一不爾之。舉其前言。以釋犯相。故言若說而了了提。不犯文三。一舉色聲。二事無不欲。示所以不犯。二若以色下。辨舉五塵。不無怖意。所以不犯。三若有是事。不獨舉法塵。說無怖意。
   ○過半月洗浴戒第五十六
[0666b11] 十律洗浴有五利。一除垢。二身清淨。事值澡除。但晈潔過常。令身光澤。翫著色身。無心猒背。正違出離。故須限約。半月一洗。若過即犯。
[0666b14] 則緣具五。一曾前洗浴。二未滿半月。三更洗浴。四無因緣。五澆身半犯。
[0666b16]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半月一洗不得過。三除開緣。四結犯。
[0666b18] 餘時者下誦前第三。此言不得過者。非謂不得半月洗。謂於半月。不得弄洗。故曰不得過。祇云。應隨洛日數。要滿十五日。乃應更洗。辨相中略。不解第二。時節勢時已下解第三。除緣不犯。天竺勢早。故從三月初。至五月十五日。此兩月半。聽洗無罪。如此方勢脕亦得用。此兩月半。時日滿便足。是名熱時。作時者。十律。乃至掃僧坊。內地五尺。多論五六尺。五分乃至掃屋內地。若比丘下解第四。過洗結罪。
   ○無事然決戒五十七
[0666c03] 凡火性焚熾。事變無恒。容有燒壞。不可不禁。又復然火詳聚。多著俗活。癈脩正業。是以聖制。
[0666c05] 別有四。一是無因緣。甄去因緣不犯。雖無因緣。若在[雨/復]鄣處。生患義微。亦是不犯。故須第二□露地。三然草木等。甄然炭生過義微。但犯小罪。燒便犯。此中但制。無事然火罪。不言壞地。傷五生種罪。上已制竟故爾。
[0666c10]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無病因緣。除有病不犯。三自為已然火結犯。
   ○藏他衣鉢戒第五十八
[0666c13] 所以須制者。一調戲宣煩。列因事相。惱藏他衣鉢。覔不得時。今彼惶怖。惱處匪輕。二容生盜心。臨危事險。可懼之甚。三假無盜心。致彼言謗。清白難分。莫能自拔。以斯諸過。故合聖制。
[0666c17] 別緣具四。一是大比丘。衣鉢事等。二作驚動彼意。三無因緣。或物主慢藏。為戒勅故。或借他故。或因此物。有於二難等不犯。四取藏舉便犯。
[0666c20] 戒本三句。一人。二出所藏衣鉢。三若自藏下。正明自他藏而結罪。上至故惱。越取戲猶尚犯。況為故惱。故曰下至戲咲。下辨相中。略不解第二句。餘二具釋。
四分律疏卷第五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六本
   ○真實淨施不問主取用戒第五十九
[0667a07] 凡淨施之法。為去封著之情。遠同大行。事既付彼。取用之時。一須諮問。不問輙取。理違聖教。又復前人既不見物。謂成失奪惱他不輕故。所以制捨與前人不虗稱為真實。此物不復染心名為淨施。故曰真淨施輙取戒。
[0667a12] 別緣具四。一是己物。二作真實淨法。三不諮主令知。四取用便犯。
[0667a14] 戒本三句。一人。二正明作淨施法。三輙取結罪。
[0667a15]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衣者已下解第二。文四。一總解淨施衣。二列淨法。三解二淨差別。四是中已下料簡問否。彰輙有[1]元。欲解淨施五門分別。一須淨意。二對人分別。三對物分別。四約法分別。五失淨不失淨。
[0667a19] 初門。言須作意者。凡淨施法元去封滯。遠同大士離著之行。雖復未能。凡所受畜悉為成就。但大慈方便教作淨法。常作屬他之情。己無貯畜之過。福利施主。饒益比丘。復無譏嫌。故制淨法。多論。九十餘種中無。假為此法異外道故爾。作法付彼。故曰真實。彼此傳施。遞為物主。故稱展轉。並是絕貪惠他。字為淨施。斯之二種皆是作法。若爾云何真實。答一往直付物。在彼邊問。方得用故。言真實對展轉故爾。
[0667b03] 二門者。人有二別。一能作淨人。謂唯五眾內教攝故。佛教作淨。二所對人。人別復兩。一是淨主。義通七眾。於中二俗為寶施主。出家五眾為衣等施主。見論。若展轉施主得五眾立。為以其不對施主說淨。又復物不付彼。不生譏過。為是大僧得。以尼三眾。尼以僧家二眾。名為展轉施主。真實淨法。要僧尼當眾三。二不得立為。以其墨服是同而男女相別。何有大僧得物對尼。又物付彼。容生染習。招致外譏故。若爾何故多論云。若淨主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除錢寶一切長財。盡五眾邊作淨。又復祗律憂波問長衣。何等人邊作淨。佛言。比丘等五眾邊作淨。又何故此戒是真實淨。文列五眾者何。若准此等諸文。明知二淨俱通五眾。一解。此是僧尼同戒。故通舉五眾。[2]詠僧尼故。又解下列二種淨法。顯有輙無輙。故使戒本通對二淨。例其五眾。理實不通。亦有人立義。執此文通。隨見[3]住情。祇律又問。遠近得從作淨。佛言。至二由旬知其存亡。又問沙彌邊作淨受具云何。佛言稱無歲。比丘若死。云何云言得停十日。於餘知識邊作淨。二所對作法人。其唯具戒及當部。謂展轉故爾。真實及寶隨所對淨主共作法也。
[0667b23] 第三門者有兩。第一物體分別。二物量分別。比丘四物。謂衣藥鉢寶尼。加十六[4]牧器。比辨是非者。如似綾羅綺繡人髮馬毛皮樹皮捨墮衣等。並不合作淨。重物之中。除十六[*]牧。悉同於上。第二尺量分別。衣尺六八寸故。文言。長如來八指。廣四指。是隨何等衣類。但有應量。即須說淨。立及令減。並悉不須。鉢量可知。藥無其量。謂取七日。加口法者。餘悉非也。寶無多少。但金銀錢。
[0667c07] 第四就法。一是請施主法。若當眾大者。須威儀等。後方陳請小及餘眾。直申言請。闕無威儀。尼當同爾。若請大僧。亦有威儀。真實比說法。第二是說淨法。謂約物及境作法有差。如常可知識。不對施主面。現前淨施。當餘人邊作淨。十律有現前作淨。與他已。不肯還。遂生鬪諍。佛言。不應現前與。若與不還者。佛言。是名不真實。為清淨故與。是人應還。索得者善。不得者。應強奪教作吉懺。此謂展轉淨也。又此淨法期唯對手之法。不同十律獨住人阿蘭若定禪人長病人飢餓時親里問行人。此等聽作七種心念中。謂心念淨施。五分獨房聽遙淨。應偏袒右肩。脫革屣。互跪捉衣。心念口言。我此長衣淨施。某甲從彼受用。或有人即對人作。又展轉法。問言。我持是衣與誰。答於五眾中。隨意與之。又不應語所稱名比丘。
[0667c21] 五失淨不失。祇至三由旬。知其存亡。十多出國休道擯舉命終。咸失淨法。此既無文。任依一部淨法。若失。祇[5]真言。於餘知識邊作淨。多論應求持戒多聞有德者。而作施主。後設得物。於一比丘邊。說淨主名。而說淨法。除不見擯。惡耶不捨擯。六罪人。謂出佛身血。破僧。犯四重。但犯一事。不得作淨主。請施主已。除三衣五衣。受持鉢等。皆須更說。以其不成真實展轉故爾。以真實者物須付彼。其展轉者。逕歷三人。有迊為之義。釋此四文。可知其說淨之法。依此文作三。
[0668a06] 若比丘已下解第三結犯。
   ○白色三衣戒六十
[0668a08] 凡壞色染衣。道服標戒。內遣著情。外長信敬。令不染畜著。非是沙門道服之標。內長貪著。外招譏損。過是弗輕。故須聖制。
[0668a11] 別緣有四。一是三衣。二者是己物。三不淨壞。四著便犯。
[0668a13] 戒本三句。一人。二得新衣已下教法方法。三若比丘下以不壞故違反聖教。畜著結罪。依十。要三色相。現壞色衣。畜著無罪。純色悉犯。祇純色不點壞犯。著白色衣。輕點淨。不得並作。或一三五七九為點。大齊四指。小如豌豆。故此律著白色便重。不點犯輕。三色之中。趣以一一色壞。則成沙門衣。辨相具解。重衣不作淨吉。謂妨長被褥等。不作點淨法故。
   ○煞畜生戒第六十一
[0668a21] 形命之重。事勿有過。貪生畏死。詎簡人畜。今乃侵害前境。損惱事深。招譏壞道。是以聖制。故多論三義故制。一出家之人恒以四等為心。今反加害。違其慈道。非憐愍故。二自壞惱他。正是生死根本。鄣道之原。三為長信敬息誹謗故。
[0668b02] 別緣具五。一是畜生。二畜生想。三有煞心。四起方便。五斷命便犯。祇成就五法煞畜提。謂畜生。畜生想。煞心。[1]赴身業。命斷等是。
[0668b05]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故煞者自他煞業。三畜生者出所害境界。四結犯。
[0668b07] 下辨相中。初三別解。二四合釋。初列十九章門。二作如是方便下結罪輕重。
   ○飲虫水戒第六十二
[0668b10] 制意同上。前戒是限分中制。要斷命方犯。此戒為養護物命深防中制。但使知水有虫。飲用結罪。不待命斷。為異。不同十律。
[0668b13] 別緣具五。一是虫水。二虫水想。三不作漉法。四飲。五隨咽結犯。若虫命斷屬前戒。若就俱是虫水無殊。應為一戒。但以性惡故。為重物命。外內兩用。分為二戒。壞生種中。若約外內兩分亦應為二。以遮輕故。且就生種無別。生罪緣同故。但合為一戒。
[0668b17] 戒本可知。
[0668b18] 下辨相。初解犯輕重。次解境想四句。漉水之法。外用中解竟。祇云。比丘受具已。當畜漉囊。應法澡[2]灌。伽論畜便清淨聽畜。物[雨/復]瓶口。下文半由旬行不得無漉囊。五分。聽半由旬內無水囊行。亦可以衣角漉。
   [3]○與他作疑惱戒六十三
[0668b23] 凡出家所期。標心處遠。盡形畢命專志崇道。今以生年等六。令他疑惱。內心壞惑。癈其正脩。事惱殊深。是故聖制。
[0668c02] 別緣具五。一是大比丘。二作疑惱意。三於六事中一一說之。四言辭了了。五前人聞知不問惱不惱。但使聞便得罪。下戒本言。少時不樂者。此就能惱之意。非謂要待前人。少時不樂。方始結罪。
[0668c06] 戒本三句。一人。二故惱他。三結犯。
[0668c07] 下辨相中。初句可解。第二中先列生年等六惱亂之法。次一一者舉章門彰惱方法。此六之中。初四舉受為疑。下二據隨為疑[4]疑。若比丘已下辨上第三結罪分齊。下不犯中。次第開前六事。其事實爾者。謂前人實有此事。復作實心利益彼意。不欲為疑故。五並言其事實爾。第三與四。咸言還本處受戒者。謂復本沙彌未受之所。如法受戒。故言還本處也。開第六文。又復若彼為性麤疎不知言語者。謂前問法人。便言已下等者。以不知言語復麤疎故。妄引我言。以彰惱彼。故曰如汝所說者等。非比丘行。或戲咲語等下。通開前六。
   ○覆藏麤罪戒第六十四
[0668c19] 凡出家之人。見他犯麤。理須發露。彰己內心清淨。亦令前人徵於後犯。彼我俱益。眾法清顯。理所宜然。今故相隱慝。致令前人造罪滋漫。永不可改。自壞心行。彼我無潤。損敗眾軌。故所以制。前不聽說。為護於外。恐生不信。辱損佛法。此為內護。制不聽覆。潔淨眾心。防過不起。
[0669a01] 別緣具七。一是大比丘蠲去十三難沙彌等。二犯麤罪除於下。三無壞眾義。過復輕微。但犯小罪。初二過重。假僧治罸。若不發露。無以治罸。壞於眾法。故所以重。若覆二逆。理亦應同。濫餘偷蘭。輕故所以不同。義同於說。問所以覆初二篇齊波逸提不類於謗。答謗中以重事誣人。治重永擯。惱處尤深。故初篇重。以殘謗人可懺之事。非永甄眾。外損[1]徵故輕。此中覆藏以不發露。眾無治罸之義。同是麤罪。壞眾義齊。故俱提罪。不類於謗。三知麤罪。四作覆藏[2]以。五不發露。六無因緣。下文無人可說等。或說有命梵難不犯故。七明相出便犯。
[0669a12] 滿足戒本三句。一人。二知犯麤罪。三覆藏結罪。
[0669a13] 辨相。初二句可知。彼比丘下釋第三文四。一覆大比丘文。二覆他上二提下三吉。二自覆七罪吉。前覆藏他麤罪。彼我俱損。故所以重。自覆麤罪。但有自損。闕無損他。故與下篇同吉。三覆餘眾。四境想四句。還望初二覆他。以辨境想。麤罪非麤罪想。謂向非罪迷故。是以入開。
   ○與年滿未受具戒第六十五
[0669a20] 夫年滿二十者志幹成立。情標處遠。堪能持戒。及忍眾苦。脩道進德。有功成之益。理宜濟度。然年不滿者。志性軟弱。不耐眾苦。遇緣退敗。進道無由。違教受具。損道不輕。故須禁斷。是以大集經言。佛問王。王子年幾不得入宮。王言。年滿二十。佛言。我今亦為弟子制戒。年滿二十受具足故。然遮難非一。斯皆不許。但難無得戒之義。自餘諸難遮戒復體足。非可進否。或即時方便容可如法。或難不應得戒得罪。年歲不爾。未滿是遮。待滿即得。理宜消息。而輕心慢法。故為非理。令不得戒。故所以重。餘便犯輕。
[0669b06] 別緣具五。一年未滿。二知年未滿。三與受具戒。四作和上簡餘眾輕。五三羯磨竟。緣起文四。初度未滿人。二諸童子已下索食發覺。三如來撿校。四世尊告阿難已下制不聽度。此戒之中闕無呵責。所以爾者。從斯已前。佛自聽度。未禁年限。是以比丘度無情過。又不違略故。闕而無呵。既無呵責。亦無癡人多種有漏最初之言。
[0669b13] 滿足戒本三句。一先出主滿應與受具。二出能犯人。三知年已下未滿受具違教犯所以。文言。可呵癡故者。本受戒時。為欲得戒師僧有授法之益。然知彼年減不能發戒。知而故受。[3]從勞僧眾。遇過之極。事合可呵故也。不閑進否。迷心慢法。名為癡故。
[0669b18] 下辨相中。第一年滿略而不解。第二犯人可知。其受戒人已下解第三結犯文二。初至無犯來與減年受戒。心境相應不相應。犯不犯相。二彼比丘已下辨輕重相。就初段中有十六句。以從和上四心位分故爾。如知謂疑不知等。是四心也。和上了了知年不滿。故名為知。未滿作滿想。但覩其相。作必滿之意。名之為謂。猶豫不決名疑。都無所了。稱為不知。僧緣彼境。四心亦爾。以僧四心對和上知心作四句。下二三四句對僧亦爾。故總十六。此十六中。初三兩四和上犯提。第二第四和上不犯。僧十六中各初三吉羅。二四無犯。初四句和上正主。復知年減情過不輕故。四皆提罪。僧非正主。情過稍微。知之與疑犯二吉羅。謂及不知無犯。其受戒人或言滿等六句者。對六人說之。問和上知心而受戒人言滿。所以亦提。答受戒人雖有此言。和上決知不滿故。次和上謂心和上無犯。僧二吉罪。次和上疑心四提。眾僧二吉。問和上疑心應輕所以犯提。答前受戒人有情可撿。何不安詳細檢取實然後受戒。今懷疑慢法。而與受具。令不得戒。惱他處深。故制與知同。次和上不知。亦四無犯。僧二吉羅。問其受戒人六答中言我不滿。而和上無犯耶。答前人雖如是答。和上都無所知。故無情過。二結罪輕重可知。謂結知疑八心和上不犯中。聽數胎等日月者。此謂和上生疑。要是受戒後疑。方開數前。不正日月故。文言。若受戒已疑。佛言。聽數胎中日月等。若逆數而受。非此開分。故定不受。以其明白心中知不滿故。又此為知和上犯不犯。下受戒中明者。為明弟子得戒。文同義異。又此言開者。教其數閏等。驗前成否。為犯不犯。非是已犯數之方開。問數之云何。一釋數法。若受戒時。俗年不滿。日月復少。一向不聽數胎潤等。若俗年滿而日月少者。開數胎等。足滿二十。本受戒時。三羯磨竟。弟子得戒。和上無罪。若日月少者。弟子不得戒。和上犯提。又和上四心開知疑二心。餘之二心本自無罪。不須論開也。但前知疑二心。文中約教。故隨分結提。今開數胎等。反驗知前為犯不犯。若驗得滿者。即是其開。若人於十二月三十日生者。至年二十已上入正月。即受戒者。雖俗年二十。計日月年。有十八歲。猶少二十四月。不滿二十。和上知日月年不滿。佛聽數在胎九月。據此國法。三年一潤。十八年中其六潤。配前胎月。合有十五月。下云數一切十四日布薩者。非是減十八大布薩作十四日布薩。二十八日為一月。取十八日計為年數。足為二十也。故依伽論。所以有潤月者。由十四日布薩故。是以有潤。不須更數十四。直以前十五月。猶少九月。謂從正月至九月受戒者。弟子不得戒。和上犯提。若十月初已去受者。得戒無罪。如是隨其生月。准說應知。今解潤者。不是專由十四日。故數取非妨。以其日行周天。以十二月乘十一日。計於三年有三十三日餘故。使未至年則有一潤。若真以十四為潤。則三年不足故爾。若欲數取。減十八日大布薩。盡為十四日。如一年中得十八日。謂十年中一百八十日。八年一百四十四日。合成三百二十四日。以三百日為十个月。以其九月足前十五月。已滿二十歲。猶有五十四日。明知羯磨竟時。弟子得戒。和上無罪。五分隨文言。聽數胎中月年。又聽以潤月足。若復不滿。又聽以沙門年足。故知亦取十四日也。亦有用乘五十四日。更向前開。義則不爾。以俗年全不滿故。問受戒中亦言數胎等與此何別耶。答此驗和上犯不犯。下彰弟子得[1]或不得戒。文同義異也。
   ○知諍事滅已後更發起戒第六十六
[0670b05] 凡四諍之興。乖理違和。惱亂僧眾。備德斷理。消殄事怙。輙便發起。更增凶熾助惡揚波。轉成彌漫。惱眾之深。故所以制。
[0670b08] 別緣具五。一是四諍事。二僧如法滅。三知僧如法滅。四輙使發起。五言[2]童了了。就緣起中二。從初至不除滅發起四諍。二時比丘不呵責。不善觀者。道僧不識四諍體相起之因。本言彼闇心斷理。故曰不善觀。觀謂[3]觀察。若作如是觀者不成正觀。不善解者。道僧不達七藥體相差別義。故曰不善解。解謂決了。若作如是解者。畢無終益。不成正解。不善滅者。道僧不識藥病相對除滅之軌。違理判諍。故曰不善滅。作如是滅者。不能究竟消殄。故曰不成滅。此三句發起皆犯提罪。未有諍事。非謂本來無諍名為未。蓋就如法滅竟。當時無諍。名為未有。而諍事起者。更發令生。不可消殄。故曰而不除滅。
[0670b20]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四諍事。三如法滅已。四發起結犯。
[0670b22] 辨相具釋。初句可知。如法下先解第三。解諍者已下却解第二。彼比丘下辨上第四。結犯輕重文四。一起他諍。初結提罪。非分橫起重諍。故犯吉罪。二起已諍事有相忓。又可希故。所以吉羅。三除比丘下餘四眾諍。四觀觀想下境輕重令對四諍觀等四句。觀不觀想。據迷故無。若對七藥及藥病相對。亦各四句。境想合有三種四句。文無者略。
   ○與賊期同道行戒第六十七
[0670c06] 斷姧禁非。王者之法。既知賊伴與共同行。跡同賊相。清白難分。招世譏醜。過損非輕。故須聖制。
[0670c08] 別緣具七。一是賊。二知是賊。三共結要。四同一道行。五不離見聞處。六無因緣下文逐行安隱。命梵二難力勢所持等不犯。七越界便犯。
[0670c11]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賊。三共結要。四同道行。五結犯。辨相具釋尋文可知。
   ○惡見違諫戒第六十八
[0670c14] 制意有三。一所以不聽說欲不鄣道。意欲是生死根本罪鄣道之原。既能口說身喜。為之永淪生死。鄣礙出道故爾。二須諫意有倚傍故。以見在家二果。猶有欲事故。如五分。諸比丘問。汝云何是解。利吒答言。今有質多須達多二長者及諸優婆塞。皆在五欲所吞。為欲所燒。[4]令得須陀斯陀。以是故我作是解。然聖辨鄣道。結有強弱。上品鄣見諦。下品鄣思惟。以見須達等道成初果。猶有欲事。執如是義。說欲非鄣。言同[5]意。理須標別。聖言非鄣者。以治道品殊。各敵對而遣。當分鄣除。異則非此斷。故有非我鄣。非謂不鄣於彼。若生勝解。此或斯除。而[*]令偏執。言欲非鄣。[6]耶正殊途。理在於此。須僧設諫。開示是非。三解結罪意。僧既設諫。欲使返迷從正。固執不捨。違法惱僧。是故制罪。違理滅善。稱之曰惡。[*]耶心□徹。目之為見。固執拒僧。故名違諫。
[0671a05] 別緣具六。一是惡見。二屏諫。三不受屏諫。四僧如法諫。五不肯從觀。六三羯磨竟。分釋同上。利吒執見審定而言。此是真實。餘皆虗妄。以心實故迷情。謂是違諫故輕。
   ○隨順惡見被舉比丘戒第六十九
[0671a10] 制意有三。一須舉意者。有三義故。所以須舉。一此人謬執。說欲不鄣。僧諫不捨。[*]耶心成就。鄣於學路。於佛法中無長用故。二來此人執見心成。若不治舉。永無改愆懺悔從善。須僧舉罸析勒身心。使思愆改過有入道之益。三來欲順人情。或多信受。今以舉治絕化道故。第二解不聽順意亦有三事。一若聽隨順前人。謂己見為是。轉增熾盛。即是損他。二來既隨順彼。必同所見。染著欲事。便成自壞。三來僧既舉治。今輙順違惱僧眾。故不聽隨。第三解隨順三舉結罪重輕意。三舉義齊。所以此舉隨順罪重。自餘二舉但輕者何。解言說欲不鄣。言說相似。濫於聖教。以滅正法。有壞他義。又自壞行。鄣於學路。亦是順情。多喜隨順。故制提罪。餘二條然是非。更無兩濫。滅法之過。壞他義微。隨順義齊。唯有自壞。是以犯輕。
[0671a24] 別緣具五。一是惡見舉人。二知是惡見舉。三隨順同事。四無因緣。謂力勢所持及二難等不犯故。五隨所同事一一結罪。就緣起文二。初至止宿言語隨順起過。二時比丘開下呵責。前文有四。一違僧諫三配成就。是其情過。二時諸比丘下呵拒僧諫。三[*]耶見心成無所長益。從佛告已下作法治舉。四時阿利吒下隨順起過。
[0671b07] 滿足戒本四句。一能犯人。二知如是下正明惡見舉人未捨未解。第三共同事食宿。四結罪。第二句中文四。一如是語人。謂惡見語人。二未作法。謂未為解。三如是[*]耶見。謂惡見說欲人。四而不捨者。謂拒違僧諫。
[0671b11] 辨相具解。第一可知。如是語者下釋第二四句。供給所須下解第三。若比丘下解第四結罪。就解第三中。初解法財二事。次同羯磨止宿。屋有四壁。一切覆一切鄣。一切覆不一切鄣。或一切鄣不一切覆。或不盡覆不盡鄣。及不下開中九成室戒。並准此文說者善。餘文不具。
   ○隨順被擯沙彌戒第七十
[0671b18] 制意有三。一解須擯意。亦有三義。如前戒說。問所以沙彌作擯名者。入道之來[1]惡由信心。沙彌既未受戒。說欲不鄣。違僧三諫。[*]耶心成就。於後受戒。事容難剋。故須加其重法。與作擯名怖。以從道大僧。既先得戒。故真舉治。不須擯怖。又但口說未作重過。故今加擯明為怖之。是以文言。共行不淨者。謂第二篇事。若實犯重。何須諫後方擯。又復多論。若解擯已。應與受戒。故知不是犯重。伽論。沙彌說欲。眾僧和已。彼若懺悔。還當攝授。問沙彌不見不懺。同是[*]耶見。何不作擯而舉稱。此獨鄣擯。其義何也。解言。不見不懺。條然是非。與教不濫。又無諫可違。情過輕微。後無順情化人之義。作舉名不加擯稱。說欲不鄣。濫於聖教。又違僧諫。復順情行化。故作擯名。與彼不類。第二解不隨順意。第三結罪。意同前戒說。
[0671c08] 別緣具五。一是被擯沙彌。二知是。三同事止宿。四無因緣甄去二難力勢等。五隨事。緣起文二。初至止宿隨順起過。二諸比丘下呵責。前文有四。初至不捨違諫。不捨[*]耶見心成。無所長用。二時諸比丘不呵所不應。三告諸比丘下作法治擯。四時六群下隨順起過。就初段中。復有四文。一說欲不鄣諫所為事。二時諸比丘下呵責。三告諸比丘下秉法設諫。四彼二沙彌下說欲拒諫堅執不捨。
[0671c16] 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沙彌下正明說欲不鄣。違諫不捨。即□上諫五句來。一說欲不鄣。二彼比丘下屏諫之軌。文二。初諫莫說欲。故言莫謗等。二世尊不作已下顯佛教說鄣釋成諫意。三彼比丘下拒屏諫。四彼比丘下僧諫。五不捨者執見心成。第三彼比丘應語下正明作法治擯。即牒上擯治。言三宿者。謂第三宿明相未出已還。故曰三宿。無上二三同宿事。故曰無是事。汝出去下結成擯治。第四若比丘下隨順起過。文三。初重舉能犯人。二知是擯治沙彌。三而誘將已下同事止宿。第五結提。下辨相中。但解初句三四五等句。第二略而不釋。文顯可知。亦可但解第一第四[1]節五三句。
   [2]○拒勸學戒第七十一
[0672a05] 昔解屏諫為兩。謂不受諫。諫作犯人。拒勸學。諫止犯人。以其所諫。不過止作。故總立二戒。若也僧諫多就作犯。唯就倚傍止犯之事。但可不學。更無僧諫。雖有此釋。義未必爾。據理言之。拒非違諫。若是違諫雖言了犯。何不同前。緣心虗實。罪有二階。故知不爾。文言。我今不學此戒者。非於法止。未必止犯。是故文言。我當[3]唯問餘持律比丘。故今更解。屏諫唯一。事該七聚。義通止作。虗重實輕。今此戒者。乃是輕人不受訓道。故結提罪。是以文言。我今不學此戒。當[*]唯問餘持律者。五分。比丘數數犯戒。諸比丘諫言。汝等數數犯戒。莫作此行[4]貞人信施。六群言。我不學是戒。我當先問持法持律。智慧勝汝者。佛因結戒。准此文意。但數數犯戒。斯亦所學義通止作。直言不學此戒。未必專止。若作此解。應名輕人不受訓導戒第七十一。上列二部諫戒義中。皆除此一。
[0672a20] 次解制意。凡行不自成。必須訓導。方能筞進。有趣道之益。故善知識者。入道之良緣。然以癡心。陵蔑勝德。如法諫勸。理應順奉。假說異求。不肯承槀。即是內無進脩之誠。復無從善之意。自壞招譏。是故聖制。
[0672a24] 別緣具五。一前人如法諫導。二輕蔑諫者。三發言不從訓導。四無因緣。謂為知為學。次難問無罪。五言辭了了。
[0672b03] 戒本四句。一人。二前人如法諫勸。三不受結罪。四開無不受之愆。為學為知。故應反難審定。辨相略不解第四句。餘三具釋。不犯中其事實爾者。謂前勸非理。更諮勝德。所以無違。
   ○毀呰毗尼戒第七十二
[0672b08] 然戒為眾善之本滅惡之原。超生死之舟。趣涅槃之正路。理宜讚嘆。令人脩學。使戒法興顯。千載不墜。令反毀呰乖隔人心。使不誦習。致令正法於茲淪滅。敗損非輕。所以須制。
[0672b12] 別緣具五。一是毗尼前比丘誦毗尼時。甄去未誦時呵。誦竟呵。皆犯小罪故爾。三作滅法之意。四發言毀呰。五言辭了了[5]犯便。緣起文二。初至憂[6]總毀呰起過。二餘比丘已下辨呵責。文言用此雜碎戒為者。多論。若誦初篇中一戒。呵言雜碎者一提。如是一一戒皆得一提。若通言何用此四戒為。正犯一提。若誦戒序。呵言雜碎。亦得提罪。多論問曰。戒序非戒。何以得罪。答戒序序說二百五十戒義。若呵序者。即是通呵一切戒。是以得罪。
[0672b21] 戒本三句。一人。二前人誦毗尼時。三作是語下毀呰結犯。於中文三。一毀不誦習。二說是戒時已下釋前毀意。謂令人惱。令人愧。令人懷疑故。三輕呵已下彰過結罪。
[0672c01] 辨相中具解。彼比丘自說下解第二句。言通四種。謂說有自他。誦亦自他。文中總言誦時。次作如是說語下解第[7]二結罪。一一結提。諸隨經中有毗尼相。毀呰同犯。所以然者。多論有四義故重。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而住。三是趣涅槃之初門。若無戒則無由入涅槃城。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具斯四義。功強於彼故。毀罪重輕無此義故所以輕。此謂小乘契經。若毀大乘。其罪極重。
   ○不攝耳聽戒第七十三
[0672c10] 凡解不孤起。[8]惡藉說假聽。方能開曉心懷。識達耶正。犯相輕重。順教奉脩。有出道之益。今反癡心怠[9]墮。不肯聽法。迷於聖教。事等面墻。動成滯礙。莫由進道。輕慢聖法。失利處深。故所以制。
[0672c14] 別緣有四。一是說廣戒時。二身在說戒眾中坐。三作不聽之意。四說過五篇。便犯提罪。隨其中間一一戒不聽小罪。祇律中間不聽小罪故知。就緣起文二。初至說戒經來。正明自知有罪。恐他發舉。自言始知。望得無過。二諸比丘察知已下正[10]鄣呵責。
[0672c19] 戒本三句。一人。二說戒已下自言始知。三餘比丘下證其久知。結罪屬彼。若二若三逕於說戒。足應得知。何況多也。若實久知而言始知。犯妄語提。若也本來無知無解者。無妄語罪。便有不攝耳聽法罪。由不聽故。不識戒相。故曰無知無解。以不知故。遇緣起過。自壞心行。故曰若犯罪如法治。不以無知得脫。以識事故。應更重增無知罪者。根本罪上緣而不了。復犯無知之罪。故曰重增。不能生善益己。故曰汝無利。重加無知。故曰不善得等。所以有此無知者。由不聽而生故。下結根本不聽之罪。
[0673a05] 下辨相中。具解上三。初句可知。彼比丘下釋第二。若自說時。若他說時。若自他誦時。對此四時發言。始知唯他說戒方有不攝耳。餘比丘下解第三。說戒時不善用意。一心聽法。無知故重。與彼放逸提者。非但無知故犯根本罪。由先不聽故。此二罪之外。復有不攝耳罪。故言重。與不犯中。初二句開無不攝耳。戲咲已下開無妄語。[1]可亦通開不攝耳罪。本曾[2]間說者。受戒已來未逕說戒。未曾聞廣說者。或聞心念三語等。亦曾開略說故。
   ○同羯磨僧物與知事已後悔謗僧戒第七十四
[0673a15] 物僧共有。眾情非一。既詳和作法。賞知事人已。輙便悔反謗僧隨愛而與。[3]驗動群情。喜生諍競。遞相苦惱。不得安樂脩道。故制斯戒。
[0673a18] 別緣具四。一是僧物。謂僧得施物非常住僧物。其常住僧物。衣裘[4]票帛。田地園林。不得賞知事人。如其與者。與受俱獲罪也。祇律僧物者。若眾中分物。僧伽梨等。如是一切應分故。十律。僧應分物。二同作羯磨。賞知事已。三輙便悔反傍僧隨愛。四言辭了了便犯。所以不諫者。已自共僧作法而與。若僧有愛。彼亦有愛。更無有濫。何須設諫。
[0673b01] 戒本三句。一人。二同作羯磨賞知事人。三後如是言下謗僧隨愛。結罪文三。一隨親友。二以眾僧物與。三結罪。
[0673b04] 辨相中。第二句略而不釋。餘二具解。下三眾犯者。口唱和同。後悔得罪。無同羯磨犯。
   ○不與欲起去戒第七十五
[0673b07] 如法僧事。理宜詳遵。許無乖隔。今隔僧作法。輒便捨去。心不和同。鄣礙僧事。惱眾非輕。是以聖制。
[0673b09] 別緣具五。一是如法僧事。簡不犯中事可知。二知如法。三不與欲。四輙起去。祇若大小行。須臾還不廢僧事無罪。十云。若大小便。若不離見聞。不犯。伽論。起大小行。不捨見聞處。不名離眾。捨見聞離眾。准如斯文。若正作法不得行來。有竟未竟。中間蹔往來者。可如上說。五雙脚出戶便犯。五分。屋下作法隨出提。若露處面去。僧一尋地去。多多逸提。神通去地四提。
[0673b16] 滿足戒本三句。一人。二眾僧作法。三不與欲下去。而結罪。
[0673b18]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僧者已下釋第二句。一解僧。二釋事。謂十八法。五分作法三羯磨提。若不作法吉羅。若比丘下辨第三句。
   ○與欲已還悔戒第七十六
[0673b22] 凡如法僧事。理宜順可。先與欲已。見治同從。以偏私之情。輙便悔反。說言不成。相朋毀法。惱眾不輕。故所以制。
[0673c01] 別緣具四。一是如法羯磨。二如法與欲。三輙便後悔說言不成。四言章了了便犯。緣起文二。初至不與此事欲來。正明如法與欲。悔言不成。二諸比丘聞已下呵責。
[0673c05] 戒本三句。一人。二如法與欲已。三悔而結犯。
[0673c06] 辨相具解。下之三眾不得與羯磨。欲後悔罪亦得。餘事情和。後悔犯吉。
   ○屏聽四諍戒第七十七
[0673c09] 凡公言則理顯。屏語喜隨情。今徐行竊步。盜聽彼語。傳於彼此。情存鬪亂。過是不輕。是以聖制。
[0673c11] 別緣具五。一先起四諍事。二前人評量。三作鬬亂彼意。四往波盜聽不令覺知。五聞語便犯。問若聞語犯者。何故戒本聽此語向彼說提。答此就屏聽者。意本屏聽。此語為欲向彼說。作鬪亂意。聽時得罪。不待向彼說也。若向彼說得罪者。落在兩舌戒。不在此攝。問此戒所以聽時即犯。前兩舌戒待傳彼此方犯者何。解言。前戒先未有諍。一往聽時。未必生諍。要說方犯。此戒先有諍事。若往聽者。必生其諍。過情深重。是以聽時得罪。
[0673c20] 戒本三句。一人。二先共鬪諍。三聽此已下屏聽結罪。
[0673c21] 辨相具解上三。
   ○瞋心打比丘戒第七十八
[0673c23] 凡出家之人。理須居忍。堪耐惱緣。今乃內懷瞋忿。加打前人。自壞心行。忽逼前境。過損非輕。故須制也。
[0674a01] 別緣具四。一是大比丘。二瞋心。三作打彼意。謂有病等緣不犯。四打著便犯。
   ○手摶他比丘戒第七十九
[0674a04] 前戒限分中。制打著始犯。此戒深防中。制以手擬摶即犯。不待打著。著前戒攝。
   ○無根謗戒第八十
[0674a07] 制意犯緣多少與四重謗同。唯為輕別。
[0674a07]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瞋心。三無根。四舉殘法誣人。五結犯。
[0674a08] 下辨相中。略不解第二。餘者悉釋。初二別解。四五合辨。亦可具釋。謂二四五句合而廣解。准上亦應具約六心。以防巧情。及舉書使手印輕重相等。易故不論。及對謗四眾。其文亦略。假根亦犯。此等並略。
   ○突入王宮戒第八十一
[0674a14] 凡王者自在。情多奢婚。縱禮無時。容相逼斥。彼此懷愧。理非所宜。又復王宮采女。艶色豐□。動亂人心。容生染著。自壞心行。過在匪輕。是故聖制。
[0674a17] 別緣具五。一是剎利王。二王與夫人同在一處。三王未出未藏寶。四無因緣。謂有奏白被請諸難等不犯。五突入宮門便犯。五分。入王宮雙脚過提。隨入遠近。多多提。
[0674a21] 緣起文二。初至此事無苦。正明突入起過。二迦留已下發覺呵責。前文復二。初至無有鄣礙。王與夫人信敬心故。聽比丘入宮。突入緣起。二迦留已下入而起過。前文有三。初至第一夫人正末利。奉獻佛食。現為夫人。二既得現報。荷恩處深。是以從高樓已下禮謁致問。說法生信。三還至宮中已下化[1]生俱信。聽諸比丘入出無礙。就第二致問文中有三。初報恩致敬。問佛因果四句疑事。二爾時佛告已下廣為解釋。令生信解。後如是末利已下一一結示。三爾時末利重白已下正明末利心領發願受道獲益。末利夫人雖第二第三重受五戒。乃可增其善心。更不重發。猶本所受。此多論釋。又如成論及心論說。悉重發戒。已如上說。
[0674b09] 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剎利王。甄去其餘小王不犯。三王未出下正明王與[2]未人同在一處。四而入已下突入結犯。
[0674b12]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王剎利下至澆頭種解第二句。未出者下釋第三句。若比丘下解第四結罪重輕。
   ○捉遺落寶戒第八十二
[0674b15] 寶物利重。[3]入情多貪。既落在地。事是難近。雖好心拾取。為欲還主。致彼誣謗。清濁難分。莫能自拔。又復既取此物。容生盜心。臨危事嶮。行非高節。敗損不輕。故所以制。若非遺落。捉犯小罪。
[0674b19] 別緣具五。一是遺落物。二是寶及寶莊餝具。三非僧伽藍內及[4]奇寄宿處。四無盜心為欲還主意。甄去有盜心。不犯此戒。五捉取便犯。所以聽僧伽藍內及寄宿處取不犯者。解言。若不取者。脫有異人將去。猶不免譏謗。是以聽取待主諮當還。以自心譏過故爾。
[0674b24]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所捉遺寶。三自捉下能捉之業。四除藍等處不犯。五結罪。若比丘下誦前第四除藍等句。辨相之中略不釋第三業第五結罪句。餘三具解。初二句可知。若比丘在僧伽藍下。正彰二處捉之方法。待主欲還。久久不來。祇言。金等無人來取。至三年聽隨三寶分中得處。當界分用。十律。過五六戒。四方僧用。五分。十二年不取者。集僧平價。作四方僧用。後來索者。出僧物償之。
   [5]○非時入聚落第八十三
[0674c09] 凡出家脩道。理無遊散。時為濟命。事須往反。既是非時。無緣而入。妨廢脩道。招致譏醜。損處不輕。所以須制。
[0674c12] 別緣具五。一是非時分。二向白衣村。三無啟白請喚諸難等因緣。四不囑授。五入門便犯。若住處無比丘可囑。有三寶緣。聽入無罪。若行至夜。欲入村宿。祇律。應展轉相[6]自無罪。不白犯。依此律。容可不白不犯。五分。若行經聚落。若暮往宿。及八難起不犯。非時入村。此律不犯中。道由村過不犯。
[0674c17]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時。三入聚落。四不囑授。謂不行開法。五結罪。辨相具解。
   ○過量牀戒第八十四
[0674c21] 高牀長慢。理非所宜。事須依法。不容過限。過則長貪。違反聖教。故制不聽。
[0674c23] 別緣具五。一是牀。二為己作。三過量。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便犯。
[0674c24] 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限量。三截竟已下過而結罪。
[0675a01] 辨相具解。祇律。高牀下戒並言應先截壞。然後悔過。
   ○兜羅綿紵牀戒第八十五
[0675a04] 以其多生細小諸虫。用損物命。違於慈道。所以不聽。亦五緣成。一是兜羅綿。二貯木牀。三為己。四自作教人作。五成便犯。
[0675a06] 戒本三句。一人。二貯木牀。三結罪。
[0675a07] 辨相具釋。此上二戒。十律隨坐坐提罪。
   ○骨牙角作鍼筒戒第八十六
[0675a09] 以其小物。用功甚重。事無多益。勞苦繁數。癈損家業。招致譏過。故須聖制。
[0675a11] 戒緣別具五。一是牙角。二作針筒。三為己。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便犯。尼多在等。不喜遊行。作之義齊。但犯小罪。
   ○過量尼師壇戒第八十七
[0675a15] 自下四戒並不聽量過者。信施之物。理宜應法。趣得遮鄣。資身便罷。今過量而作。長己貪求。外損信物。作無用之費。經求癈道。患累處深。是以聖制。尼師壇者。此方名覆臥衣。謂覆鄣眠處。護臥具故。
[0675a19] 別緣具五。一作尼師壇。二為己。三自作使人作。四過量。五成即犯。下之三戒。犯緣並同。唯以體殊為異。
[0675a21] 緣起文二。初至尼師壇過量起過。二時諸比丘呵。前文復二。初制畜坐具鄣身受用。二六群已下因聖聽作。過量起過。
[0675a24] 滿足戒本三句。一人。二出量數之法廣狹長短。三過作結罪。佛搩手。五分。長二尺。長中長五尺。廣中四尺。是名應量。過則是犯。[1]五猶尚犯。何呪俱過計。通明尺[2]重。理應如是。但因迦留。各增手搩。戒本別增致人有。或謂要須續。此義不爾。
   ○過量覆創衣戒八十八 過量雨浴衣八十九
[0675b06] 此等二戒其義並同。故不煩釋。問所以此中上二下一。尼但犯輕。過量雨衣。與僧同犯。其義何也。解言。雨衣外用。女人漏形。恐醜相外彰。喜廣長作。故同犯提。餘之三戒。隨身著用。尼好小作。過希故[3]經。
   ○過量三衣戒第九十
[0675b11] 問上之三戒。佛搩手定出量限。此三衣戒。所以隨身量不定者何。解言。餘之三戒非是沙門道服[4]水儀。隨其大小。皆得受用。故定出量數。此三衣戒。是三世諸佛道服之標。若依佛手定出量限者。人有小大。皆不稱體。威儀醜惡。故隨己身量。稱形故爾。以衣不定故。得與佛等量戒。餘三定故。更無等過之義。所以緣起。須制難陀着黑衣者。解言。難陀色身與佛相濫。諸比丘見謂之為佛。彼此懷慚。制著黑衣。異佛衣色。故所以爾。諸比丘衣色與佛同等。六羣比丘見己衣色既與佛同。謂量亦應等。遂使與佛等過而作。故須明之。問衣制過量戒。鉢何不爾。解衣若過量。得截而用。人喜過作。故所以制。鉢若過量。截無用義。人不喜過。故不須制。又復衣體同佛。謂量亦等。喜與等過。故有斯戒。鉢體異佛。不喜等過。故不須制。問佛之衣鉢所以有同有異。答一切諸佛法畜石鉢。是以如來棄人中石鉢。取天細膩石鉢。著人中衣。表人天師。良厚福田。由著人中衣故。與比丘三衣體同。鉢非人鉢。故使不同。問比丘所以不畜石鉢者。比丘福淺。不能感物。又此難得。恐癈正脩。又擔持重故。人中石者。復不任用。故制不聽畜。畜得蘭罪。
  ●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0675c08] 七門分別。一解來意釋名。二解置四所由。三次第之相。四違制不同。五持犯方軌。六自分勝進。七二部同異。
[0675c11] 初門來意者。上篇雖明威儀。若離譏嫌。進道莫由。是以次明離譏嫌。進道莫由。是以次明離譏過行。西音波羅提提舍尼。此名向彼悔。故下文言。我今向諸大德悔過。是名悔過法。又可名為可呵法。亦是文言我犯可呵法。所不應為故。
[0675c16] 第二門者。凡起譏過。託二眷屬。一內眷屬。二外眷屬。內中有二。謂若私屏及以眾中。初戒私屏起過。比丘與尼黑服是同。而男女相別。[彰-章+身]在聚落。自手取食。容生染穢。招譏損道。對離斯過。故制初戒。若於眾中。偏心指授。跡涉回私。嘿受不呵。於眾不顯。對遣此過。故制第二。外眷屬中。就聚落蘭若二處。以興過譏。謂學家過受。令他罄竭。招世譏嫌。對離此過。故制第三。蘭若起者。懈怠逈嶮。安坐受食。致賊觸嬈。送食婦女。招譏不輕。對離此過。故制第四。始末差分。有斯四益。
[0676a01] 第三門者。內眾情親。又是師義。喜起此過。故在先明。俗人外眾致犯義希。故在後說。就內眾中。私屏為數。眾中是希。故有先後之別。外中聚落喜犯。蘭若不數。次此之宜。理所然矣。
[0676a05] 第四門者。就此四中。第三戒違僧制得罪。此學家羯磨。實是亦佛教諸比丘作此羯磨。然佛不自秉。若諸比丘未為作學家羯磨。無僧制可違。受食無罪。由僧作法制而生。故曰違僧制得罪。此制不異佛制。隨人異故。自餘三戒咸違佛制。無僧制可違。
[0676a10] 第五門者。此四戒中。二四兩戒具二持犯。言二持者。若見尼指授心而不食。即是上持。若見事時。即順聖教。作法而呵。大姊且止。身業食時。不生罪過。名曰作持。此之二持名體俱別。二犯者。若見過不呵。食便得罪。由止而生。故曰止犯。雖止不呵。若身業不食。無此止犯。復由身業食食而生。乃名作犯。望前名止。望後為作。此罪體一而名有別。又可二持亦是體一名別。如作法呵。名為作持。以其呵故。雖食無過。反前作犯。豈非止持。第四蘭若止而不食。名為止持。若順聖教。語言檀越莫送食來。而施主知故復送來。雖食無罪。名為作持。二犯者。不語檀越。名為止犯。而受食食即是作犯。餘之二戒。止則是持。作便是犯。
[0676a22] 第六門。前之三戒。自分行中以離譏過。第四一戒。勝進分中以離譏過。
[0676a24] 第七門。二部同異。尼並吉羅。總是希故。隨事論之。至文中釋。
   ○在白衣舍從非親里尼自手受食戒第一
[0676b03] 大僧上尊。尼是下眾。敬上情殷。所有飲食。皆悉捨施。竟不籌量。得便受之。致彼飢困。癈脩道業。又復非親容生染患。招致譏醜。損壞非輕。所以須制。
[0676b06] 別緣具五。一在俗人舍。二是非親里尼。三無因緣。除病緣故。四自手取。五食方即犯。所以除親者。上明共坐同舟等外相不練。譏患無殊。故親亦犯。此中俗人家內情相委練。實親無譏。故所以開。病人苦惱不容生過。為濟命故。亦開無犯。[1]四直地遣人。表敬相不絕。無譏故聽。
[0676b12]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在村中有非親里尼。三若無病下正明自手取食食。四是比丘下違教結罪。隱其梵名。就漢稱結罪。故曰悔過法。
[0676b15] 辨相具解可知。尼得輕者。大僧上尊。自手授食。與尼義[2]悕。致受非數。故但吉羅。
   ○在白衣舍偏心指授食戒第二
[0676b18] 凡眾貴清美。不容穢跡。然今此尼以偏私之情。公於眾中。越次指授。似成回私。汙辱處深。大眾既覩其過。嘿受不呵。即表眾心不淨。容隱惡人。故制舉眾並不得食。問所以不開親及病者何。答既是眾中偏心授食。招過無殊。故親之與病。皆合可呵。今嘿受不呵。舉眾情過故。所以不開。
[0676b24] 別緣具四。一是白衣舍。二偏心越次授食。三大眾嘿受不呵。四食之便犯。
[0676c02] 戒本四句。一人。二正明白衣舍尼越次指授食。三比丘應語言下佛教比丘作法呵止。四若無一比丘下不呵結罪。
[0676c05] 辨相具解可知。尼得輕者。大僧指授。與尼義齊。致受不數。又復下眾呵上義難。情過是微。故所以輕。
   ○學家受食戒第三
[0676c08] 凡受施之法。宜自限量。不容過分。今此學家見諦弟子。於三寶所。乃至身肉不惜。然此比丘竟不籌量前人有無。取索無節。令彼罄竭。因福致困。生外不信。又現受者。貪取過度。心無慈愍。今僧制遮護。知而故受。事是無理。所以制也。
[0676c13] 別緣具五。一是[3]未妻俱得見諦。二僧眾與作學家羯磨。除未作故。祇律。夫婦互有凡聖。不得為作羯磨。若夫婦於三果中。或俱是。或互是。得與作羯磨。五分亦爾。三無因緣。除病請等不犯。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與。為表敬相不絕故爾。五食之咽咽犯。
[0676c18] 緣起文三。初至之盡正明起過。二比居諸人下正辨呵責。三告諸比丘下慈愍學家。教僧立制。約勒四方。不聽受食。此羯磨與人相應法。謂與比丘相應。四方僧制。故下學家乞解者。乞解僧制也。五分。若其家財物竭盡者。僧有園田應與之。使畢常限。餘以自供。若無僧有異供養時。令其家作。使得遺餘。若復無者。乞得食時。就其家食。與其所餘。若不爾。父子安置比丘寺。婦女送置尼寺。給其房舍臥具。乃可分衣物。悉皆與之。然今此律且立僧制。
[0677a03] 滿足戒本四句。一先明學家僧作羯磨。二若比丘次出能犯人。三作如是已下正明無緣自手受食。食四是比丘下違教結罪。
[0677a06] 下辨相中。先解第二能犯之人。却解初句學家犯之境緣。餘文可知。尼是下眾。感彼情薄。必無傾竭之惱。故所以輕。不犯中學家乞解者。此文但言財物還多。乞解僧制。佛即聽解。十律。若學家財物。減損不增者。若乞不乞不捨。若財物增多者。若乞不乞。皆應捨學家羯磨。若財物不增不減者。若乞應捨。不乞不應捨。若作法竟。五眾俱不得取。若捨羯磨竟。五眾隨意取。
   ○蘭若安坐受食戒第四
[0677a14] 凡在蘭若。事須翹懃。方乃安坐受食。非進道之宜。又復逈嶮多有賊難。送食往反。因致困辱。惱壞其心。招世譏累。是故聖制。五分。若軍行逕過與食。若賊來自持與受不犯。若送食人忽至僧坊。比丘不知者。佛言聽一人受自出一分。餘行與僧。以己食分。從僧中一人貿食不犯。若送食是賊見不得去。應與袈裟著。若故不得去者。應獲與剃髮著法服送令去。
[0677a21] 別緣具五。一是蘭若嶮難處。二先不語檀越。三無病難因緣。四自手食。除置地使人與。不犯故。五食之咽咽便犯。
[0677a24]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在蘭若險難處。三先不語已下在險難處安坐受食食。四應向已下違教結罪。第三句中。先不語檀越者。若語莫來。來而得受。故曰先不語。雖先不語。藍外得受。故曰藍外不受食。而在藍內受食。雖可藍內病緣不犯。故言無病。置地亦開。故曰自手受食食。如此釋時。唯在蘭若。藍內受犯。餘道路藍外村中並悉不犯。義似順初戒本。又復一釋。藍外道路有難處。亦不得受。唯在聚落受之無犯。故緣起文。語諸婦女莫出道路。有賊恐怖。若已出城。應語言。莫至僧伽藍。中路有賊恐怖。既二處俱犯。釋此文時。若先不語檀越者。若語檀越。莫送食來。藍及道路受俱無罪。以不約束。二處受犯。然文反學舉不行。約束法中。語檀越二處不受。但舉藍外道路不受。略無藍內不受。故言先不語檀越。乃至不受食。次正舉受犯。以不語故。二處受犯。但言藍內受犯。略無道路。受此乃綺互。下無病等餘緣可知。若如時立緣之中。應言蘭若道路有嶮難處。
[0677b16] 辨相可知。尼無蘭若。假有齊輕。
  [1]●第七段眾式叉迦羅尼法
[0677b19] 此言應當學。直言其眾不列數者。解言。此篇威儀違失。乃有無量。不可以限數往□。故但言眾。若就所防彰目。應言眾突吉羅篇。今隱其所防。治行受稱。故名為學。式叉言學。迦羅尼名應當。以語[2]例故。論其學也。實通上四。唯□此所以偏彰者。然此篇威儀微細。自非專翫。在心懃加護持。其行難成。故加勸學之目。又復能持。具足無缺。學行之[3]絡。彰學功義顯。故獨受學稱。語其威儀。事乃眾多。今且採要百戒。重而喜為。輕心易犯。集在此明。餘者雜威儀中辨。於中身口分別。有二十戒。自口作業。假他身犯。如持仗人說法等。餘應身犯。其相可知。
[0677c06] 次持犯分別。若就應學以辨。並二持犯。謂起心脩習名為作持。望不作高下著衣等事即是止持。無心崇習說為止犯。而作高下著衣等事名為作犯。若言作法得作前事名作持者。唯杖囊一戒容二持犯。餘咸止持作犯。若如前釋。上之四篇。亦應悉二持犯。何獨於此。答理實應然。不犯此中。名應當學。故餘不類。
[0677c12] 此且作是釋。文分為四。初有五十一戒敬僧威儀行。二不恭敬人不得為說法下有八戒敬法威儀行。三不得止宿佛塔中下有二十六戒敬佛威儀行。四人坐已立下有十五戒能敬之人。於四威儀。雜明敬上三寶之戒。先敬僧者。據住持三寶故爾。所以須明敬僧行者。然衣裳服餝。行坐進止。飲食出入。皆是僧之威儀。齊整端嚴。舉動應軌。彰己內有道法之心。外覩信敬。生長世善。光顯佛法。益利僧眾。違則自壞心行。外長他惡。於彼僧寶。情生輕薄。汙辱不少。故須制彼。敬僧威儀人不自成。功由於法。故敬法。法者療生死之良藥。[4]展開道之眼目。若敬而順行。則超越眾累。清昇彼岸。慢而輕毀。則永沉生死。長淪苦海。殃累之深。[5]持宜須敬。法不自弘。宣由道主。故須敬佛。佛為尊導。獨拔累表。解超眾聖。萬德圓極。大悲開化。利益群品。其恩深厚。事須敬以求度世。是故須制。尊塔靈庿。潔淨安處。夙夜展虔敬之儀式。以上別收未盡。復須雜明四威儀中敬三之行。
[0678a05] 就敬僧中。分文有四。初有二戒。正明教諸比丘著衣裳法。使齊整端嚴。應法無失。自行成立。外生物喜。違則制罪。初戒著涅槃僧。次戒著三衣。第二從不得反抄衣已下說不得戲咲。坐亦如是。有二十三戒。入村受請。行來進止。從用意受食已下訖洗鉢水。有二十三戒。食上方軌。第四生草上大小便下有三戒。便利進止。因緣廣辨。皆彰威儀違失之過。唯戒本中偏彰能治之行。舉以勸學。不明所防。互舉故爾。以故作者。故違聖教。作不齊整著衣。犯根本突吉。母經。對手一說懺。此亦篇義。妨今解責心非威儀。吉羅者不應。故違聖教。非但犯根本之罪。復得不應而作。失威儀罪。此亦嘖心悔。一切戒犯。皆有二罪。非若此篇。如上好樹不應故斫。而斫犯。壞生種提。復非威儀吉。如語上[1]生坐舉臥具出門提。復得非威儀吉。類知一切。若不故作者。此識事作故。然不作故違聖教之意。猶犯根本責心小愆。無失威儀吉羅。斯之三吉雖有根樤。[2]減責心悔篇中所攝(此一既爾下戒同然)。
  ●第八段七毗尼法
[0678a23] 於中文三。一至說戒經來。牒舉章門。由言七悔過法。除已起之諍。就所滅名之故爾。二若有諍事下二句勸學滅諍。三應與已下別列七戒。是中應與七滅。而不與者犯突吉羅。即上戒式叉迦羅尼應當學義。故尼律中。尼不為他滅諍提。下文比丘吉。彼含此離。遂為七戒。上來百戒自行威儀。以彰應學。此據眾法。除諍滅罪。以顯應學。二處戒本並不舉所防。直言應當學。應與現前等。故知一類但以眾別有殊。故分為二。問都收一百七戒。總成第五篇也。七滅道理。文義苞富。不可輕言。下當廣說。
  [3]●第二分 比丘尼律
[0678b10] 三門料簡。一僧尼離合。二先後次第。此之二門已如上釋。三尼之同戒。最初有無。一釋雖可形別。起患義等。但使大僧先犯。禁該二眾。設後犯者無別有初。廣教頌故。尼若犯者。即是第二。又復五分可是同戒。憂波問為一部一部持。佛言。皆作二部持。十律。佛在僧前。結同戒已。語諸比丘。汝等以是戒。向比丘尼說。作是語已。入室坐禪。爾時諸比丘遣跋提比丘。汝今往詣王園精舍。為比丘尼說之。跋提即承僧命。往至尼所。令集一處。語尼言。佛為我等制同戒。我及汝等應共受持。爾時長老比丘尼皆言。善好受持。時偷蘭難陀尼在眾中。語跋提言。汝愚癡不了。不能定知。我等可以汝語故。持不持耶。我等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者。若應持者當持。不應持者不持。如來即制比丘尼輕呵比丘戒。以斯推驗。明知同戒。無別最初。問若使同戒無別初者。減年受戒。與外道食。長鉢大僧犯。尼應第三。所以尼中。別有最初。答此就罪同。應無別初。但有緣異。謂減年有學無學。與外道食。境緣寬狹。鉢時有長短非類故。若爾尼離五衣宿。俱犯提罪。比丘離三衣宿提。餘二衣吉。亦是寬狹。理應別初。何以直列。答若據不同。應別有初。莫不皆對。受法明違。故無別初。又若爾所以同戒。要因大僧先犯以制尼眾。無有一戒因尼制僧。尼不同戒。因尼先犯。以禁比丘。豈可當時先因比丘。併犯同戒。禁尼眾說。尼眾方犯。不同戒耶。此實難解。答此等同不同戒。僧尼二眾。犯應雜亂。為分人別。是故同者列之在初。餘不同者併後列之。若爾先後可爾。何同戒無有一戒因尼制僧。又更一釋。大僧與尼。男女位別。何得因此制彼又復望尼。偏過未起。如何逆制。謂二眾同犯。皆別有最初。所以知者。如尼初戒。與僧同犯。下開亦言最初不犯。故知別初。如斯解時。可同犯戒。應更別出起過之人呵責制戒。但大僧中已明起過呵制。若更出者。不異於前。為離繁文。略而不出。直列戒本。餘二律中。告尼眾言二部持者。此謂告知同別。共學不共學。非是由此制彼名共。以是義故。各別有初。
[0678c20] 尼律六文。總為四門。一五篇。二七聚。三方便。四持犯。委釋其義。如前已辨。
[0678c22] 第二別解。即為六段。先解初夷。於中亦兩。一總二別。總解十門。一三毒起成。二身口差別。三自作教人。四犯境寬狹。五尅漫不同。六餝悞不等。七諫不諫別。八僧尼同異。九尼下二眾任運有無。十持犯軌。
[0679a01] 初門者。位以為三。婬觸八事三起貪成。二有四戒煞盜[雨/復]隨三事起成。三妄語一戒貪癡起成。所以可知。
[0679a03] 第二門者。一義判時位亦為三。謂婬盜煞觸。若身業犯。妄語七八。此三唯口。口有同異。八事一戒通於身口。又更一判。婬觸害身。盜煞二戒身正口兼。妄語一戒口正身助。八事一戒身口通犯。[雨/復]一口止共身犯。隨舉違諫。自口止業。假他口作業犯。有六差別。
[0679a08] 第三門者。位可為三。初一下四。此之五戒自重教輕。煞盜二戒自作教人。彼我俱犯。妄語一戒自作正犯。教同不同。
[0679a11] 第四門。初戒境通三趣。餘七唯人。婬觸八事。此三男報。[雨/復]藏局女。餘之四戒義該男女。隨舉少異可知。七八局道。前六義通道俗。七八唯具。餘亦義通。
[0679a13] 第五門。初戒漫剋俱犯。下之七戒盜煞與妄漫一切犯。尅心之中。有犯不犯。觸等下四局在剋犯。以取染心。知人名種。隨順違諫。豈可漫心而成此罪。故專在剋第六門。前四同戒。若配錯悞。位為四定。同比丘中說。下之四戒。攝同妄語。所稱錯之與悞。並悉不犯。亦可解八。容有悞犯。餘無可知。
[0679a19] 第七門。前之七戒無倚傍可執。故不須諫。第八有倚傍故。堅執有濫。故須設諫。
[0679a21] 第八門。初之四戒僧尼同有。而於四中下盜煞妄全無有異。婬之一戒境界飜到。下四深防。尼有觸等。位以為二。前之三戒重輕不同。觸戒有四差別。尼重僧輕。八事之中僧犯三罪。捉手犯觸殘。共諸共期容犯麤語。捉衣犯蘭。餘容小罪。覆藏一戒境有寬狹。隨順一戒。有無不同。尼倚八敬。隨順須諫。故犯重夷。僧無倚不諫故無。
[0679b03] 第九門。初一下四無教人為己。故無任運。盜煞妄等有自作方便。或復教人為己。容任運犯。
[0679b05] 第十門。[雨/復]藏一戒具兩持犯。以有作法發露義故。餘各止持作犯。
[0679b07] 次下別解。不淨行戒。一制意犯緣。悉同可知。文分二。初至久住明結戒相。略舉三文。一略舉犯文。二告言已下還是制廣補略。三集十句下招生十利。第二欲說戒者已下明說戒相。以彰教法。文亦有二。初明戒本。但有四句。所以無共同等者。答祇五二律悉具八句。同於大僧。此律文略。十律尼戒本同者。文不別列。故知亦有共同等四也。其比丘尼捨戒。為成來去無鄣故爾。尼中捨者。恐在俗汙犯。所以須捨。如十律說。無重出家。故彼文問。頗有比丘尼捨戒。更與受戒不犯耶。佛言有。若比丘捨戒已。轉根作男子。與受戒不犯者是。
[0679b18] 第二若比丘尼下廣辨。於中文二。初解犯相。二不犯者下解不犯相。前文復二。初尼犯相。二解四眾犯相。前文復二。初略解戒本四句成犯。二有三處已下廣解二三兩句。對三趣行。非成犯之相。就中復有二。初至亦如是犯[1]差相別。二若比丘下明輕重相。前文復二。初舉成犯境緣。二若比丘尼下廣辨造境。成犯方法。境界文二。先總舉三趣。二復於三種已下望三趣橫列。各三三合九。謂重非之境成犯文三。一自發心犯。二若比丘尼下為怨賊逼己造境犯。三若比丘尼下為賊怨等逼尼身犯。自心犯中分二。先造覺境犯。後對不覺境犯。覺境分三。謂男子二形。次及黃門。男中復三。人非人畜生。初人中先以三處對人。男子境作三句。次以隔等四望於三處。有十二句。下二男亦爾。合三十六。黃門二形類亦同爾。便成一百八句。不覺境中分三。謂男二形黃門等是。男中復三。人非人畜生。人男復三。謂睡眠新死及少分壞等。尼自以三處對前作九。次加隔等四。有成三十六。下二男亦爾。合一百八句。男中既爾。餘二形黃門類然。併成三百二十四。通前覺境。都四百三十二句。
[0679c13] 次怨逼中分二。先造覺境。後對不覺[2]覺[3]分境境分三。謂犯男及二形黃門。犯中男分三。先犯人男。謂以自身三處犯男作三句。次加樂等六。又加隔等四。合七十二句。下二男亦爾。合成二百一十六句。二形黃門亦然。合成六百四十八句。不覺境分三。謂男二形黃門。男中[4]復中復三。人非人畜生。人男三。謂睡眠新死少分壞等。尼以自身三處犯男即九。次加樂六句。合五十四句。又加隔等四句。合成二百一十六句。餘二男亦爾。合成六百四十八句。男中既爾。二形黃門亦然。[5]令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此謂三个六百四十八。合以作法。通前覺境。合二千五百九十二句。
[0679c24] 第[6]二怨逼中境應通九。今且約人三逼已三處即九。又加樂等六。又加隔等四。合成二百一十六句。又前樂中文但有五。謂於二時不樂中。少出時樂。前二時不樂句。准上僧中。故言六樂。初自作輕重。二教人文三。一比丘教尼。二尼教尼。三餘眾相教。問[雨/復]藏他夷。還犯夷罪。所以教他而犯輕。解言。教人行非。前人未必定隨我教。又復容有發露之理。故犯蘭罪。覆他解義。前人先已作過。惡心流利。但使[雨/復]藏必作不疑。既是[雨/復]藏。復無發露之義。故得夷愆。又且教人限分中制。所以犯蘭。[雨/復]是深防中制。為是結夷。二制既殊。所以非類。
   ○盜戒第二 煞戒第三 妄語第四
   ○摩觸戒第五
[0680a13] 凡女人之性。染愛情深。既受摩觸。適悅處重。又人輕易陵。義無自固。容成大惡。臨危事嶮。可壞之甚。故方便之內。制以深防。但使受樂。即結夷罪。通結如上。
[0680a16] 別緣具六。一是人男子。二人男子想。三俱有染心。四掖已下膝已上。腕已後身分。甄去輕境。染微無逼。不須深防。但得輕罪。尼以輕觸男重。男以輕境觸尼重亦犯。未必要取二俱重境。五二身相觸。除去衣互有無。不犯重故。六受樂便犯。問尼[1]解男犯夷。名深防制者。如[*]解衣互有男。何故僧尼俱犯蘭罪。答女人重境身分。生他染強。畏致陵逼。故方便之中制與重罪。名為深防。若衣互有無。境麤染微。陵逼義蘭。故使僧尼俱齊限分。亦可蘭名通含輕重。深防蘭重。限分便輕。義何有妨。分文解釋。如大僧無異。可以[2]此知。
[0680b02] 緣中文二。初明起過。第二守房。小沙彌尼下呵責。
[0680b03]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明尼有染心。三所摩境界染心男子。四從掖已下以其重境受他摩觸。文三。一出分齊。二身相觸者謂俱無衣。三若提下摩業。五是比丘尼下違教結罪。六是身相觸者制名尼摩[3]角戒。對僧料簡。有四不同。一大僧解戒。不就陵逼。莫問前女死[4]治俱犯。尼據陵逼。簡死取治。二比丘不問女之小大但使受樂。亦得殘罪。尼取逼義。要大非小。三比丘觸女。但自有染。不假前染。尼約逼義。非但自染。要須俱染。故此文言受染汙心男子。四僧摩前境。重輕俱殘。是故文言。若捉手若捉髮。尼唯重境。以其得境處深垢情厚重。容有陵逼。故制重罪。若得境處殘。垢情微薄。復無凌義。但得輕愆。落在八事。
[0680b15] 辨相具釋。上五略不解制名。下三戒同爾。文言掖已下者。解第四摩業。文三。一解上定境深殘。二身者已下解身相觸。俱無衣語。三若[5]提摩下釋上第三列其摩業次第。釋初境淺深中。問此據已下夷。明去掖已上蘭。何以故。八事中捉手者及至腕蘭。解云。前就身中。辨分齊故。言腋下膝上。下捉手者。就據中以別分齊。故言腕已上夷。腕已下蘭。五分。摩髮際已下。膝已上肘已[6]□夷。男作男想已下。釋第五結罪文二。初至突吉羅解成犯相。二若比丘尼已下輕重相。前文有三。初至偷蘭遮二俱無衣樂重犯夷。二男作男想已下互俱則情涉。得偷蘭遮。咸是方便。有趣重勢。故未必同僧。三男作男想已下俱則情薄。犯突吉羅。其間是非癈立多少。一同比丘而可知。唯除死等三境不犯。俱無衣中五及俱。設有九九業各爾。合八十一夷。是男疑八十一蘭。餘之二位通不受樂。故並說合一百六十二也。重輕文五。一當趣就業。二異趣。三女人已下約其形報。四男子[*]提足禮下境心有無。五境想五句。
   ○八事成重戒第六
[0680c10] 前戒得境處深。染情垢重。故制深防。一觸成重。此戒亦是染心所為。觸境處淺。染心微薄。要假八事相資。過集積增。垢情轉著。趣重必然。故須抑制。滿八成重。
[0680c13] 別緣具五。一人男子。二人男子想。三俱有染心。四犯前七事未懺悔。五作第八事便犯。若八過捉手。不成重罪。以事是一故。或一男犯八。或八男犯八。若一時犯八。乃至八年犯八。亦無次第。但使滿八。皆攬成重。
[0680c17] 戒本六句。一人。二內有染心。三犯之境界。四受捉手已下正作八事。五結罪。六制名。
[0680c19] 辨相。亦解上五。捉手者。已下釋第四八事。上二觸境下六非觸。入屏處下。四在屏處。餘非屏處。彼比丘尼下解第五結罪。文言以為樂者。釋成八事。並以染情著境。故言為樂。問下入闇室入屏障處犯提。何意此中犯蘭。解下對譏過。不待俱染。但犯提罪。此謂俱染容成大惡。故悉犯蘭。次天子已下異趣。次女人者下形報以辨。下不犯中八事別開。問下入闇室犯提。此開不犯。答下下無所為。涉譏犯提。此有福緣布施求法懺洗之流。故令無過。
   ○[雨/復]比丘尼重罪戒第七
[0681a05] 出家尼眾。遞相禁約。使離過行。成光顯僧眾。今知他犯重故相容匿。致犯劇。淪陷前人。[1]白壞損僧。汙辱不[2]次。故加深防。制重夷罪。
[0681a08] 別緣具六。一是大尼。甄下二眾。罪名輕故。[雨/復]不成重。二犯重。除犯下四。初篇罪重。一刑永鄣。故須深防。制[雨/復]成重。下四可悔。不須深防限分中制。[雨/復]同大僧。三知犯重。甄去不知。不識名種。不成[雨/復]故。四作[雨/復]藏心。甄去入護心。無記心不犯故。護心有兩。一者自護雖[雨/復]不犯。律[3]之若說者有命難梵行難。不得說不犯。祇律。若比丘尼見比丘尼犯重。應向人說。若犯罪人。凶惡可畏有勢力。恐有命梵難者。當作是念言。行業果報。彼自應知。自勑身心。寧死不犯。喻如失父燒舍。但當自救。焉知舍。即為是[雨/復]車之誡。何有過哉。若不善心中奄遏前罪。不令外聞。是名[雨/復]藏心。五不發露。甄去作法發露不犯。若發露者。要對未知者成。若彼已知俱有遏。若對發露者。不須更別發露。有無窮過故如尼犯第八諫竟成犯。大眾咸作[雨/復]心。亦成[雨/復]藏。不得亦向發露。若彼犯者。即向此眾發露不成。以俱有覆過故。若大眾不作[雨/復]心。向發露得成。若犯人發露竟。餘人皆不成[雨/復]。以根本發露故。六明相出犯。
[0681b01] 滿足戒本六句。一人二知他犯重。三不自發露下正明不發露。不自發露者。不對一人。不語眾人。謂不對二三人。不白大眾者。不向僧發露。四後於異時下自言引[雨/復]。五是比丘尼下違教結罪。六[雨/復]藏重罪故者制以立名。
[0681b06] 辨相解前五句。初句可知者。已下解第二。僧已下解第三。言僧者解不滿戒本。大眾者下解滿戒本。此正一義。梵漢別故。言休道者。下釋第四自言。但文五句。此亦五舉。前二戒本中釋之。尋而可知。彼比丘尼是已下釋第五結罪。於中文三。一[雨/復]尼有二。一重二輕二自[雨/復]重罪蘭。以深防氣分故。問所以大僧自[雨/復]夷罪犯吉。尼自覆蘭。解言。比丘限分。故唯犯吉。尼自[雨/復]蘭。生他[雨/復]夷。深防少分。故不相類。三[雨/復]餘下眾累無境想。五分。[雨/復]從晨朝。[4]王初夜初分。時時皆吉。從初夜初分至明相未出時皆蘭。至明相出夷。
   ○隨順被舉比丘違尼僧三諫戒第八
[0681b17] 不聽隨順者。有三種過故。長彼耶見。永無懺悔。改過從善。二同彼染著。自壞心行。三大僧舉竟。不聽共語。輙便隨順。違法惱僧。犯突吉羅。二解諫意。然此比丘尼倚傍八敬。又倚佛教。開親不犯。故文言。此是我兄今不供養。更待何時。堅執此二相濫難分。須僧說諫開示是非。敬教及開親者。謂是正見清淨比丘有法益。尼可須虔奉。雖可是親。耶見心成無法益。尼不得隨順。開曉心[5]壞。識是須敬。非者不須。冀彼改迷從正棄惡就善故也。祇律。我是其母。是我所生。是故隨順五分。此是我弟。十律。此比丘姉妹七人。出家作尼故。或言兄第等。三僧既設諫。是非理分。固執己心不肯從勸。違法惱僧。過是不輕。故結重夷。
[0681c05] 別緣具六。一是被舉比丘。二知被舉不捨不懺。三隨順。四尼眾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問所以隨順被舉比丘須諫。隨被舉尼不須諫何須。答佛教制尼。恭敬大僧。濫故須諫。同類無濫。故不須諫。料文分齊。如上可知。
[0681c10] 戒本六句。一諫所為事文三。一人。二知被舉比丘四句。一僧舉如法。二不順從。三未懺悔。四未解下文具解三。而隨順者。正諫家所為。第二諸比丘尼下屏諫第三拒屏諫。四彼比丘尼下僧諫。五若不捨者下結違諫罪。六制名。此等四戒並別制名者。釋成結夷。但是深防故。
[0681c16] 辨相具解。上五比丘說可知。若未白前隨被舉比丘一切突吉羅者。問等是隨順。僧尼兩眾已有諫不諫別。何以隨順。復提吉不同答尼是同類。假伴行宿。隨順義數。是故第三犯提。前二犯吉。比丘非類。為伴義絕。故隨三舉。並得吉羅。此是總言。今隨闡陀。同尼犯吉。以前二舉故。比丘突吉羅者。比丘於尼。既無倚傍。為之義希。設若隨尼犯吉。不諫尼。
  ●十七僧殘法
[0681c24] 七門料簡。一例名數多沙定能犯人。二身口。三自作教人。四性遮。五持犯。六二部同異。七下眾任運。此律十七。祇律十九。謂此令獨戒離二謗違諫。故十七戒。祇中離三獨戒。合二謗。加父母夫主不聽輙度。故成十九也。人位有三。謂解舉助破。此二僧犯不同可知亦可助破亦別可知。次有四戒。人通三位。謂媒言二謗。次有十一。唯別人犯。謂獨受等。
[0682a06] 第二門身口。身口位三。獨受二戒。唯身業犯。二有九戒。是其口犯。謂勸受口作犯八。諫口止違。三有六戒。該通兩業。於中位四。度賊一戒自身假他口。解舉一戒。若秉法者。其唯口犯。餘僧同度賊。身假他口。若論二謗。口正身兼媒言二戒。身口正犯。
[0682a11] 第三門。自作教人。位約為四。勸受一戒。專教人業。二謗兩戒。同比丘判。媒言兩戒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餘之十二自重教輕。即是五戒有教人同犯。
[0682a14] 第四門性遮。遮唯媒戒。餘並性惡。
[0682a15] 第五門度賊解舉。此之二戒具兩持犯。如度賊。若白王大臣等。名為作持。若令不度。是其止持。不白王大臣等。名為止犯。而度受具。是其作犯。解舉亦爾。若白眾僧。僧聽解者。名為作持。或令不解。謂是止持。今不白僧。故說止犯。而復解舉。豈[1]非犯。自餘十五[2]心持作犯。
[0682a20] 第六門。七戒同犯。餘十不同。十不同中。自習近住。違尼三諫中。言比丘隨所犯。謂[雨/復]罪等故爾。自外九戒比丘並吉。所以可知。是中輕重有無。推而可識。
[0682a23] 第七門。即上教人。五中除勸受一。餘之四戒得教人作。容有任運。勸受一者文唯自教。言了犯故。前九初犯八。乃至三諫九。初犯中前三同故。略出戒本後六不同。一一別釋。
[0682b03] 言人戒四。所以不聽言人者。有三過故。一出家之人應懷四等。陳辭舉告。損惱前人。即非益物。二者女人之性。理無外涉。是非難究。不閑進否。雖理灼然。言不自雪。醜累佛法。譏損處重。三自壞心行。鄣道根本。具斯諸過。故所以制通緣如上。
[0682b08] 別緣有四。一詣[3]格人斷事官所。二言白衣居士。三辭列其事。四官人下手疏犯。緣起之中。言他呵制。
[0682b10] 戒本文三。一對言他。略制戒本。二牒制隨開。謂被他言聽往官所。於中文五。初為他言。佛開對事。二時彼尼已下限陳其事。三諸斷事官下斷官錯判。四時諸比丘下聖決是非。前施是施。後施非法。此謂如法人故。五波斯王下依佛判故。治斷事官。女人少解。理不自申。詣官醜損。事在於此。三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詣官言。三居士所言境界。四出其時節。五是比丘尼下結犯。尼是少知。並言應捨。五分。若尼為人輕陵。應語父母。或親族者。或比丘比丘尼憂婆塞憂婆夷有力勢者。語時應言。彼[4]經陵我。為呵我諫。不應言之。若詣官言人。一往反一殘。
[0682b21] 辨相具解。上三別釋。若比丘尼下合解。下二比丘譏損義微故吉。不犯中更無餘開。明為三寶。亦在犯限。
   ○度賊女戒第五
[0682b24] 出家尼眾。理宜勝人崇集。光顯僧眾。外長信敬。今此女人身行不端。過狀外彰。既羅公網。輙度出家。招致譏醜。汙辱處深。損壞不輕。故所以制。
[0682c03] 別緣具六。一是賊女罪應死者。二知是。三不問王大臣。四度與受具。五和上尼。六三羯磨竟。
[0682c05]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賊女。三人所知。四不白王等。五便度已下違教結罪。
[0682c07] 辨相中。多人知者下解第三。不依人下解第四。彼比丘尼下釋第五。和上主重。餘眾犯輕。十律。和上殘餘師偷蘭。五分。三羯磨未竟一切吉。竟者。羯磨師一殘餘師偷蘭。又此言三羯磨竟和上殘者。謂約比丘羯磨。應非本法。以彼未竟故。諸度人戒。咸准斯釋。僧不須伴度希故吉。人可即度此女。故言吉羅。
   ○界外輙解三舉戒第六
[0682c14] 輙解舉者有三種過。一前比丘尼[*]耶心成就。鄣於學路。僧既治罸。情見未捨。偏心輙解。長彼耶見。永無懺悔改過從善。二容同彼見自壞心行。三輕尼違法惱僧。具斯諸過。故制殘罪。問輙解成不。一解。有心乞領是故成解。不同淨地無心領受羯磨法故。是以不成問若解舉須問。有心領受。輙成解者。三舉治人無心領受。治不成治。然治成治。不問心者。非法解舉。何獨問心。今釋但使如法僧秉。治解俱成。非法背僧。解治不成。若當背僧作法成解。惡人無有可治之義。善人無有得食之理。故下文言。解者是不淨。不解者淨。
[0682c24] 別緣具六。一前人有三舉事。二尼僧如法舉。三未隨順未悔懺。四輙與解。謂不白僧。僧不約束。五無因緣謂僧移或死。違行休道。賊將水漂等緣亦不犯故。六三羯磨竟犯。
[0683a04] 戒本四句。一人。二知尼僧所舉。未隨順等四句。一為僧舉如法。二不順從。三未懺悔。四未為解。三為愛已下不白眾僧。四出界外已下輙解結罪。
[0683a06] 辨相。僧者已下解二句。愛故不問下釋第三句。出界外下解第四結罪句。但豫羯磨俱犯僧殘。又不牒師名。即無主伴。故同一殘。謂是僧犯不同度賊。有主伴別故。罪有階降殘蘭之異。五分。未羯磨竟一切吉。竟者。羯磨師一殘。餘師偷蘭。十律。和上殘。餘師偷蘭。比丘吉羅。以不須伴故。解舉希吉。
   ○四獨戒第七
[0683a14] 凡女人志弱。事無獨立。人輕易陵。容成大惡。假伴相授。方能離過。故制不聽獨。水是難處。夜分姧非。村是俗男所居。曠野及道容有惡緣。故並皆制。獨犯僧殘。
[0683a17] 獨度河別緣有四。一是河水。二獨度。若前尼疾疾入水蘭。獨越河過。雙脚上堓。犯僧殘。後尼獨入蘭。上堓時前尼為伴。不犯僧殘。若二人俱入水俱上堓無犯或乘車畜等。無度河威儀。並是不犯。三無因緣甄去命梵難等。伴命終賊將去等緣不犯故。四獨越河過便無犯。伴既隔河。脫有難起。不能相救故爾。人言。水為難體。不對人陵。故文言。水者獨不能渡。此義不然與緣起文違。
[0683b01] 獨行入村別緣具四。一是俗人村落。無問大界裏村及藍內村獨入皆犯。生難處強故。二獨入甄共伴不犯。三無因緣除二難伴命終等不犯。四越界便犯。若至村門不待後伴。[1][雨/復]足入村門犯。若村中先有尼則不犯。以前尼為伴故。若入城門亦爾。若真直過者。隨越村界分齊。無村十里犯戒。
[0683b07] 獨宿別緣有三。一離申手處宿。甄去申手內不犯。尼寺及村。同牀別牀。要申手內。如祇互相撿挍不問。此律。若申手外悉犯僧殘。[宋-木+(白-日+口)]本相近。後若睡相遠。無情過故。所以無犯。二無因緣。謂二難伴大小行來樂靜作業等不犯。三隨脇轉側。一一殘罪。
[0683b12] 獨在後行別緣有四。一在道行。二捨伴見聞。若見聞互離應輕。三無因緣。謂二難伴命終賊將水所漂等不犯。四行便犯。
[0683b15] 戒本三句。一人。二別其四獨。三是比丘尼下結犯。
[0683b16] 下辨相中。解三二兩句。還為四文。渡水中先出河水但言獨不能渡。不論廣狹深淺。但使脫脚褰衣而渡異陸行威儀。皆犯僧殘。不須准五分解。又界及藍裏有河俱犯。彼比丘尼下辨犯。初明殘法中。先教不犯法。後彰犯法。文言。疾疾入水殘者。此是渡過。非入即犯。次明蘭法。先此堓不犯犯。後若至彼已下彼堓不犯犯。此等以非令渡。故結蘭罪。入村中先教不犯。若比丘尼下明其犯法有二。先明殘法二句。文言。至村殘者。謂入村殘。及越村殘。言無道處行者。謂無道分齊。故取皷聲。如上同行無村道處十里。如摩登耆經七弓。弓長四肘。肘有二十四指。為一鼓聲間。後蘭法二句可知。宿文有二。先藍中宿不犯犯法。次村中宿不犯犯法。獨在後行亦有不犯犯法。不犯中具開上四。上二文顯。三若二尼共宿下開藍內宿。有此緣不犯。四與二尼共行下開前獨行。五若一尼大小行下開村中宿。五分。亦有四獨水者。廣十肘深半髀殘。共伴行。在後老病。疲不及伴不犯。獨行無聚落半由旬若有聚落。從一聚落至一聚落皆殘。十律。獨宿從日沒。獨至地了殘。如是從初中後外各三時。獨宿至地了殘。獨行者。若夜若晝。夜者從地了去至日沒時來殘。如是從日出時食時禺中日中日晡日沒時去。至日沒已來還皆殘。獨入村者。若晝若夜。有水道陸道獨行往聚落殘。若無聚落空地。乃至一拘盧舍殘。獨渡水者。有河水池水渡。有脫衣渡。不脫衣渡。脫衣河水殘。[2]塞衣渡河水蘭。脫衣渡池水蘭。[*]塞衣渡池水吉祇。獨行者若捨伴下道出界犯殘。若道中垣在申手內。若離申手外。一足過蘭。二足過殘。若餘人中間過者蘭。獨宿一夜。三往手相尋者。當初中後夜。雖一時頓三不聽。
四分律疏卷第六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六末

   [1]○受漏心男食戒第八
[0684a07] 凡結患之重。莫過情欲。束心謹意。猶恐不禁。豈況知他有染縱心而受。既荷其恩。脫有陵逼。事成難免。損處非輕。故須聖制。
[0684a10] 別緣具六。一男子。二人男子想。三染心與衣食。四知染心與衣食。五自有染心。六領受入手犯。
[0684a12] 戒本五句。一人。二尼有染心。三謂前境界染心男子。四從彼受下所受食等。五結罪。
[0684a14] 辨相具釋。若比丘下解第五結罪。於中四句。初當趣重輕。二天子已下異趣。三染心女人下形報。四境想四句。不染汙心者。謂俱無染。染汙心想者。尼謂彼男有染心。與橫想故吉。下疑亦爾。若作偷蘭解時。不染汙心。謂前境無染。尼自有染。染汙心想者。謂男有染。施與衣食。心重故蘭。下疑亦爾。略無人男人男想等。比丘吉羅者。義能自故得輕罪。十律。有尼[2]上因是尼故。與尼僧作食。偏與所愛。尼食受者蘭。五分。有一尼有染著心。從一染著心男子受飲食。受已生疑。我將無犯僧殘。即持與餘尼。餘尼問。此美食何故不敢。具以事答。餘尼言。汝所畏。我亦應畏。白佛。佛言。有染心受染心食不食而與他食皆不犯。下戒本言。自手受染心男子食食僧殘。准此文時要食方犯。比丘受染心女食。不懼陵逼。故犯吉羅。
   ○勸受染心男子衣食戒第九
[0684b05] 制意有三。所以不聽勸者。凡聖人制戒。有益無損。何得輕爾。不思勸人為惡。令他得罪。己自招愆。人我兼損。理所不許。二解同犯。意正由言中厲他。勸彼為惡。復即謗佛。不懼聖教。所為過重。故亦犯殘。三解雜為二。意前身業犯呰業違。又前得衣食。此全不得。又謗不謗殊。故為兩戒。
[0684b11] 別緣具五。一人男子。二染心與衣食。三知彼染心與衣食。四發言激切。強勸合受。五言章了了犯殘。佛恐難固。制而勿受。今擊彼言。以時但受。能那汝何。此是勸彼謗聖之辭。
[0684b15] 戒本二句。比丘解事。勸悕故吉。五分。勸受語語僧殘。十律。若俱染勸受殘。若尼無染勸受蘭。祇律。雖可教受染男衣。食未犯惡。更有善好尼。勸諫莫教他受染心男子衣食。不受此諫。方犯僧殘。下有八三諫戒。前四同僧。得罪處齊。直列戒本。各違當部。下四不同。一一別制。
   ○習近住違諫戒第十四
[0684b22] 制意有三。一解不聽習[3]□近意。制二人為伴。欲使遞加禁勒。斷惡脩善。今乃私情交密。染心共住。互相[雨/復]藏。心無愧恥。內自壞行。外累佛法。可患之染。故制不聽。二解諫意。倚傍聖教。制二人為伴。何得大姉諫我使別。即是迷於佛教。不曉制意。須僧說諫。開示是非。欲使前人解制二之意。便脩其善。汝今二女返作惡行。不應共住。令彼改迷捨配就正故爾。三解結罪意。僧既設諫。是非灼然。固執己心。不肯從勸。違法惱僧。故結僧殘。
[0684c07] 別緣具六。一是染心習近住。二尼眾勸使別住。三倚傍聖教不肯別住。四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
[0684c10] 戒本五句。一諫所為事。謂習近住。文有五句。下文具釋。二是比丘尼屏諫。方法下三可知。
[0684c11] 辨中略不結教人罪。
   ○謗僧勸習近住違諫戒第十五
[0684c14] 制意有四。一所以不聽勸人竟。凡是非交濫。相則難分。愚者不究其言。謂之為是。理相獎導。捨惡脩善。今反助火益薪。更謂彼惡。復即謗僧。事惱非輕。故不聽勸。二解諫意。勸他別住。跡涉愛增。故致言謗。相濫難分。須僧自理。諫彼鄣己。內無怖瞋。令彼體知。改迷從正故爾。三結罪意。有三種過。一勸他為惡。二非理謗僧。三固執違諫。總重情深。故制同犯。四離為二意者。前戒諫自習近住。此戒諫謗僧勸習近住。又諫辭有殊。故為二戒。
[0684c23] 別緣具六。一前尼習近住。二尼僧諫使別住。三謗僧勸習近住。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
[0685a02] 戒本五句。一諫所為事。二屏諫文三。一諫莫謗僧勸他習近。二今正有已下明推過屬彼。顯謗勸非。若此已下別住有益。彰己諫意。下三句可知。
[0685a04] 辨相具解。
   ○瞋心捨三寶違僧三諫戒十六
[0685a06] 制意有三。一凡出家之士。正以三寶為心。何乃因於小事。內懷瞋忿。輙欲棄捨真途。歸投耶住。自墜義深。理所不許。二諫意。但女近見不及遠聞。出家名同。謂梵行亦齊。迷心將趣。可愍之甚。須僧設諫。使耶正理分。改惡從善。三結罪意。僧諫理分。耶正兩別。仍守耶心。堅執不捨。故制殘罪。
[0685a12] 別緣具六。一因事瞋恨。二背此向彼。三發言捨三寶。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
   ○發起四諍謗僧違諫戒第十七
[0685a15] 有三意。一四諍之興。乖理違和。備德斷理。諍事消殄。女人見不及遠。妄別引比類謗僧發起。使鬪諍還生。過損非輕。故制吉羅。二解諫意。但治罸之時。一作罪處所滅。一作憶念滅跡。涉僧愛似有不平。須僧自理。諫彼彰己。內無愛憎之意。三結罪意。僧諫理分。宜自改自心。故違僧命。堅執不捨。故結僧殘。
[0685a21] 別緣具六。一已四諍事。二僧如法滅。三謗僧發起。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諫。六三羯磨竟。戒本五句。一諫所為事四句。一人。二已諍事。三所謗僧。四有愛等謗僧之辭。二是比丘尼下屏諫。文三可知。餘三如常。辨相具解。
  ●三十尼薩耆法
[0685b03] 一百七十八波逸提雖捨不捨異。罪性約等故。二百八戒合為第三篇。先解三十。一總解。二別釋。總解中十門。一與單提捨不捨異。二犯人多少。三自作教人四身口。五性遮。六重不重。七捨懺方法。八持犯方軌及二門之意。九二部同異。十尼下二眾任運有無。
[0685b08] 初門者。單提之中。且據相顯而言。有三十八戒。濫故須定。內資十一。謂僧十三食戒如讚。一背別二足非殘。不美藥酒虫水。於十三中。除讚背足美四。復加二不同。謂背及食[卄/秝]。故成十一。外財二十七同戒有七。謂僧十一。如脫着真自等四高牀下七。此十一中除三過量。可角針筒。故但有七不同。二十謂水扇生聲同牀。同被褥作衣過。五五日不者。大衣著他衣。紡績取衣。不為受貯跨衣十。畜女嚴具。持蓋不著祇支及七塗身二十。是中三鉢真實淨主牀。被他作衣。衣過五日。此六闕初緣。故次十內。資戒闕於第二。餘闕第三。或可闕初。推尋可識。
[0685b19] 第二門常住不犯現前僧者。唯犯二寶。一人盡犯。但同生人。不共犯九。謂於十五之中。同戒有六。如離衣一月過知足乞鉢七日藥奪衣等是。不同有三。謂長鉢十六枚病衣。此不共犯。餘客共犯。不共之義可知。
[0685b23] 第三自作教人。教人同戒有三。謂受寶奪衣乞縷。不同有一。貿衣還奪。合四教犯。餘無可知。然復位判乞縷一戒。事專使人。中犯受寶。二奪衣事通於二。餘二十七悉自作犯捨。
[0685c03] 第四身口者。位二謂四互用戒病衣。此五身業犯。餘通身口。於中分三。離衣一戒身口作業共身犯。第二六過非時攝施。此七口止共身犯。第三餘十八戒口作業。於身犯分三。第一乞縷一向假他身業犯。第二受寶二奪。若語自作是身業。若教人自口假他身。第三餘十四領受不同戒有三。謂五乞重衣輕衣十一同戒。此等自口身作業假他身業犯。
[0685c10] 第五門全無重犯。如一離一作。謂乞縷一違。開謂非時攝衣。一違要是病衣四个一。二奪無重。五六過無重。過十五領受。三異餘同。此等無犯也。
[0685c13] 若六門同戒。迴僧及四五。同此之五戒。性惡氣分。餘悉遮。
[0685c15] 第七門捨懺方法。位亦有四。一捨財。唯無綿褥。其餘四捨。約境物處法等四。准上可知。第二懺罪。亦四如上須知。財物現不現及懺[雨/復]及著嘿等多少如上。第四不還結犯亦如上。但第三還中三門。一約捨心差別除二寶。不對道故。餘二十九。長等六戒。謂長衣一月衣七日藥急施過後畜長鉢十六牧逕宿方還。餘二十三等。即坐聽付。良以長等。咸胄相續。貯畜方犯。若欲捨時。要須逕宿事隔。表畜心斷。故不得即日歸主。若當大眾難集遠行緣等。聽即日轉。付二捨之離合。別別捨者。還否如上。儻或合捨二三四五乃至多等。還法如何。若欲辨釋。先束前六。以為四位。三長為一。長鉢為一。長藥為一。十六為一。若餘二十三共長等。或一二三等合捨者。有其四戒。即坐付主。謂離五衣乞鉢病衣亦乞等是。餘之十九相從逕宿。所以此四即還者以病衣。若說淨物作不應入捨者。明長不染。以各別用故。五乞蘇油外內資異。故亦即還。餘二可知。若以二十三長鉢合捨。唯留乞鉢。若與餘二位合捨。二位須留。餘二十三並即還主。三正辨還法。准大僧中說可知。
[0686a10] 第八門持犯僧。八戒中除於二六長鉢等三。但有五同。今加十六枚及以長鉢故過等七戒。具兩持犯。餘但止持作犯。二問之義。如上所論。
[0686a13] 第九門同異者。十二不同。位可分三。病衣有無。長鉢緣異。餘十輕重。
[0686a15] 第十門六過之中除藥。但五及四教人合有九戒。容任運犯。直列戒本。後十二戒。一一別列。
   [1]○五乞蘇油戒第十九
[0686a18] 凡物要用。為貴辨之。不易得已。還棄更索異物。志性無恒。長貪惱境。招譏不輕。故結其罪。
[0686a20] 別緣具六。一是非親里居士。二為己。三曾前索得蘇油。四不用還主。五更索異物。六得物入手犯。若乞得蘇。無提舍尼罪。□由食生既不食還主。何得有罪過。若有病及因緣乞衣藥。無直乞過。但有五乞之愆。若有直罪乞時。何須結彼五乞之犯。戒本三句可知。辨相具解。
   ○互用說戒堂物戒二十
[0686b03] 自下戒皆是互用。總解制意。凡篤信捨施。情期有定。理宜稱施而用。事須合當。今轉為餘用。乖本施心。致招譏累。又長貪結。自壞處深。故所以制。四緣成犯。一施現前僧。說戒堂直甄去。四方僧堂直迴用犯。重不犯此戒。若[2]示何故呵言。施四方僧者。解言下施別房。彼亦呵言。施四方僧。以斯文證。故知居士過分呵責。非四方僧物。二知施說戒堂直除。不知不犯。三受得屬己。四轉異用便犯。戒本三句。初句可知。二施物作堂直。三異用結罪。施堂直作五衣入捨。施作衣迴作堂。不須入捨。汎舉五義故爾。列三僧物。是此所迴。次食及堂房物亦同。此下之三戒悉具四緣。唯以事別為異。
   ○迴現前僧食直用作五衣戒二十一
[0686b16] 若居士[3]靈心施作食。或自乞得食直迴用皆犯。
   ○五用別房戒二十二 互用現前僧堂戒二十三
[0686b18] 居士好心施作堂直。及乞得堂直。異用皆犯。
   ○畜長鉢戒二十四
[0686b20] 制意同僧。別緣具五。一先有受持鉢。二更得鉢。三如鉢。四不說淨。五過宿明相出犯。若解衣與大僧同開。十日鉢不同者。如前所說。戒本三句。辨相具釋可知。五分。聽畜七種麤鉢。一盛飲食。二盛香。三盛藥殘食。[4]五除唾。六除糞掃。七除小便。
   ○過畜十六枚器二十五
[0686c02] 凡事用供身。得濟便罷。今十六枚外過畜盈長。長貪妨道。增結招譏。故所以制。
[0686c04] 四緣成犯。一先有十六枚器杖。二更得器。三不說淨。四過宿明相出犯。十六枚者。二釜二瓶。及以四蓋。四瓫四拘。五分。唯聽畜盛蘇油[穴/金]香藥醬酢各一瓶。又聽畜釜鐺杓各一。
   ○許與他病衣後不與戒二十六
[0686c09] 有漏之身。盈流無恒。須衣遮鄣。寔為要用。先許濟他。後違然諾。言行乖爽。非出家法體。又闕彼人。鄣身要用。事甚相惱。故所以制。
[0686c12] 別緣具五。一是病衣簡餘物輕。二先許他。三前人來取。四無因緣。謂前尼破戒見等舉擯。及由生二難等不犯。五不與便犯。
   ○非時攝施戒二十七
[0686c16] 此謂攝安居僧。得施物善。見要安居竟者得攝。此物未竟不得。佛既賞前安居人得物。界內時中直爾攝取。事順應法。不生罪過。若至非時分。直攝違教。事不應法。故須制犯捨。當攝此物時。界內盡集。無乖別之心。故不犯盜。五分。諸比丘尼非時衣作時衣受法。客尼便不能得衣。佛即呵責。故知非時作法攝衣。
[0686c22] 犯四緣成。一犯是安居僧得施物。二入非時分。三不作非時法分。四直爾攝取便犯。戒本三句可知。不犯中非時受非作時衣時衣受作時衣。十律。雙結非時衣受非時衣主尼過時衣受作非時衣客尼犯。
   ○貿衣已後強奪戒二十八
[0687a03] 凡價限已定。事決交判。瞋恨強奪。不以道理。情相惱競。非出家之戒。故今聖制。
[0687a05] 別緣六。一共相貿易。二決價。三價直相當。四瞋心強奪自作教人。五無因緣。謂先借衣及舉等緣。六得物入手。戒本三句可知。
   ○乞重衣戒二十九
[0687a09] 與前非親理乞衣。有何殊狀。
[0687a10] 別制斯戒。答有三異。一前戒直乞犯。自恐請不犯。就此自恣請中。過分索犯。二前戒乞得一條犯。此十六條犯已上犯。三前戒除親此戒。親非親俱犯。有斯三異。故別緣五。居士自恣請。二乞重衣。三過分索。謂過十六條。四為己。五得物入手。犯緣起文二。初非親自恣請過分索犯。二親里自恣請過分索犯。
[0687a16]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開乞四張疊不犯。三過分索犯。
   ○乞輕衣戒三十
[0687a18] 制意犯緣悉同前戒。唯以輕衣為異。輕衣者疎衣也。
[0687a19] ●自下一百七十八單波逸提法總為五門。一自作教人。二性遮。三持犯。四二部同異。五下二眾任運。
[0687a21] 初門自作教人。其位有四。第一有二戒。專是教人業。謂教人誦呪術戒。第二於僧二十二中除六。謂與尼衣動足鍼筒及三過量。餘十六中但十一戒自作教人。彼我同犯。謂教人掘壞等。第三同戒有五。謂二臥具高羅浴不同有六。謂五塗身安居中牽他出房。此十一戒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都合三位。有二十四。戒。有教人義。第四一百五十四戒自重教輕。
[0687b04] 第二門性遮者。合三十六戒。性惡氣分。謂同戒二十九。除呵教授師。一不同有七。如洗淨等。三夏中牽他出房。習近居士子違諫罵比丘罵尼眾等是。餘皆遮惡。
[0687b08] 第三門持犯位可為三。第一有二十三戒。具二持犯。同戒有九。於十三中除教誡尼。二足背等四。不同十四。謂輙有士如坐去。一對宿去。二對開藍門。三對著他衣破癕。四對突入僧寺問義。五對夜入聚落。一三時遊戒有一不攝耳是。不同十七。其受戒有五。謂取衣不與受不與戒。又受二歲六法及本法逕宿等。違教有五。謂不請不聽不恐不依安居不禮等。不為他滅淨。不結安居。被擯不去。不以二法攝受。不看同活。尼病安居竟。不去不送婬女五六由旬等。作則是持。止則成犯。第三有一百三十七戒。止則成持。作便是犯。五十九同。餘不同戒。
[0687b19] 第四門同異。就不同戒中洗淨等。三有無與外道食等。四犯同緣異。餘是尼重僧輕。戒重輕雖等。罪名有別。如剃毛戒。此等對文便釋。
[0687b22] 第五門任運有無。謂於前二十四教人犯中。[宋-木+(白-日+口)]取十一。一向犯者及高羅洛安居中牽他出房。合十五戒等。此有任運犯義。除二呪術屏露二臥具五塗。此九即非。餘非可知。前六十九與大僧同。直列戒本。餘不同者。次第而列。
   [1]○食[卄/秝]戒第七十
[0687c04] 出家之士。宜斷五辛。香潔脩道。今貪味食[卄/秝]。使臰氣外勳。招譏損道。過是不輕。是故聖制。
[0687c06] 三緣成犯。一是[卄/秝]甄去餘辛。所以食[卄/秝]重者。一有美味尼吉[共-八+口]貪食。二勳中之極。故所以重。二無重病因緣。三咽以結提。五分。唯生[卄/秝]提。
   ○別三處毛戒七十一
[0687c10] 自下四戒皆是長養愛欲方便。招世譏過。鄣道處深。故所以制。比丘患微。貪故結蘭。
   ○洗淨過分戒七十二 用胡膠作男根七十三 共相柏七十四
[0687c14] 五分。若出不淨蘭。
   ○供大僧水扇戒七十五
[0687c16] 大僧與尼。男女相異。供給水扇生染穢。跡涉譏醜。故制提罪。除瞻病僧。供給尼希。故得小愆。
   ○乞生[聲-耳+米]豆戒七十六
[0687c19] 出家理宜乞食資身。無事脩道。今乃乞生[聲-耳+米]豆事務紛多。廢修道業。又長貪結。惱亂施主。是以聖制除親里。或從出家人乞。或為他乞。或不乞自得。並無過。
   ○好生草上大小便七十七
[0687c23] 一切草木人及非人。俱有受用。以不淨汙穢。招譏處深。故制不聽。除病無犯。
   ○不看墻外棄不淨七十八 觀者伎樂七十九
[0688a02] 觀伎蕩逸。妨脩道業。動越威儀。汙辱僧眾。四緣。一種種戲喚。二方便往觀。三無諸難緣。四見即成犯。
   ○共男子人屏鄣處立語戒八十
[0688a05] 男女形別。理無參涉。共入屏鄣。容生染患。遠成大惡。招譏醜累。清白難分。如斯流類。制意悉同。
[0688a07] 五緣成。一人男子。義應通道。五分。入屏處戒。入露處戒。遣伴耳語戒。對比丘立三。白衣外道立三。都有六戒。故知此言。人男子者。明二道男等亦犯餘屏等戒。人男並同此釋。二離見聞屏處。三無第三。四無因緣病及力勢二難等不犯。五立語便犯。既離見聞。又無染心立不語吉羅。假犯提。若有染心。落前八事。比丘吉羅者。既非處語。所以不犯麤語殘。而言犯吉。前以染心惡語故殘。此戒無染。好語招譏。故告下比丘犯吉。類同此釋。
   ○共男子人屏鄣處戒八十一
[0688a17] 前戒離見聞。復假語犯。此[雨/復]鄣屏不假語。犯五緣成。一人男子。二[雨/復]鄣處。三無第三人。四無病諸難緣。五共入便犯。文言立住吉者。以不行故犯輕。若坐犯共坐提。
   ○遣伴遠去與男子屏處立耳語戒八十二
[0688a22] 此亦離見聞屏。唯以遣伴違去。耳語為異。五緣成。一人男子。二離見聞屏。三遣伴遠去。謂離伴見聞處。四無難等緣。及伴舉擯等。五立耳語便犯。
   ○入白衣家生坐已不辭主人去八十三
[0688b02] 出家人者。三界之賓。不辭主人。跡同賊相。違於客禮。殊所不應。又不付囑。失彼牀坐。損惱主人故。五緣成犯。一白衣舍。二不語主人在好牀座。座三不辭主人。四無因緣。五出門便犯。
   ○輙坐他牀戒八十四
[0688b07] 不語主人。輙生他牀。特乖法戒。故所以制。五緣犯。一是白衣舍。二好牀坐。三不語主人。四無因緣。五坐便犯。
   ○白衣舍輙宿戒八十五
[0688b11] 不語輙宿。跡同賊相。致彼言謗。莫能自拔。故制不聽。五緣成。一白衣舍。二不語主人。三敷臥具。四無因緣五隨轉側犯。
   ○共男子共入闇室戒八十六
[0688b15] 前戒亦是[雨/復]鄣屏。有光明故。無第三人犯。此是闇室。生患處重。雖可盡日。有眾多人猶犯。以斯為別。四緣犯。一人男子。二闇室無窓牖光明。三無因緣。四入即犯。
   [1]○不審諦受師語語戒八十七
[0688b20] 聽若不審。必有謬聞之過錯傳之失。即是內心麤稟。外惱於師。珠所不可故。四緣犯。一師如法教。二不審受。三說言師教我偷。四言章了了。
   ○瞋心呪咀戒八十八
[0688b24] 然修道之人。宜發善願。自度度彼。人我兼益。今呪墮三惡。不生佛法。垢鄣尤重深以制。三緣。一有瞋心。二呪咀。三言了犯便。
   ○因諍瞋心推胸啼哭戒八十九
[0688c04] 瞋忿結恨。廢脩正業故。五緣犯。一因諍不善憶持。二瞋心。三推胸啼哭。四無因緣。五隨推及淚墮犯。
   ○無衣同牀臥戒九十
[0688c07] 二人同牀容生染習。自壞心行。脩道又難故。四緣成犯。一同牀臥。二露身。三無因緣除病二難等。四隨臥犯。
   ○同被褥戒九十一
[0688c10] 制意同前。有同牀不共被褥。前戒是。或同被褥。不同牀。在地敷上臥者是。有斯殊狀。故別制此。因緣同前戒。以被褥為別。
   ○口業惱他戒九十二
[0688c14] 故相惱嬈。彼我俱損。其過深厚。故所以制。四緣。一前知先住後至。二作故惱意。三在前誦經問義。四言辭了了。知他先住。即便後至。知他後至。即便前住為惱故。口業相惱下不犯中。若先住者。從後至受。經開初句。若後至已下開第二。
   ○同活尼病不看戒九十三
[0688c20] 病人苦惱。若不瞻養。容壞善心。損害道器。又違慈行。無愍物心故。四緣成犯。一是尼同活。[2]三無因緣謂自病。二難等緣不犯。四不看便犯。五分。是同學恨情重故。謂同和上闍梨及常共伴。
   ○安居中牽他出房戒九十四
[0689a01] 先聽在房。後瞋駈出。自客獨宿。惱彼還俗。故所以制。五緣成。一是僧房分得屬己。二先聽房住。三瞋心。牽出。四無因緣謂破戒舉擯等。五出戶犯。問大僧輕者比丘前牽得持。其故何也。若比丘前戒。謂春夏僧房俱有受用。牽出惱重。故犯提罪。尼亦同犯。此夏分屬己。彼無房分。惱微故輕。與尼不同。若爾尼房屬己。何故偏重僧有二義。□房分二。無獨可犯。惱微故輕。尼據彼人。無分應輕。不那則有獨可犯。致惱還俗。故得提罪。
   ○三時無事行戒九十五
[0689a11] 出家脩道。息緣靜慮。無事遊行。妨脩正業。復斷生命。違其慈道。招譏自損。所以聖制。昔解破安居行犯提。春冬無緣行吉羅。今解以緣本廣解。三處文驗。皆云春夏冬遊行犯提。若夏行便犯。春冬輕者。廣解應言。夏行越界犯提。然言春夏冬遊行隨越界提。故知尼三時無緣行提。有春冬小罪者。如掘地壞生。自作教他。俱得提罪。唯教人中開知淨語。豈可自壞不犯。故此亦爾。但破安居吉羅。行則犯提。以其破過義微。不癈脩道。故犯小罪。行中過聞。故犯波逸提。問尼不結後重。所以破中前後並吉。解云。不結前者。猶有後結。故輕不結。後者更無。結法故重。若爾破前有後可結。應破後安居。輕破安居後。無後可結。亦應犯重。解云。結有時限。故有輕重破無時限。乃至七月十六日亦有破義。故一品小罪。
[0689b01] 別緣有三。一春夏冬遊行。二無因緣甄去。受日乃春冬有益等緣。及二難緣。三隨所越界。
   ○受請安居竟不去戒九十六
[0689b04] 篤信檀越請僧供養。夏限已滿。久延不去。過受他食。長貪惱主。敗善增惡故。
[0689b06] 別緣具四。一受請安居。二夏已滿七月十六日。亦可隨前後為准。三無因緣。謂病二難無伴等。四不去便犯。謂逕宿明相出。文中略無。亦可據心。若非受請處不犯。祇十二律不問請不請處住俱犯提。
   ○邊界恐怖處遊行戒九十七
[0689b11] 邊界逈嶮。無故遊行。容壞命行。招譏累故。四緣。一邊界恐難處。二無請難等緣。三在中行。四越界犯。
   ○他境內恐怖處遊行戒九十八
[0689b14] 制意犯緣同上。
   ○居士子習近住違諫戒九十九
[0689b16] 不聽習近意。一男女形殊。理無參涉。共相習近。客生染漏。遠成大損。故制不許。違結小罪。二諫意。祗律。與白衣及外道并沙彌習近住。或竟日或逕須臾犯提。而無羯磨諫法。此律今以倚傍聖教。有淨施主檀越。又見俗人。善言慰喻。堅執謂是不肯別住。將墜於惡事。是可愍故。須設諫開示是非。欲令識是遵脩。曉惡棄捨。三結罪意。眾僧設諫。是非既分。違反聖教。不肯順從。故制提罪。問前與女人習近。違陳罪重。此何以輕。解言。前有染情。又復心虗故重。此無染心。謂已為是心實故輕。
[0689c02] 別緣具六。一與居士子習近住。二尼僧勸別住。三倚傍不肯別住。四如法設諫。五拒諫。六三羯磨竟。提分文如上。比丘知解為之義希故吉。
   ○觀王宮園林浴池戒一百
[0689c06] 王宮綺麗精華所。縱觀蕩逸。廢脩正業。又容染著世事。自壞心行。故所以制。
[0689c08] 四緣。一王宮薗林浴池。二方便往觀。三無因緣。四見即犯。五分。發心及方便吉。行步步提。下不犯中。先開觀王宮。初明心宿。或因請有難等不犯。二若為僧已下開為取書堂模法不犯。若至僧伽藍已下開觀薗林等不犯。亦二可知。
   ○泉渠水中露身浴戒一百一
[0689c14] 漏形須鄣。招譏損道故。四緣。一河渠水。二露身洗浴。三無因緣。謂強力執不犯。四澆身遍犯。
   ○過量洛衣戒一百二
[0689c17] 制意犯緣同僧。唯名浴衣為別。又用無限。
   ○時中縫僧伽梨過五日戒一百三
[0689c19] 貪受五利。久延而俗。某急從奢。非是翹懃之行。又致衣財散失。惱損非輕。
[0689c21] 五緣成犯。一與他作衣。二是時中。三縫僧伽梨。四無因緣。五過五日不成。理應明相出時犯。文略。滿足戒本。一人。二縫僧伽梨除餘衣。三過五日除緣。言除求索僧伽梨。或作衣人無大衣。不成受德衣。故無過罪。或衣主求未足。故亦無過。餘可知。五結犯。
   ○過五日不看僧伽梨一百四
[0690a03] 僧伽梨價重。營求叵辨。久時不撿。事容損壞。僧伽梨闕資受用。事惱非輕。三緣成。一大衣除鬱多等輕。二舉處不堅牢。三過五日不看犯。亦應明相出犯。文略。十律。五夜不看五衣提。
   [1]○與僧衣作留難戒一百五
[0690a08] 脩道立行。無祈蓋物。虔心奉獻。讚譽助喜。今反慳惜他物。令不施衣。彼此俱損。失利之重。是以聖制。緣具四一施主施許衣食。二知許施衣食。三勸不施衣。四施主受勸息心便犯。
   ○輙著他衣戒一百六
[0690a13] 輙著他衣。似同賊相。青自難分。致招囂坌前人。謂失惱主之重。聖所弗許。故制提罪。三緣。一是他衣。二不問前主。三輙著犯文。言入村乞食舉著者。意不必要入。
   ○與白衣外道衣一百七
[0690a18] 白衣外道非真福田。躬持衣物。授與於彼。生人或倒。謂外道是勝。出家不如。損處不輕。故所以制。
[0690a20] 四緣犯。一非親里白衣外道。二是沙門衣。三持與彼。四前領便犯。不開置地者。沙門衣體與外道別。若置地使人。猶招譏損。又是別屬。理無通用。是以不開。食無別狀。又是味通。故所以開。
   ○僧眾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一百八
[0690b01] 如法分衣。理宜詳遵。許無乖礙。為弟子故。遮僧分衣。僧貪惱眾。非輕故制。
[0690b03] 別緣具五。一僧得施物。二僧如法分。三是時謂比丘尼眾集時。四恐弟子不德遮不聽分。五不分便犯。戒本四句。一人。二作遮意。三僧如法分衣。四遮分得罪。辨相具解。初三別釋。二四令解下不犯。言或非時者。謂比丘尼未集時。有沙彌白衣時。非一月五月外。
   ○遮僧出功德衣戒一百九
[0690b09] 詳心和同。出功德衣。脩道急務。理應欲填。為貪五利。遮令不出。增結惱僧。情過深重。今聖制。
[0690b11] 四緣成犯。一先受德衣。二時中如法出。三為利故遮。四僧不出犯。捨衣單白。但可三非。二似者誤。若據五分。白二捨者。五非無妨。文言非時者。謂過五月竟故。
   ○眾僧欲出功德衣遮令不出戒一百一十
[0690b15] 制意犯緣同上。前戒現遮僧不出犯。此戒當遮。言了了犯者。有斯異故。別制此戒。亦有人言。此口業遮。故了了犯。若是當遮者。何有五非。前戒身遮。謂身在申手。水外相故。不言了了。可如是今且從前說。
   ○不與他滅諍戒一百十一
[0690b20] 凡脩德之人。有諍須滅。使消殄和合。眾法成立。竟不為滅。令諍增長。到惱還俗。損處非輕故。
[0690b22] 別緣具五。一是四諍□。二前求請滅。三有解堪滅。四無因緣。若前人有舉擯。及二難等不犯。五不為滅犯。戒本三句。下解第三有三。一他尼諍。二己身諍。三下二眾比丘吉羅。若言不行者不行。我言教故。
   ○與白衣道食戒一百一十二
[0690c03] 制意犯緣同大僧。此是犯同緣異。戒唯白衣。亦同犯提別故。
   ○與白衣作使一百一十三
[0690c06] 出家尊貴。為下人筞役。令彼輕薄。汙辱僧眾。妨脩癈業。損處尤深故。四緣成犯。一是白衣。二非法作使。三非父母及有信憂婆塞病等。或強力緣。四隨作便犯。
   ○自紡績戒一百一十四
[0690c10] 躬自紡績道之大患。又招譏累。非出家法體故。四緣成犯。一十種衣縷等。二自紡績。三無因緣。謂自業綖無犯。十律。若為縫衣繩綖乃至六兩不犯。四隨引手犯。
   ○著俗人衣輙坐臥他牀戒一百一十五
[0690c15] 在他夫妻常居之處輙爾。坐臥容生染情。自壞心行。譏累不少故。四緣成。一是白衣舍。二是夫妻常居止牀。三無因緣除病。及二難等故。四隨坐臥犯。
   ○逕宿不辭主人去戒一百一十六
[0690c19] 前[2]書日不辭。此逕宿輙去。制意同前。四緣犯。一語白衣主人在舍內宿。二不辭主人。三無因緣謂舍崩壞乃至二難等。四出門犯。
   ○自誦呪術戒一百一十七
[0690c23] 脩道立行。要假正法。軌生真解。今棄捨正典。誦世呪術。多喜染著。妨崇正道。三緣成犯。一世間呪術。二無因緣謂自治病等。三言章了了。
   ○教人誦呪術戒一百一十八
[0691a03] 若誦法同。應合為一。今約自他業異。又復前自誦中四□不犯。一冶病。二學書。三析伏外道。四護身教人。誦中全是不開。故離為二。餘自他業。趣就一義。不須互決。
   ○度任身婦女戒一百一十九
[0691a08] 出家僧眾。須避嫌涉。長他信敬。理亦宜然。今知任身。度令受具。後方產乳。醜累三寶故。
[0691a10] 別緣具五。一是任身。二知。三為受具足。四和上尼。五三羯磨竟。餘非根本。故犯輕愆。此等三羯磨。謂大僧中三羯磨。比丘度此女為師。犯吉度乳。
   ○婦女戒一百二十
[0691a14] 制意犯緣同前。唯以乳□為異。五分。白二羯磨。差一尼伴母不犯。十律。掘多尼生男。佛言。與獨房白二。又聽自觸。餘尼不得。又聽共宿。若更有者。亦應如是。
   ○度咸年童女戒一百二十一
[0691a18] 制意犯緣同大僧中無別。唯以童女有二歲學戒為異。問女人所以有學戒法。丈夫無者何也。一義女有懷妊之過。故須二歲學戒。淨其身器。丈夫不爾。故所以無。十律。因和羅尼失夫失財故。其胎消瘦。受具已。歡樂肥故。腹遂漸大。白佛。佛言。應與二歲學戒。知身有無。又一義為彰女人煩或垢重。入道則難。要知學法進道有由。故丈夫因善既勝。堪即立行。不須加學。
[0691b01] 制緣文三。一起過。二呵責。三告諸比丘下正明受戒法□中文三。初度沙彌尼法。二自今已去下式叉法。三彼二歲學戒已下制年滿受具。前文中三。初至三說明受戒法。二次與受戒已下說相護持。三是為己下總以結勸。就初受中文四義二言。文四者。初至白如是形同單白。第二作如是白已已下制髮與。第三若欲出家下法同單白。第四作是白已已下受戒。與前兩一對為欲形同。次兩一對為欲法同。是義二也。初欲同者。同點服改。依清淨居士子度人經法。先請。二師已下剃髮處七釋置壇。又置三座擬二師及出家者。坐鳴推集眾。著本俗服。拜辭父母。口中說偈言。流轉三界中。恩愛不得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乃脫俗服。著泥洹僧。僧祇。支未得著袈裟。入檀闍梨作形同。單白文中分二。若欲寺內等者。舉其處事。制令作白。其作法方便。如常可知。白法如文。須白意者。如受戒中說。闍梨敬禮十方佛。復說偈言。歸依大世尊。能度三有苦。亦願諸眾生。普入無為樂。令復坐已。以水灌頂。口說讚言。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上來第一文竟。
[0691b20] 自下第二剃髮與。傍人讚誦。出家唄嘆。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出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務。是名福田供養。獲永安其福。第一尊闍梨。不得剃盡。善見。留少許使和上剃。表為師義故。釋論云。和上闍梨如母。
[0691c01] 第三法同白法者。因□師子故。所以須為明此人割愛辭親。紹繼釋種。內軌內飡。故曰法同。
[0691c03] 第四受戒與者。初結前生後。二當作如是已下次為正受。文言與剃髮者。謂和上剃少許髮也。著袈裟已者。見論。在和上前。右膝著地。和上以袈裟授與。令頂戴供養。受已還與。和上。如是至三。然和上為著。不得自著。師與著時。口誦偈言。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天人。禮佛三拜。行道三匝。誦自度偈。遇哉值佛者。何人誰不喜。福願與時會。我今獲法利。次禮師及大眾訖。在下坐。受六親慶賀。出家離俗。摽心方外。父母尊卑咸應禮拜。敬悅其道。意中前剃髮。即依僧法受沙彌法。還詣和上前互跪。開曉心懷。并嘆出家功德已。教其立心。斷惡脩善。方為三歸。受沙彌戒。前三方便。後三結竟。正發戒品。前三中一遍文五。一我某甲者稱厈己名。二歸仗三寶。三我於如來下彰己受出離之戒。四和上某甲別顯教授之主。五如來已下舉三號人。簡異耶師。
[0691c18] 第二說相次應與受戒者。謂受隨行非受體。於中[1]門一總解釋。四門分別。一發戒多少。二對俗罪名有無。三對具戒犯名寬狹。四先後次第並可知。第二別釋。此之十戒於中又兩。第一通解。第二隨戒別釋。就通解中五門。一身口分別。義可為四。婬酒香牀非時食。此五局身。哥儛一戒具含身口。妄語口正身兼。盜煞捉寶口兼身正。二自作教人哥及身五自重教輕。餘之四戒彼我同犯。盜煞二戒一向同犯。餘二妄寶戒同不同。三性遮分別。四性餘遮故。多論云。五戒。四是實罪。酒一遮罪。能起四戒。如迦葉佛優婆塞。以飲酒故。[*]耶婬他妻。盜他雜煞他人故。又以酒故。能犯四逆。唯不能破僧。故與四性同結。四持犯分別。捉寶一戒具二持犯。餘唯止持。亦可捉寶。望不得自畜。亦唯止持。五任運煞盜妄寶。此四容是。餘非可知。隨別解中。一一有五。一舉時分。次彰戒所止。謂舉所防與以彰止。三結以屬人。故曰是沙彌戒。四審其能否。五顯己堪持高牀。就體說大有四金銀象牙琉離。約人說大復四。佛羅漢辟支佛和上闍梨等牀。此八無問大小。咸不得坐。祇律。若使沙彌捉金銀吉。若見已捉復使從無罪。
[0692a14] 第三總結。舉前十數結。法以屬人。故曰是為沙彌十戒。次舉時分。次問審堪否。次自言能持。
[0692a16] 第二式叉五句。初制令舉學。二當作如是下教從僧乞。三沙彌尼應往下安置處所謂離聞處。四比丘尼眾中下堪能者作法。五彼式[1]反下料簡。此人不同上下一切應學者。異下餘者。不同大尼。
[0692a20] 第三制滿受具文。戒本三句可知。准大僧辨相中。具約知疑等四心為十六句者。是文略不論。比丘度此女故吉。
   ○不與二歲學戒羯磨一百二十二
[0692a24] 若不與學戒。不識戒相。廣興諸過。隨緣壞行。何成師訓攝受之益。違教非輕。所以制。
[0692b02] 別緣具六。一是十八已上童女。二不與學戒羯磨。三年滿二十。四為受具。五和上尼。六三羯磨竟。彼非十八者。謂不滿者須滿者。謂不須故言。彼非十八。遂不與二歲學法。
   ○不說六法名字戒一百二十三
[0692b07] 不說六法。猶不識相。壞行違教。如前無別。故所以制。
[0692b08] 別緣具七。一是十八[2]□童女。二與學戒羯磨。三不說六法。四年滿二十。五為受具。六和上尼。七羯磨竟。戒本文三。約人。二不與六法。三年滿下結犯。廣解上三。第一可知。二若式反下反解六法。三若比丘尼下釋結犯。句解第二中。此六法者。謂前四方便。後二根本。是所學法。前四根本非所學法。未滿二年。更犯輕者。缺其學法。更與二歲。六外犯者。但缺行法。不缺學法。若滿二年犯者。亦疑缺學法。更與二歲。若爾行[雨/復]藏竟。犯應壞法。答[雨/復]藏隨日治法。非盡形行。故使日滿。不壞前法。論其學法。盡形非害二歲。故犯即壞。所以但言二歲者。以逼受具故。祇。八敬。一法。第二學人受戒。明尼受戒法。先作聽及三乞與作白。三己應順行十八法。一坐處異。謂大尼下沙彌尼上二護淨異。式叉不淨尼淨。尼不淨式叉亦不淨。三宿處異。大尼與式叉有過。三夜學人望沙彌尼亦爾。四受食異。得與尼授。食除火淨。五生種取金銀□。從沙彌尼受食。六不得說篇聚等罪名。七得說罪種。八布薩自恣入僧中白。禮足已合掌。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清淨僧憶持(三說)而去。次九十十一十二。謂後四夷罪。若犯更從始學。第十三於十九殘已下有言犯作吉羅懺。十四已下若破五戒。應隨犯日數更學。如非時食。停食食。捉錢金銀。飲酒著華香等。是但四缺學。異於此律。於此四中。前一同此。下三不同。若衣此文如前說。
   [3]○度諸遮童女戒一百二十四
[0692c08] 僧眾清顯。要須勝人宗集。光益佛法。今此女人諸根不具。輙度出家。汙辱尼眾。醜累不輕。故所以制。
[0692c10] 別緣具五。一諸根不具。二知不具。三為受具。四和上尼。五羯磨竟。緣起文三。一起過。二呵責。三告諸比丘下廣明受戒方軌。自前受戒未撿。遮難因此起。過立威儀師。教撿遮難。法與窮滿。故稱竪立受具戒。此即教授和上對過故立。然有已來之別。和上對二。以一形故。對未起非。因不齊愸。無人教授瞻病。亦對已起教授師。一□作故。但撿已起戒師。對法以立。
[0692c17] 釋文有三。初至如是持受戒方法。二族姓女下略說戒相。示以勸持。三汝已受具足竟下總結。勸持文復兩。初至如是持正明尼中本法之軌。二時諸比丘尼僧已下詣大僧中受具方法。前尼本法中具須九法。文中略無請和上尼。文應可為九。一請和上者。和上根本不請。無本不成受法。復無教授隨緣壞行。是故須請餘之二師。非是正主。故無請法。又可和上容有轉易。故須請之。表以為師。二安受戒人下置受人處。謂離聞處。三是中戒師下正明單白差教授師。問戒師不差教授。所以獨須差也。解言。教授師出家問難。若僧不差。無由輙問。故須差往。戒師在眾。何須差往問。戒師單白。教授撿問。何以無白。解言。戒師在眾問難。有眾可白。又不差故。所以須白教授。屏不對眾。又僧差遣。亦何須白。四彼人當往下奉命撿問。問中文兩。初問衣鉢外緣。二妹聽已下撿其內難。文三。初教如實答。二汝字已下正明撿覈難遮。略無十三難。理應具問不問。不得戒故。餘遮不問得而小罪。三若言無當復語言下教授示知。答僧之軌。既撿清淨堪可受具為是。第五時教授師問已下教授師單白。喚入眾法。僧既和已。是以第六彼即應語言來已下喚入眾。教授師代捉衣鉢。教禮僧已。至戒師前。教授師教令乞戒。表己懃懃。仰馮清眾。求哀乞戒。第七戒師應作白下正明戒師對眾撿問。不得輙示。須白和僧諮眾可否。第八眾既嘿可彼當語言下對眾撿審。難遮有無。亦略無十三難問。理應具撿。身器既淨。堪弘道法。第九當作白已下正作本法。與本法竟。雖未得戒。以其曾聞羯磨法故。置在大尼下坐。得聽後人羯磨。不犯遮難。以不異本所聞故。若至大僧中□問。羯磨眾法異故。不得在下坐聽羯磨。應著見處。一一喚來。為其受戒。第二詣僧受中。尼應結界。以攝尼僧。見論。比丘界於尼非界。於尼界上。得結僧界。尼界亦不失。尼亦爾故。須結界。於中文四。一從僧乞戒。還是本教授師其乞戒。二戒師應作白和僧。文中略無。三彼當問下對撿遮難。文亦略無。問十三難。身器既淨。宜加具足。第四彼戒師當作白下正受戒法。上來至此受得戒竟。
[0693b05] 自下第二說其戒相。文二。初明五篇不可具彰略說。相篇八禁。止持行相。二族姓女下四節儉行。作持行相。前文有兩。初總舉摽宗。文四可知。二別列八戒。一一有五。初不得作不淨行。舉其止持。二若比丘尼下彰作犯之過。顯前止意。於中文三。初若比丘尼者舉能犯人。二正明作犯。三此非比丘尼已下彰其過損。三是中下持定時分。四不得作法持不者審其持心。五能者下自言堪持。下七同然。唯與別為異。第二知足行中亦二。初亦總舉彰益。文四可知。二依糞掃下別列四法。初依文兩。初制上品一。文五。一依糞掃衣舉其所馮依體。二得出家等者顯其依益。三舉時分。四問其持心。五領受能持。第二若得長利已下開。於中下准其力分。不須問持下三依同爾。與別為異。
[0693b19] 第三總以結勸中。初結受緣具足。二當善受已下舉益勸持。三文第一現付勸持。文三。一勸使領前止作教法。二應勸化下脩福智兩業。三於佛法中下行成尅果。第二餘所未知者。付和上闍梨。隨時教授。第三令受者前去為防護故。戒本可知。
   ○度小年曾嫁婦女戒一百二十五
[0693c01] 然十二曾嫁婦女堪能一食忍。若持成故。佛聽許年不滿者。不避嫌涉。容壞行故。制不聽度。
[0693c03] 別緣具五。一年減十二婦女。二知年減。三為受具足。四和上尼。五羯磨竟。緣起法用。與童女一種廣辨之中。亦應具約和上四心為十六句。文略故無。問此減十二人受戒已。疑為當開。數胎潤不。答義同前女故。文中略無。亦可不開。謂十二受者。已開八年故。
   ○度曾嫁百遮婦女戒一百二十六
[0693c09] 制意具緣如前第四。亦應具有四戒。且略出初後。中二可知。亦可前制二十減年不得。因開曾嫁十二。先遮今得意。謂減十二者。及雖有遮曾嫁處不異。應是開受乘即起過。是故須制初後兩戒。中間二戒以其作過。由能授戒人。故不得乘因起過。故無此制。可得言道。是曾嫁故。不須二歲學法及與六法名[*]耶。故使不類。
   ○度婬女戒一百二十七
[0693c17] 然此婬女雖先愆違。理非正鄣。度受具已。令人嗤毀。醜累三寶。故須遠去深藏。
[0693c19] 別緣具五。一婬女。二知前是。三為受具足。四和上尼文無和上者略。五不深藏。或不將遠去。
   ○不以二法攝受弟子戒一百二十八
[0693c22] 凡為師訓。二法攝受。濟給衣食。免其形苦。又悔以法。開其心目。立行脩道。終成出益。今不攝受。致令弟子形不免苦。心迷於法。隨緣壞行。何成師訓攝受之道。患累之重。勿過於斯。
[0694a02] 別緣具五。一是清淨尼甄去破戒舉擯等不犯。二恒隨和上尼除離去無犯。三和上有法及衣食。四無因緣或以此故命梵難等不犯。五不以二攝犯。
   ○不二歲隨和上戒一百二十九
[0694a06] 新受戒人。創未[1]閙曉。隨師諮稟。以成己盖。輙離師去。不蒙訓獎。抱迷自滯。違教愆深故。
[0694a08] 別緣具六。一和上尼。二和上清淨有德堪攝。謂有法有衣。或有法無。此二離者得罪。三師不聽。四未滿六夏。依五分故。今言二歲者誤。亦可不同。五無因緣。謂由此住有二難等不犯。六離去犯。
   ○不乞畜眾羯磨度人戒一百三十
[0694a13] 人不自審。須僧籌處。輙度違教。事或多損。輕篾僧眾。故制提罪。
[0694a15] 別緣具四。一僧不聽。二為受具。三和上尼。四羯磨竟。自下三戒並略不約羯磨竟結和上罪。緣起文三。一無德度人不教授過。二時諸下呵責。三告諸比丘已下制畜眾羯磨。籌量堪否。能長道法。羯磨聽度。問無德乞者僧羯磨成不。解言。無德度人別可有罪。作法成就。若爾無德教授亦應成就。解言。教師無德。全無教[2]援尼義。故不成差。無德和上令前得戒。故所以成。
   ○未滿十二夏度人戒一百三十一
[0694a23] 復未滿者。愴入佛法。未多閑曉。師德不成。焉能攝訓。故制不聽。與在於此。
[0694b01] 別緣具四。一夏未滿。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二眾和上夏有多少。而受戒男女雖齊二十。學無學異。故亦不同。
   ○無德度人戒一百三十二
[0694b05] 自行不立。焉能訓導。彼我俱損。過鄣尤深故。
[0694b06] 別緣具四。一無德。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此戒即是簡愚取知。次前簡小取大。不以二與攝受。簡懈怠制攝受。尼損多故。此三俱提。僧愆微故。此三眾自壞惱僧。過鄣深重。
[0694b10] 別緣具四。一實無德。二僧不聽。三非理謗僧。四言章了了犯。所以不課者。僧知無德。永不共受戒。無起惡之理。故不勞諫。
   ○父母夫主不聽輙度人戒一百三十四 不聽度人謗僧戒一百三十三
[0694b15] 既有所屬。惱境處深。復為牽捉。辱累尼眾故。
[0694b15] 別緣具五。一有所屬。二不屬聽。三輙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度惡行喜瞋者戒一百三十五
[0694b19] 惡行女人情多放逸。度令受具。猶存不捨。行辱僧眾怠性者。自惱惱人。無趣道之益故。此二戒合制。前婬女戒公自為非。此中惡行偷身外逸。有斯別狀。故復制此。
[0694b23] 別緣具五。一是賊女喜瞋恚者。二知是。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不與學戒尼受具足戒一百三十六
[0694c02] 學戒成滿。專心渴仰。悕欲受具。反貪供養。不時為受持。乖師訓攝受之方。又惱前人。不得正修。自壞損他。故須聖制。
[0694c05] 別緣具五。一學戒清淨滿二年。二僧衣緣具。三和上尼。四無因緣。謂前人破戒。舉擯二難等不犯故。五不為受犯。
   ○取他衣不為受具戒一百三十七
[0694c09] 前制和上。復不取衣。此制依止師。許與他作。和上受戒。不受得罪。又取他衣。
[0694c11] 別緣具五。一學戒清淨滿二年。二取衣許為和上。三僧衣緣備。四無因緣。五不為受犯。五分。從白衣婦女。欲出家者。索衣已不為受犯。
   ○多度弟子戒一百三十八
[0694c15] 凡度弟子。宜有分限。多難教授。損壞不輕。故制一年限度。其一過則犯提。
[0694c17] 別緣具五。一曾前度人。二未滿十二月。三更度人。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文中亦略。不約羯磨結和上罪。
   ○作本法已逕宿往大僧中受具一百三十九
[0694c20] 即日往者。善心相續。發戒則易。逕宿已往。遮難容生。善心喜退。與戒留難。與惱非輕。故所以制。
[0694c22] 別緣具四。一曾作本法竟。二不即日往。三無因緣。四不往逕宿犯謂明出。文無者略。五分。明相出。和上尼提。餘師吉。
   [1]○教授日不往聽戒一百四十
[0695a02] 備德之人。慈心教受。理須敬法。重人躬往。聽稟令反。慢法輕人。不受訓道。失於法利。自墜義故。緣四。僧所差。二是教授日。三無因緣。四不往聽。
   ○不半月請教授戒一百四十一
[0695a06] 不請教授。有三種過。一違佛敬教。二違自誓受戒之心。三慢法輕人失利鄣道。
[0695a08] 四緣成。一二部眾滿。謂下至五人已上減犯小罪。二請教授時。謂十四五六日說戒時。三無因緣。四不差往犯。向教授請來受戒。要往者何。解言。教授請別為僧。無多勞損又是枝條。受戒僧眾。為於別人。勞動不易。又是根本。重人故爾。若爾半月懺悔亦眾為別人。何不就彼而請來耶。解言。受是根本。又即日時短。與無譏過故。須往彼懺。是枝條久逕半月。若就僧處招致譏嫌。故就尼處通重結[2]結罪界。別處行之。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若不者下違教結罪。其辨相中。此及自恣不釋結罪句。但解上二。初句可知。二世尊已下解第二立法句。文二。初滿和無病。廣教授法。二若比丘僧病已下咸別多病。問訊法前。文分四。第一尼眾差往有三。一聖可舉制。二而彼已下制差之緣。三佛言不應一切往已下制其差往。差往有二可知。第二彼當往大僧中下請教授法有三。一制請辭。次開囑授法。三簡所囑人。問請教授師。僧囑一人為尼。請來下自恣法。對眾自陳。不須囑耶。解言。教授為欲取法為僧。故須請來自恣。請求舉罪。請一人來舉者。見聞不備。故對眾說。方見聞具。第三彼既已下問取可否。尅期往法。第四若比丘尼聞已下教授迎逆法。第二減別多病法可知。比丘應往違期故吉。
   ○不詣大僧自恣一百四十二
[0695b06] 亦有三過。上二如前。三既不自恣人多迷。己不自見罪。惡業羈鄣。慢法輕人。過累情深。故制提罪。
[0695b08] 四緣成。一夏安居竟。二兩眾俱滿和無病。三無因緣。四不差人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違教結犯。辨中。初句可知。二時世尊下解第二。初廣自恣法。二減別多病法。前中文三。初差法。文三如前戒。第二至大僧中下對僧恣法。大僧集眾。不容乖別。初列威儀。二正自恣。文中五句。一舉尼安居竟。是自恣時故。二舉大僧安居竟。所以舉二部僧者。尼對二部僧恣故三。比丘尼僧下正是縱宣己過。請見聞疑。四大德已下仰馮清眾。垂慈誨示。五我若見下識過悔除。以成晈潔。第三辨尼當部自恣時節。若不疲惓。同日無妨。其自恣法一同比丘中。法還須差。向往大僧中者。方行自恣。以或永比丘舉故。第二減別多病問訊法。以大僧不滿多病者。尼須一部自恣。
   ○不依大僧安居戒一百四十三
[0695b22] 亦具三過。上二如前。三既不依知法。脫有疑滯。無[言*恣]決定之所。抱迷闕失利之重故也。三緣成。一在無比丘處。二作不依意。三結安居竟犯。
   ○突入大僧寺戒一百四十四
[0695c02] 不自而入。跡涉譏醜。容生大過。喜相觸惱。故所以制。四緣。一有比丘伽藍。二不白。三無因緣。謂禮佛塔等及來受教授。若欲問法被請諸難等無犯。四入門犯。
   ○罵比丘戒一百四十五
[0695c06] 大僧上尊。理宜祇奉。反以惡言。呵罵折辱。慢法輕人。違反佛教。四緣成。一大比丘。二以惡言罵。三在聞內。四言辭了了。上尊罵下。受惱義微。故唯犯輕。
   ○罵尼眾戒百四十六
[0695c10] 因諍瞋忿。罵辱尼眾。自懷惱他。理所弗可。
[0695c11] 五緣成。一是尼眾除別人。不犯此戒。二因諍瞋忿。三惡言毀罵。四在聞內。五言辭了了。尼罵大僧。別人犯重。喜惱觸故。罵大僧眾輕。以其眾別無相。治罸義希故輕。同眾相治。為數故重。若爾大僧同眾。治數應重。解言。大僧敬眾。不數故輕。尼是少知。罵尼眾數故。亦提罪。
   ○不白眾使男子破癕戒一百四十七
[0695c18] 男女形殊。理無交對。輕使治療。容生穢染。
   ○尼背請戒一百四十八
[0695c20] 尼背請之食。合制一戒。大僧離制。此謂離合不同大僧。異多同少。同少者。咸有病開。異多有三。一背請有施衣開足食即無。二背請無餘法開足食即有。三背請要背正請受。正請犯。非正不犯。足食足竟。正非正俱犯。有斯別狀。故分二戒。尼同多異少。異少者。背請有施衣開。足食便無。據是應離。同多有三。一並有病緣開。二俱無餘法開。三俱食正方犯。同多故合。問所以尼無餘法。解言。女人不食。九日命終。耐飢苦故無餘開。丈夫不食。七日命盡。不堪故開餘法。
[0696a05] 戒本三句。一人。二舉犯緣。先受請者背請緣。次若足食已犯足緣。三後食已下雙結兩罪。緣起中。背請為緣戒。辨相及開並雙論二罪。亦可緣中受後節會食。謂背請方詣居士家食。即是足食。不犯中合有五句。初三五開無背過。二四兩句不犯足食。不同五分尼有足食。勸足悉有餘法。若准彼文。兩同故合。若作尼無餘法。故足食吉羅。今此單是背請者。理有多妨。
   ○家慳生嫉妬戒一百四十九
[0696a13] 師得供養。彌應助喜。反生妬忌。輕心汝師。慳惜他物。垢鄣尤深。故須聖制。四緣成。一施主好心供養於師。二內生嫉妬。三發言汝師。四言辭了了。
   ○以香塗身戒一百五十
[0696a17] 出家脩道。觀身不淨。特生猒離。反以香澤塗摩。令身香潔。躭着情深。意存放逸。患累之極。勿過於此。
   ○胡摩澤塗身戒一百五十一
[0696a20] 自下教人塗身。立為五戒。一戒落後。今次第有四。
   ○使大尼塗身戒一百五十二 使式叉塗身戒一百五十三。使沙彌尼塗身戒一百五十四 使白衣女塗身戒一百五十五
[0696a24] 若就教人業同邊。應立一戒。若比丘尼使女人塗身。波逸提。或就自作戒中。合制直言。若比丘尼以香塗。若教女人塗者提。唯立二戒。一香塗身戒。二澤塗摩戒。並通自作教人。類如掘地壞生。義亦同足。今乃約境立多。
   ○着貯跨衣戒一百五十六
[0696b06] 出家威儀應生物善。著此醜鄣。持乖法式。
   ○畜著婦女嚴身具戒一百五十七
[0696b08] 畜俗嚴具。多生染習。鄣道之深。故聖制。
   ○斷著革屣擎盖一百五十八
[0696b10] 革屣持盖。在道而行。長己慠情。招譏損道。而四緣可知。
   [1]○乘乘戒百五十九
[0696b13] 苦惱前境。違於慈道。故遺教三昧經騎乘車馬。除五百日[2]齊。一歲三百六十日。除十八萬日[*]齊。舍利弗白佛言。何故比丘乘騎。除五百日[*]齊。佛言。比丘知禁律。諸人見生誹謗。令他罪故。四緣可知。
   ○不著僧祇支戒一百六十
[0696b18] 醜相外鄣故。一有祇支。二不著。三無因緣。謂病及二難強力等。四入村便犯。
   ○夜入出白衣家戒百六十一
[0696b21] 既是夜暮。容有損敗。致賊偷劫。清濁難分。要白舍主。方無愆犯。今乃輙入輙出。患累之深。故所以制。此二戒合制。入出俱犯。緣中彰入而還出。戒本制入廣解。及開雙明。入出入具。五緣。一夜分。二白衣舍。三無三寶請喚等緣。四不語主人。五入內犯。問此與非時何別。答以從囑來不犯。非時若不語主人即犯。夜入若不囑來但犯。非時語舍主故不犯夜入。若囑授來。語舍主入。俱無二過。即是囑授不防夜入。故全不同出具。
[0696c06] 五緣。一夜分。二先在白衣家。三無三寶等及難緣。四不語主人。五出門犯。比丘解了。多白故輕。
   ○向暮開僧伽藍門戒百六十二
[0696c09] 暮輙開門。喜增姧盜。入出無節。深違眾軌。別緣五。一向暮。二藍門已問。三不囑授。四無因緣。謂火賊諸難等不犯故。五出門犯。
   ○日沒開僧伽藍門戒百六十三
[0696c13] 前戒日未沒。故稱向暮。此戒沒後。故有差別。又對與不同。具緣同前。准日沒為別一。
   ○不安居戒百六十四
[0696c16] 夏中遊行。不結安居。違教妨脩。招譏汙辱。從四月十六日。訖五月十五日。來為前五月十六日。是後不結前輕。有後可結故不結後提。更無結日故。別緣具三。一後安居日。二不結。三過後安居日。
   ○度大小便常滿人戒一百六十五
[0696c21] 帶病度之。醜累三寶故。五緣成犯。一病。二知。三為受具。四和上。五羯磨竟。自下度人犯緣悉同。
   ○度二形人戒百六十六
[0696c24] 形俠兩境。鄣不發戒。無安置處。故制不聽。
   ○度二道合人戒百六十七 度負債病人戒百六十八
[0697a03] 此二戒合制。
   ○誦呪為活命戒百六十九
[0697a05] 前戒為棄捨正典。誦世呪術。不為活命。此戒為活命故異。四緣。一世俗呪術。二誦習為活命故。三無因緣。四言辭了了。
   ○以世俗伎術教授白衣戒百七十
[0697a09] 前戒誦習呪術。以此陰陽吉凶。教授白衣。又前開四種。一治病。二學言。三降伏外道。四護身教授。白衣全無是。開緣中。先教不應。謂向日月等。次又言已下教其所應。
[0697a13] 別緣具三。一陰陽吉凶等與。二教授白衣。三言辭了了。戒本三句。一人。二教授白衣。三結犯。辨相。初句可知。伎術者下釋第二。文分為四。初舉緣中。教不應作文故。日伎術者如上說。二欲若說下列如來塔等。不應向之舉。是顯非。反前第一。三又言今日下舉前教授中應作之。文四。應語言宜入寺下舉是顯非。反前所應。彼比丘尼下解第三結罪。
   ○被擯不去戒百七十一
[0697a21] 既被擯治。祇命而出。仍故不去。違法惱僧。餘六羯磨治。又就寺折伏。不駈離處。故無不去之愆。一被擯治。二不下意求解。三無因緣。如無伴水陸道斷二難等不犯。四作意不去。
   ○輙問大僧義戒百七十二
[0697b02] 大僧上尊。諮問先啟。今不請輙問輙。慢法輕人。遞相窮結。令被增惱故。一大僧。二先不求聽。三非常聽向及親友。被從此受等。四問義除戲笑等。五言辭了了犯。不犯中。若彼從此受者。此尼常從此比丘受法故。若二人俱從受法。以其同習故。若彼問此答者。謂同習人彼此問答。若共誦者。誦一部故。此等無輙問罪。
   ○身業惱他戒百七十三
[0697b09] 制意犯緣同上。口惱唯以身惱為別。
   ○在僧寺造尼塔戒百七十四
[0697b11] 三相妨亂。廢脩正業。令客比丘致敬乖儀故。一有比丘伽藍。二知有。三造尼塔。四隨用愽等犯。遮之義永。故不待竟。
   ○百歲尼不禮敬戒百七十五
[0697b15] 一違敬教。二違本心。三慢法輕故。
   ○人搖身趍行戒百七十六 婦女莊嚴香塗身戒百七十七 使外道女塗身戒百七十八
  ●八提舍尼法
[0697b19] 別緣具五。一從他乞蘇。二為己。三無病緣。四受得。五食咽咽犯。下七同爾。與別為異。戒本四句。一人。二除病緣。三乞蘇食。四結犯上四比丘吉。下四比丘提。丈夫報強。受取資身。然蘇等資微不數故輕。尼多貪味乞之慇懃。數故犯提舍。下四美食資身力強。丈夫喜乞故提。乞美食者。女人之謱。乞希故輕。式叉迦羅尼法。一同大僧。更不重舉。
[0697c02] 其七滅尼得提罪。合在百七十八。中正宗文二中。上來略明止作二持竟。
四分律疏卷第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