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7099阅读
  • 10回复

通过了解身心的无常来认知身心是苦,是非我,非我所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43
铜币
354
威望
6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问:身体是恒常不变化吗?
答:不是,身体是变化无常的!比如,儿时的身体早已经灭去,当下的身体也在不断的迁流变化,未来的身体还没有生起。所以,身体是无常迁流变化的!
问:身体既然是变化无常的,那么它就时时刻刻受到这迁流变化的逼迫。既然身体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受到逼迫,那么身体能自在吗?
答:这种时刻不断的逼迫之下,身体是不可能有自由自在的可能的!
问:既然身体不能自由自在,而且时时都在被逼迫当中,那么身体它就是苦的了?
答:是的,是苦!虽然身体有时偶然会感受到快乐,但在无常的逼迫下,任何的感受都是不自在的,是被逼迫的。所以,他还是苦!
问:既然身体是无常,是苦。那么,他能是我吗?
答:不是!
问:那么,他能是我的吗?
答:也不是!
问:为什么都不是?
答:因为身体是无常变化的!是苦的!而众生所说的我,是常恒不变化的,是不存在被逼迫之苦的。所以,无常变化、苦的身体就不可能是我!也无法是我的!
问:既然身体不是你,也不是你的。那么你是不是就应当远离对身体的贪爱、执著啊?
答:是的!
 
问:精神心理活动(受、想、行、识)是恒常不变化吗?
答:不是!他是变化无常的!比如,儿童时代的精神活动早已经灭去,当下的精神活动也在不断的迁流变化,未来的精神活动还没有生起。所以,精神活动是无常迁流变化的!
问:精神活动既然是变化无常的,那么它就时时刻刻受到这迁流变化的逼迫。既然精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受到逼迫,那么精神活动能自由自在在吗?
答:在这种时刻不断的逼迫之下,精神活动是不可能自由自在的!
问:既然精神活动不能自由自在,而且时时都在被逼迫当中,那么精神活动它就是苦的了?
答:是的,是苦!虽然精神活动有时偶然会感受到快乐,但在无常的逼迫下,任何的感受都是不自在的,是被逼迫的。所以,他还是苦!
问:既然精神活动是无常,是苦。那么,你还能说:精神活动是我吗?
答:不是!他不是我!
问:那么,你能说:他能是我的吗?
答:也不是!
问:为什么都不是?
答:因为精神活动是无常变化的!是苦的!而众生所说的我,是常恒不变化的,是不存在逼迫之苦的。所以,无常变化、苦的精神活动就不可能是我!也无法是我的!
问:既然精神心理活动不是你,也不是你的。那么你是不是应当远离对精神心理活动的贪爱、执著啊?
答:是的!
愿你智慧、幸福、吉祥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31
基本不错,但容易产生一个误会,认为我要涅盘,我要解脱,有一个我,我要怎么样,我要离开贪爱,这些都容易造成误会,继而形成修行时形成造作。弦紧弦松,很麻烦的。。。。
应当进一步提问:除了精神活动与身体之外,有一个我存在吗?回答说没有。哈!
事实上应当讲,世尊当年就是这样讲的,很全面,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另外,世尊要求的是以色受想行识当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正观包括认知五蕴无常和五蕴就是我两部分。五蕴无常,我亦无常。。。。。
所以讲,闻思修慧,闻思圆满于修行很重要。。。。。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1
铜币
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01
师兄能讲讲,通过什么来体证身心是苦,是非我,非我所吗?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01
    身心的苦受不用通过什么来证得,因为身心的苦受的一面是很容易体受的。但应当知道身心不仅是苦受,而是苦乐受的无常集合,而且身心本来就是不可思义的,因为世尊说有为法不可思义,身心是有为法,当然是,但这要你有了功夫,增加了觉照能力才能越来越多地认识到。。。
     为了让有情脱离无常苦乐名色的执着,所以,特别提出苦受。以便有情生起厌离心。身心的非我,仅止于定义非不变常恒的我,关于非我,非我所,初下手可以由闻思苦,以有情意志不能左右来认同。但单讲非我非我所是很不全面的,还要以不异我,不相在来定义身心,及至世界,三者互相补充才全面。
   上段头一句就说了,身心的苦不用通过什么来体证,因为这是有情常常会感受到的。如果说需要什么的话,只需要有人告诉他就是啦,比如有人讲师父我好难过,身体病痛,心情不好,师父说,是不是很苦啊,回答说是苦,苦的话是不是我,是不是我的?回答说不是。在生命以后的不断继续当中,他有足够多的机会体验到这一点,并且思考体认非我非我所。
   但是上面也说了,苦,非我,非我所,单单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有情或可由体认苦,非我,非我所而对名色产生厌离,精进者会悲观厌世,所谓的沉空落寂就不是空穴来风啦。
    世尊讲无常中道行入涅盘。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就是中道。修行的中道就是无常不应执着,但世间有不说无,世间无常不应说有。
    我们看杂阿含第一卷第一节:于色当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正观,第一步就是苦,非我,非我所,那么,就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厌离生的话,不能算心解脱。我想,没有人认为厌离代表解脱。经上也讲,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其实,正观就是观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综上所述,由体认苦,非我,非我所而厌离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方便,法次法向。
   行者完全可以时时体认苦受,然后苦明显的时候,烦恼生起的时候,越可体认佛陀与圣者师父们所说的,苦,苦啊,真苦,嗯,是的,非我,非我所。但有情体认苦受,体认非我非我所,绝对不可以心存找一个另外的我与我所,事实上,苦非我,不过是讲我是苦。生命是苦。这才是苦集灭道的真正含义。所以,有情在苦受时,事实上应当破灭一切幻想,苦啊,没办法,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说产生厌离的话,行者应当只对造成苦的苦因厌离。比如爱别离是苦,由此而不爱,生老病死是苦,由此而不生,继而十二因缘是苦,无明缘行,缘生老病死,无明是苦,行是苦,识是苦,事实上无明造成苦,行造成苦,是苦因。并不是讲无明本身是苦,行本身是苦,事实上因为乐着,就象大念住经中所讲的,由鼻触生起的乐是诱人的,令人喜爱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由此也能明白,生命是苦乐相伴的。有情对苦的体认完全是体会到苦与苦因(乐与对乐的执着),由此而产生的厌离,这种厌离应当是正向解脱的,五取蕴就是苦,就是讲,对苦受的体认,对苦因的拒绝。
   在有情还不能胜任觉照与彻知无常的时候,世尊想到行者应当从知苦离苦下手。由此而达到不再执着。不再造成苦,但对于即成事实的苦,也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也别抱什么幻想。因为生命就是苦,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身心本身就是苦。还能怎么样呢,只有彻底放弃一切执着。除了毫无希望地挺着,还有不再造作苦因之外,我们对苦实在应当做到无为。如果说什么是真正的体认苦,怎么样面对苦,我给大家做一个示范:一句话,生下来就是倒霉了。认了吧。对苦的无作为,是最好的对待苦的方法。我们除了静静地看着苦一动不动,还能怎么样呢?动摇即被魔所缚呢。记得杂阿含经中一位尊者被蛇咬,他毫不动容,但他告诉大家他的身体马上就要碎了。这是老师兄给我们的一个最典型的示范。。。。
   所以,修解脱道,你不要想不苦,师父啊,我的腿有毛病,您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的腿好一点?哈,没有办法。师父只教你看着你的腿的苦,这样你会感觉好一点。只有死后不再投胎才不苦。而要做到这一点,即要对苦无动于衷,又要对乐无动于衷。因为解脱道解决的是大期生死的苦。
   当然,修解脱道的利益,这样讲是有偏激的,现生利益也是有的,但大家都不追求这个。事实上当大家不再执着的时候,不再造作苦因的时候,苦果就会少一些,许多的不良习惯没有了,身体的这个正常功能,就少受干扰,对病苦还是有好处的。比如,气脉会通一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常经行的心脏血压等问题会得到一些好的解决,但还是一样要完蛋的。。。。
   体认苦在于你应当知道是苦,而且你应当知道你不能拒绝苦,你所能做的就是不再执着,以免造成更多的苦和大期生死无止尽的苦,你甚至不要希望不苦。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能拒绝一切,你只能不执着,看着一切,了知和觉照。这就是说为什么不思过去,不念未来,觉知当下。你不应当拒绝这个世界和身心。。。。
   体认苦,不要逃。只有这样才能不再生,不再生你也无处可去,哪里也没有去,也不再生,你也不应当拒绝有为法的不可思义与如来的不可思义,因为这是事实,你造作了一点就不如实了,不如实就不是如理作意,因为一切是苦,非我,非我所,不异我,不相在,世间无常不说有,世间有不说无---------这样做下去,当你死后,这就是涅盘了。。。。
    事实上,一切都是非我,非我所,也不异我,也不是相在。这就是为什么世尊说我多行空,须菩提说我恒游诸空。这是世尊与诸根本佛法的尊者们,活着时说的,他们很好地涅盘了,你也应当这样,恒游诸空,不执着,因为一切不一不异,除了不执着与接受一切,你无处可逃,别想逃跑哦,哈,这样,你也一样,和他们一样死后行入涅盘。。。。。
     你应当体认苦非我,非我所,但你最终应当体认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有人告诉你苦,非我,非我所的时候,你也许会更痛苦,然后体认这个,到放下希望与执着,会体认到清凉,但当你知道我说的这个的时候,或许你马上就会很快乐,因为你或许能即懂得厌离,也懂得不拒绝,你会眼光亮亮地看着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实在是,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对一切微笑。。。。。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09-11-01 20:12重新编辑 ]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56
铜币
59
威望
12
贡献值
2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3
回 3楼(古莲子) 的帖子
古莲子师兄,学习了你对苦的解答,非常感谢!

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师兄指点。苦谛之所以为谛,是说这是真实的。我们凡夫有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如果苦是真谛,那么无论乐受还是不苦不乐受其本质都应该是苦,只是我们不能觉知,以乐和不苦不乐的假象为真。但在实践观察中,当乐受升起时,不管我贪着还是不贪着,它的确是乐受;当然这个乐受是无常的,乐过苦就来,因为我执著让此乐停留而不能所以苦。尽管如此,在乐受出现的那时,它就是乐受。但我相信苦谛。所以想请教师兄,如何在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中“当下”体证苦谛。
佛弟子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13
     其实,如果我们看阿含经,杂阿含经,对苦谛的定义和描述,我们会注意到经文大体是这样的:问:色是常还是无常?回答说无常,又问:无常者,是苦否,回答说是苦。受想行识亦是如是。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知道,无常故苦,也就是说,苦谛之所以称之为圣谛,是说无常故。要想体认苦谛,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苦谛,苦的圣义谛,跟俗义上的苦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说痛苦,烦恼,这是俗义上的苦,这不是苦谛,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不应当看到一个苦字,就把苦谛的苦跟痛苦烦恼完全合而为一。苦谛的苦是无常故苦。那么,我们也会看到,经文中,比如说大念住经中,对什么是苦谛,有详细的解释,总结起来,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和五蕴炽盛。很容易让我们误会的是,比如大念住经中,对生是苦的解释:比丘们!什么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那么,好象是在说,生下来就是苦了。有身体就是苦了,就好象说,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就是倒霉的。但并不是这样的,这里提到的生,是指入胎到出生。所以,佛教当中提到八大苦,生,老,病,死,那么,并没有讲青壮年是苦,不病时是苦,佛教讲爱别离是苦,并没有讲爱相会是苦,讲求不得是苦,并没有讲求而得是苦。所以,人生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集合。
    所以,苦谛不等同于苦受。那么,苦谛仅是指无常吗?无常是一个名词哦,我们一点苦也感受不到就算是苦谛了吗?苦之所以称之为谛,就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没错,那么,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就应当是苦谛,那么,为什么讲苦谛?其实还是因为无常故苦。也就是,我们还是看大念住经,我们看大念住经: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无常故苦。也就是讲,青壮年会变老,爱相会总有爱别离,这是不变的事实,无常故。不稳定,不恒常,所以,正是因为这一点,并不是说一切皆苦,所以,对有情来说,正是因为无常会苦,一定会,所以苦谛才称之为圣义谛,一切都会变,好的会变成坏的,快乐的会变成痛苦的,一定的,所以,这才是苦谛的意义,而体认苦谛,就是体认这个。并不是要来体认一概皆苦,并不是说只有体认了一概皆苦,才算体认了圣义苦谛,这是不如实的。
   当行者比较苦的时候,比如老病死,爱别离,诸如此类,知苦离苦的欲望就比较强烈,比较容易精进,也就是讲,厌离心比较强一些,但终究还是要归到非极端的中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体认道谛。所以讲,比如杂阿含经,许多智慧的尊者,并不是从想要离苦得乐而证得道谛的,而是直接从无常,比如舍利弗尊者,他听到五比丘之一的阿说氏诵的一个偈子: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听到后,马上对佛法产生了信心,从而很快证得阿罗汉。因为无常是真理,苦圣谛不应离无常而说。
  那么,要想体认苦谛,不苦不乐受或乐受时,它就是不苦不乐受和乐受,你除了体认这个,不应当,也觉不到别的,否则它就不是不苦不乐受和乐受了。我想,我们不应当把不苦不乐受非要弄成苦受,然后,才算体认苦受成功了。那就成了造作了,所以,大念住经中说我们只需要养成只有了知和觉照的境界。那么,在不苦不乐受和乐受时,怎么怎么样体认苦谛呢?能不能体认苦谛呢?能,就是体认无常。如果我们的观照功夫强的话,会体认到,乐受与不苦不乐受,刹那刹那生灭,根本就是不稳定的,它连一个时间段也不是,刹那生灭,这是观照功夫强的,观照功夫不够,不能体认到细微相的,那么,不苦不乐受与乐受总会变化,无常故,变成苦受,那我们就体认到苦圣谛了,不稳定,不恒常,无常故苦,这就是体认苦圣谛。苦谛并不就是苦,苦谛是无常故苦,就是讲,无常,所以,会苦,一定会感受到苦。但,其实,苦谛其实并不是由体认到,或者体味到苦就能完全定义的,苦谛是从现实中如实的总结,现实是无常,无常故苦,实在就是讲现实身心世界总是,永远是不停地变化,就象波滔一样无常,逝者如是,不舍昼夜,而众生就象在大海漂泊,苦苦乐乐,滇沛流离,永无止尽,苦乐都没有一个恒定,想象一下身处汪洋大海,是不是苦?所以,苦谛的真实意是这样的。这才是世尊讲的:无常是苦否,是苦!!
   我们,把解脱,叫做离苦得乐,如果说乐受是细的苦受的话,其实是这样的:阿含经中讲,寂灭最乐。实在就是这样,为什么四禅八定叫正定?那实在是因为放逸不如淡泊乐,淡泊不如轻安乐,轻安不如初禅乐,初禅不如二禅乐,而这些都靠不住,四禅八定不如俱舍乐。俱舍就是俱不执着,也不是舍弃什么,只是放下执着。俱不执着当下就是,我们的祖师大德常讲这个当下就是,其实,这个当下就是,是通过方便智慧让行者当下能够体认。从而不再盲从其它,直到彻底证得涅盘圣义道谛。这就叫见性而修,悟后起修。离放逸执淡泊,当下不是放逸,当下就是淡泊,当下体认淡泊乐,心不随缘执持喜乐,当下就体认禅定乐,一法不执,当下就能体认涅盘乐。所以,如果说观照无常是当下体认苦谛的话,那么,一法不执就是当下体认道谛了。而事实上,苦集灭道四圣谛,如果不能正确体认苦谛,那一定不能正确体认道谛了。。。 
   一切圣谛都尊循身心世界而定义和展开,我们实在应当在听闻四圣谛后回归身心世界,好好修行观照,直到弃尽无明,觉悟解脱。。。。
  权当交流,我一说,您一听。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09-11-13 20:44重新编辑 ]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56
铜币
59
威望
12
贡献值
2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13
回 5楼(古莲子) 的帖子
古莲子师兄,感谢您认真详细地诠释。您说得非常对,解我疑或,受益匪浅。一沙合十
佛弟子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15
互相交流,感嗯佛陀,感恩师父 ,感恩诸佛菩萨!!!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20
铜币
20
威望
2
贡献值
2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2-17
回 3楼、5楼(古莲子) 的帖子

古莲子师兄好!学习了您的帖子,受益匪浅,谢谢师兄!阿弥陀佛!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2-17
无常是中性的,因为缘起,才显现象上的万有,生生灭灭,无常迁流变化,若能如实知见,不妄加执着,就无所谓苦不苦,若是无明,执取,就会与苦相伴了。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