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8396阅读
  • 13回复

四分律鈔批卷8-14(14卷)大覺 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三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1]四藥受淨法篇第十八
 
[0996a10] 上雖衣足蓋形。但資於外。復假食以充口。得資於內。內外緣備。方能進業。故次衣後。即明藥法。藥有四別。謂時非七盡。故稱為四。四種雖殊。俱能濟飢療病。故齊稱藥。加法畜服。故曰受淨。文中廣明手口二受。領納之軌。故言法也。羯磨疏云。有待之形。假資方立。無衣障形。四大交損。何能修道。是以前明二衣以障形苦。上雖外形支立。然則內有飢虗。無由進業。故約內資以明四藥。故劉子云。食足充虗接氣。衣足蓋形御寒。斯言是也。礪云。上篇衣為外資。此辨藥為內充。充軀雖眾。約體就時。不過有四。故曰四也。即此四藥。能療飢疾。故目為藥。作法畜納。名之為受。畜若有法。便成助道。若畜疵聖教。多生愆咎。垢纏行人。故為不淨。故佛令人。作法事順。應儀不生罪業。離前罪垢。目之為淨。作淨有軌。故名為法。故曰四藥受淨法也。言時藥者。從旦至中。乃至事順法應。
 
[0996b01] 不生罪者。礪羯磨疏中。破此解也。彼云如昔解云。事順應法。不生罪累。名為時者。義通一切。但使無罪應法。皆名為時。此釋者。四藥皆名為時。並應法故。如似時中無過。午後有罪。即名非時。七日過服。盡形無病。如斯等類名曰非時。通反說。故知四藥並有時非[2]時義也。今正解者。約十二時辨。午前名時。過則非時。如非時戒說也。謂約午前名時。過則非時。毗羅三昧經。佛為慧法菩薩說。食時有四種。旦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食時。夜鬼食時。後之二食。多生疾病。其出家人。應於前二。天食法食之時。故曰時食。過午已後。非二食之時。故曰非時。辨藥但有二。一者時藥。二非時藥。時藥據體立。下之三藥。總是非時。今言四者。於非時中。加非時漿。對他時家之非時。而聽服者。名曰非時。餘之二藥。出於時家。非時規圓。故從受法日限長短(七日是短。盡形是長)。故須立二。逐此離分。得有四藥。然此四名。時與非時。相對名。後之兩種。約法受稱。有長短故也。言事順法應不生罪者。立謂。藥事如法。無煑宿等過。事不違教。名曰事順。事應於法。名為法應也。七日藥者約能就法盡其分齊者。謂此藥有七日之功能。故成實云。服之七日。堅病得消。今約此能故。立七日說淨之法。故曰約能就法也。以七日是藥體功能之限。故曰盡其分齊也。
 
[0996b23] 涅槃第四云。從今日後不聽食肉乃至如子肉想者。涅槃疏云。昔有夫婦二人。共携一子。同行曠野。儉難粮盡。父母念言。若不殺子。命不令濟。殺子而食。愛心難忍。為命既重便共殺子。垂淚而飡。不得滋味。比丘受食。亦當如是。夫食肉斷大慈種者。疏云大慈是佛因故。詺少慈為大之種。又云殺傷大慈。噉傷少慈。因少得大。故少為大種。又云果為大慈。因為少慈。因亡則果絕。故詺因為種。能斷佛種。故不聽食。三種淨肉。離見聞疑。為三淨也。況非三淨。而故噉耶。謂非四生之肉者。謂非胎卵濕化之肉也。夫肉皆是四生所攝。四生外更無別肉。既不許食四生肉。當知即是現斷肉義。又復肉非自然生。皆由殺命得。若人不斷肉。真誠劫命賊。
 
[0996c12] [3]楞伽經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略說十種等者。案楞伽第八卷中有遮食肉品云。佛告大慧菩薩。我觀眾生。輪迴六道。迭為父母兄弟姉妹六親眷屬。我觀眾生。更相噉肉。無非親者。由貪肉味。迭互相噉。常生害心。增長苦辛。流轉生死。不得出離。佛說是時。有諸惡羅剎。在佛邊聞已。悉捨惡心。止不食肉。迭相觀發慈悲之心。悲泣流淚。而白佛言。我從今日。斷食肉。如來弟子。有不食者。我當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益。佛告大慧。羅剎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說。當發慈心。捨不食肉。況我弟子。行善法者。而當食肉。若有食者。當知即是眾生大怨。若[4]若我弟子。聞我所說。猶食肉者。當知即是旃陀羅種。非我弟子。我非其師。三不淨氣分所生長者。案楞伽云。復次應觀。一切肉皆依父母濃血不淨赤白和合。生不淨身。觀肉不淨。不應食肉。復次應觀。諸肉如人死屍。眼不欲見。不用聞氣。何況可嗅而着口中。一切諸肉亦復如是。云何於中。有食不食。四眾生聞氣悉生怖故者。彼經云。復次食肉之人。眾生聞氣。悉皆驚怖。逃走遠離。而起疑念。我於今者。為死為活。如是惡人。不修慈心。亦如犲狼。遊行世間常覓肉食。如牛噉草。蜣蜋逐糞。不知飽足。我身是因。正是其食。不應遙見。即捨逃走。離之遠去。故名眾生大怨。復次有諸眾生。過去曾修無量因緣。有微善根。得聞我法。信心出家。在[1]家法中。過去曾作羅剎眷屬虎狼師子猫狸中生。雖在我法。食肉餘習。見食肉者。歡喜親近。入諸城邑。飲酒食肉。猶如羅剎。諍噉死屍。等無有異。雖服袈裟。剃除鬚髮。有命者見。心生恐怖。如畏羅剎。是故若以我為師者。一切肉不應食也。六凡愚所習臭穢不淨者。彼經云。復次食肉者。貪心難滿。食不知量。不然消化。增益四大。口氣腥臊。腹中多有無量惡虫。多瘡癬惡癩疾病種種不淨。人不憙見。何況未來求身無病。香潔等相如是。一切。蔥菲[卄/秝]薤臭穢不淨。此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淨土佛果報。七令呪術不成就故者。彼經云。復次世間邪法呪術諸師。若其食肉呪術不成。為成邪術尚不食肉。況我弟子。為求無上聖道出世解脫。修大慈悲。精懃苦行猶恐不得何處當為如是解脫。為彼痴人食肉者得。八以食肉見形起識等者。私云。若食肉者。但見眾生即起殺心。味著其肉。若逢飛鳥走獸思以炮厨。謂起意識心也。九諸天所棄多惡夢等者。彼經云。又食肉者。諸天遠離。何況聖人。食肉之人。常得惡夢。驚怖毛竪。心常不安。無慈心故之謂善力。若獨處空閑。非人伺其便。虎狼師子。求欲食其肉。言虎狼聞香者。私云。虎狼聞食肉人有肉血香氣便來相害也。如斑足王經說者。楞伽文中略指斑足王食肉緣。仍不委具。鈔主傍此言故的指別經意。欲令人別守。其緣廣如賢愚經第十三卷抄(云云)。
 
[0997b11] 故知食肉同屠造業者。謂屠為食者。屠在業難求異果也。言沽殺生分者。古人言。食肉之人。十方殺命並皆有分。何以故。如婬一女人。遍緣諸色境。如盜一家財。貪心遍法界。食一眾生身。盡緣含識命。
 
[0997b15] 用酒肉為行解者。指我是大行人於境無分別。食酒肉者。是大乘行。作此解者。以為得意。故曰酒肉為行解不悟喫者。翻是小乘。斷酒肉者。是大乘行。今人多是。順煩惱故喫。強云無貪。此乃心口相違。自招來禍。古人云。口是千家之墓門。腹是萬家之古冢。閻羅之將吏者。謂牛頭阿傍即獄卒是也。以常在地獄煑炙罪人。今比丘自煑自炙。何異彼也。又解其惡業。既多死作閻羅獄卒故曰也。以其生則為佛之賊。死則為鬼之[2]因是也。
 
[0997b23] 大祀處肉者。如國家拜南郊等名大祀也。
 
[0997c01] 酒肉蔥[卄/秝]韮薤之屬者。案祇云。比丘若病時。醫言若服决差。不服更無方治者。開服。服已應七日行隨順法。住一少邊房。不得臥僧床蓐。不得上僧大小行處。不得入僧溫室講堂食屋。不得受僧次差會。不得入僧中食。不得入禪房中。及說法布薩僧中。一切僧集處不得往。不應遶塔。若塔在露地者。得在下風遙禮。過七日已至八日。澡浴浣衣。動已得入眾中。不病噉者吉羅。
 
[0997c09] 非時漿者。羯磨疏云。初緣中云。若不醉人。聽非時飲。故知醉者。即時藥也。今有用諸草木。合釀為酒。具色香味如酒不異。但不醉者。佛令屏處飲之。必非酒色香味。若飲醉者。如法治罪。十四種果漿者。案祇云。一菴羅漿。二拘梨漿。三安石留漿。四顛哆梨漿。五蒱挑漿。六婆樓沙漿。七犍犍籌漿。八芭蕉果漿。九罽伽是。十劫頗羅漿。十一婆籠渠漿。十二甘蔗漿亦云石蜜漿。十三呵梨陀漿。十四呿婆梨漿(出第三卷。并二十九卷。此十四種。澄清一切聽飲。若變為酒色香味。一切不聽飲也)。若器底殘水被雨湔亦名淨者。羯磨疏云。此水渧淨者。為淨味故。文雖在漿。義通四藥。如衣須揲須點為壞色故。如食須水渧之為壞味故。如屣須人著之。為壞好故。如是一切無非壞。我方便也。不爾涅槃強壯。自專服用。何得忘懷也。
 
[0997c22] 酒兩已成者。上言苦酒者。酢者也。案母論云。於一時中。諸比丘大得種種果。但人少果多。食不可盡。殘者不知何用。佛言。聽捺破取汁至初夜得飲。若不至初夜。汁味有異。成苦酢者。不得飲也。何以故。此酒兩已成故(文齊此述)。私云謂作酒味酒香兩成也。又云具酒色酒味故言兩成(未詳)。濟云。此人時俗中喚味曰兩。如見酒氣味。即言有酒兩也。見喫酒竟人有酒氣。亦云汝似有酒兩也。
 
[0998a06] 四分八種漿古昔無欲仙人所飲者。今鈔不具出。案律中。一梨漿。二閻浮漿。三酸棗漿。四甘蔗漿。五微菓漿。六舍樓伽漿。七婆樓師漿。八蒲桃漿。皆是一切木菓。故得作非時漿。謂是施樓婆羅門。將施諸比丘。比丘不敢受。佛言若不醉人應飲。若醉人不應飲。上言酸棗者。北地多有。樹高五六尺。其子赤小味酸。非今時乾棗也。言[卄/(麩-夫+生)]果者(汝誰反)。郭璞曰。小木藂生有刺實紫赤可食也。言舍樓伽漿者。見論云。是優鉢羅。拘勿頭花等根。舂取汁淳清。名舍樓伽漿也。前文引見論解。謂蓮華根者。即是其義也。言婆樓師者。礪云。此似菴羅果也。
 
[0998a17] 世人所識當食當藥如食乾飯不令麤現者。礪云。藥有療病之功。故曰當藥。復有充軀之用。名為當食。而無非時之愆。不招譏醜故。曰不令麤現。又云不犯時食之過。故言不令麤現。和上云。謂上五種。世人皆識知是非時藥。知比丘非時得服。然此七日藥。亦如飯及乾性。能當食復當藥。言不令麤現者。向若世人不識。為世識呵。是名麤現。今既世人知是非時藥。比丘得服。故不麤者也。言麤者。立有二解。一解同上。次解此非時藥。相同乾飯。比丘今若服。可隱處服。勿令俗見。恐彼譏呵。故言不令麤現。乃至未捨自性者。伽論文云。問糖漿得七日受不。答得飲幾時飲。乃至未捨自性也。僧祇加脂一種者。按祇云。蘇油蜜脂生蘇熟蘇。此諸藥清淨。無時食氣。一時頓受。七日服。故曰七日藥。今鈔文。先引祇。後引四分者。釋疑故爾。古人有言。脂是時藥。以脂從肉生故也。今故示僧祇文引脂在七日藥中也。醫教服五種脂者。筞云。願律師解云。若不加口法。非時不得服。要加口法。得七日服。油亦如是。要加口法得七日服。若不加法。是時食攝。今諸師不許此義。謂諸部有文咸云。縱不加法。非時亦得服。
 
[0998b13] 四百四病者。謂一大有百一病。四大。故有四百四病也。廣如五王經明之。雜病用上三藥者。有人云。雜謂水火風合病也。略無地大之病。五分見作石蜜乃至作法應爾者。案五分云。時有離婆多比丘。非時食石蜜。阿那律語云。莫非時食。我見作石蜜時。搗米著中。彼即生疑。白佛。佛集諸比丘。問阿那律。汝見作石蜜時。搗米著中。彼何故爾。答云。作法應爾。佛言。從今聽非時服也。
 
[0998b21] 十誦石蜜不得輙噉除五種人者。案十誦云憍薩羅國諸居士。道中無水處。以水施。并施石蜜。六群比丘。遊行到此處。但噉石蜜。不飲水。居士言。何不飲水。獨噉石蜜。六群報言。我嗜石蜜。不憙飲水。居士譏嫌之。諸比丘聞白佛。佛言從今。五時聽噉石蜜。其五是何。一遠行來。二若病。三食少。四若不得食。五若施小處。是五時聽噉石蜜。從今若不飲水。不聽噉石蜜。若噉得吉羅。五分飢渴二時以水和飲者。若准五分飢時聽食。渴時聽以水和飲也。
 
[0998c06] 食上得酪食不盡者動作生蘇者。濟云。若有器盛則得鑽作其蘇。若無器盛即須皮袋盛之。搖作其蘇。搖即是動也。或可只鑽亦得名動也。注云驗知蘇油作法得多七日者。立謂。此明雖俱是七日藥以味別故。名前後得七日。同一味不開重受。由所被無益故。若乞食時多得蘇。貧病比丘乃至對比丘加記者。立謂。此是因中彰果之名。非謂食時乞得蘇也。但是食時得酪耳。食既不盡故。須時中加記識。擬變為蘇得七日服。若中前不加記識。過中雖變為蘇。不得復噉。即名不淨。如蘇中說者。立謂。如上蘇中明記識念。當轉作七日油也。此亦因中彰果。還是乞食時。多得麻。食不盡。加記後轉作油。得七日服。夫言油為七日藥者。皆謂生油。謂將生麻。押取汁也。今時常用者炒麻作者。盡屬時食(濟說)。若事緣不得作如蘇中說者。立謂。若不得加記識。同上蘇中云。若過時是名不淨。更不得服用。非時受甘蔗作法不成者。立明。非時中不得加記識法也。若時中受時食擬轉為非時食。要中前加記識。必強力却掠辨之者。謂蜜是劫掠蜂所得。若非重病。不可進口。故宣云。因犢捋乳却蜂賊蜜也。僧祇佛受獼猴無蜂蜜者。如前不受食戒引者是也。今引此文。證佛唯受無蜂之蜜。故知有蜂者。則不受也。濟云。蜜房處。其蜂常出房外。飛在空中。放屎尿。猶如天雨下。若不是冬月。則不敢出於桶內。大小便。若有人養育。則為掃略其屎。虫則不生。若無人養者。其蜂屎積成聚。久後聚中生虫。頭黑形如木蝎。大如小指。名為蜜賊。此虫出時。專食其蜂。蜂王及少蜂。皆以被噉。餘蜂走散。更不復來。此中有蜜。名為無蜂之蜜也。
 
[0999a09] 若無客病者。私云。四大違反名客病。三毒結使。名之舊病。
 
[0999a11] 杏子湯者。濟云。生則盡形藥。熟者是時藥。故不許服熟者也。亮云。藥法之中。現言杏子。人聽受作盡形藥也。然南解云。此謂生者熟則時攝。今詳不然。豈結集家脫却生子。今亦有人不許無病不渴飲茶湯等。今案律文。千二百比丘。一時受石蜜。豈可一時俱有病邪。故知聖開已後健病通行。如開淨地及粥等。本為因病。一聽之後三品通行。不如噉飯者。私云。比丘噉飯。人並知非。無人倣効。但可自損。不增他惡若噉如上諸物迷謂是。或能習學引誤將來。因開惡道。自陷陷人。義可知也。賓云。南山云。今有愚夫。非時受噉。謂杏子[1]陽。乾棗汁。果漿。含滓藕根。米汁。乾地黃。伏苓末。諸藥酒煎。非醎苦格口者。非時噉之。並出自心。妄憑聖教。不如噉飯。未必長惡。又如崇云。如蜜煎杏仁等藥。亦以名定。終身藥服。因此相傳。食菉署預槐可松脯等類。又云理云。如僧祇律。時根者。蔥根藕根蘿蔔等根。於中既無署預之名。故許為藥。今詳此等。並皆理擁。且煎杏仁。意以藥犍度中杏子仁。聽受作盡形藥。遂即執云。以名是定。終身服之。計其實理。體若不變。可是藥収。若體轉變事即不定。故涅槃云。善男子。若一切法有定性者。聖人何故飲甘蔗漿石蜜黑蜜酒。時不飲後為苦酒。還復得飲。是故當知。無有定性。又僧祇第十云。得甘蔗食殘莖作漿。得夜分受。若飲不盡。得煎作石蜜七日受。石蜜不盡燒作灰終身受。(述曰)甘蔗時食轉成四藥。涅槃酒變還復得飲。何容杏仁許依名定又如南山。執格口者。方名為藥。伏苓地黃。並不聽服。此違聖意。處教教文。勸行中道。但遮譏過。有益咸開。伏苓地黃。世咸了。若遮服食。病苦難除。身既不安。道從何進。故不然也。文中但言不任為食。聽盡形服。不言盡形要不任食。何成明證。故格口其言太狹也。故今詳之。凡盡形藥。必具四義。一身有客病。故律云。盡形壽藥。無病因緣。服者吉羅。二者醫方所要。謂藥方中要須時食。尚自開食。況其餘者。故律云乞食比丘。見作石蜜。罽尼和之。有疑不食。佛言作法應爾。又如多論第六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助成終身服無過。三者世共了知。體性是藥。即如伏苓乾地黃等世無不了。此體是藥。亦無一方不須此藥。若不許服。恐違聖意。且如七日藥緣起云。有五種藥。世人所識。蘇油生蘇。蜜石蜜。當藥不令麤現。彼兼當食。佛尚開之。此唯當藥。佛何不許。四者離時藥相。此唯七日。不令麤現。況今盡形。何容不爾。曾聞為人過中已後。粉署預以為[金*(怡-台+(十/田/寸))]飥。沃茶湯。以之為臛。以薑酢以為冷洮者。此實不如噉飯。此即為縱無明。本非為治道器。故不開也。又前所說。世共了知。體性是藥者。若入藥分。理在絕言。設欲單服。亦開無過。
 
[0999c07] 次二六味定者。立云。二謂第二門義也。非謂有兩个六味。言六味者。一苦。二酢。三甘。四辛。五醎。六淡。欲明一切藥中。不過此六味所攝。此通辨非時藥也。鈔言六味者。看下文引了論疏。但有四味。餘更不出。准首疏加醎味。中除監。餘醎味是時食。淡味通四味。故不別論。明了論云。五種量者。一時量。二更量(即四分中非時食也)。三七日量。四一期量(盡形藥也)。五大開量。律中但有上四。而無第五大開量。但攝在盡形藥中。
 
[0999c15] 疏云者。了論疏也。藥有五大種者。即上列五種量也。名依更量者。了疏云。謂晝夜各分五時。夜則五時。為五分。晝則均分為五分。一日一夜合成十分。若受非時一切漿。齊七分內。名為更量。若過七分則失受也。如從平旦受至二更為更量。於此中得飲。過此時則不得飲。若於日第二分至三更為更量。此是經七更。如是漸去輪轉論之。日夜十分中。恒從一分至七分為量。私云。計其道理不得逾經明相。不合不失受。或可部別何妨得逾。濟云。得越明相也。大開量中有腐爛藥。崇師不許是屎尿也。西方梵僧。率皆護淨。焉用此為藥。有人難彼。即引藥犍度云。若是已腐爛藥墮地者。應以器盛水。和之漉受。然後服。若未墮地者。以器[1]承之。水和漉服之。不須受。又藥法中。有外道來出家。聞說四依。便退還本云。護能自觸己物。佛因制受具已方說四依。既言己物。明是己身上物也。崇解律云。謂是已(以音)物。言腐爛者。即藥祖滓。是用竟。所弃物也。常報後生。新學喫屎。可往西塔。聽觀崇此執一何可笑也。
 
[1000a09] 注云必無准用者。空逈無人。直爾自取而喫。故曰無人准用也。胡麻同肉法者。謂麻是時藥押作油。是七日等也。燒作灰名盡形者。轉改作以開得也。若分數俱等。力勢相似。以藥首標名者。謂依方件名為首也。如三建丸。還以三建。為藥分之首。從首立名。上來釋第一體義竟。
 
[1000a15] 二置藥處所即結淨地者。先明制意。礪云。寔由行者報力優劣。上根之徒。報力資強。受持乞食。知足修道。本不假淨地開於貯畜。但中下等輩。報力漸劣。不堪乞食。是以隨報。開結淨處。離於二內。資神長道。初緣開病。一聽已後。三品通行。此是聖者誘恤(訓憂)。投機故有斯法。羯磨疏云。言制意者。良由在生資報三品殊途。故使適化立教非一。然則上報堅強。風骨雅正。投知量投乞便濟形苦。林谷是託。四海為寄。如斯之徒。未假儲畜。中人已下。形報疎微。制令分衛。終喪溝壑。若不開濟。容墜道業。如緣中因病致死。故開結之。初雖約緣。終備三等。欲使通濟病苦。不限康羸。道存為本。斯教興也。因困餓死乃至別處等者。謂服吐下藥。夜飢欲死。守待天明至明外乞粥來。病者已死。佛因開於藍內結淨地。言同界別處者。謂同一大界邊房靜處結也。
 
[1000b06] 此從緣說淨非對穢以明者。立謂。既結已後無有宿煑之過。令諸比丘得清淨食。無有罪故。故稱淨也。此從因緣立名。非謂對穢而得名也。礪釋名曰。准規定局食鄣僧。加以羯磨。故名為結。既人食有殊。無其宿煑食不生罪。稱之為淨。從處彰名。故名。淨地也。羯磨疏云。具四義故。方名為淨。一者由斯貯畜增貪長慢。名污淨心。二者外道俗流生譏致謗。名污淨信。三既同宿煑能生多罪。名污淨戒。四現結集因。來受苦報。食噉不淨。永離香潔。名污淨果。
 
[1000b15] 注云厨舍孤立有院內同之者。謂雖是孤舍。以四面三面有壁。即是攝食。只詺此四壁。名為有院也。注云非墻得周匝隨共成相者。謂不必要四面。皆籬皆墻。但一邊籬。一邊墻。一邊壍。一邊柵。亦成周匝。准羯磨疏中。立二百五句。通是開文。謂約淨法。文中有四。一籬墻不周。二檀越淨。三處分淨。四羯磨淨。就初有五。謂垣墻柵籬壍。就此五中。一个具有三句。一半無。二多無。三都無。此三並非院相周也。垣既有三籬墻壍柵各三。合成十五。檀越。處分。羯磨三種。配成十八句。此是根本單直作十八句。約此相配得二百五句。且將垣中三句。謂半有多無都無。并檀越處分羯磨。是六句也。單數是六句。若二二合得十五句。四合得六句。五合得三句。六合得一句。總成四十一句。垣既四十一。餘籬等四各四十一。五个四十。應是二百句。一五如五又得五句。合成二百五句。通是開文。
 
[1000c06] 上釋第一籬墻不周義竟。已下第二正明檀越淨也。要真非假今多托冐自誑自負者。此言對古師故來也。古人言。寺是俗造。約本處所是他。通得名他物淨。羯磨疏破云。若道寺是俗造。即云他淨。一切僧坊俱非道有。於中盜損。望俗推繩。財物無在。隨施成主。何得仍舊為檀越淨[2]者。檀越是施主義也。古來三藏言。稍訛略具足梵音。陀那鉢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亦有釋云。檀越者。謂由行檀。越度貧乏者。義釋也。私云。如隋家置二禪定寺。此名他物淨。至今望食樓仍在。即日一切屬僧不得仍依舊也。瓶沙王施僧粥米者。案十誦云。頻婆娑王請佛及僧。與粥田。諸比丘守穀不肯取。以上場不淨故。佛言。未分應上。若分不應故取。若取得吉羅。諸比丘。見瓶沙王死。謂言犯同宿等。佛言不犯。闍王替處不犯。私云言上場者。謂治五穀之場也。謂王捨田。與僧作粥。王與僧共營得稱未分。故在場上。比丘在塲上守。或共宿。疑成內宿。佛言未與王分不犯。分竟成宿。注云准此例餘皆犯者。謂無施主則成犯也。僧祇婆羅門送粥米等者。立云。以决心屬僧故也。
 
[1001a01] 上釋檀越淨義竟。下明第三處分淨也。不得過初夜。注云四分經明相者。謂祇護食者。既約初夜故。今處分亦在初夜前也。過初夜已。不得作處分淨也。四分護宿約明相。今新造僧坊。未經明相。故得處分淨也。有老宿召來遣作者。立謂。若無本主。但喚聚落中一老宿。令為處分亦得。若不解法。亦得教之。
 
[1001a07] 下明白二結法也。謂僧伽藍院相周匝比丘於中有宿煑過者。礪云。昔解大界有宿。伽藍中無。以界久居。生外譏故。是以文言。不得界內煑。又不聽界內置食。送外後開結淨。故知有二內。若爾何故律文僧伽藍內。結作淨地。又言邊房靜室結作淨厨。答此界上僧伽藍故。又一師解。藍有宿。大界中無。以藍有映障故。如祇始時。院內作食厨。[米*番]汁蕩器。惡水流出。致外譏嫌。故知藍中有宿等。又此文言藍內結淨故。若爾所以復言不聽界內宿等者。答此是僧伽藍界也。今礪師並不同此二解。謂以偏執故。雙是兩釋。以俱有二過。所以爾者。界是久居。藍有蔽障。故單界單藍並有二內。互有尚爾。何況俱者。引證可知者。謂今欲引證。亦同前。兩師引律文證。不得界內宿界內煑及伽藍內結淨地邊房靜處結淨地等也。問所以自然僧界。不集成別。何故自然空地。無二內者(內宿內煑)。答二內解義就久居譏過中制故。自然中無也。法事集僧。不約譏制。理須詳遵。故一切成別也。隨處結之除去比丘者。礪云。律文除去比丘者。非謂除人云聽作淨地。此是對前領解。除去比丘。我已知竟。更問餘人房不故耳(宣意不爾可知)。
 
[1001b03] 注云必在作法界上不同處分者。立謂。白二結淨地。要於僧大界上結。若處分淨。自然地則得。故曰。不同處分。案五分云。有比丘。淨地取土。於不淨地起屋。比丘持食著中。謂以為淨。佛言。本依地。為淨不淨。不得食。復有比丘不淨地取土。淨地起屋。不敢持食著中。佛言聽食無犯。必依地起不在架屋者。謂不得結閣上作淨地也。以界是色法。依地起故。若結地竟。地淨作閣。閣得攝食。若結閣上。則不攝地。以下有僧。還是內宿故。一覆別隔者。謂同一大堂下。有兩房戶也。通隔別覆者。謂如眾多屋。各無別壁。通用四周大隔。通覆通隔者。如一大堂四周同壁。別覆別隔者。如別別屋也。可知。一邊二邊三邊者。謂通其一堂內。取一角三角任得也。隔道兩邊者。謂如一屋內取兩邊作。中間開行路也。羯磨文中必須明指委曲者。礪問有多淨地。得合秉一法結多淨不。答一一而結。以其各處別故。不同懺罪。罪業雖多。對一行者故。總牒而悔。及持欲使命。故隨能多少。義不類此。可知。
 
[1001b20] 二種不作者。立明。院相不周淨并檀越淨。此二無法可作也。若處分羯磨。則是有法。先示處所懸指結取者。羯磨疏云。攝僧界法。同處結成。攝食界法。遙結乃就。何以知之。故文云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故淨地。云僧今某處也。所以然者。僧界衣界。攝人同法同處。食界不爾。攝食障僧。若人食同處。加法之時。相中不便。故遙唱結。首疏解大況同上。文繁不列古師云。以食望僧是攝是障者。首云。此光律師也。解云。淨地是攝食。令僧無罪。故言是攝也。障食令僧無內宿。故言是障。私云。淨地是攝食故。言是攝也。是障者。謂僧不得在內經明相。故云是障。言以食望僧者。宣云。謂僧食兩相望也。賓云。以食望僧是攝是障者。謂地唯攝食成淨。故云是攝。不許僧宿淨地。故曰是障。注云故須遙結等者。首疏問。結不失衣。得坐標內結。攝食界不得者何。解云。衣法隨身無過。離則有愆。是以衣界。本為攝衣。以屬人故。得坐中結。食法近則長貪。遠則無過。是以結時。為欲攝食以障僧。使人食界別。無內宿過。故不得坐中結也。礪亦云。遙結者。表人食有別。不同衣界制令同處。故在內結也。以律文云結某處作淨地。明是遙指也。若依古師釋亦得在中結判成。便引五分遍藍內結者。豈可出界外遙結耶。首問結淨地。何不竪標相。答僧界是寬。又是根本。須知壃畔。食界是狹。根本在他背上起。故不須也。以僧望僧者。宣云。謂僧住望淨地也。言非攝非障者。首疏云。淨地不能攝僧。故言非攝也。又不能障僧。免大界內。便不犯別眾。故言非障。和上解同。又云。以僧望僧非攝非障者。淨地僧。望大界僧也。淨地本非攝僧之界。故曰非攝。淨地亦不遮僧。於中作餘羯磨法。故曰非障(前句唯約食辨。此句唯約人辨。高同此解)。又云此上二句。一向唯於淨地中辨也。謂於淨地攝食成淨。僧宿成過。非於淨地攝僧。秉法僧來成過。時人多解。唐費功力。並宜弃之。
 
[1002a03] 從此已下。明唱處所也。有緣須解者律無文義準反結即成者。然解淨地。各依本法。若處分結者。還處分解。若羯磨結。還羯磨解(礪判下學解法)。
 
[1002a06] 四雜出料簡者。因汎明諸部有無。礪云。祇有處分淨法。十誦但有檀越淨法。何以知之。彼因利昌作供。非時雲起。阿難白佛。佛開房內結淨。外道謗言。禿居士。亦有厨庫。與我無別。佛即令僧坊外作食。烟起。多人索。食少。白佛。佛言。從今不聽作淨地羯磨。作者吉羅。又言瓶沙王死。佛言世王代處。不名內宿。故知有檀越淨法。五分有處分淨羯磨淨。有他物淨。但有三。無籬墻不周淨。文不具足似有分明。四分具四淨可知。就四淨中。處分及作法。此二局限。有彼此之別事有異。食與人別是狹。他物與不周此二無分限成。但不得惡觸自煑。無二內。明知是寬。唯壞食具者。私云。所以著唯字者。意欲不失淨地法但壞食。并食具。由在淨地宿竟後要須翻淨。
 
[1002a19] 俱停廢二年等者。立謂。僧村二界。若經荒廢二年。無僧住者。後得作處分淨。祇律十二年方得。此部別不同也。
 
[1002a22] 大界無人亦犯者。私云。將食向大界中煑。縱大界全無一僧。亦成內煑。為其煑是隨處故。宿是逐人。若大界安食。無僧宿無犯。礪問看煑。何故不犯。答有二解。一解同鈔。謂煑約處等可知。次解。淨人難信。若不開看撿守。無以濟命。是以開看不犯。內煑應避明相。慢故犯內宿。羯磨疏問結淨地竟。不得宿。與不結何異。如何開者。答未結通界犯。結竟局僧住。豈非有益邪。
 
[1002b05] [1]上來段不同。並釋大門等二置藥處所及結淨地義竟。已下第二正明護淨之法也。此則通凡聖僧路者。私云。若不護淨。聖僧及持戒凡僧。不來食。是塞也。俗中恒人所耻者。俗云。君子不近庖厨。即其義也。脫經儉難因即染污者。善見律中。儉開宿觸。乞求易得。和順儉文。名為因即染污。或淨人有倒仆難緣。聽比丘扶持器物。若因此投後更不捨。亦名因即染污後若緣無理須拱手者。此顯上無儉難二緣不開也。不信此心須為師匠者。謂不師於心。寧與心為師匠也。一者緣淨二者體淨三者。緣不淨四體不淨者。此四句中。唯第三句須翻餘句不須。既有四句。今即是初。
 
[1002b16] 本是淨具遇緣染污故須翻淨今淨者。且如僧家倉[2]穀。遇緣觸宿。今須翻之。須兩淨人。一人入倉。一人住外。外者為淨人。內者為觸人。可得一羅穀。與他俗人易之。其倉中人。更不得觸。易竟之者。其外邊淨人。更不得觸倉中穢糓。如是展轉相易。得淨物來。別倉安置。所有舊倉。更新上泥雜器皿。或火燒。或刀劑任時(云云)。
 
[1002b23] 諸佛立教通大小乘俱無宿煑如楞伽十誦所述者。此引二文釋上大小乘二字。大乘即楞伽。小乘即十誦。十誦斷結淨地先有應解。未有不應結。結者吉羅。案楞伽第九卷偈云。若有僧伽藍。寺舍烟不斷。常作種種食。故為人所作。是名不淨食如實修行者。不應食是食。又云十誦所述者。案彼十誦云。先白二。結淨地已。外道譏言。禿居士。舍倉庫食厨。與白衣無別。因令僧坊外作食。既在露地。乞人來多。食少不足。因復制斷。若作者得吉。先結者捨之。
 
[1002c08] 護淨經云。由有宿捉等眾僧食不淨食乃至蜣蜋中者。如護淨經抄(云云)。大集日藏分濟龍品中廣明僧食難近等者。如大集日藏分抄(云云)。五百問知事指挃僧器等者。案彼論云。昔有一比丘恒知處分。當作飯食。常手指挃器物言取是用是。日日常爾不懺命終之後墮餓鬼中。有一無著人於夜上廁。聞呻喚聲。問汝是誰。答我是餓鬼。問本作何行。墮餓鬼中。答於此寺中。為僧執事。問汝本精進。何由墮餓鬼中。答持不淨食。與眾僧故。無著問云。何不淨食。答眾僧有種種鉢。器器盛食。我以指拄器。教取是用是。既犯墮經僧三說戒不懺。轉增至重。由是墮餓鬼中。兩手臂胸。裂皮破肉。搏喉吹[口*孫]。問何以擘胸。答虫噉身痛故。問何以[3][口*尃][口*集]吹[口*孫]。以口中有虫故。問何以呻喚。答餓極欲死故。問欲食何物。答意欲食糞。以諸餓鬼。推排不得前。而不能得。無著報言。我知奈何。鬼言。願眾僧。見為呪願。無著還向僧。說此事。眾僧即為呪願。使得食糞。不復呻喚。故知大僧。不得以手自造飲食。若非僧器受得行之。與僧無犯。
 
[1003a02] 前護惡觸者。疏云。由觸故惡。故名惡觸也。注云準此器下殘食令淨人益授等者。謂鉢下有餘食。令淨人益食。本心不捨。鉢下之餘。後得將來。是惡觸過。
 
[1003a04] 無淨人御乘行船比丘亦得者。皆謂淨人小。又無譏過之處。開比丘助。若多人處一向不開。
 
[1003a07] 比丘取七日油誤捉淨油瓶來者。案祇云。謂僧伽藍淨厨。有種種物。蘇油瓶等。有淨油有七日油。有比丘。語比丘言。汝取七日油來。比丘誤捉淨油來。比丘雖遙見知是淨油。不得即語。恐其驚懼破器物。故待來至已。問言。長老是何等油。答言七日油。當語置置。不得名字。得作七日受持。若教長老取淨油來。比丘誤取七日油來。不得即語。待來至。問言是何等。答言淨油。當語言置置。故名七日油。私云。還得七日受者。意明不成觸猶得七日服也。言不得名字者。慈云。不得預語是淨油瓶。未至地言是淨油。即成觸也。
 
[1003a17] 船在水中車駕牛時非器者。案祇第十六。器受者。船在水中非器。在岸上者是器。若車駕牛時非器。無牛時是器。注云由有緣開坐若動問成觸者。首疏云。義言為有難故開坐。不得身動口問成觸。若牛繩尾者。立謂。繩是繫牛繩。尾是牛尾。或可只是牛繩頭尾也。
 
[1003a22] 使沙彌擔食度水恐沒溺乃至得負擔之者。首疏引十律云。有浮囊度水沙彌淨人小。佛言使淨人著浮囊上度到彼岸。莫手觸食。還使淨人投。若水急流。沙彌為水所漂。比丘捉食。觸者無犯。至岸莫捉。捉得罪也。
 
[1003b02] 注云謂緣淨也者。用上風雨為緣也。
 
[1003b03] 三明通塞者。礪有四種。一約藥辨通塞。二約人辨通塞。三約時辨。四約處辨通塞也。今文同然。
 
[1003b04] 三藥不加口法同時藥者。謂七日非時盡形。若不加口法。則有宿煑等過。同上時藥也。若加法竟。限未滿無罪。若限滿。便有諸罪生故。言有通有局也。
 
[1003b07] 若明出失其口法殘宿惡觸非時生焉者。立謂。明相若出。此藥即名殘宿。亦名惡觸。亦名非時。此言非時者。是非時藥家之非時也。
 
[1003b11] 七日藥作法如已乃至八日且起具罪如後者。立謂。至八日。犯長得墮。又有為非時殘宿惡觸生也。如從更明。
 
[1003b13] 注云准此唯開三罪者。立謂。此盡形藥。開內宿內煑自煑三罪也。上引祇文云。有生分者。欲明不得壞生義也。[1]答七日藥不合同宿。必送淨厨中也。
 
[1003b16] 有三種人共食宿比丘及僧等者。謂比丘。是一人至三人也。僧者四人已上也。并學悔是三人也。明此三人。不得與食同宿惡觸等也。羯磨疏云。共三種人。同食宿。不應食。食得吉羅。初共比丘者。謂自與食同宿也。二比丘僧者。謂一具戒者。同宿則通一切。皆被染也。即如四分殘宿食戒云。今日受已至明日。一切沙門釋子。受大戒者。皆不清淨。此通僧也。或可釋疑故爾。如衣不淨犯起別人。謂食同此也。衣有別屬。食味是通。故一切染。則通餘也。三共與學悔者。由行違體順相同故染也。尼中四人者。謂比丘尼。及尼僧。并學悔尼。及式叉尼。此四人。宿觸亦互不得食。四分中式叉得與大尼過食不得同宿者。立明。無沙彌俗人處。使式叉過食。然不得與式叉同一室宿。及不得與式叉為伴。若兩尼一式叉得共行。式叉無罪。若一尼兩式叉。即不得。內宿者結淨地已僧坊內共食宿是也者。礪釋名云。比丘與食。同處逕夜。名為內宿。又云。比丘與食。若俱若互。在淨地不淨地。約內宿為四句。一人食俱在不淨地犯。二人食俱在淨地犯。三人在淨地。食在不淨地。亦犯此三並成宿。四人在不淨地。食在淨地。此一句清淨。以第三亦成宿者。以淨不淨俱界內故。然淨地不攝食在不淨地不為淨攝。故亦成宿。多論直爾宿捉。即犯吉羅。未待服犯。今所論者。謂成過緣時。若據得罪。並約咽。業分齊也。注云都不言淨地有比丘者。勝云。文既不言淨地有宿。明知淨地不許有比丘。若以許者。還同有宿過也。結淨地已僧坊內煑是者。立謂。僧坊內。縱無比丘亦犯。以煑是逐處故也。比丘自作如上三種人不應食者。謂比丘自熟名為自作也。比丘及僧。與學悔不淨食也。
 
[1003c20] 若他人食共宿無過者。勝云。除比丘。及僧學悔。外望餘流為他人也。不通他物不周二淨者。謂他物淨。及院相不周淨。此二淨地無內宿之過也。
 
[1003c23] 處分白二及界內俱通者。謂處分淨地。與羯磨淨地。并大界內通。有內宿罪也。言知有其犯者。立謂。上三人中隨一人共食宿竟。餘人若知有此事。不合食。若不知得食不犯。私云明上三人知界內有食。與食同宿。是內宿過。若雖與食同宿。心中謂無。都不知者。故應不犯。尼通四人者。三人同大僧。足式叉也。對處淨地並塞者。謂在淨地內。看煑不犯也。亦可直道淨地內。定無內煑。故曰並塞。所以著並字者。謂四種淨地齊塞。故言並也。
 
[1004a08] 就人通七眾者。謂在家二眾。出家五眾。在大界內。為比丘煑。同是內煑也。阿難為佛溫飯在祇洹門者。引此文。證亦不得在界內煑時食也。唯盡形一藥。開界內煑。餘三不開。其阿難溫飯。鈔指祇文。撿祇不見。疑是錯指。案十誦云。佛在舍衛國。有一居士。請佛及僧。諸比丘往訃。佛自不去阿難為佛迎食分。其飯不熟。阿難思惟。世尊若食此飯。或發冷病。即持薪火於祇洹門間煑熟。時佛經行。見問言。汝作何事。答言。飯不大熟。世尊若食恐動冷患。我今更煑。佛言善哉。此飯如是更煑應法。從今日食冷聽更煑。若生食聽火淨已得煑。
 
[1004a19] 四惡觸者有多種。一者不受而觸可知。由觸故惡。故言惡觸。亦云由觸得惡。名為惡觸。又云不受而捉。稱為惡觸。二膩勢相連者。且如比丘食肉。染他僧家食具。又如比丘衣物不淨。用僧盆瓶洗濯是也。以巾上衣上具有不受而捉。惡觸之罪。將此惡觸之巾。染他僧家淨器。故云膩勢相連也。三任運失受等者。立謂。四藥過限失受。即生惡觸。非時殘宿生也私云。遇緣失。前觸非觸。前宿非宿。若時過任運失者。前觸成觸。前宿成宿。為此故有惡觸等生。更不得復服。注云四藥不加法中後俱失受者。謂既失受竟。則有任運惡觸生。須知此是惡觸門中明義。注云若加法三藥各隨限滿失者。謂七日藥。過至八日。非時藥。經明相出。盡形藥病差。雖不失受。以不合服故。任運惡觸生也。此上任運失受竟。即有惡觸生也。礪云。若過七日。先本觸宿。成今觸宿等緣也。謂過七日。任運失受。無法可防。望前七日內宿觸是今日宿觸之緣也。崇破任運觸宿之義云。過七日後。將限內宿觸為緣。故使限滿有宿觸罪者。亦可身病得法離衣。多時離宿限滿之後。用前離宿之緣。今得離衣之罪。今限滿之後。不離衣宿。不說有罪。我亦七日之後。不觸不宿。如何有任運之罪也。又若七日之內。無宿觸罪。過七日已。有宿觸生者。亦可七日之內。既不須受。過七日已應有受法生啝(高云此難亦緊。或可如此)。四遇緣失受淨人觸床等者。且問既明惡觸。何乃明失受耶。答此因中辨果也。謂因此失受。比丘後捉。即是惡觸。五決意捨失乃至不受而取得墮者。此謂既作絕心捨。更捉是惡觸吉。即食又得不受提。注云謂捉比丘鉢已食膩在手不洗而執僧器者。立謂。如比丘食被觸失受已。便更手觸。名為惡觸。更令淨人過之。其惡觸膩氣。污淨人手。淨人持此觸手往捉僧家之食器等。是名而執僧器也。注云雖僧俗兩執不名惡觸者。立謂。淨人過食。與比丘時。其手未放。比丘受之。手捉是二捉也。非惡觸耳。注云鉢中故食亦爾者。謂上云受他俗人食時。僧與俗人。共執非惡觸者。今若淨人行食時。比丘鉢底有餘殘。彼淨人行食投鉢中。觸前餘者。亦非惡觸由比丘手持故。
 
[1004c07] 注云淨人觸失如法莫觸者。此中若淨人觸。失受已去。比丘更勿觸此食。則是淨。但更須受。若未受即觸者。即是惡觸。即須洗手方得受餘淨食。以手中有惡觸食故。又須淨人。若既捉此惡觸鉢。授與比丘已。更不洗手。觸僧家食器等。通染惡觸也。必須洗手方得免觸僧之器具也。
 
[1004c13] 更以三句分別一觸而非惡等者。礪亦云。有三種。一惡心觸。欲令他得不淨食罪。佛言。觸者自不淨。不觸者淨。二持戒誤觸。三懈怠觸。謂不謹護輙觸是也。此上三種。前二非觸。第三是觸。故十誦云。一破戒人故觸。二持戒誤[1]觸。俱淨應食。非此二人。即是第三持戒。懈怠心觸是觸也。此四分准文。義亦應爾。上言。第一惡人雖觸。為遮惱亂善比丘故望他非觸故。文言觸者。是不淨。不觸者淨。第二好人誤觸。無情過故。又非惡觸也。是以律文忘不受食。便持後憶。佛言。若見淨人。應置地更受。第三成觸者。以非惡心。不同初人。復非謹護。有其情過。又異第二故成觸緣。因此作四句分別。一惡而非觸。謂是初人。故觸望他不成者是。二觸而非惡。謂第二人持戒誤觸是者。謂惡心故觸自望者。是故懈怠者是。四俱非者。清淨食也。今鈔但有三句。闕不作第四句可知。
 
[1005a04] 四明互覆墮者。覆是蔭覆墮是墮落。約下文果子樹在淨不淨地。果子互有墮落也。樹則互有蔭覆等故。礪云。更互相蔭。更互相墮。言相蔭者。從根以判。言相墮者。據果長足墮地等也。皆約淨不淨地。反對而明。故曰互也(思之)。
 
[1005a09] 言謂長足果也者。羯磨疏云。果長足既久作意欲墮。有貯畜心。便成內宿。若不作意則無心畜。雖長足自墮不成同宿。注云上來義約律文不了者。謂若准律文。但云諸比丘。在不淨地。種胡苽甘蔗菜枝葉蔭覆淨地。比丘不知淨不。佛言不淨。在淨地種蔭覆不淨地。佛言淨。約律文不言長足未成淨不淨。鈔家義決耳。
 
[1005a16] 五分樹根在淨不淨地比丘亦在淨不淨地等者。立謂。在淨不淨中間地上。以比丘知淨地限齊故。非內宿也。祗云。樹在不淨地。果墮淨地。祇云。若不淨地生果。蔭覆淨地。果落淨地。若淨地生果。還覆淨地。果落淨地。此二句隨何時取無過。下二句類之。隨何時取之者。既墮淨地。任三日五日不取不犯。故言隨何時也。果落不淨地應及時內淨厨中者。謂不得經明相前為時也。准祇文。及時內淨屋中過初夜即名不淨。鈔家不引者。取當部約明相故。
 
[1005b01] 儉開八事者。礪云。二內自煑不受四个餘食法為八也。義兼惡觸。謂既開不受。應無惡觸。事雖有八。論罪唯提吉。前三是吉。後五是提。所以不開殘宿者。內宿先淨直宿。故開殘。先不淨食咽咽犯。故使不開。酒亦非法。故不開。私云。二內者。一內宿。二內煑。三自煑。四自取即不受也。并僧俗二食水陸兩果不作餘食法成八也。言水陸兩果者。謂水生陸生果子也。僧俗二食得便自噉。無犯足過。皆不須作殘食法也。
 
[1005b09] 三提四吉者。礪不許殘宿。上已辨之。義加壞生等者。礪不許此義云。若開壞生。監外作故。謂言於食之外。一切生種。皆應得壞。是以不開。
 
[1005b12] 語施主知者。夫以應供。本擬盡其一飽。今既時世飢饉。所以佛聽持去。雖然如此。應須報主令知。
 
[1005b14] 下明淨生種法也。注云。以內熟故餘四眾食者。礪亦云。此約是內煑故。不合食也。言四眾者。一尼。二式叉。三沙彌。四沙彌尼也。
 
[1005b17] 水洗連根菜名淨者。謂如芹蓼等。雖水洗。豈即當淨。仍須火凈。此謂蔓菁之屬。洗已生種已萎。故開得也。案律中云。時諸比丘。洗連根菜已更作淨。佛言不應洗已更作淨。此洗即是淨。礪解云。其菜先火淨已。水洗之。意謂。水能滅火。淨應失却。故更火淨之。佛言不失。故云此洗即是淨。觀此律文不見斯意。但是水洗即當淨也。准五分淨根種者。謂水洗根菜即是淨根種也。引此五分成上洗連根菜成淨義也。賓云。章中釋云。先曾火淨。今更水洗。恐水滅火比丘生疑者。此釋傷功。准文中。唯言水洗即是淨也。謂水中揉之。故即成淨。即是五分水洗淨也。
 
[1005c04] 明了論自加行所作者。案了論疏云。淨果有四句。一自加行所作。即此文是也。謂自以火淨乃至爪淨也。二他加行所作。即世俗人為比丘作淨與比丘食是也。三自他加行所作。謂比丘與俗人共執作此淨法也。四非自他加行所作者。如虫傷鳥殘乃至自爛者。比丘直得食之是也。明若作淨物。不出此四義。非謂比丘得自作淨。然自淨亦有利益。一如鈔引不煩出也(云云)。
 
[1005c12] 熱灰及炭等不成淨者。謂是死炭故不。得為淨也。注云謂火所觸者。明上雖開比丘淨物。若火觸者。名惡觸。此不應食。餘者得食。灰圍糓聚者。立謂。灰雜火炭故成淨也。案祇云。謂一切糓麥皆脫皮淨。及火淨如拘驎提國作榖聚。畏非人偷。以灰火遶。上作記識。即名為淨也。一提一越俱作無犯者。謂作皮淨。又作火淨作此二淨。食此無罪。
 
[1005c19] 律[1]文草木七種色是也者。青黃赤白黑縹紫為七也。縹(返[貝*少]反)釋名云。淺青色也。
 
[1005c20] 手受但防於二所以如下明之者。謂防其不受與惡觸也。
 
[1005c22] 口受局三除其時藥者。明七日非時盡形。此三所以加口法者。為延時限得非時中服。故加口法。若論時藥。過中自不合噉。何須加口法。故云除也。亦有口受不通手受者。立明。對上文來故明也。謂此時藥中前亦有須口受者。然其口受。義亦但是。當於手受。若用口受。則不用手。用手則不用口受。故曰不通也。如邪見人。不喜見僧。及端正女人送食。火燒馬屋之例。皆置地令比丘自取。此時應口言受受受。但得口受。若無此緣。但手受。必局中前。餘三藥中前而受亦爾。故羯磨中云。手口互塞者。是此義也。餘之三藥手受亦爾者。立謂。非時七盡。若中前受之。不加口法。中後亦失。又復若用手受。不須口受。若口受不須手受。如邪見等難緣置地加口法受受受等。同於時藥故曰也。若加口法通時非時者。立明。非時七日盡形。中前後皆得服也。故言通時非時。然若非時藥。明相出失受。今言通時。通今日中前也。注云猶是非時別名者。謂十誦喚非時藥名時分藥。七日盡形乃至必須有病者。有云十誦中明。此時分藥。七日藥。盡形。此三要有病及藥無諸患得加口法。手口二法方成。若身不病。藥又不淨。加法不成。非舉宿惡[1]觸者。案十誦文中。自解舉宿義也。言舉殘食宿者。謂比丘今日手自受食。舉至明日。名舉殘食宿也。又彼律文中。一切共食宿。名為舉宿也。
 
[1006a20] 止食有三者。立明。若止不用食者。須舉服示相。及舉手等。
 
[1006a22] 七日藥四法同上者。私云。同前非時藥中有四法。一所受藥。二能授人。三所受者。四正加法是也。礪云。古師有解云。油蜜等若加口法。得七日服。若無口法。但得時服。此非正解。
 
[1006b01] 唯改第八非是餘比丘七日藥者。謂前明藥有八患。加法不成。其第八患則是手是犯。轉變則不得更加口法。今此七日藥。亦有八患。上七同前。其第八則別非是餘比丘犯竟殘藥。加法不成。
 
[1006b05] 初自無五過者。私云。如下自列之。一相續畜。二相續畜已等如文。
 
[1006b07] 三曾食他第七日藥四相續受五相續犯也。可尋。問此既未過如何相染者。立明此問意云。若至第八日犯長竟。容可相染。今既但得七日。何為即染耶。答意可見。以藥味通故。僧祇律如此者。謂上明服他第七日藥已。自身當日更受別藥。加法不成者。此是祇文也。上言以藥味通故者。意謂。同是油或蜜故言通也。若食他蜜已今自受油應成。又解以藥味通者。謂一人受得此藥。合通一切比丘。以食味是通。今既食他第七日油。即是食他服滿之藥。更即當日受油。理故不合思之(後解為正)。
 
[1006b16] 注云若離時食不須此言者。謂加記識之意。但為中含時藥。擬轉變故。須加記識。今既無時藥味故。不用加記識也。
 
[1006b19] 藥無八患如漿中說者。謂如上非時藥中。明八患等過也。若單者不須者。謂單是一味無轉變者。不用加記識也。三分體分謂紫苑等者。立謂。如藥有二十味。其中必隨一味立名。名為某丸散。從此得名者。是藥體也。若其餘相從者。曰藥分也。今應須識別其體分也。別來別受者。謂體分前後授。須前後受。若一時授一時受。故言總來合受等。
 
[1006c02] 而體是盡形依本名加法者。立謂。買藥未足。但得藥分來。未得藥體來者。以藥分是時藥耳。今言且加法須牒其盡形藥名。道此時藥。是彼其丸散。盡形藥之分等。下自出其加法之文(云云)。
 
[1006c05] 次第受取不得置地者。謂放地經須臾失受。有惡觸等過生。後加法者。不得成就也。
 
[1006c08] 七日一藥作口法竟偏心屬己須說淨畜者。礪云。其七日藥。加法竟。即得說淨。義亦無妨。不是要滿六日始淨故也。至第八日明相出。受法及說淨法俱失。所以爾者。說淨假於二受。受法既失。枝條焉在。又說淨法。為防於長。受法在時。有長可防。受法既失。體自無長。焉用淨為問未至八日。無其長罪。若至八日受法失時。淨法復失。何用說為。答若不說淨。越第七日至八日時犯長。以說淨故。越此分齊。則無長過故爾。問說淨竟藥得服用不。答不得服用。問若俱不得何用淨為。答若不加淨。染下長生。故必須淨。謂若不說。即犯長。又能染後來淨藥。故須說之若爾。衣作淨竟。應不得用。答內外不同故。如長衣說淨。本為後著。豈得言藥加說淨。本意為服。以過限藥。雖說淨竟。不得服故。但是恐染後來淨藥。故說淨也。又防現藥之長。故須說也。又長藥不說淨。不開迦提月。迦提本為衣開之。非為藥等開迦提也。
 
[1006c24] 若據對病題名實亦不通者。私云。若據二人病。殊則一人受已。不通餘人。今為將口法。加他二通之藥。故得分他共食也。加他二通之藥者。此是雲律師解也。謂藥味本是通手受。又是通故。合得與他人食也。謂既手受與藥味通。一切比丘得食。是汝加法。重加此藥。豈得味得便有別。今雖加口法。據本。得通他食。[1]不文引七日藥。與諸比丘食。諸比丘。既食他第七油竟。更不得自受七日油。故知藥味是通也。但病緣不通耳。上下諸文。每言食味是通者。賓云。一准人情。凡所食噉。理須共人。二准文驗。如一比丘作殘法竟。一切共食。皆不犯足。由此二義。故知通。若論鉢衣。必是別屬。如有一人。作淨施竟。若與餘人。更須作法。故知別屬。上下諸文。數有此義。准此應知。更不復辨。
 
[1007a13] 僧祇但云藥勢相接七日可知者。首疏引祇云。以藥經宿不得服故。曰求覓疲苦。佛問醫師。比丘欲使幾日畜藥得安隱耶。醫答佛言。藥勢相接。七日可知。佛言。從今日後。聽七日畜。如上淨人誤觸。七日油中成失者。對古師言加口法。准祇不失今不同古。
 
[1007a18] 自無淨人求倩難得應自從淨人手受從比丘口受等者。立謂。向若有淨人。則不用加口法。但令淨人掌之。日日從其受取。今為無有淨人。故令其加口法。此是生起加法之意也。若作口法竟一日乃至五日淨人來觸乃至應加手口二受等者。礪云。此七日藥。加二受竟。若淨人觸。即便失受。如淨菓已不受佛言更受。又多論云。說口受已。淨人若觸更受。故知失。問觸既失受。何故口法。為防失受。答口防任運失。不防遇緣失。淨人觸者。以緣強故。口法不防。又復若遣口法。防遇緣失受者。遇緣失受。通該四藥。口法受之。亦應通時亦然。時無法明防任運。又有一義。遇緣無過。口法不防故。使多論中觸聽更受。既隨聽服。何須口法。以防遇緣。任運時過。有其觸宿。明須口受。預防任運。
 
[1007b07] 如時藥手受防二罪者。立謂。向若不手受。一往而食。得不受罪。[2]手惡觸罪。言口受同之者。謂難緣置地受時。口言受受受。喚此為口受。還防不受惡觸二罪。故云同然也。四藥之中。手受皆能防此二罪。口防二罪防過中失受者。過午一眴髮。即失受也。今加口法故不失也。二防過時失受惡捉者。立謂。既過午。失受而捉。即有惡觸罪也。七日藥手受防二罪同漿中者。同上非時藥中。一防不受。二防惡觸。昔云防內宿。注云此無律文以盡形為證者。立謂。此破古人義。古人云。七日藥。若加法竟。共宿無內宿之過。今不同之。不防內宿。雖加口法。須置淨厨中。所以知者。藥犍度云。諸比丘如是念。盡形壽藥。得界內共宿。內煑自煑不。佛言。聽盡形壽藥。界內共宿內煑自煑(述曰)此則四藥之中。唯開盡形。言無內宿。其七日藥不有開文。明知七日不開內宿。然又僧祇比丘往淨厨。取七日油。誤將淨油來。既七日藥。在淨厨中。明和不得同宿。古師不許。既不得同宿。用法何為。若爾祇文何通。答祇據不加法油故。置厨中耳。五或有內煑者。慈云。若出界內則有故言或也。因明生罪者。
 
[1007c02] 已下明不淨藥得罪多少也。時藥手受過中生二罪。謂是失受惡觸。若經宿生殘宿惡觸二罪者。此約不服。但得二罪。若服者。礪云。應得七罪。三提四吉。謂非時。不受殘宿。內宿。惡觸。內煑。若是生物有自煑故。
 
[1007c06] 非時漿手生二罪同時藥中者。謂同上文一是過中生二罪。即失受惡觸也。經宿又生殘宿惡觸也。立謂。若直爾過中。即生一罪。若經宿即生二罪。上言失受惡觸。及殘宿惡觸等者。非謂更捉方有此惡觸。但是藥體限滿。自生此罪。今縱不觸冥之。有此罪生。口生三罪等者。此亦約不服故爾。若過服。礪云。六罪謂過服非時藥。有三提三吉。謂非時不受。殘宿內宿惡觸內煑。既是熟藥。無有自煑之愆。
 
[1007c14] 八日明相出為言者。謂此七日藥生罪者。要是八日明相出。方生此罪也。服尼薩耆不捨藥吉羅者。立謂。此是不應之吉。服此藥故。通得一个不應罪也。三提二吉者。謂殘宿非時。犯捨墮三提。惡觸并服不淨藥二吉也。此約生罪。未論服之得罪多少。礪云。七日藥過七日已。旦起服之。一咽七罪。三提四吉。謂非時。不受。殘宿。內宿。惡觸。內煑。自煑。食犯捨墮等吉。各不相假。業一緣異故。一咽七罪。亦有殘而非觸。謂遇緣觸失受者是也。此解與鈔不別。鈔文雖無不受之罪。謂至八日。任運失受。非謂能生不受也。此約生罪。未論服之得罪。今若服者。應同礪判。
 
[1008a01] 問云何不生不受者。立謂。此問意七日藥明相出。既能生三提二吉。何故不生不受罪也。答藥本是不受等者。答意云。謂藥先有不受。以本加法故。延於時限。加法時限。加法時防其不受。則無不受罪。至八日旦。受法既謝。其藥任運。復本不受之位。非是能生不受也。皆謂至八日。任運自然失受。若失受已。更不受而食。則有不受之罪。今既不噉。故無不受。文相易知。細尋自悟。答意云。一切藥等。皆本性是不受。由加口法時失却不受法。至八日朝。任運失受法。歸本不受法。非是能生不受法也。不同殘宿本體無殘宿。以有口法。至八日旦。即有殘宿生。此則由加法故。得生殘宿。盡形壽藥。手受同前。
 
[1008a13] 口受亦生六罪者。礪云。盡形藥無過。既言盡形壽。受法畢竟不失。若無病緣。但得小罪。更無餘咎。若不作口法者。唯無非時一罪。餘悉同有。勝云。言同前者。上有口法防六罪。今無口法。手受既失。還生前六罪。
 
[1008a17] 體現常存者。首疏云。對時藥等。雖現既用資強。然體現交盡。多無久畜。聖不制說。無應說之過也。賓云。體現常存者。謂堪久時貯畜也。
 
○[1]鉢器制聽篇十九
 
[1008a21] 上明衣藥受淨。無時不須。衣則蔽體御寒。藥則充虗繫命。然藥雖備辨。假物盛持。持藥之能。莫過應器。故次藥後即明此篇。言鉢者。是道具之嘉名。器者盛貯之通稱。鉢則制令畜用。違必獲殃。由是恒沙諸佛聖標。故制令畜。故曰制也。自餘眾具。為物故開。食以下品。一器未足資身。故許鍵[金*咨]等物。違順兩許。故言聽也。字體作盋。此形聲字也。皿即鉢之形也。上犮伴鉢反。即盋之聲也。注五行調度等附者。由金木水火土。皆能助道資緣故。又附出也。羯磨疏云。然出家務道。本不謀食。然有待之形假資方就。俗則餚饍方丈無思厭背。道則不雜種食。一鉢知足。然古佛道法。以為標幟。故制受畜。無宜缺矣。所制隨身者。由出家之人。虗懷為本。無有住著。有益便停。故制隨身。若任留者。更增餘習。於彼道分。曾無思擇。有人云。累形須蔽。法式已彰。假食充虗。理憑應器。故於藥後次辨鉢器篇也。
 
[1008b12] 慇者。詩傳云。殷由象也。大也。言繁多者。如房舍器皿。資身養體。所須之物非一故曰也。隨報開聽事資道立者。謂上士高節能常乞食。三衣掛體四海為家。樹下端坐。足堪進道。但中下之流。報力微劣。若制同上。交喪溝壑。縱使勵力前修而道根後退。故如來大慈門中。聽畜房舍一切重物。意存為道。故佛許之。故曰隨報開聽也。若不為道。一納之衣。不許服。一杯之水。不可進。今既開者。為成道業。故曰事資道立。立謂。開其養生調度。資益身器。令道得安立故也。雖在緣廣被而法據有準者。立明。雖開畜房舍重物百一諸長。此是為緣也。然須據法。有得畜者。有不可畜者。故言有准既混其體貌等者。謂既不識或開或制之物相狀如何。及鉢量之大小等。故下文具列呈露也。
 
[1008c01] 鉢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者。匡山遠法師云。袈裟異朝宗之服。鉢盂非廓廟之器。又宣云。袈裟無領。標解脫之衣。鉢盂無底。表難量之器。鉢是恒沙諸佛標誌者。濟云。誌者記也。如見墓誌即知是厶家之陵。若見比丘執鉢。即知是佛在世。知是佛之弟子。佛不出世。世無有人解作此鉢故。佛初成道。受四天王石鉢。明是古佛道標。每食常用。有云。鉢之為義。大矣哉。處六物以孤標。對三衣而逈出。則佛佛樹下。各各受持。豈可僧僧眾中人人共有。或名應器者。立謂。是應量之器也。亦云應供之器也。宣云。應供者執之。名應器也。有云梵音波怛羅。今言鉢多羅訛也。出要律儀音義云。外國呼為三波羅育。又多云應量器者。呼量為摩那。呼器為頗闍那。此非正譯。今言應器者。謂是應供之器也。
 
[1008c15] 上釋制鉢意義竟。已下明體如非也。佛自作鉢坏以為後式者。案五分云。爾時佛在蘇摩羅國。自作鉢坏。以為後式。令陶師燒。乃成鐵鉢。其色青好。如閻浮樹。與諸比丘畜之。木石鉢等者。智論二十九云。復次以細石鉢難得故。麤者受膩。故不應用。佛鉢。四天王四頭自然生故。餘人無此自然鉢。若求作甚難。多所妨廢。是故不聽。又云石有麤細。細不受膩。故佛自畜。所以不聽比丘畜者。以其重故。佛乳餔力。勝一萬白香象力。是故不以為重。慈愍諸比丘故不聽畜。問阿難侍從世尊。執持應器何不怜愍。答佛以威德力故。又恭敬尊重佛故。不覺重。又阿難身力大故(已上智論文)。多論云。有釋子。報力能轉四十里大石。阿難瞿夷。更有一釋子。(述曰)故知阿難力大也。有人言。更有一釋子。是調達。以上。推山押佛故知調達力亦大也。今詳婆娑第三十云。佛在世時。有三釋種。具有鉢羅塞建提力。謂。阿難陀設摩釋子瞿波釋女。(述曰)瞿波釋女即是瞿夷。更有釋子。即是設摩故知非是調達也。交紵鉢者。謂今時脫空染作是也。瓷鉢者。今時俗人家所用者。是瓷瓦之鉢也。
 
[1009a10] 已下明色是非義也。僧祇熏鉢作孔雀咽色鴿色者。案祇二十九云。鉢作鴿色者。謂作鴿鳥色也。總有三種色。一者作孔雀咽色。賓云。綠光也。二者如毗陵伽鳥色。相傳云。不知似何。今詳蓋赤色也。三如鴿色。謂[1]謂灰青色也。佛言熏時當作此色。名如法也。掍鋧者。掍謂作坏已不熏。但掍坏令光淨。然後燒之也。如北地掍瓦之類也。鋧者如今鐵匠作物已。安火中上鑒是也。今若錢鉢火中上鑒非也。字體作鑒(結[序-予+(雪-雨+卅)]反)。強上聲也。見說文案凡造劒之類。初從火出。以水染其刃。使剛強名鑒也。又音竪。見切韻今作鋧字未見。
 
[1009a20] 注云俗[2]笇有八圭者。六粟曰圭。十圭曰撮。十撮曰抄。十抄曰勺。十勺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又云粟為圭。六十粟為撮。六百粟為抄。千粟為勺。六萬粟為合。六十萬粟為升。六百萬粟為斗。六千萬粟為斛義同。(述曰)鉢量論師種種異說然一義為正者。案多論第五六。鉢者三種。謂上中下者。受三鉢他飯。一鉢他羮。餘可食半羮。是名上鉢也。下者受一鉢他飯。半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名下鉢也。上下兩間是名中鉢。若大於大鉢。小於小鉢。不名為鉢。鉢他者。律師云。諸師以種種異說。然以一義為正。謂一鉢他。受十五兩飯。秦稱三十兩飯。是天竺粳米釜飯。時人咸共議計。謂上鉢受三鉢他飯。一鉢他羮。餘可食者半羮。三鉢他飯可秦升二升。一鉢他羮。餘可食者半羮。三鉢他飯。可秦[3]斗二斗。一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一鉢他半也。復得秦斗一斗。上鉢受秦斗三斗。律師云。無餘可食物者。直言上鉢受三鉢他飯一鉢他羮。但留食上空處令指不觸食。中下鉢。亦除餘可食物。但食上留空處。令指不觸食。下鉢者。受一鉢他飯。半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秦斗一斗一斗。餘可食勿半羮。可一斗半。下鉢受秦斗一斗二斗半。言天竺粳米釜飯者。謂是倒[飢-几+(卄/(厂@土))]飯也。先將來煑取半熟更上甑炊。名為釜飯。又云先半煑已漉取除汁。更著釜中乾炊者是也。無餘可食物者。立謂。鉢中有三鉢他飯一鉢他羮。已更無餘可食物。則是留上既空時指不觸著飯也。見一肆上等者。謂薩婆多論主律師所見也。
 
[1009b22] 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乃至言通減增必准聖教者。意謂律雖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此言通過量。通減量。故曰言通減增也。今不可依此言而用。必須依三手之量。故必准聖教也。故羯磨疏云。鉢量者。有人言律制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此則何定量之大小也。隨得制受。今解不然。人食少多自須量斷。及論鉢量。須准聖言。今時有不食之人。或有食一斗者。二食之人則嫌鉢大。一食之人則嫌鉢小。俱須依量。不容臆說。必若過減。無任受淨。審知違教。故受獲罪。
 
[1009c07] 十日一易者。謂是元不說淨。人有長鉢。更互受淨。故得十日一易。若有長者。准衣還得十日開之。然尼畜長鉢入手則說。亦有諸師釋。其所以者。為尼已開十六枚器。不開許故耳。
 
[1009c10] 欼粥苦熱等者。深云。向食呼吸。名為歠也。准五分文。鉢唯得大小二食。不得餘用故。彼文云。諸比丘過中用鉢故。佛言過中不應用鉢飲。聽作飲器。用銅鐵瓦作之也。
 
[1009c14] 踞坐者。立云。右脚五指。及膝拄地。脚根以尻坐脚上。左脚平著地上者是也。令津出者。私云。只是汁出。名為津液也。足令鉢破者。謂足使得鉢破也。
 
[1009c16] 鉢口外向者。律中為比丘持鉢。口向內倒地。鉢緣打著肋骨折。故制向外也。
 
[1009c19] 十六枚器云二釜者。一大一小也。四瓫者。淨穢上下用也。二瓶者。一是房中淨用一以大小便用也。四蓋者。兩个覆釜兩个覆瓶也。四杓者。一瓫各用一杓也。四分云。尼十六枚器者。大釜釜蓋。大瓫及[4]多。小釜釜蓋。大瓫及勺。小釜釜蓋。小瓫及勺。水瓶瓶蓋及勺也。錯鏇器者。上千各反鑪也。北人呼為錯。南人曰鑪子也。下似絹反圓鑪也。謂以繩轉軸裁器具便員者。絣線者。私云如墨斗中線似彈物令直也。此中諸文。皆依律中衣房草等犍度錄出。故多少瑣。昔有論師。見講皮革犍度。調挵講律者云。律中都無深義。科文但言始從刀子柄終乎乳脚錐。火術者。濟云。鑽火調度通名術。琳云。火珠是也。除草馬者。此據比丘。若尼反此。此皆為老病故開。今人少壯而乘者不合。騎他背上。已是不可。更加鞭打。事亦難容。今時京中律師。亦出即乘驢馬。將橫帔。垂覆驢尾。何成護淨。在房未能事師。出道為驢扇涼。又多不用坐具。敷於鞍上。然街頭賃驢。而驢鞍大有不淨。以雜人騎。女婦亦以曾騎。乃至無裩漢亦乘。即將袈裟塔上。此如何也。然蜀地人不多騎驢。乍可乘峯牛而行也。故彼俗人。賭唱以負者。多遣乘驢。令諸小兒。打破皷。或打破瓫。破灌逐後。唱喚用以相耻。
 
[1010a16] 非行來處者。立謂。是大小便處等是也。
 
[1010a16] [利-禾+皮]刀者(音皮)。廣雅云[利-禾+皮]剝也。字金邊著皮鈹(送皮反)。說文云大針也。醫家用以破癰也。見應師經音義銚(音遙)。見白衣下著地者。私云為俗人見不生善故也。瑠璃[1]椑者。以其滑故。將治眼瞙。今醫家多用金邊作也。灌鼻[2]筒者。或竹作筩以融蘇灌其鼻也。烟筩者。濟云。如燈籠上引烟出也。吹火筩者。如鞴心囊頭竹管者是也。
 
[1010a22] 毳者細毛衣也。劫貝者樹華衣。亦云草華織以為衣也。撈(力逴反)應師云。編棘為足之用平土塊。山東名撈。關中名磨也。私云。京中城西曾見也。編棘樹子作將樹尾織相著狀似擺(去聲)留樹頭向後以當擺齒其陸田[禾*冓]竟。即將此物牛牽以石與土。壓上使重。用平田也。
 
[1010b04] 不得執空中杖者。立明。腹空故曰空中也。以腹空有細虫若捉用傷虫命也。若傷虫即犯提。直畜捉得不應吉。故曰如法治也。又解云。外道將刃及餘惡物著中也。欓者(他朗反)字合竹下作甬。說文云大筩也。以木若瓦為之。短闊於桶。律文作攩字(當朗反)。廣疋云欓[卄/禾]莫也。欓非此義。私云此物全木作空中央也。如泉州人蜜筩是也。
 
[1010b10] 五眾自揩亦越者。約當眾為言。互揩者。大有形名可知。
 
[1010b12] 大論供給坐禪法等者。案智論第九十一卷云。菩薩供給坐禪者。衣服飲食。醫藥法禪杖。禪毱。禪鎮。令得好師好照。令得好弟子。受作與骨人令觀。與禪經令人為說禪法。如是三十七道法因緣之義(云云)。禪杖者。立謂。將一杖長數尺。如馬鞭形。以綿纏兩頭。眾人正坐時恐為睡者。當一人捉次第巡行。見有睡者。將杖頭拄地一頭。拄其睡者胸前。其人覺已。自起行之待得替竟。方得自坐。若未有睡者。且出戶外。小時即入來伺之。又解用舍羅草。作此杖也。案僧祇云。用竹作。若[竺-二+韋]作。長八肘。物褁兩頭。下座應行。行時不得覆頭著革屣。若有睡者。不得卒忽亦同。不得擣脇。當併邊以杖拄前三挫。復不覺者。若左邊當拄右膝。若右邊當拄左膝。覺已當取杖而行。喚起前法。禪毱者。立云。求掬反。用毛作丸。極輕耎如世毛毱。坐時恐睡。用放其頭頂。若覺已即落膝上。不使痛也。禪鎮者。用骨可角者。可方一寸許。亦如前用法。若有睡者。放著頂上。頭若正時則不落。若睡時頭動則落膝上。骨人者。立謂。畫作人骨坐時觀之。如白骨觀法。觀身亦爾。因得白骨觀成。禪經者。立謂。教坐禪法。用經語也。即止觀及禪祕要經等是也。好師者。立謂。教坐禪師匠也。好照者。立謂。由有好師。能教得理解觀照。知如實法相。若有異見則是外道也。衣服者。立謂。坐禪所須衣服資緣。以養身也。若衣服破。則多蚤虱。坐則不安也。
 
[1010c11] 佛自執木作具治寺門者。案十誦云。佛在阿羅毗國時。寺門楣破。佛問阿難。是寺門楣何以破耶。答言。木師忙懅。不得作。佛即令求木作具來。阿難取已。佛以自治塔門楣。治已語諸比丘。從今聽畜一切木作具。隨比丘得治者應治。迦葉數蹋泥泥僧房者。佛在王舍城時。瓶沙王。往詣竹園觀看。王問長老大迦葉。今何在。比丘答言。今在耆闍崛山上蹋泥。王即往見。問言。大德何故自作。答言。大王誰當為我作。王言。我當與作人。語已便還。後時王又到竹園觀看如前。問覓大迦葉。諸比丘答言。在耆闍崛山上蹋泥。王往見如前問答。王言。我當與作人。迦葉答言。大王數作此語。而不見與。王時慚愧。問大臣。我先有此語耶。答言。王先有是言。問何時。答言某時日月。即計先語已來。逕五百日。時人捕得五百群賊。送與王令殺。王問賊言。汝能供給善人不。答能。王欲令此五百人供給比丘。恐其偷奪諸比丘物。多給田宅人民。倍與稟食去竹園不遠。立作淨人聚落。常供給眾僧。私云鈔第三云。守竹園寺五百淨人。意疑指此文。有人云是也。
 
[1011a05] 若有俗人能治破房白二與者。立謂。僧作白二羯磨。與俗治此壞房也。私云律中有兩个白二。一則與僧治房。一則與俗人治也。要白二和僧方得。若不和不得與治。
 
[1011a08] 皆題某甲檀越房者。謂俗人為僧。於寺內造房者多。故題施主之名。使知之處也。
 
[1011a10] 治壞房者六年與住作新房者十二年住者。此是十誦律文若准祇文稍異。案祇云。檀尼迦於僧地上作房。房成住未久。多有上座來。依次第與住。如是漸更造眾多房盡被僧分。便起怨言。我辛苦作房。不避寒暑。作房未成。上座已奪。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營事比丘作房。應與五年住。當來僧中。互跪乞法。僧作白四羯磨。與五年住也。
 
[1011a16] 應與一時住者。立謂。一年有三時。時有四月。今與四月住。故曰一時也。上來釋十九篇已竟。
 
[1]四分律鈔批卷第十三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三末
 
○對施興治法篇第二十
 
[1011b07] 先辨來意者。前篇明鉢。本為受食。對食進噉。理須合儀。若不立觀。斯成苦本。故有此文來也。言對施者。然耕田種殖非出道之儀。飯食資緣皆是信心所奉。既對茲厚利。理須[2]靈情節儉絕於貪染。但為資道。不是養怨。自量己行應斯法不。必若無道。一杯一衲尚自難消。能除我倒。日受百萬。聖皆聽許。故須對施興起治門。故曰也。對是能受之人。施謂所施之物。興者起也。治由理也。對茲所受立觀治之。故曰也。濟云。對施二字是所。興治二字是能。謂對所施物起對治也。能所通舉故曰也。
 
[1011b17] 夫福出淨田者。立明。剃染幢相奉禁清淨。名為淨田。堪受人天四事供養。能令施主護反報之福。故曰福出淨田。意如羅漢。名為應供。又五分云。為解脫出家者。得受僧次。故知今若為道出家。方名為僧。希名利者。非福田也。宣云。今時行者但受福田之資。多無解脫之念。疣佛意也。但躓頓神識耳。濟云。佛田最淨。羅漢次淨。以施佛之福多於羅漢。乃至凡僧福漸劣也。由佛煩惱盡故。得名淨田。言道起少欲者。立云。以少欲之人無為無事。與道相應。故曰也。如經云少欲之人。則有涅槃是也。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也。首疏云。何名少欲。如涅槃經云。於未得之財不生貪名少欲。於已得之財不生貪名知足。故知足是現在。少欲是未來。聖種之體也。謂知足現在處起。少欲未來處起。現在不取一錢難。未來捨轉輪聖王易。為福之家等者。謂能施之人。是為福之家。既求福故。唯須多施厚施也。今知事人。供養大眾。唯須盡心。反言汝俗家父母。豈有如此餅食耶。其堂中僧。乍須念我家父母萬日。豈有如此食耶。須生慚愧。其知事僧必不得作此言也。受施之者唯少唯節者。謂所施之人。荷彼信心之供。知施難消。故須節量。不得多受長貪結業。故大莊嚴論第三云。能展手施者。此手名嚴勝。受者能縮手。嚴勝復過彼。若人言施與。是語價難量。受者言我足。難量復過彼。又云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多供無厭等者。此明能施之人也。少受限量者。約所施之人也。
 
[1011c18] 形參聖服有待之形假資方立等者。此明形服雖妙。但學聖之儀。然形命猶麤。故假食以資待。善應於法能所無瑕者。字林云應者當也。謂根法相稱曰[3]眾。立明。若然護持禁戒不汙受體。名為善應於法也。則令能施所施。不為施所墮。故曰能所無瑕。此下數句。厭忻並陳。得失雙顯。必於事莫準使規成何寄者。莫由無也。規者圓也。若不能持戒習定。對引施事。則有違失。故曰於事莫準。使令福道兩規。無寄附也。慈有二解。一規者圓也。矩由方也。謂方圓之法也。若非法受施。則規矩之用。無所寄附也。又解。規者求也。檀越施食。本擬規求福業。今比丘非法。令他檀越求福[1]也義無寄也。有力無事者。礪云。以能善者。不多不少。無有增減也。以自支身。故曰有力。言無事者。謂無[2]增多少苦事也。私云。希求聖果者。則道緣有力也。又云得濟形。名為有力。靜思而不貪求者。名為無事。立謂。上品依四依行。中下開百一諸長。皆得資足。無苦惱事。故曰也。道緣義立者。謂衣食是修道之緣也。行從此生者。由此資緣具故。戒行從此生也。又可戒定慧行方能生也。
 
[1012a13] 縱心則非味起迷者。立謂。若縱恣貪心。實非可口之味。亦生迷逸也。且如酒是狂藥。飲竟損耗家產。迷荒婬亂。此非良味。為人貪飲者。良由縱心故也。如菖[卄/補]甚臭。文王羮之。瘡痴極穢。劉邕甘之。呂氏春秋曰。周文王好菖[卄/補]菹。沈約宋書曰。劉邕性嗜瘡痂。南康吏二百許人。不問有罪無罪。遞與鞭。鞭瘡痂常給邕膳也。約志則美饍生厭者。約由限也。志者心也。若能限截其心。縱對天厨。不廢生於穢想。且如乳。是美饍。若作膿血想。則厭心生也。善惡發於中懷者。謂於食生愛生厭。皆由心使也。言中懷者。人心居中。中懷於心。故曰中懷也。[3]昇沈寄方寸等者。謂却釋上句也。方寸亦心也。人心居腹中。只在方寸之間。其色絕赤。故桀紂割賢人心是也。若能修禁戒。於食生厭是善。則昇人天。至涅槃道。若毀損於行。廣造眾[4]罪。於食生貪是惡。則沈三塗之道也。此上諸句得失備明。是非僉顯也。不思時緣者。愛養此身。終歸死去。此名時緣。脫漏深網者。立謂。教網也。為僧既無儉約。違佛教網。名為漏也。不在法網之中。故曰漏也。
 
[1012b07] 何得於事容斯穢迹者。事謂四事供養也。迹是心迹也。謂對於衣食等事。故容受如此穢也。意健云。於大小食上[朿-木+大]亂等是也。羯磨疏解云。由不奉法。心無求道。縱放身口。假食而發也。俗士尚云。食不語。[寢-爿+(攸-ㄆ)]不言。儼若思。安定詞。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道高俗表。如何反之。但九流子俗者。此舉俗以況道也。亦得云舉下況於上也。九流者。一道流。二儒流。三陰陽流。四法流。五名流。六墨流。七縱橫流。八農流。九雜流。解釋如重輕儀記(云云)。子俗者。謂百家諸子。惠子。老子。劉子。孔子。諸俗人也。老子云。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等。食必須讓。勞必自當等。又書云。噉五榖者。憶耕夫之[5]勌。衣一繒者。念織婦之勞。滯於發足者。立明。如欲遠行。必假其足能遠出。若滯於發足。何有所之。今比丘護戒。戒喻趣菩提之足。方今既破戒。是滯其發足。不然發故斷惑。終獲道益。故文云。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出。方墜泥塗者。謂既破戒足。當招三途之報。故曰也。
 
[1012b24] 比丘受用施物有四種一盜用等者。案見論云。一者盜用。二負債用。三親友用。四者主用。云何為盜用。若比丘無戒。依僧次。受施飲食是也。言負債者。比丘受人飲食衣服。應先作念。是名負債用。若利根比丘。至受食時。口口作念。若鈍根者。未食時。先作一念。受衣時。利根者。日日作念。房舍臥具准此。若鈍根者。先作一念。不者名負責用。言親友用者。七學人。受用施物。如子受父物無異。故曰親友用。言主用者。直人羅漢。受用施物也。七學者。三果四向也。三果可知。四向謂四果之前。未入正位。名為向也。此七人。結習未都盡。非真應供。若至羅漢。三界惑盡。方堪應供。故如己物。故論明施清淨。受者不淨。如是四句者。案故論云。說般若波羅蜜經時。他方諸佛。各令菩薩送華來。上釋迦文佛。釋迦受此千葉金色蓮華。又散他方如恒河沙諸佛土中佛上。以佛故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養。是福倍多。何以故。多佛自供養。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一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二施者不清淨。受者清淨。三施者清淨受者亦清淨。四施者不清淨。受者亦不清淨。今佛施藥者。是為二俱清淨。是福最大也。是人即得如實法者。有云。謂觀五陰四相俱空。使獲人空。意是羅漢猶有法執。賓敘崇云。夫人空者。聲聞所得。法空觀門。菩薩位有。賓破不許。謂聲聞人。亦不得法空也。
 
[1012c23] 大集云等者。案瑜伽二十婆沙百六十六七。釋十想中。廣明此義。謂於食等生猒世不可樂者。意顯聖道加行也文也。復次食厭想者。謂修行者起厭食時。觀手中食知從穀等。穀等復從田中種子。種子復從泥土糞穢。展轉既從不淨而生。誰有智者。於中貪著。又乞食時。晨朝澡漱嚼楊枝時。[1]時水作尿想。楊枝作枯骨想。著衣入聚落時。衣作濕人皮想。腰條作人腸想。鉢作髑髏想。錫杖作脛骨想。於道見礫石。作骸骨想。至聚落見城[2]避作冢墓想。見男女等。作骨鏁想。乞食得餅作人肚想。若得麨作骨粖想。得[3]偘作人齒想(謂顆鹽也)。得飯作蛆虫想。得菜作人髮想。得羮臛作下汁想。得乳作人腦想。得蘇蜜作人脂想。得魚及肉作人肉想。得飲作人血想。得歡喜丸作乾糞想。若僧中食。得淨艸作死人髮想。坐床作骨聚想。所得飲食。如前廣說。問何須於飲食等作不淨想。答廣作是思。無始生死。由於不淨作淨。故輪迴五趣。今欲違彼趣涅槃樂故。若於食等。生淨想者。增益貪心。鄣礙聖道。故須生厭。既厭已調滑身心。生死諸行何故可欣樂也(廣如實伽宗記第四卷。至時可就撿也)。
 
[1013a18] 四分寧以熱鐵為衣等者。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拘薩羅國。與諸比丘人間遊行。道中見大火聚。問諸比丘。汝能投此火不。諸比丘皆言不能。佛言。寧投此火燒其皮肉。筋骨消盡。不以捉他剎利婆羅門等女人捫摸。是破戒覆處作罪。內空腐爛。外現完淨。食人信施。以不消故墮三惡道。長夜受苦。寧以熱戟刺脚。不可受信樂男子女人[4]投足作禮。寧以熱鐵為衣燒爛身盡。不可受男子女人種種好衣。寧吞熱鐵鈎燒爛五藏從下而出。不受信心男女飲食。寧坐熱鐵床熱鐵房。不受信心床座臥具房舍。何以故。受熱鐵鈎鐵床鐵房者。不以此緣墮三惡道。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梵行等。餘如鈔說。佛說此語時。六十比丘沸血從面孔出。賓云。自故有犯故。六十比丘得無漏解脫果。聖人進道故。六十比丘遠塵離垢者。從凡入聖故。覆處作罪內空腐爛等者。對此廣引佛藏經抄。付在說者(云云)。
 
[1013b10] 上釋第二厭治方便義竟。已下第三正明觀有教法也。毗尼母利根比丘食時口口作念著衣著著作念者。撿母論不見此語。事出善見論。如前已引。
 
[1013b12] 佛藏云。從聚落中乞得食已從聚落而出往至水邊等者。如佛藏經抄(云云)。
 
[1013b15] 雖利養等同發有希數者。立明。一切利養等。齊須作觀。然衣則是希。食既日須進口為數也。由此故今約之立觀也。不在磐石中生者。案成實論明因品中文云。一切諸受身業。皆因煩惱生。又斷煩惱者不復受生。故知有身。皆因煩惱。問曰一切眾生皆以無煩惱。生後時乃起。如人生時無齒。其後乃生。答曰不然。有煩惱者。隨所有相。謂啼哭等。生時現有故。故皆與煩惱共生。又現見眾生。多生廁等中。不生磐石等中。當知貪著香味等故。於是中生。故知由煩惱生。問曰。地獄等中不應得生。以無心貪樂地獄等故。答曰。眾生以癡力故。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如經中說。若熱渴死者生寒冰地獄中。若凍死者。生熱地獄中。若渴死者。生水虫中。若貪飲食。則生為死屍中蟲。皆以食故。
 
[1013c05] 求福故施云何棄之者。案祇遺落飲食戒中。俗人呵譏云。尊者汝謂此貪是無子錢作耶。我奪妻子分。為福德故布施。計一粒。當百功乃成。何故棄地。此壞敗人。有何道法。
 
[1013c09] 不計於他者。濟云。謂身心既壯。則高人我慢。不計數他。以為人數也。下食便起嗔中膳起癡等者。以因三境有起三想。以因三[5]想(苦想。樂想。不苦不樂想也)。以因三受而起三行(善行惡行無記行)。以因三行。招於三道。意地獄餓鬼畜生也。賓云。像於三種食(顯第一識心也)而起三想(顯第二想心也)。因三想故而起三受(顯第三受心也)。因三受故而生三行(意顯第四行心也)。此是成實宗心心所法次第而起。非一時起。又離心外無別心所也。多宗不爾。心王心所各別有度故也。今成實宗。離心無別心所。意從識後次生於想。意從想後次生受等(云云)。羯磨疏云。然食有三種。謂好惡及中容也。因此三境。便生三想。次生三受。後生三行。便結集苦。如美食。樂受後起貪行。惡食苦受後起瞋行。中食捨受後起癡行。行趣三道。地獄餓鬼畜生也。亦可轉釋云。對於好食。意起好想。好想之後。即生樂受。樂受之後。意生貪心。對於惡受。意起惡想。惡想之後。意生苦受。苦受之後。意生嗔心。對中當食。起於中當想。中當想之後。意生捨受。捨受之後。意生癡心。必要先起觀。三惡不生。行業不欺。自感善惡故俗諺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誠有由矣。言中膳不分心眼者。慈云。謂不好不惡食。起中庸心。生癡而不能起貪嗔。名為不分心眼也。下二可知者。慈云。無嗔生人中。無癡生修羅中。以六道中。三是善道故。
 
[1014a07] 四正事良藥觀分二者。論疏云。一為除故病。二不生新病。飢是故[1]病。若有飢渴則妨修。為除此病。所以須食。言新病者。若不知數量。飲食過度。必致成疾。須知止足。故不生新病。為除故病者。立謂。飢渴為故病也。不生新病者。既得食已不生飢渴四大苦是也。又以二事為譬者。准論疏云。初如油膏車者。論疏云。如人乘車。以油膏轂軸。於中不生貪著。但恐此轂軸燋。或澁難轉。於載致有妨。故須膏之。今養此身亦爾。於中不生貪著。二者如人欲度險難。有子已死。飢窮得度。心念我子已死。不[日*敢]其肉。我命不全。不得度此險難。遂食子肉。於正食時。必無貪著。我今受食亦爾。若作此觀竟方食。則不負債於施主。又增長功德。不爾口口吉羅。
 
[1014a20] 為相續壽命者。論疏云。若不噉壽命則斷。為增益壽命令相續故。故須受食。持世云。若不除我倒。此是外道。不聽受人一杯之水。佛藏亦爾者。案持世經云。佛為持世菩薩。說五陰之法。是滅虗實。令五陰修出世法。若人貪著五陰者。非我弟子。我非其師。非隨我出家。但是入邪道耳。如此之人。我尚不聽出家。何況受人供養。何以故。此人是外道從黨。當來法欲滅時。於我法中。出家。深著五陰。入虗妄邪見。於我法中而得出家。袈裟繞咽。常樂往來白衣居家。知是人與外道無異。亦以我法故。多為人所恭敬供養。如此之人。我不聽受一杯之水。佛藏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說我人說眾生說假名。乃至於少法計得者。皆違逆佛。與佛共諍。皆入邪道。非我弟子。如是見人我。則不聽出家受戒。則不聽受一飲水以自供(去聲)養(上聲)。於未來世。當有比丘。為白衣說法。好於言說。能通諸經。依止語言。樂於文飾。但悅人意。貴於名利。善巧世事。不淨說法。但能巧語。無有威德。破涅槃因。不樂禪定。晝夜常好談論諍訟。臥厚被蓐。尚無一念隨順禪定。何況能得成沙門果。樂淺近語。於第一義。不能懃學。如此惡人。以利養故。稱讚於佛。及法與僧。但求活命。為財利耳。亦多得供養衣服飲食。於阿毗曇修多羅中。自為議論。或說斷常。或說有作。或說無作。我法爾時多外道法。令諸眾生正見心壞。我清淨法。漸漸滅盡。舍利弗。我久在生死。受諸苦惱。所成菩提。是諸惡人。爾時毀壞。
 
[1014b21] 上釋第四作觀方法義竟。下明第五隨治雜相法也。傳云凡食不得過三匙為斷一切惡等者。此下諸句。是菩提之體。以是三聚淨戒故也。
 
[1014b24] 又云食知足故苦消滅新苦不生有力無事者。准律文。應言故苦消滅。新苦不生。無有增減。有力無事。令身安樂。礪疏解云。准舍利弗阿毗曇云。若人飢渴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若食過度即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知足而食。得免舊飢。名斷故受。無過分苦。名不生新受。今律文言故苦新苦者。義意應同故受新受也。既不多不少。故言無有增減。有力者。謂以自支身也。言無事者。謂無增減多少苦事也。言令身安樂者。謂身不壞散。得修清淨梵行故也。羯磨疏云。必在擎鉢胸前。注精觀食。心悶沸湧者。知叵耐也。合眼少時。待定方進。[2]匙匙預看。然後內口。何心故。內知貪嗜者。須臾吐之。眼不欲見。何況流寫臭穢難堪。此不足貪。但癡不覺。若得惡食。得嗔心歇。然後噉之。若不行觀。羅剎奪去。後充飽竟。乃憶前觀。此業已成。徒悔無益。必須預覺。何事迷耶。會在臨食。方知分量。是何位地也。大丈夫不能造大過入於地獄。豈為一口食而滔沒耶。受苦是因。而所為極弱矣。私云造大過者。即調達破僧。與佛競化是也。世代留名。案雜含云。佛在舍衛國時。波斯匿王身體肥大。舉體流汗。來詣佛所。稽首佛足。氣息長嚀。佛問王言。大王。身體極肥盛。王言如是。患身肥大。常以此慚耻。即說偈。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命。言安消者。瑜伽六十六。明四食義。并段食中云。若正消變。使能長養。不正消變。乃為損減。又云。若受用已。安穩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意顯消時。內資根大。即由消故。有食欲生。聞香味觸。便欲噉食(云云)。時王聞此偈已。募人每至食時為我誦之。賜金錢十萬。時有年少。名鬱多羅。應王此命。每至食時。恒說此偈。其王漸至後時。身體傭細。容貌端正。每於樓遙合掌敬世尊。三稱南無敬禮世尊如來至真等正覺。
 
[1015a06] 有王試外道比丘好惡食等者。案雜寶經云。佛在時。有一國王。名曰惡生。為行殘暴。邪見熾盛。佛遣迦栴延往化。其迦栴延。是惡生王國。婆羅門種。故佛令還本國化其王也。并化人民。其王於剃髮人。特生憎惡。見迦栴延。即欲加害。迦栴延白王。我有何過。乃欲見害。時王報言。汝剃髮人。見者不吉。是以須殺。迦栴延白王言。今不吉者。翻在於我。不在於王。何以故。王雖見我。都無損減。我見於王。王欲見殺。以此推之。言不吉者。正在於我。其王聰明。即便悟解。放迦栴延。密遣二人。尋逐其後。觀其住止。食何飲食。見迦旃延坐於樹下。乞食食而食得之。時與二人。有少餘殘。寫著河中。使人報言具以事說。王於後時。而請迦旃延。與麤飲食。遣人問言。而今此食。稱適意不。尊者答言。食之勢力。便以充足。後與上味細食。復遣人問言。可以適不。答言食之勢分。便以弃足。後王自問尊者言。我所施食。不問麤細。皆言充足。此事何謂。尊者答言。夫身口者譬如於竈。栴檀亦燒。糞穢亦燒。身口亦爾。食無麤細。飽足為限。即說偈言。此身猶如車。好惡無所擇。香油及臭脂。等同於調利。王聞此語。深起信心。知是大德。便以麤細之食。與婆羅門。婆羅門初得麤食。咸皆忿恚。作色罵詈。後得細食。歡喜讚嘆。王見是已於迦旃延深生信敬。輕賤外道諸婆羅門。
 
[1015b04] 彼族姓子為義故者。同一釋種。故曰族姓子也。案中含經第三十四云。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告諸比丘。於生活中。下極至邊。謂行乞食。世間大諱謂為[1]秀頭。手擎鉢行。彼族姓子。為義故受。所以者何。以厭患生老病愁戚啼哭憂苦懊惱。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學道耶。時比丘答曰。我實無如是心。佛言。汝等愚癡。以出家學道。而更伺欲染著至重。持戒極寬。懈怠失念。不修沙門行。猶如以墨浣墨。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渴除渴。但增其穢。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汝等持戒極寬。不修沙門行。亦復如是。私云。為義故受者。為厭生老死苦。修出世道。故曰為義故受也。
 
○[2]頭陀行儀篇第二十一
 
[1015b16] 上明衣食。內外供資。道緣周備。理宜省緣策懃修行。行中之最。無越頭陀。故此一篇。廣明儀則。頭陀天音。此土義翻應云抖捒。新譯云。梵言杜多者。此翻搖動。亦云洗蕩。謂搖動煩惱洗滌煩惱也。不異抖捒之義。但傳梵者有訛言。案出要律儀音義云。翻為除糞。抖捒是若譬。言除塵是正翻也。應師云。舊言頭陀。今云杜多。皆梵言輕重也。此翻修治。亦云洮汰。又言斗藪。亦一義耳。就行雖十二不同。約儀唯四種分別。此中廣明行之方法。故曰行儀。
 
[1015c01] 報力增上等者。謂報力堅強能行。此用能嚴飾戒品。故言清潔。高超眾累者。濟云。眾人皆不能行此法。良由煩惱擔累重故。眾人煩累既多。故曰眾累。今有人能行。則超彼眾人也。言竦拔不群等者。謂竦由高也。如高樹出眾樹之表名拔萃。此是竦拔也。今百千人中。忽有一人。能行此法者。則出眾人之表。豈非高竦義也。凡所制者並為多貪等者。私云。律凡所制二百五十戒之文中。呵汝所為非。非沙門釋子。非隨順行。所不應為。其中有少欲知足頭陀樂學戒者。皆共呵責舉過白佛。請戒制等。故曰凡所制為多貪也。又解。律中於衣食制戒。多是跋難陀釋子。於婬中種類制戒。多是迦留陀夷。於非威儀等。多是六群。皆是為貪財色。故聖制戒也。凡開教中先揚此行者。私云。若欲聽諸比丘。即讚歎十二頭陀少欲知足等。意欲進疲怠之人。故言凡開教中先揚等也。又云如律文中。凡所開處。皆言此是頭陀端嚴法。故曰先揚此法也。欲使進彼疲怠之客者。此下二句述成上凡開教中先揚此行也。又可通說制頭陀意也。言客者。謂沙門是三界貴賓。故稱為客。謂其人非久住三界。當於生死疾得解脫故也。趣禪定城者。若能行頭陀。則集生三昧。故曰也。涅槃云。戒定智慧。以為墻壍。意其義也。策染塵之夫登尸羅等者。此下二句。顯上凡所制者。並為多貪句也。言登尸羅之階者。何故依此尸羅為陛。案四分律序云。譬如帝釋堂。彫飾眾寶成。七寶為階陛。天人之所行。如是正法堂。七覺意莊嚴。禁戒為階陛。賢聖之所行。即其義也。
 
[1016a03] 佛意欲令弟子隨道行捨世樂等者。案智論第六十八云。是十二頭陀。佛意欲令弟子。隨道行捨世樂。故讚十二頭陀。是佛意。當以頭陀為本。有因緣不得已。而聽餘事。如初轉法輪時。五比丘既得道已白佛言。我當著何等衣。佛言應著納衣。又受戒法中制盡形壽著納衣。乞食。樹下坐。弊棄藥。於古四聖種中。頭陀即是三事也。佛法唯以智慧為本。不以苦為先。是法皆助道隨道。故諸佛常讚歎(文止此述)。私云。有因緣不得已等者。謂出家人先以頭陀。為根本行。脫若身病盛夏嚴冬等緣。方聽作其餘業耳。
 
[1016a13] [1]三界六入一一別論者。諸各有別別對治三界煩惱。故法華經云。滅三毒出三界。即其義也。及對治六入煩惱此亦可知也。不取不捨者。私云。是為中道觀不修不著也。賓云。聖住意經下卷云。抖捒貪欲嗔恚愚痂。抖捒三界內外六入。我說彼人能說抖捒。如是抖捒。若不取不捨不修。不著非不著。我說彼人能說頭陀。(述曰)謂因抖捒。而能證理。不取不捨。既證理已。能依自所證為人宣說。故云我說彼人能說頭陀。
 
[1016a21] 以造逆故非我滅者。案十輪經第五卷初云。時金剛藏菩薩。以偈問佛言。毀破禁戒失頭陀。以造逆故非我滅。如過去佛之所說。破淨戒者不入眾。諸有一切沙門事。猶如燋炷皆棄捨。四方眾僧資生業。悉不聽取微少分。若犯四重根本罪。為眾棄捨如死屍。云何此經說忍辱。於惡比丘起悲心。遮制一切諸擿罪。復令供養惡比丘。看此文問意。從前經生。前經云。破戒比丘。一切僧事利養。皆不預分。又不聽國王大臣擿罸。何以若斯。故致此同上言以造逆故非我滅。只喚破戒為逆。由破戒故。自滅頭陀。非我[2]我令頭陀失。故曰非我滅。華手經云以迦葉行頭陀佛分座等者。如華手經抄(云云)。雜含中佛親命以半座手授僧伽梨易迦葉大衣者。如雜含經抄(云云)。唯除一供養人等者。案四分云。佛在舍衛國。住處多諸比丘尼憂婆塞憂婆夷國王大臣外道沙門婆羅門。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三月靜坐思惟。無使外人入。唯除一供養人。諸比丘。便自立制限。若有入者。犯波逸提。爾時長老和先。與波羅國六十比丘。盡是十二頭陀者。詣舍衛國祇洹精舍。問諸比丘。如來在何處。我欲往見。答言世尊三月靜坐。唯除一供養人。若有入者。作提懺。和先問言。世尊有如是語耶。答我等諸比丘。自立制耳。和先云。我不用汝制。何以故。佛有如是語。佛不制者。不應制。已制者不應違。我等悉是阿蘭若。乃至持三衣人。得隨意問訊世尊。即詣佛所。慰問已。問言。汝不聞餘比丘語耶。答聞餘比丘語。我與波羅國六十比丘。俱是蘭若。持三衣故來問訊世尊。佛言善哉善哉。汝等真是練若。乃至持三衣。得隨意問訊世尊。若復有如汝者。亦得隨意問訊世尊。善見云。世尊何故三月靜坐。世尊遍觀眾生。於此三月中。無得道者。是以靜坐。諸比丘等。不解我意。立非時制等也。多論云。佛為諸天說密法故。大論師說云。不欲令外道譏謗故。以常見佛馳騁諸國。謂直棲棲。內無實法。是故靜坐。又欲令將來弟子作軌則故。十誦中欲制多畜衣故。故我靜坐。即四分云。因靜坐。讚歎頭陀諸比丘故。行因捨衣成[卄/積]是也。別儀云。迦葉分衛。佛命同床。和先節食。名真供養。
 
[1016c09] 若有因緣聽入塔寺等者。案十住毗婆沙第十三云。比丘雖受蘭若。若有因緣事。則入塔寺。佛法有通有塞。非如外道。何者曰因緣。答曰。一供給病人。二為病求醫藥具。三為病者求看病人。四為病者說法。五為餘比丘說法。六聽法教化。七為供養恭敬大德。八為供給聖眾。九為讀誦深經。十教他令讀誦深經。有如是等諸因。來至塔等。私云。佛法隨機。行藏任時。故有通塞。若外道法。一閉不開。不同外道盡形空處者。濟云。外道一制無開。在蘭若之中。若苦行則終身不許入城。若入則諸外道擯之也。故玄弉法師初發西域歸之前。彼戒日王欲顯弉之德。乃語曰。朕欲大作論場試師。師制。然後放師歸東土。竟於城中。擊論皷。盛集七眾及外道。於恒水邊。令弉登論席。四眾作難。經於七日。獎竟不屈。初從城中。獎與戒日王及戒賢論師同載一船。往趣論場。道逢一外道。於高幢頭立。幢上著盤。其人立上。合掌向日從朝至暗。視日不息。至夜方下。如是終身。獎欲化之。戒賢勸莫往。化不可得。弉往由增誘喻。令入佛法出家。外道答言。我亦知佛法勝我之法。然我祖父相承此業。終無改期。化竟不得。
 
[1017a05] 頭陀名通聚落空野者。謂十二頭陀中。有蘭若冢間二法。要出城邑之外。餘十通空聚也。唯願律師不許此義。謂就處五中。蘭若一處是位。餘冢間樹下等四是別。若在聚落。雖露坐冢間等。不名頭陀也。就食四中。乞食一法是位。若一揣一坐是別。以乞得食。制一揣一坐不作殘食。名為頭陀。若食僧食。縱令一坐一摶等。不名頭陀。然律無此文。但願律師自釋也。
 
[1017a12] 上釋頭陀總名義竟。下明列數明體法也。糞掃衣者。有云。梵言謗藪苟腹擔。此言糞掃衣也。由著法衣有惡易見者。慈云。若有惡起當觀此衣。我今披此衣。寧容造惡也。故遺教云。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周那沙彌等者。案寶梁經糞掃衣比丘品云。佛語迦葉。若有比丘。著糞掃衣。無所貪著。能離慢心。以知足故。諸天龍鬼。常樂欲見此比丘也。釋梵四天王合掌作亂況餘小天。又告迦葉。汝見周那沙彌拾不淨臭穢糞掃中物乞食。至阿耨達池欲浣澤之。爾時有常住諸天。皆以遠迎。頭面作禮。彼諸天等。皆樂淨潔。而取周那沙彌所不淨糞掃衣。而為浣之。令無垢穢。又取浣汁。自以洗身。諸天知周那能持於戒。入諸禪定。有大威德。是故奉迎。恭敬作禮。迦葉汝見須跋梵志著淨潔衣乞食已。欲至阿耨達池。時常住諸天。於池四面。面各五里。遙遮梵志。不令延池。恐以不淨食及以殘食。污此大池。迦葉誰聞是事。於聖法中不懃修學。
 
[1017b05] 善見云三乘聖人皆乞食者。礪云。佛自乞食。且論有四意。一三世諸佛法爾乞食。二為充驅資身長道自行益故。三福利施主及報益故。四為聲聞弟子彷彿成規故。
 
[1017b09] 三以觀他意色心不安者。慈云。若作直歲維那。常觀他綱維及徒眾。喜恐不如法。故自頑色常。或變或動心亦戰恐故也。若無兼味者。喚多有菜蔬為兼味也。或可食中加常之味。故曰兼味。
 
[1017b13] 道側而行次第乞食等者。案寶梁經中文極要。至時引出如寶梁經抄(云云)。得食已作念言此賊食此自食等者。對此文因引涅槃三十四云。佛言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1]兼惡。願必多得。莫令尠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住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1017b24] 七無見頂善根者。如前乞食無盡因。說無見頂報。
 
[1017c01] 佛將釋子去迦毗羅城五十里等者。立云。西國語倒。合是十五里。是翻譯者過也。何有五十里乞食耶。案智論云。佛成道已。淨飯王令諸釋子出家為佛弟子。佛便將釋子。至舍婆提。所以爾者。以其未離欲。若近親里。恐其破戒。故將至舍婆提。令身子目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皆得道果。得道果已。佛將還本國。住迦毗羅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毗羅婆城。五十里。是諸釋子。先遊戲園。諸釋子在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為長。今又從林中來。入城乞食。覺道里長遠。佛知其心。爾時有一師子。來禮佛足。住在一面。以此上三因緣故。佛意說偈。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佛告諸比丘。汝未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減省睡眠。故覺夜為長。又此迦羅婆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為遠。今著衣持鉢。步行疲極。故覺道長。又此師子。毗婆尸佛時。為婆羅門。師子見佛說法。來至佛所。是時大眾以聽佛法故。無共語者。意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禿輩。與畜生何異。不別好人。不知言語。以惡口業故。從毗婆尸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此人爾時意應合得道。以愚痴故。自作生死長久。今於我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大目連乞食為梵志所圍打骨肉爛等者。如增一阿含抄(云云)。舍利弗先入滅度為患重故者。身子滅緣如後明辨。所以先滅度者。三世佛法。第一弟子。皆先佛涅槃。以不忍見佛滅故。又如俗中國王欲遊行時。大臣必先往。故今此中。文明身子先在目連前滅者。為初悟入佛法。身子在前。今涅槃亦在前也。以身子一生恒病風。兼患頭痛。故言為患重。故三界諸天墮淚如雨者。問既言三界。則無色天本無其色。如何得言墮淚。復有經言。無色界天佛邊側立者。答古來解云。無色界天雖無麤色。而有細色。故言墮淚。今解不然。雖可麤細有殊。莫非俱是其色。何名無色天也。唐三藏解云。然無色天。報處實無其色。但以生於彼者。皆是定心相應。故入定之力。變其識故為其色身。故能佛邊側立。或復墮淚(云云)。
 
[1018a12] 由求小食中食後食失半日功者。立謂。是小食。齋是中食。若作餘食法。名為後食。
 
[1018a14] 一揣食者。私云。一鉢食是也。解脫道論節量食者。案彼論第二卷頭陀品中。明十三頭陀。加常節量食。文云云何節量食。若食飲無度。增身睡重。常生貪樂。為腹無猒。知是過已。見節量功德。我從今日斷不貪恣。節量食。謂籌量所食。不恣於腹。除貪滅病。斷諸懈怠。善人所行。
 
[1018a20] 廣有對治者。案解脫道論云。云何受糞掃衣。謂斷居士施。云何受三衣。謂斷長衣過。云何乞食。謂斷他請。云何次第乞。謂斷超越。云何節量食。謂斷於貪恣。云何樹下坐。謂斷屋舍住。云何冢間。謂斷餘勝處。云何常坐不臥。謂離寢寐(云云)。下則一一解。受居士施有某過。受長衣有某過。受他請有某過。乃至貪恣食。屋下住。各有其過(云云)。
 
[1018b03] 七蘭若者。出要律儀音義云。西音阿蘭若伽。此言寂靜處也。智論名遠離處最近三里乃至雜行如第六十八卷中者。如智論抄(云云)。遶祇洹虎吼者。引此文。證僧寺在城外蘭若也。案十誦云。佛在舍衛國。時有虎狼。殺鹿食已餘長。諸比丘見殘肉持還。時虎飢起覓殘鹿。遶祇洹吼聲。佛問阿難。虎何故吼。阿難具答。佛言從今不得取虎殘。犯吉羅。何以故。虎不斷望故。若取師子殘無犯。何以故。師子斷望故。
 
[1018b11] 若僧衣二種蘭若如前明者。謂集僧通局中明僧蘭若界也。隨相護衣戒中。明衣界蘭若也。此明頭陀蘭若及隨四依法者。立明。糞掃衣樹下坐等也。今既能樹下坐。當知隨四依法也。
 
[1018b15] 骨有[1]六百六十毛孔九萬乃至名最空法者。案分別功德論。觀身法者。三十六物。惡露不淨。意得涅槃。何以知之。昔有比丘。蘭若修道。乞食。於江水邊食。食訖澡鉢。時上流岸邊[冗-几+豕]間。有[2]斷死女人。風吹頭髮忽墮鉢中。比丘手執髮。諦視之。訶好。心口獨語。若是馬尾。此復太細。若是男子髮。復太濡細。必是女髮。便生欲念。其髮如是。人必妙好。面如桃華。眼如珠。鼻如截筩。口如含丹。眉如蚰蜒。作是念已。便起欲心。順水尋求。想見顏色。尋求不已。見一女人狐狼已噉。其半身形臭爛。其髮猶存。將髮比之。長短相似。向者欲想釋然自解。復重觀之。此人生時。形容嚴好。今者敗壞。令人得見。我向所起想者。但欲貪身愛欲而生斯念。彼身如是。我復何異。諦計我身。四大合成。福盡緣離。自然解散。覩變心悟。即得道迹。
 
[1018c05] 七不為音聲荊棘所刺者。[3]五謂。在樹下坐。樹上多為眾鳥作聲。躁閙比丘也。樹復有棘刺刺人。今在露地。無此過也。
 
[1018c07] 不令他起者。立謂。隨得處即坐。不假他所讓處。
 
[1018c09] 五不隨身欲者。謂臥者。或欲伸。或欲縮。或倚臥。此名隨身欲也。今常坐故。離此過也。七易讀誦經者。既坐不臥。欲續經即便易也。
 
[1018c12] 十誦開練若續星經等者。十誦五十六云。阿蘭若比丘應知善道途。善知日數。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讀誦星宿經。善知修妬路。毗尼。阿毗曇。善知初禪。二三四禪。善知四果等。延聚落比丘。廣說亦同。案五分云。蘭若比丘。不別星宿。諸賊寄宿。語比丘言。我等眠。欲曉語我。賊小眠已。問比丘言。早晚耶。比丘言尚早。如是三問。夜已際曉。猶故言早。逐賊人至。捉賊將去。便嗔言。比丘若語我早晚。眠不至曉。今被此捉。坐此比丘。因此事白佛。佛言蘭若比丘。眾知方相星宿時節早晚等相。復眾記日月歲數等(云云)。
 
[1018c22] 開用火珠者。由其珠能出火。居日出時。將此珠對日則得火。若是水珠對月時出水。此是因緣之法也。
 
○[4]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1019a01] 上辨衣鉢等儀。乃是資道之要。次顯頭陀軌則。以為勝行之綱。理須敬法重人。庶得光乎至道。此門來意。厥義若斯。又云。始從標宗。終乎頭陀之行。並明眾別之法。法不自立。必有能說之主。復有弘傳之人。法既必藉人弘。理宜加敬於人。故有此篇來也。問云。僧是能敬。像是所敬。致者至也。敬者恭也。然其僧字眾通能所也。文中明僧眾互相恭敬。故知通能所也。今言僧者。取五陰實法假名之僧。像取住持之佛像。即如剃髮染衣白四得戒。位通凡聖。明茲僧也。像者似也。泥龕素畫。住持靈儀是也。文中廣彰敬讓法則。故云然也。問師弟名位。理應先像次僧。今題所標何以先僧後像。解云。夫三寶次第。佛寶在先。法僧次後。謂佛三祇行滿。萬德功圓。捨金輪以出家。坐樹王以成道。此名佛寶。次於仙人鹿野苑中。為拘隣等五人說四諦法。乃至十二部經。即是法寶。彼聞法已。悟解資神。聖命善來。獲果得戒。鬚髮自落。法服隨身。此名僧寶。一期化儀次第然矣。今論教傳東土。僧則居先。以迦竺二士來至雒陽。此即僧為初也。白馬馱經而尋至。即法次也。後時來者。方乃圖畫法身。此則佛最後也。以像斯義。故僧居前。又上來金容法身為佛寶。轉妙法輪為法寶。斷結離染為僧寶。此猶約事明三寶。名為別相三寶也。若論理寶又別。則一體之中具三。謂至覺名佛。至理名法。至和名僧也。戒心疏中辨三寶義。總有四別。一理體三寶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二化相三寶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隣等五為僧寶。三住持三寶者。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賓云。言住持三寶者。初明佛寶者。古人皆言佛塔形像及舍利等。名住持佛。故報恩經等。佛在世時。昇忉利天。安居說法。時憂填王思慕世尊。刻壇為像。佛從天下。檀像起迎。禮拜世尊。世尊記言。汝於來世。廣為佛事。名住持佛。新經論師。依解深密經言。汝化身是如來力所住持故。故取化身為住持佛。今詳。通上二義並住持攝。次法寶者。古今同說。紙素文字所載三藏名住持法。次言僧者。薩婆多論。僧為五種。一群羊僧。二無慚愧僧。三別眾僧。四清淨僧。五第一義僧。於中勝義是真實僧。自餘四種。住持僧攝。准十輪經。無慚愧僧。於我正法。雖如死屍。猶勝外道。能示人天善法之處。我終不聽毀辱打罵。此出家者。三世諸佛慈悲護念。據此經中。無慚之僧。亦有一分名住持僧也。四一體三寶者。唯約心體。義分三相。理實無三。隨相則分。一方以化。故照理邊即為覺義。體離名言即為法義。至理無滯和合僧義也。真諦三藏云。一切眾生有本覺性。即是第九阿摩羅識。以方便修。令此本覺本隱今顯。以為佛寶。即本覺上可軌則義以為法寶。無違諍義為僧寶。唐三藏云。三寶之性。不離真如。真如既是覺之實性。立之為佛寶。即軌則性無違諍性皆不離如。為法僧寶。即涅槃云。若然計三寶常住固真諦。此是諸佛最上之誓願。又云佛即是法。法是僧。僧即是常。常即虗空。虗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法身。(述曰)此即真如義。又淨名經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賢聖亦如也。明先後次第者。初理體三寶者。如前次第。列其先後。若覈其本。證理方具。法寶為初。但理不自顯。託行以彰。故先五分。佛寶居首。又一解云。理由人顯。道假行成。釋尊出世。方聞三寶。還依化相。故理無別(此双制云理体三寶。與化相三寶。同次第耳)。二明化相者。佛先法次僧後。以釋迦初證。唯佛獨尊。非尊不可在初。故佛居首也。大聖雖現。止得動其耳目。至於煩惑。要假法除。次演聲教。用滌心惱。故法次也。教之所及。行是所歸。雖說無證。還同不說。故拘隣會正方僧寶現。此即化儀次第不可乖也。三住持三寶者。僧初法次佛後。由道假人弘。世途法爾。故迦竺初達現僧儀也。述五乘為善因。明三途為惡果。現法儀也。斯法遠大。非凡小之所開。故表畫像於涼臺。推其所說現佛儀也。四一體三寶者。法先僧次佛後。由體是心體。本來無染。妄覆迷倒。故興邪正。今了法本。理實無三。隨相用分。一方行化。故照理邊即是覺義。體離名言即是法義。至理無滯即和合僧義。非法不知。故法居首。非佛不曉故後說。僧居中者。體未純淨。如雜血乳。分有所遣。豈喻醍醐。故不同佛也。明功用者。四寶為言。理寶為勝。由常住故。為世所歸。餘三隨設。體是有法。問心本清淨。非世所染。一體常住。何不為勝。答就理為言。誠如所問。語相為論。穢雜非現。何得同佛所證心源。故涅槃云。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明知行果異俱有也。若住持三寶。末世為勝。理在冥通。但為玄德。世唯相有。假相開通。濁世鈍情。非相不動。約機接俗。故說為勝(至下導俗受三皈五戒中。須引此義略示)。
 
[1020a07] 景者。爾疋云大也。仰者。立謂欽仰也。亦云尊仰也。上瞻曰仰。下臨曰俯。毛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明若時代大大欽仰此佛法。佛法則建立不墜也。慈云。景者影也。欲如來影像被時。應須敬仰。故言斯立也。俗禮命章。立謂。俗中尚有禮儀相敬重也。謂如此致敬之法。先著於俗典之初也。如禮記第一卷。曲禮曰。無不敬也。禮者敬而已矣。敬者禮之本也。由屈敬故。表情盡儀。故曰禮也。又禮者理也。了合於正理。故曰禮也。立云。至如禮記曲禮周禮儀禮。皆備明卑遜揖讓之法。著在禮章中也。以禮章中明即廣敬之儀式。故云俗禮命章也。命者召也。亦云告也。亦云作也。謂此謙恭之法。俗禮中命之作章篇也。說文云。口令曰命。故命字口邊作令也。遜恪攝儀等者。立明。卑遜勤攝威儀。則是道之宗本。故曰始也。字林云。遜者慎也謙也。有云讓也。恪者字林云恭也。敬也。又勒也。謂恭而且勤曰恪也。言爰者於也及也。今言始等者。謂上既謙恭是俗禮所明。今攝儀則是道宗之始也。如律序即云稽首禮諸佛。及法比丘僧。又諸論中。皆先序敬三寶之辭。故曰道宗爰始也。倨慢無知者。上居豫反。說文云。倨者不遜也。慢者傲也。謂不恭敬也。
 
[1020b03] 慚[1]愧二法者。辱彰於外曰慚。羞結於內曰愧。准涅槃云。羞自名慚。羞他名愧。又云。羞天名慚。羞人名媿。案增一阿含經云。佛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謂是有慚愧心也。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知有父母兄弟妻子知識尊長大小。當與猪鷄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共一等。以其世間有二法故。便識別父母尊[2]男等也。汝諸比丘。當如是學。比丘聞已。歡喜信樂奉持。故遺教經云。無慚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1020b11] 此時移情淡等者。謂時遷流入像末。名為時移。人漸[3]洗薄無復禮義之味。名曰情淡。言禮義云亡者。謂相敬曰禮。相讓曰義。又義者儀也。行合禮儀。故曰禮義。今時並無此事。故曰云亡。眉者。慈云高也。如人眉最處於高。喻生高者。名眉[壹-豆+(兀/牛)]也。毛詩云。遐不眉壽。傳云眉壽秀眉也。又云毫眉也。謂老人眉中有豪毛秀出也。又云永眉豪眉。乃言眉老也。乃呼云眉老謂眉壽也。私云。傳曰者。即毛詩傳也。謂毛詩注稱於傳也。又言壽者。年百二十曰壽。明如此秀眉高壽在下行也。台背尨眉者。老之相貌也。指文華為英彥者。才兼十人曰豪。百人曰英。千人曰俊。萬人曰傑。倍萬曰聖。才德兼美稱為彥也。欲明今時小僧能習讀俗書。解作五言文章。以為英彥也。三藏聖教。一事不達。此即滅法不久也。如斯冐罔者。冐(毛盜反)覆也。見毛詩。又貪也。見左傳。就中分二如題別者。謂僧與像為二也。
 
[1020c02] 智論佛從忉利天等者。案智論云。須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竟。還閻浮提。時須菩提。於石室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時佛從天下。故在閻浮提中間。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諸天眾會。先未曾有。須菩提心念。今此大會雖復奇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觀無常。悉知諸法空。空無有實。作此觀時。即得道證。爾時眾人。皆欲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遂復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佛即告尼言。非汝先禮佛。須菩提最初禮我。何以故。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私云。引此文證。令人致禮莫著相也。華色比丘尼者。多論第五云。此女顏貌端正。作優鉢羅華色。此人前世久遠劫時。作婆羅門女。父母家人。入海採寶。是女在後。不能自活。與諸婬女。共在一處。賣色自供。此色貌不豐。無人來往。常自咎責。何以獨爾。時有辟支佛。一切敬仰。有人言。汝能供養辟支佛者。隨心所欲。世世如願。時彼女人。即隨其語。辨美飲食。以優鉢華。覆上奉辟支佛。即發願言。令我世世常作女人。端正無双。為人所敬。無能過此。又願得如沙門所得功德令我得之。是故今世得作女人。顏貌第一。以有願故。今得漏盡。四分中明與母同室(云云)。五分第四云。華色驚鴛。昔與母共夫。今與女同聟。生死迷亂乃至於此。不斷愛欲出家學道。如此倒惑何由得息。便委而去。即往祇洹見諦漏盡。如彼廣說。案分別功德論云。佛於憂填王國說法教化。時三十三天上為母摩耶說法九十日而遂。時蓮華尼欲獨前見佛。時諸國王不見佛。已九十日。皆有渴仰之情。並來雲集。我為比丘尼。不宜在此眾[朿-木+大]之中。即化作轉輪王。將從如聖王之法。諸小國王。見聖王。各自馳散。比丘尼即遂復本形。見佛禮拜問訊。諸王各來見佛。不見聖王。乃知尼化作。謂尼曰。向者見誑如此耶。時尼心念。我先見佛。佛告尼曰。汝自呼敢先見佛。復有先汝見者。乃是羅閱城東山中。須菩提在彼補衣。天語曰。佛來下已。須菩提曰。我為弟子之法。應當往禮。覆自思惟。佛為所在。若金色是佛耶。金復何限。佛言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若解十二因空非造非作。即為見我。正爾遂坐補衣。以是觀之。須菩提為先見佛也。佛告諸法之主制了法空。即是念法。由諸比丘不知大小。乃至三鳥等者。案四分房舍犍度云。佛從王舍城。與諸比丘。詣毗舍離。時六群先佛前往一住處。取得好房。為和上同和上闍梨同闍梨為知識親厚故取得好房。以目連身子不得房宿。宿外埵上。明日佛問身子。昨夜臥起安樂不。身子具答上事。佛即集諸比丘。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諸比丘各答不同。或言大姓。多聞。乞食。糞掃衣。持律坐禪等。佛言。汝等善聽。過去有三親友。豈獼猴鵽(都滑反亦云都談反)。鳥依一尼拘律樹住。彼作是念。我等共住不應不與恭敬。[1]今可推年大小次第尊卑。更相恭敬。彌猴鵽鳥共問象言。汝憶事遠近。象言。我憶小時。此尼拘律樹。我行時觸我臍。象與鵽鳥。次問彌猴言。汝憶事近遠彌猴答言。我憶小時。此樹舉手及頭。象語彌猴。汝生年多我。象與彌猴共問鵽言。汝憶事近遠。答言。我憶雪山王右面。有大尼拘律樹。我於彼食果子。來此便出。即生此樹。彼作是念。鵽生年多我。時象即以彌猴置頭上。彌猴以鵽置肩上。私云。賴得鳥大而象小尊而鳥卑。如何擎戴可勝也。共遊人間。從村至村。從城至城。而說法言。其有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汝等(云云。)若依十誦。結會古今云。爾時鳥者佛是也。彌猴者舍利弗是也。象者目連是也。所以今引此事者。舉下以況上也。今時若不相恭敬無尊卑者。准菩薩戒云。是外道兵奴法也。眾師云。鵽(竹刮反)爾疋云。鵽鳩冠雉。郭璞注云。大如鴿。似[此*鳥]雉。鼠脚無後指。歧尾為鳥憨(呼監反)急群飛。出北方沙漠地也。俗名突厥。崔生蒿菜之間也。
 
[1021b21] 教化人民等者。謂此三鳥獸說法遊行化人也。山林人畜見佛無不傾側者。謂過去中行恭敬故。今感非情之物。亦恭敬也。問山林是非情。何然示恭。答山河大地。是眾生依報。若業善招淨土。業惡招穢境。以是義故。情然感非情。如佛生滅時。地動之相。是情感非情也。又如祥河惙浪寶樹任枝等。
 
[1021c03] 增一云無恭敬於佛者生龍蛇中者。按增一阿含云。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與無央數眾。圍遶說法。時有長老比丘。在眾中。向佛舒脚睡。復有摩耶沙彌年八歲。去佛不遠。結跏趺坐。繫念在前。世尊既見。即說偈言。
 
 所謂長老者  未必剃鬚髮  雖復年齒長
 不免於患行  我今謂長老  樂必先出家
 修其善本業  分別於正行  設有年幼少
 諸根無漏缺  此謂名長老  分別正法行
 
[1021c12] 又問汝等頗見舒脚而睡者乎。此比丘五百世中。恒為龍身。今設命終者。當生龍中。所以然者。無有恭敬之心於佛法僧。若有眾生。無恭敬心於佛法僧者。身壞命終。皆生龍中。
 
[1021c16] 智論云外道是他法故輕佛來至佛所自坐者。案智度論云。佛法中。諸外道出家。及一切白衣。來到佛所坐。外道他法輕故。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眾。身心屬佛。是故立。若得道諸羅漢。如舍利弗須菩提目連等。所作已辦。是故聽坐。餘雖得三道。亦不聽坐。大事未辦。結賊未破。譬如王臣大有功勳故得坐。言三道已下並不聽坐者。謂三果人以德未圓故也。無別菩薩僧者。非謂釋迦佛法都無菩薩。謂其菩薩。皆剃染入聲聞眾中。隱於菩薩之儀。從聲聞之像也。經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等也。
 
[1022a02] 上釋相敬意。已下第二正明對緣是非也。乃至大地無涕唾處者。佛告迦葉。若有比丘。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於此大地。乃至無有涕唾之處。況舉足下足。去來屈申。何以故。過去大王。持此大地。施與持戒有德行者。令於中行道。迦葉。是破戒比丘。不然必報信施。如一毛端。如一分毛。分為百分。破戒比丘。不然消一分之施。況僧坊及招提僧舍經行之處等耶。爾時眾中。有諸淨行比丘二百人。聞說是已。收淚而言。世尊我今當死。不欲以不得沙門果受他信施。乃至一食。佛言善哉。如是慚愧。畏於後世。喻如金剛。若然精進。亦得解脫。堅持戒者。受信施如須彌山。亦然報此信施之福。如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竭盡。而此施主福不可盡。又案梵網經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破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等。即其義也。
 
[1022a20] 初無緣合敬者。立謂。無病患因緣。及非十種非威儀緣者。須各各相敬。大小便不應禮等者。深云。非謂正便利時有人來禮。豈有斯事耶。但是大小便竟。未洗淨。不得受他禮。不得禮佛。應語言我未洗淨(云云未詳)。又食竟未嗽口例之。私言律中無文。但應是正大小便時。義亦無妨也。
 
[1022b02] 嚼楊枝等者。四分律中有三事。在屏處。大小便。嚼楊枝也。既是屏事。故不合加禮也。礪疏引五分云。佛塔前禮比丘犯墮。著一衣時不應禮者。慈云。五條為一衣也。有人云。但著內儭身衣。何妨五條為儭也。
 
[1022b05] 注云我在僧中者。謂在應供僧中也。
 
[1022b07] 一者端正等者。以因禮佛。見佛形像發歡喜心。以此因緣而得端正。二好色等者。以見佛形像。口三自稱號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此因緣得好音聲。三多財報等者。以見如來。而作大施。散香然燈及餘所施之物。以此因緣獲大財寶。四生長者家等者。以見如來形已。心無染著。右膝著地。長跪叉手。至心禮佛。以此因緣。生長者家。五命終生天等者。以諸佛世尊常法。諸有眾生。以五事因緣。禮如來者。便生善處天上。是故比丘。若男子女人。欲禮佛者。當方便成此五功德。當如是學。且禮佛功德雖多。要而言之。得二種益。一者自行。二者莊嚴。從自行故。內長功德。莊嚴眾故。外生物善。
 
[1022b19] 又當念佛恩者。念佛慈悲。塵形六道。化導眾生。歷劫苦行。捨身頭目。至求菩提。教我輩。曾無有倦也。俱舍十八云。菩薩過去。專精經七日晝夜。忘下一足。以妙伽陀讚底沙佛。名為精進圓滿。讚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由此讚故。釋迦便超彌勒九劫。(述曰)天地此界者。總指天上地中。此娑婆界也。毗沙門者。此翻多聞。四天王中北王勝。舉彼王處名多聞室。即欲界初天也。逝宮者。謂梵王宮。色界初天也。逝是死義。外道妄計。梵王為常。呼彼處名曰逝宮也。天處者。無色界[1]無也。外道計為涅槃。今言是眾生所居之處也。上來即是明此娑婆三千界無也。非但此無。十方三千亦復更無。故曰十方無也。以歎佛大丈夫德。牛王德。沙門德。尋地無等德也。念佛經戒者。以依經戒之教修行。識達邪正。從微至著。從凡入聖。皆類此也。又念師僧父母恩者。師僧生我法身。父母育我肉身。故須念也。言同學恩者。謂同學互相率勵。然進善業。故俗云學無朋友。孤陋寡聞。此言實也。然朋友主相成成之道有切磋之益也。又云。生之父母也。成之朋友也。對此須引大莊嚴論明比丘為屠兒事(云云)。
 
[1022c15] 舍利弗辭佛膝行遶佛百匝者。如賢愚經抄(云云)。
 
[1022c16] 二正明相者。謂上是引文證必須加敬。此下正明敬之儀式也。敬則至真齊觀者。立謂。敬泥尊素像。如敬至真之佛不異故。故言齊觀也。攘臂者。攘者却也。將臂却後也。又可將臂上衣向後曰却也。如言攘災者。亦是却災也。遍指聖儀者。謂指於像。云此匠拙太長短等也。
 
[1022c22] 敬人尚自被責者。且如拜官長於床上。豈不被責也。況禮佛耶。今京中小寺時有此事。盡在床上禮佛。曾聞有遊方小師。至食堂中。上床禮上座老僧。老僧即呵責。師從何處來。頓少法用。如何床上禮我。答云。闍梨大於佛耶。闍梨是佛弟子。尚於床上禮佛。某甲在床。禮於闍梨。何爽而以見責。老師當時結舌不作一言。
 
[1023a05] 得代和上禮者。如弟子欲遊行。謂語云。汝若見大德某尊像。為我致禮。其和上即禮弟子云。為我傳禮也。其弟子得受師禮。以受寄也。至彼傳拜。今俗家多有此事。
 
[1023a09] 大論持世經並為眾生故碎身如麻米又如芥子者。案智論第五十九云。若男子女人。自供養舍利。若復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許。與他人。令供養。其福甚多。世尊。見此福利眾生故。入金剛三昧。自碎金剛身。作末舍利。何以故。有人於佛滅後。供養舍利。乃至如芥子許。其福報無邊。乃至苦盡。又按持世經云。釋迦如來勤行精進。是故今日得無上菩提難得菩提。精進不休。至涅槃時。猶發精進。碎身骨如芥子。解散支節。何以故。怜愍未來諸眾生故。起大悲。分布舍利。乃至如芥子。皆與神力。我滅度後。若有眾生應以舍利度者。心得清淨。相傳云。佛臨涅槃時。入金剛三昧。自碎身骨肉。皮囊其上。如沙處囊中。經論並無文可尋。部執疏抄。高云。然佛生日。經論說亦不同。今取一判。依二月八日生為定。謂據其處胎十月。既是四月八日託胎。明是二月八日生。正有十月故也。然菩薩先兜率以三世佛。一生補處菩薩。多生其中。從彼天上。為諸天子說法。發遣諸天。下生人間。擬後受化。菩薩欲下生時。先觀五事。一觀所化眾生機緣熟未。二觀何處國土祖父已來。父母真正。三觀此閻浮提地。何國最中。四觀過去宿世。誰為父母因緣。五觀何時託胎。乃於四月八日。盡乘象王。降母摩耶胎。菩薩於胎中。日三時說法。旦起為色界諸天說法。日中為欲界諸天說法。暮為鬼神說法。既滿十月。於日出時。其母入園遊戲。見樹華可愛。舉右手攀之。菩薩從腋而生。地下有七莖蓮華。乘菩薩足。四方各以七步。以手指天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九龍吐水。浴菩薩身。所以最後身菩薩。取日出時生者。表為眾生作其眼目。開發大明。既生已後。仙人占相。悲淚而不然言。父王問曰。子不祥耶。仙曰吉無不利。道德所歸。世蒙其益。自傷當終不觀佛興。故我悲耳。至年十九。二月八日。[1]後明星出時。天於窓中。叉手白言。時可去矣。即命車匿。徐令被馬。車匿驚問。今時夜半。無有怨敵。被馬何為。菩薩報曰。有大怨賊。生老病死苦也。再三索馬。乃得馬耳。諸天捧馬足。踰城而過。故曰出家。
 
[1023b19] 智論王舍城中十二億家等者。案智論第九卷云。舍衛城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見不聞。佛在舍衛國二十五年。而此眾生。不聞不見。何況遠者(文止此述)。其第三卷復云。舍婆提城九億家。王舍城有十二億家(文直作此說也)。舍婆城即舍衛也。言有訛耳。
 
[1023c01] 傳云佛見僧立者。立云。謂女人相傳此說也。無別記傳(未詳)。
 
[1023c02] 為僧設[2]敬非禮弟子者。謂師犯僧殘。請二十出罪。並是門徒者。亦得致禮。以是僧故。而得禮也。
 
[1023c04] 死屍未葬義准禮之者。立謂。五百問中雖令禮屍。然其約理。別脫之戒但隨其形。形滅戒失。不合致禮。今許禮者。唯通其亡師。餘亡比丘。以非恩造之德。定不許禮也。此解有妨。以四分明文。五眾之塔不得不禮大之塔(云云)。
 
[1023c09] 中含云至俗人家先坐已後禮餘廣如彼恭敬經說者。案中含第十卷中。有恭敬經。明比丘須恭敬事耳。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人(云云)。
 
[1023c13] 目連躬將匠工往天等者。謂佛昇忉利三月安居。為母說法。時閻浮提。渴仰如來。不辨然得見。便請目連往天。貌世尊形影。將下人間。供養如來。夏竟還下人間。此像於三道寶階中[3]匝佛也。釋迦摩其像頂記曰。汝於來世然廣作佛事(云云)。案觀佛三昧經云。佛昇忉利天時。優填王戀慕世尊。鑄金為像。聞佛當下。載金像來迎世尊。爾時金像。從象上下。猶如生佛。足步虗空。足下雨華。亦放光明。來迎世尊。其像合掌叉手。為佛作禮。爾時世尊。亦復長跪合掌向像。時虗空中。百千化佛。亦皆合掌長跪向像。爾時世尊。而語像言。汝於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以付屬汝。空中化佛異口同音。咸作是言。
 
[1024a01] 注云長干瑞像乃至脚趺銘者。私云。謂是趺銘作此說也。今在京師興善寺。此育王女總造七个像。今兩个汎海來至吳中。今現在也。廣[1]像如冥祥記抄(云云)。妬婦之儀者。因說婦夫往蜀道興生取婦來。先婦見之。當即問死。
 
[1024a06] 經像訓世為諸信首反自輕侮威靈焉在者。謂經佛像。[2]金人生信。故曰信首。今末代去聖時淹。聖顏在可得見。今唯有儀像。表示世間。示有所尊。馮此出家。反自不知恭敬。如何使俗人而生信也。且如俗士不孝。必被人斯。今比丘不敬尊儀。同不孝。故俗士則輕侮也。由違背世出世法者。慈云。經像是出世所依之境。今若違背燒毀。是違世間尊敬之法。故曰也。
 
[1024a13] 注云近見有賊劫盜瑞像等者。立謂。是京中興善寺也。中宗孝和皇帝。改為豐國寺。殿內先有一立銅像。寺僧嫌醜。移向龕北面。其像夜行。歸於本處。明旦僧見舊處。謂是人移。恠問徒眾。了無移者。即更送龕北。至明旦。復於本處而見。乃覺神異。後時有賊。夜入欲盜此銅像。忽爾迷悶。不知出處。至曉僧見。問其所來。具答其意。其殿後忽被燒。時人見像躡空而去也。
 
[1024a20] 佛右牙帝釋處者。如佛牙記說(云云)。立云。佛為四牙。一在帝釋處。一在龍宮。一在北天竺烏場國。一在南天竺國(云云)。又云在師子國今東禪定寺者。即是北天竺國者也。當時宋朝鍾山定林寺釋法獻。往西國得來。在江寧。在後隋家被南都。於仁壽年中移來京師禪定寺也。缺盆骨者。濟云。謂是頸下胸前兩夾頸大骨也。其骨不露則有相。今時人此骨皆高起也。案善見云。佛涅槃後。二百三十六年。佛法流通。至師子國中。國王敬信。欲擬起塔。仍無舍利。有一沙彌。名曰修摩那。飛騰虗空。往帝釋處。取舍利。其帝釋處。有二舍利。一者右牙。二缺盆骨。沙彌往覓缺盆骨。右牙留帝釋處供養。帝釋見沙彌來。問言何因至此。答言佛右缺盆骨。與我供養。帝釋[3]竟取戶鑰。開七寶塔取之。授與沙彌。師子國王。平治道路。諸事悉備。王自乘象。手捉白傘。覆舍利上。種種供養。于時大地震動。一切人民並集。其舍利上昇虗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五色玄黃。或時出水。或時出火。如佛在世。神力無異。從空中下。大眾皆見。下王頂上。而便停住。王見是已。喜悅非恒。安置塔中。大地震動。時王有弟。名曰無畏意。與千人俱共出家。國中五百童子。復總出家。乃至有三萬人出家。其王夫人與五百童子女及五百宮人。俱共出家(緣煩不具出之)。優填王造旃檀像等者。案賢愚經云。優填王是拘睒彌國主。波斯匿王是舍衛國主。其舍衛國者。或云舍婆提。並訛略也。正梵音云室羅婆率覩。此云聞物國也。瓶沙王。亦名頻婆娑羅王。是王舍城國主。阿闍世王[4]意其子也。梵摩達王[*]意波羅奈國王也。閱頭檀王。此云淨飯王。意迦毗羅衛國主也。其優填王造像事。如增一阿含經抄(云云)。未若我唐大慈恩寺大帝。為文德皇后。造等身金像。并等身銀像。又弘福寺大帝等身銀像。又福先寺則天造濮州彌勒像銀身一丈六尺。此世帝王敬之極也。慈恩金像。直歲偷作銅。據却當時不覺。今雖覺知。不知誰換。又更有眾多小小金像。至過[5]曰以秤秤之。大不生善。
 
[1024c06] 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者。案僧祇文。亦作此說。名支提者。謂佛在日隨處說法。或山間。或樹下。或俗人舍。但是曾說法處。皆曰支提。注云廟者貌也者。謂立先人形貌之像。以置其中。故曰廟也。
 
[1024c10] 初起偷婆治故寺受梵福量者。如增一阿含經抄(云云)。又云六欲初禪比一梵王功德等者。此約上界。福漸勝也。且如盡閻浮提一切珍寶。及人民聚落。國王福。不直帝釋一草履之價(云云)。
 
[1024c14] 注云執金剛菩薩者。私云。今門下樓至如來形是也。由執金剛之杵。後時人號金剛耳。用金寶等器盛者。私云。一切凡僧聖僧。在生皆不得捉寶。死後皆得寶器供養。何以故。為舍利弗於本村滅度已。村人種種供養。白佛。用何等器物盛之。佛言。聽用寶器盛之。良以死以戒謝故也。香泥作手輪像者。立謂。香泥塗地為滿荼羅。或作佛手形。或作輪形。或可作如來手足中之輪像也。以華香供養其上。
 
[1024c22] 注云中國伽藍門皆東向者。此方則尚南。彼方則貴尚東也。注云由彼國東北風多故者。此明中國厨廁置西南。為東北風多。令吹烟塵。廁中臭氣。從西出不熏僧院佛院也。注云神州尚南為正陽者。此震旦國通名神州。於其中心[*]意洛陽。是神州赤縣也。故洛州周公城內。有測影臺。土圭量。又五岳中嵩為中岳也。此土用南為正陽。正陰以陽則主生。故尚南方為勝也。
 
[1025a06] 若見鳥獸踐蹋毀壞要當塗治掃除等者。雜寶藏經云。昔有一比丘。死時將至。會有外道婆羅門。見相是比丘知後七日必定命終。時此比丘。因入僧坊。見壁有孔。意便團泥。而補塞之。緣此福故。增其壽命。得過七日。婆羅門見恠其所以。而問之言。汝修何福。比丘具答(云云)。
 
[1025a12] 盛德法師造寺誥者。立謂。是靈裕法師也。後無所壞者。有云。離市傍府側等難處置寺。寺則久固不壞也。而限外無儀式等者。慈云。如結淨地處所無碑碣等表示。若准祇洹圖經。凡寺所立之物。皆有所表。如寺外有池。表有定水。池外邊有墻。表有持戒弟子。一一表示。故云限外無儀式表相令人知故也。祇[1]洹圖中。凡立木石土宇並有所表者。此是唐三藏玄奘法師於西國得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無為。造寺圖樣來。其中大有法式。寺內有三十六院。院別標名。並是梵天工匠所造。其藍中別院。佛院塔院僧院。各竪表剎。或立碑牓。云是某院。皆立木石等作表。謂有所表彰。令人無識知相別也。又云表者。如上所釋訖也。影覆邪術禽獸畏威者。案法顯行外國傳云。佛昔與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處。起精舍。舍高六丈。中有坐佛。其道東有外道天寺。名曰影覆。與精舍俠道相對。亦高六丈。所以名影覆者。日在西時。佛精舍影則映外道天寺。日在東時。外道天寺影。則北映終不能映佛精舍也。有婆羅門。常遣人守天寺。燒香燃灯供養。至明旦其燈輙移在佛精舍中。諸婆羅門恚言。諸沙門取我燈。自供養佛。後於異時。婆羅門夜則伺候。見其所事天神。持燈遶佛精舍三匝。供養佛已。忽然不現。婆羅門。乃知佛神大。即捨家而入佛道也。問若如前解。禽獸畏威。如何以消。解云。此句是汎舉平常一切伽藍有如法處。鳥雀亦不敢干踐也。
 
[1025b12] 注云置冢澡浴者。謂有無識官人常來僧浴室內浴也。
 
[1025b14] 注云文候敬干木者。周末六國時。魏國王。號文候。時國有賢人。姓段名干木。隱居不仕。文候往見之。殿膝脚痺不敢申。王曰。寡人富於財。干木富於義。寡人貴於官。干木貴於德。不受寡人之財。不榮寡人之位。寡人脚痺而不敢申。于時秦欲伐魏。聞有段干木。乃不敢加兵於魏。以王有德故不可伐也。故書云干木在魏秦人罷兵。又文選左太仲詠史詩云。吾希段干木。偃息蕃魏君。吾慕魯仲連。談笑却秦軍。故云古者國有賢人。外則不伐也。又案同賢記云。干木者六國時晉人也。姓段字干木。少而貧賤。鋤刈為業。後遊西河。師事子夏。養德不言。心通六藝。魏文候敬其才德慕欲官之。於是嚴駕。往造其家。干木聞之。踰墻逃避。文候軾敬其廬。然後而還。僕曰。干木布衣之士。君軾其廬。不亦過乎。文候曰。干木不趍世利。而棲大道。隱居陋巷。聲馳萬里。行依於德。未有肯以易。寡人光于世。干木光于德。寡人富於財。干木富於義。蓋聞世不如德。財不如義。吾敢不尊賢重道也。有頃文候召干木曰。子欲官則宰相。欲祿則萬鍾。可助寡人治國也。干木曰。既授吾宦。又責吾禮。屈己接人。不亦難乎。欲治國者。政信敦行。而國自治。何用吾也。文候敬納其言。更不相[2]通。行路歌曰。吾君好政。干木之敬。吾君好忠。干木之隆。於後秦人興兵。欲來攻魏。司馬康諫曰。段干木賢者。魏王禮之。天下無不聞知。有禮之國不可加兵。秦伯乃止。魏得安寧。注云似劉氏重孔明者。劉備也。[*]意三國時也。謂魏主曹丕都鄴。今相州是也。昔號魏都。吳主孫權都江寧。昔號吳都。劉備都蜀。昔號蜀都。世號三都。鼎足而治。蜀有智將。姓諸葛名[3]高字孔明。為王所重。劉備每言曰。寡人得孔明。如魚得水。後乃劉備伐魏。孔明領兵入魏。魏國與蜀戰。諸葛高于時為大將軍。善然謀策。魏家唯懼孔明。不敢前進。孔明因致病垂死。語諸人曰。主弱將強。為彼所難。若知我死。必建彼我。吾死已後。可將一帒土。置我脚下。取鏡照我面。言已氣絕。後依此計。乃將孔明置於營內。於幕圍之。劉家夜中領兵還退歸蜀。彼魏國有善卜者。意轉判云。此人未死。何以知之。蹋土照鏡。故知未死。遂不敢交戰。劉備退兵還蜀。一月餘日。魏人方知。尋往看之。唯見死人。軍兵盡散。故得免難者。孔明之策也。時人言曰。死諸葛亮怖生仲達。仲達是魏家之將也。姓司馬名仲達。亦云死諸葛走生仲達。其孔明有志量。時人號為臥龍。甚得劉氏敬重。注云唯得大坐鎮之以道者。如賓頭盧見國王不起事。如律第五十卷出斯緣(云云)。因制大小犍度。是此文也。上釋第二十二僧像致敬篇義竟。
 
○[1]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
 
[1026a10] 前篇欲匡時法。故須敬法重人。致有三寶敬儀。制令五眾修奉道美。俗寔曰淨田。俗有請福折延。理須訃接。脫虧軌度。納醜招譏。故此一篇。備明儀則。有召方臨。稱為訃請。對時立法。目為設則。故曰也。立云。訃請兩字。義含道俗。謂俗來延請。僧[*]意往訃。既開往訃。須有軌儀。故曰設則也。
 
[1026a16] 夫昏俗多務慧觀難修者。立謂。俗人煩惑熾然。於真如理觀不[*]然曉了。故曰昏俗。加復治生事務。繁雜多途。不可令修定慧觀照之解。故曰慧觀難修也。制營福分等者。謂慧照既非其分。且修福業。使獲報人天。且免三塗之苦。故言用接等也。即如下文云。由俗網繫。靜業難繼。道門閑預。得專勝行。故分二途。即其義也。而施乃雜繁皆多設食等者。立明。施通四等。或以衣服臥具資生所須。田園器物等。並須惠施。而今就繁數者。不過設食。此門來意。正明對食請。以立其儀也。每於訃請有違教法乃至反招苦趣等者。正明比丘對施之時。威儀失則。不[2]然軌生物善。何[*]然消灾拔苦。特由進止乖方。坐立無准。招俗輕侮。不[*]然於三寶境界深起敬心。緣此輕蔑。皆墮地獄。故曰反招苦趣。
 
[1026b06] 須立維那者。出要律儀音義云。舊譯曰毗訶邏波羅。毗呵羅者寺也。波羅者護也。謂護寺也。賓云。梵名羯磨[掐-臼+也]那。羯磨是事。[掐-臼+也]那是授。謂是事授。言中顛倒。若迴文者。應言授事人也。謂於諸事。指授於他。舊言維者維持綱紀也。那者梵音之略。梵漢合說。故言維那也。又云悅眾。本音波邏等者言悅眾。還是出要律儀音義云。持律者言。維那名悅眾。聲論云。本外國音。應言波邏。此翻次第。次第者。更[3]遠知僧事故也。
 
[1026b14] [4]佛令却之為未來比丘故者。立謂。未來比丘既不[*]然具修禁戒。豈然消茲供養也。佛知今日僧尼德薄。故預立斯方法。以軌將來也。
 
[1026b17] 鬼子母食呪願取者。案彼論。自問云。鬼子母食可食不。答呪願然後可食。作此訖人情解難。
 
[1026b19] 依梵網經別請物者即盜四方僧物者。案梵網經云。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盜十方僧物入己也。又云。若別請者。是外道法。七佛皆無別請法。若出家菩薩欲作福田。而別請者。犯輕垢罪。仁王經亦呵別請過者。案仁王般若經下卷云。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濁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龍八部。國王大臣。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制法。制我弟子。不得修道。制眾安籍記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兵奴為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親善比丘為作齋會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爾時正法將滅不久。復告大王。我滅度後。未來世中。四部弟子。諸小國王。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轉更滅破三寶。如師子身中虫自食師子。非外道也。十誦善生雖別請五百羅漢等者。案十誦文中。乃是鹿子母。別請五百羅漢。皆神通。有從窓中入者。有從空中來者。有從座中自出者。佛語阿難。不如僧中請一比丘。其福勝彼(云云)。今鈔言善生等者。十誦文中不見有善生。但有鹿子母耳。其善生經中自有別緣。謂佛教善生長者。若供養時。深信僧中多有功德。平等奉施。得無量福。是故我鹿子經中。告鹿子母曰。雖後別請五百羅漢。猶故不名請僧福田。若然僧中施一似像極惡比丘。猶得無量福德果報。如飲大海則飲眾流。唯除惡戒人者。謂僧尼犯四重八重。名惡戒人也。諺言諺(宜箭反)說文云傳言也。謂傳世常言也。案要覽云。晉武帝時。泰山人羊祜字叔子。為晉大傳。言曰。[5]泰為德首。慎為行基。無傳不然之談。無聽毀譽之語。凡欲結交。莫若德義。借念時歸。貸念早償。此雖小事。廉耻之本也(此雖碎小不可忽也)。借念時還者。謂借貸他物。念欲早還。若見彼索。大成可耻。事雖是小。損辱尤深。今字義亦爾。事雖是小。不可不解者。大損形望也。僧祇道中行念至某精舍當食若過餘處悔過者。謂比丘欲向某伽藍。心念至彼當食。忽然餘處而食者犯吉。故言悔過。謂悔吉之過也。若值彼僧受請隨去無罪者。謂當時雖念往某寺食。中間有人請僧食。既至彼已。逐彼寺僧次去者無罪。又解。謂中道過餘寺。值其受請之次。隨去無道。准理並得也。
 
[1027a07] 二明往訃法者。其中云上座應在前行。今時維那差數須報。上座云。某甲房中某甲若干人。是去者。其上座知已。臨去時喚之。集門首。一時雁行而去。勿前後而去。施主不喜。亦不生善。知之。不可具錄。如請賓頭盧法者。如請賓頭盧經抄(云云)。
 
[1027a12] 不得坐處窄狹排蹙在地等者。此明坐具既少。致有斯過。今為貧窮俗士。雖請眾僧。床敷鄙陋。全不生善。非但輕賤三寶。亦乃福德減少。此則不如送供於寺。亦使眾僧無惱。故賢愚經中。有長老設供養。便作是念。佛言供養之福。隨因受報。若請眾僧就舍供養。妨廢行道。道路寒暑。來去懃勞。若後受報時。要當思慮。出行求逐。乃然得之。若就往奉供。後若受福報。便即自然坐受。
 
[1027a20] 左面比丘右面清信士者。立謂。引此文證上文尼不得與僧同處食也。借如俗人女婦尚自不出園庭室。對宿德之前。端坐喫食。雖即剃髮為尼。仍是女位。豈得頓即無識不避羞耻。更復與僧交語。未足可論。撿諸經論。無有尼等對大僧前同坐而食也。案長含第二云。佛於竹園精舍。詣巴連弗城。既至巴連樹下坐。時有清信士。聞佛與大眾。遠來至此。便往禮拜。請佛說法。佛與說法。即受五戒。便請佛設食。自白時到。佛與大眾。詣彼講堂。澡洗足已。處中而坐。時諸比丘。在左面坐。諸清信士。在右面坐。又按大愛道比丘尼經云。比丘尼若受檀越請食。當如法行。當如法食。有三事。一者不得與大僧共會坐而食。二者不得與優婆塞共會坐食。三者不得貪持食用啖年少憂婆塞也。比丘尼。若於道上。見大比丘若沙彌。平等視之。當直作禮而去。不得與相視顏色。若觀顏色者。心為不淨。不得問訊起居。欲至何所。若相問訊者。必有情熊起也。
 
[1027b13] 摩訶羅坐不正等者。案僧祇云。摩呵羅坐不正者。應語正坐。若不覺者。應語言正汝衣。復不覺者。應語言摩呵羅覆汝形體等也。
 
[1027b15] 聽上座八尼者。謂尼單墮中制故。僧須準之。
 
[1027b16] 賢愚經蛇金乃至富那奇中說者。此二緣各如賢愚經抄(云云)。
 
[1027b18] 經律多有唄匿比丘者。出要律儀音義云。唄匿者。持律者云歌誦。亦應云贊偈。今謂。此是鬱鞞國語。唄翻為止。匿翻為斷。又云。唄翻為止。匿翻為息。唄翻為止。謂止一切惡也。匿翻為斷。能斷諸煩惱。又云。息者息諸勞務也。十誦諸天聞唄心喜等者。案十誦云。有一比丘名跋提。能唄得第一。是比丘聲好。白佛言。世尊願聽我作聲唄。佛即聽之。佛言唄有五利。一身體不疲。二不忘所憶。三心不疲勞。四聲音不壞。五語言易解。復有五利。一身不疲極。二不忘所憶。三心不懈惓。四音聲不壞。五諸天聞唄聲心意歡喜。
 
[1027c04] 凡竪褒揚貴族者。凡謂凡庸人也。竪者小奴子也。至如蒼頭竪子。皆小奴之通號也。貧賤逾鼎食者。立謂。國家宰相擊鐘陳鼎之食。故曰鼎食。如夏時天子殿前有鼎。中有九鬲。用表九洲。各置食於中。至大歲日以火爨之。有前熟者。意表此洲其年豐熟。若齊沸者。[*]意天下太平。若有前沸者。其州即有人作逆。其食是三公九卿大夫已上。方得其食。明今讚賤。云人但可隨時呪願。豈得同鳴鐘鼎食。食家願言也。逾者過也。此言過言也。成實云雖是經法說不應時名綺語者。案成實論云。若作實語。義不正故。名為綺語。又雖是實語。以非時故亦名綺語。又雖實而時。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亦名綺語。又雖言實而時。亦有利益。以言無本末。義理亦不次。名綺語。以痴等煩惱散心故語。名為綺語。
 
[1027c18] 若新舍成就估客欲行及以取婦等者。案祇云。若入新舍設供者云。
 
 屋舍覆陰施  所欲隨意得  吉祥賢善眾
 處中而受用  世有黠慧人  乃知於此處
 清持戒梵行  修福設飯食  僧口呪願故
 宅神常歡喜  善心生守護  長夜於中住
 若入聚落中  及以曠野處  若晝若於夜
 天神常隨護  若估客欲行  設福者應言
 諸方皆安隱  諸天吉祥應  聞已心歡喜
 所欲皆悉得  兩足者安隱  四足者安隱
 去時得安隱  來時亦安隱  夜安晝亦安
 諸天常護助  諸伴[1]皆賢善  一切悉安隱
 康健賢善好  手足皆無病  舉體諸身分
 無有疾苦處  若有所欲者  去得心所願
 
[1028a08] 及以取婦者施會應言。
 
 女人信持戒
 夫主亦復然  由是信心故  能行修布施
 二人俱持戒  修習正見行  欲樂共作福
 諸天常隨喜  此業之果報  如行不賷粮
 
[1028a12] 若復出家者設會呪願應言。
 
 持鉢家家乞
 值嗔或遇喜  將適護其意  出家布施難
 
[1028a14] 五分佛呪願賈人者。案五分文。佛初成道。有五百賈人。其中大者有二人。一名[2]離謂。二名波利。奉佛麨蜜。四天王。献佛石鉢。佛受四鉢。按之合成一鉢。受賈人麨蜜已。便呪願去爾。一如鈔引。因果經呪願云。今所布施。欲令食者。得充氣力。當令施者。得色得力。得捨得喜。安快無病。終保年壽。諸善鬼神。恒隨守護。飯食布施。斷三毒根。將來當獲三堅法報(身命財為三堅)。聰明智慧。篤信佛法。在在所生。正見不昧。現世之中。父母妻子。親戚眷屬。皆悉熾盛。無諸災恠不吉祥事。門族之中。若有命過墮惡道者。當令以今所施之福。還生人天。不起邪見。增進功德。常得奉近諸佛如來。得聞妙說。見諦得證。所願具足。爾時世尊。呪願[3]說已。即便受食(西塔每言。准此經文。先呪願訖。下佛僧二盤)。
 
[1028b03] 摩訶羅者。羯磨疏云。此外國語。此翻為殺者。能損眾生法身慧命也。有云。摩呵羅。此翻伽斗也。老年出家曰伽底死。慳痴曰斗(未詳)。賓云。摩呵羅者。此翻無知。或言老年也。被七棒打等者。如雜寶藏經抄(云云)。淨衣踞坐乃至如是能防眾戒者。謂既不在床坐。離與四歲已上比丘同坐之過。亦離足食之過。故言能防眾戒。
 
[1028b09] 九累髀並犯吉羅者。以因踞坐九法。各犯一吉傳云西國僧寺鬼神廟者。傳謂歷國傳也。晉朝釋法猛遊外國記云傳也。鬼神廟者。鬼子母廟也。如歷國傳抄(云云)。相承云。北地一僧。晚頭喫食。令童子下食。童子令出生。師答云。非是時節。何處有眾生來喫。不須出生。童子言。或有無慚愧畜生。晚頭還食。師因改志。終身而不夜食也。伽藍神廟者。謂護法善神。護僧伽藍也。餘比丘不出者。立謂。中國每日僧食之時。送此三處。食竟。諸比丘不更出其眾生食也。私云。近有見鬼云僧說云。每僧食時。無量餓鬼。總在階前。若堂中有持戒僧。及名稱大德。鬼即敬之。不敢入堂。若無此僧。鬼意。上階床。掣奪五眾飲食。若前出生飯已。其鬼更不來。故知今時。要須出生。鬼在階下。若聞堂中僧觸器聲。鬼皆驚走倒仆。經無量時悶絕。故佛制戒不得觸器者。意在此也。令出如指甲者。謂出生飯如指甲許大也。案智論第三十二云。鬼神得人一口食。而千萬倍出。(述曰)今若出生。即得福田無邊無量也。為亡人設食等者。謂俗人設王虗食。若生餓鬼中。得其祭食。若生餘趣不得。各受餘趣食也。謂各不同故。但作施心。應得福善。
 
[1028c05] 雜含中廣明此事若親族不生入處中等者。案雜阿含云。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一梵志來問佛言。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彼得受不。佛言。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所施食。若生畜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然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所施之食。梵志問。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中者。我所施食。誰應食之。佛言若有諸餘知識。生此中者。當得食之。梵志問白。若我復無餘知識生此中者。誰應食之。佛言。若無親族。及知識生此中。其信施者自得其福。梵志又問。如何自得其福。佛言。謂汝死後生象馬等中。以彼曾施故。亦得受此福報。若生人天道中者。由前行施。坐受其報。是名施者行施。施者受報不失。梵志聞已。歡喜奉行。濟云。言入處餓鬼者。謂生中陰名入處也。若生中陰之餓鬼。得入處。若父母六親。生餓鬼道。但生入處餓鬼。及到報處之餓鬼。俱得祭食。若生地獄畜生人天等趣。不得祭食。以其報處自有食故。其生六道者。俱有中陰。若生地獄中中陰。頭倒向下等。如新翻俱舍頌云。天首上三橫。地獄頭歸下等(云云)。乃至施主生六趣中者。此明如上梵志問佛。若無親族知識。生餓鬼中。誰應食之。言汝自後時隨生六趣中。當受其福也。故知若有福業。隨生六趣。各不失之。今時亦須作其福業也。
 
[1029a05] 半果經育王施僧半菴羅果者。應師云。菴摩羅。是外國之樹名也。此土未翻。羅什云。其果似桃。舊譯云酢味果者。止得其味。非得樹名也。私云。東都華中。曾見云。亦得其果。食竟。狀似梨。兩頭銳。中央兌味美也。其育王半果施僧事。亦曾撿半果不[1]果。如育王經說(云云)。
 
[1029a11] 五分尼請處未唱隨意食口口提者。謂唱隨意食者。是等供之別名耳。此明尼至俗家。食處未唱等供食者。咽咽得提。舍利弗食好食羅云白佛佛令唱等供者。案十誦云。舍婆提國有一居士。請僧設食。居士自以水。上座中座。多美飲食。下座及沙彌。與六十日稻飯。并胡麻滓。合菜煑之而食。食竟出去。時羅云作沙彌。後以到佛所。住一面立。諸佛常法。比丘食後。如是勞問。飲食飽滿不。羅云言。得者足。不得者不足。佛問。以作是語是。羅云具說上事。是時羅云少色力。佛知故問。汝何以少氣力。羅云偈言。食胡麻油得大力。有食蘇者得淨色。胡麻滓菜無色力。佛天中天自當[2]起。五分中羅云說偈報佛言。食蘇者有色。食油者有力。若食滓枯羮。無色復無力。佛知故問羅云。是僧中誰為上座。答言我和上舍利弗。佛言。比丘舍利弗食不淨食。舍利弗聞佛呵言食不淨食。即吐却食盡壽斷一切請食。常受乞食。佛呵舍利弗已。告諸比丘。從今應以上座法。云何上座法。若聞揵搥聲。若唱時到聲。疾往食處。若施主與食。不應前食。待得遍聞等供聲。乃食。下文說尸利仇多緣。廣不錄。不如大莊嚴論中明者好也。
 
[1029b07] 增一諸王設供自手行食等者。案增一云。明頻婆娑羅請佛及僧。還宮設百味食。手自斟酌訖。佛為王說法。王甚歡喜。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等。時會聽者。皆得道迹。
 
[1029b11] 僧跋者眾僧飯皆平等者。出要律儀音義云。持律者云。此言等供。或有說者。僧跋自是一種法。等供自是一種法。十誦乃云等供。四分云等得。彌沙塞律云。要須等得。然聽食。又云僧多上座不[*]起等得食時。佛言應高聲唱僧跋。就如是證。應言等供。但求文旨。意解不同。今謂此應是等供。若准尸利毱多。疑試佛事。此僧跋之詞。乃是欲令施者等心供養。平等心。近於無相故。彼以平等供。此以平等受。[3]受彼我等心。是以故能消除毒害。所以如來呪願言。婬欲嗔恚痴。是世界中毒。佛有實法。除一切毒。實法豈非無相心。以等心供養。稱彼等心。然後乃食。彼我清淨。所以無毒。諸佛受施。恒令施主心平等。猶如瓶沙王以竹園施佛。佛時未受。令王更作如是心。施佛及僧。佛然後受。以是義推。應是等供。非是等得。異部中以為等得者。應是持律者意耳。又云僧跋與等供。此唯應是胡漢語外國之僧足眾也。跋是大。大云眾。皆是平等[4]云辭。今言僧跋云是等供。於俗家先以水後下食者。此上是賢愚經云爾。若案五分律文。凡是施供處法。言食畢以水。無有食前以水事也(云云)。今時有人。不許食後以水迷矣。洗鉢訖然後為俗人說法者。立謂。中國每至食家。先以水受食。食竟方為說法。此方道安法師立儀。令在食前說法讚經呪願等。將為要便。以為生善故也。
 
[1029c10] [5]上釋第八食竟收斂法訖。從此已下正當第九達嚫法也。施衣名為達嚫(叉觀反)。經中或作大[打-丁+親]。梵言訛也。案尊婆須蜜論。亦作檀嚫。此云財施。解云。報施之法名曰達嚫。導引福地亦名達嚫。又西域記云。正言達嚫拏。或言駄器尼。以用名手受。受他所施。為其生福故。從云立名也。
 
[1029c16] 乃至一偈(其文如受食法)者。即上所引律文云。若為利故施。此利必當得。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1029c18] 律中令說契經者。以經契理契機。故曰契經也。謂契會中道之理。可為俗人說斯之法也。上釋第二十三訃請設則篇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三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1]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1030a07] 上篇訃請設則。對食立儀。既荷以事資理。須報其法藥。故俯提弱喪。引悟迷方。使獲益資神。相須義立。則彼此齊利。得無孤負。茲篇來意厥旨若斯。言導者引也。謂是化導俗人之方法。故曰也。有本作道字者。謂以道俗相須。故云道也。謂是道人[2]凡俗之法也。濟云。導是能化。俗是所化。能所通舉。故曰導俗化方篇也夫道俗相資者。此謂俗人求福。故以四事供養。則是財施。道以化之歸戒令生信樂。即是法施也。有逾影響等者。逾由過也。道俗相假。過於影響。影假其形。響假其聲也。影必應形。響必應聲。道必假俗。俗必藉道。互相資成。義不孤立。道則待俗食以資身。俗則資道法以練神。以僧非貯畜之家。非俗何由活命。俗慕三歸五戒。以作人天之因。則非道無以能。故曰也。雖形法兩別者。立謂。俗形則靴衫冠帶。道形則剃髮染衣。俗法則是仁義禮智信。或五八之戒等。道法則戒定慧品。故言形法兩別。以形與法曰兩。各不相同稱別。而所趣攸同者。攸是所也。此明道俗形儀雖異。若能勤行不已。取其終至趣極。皆到涅槃常樂。故言趣同。趣者至也。即肇論云。服像雖殊。妙期不二是也。沙門者。此云息心。亦稱寂志。道緣須立者。明比丘既在世間欲修道者。要須其資緣。方能進道。故曰道緣須立也。若不假彼外護無附法心者。謂俗能四事供給於僧。賴此以得進道。此是假義也。若闕衣服湯藥。則不能修道。故言則無附法心也。
 
[1030b07] 凡厥施化止在喉心者。欲明末代比丘不閑教網。雖復當人[3]犯物。然情暗律儀。說自胸臆。曾無典據。故曰出喉心也。乃是肚傳(去聲)。濟云。如落華師。及古來謂諸愚僧。為他受五八之戒。元不解受翻邪三歸。或非指說五八之相。為得戒時節如此。施化皆是出喉心也。皆是事起非法言成訛濫也。都無詮述者。詮是教也。既[4]說典據則闕能詮之教。能詮之教既闕。所詮之行何從也。
 
[1030b15] 箴誨未聞者。箴由誡也。亦是治也。世醫之箴。以治人病。今立此教。喻其箴。以治愚病也。誨者示也。謂昔來與他受五八戒。不閑成否。是出家人病也。
 
[1030b18] 諸大檀越者。檀越梵音。此翻為施主。聲論云。他那波底(都私反)。他那翻為施主。謂施主也。醉栴陀羅者。汎爾旃陀。尚稱殺者。更加醉亂。義不待言。案經音云。旃陀羅。或云旃荼羅。此云嚴熾。謂屠殺者。種類之名也。一云主殺人獄卒也。案西域記云。其人若行時。則搖鈴自標。或拄破頭竹。若不然者。王即與其罪也。
 
[1030b24] 謂五分十二因緣者。私云。五分法身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是深法也。男女之音者。謂隨方立忌。諱男女隱惡事之言也。然出言對俗士。須知輕重。如晉有僧與一沙彌。往鄭玄家乞食。打門喚鄭玄。遙問是誰。乃答言阿師耳。鄭玄曰。汝自稱師。他誰師汝。即出看之。乃是闍梨。問言闍梨背後乃是何小僧。答云。是我弟子。鄭玄曰。汝弟之子耶。頭盧邈賴(於卓反)一似阿伯。又應為眾說猒患法遠離法觀身苦空無常不淨等者。案毗尼母論文中。明其法師說法之時。應當次第隨順說法。為猒患法遠離法。令前人心生歡喜。求於解脫。速得涅槃。若說法比丘。復應常念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莫使有絕也。私云。言猒患輪回二十五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等八苦也。又猒患此身三十六物不淨臭穢難調難養等也。言遠離法者。謂遠離愛染及喧雜之境界。及遠離惡覺也。按成實論惡覺品云。何謂欲覺者。謂依欲生覺。於五欲中。見有利樂。是名欲覺。親里覺者。由親里故。起諸憶念。欲令親得安隱樂。若念衰惱則生愁憂。若念與親里種同事名親里覺。行者不應憶念此覺。以本出家時。已捨親里。今依此覺。則非所宜。若念親里。則唐捨家。家屬空無所成。又與親里和合。則不能增長善法。當念一切眾生生死輪轉。無非親里。何故偏著。又生死中為親里故。憂悲啼哭。淚成大海。今復貪著。則苦無窮已。不死覺者。作如是念。我徐當修道。先當讀誦修多羅毗尼毗曇雜藏。廣誦外典。多畜弟子。牽引善人。供養四塔。勸化眾生。令大布施。後當修道。名不死覺。行者不應起如是念。以[1]無死時不定。不可預知。若營餘事中則命盡不得修道。後將死時。心悔憂惱。更何逮及等。又覺觀皆須遠離也。
 
[1031a05] 善解一字者。即是律字也。此之一字攝一切行得盡。謂能詮量輕重開遮如非之相。故曰善解也。若為利益眾生至非法處聲聞不應為者。此謂大乘菩薩。內無染濁。行逆化。示同眾生。具行十惡。若聲聞人。力所未堪。則不可行也。且如蓮花在水水不能污。以紙投水水不染良難。案如意三昧經云。有三人得反常行婬欲。謂佛菩薩羅漢。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間故。如佛入波斯匿王母宮中行欲。何以然者。佛觀見此母有緣。又以王自請佛化其母多欲故。王為覓種種男與母。王恐母當來墮地獄。故以佛示行內心無染。不同凡夫等人。其餘地前菩薩。皆不得作。要須離境。不得附近。何況凡夫。如經中為凡夫為喻。謂身口如金。業思如水也。境如薪。內有煩惱火。與境薪相應。不能不沸。即須提那子者是也。今人行欲云我無染。飲酒食肉云無貪心。何乃太妄也。
 
[1031a20] 有問命終徒勞耳者。案長含第三云。爾時阿難閑靜處思惟。此那陀村有十二居士。今者命終。為生何處。復有五十人命終。復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作是念已。往問世尊。唯願解說。佛告阿難。其十二居士。斷五下分結。命終生天。於彼即涅槃。不復還此。其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婬怒痴薄。得斯陀含。還來此世。盡於苦本。其五百人命終。斷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生。盡於苦際。復告阿難。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恠。若一一人死。亦問我者。豈非擾乱耶。阿難答言。實爾世尊。實是擾乱。
 
[1031b06] 三千云入他房一於外彈指等者。案三千威儀云。有五事應相入室。一問訊。二病瘦往瞻視。三問經。四有所借。五眾人使往呼。往有五事。一者當於外彈指。二入當脫帽。三當作禮。四當正住人教坐乃坐。五不得[2]妄持經入。問經有五事。一當如法下床問。二不得共坐。三不解直當問。四不得持意念外因緣。五設解當頭面著地作禮反向出戶(上言問經是一箇段文首不得連連)。
 
[1031b13] 聽說十二部經者。新譯經論名十二分教也。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誦。五自說。六因緣(亦名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立章門。廣解如賓抄第三云。一修多羅。此曰契經。二祇夜。謂重頌經也。前有長行後更偈。三和伽羅那。此名授記。四伽陀。此名孤起偈經。五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說。謂不由諮請。如來自說律名句經。六尼陀那。此名因緣經。七阿波那。此言譬喻經。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經。謂說古事。如云拘留孫佛法名甘露皷等。律名善道經。言甘露皷者。以其說法滋人。義如甘露。以應機故。故言如皷。九闍陀伽。此云本生經。謂自陳己報。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即大乘也。十一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十二憂波提舍。此云論議經。然大小隱顯。故說十二。謂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若大小有無互顯。各有九部。謂大乘中。除因緣譬喻論義也。小乘除方廣授記無問自說。故各九部。大小具義論之。各有十二部也。然何故大乘有時說九。以根利故。何故小乘有時說九。以教淺故。
 
[1031c07] 莫非時說者。謂不是合說之時也。案涅槃第六云。莫非時說者。疏云。悟時未至名非時說。佛昔一時有一俗人。極愽學多聞明識相。我說法為說四念處。則云我先解此法。不須更述。即為說四正勤。亦云先解。即為說六波羅蜜。復言先解。如是欲說一切法。皆言先解。佛止而不復有說。其人白佛。我欲請佛及僧於舍設食。佛與比丘往訃。然彼亦有信心。手自下食。初下餅時。佛言我常得此食。今不復須。次下果子飯食等。皆言我常得此食。今不須之。其人即言。食雖常得。不應生猒。令我何計求於異味。今所設者。世人常食。佛及大眾。應日日食。即報言。若汝說食不許猒須日日食。法亦如是。不應生厭。我向說法。何為不用。豈以解竟即不願聞。應數聞已思惟取證(云云)。莫非國說者。疏云。處不堪聞名非處說。莫不請說者。傳法須人。莫不請說。此三待時待法待人說也。莫輕心說莫隨處說者。輕心則己之主生慢。處處令物不慕。莫自嘆說莫輕他說。自嘆謂美己。輕他惡人。莫滅佛法莫熾然世法說。互相非毀。名滅佛法說。佛法滅則世法熾然。此上依經及疏釋。鈔家引文不盡(云云)。
 
[1032a02] 七施不損財一眼施等者。案雜寶藏經云。一名眼施[1]者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二[2]者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等。出於輭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辨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辨才。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等。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正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若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等。為敷床座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等。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如是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1032a20] 動手於空四方無著者。謂喻如凡人舉手向空無有礙著。案母論云。佛告諸比丘。入聚落時。不得放逸散亂。常應攝心。譬如人足蹈高山懸嚴絕檢方寸之處。念念生怖。更無餘念。於六塵境。不取其昧。如峰採華。佛即動手於空。告諸比丘。此手今空中迴轉。無礙無繫縛。汝入聚落時。心無礙無繫縛。亦應如是。
 
[1032b02] 佛受老母臭澱汁者。如大智度論抄(云云)。佛受憶耳殘羮等者。案十誦文中。其人生出。耳有金環。其貌端正。相師占之云。兒實有福德。其耳環價直幾計。諸人平價。可直純金一億。因名億耳。撿智論緣中。但云沙門億耳。以好羮上佛。以殘羮與頻婆羅王。今鈔佛受億耳殘羮錯也。但以佛殘將與王耳。餘部中亦名二十億耳。四分名為守籠那。過去世時。以一[3]疊敷地。使僧蹈過。從此九十一劫。脚未拄地。今生已來。脚下生毛。以長數寸。投佛出家。苦行無比。所經行處。血流于地。佛開革履。[4]持為其人精苦過分。不證無漏。佛說彈琴之喻。後方得道(云云)。
 
[1032b13] 見功德者歎施戒等者。濟云。見造功德之人。須為贊歎布施持戒之福。令彼心悅不退敗也。
 
[1032b15] 常在二家生者。立明。迦葉佛及本師釋迦。剎利家生。當來彌勒佛。大婆羅門家生等。是曰二家也。法力二輪等者。私云。國王有威勢。是為力輪。道門多軌則。名為法輪。若不得力輪將護。法輪則無由得轉。此是稱歎王之辭也。應譽實事者。謂見外道應隨時歎譽。汝能捨兄弟父母繫縛恩愛等也。過德而談。名之曰譽。
 
[1032b21] 二明受戒法就中分三者。私云。即三皈五戒八戒為三也。案辨正論云。因尸利而說三皈。因末伽而說五戒。為伽王而說十戒善。為長者。而說六齋三皈。勸令捨邪五戒。防其行惡。十善使其招貴。六齋令其得樂。注云。皈者向也。戒由止也。善者嘉也。齊云肅也。教其皈向三尊。防止五欲。備延嘉晚(未詳)。肅敬容儀一切眾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皈等者。對此因說散脂鬼神事。如觀佛三昧經抄(云云)。名一義異者。立謂。如涅槃云。佛常法常僧常。此是名一。又云。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此是義異。又云。至覺名佛。至軌名法。至和名僧。此是義異。濟云。直言皈依是名一。以皈依之名是一也。然皈依通於三寶。佛僧故言義異也。或時說三為一者。立謂。一體三寶與別三寶。而名是同。其義各異。若一體中流出三種。此則是一中說三也。若合三從一體。即是說三為是一也。如言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此是說一為三。如言佛常法常僧常。此是說三為一也。濟云。說三為一。是一體三寶。說一為三。是別相三寶也。言說三為一者。古師解云。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玄弉法師不許此說。若言三寶之名。皆從真如上起。真如是一。故於一上說三。三依一起。故曰說三為一。豈得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猶如依地造舍塔。豈得言舍即是塔。塔即是舍。但是所依是一。然能依不得是同。
 
[1032c20] 二懺悔法者。立明。懺謂已作者令滅也。悔謂斷相續心。不復更作也。至無至處者。此是涅槃第九云。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者。疏問曰。何者是至無至處。答云涅槃無方。名無至處。又解云。無至名無始。從無始已來皆盡發露。故曰無至處也。次結云者。私云上來三受[1]早得戒法。復更三結示勸持也。下亦例然。唐三藏云。類於白四羯磨。唯作一結。今文三結。古德翻經迷教耳。南山闍梨。行事之時。或時一結。或時三結。二明五戒者。辨正論云。同於外書有五常之教。謂仁義禮智信也。愍傷不殺曰仁。防害不婬曰義。故心禁酒曰禮。清察不盜曰智。非法不言曰信。此為五德。不可造次而[2]戲不可須臾而癈。王者履之以治國。君子奉之以立身。[3]用無暫替。故曰五常。在天為五[4]縛。在地曰五岳。在處曰五方。在人為五藏。在物為五行。持之為五戒。又案天地本起經云。劫初之時。人食地肥。有一眾生。傾取五日之食。因制盜戒。以食地肥而生食欲。因制婬戒。以婬欲故共相欺奪。因制殺戒。以未欲故。妄語諂曲。因制不妄語戒。以飲酒故。昏乱行非。因制酒戒。討尋五戒之興來久矣。萠於天地之始。形於萬物之先故也。
 
[1033a16] 有世間戒何咎者。立明。如上作五逆罪人污尼等者。不得與出家。不發無作之戒體。若欲受五戒。應得善律儀。是世間善行也。不得出家無作戒體。礪問。五八等受是何時發。諸說不同。或云三皈竟時發。有云說相竟時發。今定判之。謂三皈竟時則發戒也。多論云。欲受五戒。先受三歸。三歸竟爾時已得五戒。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如受具白四竟為說四重等例也。勿輕五戒。大有功能。婆沙論云。三災起時。謂中劫之中。有三小災。一刀兵。二疫病。三飢饉。初刀兵劫將欲起時。謂眾生壽命漸減。乃至十歲。其身極至一搩一握人。為非法嗔毒增上。相見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獦師。見野禽獸隨□所執皆成刀杖。各逆凶狂互相殘害。七日七夜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刀兵中劫。次疾疫劫。人壽十歲為非法。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輙命終。難可救療。都不有醫藥之名。時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疾疫流行。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疾疫中劫。飢饉劫人極十歲為非法。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是世間久遭飢饉。或一家中傳籌而食。籌到之日。得少麤飡。或排故場得少糓粒。多用水煎。分共飲之。或取白骨煎汁而飲。然彼時人為益後人。輟其所食。置於小筐。擬為種子。即瑜伽論云。遇得一粒稻麥粟稗。藏置箱筐。而守護之。如是飢饉經七年七日七夜。飢饉所逼。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飢饉中劫。若欲治此三災者。若能一晝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劫起。若有能以一呵梨勒果。起殷淨心。奉施眾僧。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劫起。若有能以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眾僧。於當來世。決定不逢飢饉劫起。上言殷淨心者。殷勤清淨之心。又須淨物。夫以布施將不淨衣食施者。後獲果報。悉不清淨。薩婆多若先犯五戒八戒等者。立明。此文前三兩行。上文引成論。文有相違。上成實中賊住汙尼人得受五戒。今此多論欲似不許(云云)年三月六者。有人云。正月五月九月。此三个月。為業鏡照南州之時也。如正月照南州。二月照西州。三月照北鬱單。四月照東州。五月還照南[5]閻。故一年三匝也。月六者。準律中。但言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據白月論之。黑月亦二十三。即二十三[6]即二十三日。當白月八日也。十四十五日。即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頌云。月八[7]日十四五。黑白月皆然。又譬喻經云。帝釋勑四天王。以六齋日。案行天下。伺求人所造善惡。故於此日節身而齋也。
 
[1033c11] 智論以六齋日是惡鬼奪人命日。劫初聖人。教一日不食者。如智論抄(云云)。又言劫初聖人等者。私云。劫初時此六齋日死病者多。時有一智人。令其此日中後不食。食則鬼得其便。不食鬼無奈何。到後時佛出世[8]果。令此日持齋。更加八戒。又復今時一切暴病人。唯須斷食。故目連弟子病。目連上天問耆婆。當如何治。耆婆教言。斷食為本。出多論及報恩經。今時人病。不解此法。強勸其食。故病難差。前見日照三藏。若病則不食米粒。人問其故。云吾國法爾。待差當食。
 
[1033c20] 中含第三十卷善生長者經明俗人行法及禮事六方者。如中含經抄(云云)。又案善生經云。有長者子名善生。白佛言。外道六師。常說法教化眾生言。若能晨朝敬禮六方。則得增長命之與財。何以故。東方之土屬于帝釋。有供養者。則為帝釋之所護助。南方屬閻羅王。西方屬婆婁那天。北方屬拘毗羅天。下方屬火天。上方屬風天。有供養者。彼皆護助。世尊頗有如是六方不耶。佛言。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1]日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明因緣故。彼東方者屬眾生心。若有眾生。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為增長壽命與財。南方即是尸波羅蜜。西方即羼提波羅蜜。北方即毗梨耶波羅蜜。下方即禪波羅蜜。上方即般若波羅蜜。有供養如是六方。皆得增長命之與財。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六師所說。如是六方誰能供養。唯有菩薩乃能供養耳多云五戒之中酒戒最重者。故涅槃云。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又能作四逆等。案多論。問曰五戒中幾是實戒。幾是遮戒。答四是實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結為戒者。以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如迦葉佛時優婆塞。飲酒故婬他婦。盜鷄。殺他人。問時答言不作。以因酒故。一時犯四戒。又能造四逆。唯不能破僧。又得狂亂報。失一切善業。以此多緣。與性戒罪同。三明戒者。所以前五戒能具持者。名滿分優婆塞。此以八戒中直言淨行優婆塞者。為八戒是隨佛出家。自妻亦不犯。故得淨行之名。五戒唯制邪婬。自妻作時無犯。故不得淨行名也。成論云。八戒優婆塞。此是梵音。若正從本音。鄔婆塞迦。唐翻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故云然也。古錄以為清信士者。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之通稱也。有師解云。優婆塞者。言近住。以持五八等戒。漸近聖住故曰也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者。立謂。布薩即淨住也。五戒自妻不斷。不名布薩。八戒淨行故。得名淨住也。逮得薩云若者。私云。逮及也。薩云若者。此外國語。亦名薩婆若。翻為一切智也。濟云。翻為到彼岸智也。佛地論釋佛義云。佛者具一切智(謂根本智也)。一切種智(後得智也)。能自開[2]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喻根本智)。如蓮花開(喻後得智。從此流出戒定慧香。以熏機感心之鼻)。增一阿含八關齋法廣發大願如三十八卷者。如增一阿含抄(云云)。言八關齋者。羯磨疏云。禁閇非逸。靜定身心也。
 
[1034b11] 廣如齋經中者。謂阿含經。段段當自稱一經。彼有齋經。是一段經也。善生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滅者。案善生經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或前教於後受齊。正受便殺。以戒力故。雖[3]復一切不得殺罪。據此以論。成大懺也。由於一期誓心清淨。行同無著。故能割斷業罪也。功德與無漏人等者。案成論云。受八戒人。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如帝釋說偈。佛呵之言。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偈言六齋神[4]之月。奉行於八戒。此人獲福利。則為與我等。受齋法應泥洹果。故漏盡人。應說此偈。私云。帝釋漏未盡。未出三界。受八戒人。非三界業。故非其等。若無漏人。應言與我等也。除非舊莊嚴等者。首疏云。離莊嚴者。離非舊莊嚴。何以故。若常所用莊嚴不生極醉愛心。此意云。若先[5]暗粉莊嚴。來受不洗除無犯。受後若著是犯。由若先莊嚴無極醉婬欲心也。男相成就者。立謂。非黃門二根也。以有大志操故也。
 
[1034c03] 聽比丘盡心供養父母不者得重罪者。謂其罪業重是逆例也。今時僧尼。深心供養父母。如弟子事師法。
 
[1034c05] 啟悟父母者。啟由開也。謂開導說法利益於二親也。阿難請授愛道戒中等者。明姨母求佛出家。如來不許。在祇洹門外。啼哭流淚。阿難為請。佛言度之。以舉恩養。謂佛生七日。母命終已。姨母乳養。今可度之。以報其恩。佛言。我已報恩竟。若我不出世。彼尚不聞三寶之名。由我出世。今識三寶。復獲初果。是大報恩。言何況得淨信者。即是須陀洹人。得淨信也。
 
[1034c12] 慈童女長者。如雜寶藏抄(云云)。鸚鵡供養父母者。如雜寶藏抄(云云)。一生補處功德等者。濟云。盡人天一生。當得成佛。補先佛之處也。如彌勒。盡此人壽。即生天。天中壽盡。生人中。即成其佛。望受記時之生。人中及生兜率。合稱一生也。此一生補處菩薩。與最後身菩薩。若為差別。解言。大別如彌勒。今時正得稱補處菩薩。後下生大婆羅門家。方名最後身菩薩也。思之。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者。案增一阿含云。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有人。以父著右肩上。以母著左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四事供養。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汝等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當如是學。私云。只道雖復肩擔。報恩猶少。若教其作善。即名報恩。作此報難。故曰不可得也。
 
[1035a04] 不得喚俗名者。以南吳地多無信敬。皆喚俗名。北人男女出家已。不問有行無行。父母兄弟。終無召其名者。皆言和上阿闍梨等。或言師叔師弟師兄師舅等。同名為釋種者。五分昔王舍城中有王。名鬱摩。第一夫人唯生一子。名曰長生。頑薄醜陋。眾人所賤。第二夫人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聰目。三名調伏象。四名尼樓。聰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念言。我子雖長。才不及物。而彼四子。並有威德。當設何方固子基[1]案業。即便白王。王之四子。並有威德。我子雖長。才不及物。承係大業。必為陵奪。若王擯斥。我情乃安。王即呼子。勑令出國。時四子母。及同生姉妹。咸共同去。一切人民。[2]良多樂隨從。王悉聽之。四子奉命而去。到雪山北。營建城邑。數年之中。父[3]母王思之。問子何許。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築城營邑。人民熾盛。地沃野濃。衣食無乏。王聞三歎。我子有能。從此遂號為釋迦種(釋迦此翻為能)。或言姓俱曇者。西方相傳云。剎帝利種。昔被怨王篡位。子逃於外。有一仙人。收養漸長。令剎利嗣續不斷。有瞻星者。白彼怨王。剎利星現。怨王令人捕捉將送。於是貫尖標之上。仙人來至。勸喻小兒。令情起欲。欲令剎利後胤不絕。小兒受苦。情欲不發。仙人為密雲掩障。細雨霑潤。令苦暫息。復化一女。與小兒合。泄精在地。仙人遂以牛糞褁精將歸。置在甘蔗園中。日炙糞團。生一男兒。形貌端正。其後長大。還嗣王位。因此相傳。其有讚者。即名日炙種。其有毀者。名牛糞種。故諸外道。呼佛為瞿曇者毀也。瞿曇此翻為牛糞。此日炙種。是上代姓。言釋迦種。是後代姓也。不得依俗始等者。此土僧尼。先來依俗姓。或有從師姓者。道安法師。義惟將為不合。人未伏從。後時阿含經至。果云四河歸海無復本名。四姓出家同稱釋種。四姓者。剎帝利。婆羅門。薜舍。戍達羅也。知安非凡類。西國記云。是寶印手菩薩。羅什在龜茲遙作禮。及未到此。安已滅度。什[4]云追慨。事在高僧傳中明也。
 
[1035b12] 增一愛道無常佛自共羅云扶床一角者。如增一阿含經抄(云云)。摩訶波闍波提。唐言大愛道。亦名瞿曇彌。是姨母也。淨飯王泥洹佛亦自轝之等者。梵言閱頭檀。此翻淨飯也。是佛父王。撿增一中。無此緣事。出淨飯王般涅槃經。至時可撿抄(云云)。
 
[1035b17] 上釋第二生緣奉敬義竟。從此已下第三正明士女入寺方法也。豈漏慢所踐者。立謂。俗人男女。體是穢漏。多著我慢。懷斯染欲有漏之心。又無恭敬。唯事侮慢。何須入寺也。
 
[1035b21] 祇洹舊法出中國士民者。私云。祇洹圖中出中國士民入寺法式。注云事似俗闕撿意則殊者。深云。僧見俗人。端坐不動。不與迎逆。事似闕於俗禮。若以理審詳。而意在護法。故曰撿意則殊。立云。事似俗闕者。此明俗人至寺。見僧平論法相之道理。似俗之鬪諍。然其實意本論於道。故曰則殊也。慈云。若見出家人之非。以俗情撿之。似有少闕失。撿其內心懷道。故曰撿意則殊。所以然者。中間自有形乖而洹存道。亦有形雖整頓。不妨心緣俗務。不可以事驗。意則殊也。背僧取異者。私云。不順僧教。曰背僧。撿其過惡。名為取異也。謂不敬之人。却求其過也。然三寶但可恭敬供養。不可惡心相擬。案辨意長者子經一卷云。辨意長者請佛及僧。就家設供。大眾儼然。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便生惡念。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5]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會座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即生善念。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弟子。乃至七日。言已便去。佛食已訖。還精舍中。佛告阿難。從今已後。[6]噠嚫訖下食。以此為常。[7]西塔每言。准此經文。先呪願訖。方下佛僧二盤。時二乞兒。展轉他國。臥於道邊深艸之中。彼國王崩。無有後繼。相師讖記。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案行國界。顧見草中。上有雲蓋。諸臣拜謁。各各稱臣。沐浴香湯。著王之服。光相儼然。導從前後。迴事入國。時惡念者。在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頭斷。王到國中。人民安樂。即遣使者。往請世尊。飯食已訖。佛告王曰。乃至惡念者。王受正位。迴車入國。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當知心有好惡不同。受報以之不等。
 
[1036a02] 低頭看地者。注中內合即自觀身。名為觀地也。云我此身是佛之地。當來有成佛之義也。不唾僧地者。此下子注亦是內帖也。立明。今時誦經童子。雖未剃染。以是欲出家者。即名僧地。今若可毀此童子。即是唾於僧地。若呵僧者。即成悖逆。注云。作愛敬樂重因緣者。謂歌讚等表心愛敬。[1]反願樂尊重也。注云法則與僧清過者。立明。僧既能依教護持戒行。是清過也(未詳)。私云。謂俗人入寺。莫見僧過。不事呵毀之法。常以敬僧。不見其過惡。故曰清過也。
 
[1036a11] 并調戲言笑說非法事者。明今俗士無知。多喜調挵。於尼說染污之言。若憂婆夷。則喜調挵比丘。准經教中。愛染之心。向出家人。罪業極重。不能具說。經中共僧同床坐半身枮者。寶印手經云。俗人與僧同床坐者。半身枯病。又因果經云。死作曲蟮。文殊經云。死坐鐵床。即其義也。
 
[1036a16] 多有人情來往非法聚會等者。對此廣引大集濟龍品中。示之彌善(云云)。
 
[1036a18] 畫眉假飾等者。躭染行廁。戀著畫瓶。入寺則是歸依之處。理宜懲革。若見比丘。無以染愛之言相涉。[2]抑案雜含中。目連乞食。路逢一大身眾生。舉體膿壞。臭穢不淨。乘雲而行。鳥獸隨逐。獲而食之。啼哭號呼。不可稱說。目連覩見。迦葉佛時。女人以不淨染心。請一比丘設食。比丘心正不順。女人嗔心。以水洒比丘身。以此緣故。入地獄中。受無量苦。餘罪未畢。今得此身。由他而辦者。謂一切女人勢不自在。皆是屬他。凡所作事。由他聽許。方得作之。故云由他辦也。以在室時由於父母。出嫁已由夫。老時及夫死後。則屬兒子。義亦可知。若見沙彌禮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者。對此引智論有富貴長者。請僧不取沙彌。事如智論抄(云云)。并引賢愚經。沙彌持戒自殺身事。如賢愚經抄(云云)。
 
[1036b08] 注云下至掃糞等者。近有朝官崔知。悌作中書侍郎。身是三品。兄作中書令。其父兄弟敬信三寶。悌每入寺禮拜。臨去時。皆為僧眾掃地。及取水洗廁。皆脫紫衫自手為之。貴勝躬自如此。何況庸夫。而無有敬乎假使畜妻挾子乃至莫生見過等者。此時明世。唯有此之福田。亦是今日眾生業惡唯盛。此福田僧也。案大集月藏分云。佛告月藏菩薩。若我住世。諸聲聞眾。持戒具足。慧具足。定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乃至多聞具足。我之正法熾然在世。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眾。猶於我法。解脫堅固。後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堅固。後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寺塔得住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鬪諍言訟。白法隱沒。損減堅固。了知清信上。從是以後。於我法中。雖復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毀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施主。供養及護持。我說是人。猶得無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猶能饒益多眾生故。譬如真金為無價寶。若無真金。金銀為無價寶。乃至若無銅鐵。鈆錫為無價寶。如是一切世中佛寶無價。若無佛寶。緣覺為無價。乃至無羅漢聖眾。凡夫淨戒為無上。若無淨戒。污戒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為第一。應受世供。以為福田。
 
[1036c06] 必有出要之期者。且如彌勒成佛。先度釋迦末法中遺法弟子。故曰可期。
 
[1036c07] 同法之儔者。應師云。王逸曰。二人為匹。四人為儔。儔亦類也。傳告者。謂宣告俗人之意也。上來釋二十四篇竟。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1036c11] 前篇既因福供。故有比丘之方。法食相須。遞相利益。使一方儀則千載不墜。[3]殺不可安情局處。又須觀化外方。舊住新遊。非無主客。事須相待接遇瞻衣。然釋門雖復虗通理無遮礙。並由人懷俗見。多闕軌模。故此一篇備明楷則。使舊居新至待遇有方。情無怯懦也。言主客者。舊住新遊稱為主客。遞施接故曰相待也。注云四儀法附也。沙門釋侶者。羯磨疏云。舊翻為桑門。音之訛也。涅槃云。沙門那者。是本音也。或云乏道。或云貧道也。此皆謙虗自収也。今譯為息惡者。取其意也。唐三藏翻為勤勞也。榮云。沙門此云寂志。亦云沙門。謙敬之辭也。亦云。謙虗之稱也。如經明乏道即其義也。經云。沙門那者。沙門名乏。那名為道。故名乏道。世言貧道。即斯義也。又云。息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也。
 
[1037a01] 三界之賓者。立明。貴客曰賓。謂僧是三界貴賓也。以出家人擬超出三有。非久居三界。暫處其中。事同賓客也。故律云。破壞窠窟也。解云。人天清虗在上。喻之如窠。三塗沈滯於下。喻之如窟。今出家五眾。齊修出離。上須人天下。除三惡。故曰破壞窠窟也。逆旅之況頗存於此者。左傳曰。保於逆旅。杜預曰。逆旅客舍也。以迎逆行旅之人也。擬其信宿之間。非久居住處也。明今釋子情存出雖。雖居三界之中。同如客舍之旅。又復身即是逆旅也。以身非久固。心暫居之。氣絕魂逝。弃之空野。故身是客舍也。如王楚志詩云。身為客舘舍。神是寄宿客。客去舘中空。知是誰家宅。濟云。南山闍梨在日。常誦一偈云。如鳥在瓶中。羅縠覆其口。羅穿鳥飛去。空瓶何所有。解云。鳥者識也。瓶者身也。羅者命也。人命一斷。神識既去。身何所能。
 
[1037a15] 不相識同坐不得眠者。立明。既不相識。恐是賊詐作比丘。未可同眠。恐遭劫害也。必處迮同床者。須坐至曉。
 
[1037a18] 若客伴已去不得語令知者。語謂將護客心意留且住。後會有伴。若即見伴已去。速報令知。似若欲相發遣也。囑累行伴者。應囑主人。於向某處。有伴來須知(未詳)。四語以習俗者。謂隨方世俗[1]中所忌婬欲之語也。
 
[1037a22] 八當語某事可食者。語云初行麤食。後行細食。或語令知未來果。當看現在因。又解。約檀越施。是冥因。感人天之報。是顯果。以何得知。生善之境。堪為受施。謂觀儀而起信。故下引五分云。若四儀不如法者。非為於世而作大明。明知是約儀立宗也。言藉儀形而立宗者。謂藉見儀形。得識其因也。阿說身子者。礪云。阿說四分名阿濕卑。外部亦云阿鞞比丘。語云遏鞞比丘威儀度物是也。宣云。威謂容貌可觀。儀謂軌度格物。並由內懷正法。故使器宇超倫。以佛初成道度五人。此為一人也。爾時阿濕卑到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顏色和悅。諸根寂定。衣服齊整。行步庠序。不左右顧視。不失威儀。時身子是外道梵志。聰明利智而為上首。既覩濕卑威儀如是。即便往問。汝為誰師。復事誰。修[2]覺何法。即報言。我師大沙門。是我所尊。我從彼[*]覺。又普耀經答言。吾師天中天。三界無極尊。相好身丈六。神通遊虗空。化訛去五陰。拔斷十二根。不貪天世位。心淨開法門。(述曰)去五陰者。顯無餘涅槃。謂十二因緣無明為根故。顯斷集智也。又問汝師說何法。今可為我說。阿濕卑報曰。我今年幼小。[*]覺日又淺近。何能宣正真如來廣大義。身子言。不問廣略。我唯樂聞為要。阿濕卑即說偈言。一切諸法本。(述曰集諦)因緣空無主(以從緣生故空無我。此顯苦諦)。息心(謂修道智也)達本原(證滅智也)。故號曰沙門(身子聞此偈。應時得道。上二偈出普耀經)。便即問佛所在。與先舊知識名拘律陀。今名目連。并已二百五十弟子。一時請佛出家修道。佛即記言。此二人。於我弟子中。最為上首。智慧無量。神通第一。案智度論云。大目連舍利弗。此二人才智相比。行則俱遊。住則同止。後作梵志。其師名刪闍耶。他日其師寑病。舍利弗在頭側立。目連在足後立。其命將終。愍爾而笑。二人同心。俱問笑意。師言世俗無眼。為愚痴所侵。我見金地國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卄/積]。求同一處。二人受語。欲以驗之。後有金地商人遠來。二人驗之。果如師語。二人撫然歎曰。我等非其人耶(謂非受法之器耶)。為是師隱我耶(謂師悋法)。二人相與誓曰。若先得甘露。要必同味(餘文同律)。案大集經云。身子本名憂波提舍。遇見阿濕卑。便發喜心。問言。汝師說何法。答法從緣生憂。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間集滅。若無苦集。我師說言名為涅槃。我師唯說如是等法。憂波提舍聞已。得法眼淨。還見拘律陀具為宣說。即得初果(云云)。案五分云。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彼邑有一梵志。名曰沙然。受學弟子。二百五十。門徒之中。有二高足。一名優波提舍。二名拘律陀。時頞鞞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顏色和悅。諸根寂定。衣服齊整。視地而行。時憂波提舍(今身子是也)出遊。遙見頞鞞比丘威儀庠序。歎未曾有。待至[3]使問。何所法像。衣服反常。寧有師宗。可得聞乎。頞鞞對曰。瞿曇沙門。是我大師。我等所尊。從其受[*]覺。問言。汝等大師。說何等法。頞鞞報言。我年幼稚。[*]覺日初淺。豈能宣師廣大之義。今當為汝略說其要。我師所說。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憂波提舍聞已。心意悟解。得法眼淨。便共二百五十弟子。與詣竹園精舍求欲出家。佛遙見來。告諸比丘。此二人者。於我弟子中。為最上首。智慧無量。神通第一。彼既與二百五十門徒(謂先是同學。以師亡時囑我)。前到佛所為說法。布施持戒生天之論。呵欲不淨。讚歎出離。即於座上。漏盡意解。白佛言。我欲出家。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於我法中。淨修梵行。得盡苦際。即名出家受具足戒。今所以引此事來者。正明威儀度物。經文具說。故曰具列昔經。言方冊者。後人傳記以為軌則。又具題在方冊也。謂古來未有紙。用方木及竹。用為書也。今言筆者是也。以用竹簡為書曰冊。以木為書曰□。以帛為書曰素。故梁武會三教詩云。孝義連方冊。仁恕滿丹青。是其義也。慈云。亦題方冊者。祇洹圖經也。亦云僧法寺誥也(未詳)。應師云。笧[ㄇ@昔]策同(楚麥反)符命也。見左傳以竹書符命也。國史記於大事。亦書其策。又周禮云。凡今諸侯則冊命之(擲玄曰。謂簡策書王命也)。
 
[1038a16] 依於狩王法者。有人云。如師子獸王臥。旦取食食竟歸穴也。濟云。師子臥者。必右脇而臥。又[1]背平旦求於食也。
 
[1038a19] 祇文云不得作駱駝坐者。謂今時人小坐是也。應跏趺而坐若寄坐。久寄極者。當互舒一脚。不得類舒兩脚也。私云。寄坐即半跏坐也。極謂疲倦也。跏趺坐者。婆沙三十九中。多復次釋也。今略敘之。彼問云。諸威儀中。得修善。何故但說結跏趺坐。有解云。如是威儀。生人天等敬信心故。謂餘威儀不能發起人天龍鬼阿素洛等敬信之心。如跏趺坐威儀者。故設威儀。生惡尋伺。為生他善。尚應住之。況自順生殊勝善品(謂若行住身遠疲勞。若倍臥時使增昏睡。唯結加趺坐無斯過失。名順善也)。復次住此威儀。怖魔軍故。謂佛昔於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破二魔軍。謂自在天。及諸煩惱。故今魔眾見此威儀。即便驚恐多分退散。復次此是不共外道法故。謂餘威儀。外道亦有。唯跏趺坐者。外道無故。問結跏趺坐義何謂耶。答是相周圓而坐義。聲論者曰。以兩足趺跏致兩[月*堅]如龍盤結。端坐思惟。是故名結跏趺坐。脇尊者言。重疊兩足左右[2]文盤。正觀境界。名結跏坐。四分下文大小持戒犍度。亦云結跏趺坐。端身正意。繫念在前。又言寄極者。謂坐久轉筋為寄極也。今時京中俗之言。若久立脚勝疲極。皆言寄極也。又非脚痺知之。注云各有所立者。此謂尼唯得半跏坐。不得結跏坐也。僧通兩坐。又尼不得互跪。唯得長跪。由緣起中。互跪形露羞耻。故佛不許。僧須互跪。尼僧不用。故言各有所立。又解云。長跪以應白佛事。互跪即為請法受法事。故曰各有所立。濟云。若聽法須互跪。若懺悔等須長跪。故曰各有所立也。
 
[1038b20] 若和上闍梨恭敬故自起吉羅者。立謂。和上等為別事自生恭敬故。弟子須坐。若隨和上等起。得吉也。
 
[1038b22] 不狗羣臥者。濟云。謂屈手屈頭聚一處如狗臥也。當自責本起者。濟云。責心起妄之由。本從何處而起。故曰本起。
 
[1038c01] 髮燥者。立謂。睡時當起洗浴。若更睡即睡眠。心念言。頭髮燥我當起。看星月光影為分齊者。立謂。若睡時欲眠。當望星月。念月若至某處。我當起等也。食人信施不應懈怠等者。對此因說薄拘羅事。案十誦中阿含云。薄拘羅比丘言。我於正法律中出家。八十年來。未曾起欲想。又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請。又我乞食八十年中。未曾憶入比丘尼寺。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又我八十年來。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畜沙彌。又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亦未曾憶服藥下至如訶梨勒。又我八十年結跏趺坐。不曾倚壁樹。乃至臨終時。跏趺入滅。是名薄拘羅未曾有法。上來釋第二十五主客相待篇義竟。
 
○[3]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
 
[1038c15] 上篇道俗之儀既立。賓主之禮復明。但為漏質凡形。類同泡幻。而被名色之所纏縛。四大合故。假名為身。若攝護乖方。四大違反。堅動煗濕。一大失所。眾苦相侵。力仰於他。得延朝夕。然出家之士。親里成他。道服之流。皆率同侶。理宜瞻養得濟形神。必若業謝緣離。弊骸須瘞。道朋若不營理。又即壞法傷風。故此一篇。軌訓來葉。在患供看。故言瞻病。死後遷窆。稱為送終。能所通舉。故曰瞻病送終。故云然也。濟云。瞻是能瞻。病是所瞻。送是能送。終是所送。能所通舉。故曰瞻病送終也。
 
[1039a01] 多諸嬰累者。嬰是嬰纏。累是擔累。如淨名經云。仁者是身無常無力。為苦為惱。眾病所集。如聚沫等。即其義也。六府成病者。白虎通曰。人有六府。一謂大膓。二小膓。三膀胱。四胃。五三膲。六膽也。又云。六府有三膲。腎之府也。從心已上名上膲。齊心已下名中膲。從腰已下為下膲也。欲明四大若不調。致使六府即成其病也。始終難一者。謂凡情薄淡。去取不恒。健則取為親友。病則捨同瓦礫。故言難一。私云。健壯為始。病後為終。據前後難得一種心相看。故言難一。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夫靡不有始。鮮克必終。親眤者眤又作[目*匿]同(女栗反)。爾疋云。眤親近也。又眤者丞也。丞由數也。親眤者數相近也。鄙俗恒情等者。俗亦言。有錢朝即迋。無錢定不朝。是也。濟云。出家人相看須存。病時則知心之厚薄。然人命為重。此時相捨。心亦可知。所以說命為重者。此振旦國雪山已東是人主地。以人為貴。千[1]余不易。雪山已西是金主地。多重金寶也。雪山已南是象主地。如崑崙等。多調於象。以貴重故。雪山已北是馬主地。如突厥等。唯貴於馬。此既人為貴。病時好須看也。知善未崇惡必相遵者。慈云。善者看病是其善法。而不崇重。惡謂不看病是。而相遵此惡法。故曰也。謂見善而不舉學。見惡即相學也。應須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如何反之。亦可崇者高也。明世人善既未高。則樂遵惡法。謂無道心故。多不看病也。又言惡必相遵者。濟云。若相喚作惡。飲酒非時食等。則相共而作。故曰惡必相遵也。汝曹者。應師云。曹者輩也。亦云群也。
 
[1039b03] 親自下接者。此是舉上况下。激動時眾也。案僧祇云。諸佛常法。五日一按行。諸比丘房。為五事利益故。一我聲聞弟子。不著有為不。二者不著世俗戲論不。三者不着睡眠妨行道不。四者為看病比丘[2]不。五者為年少比丘新出家。見如來威儀。起歡喜心故。又於一時佛在舍衛國。與阿難。按行僧坊內。到一破房中。見一病比丘臥糞穢中。不能自起。佛問言病耶。今日得食不。答不得。又問昨日得不。答不得。乃至答云。不得食來已經七日。佛問汝有和上闍梨同學不。答無。又問有比房比丘不。答有。以我臭穢。比房餘處去。佛與阿難浣洗已。更為浣衣。阿難即浣。佛自灌水。乃至為除糞穢已。以金色柔輭手。摩比丘額上。眾苦悉除。隨順而為說法。得法眼淨。昔有國王。受財立五百長使。一切國內有人犯罪者。多得錢者即放。無錢如法治之。其時有五戒賢者。犯於小事。將付五百長。以律斷之。笞四十。其行杖者。見是五戒。便即打地作聲。其昔日打撲人故。今得此痛報。我為報恩故。以手摩頂。便得法眼淨也。爾時五戒賢者。即我身是也。爾時行杖者。此病比丘是也。我為是故。當知應須看病。佛復告諸比丘。汝等同梵行人病痛。不相看視。誰當看者。汝等各各異姓。信家非家。捨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門釋子。如眾流歸海。皆同一味。因制看病法也。[3]唯餘文中。佛問病比丘。汝曾看他病不。答言由我健時。不看病法也。唯他病而今病苦。故無人看。佛贊言。汝能發此真實之言。佛問諸比丘。若有過無過。無不實答。如五分五百金剛。常以隨佛侍衛。若佛三問不如實答者。便杵破頭以為七分。情怖故實答也。
 
[1039c06] 又論云隨順我語等者。如下成實論是也。以佛姨母手自織疊。作一金縷袈裟。思佛還宮。用以上佛。佛語之曰。恩愛心施。無多功德。令僧中施。則具三歸。隨順我語。名供養佛。為解脫故名供養法。眾僧受用名供養僧。故八福田中看病第一者。謂三寶為三。師四。僧五。父六。母七。病人八也。二人為伴看佛一伴過病便捨來者。案僧祇云。爾時有二比丘共作伴來。問訊世尊。道中一人遇病。一人待經二三日。語病者言。我欲前去問訊世尊。汝差已後來。病者報言。長老待我。答言。我以不見世尊來久。思慕如渴。不容相待。便捨來詣佛所。佛知而故問。汝從何來。具已上事答。佛種種呵責已。語言。汝等比丘。同共出家。修於梵行。汝等不相看。誰當看者。汝還看病比丘去。又祇二十八云。行至矌野。看同伴比丘。不得相捨。應當將去。代擔衣鉢。若不能行。買借乘馱。不得載牸牛車。乘草馬等。當載特牛[4]文馬等。若病篤無所分別者。趣乘無罪。若乘不可得者。應留看病人。汝看病人。我到聚落。當求乘來迎。到聚落中。不得遶塔問訊和上阿闍梨。應語聚落中諸比丘言。矌野中有病比丘。共迎去來。若言在何處。答言[1]其處。若言彼處多有虎狼。恐當食盡。萬無一在。雖聞此語。亦不得住。要當往看。若遙見烏鳥。不得便還。要到其所。若已死者。應供養尸。若活應當將至聚落。語舊比丘言。長老此是某處病人。我於矌野供養已。今來聚落。語囑比丘言。長老此是某處病人。我於曠野供養已。今來至此。次長老看。若不看者。越毗尼。若無比丘。語憂婆塞云。矌野有病比丘。借乘往迎。至檀越家。安別障處。共勸化衣藥食等。若客比丘來。不得便語汝看病。應言。善來。代擔衣鉢。種種供養已。應語。此病人。我已看久。汝須看也。得大功德諸佛讚歎者。案賢愚經云。佛說五施得福無量。所謂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於飢餓時施於食飲。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現世獲福。又雜寶藏經云。佛告比丘。有八種人。應决定施。不須生疑。父母以佛。及佛弟子。遠行來人。遠去之人。病人。看病者。施此等人獲福無量。
 
[1040a16] 上釋制看病意竟。下明簡人是非供養法也。寶梁經蘭若習禪經廣明獨住患比丘法者。案寶梁經云。乞食比丘。或時有病。無有使人。不能乞食。應當如是調伏其心。我獨無侶。一身出家。法是我伴。我應念法。今我病苦。如世尊說。諸比丘應念於法。我所聞法。應善思惟(云云)。
 
[1040a22] 己身於善法不減如衣法中者。立謂。二衣總別篇中。明亡人物法。具出此義。私云。衣法中者。指四分衣犍度中明也。善見花菓餉人不犯者。慈云。不犯污家之罪也。
 
[1040b02] 應從善好名聞福德比丘索者。立謂。不許從邪見惡人求。又福德之人多有物故。日光所沒處為無常院者。此謂日光沒是無常相。今以像此故。安置其中也。還反一二等者。謂得差少也。今人多無道分。頓不思無常。出家之人。出息不保入息也。案智論。佛為諸比丘。說死想義。有一比丘。白佛。我能修死想。佛言汝云何修。答曰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復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復有言七日。有言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又言從旦至中。有言一食頃。佛言亦是放逸。有一比丘言。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是真修死想。為不放逸。天台云。今出家之人。或知解溢胸。或精進滅火。而不悟無常。俗諺云。可恰無五媚。精進無道心。此之謂也。
 
[1040b15] 即事而求專心念法者。立謂。既覩日光屢沒。又見來者雖多。還反一二覩此事。求其己身。活路焉在。為此義故。念法心則專。故須送彼無常院中也。
 
[1040b18] 十誦應隨時到病者所為說深法是道非道者。案十誦文云。為病比丘說法。應隨病比丘如是意說。若蘭若病。應贊蘭若法。學修多羅學毗尼。若佐助眾事。皆隨此案行稱贊之。其鈔主。約此文中加作語言耳。就此文中。更分為六。六門不同。今即是初。
 
[1040b23] 鸚鵡聞四諦者。山海經云。鸚鵡者。既言鳥也。梵舛迦。案賢愚經第十二云。須達長者。敬信佛法。為僧檀越。一切所須悉皆供給。時諸比丘。隨其所須。日日往來。說法教誨。須達家內。有二鸚鵡。一名律提。二名賖律提。稟性黠慧。能知人語。諸比丘往來。每先告語家內聞知。拂整[譥-言+貝]。歡喜迎逆。是時阿難。往到其家。見鳥聰慧。愛之在心。而語之言。欲教汝法。二鳥歡喜。授四諦法。令誦習之。而說偈言。豆佉(一)三牟提邪(二)尼樓陀(三)末伽(此四晉言苦集滅道也)其家門前有樹。二鳥聞法。喜悅誦習。飛向樹上。次第上下。經由七返。誦讀所受四諦妙法。其暮宿樹。野狸所食。緣此善心。即生四天。尊者阿難。明日時到。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聞二鸚鵡為狸所殺。生矜念心。還白佛言。須達家內。有二鸚鵡。弟子昨日。教誦四諦。其夜命終。不審識神生處何所。唯願如來。垂愍見示。佛告阿難。緣汝授法。喜心受持。命終之後。生四天王天。盡其天壽。從彼命終。生第二忉利天。盡其天壽命終之後。生第三炎摩天上。乃至第四兜率天。第五不憍樂天。第六化應聲天。從彼捨命。更生第六化應聲天。如是次第至七反。生天之壽無有中夭。阿難又問。六天壽盡。當生何處。佛言。下閻浮提生於人中。出家學道。成辟支佛。一名曇摩。二名修曇摩也。有經耳品者。私云。大集經中有此品名也。謂一經耳聞。不墮惡道。涅槃經亦云。若有眾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却後命終不墮惡趣也。
 
[1040c23] 與[2]諸同儔者。即下所列[3]達婆等諸人。皆是聖人。故曰也。迦葉蹋泥造五精舍者。案多論第四云。迦葉凡經營五大精舍。一者耆闍崛山精舍。二者竹林精舍。餘有三精舍。時復治理(論文不出三个之名)。迦葉自治僧坊。自手執作。泥塗垣壁。自手平治地。問此大羅漢。結漏已盡。所作已辦。何故方復。[1]栖栖有所經營。作諸福業。答有多義故。一為報佛恩故。二為長養佛法故。三為滅凡劣眾生作小福業自貢高故。四為將來弟子折憍慢心故。五為發起將來眾生福業故。然其福業。佛亦修之。非但羅漢。所以知者。如阿那律是釋種也。初出家時佛邊聽法。因[2]法暫眼睡。佛說偈言。咄咄胡何寐。蚌螺螉(屋貢反噎虫也)蝎(音曷木虫也)類。一經八萬劫。不聞佛名字。謂此等虫。性多睡眠。一墮此趣。動經八萬劫也。今汝多睡。恐將來亦墮其中。那律聞佛此偈。誓盡此形。無問晝夜。更不睡眠。精勤修道。遂便失明。後修天眼。於五百弟子中。天眼第一。後時覓醫治其肉眼。佛言此眼決定更不可治。然眼以眠為食。汝既不眠。餓殺此眼。故不可治。後於異時。[3]歎自補衣服。既失明穿針不[4]過。雖有天眼。以聲聞人入定則有。出定則無。穿針既不過。念言誰樂福德。可來與我穿針。佛知彼意。忽現其前。語言我樂福德。當與汝穿針。據此文證。佛亦修行福業。今人等閑時。亦須作一分心修行福德業。其福德亦是解脫萌芽故。祇夜破薪者。其緣如僧網篇末記中。引雜寶藏。至時就尋。
 
[1041a23] 智論經中云從生作善臨終惡念等者。按智論第二十四云。如分別業經中。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以是因緣。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也。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業未熟。過去惡業已熟。以是因緣。今雖為善。為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問曰。熟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勇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以捨身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也。實自空無者。私云望俗諦中似有。望真諦而空無實。[5]雖有一清淨識心。更無外境。並是妄見也。應為說如此之法。若心至真諦處。則不取其俗諦。故云至燄處無水相也。濟云。野澤之中遠望有於陽燄。狀似池水。若至邊近看則不見水也。
 
[1041b16] 唯識無境唯情妄見者。立謂。世間萬境及眾生身。皆是妄有。其實是空。但眾生顛倒。妄執為有。但唯有一識。隨生隨死不可滅壞。畢至成佛。既言無境。今此大地世界是何。解云亦是眾生識心變現而作。有所感對。據體唯妄。若言境是實者。具如水境。何以人見是水。餓鬼見水是火。天見是一道瑠璃。魚見是屋宅。故知境一見則不同。明知境唯是空。隨情妄取橫言有境。橫言水火等也。故無性論云。於一婬女端嚴身。出家躭欲及餓虎。臭屍倡艶美飲食。三種分別各不同。又案智論中。明喻。如惡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惡心。投井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為身。因緣生識和合故。動作諸言語。凡夫於中。妄起人相。生愛生嗔。起諸惡業。墮三惡道。故云唯情妄見。如面王比丘者。立明。過去施僧一白[疊*毛]。五百生中。常披白氎。出胎今身從胎中出。有衣隨身。後投佛出家。聖命善來。其衣變為法衣。即袈裟也。其人生生。額上有王字。因名面王等也。
 
[1041c09] 經云往昔國王為寶所誑等者。尋經文不著。事出大莊嚴論(云云)。
 
[1041c10] 隨命長短而作者。謂隨病人未死前時節延促。於中而示導之。故曰而作也。打無常磬者。立謂。為臨終前打之。欲令病人尋聲起念。今時死竟。方復打鐘者謬也。
 
[1041c14] 厚葬者。葬由藏也。以埋歲其屍曰葬也。厚謂華厚也。如成和上唐三藏萬逈師。送葬雖厚。乃是國家處分儀仗故耳。萬逈乃是公主供給。非此所論。非哭亡人。故制須知。
 
[1041c18] 若火燒不得在生艸上安者。謂恐壞生故也。其西國風法不問道俗。盡以火燒。唯五日內作孝。亦不變服。亦不安靈座。此方變服等法盖是周公夫子制儀也。闍維者。出要律儀音義聲論者云。正外國音。應言遏維陀。此翻為燒也。腹破出錢者。立明。有一比丘。慳貪積聚。故有金錢。恐死後僧分。以愛惜故。即便吞之。既死已後。棄其屍於空野尸陀林中。為鳥啄其腹破錢出。有一比丘。林村入滅。諸天空中散花香。供養其屍。爾時復有眾多諸比丘。亦以種種花散其尸上(云云)。
 
[1042a03] 如來自轝母床等者。如前引增一阿含中事。前已明竟。今不須引。
 
○諸雜要行篇第二十七
 
[1042a06] 上來諸篇。雖約事科分。或約衣藥以立儀。或就僧別而開法。猶恐[1]波羅未盡。故別[2]生一位。總明諸雜緣務。但為資道之緣。乃有無量。不可別彰。統名為雜。即如律中有雜犍度經中。亦有雜阿含。以像斯義。故立今文也。
 
[1042a11] 森然萬境等者。立明。受戒時。發得無作戒體者。並經法界之上情非情境。森羅萬像並是發戒之境。今則須一一境上各各護持。若脫漏不依則逢深禍也。奄是忽也。幽者深也。謂忽遭彼深責耳。
 
[1042a15] 若由途相攝等者。立謂。始自標宗終于瞻病。有二十六篇。但明大家由來途轍法用也。別類統収羅下三部者。私謂。下三眾及諸同異等事。如下三篇所明也。立謂。一往而言謂下三个篇也。即沙彌篇尼眾別行篇諸部別行篇也。此三篇是別類。又解云。三部者。一是沙彌。二是尼家沙彌。三是式叉也。瑣者小玉屑曰瑣也。玉碎為屑。不堪為器。名為瑣也。今言瑣人亦小人也。
 
[1042a23] 菩薩晝三夜三等者。此舉聖以勸凡。晝三謂晨朝[3]後[目*甫]時。夜三謂初夜中夜後夜也。佛臈食者。立謂。七月十六日供也。以夏滿時。佛與比丘。同受歲得夏臈也。其日有人。供養佛食。名佛臈食。比丘雖先捉持無[4]心。自受之後。將施僧。乃至將此食。置易與僧得食。皆無惡觸過也。
 
[1042b04] 教沙彌使人亦爾者。立謂。令其料理房舍。作念同之也。
 
[1042b06] 在惡逆眾生分中。上品治之者。立謂。是偷蘭罪治也。智論一人以佛塔惡故壞得福一人惡心得罪者。案智度論第六十三云。如畫作佛像。一人以像不好故壞。一人以惡心故破。以心不同故。一人得福。一人得罪。亦如調達出佛身血。祇域亦出佛身血。雖同一名出血。由心異故。一人得罪。入阿鼻一劫。一人得福生天一劫。
 
[1042b13] 若種菓與一翦者。立謂。約割竟最生者故得。剪竟不生則不得也。私云。應是喚一握為一剪也。祇律三十三云。有比丘僧地中種菴羅果。長養成樹。自取不令他取。諸比丘白佛。佛言。此種植有功。聽一年與。若樹大不欲一年併取者。取者聽年年取一枝。枝遍則止。若種一園樹。應與年若年年取一樹亦聽。若種蕪菁。如是比菜應與一剪瓜。瓠應與一番。(述曰)剪已再生者。可取一剪。其不再生者。若開一剪。眾僧豈有得日。四分僧物不應賣分入己得偷蘭者。立謂。暫礙僧用故蘭。若永分永賣得重也。
 
[1042b23] 注云。僧通凡聖行涉麤細者。此言相況也。細行是聖。麤行是凡。僧欲明僧集時中有聖人不可侮也。就凡僧中。行亦有麤細。此入眾五法即律增分五中明也。一先以慈心者。礪云。謂須以愍物與樂故曰也。解與鈔解別。宣云。謂重法尊人可知。如拭塵巾者。礪云。然拭塵巾體。攬穢歸己。顯物令淨。入眾之人亦冥收過向己。推直於人故曰也。首疏亦同此釋。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者。礪云。謂離憍慢也。若見下座不應起立者。離諂曲也。憂波離上高座等者。案善見論中。結集三藏。時迦葉作白問憂波離。憂波離又單白和僧已頭面禮僧上高座取象牙裝扇一一問毗尼。波離一一答。結集已放扇從高座。下向諸僧作禮。禮已復本座處。次阿難上座結集修多羅藏。亦如前禮已。手捉象牙裝扇。與迦葉一一問答諸經(云云)。私云。今引此文。意明今比丘亦須如禮也。捉麈尾者。為牛王比丘。過去劫曾於他田邊行。損稻一莖。經五百世為牛償他。今生雖過聖足猶是牛。每於食後常作牛呞。以五百生從牛中來。餘習故爾。其人善能說法。恐人見口中嚼食。不生物善。佛開說法時將麈尾掩口。經中憍梵波提是其人也。
 
[1042c19] 打揵椎不得重響者。有云重響者。使眾不和合。
 
[1042c19] 論家四種次第者。案母論第三云。迦葉惟說曰。夫剃髮法上座應先剃。復有一說髮長者先剃。復有一義先洗頭者先剃。復有一義。有事因緣欲行者先剃。是名如法剃髮。
 
[1042c24] 出家人捨五慳者。成論云五慳者。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也。言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二曰家慳者。獨我出入此處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三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四稱讚怪者。獨稱讚我。勿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五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秘不說也。問此五慳有何過。答是初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既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恡。是弊煩惱死墮餓鬼。生諸惡處。若慳恡法後生得盲報。常為愚痴。善人遠離。又滅佛法道。若於家慳者。以斷白衣為福。又斷受者得施。由此故後生此家為廁中鬼。若施慳者常乏資生。若稱讚慳者。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常[1]彼惡名。
 
[1043a12] 不得賣卜誦呪等者。案五分云尼自卜成就他卜者。皆犯波逸提羅漢射事不中者。案十誦云。時目連入村乞食。時有居士婦妊身。問目連為男為女。目連云。男復有梵志。來入其舍。居士如前問。答言是女。後果生女諸比丘。謂目連虗稱得過人法。應擯駈遣。以事白佛。佛言目連見前不見後。時兒實是男。後轉為女。目連隨心所說無犯。又復一時。時天大旱。目連入定見。却後七日天當大雨。滿坑滿溢城邑。人聞之歡喜。背捨眾務。覆屏盖藏。各各屈指捉籌數日。到第七日。尚無雨氣。何况大雨。諸比丘語目連。汝犯過人法。故作妄語。應擯駈遣。乃至佛言。目連見前不見後是七日時。實有大雨。阿修羅王。以手接去。置大海中。目連隨心相不犯。又有一比丘問目連。言多浮陀河。水從何處來。答言從阿耨達池中來。比丘問言。阿耨達池。其水甘美有八功德。今此水沸熱醎苦。何有此事。汝故妄語佛言目連非妄語。以阿耨達池去此極遠是水本有八功德。甘美逕歷五十小地獄上來。是故醎熱因說。則天懷神龍時。天帝問唐三藏男耶女耶。又問道士男耶女耶。解卜先答云。卦中是女。然實是女三藏不可學道士。答云是女乃反答言是男。三藏雖作此答。乃知不中。雖然三寶力大可為作福。乃出外集京城僧尼令念誦。使皇后生男。脫弉言不中。將恐佛法無力。其京城僧尼即與念誦後。乃轉胎為男。故英王言語猶作女聲。致登極後。三藏久壬乃勑於慈恩寺。立三歲影。諡曰大遍覺法師也。
 
[1043b14] 十誦若經行乃至應畫地作相者。案十誦文云。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言亦有經行堂閣者。立明。西國有堂閣。常用經行也。佛無明闇中。以本無言念齊限者。立謂。佛無有明闇。從減劫佛亦不闇□。但違施主之心。此明俗人施燈時。既不云晝夜明時闇時之齊限者。應須常明此燈滅。則即得罪也。案五百問云問有人續佛光明。晝得滅不。答不得。若滅犯墮。雖云佛無明闇。施者得福。故滅有罪耳。(述曰)據此得罪。諸師義釋。是長明燈。故不許滅。據下目連次知日直等。似得滅佛燈者。是續明燈。故得滅之。
 
[1043c01] 目連次日直滅燈者。案賢愚經云。佛在舍衛國。國中有一女人。名曰難陀。貧窮孤獨。乞匃自活。見諸人民供佛及僧。自惟貧賤。雖遇福田。無有種子。感傷自責。便行乞匂以希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錢。持詣油家。買油作燈。擔向精舍。奉上世尊。置於佛前。自立誓願。我今貧窮。用此小燈供養於佛。以此功德。令我來世得智慧燈。除滅一切眾生垢闇。作是誓已。禮佛而去。乃至竟夜。諸燈盡滅。唯此獨燃。是時目連次當直日。察天已曉。收燈併當見此一燈獨燃明好。高目油無損。如新然燈。心便生念。白曰然燈無益。時用欲取滅之。即時舉手扇滅其焰如故。復以衣扇。亦復不損。佛見目連欲滅此燈。語目連曰。今此燈者。非汝聲聞所能傾動。正使汝往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2]遊嵐風吹之亦不能滅。所以爾者。此是曠濟發大心人。所施之物。佛說是已。難陀女人復來詣佛所頭面作禮。佛即授記。汝於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號具足(云云)。案目連問經及闍王受決經云闍王問耆婆言。作何供養。得功德多。耆婆教燈燃供養。闍王遂用一百斛油。然燈供養。隨燈之時即有滅者。有一貧女。容作得兩錢。即便沽油。油主傷愍。遂與五錢價油。然燈供養。竟夜不滅。目連次當滅燈。滅貪女燈滅之不得。乃作神通。引遊嵐猛風。滅亦不得。其明轉盛。上徹梵天傍照三千。佛言。此是菩薩燈。非汝聲聞力所能滅。准此即似得滅佛燈。諸德義釋。是續明燈故。異五百問中長明燈也。
 
[1044a02] 掃地五功德者一自除心垢者。外穢既遣內迹方清。執拂卑躬。故曰[1]除憍慢。降情下意。故曰調伏心。具上諸緣。故長功德。道[2]同既積。故生善處。
 
[1044a05] 而神用莫准者。下云有人聞誦極多於義不了有人少聞而多解義味是也。佛法貴如說行不貴多讀多誦者。故增一阿含云。朱利槃特比丘鈍根第一。世尊教使執掃篲。汝誦此字為字何等。其人誦得掃字。復忘篲字。若誦得篲字復忘掃。乃經數日誦之乃得。然此掃篲。復名除垢。朱利槃特復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淨。復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我。我當思惟此義。復念言。我身上亦有塵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垢。結縛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掃篲此結縛。思惟五盛陰成敗之色習色滅等。即得羅漢。往詣佛所。白言我已解掃篲。佛問云何解之。答言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佛言善哉。如汝所說。
 
[1044a18] 由道有根本行別止作者。立明。上勝鬘一卷是道根本也。止作二持是行也。戒本是止持。羯磨是作持。此上三者則攝根本及行皆盡也。得無罷散者。立謂。若識上來佛法根本及止作二行廣解。理根則不罷道休廢也。雖不依文生見而以俗方道者。立謂。俗中要覽雖非僧行之法。以見俗士仁義禮智信。僧須准之。以同是離惡故也。言俗五德者。仁義禮智信。愍傷不殺曰仁。防害不婬曰義。故心禁酒曰禮。清察不盜曰智。非法不言曰信。生而知之者上矣者。此明天然自悟智解者。是上根人。若學而知之者次也。
 
[1044b04] 若師猶在者。立明。和上既在須年年常學律藏。佛藏五夏已前等者。今引此文證知非但律中制五夏學律。佛藏經中亦制。令知此也。
 
[1044b07] 多論顯德有二等者。此是多論問曰沓婆放光顯德。答中有此言也。至時就尋附口。除疑故得現通聖者。立明。為俗人除疑。得現神通也。
 
[1044b10] 非謂福智兩異道俗別行者。立明。非是俗但得修福。不得修慧。道唯修慧。不得修福。若能雙修盡美盡善。但恐力所未周。義難兼濟。故且分途。故善生經說在家菩薩修道難。如陸路牽舟。出家菩薩修道易。如水路乘舟也。必准兩通者。謂俗但修福業也。然出家之人。慧業正修。亦須分修福業。若無福業。來報至聖乞難得。即智論中。舍利弗有弟子。名羅頻周比丘。持戒精進。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學者。乞食持與。鳥至持去。時舍利弗白目連言。汝大神力守護此食。令彼得之。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泥。又舍利弗持食與之。而口即合不開。佛後持食與之。佛福德力故。令彼食。又舍利弗問經云。羅旬踰比丘。分衛不能得食。其人前世執性多慳。見沙門來急閉戶云。大人不在見他布施。歡喜攝念發心願作沙門。是故今身雖得出家。純服弊衣。乞食難得。乃至後時飡沙入滅。案遺教三昧經云。有羅旬踰比丘。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福。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部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所隨之眾。皆乞不得。乃至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因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即飡沙飲水而入涅槃。又如分別功德論。明梵摩達比丘事等(云云)。
 
[1044c08] 終日相由而執據恒別者。立謂俗人以依法。得知修福之方。僧從俗利。得資形報。此則以法濟彼。彼以食濟此。雖復相由據福慧各別。
 
[1044c11] 學三佛行者。立云三世佛也。私云謂報身應身法身佛也。以由持三聚淨戒。當來感此三身。故曰學三佛行也。聞思修慧者。私云學時是聞。聞已則思惟其義。則即解義味。則修其行。修之不已。故能生解。名曰修慧也。
 
[1044c16] 雖形事相交者。形即俗以造像。道以修其五分法身。此曰形也。事者俗以供給四事。僧唯得指授法則曰事也。與道相交而所趣懸隔也。
 
[1044c19] 十誦賊來常擊鐘乃至石下者。案十誦云。時有賊圍繞僧坊。諸比丘先作備防。賊來已。即入房舍。閉門下橝上樓閣上。作大音聲。恐怖有二比丘。闇中擲石恐怖。石墮殺賊。其兩比丘。自謂言。我與俱放石不知。誰不殺賊。即生疑我將無犯重耶。佛言無罪放石時。應唱言石下石下。案大莊嚴論云。昔有一比丘。常被賊盜。一日之中。堅閉門戶。賊復來至扣門而喚。比丘語言我見汝時。極大驚怖。汝可內手於彼嚮中。當與汝物。賊即內手置於嚮中。比丘以繩繫之於柱比丘執杖[1]閉門。打之一下已語言。歸依佛。賊以畏打即便隨說云歸依佛。復打第二下語言。歸依法。賊畏死故復言歸依法。復打第三下時。語言歸依僧。賊言歸依僧。即作思惟。今此道人有幾歸依。若多有者我命必死。比丘即放令去。以被打。身體痛。久而得起。即求出家。有人問言。汝既作賊。以何事故。出家修道。答彼人言。我亦觀察佛法之利。然後出家。我於本日。遇善知識。以杵打三下。唯有少許命在不絕。如來世尊實有一切智慧。若教弟子四歸依者。我命即絕。佛遠見斯事故。教比丘打賊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說三歸。不說四歸者也。本處還立者。謂本處伽藍壞聽隨近安置。後若本處成立。須還本處。道中行有露令年少前者。以露濕比丘衣。故年少前受污。便後來老宿不行也。
 
[1045a18] 以泥團者。濟云。將淹虫蝎之上。合泥捉出外已將杖子擺離於泥。以泥捉之。則不得動也。檽子者(力丁反)。說文云。窓楯間子也。通俗文疏門曰檽。今窓檽車檽皆是也。
 
[1045a21] 田中泥亦須水和服者。案四分文有比丘。醫教服之。不淨脂鹽得服者。立明。此約病人得服。他過限七日藥。犯竟殘藥。惡觸等藥。必知服之得差者。開服無罪。若知必差者。亦[2]不開喫也。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末
 
○[3]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1045b08] 上來二十八篇。總明大僧之法。然其下眾。清禁未登。觸事猶迷。何能出要理資法訓取則上尊故。此篇備論進否故。有此篇來也。言沙彌者。大約有二不同。一曰形同。二曰法同。約教立行不同大僧。故曰別行也。注云。慈濟群生此者。此明在俗年小。未[4]門罪福喜多殺害。今始出家。先須離殺。約此義邊。故曰慈濟眾生也。故十戒之首。先標殺戒。婬妄義希。故列居後。五八之戒。義意同斯。等准初緣為語。如未曾有經羅云出家始年九歲。是沙彌之首也。至今西域七月十五日。諸沙彌等。採華供養羅云也。要律儀音云。沙彌者。舊譯曰息慈。亦云淨養。亦云擬淨命。羯磨疏云。沙彌梵音此翻息慈也。有人言。息惡行慈。為行之始也。有人言。初拔世表多緣慈戀。故息小慈。用懷大哀。救拔一切也。礪云。沙彌此云息慈。息謂離過。慈謂修善。就行彰因。故曰息慈。問比丘亦有離過修善應名沙彌。沙彌亦有乞士怖魔之義。應與比丘之稱。答如向所問實通彼此。然沙彌是厭俗之始。就初受稱。故曰沙彌。具戒據受目。故曰比丘也。唐三藏云。沙彌者。梵室羅摩拏洛迦。翻為勤策男。謂苾蒭勤人所策故曰也。室羅摩拏理迦。翻為勤策女。釋義同上。有云。勤是比丘。策是沙彌。以沙彌被比丘策使也。此亦同三藏意。又云勤策者。勤求策使故也。
 
[1045c06] 出俗之始者。此謂沙彌初始出俗故也。玄藉者立云。薄書曰。籍謂一切三藏。聖教文字。卷軸皆曰典籍。此之籍者。能詮玄理。故曰玄籍。標心處遠者。謂始染玄風。出俗未久。然擬修道。近出三界。遠至佛果菩提故曰也。亦如松栢初萠已。蘊陵雲之氣也。濫迹相濟者。立明。末代僧尼自身非法。妄畜沙彌。但為供給貪其[仁-二+(儿/又)]無有愍彼生死。提誘訓誨。此是濫義。事亦似同攝養而心怖供給濫言濟他故曰也。世涉多有者。立明。今時世中多有此人故也。
 
[1045c15] 信為道原功德母者。謂有信佛法之心。知是可歸之處。投其出家。修萬行。功德果報從信而生。喻之如母。雖復出家。無信心者。不異外道。故疏云。凡入佛法。要先有信。信義不同。略有六種。一如手。二如筋。三如乳。四如財。五如根。六如力。一如手者。華嚴經云。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入佛法中。自在取於無漏法寶。二如筋者。如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皆悉斷滅。若人發一念信心。一切煩惱業障悉皆消滅。三如乳者。有人搆取牛馬諸乳。置之一器。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諸乳。皆悉壞變。為清水也。若人發一念信心。一切惡魔及諸罪鄣。悉皆變為清淨法水。四如財者。譬如世間財物皆益眾生色身。信心亦爾。能長信人慧命也。五如根者。譬如樹根能生華果。信心亦爾。能生菩提華果六如力者。譬如世間壯人。能伏剛強。信心亦爾。能摧一切惡不善法也。智是解脫出世因者。謂智慧能破煩惱如燈破闇。以智能斷惑故。得出三果。無復生死繫縛。是名解脫。故曰智是解脫因。必先此二者。立謂。有信[1]無信為二也。案智論云。佛法大海水中。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若人有信心。能入佛法也。剃著者。剃髮著衣也。先明出家本意者。即初七門是也。
 
[1046a12] 一明出家元緣者。濟云。出家元緣。謂出家元本之緣也。有本作無緣者謬也。
 
[1046a14] 是故菩薩捨國財者。此明釋迦。若不出家。必為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以見出家功德勝故。捨茲榮貴。出家學道也。功由菩薩者。謂佛捨於國財。離五欲樂。為眾生故。出家修道。今時五眾。倣佛成規。忘家入道。豈非出家之功德。因由菩薩也。智度論云。佛成道已度千梵志。以為弟子。即優樓頻螺迦葉兄弟等千人也。並久修梵行。多在山間。顏容燋悴。又以少欲知足。著破衣裳。外相不美。父王因令釋子中有第二者。一人出家。增一阿含云。父王遣釋種中兄弟二人者。一人出家。今四分破僧違諫戒中。謂諸釋種豪族子孫。以信堅固。從世尊求出家。既是信心出家。何關父王逼遣。故普耀經云。父王科度五百釋子。據此諸文。皆由菩薩也。就釋種出家中。有跋提釋子。案五分中。是佛堂弟。出家已後。居閑林樹下。夜半唱言樂樂。諸人皆疑。跋提思憶舊時宮中色欲。故稱為樂。佛欲拂眾人之疑。故問所由。跋提白佛。我昔在家住於七重城壍之裏。七行象。七行馬。七行車。七行出四兵圍繞。忽聞異聲。心驚毛竪。今在樹下。空露之地。坦然無憂。是故稱樂(故曉禪師釋子賦云。跋提所以高稱快樂即其義也)。涅槃等並有出家之法者。涅槃云。在家逼迫。猶如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虗空等。謂出有為家入無為家也。
 
[1046b11] 起七寶塔不如出家功德者。案出家功德經云。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自出家。及放男女奴婢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破壞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又如百人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見明。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復無量。猶亦不如令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弘大。何以故。施眼之人。獲一世利。又宍眼性體有敗壞。故出家之人。展轉示導一切眾生。獲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歷劫無壞。福報人天受樂無盡畢成佛道。又由出家之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長養善法。摧滅惡法。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虗空。若有人為出家人。作留難。令不得遂者。其罪深重。必入地獄。現得癩病。又出家之人。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毗尼為足。踐清戒之地。阿毗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於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是故出家功德廣矣。雖出家破戒後得解脫。
 
[1046c04] 如蓮華色尼者。案智論第十三云。於佛法中。出家之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鉢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尼得六通羅漢。入貴人舍。常讚出家之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姉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問言破戒當墮地獄。云何可破。答言墮地獄便墮。諸女笑之言。地獄受罪云何可墮。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正。心生憍慢。而破禁戒。因此死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通羅漢道。以是故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由戒因緣故。得阿羅漢。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可得道果。復次如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勑阿難。與其剃髮。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恠己身忽為比丘。即便走去。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醉婆羅門。而作比丘。佛言此人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此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如是因緣。故知出家功德無量。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快樂等也。因說出家偈者。論偈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鴈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1047a04] 一見縛者。案寶積經中。佛告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堅縛。何謂為二。一者見縛。二者利養縛。一切見中。唯有我見。能斷慧命。如人被縛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隨心所著應當除滅。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沙門多讀誦經。而不能止貪恚痴。法水所漂。以煩惱渴。死墮諸惡道。譬如死人著金瓔珞。多聞破戒披服法衣。受他供養。亦復如是。私云上言見縛者。此通五見也。謂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此五亦名五利使。亦名五利煩惱。謂利根人所行也。若人貪嗔等五鈍使如前上言。一切見中。唯有我見者。謂五見之中。我見最惡。謂執身有我。妄起分別。壽命士夫。皆由著我也。見身有我。名為我見。謗無因果。曰邪見也。言邊見者。[1]臣云。續為常見滅為斷見故曰也。言見取者。母論云。取己所見為是。他見為非。名為見取。言戒取者。執戒為道。更不進修也。又解如外道烏鵲鹿狗之戒。是為戒取也。
 
[1047a20] 此戒取見見取煩惱者。立謂。此是戒取之人。亦是見取人。執戒為道。無肯進趣。名為戒取。取此之見。以為最勝。名為見取。濟云。此戒取見者。此是戒取見取煩惱者。此是見取也。五見之中此二見也。言戒取見者。謂執取戒為是作此見故。故曰戒取見也。執諸四見為是。名為見取煩惱也。此是欲界繫法。未生色與無色。何況涅槃耶。有人云。此戒見者。謂此戒是有為有漏可見之法。持之則取。犯之則是捨。但知取其持之相。無定慧力。亦非出世之法。故云人天凡福[2]之也。
 
[1047b05] 若修世禪等者。相云。謂四禪及四無色定即非想非非想定等。皆是三界內業。故曰世禪。如外道四禪八定皆不能出生死。若別有照用。志求無上道等。即是出世禪也。並是欲有者。多聞講說。持經布施。但是欲界業也。若有世間定慧之力。則是上二界業也。言欲有者。就三有明此是欲。若細分別。有其二十五有也九想者。案名教云。一死想。二游想。三脹想。四血塗想。五爛壞想。六禽獸噉想。七散想。八白骨狼藉想。九火燒想。廣如飾宗記第四。可尋其義。對此而說也。貪著小利忘失大利者。立謂。貪三界之善受利樂事。名為小利。遠求無上菩提。是名大利。
 
[1047b16] 一者小乘觀事生滅者。謂小乘人。觀五陰十八界。求人求法。了不可得。分析五陰皆空。故曰觀事生滅。又解。小乘但得人空未得法空也。南山羯磨疏中。小乘極處。人法二空。對伐觀析。唯見是塵(謂於身中求我不得。唯見髮毛爪齒。六塵四大之所成。故此顯無我觀。即人空也)。對陰求之但唯名色也(於五陰上求我亦不得。色是我耶。受想行識是我耶。離陰是耶。即陰是耶。離求了不可得。但唯名色一陰是色。四陰是名。此顯法空觀也)。求人求法了不可得(約四大是人約五陰是法。今於人上法上求我俱空。故曰人法二空也)。善惡等性者。相云。上言觀事者。謂是情事非情事。謂觀四大五陰山河大地。皆悉是空。故滅身以歸無。絕智以論。虗滅之事。畢竟是空。將此空處為理。故云無善惡等性也。以躭著空故。故曰小乘人也。然此人還緣真如。但所見處。淺未證圓空。未見畢竟之空。但證有漏空。故曰小乘也。問若都不緣真如。何異外道等也。善惡等相者。上來聲聞人觀色為空。與此何異。答此小乘厭無常苦不淨之色。而修其空。此小菩薩達色即是空。不離色外求空。故與前異也。相云。依瓔珞經。地前三十心為小菩薩也。前小乘觀事生滅等者。但知五陰四大之性是空。未能遣得其相。此小菩薩猶分得理空。非但知性是空。然即說色相中。了知色本自空。不用滅色求空。即色是空。故曰無我人善惡等相也。但知色相空時。用為至極。用此為理入。未了唯識之觀。故名小菩薩。三大菩薩觀事是心意言分別者。相云。初地已上菩薩。觀一切情非情事。皆是唯一識心變現而而作。本無外境。唯一識心。但意中分別為境。緣照為別。不取外塵為境也。從願樂位至究竟位者。案攝論云。有四位。一願樂位。二見位。三修位。四究竟位。此四位攝十地乃至如來俱緣唯識之觀也。謂一切法實唯有識。謂有為無為有流無流三乘道果。如此等法實唯有識。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故也。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者。案攝論云。意言分別者。是心覺觀思惟也。謂意言分別得如此通達唯識道理。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也。菩薩若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若菩薩已了別一切法但是意言分別。離此外實無所有也。相云。此菩薩唯用識心觀用。故云觀中也。離一識外。更無別法。作觀之時。但緣分別處為境。更不執外塵為境。如山河大地情與非情。本來是我識心所變故。不執此為境。但用觀心分別之處為境耳。然上三行。皆有境智。前小乘將一切外塵為境。將觀空性空空處為智。小菩薩亦將外色為境。即能了色是空曰智。大菩薩。但將意言分別處為境。唯守真如實理為智也。濟云。名觀中緣。則不得。故言名觀中緣。九地已上出入。俱將唯識之觀也。又釋云。意言分別為境者。新經論中。名為遍計所執。謂遍於一切境上。妄執為境。故曰遍計。約凡所執如此也。今此菩薩。作唯識觀時。但分別內境一識之心。更不分別外境。可同但意言分別處境。由意分別則有外境。若不分別。唯是我一識心變故而謂有前境。然前境何曾異我識心。今若意言分別不生則。更無有外境。以攝外境歸自識故。若不了心。則妄取塵境故也。
 
[1048a18] 如別行門二十卷中者。即是凡聖行法第二十卷中明也。
 
[1048a19] 七明大小乘相決同異者。文中先解小乘三學。謂戒定慧。次解大乘戒定慧可知。不出三學者。謂戒定慧也。就大乘小乘。既各有三學。若為同異。
 
[1048a22] 若據二乘。戒緣身口者。立明。聲聞緣覺。此二乘之戒。但制防身口。不制單心。若犯戒時。亦問汝以何心。若無心不犯。此約期心。非是單心也。執則障道是世善法者。濟云。此是戒取也。立明。若執戒作是。不肯進修定慧。則是障道。但可生人天勝處。故曰是世善。故毗婆沙中。五見之中。身見戒學大怨。由見神常苦樂不變。不畏業果。縱情作罪。偏從是義。說為戒怨。戒取是定家怨。取戒為道。妨修禪定故。疑為慧怨。生於疑惑。妨正慧故。違則障道不免三途者。若於受體。有違具緣成犯。交墮地獄。亦是障道故。須不取不捨可也。
 
[1048b08] 定約名色緣修生滅為理者。前文明戒。此下明定。謂觀五陰以得定也。一陰名色。以可見觸。故四陰曰名。謂受想行識。但有名而不可見也。此是心法。故不可見。約此名色上。作生滅之觀。以為真理。此名為境。緣修生滅為智。言緣修生滅為理者。謂於五陰上。作生滅觀。緣此生滅以為理也。理謂彼人所見。名為理智也。二乘同觀亦無諦緣之別者。正明二乘共觀此上五陰名色。作生滅之觀。更無二別。故曰同觀。言諦緣等者。勝云。明無別四諦十二因緣之別修。皆與名色為緣。謂智起觀也。謂四諦與十二因緣。皆不離名色也。相云。言諦緣者。諦是境也。緣是智也。今二乘人同緣五陰為境。皆修生滅為智。以同觀五陰為境。故曰亦無諦緣之別。只道二乘人修行。境智無別。皆將五陰名色等為境。緣修生滅為至理是智也。當分名為涅槃。謂即觀此五陰之相。空無之處。剩為真理。故云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也。濟云。二乘同觀。更無諦緣之別者。謂無別有緣覺之定慧也。緣覺雖修十二因緣。然十二因緣。不出四諦。以離四諦。為十二因緣。故知四諦亦攝十二也。無別四諦所觀。聲聞之四諦。故曰更無諦緣之別。聲聞人觀五陰四諦。以修人法二空也。
 
[1048c04] 故佛性論云。二乘人約虗妄觀無常等以為真如者。此即有餘涅槃也。謂二乘既觀五陰虗妄無常等。為理解脫。從此灰身滅智證有餘涅槃。住化城不進也。慧取觀照與定義別體同者。此下正解小乘慧學也。謂定與慧更無別體。修無我人。寂然無變。稱之為定。從智照約觀用無方智照現前。目之為慧。舉喻如鏡。鏡體是定。能照物像。則名為慧。慧名雖殊。其體無二。故曰義別體同。故法華疏云。照而常寂曰定。寂而常照曰慧。又云攝心一境曰定。推求諦理。名之為慧。
 
[1048c14] 若據大乘戒分三品者。此下解大乘三學也。按攝論中。明六度差別。六中分三品。先明施有三品。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釋曰。法施利益他心。以由法施故。令他聞慧等善根得生也。財施利益他身也。無畏施通益他身心也。言戒分三品者。一守護戒。二攝善法戒。三攝利眾生戒。釋曰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若人不離惡。攝善利他。則不得成。若人住守護戒。能攝善法戒為佛法菩提生起依止。若住前二戒。然能引攝利眾生。為成熟眾生依止(餘忍精進等各三不同云云)。私云。言守護戒者。即攝律儀戒也。律儀一戒不異聲聞者。案攝論云。三聚淨戒是菩薩有也。二乘但有攝律儀戒。無餘二戒。故論文云。二乘但有攝正護戒(即攝律儀戒別名也)。無餘二戒。何以故二乘但求滅解脫障。不求滅一切智障。但求自度。不求度他。不能成熟佛法。及成熟眾生。是故無攝善法戒。及無攝眾生利益戒。又論云。攝善法戒是得佛法生起依止。攝眾生利益戒是成熟。眾生依止者。釋曰。攝善法戒。先攝聞思修三慧。一切佛法皆從此生起。何以故。以一切法皆不捨智慧故也。攝眾生戒者。所謂四攝法也(四攝之義如常)。論云。初明攝正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釋曰。若人不離惡而能生善。及能利益眾生。無有是處。故正護戒是餘二戒依止。非無二三有異者。勝云。菩薩捉寶壞生不犯。聲聞則犯是也。慈云。如菩薩戒。酤酒則重。飲酒則輕。聲聞反之。飲重酤輕。故曰異也。羯磨云。非無二三遮戒之別是也。護心之戒更過恒式者。立謂。菩薩不擬動身口。但單心違理則犯。若二乘但護身口。不制單心。約菩薩起心即犯。過於二乘恒式。故曰更過恒式也。
 
[1049a16] 菩薩住於實相者。謂菩薩行於中道故曰也。
 
[1049a18] 人問地持云者。謂地持勸令取有佛藏勸令取空。為此二文相違古師致問意。欲除疑惑也。答意云。佛亦隨機。故說不定。持地勸取有為破世人著空。佛藏勸取意為破世人著有。皆為破病。何有相違。言寧起身見等者。案持地論云。有二種人。壞滅正法。一者於色等不實法中。計為實有。謂於世間假名法中。妄想計著。故壞破正法也。二者於色等諸法[1]內緣分齊。毀滅都無所有。只是破壞正法也。此後人於假名所依悉無所有。假名亦無假名。既無假名。真實亦無所有。真實假名是二俱謗者。是名都無。如此說者。是為自壞。亦壞世間。是故世尊。為此事說言。寧[2]破身見。不惡取空。何以故。起身見人。於所知。或不謗一切所知(私云此人於理自或不謗於理)。不因此見墮於惡道。少壞他信。亦能建立真諦正法。不於戒律而生懈慢也。惡取空者。於所知或又復誹謗一切所知。以是緣故。墮於惡道。亦壞他信。又於戒律慢緣實法故破壞佛法也。云何名為惡取空。謂於此彼都空。是名惡取空。何等名善取空。若實處見有。空處見無。於有無之處。如實知之。是名不顛倒空。名為善取空也。佛藏寧起斷滅見者。案佛藏經中。廣斥著我見人見眾生見等。執此見者。當墮惡道。如此之人。不聽受一飲之水也(云云)。又我見之人多墮邪見。若斷滅見者。多疾得道。何以故。是易捨故因說過去有佛。名曰莊嚴。滅度之後。五百年中。諸弟子眾。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
 
[1049b17] 名薩和多。四名將去。五名跋難陀。此五比丘。為大眾師。其普事比丘。知佛所說。真實空義。無所得法。餘四比丘。多說有我。多說有人。皆墮邪道。其普事比丘為四部所輕。無有勢力餘四比丘。皆計有所得。說有我人。眾生壽命。徒眾熾盛。住於邪見。捨第一義。無有畢竟空法。滅佛正法。死後皆墮阿鼻地獄。經無量歲。并所化者。凡有六百四萬億人。與此四師俱生地獄。盡其一劫。此世界壞。移向他方地獄。此世界後成。還移生此間地獄。經無量世。此四惡師。及所化人。得免地獄。生於人中。五百世中。從生而盲。其普事比丘。我說此人於過去世諸佛所。種善根。
 
[1049c05] 不一念起瞋由瞋違生故者。立謂。嗔是殺家之相。故曰違生。若一念起嗔障百法明門。又經云。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為此多義故。故菩薩不起嗔。濟云。由嗔違生者。謂地前菩薩。要留貪以潤生。以貪愛能潤其生。如糓子漬水潤則生。菩薩亦示假貪愛之水潤生。則得塵形六道化物。若斷貪愛。則不然故。不斷煩惱也。若准大乘及薩婆多等。一切煩惱。皆能潤生。於中貪愛增故。說貪愛最能潤生也。若爾貪愛潤生地獄中。應是愛故生耶。答成實論云。眾生以痴力故。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述曰)知亦是貪故生也。然嗔則不能潤生。故曰由嗔違生故。以不與生相應。故曰違生。此約地前菩薩為言耳。若登地已上。永本願力自往十方界。變化而生死導眾生。煩惱已盡則不儗貪愛以潤其生也。以本願力強自能生故曰也。若爾得起貪不此下答意可見。前言得起貪據俱生煩惱也。此下不許起貪者。據分別煩惱。故不得起貪。故生此問。汝既云寧起貪不起嗔。未審得定起貪不。引智論答。如色界諸天若不斷欲惡者尚不得生況出聖道而得起貪。上言寧起貪者。欲呵起嗔之人故。且云寧起貪也。然實二俱不可起耳。五蓋者。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戲。五疑悔。此五者能覆蓋人心。令善不起。故曰蓋也。以五蓋既有貪。貪尚不得生天。何況菩薩而許起貪也。賓云。五蓋者。一貪(應言貪欲也。以貪通三界以欲簡之)。二嗔恚。三睡眠(應言惛沈睡眠也)。四掉悔(應名掉舉惡作也。掉即舉也。悔即惡作也)。五疑。故婆沙四十八云。躭求諸欲是貪欲相。憎恚有情是嗔恚。身心沉沒是惛沈相。身心躁動是掉舉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變悔是惡作相。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述曰)此中貪欲嗔恚局在欲界(若汎言貪。即通三界)。惛沉掉舉。各通三界。惡作在欲。疑通三界。此五覆障故名蓋。婆沙云。謂障戒定蘊慧蘊也。俱舍云。障五蘊前之四蓋能障三蘊。同前婆沙論說復由疑故。能障解脫解脫知見二蘊不起(私云五蘊即五分法身也)。
 
[1050a14] 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等。如攝大乘論抄云。得無分別智者。相云。初地菩薩得無分別智。濟云。智是分別。非無分別。以境是無分別故。故曰無分別也。以初地證真如之理。以真如是智家所證之境。真如體無分別。由智能證此理故。從境而言名無分別。然智是分別也。言一切塵不顯現者。濟云。塵是境也。謂菩薩得無分別智時。更不妄執外諸塵境。但唯一識之所變用。既離外塵邪執。故曰一切塵不現。自無染濁過失者。謂菩薩為化眾生示行十惡。殺生婬盜等內心無染。故曰無染濁也。縱有利益有過失不行者。謂外雖有益。而內有染則不行也。應作四句。一內無染。外有益應行。二內有染。外無益不應行。三俱有不應行。四俱無亦不應行。案如意三昧經。有三人同反常行化。謂佛菩薩羅漢。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間故。其餘地前菩薩三果已還。皆不得行也。
 
[1050b05] 不動地者。濟云。八地得無功用。故曰不動地。七地已前。須有行用進修。名為有功用。八地已去。任運勝進。不假功行。無有加行。故曰不動地。喻如張帆初張設著帆。料理調度。名為功用。若張了任風吹。進不更藉於人功。故曰無功用。八地已上。義同此也。或可淨心地者。慈云。初地菩薩名為淨心地。
 
[1050b11] 若論定慧者。謂上來明大乘戒竟。已下明大乘定慧二學也。言小觀相空者。即小菩薩。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相。得人法二空。謂了色是空也。如經云色即是空等是也。聲聞人滅色證空。故與此異也。深觀唯識者。即大菩薩。作唯識觀。觀事是心意言分別。但作一識心之觀。了知一切塵色本無。更不緣之。但知唯是我一識心分別造作也。鈍見空時不分別色者。結上小觀。相空之菩薩也。此菩薩雖觀其生滅之色是空。然智行猶鈍。但見了外相即是空。未知唯識之照。故云不分別色等也。其人了色是空。更不假分別其色若聲聞人則分別其色。利知唯識不分別空者。此結上深觀唯識大菩薩也。謂此菩薩。作唯識之觀。謂初地已上智行明利。但作唯識之觀。知一切相皆是意言分別。以了此外塵本無。更不分別此色。既不將此外塵為境。故言不分別空。
 
[1050c02] 但相似道相似善者。立明。邪正兩體難明。今時學者。多墮邪見。謂聞說有著常。聞說無著斷。難離二邊之心。但觀言似解故曰相似善也。理須修學方堪正觀。不以誦語而為道業。如十住婆沙者。案十住婆沙論中。廣明菩薩行。行從第一至第十四卷。唯明十地諸菩薩修身修心方法。大略而言。謂常樂聞所聞法。聞已能如說行。依法依義。依如說行。隨順義趣。不惑言辭不失戒定。清淨活命。破憍慢心。求其功德。遠惡知識。親近善友。若在家菩薩應遠離諂曲。如木在稠林難可得出。如是有佛弟子雖入佛法。不能得出生死深煩惱林也。
 
[1050c13] 又以三事驗知三道者。立明。將下自為為他之事。驗其行人。則三乘分齊也。心乖事同者。相云。謂上三人若論其所緣外塵之事。更無不同。觀一切四大五陰山河大地等。故曰事同。謂境是同。然心則別。二乘人作空解為極。小菩薩知一切是妄有。又不作空解。又未了唯識。若大菩薩。但作唯識觀解。故云心乖則是知別也。
 
[1050c19] 比丘越悔者。立明。若駈出得越毗尼罪。老母求佛出家等者。如央掘摩羅經抄(云云)。
 
[1050c21] 善見欲燒寺聽不白父母者。案見論云。佛制若父母不聽。不得與出家。若有人求欲出家。比丘問言。汝之母聽不。答言不聽。比丘不肯度。其人便言若不度我者。我當焚燒寺舍。若有如是難事度出家者不犯。盜度犯重者。立云謂令前人故避王課者。犯重若無此心。但度不勸避課者得。如論中得度者。私云。多論文也。經主不得者。立謂。若經主已主曾費錢買得。損他錢故。若但抄得曾未經主。則未用錢故得度也。經無正文者。立謂。此是論文。說許經中無正文。案出家功德經。但云放奴婢。出家得功德廣大。然不明許比丘度。故云無正文。又律亦無文。
 
[1051a08] 僧祇欲新出家者先說苦事者。羯磨疏云。為說苦事者。以世網苦辛。多厭求樂。初雖慈許。終有退敗。故經論中有現世苦未來樂者。出家人也。晝夜鞭心。常收正念。不覺妄緣。尋悔訶責。三千云。必行坐禪等三。不爾徒生徒死。即遺教經云。中夜誦經以自消息。餘時須依律文常爾一心念除諸蓋也。
 
[1051a14] 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為本。託緣開二。不是[1]常途。一住者。一坐跏趺一周時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一眠者。中夜之時。暫爾倚臥。分星月次尋起緣念。多學者。慧心常運。不許浮散也。名駈烏沙彌者。四分律中。有比丘將兒出家。入村乞食。若到市肆。見餅飯即舒手。言與我餅飯。人皆譏嫌言。云何出家。已故生兒。而將自隨。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度減十二歲者。爾時阿難。有檀越家。非人所燒。死盡唯有一小兒。在。將至佛所。佛問此何小兒。阿難具說。佛言何不度令出家。答世尊先有教不度年減十二者。是以不度。更問此小兒。食時能駈烏未。能如是者。聽出家。阿難報言能駈烏即度之。因此名駈烏沙彌。
 
[1051b02] 十四至十九。名應法沙彌者。約年未堪受具體。合只作沙彌。以其年歲應沙彌之法故曰也。名字沙彌者。此既年長。理合進具。非沙彌位。但假名沙彌。故曰名字也。
 
[1051b06] 本伏藏本債息亦同者。案彼論云。問比丘本俗人時。失父母兄弟。藏物出家已後。家人死盡。比丘還自來取犯棄。若有所親白衣。可語使取作福。應半與官所。爾者此物無主。應當屬官。不得全取。
 
[1051b10] 度巧師兒等者。律文有巧師兒來寺中觀看。比丘輙以度。眾不知。後父母來於寺。問眾僧。咸言不見。後還於寺中得。便言。比丘故妄語。因此白佛。佛言。從今欲度人。應白二和僧。使眾同知。若僧不和合。可房房報和合知。
 
[1051b15] 辭父母訖口說偈言流轉三界中者。立謂。出家者。自說此偈也。
 
[1051b17] 應為說髮毛爪齒皮者。立謂。恐此沙彌過去曾觀此事來。今若聞說或得悟解。故下文引羅云事來證也。如羅睺落髮未竟得羅漢者。案善見論云。度沙彌時。和上應為說五法。一者髮。二毛。三爪。四齒。五皮。所以說者。有人前身曾觀此五法。今為剃髮落地。即發先業。便得羅漢。是故先教五法。然後[2]如剃髮。如羅睺羅髮落未竟。便成羅漢。如癰熟須人刺。然後得破。亦如蓮華須待日出。而得開敷。此欲出家人亦復如是。因說五陰。便得悟道也。疏云。羅睺是沙彌之初。如九歲出家。西方沙彌。每至夏末。多以香華。於空中奉散羅睺。
 
[1051c04] 以香湯灌頂讚言者。立謂。此偈是剃髮師說也。
 
[1051c04] 行者說偈言歸依大世尊者。立謂。此偈是出家者自說。
 
[1051c06] 毀形守志節者。此偈是傍人說也。
 
[1051c06] 周羅者。立謂是周羅要留與和上剃之。
 
[1051c07] 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者。立謂。此偈和上說也。
 
[1051c08] 二人得度沙彌一人不合者。立謂。須一和上一闍梨。不得單有。羯磨師。仍遙揲和上名。為一人也。
 
[1051c10] 捉師衣角出[3]在人情者。和上云。十誦中明目連將人觀往業。遊騰空中。令此人捉袈裟角。今時十誦師。為人受戒。令捉衣者妄行也。
 
[1051c13] 應問遮難一同僧法者。立謂。准與沙彌戒。而問遮難。但五逆中不須問破僧之逆。餘盡須問。
 
[1051c15] 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等者。此三歸與五八戒三歸亦別。若翻邪三歸。則直言歸依佛法僧。無有立誓。若五戒三歸。則有立誓言。盡壽為五戒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若八戒立誓。則言歸依佛法僧。為淨行憂婆塞。今十戒立誓言。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故知各別不同。故多論云。三歸言下。有所加得戒。若三歸言下無所加。有歸無戒也。又母論云。有五種三歸。一翻邪三歸。二五戒三歸。三八戒三歸。四十戒三歸。五具戒三歸。此一。佛在時已廢(云云)。十戒頌曰。殺盜婬妄酒。香舞床非錢。
 
[1052a02] 高廣大床者。案首疏云。高尺六已上。廣謂方三肘者。不可俱有。單高亦制。祇云高有二種。一高大名高。即簡尺六已下卑者開用。二妙高名高。增一云。大床有八。四就寶體說大。一金。二銀。三象牙。四角床。以人情寶翫。不問大小。以四種從人說有大。一佛床。二羅漢床。三辟支床。四和上闍梨床。此四人大。不問大小。不得於此八種床上坐也。
 
[1052a09] 胡漢二彰者。謂胡音呼金曰生色。銀曰似色。即像也。故知生像是胡音。金銀是漢語。文中雙牒。故曰二彰。羯磨疏引古師云。文列生像者。是世中鉞具。似人畜形者。不許捉也。如律所制。不持樂器。亦是比擬。今不同之。然僧祇中。生色金也。似色銀也。似即像也。銀之異名耳。有人不許胡漢二彰。若金銀既是可翻。但須翻胡為漢。何須雙彰。經律之中不有此例。若梵音不可翻者。如涅槃佛陀薄伽梵等。以名含多義故從本。不可就別翻之。故依梵言也。若水火等可翻者。即依此漢語。何處有梵漢兩彰之例也。今詳。亦有兩彰。如法華經云。安禪合掌。合掌漢語。安禪梵言也。謂生像是未成金銀。如非牒之例。故曰生像。基法師云。生者金生於土。故曰也。如金字左右音。俱是土字鈴。賓云。生像者應言生色。字有二種。一者生色。二者可染。且如黃金不可變色。天生然也。白銀等類。其色可變。名為可染。像即色義。故云生像。
 
[1052b01] 無適莫故者。有云。既捨親出家已。心行平等。無有的的之親。無落漠之疎也。俗儒云。適莫謂厚薄也。案論語第二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儒生解云。適厚莫薄也。言君子之人。心平等。視天下之人。無厚薄也。
 
[1052b06] 應為說十數者。疏云。有三意須明也。一者斥邪徒。二者顯正義。三撿賊住。若識此三意。則可知也。言十數者。即是十種增數法門。故曰也。祇二十三云。因有賊住。便以十數試驗是非。云何為十[1]也。一者眾生依仰食者為破自餓外道者。羯磨疏云。或以飡風服氣。餌藥存生。是邪道也。佛法不爾。身假食資。欲界段食。根塵觸食。卵生多思食。上界識食。或有兼者。如別所陳。食取濟形。道取濟神。故假形食緣修道行。至論道也。要修離著為本。不識道元。乃以斷食為道何也。二者名色為破自然外道者。羯磨疏云。外道計一切皆無其因。佛法不爾。內報外報。皆有本因。諸眾生有。皆因名色。心不可見。止可名談。初始識支。故轉為名。假染持識。即染為色。故哥羅邏時。凝滑不淨中含心故。展轉增長。三十八轉。九月便生。託彼胎藏。何得自然也。有人云。於過去無明緣行。以由行故。隨行感業。得今此身。又假父母和合。生此名色之身。何得自然。有云。名色者。業識種子為因曰名。父母精血體分為緣曰色。此相假藉故有此身也。何得自然。如犢子生求乳。風輕地重。烏黑刺尖。亦因眾生業報相感。由其內報善惡不同。故感外事淨穢差別。三痛痒想為破梵天等者。古人翻譯未巧。曰痛痒想。今名為三受也。濟云。古人譯經。中邊未相領解。欲翻樂受苦受捨受。而漢不解三藏之意。將手打漢背令痛。意顯其苦受。而漢不會。遂翻為痛也。又以手搔痒。以示其漢。欲表樂受。而不相領解。翻為痒也。言想者。即捨受也。彼計眾生嗔恚。由彼梵天。梵天是色界初天也。羯磨疏云。言痛痒想者。即是受之異名。亦云三受。痛者苦受。痒者樂受。想者捨受。此破為計梵天因者。以劫初成梵天創下。因有人物諸眾生等。便計彼天以為父母。以三災起時。梵天教人修羅得生上界。梵天後方生彼。乃至世界成立。梵天前下生。四三二禪。乃至前下生人間。以眾生前去。去時見梵天猶在。至今日。下來復見梵天在。謂言是常。呼為父母(云云)。如僧網六十二見義中說也。此生嗔恚。還由彼天。佛法不爾。廣如下明也。復有一分外道。計大自在天。為父母。即是色界頂。亦名色究竟天。事此天王用為至極。故今西域多立天廟。中安天像。[2]上俗所歸。號大自在天。是我父母也。梵言摩醯首羅。此翻為大自在。若男聲呼。應言摩訶首羅(摩訶大也。首羅自在)。今以女聲呼故。摩醯醯訶。二聲輕重稍別。男女二聲。同一囀也。所以女聲呼者。以外道等計此天為父母。母即是女。女有能生之義。故女聲呼之。故曰摩醘首羅。故西域廟中。置茲天像。白銀為體。面上三目。目精內轉。其光外[3]體。見者失魂。有提婆菩薩。能降外道。故登梯像面鑿其眼精(云云)。佛法不爾。生憎愛者。實由本陰。何干天也。以初一念緣色之心。名之為識。了達染淨名之為想。領納違順名之為受。由三想故便生三受。由三受故便生三行。故長淪歷。無有解脫也。四四諦破無因外道者。彼計一切萬物不從因生。如草木等自生自死。人亦同之。佛法不爾。有因有果。出世亦有因果。世間亦有因果。且舉四諦。如集諦是世間之因。苦諦是世[1]間。道諦是出世之因。滅諦是出世之果。故首疏云。諦雖四位。分為二種。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滅道二諦出世間因果。羯磨疏云。諸眾生等。知苦無諦。不思惟故。終不厭離。諸出聖人。解苦有諦。廣如涅槃盛開釋。私云。問此無因果外道。與自然外道。有何異。答聲云。前第二計自然。與此無因外道有異。自然外道不執無因。還將自然為因則異。此方莊老之執。此方計自然。亦不從因緣生也。有人云。前自然者。計一切法不為物造。天然自有也。言無因者。直是撥無因果義有別相也。五五陰。破彼神我以為宰主者。陰者古人翻譯未達其義。故言陰。此亦令無義理。若取陰陽之義。須平聲呼。若言覆陰之義。又須加草。今既去聲。未詳何理。故今新譯名為五蘊。蘊是藏積為義。積集五種。以成其人。故曰蘊也。昔言中陰等。今不同之。乃言中有本有後有等(云云)。羯磨疏云。彼計身中別有宰主。謂是神我。如麻米等。統御心識。佛法不然。直有五陰。名色和合名身。初陰是色。下四是名。皆是無我。虗妄為本。無別神我。即涅槃云。色亦非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我在何處。為在色中。為在識中。但有五陰。隨陰計我。則有五種。如是離合。次第求之。覓我無從。便悟妄執。得無我理。分成無漏相似聖人。
 
[1053b06] 於身中別有神我者。濟云。此是異陰求我。謂五陰之外。別有神我。通用五陰為窟宅。是我所依之處也。或有外道即陰求我。謂將色為我。受想行識為窟宅。或將行陰為我。餘四陰為窟宅。妻子奴僕等。如是五陰互作等也(云云)。
 
[1053b11] 六六入破一識外道者。羯磨疏云。彼計一識遍於六根。如獼猴窺[2A]磨歷六[2B]局。無識之人。謂有六猴。其實一也。人亦如是。根門乃六。一識通行。佛法不爾。識隨根起。內有六識。外有六塵。[3]識相對。故有六入。若是一識。耳應能見。眼應聞聲。私云。然此外道所計。與佛法無多異。然實識本唯一。體無有六。而外道計云。識能透入耳鼻。約此來去而明。故判方耶。然佛法可識遍一切處。且如人身。雖有六根。識遍身內。舉體皆識。但凡夫無明惑重。六根本有見聞覺知。但約眼門。唯能見色。耳聞等例然。若得六遍。互皆能用。今既識遍於身。六根之處俱有於識。但識苟或可翳。不能自見。假眼根之處。以通其見。猶亦身在障中。不見外物。若穿障作孔。得見於外。即眼耳根處也。明了識也。眼識既爾。餘五例然。猶識遍體。假根能有六用。識體本遍。何有去來。透歷之用。故喻獼猴者非也。濟云。然識體是六。由當處從用不同。故成六也。外道計唯一識則是邪也。外道或計識大如虗空。或計大如人身。則識遍身內也。或云指。或云如麻米。或云如極微。可以能通身者。如旋火作之似大也。其識在中實小。而來去六根中。故言遍身。外道自執不同。相破云爾也。今據佛義。識實是六。不得言一。若至佛果。六識互用此是佛地不關凡也。
 
[1053c09] 七覺分破彼不修外道者。羯磨疏云。以得五通。逆順觀中。八萬劫外。冥然不委。即謂冥漠。以為冥諦涅槃之所。任運至窮。終歸果尅。何須修也。謂一切眾生經八萬劫。自然得脫。如轉縷丸山頭放之。縷盡丸止。濟云。彼觀唯見八萬劫事。已外不了。即詺冥冥之處。以為涅槃。是為冥諦。若此處是涅槃任運。當至何須修道也。佛法不爾。要須方便增修。乃尅解脫之果如七覺支簡擇正理。方能至詣。何有不修而能入於聖也。言七覺分者。名教云。一擇法覺分。二精進覺分。三除覺分。四喜覺分。五定覺分。六念覺分。七捨覺分。除惡行善名之為擇覺。心無懈怠名為精進。身心離惡名之為除。慶他得樂名之為喜。於緣不亂目之為定。錄心不散名之為念。施而不惓目之為捨。明茲七種覺為因。故曰覺分也。亦可能支其覺。故曰覺支。言逆觀順觀見八萬劫事者。據極利根者言之。餘鈍根者。或六萬劫。四萬劫也。
 
[1054a01] 八八正道破邪因外道者。彼以持鷄烏鹿狗等戒。計之為道。故曰邪因。此迷道諦故也。案智論云。外道以仄身裸形無耻。以髑髏盛屎而食。據頭髮刺上。倒懸慟自卑。冬則入水。夏則火炙。羯磨疏云。彼得者。見鷄狗牛鹿。今報已盡。遠業將起。生彼色天。不思遠因。謂即報是。便効彼畜。噉草為戒。乃至修世八禪。用為涅槃。邪進邪慧。例皆爾也。佛法不爾。乞食等四。為聖道緣。並濟形也。正語等八為聖道因。並濟心神。觀用籌度。深見倒想。便得出也。私云。畜生噉草。後得生天。謂此噉屎艸。是生天因。不起此畜生。過去惡業。承昔行善。今得生天。外道學之。故食屎草。濟云。外道證非想定。利根根觀見八萬劫事。中根順見六萬劫事。鈍根見四萬劫。故見犲狗命終生天。謂言噉艸是因不起。此畜八萬劫前有善業也。賓云。此報烏鷄牛狗等戒者。此由二因生此妄計。一以由天眼。見有眾生。從烏鷄中即生天上。二由非理尋妄生此計。婆沙百一十四云。有二外道。一名布賴拏憍難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制羅栖你迦。受持狗戒。二人異時。俱往佛所。種種愛語相慰問已。時布剌拏。先為他問。此栖你迦。受持狗戒。修道已滿。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汝止莫問。復再三請。佛以慈心告言諦聽。受持狗戒。若無缺犯。當生狗中。若有缺犯。當生地獄。聞佛語已。悲泣哽咽。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須問。今果懷恨。布剌拏白佛言。不以彼人當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長夜受持牛戒。恐亦當爾。唯願大慈為我實說。世尊告(准前應知)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問。云何受持牛戒狗戒。名無缺犯。答一如牛法。一如狗法。名無缺犯。此等妄計。並非道諦。佛法不爾。用八正道以為因也。言八正者。一正見。二正業。三正思惟。四正精進。五正命。六正念。七正定八正慧。於理明白名正見。身行動作名業。於緣審慮。故曰思惟。策而不住目命。緣心不散。名為念。安住不動。名之為定。觀達於緣。名為慧也。今言正者。體絕偏邪。名之為正。以通於理。名之為道也。有人就因果苦樂作四句。一因樂果苦。如世中五欲是。二因苦果樂。如下品人持戒是。三因果俱樂。謂上品人持戒是。四因果俱苦。即此外道是。自餓苦體是因為行既邪。便招苦果。定入地獄。又有外道。計微塵世性以為身因也。且敘微塵者。如順世外道。計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極微為因。能四大中最精靈者。然有緣慮。即為心法。猶如諸色。雖皆是火。而燈發光。餘則不爾。故四大中有能緣慮。其義無失。若論色法。四大為體。其義極成。又如勝論外道。執有常散極微為因成器世間。此外道出在成劫之始。人壽無量歲時也。梵名嗢(烏沒反)路迦。此云鵂鶹。私云鴟鵅鳥也。其人晝避聲色。云妙欲發動人心。故於夜分。人間乞食。時人因此。號為鵂鶹。又名羯拏卜。此云食米齊。此人形貌醜陋。頭髮蓬亂。人見怖之。後遂不乞。但於夜分。舂簸之處。穅[禾*會]之中。洮取米齊。吳人曰米栖是也。食而存命。因此號為食米齊仙人也。又名勝論者。梵云吠世色迦。此云勝論。舊名衛世師是也。造六句義論。其論勝異故所造之論得名。名[1]然論也(六句義者。如飾宗記第七受戒犍度四諦章中明也)。其外道。執地水火風四大極微有常。其常住者。劫壞之時。各各散住。劫欲成時。兩兩和合。生一子微。然其子度量等父母。二二子微。復生孫微。乃至展轉。生麤也相。成大地等。子微已去即是無常也。上釋微塵義竟。次言世性者。經論中。或名勝性。或名最勝。或名冥性。或名冥諦。或名自性。其是一也。此謂數論外道也。謂所造從慧數生。亦生慧數故名論。梵名迦毗羅。此翻黃赤。此人頭面俱黃赤故。因以為名。所造論中。廣辨二十五諦。然彼仙人。恐身滅其法滅。便遂往大自在天所。請延壽法。其天報言。頻陀山下有餘甘子。初散之時。其味酸苦。食已飲水。甘味如蜜。故餘名甘子。寬云何阿摩勒也。汝食此果。可得長生。時彼仙人即取食之。心猶不決。更請要術。自在天云。變為一石。可得久住。遂即變之。其[2]不可如一床許大。在頻陀山下餘甘子林中。後至千年之餘。有陳那菩薩。出現於世。廣造諸論。破斥彼宗。彼宗門人既不能救。共往石所。以所造論。書其石上創書之。時有經一宿而釋通。頻頻更難。有經七日。方始解者。最後更書不復能解。其石流汗發聲震吼。自然而破(其二十五諦義如四諦章中述)。其二十五諦義。亦如金七十論釋之。昔於此外道部中。有一眾首。至金地國。頭戴火盆。鐵鍱纏腹[3]聲王論皷。命僧論義。東天竺有僧。與此外道。論義彼立世界是常。此僧難云。今必有滅。以劫壞時世界滅故。證知今滅。彼反難云。彼必不滅。今山等。彼王于時朋此外道。遂令此僧乘驢受辱(彼國之法。騎驢而逝者。將為極耻。有墮負者。乘驢而出。打破器隨後逐之也)。王重外道。以七十片真金遺之。因造金七十論。有七十行頌。廣敘彼宗。以金標之。冀揚其德。復有世親菩薩。出世之時。造勝義七十論。廣破彼宗。救前僧義。爾時國王重世親論。復令國人廣斥其論。於是世親發數論外道屍及證義者。以鞭其骨。故有法師云。世親習舊。五支鞭骨彰德。陳那創勒三分吼石麥能是某事也。復有外道計自在天以為因者。西方有裸形外道。亦名塗莊外道。并諸婆羅門共為此計也。彼宗計大自在天。有二住處。一在雪山北。二在南海末刺耶山。昔摩竭陀國有兄弟。又事自在天。同住雪山。求見彼天。至山忽見一婆羅門。云大自在天。事汝國釋迦牟尼佛。何不禮事。兄弟報云。我先承習。但事天神。時婆羅門。變為天形。面上三目。復現四臂。或現八臂。告兄弟曰。汝可還國。菩提樹東。造釋迦降魔之像。菩提樹南。復穿池。濟渴乏者。彼宗因此計二住處。以為不謬也。復有三身。一者法身。體常周徧。量同虗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也。又計梵王能生萬物。如提婆菩薩。造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云。從那羅延天齊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生梵天祖云(梵天即[1]〔愛〕萬物祖公也)。彼梵天作一切命無物(謂造作一切情非情物也)。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毗舍。兩脚跟生首陀。此等妄計其類繁多。不能具敘。此並不了集因。故作計也(謂迷於集諦也故佛法將四諦破之)。
 
[1055b05] 九九眾生居破計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者。羯磨疏云。謂彼計非想。及以有頂。並心沉沒。麤心不覺。謂會大理。計彼天。極地窮理涅槃之處。賓云。然此外道。阿藍迦等。執不用處。及非想處二空為涅槃。亦計無想天為涅槃處。佛即相從總破。故說九居並是眾生所止。若取對破。但應言無想天。及不用處。及非想非非想處。是眾生而居也。佛總判云。此及三界九居諸天。是眾生所止之處。還是無常等。命終還墮二途。賓云。理實外道。妄計涅槃。其相眾多。且約妄計。二空定為滅諦。又外道亦計無想天為涅槃。以無想天多是外道。修世禪生其中。由此邪定皆生其中。餘業不生此天。故經云。是愚人生處也。言九居者。一者欲界(總有六天)。二者初禪。三者二禪。四者三禪。五者四禪(已上屬色界束為四禪離有十八天)。六空處。七識處。八不用處(亦名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此四天無色界)。羯磨疏云。夫涅槃者。寂寥虗曠。非復色心。此乃眾生所居。何名絕有之法也。心沉沒處謂是窮理者。濟云。外道得非想定。滅其六識麤心。故言心沉沒處也。佛法之中滅其六識之心。但名入滅。外道則計為涅槃。故曰謂是窮理。滅六識麤心。然臨命終時。見中陰之形則起。未證真理。便起念言。無有涅槃。既撥無因果。則墮地獄。
 
[1055c02] 十十一切入者。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大。八風。九空。十識。破色空外道等者。威云。此外道計色異空。先來修色有之業。猒於欲界。計色界為涅槃。故言用色破欲有。既猒欲界修色界法。得生色界。知累未盡。還猒色有。想色為空。然未得理空。云何為理空。如經云色即是空等。此色空義。名為理空。外道未得。此理解之空。但猒色修空。生無色界。謂是涅槃。即如既云外道修六行。攀上勝妙出。猒下苦重麤。此為六行。故曰以空破色有也。彼無色界為至極。佛即破其此計云。一切色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等。但是根[2]麤相入識想分別。實非涅槃也。故涅槃下文云。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也。以此證知。此十是相耳。又涅槃有十一切處三昧。謂青色三昧。黃色三昧等。謂於此十處而得定心故曰也。以外道亦能學此十種三昧。但除麤相。離散色界結猶有細想。不能出無色界。故鈔云。外道能持禪定船。度欲界海。無色界深廣不能度也。謂外道未盡行此三昧。故不能出三界也。唯除麤想不盡。如水魚蟄虫似死猶活之。又外道計非想非非想。為涅槃者。案涅槃經三十六云。須跋陀羅白佛言。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不淨。觀識是常樂清淨。作是觀已。欲界結盡。獲得色界。次復觀色。色即是無常。如癕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是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即一切智寂靜清淨常恒不變。佛即破言。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汝已先能訶責麤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訶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汝師鬱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解云此外道猒下苦重麤。攀上勝妙出。至其非想定三界之頂。無上可攀。故不能出。而於此處。但見八萬劫事。自外冥然寂莫。不知始終。呼此冥冥之處。以為涅槃。號為冥諦涅槃也。佛言。汝所稱涅槃者。猶屬生死。汝雖斷麤想。仍是細想。故語言汝此非想。非是非想。故言非非想。汝師鬱頭藍弗尚不能斷者。謂其人退受飛狸身。所以墮此身者。先在林中修定。有鳥在樹鳴噪。不能得定。生惡念心。願為飛狸噉此眾鳥。即移向水邊習定。復聞水中魚動相亂。復起惡願生於狚中。由斯願故。於後福盡。生飛狸中。入水食魚。飛噉飛鳥。此是汝師。尚其如此。況汝弟子耶。今欲修者。應修八聖道斷愛水竭。業種燋。苦報盡。行者清昇。名為解脫也。今言非想非非想者。上二字是外道立。下三字是佛破之言。云此非想。非是非想。故曰非非想。智論同此解也。濟云。此意明十个皆是心所計想。運用所成。如得青色三昧。見一切世界盡青。乃至黃色赤色三昧例然。豈非心所成法也。而外道計定計色為涅槃。將十一切入處。並是心作。以想破也。故曰但是運用多少也。言運用多少者。且如作青觀時。紙上作青點。即想此點。漸漸作大想。乃至如疊大屋大以遍世界。如是純熟。漸以退縮。還歸一點。若熟已去。大小自由。此皆想作故曰也。黃赤等觀例然。我見不除還受生死者。私云。問涅槃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此文何故云我見不除還受生死。解云。此文外道計我是常。此計生死之妄我。為常故非也。涅槃云。不斷我見。此我屬真我。故二文不相違。故榮疏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者。生死非得自在故。稱為我體。是大明。故名為見。能生一切諸佛。目之為性。性者種者為義。斯理不增。故曰不斷我見也。
 
[1056b13] 善見若欲試知是比丘當問何法持三衣者。案見論有眾多比丘。路中遇賊劫奪衣物。裸形而行。撿問者言。汝是裸形外道耶。答曰。我是釋種沙門。非外道也。諸比丘聞已。疑往問憂波離。憂波離即撿問。汝既是沙門幾臈。何時受具。師僧是誰。云何受持三衣。問已方乃知是比丘也。
 
[1056b19] 自然遠近者。立謂。沙彌在六種自然界中作法。還須遠近。集沙彌僧等。
 
[1056b20] 昔用比丘今解不然者。立謂。古師云。其沙彌說淨受衣鉢安居等。皆須對大僧作之。今不同之也。
 
[1056b22] 若畜長請二施主者。立云。一是真實淨主。二是展轉淨主也。
 
[1056b24] 有人言下眾剩結者。立明。古師云。其律未結沙彌吉羅者。是剩結。結非正結沙彌罪也。由沙彌未有犯戒緣起故。但預結以防之。今言不結是佛正結。非剩結也。上釋二十八沙彌篇義竟。
 
○[1]尼眾別行篇第二十九
 
[1056c05] 上來僧法之中。非無二法。若相同者。唯足尼之字。若秉對首法。則稱比丘尼。若呼前人。則云大姉一心念。若秉眾法。准四分。別云大姉僧聽。五分云阿姨聽。十誦云。大德尼僧聽。准義並通。其同戒者。前門已具。其有別戒及行事條別者。不可統収。故今一位。但為女人暗弱觸事多迷。若不曲示規模。理行[2]可容可識故。此一篇明尼別法。羯磨疏云。若論位次。合在沙彌前明。但女形別。間雜招譏。故沙彌[3]以大僧後。然始辨尼之法也。注云尼者女也者。立謂。尼是梵音。女是唐語。以女通道俗。恐濫俗女。故仍本彰名。故曰尼名也。猶如羯磨是梵音。此翻為業。業通善惡。故還依本建名也。注云阿摩者母也重尼稱之者。羯磨疏云。摩是天音。此云為母。重尼稱者。以愛道為尼之先。私云。喚大愛道為阿摩。既是姨母愛道所養。以貴重故。故稱阿摩。乃相從佛。喚稱愛道為阿摩。愛道是尼之首。既得阿摩名。故今尼者。同受此號。如趙公在日。一切朝宦皆學大帝。喚作阿舅。全不呼其號也。趙公即長孫無忌是也。賓云。今尼作法。命云阿姨僧聽者。有人釋云。以愛道尼是佛姨母故。還効世尊。喚言阿姨。今詳梵音阿梨夷。此云尊者。或翻聖者。今言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聽。即其事也。阿梨夷者。即女聲呼也。阿梨耶者。即男聲呼也。同翻為尊者聖者。此是稱歎之辭也。或相召為阿摩者。亦如前釋也。
 
[1057a04] 細行眾多者。[1]六明尼法。略則五百。廣說則八万四千威儀。法式更多於大僧。故曰細行眾多。尼滿十二夏。方開度人。違者犯提。僧滿十夏。有智慧開。違者犯於吉也。
 
[1057a08] 依止式叉沙彌尼吉羅者。立謂。尼夏歲未滿受他依止者犯吉。若得羯磨者。立明。尼雖夏滿十二。欲度人時。還須從眾僧乞法。尼僧白二。許其度人。方始得也。既得法已。開一年中。但得度一大尼。一六法。一沙彌尼。受他一人依止。不得多也。若至來年。更得度人。但當年中不得多度。故言隔年。又得今時尼家。一時度多尼受戒。非法僧得罪。據律緣中。因度賊女故制。不得輙度。然賊女要是死罪者。多為賊女。十誦賊有二種。一偷他財物。犯於王法。王欲殺之。二偷身犯夫夫欲殺之。祇云。與此人出家越。與學法得蘭。與受具得其殘也。
 
[1057a18] 義須重與法者。立謂。更從尼僧乞度人法也。
 
[1057a20] 薩婆多師資傳者。謂師資之傳。文如下引。如端正難緣者。案五分中。明此女名半尸迦。先是婬女。於正法中。出家往蘭若住處僧中。受戒有賊伺侯(云云)。十誦云婆羅生女。端正姝好。價直半尸迦國也。今引此文證知。僧不得往尼寺為尼受戒也。彼有此難尚遣使。來僧中代受僧若得往者。何勞遣使。今有往尼寺為受者。迷之遠矣。故薩婆多師資傳中祐律師曰。夫大海王百川。自到大師為近則宜群萠如從。故曲禮云。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曲禮立制。猶尚如茲。況三寶戒德。豈可輕忽哉。本以男女異位。高卑殊義。准半尸迦女。遇有諸難。不得出寺。故開遣使受戒。夫若戒可往授。何不屈師。此即明文顯證也。自律興帝京。而江北未備多在尼寺。而受具足。大僧自輕托難往授也。賓云。端正難緣遣使受者。非謂大僧。不得往授。必往何失。但由大僧取靜息緣。不肯來[2]計尼寺故。開遣使受也。
 
[1057b12] 問本法人名作何等者。此問意云。其本法尼。既異式叉。又未具足。其名字何[3]下。答亦得名比丘尼。言本法人者。有云。要由尼眾作此法故。故詺此法。為大僧羯磨之本。故曰本法。若尼不作此法。大僧羯磨亦不成故也。三明尼僧結界。
 
[1057b17] 有人不立此法者。謂古師云。尼來僧中。尼全不秉羯磨。又尼不足僧數。何須結界。今不同此義也。然今相承結者。亦無文可據。但鈔家立此法耳。
 
[1057b20] 本法尼且置自然界外下二眾同住無妨者。立明。尼來僧中結界時。其本法尼位。高下二眾。謂式叉及沙彌尼。其下二眾。雖在界內。不成別眾。故言無妨。其本法尼。出自然界外者。恐同尼共坐不合聞羯磨。若令別處。又是別眾由本法尼。亦名比丘尼故。
 
[1057c01] 叉如尼懺僧殘二眾各結受隨俱同者。立謂。尼懺殘時於大僧界上結界。今時受戒。亦須准此結之。以懺殘是隨行中事。今受戒者受中事。故曰受隨俱同。引此文證。明其此事定須結也。賢聖不共非奪者。立明。尼須結界。雖無聖教。然古來西土傳法之[4]傳。即覺明法時真諦之例。皆是賢聖。不言須結。皆須結終不奪其結之道理。亦不明結以為非法。故曰不共非奪也。
 
[1057c09] 二篇一法覆藏全無等者。立謂。尼犯僧殘行懺。縱覆藏百日千夜。亦不覆藏。別住法但半月。二眾中行摩那埵耳。所以無別住法者。礪云。尼不得獨故。若與別住。便成罪績故。六夜改僧制限半月者。勵云。為其女弱因行難成故也。
 
[1057c14] 尼入僧寺者。僧祇三十九云。應住門屋下。遣淨人女。白言和南。比丘尼。白入願聽比丘當籌量可不聽入故也。比丘入尼寺亦爾者。謂反上義即是也。故五分僧無緣入尼寺。隨入多少。步步波逸提。若一脚入門吉羅。上言緣者。謂請喚說法設會等。是其緣也。若看病作衣豈曰緣也。
 
[1057c20] 若尼來與欲應受不得述己道德者。謂尼來請為覓教誡人等。不得不受尼之囑也。礪云。尼來僧中。求教誡尼人。所囑人。謂非病。非遠行。非客比丘。非愚痴等。此四種人不得受囑也。僧祇云。尼囑授應受除五人。不得受尼囑。一上座。二教誡尼人。三誦木叉人應各自說。不應受。謂應言我是僧中上座。或言我是教誡尼人。或言我是半月時誦戒人。四者守房人。五者病人。此二應自言我。不至僧中汝可囑餘人。若言我是乞食。頭陀多聞大德等人。不受者。得越毗尼罪。
 
[1058a05] 若檀越為請比丘來乃至路有難事等者。立明。尼在檀越處安居。要須請僧來。依此僧住。方得結夏。其檀越請僧竟。比丘有緣不來。其尼已結夏竟。其僧緣事竟。竟不來者。便更請餘僧來。若不請。尼則不合住。若欲去。路中有難不得去。聽住成安居也。若初安居竟比丘有緣去尼後方知等者。立明。亦如前在檀越家。結夏。其僧有事忽去。尼不知。後方知者。開成得住。不須移也。
 
[1058a13] 但欲惑色益壽畜弟子者。按大愛道比丘尼經下卷云。佛語阿難。比丘尼受具戒。當由比丘僧。若眾許可乃得。若一比丘不肯即不得也。阿難問曰。何故要由比丘僧。而乃得成女沙門乎(女沙門者。即大戒尼也)。佛言。阿難所以爾者。女人多欲熊。但欲惑色畜弟子。亦不欲學問。但知須臾之事。是故當須由比丘僧耳。鈔中。[1]長有壽字。經文中無也。言欲熊惑色者。看上下文意。只是婬欲之熊。迷其婬欲事也。立云。女人貪欲既多。樂養門徒。貪其給使。貪其送餉衣食。名為益壽也。尼八重四同僧後四者。此文中略不出最後隨順犯罪比丘。違尼三諫。夷不出此戒也。尼摩觸戒。制意者。凡女人之性。染愛情深。既受摩觸。適悅處重。又人輕易陵義無自固成大惡。臨危事險。故方便之內。制以深防。但使受樂。即結夷罪。
 
[1058b03] 腋已下膝已上等者。礪問。此腋已下夷。明知腋已上蘭。何後八事戒中捉手乃至腕蘭。已後即夷者。解云。前就身中辨分齊。故言腋已下膝已上夷。下捉手者。就支中以別分齊。故言腋已上夷已下蘭。五分云。摩觸髮際已下膝已上。肘已後夷。
 
[1058b08] 僧不問境染淨者。立謂。不問前女有染心無染心也。尼身不動隨處得罪者。立謂。隨輕重境被觸。若受樂即犯。若輕境蘭。重境夷。
 
[1058b11] 八事成重制意者。礪云。前戒得境處深染情垢重。地制深防。一觸成重。此戒亦是染心所為。觸境處淺。染心微薄。要假八事。相資過集。積增垢情。轉著趣重。必故須抑制也。乃至腕已後是重者。若捉手齊腕是蘭。捉腕已後夷。非此戒攝。
 
[1058b16] 四屏處立語行等三事亦爾者。謂是第四屏處共立。屏處共語。六屏處共行也。礪問。下文入闇室入屏障處犯提。何意此中得蘭。解云。下對譏過。不待俱染。但犯提罪。此謂俱染容成大惡。故悉犯蘭。更問下文入闇室犯提。此文開若禮拜。若有所施與。若悔過等不犯者何。答下無所為事涉譏犯提。此有福緣。布施求法。懺洗之流。故全無過也。
 
[1058b23] 八捉手不成重者。以事是一故。要犯八事。亦無次第。但使滿八皆攬成重。
 
[1058b24] 下入闇室犯墮由無所為事等者。立謂。無受法禮拜悔過等事故墮。今言下者。指下篇單墮戒中也。
 
[1058c03] 覆藏他重罪戒。制意者。出家尼眾。遞相禁約使離過。行成光顯。僧眾今乃知他犯重故。相容匿之。心致犯滋劇。淪陷前人。自[2]懷損僧。污辱不少。故加深防。制重夷罪也。作覆藏心者。尼覆藏重罪得蘭。若獨住無人處。不成覆。
 
[1058c07] 如懺罪中者。立謂。如殘罪中。若犯殘已。無人可發露。不成覆藏。如懺殘中。有八種不成覆。
 
[1058c09] 若對先知不肯發者二俱有過者。立謂。有張家尼犯重已。有一王家尼。知張家尼犯重。便覆他罪。不向人說。其後有李家尼。亦知前張家尼犯重。還即向其王家尼發露者不成。由此尼既覆他罪。不得受他發露。此後二人俱犯重也。下即引文。如向有犯者懺等。皆不成也(云云)。又識人名罪種相須發露者。立謂。[3]懺犯重人名姓。又識其所犯罪名罪種。而覆不發者犯重。若雖懺。前人而不知所犯定是何罪。而不識罪名種。又雖知犯罪名種。尼不識能犯之尼名字。並無覆罪。故言反上不合若前人受竟更不須說者。應是對一人說即須休也。根本無過者。立云。如一尼知他犯即作覆心。而所犯者。早自發露竟。能覆之人無罪。由根本已彰故。
 
[1058c22] 言人戒制意者。所以不聽言人者。有三過故。一出家之人應懷四等。陳辭舉告。損[4]物前人。即非益物。二者女人之性。理無外涉。是非種難究。不閑進否。雖理灼然言不自雪。醜累佛法。譏損處重。三自[1]懷心行鄣道根本。具斯諸過。故所以制。五分若詣官言人一往返一殘今四緣成犯。如文可知。更無餘開緣。明為三寶亦在犯限。
 
[1059a04] 應還直者。既不與此柴須還他斫柴功夫之直也。
 
[1059a06] 四獨戒者。四分合為一戒。祇律分為四戒。今合明制意。凡女人志弱。事無獨立。人輕易陵。容成大惡。假伴相援。方能離過。故制不聽獨也。水是難處。夜多姧非村是俗男所居。曠野及道。容有惡緣故。並皆制獨。犯僧殘。
 
[1059a11] 尼獨行詣村者。立謂。今時尼獨入家[2]人院中亦犯殘。四越界犯者。立謂。過村界即犯。猶未過界蘭。獨在後行。
 
[1059a13] 乃至離伴見聞處即犯者。若准祇文。獨行者。若捨伴下道出界犯殘。若道中恒在申手內若離申手外一足過蘭。二足過殘。若餘人中間過者蘭(礪進)。
 
[1059a16] 當求半許若過半而作法者。立謂。尼受戒時。尼師僧少。不可[3]令清淨者十人之中五人持戒。若過五人等。持戒清淨。自餘不淨。亦得成法也。
 
[1059a19] 如[*]此八法尊重乃至盡形不應違者。案五分云。波闍波提求佛出家。佛不許之。阿難為三請佛後令行八不可越法乃與出家。阿難奉教為說八敬愛道頂受已。復白阿難。願更為我入白世尊云。我已受八法於八法中欲乞一願。願聽比丘尼隨大小禮比丘。如何百歲尼。禮新受戒比丘。阿難復為白佛。佛告阿難。我聽比丘尼隨大小禮比丘者。無有是處。賓云。有二義故。不許隨次禮。一者女人闇訥。請法。大僧表有師徒。僧是極尊之位。尼是極卑之位。則請法情殷。若許隨次禮。此義不成。二者男女報殊。喜相愛染。若大小位別。狎近難交。若許依次禮。形交事數。恐有婬亂。故[4]迷防之。以佛不許[5]以禮今猶交染。呈露如此。向若許依次禮。更甚於此女人有五礙。不得作天帝釋六欲天中。第二天王也。魔王六欲天中第六天王。梵王色界初禪梵王也。轉輪王四天下中人王也。佛三界法王。[6]說人天三界百億天下法王也。若不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住世千年。今聽出家則減五百年。猶如人家多女人少男。當知其家衰不久。又告阿難。若女人。不於我法出家受具足戒。我泥洹後。諸憂婆塞。及優婆夷。當持四事供養。隨比丘後。白言大德。怜愍我故。受我供養。若出門見便當牽辟言。大德於我有恩。乞暫過坐。使我獲安。若道路相逢。皆當解髮。拂比丘足。布令蹈上。今聽出家。此事殆盡。阿難聞已。悲恨流淚。白佛言。世尊我先不聞不知此法。求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若我先知。豈當三請。佛告阿難勿復啼泣。魔蔽汝心。是故爾。今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當應隨順我之所制。不得有違。又按毗尼母論云。佛日若不度女人出家。有十事利益。一若女不出家者。諸檀越。各各以器盛食。在道側。跪授與沙門。二者常與衣服臥具。於道中。求沙門受用。三者乘象馬車乘。在道側。以五體投地。求沙門蹈上而過。四者常應路中以髮布地。求沙門。蹈上而過。五者常應恭敬心請沙門。致舍供養。六者見諸沙門。常恭敬心。淨掃地。脫身上衣布地令坐。七者脫身上衣。拂比丘足上塵。八者常舒髮。拂比丘足上塵。九者沙門威德過於日月。況諸外道。豈能正視於沙門乎。十者佛之正法。應住千年。今減五百年。一百年得堅固解脫。第二百年得堅固定。第三百年得堅固持戒。第四百年得堅固多聞。第五百年得堅固布施。此上五百年。屬正法時也。
 
[1059c10] 中含八尊師法者。案中含經第二十八云。愛道求佛出家。三請不許。住立門外塗跣悲泣。阿難見之。為進白佛。再三為請。請傳八敬。報其愛道。若能行者。許其出家。一者從大僧受戒。二半月請教授。三依大僧處安居。四夏竟僧中自恣。五不得輙問比丘經律論之義。若聽問乃得問也。六不得說比丘所犯。七尼殘半月僧中行不慢等。八百歲尼當禮始受戒比丘等。不得云是犯戒是摩呵羅者。案祇中明尼不得罵僧云爾也。又云。比丘亦不得罵尼言剃髮老嫗婬易老嫗摩呵羅老嫗。尼不得罵僧云此犯戒。此是摩訶羅。此無所知等也。若是比丘教誡尼時。不得低頭而住。應觀相威儀。若見油澤塗頭莊服。著上色衣。擣令光澤。白帶繫腰。如是者應呵也。比丘教誡尼時。應如女想。教誡人當如佛想。若對俗人前。不得教誡。勿令前人起不善心。言沙門今教婦也。十誦見大僧不起墮五分亦爾者。案五分中。尼見大僧。不起禮。不請坐波逸提。輙問大僧義者。波逸提。若有問應先白比丘然後問比丘尼照鏡波逸提。照水吉羅。若為面有瘡者不犯。比丘尼沽酒。犯偷蘭遮。尼出息亦犯蘭。押油賣亦蘭。
 
[1060a06] 注此云學法女者。其此女要二年學戒。方得與受具。不滿不得。若中間犯此六。更從初與齊此數為二年。若犯重同沙彌。滅擯不得與具戒。此學法不比臨時。本法若本法行不行。俱得受俱是失法之愆。其學法女但是加其交輕法。更無別戒。體重發故。上序中十門云。式叉摩那六法。是其學宗。戒體更不重發。即其義也。
 
[1060a13] 四分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歲與六法等者。十八童女。二歲學戒。滿二十得兩年。與受具戒。若曾嫁者。十歲與二年學戒。滿十二受具也。問據律所談皆須學戒。今尼學缺違教無疑。據何得戒。而相承競授。答據五分。初緣愛道等受。案五分云。波闍波提奉佛八敬。名受具戒。歡喜奉行。即成出家受具足戒。後白阿難。此五百釋女。今當云何受具足戒。願更為白。阿難即以白佛。佛吉即聽波闍波提比丘尼作和上。比丘僧十眾中。白四羯磨受具戒。又案求那跋摩為尼重受。盡判得戒。不爾要須備學也。可知有胎無胎廣如彼者。案十誦云。有居士婦名和羅。大富多財。田宅種種。後以無常因緣。財物失盡。家人分散。唯一身在。先因有身以喪親失財緣故。愁憂苦惱。身自消疲。又兒胎縮小。便作是念。我胎中兒。若死爛。又作是念。諸富樂人。莫過沙門釋子。須往尼精舍。作比丘尼。既出家已。身歡樂故。腹漸漸大。諸尼駈出。謂犯婬人。答言我出家已。不作婬事。先時有身。乃至佛言。是尼不犯梵行。先白衣時有身。從今聽沙彌尼二歲學六法。可知身無身等。故疏云。二歲以練身六法以練神即其義也。
 
[1060b09] 僧祇應學十八法者。今鈔中列不盡。列十二事竟。即云餘如彼說。案僧祇云。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尼。度十歲。十二歲童女。與受具足。女人軟弱。不堪苦事。威儀多不具足。不知奉事和上阿闍梨。不知入眾著衣持鉢之法。諸尼舉過白佛。佛言。從今已後。十八童女。欲於如來法中受具足者。應從僧乞二年學戒。此女應從僧乞法。作是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今從僧乞二年學戒。願僧哀愍故。與我二年學戒(三說已)。尼僧應十眾具滿白四羯磨(文如律)。成就已。是名與學戒。二歲中。應隨順十八事。何等十八(文中一一列如鈔所引至下文云)。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後四波羅夷。若一一犯者。應更受學法。十三若十九僧伽婆尸沙已下。一切作突吉羅悔(鈔引至此)。若破五戒。何等為五。非時食。停食食。受金銀及錢。飲酒。若香華。隨其犯日足學滿。私云。此下五若破但足日數滿。前之。後四夷若犯壞其學法。應更受學法也。鈔云餘如彼說者。指此後五也。後四波羅夷者。謂八夷之中。後四夷也。前四是根本。非今學數。犯則滅擯。但學後四。犯則壞學法。從初更學也。言十三十九僧殘者。明祇中。尼有十九殘。四分但有十七殘也。上釋尼眾別行篇訖。
 
○諸部別行篇第三十
 
[1060c07] 上來二十五篇。並是一家行事。雖復通採諸部。然以四分為宗。但為文缺不周。則取外部。皆約事義符會者。統括相成。若異途別據輕重互立者。前篇未述。故更習此一門。廣明異相。欲使陶汰心海。光益見聞。統序眾律諸部。曲陳異據。故曰別也。
 
[1060c12] 博學為清貧者。立謂。博由廣也。若廣學問。則識文義通塞。便解會通。良以學寡之人。則見聞生礙。於文善識者。只由學富。古人云達者無違諍。既稱學富。故曰濟貧。
 
[1060c16] 若四分缺於事法他部自有明文者。立謂。如持衣加藥狂顛足數等。四分乃缺持衣等事家之法故。須十誦明文是也。濟云。事與法各別。如四分不足數中。唯列二十八人。餘者不明。如狂顛等。既闕不明。是闕於事也。若持衣加法及解戒場羯磨。四分無文。是闕於法也。不乖二是者。立謂。取他部之文。來入宗者。不乖他部文是。亦不乖當部義。是彼此無非故言二是。
 
[1060c23] 棄急就緩者。立謂。如僧祇受日事訖羯磨。十誦三十九夜是緩。四分約緣限定三法是急。今若捨此從彼。則成此義也。又如十誦作單白。白二白四得成是緣四楷約為急。又如伽論白衣為和上等是緩。捨有求無者。立謂。四分受戒。須和上現前是有。十誦有須現前得戒是無。不可捨此四分之有求十誦之無。又不可捨四分結淨地之法求十誦不結之文。指輕重之是非者。立謂。如僧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是輕。又如尼度賊如四分犯殘。僧祇犯蘭。今不可捨重就輕。指輕從重也。不可偏判其是不可言非也。又云是非者。如十誦和上不現前為是。四分為非也。又十誦借衣受戒為是。四分為非。此上之義須依本宗。不可指捨也。又一解云。指輕重之是非等者。謂教雖有輕重。不可是非。而見即師心取捨也。貽者也。鈔序具顯者。立謂。如四分判文有限。則事不可通行。是其文也。自意疑是。今判其持犯。還約其受體。體既四分而受。豈得異部明隨等。應指此文也。
 
[1061a16] 若全未預法則隨入一部為依持者。立謂。欲受戒時當任隨一部師僧受也。即隨用何部羯磨而受。後隨行中依此部也。順文謹用行之者。立謂。既隨四分受戒。還須誦四分羯磨行事等也。
 
[1061a20] 僧祇和上受戒十人之外者。立謂。羯磨時牒和上名入法。不得在十之數。以是所牒不入僧數故也。類同五人自恣者。立謂。前[1]後德。當被差時。不入僧數。差竟還得在數。還衣之時。得足數也。若唯通教上解者非者。立謂。若准律教大意用四僧懺捨墮其義非也。故言上解者非也。五人受懺始終無妨者。立謂。此更通上文也。謂依祇五人捨懺者好也。若准四分捨懺唯四人僧者。義有過也。豈有懺主單白自和。謂界中四人為他捨懺。懺主和僧之時。身外唯有三人。并已成四。今作單白。自通四內。豈非自和。故不可也。准祇五人無自和之過。故曰無妨也。故南山羯磨疏云。須世濫行。多以所為。通入四攝。此是商略。古人四僧捨懺也。又云。和僧受懺。非是自量。謂懺主和白。令僧量可。今身在數。即是量義不得也。
 
[1061b10] 十誦無和上受戒者。立云。和上不現前為無。非謂全無也。及下多論言無亦得者。還約不現前也。黃門為和上者。立謂。本受時是難數也。白衣為和上者。立謂。是本來受戒不得人也。受既不得仍本作名。故曰白衣。非謂今時俗士也。觀今文意。正是長髮僧也。非出家人亦爾者。立謂。未剃髮。今時長髮僧也。亦云是賊詐比丘。名為非出家人也。若此人為[2]地受戒約能受人。不知十僧之中。又復不知故得也。
 
[1061b18] 十誦男子作女人威儀如男子受得戒者。案十誦。憂波離問佛言。若男子作女人威儀。女人相女人服。作女形制。已如男子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眾僧得罪。又問若女人作男子威儀。男子服作男子形制已如女人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眾僧得罪。立云。實是男子。作尼威儀而來。云是僧欲受戒也。本犯戒人者。立謂。本是犯邊罪人受戒不得者。今不堪為和上也。本不和合人者。立謂。受時界內不和合。別眾非法羯磨不成。受戒不得。此人亦不堪為和上也。非出家人者。同前解釋。非是剃髮。正是今時白衣和上。謂身著俗服也。
 
[1061c05] 四處展轉與欲者。案十誦云。憂波離問佛。頗有比丘四人界內。一時受具戒。得名受戒耶。答有若四處展轉與欲得。又問言頗有界內。一時四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謂四處展轉與欲得也。立云。一界內。四處受具。一處各有十人。總有四十人。有人持三處三十人欲。[3]住一處說。不犯別眾。如是遞互。展轉而說欲也。若一比丘一處坐足四處僧數者。案十誦云。憂波離問佛言。頗有一比丘。於四住處中間。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得。更問頗一足數比丘。足四住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若坐若立得。一處一人作羯磨被四眾者。立謂。取木十字安四界中央羯磨人在中央坐秉也。八人十二人十五人十八人等者。立謂。八人者即四界也。一界各有二人。四界有八人。將四置四界中間。各對四界中人。作眾多人三語得成也。亦云約二界各有四人。一人人在中間。各成五人僧用此解當。前解不當。濟云。能所合論有八人也。約二界作之。一界有三人。欲作說戒。一界有四人。欲作自恣。各次一人。今將一人。置二界間。足三人處。成四得說戒足。四人處成五得自恣也。言十二人者。立謂。有四界之中。各有三人。將一人置四界間。足彼處成四。各成僧法事。濟云。約三界作一界有三人。欲說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各以一人先三處。既有十一人。今足一人足十二人。足四人處成五。足三人處成四也。言十五人者。立謂。有五處相接各有三人亦用一人置中間。以足五處僧。得成眾法也。濟云。約四界作二界。有三人欲說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四處各次一人四處。但先十四人竟。今一人足四處。成十五人也。言十八人者。立謂。分為二段。初九人為一段。謂在一界作受戒事。次有一段。有九人分為二。眾在三界中一界。各有三人總是九人。并彼界受戒處成十八人。四角四界。既有此四眾。各不滿數。未成法事。今將一人。安四界中間。得足九人處或數成十人也。又足三處三人。各成四人。故成說戒等法。濟云。約五界作。三界各三人成九人。欲作說戒事。二界各四人成八人。欲作自恣事。各欠一人。總有十七人竟。今一人足五處。各得成法。故合成十八人也。若欲作受戒事。則約三界作之。一界有九人。欲受戒。二界各四人欲自恣。各欠一人。今將一人足三處。則成十八人也。
 
[1062a20] 僧祇加一中間羯磨者。立謂。彼宗若欲受日自恣等事。先作求聽羯磨。謂在單白白二之中間故曰也。謂初則作單白未了。即變為羯磨。初便云若僧時到僧忍聽。後云是事如是持(今又中自出如文)。又加白羯磨者。立云。如今僧常唱白欲立制浴僧說戒等事。亦名羯磨也。不問聽許不遮者。有人云謂上唱白之法。亦名羯磨。但中間無有僧忍聽。乃至誰諸長老忍等。故言不問僧聽與不聽。故云然也。又解但今時唱白表眾周知本非求僧聽與不聽縱僧不聽白竟即成也。餘三羯磨同四分者。謂單白。白二。白四。相同無異。故曰也。又云中間直白此二羯磨三人等通作者。立謂。中間即是求聽羯磨也。直白者。即是加白羯磨。謂唱白者。是名四二法。不須四人僧。但二人亦得。明了論如此說也。
 
[1062b10] 僧祇不聽與欲人多坐僧少者。羯磨云。四分與十誦坐上人少說欲者。多開之。如斷詳中。取諸人欲。智者屏量等也。十誦中一界四受展轉與欲不同五分少現方成也。轉欲即失者。立謂。受他欲已。更轉付人。即不成持欲四分得轉付他也。
 
[1062b15] 下篇隨輕重者。立明。其下篇雖輕重不同。皆無重犯(未詳)。初篇後犯吉羅。僧祇亦爾者。立謂。祇同十誦無有重犯義也。
 
[1062b17] 便用中間別法者。有云應是用中間羯磨與四分不同。故云別法也。
 
[1062b19] 同四分而兼夜者。私云。文中雖牒七夜入法。然亦不得第七夜經明相在外。此與四分同。但牒日夜為異耳。十誦一夏只得此二法。謂要九十日中半在界內也。
 
[1062b22] [1]利昌等者。礪云。即利車之別名也。案十誦云。佛在毗耶離城時。諸利昌為佛及僧。具種種餚饍。非時雲起。諸飲食。在於露地。被天雨等。諸利昌。語阿難言。我諸利昌。為佛及僧。設食在於露地。天雨我當云何。阿難言我[2]諸白佛。佛告阿難。於一房舍。應作淨地。白二羯磨結已。著飲食。其舍內煑飯羮。作餅等。諸外道嫉妬譏嫌言。是秀居士。舍內作飯食。有食厨庫藏。與白衣何異。諸比丘聞已白佛。佛言從今日。於僧房外。作飯食。既僧坊外作飯食烟火起。露地多人見來索飯食。比丘各各分。使僧食少。以是白佛。佛言從今不聽作淨地。若作犯吉羅。若先作者應捨。言簞者應師云。應作篅(視專反)。說文云。判竹為之以盛糓也。蒼頡篇作鬪(侍緣反)。員倉也。經文作簞(音單)。是竹器名。非此義也。一曰小筐。亦笥也。人便妄用云不須更結者。古人云。十誦既制不許結淨地。明不須結所有食具並皆望本主。即是檀越物淨畜之。故言妄用也。
 
[1062c14] 以疑通是非者。立謂。若疑時則半是半非也。故疑同想結。結如殺人。前境是人即疑為人為非人。而殺等此名是也。若實非人替處。即起疑為人為非人。此名非故。言通是非也。四分破僧婬戒受戒不開知疑等者。且舉破僧四句。一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不疑說。二非法不疑破法疑說。三法疑破非法疑說。四法疑破法疑說。首疏判。前三犯逆。第四句不犯逆也。婬酒想疑。皆制心從境可知。言受戒者。為年未滿受具戒和上犯提。眾僧犯吉。其中有四句。一知。二謂。三疑。四不知。是四句中。不知滿。及謂不滿。則無犯。若知年未滿。疑未滿皆犯提。中交互作句如隨相中辨。此則不開疑。心疏家。問曰。和上疑心應輕。所以犯提。答前受戒有情可撿。何不安詳。細撿取實。然後受戒。今懷疑慢法。而與受具。令不得戒。惱他處深。故制與知同罪。
 
[1063a04] 性惡罪上無疑想者。立謂。彼宗中性戒不開想疑。如實是女作男子黃門想觸同殘。若遮戒則開想疑。生地生艸作非生想疑得吉羅也。
 
[1063a06] 僧差人永棄山水中也。
 
[1063a08] 白毛臥具好者如前不好者如後者。謂好者。如上純黑憍奢耶。僧不得著。得作地敷。不好者。如六年不揲。不得作地敷。僧得者用也。
 
[1063a11] 過足三返者。立謂。失三受三。則是過知足戒。名為過足。言三返者。即是過限忽切索衣價戒也。七日藥二用者。立謂。七日藥與諸比丘食。第八日藥與守園人。名為二用。勝云。彼論云。蘇等有二種用者。比丘有病欲服蘇得三日。或四日病差。應即捨而不捨。或七日不捨。成尼薩耆。應捨與僧比丘若有病。更欲服僧更捨。與比丘得蘇。須捨與白衣。白衣後捨與比丘。比丘方得服。比丘若無病。不復用。僧欲用。亦須先捨與白衣。白衣捨與僧僧方得。僧與比丘得服。故言二種用也。
 
[1063a21] 不問受法不受法者。謂受調達五邪法也。若受五邪法。及不受五邪法。謂無遮。有一住處。一上座比丘犯僧殘。欲行懺。諸人言。上座行波利婆沙六夜。何況中下座。生不信心。諸比丘白佛。佛言若一心生念。從今更不作。即得清淨。二有住處一大德。多知識比丘犯殘。欲行懺。諸人言。此大德行如是事。何況餘人。生不信心乃至佛言同上。三有比丘犯殘。諸人令行懺。此人言我寧反戒是事白佛。佛言同上。四有比丘。病犯殘。令行懺。答云我不能行。以無力故。不能胡跪。乃至佛言同上。五有比丘犯殘。欲行懺。眾不滿二十人。欲至他處懺悔。道路遇賊死。諸比丘言。此比丘不清淨死。或墮惡道。是事白佛。佛言一心生念。如法懺悔。是人清淨死。不墮惡道。得生天上。六有比丘犯殘。眾不清淨。便至他處眾中懺悔。遇賊死。乃至同前第五段。佛言得生天上(云云)。下注云凡此有六種懺法。不可妄用。及有僥倖也。唐為自欺。罪亦不除。要須廣問明律匠者。方能斷決故(十誦律文如此明也)。上來三十篇不同。總釋一部鈔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末(終)
 
No. 736-A
 
[1063c07] 唐大極元年。夏五月十二日。於西京大莊嚴寺。略出義批。用臨機。不省虗庸。輙茲抄錄。或尋討經論。心緣自閱。或聽習之次。筆記見聞。或執[(尸-(厂-一)+〡)/(司-口)]請銷。或自生蹊逕。或復詳評羣學。隨遠兄為指南。並具撰[1]習。廣通遐代。自識螢光之竊助龍燭之輝。雖則優劣有殊。冀一渧之添。終歸于海者。神龍三載夏日。於天竺山門告啟蒙求。創漬一慮。雖情昏神拙。然敢不讓人。濫吹齊竽。情慙用。旦夕貪重睡書闕豐談。一且忘[券-刀+王]四方故許淘千本寺略復濆之。始五月初終六月。書故紀代[2]里之後悔也。
 
[1063c17] 新宮山比丘良秀寫之
 
[1063c21] 寶曆三壬申春四月穀旦
 
[1063c22] 河內州交野郡星田邑新宮山愛染律院常住
比丘瑞龍慧海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