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556阅读
  • 0回复

名词解释——什么是七处善、三种观义?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43
铜币
354
威望
6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八八(四二)(5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59)、三種觀義(60)。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61)喜(62)是名色集(63),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64),如是色滅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味(65)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66)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67):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68),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8)本經說明以七處善、三種觀義能得解脫。七處善,指如實知五陰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三種觀義,指觀察(五)陰、(六)界、(六)入,即以心理的、物理的、生理的為主來觀察眾生。相應部(S. 22. 57. Sattatthāna 七處)、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增一阿含四十一品第三經─大正〔No. 125(41.3)〕。
(059)七處善(sattatthāna-kusala)(巴),七處善巧。
(060)三種觀義(tividhuparikkhī)(巴),三種的觀察。
*(061)「愛」,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062)「喜」,宋、元、明三本均作「喜樂」。
(063)「愛喜是名色集」,巴利本作 āhārasamudayā rūpasamudayo(由食集故有色集)。參閱雜阿含第八十七經,則為「於色喜愛是名色集」。由愛喜煩惱業而生起人身(名色)。
(064)「愛喜滅是名色滅」,巴利本作 āhāranirodhā rūpanirodho(由食滅故有色滅)。
(065)味(assāda)(巴)。
(066)麗本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067)六思身(cha-sa??ākāyā)(巴)。
(068)「觀察(五)陰、(六)界、(六)入」,巴利本作 dhātuso upaparikkhati, āyatanaso upaparikkhati, paticcasamuppādaso upaparikkhati(觀察界、觀察入處、觀察緣起)。

对应的南传经文
[五七] 第五 七处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比丘于七处善巧而有三种观察。于此法与律纯一而已立者,名为最上人。
四 诸比丘!何为比丘于七处善巧耶?
五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知色,知色之集,知色之灭,知顺色灭之道,知色之味,知色之过患,知色之出离。
六~八 知受……想……行……
九 知识,知识之集,知识之灭,知顺识灭之道,知识之味,知识之过患,知识之出离。
一〇诸比丘!以何为色耶?诸比丘!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之为色。由食之集而有色之集,由食之灭而色之灭。此顺色灭之道者,是八支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是。
一一 缘色而生乐与喜,为色之味。有色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为色之过患。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是为色之出离。
一二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色,证知如是色之集,证知如是色之灭、证知如是顺色灭之道,证知如是色之味,证知如是色之过患,证知如是色之出离,而向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则为善向。善向者,则为入此法与律。
一三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色,证知如是色之集,证知如是色之灭、证知如是顺色灭之道,证知如是色之味,证知如是色之过患,证知如是色之出离,而对色之厌患、离欲、灭尽,依不取而解脱者,则为善解脱。善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无以转之可施设。
一四诸比丘!以何为受耶?诸比丘!六受身是。[谓:]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丘!此名为受。依触之集,而有受之集。依触之灭,而有受之灭。此受灭之道者,是八支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是。
一六 缘受而生乐与喜,为受之味。有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为受之过患。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为受之出离。
一七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受,证知如是受之集,证知如是受之灭,证知如是顺受灭之道,证知如是受之味,证知如受之过患,证知如是受之出离,而向受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则为善向。善向则入此法与律。
一八 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受……乃至……无以转之可施设。
一九~二一诸比丘!以何为想耶?诸比丘!六想身是。[谓]: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诸比丘!此名为想……乃至……无以转之可施设。
二二诸比丘!以何为行耶?诸比丘!六思身是。[谓]:色思……乃至……法思是。诸比丘!此名为行。依触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触之灭而有行之灭。此顺行灭之道者,是八支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是。
二三 缘于行所生乐与喜,为行之味。有行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为行之过患。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为行之出离。
二四~二五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之行,证知如是行之集,证知如是行之灭、证知如是顺行灭之道……乃至……向于行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则为善向。善向则入此法与律……乃至……无以转之可施设。
二六诸比丘!以何为识耶?诸比丘!六识身是。[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丘!此名为识。依名色之集而有识之集,依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法。此顺识灭之道,是八支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是。
二七 缘识而生乐与喜,为识之味。有识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为识之过患。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为识之出离。
二八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识,证知如是识之集,证知如是识之灭,证知如是顺识灭之道,证知如是识之味,证知如是识之过患,证知如是识之出离,而向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则为善向。善向则入此法与律。
二九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证知如是识,证知如是识之集,证知如是识之灭,证知如是顺识灭之道,证知如是识之味,证知如识之过患,证知如是识之出离,对识厌患、离欲、灭尽,依不取而解脱者,则为善解脱。善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则无以转之可施设。
三〇 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于七处是善巧。
三一 诸比丘!以何为比丘有三种之观察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观察界,观察处,观察缘起。诸比丘!如是为比丘有三种之观察。
三二 诸比丘!比丘于七处善巧而有三种之观察。于此法与律纯一而已立者,名为最上人。’
--------------------------------------------------------------------------------
相應部22相應57經/七處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七處善巧、三種考察者的比丘被稱為在這法、律中完全成就、修行已成的無上人。
  而,比丘們!怎樣是七處善巧的比丘?
  比丘們!這裡,比丘了知色,了知色集,了知色滅,了知導向色滅之道跡,了知色的樂味,了知色的過患,了知色的出離。
  了知受……想……行……了知識,了知識集,了知識滅,了知導向識滅之道跡,了知識的樂味,了知識的過患,了知識的出離。
  而,比丘們!什麼是色?
  四大,及出自四大的色,比丘們!這就叫作色。
  從食集而有色集,
  從食滅而有色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色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緣色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色的樂味。
  色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色的過患。
  凡對於色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者,這是色的出離。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色,這樣證知色集,這樣證知色滅,這樣證知導向色滅之道跡,這樣證知色的樂味,這樣證知色的過患,這樣證知色的出離後,對色為了厭、離貪、滅被修行了,他們是善修行者。那些善修行者,在這法、律中,就有著堅固的基礎。
  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色,這樣證知色集,這樣證知色滅,這樣證知導向色滅之道跡,這樣證知色的樂味,這樣證知色的過患,這樣證知色的出離後,從色的厭、離貪、滅,由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那些善解脫者,是完全成就者。對那些完全成就者[而言],沒有輪迴可說。
  又,比丘們!什麼是受?
  比丘們!是六類受:眼觸所生受……(中略)意觸所生受,比丘們!這就叫作受。
  從觸集而有受集。
  從觸滅而有受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受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緣受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受的樂味。
  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受的過患。
  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者,這是受的出離。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受,這樣證知受集,這樣證知受滅,這樣證知導向受滅之道跡,這樣證知受的樂味,這樣證知受的過患,這樣證知受的出離後,對受為了厭、離貪、滅被修行了,他們是善修行者。那些善修行者,在這法、律中,就有著堅固的基礎。
  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受……(中略)沒有輪迴可說。
  又,比丘們!什麼是想?
  比丘們!是六類想:色想、聲想、氣味想、味道想、所觸想、法想,比丘們!這就叫作想。
  從觸集而有想集。
  從觸滅而有想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想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中略)沒有輪迴可說。
  又,比丘們!什麼是行?
  比丘們!是六類思:色思、聲思、氣味思、味道思、所觸思、法思,比丘們!這些被稱為行。
  從觸集而有行集。
  從觸滅而有行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行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緣行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行的樂味。
  行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行的過患。
  凡對於行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者,這是行的出離。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行,這樣證知行集,這樣證知行滅,這樣證知導向行滅之道跡,這樣證知行的樂味,這樣證知行的過患,這樣證知行的出離後,對行為了厭、離貪、滅被修行了,他們是善修行者。那些善修行者,在這法、律中,就有著堅固的基礎。……(中略)沒有輪迴可說。
  又,比丘們!什麼是識?
  比丘們!是六類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就叫作識。
  從名色集而有識集。
  從名色滅而有識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識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緣識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識的樂味。
  識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識的過患。
  凡對於識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者,這是識的出離。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識,這樣證知識集,這樣證知識滅,這樣證知導向識滅之道跡,這樣證知識的樂味,這樣證知識的過患,這樣證知識的出離後,對識為了厭、離貪、滅被修行了,他們是善修行者。那些善修行者,在這法、律中,就有著堅固的基礎。
  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識,這樣證知識集,這樣證知識滅,這樣證知導向識滅之道跡,這樣證知識的樂味,這樣證知識的過患,這樣證知識的出離後,從識的厭、離貪、滅,由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那些善解脫者,是完全成就者。對那些完全成就者[而言],沒有輪迴可說。
  比丘們!這樣是七處善巧的比丘。
  比丘們!怎樣是三種考察者的比丘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
  比丘們!這樣是三種考察者的比丘。
  比丘們!七處善巧、三種考察者的比丘被稱為在這法、律中完全成就、修行已成的無上人。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北傳經文的「七處善」,南傳經文作「七處善巧」(satta??hānakusal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熟練於七件事」(skilled in seven cases)。
  3.北傳經文的「三種觀義」,南傳經文作「三種考察者」(tividhūpaparikkh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位三重的調查者」(a triple investigator)。
  4.北傳經文的「心解脫、慧解脫」,參看《雜阿含710經》,以及《雜阿含1經》、《雜阿含347經》「經文比對」。
  5.北傳經文的「現法」,參看《雜阿含15經》「經文比對」。
  6.北傳經文的「我生已盡……」,參看《雜阿含1經》「經文比對」。
  7.北傳經文「如實知」,南傳經文作「這樣證知」,實質意義就是「如實證知」,參看《雜阿含13經》「經文比對」。另外,「如實知」也可以是「如實了知」,參看《雜阿含64經》、《雜阿含256經》「經文比對」。
  8.「味、患、離」,參看《雜阿含13經》「經文比對」。
  9.「四大」,參看《雜阿含58經》「經文比對」。
  10.北傳經文的「愛喜,是名色集」,南傳經文作「從食集而有色集」(āhārasamudayā rūpasamuda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由營養物的出現而有色的出現」(with the arising of nutriment there is the arising of form)。兩者看似不同,但《中部9經》有「從渴愛集而食集,從渴愛滅而食滅。」的經文,《雜阿含344經》有「云何食集如實知?謂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實知。」的經文,故南北傳經文對「色集」之說法意趣是相同的。
  11.「變易法」,參看《雜阿含36經》「經文比對」。
  12.北傳經文的「調伏欲貪」,南傳經文作「欲貪的調伏」(chandarāgavina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想要與慾望的除去」(removal desire and lust)。按:「vinaya」為名詞,除譯為「調伏」外,另也譯為「律、律藏」,音譯為「毘尼、毘奈耶」。「斷欲貪」或「欲貪的捨斷」(chandarāgappahā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想要與慾望的捨棄」(abandonment of desire and lust)。「越欲貪」南傳經文無,這應是對欲貪的超越,起心動念完全與欲貪無任何關連,不必刻意地自制與防範也無欲貪的情境。
  13.南傳經文「緣色而生起樂與喜悅」,參看《雜阿含58經》「經文比對」。
  14.南傳經文的「證知(後)」(abhi??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直接地知」(directly known)。
  15.南傳經文的「厭、離欲、滅」,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8經》、《雜阿含9經》「經文比對」。
  16.「沙門、婆羅門」,參看《雜阿含13經》「經文比對」。
  17.南傳經文的「善修行者」(suppa?ipan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很好的實行者」(who are practising well)。
  18.南傳經文的「善解脫者」(suvimutt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自由者」(who are well liberated)。
  19.北傳經文的「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參看《雜阿含41經》及其「經文比對」。
  20.「觸集則受集」、「名色集則識集」,可以從「十二緣起」的前後支關係來理解。而「觸集則想集」、「觸集則行集」,參看《雜阿含214經》。
   北傳經文的「觸集則受集」,南傳經文作「從觸集而有受集」(Phassasamudayā vedanāsamuda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由觸的發生而有受的發生」(With the arising of contact there is the arising of feeling)。
   北傳經文的「名色集則識集」,南傳經文作「從名色集而有識集」(Nāmarūpasamudayā vi??ā?asamuda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由名-與-色的發生而有識的發生」(With the arising of name-and-form there is the arising of consciousness)。
  21.北傳經文的「陰、界、入」,即是「五蘊、六界、六入處」之簡略,「五陰」,參看《雜阿含55經》「陰」「經文比對」,「六界」,參看《雜阿含892經》「六界身」「經文比對」「六入處」,參看《雜阿含211經》「經文比對」。
  22.南傳經文的「無上人」(uttamapuris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成就達極點者」(a consummate one)。
  23.北傳經文的「八聖道」,另譯作「八正道」,南傳經文作「八支聖道」(ariyo a??ha?giko magg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八層的高潔之路」(Noble Eightfold Path)。「正見……(中略)……正定」,參看《雜阿含70經》「經文比對」。
  24.南傳經文的「緣起」(pa?iccasamuppāda),北傳也常譯作「緣起法」,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之而開始」(dependent origination)。

愿你智慧、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