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650阅读
  • 29回复

俱舍論頌疏論本 (30卷)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阿毘達磨俱舍論略釋記
正議大夫持節諸軍使洲刺史賈曾 撰
[0813a07] 昔釋迦去代。過九百年。天親菩薩纂論千部。弘宣蓋遠。發起良多。至於標揭義門訓剖名相。文約事廣。詞微理明。則此對法藏論尤稱工也 雖源出婆娑。本詮論藏。若能究根界之旨。窮世聖之源。辨因果於真俗。祛執滯於人我。乃十二部經思已過半。八萬法門。由而可知。豈唯但趣小乘。專攻說有而已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躬得梵本。再譯真文。其徒大乘光法師。親承密誨。初傳正釋。既盡善矣。又何加焉 然論岐則說繁。義富則辭黷。學徒始習。難以兼功 有圓暉上人者。慧炬熾然。戒珠融朗。後來之美。先達所印。幼好斯文。長而獨得。因暇日。見為討論。余時迫俗塵。倦於周覽。乃求略釋。先辨頌文。良願不違。欣然默受。舊德聞已。深相激讚。居諸未幾。刪削遽成。以簡則易知。有功則可久。雖允在家之請。乃為有學之資。賢人之業其不泯矣 上人自陳作意。已題別序。以余本緣所起。欲重宣揚。嘉旨再三。故疏此記 俾夫後身廣慧。遙證通方。過去眾賢。永慚偏識。云爾。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一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13b05] 粵燭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萬物而成者。其惟颽風乎。匡大教而濟時者。其惟菩薩乎。爰有大士。厥號世親。弘道於五天。製論於千部。光我師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紛。功無得而詳也 千部之內。俱舍論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納八蘊。義雖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學徒。號為聰明論也 至如七支無表之說。作傳律之丹青。三科蘊界之談。與弘經為潤色。光光佛日。寔在茲焉 有正議大夫。晉[]洲刺史賈曾。惟公特稟異氣。別授精靈。文蓋雲間。聲雄日下。器宇邈。容止清[3]閑。蓋縉紳龜鏡之士也 公前任禮部侍郎。省司多暇。歸心正法。乃相命談義。遂請造略釋 有大聖善寺。懷遠律師者。清以戒珠。涼以風儀。既勤勤於法門。亦孜孜以勸誘。志存兼濟。故有請焉 在圓暉多幸。遭茲像化。咀以真詮。狎以蘭室。喜朝聞於夕殞。荷嚴命以斯臨。課以庸虛。聊為頌釋。刪其枝葉。採以精華。文於廣本有繁。略敘關節。義於經律有要。必盡根源。頌則再牒而方釋。論乃有引而具注。木石以銷。質而不文也。冀味道君子。義學精人。披之而不惑。尋之而易悟。其猶執鸞鏡而鑒像。持龍泉以斷物。蓋述之志矣。愚見不敏。何必當乎。庶通鑑之士詳而正焉 將啟論端。六門分別。
[0813c02] 第一明論緣起。二釋論宗旨。三明藏所攝。四翻譯不同。五略解品題。六廣釋文義。
[0813c04] 初明論緣起者有二。一明本緣起。二明別造意。本緣起者。自迦葉遁形於足。末田乞地於龍宮。雖大義少乖。而微言尚有。洎乎尊者鞠多。道不繼於三聖。摩訶提婆。亂真言於五緣。二部分宗。諍興於摩揭提國。五百羅漢。飛來於迦濕彌羅。一切有宗興茲國矣 佛涅槃後。四百年初。健馱羅國。有王名迦膩[4]色迦。其王敬信尊重佛經。味道忘疲。傳燈是務。有日請僧入宮供養。王因問道。僧說莫同。王甚怪焉。問尊者曰。佛教同源。理無異趣。諸德宣唱。奚有異乎 尊者答曰。自五夢不祥。雙林現滅。百有餘載。諸部肇興。雖復萬途。津梁一揆。是故大聖。喻折金杖。況以爭衣。爭衣則衣終不破。斫金則金體無殊。是故依之修行。無不皆成聖果 王聞此語。因為問曰。諸部立範孰最善乎。我欲修行。願尊者說。尊者答曰。諸部懿典。莫越有宗。王欲修行。宜遵此矣 王曰。向承嘉旨。示以有宗。此部三藏。今應結集。須召有德。共詳議之。於是萬里星馳。四方雲集。英賢畢萃。凡聖極眾。既多煩亂。不可總集為遂簡凡僧。唯留聖眾。聖眾尚繁。簡去有學。唯留無學。無學復多。不可總集。於無學內。定滿六通。智圓四辯。內閑三藏。外達五明。方堪結集。故以簡留。所簡聖眾。四百九十有九。王曰。此國暑濕。不堪結集。應往王舍城中。迦葉結集之處。不亦宜乎。尊者曰。王舍城中。多諸外道。酬答無暇。何功造論。迦濕彌羅國。林茂。泉石清閑。聖賢所居。靈仙遊止。復山有四面。城唯一門。極堅固矣。可結集矣。於是國王。及諸聖眾。自彼而至迦濕彌羅。到彼國已。緣少一人未滿五百。欲召世友。然世友識雖明敏。未成無學。眾欲不取。世友顧聖眾曰。我見羅漢。視之如唾。久捨不取。汝何尊此。而棄我乎。我欲證之。須臾便獲。遂於僧眾。便立誓言。我擲縷至空。縷下至地。願我便證阿羅漢果。縷未下空。諸天接住。語世友曰。大士方期佛果。次補彌勒。三界特尊。四生攸賴。一何為此小緣。而欲捨斯大事。於是聖眾。聞此空言。頂禮世友。推為上座。於是五百聖眾。初集十萬頌。釋素怛纜藏。次造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毘達磨藏。即大毘婆沙是也。世友商確。馬鳴採翰。備釋三藏。懸諸千古。法雲重。布於遐方。佛日再暉於沙界。傳燈之盛。斯之謂焉。五百羅漢。既結集已。刻石立誓。唯聽自國。不許外方。藥叉神。守護城門。不令散出 然世親尊者。舊習有宗。後學經部。將為當理。於有宗義。懷取捨心。欲定是非。恐畏彼師情懷忌憚。潛名重往。時經四載。屢以自宗。頻破他部。時有羅漢。被詰莫通。即眾賢師。悟入是也。悟入怪異。遂入定觀知是世親。私告之曰。此部眾中。未離欲者。知長老破。必相致害。長老可速歸還本國。于時世親至本國已。講毘婆沙。若一日講便造一偈。攝一日中所講之義。刻赤銅葉。書寫此偈。如是次第。成六百頌。攝大婆沙。其義周盡 標頌香象。擊鼓宣令云。誰能破者。吾當謝之。竟無一人能破斯偈。將此偈頌。使人齎往迦濕彌羅。時彼國王。及諸僧眾。聞皆歡喜。嚴幢幢蓋。出境來迎。標頌香象。至國尋讀。謂弘己宗。悟入知非。告眾人曰。此頌非是專弘我宗。頌置傳說之言。似相調耳。如其不信。請釋即知 於是國王。及諸僧眾。發使往請。奉百斤金。以申敬請。論主受請。為釋本文。凡八千頌。寄往果如悟入所言。此是第一明本緣起也。
[0814b16] 第二明造論意者。大意有三。一為眾生斷煩惱故。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斷煩惱者。欲令眾生出三有故。有情沈淪。由惑未滅。欲求出離。須斷惑緣。斷惑正因所謂淨慧。論正詮慧。論主因之故製斯論。故下文云。何因說彼阿毘達磨。舉頌答曰。由惑世間飄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故。知造論為斷煩惱 第二生慧解者。斯論乃四含幽鍵。六足玄關。法相川源。義門江海。文清清兮。玉潤理明明兮。月花啟學人之昧心。發智者之明慧。故下文云。我於方隅。已略說。為開智者慧毒門 如身少破。著少毒藥。須臾毒氣。遍滿身中。此論亦然。開少慧門。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門。名慧毒門。聰明論名。因茲起也。
[0814c03] 第三弘持正法者。自青蓮罷笑。白毫掩色。邪徒紛。正法陵遲。雨眾三德之談。米齋六句之說。殘我花苑。泊我清流。論主方欲掃彼邪雲。光斯佛日。製論之意其在茲乎。故下文云。上來所說。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教法 又三藏教興。皆有四意。故婆沙云。說素怛纜藏。依力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心。學論道故。二為眾生。種種雜說故。三令眾生種善根故。四為眾生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說毘奈耶藏。依悲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戒學論道故。二為眾生說諸學處故。三為眾生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就故。四令已入正法者。受持正法故 說阿毘達磨藏。依無畏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慧學論道故。二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故。三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脫故。四為已受持學處者。通達諸法真實相故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論。一為饒益他故。為令有情於佛聖教。無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為饒益他。於黑闇處。燃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 二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能發光明。造論亦爾。破無明闇。發智慧明 三為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相現。論亦如是。分別法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 四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眾生。依之無畏。[1]度至彼岸論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無畏。到涅槃岸 五為照契經等故。如人執炬則見眾色。而無迷亂。論亦如是。照契經等義。而無迷亂故 六為觀察善等諸法故。如別寶人識金剛等寶。論亦如是。分別善等諸法故 七為顯諸大論師。不傾動故。如妙高山。踞金輪上。一切猛風不能傾動。諸大論師亦復如是。輕毀邪論。不能摧伏故。
[0815a09] 第二明論宗旨者。自教區分。部成十八。所立宗旨。固非一家。如一說部大眾部.胤部.說出世部。此四奉宗。一切諸法。無非是假。但有言說 若經部宗。立一切法。少分實有。多分是假 若薩婆多宗。一切有法。為所奉宗。計有不同。總有四說。一類。二相。三位。四待。言類者。尊者法救。作如是說。由類不同。三世有異。謂從未來。至現在時。捨未來類。得現在類。若從現在。流至過去。捨現在類。得過去類。但類不同。非體有異。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雖有殊金色無異。言相者。尊者妙音。說相不同。三世有異。謂法在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名為離現未相。以過去相顯但名過去也。現在正與現在相。合而不名為離過未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而不名為離過現相。隨顯得名。准過去說。言位者。尊者世友。說位不同。三世有異。未作用位。名為未來。正作用位。名為現在。作用謝位。名為過去。至位位中。作異異說。如運一籌置在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歷位有別。籌體無異。言待者。尊者覺天說待不同。三世有異。待謂觀待。前觀於後。名為過去。後觀於前。名為未來。觀待前後。名為現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觀母名女。觀女名母。論主評云。法救執法有轉變故。應置數論外道朋中。以數論宗。執法有轉變故也。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覺天所立。世還雜亂。一世法中。應有三世。謂過去世。有多剎那。前後剎那。應名去來。中名現在。未來現在。類亦應然。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依經部宗。過未無體。唯現世有 今詳世親著論宗旨。有其兩種。一者顯宗。即一切有。故下文云迦濕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既言依彼釋對法藏。故知此論。有部為宗。二者密宗。所謂經部。故下文云。經部所說。不違理故 此一部論。多將經部。破薩婆多。故知世親。密意所許。經部為宗。此上不同。第二明宗旨竟。
[0815b20] 第三明藏所攝者。藏有三種。一素怛纜藏。此翻為綖。或名為經。正詮於定。二毘奈耶藏。此稱調伏。正詮於戒。三阿毘達磨藏。此言對法。正詮於慧。於此三中。此論即是阿毘達磨藏攝 問為唯一藏攝。亦通餘二。答順正理第一云。諸有素怛覽。及毘奈耶所有窮理問答。皆是此中阿毘達磨藏攝。
[0815b27] 第四明翻譯不同者。此論翻譯。總有兩時。初即陳朝。後居唐代。陳朝三藏真諦法師有於嶺南。譯成二十二卷。大唐三藏。永徽年中。於慈恩寺。譯成三十卷。翻譯不同。非無所以。由前譯主未善方言。致使論文義在差舛。至如無為是因果。前譯言非。現法無非得。昔翻云有。大唐三藏音善兩方。譯義無差。綴文不謬。由使懷疑之客。得白玉於青山。佇決之賓。獲玄珠於赤水。由是此論。譯有兩時。
[0815c08] 第五略釋品題者。阿毘此云對。達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謂無漏慧。名之為對。對有二義。一者對向。謂對向涅槃。二者對觀。謂對觀四諦。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是涅槃。二法相法。通四聖諦。釋法名者。一則軌生物解。二乃能持自性。故名為法 言對法者。謂無漏慧。名之為對。四諦涅槃。名之為法。此無漏慧。名對法者。法之對故。名為對法。是依主釋。依光法師對與法俱通能所。下文當釋 藏有二義。一者包含。二者所依。言包含者。猶如篋。此論包含發智論等諸勝義言。故名為藏。發智論等名為對法。俱舍名藏。而非對法。然今此論。名對法藏者。對法之藏故。名對法藏。依主釋也 言所依者。正理釋云。藏或所依。猶如刀藏。引彼義言。造此論故。以對法藏。名對法藏。光法師釋云。鞘名刀藏。刀所依故。言刀名藏。取鞘藏名。以有藏故。名為刀藏 彼發智等。是此所依。所以然者。謂引彼義言。造此論故 彼發智等。名為對法。此論所依故。亦即是藏 今俱舍論。名對法藏者。全取本論對法藏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是有財釋。寶法師云。藏或所依。猶如刀藏。此正理文。但釋藏義。未辨有財。正理下文。以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此文方釋有財。光法師說刀名藏。作有財釋。謬之甚矣 釋對法藏中。無持業釋者。謂世親論主。不欲自取其功。推能於本故也。
[0816a07] 第六廣釋文義者。就中有二。一別釋品名。二依文正解 就別釋品名。復分為二。一正釋品名。二明品[1]先後。言正釋品名者。族義持義性義名界。此品廣明。故名分別 問此品亦明蘊處。何故以界標名。答此品廣。以二十二門。分別十八界故。以界標名。蘊處不爾。故不標也 二明品先後者。此頌上下。總有八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間品。四業品。五隨眠品。六賢聖品。七智品。八定品。破我一品。無別正頌。故此不論。初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後六品別明有漏無漏。總是其本。所以先說。依總釋別。所以後說 就總明中。初界品。明諸法體。根品明諸法用。體是其本。所以先說。依體起用。故次明根 就別明六品中。初三品別明有漏。後三品別明無漏。有漏可厭。所以先說。厭已令欣無漏。所以後說 就別明有漏中。[2]世品明果。業品明因。隨眠品明緣。果易厭。所以先[3]明。果不孤起。必藉於因。故次明業。因不孤起。必待於緣[4]所以後明隨眠 就別明無漏中。賢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果相易欣。所以先說。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緣。故後明定。
[0816b01] 從此第二。依文正解者。將釋此頌。略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夫聖人造論。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訖。當有所陳故。次明正宗。宗義已彰。勸物修學故。後有流通。初三行頌。是序分。次有六百[5]行頌。是正宗。後四行頌。是流通[6]分。就序分中。文分兩段。初有四句頌。正明序分。後有八句。隨難別解。且初正明序分。四句者。頌曰。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
[0816b11] 釋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復分兩段。一歸敬序。二發起序。即前三句。是歸敬序。第四句是發起序。就前三句。初[7]兩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歸敬 初諸字明所歸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諸者謂諸佛。故論云。諸言所表。謂佛世尊。後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後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種諸冥滅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種。一者一切種冥。二者諸冥。一切種冥名不染無知。諸冥是染污無知。此二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說為冥(外境名實義內心名真見)一切種者。不染無知。種類無邊。名一切種。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無知。故種類多也 不染無知。劣慧為體。三性門中。善無記攝。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於境不悟。稱曰無知。無知即不染。名不染無知持業釋也。亦名習氣。數習煩惱。所成氣分。習之氣故。名為習氣。唯佛永斷。二乘猶有。故論云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智畢竟斷故。非一切種。所以者何。由於佛法極遠時處。及諸義類。無邊差別。不染無知。猶未斷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八萬劫外。名極遠時。三千界外。名極遠處[8]也 諸冥者是染污無知。諸謂諸境。即四諦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諸境。冥者即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以此煩惱覆障諸境。故說為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煩惱不淨。名為染污。於境不悟。故曰無知。無知即染污。名染污無知。持業釋也 頌言滅者。滅有二滅。一擇滅。二非擇滅 一切種冥滅。是非擇滅。由佛世尊斷一切種冥。證不生法。故名非擇滅。此言證者。是不染無知。勝緣闕位。得非擇滅。名為證也。由斷此冥。獲一切智。能知一切種類法。故智德圓滿 諸冥滅者。即是擇滅。由佛世尊斷煩惱冥。證不生法。名為擇滅。斷德圓滿故。頌滅字通二滅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為體。斷德是佛所證。擇滅為體。滅名為斷。由斷顯故 拔眾生出生死泥者。嘆利他德也。一切眾生。於生死泥。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此是恩德。[9]大悲為體 言眾生者。有眾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業。煩惱異熟果為體。煩惱如水。業異熟如土。由此相參。成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者。指德歸敬。稽首接足。故稱敬禮。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師者顯利他德。益物為勝。故別標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說如理正教。拔濟眾生。名如理師。上來歸敬序竟。
[0817a02] 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是發起序。為發起論端故也 教誡學徒。故稱為論。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誡是誡勗。令人斷惡。[1]斷惡修善故名教誡。其對法藏。次當辨。我當說者。五蘊假者。目之為我。當說之言簡已正說。
[0817a08] 從此第二。隨難別解。此復分三。一釋對法。二釋藏。三明說意說人。且初第一。釋對法者。頌曰。
 淨慧隨行名對法  及能得此諸慧論
[0817a12] 釋曰。淨慧隨行名對法者。明勝義對法也。淨慧者。謂無漏慧。離縛名淨。簡擇稱慧。淨慧眷屬。名曰隨行。慧相應心。及受想等。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無表。此等諸法。是慧眷屬。隨慧行故。名曰隨行。如是淨慧。及與隨行。通攝五蘊。名為勝義阿毘達磨。此五蘊中。言色蘊者。道共戒也。受想蘊者。隨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蘊者。除受想外諸餘心所。四相及得也。識蘊者。慧相應心也 言勝義者。無漏名勝。實體稱義。勝即是義。名為勝義。勝義即對法。名勝義對法。持業釋也 及能得此諸慧論者。此明世俗對法。頌文諸字。通在兩處。一則諸慧。二則諸論。慧論非一。故名為諸。此諸慧論是有漏法。名為世俗。此者無漏淨慧也[2]由彼諸慧諸論。方能得此無漏淨慧。名能得此也。非但淨慧隨行。名為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亦名對法。故[3]云及也。言諸慧者慧有四種。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聞慧。聞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從定生故。定名為修。熏修於心。令成功德。無過於定。故獨名修 言諸論者謂六足論等。一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二大目犍連造法蘊足論。三迦多演那。造施設足論。已上三論。佛在世造 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磨。造識身足論。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類足論。又造界身足論。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發智論。前六足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後代論師。多宗發智。大毘婆娑依之而造。無漏淨慧。是真對法。有漏慧論。非真對法 言對法者。謂[4]為無漏作資糧故。亦名對法。故論云。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毘達磨。言資糧者。先因論教。次有生得。從生得後方有聞慧。從聞慧後次起思慧。從思慧後始生修慧。從修慧後起無漏慧。故諸慧論。是淨慧資糧也 釋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為法。且如色法。變礙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舉此一。餘法例然。法有二種。一勝義法。二法相法。勝義法者。謂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有實體故。復名為義。即勝名義。即勝義名法。[5]故名勝義法。持業釋也。二法相法者。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望自體邊名性。望他緣邊名相。此四諦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業釋也。對有二義。一則對向。謂無漏慧。對向涅槃。二則對觀。謂無漏慧。對觀四諦。前言對向。以因對果。因即淨[6]慧。果即涅槃 後言對觀。以心對境。心即淨慧。境即四諦 無漏淨慧。但是其對。是能對故。而非是法。非所對故 言對法者。是法之對故。依主釋也。光法師云。能對對勝。且與對名。理實而言。亦名為法。持自性故 所對法勝。且立法名。理實而言。亦名為對。是所對故。由此對法。俱通能所 總有六種。一自性對法。謂淨慧也。二隨行對法。謂淨慧眷屬也。三方便對法。謂有漏四慧也。四資糧對法。謂論教也。五境界對法。謂四諦也。六果對法。謂涅槃也。前四能對。名對法。後二所對名對法也 此能所對。各有[7]三釋。且能對法。有三釋者。一能對名對。所對名法。法之對故。名為對法。依主釋也。二能對非對法。所對名對法。能對名對法者。有對法故。名為對法。有財釋也。三能對名對。是能對故 亦名為法。持自性故。對即是法。名為對法。持業釋也。所對法中。亦有三釋。准能對說。依寶法師。唯說能對。名為對法。釋對法名。唯依主釋也。此解甚佳。妙符論[8]矣。
[0817c23] 從此第二釋藏名。論云已釋對法。何謂此論名對法藏。頌曰。
 攝彼勝義依彼故  此立對法俱舍名
[0817c26] 釋曰上句釋藏。下句釋名。攝彼勝義依彼故者。以二義釋藏也。一攝彼勝義故。二依彼故 攝彼勝義者。包含名藏。謂此俱舍。攝彼對法。發智論等。諸勝義言。故名為藏。對法之藏。名對法藏。依主釋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謂此俱舍。依彼對法發智論等。從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為藏。發智論等。是對法藏。今此俱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有財釋也。此立對法俱舍名者。結成也。
[0818a06] 從此第三。明說意說人。論云。何因說彼阿毘達磨(問說意也)。誰復先說阿毘達磨(問說人也)。頌曰。
 若離擇法定無餘  能滅諸惑勝方便
 由惑世間漂有海  因此傳佛說對法
[0818a10] 釋曰從若離擇法。乃至第四句。因此。傳說對法者。明說論意也。傳佛說對法者。明說論人也。故第四句。說對法三字。通兩處也。擇法者慧也。慧能滅惑。為勝方便。若離於慧。定無有餘能滅諸惑勝方便也 由煩惱惑。令有情世間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說對法。以對法中詮慧故也。論雖明戒定兼非正也 傳佛說對法者。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迦多演尼子等。結集安置。猶如大德法救。所集無常品等。鄔陀南頌(已上論文[1]也)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說義。散施有情。名鄔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說無常義。集為無常頌。乃至無我義集。為無我頌。上來明序分竟。
[0818a24] 從此已下。明論正宗。就中有二。一總標綱要。二別釋體性。且初標綱要者。論云何法。名為彼所簡擇。因此傳佛說對法耶。頌曰。
 有漏無漏法  除道餘有為
 於彼漏隨增  故說名有漏
 無漏謂道諦  及三種無為
 謂虛空二滅  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繫  隨繫事各別
 畢竟礙當生  別得非擇滅
[0818b04] 釋曰初一句總標。後十一句別釋。就別釋中。前三句別。釋有漏法。後八句別釋無漏法。有漏無漏[2]法者。標也。謂一切法。不過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除道餘有為者。明有漏體也。除道者除道諦也。諦有四種。苦集滅道。苦集道三。是有為法。道雖有為。是無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餘有為者。即苦集諦。道諦外故。稱之為餘。故餘有為。即苦集諦。於彼漏隨增者。解有漏義。於彼者。彼前苦集。漏謂煩惱。泄過無窮。煩惱名漏。諸漏於彼苦集諦中。[3]等隨順增長故。苦集諦名為有漏。有彼漏故。故論云。諸漏於中。等隨增故(漏於苦集相應法中所緣法中。互相隨順。互相增長。相望力齊故名等) 又論云。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義。隨眠品中。自當廣釋。故說名有漏者。結也。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者。別釋無漏也。道諦者。有為無漏也。三種無為者。無為無漏也。謂虛空二滅者。列三無為也。二滅者。擇滅非擇滅也。此中空無礙者。釋虛空體。此中者。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 擇滅謂離繫者。出擇滅體。擇滅以離繫為性。繫者。縛也。縛有二種。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然此二縛。隨眠[4]品明。此略不釋。斷此二縛。證得無為。名為擇滅。擇者慧也。由慧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隨繫事各別者。明擇滅數量。謂擇滅隨所繫事。體各別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煩惱。九九八十一品。斷一品惑。證[5]一品擇滅。乃至斷八十一品。證得八十一品擇滅。故體各別也。又論云。依何義。說滅無同類(問也。擇滅體多。應有同類。依何義說擇滅無同類耶)。[6]依滅自無同類因義。亦不與他。故作是說。非無同類(答也。依滅自無同類因義者。[7]顯擇滅不從同類因生也。亦不與他者。擇滅亦不與他作同類因也。故作是說者。經依無同類因義。故作是說。滅無同類也。非無同類者。顯擇滅有多體同類也)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者。釋非擇滅。言當生者。當來生法。此當生法。緣會則生。緣闕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此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得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8]緣闕名非擇滅。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解云如眼與意識專一色時。所餘不見聞等。色聲香味觸落謝過去也。於專一色時。合有一類五識。緣彼已謝五境。緣正專一色故。餘五識不得起。此未起五識。畢竟不生。謂五境已謝故。五識唯緣現在。不合緣過去境故。未來五識得非擇滅。言觸等等取法界中。有與能緣同時為所緣境。謂他心智。所緣心所也。五識等等取意識中。亦有緣同時境。謂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緣現在 緣心。不緣心所。緣心所不緣心。正緣心時。緣心所他心智。得非擇滅。正緣心所時。緣心他心智。得非擇滅此約同時。合緣者說也) [9]亦論云於法得滅。應作四句。或於諸法。唯得擇滅。謂諸有漏。過現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擇滅。以過現生法故。不得非擇滅。或於諸法。唯[1]得非擇滅。謂不生法。無漏有為。以不生故。得非擇滅 以無漏故。不得擇滅 或於諸法。俱得二滅。謂彼不生。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擇滅。以有漏故。亦得擇滅 或於諸法。不得二滅。謂諸無漏。過現生法 以無漏故。不得擇滅。以過現生。故亦不得非擇滅。
[0819a08] 從此第二。別釋[2]諸法體。於中有二。一辨諸法異名。二明諸法體。就辨異名中分二。一明有為異名。二明有漏異名。且初明有為異名者論云。前言除道餘有為法是名有漏何謂有為。頌曰。
 又諸有為法  謂色等五蘊
 亦世路言依  有離有事等
[0819a15] 釋曰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者。標有為法也。為者作也。此有為法眾緣造作。故名[3]為有彼為故。名為有為 問過現眾緣造[4]作故。可說名有為。未來既未造。如何名有為。答是彼過現造作類故。故名有為。如乳如薪。飲兒乳時。可名為乳。未飲名乳。飲流類故 正燒名薪。未燒名薪。燒流類故。色等者。等取受想行識。名為五蘊。亦世路言依有離有事等者。正辨異名 亦世路者。世謂三世。路即是法。世所依故。謂過去法。是世已行。現在法。是世正行。未來法。是世當行。故有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為世路。依主釋也。又解此有為法。可破壞故。名之為世。無常所依。故名為路。世即是路。名為世路。是持業釋也 故論云。或為無常。所吞食故 解云。有為被無常遷。無常是能吞食也。言謂言語。以聲為體。此言所依。即名俱義 言俱義者。取有為義。此所詮義。與能詮名。俱墮三世。故名俱義 無為雖義。不墮三世。不名俱義。非言依也 有離者。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名為有離。如有財者名為有財 有事者。事是因義。有為有因。故名[5]為有事。頌文等者。等取有果。有為有果。無為無果。是故有為。名為有果。如是等類。是有為法。差別眾名。
[0819b12] 其次第二。明有漏異[6]名頌曰。
 有漏名取蘊  亦說為有諍
 及苦集世間  見處三有等
[0819b15] 釋曰有漏名取蘊者。煩惱名取。能執取生死故也。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為名。如草糠火。火從草糠生。名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從屬為名。如帝王臣。臣屬帝王。名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從果為名。如華果樹。[7]生華故名華樹。言有諍者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故。猶如前說有彼漏故。名為有漏。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 集者集諦。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為集 世間者。是可毀壞義。有漏諸法。有二種壞。一四相壞。二對治壞。故名世間。無漏道諦。雖四相壞。闕第二對治壞。[]故不名世間。亦名見處者。見謂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此有漏法。見所住處。故名見處 名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諸有漏法。有三種義。得名三有。一三有因。因即集諦。二三有依。依即苦諦。三是三有。攝具此三義。故名三有。等者等取有染。如是等類。是有漏法。差別眾名。
[0819c08] 從此第二。正明體性。就中有三。一總辨體性。二別釋名義。三諸門分別。就總辨體中分三。一正出體。二明總攝。三顯開合。就第一正出體中分三。一明色蘊。二明三蘊。三明識蘊。就明色蘊中分二。一正立蘊二立處界。就立蘊中分二。一開章。二別釋。且初開章者。論云前言色等五蘊謂有為法。色蘊者何。頌曰。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無表
[0819c17] 釋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及無表色。此十一種。名為色蘊。
[0819c19] 從此已下。依章別釋。就此有三。一釋五根。二釋五境。三釋無表。且初釋五根者。頌曰。
 彼識依淨色  名眼等五根
[0819c23] 釋曰。彼者。彼前眼等五根也。識者即眼耳鼻舌身識也。眼識等五。依止眼等五根。從依得名。名眼識等。頌言彼[8]識彼能依識故名彼識。依淨色者。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9]五根。眼等五根。體清淨故。如珠寶光。故名淨色。
[0819c29] 次下第二釋五境者。頌曰。
 色二或二十  聲唯有八種
 味六香四種  觸十一為性
[0820a03] 釋曰色二或二十者。色有二種。一顯。二形。或二十者。開為二十。顯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顯色十二者。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霧 形色八者。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 日焰名光。月星火藥.諸焰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為闇。謂形平等名之為正。形不平等名為不正。餘色易了。故今不釋 聲唯有八種者。一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二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三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四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五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六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七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八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 有情身中。所發音聲。名有執受。謂言手等也。就中語業名有情名。能詮[1]表故 拍手等聲名非有情名。不能詮表故 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大種為因。無執受中有情名者。謂化人語聲。此化人身。雖無執受。能詮表故。稱有情名。餘義易知 味六者。苦酢辛甘淡別故 香四種者。好香。惡香。等香。不等香。有差別故。沈檀等名好香。薤等名惡香。好惡香中增益依身名為等香。損減依身名不等香。無增損者。名好惡香。故好惡香中。各分出等不等香。故成四香 觸十一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輕。六重。七滑。八。九飢。十渴。十一冷。堅名地。濕名水。煖名火。動名風。可稱名重。翻此[2]名輕柔耎名滑。強名。食欲名飢。煖欲名冷。飲欲名渴。冷飢渴三。是心所欲。非正目觸。因有三觸。發此三欲。故冷飢渴。是觸家果。而非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為名。故論云。此皆於因。立果名故。如有頌曰。
 諸佛出現樂  演說正法樂
 僧眾和合樂  同修勇進樂
[0820b10] (解云。佛出現[3]等。實非是樂。能生樂故。從果為名。觸亦如是)
[0820b11] 從此第三。明無表色。於中有二。一正明無表。二明能造大種。且初第一。正明無表者。頌曰。
 亂心無心等  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  由此說無表
[0820b16] 釋曰亂心無心等者。明無表位 亂心者。此善無表。餘惡無記心。名為亂心。亂善無表故 善心名不亂心。同善性故。此惡無表。餘善無記心。名亂心。亂惡無表故 惡心名不亂心。同惡性故。故善惡心。通亂不亂 無記心。唯名亂。無無記無表故。故論云。亂心者謂此餘心 無心者。謂無想定。滅盡定 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謂亂心等。等取不亂心。無心等。等取有心。亂不亂心。散位一對。無心有心。定位一對。故頌等字義通兩處 隨流者。明無表相。隨謂隨順。性相似故。流謂流轉。相續起故。故論云。相似相續。說名隨流(相似名隨相續名流) 淨不淨者。出無表體。無表唯善惡。不通無記性。名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者。簡法也。為簡諸得諸得[4]者。雖復通四位行相似相續濫無表相。然得非是大種所造。簡諸得故。是故復言大種所造。謂無表色。大種所造故 造者因義。因有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5]立。四[6]持。五[7]養。此後當說 由此說無表者。結成。由此者。由此上三句。[8]得立無表名。說者。顯此是師宗言。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同有表業。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
[0820c10] 此下第二。明能造大種於中有二。一實四大種。二假四大種。且初第一明實大種者。論云前言無表大種所造。大種者何。頌曰。
 大種謂四界  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  堅濕煖動性
[0820c15] 釋曰大種謂四界者。標也。三義釋大。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大山。地增盛 大江大海。水增盛 炎爐猛焰。火增盛 黑風團風。風增盛 三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壞初禪。水能壞二禪。風能壞三禪 一義釋種。與所造色。為所依故。故名為種。大[9]則是種。故名大種。能持自性故。名為界。即地水火風者舉數。能成持等業者明用。地能成持用等者。等取水能成攝用。火能成熟用。風能成長用。堅濕煖動性者。出體。地堅。水濕。火煖。風動。
[0820c27] 從此下第二。明假四大種者。論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別。頌曰。
 地謂顯形色  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風即界亦爾
[0821a02] 釋曰地謂顯形色者釋假地也。地謂顯形色[1]色處為體。謂青等地。依顯色立。長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實地。實地是堅。唯身根得。非眼根見。於顯形色。假立地名。是色處攝。眼所見也。隨世想立名者。釋立假所由。謂諸世間。相示地者。以顯形色。而相指示。佛隨世間想。立此假地名。水火亦復然者。釋假水火。此假水火。用顯形色。以之為體。例同假地。名亦復然。風即界亦爾者。釋假風。風即界者。此一師釋。無有假風。風即是界。界者體也。體即是動。世間於動。立風名故。立動為風。即是實風。故無假風 言亦爾者。此一師釋。許有假風。如前假地水火。依顯形色。立風亦如此。依顯形色。故言亦然。如世間說黑風團風。黑即是顯。團即是形。此用顯形。表示風故 問始自眼根。終于無表。世尊何故。說為色耶。答論有兩釋。第一釋云。可變壞故。名為色蘊(變者。顯剎那無常。壞者顯眾同分無常[2]也)。誰能變壞(問也)。謂手觸故。即便變壞。廣說乃至。蚊虻等觸 此變壞者。即是可惱壞。義(答前問也。下文引證)故大德法救集義品中。作如是說。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0821a26] (此頌是釋迦菩薩。為多求王說也。此王性貪。欲採海寶。魔變為臣。來白於王。我能採寶。遂與王期。及至期日。魔不為來。其王憂苦。如箭在身。佛為彼王。說[3]此頌矣。今引意證色可惱壞也)。又論云有說變礙故。名為色(第二師釋色義也[4]變謂變壞[5]礙謂質礙也)若爾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難第二釋也。由一極微不是積集。故無變礙也。此難不然。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答也。現在無一極微各處獨住也。以五識依緣必[6]應積集也。依謂五根緣謂五境。依緣極微既必積集變礙義成[7]也乎)。過去未來。應不名色(難也。現在極微聚。可得名為色。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8]矣)。此亦曾當。有變礙故。及彼類故。如所燒薪(答也。過去曾變礙。未來生法。當變礙故。故名為色。及彼類者。謂未來不生法。此不生法。雖非當變礙。是變礙類故。亦名為色。猶如火薪也)。諸無表色應不名色(難也。根[9]境積極微。成變礙可名色。無表非極微。無變礙故。應非色)有說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如樹動時影必隨動(解云。釋無表難。總有三師。此是第一。雜心[10]師釋也。影從樹上起。樹動影必動。無表從表生。表色無表色也)。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表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必隨滅(解云。此是論主。破雜心師釋也。汝本以變礙。釋色。無表無變礙。如何成色。故云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破喻云。影從樹上起。樹滅影亦滅。無表依表生。表滅無表滅。然表滅時無表不滅。滅既不等。色豈同乎。又正理論破云。隨心轉戒不從表生。應當非色也)。有釋所依大種[11]有變礙故。無表業亦名為色(此是第二有宗釋無表難也)。若爾所依。有變礙故。眼識等五。應亦名(解云。此是論主破有宗也。無表依大種。隨大種名。為色。眼識等依五根。隨根識名色也)此難不齊。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識等五依眼等根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解云。此文有宗古師救也。彼言論主將五識依五根難無表色。此難不齊也。謂無表依大種。大種親因。如影依樹樹為親因光依珠寶。珠寶為親因。良由大種。望無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親依。由是親依故。大種名色。無表亦名色。也。眼等五根為增上緣。助生五識。但是依。而非親依故。眼識等不隨五根名為色也)。此影依樹。光依珠寶言。且非符順毘婆沙宗。彼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解云。此是論主。破古師解。言有違宗失也。汝宗影之與光。各自有大種。以為親依。今言影依樹。光依珠寶。豈非違宗失乎)。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彼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解云。此文是論主縱破古師。故言設許也。樹寶若滅影光必滅。大種若滅無表不滅。故[12]言無表色。不同彼依也。依既不同為喻不成也)。復有別釋彼所難言。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五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 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解云。此是第三。論主為正釋也。無表依大種。[13]但是變礙依。不同五識通有二依。故無表依大種得名色也)。上來正明色蘊。
[0821c10] 從此大文。第二正立處界者。頌曰。
 此中根與境  許即十處界
[0821c12] 釋曰此色蘊中。五根五境。於處門中。立為十處。於界門中。立為十界。上來二段不同。總是明色蘊竟。
[0821c15] 其次第二。明受等三蘊者。頌曰。
 受領納隨觸  想取像為體
 四餘名行蘊  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為  名法處法界
[0821c19] 釋曰受領納隨觸者。釋受蘊也。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故名為受。此隨觸言。為顯因義。因即是觸。能生受故。觸順於受。故名為隨。受能領納隨順觸因。名領納隨觸 問何故受能領觸。答受從觸生。行相似觸。領似觸邊。說受能領。如世間說子能領父。子之媚好。皆似於父。故名為領 餘心所法。唯領前境。不能領觸。名境界受。唯受一箇。偏能領觸。名自性受 又解。此隨觸聲[14]為顯前境。隨順觸境故。名隨觸受能領納 餘心所法。雖俱領境。唯受偏強。以自性是受故。獨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處坐。一人是賊。傍忽有一人。叫喚呼賊。十人雖復俱聞賊聲。實是賊者。領則偏強。心心所法。雖同領境。實是受者。領亦偏強。故獨名受。此有三種。謂苦樂捨 想取像為體者。明想蘊。想能執取苦樂怨親男女等像。故名想蘊 四餘名行蘊者。明行蘊也.四者謂色受想識。除四蘊外。諸餘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應。此五十八法。是四蘊餘。總名行蘊 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無表無為名法處法界者。立處界門。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無表成四。及三種無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處中。名為法處。十八界中名為法界。
[0822a16] 從此已下。第三明識蘊。於中有二。一明識蘊。二釋妨。且初第一明識蘊者。頌曰。
 識謂各了別  此即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  六識轉為意
[0822a20] 釋曰識謂各了別者。明識蘊也。了別名識。此有六種。了別不同。故名為各。謂初眼識了色。乃至意識了法 此即名意處及七界者。立處界門。此識蘊於十二處中。即名意處。於十八界門。名七心界。於六識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 應知六識轉為意者。明有意界。應知六識轉謝過去。能與後識。為所依邊。名為意界。故知六識。居現在世名識。在過去名意。
[0822a29] 次下釋妨。於中有二。一別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別立意界妨者。論云。若爾六識。即是意界。異此說何。復為意界。頌曰。
 由即六識身  無間滅為意
[0822b05] 釋曰身者體也。此六識身。初謝過去。名無間滅。謂於中間。無間隔故。即此六識。無間滅已。為後識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義故。過去識得名為意。由與現識為所依故 從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難前問起。論云。若爾實界。應唯十二。或應十七。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應知
[0822b13] 釋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識。各有別依。謂眼等五根 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應知者。結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識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謂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謂眼等六識。境界六者。謂色等六境。
[0822b20] 從此第二。明總攝者。頌曰。
 總攝一切法  由一蘊處界
 攝自性非餘  以離他性故
[0822b23] 釋曰。總攝一切法由一蘊處界者。正明相攝。攝一切法。由一色蘊。由一意處。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過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五無為法。一切色法。一色蘊攝盡。一切心法。一意處攝盡。一切心所及不相應。并無為法。一法界攝盡 故舉此三。攝法總盡 攝自性非餘以離他性故者。明攝分齊。前言攝者。唯攝自性。不攝他性。故云非餘。法與他性。恒相離故。故不相[1]攝。自性攝者。色唯攝色。心唯攝心。且如眼處眼界及苦集諦。是色蘊攝同色性故。不攝意處意界。及滅諦等。非色性故。
[0822c06] 從此大文第三。明數開合。於中有二。一明數合。二明數開。且初第一。明數合者。論云。眼耳鼻三處。各有二。何緣界體。非二十一。頌曰。
 類境識同故  雖二界體一
[0822c11] 釋曰。類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為境故。識同者。同與眼識為所依故。由此眼界。雖二立一。耳鼻亦應如是分別。
[0822c14] 其次第二。明數開者。論云。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頌曰。
 然為令端嚴  眼等各生二
[0822c17] 釋曰[2]然為令端嚴者。論有二解 第一師解。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論主破云。若本來爾。誰言醜陋。猫鵄等。有何端嚴 第二正解。為所發識明了端嚴。現見世間。閉一目等。了別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處。
[0822c24] 從此大文。第二別釋名義。於中有六。一釋三法名。二教起因。三蘊廢立。四名次第。五名廢立六攝異名 初第一釋三法名者。論云。已說諸蘊[3]乃處界攝。當說其義。此蘊處界。別義[4]何云。頌曰。
 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0823a01] 釋曰初句釋義。次句結成。聚謂積聚。即是蘊義。故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劣。若勝。若近。若遠。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此經意者。義有五門 第一三世門。謂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 第二內外門。自身名內。所餘他身非情名外。或約十二處。辨眼等五根名內色等五境名外 第三細門。色有三種。一有見有對。謂色境也。二無見有對。謂眼等五根。聲香味觸也。三無見無對。謂無表色也。此三色中。有對名。無對名細。或相待立。如無見有對色。望有見有對色。名細。望無見無對色。名 第四劣勝門。染污名劣。不染名(色十一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八。是無記性。色聲兩種。通三性。無表唯善惡。於三性中。善無記名不染。惡名染污也) 第五遠近門。去來名遠。現在名近。如色蘊中有此五門。乃至識蘊亦有五門。應知亦然。唯細一門。與色蘊有別。謂眼等五識。相應四蘊。依五根名。第六意識。相應四蘊。唯依意根名細。或約地辨。謂九地中。下地名。上地名細 生門者。是處義也。謂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由六識生必託根境方能起故。論云。是能生長彼作用義(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 言種族者。是界義。論有兩釋。一解族者。謂種族也。是生本義。謂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法生本。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解云。金銀等族。是金銀等。言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續者。一法相續。此一身一相續。合前喻中如一山中也。問若爾無為。應不名界。謂無為法。非同類因。不成生本故。答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謂心心所緣無為[1]法生。雖不為因而得為境。是心心所生之本故 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此師解意。族謂族類。謂十八法。各各別也。如崔盧等[2]姓。各各不同。薩婆多宗。三科俱實。若依經部。蘊處是假。唯界是實。若依論主。唯蘊是假。餘二並實。
[0823b13] 從此第二。明教起因。論云。何故世尊。於所知境。由蘊等門。作三種說。頌曰。
 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0823b16] 釋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愚有三者。或愚心所。總執為我。為說五蘊。以五蘊中。一蘊是色。一蘊是心。分心所法。為受想行三蘊。故說五蘊。能破彼執 或唯愚色。總執為我。為說十二處。以十二處中。十處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說處門。能破彼執 或愚色心。總執為我。為說十八界。以十八界廣說色心。十界是色餘八是心。故說界門。能破彼執 根亦三者。謂上中下根。上根聰利。說略便解。為開五蘊。中根稍遲。說處方解。下根最鈍。要須廣說。故為談界 樂亦三者。為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說蘊等三。
[0823b29] 從此第三。明蘊廢立。就中有二。一正明蘊廢立。二明蘊不攝無為。且初正明廢立者。論云。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分別受想。為二蘊耶(心所。有四十六。唯除受想。餘四十四入行蘊攝。名餘心所)頌曰。
 諍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  受想別為蘊
[0823c07] 釋曰初之兩句。正舉三因。後之兩句結成別蘊。言三因者 第一諍根因。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解云。諸欲者是五妙境也。諸見者是身見等五也。諸欲貪及諸見體是煩惱。煩惱名諍即諍名根。受想二法。與諍根為因。諍根之因。依主釋也 第二生死因者。由貪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故。受與想為生死因。生死之因。依主釋也 第三明次第因者。次當辨 由上三因。於心所法。應知別立受想為蘊。
[0823c19] 從此第二[3]明無為非蘊者。論云何故無為說在處界非蘊攝耶。頌曰。
 蘊不攝無為  義不相應故
[0823c22] 釋曰初句正標。次句釋成。義不相應。論有三解 第一解云。三無為法。與色等義不相應故。謂體非色。乃至非識 無為體非色。與色義不相應。乃至體非識。與識義不相應。故非蘊攝。問無為既非五蘊。何不立為第六蘊耶。答亦不可說為第六蘊。彼與蘊義不相應故。聚義是蘊 無為非聚義。義不相應。不可立蘊 第二解云。又言取蘊。為顯染依。染淨二依。蘊言所顯 無為於此二義都無。義不相應。故不[1]立蘊。取蘊有漏。故顯染依。無漏五蘊。便是淨依。故但言蘊。便通染淨 第三解云。有說如瓶破非瓶。如是蘊息應非蘊。解云。謂瓶破非瓶。不是瓶攝。蘊息是無為。無為非蘊攝。此第三釋。論主破云。彼於處界。例應成失。解云。此意者。蘊息是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處是無為。亦可無為非處界。故將處界為例。彼第三解成過失也。
[0824a11] 從此第四。明名次第者。就中分二。第一蘊次第。第二處界次第 且初第一蘊次第者。論云如是。已說諸蘊廢立。當說次第。頌曰。
 染器等  界別次第立
[0824a15] 釋曰此之兩句總有四義。一隨次第。二隨染次第。三隨器等次第。四隨界別次第。且隨次第者。色有對故諸蘊中 謂五蘊中。色蘊有對。餘四無對。故色最。先說色也。無色中。唯受行相。故世說我手等痛言(無色者。受等四蘊。於中最唯受行相。何以得知。故舉喻言手等也。言痛即在[2]苦受。不言手等想。明知受於想。故先說受) 待二想。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解云待者對也。二者行識二蘊也。想對此二。即故。言待二想。次說想蘊也 行過識貪瞋等行。易了知故。此貪瞋等。是行蘊攝。既易了知。明知行蘊。於識蘊。識最為細。總取境相。難分別故。解云。境有二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所取別。識取總相。故難分別。最為細也 第二隨染次第者。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此由耽著樂受味故。耽受復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業煩惱(煩惱。是行蘊攝) 故如是煩惱依識而生。由此隨染。立蘊次第 第三隨器等次第者。器等者。等取飲食助味人食者也。夫欲[3]請客。先求食器。既得其器。次求米麵。以為飲食。米麵已辨。次求鹽酢。以為助味。便人。[4]使令調合。飲食既辦。進客。令食。色蘊如器。如世間器。飲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類飲食。如世間食。有損有益。受亦如是。樂受益人。苦受便損。想同助味。如世鹽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時。生苦受味。起親想時。生樂受味。行似人。由行蘊中有業煩惱。能感異熟。如世人造得飲食。識喻食者受果報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 第四隨界別次第者。於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先說色蘊 於色界中。有勝喜等。受相顯了。次說受蘊 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次說想蘊 第一有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解云。第一有中。非想地也。謂思是業。行蘊所攝。由非想業。能感有頂八萬劫果。故思最勝。行相顯了。次說行蘊 此前四蘊。識住其中。故後說識。謂識住色中。識住受中。識住想中。識住行中。四是所住。識是能住。故識後說。由如世間。田種次第。先田後種。田喻四蘊。識喻其種。由上四義。立蘊次第故。[]故此五蘊。無增減失。又論云。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謂受與想。於諸行中。相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前次第因。鄰次當辨。是此文也。相者。受想門。生染者。是受想生染門。類食是受也。同助是想也。此是受想器等門。二界中強者。受色界強。想無色強。是受想界次第門。故次第因含此四門也)
[0824c05] 其次第二。明處界次第者。論云。處界門中。應先辨說六根次第。由斯境識次第可知。頌曰。
 前五境唯現  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  或隨處次第
[0824c10] 釋曰前三句。約境明次第。第四句。約處明次第。前五境唯現者。前五根境。謂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第六意根。取境不定。意境有四。三世無為。於此四中。或時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後說。四境唯所造者。初句前字。流至此中。應言前四境也。謂五根中。前四根境。唯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是故後說。謂身取觸。觸有十一。四是能造。地水火風。七是所造。滑等。身根有時。或取大種。或取所造。或二俱取。故。不定也。餘用遠速明者。餘謂前四眼耳鼻舌身意外故。名之為餘。此四根中。先說眼耳。取遠境故。鼻舌不爾。是故後說 於眼耳中。眼用遠故。在耳先說。遠見山河。不聞聲故。
[0824c24] 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擊鐘鼓。後聞聲故。鼻舌二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謂由兩義。一速。二明。一速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臭香。舌後嘗味。二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細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細味也 或隨處次第者。處是六根。所依之處。隨所依處有上下故。辨根次第。謂眼所依。最居其上。其次耳鼻舌。身多居下。[1]意無方所。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後說 解云。謂六識身。總名為意。眼等五識。依五根生。非第六識。故言有即依止諸根生者。
[0825a06] 從此第五。明名廢立者。論云。何緣十處皆色蘊攝。唯於一處。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
 為差別最勝  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  一名為法處
[0825a11] 釋曰為差別三字。通下兩句。且初為差別故一處名色者。境有境性。種種差別。名差別也。謂色等五境。為境性。是境界故 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 於此十處。若總名色。即無如此境有境性種種差別。為差別故。建立為十。唯一名色。又眼等九各有別名。唯此色處。而無別名。為眼等九名。所簡別。雖標總稱。即受別名 言最勝者。明色處得通名也。於十[2]處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色有三義。名為最勝。一者有對故。二有見故。三諸世間同說為色故 眼等九處。唯有有對一義。無餘兩義。不名最勝 又為差別故一名為法處者。釋法處也。若總言法。即無差別。謂差別故。立一法處。如色應知。攝多增上法者。此明法處得立通名。一攝多法。有六十四法。名為多法。心所有四十六。不相應有十四。無為有三。及無表色。此等諸法。法處攝故。二攝增上法。增上法者。所謂涅槃。唯法.處攝。由此兩義。獨名為法。
[0825b02] 從此第六。明攝異名。於中有三。一略攝法蘊。二明類攝餘蘊等。三別明六界等。就第一略攝法蘊。復分兩種。一攝法蘊。二明法蘊量。且初第一攝法蘊者。論云。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相可得。為即此攝。為離彼耶(經中種種蘊。及處界者。蘊者謂八萬法蘊。於戒等五蘊。名種種蘊。處謂十遍處。八勝處。五解脫處。無想天處。非想天處。名種種處。界謂六十二界。地等六界。名種種界。此經中蘊。為即此論五蘊所攝。此經中處。為即此論十二處攝。此經中界為即此論十八界攝。為離彼蘊處界耶)。[3]彼皆此攝。如應當知(此論文總答前問。彼經中蘊處界。皆此論中蘊處界攝。如其所應。當知下文當[4]辨)。且辨攝餘諸蘊。名相。頌曰。
 牟尼說法蘊  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  此色行蘊攝
[0825b14] 釋曰。論有兩釋。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是音聲。故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是不相應行。故行。蘊攝。
[0825b18] 從此第二。明法蘊量。論云。此諸法蘊。其量云何。頌曰。
 有言諸法蘊  量如彼論說
 或隨蘊等言  如實行對治
[0825b22] 釋曰初兩句頌。約文定量。第三句。約義定量。第四句。約行定量。論云。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5]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論說。或隨蘊等言者。是第二師。約所詮義。以為其量。或者顯第二解也。隨蘊等者。蘊者謂五蘊。等等取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四食。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十七覺品。六神通。一無諍定。一願智。四無礙解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行對治者。是第三解。就行定量。是婆沙中。正義家釋。故云如實行。謂貪瞋癡等。八萬行別。對治者。是不淨觀等。能對治門。所對治貪等。有八萬故。能對治教。亦有八萬。言八萬者。謂貪瞋等。十種隨眠。[6]此十隨眠。一一皆以九隨眠。為方便。足成一百 此有前分一百。後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隨眠。為方便。成一千 後分一百。亦以九隨眠。為方便。復成一千 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 已起有二千一百。未起有二千一百。足滿四千二百 約多貪。多瞋。多癡。著我。思覺。此之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萬一千。更就三毒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萬一千。遂成八萬四千 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 若聲為體。是色蘊[7]所攝。若名為體。是行蘊攝。
[0825c21] 從此大文。第二類攝餘蘊等。論云。如是餘處諸蘊處界。類亦應然([8]餘處者。餘經處也。餘經所明。諸蘊處界。皆此論中。蘊處界攝故。言類亦應然也) [9]頌曰。
 如是餘蘊等  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  應審觀自相
[0825c26] 釋曰初句標經。次兩句。明論攝經。下一句。勸觀。如是餘蘊等者。標經所說。如是餘經。所明蘊等。等取處界。蘊謂戒等五蘊。[10]處謂十遍處等。界謂六十二界等。各隨其所應攝在前說中者。明論攝經。謂經所明。蘊處界三。各隨所應。攝在此論。前所說中。謂此論五蘊。攝經五蘊。此論十二處。攝經十遍處等。此論十八界。攝經六十二界。故言各隨[1]其所應也。應審觀自相者。觀知攝相。相者性也。應審觀彼一一自相。夫言攝者。唯攝自相。色唯攝色。心唯攝心。名自相也。經中五蘊。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彼中戒蘊。此色蘊攝。戒是道共無表色也。彼餘四蘊。是行蘊攝。解脫蘊以勝解。為體。解脫知見蘊。取盡無生智為體。此之四蘊。是心所法。故行蘊攝。又諸經說十遍處等。前八遍處。無貪性故。十二處中。是法處攝。若兼助伴。五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此中色蘊。取定共無表色也。色等四蘊。是法處攝。識蘊是意處攝。攝八勝處。應知亦爾。空識二遍處.空無邊等四無色處.四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 復有二處。謂無想有情天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初處即此。十處所攝。無香味故。後處即此意法處攝。四蘊性故。又多界經。說界差別。有六十二界。隨其所應當知。皆此十八界攝。如有頌曰。
[0826a23] [2]界有六十二 十八界為初 三六一四種(三六。一十八。加[3]一四。成二十二界。足前十八界。成四十) 六三後二二(六三十八。二二成四。合二十二。足前成六十二) 三六者(一六。謂地水火風空識界。二六。謂苦樂憂喜捨無明界。三六。謂欲恚害無恚無害無欲也) 一四種者(謂受想行識也) 六三者(一三。欲界色界無色界。二三。色界無色界滅界。三三。過去界。現在界。未來界。四三。善界。不善界。無記界。五三。劣界。處中界。妙界。六三。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也) 後二二者(一[4]二。有漏界。無漏界。二二。有為界。無為界也)
[0826b03] 從此第三。別明六界。論云。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為識界耶(問也)。不爾(答也)。云(徵也) 頌曰。
 空界謂竅隙  傳說是明闇
 識界有漏識  有情生所依
[0826b09] 釋曰空界謂竅隙者。正明空界非虛空也。唯取門。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傳說是明闇者。出空界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晝以明為體。夜以闇為體 依經部宗。空界是假。薩婆多師。空界是實。明闇為體。論主意。朋經部故曰傳說 識界有漏識者。正明識界。非無漏識也。有情生所依者。明無漏識。非識界所以也。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若無漏法。破壞三有。非生所依故。無漏識非識界也。
[ 此帖被huiqian在2009-10-13 14:46重新编辑 ]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一有見謂色  十有色有對
 此除色聲八  無記餘三種
[0826c02] 釋曰。一有見謂色者。十八界中。一界有見。所謂色界。由顯形色在此在彼差別不同。遂能示現此彼言說。言說名見。有彼言[8]說故。故名有見。亦解見謂眼根。觀照色故。色有眼見名為有見 十有色有對者。五根五境。稱之為十。體是色故。名為有色 此十色界。極微所成。更相障礙。故名有對。論云。如手礙手。如石礙石。或二相礙(手石名二)知有對。總有三種。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對是礙義。礙有二種。一障礙礙。二拘礙礙。障礙礙者。謂障礙有對。十色為體。障礙即有對。持業釋也。拘礙礙者。謂境界所緣。二種有對。境界有對。體者論云。謂十二界(六根六識)。法界一分(於法界中。唯取心所故。云一分)。諸有境法。於色等境(前十二界。及法界一分。能取境故。名諸有境法。於色等境者即所取境也)。此十二界。為境所拘。名為有對。境界之有對。依主釋也。所緣有對體者。謂七心界全(六識及意界也)。法界一分(心所是也)。言所緣者。色等六境也。言有對者。七心界。法界。一分也。此七心界法界。名所緣有對者。為所緣境。之所拘礙。名為有對。所緣之有對。依主釋也 論引施設足論證。境界有對。作四句分別。故施設足論。作如是說。此中於水。有礙非陸。如魚等眼。於陸有礙非水。從多分說。如人等眼。有於俱礙。如畢舍(唐云食血肉鬼)室獸摩羅。及捕魚人。蝦蟆等眼(此畢舍遮等。於水陸。俱能見色。故通俱礙耳)。有俱非礙。謂除前相 論云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也)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解云(答也)。彼法者。色等六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六根六識。於彼色等。有見聞等功能也。准此論文。功能所託。名為境界。如眼能見色。識能了色。喚色為境界。以眼識於色有功能故也。心心所法。其性劣弱。執境方生。猶如羸人非杖不起。故色等境。識所攀附。名為所緣也(已上注也)。准此論文。境界所緣。二義全別 且如一色被眼所見。名為境界。眼為有功能於色故也 即此一色。能引識起。名為所緣。為與識為力故也。由此道理。礙取境義邊。名境界有對。故境界有對。通六根六識。以根及識。能取境故 礙緣境義邊。名所緣有對。故所緣有對 唯心心所。以心心所杖境起故。亦光法師云。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更有多釋。煩而不敘。亦論云。云何眼等。於自境界及自所緣。轉時說名有礙(問礙義也。云何眼根。眼識等。於自境界。轉時說名有礙。問境界有對也。云何眼識等。於自所緣。轉時說名有礙。問所緣有對也。言自簡他。如眼見色。耳聞聲也)。越彼依餘。此不轉故(解云答也。越彼色等。於餘聲等此眼等。不轉故。名為礙也)。或復礙者。是和合義。謂眼等法。於自境界及自所緣。和合轉故(解云。是約和合義。以釋礙也)。問若法境界有對。亦障礙有對耶。答應作四句。謂七心界。法界一分。諸相應法(四十六心所。名諸相應法)。是第一句。能取境故。名境界有對。非極微成。非障礙有對。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極微成故。名障礙有對。不能取境。非境界有對眼等五根是第三句。極微成故。名障礙有對。能取境故。亦名境界有對。法界一分。非相應法。是第四句(於法界中。除心所外。餘得非得等 名非相應法也)。非極微成。故非障礙有對。不能取境。故非境界有對。問若法境界有對。亦所緣有對耶。答應順後句。謂所緣有對。必是境界有對。以心心所。緣境起時必取境故。自有境界有對。而非所緣有對。謂眼等五根 以眼等根。能取境故。名境界有對。不緣境故。非所緣有對 依經部宗中。大德鳩摩羅多。作如是說。鳩摩羅多。此云豪童也 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應知是有對。無對此相違 此頌意者。如有色處。其心欲生。被他聲礙。心遂不起。心不起時。名為有對。心正生時。即名無對。不同有宗於心生位說名有對。論主意朋鳩摩羅多釋故。論云此是所許 此除色聲八無記餘三種者。三性分別門。此十色中。除色聲二。所餘八種。是無記性無記二字。義屬上句。餘謂色聲。是通三性。言三性者。一善。二不善。三無記。若法可讚置白品中。名為善性。若法可毀置黑品中。名為不善性。非可讚毀。名為無記。亦解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眼等八種。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是無記攝 若色聲二。從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名為善性。若從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攝。名為不善。從無記心。等起身語表攝。名為無記。及不從心[1]等起。總名無記 言色聲二者。身表是色。語表是聲。言等起者。心王心所。等能引起。由色聲二非自性善惡。約能發心。判成善惡。心若是善。所發身語。亦名為善。心若不善。所發身語。亦名不善。所以身語。名等起善。
[0827c04] 從此第四三界分別門。論云已說善等。十八界中。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頌曰。
 欲界繫十八  色界繫十四
 除香味二識  無色繫後三
[0827c08] 釋曰。欲界所繫。具足十八。色界所繫。唯十四種。除香味境及鼻舌識。除香味者。段食性故。色界無段食。故無香味 除鼻舌識。無所緣故。鼻識緣香。舌識緣[2]味既無香味故。無鼻舌識 無色所繫。唯後三種。所謂意界。意識界。法界 眼等五根。色等五境。此十是色。無色離色。故無此十。無此十故。五識亦無。故論云。依緣無故。五識亦無(五根為依。五境為緣)故唯後三無色界繫。
[0827c17] 從此第五。有漏無漏分別門。論云。已說界繫。十八界中。幾有漏。幾無漏。頌曰。
 意法意識通  所餘唯有漏
[0827c20] 釋曰。意法意識通者。通有漏無漏二也。謂意及意識。道諦攝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法界若是道諦。無為名為無漏餘名無漏(法界有無漏[3]心所法名道諦也)。餘十五界。唯是有漏。道諦無為。所不攝故。
[0827c25] 從此第六。有尋有伺門。於中有二。一正分別。二釋妨難。且正分別者。論云。十八界中。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頌曰。
 五識唯尋伺  後三三餘無
[0828a01] 釋曰眼等五識。有尋有伺。由與尋伺恒共相應。謂眼等五識。有二種因。故與尋伺恒相應也。一行相。二外門轉 由此二因。故眼等識。與尋伺俱。其義決定。故說唯言。後三三餘無者。後三謂意法意識。根境識中。各居後故。重言三者。明此三界。皆通三品。三品名三。言三品者。一有尋有伺品。二無尋唯伺品。三無尋無伺品。故論云。此後三界。皆通三品。意界意識界。及相應法界。除尋與(法界中。有四十六心所法。名相應法界。於四十六心所中。除尋伺。取餘四十四心所。謂尋伺二種。不通三品。故除之也。今此文中意。明通三品也)。若在欲界初靜慮中。有尋有伺。若在靜慮中間。無尋唯伺。第二靜慮。已上諸地。乃至有頂。無尋無伺(明意界意識界。及四十四相應法界。在諸地中。通三品也)。又論云。法界所攝。非相應法。靜慮中間。伺亦如是(法界中。有十四不相應。及三無為兼無表色。名非相應法。此非相應法及靜慮中間伺。同前第三無尋無伺品。故言亦如是。謂非相應法。不與尋伺相應故。名無尋無伺。其中間禪伺。地法中無尋故。不與尋相應。故名無尋也。伺無第二伺共相應。故名無伺也)。又論云。尋一切時。無尋唯伺。無第二尋故。但伺相應故(尋同前第二品。名無尋唯伺。尋無兩尋同一時起。故無第二尋也。由尋無第二尋故。尋不與尋相應。故尋名無尋。尋得與伺相應。尋名唯伺。請細讀看之也)。又論云。伺在欲界初靜慮中。三品不收。應名何等(此問意。伺非三品收者。伺不與伺相應故。不可言有尋有伺品。伺得與尋相應。故不可言第二無尋唯伺品。及第三無尋無伺品。既非三品。應名何等)此應名曰無伺唯尋。無第二伺故。但與尋相應故(此文答前問也。伺無第二伺共相應故。名為無伺。與尋相應故。名唯尋也)。由此故。言有尋有伺地有四品法(由此者。由有第四無伺唯尋品也。有尋有伺地者。欲界初禪是也)。一有尋有伺。謂除尋伺。餘相應法(餘相應法者。餘四十四心所法也)。二無尋唯伺。謂即是尋。三無尋無伺。謂即一切非相應法(非相應法者。法界中。有十四不相應。三無為法。及無表色也)。四無伺唯尋。謂即是伺。言餘無者。餘十色界。無尋無伺。常與尋伺。不相應故。
[0828b06] 從此第二。釋妨難。論問起云。若五識身。有尋有伺。如何得說無分別耶。頌曰。
 說五無分別  由計度隨念
 以意地散慧  意諸念為體
[0828b10] 釋曰。上兩句釋難。下兩句出體。傳說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餘二。論云。如一足馬名為無足。是故經中。說無分別 自性分別者。體唯是尋。後心所中。自當辨釋 以意地散慧者。出計度分別體。散謂非定。簡定中慧。意識相應。簡五識心。故。第六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意諸念為體者。出隨念分別體。若定若散。意識相應諸念。名為隨念分別(念通定散。故名為諸)
[0828b20] 此下第七。有所緣無所緣門。第八有執受無執受門。論問起云。十八界中幾有所緣。幾無所緣。幾有執受。幾無執受。頌曰。
 七心法界半  有所緣餘無
 前八界及聲  無執受餘二
[0828b25] 釋曰。初兩句者。答第七問。下兩句者。答第八問。七心者。六識意界也。法界半者。於法界中。有四品法。今唯心所法。取非全故。名為半也。此七心界。及法界半。為有所緣。緣謂攀緣。心心所法名為能緣。境名所緣。有彼所緣。名有所緣 餘無者。餘謂十色界。及法界所攝非相應法。不能緣境。名無所緣。前八界及聲無執受者。前謂取前七心界。及法界全。此八及聲。總成九界。名無執受。餘二者。餘謂所餘。謂眼等五根。色香味觸。此之九界。各通二義。一有執受。二無執受。有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與五根不相離者。名有執受。若在現在。不與根合。及在身外。并過去未來法。名無執受(解云。色香味觸。總有三類。名。無執受。一不與根合。謂髮毛等。二在身外。謂非情中地水等。三過去未來者也)
[0828c12] 論云。有執受者。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由眼等五根。彼心心所攝。為所依處。若扶根四境攝。為依處故。眼等九界。有心心所執受故。有彼執受。名有執受。由執受故。眼等與心損益相隨。心有喜樂身亦益也。心若苦惱身亦損也)
[0828c16] 從此[1]第九大種所造門。第十積集非積集門。論問起云。十八界中。幾大種性。幾所造性。幾可積集性。幾非可積集性。頌曰。
 觸界中有二  餘九色所造
 法一分亦然  十色可積集
[0828c21] 釋曰。上三句答第九問。下一句答第十問。觸界中有二者。觸謂身所覺。觸通二種。一謂大種。地水火風。二所造。滑等七 餘九色所造者。餘謂所餘眼等五根。色等四境。唯除觸也。此九色界。唯所造性。法一分亦然者。法界一分。無表業色。同前九界。亦唯所造。故言亦然。法界中有四分法。一相應法。二不相應法。三無表色。四無為法。今唯取無表。故言一分也 十色可積集者。五根五境名為十色。極微所成。名可積集。義准餘八。非可積集。非極微故。
[0829a03] 從此已下。第十一能斫所斫門。第十二能燒所燒門。第十三能稱所稱門。論問起云。十八界中幾能斫。幾所斫。幾能燒。幾所燒。幾能稱。幾所稱。頌曰。
 謂唯外四界  能斫及所斫
 亦所燒能稱  能燒所稱諍
[0829a09] 釋曰。上兩句者。色香味觸。名外四界。此即名為能斫所斫。四塵成斧。名為能斫。四塵成薪等。名為所斫也。問何法名斫。答薪等色聚。相逼續生。斧等分隔。令各續起。此法名斫 亦所燒能稱者。如外四塵名能斫所斫。所燒能稱其體亦然也。能燒所稱諍者。諍謂諍論。能燒所稱兩解不同。名為諍論。謂或有說。能燒所稱體亦如前。唯外四界 或復有說。唯有火界。可名能燒。所稱唯重。重者所造觸中重觸也。
[0829a19] 從此第十四。五類分別門。論問起云。十八界中幾異熟生。幾所長養。幾等流性。幾有實事。幾一剎那。頌曰。
 內五有熟養  聲無異熟生
 八無礙等流  亦異熟生性
 餘三實唯法  剎那唯後三
[0829a25] 釋曰。內五有熟養者。眼等五根。唯通二類。有異熟生及所長養。業所感得。名異熟生 於現在世。因飲食等。長小令大。養瘦令肥。名所長養 眼等五根。體非無為。不名有實。又非苦忍初心。不名一剎那。問眼等五根。同類因生。有等流性。何故不言通等流耶。答五類明義。體各不同。互不相攝。若眼等五根。異熟生攝。不盡者方立長養攝。若此二類攝不盡者。方立等流。今此二類攝根總盡。其眼等五根。離二類外更無別有眼等根性故。不立等流。雖眼等內亦有等流。離異熟性及所長養。無別性故。所以不說 異熟生義。論有四解 一云異熟因所生。名異熟生。如牛所駕車名言牛車。略去中言故作如是說。此解異熟。或屬因或屬果。若屬因者。異熟即因。名異熟因。持業釋也。若屬果者。異熟之因。名異熟因。依主釋也。若言異熟生。唯依主釋。謂異熟因所生名異熟生。略去因所二字。但言異熟生。如言牛車略去所駕二字也 第二解云。或所造業。至得果時。變而能熟。故名異熟。果從彼生。名異熟生。謂所造業。未至得果。起取果用。至得果時。起與果用。此與果用。與前取果用異故。名之為變。變即是異。是能熟故。名異熟。異即是熟。故名異熟。持業釋也。果從彼生。名異熟生。異熟之生。依主釋也。此解意。異熟在因。生屬果也 第三解云。彼所得果。與因別類。而是所熟故名異熟。此解意。果是無記。因是善惡。故言與因別類。名之為異。復是所熟。異熟即生。持業釋也 第四解云。或於因上。假立果名(此解意。果名異熟。同第二解。因非異熟。而今因名異熟者。此於因上立果名故。因名異熟。有異熟故。是有財釋也。果從異熟因生名異熟生。異熟之生依主釋也)所長養者。且能長養。有其四種。一則飲食。二者資助如塗洗也。三睡眠。四等持。此四勝緣。資益五根。長小令大。養瘦令肥。名所長養。能長養通三性。所長養唯無記。今五類門。取所長養也 聲無異熟生者。聲有二類。一則等流。二所長養。無異熟生者。夫異熟色。任運而起。聲隨欲轉。有間斷故。無異熟生 八無礙等流亦異熟生性者。七心法界。無積集故。名八無礙。此有等流異熟生性。若從同類遍行因生。名等流性。從異熟因所引生者。名異熟生。非積集。故無所長養 餘三者。餘謂餘四色香味觸 此四是前眼等五根。及八無礙外。名之為餘。此之餘四。通三類也。有異熟因。有所長養。有等流性 實唯法者。無為名實。非四相遷。體堅實故。此法界攝。故唯法界。獨名有實。剎那唯後三者。意法意識名為後三。唯此三界。有一剎那。謂見道初心。苦法忍品。唯有此一剎那心。究竟不從同類因生。非等流故。名一剎那。餘有為法。無非等流。苦忍相應心。名意界意識界也。望後名意。望前名意識也。受等俱起法。名為法界。
[0829c22] 從此下第十五。得成就門。依薩婆多宗。若得至生相名得。若得至現在名成就。成就時不名得。得時不名成就 言生相者。在未來世也。論云。如是已說異熟生等。今應思擇。若有眼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識耶。若眼識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界耶。如是等問。今應略答。頌曰。
 眼與眼識界  獨俱得非等
[0830a01] 釋曰。眼與眼識。四句分別。獨俱得非等者。獨是兩單句也。俱得者。是俱句也。非者俱非句也。等者。明成就不成就四句也。且獨中第一單句。謂得眼不得識 謂生欲界漸得眼根 漸得眼言。意顯胎卵濕生。若是化生。根頓得故。夫論眼根。是異熟無記。唯法俱得。故約漸得。但名得眼 眼識通三性。有前後俱得 先中有位。已起眼識 今此漸得眼根。是受生已後 識前成就故。故不名得 及無色沒生二三四靜慮(生二三四靜慮。中有初起唯有眼根而無眼識眼。識未起故。故不名得也) 第二單句。得識不得眼 謂已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現之言正。起之言生識。在生相名為現起。此所起識。在生相位。正在未來。爾時名得。其眼根在現在。名成就不名得也) 第三俱句者。根識俱得。謂無色沒。生欲界及梵世時 欲界梵世。中有初心。根識俱有爾時名得。第四俱非句者。謂除前相。頌言等者。等取成就四句。第一句者。成就眼根。不成就眼識。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不起。第二句者。成就眼識。不成就眼根。謂生欲界。未得眼根。及得已失。謂生欲界。必成就識。地法成故。未得[1]根者。謂初受胎時也。及得已失者。謂是生後盲人也。既無眼根。故不成就。第三句者。謂生欲界。得眼不失。及生梵世。若生二三四靜慮。正見色時。根識俱成就也。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0830a27] 從此第十六。內外門。論云。十八界中。幾內。幾外。頌曰。
 內十二眼等  色等六為外
[0830b01] 釋曰。內有十二。六根六識。此十二界。心所依故。所依親近。說名為內。色等六境。為心所緣。所緣遠。說名為外。
[0830b04] 從此第十七。同分彼同分門。論云。十八界中。幾同分。幾彼同分。頌曰。
 法同分餘二  作不作自業
[0830b07] 釋曰。法同分者。法謂法界。此法界中。唯有同分。無彼同分 泛論六境名同分者。與能緣識定為所緣。定有二義。一如色等五境。與識定為所緣。名之為定。謂五識名定。緣境不雜故 今此五境得名定者。謂與五識。定為所緣故。五識緣時。說名同分。雖被意識緣。以非定故。故非同分 第二法境名定。體即是定。唯意識緣。是決定故。定被意識緣。所以望意識名同分。論云無一法界不於其中。已正當生無邊意識 故此法界。恒名同分(無邊意識。是無我觀。緣境無邊故。已正當生者。過去已生。現在正生。未來當生)。餘二者。謂餘十七界皆有同分及彼同分。若作自業名為同分。不作自業名彼同分。作自業者。業謂業用。如六根六識。約能取境。名自業用。若不能取境。名不作自業。色等五境。約為境名作自業。不為境名不作自業 此中眼根。於有見色。已見。正見。當見。名同分眼。如是廣說。乃至意根。各於自業境。應說自業用。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謂不見色。已滅。正滅。當滅。及不生法。如眼有四。乃至身界。亦有四種。准眼應知 意彼同分。唯有一種。謂不生法。意生必同分。故唯不生。名彼同分也 色界為眼已正當見。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但有四種。謂非眼見。已滅。正滅。當滅。及不生法。如色既爾。乃至觸境。應知亦然。同分亦三。彼同分四也 眼等六識。同分有三。已生。正生。當生。故彼同分一。唯不生法故。如意界說 問何故名同分彼同分耶。答此有三解 第一解云。根境識三。更相交涉。故名為分。同有交涉分。故名同分 第二解云。或復分者。是已作用。作自業者。名已作業。同有作用分。故名同分 第三解云。或復分者。是所生觸。三和生觸。同有生觸。故名同分。彼同分者。論云。由非同分與彼同分。種類分同。名彼同分。解云。如不見色眼。名非同分。此非同分。與彼見色眼。種類分同。名彼同分 言種類分同者。同眼自性故。互相引起故。又相繫屬故。
[0830c17] 從此第十八。三斷門。論云。十八界中。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頌曰。
 十五唯修斷  後三界通三
 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見斷
[0830c21] 釋曰。十五界者。五根。五識。及與五境。唯修斷。後三界通三者。意法意識通三種斷。若意界意識界。與八十八隨眠相應。及俱有法。并隨行得。皆見所斷 苦諦有十煩惱。集滅各七。除身見邊見戒禁取也。道諦有八。除身邊見。四諦合成三十二。上界除瞋。有二十八。謂四諦下。各除瞋故。成二十八。上二界各有二十八。合成五十六。兼欲界三十二。成八十八。此等隨眠。是分別惑。迷理起故。纔見諦時。彼皆斷故。名見所斷。見謂見諦。見是能斷。惑是所斷。見之所斷。名見所斷。依主釋也。俱有法者。謂與見惑。相應心所。兼四相是也 此意等三。除見斷外諸餘有漏。皆修所斷 通無漏故。名非所斷。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見斷者。此通外難。謂經部宗。許異生性及招惡趣。身語業等是見所斷。謂得見道。彼異生等。永不復生。既與見道。極相違故。應見所斷。為答此難。故有斯頌。雖爾此法。定非見斷。略說非見斷。總有三種。一不染法。善無記也。二非六生。謂五識也。不從第六意生。名非六生也。三者色法此三種法。定非見斷。非迷諦理親發起。故謂不染。非六生非迷諦理。色法非見惑親發也 然異生性。是不染污。無記性攝。身語惡業。是色法故。故此二種。非見所斷。
[0831a17] 從此第十九。是見非見門。於中有二。一正明。二傍論。且初正明者。論云十八界中。幾是見。幾非見。頌曰。
 眼法界一分  八種說名見
 五識俱生慧  非見不度故
 眼見色同分  非彼能依識
 傳說不能觀  被障諸色故
[0831a24] 釋曰。眼全是見。觀照色故 法界一分八種名見。謂身見等五染污見。六世間正見。謂意識相應善。有漏慧也。七有學正見。謂有學身中。諸無漏見。八無學正見。謂無學身中。諸無漏見。此八是慧。推度境故。皆名為見。法界所攝。名一分也。問何故世間正見。唯意識相應。答頌言五識俱生慧非見不度故。以無分別故。不能決度。是故非見 後四句頌。破識見家。謂尊者法救。許眼識見。尊者世友說眼根見。故。論云。若爾眼根。不能決度。云何名見(識見家難也)。以能明了觀照諸色。故亦名見(眼見家答也)。若眼見者。餘識行時。亦應名見(此難意。依此宗。六識不並起故。餘識行眼便無識。許眼見者。何故非見)。非一切眼。皆能現見(眼見家答也)。誰能現見(徵也)。謂同分眼。與識合位。能見非餘(釋第五句頌)。若爾則應彼能依識見色非眼(識見家難)。眼不爾。眼識定非能見(釋第六句)。所以者何(徵也)。傳說不能觀被障諸色故。眼根有對。於障外色。理不合見。若識見者。識無對故。壁等不礙。應見障色([1]此眼見家答。釋第七第八句也)。依經部宗。說眼根見。假而非實。故論云。經部諸師。作如是說。如何共聚。楂掣虛空。眼色等緣。生於眼識。此等於見。孰為能所。但順世情。假興言說。眼名能見。識名能了。智者於中。不應封著。
[0831b19] 從此第二。傍論於中有七。一兩眼見先後。二六根六境離合。三根境量大小。四六識依世攝。五眼等得依名。六識隨根立稱。七依地同異別。且初第一。兩眼見先後者。論云。於見色時。為一眼見。為二眼見。此無定准。頌曰。
 或二眼俱時  見色分明故
[0831b26] 釋曰。阿毘達磨諸大論師。皆咸言。或時二眼俱見。以開二眼見色分明。閉一目時不分明故。故知有時二眼見色。又開一眼。觸一眼時。便於現前。見二月等。閉一觸一。此事即無 是故或時。二眼俱見。非所依別。識成二分。住無方所。故不同礙色也。
[0831c04] 從此第二。六根境離合。論云。若此宗說眼見耳聞乃至意了。彼所取境。根正取時。為至不至。頌曰。
 眼耳意根境  不至三相違
[0831c08] 釋曰。眼耳意根。取不至境。謂眼能見遠處諸色。眼中藥等。則不能觀。謂耳能聞遠處聲響。逼耳根者。則不能聞。意無色故。不可名至。故此三根。取不至境。三相違者。三謂鼻舌身。此三取至境。故與上相違也。
[0831c13] 從此第三。根境量大小者。頌曰。
 應知鼻等三  唯取等量境
[0831c15] 釋曰。鼻等者。等取舌身。此三唯能取等.量.境。言等量者。如根微量。境微亦然。相稱合生鼻等識故 眼耳取境。大小不定。謂眼有時見小。如見毛端。有時見大。如見山等。有時取等。如見蒲桃 耳不定者。取蚊虻雲琴聲。大小等別。雲聲是雷。依雲起故。西方呼雷。為雲聲也。意無質礙。不可辨其形量差別。
[0831c23] 從此第四。六識依世攝者。論云。如前所說。識有六種。謂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為如五識唯緣現在。意識通緣三世非世。如是諸識依亦爾耶。不爾云何。頌曰。
 後依唯過去  五識依或俱
[0831c28] 釋曰。後依唯過去者。後是第六識。於六識中。最居後故。此第六識。唯依過去無間滅意。五識依或俱者。或表不定。眼等五識。所依有二。一者過去。謂無間意。二者現在。眼等五根。識與五根同現在故。名之為俱 或言表此亦依過去。故五識依名或俱也 問如是眼識所依性者。即是眼識。等無間緣耶。設是眼識。等無間緣。復是眼識。所依性耶。答應作四句。第一句者。俱生眼根。眼根是眼識所依性。非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唯心心所。眼根是色。故非此緣。第二句者。謂無間滅。心所法界。無間滅言。意表過去。過去心所。與現在眼識。為等無間緣 非心王故。非是眼識所依性也。第三句者。謂過去意根。無間滅意。與現在眼識為所依性。是心法故。復是眼識。等無間緣。第四句者。謂除前相所說法。如眼既爾。乃至身識。應知亦然 問若是意識。所依性者。復是意識。等無間緣耶。若是意識。等無間緣。復是意識。所依性耶。答順前句。答謂是意識。所依性者。定是意識。等無間緣 意識所依。即是意根故。故通俱句也。有是意識等無間緣。非與意識為所依性。謂無間滅心所法界 非心王故。不是所依。依大毘婆沙。答問法不過四種。以狹問寬。順前句答。以寬問狹。順後句答。互有寬狹。應作四句。若無寬狹。答曰如是。且如今問若意識所依亦等無間緣。此是以狹問寬。謂意識所依唯心王故。是狹等無間緣。通心王心所。是寬順前句答者。順前問答。謂若是意識所依性者定是等無間緣也 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者。謂即改前問。云若意識。等無間緣。復是意識所依性耶。此既即是以寬問狹。謂意識等無間緣。是寬通心王心所故 若所依性。即狹唯心王故。應作順後句答。謂若意識所依性者。必是等無間緣。順後句故 若將眼識所依性。與等無間緣。為問此即互有寬狹。謂眼識所依。通色通心是寬。不通心所是狹。若等無間緣。通心心所是寬。不通色是狹。
[0832b10] 從此第五。眼等得依名。論云。何緣識起。俱託二緣。得所依名。在根非境(以根境為二緣)。頌曰。
 隨根變識異  故眼等名依
[0832b13] 釋曰。隨根變者。識隨根變。根若轉變。識亦異故。謂根若益。其識即明。根若有損。識便昧故。非境有變令識有異。以識隨根。不隨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餘。言眼等者。眼等六界也。
[0832b18] 從此第六。識隨根受稱者。論云。何緣色等。正是所識。而名眼識乃至意識。不名色識乃至法識。頌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隨根說識
[0832b22] 釋曰。彼者彼前所說。眼等名依也。及不共因者。眼等五根。與眼等識。為不共因。謂眼唯與自身眼識。為所依性。名不共因。若色便通自他眼識。及通自他意識所取。是共因也。如眼既爾。乃至身觸應知亦然 眼等五根。由上二義。一者所依勝。二者不共因。故識得名。隨根非境 然依論文。唯依五根。明不共因。五境明共因。不就意法明者。謂意能生五識。非是不共因也。法唯意識。名不共因也 雖意非不共因。而是意識。所依性故。故隨所依。名為意識。法雖是不共因。非所依故。不名法識。今此五根。由所依勝及不共因 境無此義。是故五識從根受稱。喻如鼓聲及麥芽等。鼓聲因手及鼓。但名鼓聲不名手聲者。鼓有二義。一所依勝。聲依鼓變故。二不共因。但生鼓聲故。手闕二義。不名手聲。鼓喻根也。聲喻識也。手喻境也。況法可知。但名麥芽。不名水等芽者。麥有二義。准鼓說之。
[0832c12] 從此第七。依地同異別。頌曰。
 眼不下於身  色識非上眼
 色於識一切  二於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識自下地  意不定應知
[0832c17] 釋曰。欲釋此頌。且要先知。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謂在欲界及四靜慮 眼識唯在欲界初禪 眼不下於身者。眼根望身。或等或上。終不居下 且欲界眼見欲界色。此即眼與身等(等同地故言等)身在欲界。獲四禪眼。是即眼有身上 決定無有身居上地。起下地眼。以生上地自有勝眼。故不須起下地劣眼。故眼於身。終不居下 色識非上眼者。色識望眼。等下非上 等謂同地。如欲界眼見欲界色。色識與眼俱同地也。若以二禪眼。見初禪色。色識屬初定。眼屬第二禪。此即色識。望眼俱下地也 上地色細。下眼不能見上色故 故色非眼上也。上識不依下地眼故 故識非眼上也。由此理故。色識非眼上 色於識一切者。色望於識通等上下故。言一切。如欲界識。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識等也 初禪眼識。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識下也 獲二禪天眼。借初禪眼識。了二地色。此即色望識上也 二於身亦然者。二者謂色識。此二望身通等上下。如色於識。故言亦然。如身生欲界。起欲界眼識。了欲色時。此即色識。望身同地等也 身在欲界。發上天眼。起初禪識。了初禪色。此即色識。望身上也。身生二禪。借初禪識。了下地色。此即色識。望身下也。上所引義。是略舉一隅。非遍盡舉。智者應知 如眼耳亦然者。釋耳根也。翻前頌云耳不下於身。聲識非上耳。聲於識一切。二於身亦然。此言識者。耳識也 次三皆自地者。次三者。謂鼻舌身三。眼耳次故。名為次三。謂鼻根鼻識香身四種。舌根舌識。味身四種。身根身識。觸三種。此等相望。總皆自地。謂此三種。取至境故。鼻舌兩識。唯欲界故 唯身識一。望於身觸。通自下地。與前少別故。頌曰身識自下[1]地。自者。生欲界初禪也。謂欲界初禪。身識望於身觸。皆同地故。名為自也。下者。生上三定。借初禪識。覺上地觸。此即身識。望於身觸。在下地也 意不定應知者。應知意界四事不定。謂意有時與身識法。四皆同地 有時上下。於遊等至及受生時。隨其而應。或同或異。如後定品當廣分別。已上七段。總是傍論竟。次辨正論。
[0833b02] 從此第二十。十八界中。誰六識內。幾識所識門。第二十一。幾常。幾無常門。第二十二。幾根。幾非根門。頌曰。
 五外二所識  常法界無為
 法一分是根  並內界十二
[0833b07] 釋曰。五外二所識者。色等五境。名為五外。此外五境。二識所識。一為五識所識。二為意識所識。除此五界。餘十三界。義准應知。唯意識識。非五識身所緣境故 常法界無為者。唯有法界一分是常。謂無為法。義准無常法餘餘界 言法餘者。除無為外所餘法界也。言餘界者。餘十七界全也 論云。又經中說二十二根。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已上依經列數)阿毘達磨諸大論師。皆越經中六處次第。於命根後方說意根。有所緣故 解云。經依六處次第。於眼等五根後。即說意根也 論依無所緣門。有所緣門次第。於命根後。方說意根。謂命根等前八。無所緣門。意等十四。是有所緣門也 法一分是根者。於法界中。一分是根。謂命根。樂等五受根。信等五根。此十一根。是法界攝 後三無漏根一分。亦法界攝。由三無漏以九根為體。所謂意喜樂捨信等五根。此九根中。唯意根一。非法界攝。所餘八根。是法界攝。故三無漏根中。取一分名法界攝也。并內界十二者。眼等五界。及七心界。名為十二。非直法界一分為根並內界十二為根體也。且眼等五界。攝眼等五根也。七心界攝意根也。意界意識界此二。攝後三無漏根中一分也。言一分者。三無漏根。九根為體。於九根中。唯攝意根。故言一分。女根男根。即是身根。一分所攝。如後當辨 義准。所餘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體非根。
[0826b25] 從此第三。諸門分別。總有二十二門。分別十八界。此有三門。論云。於前所說十八界中。幾有見。無見。幾有對。無對。幾善。幾不善。幾無記。頌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分別根品
[0833c15] 分別根品者.勝用增上故名為根。此品廣明故。名分別。所以界品後次明根品者。界品明諸法體。根品明諸法用。依體起用。故次明根 釋此品頌文分三段。一明二十二根。二明俱生諸法。三明六因四緣 就第一明二十二根中。復分為五。一釋根義。二明根廢立。三明根[4]體。四辨諸門。五雜分別。初釋根義者。就中有二。一述薩婆多宗。二述異部。且初述薩婆多宗者。論云如是因界已列諸根。即於此中根是何(問根義[5]也)最勝自在。光顯[6]是故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答根義也。根體勝故。名為最勝。根用勝故。名為自在也。根體用雙勝名為光顯。由有最勝自在光顯。名為增上。將增上義以釋根也)。此增上義。誰望於誰(誰二十二根。望誰增上)。頌曰。
 傳說五於四  四根於二種
 五八染淨中  各別為增上
[0834a02] 釋曰。傳說五於四者。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能為增上。一莊嚴身。二導養身。三生識等。四不共事。且眼耳根。莊嚴身者。謂若盲聾身醜陋故。導養身者。眼見耳聞避險難故 生識等者。發眼耳二識及相應心所(等[1]考等取心所也) 不共事者。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用各別故 鼻舌身根莊嚴身者。如眼耳說 導養身者。謂鼻臭香。舌味。身覺觸。香味觸三。是段食性。能受用故 生識等者。謂發三識及相應故 不共事者。謂覺香味觸三用各別故 四根[2]於二種者。女男命意。此於二事。能為增上。且女男根。二增上者。一有情異。二分別異。有情異者。由此二根。令諸有情。女男類別。分別異者。由此二根。形相言音。乳房等別(男形大。女形小。男言雄。女言細。男乳房小。女乳房大)。命根二者。一能續過去眾同分。二能持現在眾同分 意根二者。一能續後有。二自在隨行 言後有者。是生有也。由中有位起愛恚心。便續生有。論引經云。時健達縛。於二心中。隨一現行。謂[3]或愛俱。或恚俱等(健達縛。此云尋香。中有名也。男中有。於母起愛。於父起恚。女中有。於父起愛。於母起瞋也)。自在隨行者經云。心能導世間(自在義也)。心能遍攝受(隨行義也)。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五八染淨中者。五謂樂等五受。八謂信等五三無漏根。於染淨中。如次增上。樂等五受。染增上者。貪等隨眠。所隨增故。謂喜樂受順貪也。憂苦受順瞋也。捨受順癡也。信等八根。淨增上者。謂清淨法隨生長故。
[0834b02] 從此第二敘異說者。頌曰。
 了自境增上  總立於六根
 從身立二根  女男性增上
 於同住雜染  清淨增上故
 應知命五受  信等立為根
 未當知已知  具知根亦爾
 於得後後道  涅槃等增上
[0834b09] 釋曰。了自境增上者。謂六識身。能了境故。眼等六根。能發六識。於了自境有增上用。故眼等[4]六。總立為根。從身立二根者。女男二根。於女男性中。有增上故 女身形類。音聲作業。志樂差別。名為女性。作業者。縫衣等也。志樂者樂脂粉也 男身形類。音聲作業志[5]樂差別。名為男性。作業者。書寫等業也。志樂者樂弓馬也。二性差別。由男女根故。說女男根於二性增上。於同住雜染清淨增上故者。取下兩句。釋此二句。應知命根。於眾同分住。有增上用 應知五受。於雜染法。有增上用。[6]故經云於樂受貪隨增。於苦受瞋隨增。於捨受癡隨增 應知信等。於清淨法。有增上用。由信等五。分[7]於煖頂位。伏諸煩惱。引[8]聖道故 言應知者。勸許一一。各能為根 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者。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 謂未知當知根。於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未知根是見道。已知根是修道。見道引修道故。於已知根。增上也 已知根。於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謂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無學道 謂從修道。引無學道故。已知根。於具知根。有增上用也。具知根。於得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脫。心若解脫。方證涅槃。故於涅槃。有增上用。故論云。非心未解脫。能得涅槃故 頌[9]曰後後者。已知根是未知根後。具知根是已知根後。故言後後。等言復顯更有異說 有說未知當知根。於見所斷煩惱滅中。有增上用 已知根。於修所斷煩惱滅中。有增上用。具知根。於現法樂住。有增上用。由此具知根。能領受解脫身中。喜樂事業故。
[0834c13] 從此大文第二。明根廢立。於中有二。一述自宗。二敘異說。且初述自宗者。將明問起。論云。若增上故。立為根者。無明等性。應立為根。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別。有增上用故(此約自宗為難。十二因緣。互相引發。有增上用。應立為根)又語具等。應立為根。語具手足大小便處。於語執行棄樂事中。如其次第。有增上故。解云。此約外道數論宗為難。彼宗立五根。語具是肉舌。於語有增上用。手於執有增上用。足於行步。有[10]增上用。大便[11]處於棄穢有增上用。小便[]處起婬樂。有增上用。應立為根 如是等事。不應立根。由所許根。有如是相。頌曰。
 心所依此別  此住此雜染
 此資糧此淨  由此量立根
[0834c28] 釋曰。心所依者。謂眼等六根。此內六處。是有情本也。此別者。此六根相差別。由女男根也。此住者。復由命根。[1]此六根一期住也。此雜染者。此六根成雜染。由五受根也。此資糧者。此六根能與無漏淨法。作資糧由信等五也。此淨者。此六根成無漏淨。由後三根也 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應許無明等。及語具等。亦立為根。彼無此中增上用故。
[0835a08] 從此已下。第二敘異說。是識見宗。論云。復有餘師。別說根相。頌曰。
 或流轉所依  及生住受用
 建立前十四  還滅後亦然
[0835a12] 釋曰。或言顯此是餘師意。約流轉還滅。立二十二根。言流轉者。以識為體。於生死中。流轉故也。流轉有四。一流轉所依 謂眼等六根。二流轉生。由女男根。從彼生故。三流轉住。謂由命根。依彼住故。四流轉受用。由五受根。能領納故。上來約四義。立前十四根。思可知也 言還滅者。生死止息。名為還滅。取涅槃得。為還滅體。還滅位中。同前四義。立後八根。一還滅所依。謂信等五根。一切善法。生之本故。二還滅生。由未知當知根。正定聚中。此初生故。三還滅得住。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續起故。四還滅得受用。由具知根。受用現法樂住故 又論結云。根量由此。無滅無增。即由此緣。經立次第(由此者。此流轉還滅也。二十二根。更不可增減)
[0835a27] 從此大文第三。明根體。於中眼等六根。女男二根。此之八根。界品已說。命根及信等五根。此六下文當辨 唯有樂等五受。三無漏根。更無[2]轉辨處。故今應釋。頌曰。
 身不悅名苦  即此悅名樂
 及三定心悅  餘處此名喜
 心不悅名憂  中捨二無別
 見修無學道  依九立三根
[0835b06] 釋曰。身不悅名苦者。身謂身受。即五識相應受也。身謂所依。受依身起。名為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釋也。言不悅者。是損惱[3]義。於身受內能損惱者。名為苦根 即此悅名樂者。即前身受。名為即此悅也 於身受中。能攝益者。名為樂根。及三定心悅者。心謂第六意識 [4]此第三定。心相應受。能攝益者。亦名樂根。謂第三禪。五識無故。無身受樂。唯心悅名樂也 餘處此名喜者。除第三禪。於下三地。名為餘處(下三地者。欲界初二禪也)。此者。此第六識心也。謂此心悅。於下三地。名為喜根。第三靜慮。心悅安靜。[5]離喜貪故。唯名樂根。下三地中。心悅動。有喜貪故。唯名喜根 心不悅名憂者。意識相應。能損惱受。是心不悅。此名憂根 中捨二無別者。中謂非悅非不悅。即是不苦不樂受。此處中受。名為捨根。二者謂身心二也。身即五識。心是意識。捨在身心。同無分別。任運而生。故雖通二立一捨根 又論云。在心苦樂。多分別生。在身不然。隨境力故。阿羅漢等。亦如是生。故此立根。身心各別。解云。在心苦樂者。意地受也。苦樂在心。分別起故。苦名為憂。樂名為喜。樂受在第三禪。即無分別。為簡此故。故言多分別生也。苦樂二受。在五識身。無分別故。名為不然。謂五識身。隨境力故。名無分別。阿羅漢等。舉聖同凡 故此苦樂。在五識身。名苦名樂。在第六識。名喜名憂也 見修無學道依九立三根者。九謂意喜樂捨信等五根。若在見道。依此九根。立未知當知根。若在修道。依此九根。立已知根。在無學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
[0835c08] 論云。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6]當知行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 解云。見道有十五心。謂八忍七智。此十五心。於四諦境。有未曾知。當知行相轉。如苦法忍。與疑得俱生。未知苦諦。名未曾知。後至智位。必當知故。名為當知。如苦忍既爾。諸餘七忍。亦復如是。故忍總名未知當知。中間七智。雖能正知。良由知諦未遍中間起故。亦名未知當知。故說彼有見道行者。名未知當知也。又論云。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即於彼境。復數了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解云。從道類智。已去乃至金剛喻定。總名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諦。總已知竟。無未曾知。但為斷除迷事煩惱。貪瞋癡慢。四隨眠故。於四諦境。數起智知。名為已知。是故說彼有修道行者。名為已知。已知而知故 又論云。在無學道。知己已知。故名為知(此釋知也。謂盡智無生智。作知己已知之解。故名為知也)。有此知者。名為具知([7]此釋具義也。[8]有此者成就義也)。或習此知。已成性者。名為具知(此第二約習釋具也)。謂得盡智無生智故。如實自知我遍知苦。不復遍知。乃至廣說(釋知體也。謂盡無生。是具知體。如實自知。我遍知[1]苦。是盡智行相不復遍知。是無生智行相。我已斷集是盡智。不復更斷。是無生智。我已證滅是盡智。不復更證是無生智。我已修道是盡智 不復更修。是無生智。含此義故。故言乃至廣說也)。[2]廣彼所有根。名為未知當知根等。解云。此釋名也。彼者。彼未知當知。[3]等行者。彼屬人也。根屬法也。彼未知當知等。行者人身中。有此根故。名未知當知等根。未知當知之根。名未知當知根等。依主釋也。上來所明。第三根體竟。
[0836a09] 從此大文第四。諸門分別。於中有六。一有漏無漏門。二是異熟非異熟門。三有異熟無異熟門。四三性門。[4]五界繫門。六三斷門 且初第一有漏無漏門者。論云。此二十二根中。幾有漏幾無漏。頌曰。
 唯無漏後三  有色命憂苦
 當知唯有漏  通二餘九根
[0836a16] 釋曰。唯無漏後三者。謂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此之三根。最居後故。名為後三。體唯無漏 有色命憂苦當知唯有漏者。言有色者。謂七色根。眼等五根。及女根男根。此之七根。是色蘊攝。名為有色。七有色根。及命憂苦。一向有漏 通二餘九根者。通有漏無漏二門。謂意喜樂捨信等五根。此九皆通有漏無漏。
[0836a24] 從此第二。是異熟非異熟門者。論云。如是已說有漏無漏。二十二根中。幾是異熟。幾非異熟。頌曰。
 命唯是異熟  憂及後八非
 色意餘四受  一一皆通二
[0836a29] 釋曰。命唯是異熟者。唯一命根。定是異熟。業所招故。憂及後八非者。憂根及後信等八根。是非異熟。憂通善惡。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是有記故。故非異熟 色意餘四受。一一皆通二者色謂七色。及意根餘四受(除憂)此十二根。一一皆是。通是異熟非異熟門。謂七色根。業[5]所招者。即是異熟。若長養者便非異熟。意及四受。業所招者。即是異熟。若善惡性。又無記中。威儀工巧。及通果者。非是異熟。故十二根。通二門也。
[0836b10] 從此第三。有異熟無異熟門。論云。如是已說是異熟等。二十二根中。幾有異熟。幾無異熟。頌曰。
 憂定有異熟  前八後三無
 意餘受信等  一一皆通二
[0836b15] 釋曰。憂定有異熟者。憂根當知。定有異熟。依唯越義。頌說定聲。唯者謂顯憂根。唯有異熟也。越者具二義故。越根次第。先說憂根也。言二義者。一憂非無記。強思起故。二非無漏。唯散地故。由此越次第。先說憂根定有異熟 前八後三無者。前八謂眼等前八根。後三者。三無漏根。此十一根。定無異熟 謂眼等八。無記性故。最後三根。是無漏故。不能招果。故無異熟 意餘受信等一一皆通二者。意根所餘四受(除憂)信等五根。此之十根。一一皆通有異熟無異熟二也。謂意樂喜捨。若善惡性。及有漏者。即有異熟 若無記性。及無漏者。便無異熟 苦根若善惡性。即有異熟 若無記性。便無異熟 信等五根。若有漏者。名有異熟 若無漏者。即無異熟 故此十通二類也。
[0836c02] 從此第四。三性門。論云。如是已說有異熟等。二十二根中。幾善。幾不善。幾無記。頌曰。
 唯善後八根  憂通善不善
 意餘受三種  前八唯無記
[0836c06] 釋曰。唯善後八根者。謂信等八。名後八根。唯是善性 憂通善不善者。憂非無記。強思起故。通善惡性 意餘受三種者。意根餘四(除憂) 此五通三性 前八唯無記者。眼等前八。唯無記性。眼等五根。及男女命。名八根也。
[0836c12] 從此第五。界繫門。論云。如是已說善不善等。二十二根中。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頌曰。
 欲色無色界  如次除後三
 兼女男憂苦  並餘色喜樂
[0836c17] 釋曰。初句標三界也。如次除後三者。如次者。已下諸義。配上初句。故言如次也。除後三者。明欲界繫。於欲界中。有十九根。除後三無漏根。由彼三根是不繫故。兼女男憂苦者。明色界繫。於色界中。如前所除。後三根外兼除女男憂苦四根。餘十五根。是色界繫。除女男者。離婬欲故 又女男根。身醜陋故。經說色界。名為男者。有男相故。非謂有根 無苦根者。身淨妙故(非苦依也) 又彼無有不善事故(非苦境也) 無憂根者。有奢摩多。潤相續故(相續者。是身非憂依也) 又彼無有惱害事故(非憂境也) 並餘色喜樂者。明無色繫。無色界中。如色界中。除後三根及女男憂苦。外并更除餘色及喜樂根。言餘色者。眼等五根。男女根外名之為餘。除此已外所餘八根。無色界繫。謂信等五。及命[1]意捨。
[0837a04] 從此第六。三斷門。論云。如是已說欲界繫等。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頌曰。
 意三受通三  憂見修所斷
 九唯修所斷  五修非三非
[0837a09] 釋曰。意三受通三者。意及三受。通三種斷。言三受者。謂喜樂捨。此上四根。若有漏者。通見修斷。若無漏[2]者。唯非所斷 憂見修所斷者。憂根與迷理惑相應。是見所斷 諸餘有漏。是修所斷 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 九唯修所斷者。九謂七色命苦。唯修所斷 七色命根。是無記性。不染[3]污故 苦根與五識相應。非第六識生。前言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見斷。故此[4]九根非見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五修非三非者。五謂。信等五根。通修非二斷。若有漏者。是修所斷。若無漏者。是非所斷。不染污故不通見斷 三無漏根。唯非所斷。非無漏法。是所斷故。已上是第四。諸門分別竟。
[0837a23] 從此第五。明雜分別。於中有六。一受生得異熟門。二約死位滅根多少門。三得果用根多少門。四成就諸根定量門。五成根極少門。六成根極多門。今初第一。受生得異熟門者。論云。已說諸門義類差別。何界初得幾異熟根。頌曰。
 欲胎卵濕生  初得二異熟
 化生六七八  色六上唯命
[0837b02] 釋曰。欲胎卵濕生初得二異熟者。欲謂欲界。胎卵濕生。除化生也。此之三生。初受生位。唯得身命二異熟根。由此三生根漸起故 不得餘根。化生六七八者。化生初位。得六七八根。言得六根者。眼耳鼻舌身命。謂劫初時。無形化生故。有六根 得七根者。如諸天等。六根如上。加男女一。得八根者。謂惡趣中。容有二形化生者是也。六根如上。加男女二根。色六上唯命者。色謂色界。初得六根。如欲界中無形者說。上唯命者。上謂無色。勝下二界名之為上。一則定勝。無色因也。二者生勝。無色果也。初得一根。謂唯命也。
[0837b15] 從此已下。第二死位。滅根多少者。論云。說異熟根。最初得已 何界死位。幾根後滅。頌曰。
 正死滅諸根  無色三色八
 欲頓十九八  漸四善增五
[0837b20] 釋曰。正死滅諸根者。此之一句。流入下三句。皆並言之。無色三色八者。無色界中。將命終位。滅根有三。謂命意捨。色八者。色界命終。滅根有八。謂命意捨眼等五[5]根。論云。一切化生。必具諸根。而生死故(釋前義也)欲頓十九八者。欲界頓死。十九八根。於最後滅。滅十根者。謂二形人。頓命終時。眼等五根。女男命意捨。於最後滅。滅九根者。謂一形者。頓死於前十中。除女男一。滅八根者。謂無形人。頓死於前十根。除女男二。以無形故 漸四善增五者。漸謂漸死。欲界漸死。將命終時。唯滅四根。謂身命意捨。善增五者。善謂善心。於善心死。更增五根。謂信等五。前頓漸死。滅三根等。依染污無記心命終者說。若善心死。於前諸位。更增信等。故前三根。增至八根。前滅八根。增至十三。前滅九根。加至十四。前滅十根。增至十五。漸死四根。增至九根。謂三界善心死。皆有信等五也。
[0837c09] 從此已下。第三明得果用根多少者。論云。分別根中。一切根法。皆應思擇。二十二根中。幾能證得何沙門果。頌曰。
 九得邊二果  七八九中二
 十一阿羅漢  依一容有說
[0837c14] 釋曰。九得邊二果者。邊謂預流。阿羅漢果。居初後故。名之為邊。此邊二果。九根證得。初預流果。九根得者。謂意及捨。信等五根。未知當知。已知為九。其預流果。依未至定。故唯捨受。論云。未知當知根。在無間道。已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初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為引因依因性故。解云未知當知[6]在無間道者。第十五心。道類忍是也。已知根。在解脫道者。第十六心。道類智是也。其無間道。為同類因。引離繫得。名為引因。其解脫道。與離繫得。俱時而生。持離繫得。名為依因。離繫得者。無為上得也 阿羅漢果。九根得者。謂意根信等五根。已知根。具知根。為八。喜樂捨中隨取其一。故成九也。以阿羅漢通九地證。其九地者。未至中間。四本靜慮。及三無色。除有頂也。若依未至中間第四靜慮。及三無色。證者唯捨受也 依初二禪。喜受證也 依第三禪。樂受證也。故於三受。隨取其一。又論云。已知根在無間道。具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後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為引因依因性故。解云。已知根在無間道者。金剛喻定是也。具知根在解脫道者。盡智是也。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第九解脫道。名為盡智。其無間道。為同類因。引離繫得。名為引因其解脫道。為能作因。持離繫得。名為依因 七八九中二者。謂中間二果。即一來不還果也。此中[1]二果。或七根。或八根。或[2]九根。證得 且一來果七根得者。謂世間道依次第證。由七根得。[3]謂意及捨。信等五根 唯依未至。證一來果。故唯取捨。不通餘受 依出世道。由八根得。七根如前。加已知根為八 若一來果。倍離欲貪。超越證者。[4]如預流果。由九根證得 先凡夫位。斷六品貪。名倍離欲。今入見道。至道類智。超越預流。直證第二。名超越證。上來明者。是一來果。七八九得。宜善知之 其不還果七根得者。用世間道。依次第證。由七根得。謂意及捨信等五根 八根得者。有二種八。且初八者。依出世道。七根如上。加已知為八。第二八者。用世間道。依次第證。謂意喜捨信等五根。故論云。又次第證。不還果者。若於第九解脫道中。入根本地。依世間道。由八根得。彼無間道。捨受相應。解脫道中。復有喜受。此二相資。得第三果。於離繫得。二因如前。解云若超越證者。必無依未至定。從第九解脫道中。得入根本。以超越者。先得根本。更不願求。故不入也 次第證者。未曾得根本故。於未至定。第九解脫。若願入者。得入根本也。無間道中捨受者。未至地中捨也。解脫道中喜受者。初禪根本[5]喜也。由無間道。斷下地惑。欣上地故。解脫道中。得入根本也 九根得者。有二種九。且初九得者。謂超越證。[]故論云。全離欲貪。超越證者。由九根得。如前超越。得一來果(先凡夫位。斷九品惑。名全離欲。今入見道。至道類智。超前二果。直證第三。名超越證)。總說雖然。而有差別。謂此依地有差別故。樂喜捨中。可隨取一。前果超越。唯一捨根(已上論文) 解云。總說雖然者。謂總說九。數同一來也。而有差別者。根中受名。即有差別。不同一來也。謂此依地有差別故者。釋上差別名也。謂此不還果。依六地證故。地有差別。若依未至中間。第四禪證。唯用捨受。依初二禪。用喜受證。依第三禪。用樂受證。故於三受。可隨取一。即是根名。有差別也 第二九者。依次第證不還果者。用出世間道。若於第九。解脫道中。入根本地。由九根得。謂意喜捨信等五根。已知根也。彼。無間道。捨受相應。解脫道中。復有喜受。故有二受。出世間道故。加已知根。故論云。依出世道。由九根得。八根如前加已知根。第九無間解脫。此俱有故(八根如前者。同[6]前依世間道。中八根數。加已知為九也。無間解脫此俱有故者。此已知根。在無間解脫二道。俱有故須加之也) 據上所明。頌言七八九者應知。有二種七。謂一來不還各一七也。有三種八。謂一來果中。有一種八。不還[7]果中。有二種八也 有三種九。一來中一九。不還中二九也 十一阿羅漢者。引本論為難也。故論。云。豈不根本阿毘達磨。問由幾根。得阿羅漢。答十一根。云何乃言由九根得(十一根者。意喜樂捨。信等五根。已知具知也)。依一容有說者。通前難也。依一身中容有十一根。故本論說 理實有九。故[8]說九根。故論云。實得第四。但由九根。而本論言十一根者。依一身中。容有故說。謂容有一補特伽羅。從無學位。數數退已。由喜樂捨。隨一現前。後復證得阿羅漢果。由斯本論說十一根。然無一時。三受俱起。是故今說定由九根(已上論文) 解云。阿羅漢果。通九地證故。有喜樂捨三受證也 又依薩婆多宗。許阿羅漢。數數有退。故於一身。許有三受證阿羅漢。然當證時。唯有一受。故說九根。各據一義。不相違也 論云。於不還果中。何不如是說(此難意者。謂第三果。許數數退通六地證。容於一身。有三受證。何[9]不本論說十一根)。以無樂根。證不還果。而於後時。得有退義。亦無退已由樂後得(答前難也)解云。若樂根證。必定不退 若是退者。必無後時由樂根證。故知樂受證者。必無喜捨。喜捨證者。必無樂受故。故於一身。必無容有三受證。得不還果義故。不可說十一根也。又論云。非先離欲超越證第三。而於後時得有退義。此離欲果。二道所得。極堅牢故。解云。此文釋樂根證不退所以也。由此樂根在第三禪。次第證者。唯得初禪故 樂根證必[1]是超越。謂凡夫位。斷三禪惑。後時容依第[2]二禪。起見道證不還果。故知超越。得[3]起樂根。此超越人。畢竟不退。以二道所得故。一先凡夫位。斷欲惑盡世道所得也。二今入見道。聖道所得也。次第證人。唯一道得。故可退矣。此上義隱。論有要處。故具錄之。
[0839a08] 從此第四。成就諸根。定量門。論云。今應思擇。成就何根。彼諸根中。幾定成就。頌曰。
 成就命意捨  各定成就三
 若成就樂身  各定成就四
 成眼等及喜  各定成五根
 若成就苦根  彼定成就七
 若成女男憂  信等各成八
 二無漏十一  初無漏十三
[0839a16] 釋曰。成就命意捨各定成就三者。此據三根必定成就。謂成命時。必有意捨。若成意捨必有命根。不可闕也 若成就樂身各定成就四者。謂成就樂根時。必有命意捨也 若成身根時。亦必有命意捨。故言各也。成樂不成身者。謂聖者生無色界。無界界中。成就下三禪無漏樂根也。成就身不成樂者。謂異生生第四禪。彼無樂根。下三禪樂根彼已斷也。既是凡夫。不可成就下無漏樂故。不成樂根。而成身根也。成樂不成喜者。謂異生生第三定也 成眼等及喜各定成五根者。眼等等取耳鼻舌。若成眼根。必成就五。謂身命意捨兼眼根。如眼既爾。耳鼻舌三各成五根。准眼說之。喜根成五根者。謂命意捨樂喜根。又論云。第二靜慮地生。未得第三靜慮。捨下未得上當成何樂根(此文意者。難前喜根。必成就[4]樂第二靜慮。自地無樂。而有喜根。初禪有三識樂。今已捨竟。第三禪意地樂。今復未修得故。言捨下未得上。當成何樂根也) 當言成就第三靜慮。染污樂根。餘未得故(答也。未斷第三禪染污。必成就也。餘未得者。餘樂未得也) 若成就苦根彼定成就七者。彼者彼苦根定成就七根也。謂身命意喜樂捨苦根。夫成苦根。必是欲界。故此七種。不可闕也。於四受內。除憂根者。離欲捨故 若成女男憂信等各成八者。謂成女根。必成就八。七根如苦。更加女根。男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男根。憂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憂根。若成信等。各成八者。謂命意捨信等五根。二無漏十一者。謂已知具知二無漏根。各十一根也。已知根十一根者。謂命意喜樂捨信等五根。及已知根。具知十一者。前十一根中。除已知根。加具知根。初無漏十三者。謂未知當知。初無漏根。必成就十三根。[5]言十三者。謂身命意喜樂捨苦信等五根。及未知當知根。此加身苦者。若成未知當知根。必在欲界。故定有身苦也。
[0839b22] 從此第五。成根極少門者。論云。諸極少者。成就幾根。頌曰。
 極少八無善  成受[6]身命意
 愚生無色界  成善命意捨
[0839b26] 釋曰。極少八無善者。謂闡提人。名為無善。彼若極少。成就八根。謂五受身命意也 愚生無色界成善命意捨者。愚謂異生。未見諦故。彼若極少。成就八根。謂信等五。命意捨三。
[0839c02] 從此第六。成根極多門者。論云諸極多者。成就幾根。頌曰。
 極多成十九  二形除三淨
 聖者未離欲  除二淨一形
[0839c06] 釋曰。極多成十九者。標也。二形除三淨者。釋也。此明異生成根十九。謂二形人必非聖者。故無三淨也。言三淨者。三無漏根也。除此三外。餘十九根。容皆具有 聖者[7]未離欲除二淨一形者。此明未離欲聖者極多。亦成十九根也。謂初二果。及不還向。名未離欲聖也。除二淨一形者。明所除根。若住見道。除已知具知二淨。若住修道。除未知具知二淨。除一形者。女男根中。隨除一種。以諸聖者無二形故 故欲界聖除此三淨。外餘十九根。容皆具有也。
二之一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39c22] 從此大文。第二明俱生[12]諸法。於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廣辨差別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論問起云。今應思擇。[13]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亦各異。為有諸法決定俱生(此總問也) 有定俱生(總答) 謂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應行。五無為法。無為無生。此中不說(此總標諸法。意取俱生。簡無為也)今先辨色決定俱生(別[1]問色也)。頌曰。
 欲微聚無聲  無根有八事
 有身根九事  十事有餘根
[0840a04] 釋曰。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者。欲謂欲界。微是細義。非極微也。色聚極微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極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 言八事者。謂四大種色香味觸 有身根九事者。有身根聚。九事俱生。八事如前。身為第九。十事有餘根者。眼耳鼻舌。名有餘根。此眼耳鼻舌各。十事俱生。且如眼根。必有身根。此上必有地水火風。色香味觸。故成十也。如眼既然。耳鼻舌三。十事亦爾。故論云。眼耳鼻舌必不離身。展轉相望。處各別故(此上兩句。顯必有身。下兩句。明四根各別。不可眼上。加耳等也) 於前諸聚。若有聲生。如次[2]數增。九十十一謂前八上。加聲成九。前九上加聲成十。前十上加聲成十一。又論云。以有聲處。不離根生。謂有執受。大種因(以根上。有聲義隱故。此文別指也)
[0840a20] 從此第二。明四品同起者。論云。如是已辨色定俱生。餘定俱生。今次當辨。頌曰。
 心心所必俱  諸行相或得
[0840a23] 釋曰 心心所必俱者。心與心所必定俱生。隨闕一時餘則不起。諸行相或得者。諸行即是一切有為 此即有四種。謂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 相謂四相。此之諸行。必與有為四相俱起。故前句必俱二字。流至於此 應言諸行相必俱 或得者。得謂諸行上得也。謂諸行內。唯有情法。與得俱生。不通非情。是故[3]言或。從此上來兩段不同。總是第一。正明俱起竟。
[0840b03] 其次第二。大文廣辨差別。於中有二。一明心所有[4]法。二明不相應行。就明心所有。文分四段。一明五地。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眾名別。就初明五地中。一總標名數。二別釋名體。且初總標名數者。論云。向言心所。何者是耶。頌曰。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異
[0840b10] 釋曰。心所且有五者。標心所位也。大地法等異者。列其數也。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 略釋大地法名者。論云。地謂行處。若此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5]釋地一字義也。地是心王。是心[6]所所行處。故言地。謂行處也。言若此者。此心[7]王也。言是彼者。彼心所也。所行處者。心是心所行處也。即說此為彼法地者。由心是行處故。即說此心。為彼心所法[8]家地也) 大法地故。名為大地(釋大地二字也。此言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為大。若言大地。還目心王。心但是地。而是非大。今言大地者。大法之地。名為大地。依主釋也)。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恒於一切心有(此釋大地法三字也。此中者。此心所中也。此心所中。受想等十心所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大地之法。名大地法。依主釋也。故知唯言大者。但目心所。若言大地。便目心王。言大地法。即還目心所法也。此上有兩重依主釋。[9]善應思之) 此下第二。別釋名體。正明五地。文分五段。且初大地法者。論云。彼法是何。頌曰。
 受想思觸欲  慧念與作意
 勝解三摩地  遍於一切心
[0840b27] 釋曰。前三句標列。第四句。釋得大地法名。受謂領納。此有三種。苦。樂。俱非。有差別故(俱非是捨受也)想者取像。謂於前境取差別相。思者造作。謂能令心有所造作。觸謂觸對。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能有觸對。欲謂希求所作事業。慧謂於法能有簡擇。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作意者。動作於意。謂能令心警覺為性。勝解者。謂能於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勝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10]所從強說心。遍於一切心者。釋得地名也。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諸餘心所。即不能遍。故於此獨名大地法。
[0840c12] 從此第二。明大善地法者。論云。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釋大善地三字。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善心。得大善名 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處故。大善之地。依主釋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11]王)。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謂法恒於諸善心(此釋大善地法四字。[12]此中者此心所中。謂信等十。是大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善地法。大善地之法。依主釋也)。彼法是何。頌曰。
 信及不放逸  輕安捨慚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0840c20] 釋曰。信者澄淨也。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有說於四諦三寶善惡業果。忍許名信。及不放逸者。修諸善法。論云。離諸善法。復何名修(此難意。善法即修。離善之外。何者名修。名不放逸也)。謂此於善。專注為性(答前難也。專注是修。名不放逸也)餘部經中。有如是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輕安者。輕謂輕利。安謂安適。於善法中。有所堪任。名心堪任性 捨者捨離沈掉。令心平等。無警覺性 慚愧二種。如後當釋。頌言二根者。謂無貪無瞋。二善根也。不說無癡者。無[1]癡善根。以慧為體。前大地法中。慧已攝竟。故大善地法中。不重說也 言不害者。謂無損惱。勤者精進。謂能令心勇悍為性。頌言唯遍善心者。釋得地名也。謂唯遍善心也。由前信等具此兩義。一則唯是善性。二則遍一切善心。如大地法。雖能遍善[2]心。不是唯善。唯信等具二義。得大善地法名也。
[0841a09] 從此第三。明大煩惱地法。論云。如是已說大善地法。大煩惱法地。名大煩惱地(釋大煩惱地四字。唯目心王。心是大煩惱之地。名大煩惱地。依主釋也) 此中若法。大煩惱地所有名大煩惱地法(此釋大煩惱地法五字。此心所中。謂癡等六。是大煩惱地家。所有法故。名大煩惱地法。大煩惱地之法。依主釋也。故知大煩惱三字。唯目癡等。大煩惱地四字。即目心王。大煩惱地法五字。還目癡等。應善思之) 謂法恒於染污心有(釋上[3]大義也) 彼法是何。頌曰。
 癡逸怠不信  昏掉恒唯染
[0841a17] 釋曰。癡者愚癡。亦名無明。迷境起故 亦名無智。無決斷故 亦名無顯無彰了故 逸者放逸。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怠謂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不信者。令心不澄淨。是前所說。信所對治。昏者昏沈。謂身心重性。於善法中。無所堪任。亦名身心之無堪任性。掉者掉舉。令心不靜。恒唯染者。釋得地名也。遍者是恒義。此上六種。一則唯染。二則遍染。[4]具此兩義。獨得大煩惱地法名。且如受等。雖是遍染。不是唯染。忿等十惑。雖是唯染。不是遍染。故皆不得大煩惱地名也。
[0841a29] 從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論云。如是已說大煩惱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釋大不善地四字。目心王也。心王是大不善法之地。名大不善地[5]也。依主釋也)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謂法恒於不善心有(此意釋[]大不善地法五字。目無慚等。謂無慚等。是大不善地[6]家。所有法故。名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之法。依主釋也) 彼法是何。頌曰。
 唯遍不善心  無慚及無愧
[0841b07] 釋曰。此遍不善心者。釋無慚無愧。得大不善名也。謂無慚無愧。一則唯不善性。二則遍一切不善心。具此兩義。獨得大不善名。且如受等。雖是遍不善心。不是唯不善性。忿等七惑。除諂誑憍。此七及瞋。雖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7]名。此二行相。如後當釋。
[0841b14] 從此第五。釋小煩惱地法。[8]論云。如是已說大不善地法。小煩惱法地。名小煩惱地([9]小煩惱三字。忿等是也。小煩惱地。即目心王。心王是小煩惱法之地。名小煩惱地。依主釋也) 此中若法。小煩惱地所有。名小煩惱地法(此[]小煩惱地法五字。目忿等十。謂忿等是小煩惱地家所有法。故名小煩惱地法。小煩惱地之法。依主釋也) 謂法少分。染污心俱(釋小煩惱名也。不遍一切。故言少分) 彼法是何。頌曰。
 忿覆慳嫉惱  害恨諂誑憍
 如是類名為  小煩惱地法
[0841b23] 釋曰。此忿等十。名小煩惱。謂有三義。一唯修所斷。二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三各別現行。具此三義。故獨得名小煩惱地也 且如受等十大地法。癡等六大煩惱地法。及無慚愧二。不定中貪瞋尋伺睡眠。此等諸法。三義俱關。慢疑二種。雖與意癡相應。俱闕唯修斷 慢通見修斷。疑唯見斷故。惡作雖唯修斷。闕意癡相應。通善性故。皆不名小煩惱地法也。已上五段不同。總是別釋五地名體竟。
[0841c04] 從此第二。明定俱生。於中有二。一明欲界。二明上界。且欲界俱生者。論問云。此中應說於何心品。有幾心所決定俱生。頌曰。
 欲有尋伺故  於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時增惡作
 於不善不共  見俱唯二十
 四煩惱忿等  惡作二十一
 有覆有十八  無覆許十二
 睡眠通不違  若有皆增一
[0841c13] 釋曰。欲曉此頌。且要先知於欲界中。心品有五。謂善唯一 不善有二。一與不[10]共無明相應 謂此心品。唯有無明 更無餘惑。二與餘貪瞋等相應 無記有二。一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記 今此頌文。約此五品。以明俱生 欲有尋伺故於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者。夫欲界中。必有尋伺。故於善心品中。二十二俱生。謂大地十。大善地十。及與尋伺 有時增惡作者。然此惡作通善惡性。於善心中。有無不定。故言有時。善心若有。於前心品。更增惡作。成二十三 言惡作者。論有三解。論云。惡作者何(問也)惡所作體。名為惡作(答也。於惡所作事。起心厭惡。若惡若善。若作若不作。俱在其境[]也) 應知此中緣惡作法。說名惡作。謂緣惡作。心追悔性。注曰。於惡作事既不稱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緣惡作起名為惡作。惡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為惡作者。從境為名也。[1]此下論文。如緣空解脫門。說名為空。緣不淨無貪。說為不淨。注曰。此文舉例釋成也。空解脫門。以定為體。今名空者。以緣空故。從境為名 不淨觀無貪為體。今名不淨者。緣不淨故。從境為名。惡作亦爾也 又見世間。約所依處。說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國土皆來集會。惡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約所依說為惡作。注曰。此第二釋意者。先因惡作。方起追悔。故知惡作追悔所依。今喚追悔為惡作者。於所依處。顯能依事。如人依村村是所依。若人集會即言村來。是舉所依村。顯能依人也 又於果體。假立因名。如言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注曰。此第三釋。因是惡作。果是追悔。今喚追悔。為惡作者。此於果上立因名故。如言者。如經言也。此六觸處。眼等六根也。此六觸處是果。宿作業是因。經言六觸處是業者。亦是果上立因名也。問何等惡作。說名為善。答謂於善惡作不作中。心[2]中追悔性。謂於先時。於善不作。於惡而作。後生追悔。名善惡作也 與此相違。名為不善。謂先作善。而不作惡。後生追悔。名不善惡作也。故此二惡作。各依善惡二處而起 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者。此明不善心品。二十心所俱生也。不善不共者。不共無明也。見者不善見也 俱者。謂不善心 一與不共無明俱。二與不善見俱也 且於不善不共無明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大不善地二。及與尋伺 第二不善見。相應心品者。謂此心中。或有邪見。或有見取。或有戒禁取。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說。於五見中。除身邊見者。此二見是有覆無記見也 問此不善見相應心品。合有二十一。二十如前。應加不善見。何故俱言二十耶。答非見增故。[3]無有二十一。以即於十大地法中。慧用差別。說為見故。見以慧為體。十大地法中。慧已攝竟。故不重說也 四煩惱忿等惡作二十一者。此有三類。一四煩惱者。貪瞋疑慢也。二忿等者。十小隨煩惱也。三惡作者。不善中惡作也。此三類心。各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且四煩惱相應心品。二十一者。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大不善地二。及與尋伺。此二十上。加貪等隨一。名二十一也 忿等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忿等一。不善惡作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惡作一。有覆有十八者。此取欲界有覆無記心也。謂與身邊二見相應。此二種見。能覆聖道。或有癡覆。名為有覆。不能招果。故名無記。此有覆心。必有十八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及與尋伺。此中見不增。應知如前釋也 無覆許十二者。欲無覆心。異熟生等也。此有十二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及與尋伺 言許者。依薩婆多宗。惡作不通無記。故於無覆無記心。唯許有十二。不同經部意。惡作通無記心。無記心中更加惡作故。得有十三。非所許也。睡眠遍不違若有皆增一者。睡眠通三性故。於前心品。遍有不違也。隨何品有。皆說此增。謂前善中。二十二上。加至二十三。若前二十三。增至二十四。不善無記。准例應知。
[0842c04] 從此第二。明上界俱生者。論云。已說欲界心品俱生。當說上界。頌曰。
 初定除不善  及惡作睡眠
 中定又除尋  上兼除伺等
[0842c08] 釋曰。初定除不善及惡作睡眠者。謂初靜慮。如前欲界。諸心所法。唯除不善。不善有十。謂瞋一。小煩惱中忿等七。除諂誑憍。及無慚愧。此十煩惱。唯不善性。色界無有 除惡作者。惡作與憂根相應。色界離憂。故無惡作 除睡眠者。色界無段食。故無睡眠也。中定又除尋者。謂中間定。除前所除。又更除尋。餘皆具有。上兼除伺等者。上者二禪已上。乃至非想也。此二禪已上。除前所除。兼除伺等。等取諂誑。餘皆具有。經說諂誑。極至梵天。故唯初禪。得有諂誑。以初禪地臣主相依。必行諂誑。如經中說。大梵天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芻問言。此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梵王不知無餘滅位。便矯亂答。我於此梵眾。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眾[4]生父。作此語已。引出眾外。諂言愧謝。令還問佛 解云。大梵天王。不知依未至中間四禪。此六地中。起無漏道。斷第四禪染。及依空處近分。起有漏道。斷第四禪染。是四大種。無餘滅位故。矯亂答也。矯亂答辭。是[5]誑語攝也。諂言愧謝。顯有諂也。作者。我能造作世間也。化者。我能化世間也。生者。我能生一切眾生也養者。我能養一切眾生也。
[0843a03] 從此第三。明相似殊。此有兩段。一明無慚等。二明尋伺等。且初明無慚等者。[]論云。今次當說於前所辨。諸心所中。少分差別。無慚無愧。愛之與敬。差別云何。頌曰。
 無慚愧不重  於罪不見怖
 愛敬謂信慚  唯於欲色有
[0843a09] 釋曰。無慚愧者。標也。不重者。釋無慚也。不重賢善。名為無慚[]也。謂於功德。及有德人。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即是恭敬所敵對法 言功德者。戒定慧功德也。有德人者。具戒定慧人也。無忌難者。無畏懼也。不隨屬者。不作弟子禮也 於罪不見怖者。釋無愧也。謂諸善士。所呵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能招可怖畏果。說名無愧。此中怖言。顯非愛果能生怖故 有餘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恥。說名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謂翻初釋。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於罪見怖說名為愧。翻第二釋。於所所造罪。自觀有恥。說名為慚。觀他有恥。說名為愧 愛敬謂信慚者。釋愛敬差別也。愛即是信。敬即是慚。愛謂愛樂。體即是信 然愛有二。一有染污。二無染污。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此頌言愛者。取第二愛也。有信非愛。謂緣苦集信 忍許故有信。可厭故非愛。有愛非信。謂諸染污愛。由起貪是愛。染污非信也。有通信愛。謂緣滅道信。忍許故生信。可欣故有愛。有非信愛。謂除前相。敬謂敬重。體即是慚。如前解慚謂有敬等。有慚非敬。謂緣苦集慚 生恥有慚。可厭非敬。有通慚敬。謂緣滅道慚 恭敬有慚。可欣有敬。唯於欲色有者。三界分別。如是愛敬。欲色界有。無色界無。問豈不信慚大善地法。無[1]色亦有。答愛敬有二。謂緣於法補特伽羅。緣法愛敬通三界有。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數取諸趣也。
[0843b13] 從此第二。明尋伺等。論云。如是已說愛敬差別。尋伺慢憍。差別云何。頌曰。
 尋伺心細  慢對他心舉
 憍由染自法  心高無所顧
[0843b17] 釋曰。尋伺心細者。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性。名之為尋。心之細性。名之為伺。復有別釋。尋伺二法。是諸語言行。故契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者名尋。細者名伺。語言行者。是語言因也 慢對他心舉者。慢謂對他。心自舉性。稱量自他德類差別。心自舉[2]特。陵蔑於他。故名為慢 憍由染自法者。自法謂自身。色力等法也。謂憍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論云。有餘師說。如因酒生欣舉差別說名為醉。如是貪生欣舉差別。說名為憍。是謂憍慢差別之相。已上兩段不同。總是第三。明相似殊竟。
[0843c01] 從此第四。明眾名別者。論云。然心心所。於契經中。隨義建立種種名相。今當辨此名義差別。頌曰。
 心意識體一  心心所有依
 有緣有行相  相應義有五
[0843c06] 釋曰。心意識體一者。集起名心 謂能集起三業事也。思量名意。了別名識 復有釋[3]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淨者善也。不淨者惡也。界者體也)。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 即此者即此心也。將所依義。釋意也。作能依止。故名為識 識能依意也。據上兩解。[4]是心意識三。名義雖異。其體一也。心心所有依有緣有行相相應義有五者。此釋心心所法。更有四名。義雖有殊。體還一也。一名有所依。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託所依根故。所依根者。眼等六根也。二名有所緣。取所緣境故 所緣境者。色等六境也 三名有行相。謂同有一行相也。如緣青境心及心所。皆帶青上影像。此識上相。名為行相。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相謂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為行相。依主釋也。心與心所。皆有青相。青相雖多。同一青故。名同有一行相也 或名有行相。論云。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 解云。品類差別者。境非一也。等起者。心心所齊等起也 四名相應。等和合故。等和合者。謂心心所。五義平等。故說相應。一所依。二所緣。三行相。四時。五事。皆平等故。時等者。謂心心所。同生住異滅時故。事等者。事者體也。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無兩受等。共相應故。上來不同。總是第一。明心所竟。
[0844a04] 從此大文第二。明不相應行。於中有三。一總標名數。二別牒解釋。三諸門分別。且初總標名數者。論云。已說心心所廣分別義。心不相應行。何者是耶。頌曰。
 心不相應行  得非得同分
 無想二定命  相名身等類
[0844a10] 釋曰。頌言二定者。無想定。滅盡定也。相者。四相也。名身等者。等取句文身也。總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果。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異。十一滅。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此十四種。體非心所。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五蘊門中。是行蘊攝。故名心不相應行。
[0844a17] 從此第二。別牒解釋。於中有七。一明得非得。二明同分。三明無想。四明二定。五明命根。六明四相。七明名身等。就初第一明得非得中。復分兩段。一明自性。二明差別。且初明自性者。論云於中且辯得非得相。頌曰。
 得謂獲成就  非得此相違
 得非得唯於  自相續二滅
[0844a25] 釋曰。上兩句明自性。下兩句明所依。得謂護成就者。釋得自性。得有二種。一獲。二成就也 獲中有二。一未得今獲。二已失今獲。故論云。未得已失今獲 解云。未得今獲者。如未得戒。今受得戒。創至生相。將成就故。名為今獲 已失今獲者。如先坐定遇緣便捨[1]定。名為已失。後重修得。創至生相。將成就故。名為今獲 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時已得。先已得者。今復不失 此所得法。流至現在。名為成就。故論云。得已不失。名為成就 故知獲時。不名成就。成就時。不名獲也 非得此相違者。釋非得自性也。應知非得與此相違。謂若有法。先未曾失。及重得已。[2]但今初失。此法非得。創至生相。名為不獲。流入現[3]存。名為不成就。故知不獲時。不名不成就。不成就時。不名不獲。得非得唯於自相續二滅者。釋得非得所依也。自相續者。自即簡他也。相續是身。簡非相續。非相續者。非情是也。唯於自身。有得非得。故論云。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言二滅者。擇滅非擇滅也。無為法中。唯於二滅。有得非得 謂若修道。證擇滅時。擇滅上有得也。不證時擇滅上。有非得也。緣闕位中。得非擇滅。故非擇滅上有得也。緣會時。不得非擇滅。即非擇滅上。有非得也。故於二滅。有得非得。論云。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非擇滅者(皆有緣闕)初剎那。具縛聖者。及餘一切。具縛異生。諸餘有情。皆成擇滅(初剎那聖者。苦法忍是也。煩惱未斷。名具縛聖。此聖[4]者。無擇滅也。諸餘有情者。一切聖人也)。決定無有成就虛空。故於虛空不言有得。以得無故。非得亦無。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已上論文) 又依大毘婆沙。一百五十八云。得有四種。一與彼法俱(此是法俱得。亦名如影隨形得)。二在彼法前(此是法前得。亦名牛王引前得也)三在彼法後(此是法後得。亦名犢子隨後[5]得)。四非彼法前後俱(謂無為上得也)。其所得法。則有六種。一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異熟生等。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有說此等亦有俱得 應[6]在第四類攝(解云。第四類者。是第四所得法。通俱得前得[]也)。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後得。如別解脫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前得。如道類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後俱得。如所餘善染等。六有所得法。不可說有前後及俱。而有[7]諸得者。謂擇滅非擇滅法。解云。第一異熟生等。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及有覆無記色等。此等諸法。勢力劣故。唯法俱得 第二三類智邊世俗智等。等取相應心心所也。謂入見道。至苦集滅三類智邊。能修未來俗智。起法前得得之。此言修者。是得修也。謂見道是無漏。俗智是有漏。故於見道俗智不起。勝緣闕故。得非擇滅(解云。勝緣者。是俗智。所依身也。在見道中。唯有見道所依身。無俗智所依身。故勝緣闕耳)。俗智既畢竟不生。故無法俱法後得也 問何故三類智邊。能修俗智。非道類智耶。答二義故修。一有事現觀故。謂世俗智。於無始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今三類智。亦知苦斷集證滅。與世俗智。同為一事故。能修俗智等。二當諦事周故。謂於三諦。可遍知苦。可遍斷集。可遍證滅。當諦事周兼修俗智 於道類智。不修俗智者。一俗智於道中。曾無事現觀故。二無遍事現觀故。謂必無於道可能遍知。可能遍修。種性多故 問何故於三諦。有[1]邊聲非道諦耶。答以其能[2]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而無能修一切道。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故無[]邊聲 第三別解脫戒等。等取惡律儀等也。別解脫戒。是有記故。通法後得。即是戒在過去。現在起得。成就不失也。此別解脫[3]戒。不隨心色。勢微劣故。無法前得 第四道類忍等。等取相應心心所也。謂道類忍。是向道攝。至道類智。是果道攝。得果道中。捨向道故。故道類忍。無法後得 第五所餘善染等。等取通果等無記也。除前四類外。名所餘也。勢力強故。通三種得 第六擇滅。非擇滅法。非三世攝故。不可說前後及俱。而有諸得者。謂證擇滅時。擇滅上有得也。於緣闕位。非擇滅上有得也 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答現在道類忍。雖復唯有法俱得。未來道類忍。即有法前得。在現在世。今言現在忍有法前得者。約忍種類說。以所得法據種類說故 又解。此現在忍。雖唯法俱。[4]若不現前。即有法前。約容有說。言現在忍有法前得 又解。此現在忍。雖唯法俱而無法前。由此現在忍有法前得。在未來世。此未來得。約世橫望。實在[5]現忍後。而名法前。不名法後者。謂由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現在忍前。約容起用。說有前得 又婆沙一百五十八云。一切非得。總有三種。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後。三非彼前後。所不得法。亦唯三種。一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前非得。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及入無餘涅槃。最後剎那心等(等取相應心所。及無生智也)二有所不得法。通彼法前法後非得 謂餘隨應。有情數法。三有所不得法。無法前後。而有非得 謂擇滅。非擇滅法 必無非得可與法俱。以法現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 非所得者。無得非得。亦無唯有法後非得。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解云。第一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者。謂是三類智邊。所修俗智也。此世俗智。不通過現。故言未來。不是非情。名為情數。得非擇滅。名畢竟不生 見道已前。此世俗智。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三類智後。常有得起。更無非得也 及入無餘最後心者。謂未來有一類。異熟威儀心。作入涅槃心。此心未起。常有非得非得此心。名法前非得。此心起已。必入涅槃。便同非情故。無法後非得。無所依故。又無生智。未起已前。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此智起已。必定不退故。無法後非得也 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者。此十六字。為遮非想見惑難故。謂唐三藏。譯婆沙了。有人以非想見惑。難三藏言。合唯有法後非得 其難意者。非想見惑。無始來成。無法前非得。見道斷已畢竟不退。於過去見惑。理應合有唯法後非得。何故無耶 故三藏於婆沙。加一十六字。為通此難。其十六字意者。謂非想見惑。未斷已前。名為未捨。於未捨位。必無有人起未來。非想見惑。入過去盡。以未來見惑。種類無邊。起不盡故。及入見道。斷見惑時。於未來非想見惑。即有法前非得故 過去非想見惑。約種類說。不可唯有法後非得也。
[0845c05] 從此第二。明差別。於中有二。一明得差別。二明非得差別。就初明得差別中。文復分二。一正辨差別。二隨難別解。且初明正辨差別者。論云。已辨自性。差別云何(總問)。且應辨得(別問)。頌曰。
 三世法各三  善等唯善等
 有繫自界得  無繫得通四
 非學無學三  非所斷二種
[0845c13] 釋曰。三世法各三者。三世門也。三世法得。各有三種。謂過去法。有過去得。有未來得。有現在得。如是未來。及現在法。各有三[6]種得 且過去法。有過去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俱。或是法後。此約能得與所得法。今時同在過去世也。然過去法。唯有一得。如過去世異熟生等也。或有二得。如過去世。別解脫戒等。有通三得。如過去世道共戒等也。若一得。若二得。若三得。皆名過去法中過去得也。故過去得。通三種得。宜善思之。過去法家現在得者。如別解脫戒。落謝過去。現在不失。起得得之。此[7]即法在過去。得居現在。得居法後故。過去法家現在得者。唯法後得也 過去法家未來得者。謂法過去。得在未來。此未來得。名法後得。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約起用先後。未來亦有過去法家法前得也。如過去世道共戒等。有法前得。已謝過去。其法前得。種類眾多。起未盡者。仍在未來得。此未來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過去法前得。故過去法。未來得者。亦有法前[1]得也。宜善思之。現在法家過去得者。唯法前得 現在法中現在得者。唯法俱得 現在法家未來得者。名法後得 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論起用[2]前後。未來亦有現在法家。法前得也。准過去說。宜善思之。未來法家過去現在得者。唯法前得 未來法家未來得者。或法前。或法俱。或法後。未來雖無前後次第。約得種類別。約容起用。說前後也 善等唯善等者。三性門也。善等者。所得善法也。等等取不善無記法也。唯善等者。能得得也。等取不善無記得也。謂善不善。及無記法。如其次第。有善不善無記三得 有繫自界得無繫得通四者。繫不繫門也。有繫者。三界有漏法也。其有繫法。得唯自界 謂欲界法得。唯欲界。若色界法得。亦色界若無色界 法得亦無色界 以有漏得。隨所得判。故有繫法。隨在何界。其能得得。與所得同 無繫者。無漏法也。無漏法有二種。一有為無漏謂道諦也。二無為無漏擇滅非擇滅也。得通四者。無繫法上。能得得通四種也 謂三界得。及無漏得。名為四種 且非擇滅得。通三界繫。謂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別判。以命根眾同分通三界繫故。故得通三界繫也。如欲界緣闕。得非擇滅得。即欲界繫 若色界緣闕得非擇滅得。即色界繫 若無色界。緣闕得非擇滅得。即無色界繫 故論云。非擇滅得。通三界繫。若擇滅得。色無色界。及與無漏 解云。謂擇滅得。隨能證道判 若有漏道。證擇滅者。其所引得。色無色界繫。以色無色有有漏道。為能證故。故擇滅得。通彼二界。然於欲界。無能斷道。故擇滅得。不通欲界 若無漏道。所證擇滅。其擇滅得。亦唯無漏。隨能證道。是無漏故。若道諦得。唯是無漏。以道諦得。隨所得判。道諦是無漏。得亦無漏也。故無繫法。總而言之。得通三界及與無漏四種也。非學無學三者。三學門也。頌言非字。流至無學。謂非學非無學也。三者能得得也。謂非學非無學法。得通三種。一者是學。二者無學。三者非學非無學。又[3]頌文窄故。唯標非學非無學 若依論文。三學具明。故論云。若有學法。得唯有學 注曰。有學法者。有學身中。有為無漏是也。以有學法是有為故。得隨所得判故。得亦是有學也 若無學法。得唯無學。注曰。無學法者。無學身中。有為無漏也。以無學法是有為故。得隨所得判。[4]故得亦[5]無學也 非學非無學。得有差別。謂此法得。總說有三 注曰。此文正釋頌也。非學非無學法。雖是一。其法上得。即通三學故。言得有差別[]也。非學非無學法者。謂一切有漏。及三無為也[6](已上論文) 注曰" ver="150 a10 ">(已上論文) 注曰。以有漏法不可修故。故非有學無學身中法。名非學非無學也 若無為法。不可修習令其增長故。亦是非學無學法 且有漏法。唯有非學非無學得 以有漏法[*]隨所得判故。能得得亦是非學非無學也。非擇滅得。及非聖道所引。擇滅得亦如是。注曰。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 非聖道得。隨能證道判故。此二得亦是非學非無學也。亦如是者。意明得同前。是非學非無學也。若有學道。所證擇滅得。亦有學。隨能證道。是有學故。若無學道。所證擇滅得。亦無學 隨能證道。是無學故 故知有漏。及無為法。雖是非學非無學法。其能得得。通三學也。宜善思之 非所斷二種者。三斷門也。非所斷者。謂無漏法也。二種者。非所斷法。上能得得。通二種也。一修所斷。二非所斷。頌文窄故。唯標非所斷得。若依論文。三斷具明。故論云。又見修所斷法。如其次第。有見修所斷得。非所斷法。得有差別。謂此法得。總說有二(此正釋頌文也。有二者。修非二斷也)。別分別者。諸無漏法。名非所斷(無漏者。道諦二滅也。無漏非見修所斷。名非所斷)。非擇滅得。唯修所斷。及非聖道所證。擇滅得。亦如是 注曰。此是釋非所斷法得通修所斷也。非擇滅得。隨所依判。唯修所斷。若非聖道。所引得者。隨能證判。亦唯修斷。故言亦如是也。聖道所證。擇滅之得。及道諦得。唯[7]非所斷(此文釋非所斷法得。通非斷也。謂聖道所引得隨能證判若道諦得隨所得。判故皆非斷也)
[0846c25] 從此第二。隨難別解者。論云。前雖總說三世法各三。今應簡別其中差別相。頌曰。
 無記得俱起  除二通變化
 有覆色亦俱  欲色無前起
[0846c29] 釋曰。無記得俱起者。無記者。無覆無記也。謂異熟生全。威儀工巧少分。取非數習者。此無記法。勢力劣故 唯法俱得。法若過去。得亦過去。法若未來。得亦未來。法若現在。得亦現在 除二通變化者。此二通變化。是通果無記。有三種得。前言無記得[1]唯俱起。故須除也。二通者。天眼耳通相應慧也。能變化心者。謂十四能變化心也。論云。天眼耳通慧。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別。所成辨故。雖是無覆無記性收。而有前後及俱起得有覆色亦俱者。此明有覆無記色。亦如無覆無記。唯法俱得也。有覆色者。謂初禪有覆。煩惱所發。身語二色是也。能發煩惱。通三種得。所發身語。唯法俱得。謂此身語。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劣故。由此定無法前後得 欲色無前起者。謂欲界繫。善不善色無法前得唯法俱得。及法後得。以欲界色是不隨心勢微劣故。無法前得。是有記故。通法後得。
[0847a19] 從此第二。明非得差別。論云。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類別耶。不爾云何。頌曰。
 非得淨無記  去來世各三
 三界不繫三  許聖道非得
 說名異生性  得法易地捨
[0847a24] 釋曰。非得淨無記者。三性門也。謂非得性。無覆無記。淨謂無覆也。去來世各三者。三世門也。謂過去未來。各有三世非得 若現在法。唯有過去未來非得。無現在非得。以法現在是所得者必成就故。定無非得。舊云現在法有非得者。此翻謬矣。且過去。法有過去非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後。此據非得與所不得法。今時同在過去也。若過去法。現在非得者。唯法後非得。若過去法。未來非得者。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論起用先後。未來亦有過去法家法前非得也。准得說之 未來法家。未來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後。未來雖無前後次第。約性類別。約容起用。說前後也。未來法家。過去現在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現在法中。過去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現在法中。未來非得。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約起用先後。未來亦有現在法家法前非得也。 三界不繫三者界繫門也。三界不繫者。是所不得法 三者能得非得也。謂三界及不繫法。各有三界非得也。且如彼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者。謂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欲界繫 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色界繫 無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無色界繫 良由非得隨所依判。故隨所依。通在三界。如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色無色[2]界法。有三界非得。准欲界說之。若不繫法。三界非得者。欲界不得不繫法。非得欲界繫。色界不得不繫法。非得色界繫。無色不得不繫法。非得無色[]界繫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者。釋非得不通無漏也。謂發智本論。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故。論引本論云。云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即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注[3]曰。已上論文。不獲即是非得異名已下者。是論主釋。上兩句。本論文也。既知不獲聖道。名異生性。明知異生[4]性。必非無漏。此異生性。即是非得。故知非得。不通無漏也。又婆沙四十五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生。故名異生。得法易地捨者。捨非得門。謂捨非得。不過二門。一得法捨。二易地捨。得法捨者。如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得聖道時。捨異生性。此即以得替非得處也。易地捨者。謂從下地。生上地時。若從上地。生下地時。以易地故。必捨非得。如從欲界生上界時捨欲非得。以欲非得隨所依身。所依捨故。非得亦捨也。如欲界既然。餘界亦爾。故易地捨。但由易地。捨於非得。未必有得替非得處。然異生性。通前兩捨。謂易地捨中。雖不遍捨異生性盡。亦有少分捨異生性。如從下地生上地時。亦捨下地異生性也。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47c23] 從此大文第二。明眾同分者。論云。如是已辯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頌曰。
 同分有情等
[0847c26] 釋曰。同分者標章 有情等[9]者。正釋同。謂身形等同。謂諸有情。身形業用。樂欲展轉。互相似故。分者因義。謂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同之分故。名為同分。依主釋也。言有情者。同分所依。簡非情也。等者簡不等。正顯能依同分也。論云。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眾同分。解云。眾同分者。眾多同分也。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1]有故。同是有情故。名無差別也。有情同分。謂簡非情。此宗非情。無同分也。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性男女。近士苾芻。學無學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界謂三界。地謂九地。趣謂五趣。生謂四生。種性謂剎帝利等。各別有故。名差別也 復有法同分者。謂隨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自類相似。此三科法。是法同分。所依也。由有實物名法同分。能令諸法互相似故。頌文同文。攝二同分。言有情者。謂簡非情。故有情言亦攝法同分也。論云。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同分者。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覺及施設。不應得有。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及施設。如理應知(覺者。能緣同分。智覺也。施設者。施設同分名也。由實有同分。方有緣同分。智覺。及施設同分名。各以此智名。證實[2]立有同分也。依經部宗同分假立故。此標宗意明實也)
[0848a22] 從此第三。明無想果。論云。已辨同分。無想者何。頌曰。
 無想無想中  心心所法滅
 異熟居廣果
[0848a26] 釋曰。無想無想中心心所法滅者。正釋無想也。上言無想。無想異熟也。下言無想。無想天也。謂無想天中。有無想異熟。故論云。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3]解云。既能滅心。明有實物。依經部宗。無想是假故。此標宗言實物也) 異熟居廣果者。二門分別也。異熟者。五類分別[4]門。謂修無想定。為異熟因。感五百大劫無想異熟。為果也 居廣果者。第二明所居處。無想有情。居在廣果。非別有地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 如初禪中。有高臺閣。大梵王居名中間禪。問彼為恒無想。為亦有想耶。答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中間。五百大劫。想不起故 生死有想者。無想天中。初生有心。死時有心也。故契經言。彼諸有情。由想起故。[5]從彼處沒。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論云。從彼處沒。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解云。此明無想天。必退墮也。餘義可知。問生欲界何趣耶。答婆沙一百五十四云。有說生地獄。有說生惡趣。如是說者。定生欲界。處所不定。或生天趣。或生人趣。或生惡趣。問何故生欲。五趣不定。解云。謂諸外道。修無想定。於加行時。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或起見取。計無想天。為真解脫。或起戒取。計無想定。[6]以為真道。如是等惑。為惡趣因。既修此定。次復離欲。或起生得或聞或思。如是等善。為善趣因。由善惡雜起故。生五趣不定也。
[0848c01] 從此[7]大文第四。明二定。於中有三。一明無想定。二明滅盡定。三明所依身。且初明無想定者。論云。已辨無想。二定者何(總問)。謂無想定。及滅盡定(總答)。初無想定。其相云何(別問)頌曰。
 如是無想定  後靜慮求脫
 善唯順生受  非聖得一世
[0848c08] 釋曰。如是無想定者。前明無想滅心心所。有實體性。如是復有別物。心不相應。滅心心所。名無想定。約滅心同。名為如是。無想者定。名無想定。或定無想。名無想定。言無想者。者是假者假者。修無想人也。修無想人。成此定故。名無想定。無想[8]之定。是依主釋[9]也。言或定無想者。無想即定。持業釋也。後靜慮者。明所依地。修無想定。依第四禪。於靜慮中。最居後故。求脫者。明作意也。謂諸外道。計無想果。為真解脫。為求[10]彼故。修無想定。善唯順生受者。善謂三性門也。此無想定。唯是善性。此是善故。能招無想天中。五蘊異熟 唯順生受者。明報時也。謂無想定。於第二生。必受其果。唯言為簡無順現順後。及不定受。故論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離(此[11]文意。明唯順生受也)非聖得一世者。非聖者。明修人也。謂唯外道。修無想定。必非聖者。論云。以諸聖者。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要執無想。為真解脫。起出離想。而修此定。一切聖者。不執有漏。為真解脫。及真出離。故於此定。必不修行(解云。計無想天。為真解脫。無想定。為真出離。[1]無出離生死也)。得一世者。明成就也。謂無想定。初念起時。唯得現世。名為一世。如初受得別解脫戒。此無想定。從第二念已去。乃至未捨。是有記故。亦成過去。有法後得也。故知初念。唯成一世。第二念等。若未出觀。通成過現。以無心故。無未來修。無法前得也。若出[2]觀已。唯成過去。論云。若諸聖者。修得第四靜慮地[3]時。若為如靜慮。亦得去來無想定不。解云。此問意者。如聖人初修得第四禪。過去已失靜慮。及未來未起靜慮。以曾習故。今時總得。以有心靜慮通三世成就也。此聖人為如靜慮。亦得曾習過去無想定。及未來未起。無想定不。以無想定屬第四禪。聖人修得第四禪時。既得過未有心靜慮。過未無想。應亦有得。故為此問也 餘亦不得(答也。餘凡夫人。得第四禪。亦不得去來無想定。何況聖人[4]乎)。所以者何(徵也)。彼雖曾習。以無心故。要待加行。方便修得。故初得時。唯得一世(答前徵也。彼無想定。於過去生。雖能曾習。以無心故。今時要須[5]更修加行。方可得也。故知。凡夫修得第四禪。而未修無想定。不可得之也)
[0849a22] 從此第二。明滅盡定。論云。次滅盡定。其相云何。頌曰。
 滅盡定亦然  為靜住有頂
 善二受不定  聖由加行得
 成佛得非前  三十四念故
[0849a27] 釋曰。初句出體。次三句辨差別。第五第六句。明佛得也。滅盡定亦然者。此滅盡定。有實體性。滅心心所。同前無想。滅心心所。故言亦然。為靜住者。明作意也。前無想定。為求解脫。以出離想作意為先 此滅盡定。為求靜住。以止息想作意[6]為先。有頂者。明所依也。前無想定。依第四禪。此滅盡定。唯依有頂。謂下諸地皆名有想。行想動。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為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盡定 善二受不定者。善者三性門也。謂滅盡定。性唯是善。非無記染。謂是善心。所等起故 二受不定者。明報時分也。二受謂順生。順後二受也。此滅盡定。通順生順後。及不定受。謂約異熟。有順生受或順後受。頌言不定。含二不定。一報定時不定。二時報俱不定 故論云。或有不定受。此報定時不定。或全不受。謂若於下。得般涅槃。此時報俱不定。如阿羅漢得滅盡定。入般涅槃。不受果耳 此滅盡定。唯招有頂。四蘊異熟。聖由加行得者聖者。明修人也。此滅盡定。唯聖者得。論云。非異生能起。怖畏斷滅故。唯聖道力。所能起故。現法涅槃。勝解入故 解云。謂滅盡定。依有頂起。彼已無色。若更滅心。便成斷滅。故怖畏也。聖入滅定。作勝解心。如入涅槃故。異生不起也。加行得者。此滅盡定。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以心無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又初得時。唯得現[7]在世。從第二念。乃至未捨。通成過現。若出觀已。唯成過去 成佛得非前者。明佛得滅盡定也。成佛得者。明成佛時。得滅盡定也。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成佛得言。顯離染得。謂佛世尊。盡智生時成佛位也。此時離染。得滅盡定。不由加行。而修得也。故論云。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 解云。但離染時。得諸功德。故諸功德名離染得。隨樂而起。非加行也。又論云。世尊曾未起滅盡定。得盡智時。云何得成俱分解脫。解云。菩薩學位。未起滅定。於成佛時。應有定障。云何得成俱分解脫。俱分解脫者。謂離定慧障也。於起滅定得自在故。如已起者。名俱解脫。解云答也。此滅盡定。於成佛時。雖復未起。得自在故。如已起者。名俱解脫。或得滅定入出心故。名俱解脫。即由此理。名離染得。後時不由加行起故。非得定體。以滅盡定無法前得。故不得也 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此定。[8]後得菩提。云何此中不[9]許彼說。解云。是經部宗。此許菩薩從見道出。便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方斷有頂故。於盡智[10]起。成俱解脫。論主問薩婆多宗。云何此中。不許彼說也。若許彼說。便順尊者鄔波多。理目足論。如彼論說。當言如來先起滅定。後生盡智。解云。論主朋西方師。故為此釋。三十四念故者。遮西方師說也。謂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說。非前起滅定。後方生盡智。所以者何。傳說菩薩三十四念。成菩提故。諦現觀中。有十六念。離有頂貪。有十八念。謂斷有頂。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如是十八。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不[1]復須斷下地煩惱。於此中間。無容得起不同類心。解云。菩薩先斷無所有[2]處貪。後依第四禪。起三十四念。此三十四念唯無漏心。故不可說從見道出。起滅盡定。以入滅盡定心。是有漏故。此有漏[3]心望三十四念。名不同類。故不可起。
[0850a07] 從此第三。明二定所依。論云。已說二定有多同異。而於其中復有同異。頌曰。
 二定依欲色  滅定初人中
[0850a10] 釋曰。二定依欲色者。釋依身也。二定者。謂無想定滅盡定。此二俱[4]依欲色身起。問先無想[5]定。不依無色。理在不疑。何故滅定不依無色。答命根依二法轉。一色二心。若於欲色。起滅盡定。時雖復無心。命根依色轉。生於無色。已無色身。若起滅盡定。便無色心。命依何轉。是則斷滅。非謂入定。故無色界不起滅定也。論云。若有人不許亦依色界。起無想定。便違此文。謂本論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謂色纏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類心。或入無想定。或入滅盡定。或生無想天。已得入無想。是謂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解云。依婆娑有說。不許色界起無想定。故引本論。顯彼非也 或有是色有者。是色界有情也 此有非五行者。雖色有情。不具五蘊也。過去迦葉佛說五蘊為五行。此有四類。一生有想天。住不同類心。生有想天者。色界天中。除無想天。餘天名有想也。於有想天。起無色界心。及無漏心。與色界心。類不同故。名不同類也。此唯有色行二蘊。無餘三蘊。非色繫故。二生有想天已入無想定。三生有想天已。入滅盡定。四生無想天。已得入無想異熟。此後三類。受想識滅。唯有色行二蘊。故此四類。不具[6]五行。此本論文。既言生有想天。或入無想定。或入滅盡定。故知二定色界起也 滅定初人中者。此明滅定初起人中也。謂無想定。無始曾習起時即易。故於二界。皆得初起。此滅盡定。未曾修習。起時即難。故要人中。方起滅定。以人中有說力故。慧解利故。論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由退為先。方生色界。依[7]有色界身。後復修起。解云。滅定有退。故生色界。如不退者。直生有頂。生色界已由先習力。得起滅定也。然此二定。滅心心所 但言無想滅受想者。謂加行中。偏厭此故。故別標也。且如外道計。有苦樂以為生死。欲修無想。先作是念。欲界有苦。初二三禪。有喜樂受。不了第四。有捨及餘心心所法。而作是言。第四禪中。雖出苦樂。仍有想念。未得涅槃。我今須滅。故加行中。偏厭想也 若諸聖者。以欲[8]色界。有疲勞受。於第四靜慮。[9]無色有想。為求靜住。暫欲息心。故加行中。偏厭受想。故此二定。依加行中。立名也。故論云。此二定加行中。有厭逆此故。如亦知受等。唯名他心智。解云。他心智。雖知心所。然修加行。但欲知心。故從加行。名他心智也。然此二定。以二十二物為體。為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 心所二十一者。謂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厭隨一。為滅此故。有二十二物。不相應行。替處名無想等。故隨滅爾許心心所法。為定體也。
[0850c04] 從此大文第五。明命根。論云。已辨二定。命根者何。頌曰。
 命根體即壽  能持煖及識
[0850c07] 釋曰。上句會名。下句用證。論云。命體即壽。故對法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解云。既將壽釋命。故知命即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與識。說名為壽。
[0850c11] 從此第六。明四相。於中有二。一正明四相。二釋難。就第一明四相中。一明本相。二明隨相。且初明本相者。論云。已辨命根。四相者何。頌曰。
 相謂諸有為  生住異滅性
[0850c16] 釋曰。上句標章。下句出體。相者能相也。謂諸有為者。所相法也。諸有為者。謂五蘊[10]法因緣造作。故名之為。色心等法。從因緣生。有彼為故。名為有為。相是標相。謂相法體。令是有為。故論云。由此四種是有為相。法若有此。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解云。正釋相義 生住異滅性者。出體也。此中於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異。能壞名滅。性者體義。謂薩婆多宗。四相[11]有實故也。論云。豈不經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解云。此引經為難也。經說三相。論今說四。豈不相違。有三者能相也。有為者所相法也之者顯依主釋。重言有為者。令知此相。表示法體。成有為故。此三相者。有為之相。於此經中。應說有四。解云。於此經中。理應說四也 不說者何(徵也) 所謂住[1]相然經說住異。是此異別名。如生名起。滅名為盡。如是應知。異名住異。解云。有三師釋經。此一師釋也。經不說住說三相。一起。二住異。三盡。然經說住異相。是此論說。異相別名。謂依住辨異。故所以異。名住異也。如起者。生之別名。如盡相滅之別名。故知異相是住異之別名也。若法令行三世遷流。此經說為有為之相。令諸有情生厭畏故。謂彼諸行。生力所遷。令從未來流入現在。異及滅相。力所遷迫。令從現在。流入過去。令其衰異。及壞滅故 住於彼行。攝受安樂。常樂與彼不相捨離。故不立在有為相中。解云。是第一師釋經意也。三相遷行。故經說之。住樂安立故經不說也。又無為法。有自相住。住相濫彼。故經不說也 注曰。此第二師釋經也。無為湛然是自相住也。有謂此經說。住與異總合為一。名住異相。注曰。此第三師說也。經說住異。兩相合說。不同初師。唯是異相。何用如是總合說為(問也)住是有情所愛著處。為令厭捨。與異合說。如示黑耳與吉祥俱。是故定有四有為相([2]答也)。吉祥黑耳。姊妹二人。恒相隨逐。姊名吉祥。所至之處。為吉祥事。妹名黑耳。由耳黑故。故以名焉。所至之處。能為衰損。愚人貪愛吉祥。智者為令厭捨。先示黑耳。住喻吉祥。異喻黑耳。欲令厭住。與異合說也。
[0851a29] 從此第二。明隨相。論云。此生等相。既是有為。應更別有生等四相(問也) 若更別有應致無窮。彼復有餘生等相故也([3]難也) 相是有為。別有四相。相上有相。成無窮失耳。應言更有。然非無窮(雙答[]也) 所以者何(徵也) 頌曰。
 此有生生等  於八一有能
[0851b06] 釋曰。上句答問。下句答難。此者此前四本相也。生生等者。四小相也 謂前四相。有生生等四種隨相。故成有為。論云。諸行有為。由四本相。本相有為。由四隨相。解云。諸行成有為。由四本相相。本相成有為。由四隨相相。生生等者。等取住住異異滅滅此有三名。一名生生等。上生字是小生。下生字是大生。從小生生大生故。名生[4]生小相中住。住本相住。名為住住。小相中異。異本相異。名為異異。小相中滅。滅本相滅。名為滅滅。如生生釋之。二名隨相。隨本相故。三名小相。相一法故。本相亦有三名。一名本相。相本法故。二名大相。相[5]八法故。三名生等。生八法故。不同小生唯生於生。故但名生。住等亦爾 於八一有能者。通無窮難也。豈不本相如所相法。一一應有四種隨相。此復各四展轉無窮。為通此難。故有斯頌。四種本相。於八有能四種隨相。於一有能功能別故。無無窮失。且如生相生色法時。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謂色自體。此上必有四本四隨。故成九法。於九法內。生不能自生。生除自體。能生餘八。本相中住。不能自住。住餘八法。本相中異不能自異。異餘八法。本相中滅不能自滅。滅餘八法 故四本相。於八法中。有功能也。於九法中。生不自生。是生生生。住不自住。住住來住。異不自異。由異異異。滅不自滅。由滅滅滅。故四隨相。於一法中。有功能也。由此道理。無無窮失。故論云。是故生等。相復有相。隨相唯四。無無窮失。又經云。有三有為之有為相。論云。然經重說有為言者。令知此相表是有為。勿謂此相表有為有。如居白鷺表水非無。亦勿謂表有為善惡。如童女相表善非善。解云。遙見白鷺。表知有水。如童女有好相。表生善子。有惡相表生惡子。今此四相。唯表有為。是有為法。不表有為是有義故。不同白鷺表有義也。又此四相。不表有為善惡性故。不同童女表善非善。
[0851c16] 從此第二。釋難。依經部宗。四相是假。不許有宗未來有體。實有生相。故論云。若生在未來。生所生法。未來一切法。何不頓生。頌曰。
 生能生所生  非離因緣合
[0851c21] 釋曰。此兩句。答經部宗難也。因者六[6]因。緣[]者謂四緣。論云。非離所餘因緣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諸未來。非皆頓起。
[0851c24] 從此大文第七。明名身等。論云。如是已辨諸有為相。名身等類。其義云何。頌曰。
 名身等所謂  想章字總說
[0851c27] 釋曰。名身等者。標章也。所謂下正釋也。等者等取句身文身也 想章字總說者。釋上也。以想釋名。以章釋句。以字釋文。以總說釋身也 論云名謂作想。解云。想者取像。或契約義。若取像名想。想是心所。如說色名。能生色想。因名生想。名為作想。若契約義。想即是名。謂諸賢聖。共為契約。立色等名。名即是想。由此名想。能有詮表故名作想。梵云那(上聲)磨。[1]唐翻為名。是隨義。歸義。[2]赴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義 論云。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或能辨了業用德時相應差別。此章稱句。解云。且如一色。有所見業。能發識用。青黃等德。過未等時。與四相合名為相應。不相應者。名曰差別。謂能辨色是所見等。此章稱句也。梵云陀。義翻為句。正翻為。謂如象身有四足且如一頌。總四句成。故今就義翻之為句。梵云縛迦。此翻為章。章者。詮義究竟故。以章釋句 文者。謂字。如說惡阿壹伊等字 是不相應行中字。不同此方黑書之字。梵云便膳那。唐云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風俗。呼扇鹽酢。亦名便膳那。亦是能顯義。扇能顯風。鹽酢能顯食中味也。故舊譯為味翻之謬矣 身者[3]聚集義。總說者。合集義 謂合集總說二三等名。為聚集故。故以總說釋身義也。論云。言總說者。是合集義。於合集義中。說嗢遮界故。解云。西方聲明。造字有字界字緣。界是本義。以字緣助成種種義。且嗢遮是字界。本造字[4]家。於合集義中。立嗢遮字界。後以字緣。助嗢遮界。轉成三木訖底。唐言總說。既知總說之義。起自嗢遮。嗢遮是合集義。明知總說亦是合集。此文言於合集義。說嗢遮界。以證總說。是合集[5]義。既以總說釋身。故知多名合集為名[6]身等也。然一名是名非名身。二名名身。如說色聲。三名已去名多名身。如說色聲香等者。有三名也。一句是句。非句身。兩句是句。亦句身。三句已去。名多句身也。如說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此皆有三句。名多句身也。一字是文。非文身。二字亦文。亦文身。三字已去。名多文身。如迦佉伽等。有三字。[7]得名多文身也。論云。且如古者。於九義中。共立一瞿聲。為能詮定量故。有頌曰。
 方獸地光言  金剛眼天水
 於此九種義  智者立瞿聲
[0852b16] (一方。二獸。三地。四光。五言。六金剛。七眼。八天。九水。皆一瞿聲。目斯九義。指方言瞿。瞿則目方。指獸言瞿。瞿即目獸也。餘准可知耳)
[0852b18] 從此第三。諸門分別。於中有二。一辨名等。二明同分等。且初明名等者。論云。此名身等。何界所繫。為是有情數。為是非有情數。為是異熟生。為是所長養。為是等流性。為善為不善。為無記此皆應辨。頌曰。
 欲色有情攝  等流無記性
[0852b24] 釋曰。言欲色者界繫門[8]也。謂此名身等。欲色界繫 謂名句文身。依聲[9]而有。無色無聲故無名等。有情攝者。論云。又名身等有情數攝。能說者成非所顯義。解云。能說者成[]者。顯唯有情也。非所顯義。明不通非情也。等流者。五類門也。此名身等。同類因生。於五類中。唯等流性 非業[10]所感故。不通異熟。非色法故。不通長養。無記者。三性門[]也。唯是無覆無記性攝 謂名身等。依聲而起。非是心力親能發起。故唯無記。聲是心力。親能發起。故通三性也。
[0852c06] 從此第二。明同分等。論云。如上所說餘不相應。所未說義。今當略辨。頌曰。
 同分亦如是  并無色異熟
 得相通三類  非得定等流
[0852c10] 釋曰。同分亦如是者。為顯同分如前名等。通於欲色。有情。等流。無覆無記。并無色[11]者。謂顯同分非唯欲色。亦通無色。并異熟者。謂明同分非唯等流。並通異熟性。由此同分是界通三。類通二義。界三者。三界也。類二者。等流異熟也。得相通三類者。得謂能得。相謂四相。此得及相。唯通三類。一有剎那。二等流性。三異熟性。苦法忍上。得及四相。是有剎那餘。二可知 非得定等流者。非得者非得也。定謂二定。無想滅盡也。非得及定。於五類門。同類因生。唯等流性。非業所感故。不通異熟。非色法故。不通長養。等流性故。非有剎那。是有為故。故不通[12]有實也。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53a04] 從此大文第三。明因緣。於中有二。一明六因。二明四緣。就正明六因中。復分為三。一正明因體。二明因得果。三明法從因生。就初正明因體中。文分三段。一總標名。二別顯體。[3]三三世分別。且初總標名者。論云。如是已說不相應行。前言生相生所生[4]法。非離所餘因緣和合。此中何法。說為因緣(此總。問也)。且因六種(總答)。何等為六(別問)。頌曰。
 能作及俱有  同類與相應
 遍行并異熟  許因唯六種
[0853a14] 釋曰。上三句頌。標六因名。第四一句。結歸本宗。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此如後釋。經部等宗。不許六因。無經說故。許有四緣。有經說故。然有部宗中。迦多演尼子。大阿羅漢。靜室思惟。言有六因經。是諸天傳來非餘部許故論云。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
[0853a22] 從此第二。別顯體者。六因不同。文即為六。且初第一能作因者。頌曰。
 除自餘能作
[0853a25] 釋曰。除自者。唯有為法也。謂有為法生。除其自體。自體非因。故須除也。餘能作者。正明因體。有為[5]法生時。除自體外餘一切法皆不為障。名能作因。故頌餘字通一切法。謂有為無為皆能作因體也。故論云。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解云。以不障義。釋能作因。故知能作因。寬通一切法。增上果狹唯有為法也。因能作果。名能作因。能作即因。持業釋也。問若據此義。餘五種因。亦名能作因。皆能作果故。何故此因獨名能作。答論云。雖餘因性亦能作因。然能作因更無別稱。如色處等。總即別名。解云。所餘五因。皆有別名。唯能作因未有別名。謂餘五因所簡別故。此能作因雖標總稱。即受別名也。
[0853b11] 從此第二。明俱有因。文分兩段。一正明俱有因。二明心隨轉。且初正明俱有者。論云。如是已說能作因相。第二俱有因相。云何。頌曰。
 俱有互為果  如大相所相
 心於心隨轉
[0853b17] 釋曰。俱有者。俱時而有也。互為果者。釋俱有因也。論云。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解云。俱有作用。俱有即因名俱有因。持業釋也。若果與因俱名為俱有。俱有之因。依主釋也 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者。指體也。此有三類。如大者。謂四大種。第一類也。此四大種。造果之時。互相假籍生所造色。故互相望為俱有因 相與所相者。第二類也。相者四法相也。此四法相。與所相法。更互為果。謂此能相相所相故。復因所相能相轉故。故互為果。名俱有因 心於心隨轉者。第三類也。謂心王與心隨轉法。亦更互為果。論云。是則俱有因。由互為果。遍攝有為法。如其所應。解云。結上三類也。如其所應者。謂有為法中有五。一四大[6]互相望。二相所相相望。三四相自互相望。四心與心隨轉相望。五隨轉自互相望 皆俱有因故。言如其所應[7]也。又論云。法與隨相非互為果。然法與隨相為俱有因。非隨相於法此中應辨。解云。此文是論主出有宗以互為果。釋俱有因有過也。法者。[8]所相法也。隨相者。小四相也。法不因小相相。法非小相果。小相因法轉。小相是法果故。言法與隨相。非互為果。然法與隨相為俱有因者。以隨相因法轉故也。[9]法與隨相為俱有因。非隨相於法者。以隨相不相所相法故。隨相望法非俱有因。既法與隨相。非互為果。而名俱有因。如何今以互為果義。釋俱有因。此中應辨者。勸釋通也。
[0853c18] 從此第二。明隨轉。於中有二。一明隨轉體。二明隨轉義。且初明隨轉體者。論云。何[10]等名為心隨轉法。頌曰。
 心所二律儀  彼[11]及心諸相
 是心隨轉法
[0853c23] 釋曰。前兩句辨體。第三句結成。言心所者。謂四十六心所是也。言二律儀者謂靜慮無漏。二種律儀 此二律儀。入定則有。出定則無。名心隨轉。彼及心諸相者。彼謂彼前心所。及二律儀。及心者謂心王也。取彼法上生等四相。及心王上生等四相。名[12]為諸相。故諸相字通彼及心王上相也。此等諸法名心隨轉如上三類。一心所。二定道律儀。三諸相 是隨轉法也。
[0854a03] 從此第二。釋隨轉義。論云。如何此法名心隨轉。頌曰。
 由時果善等
[0854a06] 釋曰。由時者。時有四種。一生。二住。三滅。四墮一世 生在未來。住滅現[1]在。若未來法。未至生相。及過去法。三相不攝故。生住滅外別說墮一世。此四[2]相不同。總是時攝 謂前隨轉。與此心王。同一生。同一住。同一滅。同墮一世。故名隨轉。由果等者。果謂一果。等取一異熟及一等流。謂前隨轉與心同得一果。同感一異熟。同得一等流。名心隨轉。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離繫果。故異熟等流外。別說一果也。然士用果。總有四種。一俱生士用。此復有二。一俱有相應因。展轉士用果。二及餘同時。造作得者。二無間士用。此復有二。一等無間緣。所引起者。二及餘次。造作得者。三隔越士用果。此復有二。一異熟果。二如農夫春種秋收。隔越士用果。四不生士用果。謂是擇滅。體不生也 此一果言。於俱生士用中。唯取同時造作得者。於無間中。除同性[]法無間。以同性無間等流攝故。取餘異[3]熟性無間果也。於隔越中。除異熟果。以三果中異熟攝故。取餘隔越。遠士用果。及取第四不生士用。故一果言。唯攝士用及離繫果。由善等者。等取不善無記。謂此隨轉與心。同善不善。及無記性。名心隨轉 論云應知此中前一後一。顯俱顯共。其義不同。解云。前時言一。顯俱一時也。後果言一。顯共一果也 由此十因。名心隨轉。謂時四種。果等三種。善等三種。是十因也。論云。此中心王極少。由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謂十大地法。彼四十本相。心八本相。隨相。名五十八法。五十八中。除心四隨相。餘五十四。為心俱有因。解云。五十八者。謂受等十大地法。此十法上。各有四大相。成四十。足前成五十。心王上四。本相四。隨相為八。足前成五十八也 心王與此五十八法。為俱有因。五十八法。為士用果。此五十八中。[4]除心王上四小相。餘五十四法。與心王為俱有因。心王為士用果。謂心不由隨相相。然隨相依心而得轉故。隨相望心但為果不為因也 有八對法是俱有法非俱有因。故論云。[5]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此標也)。謂諸隨相。各於本法(此第一對謂小相。不相本法。雖與本法。俱有非俱有因[]也)。此諸隨相。各互相[6]望(解云。此第二對。謂隨相。唯相本相。非互相生。展轉相望。不同一果等。故雖俱有。非俱有因也)。隨心轉法。隨相於心(解云。是第三對。隨心轉法上。四小相望心王。非一果等。非俱有因也)。此諸隨相。展轉相對([7]是第四對。隨心轉法上。隨相自互相望。非互為果。理非因也)。一切俱生。有對造色。展轉相對。(解云。是第五對。如色聲等。是有對造色也。雖然俱有。非同一果等。非俱有因耳也)。少分俱生。無對造色。展轉相對([8]解云。是第六對無對色者。謂別解脫戒無表也。七支無表。雖俱[9]時有。由展轉相望。非一果等。非俱有因也。簡定 道二無對色。言少分也)一切俱生造色大種。展轉相對(解云。是第七對。造色者所造也。大種者能造也。能造所造 展轉相望。非一果等。非俱有因。[10]也)。一切俱生。得與所得。展轉相對(解云。是第八對。然法俱得。與所得法。雖俱時有。此得或前。或後。或俱生。故以不定故。非俱有因也)
[0854c04] 從此第三。明同類因。論云。如是已說俱有因相。第三同類因相。云何。頌曰。
 同類因相似  自部地前生
 道展轉九地  唯等勝為果
 加行生亦然  聞思所成等
[0854c09] 釋曰。同類因相似者。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言展轉者。如色蘊與色為因。與餘四蘊為因。餘四蘊等。望色等皆得名為因也)。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五蘊相望應知亦爾。言亦爾者。同前善五蘊。亦展轉為因也。自部地前生者。言自部者。於相似中。唯取自部。為同類因。非一切相似皆同類因也。部謂五部。即見苦所斷乃至修所斷 此中見苦。唯與見苦所斷為同類因乃至修所斷。唯與修所斷為同類因。言自地者。簡自部中他地也。於自部中。唯取自地。為同類因非他地也。地謂九地。謂欲界四禪四無色也。如欲界見苦。唯與欲界為同類因。乃至有頂。唯與有頂。為同類因。以有漏法部繫皆定。異地相望皆無因義也。前生者。於自地中。唯取前生為同類因。過去望現未名前生。現在望未來名前生。故前生字唯通過現。若過去世。與現未為同類因。若現在世。與未來為同類因也。道展轉九地者。前言自地。依有漏說 若無漏道九地相望。皆互為同類因。言九地者。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三無色也。依此九地。起無漏道。一一皆與九地為因。依未至地。起無漏道。能與九地道諦為因。乃至無所有處。起無漏道。亦與九地。為同類因。論云。此於諸地。皆如客住。不墮界攝。非諸地愛攝為已有。是故九地道。雖不同而展轉為因。由同類故。解云。無漏非界繫。雖起於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愛攝。故墮界攝。若無漏法。非九地愛攝為已有。故無漏道。不墮界攝也 唯等勝為果者。簡差別也。然唯得與等勝為因。非為劣因。為無漏道[1]謂加行生故。豈設勤勞。劣法為果。故與等勝為同類因。且如已生苦法智忍。還與未來苦法智忍。為同類因。是為等因 若苦法忍。與苦法智乃至無生智。為同類因。是名為勝 智勝忍故。廣說乃至諸無生智。唯與等類為同類因。更無有法勝無生智故。又諸已生見道修道。及無學道。隨其次第。與三二一。為同類因。解云。見道與三為因。見修無學也。修道與二為因。除見道也。無學道與一為因。除見修道也。又於此中。諸鈍根道。與鈍及利。為同類因。諸利根道為利道為因。如隨信行。及信勝解。時解脫道。隨其次第。與六四二。為同類因。解云。見道二聖。一鈍。二利。鈍謂隨信行。利謂隨法行 修道有二聖。一鈍。二利。鈍謂信勝解。利謂見至。無學道有二聖。一鈍。二利。鈍謂時解脫。利謂不時解脫。此約三道。總有六聖。今隨信行與六為因。信勝解。與四為因。除見道二聖也。時解脫道。與二為因。除見修四聖也。若隨法行。及見至不時解脫道。隨其次第。與三二一為同類因。解云。隨法行。與三為因。謂隨法。見至。不時也。見至。與二為因。除隨法也。不時與一為因。除隨法及見至也。論云。諸上地道。為下地因。云何名為或等或勝。解云。此難九地道互為[2]因。上地勝。下地劣。與下為因。是則與劣為因。非等勝也。論云。由因增長。及由根故。謂見道等。下下品等。後後位中。因轉增長。解云。答前難也。不由地有上下。令道等有勝劣。雖依下地。望上地道。有二種因。得名為勝。一由因增長。第二及由根故。由因增長者。謂見道等下。釋因增長也。等取修道。及無學道。後後位中。因轉增勝。謂修無學道。在見道後。無學道在修道後。名為後後。又見道等。各有下下品等九品道也。此九品等位。後後位中。因亦轉勝。如上地起見道。與下地修道等為因。及上地下下品等。道與下地上中品等道。為因。以後後位因增長也。第二由根者。上地鈍根道。與下地利根道為因。論文不釋根者。謂易解故。又論云。雖一相續無容可得隨信隨法二道現起。而已生者為未來因。解云。此文釋伏難。伏難意者。難前及由根故。如一身中。已起鈍根隨信行道。不可更起利根隨法行道如何可說上地鈍根道。與下地利根道為因。故言雖一相續身無容二道起。而上地已起。隨信行道。與下地未來。隨法行為因。理無妨矣 加行生亦然者。此明有漏加行生法。同前無漏。唯與等勝。為同類因。故言亦然 聞思所成等者。正明加行善體也。謂聞思所成等[3]者。等取修所成。因聞思修。所[4]成功德。名彼所成。此之三慧。加功用行。方得發生。名加行善。聞所成法。與聞所成慧。為同類因。是名為等。聞所成法。與思修慧。為同類因。是名為勝。思與思修為同類因。除聞所成以聞劣故。修唯與修。為同類因。除聞思二。以二劣故 欲界無修。是散地故。上二界無思。舉心思時。便入定故。無色無聞無耳根故。論文約三界明因。讀可解也 此加行善束成九品。若下下品。為九品因。下中品。與八為因。乃至上上品。唯與上上品為因。除前劣故。生得善法。九品相望。展轉為因。染污亦然。謂生得善。或從下品。生中上品。或從上品生中下品。容一一後皆現前故。故得九品展轉為因。染污亦爾者。准生得說也。無覆無記。總有四種。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變化心。俱隨其次第。與四三二一為因。解云。後勝前故[5]也。
[0855c22] 從此第四。明相應因。論云。如是已說同類因相。第四相應因相云何。頌曰。
 相應因決定  心心所同依
[0855c25] 釋曰。相應因者。心心所法。要須同依。方名相應。故言決定。謂同依言。即顯必同所依。同所緣。同行相。同時。同事。五義具足。名為相應。論云。此中同言顯所依一。謂若眼識。用此剎那眼根為依。相應受等。亦即用此眼根為依。乃至意識。及相應法。同依意根。應知亦爾。解云。心與心所。所依不異。名為一也。
[0856a04] 從此第五。明遍行因。論云。如是已說相應因相。第五遍行因相云何。頌曰。
 遍行謂前遍  為同地染因
[0856a07] 釋曰。遍行者。謂十一遍使。及相應俱有法也。十一遍使者。謂苦諦有七。五見。疑。無明也。集諦有四。邪見。見取。疑。無明也。此等諸法遍與五部染法[1]為因。名為遍行。遍行即因。持業釋也。謂前遍者。唯取前生。遍行諸法為因。此之前生。簡未來世。唯通過現。為同地者。不與異地染法為因也。論云。此與染法為通因故。同類因外[2]更別建立。[3]亦為餘部此與染法。為通[4]因故。由此勢力。餘部染法。及彼眷屬。亦生長故。解云。為遍行因。取五部果。名為通因。若同類因。唯自部果。非通因也。言眷屬者。謂與煩惱。相應俱有法也。
[0856a20] [5]為此第六。明異熟因者。論云。如是已說遍行因相。第六異熟因相云何。頌曰。
 異熟因不善  及善唯有漏
[0856a23] 釋曰。唯諸不善及善有漏。是異熟因。異熟法故。問何緣無記。不招異熟 答由力劣故。如朽敗種 問何緣無漏。不招異熟。答無愛潤故。如貞實種無水潤[[泛-之+(犮-乂+又)]【甲】">6][泛-之+(犮-乂+又)]" v150="沃" ver="150 a10 ">沃。又非繫地。如何能招繫地異熟。餘法具二。是故能招。如貞實種。水所沃潤。言異熟者。依薩婆多[7]宗。因是善惡。果是無記。異類而熟。名為異熟。俱有等四。因。唯同類熟 謂因與果。俱性同故 能作一因。兼同異熟 謂有同性果。有異性果。故 今異熟因。唯異類熟。故唯此一名異熟因。
[0856b05] 從此大文。第三明世攝。頌曰。
 遍行與同類  二世三世三
[0856b07] 釋曰。二世者。遍行同類。唯通過現二世也。三世三者。謂異熟相應俱有三因。通三世也。[8]頌既不說能作因所居。義准應知。道三世非世。非世者無為也。
[0856b11] 從此大文第二。明因得果。於中有四。一總標果體。二對因配果。三別顯果相。四因取與時 且初第一。總標果體者。論云。已說六因相別世定。何等為果。對彼成因。頌曰。
 果有為離繫  無為無因果
[0856b16] 釋曰。上句出體。下句釋妨 果有為離繫者。釋體也。果有二種。一者有為。謂士用。增上。等流。異熟。此為六因。所引生故。名之為果。二者離繫。擇滅為體。由道所證。擇滅名果 道為證因。非為生因。故此證因非六因攝 無為無因果者。釋疑也。論云。若爾無為。許是果故。則應有因。要對彼因。乃可得說此為果故。又此無為。許是因故。則應有果。要對彼果。乃可得說此為因故。解云。無為是離繫果。應名有因。無為是能作因。應名有果也。為遣此疑。故有斯頌。無為無因者。無六因故。謂無為法。體雖是果。是所證果。非是六因所引生果。故名無因。無為無果者。無五果故。謂無為法。於生不障。立能作因。非能證故。無離繫果。無取與用。無有為果。是故擇滅。是因無果。是果無因。餘二無為。是因非果。故三無為。皆無因果。舊譯無為非因果者。此翻謬矣。無為是能作因。不可言非因。無為是離繫果。不可言非果。非即非其自體。無即乃是無他。故得言無。不可言非也。論云。何緣不許諸無間道。與離繫果。為能作因(難合有因)。於生不障。立能作因。無為無生。道何所作(答前難也)。若爾誰果。果義如何(解云。此有兩句問。一道既非因。未知誰果。二無因是果。果義如何[]也)。謂是道果。道力得故(言道果者。答誰果也。道力得者。答果義也)。若爾道果。應唯是得。道於得有能。非擇滅故(解云。得者。離繫得也。由道引故 應有功能)不爾。於得於擇滅中。道之功能有差別(答也)。云何於得。道有功能(徵也)。謂能生故(答也)得是有為。道能生故 云何於滅道有功能(徵也)。謂能證故(答由道證擇滅也)。由此理故。道雖非滅因。而可得說擇滅。為道果(結成也)
[0856c19] 從此第二。[9]明對因配果。論云。總說已竟。於諸果中。應說何果何因所得。頌曰。
 後因果異熟  前因增上果
 同類遍等流  俱相應士用
[0856c23] 釋曰。後因者。謂異熟因。於六因中。最後說故。初異熟果。此因所得 言前因者。謂能作因。於六因中。最初說故。後增上果。此因所得。由能作因有增上力所引得果。名為增上。增上之果。依主釋也。謂能作因。於法不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勝力。如十處界於五識身。諸有情業。於器世間。言十處者。五根五境。親生五識也。又耳等根。對於眼識生等。亦有展轉增上生力。聞已便生欣見欲故。謂因耳聞。便欣見色。遂發眼識是則耳根。有增上力。能生眼識也 同類遍等流者。此二種因。得等流果 俱相應士用者。俱有相應。得士用果 言士用果者。因有作用。如世士夫。營農等用。因名士用。果從因生。名士用果。士用之果。依主釋也。如世間說鴉足藥艸。醉象將軍。藥艸似鴉足。名鴉足也。將軍破賊。如醉象。名醉象也。從譬為名。士用亦爾。論云。為唯此二。有士用果為餘亦有(問也) 有說餘因亦有此果。唯除異熟。由士用果。與因俱生。或無間生。異熟不爾(此師立俱生無間。二士用果故除異熟[]也)有餘師說。此異熟因。亦有隔越遠士用果。譬如農夫。所(此師更立隔越士用果。故通[1]異熟。春種秋收。隔越士用也)
[0857a17] 從此第三。明果相。論云。異熟等果。其相云何。頌曰。
 異熟無記法  有情有記生
 等流似自因  離繫由慧盡
 若因彼力生  是果名士用
 除前有為法  有為增上果
[0857a23] 釋曰。異熟無記法者。唯於無覆無記。有異熟果。言有情者。謂異熟果。不通非情也。有記生者。謂異熟果。善惡業感。名有記生。既異熟果。唯有記生。明知不通等流長養。以等流果及所長養通三性生。故不通也。此上是異熟果相 等流似自因者。謂等流果。皆似自因。謂似同類遍行因故 離繫由慧盡者。盡者滅也。慧者擇也。謂此擇滅離繫所顯。故將擇滅釋離繫果。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者。若法因彼勢力所生。名士用果。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無漏定生。及因清淨靜慮心力。生變化無記心。此等名士用果。擇滅名不生士用果。謂因道力。證得亦[2]得士用果名。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者。有為法生。餘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增上果唯有為法 除前者。謂前已生。有為諸法。非增上果。謂[3]果望因。或俱或後。必無果前因後。故言除前也。重言有為者。是除前外諸餘有為。此餘有為。或與因俱。或在因後。名增上果。論云。言增上果者。顯依主釋也。增上之果。問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對作者。增上果稱。通對此餘。如匠所成對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對餘非匠。唯增上果。解云。謂匠造屋。屋對匠人。是士用果。亦增上果。屋對非匠。唯增上果。以非匠不造屋。屋望非匠非士用果也。
[0857b21] 從此第四。明因取與[]果。論云。於上所說。六種因中。何位[4]何因。取果與果。頌曰。
 五取果唯現  二與果亦然
 過現與二因  一與唯過去
[0857b25] 釋曰。五取果唯現者。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於現在。定非過去。彼已取故。亦非未來。彼無[5]因故 二與果亦然者。謂相應俱有二因。與果唯於現在。同前五因。故云亦然。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時。亦與果故 過現與二因者。謂同類遍行。二因與果。通過現世 現在世與果者。謂此二因。有等流果無間生故 過去與果者。謂有隔念等流果也 一與唯過去者。一謂異熟因。此異熟因。唯過去與果。謂異熟果。不與因俱。及無間生故。此因與果。唯過去世問取果與果。其義如何。答能為彼種。故名取果。種者因義。現在為因。能取後果。故取果用。唯於現在。正與彼力。故名與果。謂果將生。因與力用。令入現在。故名與果。故取與用唯目因也。論云。善同類因。有時取果。而非與果。應作四句 第一句者。謂斷善根時。最後所捨得。解云。最後善得住現在世。已成因義。故[6]名取果。無後善得果。至生相故。此現在因。不名與果。[]也 第二句者。謂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解云。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者。謂得過去最後。所捨善得。此過去善得。名為與果。謂善得所引果。今時至生相故也。不名取果者。由已取故[]也。應言爾時。續者前得。解云。論主恐人不解前文所得得言。謂將通取過去諸得故。今解云。應說爾時續者。前得前得。是前最後。所捨善得也 第三句者。謂不斷善根。於所餘諸位。解云。於一身中有所餘諸善心位。能為因故。名為取果。有果生故。得名與果[]也 第四句者。謂除前相。解云。除前三句相。所餘未來善等。皆非取與也。
[0857c28] 從此第三。明法從因生。論云。說因果已。復應思擇。此中何法。幾因所生(問也)。法略有四。謂染污法。異熟生法。初無漏法。三所餘(總標諸法也)。餘法者何(別問三所餘法也)。謂餘異熟。餘無記法。除初無漏。諸餘善法(餘無記者。謂工巧等。三無記也。餘善法者。除苦法忍。外諸餘無漏。及一切有漏善。此等是前三法外。名三所餘也)。如是四法云何。頌曰。
 染污異熟生  餘初聖如次
 除異熟遍二  及同類餘生
 此謂心心所  餘及除相應
[0858a09] 釋曰。染污異熟生餘初聖者。標四法也 如次者。言此四法除因門中。於下兩句。如次除之。除異熟遍二者。此除一字四度言之。除異熟者 初句染污法。除異熟因。餘五因生 第二除遍者。謂初句異熟生法。除遍行因。餘五因生 第三除二者。謂前第二句。三所餘法。除前異熟遍行二因。從餘四因生 第四及同類[1]餘生者。謂第二句。初無漏聖。非但除異熟遍行二因。及除同類因。從餘三因生。故頌除字。及餘生兩字。四度言也。此謂心心所者。此前所辨四法從因生者。唯是心心所法也。餘及除相應者。此明色及不相應四法也。餘謂色法。及不相應。是心心所外故。名為餘故。餘一字含此二法。謂色不相應也。此二法中各有四法。謂餘染污等。且染污色。惡律儀是也。異熟色者。眼等五根是也。三所餘色者。除初聖外所餘無漏戒。及定[2]共戒等。一切善色。兼工巧威儀。通果色也。初無漏色者。謂苦法忍上。道共戒也。不相應中。染污等四。思之可解。及除相應者。謂色不相應四法。如心心所。所除因外兼除相應。故言及也。且色及不相應染污法。除異熟因。及除相應[3]因。餘四因生。若色及不相應。異熟生法。除遍行因。及除相應[]因。餘四因生。若色及不相應。三所餘法。除異熟遍行二因。及除相應。餘三因生。若色及不相應。初無漏法。除異熟遍行同類三因。及除相應。餘二因生。一因生法。決定無有 此頌甚巧。應善思之。已上不同。總是第一。明因已竟。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七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58b15] 從此大文第二。明[7]四緣。於中分二。一明四緣。二別解等無間。初就明四緣中。[8]文復分三。一明四緣體。二明緣中作用。三明法從緣生。且第一明緣體者。論云。廣說因已。緣復云何。頌曰。
 說有四種緣  因緣五因性
 等無間非後  心心所已生
 所緣一切法  增上即能作
[0858b23] 釋曰。說有四種緣者。說謂契經中。說有四緣性。謂因緣性。等無間緣性。所緣緣性。增上緣性 言因緣者。因即是緣。持業釋也 等無間者。前後心心所。體各一故。名之為等。如心心所中。受體是一。餘想等亦爾。故論云。謂無少受無間生多。或復從多無間生少。想等[9]亦爾。於自類中。無非等義 又解。前心心所齊等。與後心心所為緣。非是前受生後受。前想生後想。自類中等也 又解後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為緣 故此等字。通緣及果 言無間者。前心心所。生後心心所。中間無有餘心間隔。名為無間。故此無間。通緣及果。或等無間即緣。是持業釋也。或等無間之緣。是依主釋 所緣緣者。謂所緣境為緣。能牽生心心所法。所緣即緣。持業釋也 增上緣者。增上即緣。是持業釋也。因緣五因性者。出因緣體。於六因中。除能作因。所餘五因。是因緣性。等無間非後心心所已生者非後者。謂阿羅漢。臨入涅槃。最後心心所。名之為後。此後心心所。非等無間緣。除後心外。諸餘已生。心心所法。皆是等無間緣。論云。此緣生法。等而無間。依是義立等無間緣(解云。法者。此果法。此果法。與緣等也)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無間緣。不等生故。謂欲界色。或無間生欲界色界。二無表色(解云。謂受戒者。從第三羯磨。便入色界定。即欲界別解脫無表。與色界定共無表色。俱時生耳)。或無間生欲界無漏。二無表色(解云。謂第三羯磨。[10]便入色界無漏定即欲界無表。與道共無表。俱時生耳)。由諸色法。雜亂現前。等無間緣。生無雜亂。故色不立等無間緣。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於一身中。一長養色。[11]相續不斷。[12]從此後復有第二長養色生。不相違害。故不可立等無間緣。大德復言。以諸色法無間生起。或少或多[13]故。謂或有時。從多生少。如燒稻稗大聚為灰。或時復有從少生多。如細種生諾瞿陀樹。[14]根莖枝葉。漸次增榮。聳幹垂條。多所蔭映(解云。大德謂法救也。諾瞿陀樹子。甚少而生大樹。蔭得五百乘車也)。所緣一切法者。謂一切法。與心心所。為所緣也。心心所法。其性羸劣。執境方生。猶如羸人非杖不起。故一切法識所攀附。名為所緣。此所緣境。有別體性。是心心所。發生緣故。名所緣緣。增上即能作者。謂增上緣性。即能作因。以即能作因為增上緣。故此緣體廣。名增上緣。一切皆是增上緣故。問既一切法。皆所緣緣。此增上緣。何獨體廣。答論有兩釋 第一解云。俱有諸法。未嘗為所緣。然為增上故。唯此體廣。解云。如無我觀。[1]亦觀一切法。於第一念。不見俱有故。俱有諸法。未嘗為所緣。然此俱有法。為增上緣故。增上體廣也 第二解云。或所作廣。名增上緣。以一切法各除自性。與一切有為。為增上緣故。
[0859a16] 從此第二。明緣作用。此言作用。是與果用。論云。如是諸緣。於何位法。而興作用。頌曰。
 二因於正滅  三因於正生
 餘二緣相違  而興於作用
[0859a20] 釋曰。前兩句明因緣。第三句明二緣。第四句結用。通前三句也。二因於正滅者。謂相應俱有二因。於正滅時。而興作用。言正滅者。謂現在世。以此滅相居現在。故名正滅時。此言作用。是與果用。由此二因令俱生果。有作用故 三因於正生者。謂同類遍行異熟三因。於正生位。而興作用。言正生者。謂未來法。居生相位。生現前故。名正生時 由此三因。所引果法。至生相位。興與果用。此上兩句。明因緣竟 餘二緣相違者。謂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此之二緣。興與果用。與上相違。等無間緣。於正生位。而興作用。與前二因於正滅位。是相違也。以等無間。果法生時。開避路故。與其處也 若所緣緣。於正滅位。而興作用。與前三因。於正生位。是相違也。謂所緣緣。能緣滅位。方興作用。由心心所。要現在時。方取境故 頌中不言增上緣者。以增上緣於一切法。皆無障住。隨無障位。或於正生。或於正滅。興與果用。皆不遮也。
[0859b11] 從此第三。明法從緣生。於中有二。一總明諸法。二隨難別解 且初總明諸法者。論云。已說諸緣及興作用。應言何法。由幾緣生。頌曰。
 心心所由四  二定但由三
 餘由二緣生  非天次等故
[0859b17] 釋曰。前三句。辨緣生法。第四一句。遮外道宗。心心所由四者。謂心心所由四緣生。此中因緣。謂五因性。等無間緣者。謂心心所。必須前念等無間緣。引發生故。所緣緣者。緣境起故。增上緣者。除自性外餘一切法。皆不障故 二定但由三者。謂無想滅盡二定。由三緣生。非能緣故。除所緣緣。由因緣者。謂由二因。一俱有因。謂二定上生等四相。二同類因。謂前已生同地善法 若無想定。無想天中。一切善法。是同地也。若滅盡定。有頂天中。一切善法。是同地也 等無間緣者。謂入二定。前心心所法。為等無間緣。引生二定也 增上緣者。謂如前說。論云。如是二定心等引生。礙心等起。故與心等。但為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解云。心等。等取心所也。餘可知也)餘由二緣生者。餘謂色法。及不相應。此二類法。由因緣增[2]上二[3]緣所生。非能緣故。除所緣緣。非心等引生。無等無間緣 非天次等故者。正破外道。此有兩意。一正非。二立理。且正非者。非天等也。立理者。次等也。如塗灰外道。執大自在。天能生世間。勝論外道。執我能生世間。數論外道。執勝性。謂薩埵等三。能生一切法。我佛法中。唯有因緣。能生諸法。故言非天 等等取我勝性等也。次等者。次謂次第。等等取無義利及違諸世間。立此三[4]種理。破外道也。次第理者。論云。[5]謂諸世間。若自在等。一因生起。則應一切俱時而生。非次第起。現見諸法[6]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無義利者。論云。又自在等。作大功力。生諸世間。得何義利。又自在等。生地獄[7]等無量苦具。逼害有情。為見如斯。發生自喜。咄哉何用此自在為。依彼頌言。誠為善說。由險利能燒。可畏恒逼害。樂食血肉髓。故名魯達羅。解云。塗灰外道。說自在天有三身。法身遍充法界。報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摩醯首羅也。化身隨形六道。此頌說化身也 有三阿修羅。將三國土。飛行虛空。向自在天上過。自在天見。以火箭射之。一時俱盡。此即火[8]前險利。燒三國土也。以龍貫人髑髏。繫於頭頸。殺象取皮。塗血反被。此是可畏。恒逼害有情也 樂食血肉髓者。顯所食也。魯達羅者。此云暴惡。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號。第三違世間者。論云。又若信受一切世間。唯自在天。一因所起。則為非撥現見世間。所餘因緣人功等事。我勝性等。如自在天。應廣徵遣故。[1]有一法唯一因生。
[0860a06] 從此第二。隨難別解。論云。前言餘法。由二緣生。於中云何。大種所造。自他相望。互為因緣。頌曰。
 大為大二因  為所造五種
 造為造三種  為大唯一因
[0860a11] 釋曰。大為大二因者。大種望大種。但為俱有同類二因。非心所故。無相應因。同無記性故。無異熟因 非是染故。無遍行因 為所造五種者。初句大字。流至此中。應言大為所造五種也。[2]謂四大種望所造色。能為五因。一生。二依。三立。四持。五養。此之五因。於前六因。能作因攝。此四大種。生所造色。名為生因。造色生已。隨[3]逐大種。如依師等。說為依因。大種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畫。說為立因。令所造色相續不斷。說為持因。增長因故。說為養因。如是則顯大與所造。為起變持[4]任長因性故。為起者。是生因也。為變者。是依因也。為持者。是立因也。為[]任者。是持因也。為長者。是養因也 造為造三種者。所造望所造。但為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俱有因者。謂隨心轉。身語二業。七支無表。展轉為因 同類因者。一切前生。於後同類。皆能為因。異熟因者。謂身語業。能招眼等。此即因果。俱所造也 為大唯一因者。前句造字。流至此中。應言造為大。唯一因也。謂所造色。望四大種。但為一因。謂異熟因。由身語二業。能招異熟大種果故。
[0860b05] 從此大文第二。別明等無間。於中有二。一明諸心相生。二明得心多少。就明諸心相生中。[5]有二。一明十二心。二明二十心。復就明十二心中。一列十二心。二正辨相生。且初列十二心者。論先問[6]云。前已總說諸心心所。前能為後等無間緣。未決定說何心無間。有幾心生。復從幾心有何心起。今當定說(結前問起)。謂且略說。有十二心(答也)。云何十二心(問也)。頌曰。
 欲界有四心  善惡覆無覆
 色無色除惡  無漏有二心
[0860b16] 釋曰。且於欲界有四種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無色界各有三心。謂除不善。餘如上說。如是十種。說有漏心。若無漏心。唯有二種。謂學無學。合成十二。
[0860b20] 從此第二。正辨相生。論云。此十二心。互相生者。頌曰。
 欲界善生九  此復從八生
 染從十生四  餘從五生七
 色善生十一  此復從九生
 有覆從八生  此復生於六
 無覆從三生  此復能生六
 無色善生九  此復從六生
 有覆生從七  無覆如色辨
 學從四生五  餘從五生四
[0860c01] 釋曰。欲界善生九者。謂從欲界善心。無間容生九心。謂自界四[7]心色界二[]心。無色一心。無漏二心。故成九也 色界二心者。謂善染污也。從欲界[8]心。入色界定生彼善心。又從欲界善心中死。往生色界。生彼染心。續生心中。必染污故。故論云。於入定時及續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無色界一心者。謂從欲界善心中死。生無色界。生彼染心。續生心中。必染污故。欲界不生無色善[]心者。以極遠故。無色於欲界。四遠故遠。一所依遠。二行相遠。三所緣遠。四對治遠。所依遠者。無色界心。不與欲界心為所依故 行相遠者。無色界心。唯於第四禪。作苦障行相。必無緣欲作苦等行相故 所緣遠者。不緣欲故 對治遠者。未離欲界貪。必無能起無色界定。能為欲界惡戒等法。厭壞及斷二對治故。無漏二心者。謂從欲果加行善心入學無學觀也 此復從八生者。此欲界加行善心。復從八心生。謂自界四。色界二心。無漏二心。故成[9]八也 色界二心者。一色界善心。生欲界善。謂從定出起欲界善心。二色界染心。生欲界善。謂入定者。作如是願。我寧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由此願故。彼染污定。所逼惱時。從彼染污定。生於下[10]地善。為防退故。是則色染生欲界善也 無漏二心者。從學無學觀出入欲界善心時 染從十生四者。染謂二染。不善有覆此二染心。從十心生。能生四心。從十生者。謂十二中。除學無學。謂自界四。色界三心。無色三心。此十心中。皆容命終生欲界染。故論云。於續生位。三界諸心皆可無間生欲界染心故能生四心者。謂自界四 餘無生理。謂欲界染心。不生上定及往彼界。故無生界理 餘從五生七者。餘謂欲界無覆無記 此無記心。善等心外名之為餘。從五心生。能生七心。從五生者。謂自界四。及色界善。謂欲界通果無記。從色界善定生故。能生七心者。謂自界四。及色界二。無色界一。故成七也。色界二心者。一生彼善。謂通果無記。還生彼定。以通果心唯與定心相出入故。二生彼染。謂異熟。威儀。無記心中。命終。生彼染心。續生位也。無色界一心者。謂欲界無記心命終。約續生位生無色染[]心 色善生十一者。色[1]善謂色界善心無間。容生十一心。於十二[]心中。唯除無[2]色無覆無記心。[3]以無色界唯有異熟生無記心。夫異熟心。不許異地起。故不生也 能生無色染心者。據命終說。此復從九生者。此色界善心。復從九心生。謂於十二[]心中。唯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無色。無覆無記。所以可知。有覆從八生者。謂色界有覆心。從八心生。於十二心中。除欲二染及學無學 此復生於六者。此色界有覆心。復能生六心。謂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無記。生欲善者。從染污定。生欲善也 生欲不善有覆者。從色界染心命終。於續生位生欲二染也 無覆從三生者。謂色界無覆無記。從三心生。謂自界三。餘無生理 此復能生六者。此色無覆心。復能生六心。謂自界三。欲界二染。無色一染。約續生位。思而可知。無色善生九者。謂無色善心。能生九心。言九心者。於十二心中。除欲界二善及無覆。除色界一所謂無覆 此復從六生者。此無色善心。復從六心生。謂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學無學 有覆生從七者。無色有覆。能生七心。亦從七心。生生[4]七心者。謂自界三。及色界二。生彼善染心。並欲界二不善有覆 即此亦從七。無間起。謂除欲色染。及學無學心 無覆如色辨者。無色無覆。如色界辨。從三心生。能生六心。從三[]心生者。謂自界三。能生六[]心者。謂自界三。及色界染。兼欲界二。不善有覆 學從四生五者。謂有學心。從四心生。能生五心。從四心生者。謂三界善。及與學心。能生五者。於前四上。加無學一 餘從五生四者。餘謂無學心。此無學心。從五心生。能生四心。從五生者。謂三界善學無學心。能生四者。於前五上。唯除學心。
[0861b21] 從此第二。明二十心相生。論云。說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成二十心。頌曰。
 十二為二十  謂三界善心
 分加行生得  欲無覆分四
 異熟威儀路  工巧處通果
 色界除工巧  餘數如前說
[0861b27] 釋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種。謂加行得。生得別故。欲界無覆。分為四心。一異熟生。二威儀路。三工巧處。四通果心 色界無覆。分為三種。除工巧處。上界都無造作種種工巧事故。於無色界。無覆唯一。謂異熟生。故前無覆。合成八種。如是十二。為二十心。謂欲界八。二善。二染。四無記心也。色界六種。前八心上。除不善工巧二也。無色界四。於前六上。更除威儀通果二心也。兼學無學。故成二十 威儀路心者。行住坐臥。名為威儀[5]路。此用色香味觸為體。此之威儀心所緣故。名之為路。威儀即路。名威儀路。緣威儀路。心名威儀路心。威儀路之心依主釋也 此威儀路心。總有三種。一起威儀路心。唯是意識。二緣威儀路心。通眼等四識。除耳識也。及取意識。三似威儀路心。即通六識。如汎爾緣外色聲等心。名似威儀路也。二工巧處心者。工巧處有二。一身工巧。謂刻鏤等。二語工巧。謂歌詠等。若身工巧。以四境為體。以身工巧起時。不離四境故。若語工巧。以五境為體。以語起時不離五境故。此二工巧。心所緣故。名之為處。工巧即處。名工巧處。工巧處之心。名工巧處心。依主釋也。此工巧心。略有三種。一起工巧心。唯在意識。二緣工巧心。通五識及意識。三似工巧心。亦通六識。通果心者。謂能變化心。及天眼耳通果。此能變化心。緣色等四境。謂化四境故。亦緣於聲。有發語通果心故。論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威儀路。工巧處。加行。亦通四識五識(解云。此言加行者。是緣威儀等心也) 有餘師說。有威儀路。及工巧處。所引意識。能具足緣十二處境。解云。此師據似威儀路心說也。
[0862a03] 從此大文第二。明得心多少。論云。於前所說十二心中。何心現前。幾心可得。頌曰。
 三界染心中  得六六二種
 色善三學四  餘皆自可得
[0862a07] 釋曰。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種者。此明染心。得[]心多少。欲界染心得六心。色界染心亦得六心。無色界染心。唯得二心 且欲界染心得六心者。謂欲染心。正現前位。容得六心。謂欲界三。善惡有覆也。色無色界各一心。有覆無記也。兼學心成六也。且第一得欲善心者。論云。由疑續善。及界退還。欲界善心。爾時名得。解云。由疑續善。謂疑心。發生正見。能續善根也。疑是染心。此即染心生欲界善也。界退還者。謂從上界退還來生欲界染心也。於欲界續生。必是染心。正起染時。欲界善心。此時亦得起法前得得之也 得欲不善有覆及色有覆心者。論云。由起惑退。及界退還。得欲二心。不善有覆。及得色界。一有覆心 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據離色界煩惱。後時起欲染退也。正起欲惑退染心時。欲界不善及有覆心。兼色界有覆心。此時總得也。界退還者。從無色界退還來生欲界。受生心中。得欲界二染。兼色界染心也。得無色有覆及學心者。論云。由起惑退。得無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學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阿羅漢果。起欲界惑。退正起欲染時。得無色有覆。及學心也) 色界染心正現前位得六心者。謂自界三。欲界無覆。無色有覆。及得學心。故成六也。且初得自界三欲界無覆者。論云。由界退還。得欲界一無覆無記[]心。及色界三。色界染心。亦由退得 解云。由界退還者。此據無色命終。來生色界。正起色界續生染時。自界三心。欲界一通果心。此時總得也。色界染心亦由退得者。此明色染非但由前界退還得。亦由起色界惑退得也 得無色有覆及學心者。論云。由起惑退。得無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學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據阿羅漢。起色界惑退故。得無色有覆。及與學心也)。無色界染心得二心者。論云無色染心。正現前位。十二心中。唯得二心。由起惑退。得彼染心。及得學心。故名得二(解云。由起惑退者。[1]此據阿羅漢。起無色惑退。正起染時。得自界染。及學心也)。色善三學四者。謂色界善心。現在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一謂得自界善。及欲色界。通果無記。成三心也。所以然者。由[2]昇進故。得彼三心。謂從欲界。入未至定。得色善心。此則從欲入色界。名[]昇進也。斷欲惑盡。第九解脫道入根本地。得欲色界。二通果心。此即從加行。入根本地。名[]昇進也 學四者。謂有學心。正現前位。容得四心[3]得有學心及得欲色[4]界二通果心無色善故成四也。[]得有學心者。[5]由初證入正性離生。於苦法忍位。得有學心也。[6]第二得欲色界二通果[]心者。謂由聖道離欲界染心。入根本地。得二界通果也。得無色善者。亦由聖道。離色界染。得無色善也。故論云。由初證入正性離生。及由聖道離欲色染(尋前文。即可解也)。餘皆自可得者。餘謂前說。染等心餘。即欲界善。三界無記。及無色善。無學心。故頌餘字。含此六心。然此六心。正現前位。唯可自得不成他也 論云。有餘於此總說。頌曰。
 慧者說染心  現起時得九
 善心中得六  無記唯無記
[0862c08] 釋曰。此是論主引雜心師頌。明得心多少也。彼說染心現起得九。此論說得染有十四心。謂欲界六。色界得六。無色界得二也。此論據染心重得。說十四心。彼論約單得。唯說九心。此論十四心中。有五心重得。謂色界染心。且兩度得。一欲界染時得。二色界染時得。雜心除一心也。無色界染心。及與學心。各三度得。謂三界染時。皆得也 雜心各除二。兼前一心。總除五也。故說得九。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善心中得六者。謂欲界無覆 色界善及無覆 無色界善。及學無學 []故成六心也。雜心據單得。唯說此六[]心。此論約重得。言得七心。謂色善三。學四名七心也。於此七中。除二心重 言二心者。謂欲色界。無覆。各兩度得。一色善時得。二學心時得。各除一心。取餘五心。兼無學一。故成六也 論云。為攝前義。復說頌言。由託生入定(一由託生者。是前界退還也。第二入定者。是前色善及學心也)。及離染退時(第三及離染者。是前離欲界染心也。第四退時者。是前由起惑退也)。續善位得心(第五續善位者。是前疑心續善也)非前所成故(明得義也。此言得者。今時成就。[7]名為得也)。此是論主。為攝前義。總為五門。勒[1]顯一頌。請細細尋焉。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八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63a09] 從此第三。明世間品。於中有二。一[5]者明有情世間。二者明器世間。就明有情世間中有[6]二。一總辨有情。二判聚差別 就總辨有情。復分三段。一明有情生。二明有情住。三明有情沒 就[7]初明有情生中。復分九種。一明三界。二明五趣。三明七識住。四明九有情居。五明四識住。六明四生。七明中有。八明緣起。九明四有。此下第一。明三界者。論云。已依三界。分別心等。今次應說。三界是何。各於其中。處別有幾。頌曰。

 地獄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獄洲異
 此上十七處  名色界於中
 三靜慮各三  第四靜慮八
 無色界無處  由生有四種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續
[0863a26] 釋曰。初一行明欲界。次一行明色界。後一行明無色界。初兩句者列五趣名。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義翻為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 言傍生者。以傍行故 言鬼者謂餘生中。[憙=喜【甲】">8]憙" ver="150 a10 ">盜他物。又復是[9]多。他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10]性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為鬼 言人者。多思慮故。名之為人 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復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 六欲天者。一四大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云時分。謂彼天中。時時多分。唱快樂哉。史多天。此云喜足。於五欲樂。生喜足心。五樂變化天。於五欲境。自變化故。六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 第三句名欲界者。結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 言二十者。明欲界中處有二十。由地獄洲異者。明二十所由也 於上五趣。由地獄異。及由洲異。故成二十。地獄有八。名地獄異。一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種斫刺磨擣。而彼暫遇涼風所吹。尋蘇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三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眾合。四號叫地獄。眾苦所逼。異類悲號。發怨叫聲。名為號叫。五大號叫地獄。劇苦所逼。發大哭聲。悲叫稱怨故。名為大號叫。六炎熱地獄。火隨身轉。炎熾周圍。熱苦難任故名炎熱。七極熱地獄。若內若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燒害。熱中極故。名為極熱。八無間地獄者。受苦無間。或無樂間苦。故名無間 言洲異者。有四大洲。一南贍部洲。此洲南邊。有贍部樹。今此洲名。或從林立[11]名。或從果為名。名贍部洲。二東勝身洲。身形勝故。或身勝贍部。名東勝身洲。三西牛貨洲。以牛為貨易。故名牛貨洲。四北俱盧洲。此云勝處。或云勝生。於四洲中。處最勝故。名為勝處。生最勝故。[12]名為勝生 地獄及洲。合成十二。並六欲天。傍生餓鬼。處成二十。若有情界。從自在天。至無間獄若器世間。乃至風輪。皆欲界攝。此上十七處者。標色界也。此欲界上。有十七處。名為色界。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者。列十七名也。謂三靜慮。處各有三。第四靜慮。處獨有八。合成十七處。器及有情。總名色界。第一靜慮。處有三者。一名梵眾天。大梵天王。所領眾故。二名梵輔天。衛侍梵王。為臣輔翼故。三名大梵天。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沒故。威德等勝。故名大梵。第二靜慮。有三天者。一少光天。於二禪內。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天。二無量光天。光明轉增。量難限。故名無量光天。三極光淨天。光明勝前。遍照自地。故名極光 第三靜慮。有三天者。一少淨天。意地樂受。故名為淨。於第三禪中。此淨最少。名為少淨。二無量淨天。此淨轉勝。量難限故。名無量淨天。三遍淨天。此淨周普。故名遍淨 第四靜慮。有八天者。一無雲天。此下空中。無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13]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名無雲。二福生天者。更有異生勝福。方可往生故。說名福生。三廣果天。於色界中。異生生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天。四無煩天。煩謂煩雜。於無煩中。此最初故。得無煩名。五無熱天。已得雜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六善現天。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位易彰。故名善現。七善見天。已得上勝雜修靜慮。離修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天。八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無有處能過於此[1]故名色究竟。此五天名淨居天。唯聖人居。無異生雜。故名淨居。於色界中。立十七天。依經部[2]宗也。若薩婆多宗。唯立十六天。除大梵天。謂梵輔天。中有高臺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無別地。如世尊處座。四眾圍遶。故[3]別不立大梵天也。除無想天者。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非別有地。故不立也 經部師。立大梵天者。謂大梵王。與梵輔等。處雖不別。身形壽量。皆不等故。故須別立。此經部宗。除無想天者。以無想天。與廣果天。身壽等。所以無想攝入廣果。更不別立 若上座部。亦立大梵天。由身壽不同故。亦立無想天。謂與廣果。因果別故。由此色界。即有十八天。無色界無處者。明無色界都無處所。以非色法無方所故。由生有四種者。此明無色雖無處所。由異熟生。差別有四。一空無邊處天。修此定前。於加行位。厭有色身。思無邊空。作空無邊解。名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厭[4]先外空。復思內識。作識無邊解。名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次厭無邊識。思無所有。作無所有解。名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天。謂此定體。非前七地想。名為非想。若想全無。便同癡暗。有細想故。名非非想。前三無色。從加行立名。第四無色。當體受稱。又論云。復如何知彼無方處(問[5]也)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解云(答前問也)。謂於是處得彼定者。謂隨何等洲。修得無色定處也。即於修定處。命終受無色界生。後時從無色沒。生欲色時。還即於過去。修得定處。中有起故。明知無色。無方所也。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者。明無色界所依也。欲色有身。心依[6]身而轉。無色無身。心依同分及命根轉 問何故名欲界等。答界是總名。欲等是別。以別依總。名欲界等。具足應言欲所屬界。名為欲界。色所屬界。名為色界。無色所屬界。名為無色界。略去所屬字。但名欲界等。如言胡椒飲。及金剛環。飲與環俱是總名。胡椒金剛。並為別稱。以別依總名胡椒飲。及金剛環。具足應言胡椒所屬飲。金剛所屬環。略去所屬字。但名胡椒飲等。況法可知。問此中欲言。為說何法。答略說段食婬所引貪(解云。婬貪食貪名之為欲耳也)。如經頌云。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此頌是佛說。舍利子為人。誦意取貪心。名欲非境也)。邪命外道。便詰舍利子言。若世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苾芻應名受欲人。起惡分別尋思故(解云。此外道意。取外境。為真欲體。不遠而住難舍利子也)。若世妙境是真欲。真欲[7]非人分別貪。汝師應名受欲人。恒觀可意妙色故(解云。此外道師。實觀可意色。舍利子報言。汝師實觀可意色。而不名受欲人。明知真欲是貪。非關外境外道於是。默然而去也)
[0864c03] 從此第二明五趣。論云。已說三界。五趣云何。頌曰。
 於中地獄等  自名說五趣
 唯無覆無記  有情非中有
[0864c07] 釋曰。前兩句列五趣名。下兩句諸門分別。於中地獄等自名說五趣者。於三界中。有地獄等。說名五趣。謂前所說。地獄.傍生.[8]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唯無覆無記者。三性分別。此五趣體。不通善染。唯無覆無記。過去業所招。是異熟生無記。若通善染。五趣便相雜。謂一趣中。具有五趣業煩惱故。亦不通外器。以外器中通於五趣。共受用故。有情非中有者。五趣唯是有情數攝。體非中有。趣是所往。中有是能往故中有非趣也。施設足論。作如是說。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解云。中有是化生故。四生攝 是能往故。不是趣攝也) 上來所明。五趣不通善染外器中有。明知界寬趣狹。以彼善染。外器中有三界攝故。由此理故。若是趣體。必是界攝。自有是界而非是趣。謂善染[9]等。
[0864c23] 從此第三。明七識住。論云。即於三界及五趣中。如其次第。識住有七。其七者何。頌曰。
 身異及想異  身異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並無色下三
 故識住有七  餘非有損壞
[0864c28] 釋曰。身異及想異者。是第一識住。謂人趣全。天[10]趣一分。故論云。契經中說。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解云。如劫初起。是第二識住。故今除也。次即辨之)。言身異者。狀貌異故。彼由身異。或有異身。故名身異。言由身異者。約體以明。言有異身者。據成就說。言想異者。苦樂捨想。有差別故。彼由想異。或有異想。故名想異。言由想[1]異者。約體以明。言有異想者。據成就說 第二句者。是第二識住。於初靜慮。取劫初起。故論云。有色有情。身異想一。是第二識住。如梵眾天。謂劫初起(解云。理實亦取梵王梵輔。唯言梵眾天者。舉初攝[2]後)。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諸梵眾起如是想。我等皆是。大梵王生。大梵爾時。亦起此想。是諸梵眾。皆我所生。同想一因。故名想一。大梵王身。其量高廣。容貌威德。言語光明。一一皆與梵眾不同。故名身異(已上論文) 問何故梵王。梵眾起一因想。答謂大梵王。於劫初時。獨一而住。更無侍衛。遂發願言。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時極光淨天。見已悲愍。從彼處沒。生為梵眾。梵王纔發願。見有天生故。大梵王起如是想。我[3]表能生也。彼諸梵眾。初見大梵威德特尊[4]天。又憶念知先因梵王發誓願故。我來生此。是故梵眾起如是念。我等皆是大梵王生 翻此身想一者。此一句中。有兩重識住。[5]言翻此者。謂翻上身異想一。應言身一想異。是第三識住。故論云。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為第三識住(解云。理實亦攝少光淨天。無量光天。唯言極光淨者。舉後攝初也)彼天顯形。狀貌不異。故名身一。樂非苦樂二想交參。故名想異。傳說彼天厭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捨根現前。厭近分地捨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現前。如富貴人厭欲樂已。便受法樂。厭法樂已。復受欲樂。身想一者。是第四識住。論云。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解云。理實亦攝少淨天。無量淨天。唯言遍淨天者。舉後攝初也)。言身一者。狀貌不異。言想一者。唯樂受想。又論云。初靜慮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第二靜慮。由二善想。[6]故言想異。第三靜慮。由異熟想。故言[7]想一(解云。此文結上。簡差別也。由染污想者。謂同想一因。是戒禁取也。由異熟想。謂樂受想。業所招[8]故)。並無色下三者。除有頂也。謂空處是。第五識住。識處是第六識住。無所有處。是第七識住。故識住有七者。總結也。言識住者。識所樂住。若欲色界五蘊為體。若無色界四蘊為體。餘非有損壞者。簡非也。餘謂三惡趣。第四靜慮。及有頂天。此等諸處。皆非識住。言有損者。簡三惡趣也。謂三惡趣。有重苦受。能損於識。言有壞者。簡第四禪。及有頂天也。謂第四禪。有無想定及無想事。有頂天中。有滅盡定。能壞於識。令相續斷。故非識住。又論云。復說餘處有情。心樂來止。若至於此。不更求出故。說名識住。於諸惡處。二義俱。無第四靜慮。心恒求出。謂諸異生。求入無想。若諸聖者。樂入淨居或無色處。若淨居天。樂證寂滅。有頂昧劣。故非識住(解云。於第四禪。無雲福生。廣果三天。通凡聖居。若是凡夫。求入無想。若是聖者。樂慧者。求入淨居。樂定者。求入無色。餘可知也)
[0865b28] 從此第四。明九有情居。論云。如是分別七識住。已因茲復說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頌曰。
 應知兼有頂  及無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餘非不樂住
[0865c04] 釋曰。前七識住。兼有頂天。及無想處。是名為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餘處皆非。不樂住故。言餘處者。謂諸惡處。非有情類自樂居中。惡業羅剎。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獄。不立有情居。第四靜慮。除無想天。所餘八天。非有情居。如識住釋。
[0865c10] 從此第五。明四識住。論云。前所引經說七識住。復有餘經說四識住。其四者何。頌曰。
 四識住當知  四蘊唯自地
 說獨識非住  有漏四句攝
[0865c14] 釋曰。言四識住者。標名也。當知兩字。流入下句。如經[9]說言。識隨色住。識隨受住。識隨想住。識隨行住。四是所住。識是能住。識所住故。名四識住。當知四蘊者。辨體也。色受想行。名為四蘊。有漏四蘊。為識住體。自地者。唯取自地四蘊為體。以自地蘊愛所攝[10]受識隨愛力。依著於彼。得名識住。若於他地。無愛攝受。故非識住。故論云。非於異地色等蘊中。識隨愛力。依著於彼。說獨識非住者。此明識蘊非是識住。謂此識蘊。是能住識。不可能住立為所住。故識非識住。論云。非能住識。可名所住。如非即王可名王座。或若有法。識所乘御。如人船理。說名識住。非識即能乘御自體。是故不說識名識住。毘婆娑師所。說如是(解云。王喻能住識也。王座喻所住。四蘊也。如人船理者。人喻識蘊。船喻[11]色等。四蘊義可知也)。又佛意說。此四識住。猶如良田。總說一切有取諸識。猶如種子。不可種子立為良田。仰測世尊教意如是(已上論文) 有漏四句攝者。明同異也。同者。此四識住。與七識住。俱有漏攝異者。[1]四句分別。謂四識住。位寬體狹。通惡趣等。故位寬也。非識蘊故體狹也。若七識住。體寬位狹。通識蘊為體。故體寬也。非惡趣等。[]故位狹也。互有寬狹。得成四句。有七識住。非四識住。謂七中識。以七中攝。是七識[2]住。以識蘊故。非四識住。有四識住。非七識住。謂三惡趣。第四靜慮。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以四蘊故。是四識住。惡趣等故。非七識住。第三俱句者。謂七中四蘊。第四俱非句者。謂除前相。即前惡趣等中。識蘊是也惡趣等故。非七識住。以識蘊故。非四識住。
[0866a17] 從此第六。明四生。論云。於前所說諸界趣中。應知其生。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何處有(此有兩問)。頌曰。
 於中有四生  有情謂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獄及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0866a23] 釋曰。前兩句答第一問。下四句答第二問。於中有四生者。標數。於三界中生有四生也。有情謂卵等者。列名。[3]謂諸有情類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孔雀等。生從卵[穀-禾+卵]。是名卵生。如牛馬等。生從胎藏。是名胎生。如飛蛾等。生從濕氣。是名濕生。如諸天等。諸根頓具。無而欻有。是名化生。人傍生具四者。人傍生趣。各具四生。人卵生者。謂如世羅鄔婆世羅。生從鶴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槃遮羅王。五百子等。解云。世羅此云大山。鄔婆世羅。此云小山。近山生故。以山為名。婆娑論云。昔於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之。遂生二卵。於後卵開。生二童子。端正聰明。年長出家。得阿羅漢果。大者名世羅。小者名鄔婆世羅 鹿母是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從星為名。此云長養。即功德生長也。是彌伽羅長者。兒婦有子名鹿。故名鹿母。從子為名。生三十二卵。卵各生一兒。般遮羅王有妃。生五百卵。生已羞恥。恐為災變。以小函[4]盛棄殑伽河。隨流而去。下國王。因觀[5]河水。有函遣人接取見卵。將歸城內。經數[6]日間。各出一子。養大驍勇。所往皆伏。無敢敵者。時彼國王。與彼父王。久來怨讎。欲遣征伐。先作書告。今欲決戰。尋後兵至圍遶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羅王。極大忙怖。王妃問委。慰喻王言。王不須愁。此五百子。皆是我兒。具陳[7]前事。夫子見母。惡心必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說上因緣。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者。各應張口。妃按兩乳。有五百道乳。各注一口應時信伏。因即和[8]好。兩國交通各無征伐 人胎生者。如今世人 人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盧。鴿鬘。菴羅衛女。解云。曼馱多。此云我養。是布殺陀王。頂[[皮*危]【甲】*">9][皮*危]" v150="皰" ver="150 a10 ">皰而生。顏貌端正。王抱入宮。諸宮皆言我能養也。故以標名。舊云頂生。此是義翻。然非正[10]目。此王長大。為金輪王。遮盧。此云髀生 鄔波遮盧。此云小髀。[11]於我養王。兩髀之上。各生一[[皮*危]【甲】*">][皮*危]" v150="皰" ver="150 a10 ">皰。[[皮*危]【甲】*">][皮*危]" v150="皰" ver="150 a10 ">皰生一子。從所生處。為名以小標別。亦為輪王 鴿鬘者。昔有一王。名為靜授。於王腋下。有一[[皮*危]【甲】*">][皮*危]" v150="皰" ver="150 a10 ">皰生。生一女子。名為鴿鬘。如鴿飛出。王重如鬘。故以[12]為名焉 菴羅衛女。從菴羅樹濕氣。而生。從樹為名 人化生者。唯劫初起。傍生三種。人所共見。化生如龍。揭路荼等。解云。此云頂癭。亦名蘇[13]刺尼。此云妙翅。舊云金翅鳥。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者。一切地獄。[14]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15]生。鬼胎生者。如餓鬼母。白目連言。我夜生五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亦然。雖食盡而無(解云。意表有胎[16]生)論云。一切生中。何生最勝。應言最勝唯是化生。若爾何緣。後身菩薩。得生自在而受胎生。見受胎生有大利益故。謂為引導諸[17]大釋種親屬相因。令入正法。又引餘類。令知菩薩是輪王種。生敬慕心[18]因得捨邪歸於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事。我曹亦爾。何不能為因發正勤。專修正法。又若不爾。族姓難知。恐疑幻化。為天為鬼。如外道論矯設謗。言過百劫後當有大幻出現世間。故受胎生。息諸疑謗。有餘師說。為留身界。故受胎生。令無量人及諸異類。一興供養。千返生天。及證解脫。若受化生。無外種故。身纔殞逝[19]復無遺形。如滅燈光。即無所見(已上論文。梵云馱都。此云[1]界。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羅。此云體佛身體。舊云舍利。訛餘可知也)
[0867a03] 從此第七。明中有。於中有二。一正明中有。二正破外道。就明中有中。曲分三段。一正明中有。三證有中有。三諸門分別。且初正明中有者。論云。此中何法。說名中有。何緣中有非即名生(此有兩問)。頌曰。
 死生二有中  五蘊名中有
 未至應至處  故中有非生
[0867a10] 釋曰。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第二問。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者。謂死有後在生有前。二有中間。有五蘊起。為至生處。故起此身。二趣中間。說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者。答第二問。中有已起。不名生者。謂未至彼當來。所應至處。是故中有。不名為生。論云。何謂當來所應至處(問也)。謂引異熟。究竟分明。是謂當來。所應至處(答也)。解云。中有唯天眼見故。昧劣不明也。
[0867a19] 從此第二。證有中有。依大眾部。不立中有。故論云。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述大眾部宗也)。此不應許(論主總非)。所以者(大眾部徵也)。依理教故(總答)。何謂理教。頌曰。
 如穀等相續  處無間續生
 像實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處無二並  非相續二生
 說有健達縛  及五七經故
[0867a27] 釋曰。前六句依理證。第七第八句依教證。前兩句立比量破大眾部。如穀等相續者。謂如穀等種。春種秋收。中間必有芽等相續。處無間續生者。如穀種果。既是相續。要處無間。剎那續生。言無間者。謂無間絕種果中間。芽莖等也。如穀等相續處無間絕。有情相續。理亦應然。有情死生。是相續法。如何間絕。言無中有。此有比量。如穀等者。是同喻也。處無間者。是宗法也。續生者。是因也。量云。死生是有法。要處無間。是宗法。因云。以續生故。同喻云。猶如種果。種果是續生。種果無間絕。死生是續生。死生無間絕[2]像實有不成不等故非譬者。破大眾部救也。論云。豈不現見。有法續生。而於其中。處亦有間。如依鏡等。從質像現。如是有情死有生有。處雖有間。何妨續生。解云。此大眾部救也。言續生為因。因中有不定過。死有生有為如種[菓=果【甲】">3]菓" ver="150 a10 ">子。以續生故。必無間絕耶。為如質像。以續生故。亦有間絕耶。並曰。質像是續生。質像許間絕。死生是續生。死生亦間絕。為破此救。故有斯頌。此有二理。破之。一所立質像。實有不成。二像喻不等於法。由此二理。故非譬也。故論云。謂別色生。說名為像。其體實有。理所不成。設成非等。故不成喻。一處無二并者。釋上像實有不成句也。論有四義。釋一處無二并也。一云謂於一處。鏡色及像。並見現前。二色不應同處並有。依異大種故(解云。於一鏡處。不可實有像與鏡色。二並生也。既二並生。故像不實也) 第二云。又陜水上。兩岸色形同處一時。俱現二像。居兩岸者。互見分明。曾無一處。並見二色。不應謂此二色並生(解云。於一水處。兩岸像生。二像既是。同生故知像非實有也) 第三云。又影與光。未曾同處。然曾見鏡懸置影中。光像顯然。現於鏡面。不應於此。謂二井(解云。障光明生。名之為影。故知影處。不合有光。既見影中鏡之光像。像非實[4]也) 第四云。或言一處無二並者。鏡面月像。謂之為二。近遠別見。如觀井水。若有並生。如何別見。故知諸像。於理實無(解云。於一鏡處。有面月二像。看面像則近。觀月像則遠。二像若實豈容一處。近遠別見也)。又論云。然諸因緣。和合勢力。令如是見。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可思議(解云。令如是見者。謂鏡質等勢力。返見本面[5]實無像)。非相續二生者。釋上不等故[6]非譬也。非相續者。汝所立像。非一相續。不等於法。夫言相續。此滅彼生。唯從鏡中。有像現故。明知質像體類各別。非一相續。又像與本質。俱時而有。故知質[7]像非是相續。若死生法。是一相續。要從此死後彼方生。汝將質像非一相續法。而喻死生一相續法者。不實等也。言二生者。汝所立像。託二緣生。不等於法。謂本質及鏡。為二緣也。生有唯從死有為緣。故生有起。唯一緣[8]生法也。汝以二緣生法。以喻一緣生法。是則不可等於法。故非譬也。已依正理。對破彼宗。故知死生必有中有。說有健達縛及五七經故者。引教證[]也。如契經言。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者健達縛。正現在前。此經既言健達縛。明知有中有。健達縛者。此云尋香。中有食香。名尋香也。及五七經故者。如契經言。有五不還。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者有行般。四者無行般。五者上流般。此經既說有中般。明知有中有。在中有中。般涅槃故。名中般也 及七經者。又經說有七善士趣。大眾部中。有餘師釋云。中般者。非是中有。[1]有[2]中天名中。住中天中得般涅槃。名中般也。故引七善士經。破彼所說。顯成中有。故論云。又經說有七善士趣。謂於前五。中般分三。由處及時近中遠故。譬如札[3]火小星迸時。纔起至近。[4]則滅。初善士亦爾。譬如鐵[]火小星迸時。起至中[5]滅。二善士亦爾。譬如鐵火大星迸時。遠未墮[6]土而滅。三善士亦爾。非彼所執。別有中天。有此時處。三品差別。故彼所執。定非應理。解云。初善士者。纔受色界中有。未出欲界。得般涅槃。時處俱近也。第二善士。受中有已到二界中間。得般涅槃處時俱中也。第三善士。臨到色界。未及受生。便般涅槃處時俱遠也 又大眾部。更有釋云。壽量中問。得般涅槃。故名為中般。非中有也。論主破云。又無色界。亦應說有中般涅槃。[7]彼亦有壽量中間。般涅槃故。然無色界。無中般者。以嗢陀南伽他中。說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註曰)初禪有十人。得初禪定業。為第一人。又得初禪已。種解脫分善。為第二人。又得初禪已。現般為第三人。并前七善士。為十人。二三四禪准斯數說也 三無色各七(於十中除中般三也)。唯六謂非想[8](於前七中又除上流無上生故)" v150="於前七中。又除上流。無上生故" ver="150 a10 ">於前七中。又除上流。無上生故。准此頌文。無色界中。必無中般。故彼所執。皆成虛妄。又大眾部引一經頌。證無中有。頌曰。
[0868a29] 再生汝今過盛位(註曰)有外道婆羅門。名再生。年老來見世尊。世尊呵嘖。汝今年老。已過盛位。胎外有五位。一嬰孩。二童子。三少年。四盛年。五老年也 至衰將近琰魔王(至衰老位)欲往前路。無資糧(無戒定慧資糧也)求住中間。無所止(大眾部云。此頌云中間無所止。明[9]知無中有若有中有。即有所止) 論主釋通云。此頌意顯於彼人中。速歸磨滅無暫停義。名無所止。或可中有名無所止。為至所生。亦無暫停。行無礙[10]故。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九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此一業引故  如當本有形
 本有謂死前  居生剎那後
[0868b20] 釋曰。上兩句明形狀。下兩句釋本有。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者。此謂中有。與當本有。同一業引。由業同故。中有形狀。如當本有。謂本有是人[14]形。中有亦人形。餘趣亦然。問於一狗等腹中。容有五趣中有頓起。既有地獄中有現前。如何不能焚燒母腹。答彼居本有。亦不恒燒。如暫遊增。況居中有。言遊增者。遊十六增。彼無火也。又解。諸趣中有。雖居一腹。非互觸燒。業所遮故。又論云。欲中有量。雖如小兒年五六歲。而根明利。菩薩中有。如盛年時。形量周圓。具諸相好。[15]故住中有。將入胎時。照百俱胝四大洲等(此明菩薩中有) 若爾何故。菩薩母[16]夢。見白象子來入己右(難也)此吉瑞相。非關中有。菩薩久捨傍生趣故(答也)如訖栗枳王夢。所見十事(訖栗枳王者。云作事王[17]也) 謂大象井。栴檀妙園林。小象。二獼猴。廣堅衣。諍。[18]白象相端嚴。具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胎。寢如仙隱林。如是所見夢。但表當來餘事先兆。非如所見(已上論文) 解云。訖栗枳王。迦葉佛[19]父。作此十夢。來白世尊。佛言此表當來釋迦如來遺法弟子之先兆也。王夢見有一大象。被閉室中。更無門戶。唯有小。其象方便。投身得出。尾猶礙。不能出者。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能捨父母妻子。出家而於其中。尚懷名利。如尾礙 又夢見一渴人。求覓水飲。便有一井。具八功德。井[20]隨逐渴人。人不欲飲。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諸道俗等。不肯學法。有知法者。為名利故。隨彼為說。而猶不學 又夢見一人。將一升真珠。博一升。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為求利故。將佛正法。為他人說。又夢[21]見有人。將栴檀木。博以凡木。此表遺法弟子。以內正法。博外書典 又夢見有妙園林。茂盛。狂賊壞盡。此表遺法弟子。廣滅如來正法園也 又夢見有諸小象。驅一大象。令之出群。此表遺法弟子諸惡朋黨。破戒眾僧。擯斥有德人也 又夢有一獼猴。身塗糞穢。[22]溏突己眾。眾皆[23]避也。此表遺法弟子。以諸惡事。誣謗良善。見皆遠避 又夢見一獼猴。實無有德。眾共扶捧。海水灌頂。立以為王。此表遺法弟子諸惡朋黨舉破戒僧。猶以為眾首。又夢見一衣堅而[1]亦廣。有十八人。各執少分。四面爭挽。衣猶不破。此表遺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雖有少異執。而真法尚存。依之修行。皆得解脫。又夢見多人共集。互相征伐。死亡略盡。此表遺法弟子。十八部內。各有門人。部執不同。互興諍也。此之十夢。但表先兆。非如所見。菩薩母夢見白象者。是善[2]瑞先應非白象也。色界中有[3]量如本有。與衣俱生。慚愧增故。欲界中有不與衣俱。由皆宿習無慚愧故。唯有鮮白苾芻尼。由本願力。世世有自然衣。恒不離身。隨時改變。乃至最後般涅槃時。亦以此衣。纏屍焚葬[]也。本有謂死前居生剎那後者。本過去業所感之有。名為本有。此[4]之本有。[5]在死有前。居生有後。中間諸蘊。為本有體。言生有者。初受生時一剎那蘊也。言死有者。最後命終一剎那死蘊也。欲色二界。具足四有。若無色界。唯闕中有。有餘三有。
[0869a23] 從此第二。明眼等九門。論云。已辨形狀。餘義當辨。頌曰。
 同淨天眼見  業通疾具根
 無對不可轉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濕化染香處
 天首上三橫  地獄頭歸下
[0869a29] 釋曰。此有九門。同淨天眼見者。第一眼境門。謂中有身。唯兩眼境。一同類眼見。五趣中有。各見自類也。二淨天眼見。言淨天眼者。修得天眼。極清淨故。能見中有。生得天眼。則不能觀。以中有身極微細故。有餘師說。天中有眼。能見五趣。人中有眼。能見四趣。除天[6]中有也。鬼中有眼。能見三趣。除人天也。傍生中有眼。能見二趣。除人天鬼也。地獄中有眼。唯見自類也 業通疾者。第二行速門。凌空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為業通。此通勢用速故名疾。中有獲得最疾業通。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具根者。第三具根門 一切中有。皆具五根 無對者。第四無礙門。對謂對礙。中有凌[7]空。金剛山等。所不能遮。故名無對。曾聞折破炎赤鐵團。見有[蟲]'>蟲=虫生【丙】">8]生蟲故 不可轉者。第五不可轉門。謂五趣中有。不可轉也。人中有起。但往人趣。必不可令人中有沒。餘中有起。天等亦然 食香者。第六所食門。中有以香為食。由食香故。名健達縛。若少福者。唯食惡香。若多福者。妙香為食 非久住者。第七住時門。婆娑師說。此住少時。一切中有。樂求生故。速往受生。必不久住。更有[9]餘師說。極多七七日。尊者世友說。極至七日。法救大德說。時無定限。生緣未合。中有恒存。故輪王中有。要至人壽八萬歲時。方頓與果。以世尊說業力不思議故 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者。第八結生門。倒心者。此明中有先起倒心。馳趣欲境。彼由業力所起眼根。雖住遠方。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若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想。翻此二緣。俱起瞋心。故施設論云。時健達縛。於二心中。隨一現行。謂愛或恚。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泄不淨。流至胎時。謂是己有。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便沒。受生有身。若男處胎。依母右。向背蹲坐。若女處胎。依母左。向腹而住。若非男非女。住[10]於母胎。隨所起貪。如應而住。必無中有非女非男。以中有身必具根故。然中有身。或男或女。後胎增長。方作不男女。如上所明。是胎卵生。餘濕化生。今次當說。濕化染香處者。夫論受生。皆須起染。濕化無胎。依何起染。故說濕生染香故生。謂遠臭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往彼受生。業有勝劣。香有淨穢。若化生者。染處故生。謂遠觀知當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業隨善惡。處有淨穢。於地獄趣。起倒心故。亦生愛染。謂彼中有。或見自身冷雨寒風之所逼切。見[11]極熱地獄。情欣煖觸。投身於彼。或見自身熱風盛火之所逼害。見寒地獄。心欲清涼。投身於彼。先舊諸師。作如是說。由先見彼造惡業時己身伴類。馳往赴彼 天首上三橫地獄頭歸下者。第九行狀門。謂天中有。首正上昇。如從坐起。人鬼傍生中有。行相還如人等。地獄中有。頭下足上。故有頌曰。顛墜於地獄。足上頭歸下。由毀謗諸仙樂寂修苦行。[12]此上所論。據人中死還生人趣。若通餘趣。行相不定。故婆娑云。若地獄死。還生地獄。不必頭下足上。若天中死。還生天中。不必首上足下。若地獄死。生於人趣。應首上昇。若天中死。生於人趣。應頭歸下。
[0870a05] 從此第三明入胎[1]門。論云。前說倒心。入母胎藏。一切中有。皆定爾耶 不爾。經言入胎有四 其四者何。頌曰。
 一於入正知  二三兼住出
 四於一切位  及卵恒無知
 前三種入胎  謂輪王二佛
 業智俱勝故  如次四餘生
[0870a12] 釋曰。此兩行頌。是第十一入胎門。一切入胎。不過四位。一於入正知者。[2]一入胎位也。唯知入胎。不知住出。二三兼住出者。二兼住者。[3]二入胎位也。謂知住胎。亦知入[4]胎。三兼出者。[5]三入胎位也。謂知出胎兼知住入。兼言為顯後帶前故。四於一切位者。第四入胎位也。入住出位。一切不知。及卵恒無知者。此前四位。唯說胎生。若卵生者。入胎等位。三時不知。名恒無知。[6]恒無知同前胎生第四位故。頌言及也。問如何卵生。言入胎藏。答謂卵生者。先必入胎。從初名說。或可卵言據當名說。謂先入胎。後從卵生。說胎名卵。據當名說。如煮米時。即言煮飯。據當名也。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者。約人以配也。第一入胎。謂轉輪王。於入胎時。無倒想解。正知入胎。不知住出。第二入胎。謂獨勝覺。於入胎位。正知入住。不知出位。第三入胎。謂無上覺。入住出位。皆能正知。言二佛者。獨覺大覺也。業智俱勝故者。釋前所以也。第一業勝。正知入胎。謂轉輪王。宿世曾修廣大福故。第二智勝。正知入住。謂獨勝覺。久習多聞勝思擇故。第三福智俱勝。謂無上覺。曠劫修行勝福智故。如次四餘生者。如次兩字。配上業智俱勝。是輪王二佛也。四餘生者。四謂第四入胎。即入住出位。皆不正知。除前三種。餘胎卵生。福智俱劣。皆是第四入胎位攝。
[0870b10] 從此大文第二遮外道難。是數論勝論外道難也。論云。此中外道執我者言。若許有情轉趣餘世。即我所執有我義成。今為遮彼。頌曰。
 無我唯諸蘊  煩惱業所為
 由中有相續  入胎如燈焰
 如引次第增  相續由惑業
 更趣於餘世  故有輪無初
[0870b18] 釋曰。前一行。明無我。但[7]有由[8]惑業。相續入胎也。後一行。明生死輪轉。無我唯諸蘊者。無我者。正遮外道。謂外道執我。臨命終時。能捨此蘊。於受生時。能續餘蘊。若無有我。誰能蘊續。故有我也。為破此執。故言無我。故論云。內用士夫。此定非有。如色眼等不可得故(注曰)解云。外道執我。名為士夫。如士夫用也。故論主破言。此定非有如色等五境。是現量知。眼等五根。是比量知。汝今執我。非如色眼等現比量知。故不可得也。世尊亦言。有業有異熟。作者不可得。謂能捨此蘊。及能續餘蘊。唯除法假(注曰)云。作者我之異名[]也。眾生生死。由業異熟。非由作者實我也。法假謂何(問也)依此有故。彼有。依此生故彼生。廣說緣起(注曰)已上論文。解云。依此無明等有故。彼行等得有。彼無明等生故。彼行等得生。十二緣起假立於我。名為法假也 唯諸蘊者。正立義也。唯有五蘊。更無實我。於此蘊上。假立為我。是正道理。非所遮遣。煩惱業所為由中有相續者。釋難也。既無實我。應許諸蘊即能從此轉趣餘世。中有入胎。為遮此難。故有斯頌。蘊剎那滅。不可從此轉趣餘世。但由數習煩惱業力。令中有蘊相續入胎。入胎如燈焰如引次第增者。正明相續也。譬如燈焰雖剎那滅。而能相續轉趣餘世。諸蘊亦然。名轉無失。故雖無我。但由惑業以為因故。諸蘊相續入胎義成。如業所引。令胎中蘊次第轉增。次第增者。謂從羯[9]羅藍。乃羅奢佉。名次第轉增也。相續由惑業更趣於餘世者。明三有輪轉也。謂次第增。乃至命終現蘊相續。於現在世。復起惑業。以此為因。更趣於餘世。故有輪無初者。明無始也。如是惑業。為因故生。生復為因。起於惑業。從此惑業。更復有生。故知有輪旋環無始 又論文明次第增義。引經頌曰。
[0870c25]  最初羯[10]剌藍(此云凝滑亦云和合) 次生頞部曇(此云皰) 從此生閉尸(此云血肉也) 閉尸生健南(此云堅肉) 次羅奢佉(此云支節) 後髮毛爪等 及色根形相 漸次而轉增(髮毛等。總是第五位。此上是胎內[11]五位也)
[0870c29] 從此大文第八。[12]明十二緣起。第一廣明十二緣起。第二略攝喻顯。就第一廣明十二緣起中。一總辨。二別明。就總辨中。又分六段。一總判支位。二別顯體性。三明本說意。四以略攝廣。五遣通疑難。六會釋經文。且初第一總判支位者。論云。如是蘊相續說三生為位。頌曰。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0871a09] 釋曰。前兩句標名列數。下兩句依世立支。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三際者。一前際。即是過去。二後際。即是未來也。三中際。謂現在世[]也。前後際各二者。謂前後際各立二支。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中八據圓滿[1]者。此明中際立八支也。除前後際所餘八支在現在世。據圓滿者。中際八支非諸有情皆悉具有。今言八者。據圓滿說。歷八支位。名為圓滿。若中夭者。不具八支。有歷二支等。謂胎內死等也。又此八支。據欲界說。非色無色。謂色界中。無名色支。以彼化生。諸根頓具故。若無色界無名色及六處支。以無色故 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識若不入胎。名色得廣大增長不。不也。世尊乃至廣說。解云。此經既云。入胎方有名色等增長。明知八支據欲界說。以色界不入胎故。有時但說二分緣起。一前際攝。二後際攝。謂無明乃至受[2]支。此七支前際攝。若愛乃至老死。此五支後際攝。前後因果。二分攝故。前因果者。謂無明行為因。識等五為果也。後因果者。謂愛取有為因。生老死為果。此約因果。分為二際。
[0871b04] 從此第二。別顯體性。論云。無明等支。何法為體。頌曰。
 宿惑位無明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蘊  六處前名色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  貪資具婬愛
 為得諸境界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0871b14] 釋曰。宿惑位無明者。謂過去生。起煩惱時。名宿惑位。此位五蘊。至今果熟。總名無明。既是五蘊。獨標無明者。論云。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但勝故。總謂王行(解云。彼者彼宿惑位。五蘊也)。宿諸業名行者。謂宿生中。起諸業位。此位五蘊。總名為業。業名為行。造作義故。此十二支。皆有位字。故初句位言流至生老死 識正結生蘊者。[3]若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受生識強。故別標識 六處前名色者。從結生後。六處生前。中間諸位。所有五蘊。總稱名色。中間諸位者。即是胎中。從羯羅藍。至羅奢佉。五位也。論云。此中應說四處生前。而言六者。據滿立(四處除身意[4]也)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者。[ィ【丙】">5]此羅奢[6]佉。此位通多念也。從名色後三和已前生眼等根。此位五蘊。說名六處。六處創圓。根相顯故。但標六處。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者。三受因者。謂三受境。境名為因。能生受也。謂出胎後。三兩歲來。根境識三能有對觸。此位五蘊。總名為觸。觸相顯故。故[7]標觸名。於三受境。未能了知。故未名受。在婬愛前受者。謂五六歲已去。十四十五已來。[8]已了三受因差別之相。未起婬貪。此位五蘊總名為受。受用勝故。故別標[9]受名。貪資具婬愛者。十五已去。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五蘊總名為愛。愛用勝故。別標愛名。為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者。取謂貪也。年既長大。貪五欲境。四方馳求。不憚勞倦。此位五蘊總名為取。以取勝故。標以取名。愛取別者。初起名愛。相續轉盛。別立取名。相續取境。轉堅猛故 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者。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有當果故。以業勝故。標以有名 結當有名生者。從此捨命。正結當有。此位五蘊總立生名。當來生支。即如今識。當來生顯。立以生名。現在識強。當體受稱。至當受老死者。於當來世。受生已後。有名色支。次生六處支。次生觸支。次生受支。此之四位所有五蘊。總名老死。如是老死。即如今世名色六處觸受四支。從生支後老死相顯。標老死名 論云。又緣起支差別有四。一者剎那。二者連縛。三者分位。四者遠續。云何[10]剎那。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二支。癡謂無明。思即是行(通大地思貪必有也)。於諸境事了別名識(貪起有識。了境者也)。識俱三蘊。總稱名色(注曰)三蘊者。色想行三。此[1]之三蘊與識俱起 想蘊取全 色蘊少分。除五根及表無表色。以別立支故。取餘色蘊。即扶根四境是也 行蘊亦取少分。除無明思觸受貪及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並生異滅。以別立支故。取餘行蘊。即作意等是也 住名色根。說為六處(眼等五根住名色故。說此五根以為六處。雖然是五。六處攝故。說名六處也) 六處對餘。和合[2]有[3]為觸(六處即是根。對餘境識。三和有觸) 領觸名受(貪相應受) 貪即是愛(即行殺時。本貪心也) 與此相應諸纏名取(謂無慚無愧惛沈掉舉。名為諸纏。與貪相應也) 所起身語二業名有(謂行殺時。起身語二業 名為有支也) 如是諸法起位名生。熟變名老。滅壞名死(此是三相。熟變是異相) 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有為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皆分位攝。即此懸遠相續無始。說名遠續(已上論文) 解云。[ィ-【丙】">4]言剎那者。一剎那也。連縛者。因果無間相連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滅。念念相續故。剎那連縛。遍一切有為也。[5]前解剎那唯是有情。此師解剎那亦通非情也。分位緣起。約順生受業及不定受業。三世十二支五蘊分位也。遠續者。即前分位。約順後受業。及不定受業。隔越多生。無始遠續之因果也。
[0872a25] 從此第三明本說意。此中有兩。一正明說意。二遣他愚惑。且初說意者。論云。世尊於此[6]只說意者何。頌曰。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0872a29] 釋曰。傳許約位說者。傳許。世尊唯約分位。說十二支。不據剎那等也。分位緣起。經部有破。論主意[7]明故言傳許。從勝立支名者。[8]此通外難。分位緣起。皆具五蘊。何緣但立無明等名。為通[9]止此難。以諸位中無明等勝。雖有五蘊。從勝立名。標無明等。廣如前釋 經說分位唯是有情。論說剎那連縛通情非情。分位遠續亦同經說。唯是有情。經為斷惑[10]唯說有情。論依法相。通情非情。為明此義。次下問起。即當第二遣惑門也。論云。契經何故唯說有情。頌曰。
 於前後中際  為遣他愚惑
[0872b12] 釋曰。世尊[11]為遣三際愚惑故說緣起。唯約有情 問如何有情前際愚惑。答謂於前際。生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解云。曾有非有者。疑我有無也。何等我者。疑我自性。為即蘊我。為離蘊我也。云何曾有者。疑我差別。為當常我。無常我耶 問如何有情。後際愚惑。答謂於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為當有非有。何等我當有。云何我當有。解云。當有非有者。疑我有無也。何等我者。疑我自性也。云何我者。疑我差別也。問如何有情。中際愚惑。答謂於中際。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誰所有。我當有誰。解云。何等是我者。疑我自性也。此我云何者。疑我差別也。我誰所有者。疑我[ィ【丙】">12]因也。謂此現在我。過去誰因所有也。我當有誰者。疑我果也。謂我當有誰果也。為除如是三際愚惑故。經唯說有情緣起。[13]以契經說。苾芻諦聽。若有苾芻。於諸緣起緣已生法。能以如實正慧。觀見彼。必不於三際愚惑。謂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非有等。
[0872c04] 從此第四。以略攝廣。論云。又應知此緣起支。雖有十二支。而二三為性。三謂惑業事。二謂果與因。其義云何。頌曰。
 三煩惱二業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0872c09] 釋曰。前兩句。正明相攝。下兩句釋[14]妨也。三煩惱者。無明愛取煩惱為性。二業者。行有二支。以業為體。七事亦名果者。除前五支。餘識等七。名之為事。是煩惱業所依事故。如是七事。亦名為果。義准。餘法即亦名因。謂無明行為因。識等五為果。愛取有為因。生老死為果。略果及略因者。此舉略門。由以為妨。後際略果。說二果故。謂識等五合為二果。是略果也 前際略因。惑唯一故。謂愛取二惑。為無明一因。是略因也 而於中際。廣說果因。開事為[15]五。謂識等五果也。惑為二故。謂開無明為愛取二也。何緣中際。廣說果因。前後[16]際略因略果。由中可比二者。釋前妨也。由中際廣。可以比度前後二際。廣義已成。故不別說。說便無用。
[0872c24] 從此第五釋通疑難。論云。若緣起支唯十二者。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終。不說無明因。生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起支。餘復有餘。成無窮失(問也)。不應更立。然無前過。此中世尊由義已顯。云何已顯(徵也)。頌曰。
 從惑生惑業  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0873a02] 釋曰。從惑生惑業者。一從惑生惑。謂愛生取也。二從惑生業。謂取生有。無明生行也 從業生於事者。謂行生識。從有生生也 從事事惑生者。一從事事生。二從事惑生。從事事生者。即是事能生事也。謂識生名色。乃至觸生於受也。從事惑生者。即是事能生惑也。謂受生愛也。有支理唯此者 正釋難也。由立有支其理如此。謂說名色生於六處。受生於愛。已顯老死為事惑因。謂名色與受是老死。既受生愛。愛生於取。已表無明為事惑果。謂愛與取是無明也。無明有因。生死無始。老死有果。生死無終。故不須立餘緣起支。故經言如是純大苦蘊集。解云。如是者。如是十二[1]因緣[2]起也。無我我所。故名為純。為果義邊名為苦蘊。為因義邊名為集也。此苦蘊集無始無終。故名為大。既十二支皆名苦集。故知無明有因。老死有果。若不爾者。此經言何用。
[0873a20] 從此第六會釋經文。論云。如世尊說。吾今為汝說緣起法緣已生法。此二何異(問也)且本論文。此二無[3]差別。以俱言攝一切法故(解云。本論說緣起攝一切有為。緣已生法。亦攝一切有為。既言此二俱攝一切有為。明知無別也)
[0873a24] 從此論主。正釋經意。頌曰。
 此中意正說  因起果已生
[0873a26] 釋曰。此兩句正釋經意。言此中者。此契經中也。因起果已生者。此經中意。諸支因分說名緣起。由因[ィ【丙】">4]有緣。能起果故。故知因分名為緣起。諸支果分說[5]緣已生。由果皆從緣所生故。故知果分。名緣已生。由此理故。如是一切二義俱成。諸支皆有因果性故。解云。一切者。十二因緣也。二義者。緣起緣已生也。又論云。若爾安立。應不俱成。解云。難也。諸支因果體既無別。如何安立緣起緣已生法。故云應不俱成。論云。不爾。所觀有差別故。謂若能觀此。名緣已生。非即觀斯復名緣起。猶如因果父子等名。解云。答前難也。所望不同。二義常別。如行望無明。常名緣已生。不名緣起也。若行望識常名緣起。不名緣已生也。故體雖一。得成二義。如世間子望父邊常名子。不名父。父望子邊常名父。不名子。雖是一得有二名。況法可知。
[0868b14] 從此第三。諸門分別。總有十一門。就中有三。一明中有形狀。二明眼等九門。三明入胎門。且第一明中有形狀者。論云。當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頌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明所治無明  如非親實等
[0873c01] 釋曰。明所治無明者。明有實體。謂此無明不了四諦。明所對治名曰無明。與明相違方名無明。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亦非明無之處名無明也 如非親實等者。舉喻釋成。論云。如諸親友所對怨敵親友相違。名非親友。非異親友。非親友無。解云。非異親友者。謂說怨家。名非親友。非異親友。外皆名非親友。此喻無明不濫眼等也。非親友無者。謂不是親友無處名非親友。此喻無明有體也。非實者。諦語名實。此所對治虛誑言語。名為非實。非異於實皆名非實。亦非實無名為非實。等者。等取非法非義非事也。如不善法名為非法。不善義名非義。不善事名非事。此與善法等相違。名非法等也。論云。如是無明。別有實體。是明所治非異非無。解云。非異者。非是異明。之外總是無明也。非無者。非是明無處名無明也 又契經說。無明緣行。故知有體。此則略證。
[0873c20] 從此第二。廣證。頌曰。
 說為結等故  非惡慧見故
 與見相應故  說能染慧故
[0873c23] 釋曰。初句引證。下三句破異說。說為結等故者。說謂經說。結是九結。等取三縛十隨眠三漏四瀑流經說結等。皆有無明。豈無實體。說為結等。非惡慧見故者。破[10]有餘師說。有餘師說。無明以惡慧為體。故彼云。如惡妻子名無妻子。如是惡慧。應名無明。論主破此。故言非惡慧見故。謂染污慧名為惡慧。於中有見故非無明。如身見等。是惡見慧。慧既有見。寧是無明。與見相應故者。破彼轉救。謂餘師言。若爾非見。惡慧應許是無明。如貪等相應慧。是非見惡慧也。既非是見。應是無明。為破此救故。言與見相應故。謂此無明。與見相應故。知無明不可是慧。無明若慧。豈有二慧。共相應耶。既許無明與見相應。故知無明不是慧也。說能染慧故者。引教證也。如契經言。貪欲染心。令不解脫。無明染慧。令不清淨。此經既說無明染慧。故知慧體不是無明。無明若慧豈可慧體還能染慧。然無明體。謂不了知四諦三寶善惡業果。即是了知所治別法 大德法救。說無明體。是諸有情。恃我類性。解云。無明恃我而起。即我慢之類也。
[0874a16] 從此第二。明名色。論云。名色何義。色如先辨。今唯辨名。頌曰。
 名無色四蘊
[0874a19] 釋曰。名謂非色四蘊。即受。想。行。識 問名於四蘊。是行蘊攝也。如何四蘊。總說為名。答論有四釋。一云隨所立名。根境勢力於義轉變。故說為名。問[1]云何隨名勢力轉變。答謂隨種種世共立名。於彼彼義。轉變詮表。即如牛馬色味等名。問此復何緣。標以名稱。答於彼彼境。轉變而緣。解云。[2](已上論文)" v150="已上論文" ver="150 a10 ">已上論文。此師意者。如今時名隨於古昔名之勢力。方得於義轉變詮表。或詮此境。或詮彼境。詮彼彼境。名為轉變。名既如此。四蘊亦然。謂受等蘊。隨根境勢力。於境轉變而緣。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言轉變緣者。謂緣此緣彼。名轉變緣也。第二釋云。又類似名。此解意者。謂一切法。不過二類。一者色類。二非色類。四蘊與名。同非色類。類似名故。四蘊名名。第三解云。隨名顯故。此解意者。謂色著。有不須名顯。如眼見也。四蘊微細。要須名顯必藉名故。故標名稱也。第四釋云。有餘師說。四無色蘊。捨此身已。轉趣餘生。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解云。此師約捨身名轉變。初師據緣境。名轉變。轉變雖同。二釋別也。
[0874b12] 從此第三。明觸於中有三。一明六觸。二明二觸。三明八觸。且初明六觸者。論云。觸何為義。頌曰。
 觸六三和生
[0874b16] 釋曰。觸六者。是眼等六識。相應觸也。謂眼識相應觸。乃至意識相應觸。觸體雖一據識分六。三和生者。釋觸義也。謂根境識。三和所生。能有觸對故名為觸。論云。且如五觸生。可三和合。許根境識俱時起故。意根過去法。或未來意識現在。如何和合。解云。此文難也。法或未來者。緣未來法也。言或者不定也。且據緣未來。亦通緣餘世。故言或也。此難意者。謂意法識三各居一世。豈名和合。論云。此即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或同一果。故名和合。謂根境識三。同順生觸故。解云。答[3](前問也)" ver="150 a10 ">(前問也)此有兩釋。初釋者。意法為因。意識為果。因果義成。即名和合。第二解者。根境識三同。一觸果。同一果故。故名和合。此上兩釋。不約同世名和合也 依薩婆多。離三和外。別有觸體。是心所法。若是經部。三和即觸。更無別體。論有相破。煩而不敘。
[0874c04] 從此第二。明二觸。論云。即前六觸。復合為二。所以者何。頌曰。
 五相應有對  第六俱增語
[0874c07] 釋曰。五相應有對者。眼等五觸。名有對觸。觸雖無對。謂依眼等是有對故。從所依為名。名有對觸。有對之觸依主釋也。第六俱增語者。第六意觸。名增語觸。所以然者。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故名增語。名是意觸所緣長境。故偏就此名名增語觸。問何故名是意識長境。答謂如眼識但能了青。不了青名。意識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稱之為長。長者餘長也。增語是境。觸是能緣。緣增語故。名增語觸。增語之觸。依主釋也。故論云。增語觸名就所緣立。有說意識名為增語。以此意識語為增上方於境轉。五識不然。是故意識獨名增語 觸與增語意識相應。名增語觸。故論云。增語觸名就相應立。
[0874c22] 從此第三。明八觸論云。即前六觸。隨別相應。復成八種。頌曰。
 明無明非二  無漏染污餘
 愛恚二相應  樂等順三受
[0874c26] 釋曰。明無明非二者。此有三觸。一明觸。二無明觸。三非明非無明觸。頌言非二者。是第三觸也。無漏染污餘者。釋上三觸也。餘者。謂無漏染污外餘有漏善無記也。無漏相應觸。名為明觸。染污相應觸。名無明觸。與有漏善無記。相應觸名非明非無明觸 愛恚二相應者。此有二觸。一愛觸與貪相應也。二恚觸。謂[1]與瞋相應也。謂煩惱中。此二數起故。無明觸外。別立此二也。樂等順三受者。為約三受攝一切觸。總為三觸。一與樂受相應。名順樂受觸。二與苦受相應。名順苦受觸。三與捨受相應。名順不苦不樂受觸。問何故此觸。名為順受。答論有三釋。一云。此三能引樂等三受故。解云。此則能引順所引也。二云。或是樂等受所領故。解云。受領於觸。觸名順受。此約所領順能領也。三云。或能為受行相依故。解云。受之行相。依觸而生。名為順受。此據所依順能依也。又論云。如何觸為受所領行相依(問第二第三釋也)行相極似觸。依觸而生故(答也)解云。行相極似觸者。答觸是受所領也。如世子孫媚好似父。名能領父。受似觸相。說領觸也。依觸而生故者。明觸受所依也 如是合成十六種觸也。初明六觸。次明二觸。又說明等三觸。其次愛恚二觸。後說順樂等三觸。故成十六。
[0875a23] 從此大文第四。明受支。一總。二別。第一總者。論云。受何為義。頌曰。
 從此生六受  五屬身餘心
[0875a26] 釋曰。從此生六受者。從此六觸。能生六受。謂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五屬身餘心者。六中前五。為身受依色根故。色根名身。聚集義也。受依身起。名為身受。身之受故。是依主釋[2]也。意觸所生受。說名心受。但依心故。名為心受。心之受故。亦依主釋。此上二受。俱從所依為名。思之可解。薩婆多宗。受[3]之與觸俱時而起。觸生於受同時因果。若經部宗。觸既為因能生於受。故觸與受必不同時。彼宗不許同時因果。論有相破。煩而不敘。
[0875b08] 從此第二。別明於中有二。一開定數。二義分別。且初開定數者。頌曰。
 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0875b11] 釋曰。此復成十八由意近行異者。此前心受。由意近行異。復分成十八。應知此復聲。顯乘前起後。意近行異。有十八者。謂心受中。有喜憂捨緣六境起。各六近行。故成十八。且喜緣六境。有六喜近行。憂緣六境。有六憂近行。捨緣六境。有六捨近行。問若由自性。應但有三。喜憂捨三自性異故。若由相應應唯有一。一切皆與意相應故。若由所緣應但有六。色等六境。為所緣故 答此成十八。具足由三。由自性相應所緣三義。乃成十八也 於中十五名不雜緣。謂色等五。十五近行。境各別故。名不雜緣。三法近行。皆通二種。法且有二。一者別法。謂五境外。所餘法也。二者通法。所謂五境。或二二合緣。乃至五五合緣。以雜緣故。此之五境。亦名為法。喜憂捨三。若緣別法。名不雜緣。緣別法時。兼緣色等。或唯合緣色等五境。名為雜緣。故法近行。通二種也 問此意近行名。為因何義。答傳說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有說。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 身受不名意近行者。[4]良謂身受。有二種依。一依五根。二依意根。非唯依意故不名近。由無分別故亦非行 第三禪樂唯依意根。亦有分別。非近行者。謂欲界意識無樂根故。緣初欲界無樂近行故。上界樂亦不立也。又於意地有喜有憂。以相對故。各立近行。第三靜慮雖有意樂。而無意苦無所對故。不立近行。
[0875c11] 從此第二義分別。一繫緣分別。二有漏無漏分別。初繫緣分別者。論云。諸意近行幾欲界繫。欲界意近行幾何所緣。色無色界為問亦爾。頌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邊  唯一緣自境
[0875c20] 釋曰。初兩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後四句明無色界 欲緣欲十八者。上欲明繫十八。下欲明緣境十八。謂欲界繫具足十八。緣欲界境。其數亦然 色十二上三者。此明欲界近行緣上界境界數也。欲緣色界境。唯十二。謂喜憂捨各緣色四。三四十二。彼無香味。除香味六也。上三者。上謂無色。欲緣無色。唯得有三。謂喜憂捨。各緣彼法。彼無色等五所緣境。故有三法 二緣欲十二者。[5]二謂初禪二禪。此初二禪唯繫十二。謂六喜六捨。但除六憂。彼無憂故。緣欲界境。共亦有十二。除六憂境也 八自二無色者。謂初二禪緣自界八。謂彼喜捨各緣四境。除香味四。二無色者。緣無色二。謂喜與捨各緣彼法。後二緣欲。六者第三四禪名為後二。三四靜慮唯繫六種。彼無六喜。但有六捨。緣欲界境。亦得有六。色等六也。四自一上緣者。三四靜慮緣自境四。謂捨緣四境。除香味二也。一上緣者。一緣無色。謂法近行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者。謂空處近分唯繫四種。緣色界境亦有四種。謂空處近分起有漏道。能緣色界第四靜慮色等四境。既緣有四。繫亦四也。緣自界一。謂唯法境 四本及三邊唯一緣自境者。謂空處等四根本地及識處等三近分地。名為三邊。此七地中唯一。謂法。無色根本不緣色界。彼上三邊亦不緣色。故唯有法一近行也。不緣色義。定品當辨。
[0876a19] 從此第二有漏無漏分別者。論云。此意近行通無漏耶。頌曰。
 十八唯有漏
[0876a22] 釋曰。此意近行三界所繫。故唯有漏。不通無漏。論云。誰成就幾意近行耶。謂生欲界。若未獲得色界善心。成欲一切初二定八三四定四無色界一。所成上界皆不緣下。唯染污故(解云。欲界有情成三界染故。雖未得上界善心。而成彼地染污近行也) 論云。若已獲得色界善心。未離欲貪。成欲一切初靜慮十。唯成四喜染。不緣下香味境故。捨具成六。未至定中善心得緣香味境故。餘隨此理。如應當知。解云。未離欲貪。顯未得根本也。言獲得彼善。唯近分也。然近分地唯捨無喜。既得善捨。故捨有六。善緣下也。未得根本。成彼[1]染喜。故唯有四。染不緣下也。又論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2]法近行。謂通果心俱。解云。以通果心唯捨相應也。此上所論十八近行皆通有漏。是婆娑宗 然依經部。於有漏中。唯取雜染。名為近行。[3]於愛門立[4]喜近行。或於憎門。立憂近行。或於不擇捨門。立捨近行。以雜染故。所以近行名耽嗜依。是染喜憂捨也。為治染故。立出離依。即善喜憂捨也。[5]故論云。[6]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依出離依別。此句差別大師說故。耽嗜依者。謂諸染受。出離依者。謂諸善受。解云。染善相對。各有十八。成三十六句。
[0876b17] 從此第二[ィ【丙】">7]餘指別文。論云。何緣不說所餘有支。頌曰。
 餘已說當說
[0876b20] 釋曰。上來所明無明等四所餘六支。已說當說故此不論。且識與六處。界品已說。前言識謂各了別。是識支也。名眼等五根。六處支也。行有二支。業品當說。愛取二支。隨眠品。說。生老死[8]二是識等攝。[9]故無指陳。
[0876b25] 從此大文第二略攝喻顯。論云。此諸緣起略立為三。謂煩惱業異熟果事也。應寄外喻顯別功能。頌曰。
 此中說煩惱  如種復如龍
 如草根樹莖  及如糠裹米
 業如有糠米  如草藥如華
 諸異熟果事  如成熟飲食
[0876c03] 釋曰。前四句喻顯煩惱。次兩句喻顯業因。後兩句喻顯果事。煩惱如種者。如從種子芽莖等生。從煩惱生煩惱業事。煩惱如龍者。如龍鎮池水恒不竭。煩惱鎮業。感果無窮。煩惱如草根者。如草根未拔。苗剪剪還生。未拔煩惱根。趣滅滅還起。如樹莖者。如樹莖頻生枝葉華。從諸煩惱。數起惑業事。及如糠裹米者。如糠裹米能生芽等。煩惱裹業能感餘生。業如有糠米者。如米有糠能生芽等。業有煩惱。能招異熟。業如草藥者。如諸草藥果熟為後邊。業果熟已。更不招異熟。業如華者。如華於果為生近因。業為近因。能生異熟。果如[10]成熟飲食者。如熟飲食但應受用。不可復轉成餘飲食。異熟果事既成熟已。不能更招餘生異熟。
[0876c18] 從此大文第九明四有者。論云。如是緣起煩惱業事。生生相續。不過四有。中生本死。如前已釋。染不染義。三界有無。今當略辨。頌曰。
 於四種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煩惱  餘三無色三
[0876c24] 釋曰。前三句及第四句餘三字三性分別門。最後三字三界分別。於[11]四有中。生有唯染污。謂受生時。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故對法者咸作是言。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纏垢。解云。自力纏者。嫉慳忿覆悔眠也。垢謂六垢。此纏及垢起不籍他。故名自力。以自力故。要因思擇。方始現前。初受生時。身心昧劣。故不起也。無慚。無愧。昏沈。掉舉。是隨從纏。煩惱起時。必相應故。於受生位。亦得起也 又論云。雖此位中身心昧劣。而由數起或近現行引發力故。煩惱現起。解云。無始名數起。前生稱近行。初受中有。亦唯染污。猶如生有。餘三無色三者。除生有外所餘三有。皆通三性。名為餘三。善染無記也。無色三者。於無色界。唯有三有。但無中有。頌中不言欲色界者。故知於中具足四有。已上總是第一明有情生竟。
[0877a13] 從此大文第二明有情住。論云。有情緣起已廣分別。是諸有情由何而住。頌曰。
 有情由食住  段欲體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脫故
 觸思識三食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後二於當有  引及起如次
[0877a21] 釋曰。有情由食住者。標也。經說。世尊自悟一切法。正覺正說。謂諸有情一切無非由食而住。食有四種。一段。二觸。三思。四識。段有二種。謂細及。細為中[1]欲界有食香為食故。諸天中食及人劫初食。亦名為細。無便穢故。如油沃沙。散入支體故。或細汗蟲。嬰兒等食。亦名為細。謂身有細蟲。因汗而生。名細汗蟲也。段欲體唯三者。明段食體。如是段食唯欲界繫。體唯三塵。謂香味觸。言段食者。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光影炎涼及塗洗等。雖無分段。有資益故。亦名為食。故段食言從多分說。光影炎涼名為食者。寒遇日光。及值炎火。熱逢樹影。并得風涼。有益於人。皆名食也。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脫故者。明色非段食也。論云。色亦可成段別飲噉。何緣非食。以不能益自所對根解脫者故。解云。且色不益自根者。自根是眼。眼見色時。而無益也。自根大種尚無有益。況能益餘諸根大種。故色非食。不益解脫者。謂不還果。及阿羅[2]漢。無段食貪。名為解脫。此不還等。色香味觸俱得離貪。雖見美食。而不能益飲噉香味等。便即有益。一種離貪。見色無益。以此故知。色非段食。觸思識三食者。觸謂三和生觸。思謂意業。識謂識蘊。皆能持身。并稱為食。有漏通三界者。觸思等三雖通無漏。而今食體唯取有漏。資益有故。若無漏法破壞諸有。故非食也。觸等三食通三界攝。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者。此通經說中有名也。謂契經說。食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資益諸求生者。解云。言部多者。此云已生。五趣生已皆名已生。故部多言攝五趣也。言求生者。即是中有。以佛世尊以五種名說中有故。一名意成。從意所生。非精[ィ【丙】">3]血等外緣成故。二名求生。常喜尋察當生處故。三名食香。香為食故。四名中有。二趣中間所有蘊故。五名為起。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又契經言有壞自體起。有壞世間生。解云。起謂中有。生謂生有。此二無常可破壞故。名為有壞。中有非無標以自體。生有多過。稱曰世間。又契經言。有補特伽羅。已斷起結。未斷生結。於此經中。廣說四句。謂上流者。為第一句。謂無色上流也。於無色界。不受中有。已斷起結。更有受生。未斷生結也 中般涅槃為第二句。正居中有。未斷起結。更不受生。已斷生結 諸阿羅漢為第三句。[4]更無生故。除前諸相為第四句。上來引經意。證中有名為起也 又部多者。是無生義。謂阿羅漢不受生也。諸有愛者。說名求生。更受生故 後四句頌者。明食廢立。問諸有漏法。皆資長有。如何世尊說食唯四。答雖爾。就勝說四。無失。問其勝者何。答頌言前二益此世所依及能依者。此明二食勝也。言此世者。現在世也。言所依者。謂有根身。段食於彼能為資益。言能依者。謂心心所。觸食於彼能為資益。如是二食。於已生身有資益功能。最為殊勝。後二於當有引及起如[5]此者。明後二食勝也。言當有者。謂未來生。思食是業。能引當有。思食引已。識種子力能起當有。由業所熏識種子力。當有方起。故此二食能益當生。最為殊勝。故雖有漏皆資長有。而就勝說唯有四食。前二如養母。養已生故。後二如生母。生未生故。又論文明段食四句分別。第一句者。是段非食。謂所飲噉為緣。損壞諸根大種。第二句者。是食非段。謂觸等三食。第三句者。亦段亦食。謂所飲噉。為緣。資益諸根大種。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觸等三食皆有四句。於中是觸等而非食者。謂無漏觸及有漏觸為緣。損壞諸根大種。餘思可解。論云。五趣四生。皆具四食。問如何地獄有段食耶。答飲鐵丸等。雖於食已能為損壞。而能暫時解除飢渴。得食[1]相故。亦名為食。又孤地獄飲食如人。故五趣中皆具四食。
[0878a09] 從此大文第三明有情沒。論云。今應正辨。何識現前。何受相應。有死生等。頌曰。
 斷善根與續  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  死生唯捨受
 非定無心二  二無記涅槃
 漸死足臍心  最後意識滅
 下人天不生  斷末摩水等
[0878a16] 釋曰。初兩句標六法也。一斷善根。二續善根。三離染位。四退惑時。五死。六生。許唯意識中者。於此六位。唯許第六意識相應也。死生唯捨受者。死生唯許捨受相應。苦樂明利不順死生。捨受中庸。故順死生。非定無心二者。二謂死生。定及無心無死生義。故言非也。言非定者。謂由三義。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必無死生。界地別故。二加行生故。然死生心任運而起。三能攝益故。生死有損。定既有益。故無死生。非無心者。在無心位。命必無損。若所依身。將欲變壞。心必定還。起屬所依心。然後命終。更無餘理。於無心位。亦無受生。以受生時煩惱為因。於無心位。無煩惱因。故無生也。二無記涅槃者。入涅槃心唯二無記。謂異熟生及威儀路。唯無記心入涅槃者。無記勢力微。順心斷滅故。工巧稍強。通果定發。雖是無記。不入涅槃。漸死足臍心最後意識滅下人天不生者。明死時識也。言下者。三惡趣也。不生謂阿羅漢也。若頓命終。意識身根忽然總滅。若漸死者。墮於惡趣。識滅於足。若往人中。識滅於臍。若得生天。識滅於心。若得羅漢。識滅亦於心。[2]有言於頂。[3]上來所明皆據最後意識滅也。斷末摩水等者。正明死義。末摩此云支節。然於身中。有百處異支節。其量甚小。觸便致死。是謂末摩。水等者。等取風火。於此三大隨一增盛。如利刀刃。觸彼末摩。因此命終。故名為斷 此言斷者。非如斬薪令成兩段。但由三大觸彼末摩。令身無覺。說名為斷。地界不名斷末摩者。謂無第四內災患故。內三災患。謂風熱痰。痰是水增。痰熱緣火起。風病風增。無第四災故。無地界斷末摩也。有說。此似外器三災。外有水火風。內還[4]有水火風。既外無地界災故。內無地界患也。此斷末摩唯人間有。非於天上。然諸天子將欲死時。有五衰相。一衣染塵垢。二華鬘萎悴。三兩腋汗出。四臭氣入身。五不樂本座。此五相現必定當死。
[0878b26] 從此大文第二明三聚。論云。世尊於此有情世間生住沒中。建立三聚。何謂三聚。頌曰。
 正邪不定聚  聖造無間餘
[0878c01] 釋曰。上句標。下句釋。謂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者。名邪性定聚。自餘凡夫。名不定[5]性聚。頌言餘者。正邪定餘即無間外餘凡夫也。言正性者。所謂涅槃。定者是聖。有無漏道。遠一切惡。故名為聖。獲得畢竟離繫得故。定盡煩惱。故名為定。聖於正性。得決定故。名正性定也 言邪性者。謂三惡趣。定謂造無間人也。造五無間。必墮惡趣。故名為定。造無間人於邪性中。得決定故。名邪性定也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餘有情。遇聖入聖遇邪入邪。名不定性[6]聚。
[0873b20] 從此大文第二別明。於中有二。一別明四法。二別指餘文。且別明四法者。一明無明。二明名色。三明觸。四明受。就第一明無明。復分為二。一明釋義。二[9]引證。初釋義者。論云。無明何義(問也)。謂體非明(答非智明)。若爾無明。應是眼等(難也。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以應是無明也)。既爾此義應謂明無(此更別釋明無之處名無明也)。若爾無明體應非有(難也。若明無之處名無明者。既是他無。體應非有也)。為顯有體。義不濫餘。頌曰(為顯有體者。不同第二釋。義不濫餘者。不同初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