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652阅读
  • 29回复

俱舍論頌疏論本 (30卷)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阿毘達磨俱舍論略釋記
正議大夫持節諸軍使洲刺史賈曾 撰
[0813a07] 昔釋迦去代。過九百年。天親菩薩纂論千部。弘宣蓋遠。發起良多。至於標揭義門訓剖名相。文約事廣。詞微理明。則此對法藏論尤稱工也 雖源出婆娑。本詮論藏。若能究根界之旨。窮世聖之源。辨因果於真俗。祛執滯於人我。乃十二部經思已過半。八萬法門。由而可知。豈唯但趣小乘。專攻說有而已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躬得梵本。再譯真文。其徒大乘光法師。親承密誨。初傳正釋。既盡善矣。又何加焉 然論岐則說繁。義富則辭黷。學徒始習。難以兼功 有圓暉上人者。慧炬熾然。戒珠融朗。後來之美。先達所印。幼好斯文。長而獨得。因暇日。見為討論。余時迫俗塵。倦於周覽。乃求略釋。先辨頌文。良願不違。欣然默受。舊德聞已。深相激讚。居諸未幾。刪削遽成。以簡則易知。有功則可久。雖允在家之請。乃為有學之資。賢人之業其不泯矣 上人自陳作意。已題別序。以余本緣所起。欲重宣揚。嘉旨再三。故疏此記 俾夫後身廣慧。遙證通方。過去眾賢。永慚偏識。云爾。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一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813b05] 粵燭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萬物而成者。其惟颽風乎。匡大教而濟時者。其惟菩薩乎。爰有大士。厥號世親。弘道於五天。製論於千部。光我師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紛。功無得而詳也 千部之內。俱舍論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納八蘊。義雖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學徒。號為聰明論也 至如七支無表之說。作傳律之丹青。三科蘊界之談。與弘經為潤色。光光佛日。寔在茲焉 有正議大夫。晉[]洲刺史賈曾。惟公特稟異氣。別授精靈。文蓋雲間。聲雄日下。器宇邈。容止清[3]閑。蓋縉紳龜鏡之士也 公前任禮部侍郎。省司多暇。歸心正法。乃相命談義。遂請造略釋 有大聖善寺。懷遠律師者。清以戒珠。涼以風儀。既勤勤於法門。亦孜孜以勸誘。志存兼濟。故有請焉 在圓暉多幸。遭茲像化。咀以真詮。狎以蘭室。喜朝聞於夕殞。荷嚴命以斯臨。課以庸虛。聊為頌釋。刪其枝葉。採以精華。文於廣本有繁。略敘關節。義於經律有要。必盡根源。頌則再牒而方釋。論乃有引而具注。木石以銷。質而不文也。冀味道君子。義學精人。披之而不惑。尋之而易悟。其猶執鸞鏡而鑒像。持龍泉以斷物。蓋述之志矣。愚見不敏。何必當乎。庶通鑑之士詳而正焉 將啟論端。六門分別。
[0813c02] 第一明論緣起。二釋論宗旨。三明藏所攝。四翻譯不同。五略解品題。六廣釋文義。
[0813c04] 初明論緣起者有二。一明本緣起。二明別造意。本緣起者。自迦葉遁形於足。末田乞地於龍宮。雖大義少乖。而微言尚有。洎乎尊者鞠多。道不繼於三聖。摩訶提婆。亂真言於五緣。二部分宗。諍興於摩揭提國。五百羅漢。飛來於迦濕彌羅。一切有宗興茲國矣 佛涅槃後。四百年初。健馱羅國。有王名迦膩[4]色迦。其王敬信尊重佛經。味道忘疲。傳燈是務。有日請僧入宮供養。王因問道。僧說莫同。王甚怪焉。問尊者曰。佛教同源。理無異趣。諸德宣唱。奚有異乎 尊者答曰。自五夢不祥。雙林現滅。百有餘載。諸部肇興。雖復萬途。津梁一揆。是故大聖。喻折金杖。況以爭衣。爭衣則衣終不破。斫金則金體無殊。是故依之修行。無不皆成聖果 王聞此語。因為問曰。諸部立範孰最善乎。我欲修行。願尊者說。尊者答曰。諸部懿典。莫越有宗。王欲修行。宜遵此矣 王曰。向承嘉旨。示以有宗。此部三藏。今應結集。須召有德。共詳議之。於是萬里星馳。四方雲集。英賢畢萃。凡聖極眾。既多煩亂。不可總集為遂簡凡僧。唯留聖眾。聖眾尚繁。簡去有學。唯留無學。無學復多。不可總集。於無學內。定滿六通。智圓四辯。內閑三藏。外達五明。方堪結集。故以簡留。所簡聖眾。四百九十有九。王曰。此國暑濕。不堪結集。應往王舍城中。迦葉結集之處。不亦宜乎。尊者曰。王舍城中。多諸外道。酬答無暇。何功造論。迦濕彌羅國。林茂。泉石清閑。聖賢所居。靈仙遊止。復山有四面。城唯一門。極堅固矣。可結集矣。於是國王。及諸聖眾。自彼而至迦濕彌羅。到彼國已。緣少一人未滿五百。欲召世友。然世友識雖明敏。未成無學。眾欲不取。世友顧聖眾曰。我見羅漢。視之如唾。久捨不取。汝何尊此。而棄我乎。我欲證之。須臾便獲。遂於僧眾。便立誓言。我擲縷至空。縷下至地。願我便證阿羅漢果。縷未下空。諸天接住。語世友曰。大士方期佛果。次補彌勒。三界特尊。四生攸賴。一何為此小緣。而欲捨斯大事。於是聖眾。聞此空言。頂禮世友。推為上座。於是五百聖眾。初集十萬頌。釋素怛纜藏。次造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毘達磨藏。即大毘婆沙是也。世友商確。馬鳴採翰。備釋三藏。懸諸千古。法雲重。布於遐方。佛日再暉於沙界。傳燈之盛。斯之謂焉。五百羅漢。既結集已。刻石立誓。唯聽自國。不許外方。藥叉神。守護城門。不令散出 然世親尊者。舊習有宗。後學經部。將為當理。於有宗義。懷取捨心。欲定是非。恐畏彼師情懷忌憚。潛名重往。時經四載。屢以自宗。頻破他部。時有羅漢。被詰莫通。即眾賢師。悟入是也。悟入怪異。遂入定觀知是世親。私告之曰。此部眾中。未離欲者。知長老破。必相致害。長老可速歸還本國。于時世親至本國已。講毘婆沙。若一日講便造一偈。攝一日中所講之義。刻赤銅葉。書寫此偈。如是次第。成六百頌。攝大婆沙。其義周盡 標頌香象。擊鼓宣令云。誰能破者。吾當謝之。竟無一人能破斯偈。將此偈頌。使人齎往迦濕彌羅。時彼國王。及諸僧眾。聞皆歡喜。嚴幢幢蓋。出境來迎。標頌香象。至國尋讀。謂弘己宗。悟入知非。告眾人曰。此頌非是專弘我宗。頌置傳說之言。似相調耳。如其不信。請釋即知 於是國王。及諸僧眾。發使往請。奉百斤金。以申敬請。論主受請。為釋本文。凡八千頌。寄往果如悟入所言。此是第一明本緣起也。
[0814b16] 第二明造論意者。大意有三。一為眾生斷煩惱故。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斷煩惱者。欲令眾生出三有故。有情沈淪。由惑未滅。欲求出離。須斷惑緣。斷惑正因所謂淨慧。論正詮慧。論主因之故製斯論。故下文云。何因說彼阿毘達磨。舉頌答曰。由惑世間飄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故。知造論為斷煩惱 第二生慧解者。斯論乃四含幽鍵。六足玄關。法相川源。義門江海。文清清兮。玉潤理明明兮。月花啟學人之昧心。發智者之明慧。故下文云。我於方隅。已略說。為開智者慧毒門 如身少破。著少毒藥。須臾毒氣。遍滿身中。此論亦然。開少慧門。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門。名慧毒門。聰明論名。因茲起也。
[0814c03] 第三弘持正法者。自青蓮罷笑。白毫掩色。邪徒紛。正法陵遲。雨眾三德之談。米齋六句之說。殘我花苑。泊我清流。論主方欲掃彼邪雲。光斯佛日。製論之意其在茲乎。故下文云。上來所說。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教法 又三藏教興。皆有四意。故婆沙云。說素怛纜藏。依力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心。學論道故。二為眾生。種種雜說故。三令眾生種善根故。四為眾生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說毘奈耶藏。依悲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戒學論道故。二為眾生說諸學處故。三為眾生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就故。四令已入正法者。受持正法故 說阿毘達磨藏。依無畏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慧學論道故。二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故。三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脫故。四為已受持學處者。通達諸法真實相故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論。一為饒益他故。為令有情於佛聖教。無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為饒益他。於黑闇處。燃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 二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能發光明。造論亦爾。破無明闇。發智慧明 三為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相現。論亦如是。分別法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 四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眾生。依之無畏。[1]度至彼岸論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無畏。到涅槃岸 五為照契經等故。如人執炬則見眾色。而無迷亂。論亦如是。照契經等義。而無迷亂故 六為觀察善等諸法故。如別寶人識金剛等寶。論亦如是。分別善等諸法故 七為顯諸大論師。不傾動故。如妙高山。踞金輪上。一切猛風不能傾動。諸大論師亦復如是。輕毀邪論。不能摧伏故。
[0815a09] 第二明論宗旨者。自教區分。部成十八。所立宗旨。固非一家。如一說部大眾部.胤部.說出世部。此四奉宗。一切諸法。無非是假。但有言說 若經部宗。立一切法。少分實有。多分是假 若薩婆多宗。一切有法。為所奉宗。計有不同。總有四說。一類。二相。三位。四待。言類者。尊者法救。作如是說。由類不同。三世有異。謂從未來。至現在時。捨未來類。得現在類。若從現在。流至過去。捨現在類。得過去類。但類不同。非體有異。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雖有殊金色無異。言相者。尊者妙音。說相不同。三世有異。謂法在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名為離現未相。以過去相顯但名過去也。現在正與現在相。合而不名為離過未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而不名為離過現相。隨顯得名。准過去說。言位者。尊者世友。說位不同。三世有異。未作用位。名為未來。正作用位。名為現在。作用謝位。名為過去。至位位中。作異異說。如運一籌置在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歷位有別。籌體無異。言待者。尊者覺天說待不同。三世有異。待謂觀待。前觀於後。名為過去。後觀於前。名為未來。觀待前後。名為現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觀母名女。觀女名母。論主評云。法救執法有轉變故。應置數論外道朋中。以數論宗。執法有轉變故也。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覺天所立。世還雜亂。一世法中。應有三世。謂過去世。有多剎那。前後剎那。應名去來。中名現在。未來現在。類亦應然。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依經部宗。過未無體。唯現世有 今詳世親著論宗旨。有其兩種。一者顯宗。即一切有。故下文云迦濕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既言依彼釋對法藏。故知此論。有部為宗。二者密宗。所謂經部。故下文云。經部所說。不違理故 此一部論。多將經部。破薩婆多。故知世親。密意所許。經部為宗。此上不同。第二明宗旨竟。
[0815b20] 第三明藏所攝者。藏有三種。一素怛纜藏。此翻為綖。或名為經。正詮於定。二毘奈耶藏。此稱調伏。正詮於戒。三阿毘達磨藏。此言對法。正詮於慧。於此三中。此論即是阿毘達磨藏攝 問為唯一藏攝。亦通餘二。答順正理第一云。諸有素怛覽。及毘奈耶所有窮理問答。皆是此中阿毘達磨藏攝。
[0815b27] 第四明翻譯不同者。此論翻譯。總有兩時。初即陳朝。後居唐代。陳朝三藏真諦法師有於嶺南。譯成二十二卷。大唐三藏。永徽年中。於慈恩寺。譯成三十卷。翻譯不同。非無所以。由前譯主未善方言。致使論文義在差舛。至如無為是因果。前譯言非。現法無非得。昔翻云有。大唐三藏音善兩方。譯義無差。綴文不謬。由使懷疑之客。得白玉於青山。佇決之賓。獲玄珠於赤水。由是此論。譯有兩時。
[0815c08] 第五略釋品題者。阿毘此云對。達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謂無漏慧。名之為對。對有二義。一者對向。謂對向涅槃。二者對觀。謂對觀四諦。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是涅槃。二法相法。通四聖諦。釋法名者。一則軌生物解。二乃能持自性。故名為法 言對法者。謂無漏慧。名之為對。四諦涅槃。名之為法。此無漏慧。名對法者。法之對故。名為對法。是依主釋。依光法師對與法俱通能所。下文當釋 藏有二義。一者包含。二者所依。言包含者。猶如篋。此論包含發智論等諸勝義言。故名為藏。發智論等名為對法。俱舍名藏。而非對法。然今此論。名對法藏者。對法之藏故。名對法藏。依主釋也 言所依者。正理釋云。藏或所依。猶如刀藏。引彼義言。造此論故。以對法藏。名對法藏。光法師釋云。鞘名刀藏。刀所依故。言刀名藏。取鞘藏名。以有藏故。名為刀藏 彼發智等。是此所依。所以然者。謂引彼義言。造此論故 彼發智等。名為對法。此論所依故。亦即是藏 今俱舍論。名對法藏者。全取本論對法藏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是有財釋。寶法師云。藏或所依。猶如刀藏。此正理文。但釋藏義。未辨有財。正理下文。以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此文方釋有財。光法師說刀名藏。作有財釋。謬之甚矣 釋對法藏中。無持業釋者。謂世親論主。不欲自取其功。推能於本故也。
[0816a07] 第六廣釋文義者。就中有二。一別釋品名。二依文正解 就別釋品名。復分為二。一正釋品名。二明品[1]先後。言正釋品名者。族義持義性義名界。此品廣明。故名分別 問此品亦明蘊處。何故以界標名。答此品廣。以二十二門。分別十八界故。以界標名。蘊處不爾。故不標也 二明品先後者。此頌上下。總有八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間品。四業品。五隨眠品。六賢聖品。七智品。八定品。破我一品。無別正頌。故此不論。初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後六品別明有漏無漏。總是其本。所以先說。依總釋別。所以後說 就總明中。初界品。明諸法體。根品明諸法用。體是其本。所以先說。依體起用。故次明根 就別明六品中。初三品別明有漏。後三品別明無漏。有漏可厭。所以先說。厭已令欣無漏。所以後說 就別明有漏中。[2]世品明果。業品明因。隨眠品明緣。果易厭。所以先[3]明。果不孤起。必藉於因。故次明業。因不孤起。必待於緣[4]所以後明隨眠 就別明無漏中。賢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果相易欣。所以先說。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緣。故後明定。
[0816b01] 從此第二。依文正解者。將釋此頌。略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夫聖人造論。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訖。當有所陳故。次明正宗。宗義已彰。勸物修學故。後有流通。初三行頌。是序分。次有六百[5]行頌。是正宗。後四行頌。是流通[6]分。就序分中。文分兩段。初有四句頌。正明序分。後有八句。隨難別解。且初正明序分。四句者。頌曰。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
[0816b11] 釋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復分兩段。一歸敬序。二發起序。即前三句。是歸敬序。第四句是發起序。就前三句。初[7]兩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歸敬 初諸字明所歸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諸者謂諸佛。故論云。諸言所表。謂佛世尊。後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後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種諸冥滅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種。一者一切種冥。二者諸冥。一切種冥名不染無知。諸冥是染污無知。此二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說為冥(外境名實義內心名真見)一切種者。不染無知。種類無邊。名一切種。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無知。故種類多也 不染無知。劣慧為體。三性門中。善無記攝。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於境不悟。稱曰無知。無知即不染。名不染無知持業釋也。亦名習氣。數習煩惱。所成氣分。習之氣故。名為習氣。唯佛永斷。二乘猶有。故論云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智畢竟斷故。非一切種。所以者何。由於佛法極遠時處。及諸義類。無邊差別。不染無知。猶未斷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八萬劫外。名極遠時。三千界外。名極遠處[8]也 諸冥者是染污無知。諸謂諸境。即四諦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諸境。冥者即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以此煩惱覆障諸境。故說為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煩惱不淨。名為染污。於境不悟。故曰無知。無知即染污。名染污無知。持業釋也 頌言滅者。滅有二滅。一擇滅。二非擇滅 一切種冥滅。是非擇滅。由佛世尊斷一切種冥。證不生法。故名非擇滅。此言證者。是不染無知。勝緣闕位。得非擇滅。名為證也。由斷此冥。獲一切智。能知一切種類法。故智德圓滿 諸冥滅者。即是擇滅。由佛世尊斷煩惱冥。證不生法。名為擇滅。斷德圓滿故。頌滅字通二滅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為體。斷德是佛所證。擇滅為體。滅名為斷。由斷顯故 拔眾生出生死泥者。嘆利他德也。一切眾生。於生死泥。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此是恩德。[9]大悲為體 言眾生者。有眾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業。煩惱異熟果為體。煩惱如水。業異熟如土。由此相參。成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者。指德歸敬。稽首接足。故稱敬禮。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師者顯利他德。益物為勝。故別標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說如理正教。拔濟眾生。名如理師。上來歸敬序竟。
[0817a02] 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是發起序。為發起論端故也 教誡學徒。故稱為論。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誡是誡勗。令人斷惡。[1]斷惡修善故名教誡。其對法藏。次當辨。我當說者。五蘊假者。目之為我。當說之言簡已正說。
[0817a08] 從此第二。隨難別解。此復分三。一釋對法。二釋藏。三明說意說人。且初第一。釋對法者。頌曰。
 淨慧隨行名對法  及能得此諸慧論
[0817a12] 釋曰。淨慧隨行名對法者。明勝義對法也。淨慧者。謂無漏慧。離縛名淨。簡擇稱慧。淨慧眷屬。名曰隨行。慧相應心。及受想等。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無表。此等諸法。是慧眷屬。隨慧行故。名曰隨行。如是淨慧。及與隨行。通攝五蘊。名為勝義阿毘達磨。此五蘊中。言色蘊者。道共戒也。受想蘊者。隨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蘊者。除受想外諸餘心所。四相及得也。識蘊者。慧相應心也 言勝義者。無漏名勝。實體稱義。勝即是義。名為勝義。勝義即對法。名勝義對法。持業釋也 及能得此諸慧論者。此明世俗對法。頌文諸字。通在兩處。一則諸慧。二則諸論。慧論非一。故名為諸。此諸慧論是有漏法。名為世俗。此者無漏淨慧也[2]由彼諸慧諸論。方能得此無漏淨慧。名能得此也。非但淨慧隨行。名為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亦名對法。故[3]云及也。言諸慧者慧有四種。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聞慧。聞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從定生故。定名為修。熏修於心。令成功德。無過於定。故獨名修 言諸論者謂六足論等。一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二大目犍連造法蘊足論。三迦多演那。造施設足論。已上三論。佛在世造 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磨。造識身足論。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類足論。又造界身足論。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發智論。前六足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後代論師。多宗發智。大毘婆娑依之而造。無漏淨慧。是真對法。有漏慧論。非真對法 言對法者。謂[4]為無漏作資糧故。亦名對法。故論云。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毘達磨。言資糧者。先因論教。次有生得。從生得後方有聞慧。從聞慧後次起思慧。從思慧後始生修慧。從修慧後起無漏慧。故諸慧論。是淨慧資糧也 釋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為法。且如色法。變礙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舉此一。餘法例然。法有二種。一勝義法。二法相法。勝義法者。謂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有實體故。復名為義。即勝名義。即勝義名法。[5]故名勝義法。持業釋也。二法相法者。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望自體邊名性。望他緣邊名相。此四諦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業釋也。對有二義。一則對向。謂無漏慧。對向涅槃。二則對觀。謂無漏慧。對觀四諦。前言對向。以因對果。因即淨[6]慧。果即涅槃 後言對觀。以心對境。心即淨慧。境即四諦 無漏淨慧。但是其對。是能對故。而非是法。非所對故 言對法者。是法之對故。依主釋也。光法師云。能對對勝。且與對名。理實而言。亦名為法。持自性故 所對法勝。且立法名。理實而言。亦名為對。是所對故。由此對法。俱通能所 總有六種。一自性對法。謂淨慧也。二隨行對法。謂淨慧眷屬也。三方便對法。謂有漏四慧也。四資糧對法。謂論教也。五境界對法。謂四諦也。六果對法。謂涅槃也。前四能對。名對法。後二所對名對法也 此能所對。各有[7]三釋。且能對法。有三釋者。一能對名對。所對名法。法之對故。名為對法。依主釋也。二能對非對法。所對名對法。能對名對法者。有對法故。名為對法。有財釋也。三能對名對。是能對故 亦名為法。持自性故。對即是法。名為對法。持業釋也。所對法中。亦有三釋。准能對說。依寶法師。唯說能對。名為對法。釋對法名。唯依主釋也。此解甚佳。妙符論[8]矣。
[0817c23] 從此第二釋藏名。論云已釋對法。何謂此論名對法藏。頌曰。
 攝彼勝義依彼故  此立對法俱舍名
[0817c26] 釋曰上句釋藏。下句釋名。攝彼勝義依彼故者。以二義釋藏也。一攝彼勝義故。二依彼故 攝彼勝義者。包含名藏。謂此俱舍。攝彼對法。發智論等。諸勝義言。故名為藏。對法之藏。名對法藏。依主釋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謂此俱舍。依彼對法發智論等。從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為藏。發智論等。是對法藏。今此俱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有財釋也。此立對法俱舍名者。結成也。
[0818a06] 從此第三。明說意說人。論云。何因說彼阿毘達磨(問說意也)。誰復先說阿毘達磨(問說人也)。頌曰。
 若離擇法定無餘  能滅諸惑勝方便
 由惑世間漂有海  因此傳佛說對法
[0818a10] 釋曰從若離擇法。乃至第四句。因此。傳說對法者。明說論意也。傳佛說對法者。明說論人也。故第四句。說對法三字。通兩處也。擇法者慧也。慧能滅惑。為勝方便。若離於慧。定無有餘能滅諸惑勝方便也 由煩惱惑。令有情世間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說對法。以對法中詮慧故也。論雖明戒定兼非正也 傳佛說對法者。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迦多演尼子等。結集安置。猶如大德法救。所集無常品等。鄔陀南頌(已上論文[1]也)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說義。散施有情。名鄔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說無常義。集為無常頌。乃至無我義集。為無我頌。上來明序分竟。
[0818a24] 從此已下。明論正宗。就中有二。一總標綱要。二別釋體性。且初標綱要者。論云何法。名為彼所簡擇。因此傳佛說對法耶。頌曰。
 有漏無漏法  除道餘有為
 於彼漏隨增  故說名有漏
 無漏謂道諦  及三種無為
 謂虛空二滅  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繫  隨繫事各別
 畢竟礙當生  別得非擇滅
[0818b04] 釋曰初一句總標。後十一句別釋。就別釋中。前三句別。釋有漏法。後八句別釋無漏法。有漏無漏[2]法者。標也。謂一切法。不過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除道餘有為者。明有漏體也。除道者除道諦也。諦有四種。苦集滅道。苦集道三。是有為法。道雖有為。是無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餘有為者。即苦集諦。道諦外故。稱之為餘。故餘有為。即苦集諦。於彼漏隨增者。解有漏義。於彼者。彼前苦集。漏謂煩惱。泄過無窮。煩惱名漏。諸漏於彼苦集諦中。[3]等隨順增長故。苦集諦名為有漏。有彼漏故。故論云。諸漏於中。等隨增故(漏於苦集相應法中所緣法中。互相隨順。互相增長。相望力齊故名等) 又論云。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義。隨眠品中。自當廣釋。故說名有漏者。結也。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者。別釋無漏也。道諦者。有為無漏也。三種無為者。無為無漏也。謂虛空二滅者。列三無為也。二滅者。擇滅非擇滅也。此中空無礙者。釋虛空體。此中者。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 擇滅謂離繫者。出擇滅體。擇滅以離繫為性。繫者。縛也。縛有二種。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然此二縛。隨眠[4]品明。此略不釋。斷此二縛。證得無為。名為擇滅。擇者慧也。由慧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隨繫事各別者。明擇滅數量。謂擇滅隨所繫事。體各別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煩惱。九九八十一品。斷一品惑。證[5]一品擇滅。乃至斷八十一品。證得八十一品擇滅。故體各別也。又論云。依何義。說滅無同類(問也。擇滅體多。應有同類。依何義說擇滅無同類耶)。[6]依滅自無同類因義。亦不與他。故作是說。非無同類(答也。依滅自無同類因義者。[7]顯擇滅不從同類因生也。亦不與他者。擇滅亦不與他作同類因也。故作是說者。經依無同類因義。故作是說。滅無同類也。非無同類者。顯擇滅有多體同類也)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者。釋非擇滅。言當生者。當來生法。此當生法。緣會則生。緣闕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此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得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8]緣闕名非擇滅。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解云如眼與意識專一色時。所餘不見聞等。色聲香味觸落謝過去也。於專一色時。合有一類五識。緣彼已謝五境。緣正專一色故。餘五識不得起。此未起五識。畢竟不生。謂五境已謝故。五識唯緣現在。不合緣過去境故。未來五識得非擇滅。言觸等等取法界中。有與能緣同時為所緣境。謂他心智。所緣心所也。五識等等取意識中。亦有緣同時境。謂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緣現在 緣心。不緣心所。緣心所不緣心。正緣心時。緣心所他心智。得非擇滅。正緣心所時。緣心他心智。得非擇滅此約同時。合緣者說也) [9]亦論云於法得滅。應作四句。或於諸法。唯得擇滅。謂諸有漏。過現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擇滅。以過現生法故。不得非擇滅。或於諸法。唯[1]得非擇滅。謂不生法。無漏有為。以不生故。得非擇滅 以無漏故。不得擇滅 或於諸法。俱得二滅。謂彼不生。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擇滅。以有漏故。亦得擇滅 或於諸法。不得二滅。謂諸無漏。過現生法 以無漏故。不得擇滅。以過現生。故亦不得非擇滅。
[0819a08] 從此第二。別釋[2]諸法體。於中有二。一辨諸法異名。二明諸法體。就辨異名中分二。一明有為異名。二明有漏異名。且初明有為異名者論云。前言除道餘有為法是名有漏何謂有為。頌曰。
 又諸有為法  謂色等五蘊
 亦世路言依  有離有事等
[0819a15] 釋曰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者。標有為法也。為者作也。此有為法眾緣造作。故名[3]為有彼為故。名為有為 問過現眾緣造[4]作故。可說名有為。未來既未造。如何名有為。答是彼過現造作類故。故名有為。如乳如薪。飲兒乳時。可名為乳。未飲名乳。飲流類故 正燒名薪。未燒名薪。燒流類故。色等者。等取受想行識。名為五蘊。亦世路言依有離有事等者。正辨異名 亦世路者。世謂三世。路即是法。世所依故。謂過去法。是世已行。現在法。是世正行。未來法。是世當行。故有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為世路。依主釋也。又解此有為法。可破壞故。名之為世。無常所依。故名為路。世即是路。名為世路。是持業釋也 故論云。或為無常。所吞食故 解云。有為被無常遷。無常是能吞食也。言謂言語。以聲為體。此言所依。即名俱義 言俱義者。取有為義。此所詮義。與能詮名。俱墮三世。故名俱義 無為雖義。不墮三世。不名俱義。非言依也 有離者。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名為有離。如有財者名為有財 有事者。事是因義。有為有因。故名[5]為有事。頌文等者。等取有果。有為有果。無為無果。是故有為。名為有果。如是等類。是有為法。差別眾名。
[0819b12] 其次第二。明有漏異[6]名頌曰。
 有漏名取蘊  亦說為有諍
 及苦集世間  見處三有等
[0819b15] 釋曰有漏名取蘊者。煩惱名取。能執取生死故也。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為名。如草糠火。火從草糠生。名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從屬為名。如帝王臣。臣屬帝王。名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從果為名。如華果樹。[7]生華故名華樹。言有諍者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故。猶如前說有彼漏故。名為有漏。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 集者集諦。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為集 世間者。是可毀壞義。有漏諸法。有二種壞。一四相壞。二對治壞。故名世間。無漏道諦。雖四相壞。闕第二對治壞。[]故不名世間。亦名見處者。見謂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此有漏法。見所住處。故名見處 名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諸有漏法。有三種義。得名三有。一三有因。因即集諦。二三有依。依即苦諦。三是三有。攝具此三義。故名三有。等者等取有染。如是等類。是有漏法。差別眾名。
[0819c08] 從此第二。正明體性。就中有三。一總辨體性。二別釋名義。三諸門分別。就總辨體中分三。一正出體。二明總攝。三顯開合。就第一正出體中分三。一明色蘊。二明三蘊。三明識蘊。就明色蘊中分二。一正立蘊二立處界。就立蘊中分二。一開章。二別釋。且初開章者。論云前言色等五蘊謂有為法。色蘊者何。頌曰。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無表
[0819c17] 釋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及無表色。此十一種。名為色蘊。
[0819c19] 從此已下。依章別釋。就此有三。一釋五根。二釋五境。三釋無表。且初釋五根者。頌曰。
 彼識依淨色  名眼等五根
[0819c23] 釋曰。彼者。彼前眼等五根也。識者即眼耳鼻舌身識也。眼識等五。依止眼等五根。從依得名。名眼識等。頌言彼[8]識彼能依識故名彼識。依淨色者。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9]五根。眼等五根。體清淨故。如珠寶光。故名淨色。
[0819c29] 次下第二釋五境者。頌曰。
 色二或二十  聲唯有八種
 味六香四種  觸十一為性
[0820a03] 釋曰色二或二十者。色有二種。一顯。二形。或二十者。開為二十。顯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顯色十二者。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霧 形色八者。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 日焰名光。月星火藥.諸焰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為闇。謂形平等名之為正。形不平等名為不正。餘色易了。故今不釋 聲唯有八種者。一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二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三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四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五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六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七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八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 有情身中。所發音聲。名有執受。謂言手等也。就中語業名有情名。能詮[1]表故 拍手等聲名非有情名。不能詮表故 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大種為因。無執受中有情名者。謂化人語聲。此化人身。雖無執受。能詮表故。稱有情名。餘義易知 味六者。苦酢辛甘淡別故 香四種者。好香。惡香。等香。不等香。有差別故。沈檀等名好香。薤等名惡香。好惡香中增益依身名為等香。損減依身名不等香。無增損者。名好惡香。故好惡香中。各分出等不等香。故成四香 觸十一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輕。六重。七滑。八。九飢。十渴。十一冷。堅名地。濕名水。煖名火。動名風。可稱名重。翻此[2]名輕柔耎名滑。強名。食欲名飢。煖欲名冷。飲欲名渴。冷飢渴三。是心所欲。非正目觸。因有三觸。發此三欲。故冷飢渴。是觸家果。而非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為名。故論云。此皆於因。立果名故。如有頌曰。
 諸佛出現樂  演說正法樂
 僧眾和合樂  同修勇進樂
[0820b10] (解云。佛出現[3]等。實非是樂。能生樂故。從果為名。觸亦如是)
[0820b11] 從此第三。明無表色。於中有二。一正明無表。二明能造大種。且初第一。正明無表者。頌曰。
 亂心無心等  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  由此說無表
[0820b16] 釋曰亂心無心等者。明無表位 亂心者。此善無表。餘惡無記心。名為亂心。亂善無表故 善心名不亂心。同善性故。此惡無表。餘善無記心。名亂心。亂惡無表故 惡心名不亂心。同惡性故。故善惡心。通亂不亂 無記心。唯名亂。無無記無表故。故論云。亂心者謂此餘心 無心者。謂無想定。滅盡定 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謂亂心等。等取不亂心。無心等。等取有心。亂不亂心。散位一對。無心有心。定位一對。故頌等字義通兩處 隨流者。明無表相。隨謂隨順。性相似故。流謂流轉。相續起故。故論云。相似相續。說名隨流(相似名隨相續名流) 淨不淨者。出無表體。無表唯善惡。不通無記性。名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者。簡法也。為簡諸得諸得[4]者。雖復通四位行相似相續濫無表相。然得非是大種所造。簡諸得故。是故復言大種所造。謂無表色。大種所造故 造者因義。因有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5]立。四[6]持。五[7]養。此後當說 由此說無表者。結成。由此者。由此上三句。[8]得立無表名。說者。顯此是師宗言。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同有表業。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
[0820c10] 此下第二。明能造大種於中有二。一實四大種。二假四大種。且初第一明實大種者。論云前言無表大種所造。大種者何。頌曰。
 大種謂四界  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  堅濕煖動性
[0820c15] 釋曰大種謂四界者。標也。三義釋大。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大山。地增盛 大江大海。水增盛 炎爐猛焰。火增盛 黑風團風。風增盛 三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壞初禪。水能壞二禪。風能壞三禪 一義釋種。與所造色。為所依故。故名為種。大[9]則是種。故名大種。能持自性故。名為界。即地水火風者舉數。能成持等業者明用。地能成持用等者。等取水能成攝用。火能成熟用。風能成長用。堅濕煖動性者。出體。地堅。水濕。火煖。風動。
[0820c27] 從此下第二。明假四大種者。論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別。頌曰。
 地謂顯形色  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風即界亦爾
[0821a02] 釋曰地謂顯形色者釋假地也。地謂顯形色[1]色處為體。謂青等地。依顯色立。長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實地。實地是堅。唯身根得。非眼根見。於顯形色。假立地名。是色處攝。眼所見也。隨世想立名者。釋立假所由。謂諸世間。相示地者。以顯形色。而相指示。佛隨世間想。立此假地名。水火亦復然者。釋假水火。此假水火。用顯形色。以之為體。例同假地。名亦復然。風即界亦爾者。釋假風。風即界者。此一師釋。無有假風。風即是界。界者體也。體即是動。世間於動。立風名故。立動為風。即是實風。故無假風 言亦爾者。此一師釋。許有假風。如前假地水火。依顯形色。立風亦如此。依顯形色。故言亦然。如世間說黑風團風。黑即是顯。團即是形。此用顯形。表示風故 問始自眼根。終于無表。世尊何故。說為色耶。答論有兩釋。第一釋云。可變壞故。名為色蘊(變者。顯剎那無常。壞者顯眾同分無常[2]也)。誰能變壞(問也)。謂手觸故。即便變壞。廣說乃至。蚊虻等觸 此變壞者。即是可惱壞。義(答前問也。下文引證)故大德法救集義品中。作如是說。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0821a26] (此頌是釋迦菩薩。為多求王說也。此王性貪。欲採海寶。魔變為臣。來白於王。我能採寶。遂與王期。及至期日。魔不為來。其王憂苦。如箭在身。佛為彼王。說[3]此頌矣。今引意證色可惱壞也)。又論云有說變礙故。名為色(第二師釋色義也[4]變謂變壞[5]礙謂質礙也)若爾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難第二釋也。由一極微不是積集。故無變礙也。此難不然。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答也。現在無一極微各處獨住也。以五識依緣必[6]應積集也。依謂五根緣謂五境。依緣極微既必積集變礙義成[7]也乎)。過去未來。應不名色(難也。現在極微聚。可得名為色。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8]矣)。此亦曾當。有變礙故。及彼類故。如所燒薪(答也。過去曾變礙。未來生法。當變礙故。故名為色。及彼類者。謂未來不生法。此不生法。雖非當變礙。是變礙類故。亦名為色。猶如火薪也)。諸無表色應不名色(難也。根[9]境積極微。成變礙可名色。無表非極微。無變礙故。應非色)有說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如樹動時影必隨動(解云。釋無表難。總有三師。此是第一。雜心[10]師釋也。影從樹上起。樹動影必動。無表從表生。表色無表色也)。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表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必隨滅(解云。此是論主。破雜心師釋也。汝本以變礙。釋色。無表無變礙。如何成色。故云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破喻云。影從樹上起。樹滅影亦滅。無表依表生。表滅無表滅。然表滅時無表不滅。滅既不等。色豈同乎。又正理論破云。隨心轉戒不從表生。應當非色也)。有釋所依大種[11]有變礙故。無表業亦名為色(此是第二有宗釋無表難也)。若爾所依。有變礙故。眼識等五。應亦名(解云。此是論主破有宗也。無表依大種。隨大種名。為色。眼識等依五根。隨根識名色也)此難不齊。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識等五依眼等根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解云。此文有宗古師救也。彼言論主將五識依五根難無表色。此難不齊也。謂無表依大種。大種親因。如影依樹樹為親因光依珠寶。珠寶為親因。良由大種。望無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親依。由是親依故。大種名色。無表亦名色。也。眼等五根為增上緣。助生五識。但是依。而非親依故。眼識等不隨五根名為色也)。此影依樹。光依珠寶言。且非符順毘婆沙宗。彼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解云。此是論主。破古師解。言有違宗失也。汝宗影之與光。各自有大種。以為親依。今言影依樹。光依珠寶。豈非違宗失乎)。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彼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解云。此文是論主縱破古師。故言設許也。樹寶若滅影光必滅。大種若滅無表不滅。故[12]言無表色。不同彼依也。依既不同為喻不成也)。復有別釋彼所難言。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五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 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解云。此是第三。論主為正釋也。無表依大種。[13]但是變礙依。不同五識通有二依。故無表依大種得名色也)。上來正明色蘊。
[0821c10] 從此大文。第二正立處界者。頌曰。
 此中根與境  許即十處界
[0821c12] 釋曰此色蘊中。五根五境。於處門中。立為十處。於界門中。立為十界。上來二段不同。總是明色蘊竟。
[0821c15] 其次第二。明受等三蘊者。頌曰。
 受領納隨觸  想取像為體
 四餘名行蘊  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為  名法處法界
[0821c19] 釋曰受領納隨觸者。釋受蘊也。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故名為受。此隨觸言。為顯因義。因即是觸。能生受故。觸順於受。故名為隨。受能領納隨順觸因。名領納隨觸 問何故受能領觸。答受從觸生。行相似觸。領似觸邊。說受能領。如世間說子能領父。子之媚好。皆似於父。故名為領 餘心所法。唯領前境。不能領觸。名境界受。唯受一箇。偏能領觸。名自性受 又解。此隨觸聲[14]為顯前境。隨順觸境故。名隨觸受能領納 餘心所法。雖俱領境。唯受偏強。以自性是受故。獨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處坐。一人是賊。傍忽有一人。叫喚呼賊。十人雖復俱聞賊聲。實是賊者。領則偏強。心心所法。雖同領境。實是受者。領亦偏強。故獨名受。此有三種。謂苦樂捨 想取像為體者。明想蘊。想能執取苦樂怨親男女等像。故名想蘊 四餘名行蘊者。明行蘊也.四者謂色受想識。除四蘊外。諸餘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應。此五十八法。是四蘊餘。總名行蘊 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無表無為名法處法界者。立處界門。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無表成四。及三種無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處中。名為法處。十八界中名為法界。
[0822a16] 從此已下。第三明識蘊。於中有二。一明識蘊。二釋妨。且初第一明識蘊者。頌曰。
 識謂各了別  此即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  六識轉為意
[0822a20] 釋曰識謂各了別者。明識蘊也。了別名識。此有六種。了別不同。故名為各。謂初眼識了色。乃至意識了法 此即名意處及七界者。立處界門。此識蘊於十二處中。即名意處。於十八界門。名七心界。於六識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 應知六識轉為意者。明有意界。應知六識轉謝過去。能與後識。為所依邊。名為意界。故知六識。居現在世名識。在過去名意。
[0822a29] 次下釋妨。於中有二。一別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別立意界妨者。論云。若爾六識。即是意界。異此說何。復為意界。頌曰。
 由即六識身  無間滅為意
[0822b05] 釋曰身者體也。此六識身。初謝過去。名無間滅。謂於中間。無間隔故。即此六識。無間滅已。為後識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義故。過去識得名為意。由與現識為所依故 從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難前問起。論云。若爾實界。應唯十二。或應十七。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應知
[0822b13] 釋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識。各有別依。謂眼等五根 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應知者。結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識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謂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謂眼等六識。境界六者。謂色等六境。
[0822b20] 從此第二。明總攝者。頌曰。
 總攝一切法  由一蘊處界
 攝自性非餘  以離他性故
[0822b23] 釋曰。總攝一切法由一蘊處界者。正明相攝。攝一切法。由一色蘊。由一意處。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過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五無為法。一切色法。一色蘊攝盡。一切心法。一意處攝盡。一切心所及不相應。并無為法。一法界攝盡 故舉此三。攝法總盡 攝自性非餘以離他性故者。明攝分齊。前言攝者。唯攝自性。不攝他性。故云非餘。法與他性。恒相離故。故不相[1]攝。自性攝者。色唯攝色。心唯攝心。且如眼處眼界及苦集諦。是色蘊攝同色性故。不攝意處意界。及滅諦等。非色性故。
[0822c06] 從此大文第三。明數開合。於中有二。一明數合。二明數開。且初第一。明數合者。論云。眼耳鼻三處。各有二。何緣界體。非二十一。頌曰。
 類境識同故  雖二界體一
[0822c11] 釋曰。類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為境故。識同者。同與眼識為所依故。由此眼界。雖二立一。耳鼻亦應如是分別。
[0822c14] 其次第二。明數開者。論云。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頌曰。
 然為令端嚴  眼等各生二
[0822c17] 釋曰[2]然為令端嚴者。論有二解 第一師解。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論主破云。若本來爾。誰言醜陋。猫鵄等。有何端嚴 第二正解。為所發識明了端嚴。現見世間。閉一目等。了別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處。
[0822c24] 從此大文。第二別釋名義。於中有六。一釋三法名。二教起因。三蘊廢立。四名次第。五名廢立六攝異名 初第一釋三法名者。論云。已說諸蘊[3]乃處界攝。當說其義。此蘊處界。別義[4]何云。頌曰。
 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0823a01] 釋曰初句釋義。次句結成。聚謂積聚。即是蘊義。故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劣。若勝。若近。若遠。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此經意者。義有五門 第一三世門。謂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 第二內外門。自身名內。所餘他身非情名外。或約十二處。辨眼等五根名內色等五境名外 第三細門。色有三種。一有見有對。謂色境也。二無見有對。謂眼等五根。聲香味觸也。三無見無對。謂無表色也。此三色中。有對名。無對名細。或相待立。如無見有對色。望有見有對色。名細。望無見無對色。名 第四劣勝門。染污名劣。不染名(色十一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八。是無記性。色聲兩種。通三性。無表唯善惡。於三性中。善無記名不染。惡名染污也) 第五遠近門。去來名遠。現在名近。如色蘊中有此五門。乃至識蘊亦有五門。應知亦然。唯細一門。與色蘊有別。謂眼等五識。相應四蘊。依五根名。第六意識。相應四蘊。唯依意根名細。或約地辨。謂九地中。下地名。上地名細 生門者。是處義也。謂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由六識生必託根境方能起故。論云。是能生長彼作用義(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 言種族者。是界義。論有兩釋。一解族者。謂種族也。是生本義。謂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法生本。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解云。金銀等族。是金銀等。言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續者。一法相續。此一身一相續。合前喻中如一山中也。問若爾無為。應不名界。謂無為法。非同類因。不成生本故。答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謂心心所緣無為[1]法生。雖不為因而得為境。是心心所生之本故 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此師解意。族謂族類。謂十八法。各各別也。如崔盧等[2]姓。各各不同。薩婆多宗。三科俱實。若依經部。蘊處是假。唯界是實。若依論主。唯蘊是假。餘二並實。
[0823b13] 從此第二。明教起因。論云。何故世尊。於所知境。由蘊等門。作三種說。頌曰。
 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0823b16] 釋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愚有三者。或愚心所。總執為我。為說五蘊。以五蘊中。一蘊是色。一蘊是心。分心所法。為受想行三蘊。故說五蘊。能破彼執 或唯愚色。總執為我。為說十二處。以十二處中。十處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說處門。能破彼執 或愚色心。總執為我。為說十八界。以十八界廣說色心。十界是色餘八是心。故說界門。能破彼執 根亦三者。謂上中下根。上根聰利。說略便解。為開五蘊。中根稍遲。說處方解。下根最鈍。要須廣說。故為談界 樂亦三者。為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說蘊等三。
[0823b29] 從此第三。明蘊廢立。就中有二。一正明蘊廢立。二明蘊不攝無為。且初正明廢立者。論云。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分別受想。為二蘊耶(心所。有四十六。唯除受想。餘四十四入行蘊攝。名餘心所)頌曰。
 諍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  受想別為蘊
[0823c07] 釋曰初之兩句。正舉三因。後之兩句結成別蘊。言三因者 第一諍根因。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解云。諸欲者是五妙境也。諸見者是身見等五也。諸欲貪及諸見體是煩惱。煩惱名諍即諍名根。受想二法。與諍根為因。諍根之因。依主釋也 第二生死因者。由貪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故。受與想為生死因。生死之因。依主釋也 第三明次第因者。次當辨 由上三因。於心所法。應知別立受想為蘊。
[0823c19] 從此第二[3]明無為非蘊者。論云何故無為說在處界非蘊攝耶。頌曰。
 蘊不攝無為  義不相應故
[0823c22] 釋曰初句正標。次句釋成。義不相應。論有三解 第一解云。三無為法。與色等義不相應故。謂體非色。乃至非識 無為體非色。與色義不相應。乃至體非識。與識義不相應。故非蘊攝。問無為既非五蘊。何不立為第六蘊耶。答亦不可說為第六蘊。彼與蘊義不相應故。聚義是蘊 無為非聚義。義不相應。不可立蘊 第二解云。又言取蘊。為顯染依。染淨二依。蘊言所顯 無為於此二義都無。義不相應。故不[1]立蘊。取蘊有漏。故顯染依。無漏五蘊。便是淨依。故但言蘊。便通染淨 第三解云。有說如瓶破非瓶。如是蘊息應非蘊。解云。謂瓶破非瓶。不是瓶攝。蘊息是無為。無為非蘊攝。此第三釋。論主破云。彼於處界。例應成失。解云。此意者。蘊息是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處是無為。亦可無為非處界。故將處界為例。彼第三解成過失也。
[0824a11] 從此第四。明名次第者。就中分二。第一蘊次第。第二處界次第 且初第一蘊次第者。論云如是。已說諸蘊廢立。當說次第。頌曰。
 染器等  界別次第立
[0824a15] 釋曰此之兩句總有四義。一隨次第。二隨染次第。三隨器等次第。四隨界別次第。且隨次第者。色有對故諸蘊中 謂五蘊中。色蘊有對。餘四無對。故色最。先說色也。無色中。唯受行相。故世說我手等痛言(無色者。受等四蘊。於中最唯受行相。何以得知。故舉喻言手等也。言痛即在[2]苦受。不言手等想。明知受於想。故先說受) 待二想。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解云待者對也。二者行識二蘊也。想對此二。即故。言待二想。次說想蘊也 行過識貪瞋等行。易了知故。此貪瞋等。是行蘊攝。既易了知。明知行蘊。於識蘊。識最為細。總取境相。難分別故。解云。境有二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所取別。識取總相。故難分別。最為細也 第二隨染次第者。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此由耽著樂受味故。耽受復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業煩惱(煩惱。是行蘊攝) 故如是煩惱依識而生。由此隨染。立蘊次第 第三隨器等次第者。器等者。等取飲食助味人食者也。夫欲[3]請客。先求食器。既得其器。次求米麵。以為飲食。米麵已辨。次求鹽酢。以為助味。便人。[4]使令調合。飲食既辦。進客。令食。色蘊如器。如世間器。飲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類飲食。如世間食。有損有益。受亦如是。樂受益人。苦受便損。想同助味。如世鹽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時。生苦受味。起親想時。生樂受味。行似人。由行蘊中有業煩惱。能感異熟。如世人造得飲食。識喻食者受果報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 第四隨界別次第者。於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先說色蘊 於色界中。有勝喜等。受相顯了。次說受蘊 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次說想蘊 第一有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解云。第一有中。非想地也。謂思是業。行蘊所攝。由非想業。能感有頂八萬劫果。故思最勝。行相顯了。次說行蘊 此前四蘊。識住其中。故後說識。謂識住色中。識住受中。識住想中。識住行中。四是所住。識是能住。故識後說。由如世間。田種次第。先田後種。田喻四蘊。識喻其種。由上四義。立蘊次第故。[]故此五蘊。無增減失。又論云。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謂受與想。於諸行中。相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前次第因。鄰次當辨。是此文也。相者。受想門。生染者。是受想生染門。類食是受也。同助是想也。此是受想器等門。二界中強者。受色界強。想無色強。是受想界次第門。故次第因含此四門也)
[0824c05] 其次第二。明處界次第者。論云。處界門中。應先辨說六根次第。由斯境識次第可知。頌曰。
 前五境唯現  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  或隨處次第
[0824c10] 釋曰前三句。約境明次第。第四句。約處明次第。前五境唯現者。前五根境。謂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第六意根。取境不定。意境有四。三世無為。於此四中。或時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後說。四境唯所造者。初句前字。流至此中。應言前四境也。謂五根中。前四根境。唯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是故後說。謂身取觸。觸有十一。四是能造。地水火風。七是所造。滑等。身根有時。或取大種。或取所造。或二俱取。故。不定也。餘用遠速明者。餘謂前四眼耳鼻舌身意外故。名之為餘。此四根中。先說眼耳。取遠境故。鼻舌不爾。是故後說 於眼耳中。眼用遠故。在耳先說。遠見山河。不聞聲故。
[0824c24] 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擊鐘鼓。後聞聲故。鼻舌二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謂由兩義。一速。二明。一速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臭香。舌後嘗味。二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細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細味也 或隨處次第者。處是六根。所依之處。隨所依處有上下故。辨根次第。謂眼所依。最居其上。其次耳鼻舌。身多居下。[1]意無方所。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後說 解云。謂六識身。總名為意。眼等五識。依五根生。非第六識。故言有即依止諸根生者。
[0825a06] 從此第五。明名廢立者。論云。何緣十處皆色蘊攝。唯於一處。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
 為差別最勝  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  一名為法處
[0825a11] 釋曰為差別三字。通下兩句。且初為差別故一處名色者。境有境性。種種差別。名差別也。謂色等五境。為境性。是境界故 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 於此十處。若總名色。即無如此境有境性種種差別。為差別故。建立為十。唯一名色。又眼等九各有別名。唯此色處。而無別名。為眼等九名。所簡別。雖標總稱。即受別名 言最勝者。明色處得通名也。於十[2]處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色有三義。名為最勝。一者有對故。二有見故。三諸世間同說為色故 眼等九處。唯有有對一義。無餘兩義。不名最勝 又為差別故一名為法處者。釋法處也。若總言法。即無差別。謂差別故。立一法處。如色應知。攝多增上法者。此明法處得立通名。一攝多法。有六十四法。名為多法。心所有四十六。不相應有十四。無為有三。及無表色。此等諸法。法處攝故。二攝增上法。增上法者。所謂涅槃。唯法.處攝。由此兩義。獨名為法。
[0825b02] 從此第六。明攝異名。於中有三。一略攝法蘊。二明類攝餘蘊等。三別明六界等。就第一略攝法蘊。復分兩種。一攝法蘊。二明法蘊量。且初第一攝法蘊者。論云。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相可得。為即此攝。為離彼耶(經中種種蘊。及處界者。蘊者謂八萬法蘊。於戒等五蘊。名種種蘊。處謂十遍處。八勝處。五解脫處。無想天處。非想天處。名種種處。界謂六十二界。地等六界。名種種界。此經中蘊。為即此論五蘊所攝。此經中處。為即此論十二處攝。此經中界為即此論十八界攝。為離彼蘊處界耶)。[3]彼皆此攝。如應當知(此論文總答前問。彼經中蘊處界。皆此論中蘊處界攝。如其所應。當知下文當[4]辨)。且辨攝餘諸蘊。名相。頌曰。
 牟尼說法蘊  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  此色行蘊攝
[0825b14] 釋曰。論有兩釋。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是音聲。故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是不相應行。故行。蘊攝。
[0825b18] 從此第二。明法蘊量。論云。此諸法蘊。其量云何。頌曰。
 有言諸法蘊  量如彼論說
 或隨蘊等言  如實行對治
[0825b22] 釋曰初兩句頌。約文定量。第三句。約義定量。第四句。約行定量。論云。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5]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論說。或隨蘊等言者。是第二師。約所詮義。以為其量。或者顯第二解也。隨蘊等者。蘊者謂五蘊。等等取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四食。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十七覺品。六神通。一無諍定。一願智。四無礙解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行對治者。是第三解。就行定量。是婆沙中。正義家釋。故云如實行。謂貪瞋癡等。八萬行別。對治者。是不淨觀等。能對治門。所對治貪等。有八萬故。能對治教。亦有八萬。言八萬者。謂貪瞋等。十種隨眠。[6]此十隨眠。一一皆以九隨眠。為方便。足成一百 此有前分一百。後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隨眠。為方便。成一千 後分一百。亦以九隨眠。為方便。復成一千 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 已起有二千一百。未起有二千一百。足滿四千二百 約多貪。多瞋。多癡。著我。思覺。此之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萬一千。更就三毒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萬一千。遂成八萬四千 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 若聲為體。是色蘊[7]所攝。若名為體。是行蘊攝。
[0825c21] 從此大文。第二類攝餘蘊等。論云。如是餘處諸蘊處界。類亦應然([8]餘處者。餘經處也。餘經所明。諸蘊處界。皆此論中。蘊處界攝故。言類亦應然也) [9]頌曰。
 如是餘蘊等  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  應審觀自相
[0825c26] 釋曰初句標經。次兩句。明論攝經。下一句。勸觀。如是餘蘊等者。標經所說。如是餘經。所明蘊等。等取處界。蘊謂戒等五蘊。[10]處謂十遍處等。界謂六十二界等。各隨其所應攝在前說中者。明論攝經。謂經所明。蘊處界三。各隨所應。攝在此論。前所說中。謂此論五蘊。攝經五蘊。此論十二處。攝經十遍處等。此論十八界。攝經六十二界。故言各隨[1]其所應也。應審觀自相者。觀知攝相。相者性也。應審觀彼一一自相。夫言攝者。唯攝自相。色唯攝色。心唯攝心。名自相也。經中五蘊。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彼中戒蘊。此色蘊攝。戒是道共無表色也。彼餘四蘊。是行蘊攝。解脫蘊以勝解。為體。解脫知見蘊。取盡無生智為體。此之四蘊。是心所法。故行蘊攝。又諸經說十遍處等。前八遍處。無貪性故。十二處中。是法處攝。若兼助伴。五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此中色蘊。取定共無表色也。色等四蘊。是法處攝。識蘊是意處攝。攝八勝處。應知亦爾。空識二遍處.空無邊等四無色處.四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 復有二處。謂無想有情天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初處即此。十處所攝。無香味故。後處即此意法處攝。四蘊性故。又多界經。說界差別。有六十二界。隨其所應當知。皆此十八界攝。如有頌曰。
[0826a23] [2]界有六十二 十八界為初 三六一四種(三六。一十八。加[3]一四。成二十二界。足前十八界。成四十) 六三後二二(六三十八。二二成四。合二十二。足前成六十二) 三六者(一六。謂地水火風空識界。二六。謂苦樂憂喜捨無明界。三六。謂欲恚害無恚無害無欲也) 一四種者(謂受想行識也) 六三者(一三。欲界色界無色界。二三。色界無色界滅界。三三。過去界。現在界。未來界。四三。善界。不善界。無記界。五三。劣界。處中界。妙界。六三。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也) 後二二者(一[4]二。有漏界。無漏界。二二。有為界。無為界也)
[0826b03] 從此第三。別明六界。論云。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為識界耶(問也)。不爾(答也)。云(徵也) 頌曰。
 空界謂竅隙  傳說是明闇
 識界有漏識  有情生所依
[0826b09] 釋曰空界謂竅隙者。正明空界非虛空也。唯取門。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傳說是明闇者。出空界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晝以明為體。夜以闇為體 依經部宗。空界是假。薩婆多師。空界是實。明闇為體。論主意。朋經部故曰傳說 識界有漏識者。正明識界。非無漏識也。有情生所依者。明無漏識。非識界所以也。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若無漏法。破壞三有。非生所依故。無漏識非識界也。
[ 此帖被huiqian在2009-10-13 14:46重新编辑 ]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卷第三十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979b21] 從此第三置答益物分。先難後答。犢子部難。若補特伽羅即諸蘊者。世尊何不說命者即身。論主答云。觀能問者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樂)謂由問者執一實我。名為命者。依此問佛。命者與身為一為異。故佛答。以我無體。一異不成。如不可答龜毛硬軟。本無龜毛。答何硬軟。命者本無。答何一異。觀問者意故佛不答。古昔諸師已解此結。昔有大德。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于時一陀王至大德所。作如是說。我今來意欲請所疑。然諸沙門性好多語。尊能直答。我當請問。大德受請。王即問言。命者與身為一為異。大德答言。此不應記。王言。豈不先有要耶。今何異言。不答前問。大德責曰。我欲問疑。然諸國王性好多語。王能直答。我當發問。王便受教。大德問言。大王宮中諸菴羅樹所生果味。為醋為甘。王言。宮中本無此樹。大德復責。先無要耶。今何異言。不答所問。王言。宮中此樹既無。容可答言果味甘醋。大德誨曰。命者亦無。如何可言與身一異。又犢子問。佛何不說命者都無。答亦觀問者阿世耶故。問者謂蘊因果相續。名為命者。依此發問。世尊答命者都無。彼墮邪見。謂無因果。故佛不說。又問。佛何不說假名命者。答觀彼問者。未能得了緣起理故。非受真空正法器故。故不為說假有命者。理必應爾。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有性筏蹉(此云犢子)出家外道。來至我所。作是問言。我於世間為有我非有我。佛不為記。所以者何。若記為有。違法真理。實無我故。若記為無。增彼愚惑。彼便謂我先有今無。對有我愚。此無我愚為過更甚。若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執我是常。為我修福。執我斷滅。便謂身無。更何修福。此二輕重如經說言。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斷見。如芥子許。上來依論略此問答。
[0979c29] 從此舉頌正明置答益物分。於中有二。一經部師中鳩摩邏多頌。第二論主頌 今則是初。頌曰。
 觀為見所傷  及壞諸善業
 故佛說正法  如牝虎銜子
 執真我為有  則為見牙傷
 撥俗我為無  便壞善業果
[0980a07] 釋曰。觀為見所傷者。標不說有我也 及壞諸善業者。標不說我無也 故佛說正法如牝虎銜子者。舉喻釋成也。如虎銜子。太急則傷。太緩則墮 執真我為有則為見牙傷者。釋初句也。執我之見猶如其牙。必傷於人。合前太急喻也 撥俗我為無便壞善業子者。釋第二句也。因果相續世為假我。撥此為無。便壞善業。如子生勝果故。合前大緩喻也。
[0980a16] 從此第二復說頌言。
 由實命者無  佛不言一異
 恐撥無假我  亦不說都無
 謂蘊相續中  有業果命者
 若說無命者  彼撥此為無
 不說諸蘊中  有假名命者
 由觀發問者  無力解真空
 如是觀筏蹉  意樂差別故
 彼問有無我  佛不答有無
[0980a25] 釋曰。由實命者無佛不言一異者。釋置記所以也 恐撥無假我亦不說都無者。摽不說無實命者所以也 謂蘊相續中至彼撥此為無者。釋前標也。謂蘊相續由業引果。於此業果。假立命者。若聞佛說無實命者。聞者不解。便撥假命。亦以為無。便墮斷見。故佛不說 不說諸蘊中至無力解真空者明不說假命所以也。假名命者真空之理。發問者愚。非受法器。故佛不說 如是觀筏蹉至佛不答有無者。結成置記也。筏蹉意樂。我有是常。我無謂斷。佛觀此意。故不為答。說有違理。說無斷善。置記之答於斯盡焉。
[0980b09] 次破數論[1]雖言決定有我。事用必待事用者故。謂如識等能了等用。必待有我以為所依。識等方能有了等用。能了之者即是我也。如天授行必待天授。天授是我。行即事用。故知事用必待於我。論主釋通云。天授能行無別行者。即此天授運之動轉。從此至彼。相續生時。說為行。離天授外。無別有行。然此行時。前念為因。引發後果。因是行者。無別我也。如天授能行。識能了亦爾。如天授身能為識因。世間亦謂天授能了。然諸聖者為順世間。亦說天授是能了者。又解。或識於境相續生時。前識為因。引後識起。說前因識名能了者。亦無有失。世間於因說作者故。如說鐘鼓名為能鳴。聲是所鳴 非鐘鼓也。謂鐘鼓能生於聲。即說鐘鼓名為能鳴。亦是於因說作者故。故知識因名能了者。離識之外無別有我名能了者也。又解。或如燈能行。識能了亦爾。燈焰相續說名燈行。無別行也。即識於境相續生時。說名能了。離之無能了者也。數論又難。若後識生。從識非我。何緣後識不恒似前及三性心不定生耶。若有實我。此即無妨。謂我自在能令於識不恒相似及不定生。理無妨矣。論主通云。識由異相令後異前。謂諸有為自性法爾微細相續。由異相力後必異前。非由我也。若不爾者。應無出定。以入定時相續相似。既有出定。故知後念必異前也。又諸心生必有定次。更無雜亂。如二十心相生者也。亦有少分行相等心。方能相生。種性別故。如女心無間起莊嚴身心。或起染污心。或起夫心。或起子心此心起時必熏成種。後從此諸心相續轉變差別。還生女心。如是女心後能生起嚴污心等。異嚴污等即不能生。故知女心生嚴污等。若是男心即不能生嚴污心等。種性別故。女心無間雖皆容起嚴污等心。就嚴污等。若先數起。於數起中。若明了者就明了中。若近起者女心無間。便先引起。由如是心修力強故。數論又難。若有修力最強盛者。寧不恒時生於自果。論主答云。由此心有住異相故。故不恒時生於自果。此住異相。於別修心相續生中最隨順故。
[0980c23] 從此論主推讓世尊。即當第四因相不測分 論云。諸心品類次第相生因緣方隅。我已略說。委悉了達唯在世尊。一切法中智自在故。故有頌言。
 於一孔雀輪  一切種因相
 非餘智境界  唯一切智知
[0980c29] 釋曰。孔雀輪有青黃等一切別。此一切種由何因感。如是因相非餘境界。唯佛能知。色差別因尚為難了。況心心所諸無色法因緣差別。豈易了知。
[0981a04] 從此第五業生先後分。先難後明。次破勝論。勝論難云。若實無我。業已滅壞。云何復能生未來果。論主答云。不從壞業。未來果生。業雖已壞。種子仍在。但從業種相續轉變差別功能。生未來果。猶世間[1]果從種生。然果不從已壞種起。亦非從種無間即生。但從種子相續轉變差別功能果方得生。謂種生芽。芽生於莖。莖生於葉。葉生於花。花為最後方引果生。勝論又難。若爾何言從種生果。論主答云。剋實果唯花功能。由先種子展轉為因。引起花中生果功能。約展轉因說種生果。故此花中生果功能 由先種子展轉引故。所生果相而似種也。今業生果亦如外種。由業為先熏成種子。相續轉變差別果生。勝論問云。何名相續轉變差別。論主答云。由業為先。於色心中重成種子。即此種子中無間斷。名為相續。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前前生。故名轉變。即此轉變有勝功能。最後生果。勝餘轉變。故名差別。因此問答便明先果。即當第五分也 如命終時於識心中。雖帶眾多感當來果所有種子。然此業種略有三種。能先引果。一者極重。譬如負債強者先牽。二者近作。如臨終時逢善惡友所起善惡便先引果。三者數作。謂一生來其數作業。能先引果。故經部師有此頌曰。
 業極重近起  數習先所作
 前前前後就  輪轉於生死
[0981b03] 釋曰。一業極重。前感異熟。二業近起。前感異熟。三業數作。前感作異熟。若業輕等便感後熟。由此業力輪轉生死。
[0981b06] 從此第六業報難知分。此是論主推讓世尊。業所熏種相續轉變。至彼彼位彼彼果生。唯佛證知。非餘境界。故經部師有是頌曰。
 此業此熏習  至此時與果
 一切種定理  離佛無能知
[0981b12] 釋曰。業起之時。必熏成種。此業此種至於此時能與其果。此種定理。唯佛能知。已上六分正宗已訖。
[0981b15] 從此第二流通。於中有三。一讚道勸捨。二讚道不。三略顯勸學。今則是初。頌曰。
 已善說此淨因道  謂佛至言真法性
 應捨闇盲諸外執  惡見所為求慧眼
[0981b19] 釋曰。已善說此淨因道者。標讚道也。涅槃名淨。此無我道。能證涅槃。名淨因道。我執已破。無我理成。名為善說 謂佛至言真法性者。釋前標也。無我之教是佛至言。無我之理是真法性。教之與理俱涅槃因。淨因道矣 應捨闇盲諸外執惡見所為求慧眼者。勸捨也。外道執見名為惡見無智慧眼稱之闇盲。背還滅道為流轉因。捨亦佳矣。
[0981b28] 從此第二讚道不。頌曰。
 此涅槃宮一廣道  千聖所遊無我性
 諸佛日言光所照  雖開昧眼不能
[0981c02] 釋曰。無我理性趣涅槃宮。此一廣道為千聖遊。無我正教諸佛日言。其教破闇。猶如赫日。依教顯理。名光所照。道之功也。外道惡眼。名昧眼無我之日安能乎。
[0981c06] 從此第三略顯勸學者。頌曰。
 於此方隅已略說  為開智者慧毒門
 庶各隨己力堪能  遍悟所知成勝業
[0981c09] 釋曰。無我方隅我已略說。為開智者慧毒之門。如身少破安少毒藥。斯須毒氣遍滿身中。此論亦然。開少慧門。諸有智人能深悟入。名慧毒門。此慧毒門。普勸人修。庶各隨己三乘力能。遍悟所知。必成勝業。其功既爾。安不習哉。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三十(終)
[0981c17] 寫本云。
[0981c18] 寬正二年(辛巳)極月廿一日以靈山之靜重本書寫之又借覺林之順勤本校合之者也。
[0981c20] 三井能盛
[0981c21] 書本云。
[0981c22] 應仁二年(戊子)春三月三日以右本寫之畢
[0981c23] 祕之中莫出之房外而已。
[0981c24] 權大僧都尊通判
[0981c25] 若是圓暉釋者慧暉何不釋之乎如何(云云)。
[0981c26] 書本云。
[0981c27] 同年三月七日一覽之處文字不正如何(云云)。
[0981c28] 書本云。
[0981c29] 七年九月十一日以幸尊贈僧正─尊通判(職事平松中將資冬上鄉德大寺黃門)
[0982a02] 延德三年(辛亥)孟昏十六夜書畢
[0982a03] 永正元年(甲子)孟秋下澣一日遂一覽功畢
[0982a04] 三井末流 盛玄
[0982a05] 于時[1]文永七年(丁亥)七月十日於三井寺法泉房之內北以右本遂寫功畢
[0982a07] 武州長榮實憲
[0982a08] 武州池上長榮山本門寺佛壽院
[0982a09] 權大僧都日現判(三十二歲之時)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九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975a23] 從此第二。明能依功德。就中六。一明四無量。二明八解脫。三明八勝處。四明十遍處。五明得依身。六明起定緣。且第一明四無量者。論云。如是已說所依止定。當辨依定所生功德。諸功德中。先辨無量。頌曰。
 無量有四種  對治瞋等故
 慈悲無瞋性  喜喜捨無貪
 此行相如次  與樂及拔苦
 欣慰有情等  緣欲界有情
 喜初二靜慮  餘六或五十
 不能斷諸惑  人起定成三
[0975b05] 釋曰。初句總標。次一句顯唯有四。次兩句出體。次三句明行相。次一句明所緣。次兩句明所依地。次一句明不斷惑。次一句明處及成。無量有四種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問此何緣唯有四種。答頌言對治瞋等故(等取害等三障故也)此有四障。一瞋。二害。三不欣慰。四欲貪瞋。對治此四多行障故。建立慈等。慈悲無瞋。性喜喜捨無貪者出體也。慈悲二種。無瞋為體。若依論主慈用無瞋。[7]慈是不害也。喜即喜受。捨即無貪。此慈悲等。若并眷屬。五蘊為體 問若捨無貪性。如何能治瞋。答此所治瞋。貪所引故。若依論主。捨用無貪無瞋二法為體。與樂及拔苦欣慰有情等者。明行相也。與樂是慈。拔苦是悲。欣慰是喜。有情等是捨。謂怨親平等。捨怨捨親。名為捨也。願諸有情。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願諸有情。離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諸有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如是思惟入喜等至。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怨親。如是思惟。入捨等至 緣欲界有情者。明所緣境。此四無量。普緣欲界一切有情。不緣上界者。謂能治彼瞋等障故。上界無瞋等故。不緣上界也 喜初二靜慮餘六或五十者。明依地也。喜無量。唯依初二[8]禪立 餘六者。謂餘三無量。依六地也。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或五者。或有師說。唯依五地。除未至地。謂修無量。是容[9]預位。已離欲者。方能修故。故除未至 或有欲令此四無量。通依十地。謂欲界。四根本禪。及四禪近分。并中間。此意欲令定不定地。根本加行。皆無量攝。故通十地。不能斷諸惑者。此四無量。不能斷惑。謂有三義。一謂有漏根本靜慮攝故(前文已釋根本不斷惑[10]耳也)二勝解作意。相應起故。斷惑要須真實作意。此既勝解故。不能斷。三遍緣一切有情境故。斷惑要須緣法作意。此緣有情故。不斷惑。前文說此治四障者。約加行位制伏瞋等。或此能令[11]斷已更遠故。前說此能治四障。若依根本。四種無量。實不斷惑。問初習業位。云何修慈等。答謂先思惟自所受樂。便作此念。願諸有情一切等受如是快樂。若彼本來。煩惱增盛。不能如是平等運心。應於有情分為三品。所謂親友處中怨 親復分三。謂上中下。上親友者。謂生法身。中親友者。謂財法交。下親友者。謂唯財交 處中為一。怨復分三 上怨者。謂奪名譽命及親友中怨者。謂奪已身命緣資具。下怨者。謂奪親友。命緣資具。總成七品。分別品已。先於上親。發起真誠。與樂勝解。此願成已。於中下親。亦漸次修如是勝解。於親三品。得平等已。次於處中。下中上怨。亦漸次修如是勝解。由數習力。能於上怨。起與樂願。與上親等。修此勝解。既得無退。次於所緣。漸修令廣。謂漸運想。思惟一邑。一國。一方。一切世界。與樂遍滿。是為修習。慈無量成 修悲法者。謂觀有情。沒眾苦海。便願令彼皆得解脫。修喜法者。謂想有情得樂離苦。便深喜慰實為樂哉。修捨最初從處中起。漸次乃至。能於上親。起平等心。與處中等 人起定成三者。此四無量。人起非餘。隨得一時。必成三種。
[0976a10] 從此第二。明八解脫。論云。已辨無量。次辨解脫。頌曰。
 解脫有八種  前三無貪性
 二二一一定  四無色定善
 滅受想解脫  微微無間生
 由自地淨心  及下無漏出
 三境欲可見  四境類品道
 自上苦集滅  非擇滅虛空
[0976a18] 釋曰。初句總標。次兩句別明前三解脫。第四句別明次四解脫。第二行頌別明第八解脫。後一頌總明所緣。解脫有八種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有色想貪。為除此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故名解脫。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為解脫。第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觀淨色。令貪不起。名淨解脫。觀淨色者。顯觀轉勝。此淨解脫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名具足住 四無色定。為次四解脫。此四解脫。各能棄[1]捨下地貪故。名為解脫。第八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棄背受等。名為解脫。依婆娑論。此云解脫者。謂棄背義也。前三無貪性者。初三解脫。無貪為體。近治貪故 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脫。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此三助伴。皆五蘊性。二二一一定者。謂二二定。一一定也。上二謂。初二解脫。下二謂初二靜慮。以初二解脫。依初二靜慮。起名二二定也。一一定者。一謂第三解脫。此一解脫。唯依第四禪起。名一一定也。以第四禪。離八災患。心澄淨故。有淨解脫。四無色定善者。四無色解脫。以善定為體。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無色散善者。如命終心也。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者。滅定解脫。有解厭背受想。有釋厭背一切有所緣心。有釋解脫定障。故名解脫。微微心後此定現前 入滅定心。總有三種。一者想心。二者微細心。三者微微心。[2]前對想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名微微。從微微心。入滅盡定。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者。明出滅定心也。出滅定心。或起有頂淨心。或起下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三境欲可見者。初三解脫。唯以欲界色處為境。有差別者。初二境可憎。第三境可愛。四境類品道自上苦集滅者。四無色解脫。各緣自地上地。苦集滅諦。及緣九地類智品道。為所緣境。非擇滅虛空者。無色解脫。亦緣自地。上地苦集諦上非擇滅。及緣九地類智品。上非擇滅。及與虛空為所緣境 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脫。答第三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又自地妙樂。所動亂故。故無解脫 問行者何緣。修淨解脫。答為欲令欣。修淨解脫。前不淨觀。令心沈戚。今修淨觀。策發令欣。或為審知自堪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脫。為成不成。若觀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問何故經中第三第八解脫。得身證名。非餘六耶。答以於八中。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得身證名。第三解脫。唯取淨相。令惑不起。名為殊勝。第八解脫。以無心故。名為殊勝。第三解脫在色界邊。第八解脫。在無色界邊。
[0976c15] 從此第三。明八[3]勝處。論云。已辨解脫。次辨勝處。頌曰。
 勝處有八種  二如初解脫
 次二如第二  後四如第三
[0976c19] 釋曰。勝處有八種。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青黃赤白。為四勝處。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前修解脫。唯能棄背貪心。不能制境。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
[0976c27] 從此第四。明十遍處。論云。已辨勝處。次辨遍處。頌曰。
 遍處有十種  八如淨解脫
 後二淨無色  緣自地四蘊
[0977a02] 釋曰。遍處有十。謂周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空.與識。二無邊處。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十中前八。如淨解脫。謂八自性。皆是無貪。若并助伴。皆五蘊性。依第四靜慮。緣欲可見色。後二邊處。如次空識。善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謂修解脫。但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1]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一無邊。復思此所覺色。由何廣大。知由虛空故。次觀空無邊處。復思此能覺誰為所依。知[2]依廣識故。觀識無邊處。此所依識。無別所依故。別更不修上為遍處。
[0977a19] 從此第五。明得依身。論云。此解脫等。三門功德。為由何得(一問)。依何身起(二問)。頌曰。
 滅定如先辨  餘皆通二得
 無色依三界  餘唯人趣起
[0977a23] 釋曰。滅定解脫。根品已釋。餘解脫等。通由二得。若曾修者。由離染得。未曾習者。由加行得。四無色解脫。空識二遍處。一一通依三界身起 餘唯人起。由教力故。異生及聖。皆能現起。
[0977a28] 從此第六。明起定緣。論云。諸有生在色無色界。起靜慮無色。由何等別緣。頌曰。
 二界由因業  能起無色定
 色界起靜慮  亦由法爾力
[0977b03] 釋曰。生上二界。總由三緣。一由因力。謂於先時。近及數習。為起因故。二由業力。謂先曾造感[3]中地生。順後受業。彼業異熟將起現前。勢力能令進起彼定。三法爾力。謂器世間。將欲壞時。下地有情。法爾能起上地靜慮。生上二界。起無色定。由因業力。非法爾力。無雲等天。無災壞故。生在色界。起靜慮時。由上二緣及法爾力。若生欲界。起上定時。於前三緣。更加教力。
[0977b12] 從此大文第二。明正法住世。若三分明義。已下是流通分。論云。前來分別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教法。何謂正法(一問)。當住幾(二問)。頌曰。
 佛正法有二  謂教證為體
 有持說行者  此便住世間
[0977b18] 釋曰。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第二問。正法有二。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教法住世。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親云。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4]世法。住爾所時。聖教總言。唯住千載。有釋證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時。復過於此。
[0977b26] 從此第三。明論宗旨。於中分二。一正明宗旨。二傷歎勸學。且正明宗旨者。論云。此論依攝阿毘達磨。為依何理釋對法耶。頌曰。
 迦濕彌羅議理成  我多依彼釋對法
 少有貶量為我失  判法正理在牟尼
[0977c03] 釋曰。迦濕彌羅。毘婆沙師議。阿毘達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藏。少有貶量。為我過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
[0977c07] 從此第二。傷歎勸學。就中分二。一傷歎人。二勸學法。就傷歎人中分二。一正傷歎人。二重釋傷歎。就正歎人中分二。一傷歎有德。二傷歎起失。且傷歎人有德者。頌曰。
 大師世眼久已閉  堪為證者多散滅
[0977c13] 釋曰。三界大師。為世眼目。涅槃日久。名為已閉。舍利子等。名堪證者。隨佛滅度。名多散滅。
[0977c16] 從此第二。傷歎起失者。頌曰。
 不見真理無制人  由鄙尋思亂聖教
[0977c18] 釋曰。既失大師。又無法奘。凡厥異生。便無慧眼。不見真理。無法自制。起惡尋思。亂惑聖教。其過大矣。
[0977c21] 從此第[5]二。重釋傷歎分二。一重釋有德。二重釋起失。且重釋有德者。頌曰。
 自覺已歸勝寂靜  持彼教者多隨滅
[0977c24] 釋曰。佛名自覺。無師悟故。涅槃日久。名已歸靜。舍利子等持彼教者今亦隨滅。
[0977c26] 從此[6]第二。重釋起失頌曰。
 世無依怙喪眾德  無鉤制惑隨意轉
[0977c28] 釋曰。世無依怙。由喪如來及大弟子眾德者故。由此眾生無正法鉤制諸惑象。隨意起執。
[0978a02] 從此第二。勸學法。頌曰。
 既知如來正法壽  漸次淪亡如至喉
 是諸煩惱力增時  應求解脫勿放逸
[0978a05] 釋曰。佛滅度後。九百年中。世親製諸論。正法壽命。漸次淪亡。如人欲終氣臨至喉。須臾便死。於此時中。煩惱增長。諸有智人。應求解脫。勿令放逸起煩惱也[1]。
[2] 破我品
[0978a10] 夫雲披月現。執亡空明。若不摧邪。將何顯正。此品來意良有以焉。有滯相之賓迷方之子。法無主宰。橫生我執。身見一起。諸惑隨生。溺三有河。背八正路。其為過也。不亦悲哉。論主將愛一子。情慇止心。傷而愍之。故制斯論。執我不同。總有三種。一犢子部。二數論宗。三勝論宗。破此三計。廣如長論 今唯釋頌。不可具陳。略舉綱宗。以為發起。犢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部也。佛在世時。有一外道。厥名犢子。今此部執同斯外道。故以標名。此品破中。先破犢子。次破數論。後破勝論。良為此部是佛弟子見同外道。殊所不應。故先破之。今欲破彼。先料其計 論云。然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其體與五蘊不一不異。解云。彼計真我名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蘊剎那滅。於轉無能。但由於我能捨此蘊。能續餘蘊數取諸趣。故執實我體名補特伽羅。計我與蘊不一不異。非斷非常。若言蘊一。蘊滅我滅。便成斷見。若言蘊異。蘊滅我在。是則常見計。皆墮其邊。故知此我與五蘊法不一不異非斷非常。論主破云。汝所執我為實為假。若言是實。應與蘊異。有別性故。如色等實與受等異。又有實體。必應有因。如五蘊實從因生故。若計因生。是則無常。便違汝宗我非無常。若有實體。不從因生。應是無因。同外道見。又汝計我非無為也。若非因生。又非無為。汝所執我應成無用。若我是假。便同我說。無實我故 又彼部法有五法藏。三世為三。無為為四。我為第五不可說藏。我在生死。不可說與三世為一為異。若入涅槃。不可說與無為亦為一為異。故立此我為不可說藏 破云。我與前四法藏。若不可說為異故。即不應說為第五法藏。我與前四。若不可說為一故。即不可說為非第五。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說。但應建立前四法藏。上來理破 已下教證。論云。薄伽梵告梵志言。我說一切有。唯是十二處攝。若數取趣。非是處攝。無體理成。若是處攝。則不應言是不可說。又汝部誦契經亦言。諸所有眼。諸所有色。廣說乃至。苾芻當知。如來齊此。施設一切。建立一切。有實體法。此中無有補特伽羅。如何可說彼有實體。頻婆沙羅契經亦說。此中無有我我所性。唯有一切眾苦法體。將正已生。乃至廣說。據上理教。都無我性。如何犢子橫計執我耶。
[0978b28] 從此論主引頌證破。於中有二。一正破。二流通。初有十七行頌。是正破。後有三行。是流通。初正破中。束成六分。一正顯真空分。第二明佛遍知分。第三置答物分。第四因相不測分。第五果生先後分。第六業報難知分。就正顯真空分中。初是羅漢尼說。次是世尊說。今則是初。論云。有阿羅漢尼。名世羅(此云小山)為魔王說。
 汝墮惡見趣  於空行聚中
 妄執有有情  智者達非有
 如即攬眾分  假相立為車
 世俗立有情  應知攬諸蘊
[0978c11] 釋曰。汝墮惡見趣者。摽魔過也。汝此魔王墮惡見趣。身見名惡。一障聖道。二為癡覆。三為惑因。稱之為惡。趣向生死。為流轉因。因之為趣。惡見即趣。名惡見趣 於空行聚中妄執有有情者。正釋惡見也。五蘊和合。名為行聚。都無作者。稱之為空。執實有情。為惡見也 智者達非有者。顯真空也。有情是假。聖達非有。既除我執。故顯真空 如即攬眾分至攬諸蘊者。舉喻釋成。初則喻顯。後則法合。攬輪輞等以成其車。車則是假。攬五蘊法以成有情。情何得實。
[0978c23] 其次世尊。於雜阿笈摩中。為婆羅門婆抱梨說(婆抱梨此云棗。父母怜子。目此棗名也)
 婆抱梨諦聽  能解諸結法
 謂依心故染  亦依心故淨
 我實無我性  顛倒故執有
 無有情無我  唯有有因法
 謂十二有支  所攝蘊處界
 審思此一切  無補特伽羅
 既觀內是空  觀外空亦爾
 能修空觀者  亦都不可得
[0979a04] 釋曰。婆抱梨諦聽能解諸結法者。勸聽法也。結謂結縛。解結妙法汝能聽之 謂依心故染亦依心故淨者。標所說法也。心染即染。心淨便淨。汝依淨心結能解矣 我實無我性顛倒故執有者。釋前依心染也。都無實我。橫計作者。倒想起其心成染焉 無有情無我唯有有因法者。標依心淨也。果由因起。名有因法。但由因力。果遂得生。果由因生。實無作者。故無我見也。因果和合。假名為人。故無有情也。達有因法。情我見滅。心便淨矣 謂十二有支至亦都不可得者。釋前有因法也。十二有支。蘊處界三。此一切法唯有因果。無數取趣。但有情身無數取趣。即是內空。外非情法。亦復法空。修此空觀 亦不可得。詳此經頌。是佛世尊於小乘經密談大乘。真空之理於是盡矣。犢子部難。若無實我。是則世尊非一切智。要因真我。非剎那滅。方頓遍知。以心心所剎那剎那異生滅故。故心心所非頓遍知。論主答云。但約相續有堪能故。知一切法名一切智。非由一念能頓遍知。
[0979a25] 從此已下舉頌以答。即是第二明佛遍知分。於中有二。一舉頌正明。第二引頌證成。今則是初。頌曰。
 由相續有能  如火食一切
 如是一切智  非由頓遍知
[0979b01] 釋曰。火食一切。豈一念火能燒一切。但約相續說燒一切。佛智亦爾。但據相續名一切智。
[0979b04] 從此第二引證。犢子部問。如何得知。約相續說。知一切法非我遍知。論主答云。說佛世尊有三世故。犢子部問。於何處說。
[0979b07] 從此論主引頌成證。如有頌曰。
 若過去諸佛  若未來諸佛
 及現在諸佛  皆滅眾生憂
[0979b10] 釋曰。此頌既說有三世佛。故約佛智。於相續位。知一切法不由於我能頓遍知。以佛世尊三世攝故。彼此計我體是佛世尊。復說我體非三世攝。此頌既說佛在三世。故汝計我非是世尊。我既非佛。明知遍知不由於我名頓遍知。理亦應爾。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八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970a13] 釋曰。心一境性名之為定。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總分三段。一明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論宗旨。就明定中二。一明所依諸定。二明能依功德。就明諸定中分為四段。一明四靜慮。二明四無色定。三明八等至。四明諸等持。此下第一明四靜慮。論云。已說諸智所成功德。餘性功德。今次當辨。於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諸定內靜慮云何。頌曰。
 靜慮四各二  於中生已說
 定謂善一境  并伴五蘊性
 初具伺喜樂  後漸離前支
[0970a25] 釋曰。靜慮四各二者。四種靜慮。各有二種。一生靜慮。二定靜慮。於中生已說者。於二靜慮中[4]四種靜慮體。世間品已說。謂世間品。說色界中有十七天。是生靜慮也 定謂善一境并伴五蘊性者。定靜慮體。謂唯善性。心一境性。剋體言之。以善等持。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蘊為體(有色蘊者定共戒也)問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謂能令心專注一所緣。問何等名靜慮。答由定寂靜。[5]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問無色等持。亦能靜慮。應名靜慮。答無色等持。不名靜慮。謂就勝義。立靜慮名。色界定勝。獨名靜慮。如世間說發光名日。螢燭雖光不得名日。問何故色界定。獨名為勝。答一謂諸等持內。攝十八支。二止觀均行。最能審慮。三名現法樂住。四名樂通行。故色界定。獨名靜慮 問色界染定。寧得此名。答由彼亦能邪審慮故。世尊亦說有惡靜慮。問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頌言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謂初定內。具伺喜樂。名初靜慮。後之三定。漸離前支。謂唯離伺。有喜樂支。立第二靜慮。若離伺喜。唯有樂支。立第三靜慮。具離三種。立第四靜慮。故一境性。分為四種。
[0970b20] 從此第二。明無色定。論云。已辨靜慮。無色云何。頌曰。
 無色亦如是  四蘊離下地
 并上三近分  總名除色想
 無色謂無色  後色起從心
 空無邊等三  名從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0970b27] 釋曰。無色亦如是者。無色定體四。各有二種。生無色體。世品已說。定無色體。亦善性攝。心一境性。與色界同故言如是。四蘊者。然助伴體。唯有四蘊。彼無色故。除色蘊也。離下地者。辨差別也。雖一境性體相無差別。離下地生。故分四種。離第四靜慮生。立空無邊處[6]名。離空處生。立識無邊處。離識處生。立無所有處。離無所有處生。立非想非非想處 并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者。前四根本。無色。并上三無色。近分。此七總名除去色想空處近分。未得此名。緣下地色。有色想故。無色謂無色者。無色界中。謂無色故。立無色名。依大眾部。化地部等。無色界中。許有色法。以色微故。立無色名。問無色多劫。色相續斷。後沒生下。色從何生。答頌言後色起從心者。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從彼心。生此是論主依經部釋也 空無邊等三名從加行立者。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色境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 又於加行中。厭無邊空。起勝解想。思無邊識。加行成時。名識無邊處 又於加行中。厭無邊識。起勝解想。捨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時。名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者。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慧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約彼處想昧劣故。當體立名。名非非想。前三無色。約加行立。第四非想。約當體立。
[0970c27] 從此第三。明八等至。就中二。一總明。二別明。且總明八等至者。論云。已辨無色云何等至。頌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謂味淨無漏  後味淨二種
 味謂愛相應  淨謂世間善
 此即所味著  無漏謂出世
[0971a05] 釋曰。此本等至八者。此四靜慮。四無色。地根本等至。總有八種。前七各有三謂味淨無漏者。於前七地。各具有三。一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故名為味。由定與彼愛相應故。定得味名。二淨等至。謂世善定。與無貪等諸[1]白淨法。相應起故。定得淨名。三無漏等至。謂出世定 後味淨二種者。後是有頂地。有二種等至。謂味與淨想昧劣故。無無漏也。味謂愛相應者。釋味定也。愛名為味。定與愛相應。故名味定。淨謂世間善者。釋淨定也。此即所味著者。此淨等至。是前味定。所味著境。謂淨定滅彼味定生。緣已滅淨。深生愛著。無漏謂出世者。愛不緣故。非所味著。
[0971a19] 從此第四。別明八等至。就中有二。一明靜慮支。二明淨等[2]至。前中分六。一明靜慮支數。二明支體。三明染無支。四明名不動。五明生[3]受有異。六明起下心。且第一明靜慮支數者。論云。於四靜慮。各有幾支。頌曰。
 靜慮初五支  尋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  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  捨念慧樂定
 第四有四支  捨念中受定
[0971a29] 釋曰。唯淨無漏。四靜慮中。有十八支 初靜慮中。具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等持 第二靜慮[4]中唯[5]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等持 第三靜慮。具有五支。一行捨(解云。是大善[6]地中捨故。名行捨也)二正念。三正慧。四樂受。五等(前二是輕安樂此樂受[7]樂) 第四靜慮。唯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離八災患。得清淨名。下文釋也)三非苦樂受。(此是頌文中受)四等持 問何故初二靜慮立輕安。不立行捨。後二靜慮立行捨。不立輕安。答第三定捨極喜。第四定捨極樂。故立行捨。初二既不立行捨。故立輕安。問信通諸地。何故唯於第二靜慮。立信為支。答隨起增上淨信。必依大喜。第二靜慮。有勝喜故。立內淨支。問慧通諸地。何故第三定。獨立慧為支。答彼有樂受。為耽此樂。不欣上地。對治此故。立正慧支。問念通諸地。何故三四定。獨立念為支。答此第三定。為第二定勝喜漂溺。若第四定。為第三定勝樂留礙。由為下地所留難故。於自地染。不能出離。是故世尊勸住正念。問何故初三靜慮。等具五支。二四靜慮。等具四支。答欲界諸惡。難斷難[8]可破。難可越度故。初靜慮須具五支。第二靜慮有極重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第三定建立五支。初及第三無如是事。故於二四。唯立四支。又解為欲隨順超定法故。謂從五支定[9]超入五支定。復從支[10]四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11]越。
[0971b28] 從此第二。明支體性[12]者。論云。靜慮支名既有十八。於中實事總有幾種。頌曰。
 此實事十一  初二樂輕安
 內淨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0971c03] 釋曰。名雖十八。實體十一。謂初五支。即五實事。第二靜慮。三支同前。增內淨一。足前成六。第三靜慮。定支同前。增餘四支。足前成十。第四靜慮。三支同前增非苦樂受。足前成十一。問初二。已有樂支。何故第三。說增樂受。答頌言初二樂輕安。由初二定樂是輕安樂。故於第三說增樂受。問何故初二無樂受樂。答初二定中。無樂根故。謂初二定。無心受樂。說有喜故。雖初二定有身受樂。正在定中無[13]三識故 依經部宗。初二定樂。是身受樂。非輕安樂。以經部師。許在定中。得有身識。謂在定內。有輕安風。從勝定生。順生身識相應樂受。遍觸身故。又引經云。諸聖弟子。於離生喜。已斷五法。修習五法。所修五者。一歡。二喜。三輕安。四樂。五三摩地。此經輕安。與樂別說。故初二樂。非是輕安。內淨即信根者。謂若證得第二靜慮。則於定地亦可雖中。有深信生。名內等淨。信是淨相。故立淨名。離外均流故。名內等。淨而內等故。立內等淨名。喜即是喜受者。謂上座部等。於心所中。別有喜體。非是喜受。謂簡彼故。故言喜即是喜受。謂初二定。喜名喜受也。
[0971c26] 從此第三。明染無支。論云。諸靜慮支。染靜慮中。謂皆有不[14](問也)" ver="150 a10 ">(問也)。不爾[15](答也)" ver="150 a10 ">(答也)。云何[16](徵也)" ver="150 a10 ">(徵也)。頌曰。
 染如次從初  無喜樂內淨
 正念慧捨念  餘說無安捨
[0972a01] 釋曰。初禪染中。無離生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第二染中。無內等淨。煩惱濁故。第三染中。無正念[1]慧。染樂亂故。第四染中。無捨念淨。煩惱染故。餘說無安捨者。有餘師說。初二染中。但無輕安。後二染中。唯無行捨。以此二種大善地攝故染定無。
[0972a07] 從此第四。明不動。論云。契經中說三定有動。不動第四。依何義說。頌曰。
 第四名不動  離八災患故
 八者謂尋伺  四受入出息
[0972a11] 釋曰。第四靜慮。無八災患動。是故世尊說名不動。災患有八。所謂尋。伺。憂。苦。喜樂。出息。入息。有餘師說。第四靜慮。如密室燈照而無動。故名不動。
[0972a15] 從此第五。明生受有異。論云。如定靜慮所有諸受。生亦爾不(問也)。不爾(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生靜慮從初  有喜樂捨受
 及喜捨樂捨  唯捨受如次
[0972a19] 釋曰。生靜慮中。初有三受 一喜受。意識相應 二樂受。三識相應 三捨受。四識相應 第二有二。謂喜與捨。意識相應 第三有二。謂樂與捨。意識相應 第四有一。謂唯捨受。意識相應 是謂定。生。受有差別。
[0972a25] 從此第六。明起下心。論云。上三靜慮。無三識身。及無尋伺。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問也)非生彼地。無眼識等。但非彼繫也(答也)。所以者何(徵也)。頌曰。
 生上三靜慮  起三識表心
 皆初靜慮攝  唯無覆無記
[0972b02] 釋曰。生上三地。起三識身。及發表心。皆初定繫。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見聞觸及發表起下三識。及發表心。此唯是無覆無記。不起下染 謂已斷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無記中庸故。得起下身識威儀無記。起下眼耳二識。若修得者。通果無記。若泛起者。威儀無記。起下發表心。亦威儀無記。
[0972b10] 從此已下。第二明淨[2]等等至。就中有九。一[3]初明得等至。二明等至相生。三明順四分定。四明修超等至。五明等至依身。六明等至緣境。七明等至斷惑。八明近分差別。九明中定不同 且[]初明得等至者。論云。如是別釋靜慮事已。淨等等至。初得云何。頌曰。
 全不成而得  淨由離染生
 無漏由離染  染由生及退
[0972b19] 釋曰。全不成而得淨由離染生者。八本等至。若全不成。而獲得者。即淨等至。由二緣得。一由離染得謂在下地。離下地染。得上地淨定。二由受生得。謂從上地。生自地時。得自地淨。[4]下七等至。由[5]此二緣。有頂等至。唯由離染。無由受生。謂無上地生自地故 問遮何故。說全不成言。答謂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順決擇分及勝進分。彼於先時。得順退分及順住分。今由加行。得順決擇分及勝進分。已先得彼順退分等。故決擇等。而不名得。謂由四分同淨定故 又退離自染。得順退分定。亦不名得。謂彼先得順住分定。順勝進定。或決擇分。今方由退。得退分定。故此退得。而不名得。以此四分同淨定故。無漏由離染者。無漏等至。由一緣得。謂由離染。離下染時。必得上地無漏道故。染由生及退者染污等至。由二緣得。一由受生。謂從上地。生下地時。得下地染。二者由退。謂於此地離染退時。得此地染。
[0972c10] 從此第二。明等至相生。論云。何等至後生幾等至。頌曰。
 無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淨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淨染  并下一地淨
 死淨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0972c16] 釋曰。無漏次生善上下至第三者。無漏等至。次生於善。於上下地。各至第三。遠故無能超生第四。言善者。具攝淨及無漏也。上下至第三者。如從初禪無間生六。謂自初禪。二禪。三禪。各淨無漏無所有處無間生[6]七。謂生自地及下識處空處各淨無漏。生上有頂唯淨等至 第二靜慮。無間生八。謂生自地及上三禪。四禪。各淨無漏。并下[7]初禪。淨及無漏 識無邊處。無間生九。謂生自地。及下空處。第四靜慮。各淨無漏。并上無所有處。淨[8]及無漏有頂唯淨 第三第四靜慮。無色空處。無間生十。謂上下八。并自地二 淨次生亦然兼生自地染者。從淨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頂淨。無間生六。謂生自地淨及染污。并下識處。無所有處。淨及無漏。從初靜慮。無間生七。無所有處八。第二定九識處生十。餘生十一。思而可知。染生自淨染并下一地淨者。染污等至無間。能生自地淨染。并生次下一地淨定。言次生者。謂次也。如從有頂等至。唯生識處等至也。生下淨者。謂為自地煩惱所逼。於下淨定。亦生尊重。故有從染生下淨定。死淨生一切染生自下染者。前說淨染相生。唯約定說。今據命終。故言死也。謂命終時。從生得淨。容生三界一切地染。隨生何地。生彼染故。若命終時。從染污能生自地。及生下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離下染。不生上故。
[0973a15] 從此第三。明順四分定。論云。謂所言從淨生無漏者。為一切種皆能生耶。不爾云何。頌曰。
 淨定有四種  謂即順退分
 順住順勝進  順決擇分攝
 如次順煩惱  自上地無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0973a22] 釋曰。初一行頌者。明淨等至。總有四種。一順退分。二順住分。三順勝進分。四順決擇分。七地各四。有頂唯三。由彼處無上地可趣故。彼地無順勝進分。如次順煩惱自上地無漏者。釋四分相。順煩惱者。名順退分。順自地者。名順住分。順上地者。名順勝進分。順無漏者。名順決擇分故。唯順決擇分。能生無漏。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者。順退分。能生二。謂順退順住。順住分。能生三。除順決擇分 順勝進分。能生三。除順退分。順決擇分。唯能生一。謂自順決擇分也。
[0973b04] 從此第四。明修超等至。論云。如上所言。淨及無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頌曰。
 二類定順逆  均間次及超
 至間超為成  三洲利無學
[0973b09] 釋曰。二類定者。謂本善等至。分為二類。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往上名順。還下名逆同類名均。異類名間。相名次。越一名超。至間超為成者。明修超也。謂觀行者。修超定時。先於有漏八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 次於無漏七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 次於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現前數習 次於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 次於無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 是名修習超。加行成滿 後於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三洲利無學者。明處及人也。修超等至。唯人三洲處也。於三洲中。是利根不時解脫。諸阿羅漢。人方能修也。以利無學定自在故。無煩惱故。故能修超。
[0973b23] 從此第五。明等至依身。論云。此諸等至。依何身起。頌曰。
 諸定依自下  非上無用故
 唯生有頂聖  起下盡餘惑
[0973b27] 釋曰。初兩句者。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無容起下。一上地起下地。無所用故。二自地有勝定故。三下定勢力劣故。(已上通簡淨與無漏)四於下地。[1]退棄捨故。五下地法。可厭毀故(此二唯簡淨等[2]至)唯生有頂聖起下盡餘惑者。前約總相。此委細說。謂聖生有頂。必起下地無所有處無漏等至。為盡有頂諸餘煩惱。以自有頂無聖道故。於下聖道。欣樂起故。唯起無所有處者。謂最近故。
[0973c07] 從此第六。明等至[3]緣境。論云。此諸等至。緣何境生。頌曰。
 味定緣自繫  淨無漏遍緣
 根本善無色  不緣下有漏
[0973c11] 釋曰。味定緣自繫者。味定唯緣自地有漏。不緣下地。謂已離故 亦不緣上。愛地別故 不緣無漏。應成善故 淨無漏遍緣者。淨及無漏。俱能遍緣自上下地。有為無為。皆為境故。有差別者。無記無為。無漏不緣。非諦攝故。根本善無色不緣下有漏者。根本地攝。善無色定。不緣下地諸有漏法。自上地法。無不能緣。唯能緣下類智品道無漏法也。無色近分。亦緣下地。彼無間道。必緣下故。
[0973c21] 從此第七。明等至斷惑。論云。味淨無漏三等至中。何等至力。能斷諸煩惱。頌曰。
 無漏能斷惑  及諸淨近分
[0973c24] 釋曰。諸無漏定。皆能斷惑 諸淨近分。亦斷煩惱。即欣上厭下斷也 言近分者。簡根本地。以根本淨。不能斷惑。不能斷下。謂已離故。不能斷自。自所縛故。不能斷上。以勝已故。中間禪淨。亦不斷惑。故言近分。
[0974a01] 從此第八。明近分差別。論云。近分有幾。(一問)何受相應(第二問也)於味等[1]三為皆具不(三問)曰。
 近分八捨淨  初亦聖或三
[0974a05] 釋曰。近分八者。答初問四。本靜慮。四本無色。各有近分。與八根本。為入門故。捨者答第二問。此八近分。皆捨相應。作功用轉。故無喜樂。淨字及初亦聖或三者。答第三問。淨者謂八近分。皆淨定攝。初亦聖者。初禪近分。亦通無漏。此八近分。皆無有味。離染道故。或三者。或言顯別有說。初未至定。有味等至。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三等至。
[0974a14] 從此第九。明中定不同。頌曰。
 中靜慮無尋  具三唯捨受
[0974a16] 釋曰。中間靜慮。無尋唯伺。具三等至。唯捨相應。言中間者。謂初靜慮。尋伺相應。二禪已上。皆無尋無伺。唯中間靜慮。[2]無伺有尋故彼勝初。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
[0974a22] 從此第四。明諸等持。就中一明尋伺等三。二明單空等三。三明重空等三。四明修四等持。且第一明尋伺等三者。論云。已說等至。云何等持。經說等持。總有三種。一有尋有伺。二無尋唯伺。三無尋無伺。其相云何。頌曰。
 初下有尋伺  中唯伺上無
[0974a29] 釋曰。初下有尋伺者。初謂初禪。下謂未至。此有尋有伺。謂與尋伺共相應故。中唯伺者。中間靜慮。無尋唯伺。三摩地也。上無者。二禪已上。乃至有頂。無尋無伺。此名無尋無伺三摩地也。
[0974b05] 從此第二。明單空等三。論云。契經復說三種等持。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其相云何。頌曰。
 空謂空非我  無相謂滅四
 無願謂餘十  諦行相相應
 此通淨無漏  無漏三脫門
[0974b11] 釋曰。空謂空非我者。空三摩地。謂空非我。相應等持。空即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無相謂滅四者。無相三摩地。謂緣滅諦。四種行相。相應等持。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定緣無相。得無相名。言十相者。謂色等五。男女二種。三有為相(除住相也)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者。釋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言餘諦者。謂餘苦諦。非常苦相。集諦下四。因集生緣。道諦下四。道如行出。此名餘諦十種行相。非常與苦。及集諦因此二諦相。可厭患故。道諦如船筏。必應捨故。故緣彼諦。得無願名。不願樂故。名為無願。謂此超過現前所對。苦集道諦。可厭捨故。於苦諦下。空非我相。非所厭捨。以與涅槃相相似故。此通淨無漏者。此上等持。各通二種。二謂淨及無漏。世出世間。等持別故。無漏三脫門者。唯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解脫涅槃。為入門故。
[0974c01] 從此第三。明重空等三。論云。契經復說三重等持。一空空。二無願無願。三無相無相。其相云何。頌曰。
 重二緣無學  取空非常相
 後緣無相定  非擇滅為靜
 有漏人不時  離上七近分
[0974c07] 釋曰。重二者。標名也。緣無學下。正辨釋也。空空等故。名為重二。緣無學字。流入下三句中。取空非常相者。一取空相。二取非常相。取空相者。釋空空也。空空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順厭。勝非我故。唯取空相。不取非我。於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燒死屍。以杖迴轉。屍既盡已。杖亦應燒。先以空相故。燒煩惱已。後起空定。厭捨前空。故名空空。取非常相者。釋無願無願也。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觀前無願。作非常相。厭捨無願。無願不欣。重言無願。不取苦相因集生緣者。此五非是無漏相故。不取道等。四行相者。[3]為厭捨故。謂此無願。不願聖道。作道等相。便欣於道。不能厭故。後緣無相定非擇滅為靜者。釋重無相也。無相無相。即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以無漏法無擇滅故。觀前無相非擇滅故。於無相上。復更無相。名無相無相。觀非擇滅。但取靜相。非滅妙離濫非常滅。不作滅相。以非擇滅是無記性故。不作妙相。非離繫果。不作離相。有漏人不時者。重三等持。唯是有漏。厭聖道故。唯三洲人。不時無學。能起此定。離上七近分者。明重空等三依[1]十地起。謂欲界。未至。中間。四本靜慮。四本無色也。初禪已上。七近分地。無重空等三故言離也。
[0975a05] 從此第四。明修[2]四等持。論云。契經復說四[3]種等持。一為住現法樂。二為得勝知見。三為得分別慧。四為諸漏永盡。修三摩地。其相云何。頌曰。
 為得現法樂  修諸善靜慮
 為得勝知見  修淨天眼通
 為得分別慧  修諸加行善
 為得諸漏盡  修金剛喻定
[0975a13] 釋曰。為得現法樂修諸善靜慮者。善言通攝淨及無漏。修諸善靜慮。得住現法樂故。修淨天眼。得殊勝知見。知見即是。清淨眼識。相應慧也。若修三界諸加行善。及無漏善。得分別慧。修金剛喻定。得諸漏永盡。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十八不共法  謂佛十力等
[0964c12] 釋曰。佛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餘聖所無故。名不共法。
[0964c15] 從此第二。依名別釋。就中有五。一明十力。二明四無畏。三明三念住。四明大悲。五明佛同異。就明十力中二。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且第一明心力者。論云。且佛十力相別云何。頌曰。
 力處非處十  業八除滅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盡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靜慮餘通
 贍]">部男佛身  於境無礙故
[0964c25] 釋曰。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依身。後一句釋力義也。力處非處十者。總標也。一處非處智力。以十智為體。處謂合道理義也。如說善因能感愛果。造不善業。能招惡果。斯有是處。非處謂不合道理義也。如說善因感惡果。造不善因。感愛果。必無是處。佛智能知處非處故。名處非處智力業八除滅道者。第二業異熟智力。以八智為體。除滅道二智也。知如是類業。感如是異熟。名業異熟智力。除滅道智者。以業異熟非滅道攝故。業異熟智力。除滅道智也。定根解界九者。此有四力。定謂第三靜慮解脫(八解脫也)等持(三三摩地)等至智力(八等至也) 根謂第四根上下智力。能知眾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解謂第五。種種勝解智力。能知眾生種種喜樂。殊勝解故 界謂第六種種界智力。能知眾生種種性故。此之四力。九智為體。唯除滅智。以靜慮等。非滅諦故 遍趣九或十者。遍趣謂第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若謂但緣能趣為境。九智為體。除滅智也。滅是所趣果。非能趣行故。故除滅智。若謂亦緣所趣為境。十智為體。宿住死生俗者。一第八宿住隨念智力。能知過去宿住事故。二第九宿住死生智力。能知眾生死此生彼故。此二智力。緣事法故。俗智為體 盡六或十智者。第十漏盡智力。言漏盡者。謂涅槃擇滅也。若謂但緣漏盡為境。名漏盡智力。以六智為體。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此四智不緣滅故。若漏盡身中所得智故。名漏盡智力。以十智為體 宿住死生智依靜慮餘通者。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靜慮。起所餘八智。通依十一地起謂欲界四禪。未至。中間。並四無色也 贍部男佛身者。此之十力。依贍部洲男子佛身。於境無礙故者。釋力義也。智於境中。知無礙故。名之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永斷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聖不然。故不名力。
[0965b06] 從此第二。明身力。論云。如是諸佛遍於所知。心力無邊云何身力。頌曰。
 身那羅延力  或節節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觸處為性
[0965b10] 釋曰。身那羅延力者。佛生身力。等那羅延。此云人種神。或節節皆然者。或言表有餘師說。佛身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力。大德法救說[1]佛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大覺獨覺。及轉輪王。支節相連。有差別者。諸佛世尊。似龍盤結。獨覺似鉤鎖。輪王似相鉤故。三相望。力有勝劣。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羅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當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當一摩訶諾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訶諾健那力。當一塞建提力(此云勝蘊神)。四十羅塞建提力。當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當一遮弩羅力(此云執持神)。六十遮弩羅力。當一那羅延力。故象等七。十十倍增。名那羅延力也。此觸處為性者。如是身力。觸處為體。謂所觸中。大種差別。
[0965b26] 從此第二。明四無畏。論云。四無畏相。差別云何。頌曰。
 四無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0965b29] 釋曰。四無畏者。一正等覺無畏。十智為體。猶如初力(釋初字也)。二漏永盡無畏。或六智或十智。為體。如第十力(釋十字也)。三說障法無畏。八智為體。如第二力(釋二字也)四說出苦道無畏。或九智或十智為體。如第七力(釋七字也)。正等覺無畏者。謂佛自言。我於諸法。正等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言佛如來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畏。故得安穩無怖無畏。漏永盡者。謂佛自言。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沙門等。依法立難。言佛於漏未得永盡。佛為通釋。無怖畏故。說障法無畏者。佛說染法必能為障。若外道難。言染非能障。佛為通釋。無怖畏故。說出苦道無畏者。佛說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難言道非出苦。佛為通釋。無怖畏故。答難無懼。故名無畏。
[0965c17] 從此第三。明三念住。論云。佛三念住。相別云何。頌曰。
 三念住念慧  緣順違俱境
[0965c20] 釋曰。三念住者。以念慧為體 一緣順境。不生歡喜。念住。謂有弟子。一向敬佛。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第二緣違境。不生憂戚念住。謂有弟子。不恭敬佛。如來緣之。不生憂戚。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第三緣順違境。不生歡戚念住。謂有弟子。一類敬佛。一類不敬。如來緣之。不生歡戚。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頌言俱者。即順違俱也。
[0966a01] 從此第四。明大悲。論云。諸佛大悲。云何相別。頌曰。
 大悲唯俗智  資糧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異悲由八因
[0966a05] 釋曰。如來大悲。俗智為體。以緣一切有情事境界故。問此大悲名。依何義立。答由五義故。一資糧大。謂大福德智慧資糧。所成辨故。二行相大。謂此力能於三苦境。作行相故。三所緣大(釋頌境字)謂是總以三界有情。為所緣故。四平等大。謂普利樂諸有情故。五上品大。更無餘悲能齊此故 此與悲異由八種因。一由自性異。大悲以無癡為體。悲以無瞋為體。二由行相異。大悲作三苦行相。悲唯作苦苦行相。三由所緣異。大悲緣三界悲唯緣欲界也。四由依地異。大悲依第四禪。悲依四靜慮。五由依身異。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身。六由證得異。大悲離有頂。證。悲離欲界證。七由救濟異。大悲救濟事成。悲唯希望救濟故。八由哀愍異。大悲哀愍平等。悲哀愍不平等故。
[0966a21] 從此第五。明佛同異。論云。已辨佛德異餘有情。諸佛相望法等不。頌曰。
 由資糧法身  利他佛相似
 壽種性量等  諸佛有差別
[0966a25] 釋曰。謂佛三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約壽種性身量等殊。佛有差別。言壽別者。謂佛壽有長短。言種別者。謂佛有生剎帝利種。有生婆羅門種。言姓別者。謂佛有姓喬答摩。有姓迦葉婆等。言量別者。謂佛身有長丈六。有長千尺等。頌言等者。謂顯佛法住久近等故。如是別者。所化有情。機宜別故。佛有三德不可思議。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因圓德者。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三阿僧祇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剎那剎那。時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修無慢故 次果圓德。復有四種。一智圓德。二斷圓德。三威勢圓德。四色身圓德。智圓德中。復有四種。一無師智自覺悟故。二一切智照真理故。三一切種智照俗事故。四無功用智任運起故。斷圓德中亦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並習斷 威勢圓德。亦有四種。一難化必能化。二答難必決疑。三立教必出離。四惡黨必能伏 色身圓德。亦有四種。一具眾相。二具隨好。三具大力。四內身骨堅。越金剛。外發神光。踰百千日 後恩圓德。亦有四種。一能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也。二令出善趣生死復為一也。故名為四。又解安置善趣為一。安置三乘為三故。名為四。總說如來圓德如是 若別分折。則有無邊。唯佛世尊。能知能說。諸有智者。聞說如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重信心。轉滅無邊。不定惡業。攝受人天。殊勝涅槃。故說如來出興於世。為諸智者無上福田。如薄伽梵。自說頌曰。
[0966b28]  若於佛福田 能殖少分善 初獲勝善趣 後必得涅槃。
[0966c01] 從此第二。明共功德。就中有二。一總標名。二別解釋。且總標者。論云。已說如來不共功德。共功德今當辨。頌曰。
 復有餘佛法  共餘聖異生
 謂無諍願智  無礙解等德
[0966c06] 釋曰。復有佛法。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此三二乘。亦有。五通。靜慮。四無色。八等至。三等持。四無量。八解脫。十遍處等。異生亦有。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
[0966c11] 從此第二。別解釋。就中二。一明共聖德。二明共凡德。就共聖德中四。一明無諍行。二明願智。三明無礙解。四明依邊際定力得。且初無諍者。論云。且辨無諍者。頌曰。
 無諍世俗智  後靜慮不動
 三洲緣未生  欲界有事惑
[0966c17] 釋曰。無諍世俗智者。煩惱名諍。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續。此智生時。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息煩惱諍。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為體。後靜慮不動者。此無諍行。依第四禪。發。樂通行中。此最勝故。言不動者。六無學中。唯不動性有無諍智。退法等五。不能自防。況能息他諸煩惱諍。故唯不動。三洲緣未生者。唯人三洲。有無諍智。緣未生者。緣未來惑。令不起故 欲界有事惑者。謂緣未生迷事煩惱。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緣境故。
[0966c29] 從此第二明願智論云辨無諍已次辨願智頌曰。
 願智能遍緣  餘如無諍說
[0967a03] 釋曰。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此智出體。依地種性。及所依身。與無諍同。唯所緣別。願智遍緣一切法故。
[0967a06] 從此第三。明無礙解。論云。已辨願智。無礙解者。頌曰。
 無礙解有四  謂法義詞辯
 名義言說道  無退智為性
 法詞唯俗智  五二地為依
 義十六辯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餘如無諍說
[0967a13] 釋曰。無礙解有四謂法義詞辯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名義言說道無退智為性者。出體也。謂無退智。緣能詮名。名法無礙解。名句文三。總說為名。此名句文。持所說義。及生物解故。說名為法 又無退智。緣所詮義。名義無礙解 又無退智。緣方言詞。立為詞無礙解 又無退智。緣契正理。無滯言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名辯無礙解。無滯言說。名之為辯。定慧二道。能起辯說。道是辯因。故亦名辯。是利根故。名無退智。智。緣名等。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故四無礙。以無退智為體也。法詞唯俗智者。此二無礙。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唯俗智攝。五二地為依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也。無色界中。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也。二禪已上。以無尋伺故。義十六辯九者。義無礙解。或十智或六智為體。謂若諸法皆名為義。十智為體。若唯涅槃。名為義者。六智為體。如漏盡通說 辯無礙解。九智為體。唯除滅智。謂辯無礙。緣說道故 皆依一切地者。此義及辯。二無礙解。通依一切地起。謂九地也。但得必具四者。隨得一時。必皆具四。餘如無諍說者。此四無礙。依不動性。依三洲身。如無諍說。
[0967b09] 從此第四。明依邊際定得。論云。如是所說無諍行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  邊際六後定
 遍順至究竟  佛餘加行得
[0967b13] 釋曰。六依邊際得者。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此六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六者。此邊際定。體有六種。謂四無礙。無諍願智。此六除詞。更加延促壽等邊際。故體成六。謂無諍邊際。乃至延促等邊際也。詞無礙解。雖依第四邊際定發。體是欲界。初靜慮攝故。詞無礙解。非邊際體 後定者第四定也。此明邊際唯依第四禪故 遍順至究竟者。釋邊際名也。從一切地。遍所隨順。增至究竟。故名邊際。謂從欲界加行善心。入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入無所有處。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復從欲界。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遍所隨順。謂專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言。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為邊。際言為顯類義極義。如說一頌。有四句故。名為四際。顯類義也。如說涅槃名為實際。顯極義也。佛餘加行得者。此邊際定。佛離染得。所餘聖者。唯加行得。
[0967c05] 從此第二。明共凡德。就中分六。一明六通。二辨三明三明三示導。四別明神境。五別釋眼耳。六明通種類。且第一明六通者。論云。已辨前三唯共餘聖功德。於中亦共凡德。且應辨通。頌曰。
 通六謂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慧攝
 四俗他心五  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  自下地為境
 聲聞麟喻佛  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  曾修離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餘四
 天眼耳無記  餘四通唯善
[0967c18] 釋曰。初三句者摽列六通。一神境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無擁名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智是二識相應慧體。智證於境。無擁名通。四他心智證通。智證他心。無擁名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於宿住事。隨所憶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六漏盡智證通。漏盡者擇滅也。智證漏盡。無擁名通。或漏盡身中。所有智證。名漏盡智證通 解脫道慧攝者。出體也。此六神通。解脫道攝。慧為其體。四俗他心五者。神境。天眼。天耳。宿住。此之四通。俗智為體。他心智通。五智為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者。漏盡智通。如漏盡力。或六智。或十智為體。五依四靜慮者。前之五通。依四靜慮。問何緣此五。不依無色。答初三種。通緣色為境 他心智通。初修之時。以色為門。謂欲修時。先審觀己身心二相變異相隨。謂心喜怒。形之於色。後復觀他身心二相。由此加行。後得他心。於他心等能如實知 若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別。謂憶前念。漸復逆觀於此生身十位差別。次第而憶。乃至能憶中有已前一念之心。名宿住通。加行成就。根本成時。能憶過去生中。某處某姓。種種事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又於無色觀減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觀增止減。以增地故。亦無通 自下地為境者。五通唯緣自下地境。如神境通。於初禪發。能於初禪及下欲界。行化自在。於上不然。勢力劣故。餘四通亦爾。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者。諸大聲聞。能於二千世界。起神通用。麟覺能於三千世界。佛能於無數世界。神通自在 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者。此明五通於無始來。若未曾得。由加行得。曾已串習。由離染得。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者。念住分別。初之三通。唯身念住。緣色起故。他心智通。唯三念住。不知色故。無身念住。所餘宿住。及漏盡通。四念住攝。謂緣五蘊一切法故。天眼耳無記者。天眼耳二通。無記性攝。以二通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謂眼耳識。生得善者。非異地起。若色界生得。不能生定。今此二通。與定相生。故二通體。唯無記性。四無記中。通果無記。餘四通唯善者。除天眼耳。所餘四通性皆是善。
[0968b04] 從此第二。辨三明。論云。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明
[0968b08] 釋曰。第五二六明者。第五宿住通。是第一宿住智證明。第二天眼通。是第二死生智證明。第六漏盡通。是第三漏盡智證明 治三際愚故者。於六通中。唯三名明。謂能對治三際愚故。宿住智明。治前際愚。死生智明。治後際愚。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後真二假說者。此三明中。後漏盡明。容有是真。通無漏故。前二名明。但是假說。以有漏故。學有闇非明者。有學身中。雖有宿住及死生智。不名明者。以彼身中有闇惑故。
[0968b18] 從此第三。明三示導。論云。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彼於六通以何為體。頌曰。
 第一四六導  教誡導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0968b22] 釋曰。第一四六導者。第一神境通。名第一神變示導。第四他心通。名第二記心示導。第六漏盡通。名第三教誡示導。能示能導。得示導名故 教誡導為尊者。三示導中。教誡示導。最為尊勝。定由通所成者。教誡示導。定由第六漏盡通。成故最為尊 前二示導。藥亦成。非定由通故。非勝也。如有術。名健(此云持地也)持此便能。騰空自在 復術。名伊剎尼(此云觀察)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引利樂果故者。教誡示導。以能如實方便說法。故能令他引當[1]利益果(人天果也)。及安樂(涅槃果也)。前二示導。無此勝能。由是故教誡最為尊勝也。
[0968c06] 從此第四。別明神境。就中二。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且正明神境者。論云。神境二言。為目何義。頌曰。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0968c13] 釋曰。神體謂等持者。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境二謂行化者。神變名境。境有二種。一行二化 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者。釋行境也。行有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即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二乘 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者。釋化境也。化有二種。一欲界化。二色界化。欲界化四。謂四外處。色。香。味。觸。名欲界化。色界化。二所謂色觸。名色界化。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各有二種謂似自他身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一似自身化。二似他身化 身在欲界。化有四種。謂作欲界自他二化。及作色界自他二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種。如欲界說。故總成八。
[0969a01] 從此第二。明能所化。論云。化作化事。為即是通(問也)不爾(答也)云何(徵也)是通之果(答此能化心從神境通。能化生是通果也)此有幾種。差別云何。頌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化身與化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
 有死留堅體  餘說無留義
 初多心一化  成滿此相違
 修得無記攝  餘得通三性
[0969a12] 釋曰。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者。從神境通。生變化心。總有十四。謂初定果有二。二定果有三。三定果有四。第四定果有五。且依初禪。有二化心。一欲界攝。謂初禪。作欲界化也。二初禪攝。謂初禪作初禪化也 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第二禪化也 第三靜慮。有四化心。三種如前。加第三禪化 第四靜慮。有五化心。四種如前加第四禪化 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如初禪化。依初禪名自。依二禪等。名之為上。二禪等化。不依初禪。故無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謂勢力劣故。如所依定得者。如得初禪定。必得初禪化。乃至得第四禪定。必得第四定化。以果化心與所依定。俱時得故。從淨自生二者。淨者善靜慮也。自者化心也。此能化心。一從淨生。二從自生。又此化心。能生二心。謂生淨心。及生化心。謂從靜慮。起能化心。此心必無直出觀義。且從淨定。地起初化心。此後後化心。從自類化心。生最後化心。還生淨定。故此化心。從二心生。能生二心。化事由自地者。化前境事。由自地心。如化四境是欲化心。化初禪境。是初禪化心。必無異地化心生起異地化事故。語通由自下者。化所發語。通自下心。謂欲初禪。化所發言。此言必是自地心起。依二禪等化。所發言。此必依下地心發。謂二禪等。無尋伺故。無發語心。起下初禪心。而發語也。化身與化主語必俱非佛者。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語時。諸所化方語。言音詮表。一切皆同故。有伽陀頌曰 一化主語時 諸所化皆語 一化主若默 諸所化亦然。
[0969b14] 佛則不爾。與所化語。容不俱時。言音所詮。亦容有別。以佛定力不思議故 問發語心起。化心已無。應無化身。化如何語。答頌言先立願留身。後起餘心語。謂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同。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有死留堅體者。有說願力。留所化身。亦得死後。如大迦葉留骨鎖身至慈尊世。唯堅實體。可得久留。即骨鎖身。名堅實也。謂簡肉等。餘說無留義者。有餘師說。無有留身得至死後。迦葉留者。天神扶持。非願力也。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者。初起化事。由多化心。方能化作一所化事。後若成滿。與此相違。但一化心。即能化作眾多化事。修得無記攝者。此前十四。能變化化心。從定修生。無記性攝。四無記中。通果無記也。餘得通三性者。餘生得等。能變化心。即通三性如鬼神等所有化心。或善或惡。或是無記。
[0969c04] 從此第五。別釋眼耳。論云。天眼耳言。為目何義。頌曰。
 天眼耳謂根  即定地淨色
 恒同分無缺  取障細遠等
[0969c08] 釋曰。天眼耳者。謂眼耳通。依四靜慮。所生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此名天者。定地攝故。天眼有三。一者生得謂生天中。二者修得即前所說。三者似天謂由業得。如輪王鬼神。及中有等。唯有修得天眼耳根。恒是同分。又無缺壞。能取被障[1]細遠等。諸方色聲。故有頌曰 肉眼於諸方 被障細遠色 無能見功用 天眼見無遺。
[0969c16] 從此第六。明五通種類。論云。前說化心修得等異。神境等五亦有異耶(問也)。亦有(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神境五修生  藥業成故
 他心修生  又加占相成
 三修生業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無生得  地獄初能知
[0969c23] 釋曰。初五句明通種類。次一句三性分別。後兩句約趣通局。神境通類總有五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得。四者藥得。五者業得。他心智通類有四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得。四者占相。所餘天眼。天耳。宿住。三通唯有三種。謂修。生。業 此五通中。神境等三。若修得者。唯是善性。天眼天耳。是無記性。除修得外。餘生得等。皆通三性。人中都無生得通者。餘皆容有。於地獄趣。初受生時。有生得他心智及宿住智。知過去等。苦受逼已。更無所知。若修得通。唯人天趣。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餘四趣。皆有生得 藥二種。通人天鬼趣。占相唯人也。
[0964c04] 從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舉數標名。二依名別釋。且初舉數標名者。論云。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智所成德。今當顯示。於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盡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何為十八。頌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959a10] 釋曰。決斷名智。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3]諸智差別中。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諸門分別。此下第一。明忍智見差別。論云。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於後復說正見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頌曰。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0959a19] 釋曰。初兩句。及第三句。餘二[4]兩字。明無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聖慧忍非智者。聖慧忍。謂見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決斷名智。忍起之時。與疑得俱。未成決斷。故不名智 盡無生非見者。盡無生智。不名為見。推度名見。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見。餘二者。謂餘無漏慧。皆通智見二性。已斷疑故。推度性故 有漏慧皆智六見性者。謂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身見等五。及世間正見。如上聖慧。及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
[0959b01] 從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漸增至十。二明盡無生別。三明建立為十。四明法類智別治。就明漸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旦初明二智三智者。論云。智有幾種。相別云何。頌曰。
 智十總有二  有漏無漏別
 有漏稱世俗  無漏名法類
 世俗遍為境  法智及類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諦為境
[0959b11] 釋曰。智十總有二有漏無漏別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為二種。一有漏智。二無漏智 有漏稱世俗者。前有漏智。名為世俗。多緣瓶等世俗境故。無漏名法類者。前無漏智。分為二種。謂法智類智也。世俗遍為境者。謂世俗智。遍緣一切有為無為之法。為所緣境 後三句者。明法類智境也。若[5]法智。緣欲界苦等四諦為境。若類智。緣上界四諦為境。
[0959b22] 從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論云。即於如是三種智中。頌曰。
 法類由境別  立苦等四名
 皆通盡無生  初唯苦集類
[0959b26] 釋曰。初兩句者。謂明法智類智。緣四諦境。有差別故分為苦集滅道四智也。皆通盡無生者。此上六智。至無學身。非見性者。名為盡無生。故此二智。以六智為體也 初唯苦集類者。盡無生智。初起之時。唯苦集[6]類。以緣有頂苦集二諦。作六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初起之時。唯苦集類。後起時。方能遍緣四諦。故通六智。問何緣初位。唯緣有頂苦集為境。答有頂苦集。從無始來。未能全斷。今時初斷。故先緣彼。自生慶喜。
[0959c08] 從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論云。於前所說九種智中。頌曰。
 法類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  去來世不知
 法類不相知  聲聞麟喻佛
 如次知見道  二三念一切
[0959c14] 釋曰。法類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謂法智。類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無漏心。以法類道他心智知也 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 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去來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7]不知於勝地勝根勝位及去來心。皆不能知。不知勝地者。謂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勝根者。謂信解。時解脫。鈍根他心智。不知見至不時解脫心。不智勝位者。謂不還聲聞。無學。獨覺。大覺。他心智。前前不知後後者心 不知去來心者。謂唯現在。他心心所。為境界故 法類不相知者。法智所攝他心智。不知類品心。類智所攝。他心智。不知法[8]品心。謂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對治。為所緣境。若類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緣 聲聞麟喻佛如次知見道二三念一切者。聲聞知見道二念心。謂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1]覺知見道三念心。謂[2]知初二念。及第八集類智心也。佛知見道一切心。問聲聞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類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類分心。法類不同。所緣境別故不能知 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類分他心加行。經十三念(聲聞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而非見道。問何故麟[]覺。能知第八集類智心。答謂此麟[]覺。知法分心初二念已。為欲更知類分心。故別修類分他心加行。經五念心。加行即滿(謂麟覺根勝。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於見道。一切能知。
[0960a17] 從此第二。明盡無生智。論云。盡無生智。二相何別。頌曰。
 智於四聖諦  知我已知等
 不應更知等  如次盡無生
[0960a21] 釋曰。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是名盡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復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應更修。名無生智。論云。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謂世俗智。攝一全一少分(攝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類智。各攝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盡智無生智。及他心智。攝此七少分也)苦集滅智。各攝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謂法智類智。盡智無生智也)。道智。攝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謂法智。類智。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攝一全四少分(法智。類智。道智。世俗智也)。盡無生智各攝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謂四諦[3]智。法智。類智也)
[0960b03] 從此第三。建立十智。論云。云何二智(有漏無漏)建立為十。頌曰。
 由自性對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辨因圓  故建立十智
[0960b07] 釋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法故 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雖無別。而行相別故。立二智。謂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別也 四行相境別故。立滅道智。言行別者。謂滅智作滅靜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別者。謂滅智。緣滅諦無為境。道智緣道諦有為境也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謂知他心故。約加行。名他心智 六事辨故。建立盡智。事辨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圓故。立無生智。一切聖道。為因生故。
[0960b20] 從此第四。明法類兼治。論云。[4]知上所言法智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法。為有少分治上欲耶。頌曰。
 緣滅道法智  於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斷  類無能治欲
[0960b25] 釋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斷欲界已。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之滅道。勝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敵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
[0960b29] 從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攝淨盡。三明實體能所。且[5]初行相者。論云。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頌曰。
 法智及類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餘  四諦智各四
 他心智無漏  唯四謂緣道
 有漏自相緣  俱但緣一事
 盡無生十四  謂離空非我
[0960c09] 釋曰。法智及類智行相俱十六者。謂法智緣欲界四諦。作苦空等十六行相。類智緣上界四諦。亦作十六行相也 世俗此及餘者。謂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餘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緣一切法故 四諦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諦四種行相[6]也 他心智無漏唯四謂緣道者。此明他心智。若無漏者。唯四行相。謂緣道諦。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緣者。有漏他心智。緣自相境。緣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緣一事者。有漏無漏。二他心智。俱緣一事。謂緣心時。不緣心所。緣受等時。不緣想等。論云。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繫(簡無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繫(緣無漏故也)他相續中。(緣他身也)現在(不緣過未)同類(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類分他心智。知類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無漏他心智。知無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緣色故)一實自相。為所緣境(唯緣一事。名為一也。不緣假法。名實也。不緣共相。名自相也)空無相不相應(三解脫分別也。謂緣道諦。作四行相。與無願解脫門相應。不作空非我行。不與空解脫門相應。不作滅諦四行相。不與無相解脫門。相應之也)盡無生。所不攝(他心智。是見性故。彼不攝[7]之)不在見道無間道中(修他心智。容預時修。見道速疾。非容預故。無間道中。正斷惑故。亦非容預。故彼二位。無他心智)餘所不遮。如應容(餘修道位。加行解脫。勝進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論文也)盡無生十四謂離空非我者。盡無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餘十四行相。由此二智於出觀[1]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我生等言。涉於世俗。故於觀中。離空非我。
[0961a08] 從此第二。明行攝淨盡。論云。為有無漏越此十六。為更有餘行相攝不。頌曰。
 淨無越十六  餘說有論故
[0961a11] 釋曰。上句述正宗。下句敘異說。淨無越十六者。無漏[2]為淨。大毘婆娑諸論師言。無有無漏行相。越此十六行相也。餘說有論故者。有餘西方師。說有無漏行相。越此十六。由識身足本論說故。彼論說云。頗有不繫心。能分別欲界繫法耶(彼論問也)曰能分別。謂非[3]故苦常[4]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如是處。有如是事。如理所引。了別(已上本論答前問)西方論師意。彼論既於非常等八行相外。言別有有是處有是事二行相。故知離十六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二無漏行相也。
[0961a23] 從此第三。明實體能所。論云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一問)。何謂行相(二問)。能行所行(此有兩問。一問能行。二問所行也)。頌曰。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0961a28]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次句答第二問。次句答第三問。第四句答第四問。行相實十六者。行相名既十六。其實體亦十六也。苦諦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集諦有四。因集生緣。如種理故因(種子生芽道理)。等現理故集(因集果令現也)。相續理故生(令果相續)。成辦理故(為緣令果成辦也) 滅諦有四。滅靜妙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貪瞋癡火)。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 道諦有四。道如行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體唯是慧者。此十六行相。體唯是慧。慧觀四諦。作此行相。能行有所緣者。心心所法。名有所緣。此是能行。能行境故。所行諸有法者。一切諸法。皆名所行。所緣境故。
[0961b15] 從此第四。諸門分別。於中六。一明性依地身。二明念住攝智。三明十智相緣。四明十智緣境。五明人成智。六約位辨修。且初明性依地身者。論云。已辨十智行相差別。當辨性攝依地依身。頌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餘七九
 現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餘八通三界
[0961b24] 釋曰。性俗三九善者。性謂三性門。俗智通三性。餘[5]九智唯善也 依地俗一切者。依地門中。世俗[]智依九地。謂從欲界。乃至有頂故言一切 他心智唯四者。他心唯依四靜慮。起五通所依。止觀等故。由此餘地無他心智 法六餘七九者。法智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也。所餘七智。通依九地。謂四諦智。類智。盡智。無生智。此七智通。依未至。中間。四靜慮。下三無色。名九地也 現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者。依身門中。他心智依欲色界身。俱可起故。不依無色。彼無通故 法智但依欲者。法智唯依欲界身起。以緣欲界四諦境故。餘八通三界者。除他心智及法智。外所餘八智。通三界身。皆得起也。
[0961c10] 從此第二。明念住攝智。論云。已辨性地身。當辨念住攝。頌曰。
 諸智念住攝  滅智唯最後
 他心智後三  餘八智通四
[0961c14] 釋曰。滅智。攝在法念住中。以緣擇滅唯是法故。若他心智。後三念住攝。以能知他受心法故。不知色故。除身念住。所餘八智。通四念住。
[0961c18] 從此第三。明十智相緣。論云。如是十智。展轉相望。一一當言幾智為境。頌曰。
 諸智互相緣  法類法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滅非
[0961c22] 釋曰。法類道各九者。法智能緣九智。除類智 類智能緣九智。除法智 道智。能緣九智。除世俗智 苦集智。各二者。苦集二智。一一能緣二智為境。謂世俗智。及有漏攝。他心智也。四皆十滅非者。四謂世俗。他心。盡無生智。此四皆緣十智為境 滅智不緣十智為境。故言滅非。滅智唯緣擇滅境故。
[0962a01] 從此第四。明十智緣境。就中有二。一正明十智緣境。二明俗智緣境。且正明十智[1]緣境者。論云。十智所緣。總有幾法(一問)。何智幾法。為所緣境(第二問也)。頌曰。
 所緣總有十  謂三界無漏
 無為各有二  俗緣十法五
 類七苦集六  滅緣一道二
 他心智緣三  盡無生各九
[0962a09] 釋曰。初三句答第一問。餘五句答第二問。所緣總有十謂三界無漏者。標所緣法也。十智所緣。總有十法。謂有為法分。為八種。三界所繫。及無漏有為。此四各有相應不相應二。故成八種。無為有二。一者是善謂擇滅也。二者無記。謂虛空非擇滅也 俗緣十法五者。俗智緣十。法智緣五。謂欲界二。無漏道二。及善無為。故為五也 類七苦集六者。類智緣七。謂色無色界。無漏道。各二為六。及善無為。為七 苦集六者。苦集二智。各緣六法。謂三界所繫。各二法也。滅緣一道二者。滅智緣一。謂善無為 道智緣二。謂無漏道[2]二也 他心智緣三者。謂他心智。緣欲界色界無漏三相應法也 盡無生。各九者。盡無生智。能緣九法。除無記無為也。
[0962a24] 從此第二。明俗智緣境。論云。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問也)。不爾(答也)。豈不非我觀知一切法皆非我耶(難也)。此亦不能緣一切(答也)。不緣何法(一問)。此體是何(第二問也)。頌曰。
 俗智除自品  總緣一切法
 為非我行相  唯聞思所成
[0962b01]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不緣自品。故除自品 言自品者。謂俗智自體。相應俱有也。不緣自體者。謂境有境別故。不緣相應者。謂同一所緣故。不緣俱有者。謂極近故。此無我觀。俗智為體。唯是聞思所成慧也。
[0962b08] 從此第五。明人成智者。論云。已辨所緣。復應思擇。誰成就幾智耶。頌曰。
 異生聖見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後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離欲增他心
 無學鈍利根  定成九成十
[0962b14] 釋曰。異生聖見道初念定成一者。謂異生位。及聖見道。初苦法忍。名為初念。此之異生。及初念聖定。成一智。謂世俗智 二定成三智者。入見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定成三智。謂世俗智。法智。苦智。後四一一增者。從苦法智。後有四位。一第四念。苦類智位。二第六念集法智位。三第十念滅法智位。四第十四念道法智位 此上四位。皆增一智。且第一位。成前三智。增一類智。總成四智。於第二位。成前四智。又增集智。於第三位。成前五智。又增滅智。於第四位。成前六智。又增道智。故見道位。總成七智。修道定成七者。此約修道。未離欲位。亦成七智。如見道說。離欲增他心者。於離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心。總成八智。無學鈍利根定成九成十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除無生智。不時解脫。定成十智。
[0962c02] 從此第六。約位辨修。就中分六。一約見道辨。二約修道辨。三約無學道辨。四約餘位辨。五約依地辨。六明四修義。且初約見道辨者。論云。於何位中。頓修幾智(此總問也)且於見道十五心中。頌曰。
 見道忍智起  即彼未來修
 三類智兼修  現觀邊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滅後
 自諦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0962c11] 釋曰。見道忍智起即彼未來修者。於見道中八忍七智。忍正起時。修未來忍。智正起時。修未來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類 三類智兼修現觀邊俗智者。於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此世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現觀邊。世俗智號也。現觀邊者。即三類智也。謂世俗智。於無始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今三類智。亦知苦。斷集證滅。與世俗智。同為一事。有事現觀故。三類智邊。能修世俗智 問於道類智時。何不修俗智。答俗智於道中。曾無事現觀故。道類智不修世俗 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三諦。可遍知苦。可遍斷集。可遍證滅。當諦事周。故修俗智。必無於道。可能遍修。種性多故。故道類智。不修俗智 問何故於三諦。有遍聲非道諦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而無能修一切道諦。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故無遍聲 不生自下地者。此世俗智。三類智邊。得非擇滅。故名不生。此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以見道是無漏俗智。是有漏故。於見道此無容起。以不起故。得非擇滅 自下地者。修世俗智。唯自下地。謂依未至。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二地俗智。謂修未至及欲界也。修未至者。是修自地。修欲界者。是修下地。如是乃至依第四禪。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七地俗智。謂色界六。欲界一地。修第四禪。是修自地。修餘六地。名修下地 苦集四滅後者。此世俗智。苦集邊修四念住攝。滅邊修者。唯法念住。自諦行相境者。此世俗智。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唯加行所得者。此世俗智。見道力得。故唯加行得。
[0963a16] 從此第二。約修道辨。論云。次於修道離染位中。頌曰。
 修道初剎那  修六或七智
 斷八地無間  及有欲餘道
 有頂八解脫  各修於七智
 上無間餘道  如次修六八
[0963a22] 釋曰。修道初剎那修六或七智者修道初剎那者。道類智是也。此智現前。修未來智。或六或七。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已離欲者七。更加他心斷。八地無間者。謂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此八地中。無間道也。及有欲餘道者。謂未離欲。名為有欲。此有欲聖。所有加行。解脫勝進。名為餘道。是前無間道。外故名為餘。有頂八解脫者。謂斷有頂。八解脫道。除第九也。各修於七智者。此上所明八地無間道。及有欲餘道。并有頂八解脫。各修未來七智也。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者。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有頂八解脫。修七智者。於前七智。除世俗智。加他心智。上無間餘道如次修六八者。上無間者。謂是斷有頂。九無間道也。此上無間。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 言餘道者。謂斷欲界。第九解脫道。及第九勝進道。又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及勝進道。斷上八地(加有頂也)諸加行道。又斷有頂前八品惑。諸勝進道。此上諸道。皆名餘道。此之餘道。未來修八。於前六智。加世俗智及他心智。
[0963b15] 從此第三。約無學辨修。論云。次辨離染得無學位。頌曰。
 無學初剎那  修九或修十
 鈍利根別故  勝進道亦然
[0963b19] 釋曰。無學初剎那者。謂斷有頂。第九解脫道也。此無學位。未來修智。或九或十。謂鈍根者。除無生智。若利根者。具修十智。於無學位。諸勝進道。或九或十。准前說之。
[0963b23] 從此第四。約餘位辨修。論云。次辨餘位修智多少。頌曰。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聖起餘功德  及異生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應思
[0963c02] 釋曰。練根無間道學六無學七者。有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 無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七智。於前六上。更加盡智。餘學六七八者。餘謂餘道。即是練根諸解脫道。及加行道。並勝進道。故名為餘。有學練根。諸解脫道。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已離欲七。更加他心。若加行道。未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已離欲八。更加他心。諸勝進道。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如加行說。應八九一切者。應謂無學。上句餘字。流入此中。謂約餘道。應八九一切也。謂無學位。退法等五。修練根時。前八品解脫道。未來修八。謂四諦智法。智類智。他心智。盡智。於退法等四。第九解脫道。未來修九。於前八上。加世俗智。於第五堪達種性。第九解脫道。未來修十。又無學練根。諸加行道。未來修九。除無生智。若勝進道。是鈍根者。未來修九。若利根者。未來修十。雜修通無間學七應八九者。此明雜修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也。有學雜修。諸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未來修七。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釋學七也)無學雜修。諸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未來所修。鈍八利九。八者。除他心智。及無生智。九者唯除他心(釋應八九也)餘道學修八者。餘道。謂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及加行道。并勝進道。名為餘道 學修八者。學位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及加行道。并勝進道。未來修八。除盡無生智。應九或一切者。應謂無學。上句餘字。流至此中。謂無學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並加行道。及勝進道。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此上修通。諸解脫道。應知唯取宿住。神境。他心修。解脫道也。謂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 聖起餘功德者。謂餘四靜慮。四無量心。等諸功德也。及異生諸位者。謂異生位。修四靜慮。及修通等也。所修智多少皆如理應思者。此上兩句。修智多少。如道理思之。謂聖起餘功德。若有學聖。未離欲七。已離欲八。若無學聖。鈍九利十。其異生位。若未離欲。唯世俗智。若已離欲。加他心智。
[0964a15] 從此第五。約地辨修。論云。諸未來修。為修幾地(一問)。諸所起得皆是修耶(第二問也)。頌曰。
 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為離得起此  修此下無漏
 唯初盡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0964a21] 釋曰。前七句答第一問。第八句答第二問。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此明修有漏也。諸道。謂世俗。及無漏道。此有兩類修有漏道。一諸道依此地。能修未來此地有漏。二諸道得此地。能修未來此地有漏 依此地者。於九地中。隨依何地也。得此地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道。得上地也。得上地時。能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為離得起此修此下無漏者。此明修無漏也。此有三類修無漏道。一為離此。謂為離此地也。二得此謂得此地也。三起此。謂此諸道。起此地也。此上三類。皆修未來此地無漏及下地無漏。以無漏道非繫地攝。故得傍修。論云。為離此言。通二四道(二謂有漏無漏也。四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也)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得者。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以彼自心初為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生上不修下者。上言遍修。若生上地。必不修下。修九地者。約欲界說。曾所得非修者。若法先時。曾得棄捨。今雖還得。不名所修。曾來未得。今時方得。名為所修。用功得故。
[0964b14] 從此第六。明四修。論云。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種依何法立。頌曰。
 立得修習修  依善有為法
 依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0964b19] 釋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以可修習得愛果故。故有為善。可名為修。若現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體現前。名為習修。亦名行修。法現行故。約世分別。於未來世。唯有得修。起得得故。現具二修。有法俱得。名為得修。體現行故。名為習修 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謂有漏法。有對治道。名為治修。遣縛義邊。名除遣修。西方諸師。於四修上。加防護修及觀察修。防護諸根。觀察身故。毘婆娑云。防觀二修。即治遣修攝[1]。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五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
[0954a15] 釋曰。契經說有六阿羅漢。一者退法。謂遇少緣便退所得。二者思法。謂懼退失恒思自害。三者護法。謂於前所得法自防護。四者安住法。無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無勝加行。亦不增進。五堪達法。謂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六不動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 前五種性。從先學位信解性生。此五總名時解脫也。以要待時。方能入定。及心解脫。言待時者。時有六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六得好同學也 後不動種性。為不時解脫。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能入定。及心解脫故。從先學位見至性生。
[0954a28] 從此第二。明六性先後。論云。六阿羅漢。所有種性。為是先有。為是後得(問也)。不定(答也)。云(徵也)。頌曰。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
[0954b03] 釋曰。退法種姓。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後得。謂有先來。是思法姓。或有從退練根成思乃至不動法。如思法說。此中退法。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若退定退。堪達定達。是則上界。唯有安住不動二種。闕餘四也。謂彼上界。無有退失自害自防及練根故。故無餘四。
[0954b11] 從此第三。明從姓果退。論云。如是六種。誰從何退為姓為果。頌曰。
 四從種姓退  五從果非先
[0954b14] 釋曰。不動種姓。必無退理。就前五種。唯退法一。姓必不退。謂居下故。唯思法等四。有種姓退。謂從思法。退入退[2]位。或從護法。退入思法。或從安住。退入護法。或從堪達。退入安住。是名姓退。五從果非先者。退法等五。皆有退果。謂退無學也。思法等四。或有姓退。或有果退。雖俱有退。然並非先 言先者。謂先學位。住思等四。令至無學。此思等四。姓之與果。必無退理。謂學無學。道所成堅故 若於無學。退法等姓。修成思等。四種種姓。此名非先。是容有退。以唯無學道所成故 唯先退法。有退果義。以姓是退故。故頌言非先不攝退法也 依薩婆多宗。唯預流果。必定無退。以斷迷理見道惑故 諦理真實。楷定可依。聖慧已證。必無退理。後之三果。許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事相浮偽。無定可依。斷迷彼惑。有失念退 若大眾部。預流果有退。阿羅漢無退。依經部宗。預流羅漢必無退果。聖道證故。中間二果。許有漏道證故。容有退也。若超越三二果。亦無有退 依經部宗。阿羅漢果。有六種者。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非約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動。無六種也。現法樂住者。有漏四靜慮也。退此靜慮。名為退法。思此靜慮。名為思法。護此靜慮。名為護法。安住靜慮。名為安住法。堪達靜慮。名堪達法。不退靜慮。名不退法。約現法樂住。分六種姓也。
[0954c13] 從此第四。明學凡種姓。論云。唯阿羅漢種姓有六。為餘亦有六種姓耶。設有皆能修練根不。頌曰。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0954c17] 釋曰。有學與異生。種姓皆有六。以應果六種。因有學異生。種姓有六。故無學中。有六種也 然於見道。必無練根。以見道速疾。無容起彼練根加行故。
[0954c21] 從此第五。明三退。論云。如契經說。我說由此所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隨一有退。所得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決定說無因緣從此退。如何不動法。退現法樂住。頌曰。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
[0954c28] 釋曰。退有三者。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法故。二未得退。謂約未得殊勝功德。即名為退故。三受用退。謂已得功德。於受用時。不現在前。名為退也 佛唯有最後者。佛唯有後一受用退。以具眾德。無容一時頓現前故。利中後者。利謂不動羅漢。有中後二退。中謂未得退。後謂受用退。以利根故。無已得退。鈍三者。鈍謂退法等五。此具有三退也。經言不動法。退現法樂住者。約受用退。非餘二退。故無有退。
[0955a09] 從此第六。明退果相。論云。諸阿羅漢。既許退果。為更生不。諸住果時。所不作事。退時作不(問也)。不爾(答也)。何緣(徵也)。頌曰。
 一切從果退  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為  慚增故不作
[0955a14] 釋曰。一切果退。須臾必得。無有命終而不得者。若命終者。修梵行果。應非安隱。可委信處。又住果位。所不作業。於果退時。慚愧增故。亦必不造。譬如壯士。雖蹶不仆。
[0955a19] 從此第七。明練根不同。論云。如上所說。有練根得無學有學。正練根時。各幾無間。幾解脫道(第一問也)。何性攝(第二問也)。何所依(第三問也)。頌曰。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
 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
 捨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
[0955a26] 釋曰。初三句答初問。第四句無漏兩字答第二問。依人三已下答第三問。練根無學位九無間解脫久習故者。此明練根。於無學位。退法等五。轉一一性。各九無間。九解脫道。猶如初得阿羅漢果。以九無間九解脫道也。彼鈍根性。由久串習故。須九無間九解脫。學無學道。所成堅故。名為久習 學一者。有學位中。轉一性。各一無間。一解脫道。非久習故。猶如初得預流果。以一無(道類忍也)一解脫道(道類智也)無漏者。明練根道唯無漏性。以增上故 依人三者。依身門也。唯人三洲。能修練根。天趣中無。謂無退故 無學依九地者。依地門也。謂無學練根。依未至中間四禪三無色也 有學但依六者。有學練根。但依六地。於前九地。除後三也 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者。明有學依六地所以也。夫轉根者。容捨果道及勝果道(向道是也)。所得唯果。非是向道。必無學果無色地攝。故學練根。但依六地。
[0955b16] 從此第八。明九無學。論云。諸無學位。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
 七聲聞二佛  差別由九根
[0955b19] 釋曰。無學有九。謂七聲聞。退法等五。不動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動。後修得故 言二佛者。謂獨覺大覺也。此聖差別。由下下等九品根異。故成九聖也。
[0955b23] 從此大文第二。明七聖人。就中二。一建立七聖。二明慧俱解脫。且初七聖者。論云。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依何立七(一問)。事別有(第二問也)。頌曰。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二故
[0955c02] 釋曰。初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第二問。依加行異。立初二聖。謂先加行。隨信他語 及自隨法行也 依根不同。立次二種 鈍根名信解 利根名見至也 依得滅定立身證名 依解脫異。立後二聖。謂由慧力。離煩惱障。名慧解脫。兼得滅定。離解脫障(即滅定障。名解脫障。不染無知為體)。名俱解脫。離定慧障。名之為俱。此名雖七。事體唯六。謂三道各二故。且見道立二。謂信法二行 修道立二。謂信解見至 無學道立二。謂時解脫。不時解脫 故約三道。事唯有六。
[0955c13] 從此第二。立俱慧解脫者。論云。何等名俱及慧解脫。頌曰。
 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
[0955c16] 釋曰。六種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先由慧力。解脫惑障。又得滅定。解脫定障。故名為俱。餘名慧解脫者。餘謂未得滅盡定。阿羅漢也。此名慧解脫。唯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未離定障。不得名俱。
[0955c21] 從此大文第三。明學無學滿。論云。如世尊說。五煩惱斷(五下分結那含斷也)。不可牽引(不為欲惑牽引)。未名滿學(已上經文。下依經問也)。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位中。獨稱為滿。頌曰。
 有學名為滿  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  但由根定二
[0955c27] 釋曰。有學名滿。具由三因。一由根滿。謂是利根。二由果滿。謂得不還。三由定滿。謂得滅定 有有學者唯由根滿。謂諸見至。未離欲染。由見至故。名為根滿。未離欲故。無餘二滿 有有學者。唯由果滿。謂信解不還未得滅盡定。是不還故。名為果滿。謂是信解。不名根滿。未得滅盡定。非定滿也 有有學者。由根果故。亦得滿名。謂見至不還。未得滅盡定。由見至不還。故名根果滿。未得滅定。不名定滿 有有學者。由果定故。亦得滿名。謂諸信解。得滅盡定。非見至故。不名根滿 有有學者。具由三滿。謂諸見至。得滅盡定。夫得滅定。必是不還。故具三滿 無學名滿。但由二因。一謂根滿。二謂定滿 無學位中。皆是無學。無非果滿。故無由果。名為滿也。有諸無學。唯由根滿。謂不時解脫。未得滅盡定 有唯定滿。謂時解脫。得滅盡定。有具二滿。謂不時解脫。得滅盡定。思而可知。
[0956a17] 從此大文第三。明諸道差別。就中分六。一明四道。二明四通行。三明菩提分法。四明證淨。五明正智解脫。六明厭離通局。且初明四道者。論云。廣說諸道。差別無量。謂世出世。見道修道等。略說幾道能遍攝耶。頌曰。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
[0956a25] 釋曰。加行道者。謂引無間道。前之加行也。無間道者。謂諸斷惑道也。解脫道者。無間道後。名解脫道。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除前三外。所餘諸道。漸勝進故。即解脫道。後所起諸道也。問道義云何。答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解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
[0956b03] 從此第二。明四通行。論云。道於餘處(餘經處也)立通行名。以能通達趣涅槃故。此有幾種(第一問也)。依何位立(第二問也)。頌曰。
 通行有四種  樂依本靜慮
 苦依所餘地  遲速鈍利根
[0956b08]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經說通行。總有四種。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道依四根本靜慮。名樂通行。以攝受支(十八禪支也)。止觀均平。任運轉故。名之為樂。非樂受也。若依無色未至中間。名苦通行。以不攝支。止觀不等。艱辛轉故。名之為苦。非苦受也。謂無色界。止多觀少 未至中間。觀多止少 名不等也。頌言所餘地者。即此無色等也然此樂苦。二通行中。鈍根名遲。行稽遲故。利根名速。通境疾故。
[0956b19] 從此第三。明菩提分法。就中六。一舉數釋名。二明出體。三明念住等。四明覺分增。五明漏無漏。六依地分別。且舉數者。論云。道亦名為菩提分法。此有幾種。名義云何。頌曰。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0956b26] 釋曰。經說覺分有三十七。謂四念住 身受。心法。四正斷。勤斷二惡。勤修二善 四神足欲。勤。心。觀 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也 七等覺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輕安。五念。六定。七行捨 八正道支。一正精進。二正念。三正定。四正見。五正思惟。六正語。七正業。八正命 是名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者此云覺。無明睡眠。皆永斷故 盡無生智。為此覺體。三十七法。順趣菩提。名菩提分。
[0956c07] 從此第二。明出體。論云。此三十七。體各別耶(問也)。不爾(答也。體唯有十。故言不爾)。云何(徵也)。頌曰。
 此實事唯十  謂慧勤定信
 念喜捨輕安  及戒尋為體
[0956c11] 釋曰。名雖三十七。論實體唯十。一慧。二勤。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捨。八輕安。九戒。十尋。三十七中。且慧攝八。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也。此八以慧為體。勤亦攝八。謂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也。此八以勤為體 定亦攝八。謂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此八以定為體 信但攝二。謂信根信力。以信為體 念唯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此四以念為體 喜唯攝一。謂喜覺支。以喜為體 捨亦攝一。謂捨覺支。行捨為體。此言捨者。非是捨受。是大善地中。行捨名捨也 輕安攝一。謂輕安覺支。以輕安為體 戒但攝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 尋唯攝一。謂正思惟。以尋為體 上來所明。慧勤定三。各攝八種。三八二十四也。信攝二。足前成二十六也。念攝四。足前成三十也。喜攝一。捨攝一。輕安攝一。戒攝三。尋攝一。此七足前成三十七。故體唯十也。毘婆娑師。說有十一。謂戒分二。以身語業不相雜故。分身業語業為二也。餘九同前。
[0957a04] 從此第三。明念住等。論云。念住等三。名無別屬。如何獨說。為慧勤定(解云。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此三名無別屬。如何念住獨說為慧。正斷獨說為勤。神足獨說為定也)。頌曰。
 四念住正斷  神足隨增上
 說為慧勤定  實諸加行善
[0957a09] 釋曰。四念住等三。隨增上義。說慧勤定。若論實體。三位遍攝諸加行善。謂念住等。相應俱有五蘊。名加行善也。且四念住位。慧為增上。於正斷位。勤為增上。於神足位。定為增上。問何緣於慧。立念住名。答薩婆多釋。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依論主解。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問何緣於勤名為正斷。答於正修習。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問何緣於定立神足名。答神謂神變靈妙德也。足即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發。定為神足。故名神足。
[0957a22] 從此第四。明覺分增。論云。當言何位。何覺分增。頌曰。
 初業順決擇  及修見道位
 念住等七品  應知次第增
[0957a26] 釋曰。初業者。謂修別相總相念住位也。此初業位。能審照了身等四境。慧用勝故。說念住增 順決擇者。等四位也。且中。能證異品(決擇分也)。殊勝功德。勤用勝故。說正斷增 頂法位中。趣無退位。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說五根增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說五力增 及修見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七覺增 見道位中。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八正道增 有餘師說。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於見修二位。建立八道支。以此二位。俱通直往涅槃城故 念住等七。品應知次第增者。結上初業等位。有念住等七品增也。
[0957b12] 從此第五。漏無漏分別。論云。此三十七。幾通有漏。幾無漏耶。頌曰。
 七覺八道支  一向是無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於二種
[0957b16] 釋曰。七覺支。八正道。唯無漏也。三四者。一四念住。二四正斷。三四神足也。五根力者。謂五根。五力也。此四念住等。皆通有漏無漏二種也。
[0957b20] 從此第六。明依地。論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幾。頌曰。
 初靜慮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靜慮除尋  三四中除二
 前三無色地  除戒前二種
 於欲界有頂  除覺及道支
[0957b26] 釋曰。初靜慮一切者。依初靜慮。具三十七故。言一切未至除喜根者。依未至地。唯三十六。除喜根故。以近分地勵力轉故。於下地法。猶疑慮故。無有喜也 二靜慮除尋者。依第二禪。亦三十六。彼除尋故。無正思惟支也。三四中除二者。三四謂第三。第四靜慮也。中謂中間禪也。此三四中。各三十五。謂除前二即無喜尋也。前三無色地除戒前二種者。前三無色。除戒三支。及除前二。即是喜尋。總除五種。故三無色。各三十二也。於欲界有頂除覺及道支者。欲界有頂。無無漏故。除七覺支。及八道支。有餘二十二也。
[0957c10] 從此第四。明證淨。論云。覺分轉時。必得證淨。此有幾種(第一問也)。依何位得(第二問也)。實體是何(第三問也)。有漏無漏耶(第四問也)。頌曰。
 證淨有四種  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  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為體  四皆唯無漏
[0957c17] 釋曰。前兩句答初問。次四句答第二問。次一句答第三問。後一句答第四問。經說證淨總有四種。一於佛證淨。二於法證淨。三於僧證淨。四聖戒證淨也。見三得法戒者。且見道位。見前三諦。於一一諦。各得法戒二種證淨。證三諦法。緣彼起信。有法證淨。道起之時。無漏戒俱。有戒證淨 見道兼佛僧者。道是道諦也。見道諦位。兼得佛僧。兼言謂顯亦得於法及戒證淨。佛無學法。是道諦攝也。緣彼起信。名佛證淨 成聲聞僧。學無學法。亦道諦攝。緣彼起信。名僧證淨。故唯道諦。有佛僧也。見道諦時。若約現行。唯有法戒二種證淨。言有佛僧。約得修說。以於此時。修得未來緣佛僧信故。見道諦具四證淨 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者。此所信法也。謂苦集滅三諦全。名法也。於道諦中。菩薩道。及獨覺道名法。以菩薩與獨覺。唯有一人。不成僧義。名為法聖所受戒與現觀俱。故一切時。無不亦得。(解云。此明法戒通見四諦也)信戒二為體者。出體也。由所信別。故名有四。實體唯二。三寶證淨。以信為體。聖戒證淨。以戒為體。故唯有二 四皆唯無漏者。四種證淨。唯無漏法。以有漏法非證淨故。問為依何義。立證淨名。答證四諦理。故名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羅。故名為淨。離不信垢信名為淨。離破戒垢。戒名為淨。由證得淨。立證淨名。此四次第者。信佛如良醫。信法如良藥。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淨故。發聖戒。是故尸羅。說為第四。要具前信。此戒現前。如遇三緣病方除故。
[0958a19] 從此第五。明正智解脫。就中四。一明二支。二明解脫時。三明斷障時。四明滅斷離。且第一明二支者。論云。經言。學位成就八支。無學位中。具成就十(加正解脫及正智支)。何緣不說有學位中。有正解脫。及有正智(一問)。正脫正智。其體云何(第二問也)。頌曰。
 學有餘縛故  無正脫智支
 解脫為無為  謂勝解惑滅
 有為無學支  即二解脫蘊
 正智如覺說  謂盡無生智
[0958a29] 釋曰。初兩句答初問。後六句答第二問。學有餘縛故。無正脫智支者。學位中。尚有餘縛。無解脫支。由解脫支無故。亦不立正智支也。解脫為無為者標也 解脫有二。一是有為。二是無為 謂勝解惑滅者。釋上也。謂無學勝解。名有為解脫。一切惑滅。名無為解脫。有為無學支者。有為解脫。名無學支。以立支名屬有為故。即二解脫蘊者。即此有為解脫。經說有二種。謂心解脫。及慧解脫。此二解脫。五分法身中。名為解脫蘊也。正智如覺說謂盡無生智者。出正智體。如前覺說。謂即前說盡無生智。為正智體。
[0958b13] 從此第二。明解脫時。論云。心於何位。正得解脫。而言無學心解脫耶。頌曰。
 無學心生時  正從障解脫
[0958b16] 釋曰。無學心生時者。謂初無學心。於未來正生時也。此正生時。從煩惱障正得解脫。名正解脫若現在世。名已解脫。非正解脫也。
[0958b20] 從此第三。明斷障時。論云。道於何位。令正生障斷。頌曰。
 道唯正滅位  能令彼障斷
[0958b23] 釋曰。正滅位言。顯居現在。道能斷障。唯正滅時。餘位定無斷障用故。此言道者。即金剛喻定也。
[0958b26] 從此第四。明滅離斷。論云。經說三界。謂斷離滅。以何為體(第一問也)。差別云何(第二問也)。頌曰。
 無為說三界  離界唯離貪
 斷界斷餘結  滅界滅彼事
[0958c01] 釋曰。初句答初問。下三句答第二問。無為說三界者。斷滅離三界。以無為解脫為體也。言離界者。約但離貪。言斷界者。謂約斷餘瞋等八結也。言滅界者。謂滅貪等。所隨增事。前言離斷。約斷煩惱。此據滅惑所緣境事。
[0958c07] 從此第六。明厭離通局。論云。若事能厭。必能離繫耶(問也)。不爾(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厭緣苦集慧  離緣四能斷
 相對互廣狹  故應成四句
[0958c11] 釋曰。厭緣苦集慧者。唯緣苦集。所有忍智。名苦集慧。此慧名厭。厭苦集故。離緣四能斷者。緣四諦境。能斷惑道。皆名為離。離煩惱故。下兩句者。厭離相對。廣狹有殊。故成四句。有厭非離。謂緣苦集。不令惑斷。所有忍智。此忍即是先離欲染。後入見道。苦集法忍也。智是見道。苦集法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苦集智也。此位但名厭。緣苦集故 忍不名離。惑先斷故 有離非厭。謂緣滅道。能令惑斷。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未離欲染。後入見道。滅道法忍。及諸所有滅。道類忍也。智是修道中。無間道攝。滅道智也。此但名離。是斷道故。不名為厭。緣欣境故 有厭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斷。所有忍智。此忍即是未離欲染。入見道者。苦集法忍。及諸所有苦集類忍也。智是修道。無間道攝。苦集智也。此名為厭。緣苦集故。亦名為離。能斷道故 有非厭離。謂緣滅道。不令惑斷。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先離欲染。後入見道。滅道法忍也 智是見道中。滅智道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滅道智也。此不名厭。緣欣境故。亦不名離。非斷道故。
[0954a05] 從此第五。明六種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羅漢。二明六性先後。三明從性果退。四明學凡種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時相。七明練根不同。八明無學九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羅漢者。論云。如前所說。不動應果。初盡智。後起無生智。諸阿羅漢。如預流等。有差別不(問也)。亦有(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四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斷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  斷六一來果
[0948c20] 釋曰。初。兩句明家家。下兩句明向果。即預流聖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惑。斷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者。預流果後進斷修惑。諸無漏根。理必合有。義准已成。故頌不說 言斷三四品受三二生者。若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 謂九品惑能潤七生。且上上品。能潤兩生 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 下三品惑。共潤一生 既上三品。能潤四生。故斷上三品。四生便損。名受三生。既言中上品潤一生故斷中上品。復損一生。前斷三品。已損四生。今斷中上。復損一生。故斷四品。總損五生受二生也 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必無有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中間死生。無斷五品。不斷六品。而有死生。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大品)有死生故。故斷一品二品。必斷三品也。斷第五品。必斷第六品者。謂斷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品 問若無一品能障得果。何故斷第八品。不斷第九品。有死生耶。答以斷第九。一即得果得第三果也。二復越界。越欲界也。由越界故。第九品惑。障不還果。斷第六品。雖即得果。而不越界。故此一品。不能障果。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謂於欲天處。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受三二生 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而證圓寂 若天家家。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此天家家。人中得道 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人二天一。此人家家。天中得道 且天家家天三人二者。謂於人中。得見道已。斷三品惑。從此命終。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又從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一生。又從人死。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并前一生。名為二生。復從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又從人死。復生天處。更受一生。并前二生。名天三生。故天三生。人二生也 於第三生。斷煩惱盡。證阿羅漢。天三既爾。天二人一。及人家家。人三天二。人二天一。准前說之。斷至五二向者。謂預流果。進斷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名一來向。趣一來果故 斷六一來果者。若斷六品。成一來果。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1]一來果。此亦名曰薄貪瞋癡也。已斷上中六品。重貪瞋癡。唯有下三品。薄貪瞋癡故。
[0949b13] 從此第三。明不還向果。就中二。一明不還向果。二明不還果差別。今則是初。論云。已辨一來向果差別。次應建立不還向果。頌曰。
 斷七或八品  一生名一間
 此即第三向  斷九不還果
[0949b19] 釋曰。初兩句明一間。下兩句明向果。謂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修惑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七八品惑。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義如前釋。問如何第九一品惑。障得不還果。答斷第九品。越欲界故。前說三時業為障中。欲界地業。障不還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謂得不還。越彼第九品惑。等流果及異熟地故。故一品惑。障得不還果 言一間者。間謂間隔。為有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有一品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由此二義。名一間也 此即第三向者。即此斷七八品惑。名不還向。趣不還果故 斷九不還果者。斷第九品。得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
[0949c06] 從此第二。明果位差別。就中有七。一明七種不還。二明九種不還。三明七善士趣。四明非生上界。五明雜修靜慮。六明淨居唯五。七明身證不還。且初明七種者。論云。今次應辨彼差別相。頌曰。
 此中生有行  無行般涅槃
 上流若雜修  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遍沒  餘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0949c15] 釋曰。此者此不還也。總說有七。一者中般。謂欲界沒。色中有中。般涅槃故。二者生般。色界生已。般涅槃故。此具勤修速進二道。三有行般。色界生已。長時加行。方般涅槃。有勤修行。無速進道。四無行般。謂於色界。生已經久。加行懈怠。無功用行。般涅槃故。此勤修速進。二道俱闕也。又經部釋。論主許之。故論云。於契經中。先說無行。後說有行。如是次第。與理相應。有速進道。不由功用。般涅槃故。名為無行。無速進道。有功用行。般涅槃故。名為有行 言上流者。是上行義。謂於色界。要轉生上。方般涅槃。上流有二。一者有雜修即樂慧也。二者無雜修即樂定也。若雜修者生色究竟。無雜修者。能往有頂。頌言餘能往有頂者。餘是不雜修者也。就雜修中。復有三種。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沒 今依色界十六天中。辨此三種。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唯味初禪。從此命終生梵眾天。由先習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梵眾沒。生色究竟。頓越中間。故名全超 言半超者。從梵眾沒。生色究竟。中間有十四天。漸次受生。或越一天。後生色究竟。或越二天。後生色究竟。乃至或越十三天處。後生究竟。皆名半超。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越一天者。受十五生。越二天者。受十四生。乃至越十三天者。唯受三生。由此半超。極多十五生。極少唯三生。中間多少。如理思之。聖必不生大梵天處。謂大梵言我生世間。是戒禁取。僻見處故 言遍沒者。於十六天。盡遍受生。故名遍沒。無雜修者。遍生色界。唯不能往五淨居天。廣果天沒。往生三無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 故色界中。下十一天。樂定樂慧。俱得受生。於廣果天。便分二路。若樂慧者。生五淨居。若樂定者。生無色界 此五名為行色界者。樂定那含。雖生無色。經色生故。是色界攝 行無色者。差別有四。唯除中般。無中有故。從欲界沒。直生無色。有生般等四種那含。此總名為無色那含。足前成六 或有不生色界無色界。唯於欲界。得般涅槃。名現般那含。於現身中。得涅槃故。頌言住此般涅槃者。即住此欲界。名現般也。此兼前六。成七不還。
[0950b01] 從此第二。明九種不還。論云。於行色界五不還中。復有異門。顯其差別。頌曰。
 行色界有九  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別
[0950b05] 釋曰。行於色界。五種那含。分成九種。且總為三。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上流般 有行無行。皆色生已。得般涅槃。皆生般攝 此三各三。故成九種。中般三者。一速般。二非速般。三經久般。由三火星喻所顯故 生般三者。一者生般約速立也。二者有行般約非速立也。三無行般約經久立 上流三者。一者全超約速立也。二者半超約非速立也。三者遍沒約經久立 然上三種。及與九種。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互相望。無雜亂失 如是三種。及與九種。皆由業惑根。有差別故。有速非速經久不同 由業三者。造順起業。成中般故。造順生業。成生般故。造順後業。成上流故 由惑三者。下品煩惱。中般現行 中品煩惱。生般現行 上品煩惱。上流現行 由根三品者。中般上根 生般中根 上流下根 中般生般。各分三者。但由惑根有差別故。分為三種。不由業異。謂中般三。同起業故。若生般三。同生業故。故非業異也。上流分三。具由惑根業有差別。業有別者。謂順後業。有差別故。謂全超業。及半超業。遍沒業故。此九不還。由惑根別。思而可知。
[0950b28] 從此第三。明七善士趣。論云。若爾者。何故。諸契經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頌曰。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行  有往無還故
[0950c03] 釋曰。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上流一者。同上行故。總合立一。問何故須斯二果。不立七善士趣名。答趣是行義。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須斯二果。善惡雜行。又此七種。皆往上界。不復還來。須斯二果。往而復來故。唯此七種。立善士趣名。
[0950c09] 從此第四。明非生上界。論云。諸在聖位。曾經生者。亦有此等差別相耶。不爾云何。頌曰。
 經欲界生聖  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並退
[0950c14] 釋曰。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厭欲界生。厭苦心強。必不往上色無色界。證不還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 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色界無苦。厭心劣故。容生無色天。此經欲界生聖。及往上界生聖。必無練根。兼無有退。問何緣經生聖。及上生聖。必無練根並退。答經生習根。極淳熟故。及得殊勝所依止故(昔於凡身。得道未名勝依。經生唯於聖身。名殊勝之也)。故無練根及退轉也。
[0950c23] 從此第五。明雜修靜慮。論云。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往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一問也)。由何等位。知雜修成(二問也)。復有何緣。雜修靜慮(三問也)。頌曰。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0950c29]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次句答第二問。下兩句答第三問。先雜修第四者。夫欲雜修四靜慮者。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第四定最堪能故 成由一念雜者。雜修定成。由一念雜。謂阿羅漢。或是不還。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還。後後漸減。及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後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 次復唯有一念無漏。次復引起一念有漏。無間後生一念無漏。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修。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勢力。亦能雜修下三靜慮 雜修靜慮。總有三緣。一為受生。生淨居故。二為現樂。受法樂故。三為遮止起煩惱退。若不還修。由前三緣。若羅漢修。除受生一。
[0951a17] 從此第六。明淨居唯五。論云。何緣淨居處。唯有五。頌曰。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0951a20] 釋曰。由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淨居唯五。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四上勝品。五上極品。初品有三。謂三心也。初起一無漏。次起一有漏。後起一無漏。第二品六。謂更三心并前成六。第三品九。謂更三心。并前成九。第四品十二。謂更三心。并前九心。故成十二。第五品十五。復起三心。并前十二。故成十五。如是五品。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非是無漏能感淨居。憎背有故。
[0951b01] 從此第七。明身證不還。論云。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依何勝德。立身證名。頌曰。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0951b04] 釋曰。若不還果。修得滅定。轉名身證。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名身證。又世尊言。福田有二。謂有學十八。無學有九。解云。言有學十八者。於有學中。有四向三果為七。及隨法行。隨信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五種那含。故成十八。無學九者。一退法。二護法。三思法。四安住法。五堪達。六不動。七不退。八慧解脫。九俱解脫。問何緣身證。不預其數。答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是依因。依因無故。不預其數。
[0951b15] 從此第四。明阿羅漢向果。就中分五。一明向果差別。二因論明治道。三明盡智後智。四明道果。五明六種姓。且第一明向果者。論云。已辨第三向果差別。次應建立第四向果。頌曰。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0951b24] 釋曰。得不還者。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名阿羅漢向。趣阿羅漢果故。即此向中。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喻定。此定能破一切煩惱。猶如金剛能摧一切。故名金剛喻定。定雖有力能破一切。餘惑先斷。故今唯斷第九品惑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即此盡智。是解脫道。此解脫道。與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頌言盡得俱者。即是漏盡得。俱名盡智也。盡智生已。成無學果。更無學故。亦名為應。謂阿羅漢。此翻為應。應受人天廣大供養故。
[0951c08] 從此第二因論明治道。就中五。一明地由道離染二明道引離繫得。三明道離地通局。四明近分道。五明世道緣行。且地由道離染者。論云。由何等道。離何地染。頌曰。
 有頂由無漏  餘由二離染
[0951c13] 釋曰。有頂由無漏者。斷有頂染。唯無漏道。非有漏道。以有漏道欣上厭下。於有頂地。無上可欣。故有漏道。不斷有頂。餘由二離染者。餘謂餘八地也。離八地染。通由二道。[1]漏無漏道。俱能離故。
[0951c18] 從此第二。明道引離繫得。論云。既通由二。離八地染。各有幾種離繫得耶。頌曰。
 聖二離八修  各二離繫得
[0951c21] 釋曰。諸有學聖。以有漏無漏二道。離於八地修斷染時。各能引生二離繫得。謂有漏道。斷八地修。能引有漏無漏二離繫得。若無漏道。斷八地染。亦能具引有漏無漏。二離繫得。由二種道。同所作故。各引二得。此之二道。同斷修染。名同所作。
[0951c27] 從此第三。明道離染通局。論云。由何地道。離何地染。頌曰。
 無漏未至道  能離一切地
 餘八離自上  有漏離次下
[0952a02] 釋曰。無漏未至道能離一切地者。謂未至定。起無漏道。能斷九地故。言一切餘八離自上者。餘八謂中間。四本靜慮。及三無色。於此八地。起無漏道。能離自地及上地染。不能離下。謂已離故 有漏離次下者。謂諸有漏道。唯能離次下一地染。謂猶依未至。離欲界染。及依二禪。離初禪染。乃至有頂。離無所有處染。名次下地。不斷上地染。勢力劣故。不斷自染。自地煩惱。所隨增故。更不斷下地染。謂已離故。
[0952a12] 從此第四。明近分道。論云。諸依近分。離下地染。如無間道。皆近分攝。諸解脫道。亦近分耶(問也)。不爾(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0952a17] 釋曰。近分離下染者。近分有八。四靜慮邊。四無色邊。邊謂近分。近根本故。初禪近分。離欲界染。如是乃至有頂近分。離無所有染。名離下染。初三後解脫者。初三謂初二三禪。後解脫。謂第九解脫。此三近分。第九解脫。或入根本。或在近分也。上地唯根本者。從第四禪。至有頂地。名為上地。此五地近分。第九解脫道。必入根本故。致唯言。謂此五地。近分根本。同一捨受。離下染時。必欣上地。以受無異。必入根本。前三靜慮。根本喜樂。近分唯捨。轉入異受。少艱難故。有不能入。
[0952a29] 從此第五。明世道緣行。論云。世道緣何作何行相。頌曰。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0952b04] 釋曰。世謂有漏道。有漏無間道。緣下地境。有漏解脫道。緣上地境。若無間道中。緣下地法。作苦障。三種行相。於三行中。隨起一行相也 若解脫道。緣上地法。作靜妙離三種行相。於三行中。隨起一行相也 非寂靜故。說名為。非美妙故。說名為苦。非出離故。說名為障。靜妙離三。翻此應知。
[0952b12] 從此第三。明盡智後智。論云。盡智無間。有何智生。頌曰。
 不動盡智後  必起無生智
 餘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0952b16] 釋曰。不動者。利根羅漢也。不動羅漢。於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以不退故。餘盡或正見者。餘謂退法等五種。鈍根羅漢。於盡智後。或生盡智。或生正見。無無生智。後容退故。問不動種姓。無正見耶。答頌言此應果皆有。無學正見。一切無學。無簡鈍利。盡皆有之。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或更起無生智。或唯起正見。
[0952b24] 從此第四。便明道果。就中五。一明沙門性果。二明立四果因緣。三別明中二果。四明沙門果異名。五明沙門果依身。從此下第一。明沙門性果者。論云。何謂沙門性(一問)此果體是何(二問)。果位差別總有幾種(三問)。頌曰。
 淨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
[0952c02]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第二句答第二問。下兩句答第三問。淨道沙門性者。謂諸無漏道。名為淨道。此之淨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為沙門。沙門此云勤息。謂無漏道。以能勤勞息煩惱故 有為無為果者。謂有為無為。是沙門果體。有為果者。解脫道也。無為果者。是擇滅也。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者。列數也。此有八十九解脫道。為有為果。八十九品。所證擇滅。為無為果。謂斷見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八忍八智是也)。斷九地修惑。有八十一無間道。八十一解脫道。見修合論。有八十九無間道。唯沙門性[1]十八九解脫道。亦名沙門果。亦名沙門性。息惡義邊。名沙門性。與無間道。為等流果。邊名沙門果。一一擇滅。唯是無為。沙門果體。謂無間解脫道。是沙門性。擇滅是彼證。名沙門果。即名離繫士用果(不生士用)。應知無間道。唯沙門性。若是擇滅。唯沙門果。若解脫道。亦沙門性。亦沙門果。
[0952c21] 從此第二。明立四果因緣。論云。若爾世尊。何不具說(問也。何緣世尊。唯說四果。不說八十九沙門果耶)。果雖有多。而不說者。頌曰。
 五因立四果  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0952c26] 釋曰。具足五因。佛立四果。一捨曾得道。謂捨先得果向道故。若預流果。唯捨向道。所餘三果。通捨向道及前果道 二得勝道。謂得果攝殊勝道故。三總集斷。斷是無為也。謂總一得得諸斷故。名總集斷。言一得者。謂得果時。起一類勝得。得前諸斷。非一得也 四得八智。謂得四法四類智故 五頓修十六行。謂能頓修無常等故。於四果位。皆具五因。餘位不然。故佛不說。
[0953a06] 從此第三。明中間二果。論云。若唯淨道。是沙門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門果耶。頌曰。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0953a11] 釋曰。世道所得斷聖所得雜故者。謂有漏道。得一來不還果。名世道所得斷。此所得斷。兼前見道所得擇滅。總相合集。以為果體。名聖所得雜。聖謂見道也。由聖所得雜故。亦名沙門果也。無漏得持故者。又中二果。擇滅無為。世道證時。能引無漏離繫得故。有無漏得所任持故。亦名沙門果。
[0953a18] 從此第四。明沙門果異名。論云。此沙門性。有異名耶。頌曰。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0953a24] 釋曰。即前所說。真沙門性。經亦說名為婆羅門性。婆羅門者。此云淨志。遠煩惱故。與勤息義同也。亦名梵輪。是真梵王。力所轉故。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梵者淨也 然沙門性。通見修無學三道。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謂見道中。有速等相。似世間輪。故得法輪名。一謂見諦道。速疾行故。言速疾者。十五剎那也。二有捨取故。謂捨前諦。取後諦也。三降未伏故。謂由見道能見未見。能斷未斷也。四鎮已伏故。謂已見斷者。無迷退故。見道無退也。五上下轉故。謂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 或具輻等故者。或言顯尊者妙音師說也。彼說見道。有輻轂輞似世間輪。謂八聖道。唯在見道。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間輻。正見等四。依戒而轉。故名為輻 正語。正業。正命。似世間轂。正語等三。以戒為體。戒是正見等。眾行所依故。名為轂也 正定似輞。攝正見等。令不散故。故名為輞。問寧知法輪唯是見道。答憍陳那等。見道生時。地神天神。即傳唱言世尊已轉正法輪故 問云何三轉。十二行相。答此苦聖諦(顯見道也)此應遍知(顯修道也)此已遍知(顯無學道)是名三轉。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解云。於見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類忍名明。類智名覺。又解。觀見名眼。決斷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覺。此解通三道也 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諦下。有三轉十二行相。集滅道諦。各有三轉十二行相。理實總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毘婆沙師。所說如是 若依經部。法輪非唯見道。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教法)名為法輪。言三轉者。三周轉故。言十二行相者。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一周轉四諦。此名示相轉也)此應遍知。此應永斷。此應作證。此應修習(是第二周。轉四諦也。此名勸相轉也)此已遍知。此已永斷。此已作證。此已修習(是第三周。轉四諦也。此名引證轉。無學道法也)由此法門。於他相續。令解義故。此約教名法輪。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理實三道。皆是法輪也。
[0953c07] 從此第五。明沙門果依身。論云。何沙門果。依何界得。頌曰。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0953c11] 釋曰。三依欲後三者。初三果人。依欲界得。名三依欲。後阿羅漢。通三界得。名為後三。問前之二果。未離欲故。非依上得。理亦可然。如超越第三先離欲染。云何不許依上得耶。答頌言由上無見道。謂超越證第三果人。必入見道。色無色身。無見道故。故無上界超越。證不還果也。無聞無緣下者。此明無色無見道也。謂無色中。無正聞故。又無色界。不緣下欲界故。夫入見道。要須聞教及緣欲苦。無色不然。故無見道。無厭及經故者。無厭者明色界無見道也。夫入見道。要須厭苦。色界無厭苦。著定樂故。及經者。此是教證上界無見道也。經云。有五補特伽羅(五那含也)此處通達。彼處究竟。解云。此處者。此欲界也。通達者。見道名通達。通達諦故。彼處者。彼上界也。究竟者。於彼處得涅槃也。此經不言彼處通達。明知上界。無見道也。
[0948c15] 從此第二。明一來向果。論云。已辨住果未斷修惑。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今次應辨斷位眾聖。且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0942c27] 從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相念住。且初明別相者。論云。如是已說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有所修。頌曰。
 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  餘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0943a06] 釋曰。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者。依前二門。已修成止。梵云奢摩多。此云止也 次應為觀修四念住。觀者。梵云毘舍那。即是慧也。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者。釋也 或以自相。或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 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大種造色。是身自性。受是受性。心是心性。除此三外。所餘諸法。名法自性 一切有為。皆非常相(通道諦也)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唯苦集諦也)。及一切法。空非我性(通四諦及虛空非擇滅也)。此非常等。諸法共有。名為共相 共相別觀者。謂且觀身與餘有為。同非常相。與餘有漏。同是苦相。與一切法。同空非我相。受等亦爾 問如何得知念住成滿。答觀身至一極微一剎那時。名為身念住滿。觀受心法。至一剎那。名受等滿。以非色故。無一極微 自性聞等慧餘相雜所緣者。出體也。念住有三。一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通三慧也。慧名念住者。謂由念力。令慧住境。或由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 二相雜念住。謂慧及相應。并俱有四相為體。互相雜故。名為相雜 三所緣念住。謂身。受。心法。為體。此是念住所緣境故 三中相雜。能斷煩惱。以攝慧故。自性不能斷惑。以太減故。夫斷煩惱。必須慧解及俱有法。自性唯慧。故太減也。所緣念住。不能斷惑。以太增故。有非俱有故。太增也 所緣念住。復有三種。一緣自相續身。二緣他相續身。三緣自他俱相續身。其身受心法。各有三。緣自他俱相續異故 身受心法。四各有三。總成十二。說次第隨生者。說四念住次第。隨生先後也。謂身最。次受。次心是。法最為細。攝涅槃故 隨者。應先觀故。故身念住。最初生也。又論云。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法中攝惑故。法第四也。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治倒故唯四者。此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治彼常樂我淨四顛倒故。故唯立四 論云。四中三種。唯名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解云。於身等四。或二二合緣。三三合緣。或四總緣。雜身等故。名雜緣也。
[0943b21] 從此第二。明總相緣。論云。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修。頌曰。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0943b25] 釋曰。言彼居者。彼觀行者。居此總雜法念住也。總觀身等四所緣境。修四行相。謂非常等 前別相位。有雜緣者。或二三四 今此雜緣。唯總相緣四。與前別故。總相念住。唯是總雜法念住也。
[0943c01] 從此第四。明等四善根。就中有五。一明善根觀行。二諸門分別。三明善根勝利。四明三乘轉根。五明修果遠近。且第一明觀行者。論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頌曰。
 從此生法  具觀四聖諦
 修十六行相  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後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  一行一剎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得
[0943c11] 釋曰。從此生法者。從此總相念住成就已。次生法。此法如法名。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 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相者。此明位也。此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四聖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聖諦。修四行相非常苦空非我 觀集聖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 觀滅聖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 觀道聖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釋此相義後當辨之 次生頂亦然者[1]修善根。有下中上。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亦觀四諦。修十六行相。同前位。故言亦然。頂二善根。俱名動善。可退動故。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 又忍位。是進位。是退此頂。在進退兩際。猶如山頂。故名為頂 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者。頂二善根。初安足時。皆法念住。後增進時。通四念住。初安足者。謂此頂。以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名初安足。即初起也。謂見道中。唯法念住。以頂位。順見道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後增進時。稍容[1]預故。故得通修四念住也 次忍唯法念者。從頂善根。有善根生。名為忍法。忍可四諦。最殊勝故。又無退故。名為忍法。忍初安足。及後增進。唯法念住。近見道故。故初與後。皆法念住 頌言下中品同頂者。此忍善根。有下中上品。下中二位。同前頂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也。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者。上品忍位唯觀欲苦。唯以一行一剎那心。名為上忍也 今略明忍位下中上品者。若下品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中品忍位。減緣減行 上下八諦。名之為緣。所緣境故 上界四諦。有十六行。欲界四諦。有十六行。總計合成三十二行。名之為行。能緣行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後以三行。觀上界道。減餘一行。名一周也 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後以二行。觀上界道。減餘二行。第二周也 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觀上界道。減餘三行。第三周也 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不觀上界道。名為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此第四周也。此第四周。即是一周減緣攝也 如減上界道諦。如此減餘七諦行相。亦爾。唯於緣中。不減欲苦。減餘七諦。名七周減緣 總而言之。上下八諦。各減三行。謂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減。所餘七諦。餘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減行。理實言之。三十一周減行。謂餘七行。減緣攝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於減行中。初減一行。名中忍初。如是乃至。減欲界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中忍滿 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上忍 就此中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猶觀道故。故得具修四種諦也。頌言中品忍同頂位觀四諦者。約此說也 至中忍滿。唯觀一諦。不具四也 又於中忍。未減道時。修十六行相。此言修者。但是得修行。雖起一。[2]能起得。修彼未來四諦下十六行相。故言修也。頌言中忍同前頂位修十六行相者。約此中忍未減道說也 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修十二行相。非十六行也。既減彼道。心無欣慕。故彼道下。四行相亦。不起得修也。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修八行。謂不修彼滅道諦下各四行故 減集諦時。但修四行。謂唯修苦下四種行故 故於中忍。有修十六十二。八四行相 於上忍位。亦修四行。唯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 故能起得。修彼苦下四行相也。問於上忍位。減彼三行。何故修彼所減行耶。答雖減彼行。不減諦故。起欣慕心。故得修彼所減行相。於中忍位。修所減行。准此理說。於三十二行中。唯留欲界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餘三十一。如名次第。從後向前。漸漸除之。緣既從後除之。行亦從後減也 問苦下一行。為留何行。答入見道人有二行者。一者利根。謂是見行 見行有二。若著我者。留無我行。著我所者。即留空行 二者鈍根 鈍根亦二我慢增者。留無常行。懈怠增者。即留苦行 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云。欲苦四行。從後除之。如留無常。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空。後減苦 若留苦行。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空。後減無常 若留空行。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苦。後減無常 若留非我。入見道者。先減空。次減苦。後減無常。減欲苦諦。四行既然。減餘七諦四行亦爾。謂餘七諦。各有四行。與此欲苦四行。相屬如名次第。擬宜相當。以說其減。且如無常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出。次減行。次減如。後減道。以道屬無常故。後減也。若以苦行。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出。次減行。次減道。後減如以如屬苦故後減也。若以空行。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出。次減如。次減道。後減行。以行屬空。故行後減也 若以非我。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行。次減如。次減道。後減出。以出屬非我故後減也 減餘六諦。各四行相。准前說之。為攝前義。總舉論云。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餘七諦)一一聖諦行相(三十二行)所緣(上七諦)漸減漸略(明減義也)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已前。名中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解云。唯有一念。故不相續。已上論文。義如前說也)世第一亦然者。從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此世第一。唯緣欲苦。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同前上忍。故言亦然。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於世間中。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世第一。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見道生。故名最勝 皆慧五除得者。出體此等四念住性故。皆慧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有定共戒。名為色蘊。餘四可知)等四。有能得得。助伴體中得。非四善根體。故言除得。出見道後。有法後得。得此等。等上得。聖容現行。若此等。以得為體。豈有聖者等善根重現前耶。等四。聖道加行。得聖果已。理不合起故。等體非是得也。
[0945a15] 從此第二。諸門分別。論云。已辨所生善根體相。今次應辨彼差別義。頌曰。
 此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爾
 聖由失地捨  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捨  依本必見諦
 捨已得非先  二捨性非得
[0945a23] 釋曰。初句標。第二句明修攝。第三句明依地。第四句明依身。第五第六句明男女得二。第七第八第九句明捨相。第十句明得久近。第十一句明得非先。第十二句明捨體 此順決擇分者。標也。此等四。名順決擇分 見修無學。三種聖道。皆名決擇。決謂決斷。能斷疑故。擇謂簡擇。謂能分別四諦相故 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一分故也。此等四。引見道故。能順於彼。名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者。此等四。依定地故。修所成攝 六地者。依地門。等四善。通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1]靜慮也。欲界中無。非定地故。無色亦無。謂等四。見道眷屬 無色無見道。故無等也。二或七者。二謂頂。或言謂顯妙音師說。彼說頂。通依七地。於前六地。更加欲界也。依欲界身九者。依身門。此等四。唯依欲界人天身。起除北俱盧。人趣三洲。及六欲天也。九處身起。唯依欲者。能厭苦故 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六天。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謂第四善。唯一念故。故人天趣。皆得初起。三女男得二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非扇搋等。前三善根。男女得二。且男得二者。謂男得男善根。及得女善根。女得二者。謂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故名得二。以等三。男容轉形為女。女容轉形為男故。等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爾者。第四善根。女得二種。同前等。故言亦爾。謂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以女容轉形為男故。若第四善根。男唯得一。謂男唯得男身善根。而不得女。已得女身非擇滅故。聖由失地捨異生由命終者。明捨義也。聖捨等四善根者。由失地捨。謂依此地。得此善根。若遷上地。此地便失。失此地時。善根方捨。若此地死。還生此地。不失地故。等不捨。若異生[煗等善根)【乙】">2]煗等善根">捨但由命終。異生於地。[3]失與不失。但命終時。必捨等。謂由異生無見道資。故命終捨。初二亦退捨者。謂異生於頂。亦由退捨非聖人也。異生於忍及世第一。亦無退捨。依本必見諦者。若諸異生。依四根本。起等者。彼於此生。必入見道。厭生死心。極猛利故。捨已得非先者。捨等已。後重修得。所得必非先所捨者唯得先未得者。以等善。未曾熟修。要大加行。方修得故。故得未曾得者。不得先所捨也。若先等。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修得。二捨性非得者。失退二捨。以捨得故。非得為體。
[0945c13] 從此第二。明善根勝利。論云。得此善根。有何勝利。頌曰。
 必至涅槃  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  第一入離生
[0945c17] 釋曰。位雖退又斷善根。造無間業。墮三惡趣。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若得頂法。雖有退等。必不斷善。若得忍法。雖命終捨。而無有退。不墮惡趣。若下忍位。於[4]二惡趣。得非擇滅。若至上忍。於卵濕生。及無想天。北俱盧。大梵王。處并扇搋。半擇迦。二形身。及第八有等。並見所斷惑。於此生處身有惑中。得非擇滅。以上忍位。必入見道。得成聖果。故於卵等。得非擇滅。若見斷惑。雖即未斷。以必不起故。得非擇滅也。世第一法。雖是異生。能起無間。入正性離生。正性離生者。見道名也。
[0945c29] 從此第四。明三乘轉根。論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等獨覺與佛也)種姓別故。隨何種姓。善根已生。彼可移轉向餘乘不。頌曰。
 轉聲聞種姓  二成佛三餘
 麟角佛無轉  一座成覺故
[0946a06] 釋曰。聲聞種姓。頂二位。容轉成佛。若得忍位。無成佛理。菩薩利物。必往惡趣。忍超惡趣。故不成佛。言三餘者。餘謂獨覺。在佛乘外。故名為餘。聲聞種姓。頂忍三。容可轉成獨覺乘故。名為三餘。麟角獨覺。與佛世尊。於等位。性必無轉。謂此二聖。依第四禪。一座成覺。故無容轉也。梵云菩提。此翻為覺。三乘菩提。皆以盡智無生智為體。言一座者。始從位。終至菩提。不起于座。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最極猛利。三摩地故。堪為麟角及佛所依。
[0946a17] 從此第五。明得果久近。論云。頗有此生創修加行即此生引起順決擇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順解脫分  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  殖在人三洲
[0946a22] 釋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修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於第三生。方得入聖。乃至得阿羅漢也 聲聞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獨覺極速。四生極遲百劫 順解脫分。聞思所成。唯散地故。三業為體 殖解脫分。唯人三洲。三惡趣無。無般若故。諸天亦無。無厭苦故。北洲無者。以無厭心。及般若故 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迴求菩提。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
[0946b04] 從此大文第三。約三道辨人。就中有三。一明三道建立。二明七種聖人。三明學無學滿。就明三道建立。中二。一約現觀位明。二約修無學道。就約現觀明中二。一明十六心。二依位建立 就明十六心中四。一正明十六心。二明十六心依地。三明忍智次第。四明見修道別 且第一明十六心者。論云。於中已明諸加行道。世第一法。為其後邊。應說從斯。復生何道。頌曰。
 世第一無間  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緣餘界苦  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聖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  謂見緣事別
[0946b19] 釋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苦忍無間緣欲界苦諦。次生法智。名苦法智 此智無間。次緣餘界(上二界)苦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 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如緣苦諦有此四心。緣集滅道。各生四亦然。謂苦類智後。緣欲集諦。生集法智忍 此忍無間。生集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集諦。生集類智忍。此忍無間。生集類智。此智無間。緣欲滅諦。生滅法智忍。此忍無間。生滅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滅。生滅類智忍。此忍無間。生滅類智 此智無間。緣欲道諦。生道法智忍 此忍無間。生道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道諦。生道類智忍 此忍無間。生道類智。故於四諦。各有四心。成十六心 苦法智忍者。苦法是苦諦法。忍緣苦法。名苦法忍。智是忍果。是等流果。智唯無漏。為顯此忍亦唯無漏。舉後等流。以為標別。故忍為智者。從果為名故也。如華樹樹。非華。生華果故。名華果樹。忍亦如是。生法智故。名法智忍苦法智者。緣苦法故。名苦法智。前忍斷惑。名無間道。後智證滅。名解脫道。苦類智忍及苦類智者。此之境智。與前相似。故立類名。故論云。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立類名。如苦既爾。餘集滅道。各有四心。准此理釋。思而可知。此十六心。總說名為聖諦現觀。謂在現前。觀聖諦故 此有三種。一見現觀。唯無漏慧。見諦分明故。名見現觀。二緣現觀。此無漏慧。及慧相應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三事現觀。謂前相應。及餘俱有同一事業。名事現觀 餘俱有者。謂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 又論明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離生。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在惡趣受諸劇苦。猶如生食在有情身。作苦惱事。故名為生 或由見惑。令諸善根不能淳熟。故名為生。見道能越。故名離生。言正性者。所謂涅槃。見道能證。名為正性離生。正性之離生。依主釋也。或此見道。即名正性。聖正性故。正性即離生。持業釋也。又此見道。或名正性決定。謂決取涅槃故。或決了諦相故。名決定也。若正性是涅槃。即正性之決定。若正性。目見道。正性即決定。二釋同前。苦法智忍。名為入者。最初入故。故得入名。
[0947a07] 從此第二。明依地。論云。已辨現觀具十六心。此十六心。為依何地。頌曰。
 皆與世第一  同依於一地
[0947a10] 釋曰。世第一法。引見道故。故十六心與彼世第一。同依一地。前言世第一通依六地故。今見道亦唯依六地也。
[0947a13] 從此第三。明忍智次第。論云。何緣必有如是忍智。前後次第。間雜而起。頌曰。
 忍智如次第  無間解脫道
[0947a16] 釋曰。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不破惑得之所隔礙。故名無間 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又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名解脫也。忍智次第。理必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忍如驅賊。智如閉戶也。
[0947a21] 從此第四。明見修道別。論云。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故
[0947a25] 釋曰。除道類智。前十五心。名為見道。於四諦理。未見今見。見未曾見。故得見名。至道類智。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問如道類忍是道諦理。此道類智。緣道類忍。於道類忍。未見今見。何故道類智。非見道攝耶。答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雖於道類忍一剎那心。未見今見。於上下八諦。皆已曾見。故修道攝。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一畦未刈。問忍於諦理。未見今見。可名見道。中間七智。已見今見。何緣七智。亦見道攝。答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見道攝。
[0947b08] 從此第二。依位建立。就中有二一依十五心。二依第十六心。且依十五心者。論云。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
 名隨信法行  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斷一  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  離八地向三
[0947b15] 釋曰。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別者。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立此二名。若鈍根者。名隨信行。彼於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 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者。即前二聖。於見道位。立為三向。此頌是初向也。謂於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惑。名具修惑。此名具縛人也 斷一至五向者。謂先凡位。以有漏道。斷修惑一品乃至五品。此為五人。兼前具縛。為六人也。此六人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趣預流果故 斷次三向二者。第二向也。謂於凡位。斷第六品或七八品。名斷次三。謂前五品。次三品故。此有三人。此斷次三人。至見道中。名第二向。趣一來果故 離八地向三者。第三向也。謂先凡位。斷欲修惑第九品盡。或斷初定一品。乃至斷無所有處惑盡。名離八地。此有六十四人。謂斷欲第九品。為一人。斷上七地各九品惑。各有九人。七九六十三。兼前一人。成六十四人。此六十四人。至見道中。名第三向也。趣不還果故。
[0947c08] 從此第二。依第十六心。建立者。就中有二。一明建立果位。第二別明住果非向。且明第一立果差別者。論云。次依修道。道類智時。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
 至第十六心  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  亦由鈍利別
[0947c14] 釋曰。隨三向住果者。前初向六人。至道類智。住預流果。前第二向三人。至道類智。住一來果。前六十四人。至道類智。住不還果也。名信解見至者。此住果人。若鈍根者。名為信解。若利根者。名為見至。前隨信行。今名信解。謂由信故。勝解相顯。名為信解 前隨法行。今名見至。謂由向見。得至果見。故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慓信解見至名別。
[0947c23] 從此第二。明住果非向。論云。何緣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說名為預流果等。非後果向(解云。此意者。何故斷五品。非第二向。斷七八品。非第三向。斷上七地。非第四向也)。頌曰。
 諸得果位中  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  名住果非向
[0947c29] 釋曰。諸得果位中者。據前預流等三果也。未得勝果道者。未得五品等諸勝果道也。故未起勝道名住果非向者。結上三果不名後向也。謂斷五品。至道類智。未起五品勝果道故。但名預流果。故不名第二向也。
[0948a05] 斷七八品。至道類智。未起七八品。勝果道故。但名一來果故。不名第三向也。斷上七地。至道類智。未起七地勝果道故。名第三果故。不名第四向也。勝果道者。謂向道也。夫論向道。勝前果道。或趣後果。名勝果道。問何故前住果。未得勝果道。答以勝果道是向道故。故住果位。未起得也。
[0948a13] 從此第二。約修無學道。就中有二。一明德失數。二歷位廣明。且明德失數者。論云。當約修惑辨漸次生能對治。名分位差別。頌曰。
 地地失德九  下中上各三
[0948a18] 釋曰。失謂退失。即所斷煩惱也。德謂功德。即能斷道也。於九地中。地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總有八十一品惑。其能斷道。地地亦九。總有八十一品。無間道八十一品解脫道。問失德如何。各分九品。答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三。故成九品。且下品三者。謂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者。謂中下。中中。中上。上品三者。謂上下。上中。上上。應知此中。下下品道。能斷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斷下下品障。如洗衣位。垢先除後除細垢。又如闇小明能滅要以大明。方滅小闇。失德相對。理必應然。白法力強。黑法力劣。故剎那頃。下下品道。能斷無始上上品惑。猶如長時。所集大闇。一剎那頃。小燈能滅。
[0948b04] 從此第二。歷位廣明。就中有四。一明預流七生。二明一來向果。三明不還向果。四明無學向果。且初明預流七生者。論云。先應建立都未斷者。頌曰。
 未斷修斷失  住果極七返
[0948b09] 釋曰。九地修惑。都未有[1]斷名為預流。生極七返。謂於人天。七返受生。極言為顯受生最多。極不過七。非諸預流。皆受七反。言預流者。諸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名為預流。問此預流。名為因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苦法忍是第八也。於八忍中。從後數之。當第八故也)。若初得果名為預流 如超越人至道類智。得二三果。應名預流。答此預流名。不目第八。目初得果。於四沙門果中定初得故 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問何緣此名。不目第八。答要具三義。得預流名。一具得果向無漏道故。二具得見修無漏道故。三於現觀十六心流。遍至得故 第八三義俱闕。故預流名。不目第八 言七生者。人中七生。中有。生有。名為七生。天中亦然。中生各七。總二十八生。皆七等故。說極七生 問何緣彼無受第八生。答謂相續身。齊此七生。所有聖道。必成就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法應爾故。至第七生。逢無佛法。雖在居家。得阿羅漢。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問預流既。未斷不善修惑。云何經說預流。名為無退墮法(不退墮三惡趣也)答此有五義。一以不生長退墮業故。二違彼生長業與果故。三強盛善根鎮彼身故。四加行意樂俱清淨故。五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尚不起忍。況得預流。故有頌曰。
[0948c07] 愚作罪小。亦墮惡(無慚愧故) 智為罪大。亦脫苦(慚愧增故) 如團鐵小亦沈水 為鐵大亦能浮(引此頌意。明愚人名退墮。預流名無退墮也)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10-13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二
 中大雲寺沙門圓暉述

 已說煩惱斷  由見諦修故
 見道唯無漏  修道通二種
[0939a29] 釋曰。前已廣說諸煩惱斷。由見諦道及修道故。於中見道唯是無漏。修道通二種 謂有漏無漏也。十五心位。見道速能治三界故 於四諦下。一剎那中。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有漏道有此堪能。故唯無漏。
[0939b05] 從此第二。明道所證諦。就中分二。一明四諦。二明二諦。就明四諦中分二。一正明四諦。二別顯苦諦。且第一明四諦者。論云。如向所言。由見諦故 此所見諦。其相云何。頌曰。
 諦四名已說  謂苦集滅道
 彼自體亦然  次第隨現觀
[0939b12] 釋曰。諦四名已說者。謂界品。初云無漏謂道諦。此說道諦也。擇滅謂離繫。此說滅諦也。及苦集世間。此說苦集諦也。次第列者。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問今此品。列四諦。與彼界品所說體有何異耶。答頌言彼自體亦然。謂顯體同彼故。說亦然聲。問四諦次第。何緣如是。答頌言次第隨現觀現觀者。見道也。謂現觀位先所觀者。便在先說。問何緣現觀。次第必然。答謂等。加行位。如是觀故。問何緣加行位。如是觀耶。答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苦惱因。最初觀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集諦。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滅諦。次復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道諦。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故良醫經云。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第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如已觀地蹤馬奔馳。言現觀者。應知此目現等覺義。謂現前覺觀諦境也。問何故經中說為聖諦。答聖見四諦。無顛倒故。名為聖諦。故有頌曰 聖者說是樂(滅諦涅槃) 非聖說為苦(外道謂涅槃為苦也) 聖者說為苦(有漏[2]也) 非聖說是樂(言有漏樂)
[0939c08] 從此第二。別明苦諦。論云。唯受一分(五受中苦受也)。是苦自體。所餘並非。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頌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應一切
 可意非可意  餘有漏行法
[0939c13] 釋曰。苦由三苦合者。標也。苦諦由三苦合名為苦諦。一苦苦性。謂苦受。生時苦。住時苦。名苦苦也 二壞苦性。謂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名壞苦也 三行苦性。謂不苦不樂受。由行成苦。眾緣造作故。無常性故。名行苦也。如所應一切者。一切有漏。如其所應。與三苦合。皆名苦諦。一可意有漏法。與壞苦合。名為苦也。二不可意。有漏法。與苦苦合。名為苦也。三餘有漏法。與行苦合。名為苦也 謂除可意不可意。外名餘有漏應知。此中說可意。名壞苦。說不可意。名苦苦者。且約別論。理實可意。及不可意。皆名行苦。無常性故。故一切行。行苦故苦。行苦微細。唯聖觀見。故經部師。鳩摩羅多頌曰 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覺 若置眼睛上 為損及不安 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緣是行苦)諸愚夫。於無間獄。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以有頂蘊是行苦故。問若諸法中。亦許有樂。何緣但說苦為聖諦。答薩婆多宗中。有一類釋。由樂少故。如置綠豆烏豆聚中。以少從多。名烏豆聚。誰有智者。瀝水洗癰。有少樂生。計癰為樂 經部祖師。以頌釋言。能為苦因故。能集眾苦故。有苦希彼故。說樂亦名苦 婆娑正義解云。理實應言。諸有及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言苦。為諦非樂 又依經部宗及大眾部等。定無實樂。受唯是苦 愚夫顛倒妄謂之樂。故世尊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 薩婆多宗言。樂實有。佛言以苦觀樂受者。意顯樂受。有二種性。一有樂性。依自相門。自性樂故。二有苦性。謂依異相門。亦是無常變壞法故 故言以苦觀樂受者。依行苦及壞苦說。非苦苦也。故有頌曰。諸佛正遍覺。知諸行無常(行苦)及有為變(壞苦)故說受皆苦 於前兩說。論主評云。對法諸師。言實有樂。此言應理 又薩婆多宗。苦集一物因果分二。即苦諦體為因義邊。亦名集諦 若依經部宗。唯說貪愛。為集諦體。以經唯說貪愛為集故 薩婆多云。經就勝故。說愛為集。理實一切。皆是集諦。故薄伽梵。伽陀中說。業愛及無明為因。招後行令諸有相續。名補特伽羅 此頌既言業與無明為因招果。故知非唯愛為集諦。
[0940b01] 從此第二明二諦。論云。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相云何。頌曰。
 彼覺破更無  慧折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0940b05] 釋曰。彼覺破便無者。若彼物覺。物破便無。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瓶覺則無。如衣被破衣覺亦無。故瓶衣等名世俗諦。慧折餘亦爾者。謂若有物以慧折餘。彼覺則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分折色香味觸時。水覺則無。如折火亦爾。火覺則無。故此水火。名世俗諦。如瓶水世俗者。如瓶世俗屬初句也。如水世俗。屬第二句也。然此瓶水。未被折時。假立此名。稱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異此名勝義者。異此瓶水。名勝義諦。如青色等。碎至極微。色覺常在。及慧折味等。乃至極微。味覺常在。及慧分折受等四蘊。至一剎那。彼覺常在。故彼色等。名勝義諦。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 依經部說。如無漏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除此已外。餘智取法。名世俗諦。
[0940b23] 從此大文第三。約聖道辨人。就中分三。一明聖道加行。二約三道辨人。三明諸道差別。就明加行中。復分為二。一總標。二廣明。此下第一。總標加行者。論云。已辨諸諦。應說云何方便勤修。趣見諦道。頌曰。
 將趣見諦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0940c01] 釋曰。將趣見諦道。應先住戒。然後勤修聞思修慧 因聞思修。所成慧故。慧名所成。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問三慧何別。答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成慧。緣名及義。未全捨文而觀義故。頌言俱者。謂名義也。修所成慧。唯緣義境。已能捨文而觀義故。
[0940c09] 從此第二。廣明加行。就中分四。一明身器清淨。二明五停心位。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此下第一明身器清淨。論云。諸有欲於修精勤學者。如何淨身器。令修速成。頌曰。
 具身心遠離  無不足大欲
 謂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無
 治相違界三  無漏無貪性
 四聖種亦爾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後業  為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  暫息永除故
[0940c20] 釋曰。身器清淨略由三因。一身心遠離。二喜足少欲。三住四聖種。具身心遠離者。身遠離者。離相雜住。心遠離者。離不善尋 無不足大欲者。第二因也。無不足者。喜足也。無大欲者。少欲也。前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問無不足無大欲。此之二無。差別云何。答頌言謂已得未得多求名所無。謂已得衣等。更多希求。名不喜足。是喜足所無也。若未得衣等。更多希求。名為大欲。是少欲所無也。治相違者。此明喜足少欲。與此不喜足大欲相違也 界三者。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無漏者。通九地。所治二種唯在欲界 無漏無貪性者。喜足少欲。亦通無漏。無貪為體。所治二種。以貪為性。四聖種亦爾者。釋第三因也。能生眾聖。故名聖種。四聖種體。亦是無貪。同前喜等。故言亦爾前三唯喜足者。一衣服喜足聖種。二飲食喜足聖種。三臥具喜足聖種。四樂斷樂修聖種。謂樂斷煩惱。樂修聖道也。問第四聖種。既非喜足。如何亦用無貪為體。答以能棄捨欲貪有貪故。此第四亦無貪性。問何須立此四聖種耶。答頌言三生具後業。前三聖種。助道生具。最後聖種。助道事業。以諸弟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世尊哀愍。立此助聖道生具事業。令修行者。解脫非久也。問何故安立如此二事。答頌言為治四愛生。一衣服愛。二飲食愛。三臥具愛。四有無有愛。治四愛故。立四聖種。我所我事。欲暫息永除故者。此更異釋。我所事欲者。衣服等三。此上起貪心。名我所事欲也。我事欲者。謂身也。身上起貪。名我事欲。為佛意欲令諸弟子。暫息我所事欲。故立前三聖種。永除我所及我事欲。故立第四聖種。
[0941a24] 從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就中有二。一總標。二別釋。且總標者。論云。如是已說修所依器。由何門故。能正入修。頌曰。
 入修要二門  不淨觀息念
 貪尋增上者  如次第應修
[0941a29] 釋曰。正入修門要者有二。一不淨觀能治貪欲。二持息念能除亂尋。
[0941b02] 從此第二別釋。就中分二。一釋不淨觀。二釋持息念。就不淨觀中。復分為二。一明行相。二諸門分別。且初明行相者。論云。此中先應辨不淨觀。如是觀相云何。頌曰。
 為通治四貪  且辨觀骨鎖
 廣至海復略  名初習業位
 除足至頭半  名為已熟修
 繫心在眉間  名超作意位
[0941b10] 釋曰。修不淨觀。正為治貪。貪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淨觀。治顯色貪。緣虫食等。治形色貪。緣虫蛆等。治妙觸貪。緣屍不動。治供奉貪 若緣骨鎖。修不淨觀。通治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故。今應且辨修骨鎖觀。此唯勝解作意相應 言勝解者。假想觀也。謂於色中。作不淨殊勝解也。此不淨觀。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夫斷惑者。要須遍緣故也。但能伏貪。令不現行 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位。二已熟修位。三超作意位。修不淨觀。應先繫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餘。隨所樂處。安止其心。心得住已。依勝解力。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1]復觀第二。漸次一房一寺乃至遍地。以海為邊。骨鎖充滿 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白骨。齊此漸略。不淨觀成。名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餘骨。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惟半骨。齊此轉略。名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頭半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名超作意位 論云。有不淨觀。有所緣少非自在少。應作四句 作意已熟。所緣自身。名為第一句。作意熟故。非自在少。所緣一身故名所緣少 作意未熟。所緣至海。名第二句。作意未熟。是自在少。所緣至海。故非所緣少 作意已熟。所緣至海。為第三句。自在所緣。俱非少也 作意未熟。所緣自身。為第四句。自在所緣。二俱少也。
[0941c12] 從此第二諸門分別。論云。此不淨觀何性(一問)。依幾地(二問)。緣何境(三問)。何處生(四問)。何行相(五問)。緣何世(六問)。為有漏為無漏(七問)。為離染得。為加行得(八問)。頌曰。
 無貪性十地  緣欲色人生
 亦淨自世緣  有漏通二得
[0941c18] 釋曰。無貪性者。答初問也。謂不淨觀。無貪為體。十地者。答第二問。通依十地。謂四根本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 言四近分者。謂四禪各有近分也 緣欲色者。答第三問。唯緣欲界顯形色 人生者。答第四問。唯在人趣生。除北俱盧。以天趣中。無有青瘀等。故無此觀 不淨者。答第五問。以不淨為行相 自生緣者。答第六問。若在過去。緣過去世。若在現在。緣現在世。若在未來。緣未來世。名自世緣。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有漏者。答第七問。既是假想觀。故唯有漏。通二得者。答第八問。通離染得及加行得。若曾修得。有離染得。曾未得者。有加行得。
[0942a03] 從此第二。別釋持息念。就中分二。一明念差別。二明息差別。且釋念差別者。論云。說不淨觀相差別。已次應辨持息念。此差別相云何。頌曰。
 息念慧五地  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0942a09] 釋曰。此有八門。息念慧者。第一出體門。此之息念。以慧為體。息即是風。念持息故名為息念。體雖是慧。而名念者。由念力持。慧於境中。得分明故。經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云遣來。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五地者。第二依地門。謂依初禪近分。及二三禪近分。並中間欲界。此念唯與捨受相應故。在近分中間欲界。非餘地也。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持尋 故唯捨受 緣風者。第三境界門。此定緣風 依欲身者。第四依身門。唯依欲界人天趣身。除北俱盧 二得者。第五辨得門。通離染得及加行得 實者。第六作意門。此與真實作意。相應非假想也 外無者。第七簡邪門。佛教方修。外道無有。以諸外道無說者故。自不能覺微細法故 數等者。第八辨相門。此相差別。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者謂繫心。緣出入息。從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離此三失。是名正數。中間錯亂。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 隨謂繫心。緣出入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於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謂觀察此息風。已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心所法。具觀五蘊。以為境界。轉謂移轉。轉息風覺。乃至世第一法位。淨謂勝進。入見道位等。乃至盡智等。為攝六相故。說頌曰 持息念應知 有六種異相 謂數隨止觀 轉淨相差別。
[0942b12] 從此第二明息差別。論云。息相差別云何應知。頌曰。
 入出息隨身  依二差別轉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緣
[0942b16] 釋曰。此有六門。入出息隨身者。第一依身門。謂息隨身。以息是身一分攝故 依二差別轉者。次第二依息門。身心名二。息依身心轉也。要具四緣。息方得轉。一息所依地。謂欲界初二三禪。名有息地也。二風道通。謂口鼻也。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心現前 前三名身差別。後一名心差別。生無色界。四緣俱闕。若羯剌藍。頞部曇。閉尸。健南。四位唯有心及息地。闕餘二緣。及在欲界初二三禪。入二無心定。唯有三緣。闕心一也 若在欲界等。入第四定。唯有二緣。闕心及毛孔開。以第四定極淳厚故。引彼大種。遍滿身中。毛孔不開也 若身生第四定。有風道通。謂口鼻也。及容有心。謂起下地威儀。通果心也。闕餘二緣。此上諸位。隨闕一緣。息皆不轉故。論云。謂要身中(息所依也)。有諸孔隙(孔是風道通。隙是毛孔開也)。入出息地。心現前(第四緣也)。息於爾時。方得轉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謂息先無故也)。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新斷故)情數者。第三依情門。息是有情數攝。身一分故。非執受者。第四非執受門。息非執受。不與根合故。等流者。第五五類門。息是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下緣者。第六息觀門。息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如身生欲界。起欲界心。自地心也。起上初二三禪心。緣欲界息者。上地心也。若初禪息。唯三地緣。第二禪息。通二地緣。第三禪息。唯自地緣。若生下地。無上息故。又生上地。起下地心。非是緣息心。故下地心。不緣上地息也。如生初禪。起欲界心。唯是通果。然此通果。唯緣欲界所變化事 若生上二禪等。起初禪等心。通威儀通果。威儀唯緣初禪身業。通果亦唯緣初禪變化。故起下地心。而不能緣上地息也。
[0939a21] 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總明道體性。二明道所證諦。三約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體性者。論云。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得遍知名。然斷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