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8043阅读
  • 11回复

四分戒本如釋(12卷)釋弘贊在犙 繹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敘四分戒本如釋語
 
[0192b05] 夫戒本者何。乃比丘之規矱。涅槃之津要。規矱失則心慮無整。津要迷則彼岸難到。故如來首自鹿苑。終乎鶴樹。諄諄誨囑。俾依木叉為師。視同如佛。今人背遺囑。詆毗尼。何異逆子而抗慈父。善星而侮聖言。背遺囑是非佛也。詆毗尼是非法也。見持戒者。而嘲[口*楚]是非僧也。三寶既非而且毀。奚名釋子。葢戒法乃對治無明業種之醍醐。修證五分法身之玅術。業種不斷。因流瀰漫。法身不圓。解脫無日。違此而修。縱得玅悟禪定現前。終是魔業。經有明言。非人臆語。今時妄修謬證。置木叉于言外。取己見為自規尺。自不能持。欲他而同己僻。毀法滅律。無堪視之。予因覩此。每勸初學。著目毗尼。使定慧有址。正法而得久住。第律文旨奧。止持作犯名種性相。閱者無不茫然。乃忞自庸。力取戒本如律釋之。故曰如釋。釋而未盡。附餘部以悉之。遹為律之首鑰。以學者而跽通蹊徑。文蹄雖約。而義階實周。其有欲登舍那殿閣者。可向此跨上一足。
 
[0192b21] 旹
崇禎癸未冬西來山菩提心比丘弘贊序于象王閣中
 
凡例十三節
 
此戒本。藏本有二。一是後秦佛陀耶舍尊者所譯。二乃唐懷素律師依四分藏中集出。而四分律藏一部。卷有六十。亦耶舍尊者所翻。此方上德悉共尊行。自秦至唐。多人疏業。恨不一存。稽宋代來。尠有作者。今時初學習律。每以事相為艱。多釋卷高閣。故律學漸廢。持犯無不昧然。釋子要法。而成故典矣。余因觀此。懼正法滅無多日。乃舉四分藏中華梵文句奧者。標而釋之。號曰四分律名義標釋。卷成二十有八。僅為律之通徑。亦以便後疏義。不滯於文。然疏工頗宏。非日能就。欲使初學急知持犯。爰取戒本如律釋之。而律文繁廣。不能一一仍其藏本。乃刪繁揭要。而義實全。至於開遮持犯。毫釐不敢增略。如來法王。知諸眾生業性所宜與戒。尚非菩薩羅漢所堪。況容凡愚有所添損。理本如如。故云如釋。而所釋本。仍依律藏及素師所集。中有文句簡質。恐初學難順。乃取翻譯本一二字以易明之。然於每戒下附餘部律文并諸論傳。意欲互相發明旨趣。及補所未備。全非取輕替重。以開易遮。律各有旨。無容凑泊。偷心不絕。何名信戒。行者。但於自部中持。無勞自生穿鑿。其中事理通途文義委悉者。用之非過。若欲廣明。須閱全藏始得。倘為師範。必要廣學精研。樂簡厭繁。律教乃有大訶。
佛制比丘。滿足十夏。學通三藏。行解相應。方許為師授人大戒。并畜沙彌。如或不能三藏俱通。律典必須明了。若夫持犯不知。猶如白羊。欲急為人師者。將何攝授。既自違佛明制。而欲使他遵承者。豈可得乎。自損損他。成何師法。
比丘違犯七聚。除初篇不可悔治。餘篇即須對他發露除滅。或眾中懺。或對首悔。戒體還復圓淨。今時不分皂白。輕重罔知。重即令其持呪若干。輕乃多皆忽略。大違佛制。全乖律旨。
佛制過中不食。大益身心。自他兼濟。故尊者迦葉首傳心印。奉頭陀自至終身。日中惟是一食。更無餘噉。比丘中前得食。中後復開飲漿。亦已足矣。既是正信捨家出家。家業身心盡棄。如捐糞穢。何乃為斯少許飲食。違自本信。毀佛之明制。或云我無執著。噫。偏違律教。寧不大執乎。
律以解脫為宗。不耽世味。教捨五欲。如棄洟唾。今人畜積箱囊。甚於犛牛愛尾。非但乖乎律旨。實乃重結生死之累。深溺愛河。自沒癡津難救。或曰。為他故畜。自無貪著。既爾。胡不現將供養三寶。以濟羣生。若云為他故積。私用即犯盜愆。
佛制比丘三衣。不得離宿乃至一夜。離即失衣獲罪。今人既不遵法。輙便故離。有受無持。何免現前袈裟離體。當來鐵鍱纏身者乎。三衣之外。所有盈長之物。佛令說淨。作委寄他心。而得持畜。表其離著無屬己之累。茲時此法盡失。比丘悉皆茫然。大乘雖許菩薩為眾生故得畜。要須說淨。若不依教。是名為犯。
律制出家五眾。並著袈裟。袈裟者。壞色衣也。以三如法色。壞其五大色。近世以應赴五彩之服。目為袈裟者。是為大錯。佛昔預記。末法袈裟變為五彩。今時披著。誠為末法衰相。釋子宜知。
今時沙彌披著比丘三衣。五部律文悉未見有。百一羯磨。深誡不許。惟令披著縵衣。並無條隔等相。近代為師不諳律典。妄授人戒。相踵訛風。以為正軌。致令在家男女。披服比丘五條袈裟。迷惑至此。一何可笑。訛習既久。非夕能復。但我紹隆之士。當共扶揚正軌。勿令披著為幸。
比丘之戒極尊。能為人天而作良祐福田。豈但自出生死而已。今時亦既受得。將為人間應赴故事。可惜之甚。我佛如來。歷劫捐捨頭目髓腦。而得此法。今將貨易世間少許穢利。寧不痛心。況應赴一法。出自此土。西國全無。深非僧法。佛無斯教。出世之賓。宜速知改。
戒是定之體。慧乃定之用。苟體不立。用無從施。是故一切聖賢咸從戒成。七眾法子悉由戒立。故南宗得法之後。猶須登壇稟受。清涼國師。乃華嚴菩薩。自以十律嚴身。歷代祖師。何有白衣度人。三世如來。皆以戒為首約。故我釋尊初坐菩提樹下。即與諸菩薩結波羅提木叉。尋檢大小兩乘經律。無不讚歎持戒之人。未見一佛稱譽破禁之者。智士詳觀。萬無自錯。
如來臨將涅槃。囑令依波羅提木叉為師。今人捨毗尼不學。豈但背佛遺誨。然已棄其師矣。見人持戒。即[口*豈]笑誹呰。苟非智過如來。即是與佛共諍。余謂其非[口*豈]呰人也。是誹讟佛也。請自揣看。可不懼歟。
西方學法。始習小乘。次閱大教。大旨既通。法法無非中觀。故知大小由心。法無廣劣。詎可於中而生取捨毀譽者耶。若不始從小學。先習大典。必坐妄誇般若。撥無因果者多矣。
三世諸佛。俱說經律論三藏聖教。經論二藏。咸通在家出家。惟律一藏。比丘獨持。如王秘藏。非外官所司。故白衣。沙彌。若先覽者。後永不得受大戒。罪與五逆同例。凡為師者。最宜謹慎。
具足戒相威儀細行總圖
 
[0194a02]
 
[0194b01] 二百五十具足戒法。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各有二百五十。合為一千。循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為三千威儀。以此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以此二萬一千。復對治貪瞋癡及等分四種煩惱。為八萬四千細行。此即八萬四千律儀也。言八萬細行者。舉其略也。若論生起者。則棄為根。殘為株。捨墮為枝。逸提為莖。眾學為葉。悔過為花。滅諍為果。不定為皮膚筋節。持之則七覺為花。四聖為果。毀之即身口七支為花。四惡趣為果。
 
四分戒本如釋科
 
釋此戒本大科分二
初釋題目
次釋本文(分三)
初序前方便(分四)
初述讚頌
二作前方便
三秉白羯磨
三秉白羯磨
四說戒序(二)
初正說
次結問
中總列戒相(分八)
初捐棄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四事
後結問
二僧殘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十三事
後結問
三不定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二事
後結問
四捨墮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三十事
後結問
五墮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九十事
後結問
六悔過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四事
後結問
七眾學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一百事
後結問
八滅諍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七事
後結問
後結勸回向(分四)
初總結前相
二勤學餘法
三七佛戒經
四結頌回向
[0195a54] 四分戒本如釋科(終)
 
四分戒本如釋目錄
 
卷一
敘語
凡例
具戒總圖
分科圖
釋本題目
釋初讚頌
釋前方便
釋白羯磨
釋戒經序
卷二
釋波羅夷法
釋僧殘法(一事至五事)
卷三
釋僧殘法(六事至十三事)
釋不定法
卷四
釋捨墮法(一事至十一事)
卷五
釋捨墮法(十二事至二十七事)
卷六
釋捨墮法(二十八事至三十事)
卷七
釋波逸提法(一事至二十五事)
卷八
釋波逸提法(二十六事至五十事)
卷九
釋波逸提法(五十一事至六十七事)
卷十
釋波逸提法(六十八事至九十事)
釋悔過法
卷十一
釋眾學法
卷十二
釋滅諍法
釋總結前相
釋學餘法
釋七佛戒經
釋後結頌
附二百五十戒攝頌
戒相篇聚圖
No. 717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一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196b18] 釋此戒本。大科分二。初釋題目。次釋本文。
 
[0196b19] ○初釋題目
 
[0196b20] 四分戒本
 
[0196b21] 釋曰。四分戒本者。從出處以立名也。本出曇無德律。律分四分。初分明比丘法。二分明比丘尼法。及受戒。說戒法。三分明安居自恣等法。四分明房舍等法。今此戒本。即彼初分。乃比丘二百五十戒經也。爰夫律制。始自鹿園。終乎鶴樹。金言寂唱。波離續宣。誦如來言。詞滿八十。號為八十誦律。初則迦葉頂受。次乃阿難荷持。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優波崛多。如是五師。遞相傳持。百一十餘載。授受不異。後有育王御世。崇敬三尊。廣會僧眾。重集三藏。時諸比丘。互執見聞。抄治經律。各引師說。以為章軸。引執不同。遂成二部。相言是非。求王判決。行白黑籌。表其新舊。時取舊者多。以多為名。號曰摩訶僧祇。取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為目。名曰上座部。由斯二部。於二百年間。復出十八部。十八部中。有五部為其綱領。一曰曇無德(此云法密。人名也。律名四分)。二曰薩婆多(此云說一切有。根本。十誦。是也)。三曰迦葉遺(此云重空觀。律名解脫。止有戒本一卷到此方)。四曰彌沙塞(此云不著有無觀。律名五分)。五曰婆蹉富羅(此云犢子。律本未到)。如此五部所制。文有廣狹。事有詳略。至於輕重開遮。雖無大殊。不無小異。然皆一佛所宣。但為聞聽不廣。傳誦有缺。各據一邊。致成多別。如來在昔。預為記曰。我滅度後。經律當分五部。致于十八。雖名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依之修行。皆得解脫。佛告文殊。未來我諸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諸法住。二十部者。並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十子。真實如來所說。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聲聞。緣覺。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復說偈曰。十八及二本。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言根本二部者。即是僧祇上座二部。其僧祇部。分出七部。上座部。分出十一部。并二根本。共為二十部。今此震旦所傳。唯存四部。謂僧祇。法密。薩婆多。彌沙塞。其戒因緣。優波離問經。乃律之支屬。自餘善見。毗尼母。摩得勒伽。薩婆多毗尼毗婆沙。明了論等。並是略釋律之名義。如斯部類。既佛親為印記。則無勞致疑。已知無是無非。又何煩再議。譬如船舫箄筏浮囊。名雖不同。至岸無異。是以五天諸國。隨秉一法。皆獲道果。震旦比來。四部悉行。咸登聖證。若非如來善應群機。曷緣獲斯勝益。故當謹護浮囊。無不濟其彼岸者也。
 
[0197a12] ○次釋本文(分三) 初序前方便 中總列戒相 後結勸回向。
 
[0197a14] ●初序前方便(分四) 初述讚頌 二作前方便 三秉白羯磨 四說戒經序。
 
[0197a16] ○初述讚頌(共十二頌分為九釋)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0197a19] 釋曰。上半頌。是歸敬三寶。下半頌。顯當說戒。法得久住也。凡作法事。必須先敬三寶。以求加被。使內障潛消。外魔無嬈。法事而得成辦也。稽首者。出周禮九拜之初。謂下首至地。稽留停頭。少久乃起也。禮者。履也。謂進退有度。尊卑有分之義。然而方俗不同。禮無一定。西國以五體投地。為之致敬。此方則稽首。為之盡恭。今取隨國行之。以為虔敬之儀也。諸者。總舉十方三世也。佛者。具云佛陀。乃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覺具三義。一者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虗妄。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窮源極底。行滿果圓也。法者。謂如來隨機演說清淨法要。決定能令有情得無熱惱。而趣涅槃。內證三明。智慧圓滿。之聖教也。若以義釋。法是軌持之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持是法體。軌是法用。任持不捨。各守自性。如水就下。火揚於上。性各決定。此是法體。軌謂軌範。可生物解。如火熟食。用水浮舟。各取其則。是為法用也。比丘僧者。比丘。此云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內修清雅之德。外離四邪。福利眾生。告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亦云除饉。謂眾生無法自資。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是故世人歸信。供養種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而除彼之饉乏也。新云苾芻。別有五義。如常可知。僧。具云僧伽。此言眾。乃四比丘已上之稱。即清淨持戒。及學無學眾之總稱也。今演者。正當宣說戒時也。毗尼。此云滅。謂滅貪瞋癡也。亦云折伏。謂調伏諸煩惱也。又云律。謂佛所說法律。處斷輕重。開遮持犯。令止諸惡。而生眾善也。令正法久住者。正法。謂出世無漏聖道也。由秉羯磨說戒。正法未滅世間。故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以諸善法。妙定勝慧。皆藉戒而生也。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
 眾集聽我說
 
[0197c04] 釋曰。上半頌。明戒勝德。下半頌。勸聽獲益。戒如海無涯者。戒謂二百五十波羅提木叉。并諸威儀。於一一戒中。各生攝取於僧十種功德。一一功德中。生十種正法。謂信等五根。無貪瞋癡三善根。及身口二護。由此成諸福海。無有邊際。故云無涯。如寶求無厭者。寶謂海中清淨如意珠王。隨眾生所欲。能與種種樂具。故世求之無厭。佛法海中。尸羅皎潔。出生根力覺道諸勝善品。應念而得。如彼珠王。求者無厭。聖法財者。即上根等諸勝善品。及信戒聞捨慧慚愧。此諸法財。非戒無能守護。故戒有防非止惡之功能。如勇兵猛將。能伏怨敵。不令侵凌。欲護此財。當和合共集一處聽說。如說而行也。眾。謂如法得圓滿戒者。集。是身根和集一處。聽屬耳識。於彼所說文義。以耳識領受。決心了知也。我說者。謂詞義無違。如律而說也。
 
 欲除四棄法  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捨墮
 眾集聽我說
 
[0197c21] 釋曰。此頌明聽戒離過。四棄。是婬盜殺妄四波羅夷。隨犯其一。即一切功德道果。悉皆捐棄。又永棄清眾。不得與諸比丘共住。如大海不受死屍。漂棄岸上。戒法海中。不納破戒。故永棄清淨眾之外。不問不治也。僧殘者。總有十三事。謂犯此事。尚有少許餘殘可治之理。於二十僧中。如法懺悔。可得除滅。不同前四。無有餘殘可治也。捨墮者。共有三十事。由恣畜財物生過。犯此過者。須向眾中。先捨其物。次懺墮罪。而罪稱墮者。謂此罪若不懺除。即墮在三途。受燒煑苦。欲得除滅四棄。僧殘。遮障捨墮。當共集。一心而聽也。
 
 毗婆尸式棄  毗舍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
 迦葉釋迦文  諸世尊大德  為我說是事
 我今欲善說  諸賢咸共聽
 
[0198a11] 釋曰。前一頌。總舉七佛。後一頌。述說囑聽。毗婆尸。亦名維衛。此云勝觀。式棄。亦名尸棄。此云火。毗舍。具云毗舍浮。此云徧一切自在(此三如來。在過去莊嚴劫末出世)。拘留孫。此云所應斷。又云作用莊嚴(在此賢劫第九小劫中。減至人壽六萬歲時出世。為千佛之首)。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亦云金仙(人壽四萬歲時。出現於世)。迦葉。具云迦攝波。此云飲光(人壽二萬歲時出世)。釋迦文。此云能儒。亦云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人壽百歲時出世。此四如來。在此賢劫初。次第出現世間)。世尊者。謂十號具足。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尊重故。大德者。謂福慧兩足。十號德具。世無與等。此二通稱上之七佛也。為我說是事者。此明師資授受。顯非應說也。我。指現前能說戒人。是事。謂從戒序。乃至七佛經偈。我今欲善說者。善說。謂如法而說。詞無差謬也。諸賢咸共聽者。諸賢。謂從初得戒無臘。乃至百臘者。咸共聽。謂皆和合集在一處。至心諦聽也。
 
 譬如人毀足  不堪有所涉  毀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間者
 常當護戒足  勿令有毀損
 
[0198b05] 釋曰。前一頌。上半。設喻。下半。明障生善道。後一頌。上半。示生善趣。下半。誡護善因。譬如者。假設之詞。毀者。壞也。涉者。躡躐也。毀戒。由破戒也。天。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二十八天也。人。謂四大洲。及八中洲。諸小洲人也。常當護戒足者。謂戒不可暫時有所毀犯也。損者。傷也。不但誡勿大毀。而小亦不可傷也。言生天人者。此乃隨機順世權說。以西域之人。多樂生天。佛初出世。隨彼所樂。而為說法。然非聖意。亦非律之本旨。律以解脫為宗。豈示人天漏果。又復天道原是險途。所謂險途有二。一是生天。二是惡道。生天雖受勝樂。福盡還墮惡趣。以此證之。故非律旨。設若毀戒。則險途尚不能登。況復涅槃之樂道。此不言涅槃者。略也。如大律云。求天若涅槃。方便守護戒。如是無毀壞。必能度險道。又云如是念修戒。能避諸惡行。除諸結使患。安隱入涅槃。原聲聞厭患三界苦果。斷集修道證滅。寧復更期人天果報。菩薩不貪世樂。畏厭生死煩惱。深樂涅槃。聲聞畏厭煩惱。深樂涅槃。百千萬倍。不及菩薩一分。豈希人天之欲樂哉。
 
 如御入險道  失轄折軸憂  毀戒亦如是
 死時懷恐懼
 
[0198c02] 釋曰。上下頌設喻。下半頌示知過患。軸。謂車輪中之轉軸。轄。是軸頭之鐵。猶御車過險難之路。中途失轄斷軸。心懷憂惱。生大惶怖也。毀戒如彼失轄折軸。死時如在險道中途。既自知戒毀。必墮惡道。便懷恐怖惶懼。如入險路中。失轄折軸之憂怖也。
 
 如人自照鏡  好醜生欣慼  說戒亦如是
 全毀生憂喜
 
[0198c09] 釋曰。上半頌設喻。下半頌顯戒完缺。如人以鏡自照其面。容端則生欣喜。貌陋便懷憂慼。今當說戒之時。以戒而自觀察。全則內懷欣喜。外不愧人。毀便內生憂慼。外恥於他也。
 
 如兩陣共戰  勇怯有進退  說戒亦如是
 淨穢生安畏
 
[0198c15] 釋曰。上半頌設喻。下半頌明戒得失。如兩軍陣。共相交戰。勇者安而前進。怯者畏而退縮。今眾集說戒。正與煩惱魔軍共戰。戒淨如勇。則身心俱安。戒穢如怯。則情色自畏。遂沒煩惱陣中。被魔所伏也。
 
 世間王為最  眾流海為最  眾星月為最
 眾聖佛為最  一切眾律中  戒經為上最
 如來立禁戒  半月半月說
 
[0198c22] 釋曰。前頌。初句。以尊貴為勝。次句以深廣為勝。第三句以明淨為勝。第四句以果德為勝。謂聲聞。緣覺。菩薩。行果未圓。如來行滿果圓。於諸聖中獨為最勝。此亦喻比丘。是金輪王子。法王貴裔。德慧深廣。戒體圓明。天上人間。無能及者。是為諸眾中尊也。後一頌。初二句。正顯戒經是為最勝。戒經。謂比丘比丘尼律儀。之別解脫經也。別解脫者。謂依此經修行。即於下下等九品諸惑。漸次斷除。於諸煩惱。而得解脫。又見修煩惱。其數各多。於別別品。而能捨離。故名別解脫也。由煩惱惑。結縛有情。沉沒三界。此經能使解脫。而趣涅槃。是故此經恃為上最。眾律。謂五戒。八戒。十戒。乃至輪王十善。世間法律。及諸外道邪禁也。大律云。眾經億百千。戒為第一最。是則不但餘教不如。即三藏十二部中。亦以戒為最。故根本律云。佛說三藏教。毗奈耶為首。佛遊於世間。隨處說經法。律教不如是。故知難值遇。諸佛證菩提。獨覺身心靜。及以阿羅漢。咸由律行成。三世諸賢聖。遠離有為縛。皆以律為本。能至安隱處。如地載群生。能長諸草木。律教亦如是。能生諸福智。律是法中王。諸佛之導首。苾芻喻商旅。此為無價珍。準如律說。若不依斯修行。終無所成。設有所得。皆是魔業。故經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持戒。必落魔道。如來立禁戒者。此顯如來親制。非餘聖僭為。不同經論。或容他說。呈佛印可。斯由如來智周法界。窮盡物性。知諸眾生根業差別所宜與戒。非聲聞菩薩所可堪能。如世禮樂。非天子不制。出世洪規。非佛莫立也。半月半月說者。謂黑白二月。以表黑白二業。欲黑盡。而白圓。故半月半月說戒。使諸比丘自憶所犯。如法懺除。令惡盡而善圓也。
 
[0199b04] 已上十二頌。是諸阿羅漢結集時安置。按大律本。共有四十六頌。
 
[0199b06] ○二作前方便(分七釋)。
 
[0199b07] 僧集不。
 
[0199b08] 釋曰。凡作羯磨布薩。同一界內比丘。並令共集。會在一處。以防別眾破僧方便。故須先問。僧有四種。謂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四人僧者。除受具戒。自恣。出僧殘罪。餘一切羯磨應作。五人僧者。除中國受具。出罪。餘一切羯磨應作。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此四位僧中。隨少一人。作法不成。過則如法。減則非法非律得罪。除布薩。餘有要事羯磨。眾多造次難集。或防障難。聽在戒場上作法。不集無咎。
 
[0199b16] 和合不。
 
[0199b17] 釋曰。同一羯磨和集一處。必須心口無諍。不來者與欲。在現前應訶者。不訶。謂防鬬諍因緣。有妨法事。故須次問也。
 
[0199b20] 未受大戒者。出。
 
[0199b21] 釋曰。未受大戒者。謂未經白四羯磨。如法得具足戒也。出謂遣出眾外。離見聞處。佛言。不應在未受大戒人前作羯磨說戒。
 
[0199b24] 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
 
[0199c01] 釋曰。不來者。謂不來赴集也。凡作一切羯磨法事。必須身心俱集。方成和合。設有佛法僧事。若病事。若瞻病等緣。乃開心集。故聽傳心口。應僧前事。方得彼此俱辦。不妨法事。無別眾過也。說欲者。謂說意樂。彼所作如法僧事。自心樂欲隨喜共同也。清淨者。謂自無罪。此是布薩時與清淨也。復以布薩時。僧作種種羯磨。故須欲及清淨俱與。不得單與清淨。致妨僧事。亦不得稱與某事欲。應言。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乃無稽留。廢僧羯磨之患也。有五種與欲。若言與汝欲。若言我說欲。若言為我說欲。若病不能語。應現身相。若廣與欲。俱成與欲。若不如是。不成與欲。應更與餘者欲。此中與欲。必是身現在界內。亦不得今日與明日欲。若病比丘與欲已。聞僧中說法毗尼。自力就聽。坐久疲苦。即以先所與欲。默離座去。不名與欲。已破前欲故。應更與欲。餘緣準此應知。若病比丘。不能如上身口與欲。應扶舁至僧中。若慮扶舁病增。一切僧應往病者所圍繞與作羯磨。若病者多。能集一處者善。若不能。僧應出界外作羯磨說戒。更無方便得別眾羯磨說戒。若欲廣與欲者。應至一可傳欲人所。整威儀。作如是言。
 
[0199c22]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若自恣時。應言與欲自恣。餘一切羯磨。但言與欲。彼受欲比丘。持欲至僧中。其羯磨人。如上問已。即應具威儀。答言。
 
[0200a02]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別部。聽持欲者。對比座說。不告大眾。為遮延時。僧生疲勞等諸過失故。其持欲人。受欲已。若命過。若餘處行。若罷道。若入外道中。若入別部眾。若至戒場上。若明相出。若自言犯邊罪等十三難人。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神足在空。若離見聞處。並不成與欲清淨。應更與餘者欲。如是若在路中。若至眾中。亦如是。受欲人。若眠。若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成與欲。若故不說者。得惡作罪。若遇道路隔塞。有賊。有惡獸。河水漲。一切命難。梵行難。不得至。從界外來至僧中。如是不失與欲。復聽一人。受二三四人。乃至眾多人欲。若能盡記識字者。隨憶多少受欲。若不能憶字。當稱姓。不能記識姓。當稱相貌。若不能記相貌。但言眾多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若受欲人。自有緣事起。不及詣僧中。聽轉授欲與餘比丘。當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與(某甲眾多)比丘受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若比丘為緣事故。與欲已。事休。便應往就說戒處。若一住處滿四比丘。應共集說戒。不合說欲。
 
[0200a22] 誰遣比丘尼來請教誡。
 
[0200a23] 釋曰。尼稟漏質。形累多拘。故闕遊方問道之資。晨昏訓導之益。如來愍此。制令半月半月。詣僧求請教授。僧方差具德者。誨以微言。勉以至道。但去聖時遙。僧尼慢教。既不遵承。斯法漸失。聞者尚少。行者全稀。擬復斯規。故為詳註。其比丘尼僧眾。於說戒日集僧。白二羯磨。差一比丘尼。往僧寺中求請教授。若獨行無護。更差二三人為伴。既至寺中。詣一舊住比丘所(準義。僧應差人。承受彼尼囑授)。禮敬已。曲身低頭合掌白言。
 
[0200b08] 大德一心念。比丘尼僧和合。禮比丘僧足。求請教授(三說)。僧說戒時。誦戒者問言。誰遣比丘尼來請教誡(佛言。於僧說戒時。上座問言。比丘尼眾。遣何人來耶。今但取當時說戒者。問之)。先受尼囑授者。即應起。具修威儀。白言。
 
[0200b12] 大德僧聽。某處比丘尼僧和合。差比丘尼某甲。禮比丘僧足。求請教誡尼人。如是三說已。準義應至上座所言。大德慈濟。能教誡比丘尼不。若答言。不堪者。乃至二十夏已來。一一具問。彼說戒者。應更問云。誰為教誡比丘尼。若有者。應差。其教誡人。要具十法。一戒律具足。二多聞。三誦二部戒利。四決斷無疑。五善能說法。六族姓出家。七顏貌端正。尼眾見便歡喜。八堪任與尼眾說法。勸令歡喜。九不為佛出家。而披法服犯重法。十若滿二十夏。若過二十夏者。應如是差。
 
[0200b22]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白如是。
 
[0200b23] 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教誡者多。應問尼請誰。隨言便差。若言隨僧處分。即應隨常教授者。次第差往)。彼比丘尼。十六日更往寺中問可不。彼被差比丘。將一比丘為伴。尅期而往。尼亦尅時而迎。其教誡師。觀尼眾集已。為說八敬法。然後量機說法開導。若無教誡尼人。遍請不得。彼受囑授比丘。還至上座所。白言。遍問眾僧。無有堪者。時上座即應略為教授法。告受囑人云。此眾無堪教誡師。明日尼來請可不時。應報言。昨為尼眾遍請。無有教授比丘尼人。然上座有敕。敕諸尼眾。精勤行道。謹慎莫放逸(十六日尼至。如敕告知。尼還住處集眾。具宣僧敕。諸尼合掌頂受)。
 
[0200c13]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
 
[0200c14] 釋曰。謂僧既已和集。所為何等法事。然所為事。不出三種。一為情事。如受懺悔等。二為非情事。如結諸界等。三情非情事。如處分。離衣等。此所為事。委僧量宜。故須對眾問其所作。一人隨事答之。
 
[0200c18] 說戒羯磨(若非說戒時。據事稱之。答云某羯磨)。
 
[0200c19] 釋曰。梵語羯磨。此云事。亦云辦事。謂諸法事。由茲成辦也。然羯磨約體唯三。謂單白。白二。白四。隨事量作。若輕事。應作單白。中事白二。重事白四。此三種羯磨。能攝一切羯磨。而諸羯磨。略有一百二十一法。單白有二十七。白二有五十七。白四有三十八。其餘諸部。或增或減。根本部中。共有百一事。
 
[0201a01] 凡為諸羯磨法事。必須作前方便。惟在說戒時。乃加問尼來請教誡。其餘六法。遍諸羯磨。唯除結界。闕者不成。謂應共了知界相故。不許說欲。事須盡集也。
 
[0201a05] ○三秉白羯磨(單白)。
 
[0201a06] 大德僧聽。今白月十五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
 
[0201a08] 釋曰。大德僧聽者。謂令諸比丘耳識。勿緣異境。專心一境。於所聞事。當正憶持也。白月十五日者。此取上半月言之。若下半月。即是黑月。月有大小。或十四日。或十五日。當依時稱之。眾僧說戒者。顯非餘事也。按耶舍所譯戒本。則云布薩說戒。今不言者。是略也。何以故。說戒是直陳其事。未彰其義。布薩者。是長養淨除義。謂由眾集說戒。能長養功德。淨除煩惱諸不善法故。若僧時到者。時。謂說戒之時。到。謂僧如時而至也。僧忍聽者。謂現前大眾。當共忍可聽許和合說波羅提木叉戒也。白如是者。謂以此事而告知也。凡布薩日至。其年少比丘。應先往說戒堂。掃灑敷座。備水。燃燈。具籌。若不知者。上座當教。不教突吉羅。若不隨教。亦突吉羅。說戒竟。應收復本處。不爾者。如上得罪。言具籌者。謂令知人數故。其籌應用銅鐵竹木作。以函筒盛之。比座者。共相檢校。知有來者。不來者。應先白已。然後說戒。若眾集大。說戒時。不悉聞。聽敷高座。極令高好。在上說戒。誦時若忘。若誤。次座比丘當授語。若故忘者。次第二比丘。當代說。即以次說。不得重說。然說戒比丘。先當闇誦使利。莫致眾中說時錯謬。若說戒時。有八難事起。及有餘緣。聽略說戒。八難者。王賊水火病惡蟲人非人。餘緣者。若大眾集。牀座少。若眾多病。若座上覆葢不周。值天雨。或鬬諍事。或說法夜已久。聽齊明相未出。應作羯磨說戒。更無方便可得宿受欲清淨。羯磨說戒。略前方便。一如廣法。量難遠近。以為廣略。若無難緣。不得略說。若說戒序。問清淨已。難至。應告言。諸大德。是四波羅夷法僧常聞。如是十三僧殘。乃至眾學法。若難卒至。應隨到處言。已說至某處。餘者僧常聞。若難緣逼近。不及說序者。如僧祇律告云。諸大德。今十五日布薩時。各正身口意。莫放逸。便各各隨意去。若一比丘獨住者。至布薩日。應詣說戒堂掃灑。如前安置。若有客比丘來。若四。若過四。應先白已。然後說戒。若但有三人。若二人。應各各相向說。作是言。二長老憶念。今僧十五日說戒。我某甲比丘淨淨(三說)。若獨一人。應心念口言。今僧十五日說戒。我某甲比丘清淨(三說)。若有犯者。不得說戒。不得聞戒。不得向犯者懺悔。犯者不得受他懺悔。當詣清淨比丘所。偏露右臂。脫屣。右膝著地合掌。若是上座。應禮足。自稱所犯名字。如法懺悔。若於犯中生疑。亦如上詣淨比丘所。稱所犯名字。作是言。我某甲於所犯罪生疑。今向大德自說。須後無疑時。當如法懺悔。如是作已。得聽說戒。若比丘正說戒時。或憶知有罪。或心疑。若向眾說。恐致閙亂。當語比座。或應心念。須座罷已。當如法懺悔。如是者得聞戒。若一切僧盡有犯。或生疑。當向清淨客比丘懺悔決疑。然後說戒。若無客來。當差二三人。詣比近清淨僧中。決疑懺悔已。還所住處。諸比丘當向此比丘懺悔。然後說戒。若比近無淨僧。應作白已當懺悔。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一切眾僧犯罪。若僧時到。僧忍聽。此一切眾僧懺悔。白如是。作是白已。然後說戒(然此一途懺悔。謂各各識知所犯罪名種相。而無一淨比丘向之懺悔。故聽作斯白懺。非是於罪不識。儱侗而為。作斯羯磨而得罪除滅也)。若一切僧於罪有疑者。當作白已。應說其罪。當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一切僧於罪有疑。若僧時到。僧忍聽。此眾僧自說罪。白如是。作是白已。然後說戒(此但露罪。得聞說戒。本罪俟無疑時。仍須向他說已懺悔。五分律。聽向有罪比丘悔過。但不得向同犯者悔過。若病比丘。聽向同犯共悔過)。若不識罪名罪相。待有客比丘持律者來。應請問之。如法懺悔。若說戒日。舊比丘集。已說戒序竟。有客比丘來少。客當告清淨。作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清淨。作是告已。餘者當次第聽。若說戒竟。舉眾未起。若多未起。若都已起。亦應告清淨。若說戒序竟。若說戒竟。客比丘來。或等。或多。應更為重說戒。若客比丘先說戒。舊比丘來。亦如上說。若比丘心亂狂癡。應與作狂癡羯磨。此有三種狂癡。一說戒時。或憶。或不憶。或來。或不來。二或憶而來。三或不憶不來。是中後二種。不應與作。初一種應作白二羯磨。若狂病止。應白二羯磨解。五夏比丘。當誦戒羯磨使通利。不應眾多癡比丘。集在一處。既不知戒。復不知說戒。不知布薩。不知布薩羯磨。應依能誦戒比丘夏安居。若安居中。所依人命終。或遠行。或休道。乃至十三難等。若後安居日未至。當詣比近處結後安居。或當請彼能誦戒者來過安居。若已過後安居。諸比丘應向比近處有學誦序者。若誦四事者。若十三事。乃至九十事者。若誦餘殘法者。彼各各誦已。還至本住處。教一人使誦。若一人不能盡誦者。隨先所誦得。各次第誦。不得重誦。若爾者善。不者。但說法誦經已。從座起而去(謂布薩日至。不得不說戒。既皆無能誦者。方許說法誦經。非為長途軌則。僧祇律云。若舉眾不利者。應遣上座出界外。心念口言作布薩。餘三人界內。作三語布薩。即是罰上座。不應早作布薩。若一比丘住者。應待客來共作布薩。若無客來。有罪者。應作是念。若得清淨比丘。此事當如法除。作是念已。應心念口言三說布薩。若布薩竟。有客來者。客應隨喜言。長老已作布薩。我某甲隨喜。若不隨喜。應世界外作布薩。一住處。不得再作布薩。若比丘遠行。布薩日至比丘住處。作布薩已。不應默去。應囑沙彌。若守圍民。若放牧者。有比丘來語令知。此中已作布薩。若無人者。應書柱戶扇。或散準作相。彼後來者。應問。應求相。不得輙作布薩。若共商客行。至布薩日。有恐怖難。商行不待。得行作布薩。先應籌量。齊幾許得誦戒竟。若山若石作標幟。伸手相及。羯磨結作布薩界已。然後作布薩。若據本部。布薩日於無村曠野中行。結小界。說戒。並無外標相。即身所坐處。以為界體。故羯磨文中云。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是知無有多相。在如是處行。僧應和合集一處共說戒。若僧不得和合。隨同師善友。於下道集一處。白二羯磨結小界說戒。此為難緣方許。無緣不聽。說戒竟。應白二羯磨解界而去。毗尼母經云。不應用歌音誦戒。當以高聲了了誦戒。歌音有五事失。一心染著此音。二為世人所嫌。三與世人無異。四妨廢行道。五妨入定。本律不聽歌音說法。不禁誦戒。疑是遺誤。按說法儀中。初聽。後以過差。即不聽。有五種過失。大同母經說)。
 
[0202b03] ○四說戒經序(開二) 初正說序 次結問。
 
[0202b04] △初正說序
 
[0202b05] 諸大德。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汝等諦聽。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應自懺悔。無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諸大德清淨。若有他問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懺悔者。得故妄語罪。故妄語者。佛說障道法。若比丘憶念有罪。欲求清淨者。應懺悔。懺悔得安樂。
 
[0202b11] 釋曰。諸大德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者。此是告眾令知今說戒時將至。各當攝持威儀。整肅三業。勿為散亂也。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義如前釋。又翻保解脫。謂能保任行人出生死海故。汝等諦聽者。是誡令端意審實詳聽。人於語義。以成聞慧也。善思念之者。謂當如聞思義。憶念勿忘。以成思慧也。若自知有犯等者。既聞思擇義。美惡自現於心中。當去其不善。擇其善者而修之。以成修慧。修慧若成。則法流常注於心矣。有犯。謂所作犯事。未向他發露說悔。今當自說露其罪。乃堪聞戒。勿俟他首。更犯罪也。無犯。謂不犯。或犯已說悔。默然。謂既無所犯。當一心寂默而聽戒也。默然故等者。由其默然故。故知清淨無罪也。若有他問亦如是答者。如餘時中。他舉問實答。此亦應如實答。如是比丘在眾中乃至三問者。比丘。指犯罪人。眾中。謂現前聽戒僧眾。三問。是令語詞圓滿。無廣略過故。略則闇鈍者卒難知覺。無慚者未發愧悔。廣則聽者生煩。心起疲倦也。憶念等者。謂由他三問。憶知所犯。而不發露。故得妄語罪。雖默不說。由現身相。表成語業故。縱曾有犯。今不憶知。無妄語罪。一一問。隨憶得罪。三問。三憶。得三罪。障道法者。謂佛說故妄語。是障道之法。障何等道。謂障諸禪。三昧。四果。涅槃之道。欲求清淨者。謂欲求清淨無罪。而自懺悔。非為畏他詰問責罰。而為懺悔。清淨有二。一是淨因。二是淨果。因謂淨戒。果謂涅槃。欲得涅槃。當持淨戒。纔有毫芒瑕疪。萌於心胸。即應發露其根。無令覆陰條幹日茂。致成穢蕚而失淨果也。懺悔得安樂者。由發露說悔。身心寂定。即得諸禪三昧。至獲涅槃樂果。
 
[0202c16] △次結問
 
[0202c17]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02c19] 釋曰。戒經序者。謂此為二百五十別解脫經之由緒也。是事如是持者。持是了知義。已三詰問。眾皆清淨。由清淨故默然。由其默然故。此事我今如是了知。堪為說戒經也。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一
 
音釋
 
四邪
 
[0203a02] 即四邪命食。一下口食。謂合藥種穀植樹不淨活命。二仰口食。謂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四維口食。謂學種種呪術卜算吉凶不淨活命。
 
苾芻五義
 
[0203a07] 一體性柔輭。二引蔓傍布。三馨香遠聞。四能療疼痛。五不背日光。
 
毗奈耶
 
[0203a09] 即毗尼也。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二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92a18] ○八滅諍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92a19] 初總標
 
[0292a20] 諸大德。是七滅諍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若比丘有諍事起。即應除滅。
 
[0292a22] 釋曰。七滅諍法者。謂比丘有四諍事起。當以此七法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除滅之。故名七滅諍法也。言四諍者。一言諍。二覓諍。三犯諍。四事諍。云何言諍。謂比丘共比丘諍言。引十八事。法。非法。乃至說。不說。若以如是相共諍言語。遂彼此共鬬。是為言諍。云何覓諍。謂比丘與比丘覓罪。以三舉事。破戒。破見。破威儀。見。聞。疑。作如相覓罪。是為覓諍。云何犯諍。謂犯七種罪。波羅夷。僧殘。波逸提。悔過法。偷蘭遮。惡作。惡說。是為犯諍。云何事諍。謂言諍中事作。覓諍中事作。犯諍中事作。是為事諍(身犯者名惡作。口犯者名惡說)。
 
[0292b09] △中別列
 
[0292b10] ○現前滅諍法第一
 
[0292b11] 應與現前毗尼。當與現前毗尼。
 
[0292b12] 釋曰。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與六羣在河中浴。浴竟。先上岸。錯著六羣衣而去。六羣上岸不見己衣。即謂彼偷衣去。彼不現前。便作滅擯羯磨。佛言。無盜心不犯。不應不看衣而著。不應人不現前而作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羯磨。滅擯羯磨。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羅。云何現前。謂法。毗尼。人。僧。界也。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云何人現前。言義往返者是。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現前得訶。而不訶者是。云何界現前。在界內羯磨作制限者是。若諍事滅。更發起者。墮罪。若後來比丘新受戒者。謂是初諍。而更發起者。及與欲已後悔者。皆墮罪。此之七法。尼皆同學(磨得勒伽論。明十種不現前。得作羯磨。一覆鉢。二捨覆鉢。謂俗人罵謗比丘等。僧應與作羯磨。不相往來。若後自見過。行隨順心。求僧乞解。僧應羯磨為解。三學家。四捨學家。如悔過法中釋。五作房。謂以故廢寺地。羯磨與居士。任其更為僧作房舍。六擯惡見沙彌。已上皆謂未受大戒人。不得聞羯磨法故。不須現前。其二解。及作房。擯沙彌。令在眼見耳不聞處立。七狂痴。謂無知故。不須現前。八不禮拜。九不共語。十不供養。謂比丘非法觸惱比丘尼。不得面治比丘。但遙作不禮拜等。三種羯磨而已)。
 
[0292c06] ○憶念滅諍法第二
 
[0292c07] 應與憶念毗尼。當與憶念毗尼。
 
[0292c08] 釋曰。佛在王舍城。摩羅子不犯重罪。諸比丘皆言其犯。問言。汝憶犯重罪不。彼不憶犯。使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長老莫數詰問我。而諸比丘故詰問不止。佛聽僧為作憶念毗尼白四羯磨。彼應至僧中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不犯重罪。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羅夷。僧殘。偷蘭遮。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不。我不憶犯重罪。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詰問我。而諸比丘故難詰不止。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願僧與我憶念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應為白四羯磨與(羯磨。準乞應作)。云何憶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若諍事如法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如上(由諸比丘數數令其憶念不止。故佛聽作憶念毗尼。使他不復更問。薩婆多論云。此是守護毗尼。餘比丘不應出其罪過。不應令憶念)。
 
[0292c22] ○不癡滅諍法第三
 
[0292c23] 應與不癡毗尼。當與不癡毗尼。
 
[0292c24] 釋曰。佛在王舍城。難提比丘癡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詰問不止。佛聽僧與作不癡毗尼白四羯磨。彼應至僧中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癩狂心亂時。多犯眾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後還得心。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不。我答言。先癲狂心亂時。多犯眾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癲狂心故。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詰問我。而諸比丘故難問不止。我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願僧與我不癡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應為白四羯磨與(羯磨。準乞應作)。云何不癡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者是。若如法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如上(薩婆多論云。此是守護毗尼)。
 
[0293a12] ○自言滅諍法第四
 
[0293a13] 應與自言治。當與自言治。
 
[0293a14] 釋曰。佛在瞻婆城。十五日布薩時。眾僧前後圍遶。有犯罪者。在於眾中坐。初中後夜已過。世尊默然不說戒。目連即以天眼見知。便促彼臂牽出門外。佛言。不應如是。令彼伏罪。然後與罪。不應不自伏罪而與罪。云何自言。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云何治。語言。自責汝心。生厭雖者是。若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餘如上說。優波離白佛言。作自言治。一切如法不。佛言。不一切如法。若比丘不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與作棄罪治。是為非法自言治。若比丘不犯棄。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僧殘。諸比丘即與作僧殘罪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亦如是(次句以僧殘為首。乃至惡說為首。一一作句。亦如是。復以作舉。作憶念。一一句。亦如上)。若比丘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僧殘。諸比丘即與作僧殘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亦如是。若比丘犯僧殘。彼不作舉。不作憶念。便自言犯棄。諸比丘即與作棄罪治。是為非法。若比丘犯僧殘。彼不作舉及憶念。便自言犯墮。諸比丘即與作墮罪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互為首句。亦如是(作舉。作憶念。互為首句。一一如上)。云何如法自言治。若比丘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為作棄罪治。是為如法與自言治。乃至惡說亦如是。若比丘犯棄罪。彼作舉。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如其言治。是為如法與自言治。乃至惡說。亦如是。
 
[0293b14] ○覓罪滅諍法第五
 
[0293b15] 應與覓罪相。當與覓罪相。
 
[0293b16] 釋曰。佛在釋氏國。象力比丘喜論議。共外道論。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於僧中問時。亦復如是。前後言語相違。在眾中故作妄語。外道譏嫌。諸比丘白佛。佛令僧與彼作罪處所白四羯磨。集僧已。為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與罪。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好論議。與外道論。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設於眾僧中問。亦前後言語相違。眾中故作妄語。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某甲比丘作罪處所羯磨。汝某甲無利。不善得。汝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設眾僧中問時。亦復如是。在眾中故作妄語。白如是(羯磨準白應作。作羯磨已。彼比丘應行三十五行)。覓罪相者。亦云結罪處所。云何處罪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根本律云。求罪自性。勒伽論云。實覓罪者。先犯罪已發露。後覆藏。薩婆多論云此是折伏毗尼)。
 
[0293c06] ○多人語滅諍法第六
 
[0293c07] 應與多人覓罪。當與多人覓罪。
 
[0293c08] 釋曰。若諸比丘諍事現前不能滅者。應求多知法比丘行籌滅諍。以籌多表語故。時舍衛國比丘共諍。眾僧如法為滅諍。彼諍比丘不忍可僧滅諍事。便往白佛。佛即集僧。訶責彼已。告諸比丘。應滅此諍。用多人語(謂用多人知法者語)。聽行籌。差行籌人。白二羯磨。有五法不應差使行籌。謂愛恚怖癡不知己行不行。反上應差。有三種行籌。一顯露。二覆藏。三耳語。云何顯露行籌。謂眾中雖非法比丘多。然彼二師皆如法。又上座智人持三藏者。皆如法說。應顯露行籌。應作二種籌。一破。二完。應作白。作如是語者。捉不破籌。作如是語者。捉破籌。行籌已。應別處數。若如法者多。彼應作白。作如是語者諍事滅。若如法語者少。應作禮已。便起去。應遣信往比丘住處僧中白言。彼住處非法比丘多。善哉長老。能往至彼。若如法語比丘多諍事滅。功德多。此比丘聞應往。若不往。如法治。云何覆藏行籌。謂眾中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師及上座等。不如法。若顯露行籌。恐諸比丘隨二師上座等捉籌。應覆藏行籌。云何耳語行籌。謂眾中雖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師等非法說。應耳語行籌。行籌時。應稀坐間容一人身。小障翳。彼比丘作耳語。語言。汝和尚等已捉籌。善哉。汝亦當捉籌。慈愍故。若如法比丘多。諍事得滅。得功德多。行籌已。在一面數之。若諍事如法滅已。後更發舉者。及後來新受戒者。謂是初諍。而發舉者。與欲已後悔者。盡得墮罪。有十不如法捉籌。謂不解捉。不與善伴共捉。欲令非法者多捉。知非法比丘多捉。欲令僧破故捉。知僧當破故捉。非法捉。別眾捉。以小犯故捉。不如所見故捉。謂異見異忍也。反上是為十種如法捉籌(十誦律。令作長短白黑籌。說如法籌。以右手捉。說非法籌。以左手捉。說如法籌緩促。說非法籌急捉。先行說如法籌。後行說非法籌。一切僧應和合一處。不得取欲。僧祇律云。若非法籌。乃至多一者。不應唱非法人多。如法人少。當作方便解坐。若前食欲至者。應唱令前食。若後食時。浴時。說法時。說律時。隨應唱之。若非法者覺。言我等得勝。為我等故解坐。我等今不起。要即此坐決斷是事。爾時精舍邊若有小屋無蟲者。應使淨人放火已。唱言。火起。火起。即便散起救火。乃往覓如法伴。薩婆多論云。多覓毗尼者。多求因緣斷。多處求斷。從多處斷故。名多覓毗尼)。
 
[0294a18] ○草覆地滅諍法第七
 
[0294a19] 應與如草覆地。當與如草覆地。
 
[0294a20] 釋曰。佛在舍衛國。諸比丘共諍。多犯眾戒。非沙門法。亦作亦說。出入無限。後諸比丘自作是念。我曹若還共問此事。或能令此諍事轉深重。經歷年月。不得如法滅除。令僧不得安樂。以是白佛。佛言。應滅此事諍。如草覆地。彼一眾中有智慧堪能比丘。從座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言。諸長老。我等此諍事。多犯眾罪。非沙門法。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若我等尋究此事。恐令罪深重。不得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諍事滅。令諸比丘住止不安樂。若長老忍者。我今為諸長老作如草覆地懺悔此罪。第二眾中。亦如是說。彼諸比丘應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此諍事作草覆地懺悔。白如是。作是白已。作如草覆地懺悔。是一眾中有智慧堪能者。從座起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諸長老。我今此諸諍事。己所犯罪。除重罪。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諸長老聽者。為諸長老及己。作草覆地懺悔。第二眾亦應如是說(此是犯諍。以二滅滅。謂現前毗尼如草覆地。不用自言治)云何草覆地。不稱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若諍事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十誦律釋云。草布地有二種義。一鬬諍數起。諍人亦多。其事轉眾。推其原本。難可知處。佛聽布草除滅。如亂草難可整理。亂來棄之。二者有聽上座勸喻諍者。使向兩眾羊皮四布悔過。二眾者。各有所助。故令各在一處。五分律云。彼鬬諍比丘。應來至僧中偏袒胡跪陳說其事。乞草布地悔過。三乞已。皆舒手脚伏地。向羯磨師。一心聽受羯磨。彼為白四羯磨。是名現前毗尼草布地滅犯罪諍。何謂草布地。彼諸比丘。不復說鬬原。僧亦不更問事根本。毗尼母經云。若比丘共諍。欲除滅罪者。先共鬪者懺悔。如草敷泥上。令人過不汙。共和合懺悔覆惡上。得善生。然後悔過所犯也。律攝云。若彼此兩朋共相紛競。各執己見。恃怙慢情。有善比丘。於彼此朋。各令息諍。更相懺謝。說悔其罪。起[(白-日+田)/廾]下心。不相舉發。以草敷法而除滅之)。
 
[0294b22] △後結問
 
[0294b23] 諸大德。我已說七滅諍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94c01] 釋曰。上已一一別釋其相。今當總明除滅之法。於四種諍中。云何除滅。其言諍者。以二毗尼滅。謂現前。多人語(如第六法中說)。或以一滅滅。謂現前毗尼。何者是耶。若一比丘。為一比丘現前好言教語。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語言。是法。是律。是佛所教。受是。忍是。如是諍事得滅。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一比丘。為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乃至僧為一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若彼諍比丘不忍可僧作如是滅。聞異處有好僧。好上座智人。應往彼處。若在中路。能得如法律教滅者。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路中不能如法滅。至彼僧中上座前作是言。我此諍事如是起。如是實因是起。僧作是滅。我不忍可。是故來至長老所。善哉長老。為我如法律教滅此諍事。若長老能為我等滅此諍事者。我等當於長老前捨此諍事。若長老不能如法律教滅者。我等自在作諍。更令罪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彼諍比丘應如是在僧前捨此諍事。此僧應語彼言。長老。諍事若如是起。如實如所因起。如彼僧滅諍。若能如實說者。我等當量宜能滅此諍不。若不如實說。此諍事更深重。非法律教。諍事不得滅。諸比丘不得安樂住。彼僧應作是受諍已。應斷決。若彼諍人是下座者。應語言。小出。我等自共平斷此事。如法律教。若諍人是上座。僧應自避至餘處共斷。僧作是念。我等若在僧前平此事。恐更有餘事起。令彼此善惡言說不了。我等寧可與諸智慧人別集一處共斷。即應作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諸智慧者。共別平斷事。白如是。白已。共平斷。有十法應差別平斷事。一持戒具足。二多聞。三誦二部毗尼極利。四若廣誦其義。五善巧言語辭辯了了。堪任問答。令彼歡喜。六若諍事起能滅。七不愛。八不恚。九不怖。十不癡。斷事比丘中有不誦戒。不知戒毗尼。便捨正義。作非法語。或有誦戒。不誦戒毗尼。捨正義。說少許文。或有法師捨正義。以言辭力強說。僧皆應作白遣出。若誦戒。誦毗尼。順正義。如法說。僧應佐助之。若彼僧不如法律教。滅諍者。今僧應如法律教滅。若彼僧如法滅。今此僧亦忍可此事。僧應語彼諍比丘言。若彼僧如法律教滅此事。我等亦忍可此事。如法滅諍。今我等亦當作如是滅諍。若作是得滅諍。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如法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若彼諍比丘不忍可第二僧作是滅。聞彼住處。有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論。往至彼所。若在中道滅。中道不能滅。應到彼持法等比丘所言。長老。我此諍事。因如是起。實因是起。僧作是滅。第二僧亦作是滅。我不忍可。故來至長老間。善哉長老。能如法律教滅此諍事者。我當於長老間捨此事。若長老不能如法等滅。我等自在作諍。更令罪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彼應在眾多比丘前捨此事。眾多比丘應語彼言。長老。此諍事。如實所因起。如第二僧滅。如實說。捨諍。我等當量宜能滅此諍不。若不如實說者。此諍事自在作罪更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眾多比丘應作如是受諍。受已。決斷。彼諍人或是下座。或是上座。應如上遣避。若彼僧不如法律教滅。第二僧亦不如法滅。眾多比丘應如法滅。若彼僧。及第二僧如法滅。眾多比丘亦應忍可此事。應語諍比丘言。如彼僧滅諍。我等亦忍可。今當作是滅諍。是為言諍以一滅滅。如法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如往眾多持法律論比丘所。往二比丘一比丘持法律論所。亦如是)。其覓諍者。以四毗尼滅。謂現前。憶念。或現前。不癡。或現前。罪處所。云何現前憶念。謂比丘不犯重罪。諸比丘皆言犯。詰問不止。從僧乞憶念。僧與彼憶念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憶念毗尼。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皆言其犯。詰問不止。彼從僧乞憶念。僧若與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不。答言。我不憶犯重。憶犯小罪。當如法懺悔。莫數詰問我。彼從僧乞憶念。僧若與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問時。答言。我不憶犯重。憶犯小罪。已如法懺悔。諸比丘詰問不止。彼從僧乞憶念。若僧與者非法(反上。即是三種如法)。復有五種不如法與憶念毗尼。謂不現前。不自言。不清淨。非法。別眾(反上。即五如法)。云何現前不癡。謂比丘癲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皆言犯重罪。詰問不止。佛聽僧與彼不癡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不癡毗尼。若比丘不癡。而詐作癡。多犯眾罪。諸比丘詰問不止。彼從僧乞不癡。僧若與者。是為非法(此是初句。第二句亦同上。正以言我憶犯眾罪。如人夢中所作耳。第三句亦同。正以言我犯眾罪。如人從高山墮。攬捉少片物。我亦如是。反上即三如法。五非法與。五如法與。皆如上)。云何現前罪處所。謂比丘好論義。與外道論。乃至眾中故妄語。僧應與彼罪處所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罪處所毗尼。謂不作舉。不作憶念。不作自言。復有三。謂無犯。犯不可懺罪。若犯罪已懺。復有不現前。非法。別眾(反上。即三如法)。復有五非法。謂不現前。不作自言。不清淨。非法。別眾(反上。即五如法)。是為覓諍。以四毗尼滅。如法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其犯諍者。以三毗尼滅。謂現前。自言治。或現前草覆地。云何現前自言治。若比丘犯罪。欲在一比丘前懺。應至一清淨比丘所。露右肩。若是上座。禮足已。右膝著地。合掌。說罪名罪種。作是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長老懺悔。不敢覆藏。乃至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訶責。立誓如上應知)。是中現前者法。毗尼。如上。人現前者。受懺悔者是也。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除受欲已。餘者如上。若欲在二比丘邊懺悔者。應至二清淨比丘所。如上具威儀。說罪名罪種懺悔(懺法如上)。彼受懺者。應先問第二比丘言。若長老聽我受某甲比丘懺者。我當受。第二比丘應言。可爾。若欲在三比丘邊懺。彼受懺者。應問餘二比丘得可已。受懺。若欲在僧中懺者。應往僧中露肩脫屣禮僧足。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僧懺悔(三說)。受懺者。應作白。然後受懺。白言。大德僧聽。彼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僧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受某甲比丘懺悔。白如是。白已。受懺。乃至訶責立誓如上。如法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云何現前如草覆地。如第七法中說。是為犯諍以三毗尼滅。其事諍者。以一切毗尼滅。隨所犯。佛告比丘。以二十二種行。知是平斷事人。具持二百五十戒。多聞。善解阿毗曇毗尼。不與人諍。亦不堅住此事。應訶者訶。然後住。應教者教。然後住。應滅擯。滅擯然後住。不愛。不恚。不怖。不癡。不受此部飲食。亦不受彼部飲食。不受此部衣鉢坐具鍼筒。亦不受彼部者。不供給此部。亦不供給彼部。不共此部入村。亦不共彼部入村。不與作期要。亦不至彼。後來後坐(目得迦云。有二苾芻共生瑕隙。種種異言。互相謗讟。於此二人。應信持戒者。若二俱持戒。應信多聞者。若二俱多聞。應信少欲者。若俱少欲。應信極少欲者。若俱極少欲。而生瑕隙。無有是處)。
 
[0296a18] ●後結勸回向(分四) 初總結前相 二勸學餘法 三七佛戒經 四結頌回向。
 
[0296a20] 初總結前相
 
[0296a21]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已說四波羅夷法。已說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說二不定法。已說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已說九十波逸提法。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已說眾學戒法。已說七滅諍法。此是佛所說。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96b02] 釋曰。此中結意。為欲令知戒聚次第。復顯說者文無差脫。句義圓滿。八聚已周。二百五十法竟矣。此是佛所說者。證非己說。亦非餘人所說。餘人者。法師。律師。聲聞。緣覺。菩薩也。戒經中來者。既非餘人所說。復非餘經所出也。
 
[0296b07] ○二勸學餘法。
 
[0296b08] 若更有餘佛法。是中皆共和合。應當學。
 
[0296b09] 釋曰。若更有餘佛法者。謂於諸犍度中如來所制學法。及一切修多羅。阿毗曇。定慧之法。以此法能越苦淪而趣涅槃也。是中者。謂非但二百五十戒法和合同修。此餘法中咸應和合共學。和合者。謂歡喜無諍。同一師學。不生異見。如水乳合也。應當學者。謂是比丘所應學事。勿生放逸。當勤修習也(修多羅。是經藏。屬定學。阿毗曇。是論藏。屬慧學也)。
 
[0296b16] ○三七佛略說戒經。
 
[0296b17] 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此是毗婆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6b19] 釋曰。內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名為忍辱。此有二種。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一謂於恭敬。供養。順境中。能忍不著。則不生憍逸。二謂於瞋。罵。打害。逆境中能忍。則不生忿恨怨惱。是為生忍。法忍亦有二。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饑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謂瞋恚憂愁疑婬欲憍慢諸邪見等。若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復以正慧觀察。生法性空。辱不可得。苦空無我。誰為忍者。辱忍既空。無生現前。便證圓寂。以此忍辱是涅槃圓寂之捷徑。故名第一道。無為者。即是涅槃。湛然常寂。無所造作。超絕有為之境。越度生死之流。更無有法勝於此者。故名為最。沙門者。是寂淨義。舊譯為勤行。謂勤行取涅槃故。或翻為勤息。勤為勤修道業。息謂息惡行慈。故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慼。能忍如地。故號沙門。若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報他人。則違涅槃無諍之道。豈稱勤息之行。行若不稱。即非沙門。欲得第一道。當不惱他人。若希無為樂。應具沙門法。忍辱是出世之因。無為是出世之果。惱他人是生死之因。非沙門是生死之果。善惡兩彰。淨穢齊舉。其有智者。能如擇乳之鵝王。簡其善者而取之。則不違沙門之行。行既絕倫。果超有頂矣。若據根本部中。謂毗婆尸佛出世時諸弟子眾。及諸外道邪師。多樂苦行修身。妄招樂果。時佛為破此見故。為諸弟子說斯略教。曰。忍是勤中上。能得涅槃處。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謂忍是精勤中上。不由自苦其身。得勝涅槃。又諦察法忍。由解了法。終獲涅槃。不由苦身而能證會。復為遮彼邪見外道出家之類。妄說異法。教化他人。無益苦身。令同己行。自他俱惱。終無果益。故云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西國九十六種出家外道。俱稱沙門。惟如來弟子名釋迦沙門)。無所著等正覺者。謂如來證涅槃時。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淨。無染無著。故名無所著。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等正覺。
 
[0297a06] 譬如明眼人。能避嶮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此是尸棄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a08] 釋曰。喻人明目不趣嶮難之徑。終至安隱之地。若世間有聰慧明見智者。即知道與非道。非道乃六趣之嶮途。道是八正之平街。嶮途由不善所感。平街因勝慧所至。故須離諸惡因。務修出要。終抵涅槃安隱常樂之處。
 
[0297a13] 不謗亦不嫉。當奉行於戒。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心定樂精進。是名諸佛教。此是毗葉羅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a16] 釋曰。謗是口過。嫉是意業。欲離此二。當奉行於戒。戒淨則三業頓捐。又何口意之可得。為欲成就淨戒。故令不謗不嫉也。飲食屬口。常樂屬意。知足則息妄馳求。空閑則諸念自寂。又何心之不定。為欲成就定法。故令知足在閑。起慧斷惑。故云樂精進。空閑者。是阿蘭若寂靜之處。依此處而勤修定門。必獲涅槃果證。三世如來。同斯軌轍以教弟子。故云是諸佛教。毗葉羅。即毗舍浮。如前釋。
 
[0297a24] 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此是拘留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03] 釋曰。喻如蜂之採華。但持蘂味而去。不損華之色香。比丘入聚落乞食時。亦復如是。故云然也。不違戾他事者。謂比丘乞食。趣得充身長道。隨施而受。勿以過求戾他。壞彼信敬。正如蜂取味。不壞色與香也。不觀作不作者。謂既不戾他。亦勿觀人得失。以亂身心。妨自證悟。但自觀身行者。謂惟當省己。若自無非。則身必端有過則行不正。故云若正若不正。
 
[0297b11] 心莫作放逸。聖法當勤學。如是無憂愁。心定入涅槃。此是拘那含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13] 釋曰。由不放逸。故能勤學聖道。由學聖道。故憂惱之惑能除。由除憂惑。故心獲定。由獲定故。而趣涅槃。涅槃。此翻寂滅。斯所謂斷集。修道。證滅也。若心放逸造諸惡集因。則招感憂愁之苦果。若不修道見諦證滅。雖獲定心。而煩惑未除。輪轉三有。憂愁之苦奚免。
 
[0297b19] 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此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21] 釋曰。一切惡者。謂身口七支。所違性遮之罪。諸善者。雖復不違性遮。由是防其欲界身口麤惡。而細亂未除。不能超出欲界之境。未得為善。既自尸羅皎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則色界清淨四大自現身中。緣是以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故稱為善。自淨其志意者。謂因禪定。發真無漏智慧。破諸邪倒。了惑虗妄。蕩除心垢。淨諸瑕穢。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故云淨其志意。法海雖曠。此三攝盡。三世如來。隨機利物。無異於斯。故曰是諸佛教(支林者。初禪有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有四支。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三禪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一心。四禪有四支。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四一心。詳如餘處)。
 
[0297c09]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釋迦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以後。廣分別說。諸比丘自為樂法。樂沙門者。有慚有愧。樂學戒者。當於中學。
 
[0297c14] 釋曰。諸佛興世。觀機設教。法無一定。釋尊出此五濁惡時。人多好諍。不護口言。及與濁心垢重。縱無現境。而憶曾所經事。發起欲思。造作身業不善。是故如來誡之以次第。防之以未萌。又復僧以修和為重。故宜首戒之。若能如是善護。自淨。不作。是則三業道淨。得此淨行。即如來大仙人之道矣。如來為天中天。仙中仙。人中尊。故云大仙人也。無事僧者。謂諸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故云無事。如來成等正覺。初十二年中。未有有漏法生。但為諸阿羅漢無事僧。說斯略教。其未證無事者。學此教故。淨三業道。而便證悟。十二年後。有漏法生。乃為廣結二百五十戒法。分別輕重開遮之相。問曰。云何世尊不直爾制戒。待他犯然後結耶。答曰。如來初成正覺。二百五十戒法已定。但為眾生根性未堪頓制。是以隨犯乃結。故文殊問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有邪見人。當誹謗佛。說如是言。若使如來是一切智。何故待眾生作罪然後制戒。佛告文殊。如此即是一切智相。若我逆制戒。人當謗我。何以故。我不作罪。云何強說。此非一切智。何以故。我無罪過故。如來無慈悲心。不饒益。不攝受眾生。如人無子。而說有子。某時當生。空有此言。云何可信。何以故。不真實故。若真見子。則生信心。如是文殊。所未作罪。人天不見。云何逆制戒。要須見罪。然後乃制。又善見律佛言。未有漏者如來結戒。眾生生誹謗想。謂諸弟子悉是貴姓。或是王位。捨其財物宮殿妻子眷屬。不惜身命。皆是知足。於世間無所希求。云何瞿曇反以波羅提木叉而繫之。是瞿曇未善別世人故。若結戒者。世人亦不生敬重之心。譬如醫師未善治病。見人始欲生癰。雖有癰性。未大成就。輙為破之。血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藥塗之。瘡即還復。醫曰。我為汝治病。當與我直。病人答曰。此癡醫師。若是我病。可為我治。我本無病。強為破肉出血。生大苦痛。反責我直。詎非狂耶。聲聞弟子亦復如是。若先結戒而生誹謗。我自無罪。強為結戒。是故如來不先結戒。若有漏者。是時如來當為諸弟子結戒。指示波羅提木叉。譬如良醫。應病設藥。令得除愈。大獲賞賜。又被讚歎。此好醫師。善治我患。如來亦復如是。隨犯而制。歡喜受持。無有怨言。故律本中。舍利弗白佛言。惟願大聖與諸比丘結戒說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言。舍利弗。且止。佛自知時。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漏法者。然後為結戒。斷彼有漏法。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養。及與名稱為人所識。多聞多財業故。若得利養及與名稱。乃至多財業。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後世尊當為結戒。使斷漏法故。問曰。云何漏法生起。多是六群。斯其故作。唯無心犯耶。答曰。六群比丘乃大權示現。宣通佛教。內為法門之棟梁。外為佛教之大護。非凡所測。豈得思議。今有愚人。不諳教法。恣意造罪。心無慚愧。由謂如來在世。六群俱作。非今獨我。寧知昔賢正為後來啟教。而反以昔賢為非。嗚呼法之末矣。人多懈惰。薄福尠慧。不堪如來法教。反生誹謗。造種種業。故百喻經云。世人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短闕。便生毀謗。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方等大雲經云。提婆達多。能開示人。令阿僧祇無量眾生。安住善根。提婆達多所有境界。實非聲聞緣覺所知。六群比丘亦大菩薩。提婆達多與共同行。若能知達多功德了了不疑。當知是人真佛弟子。得佛功德二分之一。得佛一目。得佛半身。若言弊惡提婆達多壞眾僧者。當知即是善方便也。自為樂法樂沙門者。法乃沙門之果因。苟因不施。果無從立。今人不學沙門法。而稱沙門者。謬之甚也。而復欲得沙門果者。去之遠矣。或言我非自為。噫。若自未達。而欲達人者。其猶自墮巨海。以救他溺。得無俱沒者哉。或云自有大乘。何用小學。此實未達大乘。故作斯語。如彼六群本大菩薩。何復示其小行。豈知自護護他。正菩薩之本懷。一善不捨。乃大士之弘心。況復大小通途皆歸第一義諦。莊嚴萬德之軀。舍此何歟。詳檢大乘經律。惟訶聲聞自度之小心。非責聲聞嚴持之戒行。大小雙修。性遮齊護。方順解脫之本。不違慈尊之訓。故般若會上。謂諸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善知修學聲聞緣覺菩薩一切威儀戒行。若見威儀不稱眾者。即應遠離。若有沙門戒行威儀。則應親近。寶積經中。謂菩薩若作是思惟。此法甚深。此非甚深。此法是淨。此法非淨。此諸佛法。此緣覺法。此聲聞法。此法應作。此不應作。此是深法。此非深法。是名增上慢。又菩薩戒本經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聽聲聞經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眾多犯。內法傳云。若禮菩薩。讀大乘經。名之為大。不行斯事。名之為小。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虗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惟識。斯並咸遵聖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偽。意在斷煩惱惑。拯濟眾生。豈欲廣致紛紜。重增沉結。依行則俱升彼岸。棄背則並溺生津。西國雙行。理無乖競。既無慧目。誰鑒是非。任久習而修之。幸無勞於自割。如上所說。自可思之。更不假餘繁論。有慚有愧樂學戒者。自不作罪。名為有慚。不教他作。名為有愧。又於諸惡自恥。名之為慚。於惡羞他。名之為愧。世間若無慚愧二法。悉皆違越清淨聖道。趣向生老病死險途。故大經云。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者慚。二者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又有二種智。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有二種愚。一者非罪。二者覆藏。今此波羅提木叉戒。非無慚愧。及無智者。而能樂修學也。當於中學者。謂當於此二百五十別解脫律儀。及七佛略說戒經。勤修學習。以度生老病死之患。苟其不學。則持犯昧然。瘂羊之稱何免。無作既虧。比丘之體奚立。是故大小兩乘。齊建三學。而戒為首詮。同修五分而三學初啟。所以修學三法之用。而證五分之果。當知五分法身。前三從因而顯德。後二就果以彰能。盡智正習俱斷。名解脫身。無生智了了覺照。名為知見。菩薩急於化他。故加施忍進。以修六度。聲聞由於自度。唯修三學。故智論。以六度是眾生法。三學是涅槃法。一切法門由學而趣。三學不修。則涅槃無路。木叉不奉。則定慧絕因。何能超渡四流。而登彼岸者哉。
 
[0299b03] ○四結頌迴向(共有十四頌。皆結集者所置。今分六釋)。
 
 明人能護戒  能得三種樂  名譽及利養
 死得生天上  當觀如是處  有智勤護戒
 戒淨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0299b07] 釋曰。前一頌。是世間因果。後一頌。是出世間因果。舉世間因果。以彰出世間因果也。明人者。謂了達三途苦趣是惡因所感。人天樂境由善業所招。故捨諸惡因。而修眾善。戒為眾善之本。乃明達智者能護。非愚暗不別善惡果報者所可堪持也。三種樂者。名譽。利養。是現在華報之樂。得生天上。是未來果報之樂。名是名稱。譽是讚譽。利養即是四聖種。謂能持戒之人。戒德芬馥。十方普聞。人天稱譽。所共供養也。天者。天然。自然清淨。最勝最樂故。苟非淨潔最勝之因。豈生淨潔最勝之處。淨潔因者。禁戒是也。當觀如是處者。謂應思惟觀察世間三種樂報。悉由護戒而有。即知出世第一道。必從戒淨而得也。有智勤護戒者。天上乃明人得生。出世非智者莫辦。亦非懈惰無戒者所獲。由護淨戒。身心皎潔。發生無漏智慧。由智慧力故。破諸煩惱。而得涅槃第一道也。
 
 如過去諸佛  及以未來者  現在諸世尊
 能勝一切憂  皆共尊敬戒  此是諸佛法
 若有自為身  欲求於佛道  當尊重正法
 此是諸佛教
 
[0299c03] 釋曰。前一頌半。舉諸佛共尊戒而成道。以證之。後一頌。示欲求佛當重正法。以勸之。一切煩惱諸惑結縛眾生。故名為憂。三世如來皆奉波羅提木叉。對治諸惑。而得解脫。故名能勝。自為身者。謂專為此身超越死生求於佛道。非希世樂而期佛果。言求佛道者揀非聲聞緣覺之乘。志在求佛尊修禁戒。非為二乘奉持律儀。毗尼幽旨。誠在茲焉。學者幸無錯其宗趣。自陷偏小之坑。狂者速宜反省。以雪譏貶之罪。縱而跡現是小。意本實誘歸大。況乃戒海無涯。量同太虗。隨物受益。等施無二。惟根器自有大小之殊。法無廣狹之咎。欲脫二死之淵。當早投心於戒地。庶得自為無乖。求佛有旨矣正法者。戒法也。所謂有秉羯磨說戒。則正法未滅世間。以此戒法。是出生死之梯航。涅槃之徑路。不同外道邪教。輪王十善治世之術。故此特名之為正法。
 
 七佛為世尊  滅除諸結使  說是七戒經
 諸縛得解脫  已入於涅槃  諸戲永滅盡
 尊行大仙說  聖賢稱譽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滅涅槃
 
[0299c22] 釋曰。前一頌半。謂諸佛弟子奉持戒經。得脫諸縛。已入涅槃。故舉以證之。後一頌。謂今佛弟子。尊佛所說戒修行。便獲涅槃果證。故示以勸之。結使者。謂諸煩惱結縛驅使行人心神。流轉三界不得解脫。略言則三結十使。廣說則八十八使。乃至五百結使。七佛為世[隳-隋+道]師。為欲滅除諸弟子結使故。乃說此戒經。弟子奉行。則諸煩惱結縛。因斯解脫。證無生果。已般涅槃。一切有無戲論。永悉滅盡矣。七佛大仙所說之經。是一切聖賢所稱讚之戒。若今佛弟子尊之修行。則無不證入寂滅涅槃者也。涅槃是西音。寂滅是華言。華梵兩彰。故二雙舉也。
 
 世尊涅槃時  興起於大悲  集諸比丘眾
 與如是教誡  莫謂我涅槃  淨行者無護
 我今說戒經  亦善說毗尼  我雖般涅槃
 當視如世尊  此經久住世  佛法得熾盛
 如是熾盛故  得入於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應布薩  喻如日沒時  世界皆闇冥
 
[0300a15] 釋曰。初一頌。序佛垂誨。次兩頌半。明佛示教。後一頌。乃重申誡喻也。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化緣已畢。垂將涅槃。重以戒法。顧命弟子。慇懃付囑。示誨諄諄。是知此戒。實為佛法之綱領。僧伽之命脈。苦海之津梁。涅槃之關要。苟不頂戴受持。豈但沉溺生津。而且辜於如來付囑之念。凡我佛子。當思慈誨。奉遺法而忘軀。敬木叉而盡壽。使正法而得恒存。熾然常住世間。是為知恩報恩。思德報德者矣。戒經者。二百五十別解脫律儀也。毗尼者。是除滅罪之法也。般涅槃者。華言入寂滅。謂生死永寂滅故。亦云滅度。所謂大患永滅。超度四流者也。當視如世尊者。謂此波羅提木叉經在世。即是如來法身常住不滅。故特令師之。如遺教經云。如來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告諸弟子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加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等。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此經久住世等者。謂有如戒修行。即此經住世。此經住世。則正法光明熾盛不滅。由此光故。得見諦理。而趣涅槃。是即教行理果。皆悉熾然。若不持戒布薩除愆。罪垢日增。失智慧明。不覩聖道。便墮三途。喻如日沒暗冥。無所見故。即墮坑落塹矣。
 
 當護持是戒  如犛牛愛尾  和合一處坐
 如佛之所說
 
[0300b14] 釋曰。此頌誡令護戒。當遵佛制。謂行者以護戒自珍。寧死不犯。如犛牛自惜其尾。不顧身命。和合一處坐者。使離別眾之過。如佛所說者。遣除非法之累。總謂行者。以戒自惜。希求無犯。乃半月半月。共和集一處。如佛所教。而作布薩說戒也。
 
 我已說戒經  眾僧布薩竟  我今說戒經
 所說諸功德  施一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0300b21] 釋曰。前半頌。明自他所作事畢。後一頌。以所作事回施有情。共成佛道。言所作事者。即諸功德也。諸功德者。謂一一戒所生之功德也。施一切眾生者。謂先作布薩說戒。乃惟自利。今施眾生。是為利他。共成佛道者。所謂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也。亦乃菩薩初發大心。即與一切眾生共期佛果。究竟涅槃之弘誓也。問曰。聲聞之法。何用迴向佛道為。答曰。斯正所謂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戒本防非止惡。非聲聞之獨持。比丘體通大小。豈羅漢之自目。菩薩原分在家出家。比丘寧同俗類。若不持此修身。更以何成僧法。故云在家菩薩。持在家戒。出家菩薩。持出家戒。在家菩薩名為近事。出家菩薩名為比丘。是知比丘之戒。非局小心。出家菩薩。曷容不護。三世諸佛同斯法教。不惟今之獨爾。或曰。聲聞持戒。名菩薩破戒。聲聞破戒。名菩薩持戒。此義云何。斯以聲聞自度為急。故止之名持。菩薩利生為本。不廣作眾善名之為犯。此正責其心小自利為過。非謂有大心利他共成佛道者在列。縱曰自利。誠乃兼濟。故一一戒中。不離護他。斯實如來善巧方便。密以珠置衣裏。令其終獲大用。今人不達聖意。於木叉而反生睚[目*柴]。若悟法法無非妙行。即駕白牛而歸寶所矣。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二(終)
 
音釋
 
三有
 
[0300c24] 一欲界眾生。二色界眾生。三無色界眾生。謂此三界眾生。因屬有漏。果係有為。有生有死故也。
 
四流
 
[0301a02] 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三結
 
[0301a03] 一身見。二戒取。三疑。
 
十使
 
[0301a04] 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戒取。十見取。
 

 
[0301a06] 音茅。南夷獸。形如牛。尾有五色長白。而自愛惜。不顧身命。
 
盡智
 
[0301a08] 羅漢入無餘。但有孤調解脫。謂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云孤調。若用世智斷諸思惑。名盡智。無漏斷。名無生智。三界思盡。得盡智無生智名煩惱不生。證八十一分真空。名理不生。真智慧足名智慧不生。不受生死。名果報不生。毗曇云。盡智者。謂我知苦。乃至知道。無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乃至我修道已。不復更修。又云。我漏已盡。不復更生。二乘智斷。亦同證真。無大悲故。不名菩薩。華嚴云。諸法實性相。二乘亦皆得。而不名為佛。
 
專修五法
 
[0301a18] 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巧慧。五一心。欲。謂樂欲希慕欣習無厭。精進謂曉夜匪懈。欲生般若。要因禪定。必須大精進。身心急著。爾乃成辦。念。謂念念相續。常念初禪。不念餘事。慧。謂分別初禪。尊重可貴。欲界欺誑可惡。以無漏心修。是為巧慧。一心。謂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決定一心為求初禪。乃至三觀。若無此五法。事禪尚難。何況理定。當知五法。通為小大事理而作方便也。大即通別圓三教。小即藏教。事即世禪。理即出世禪。
 
色界清淨四大
 
[0301b03] 止觀云。若身端心攝。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然澄靜。怗怗安隱。躡躡而入。其心在緣。而不馳散者。此名麤住。從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兩心前後中間。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時。自然身體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若惡持來時。緊急勁痛。去時寬緩疲困。此是麤惡持法。若好持法。持麤細住。無寬急過。或一二時。或一二日。或一二月。稍覺深細。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照法明淨。與定法相應。持心不動。懷抱淨除。爽爽清冷。雖復空淨。而猶見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未到定。從未到定漸覺身心虗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或經一日。乃至月歲。定心不壞。於定中即覺身心微微然。運運而動。或發動痒輕重冷暖澁滑。此之八觸。是四大。動輕是風。痒煖是火。冷滑是水。重澁是地。體用相添。則有八觸耳。動觸有支林功德。若欲界定中發八觸者。悉是邪觸。增病增葢。無正功德。若入色界定則動八觸。有十功德。一空二明三定四智五善心六柔軟七喜八樂九解脫十境界相應。餘如輔行第九卷明。
 
附攝頌戒相圖
 
○二百五十戒攝頌
 
[0301c02] (僧祇根本俱有攝頌。而四分未備。今依本文次序述出。便初學者易於記誦)。
 
 若作不淨行  盜心取五錢  故斷人類命
 妄證上人法  是四波羅夷  犯者不共住
 弄陰觸女身  麤語索婬供  媒嫁過量屋
 大房不處分  無根取片謗  破僧及伴黨
 污家逆眾擯  惡性不受語  前九初便犯
 後四至三諫  欲滅此殘法  二十眾中除
 與女共屏處  及在露現坐  三二隨所治
 是名不定法  長衣離宿衣  滿足過一月
 衣取非親尼  使尼浣染打  乞從非親俗
 過受與衣請  為好求增價  勸合二家作
 索衣過六反  蠶綿作臥具  純黑與不雜
 不滿六年持  坐具不帖故  持毛過三旬
 使尼浣染擘  受捉金銀錢  賣買及販賣
 長鉢過限畜  減綴更求好  織衣使非親
 許價勸好織  與衣復瞋奪  殘藥過七日
 前求用雨衣  過時畜急施  迦提離六宿
 僧物迴向己  斯名捨墮法  犯此三十事
 物向僧中捨  餘有於墮罪  對他而懺悔
 妄語毀呰言  兩舌離間彼  與女同一室
 未具人三宿  共誦說他罪  陳自所證法
 過語為女說  掘地壞神村  異語及嫌罵
 露地敷僧具  房中不舉去  強奪止宿處
 牽他出僧舍  閤坐脫脚牀  使用有蟲水
 覆房過三節  不差往教誡  教授至日暮
 譏毀教誡人  與衣非親尼  為尼縫作衣
 屏處與尼坐  期行及船載  受尼讚歎食
 共女同道行  過受一食施  展轉與別眾
 受請過三鉢  不作餘食法  復使他人犯
 非時而噉嚼  殘宿不受食  無病索美好
 自手與外道  不囑詣餘家  食家強屏坐
 獨與女露地  故使不得食  過受他請藥
 往觀於軍陣  軍中過三宿  住看軍力勢
 飲酒水中戲  擊攊不受語  恐怖他比丘
 無緣過洗浴  露地然火炙  戲藏他衣物
 輙著淨施衣  新服不壞色  殺畜飲蟲水
 故惱覆他罪  減年與受戒  諍滅復發起
 賊伴與同行  不捨惡邪見  供給惡見人
 畜養擯求寂  難問輕訶戒  詐言今始知
 違反於羯磨  不與欲起去  與欲後更悔
 屏聽傳諍語  打搏於比丘  無根僧殘謗
 入宮與捉寶  非時至聚落  高牀兜羅貯
 牙骨角鍼筒  過量尼師壇  覆瘡及雨衣
 等佛衣量作  是名波逸提  如是九十法
 犯者應說悔  覆藏不發露  墮落燒煑苦
 非親尼自受  不止尼代取  學家恐處食
 是四名悔法  齊整著裙衣  具儀入俗舍
 噉嚼法須知  護淨棄鉢水  便利應依教
 說法不違儀  佛塔當恭敬  在路勿携行
 上樹不過人  絡囊莫貫杖  如是之百法
 名為應當學  現前與憶念  不癡及自言
 覓罪多人語  如草覆布地  諍事有四種
 此七能除滅  更有餘佛法  應共和合學
 具此名比丘  是為真佛子  諸縛由此解
 涅槃因之得
 
[0302b09] 二百五十戒攝頌(終)
 
○戒相篇聚圖
 
[0302b12] 佛說犯戒罪輕重經云。爾時尊者大目犍連。晡時從禪定覺。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意有所疑。今欲請問。惟願聽許。佛告目連。恣汝所問。當為汝說。目連即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眾學戒。如是犯波羅提提舍尼。波逸提。偷蘭遮。僧伽婆尸沙。犯波羅夷。得幾不饒益罪。惟願解說。佛告目連。諦聽諦聽。今為汝說。若比丘。比丘尼。無慚無愧。輕慢佛語。犯眾學戒。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波羅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壽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無愧。輕慢佛語。犯波逸提。如燄摩天壽二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二十四億四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偷蘭遮。如兜率天壽四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波羅夷。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憶六十千歲。尊者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爾時目連即說偈言。
 
 因緣輕慢故  命終墮惡道  因緣修善者
 於此生天上
 
 緣斯修善業  離惡得解脫  不善觀因緣
 身壞墮惡趣
 
 比丘謹慎樂  放逸多憂譴  變諍小致大
 積惡入火焚
 
 持戒福致喜  破戒有懼心  永斷三界漏
 爾乃得涅槃
 
 戒德可恃怙  福報常隨心  見法為人長
 永遠三惡道
 
 戒慎除恐畏  福德三界尊  鬼龍邪毒害
 不犯持戒人
 
 神仙五通人  造世諸呪術  為彼慚愧者
 斷諸無慚愧
 
 如來制禁戒  半月半月說  已說戒利益
 稽首禮諸佛
 
[0303a04]
 
[0303b01] 按三藏中。懺法俱陳。事理互彰。其事懺者。禮佛名經。加持呪法。行方等儀須見好相。準教驗心。能伏業本。若行理懺。觀罪性空。滅業根源。如涅槃經云。若能修習身戒心慧。能觀諸法猶如虗空。設作惡業。思惟觀察。能轉地獄重報。現世輕受。若於小罪不能自出。心初無懺。不能習善。覆藏瑕玼。雖有善業。為罪垢汙。現世輕報。轉為地獄極重惡果。準如經說。修行理懺。觀罪性空。要具身戒心慧。復須依事發露除愆。方合經旨。滅業之源。以罪雖從心生。必因事而成業。故還依事而遣除。所謂罪從因緣而生。還從因緣而滅。緣生無性。故曰罪性本空。因果不昧。是曰果報不失。倘緣生有性。即觀之亦不可脫。惟無實性。故得還從因緣而滅。豈撥緣生而求性空。非不懺摩而罪自謝。若棄事而談理。實未知理之實相。何能觀察諸法猶如虗空。設離緣而觀諸法。即迷事不異理。寧悟當體即空。今有狂愚不慚己過。每藉口談理。妄云觀心。忽事相而不懺悔。事理既迷。行解何由相應。況理無雙立之能。事有挾理之功。是故懺摩而不觀心。猶能決罪之流。倘談理而不說悔。決難清罪之源。事理雙行。罪滅如日消霜。比丘若違律儀。要依律宗殄滅。必須識於罪名種性。隨有牒懺。戒體還淨。若疑不識。不合加法。罪亦難捐。故智度論云。戒律中雖復微細。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懺。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犯諸性戒等。約此而言。比丘說悔。惟滅違制六罪。性愆由須準上事理懺除。倘託事理。而不對他說悔違制之罪猶在。詎能免彼六墮。三者並行。性遮俱遣。其有智者欲得身心皎潔。即可準經律蕩除。若不依律如法說悔。制罪亦不可滅。故僧祇律云。或有緣無罪而得罪者。如比丘無罪作罪悔過。得越毗尼罪。或有緣有罪得無罪者。如作小房。大房。一切乃至三諫。是也。或有緣有罪至有罪者。僧中說戒時乃至三問。有罪者如法悔。無罪者默然。爾時有罪不如法悔。復不語人。又不作念。我待清淨同意人當如法說悔。默然者。得越毗尼罪。或有緣無罪得無罪者。不作不犯。是也。或有緣重至輕者。比丘犯波逸提。向惡邪邊見。被舉人。悔過。得越毗尼罪。或有緣輕至重者。比丘犯越毗尼罪。向謗經人。被舉人。悔過。得波逸提。或有緣重至重者。比丘犯波逸提。向謗經。被舉人。悔過。得波逸提。或有緣輕至輕者。比丘犯越毗尼罪。向未具人悔過。不名悔過。更得越毗尼罪。
 
[0304a20] 附攝頌戒相圖(終)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一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81b06] ○七眾學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81b07] △初總標
 
[0281b08] 諸大德。是眾學戒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81b09] 釋曰。梵云。式叉迦羅尼。亦云尸叉罽賴尼。此譯為應當學。謂是所應學事也。胡僧翻為守戒。言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斯乃義翻。非正譯也。毗尼毗婆沙論問曰。餘篇不言應當學。而此戒獨爾。答曰。餘篇易持。而罪重。犯則成罪。或眾中悔。或對首悔。此戒難持而罪輕。脫爾有犯。心悔念學。不結罪名。直言應當學也。然此學法。雖不出其罪名。設有違犯。皆作突吉羅懺。而犯有故誤。懺階兩列。故。則對他說悔。誤。乃自責心除。諸律論中。皆明故誤二心。如律本云。故作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根本律攝云。若苾芻不依佛教。不顧羞恥。欲為非法者。捉衣開張。得責心惡作。若披著身。得對說惡作。若苾芻有順奉心。而著衣不如法。或是忘念。或時無知。非法著者。惟犯責心惡作。按諸律論。多云此眾學戒。佛最在初結。而集法藏者。編次在後。言其罪名雖一。而輕重有五。以重戒在先。輕戒在後。此戒於五篇中最輕。是故在後。又以一是實罪。二是遮罪。以實在初。遮者在後。又以一是無殘。二是有殘。是故重者在初。輕者在後。然於百事中。未必盡在初結。以首戒冠初。故云初也。如佛初度五比丘出家。服飾尚俗。佛作是念。過去諸佛。云何教諸弟子著衣服耶。即以天眼觀知。如淨居天所著衣服。遂告五比丘曰。汝從今後。應同淨居天齊整著涅槃僧。薩婆多論問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止制著泥洹僧及三衣。觀去來現佛。并淨居天耶。答曰。佛結五篇戒。此最在初。以此貫初故餘篇不說。又此戒於餘篇是輕者。將來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來以佛眼觀去來諸佛。及淨居天。而後結也。使來世眾生不生慢罪。又三世諸佛結戒。有同不同。於五篇戒中。不必盡同。此著泥洹僧袈裟。三世諸佛盡同。是故此戒觀諸佛及淨居天。餘篇不觀也(實罪。即性罪也)。
 
[0281c18] △中別列
 
[0281c19] 此眾學戒法。文句簡略。事多同軌。不繁條列科名。當文思之。即得其旨。至於緣起釋義。律本或具。不具。稽諸犍度。多是六群興起。同是遮罪。並皆行護威儀。輕重惟分故誤。更無別相可得。然其事理。單複無恒。今統百法。約為十事。攝以成頌。俾學習者。而易持之。一著衣事。二入村事。三坐起事。四噉嚼事。五護鉢事。六便利事。七說法事。八塔像事。九道行事。十升樹事。頌曰。
 
 齊整著裙并三衣  入村舍坐噉嚼事
 護鉢便利說法儀  敬塔房像道行樹
 
[0282a05] 當齊整著涅槃僧。應當學(一)。
 
[0282a06]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著涅槃僧。或下或高。或作象鼻。或作多羅葉。或時細襵。居士譏嫌。謂似王臣及戲笑俳說人等。諸比丘白佛結戒。涅槃僧。或云泥洹僧。此言裙。當齊整者。謂應離不齊整著之過也。云何不齊整。或繫帶臍下。或高褰齊膝。或垂前一角。如象鼻形。或垂前二角。如多羅樹葉。或繞腰作細襵(律攝云。謂捉裙邊細疊成襵。腰間總擪。形若多羅葉。上聚下散者。是也)。是中犯者。若不依佛教。而故作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突吉羅。向下諸戒。準此應知。更不別出。餘四眾突吉羅。此之百法。尼皆同學。間有一二不同者。於下隨事註出。不犯者。臍中生瘡。下著。若脚[跳-兆+專]有瘡高著。若寺內。村外。及作時。在道行時(西域記云。泥縛些那。唐言裙。舊曰涅槃僧。訛也。既無帶襻。其將服也。集衣為襵。束帶以絛。襵則諸部各異。色乃黃赤不同。內法傳云。如有部裙製。橫五肘。豎二肘。絁絹。及布。隨有作之。西國並悉單為。神州任情複作。橫豎隨意。繞腰既訖。擡使過臍。右手牽其左邊上角。在內牽向腰之右邊。左邊上裾。取外邊而掩左畔。両手二畔。舉使正平。中間矗直。即成三襵。後以兩手各蹙至腰。俱將三疊。向後掩之。兩角各擡三指俱插向脊。使下入腰間。可三指許。斯則縱未繫絛。亦乃著身不落。後以腰絛。長五肘許。鈎取正中。舉向臍下。抹裙上緣。向後雙排。交度前抽。傍牽左右。各以一手牢擪兩邊。纏彼兩絛。可令三度。有長割却。少則更添。絛帶之頭。不合緝綵。其絛濶如指面。則靴絛襪帶之流。或方。或圓。雙亦無損。麻繩之類。律文不許。凡踞坐小牀。及拈之時。牽裙上。裙下角。急抹裙緣。擪於膝下。但掩雙胯。露脛無傷。高須上蓋臍輪。下至踝上四指。斯乃俗舍之儀。若在寺中。半腨亦得。此之劑限。佛自親制。非是人意。輙為高下。寧合故違教旨。自順凡情。所著裙衣。長伸拂地。一則損信心之淨施。二乃慢大師之格言。西國裙衣。並皆橫著。良由彼方自[疊*毛]幅寬二肘。此著衣儀。律文具有其制。但且略陳綱要。細論非面不可。斯謂圓整著裙矣。然四部之殊。以著裙表異。一切有部。則兩邊向外雙襵。大眾部。則右裙蹙在左邊。向內插之。不令其墮。上座。正量。制亦同斯。但以向外直翻。傍插。為異。腰絛之制。亦復不殊。尼則準部如僧。全無別體)。
 
[0282b08] 當齊整著三衣。應當學(二)。
 
[0282b09] 釋曰。緣處同前。當齊整者。謂離不齊整也。云何不齊整。或下垂過肘露脇。或高過脚[跳-兆+專]上。或下垂一角如象鼻。或垂前兩角。後褰高。成細襵已安緣。不犯者。肩臂有瘡。下著。餘悉同上(內法傳云。其著法衣。及施[巾*勾]紐法式。依律陳之。可取五肘之衣。疊作三襵。其肩頭疊處。去緣四指許。安其方帖。可方五指。周刺四邊。當中以錐穿為小孔。用安衫[巾*勾]。其[巾*勾]或絛或帛。麤細如衫[巾*勾]相似。可長兩指。結作固心。將[巾*勾]穿孔。向外牽出。十字交繫。便成兩[巾*勾]。內紐在中。其胸前疊處。緣邊安紐。亦如衫紐。即其法也。兩頭去角可八指許。各施一[巾*勾]一紐。此為食時所須。反襵胸前。紐使相合。此成要也。凡在寺內。或時對眾。必無帶紐。及籠肩披法。若向外遊行。并入俗舍。方須[巾*勾]紐。餘時但可搭肩而已。屏處執務。隨意反抄。若對尊容。事須齊整。以衣右角。寬搭左肩。垂之背後。勿安肘上。若欲帶紐。即須通肩披已。將紐內[巾*勾]。迴向肩後。勿令其脫。以角搭肩。衣便繞頸。雙手下出。一角前垂。阿育王像。正當其式。出行執傘。形儀可愛。即是依教齊整著上衣也。其三衣若安短紐。而截長絛。則違教之愆現免。著橫裙。而去腰緣。乃針線之勞交息。所有瓶鉢。各挂兩肩。纔至腋下。不合交絡。其襻不長。但容穿膊而已。若交絡胸前。令人氣急。元非本制。即不可行。設有餘衣。長搭肩上。然後通披。覆其衣鉢。若其向寺。及詣俗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方始解紐。挂其衣鉢。然其薄絹為袈裟者。多滑不肯著肩。禮拜之時。遂便落地。任取不墮物為之。絁紬白[疊*毛]。即其要也。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儀。其披著法。應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著。唯此與裙。出外禮尊。任加餘服。雜事律云。苾芻熱時於自房內。但著下裙及僧脚崎。隨情讀誦。說法。作衣服等。於四威儀。悉皆無犯。舍利弗問經云。修供養時。應須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云何修供養。如見佛時。問訊師僧時。應隨事相。若拂牀。若掃地。若卷衣裳。乃至種種供養。云何作福田時。國王請食。入里乞食。坐禪。誦經。經行樹下。人見端嚴。有可觀也)。
 
[0282c05]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應當學(三)。
 
[0282c06] 釋曰。緣處同前。反抄衣者。謂左右反抄衣著肩上也。不犯者。脇肋邊有瘡等(律攝云。上下衣服。不得偏抄一邊。露現形體。雙抄總攝兩邊。置於肩上)。
 
[0282c09]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四)。
 
[0282c10] 釋曰。前戒是行威儀。此戒是坐威儀。謂在俗舍坐時。應好遮身。勿為撩亂。失比丘儀。當端身正意。生他信敬。若放恣諸根。抄衣露體。令他譏謗。則為自損損他也。
 
[0282c14] 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應當學(五)。
 
[0282c15] 釋曰。緣處同前。衣纏頸者。謂總捉衣兩角。著在肩上也。不犯者。肩臂有瘡等。
 
[0282c17] 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六)。
 
[0282c18] 釋曰。謂在俗舍。當齊整著衣。現福田相。而坐也。
 
[0282c19] 不得覆頭入白衣舍。應當學(七)。
 
[0282c20] 釋曰。緣處同前。覆頭者。謂以衣。若樹葉。若碎段物。而覆蓋頭也。不犯者。或患寒。或頭上生瘡。或命難。梵行難。覆頭而走(僧祇律云。若風寒雨及病。不得全覆。當覆半。令一耳現。若見二師上座當却。不得覆頭入廁。若在屏私房覆。無罪)。
 
[0282c24] 不得覆頭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八)。
 
[0283a01] 釋曰。義如前釋。又比丘不得裹頭。是白衣法。若頭冷痛。聽以毳。若結貝。作帽。
 
[0283a03]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九)。
 
[0283a04]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跳行入俗家。居士嫌言。似如鳥雀。佛為結戒。跳行者。謂雙脚跳躍也。不犯者。若為人所打。若有賊。及惡獸。若有棘刺。或渡渠及坑塹等。
 
[0283a08]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
 
[0283a09] 釋曰。謂比丘。凡有所行步。非大人相者。皆應離之(僧祇律云。不得抱膝坐。不得交脚坐。交脚者。髀著髀上。膝著膝上。腨腸著脚脛上。脚著脚趺上。若病無罪)。
 
[0283a11] 不得白衣舍內蹲坐。應當學(十一)。
 
[0283a12] 釋曰。佛處同前。有居士請僧設食。時到。諸比丘至家就座而坐。六群蹲踞。比座以手觸之。即倒露形。佛為結戒。蹲坐者。若在地上。若在牀座上。而尻不至地。即是雙足蹈地。兩膝竝豎也。不犯者。尻邊生瘡。若有所與。若禮。若懺悔。若受教誡。所謂胡跪者。是也(尻。苦高切。音考平聲。謂脊梁盡處是。即臀也)。
 
[0283a18] 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二)。
 
[0283a19]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手叉腰行入俗家。故制。叉腰者。或以一手。兩手。而自叉腰匡肘也。不犯者。脇下生瘡。若寺內。村外。作時。道路行時。
 
[0283a22] 不得手叉腰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三)。
 
[0283a23] 釋曰。謂以手义腰匡肘。而妨比座。縱無比座。亦非儀軌也(十誦云。不掌扶頰坐)。
 
[0283b01] 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四)。
 
[0283b02] 釋曰。緣處同前。搖身者。謂左右戾身趨行也。比丘尼得墮罪。不犯者。或為人所打迴戾身避杖。或避惡獸。或逢擔棘刺人。戾身避。或渡坑渠。或時著衣。迴身看衣齊整不。
 
[0283b06] 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五)。
 
[0283b07] 釋曰。謂在白衣家內。當整肅容儀。端身而坐也。
 
[0283b08]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六)。
 
[0283b09] 釋曰。緣處同前。掉臂者。謂垂臂前却也。不犯者。或為人打。及惡獸來。舉手遮。或以手招伴。
 
[0283b11]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七)。
 
[0283b12] 釋曰謂在俗舍時。應端拱而坐也(僧祇律云。不得動手。動足。舞手。舞足坐。當安祥靖住。若有所問者。當先護戒。隨順而答)。
 
[0283b14] 好覆身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八)。
 
[0283b15] 釋曰。緣處同前。若不好覆身。則處處露現也。不犯者。被縛。或風吹衣離體。
 
[0283b17]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九)。
 
[0283b18] 釋曰。謂在俗舍坐。當好覆蓋身儀也。不應著一衣。除大小便處。不應著串頭衣。及繡衣。不應著襖(是裘屬。又袍襖也)。不應著皮衣。不應著褶。不應著草衣。樹皮衣。樹葉衣。瓔珞衣。毛衣。髮衣。馬牛尾衣。如是一切白衣及外道之法。不應作。若患寒。聽著複貯衣(僧祇律云。三衣竝聽絮。應用緻物作五衣。若物疎者。應兩重。三重作。若五衣疎者。七衣應用緻物作。若七衣疎者。大衣應用緻物。若大衣疎者。七衣應用緻物。坐時當一手褰衣。一手按坐具。然後安祥而坐)。
 
[0283c01] 不得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
 
[0283c02] 釋曰。緣處同前。左右顧視者。謂處處看也。不犯者。若仰瞻日時節。或命難梵行難。左右處處伺求方便道路欲逃去(律攝云。不高視者。舉目視前一踰伽地。是為視量。踰伽量者。長四肘也。不應傍視。亦不迴顧。端形直視徐行而進。牛馬犬等。應預觀察。不應逼近。恐有傷損。僧祇律云。諦視行時。不得如馬低頭行。當平視行。防惡象馬牛。當如擔輦人行。不得東西視瞻。若欲看時。迴身向所看處)。
 
[0283c07] 不得左右顧視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一)。
 
[0283c08] 釋曰。凡在俗舍。當端心直視。繫念在前而坐。不應看他行人往來。技兒歌舞等(根本律云。在白衣舍。他未請坐。不應輙坐。不善觀察。不應坐)。
 
[0283c11] 靜默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二)。
 
[0283c12] 釋曰。緣處同前。不靜默者。高聲大喚。若囑授。若高聲施食。不犯者。若聾。若命難。梵行難。高聲而走。
 
[0283c14] 靜默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三)。
 
[0283c15] 釋曰。謂在俗舍坐時。宜當寂靜。如聖默然。有問隨答。欲有所言。當平平語。欲有所喚。應彈指令覺。若前人不聞。應語比座傳知。
 
[0283c18] 不得戲笑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四)。
 
[0283c19] 釋曰。緣處同前。戲笑者。謂露齒而笑也。不犯者。或念法歡喜而笑。
 
[0283c21] 不得戲笑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五)。
 
[0283c22] 釋曰。謂在俗舍坐。當斂容整肅。如大人相。勿為兒戲法(僧祇云。不得白衣家內笑坐。若寺內食上二師上座前不得笑。若有可笑事。不得出爾現齒大笑。當忍之。起無常苦空無我想。思惟死想。當自齧舌。若復不止者。不得現齒大笑。當以衣遮口制之)。
 
[0284a01] 用意受食。應當學(二十六)。
 
[0284a02]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居士請僧設供。手自斟酌種種飲食。六群不用意受食。捐棄羮飯。佛與制戒。不用意受食者。捐棄羮飯食也。不犯者。或鉢小故食時棄飯。或還墮案上(五分律云。一心受食者。左手一心持鉢。右手扶緣)。
 
[0284a06] 當平鉢受食。應當學(二十七)。
 
[0284a07] 釋曰。緣處同前。六群溢鉢受食。捐棄羮飯。故制。不平鉢者。溢滿也。不犯者。或時鉢小。或還墮案上。時諸比丘受檀越請。錯亂而去。或已去。或方去。或已坐。方坐。或已食。方食。或已出。方出。佛言。欲往受請。應至僧常食處。可見處住。檀越來白時到。上座應在前。如雁行而去。若有三寶事。瞻病事。應白上座。在前去。若有命難梵行難。聽不問去。往彼食處。不應錯亂聚住。應隨次坐。上中下座。應互相看。若有不如法座。不善覆身者。應彈指令覺。若遣人語令知。不應貪恭敬故。在後往食上。令諸比丘起。若未來者。聽比座開坐處。若檀越與上座果。應問言。果淨未。若言未。應語令淨。若已淨。應問為誰送來。若言。為上座。得隨意取。若言為僧。應語令傳使徧。與羮亦如是。若有比丘不得食。聽比座為索。若無。比座應自減半與。不應得食便食。應唱言。等得。然後食。不應匡肘食。不應大咳唾。應徐徐棄唾。不應食已默然而出。上座應為檀越說大嚫。乃至為說一偈。若上座不能說。應語能說者說。若上座不語。及語而不說。皆惡作罪。大嚫時。餘比丘不應去。應上座四人相待。若為三寶事。瞻病事。應白令知。然後去。若檀越欲聞種種法。應隨機為說。讚歎布施。持戒。并佛法僧(言等得者。或云等供。勒伽論云。眾僧行食時。上座應語一切平等與。使唱僧跋。然後俱食。言僧跋者。眾僧飯皆平等。目得迦云。佛告苾芻。凡於眾首為上座者。所有供養。置在眾前。先令一人執持飲食。或先行鹽。在上座前。曲身恭敬。唱三鉢羅佉多。未唱已來。不得受食。當知此言。有大威力。輙違受食。得惡作罪。註曰。三鉢羅佉多。譯為正至。或為時至。或為善至。或是密語神呪。能除毒故。意道供具善成。食時復至。準其字義。合當如此。然佛昔與大眾受他毒食。佛教令唱。然後方食。所有毒藥。皆變成美味。以此言之。乃是秘密言辭。未必目其善至。東西兩音。臨時任道。并分之地。唱時至者。頗有故實。等供。食遍。不是正翻。食罷隨意。亦非聖說。昔云僧跋者。訛也。佛教遣唱食前。今乃後稱。食遍非真。失於本意。上座未免其[億-音+(天*天)]。訛替多時。智者詳用。言大嚫者。或云達嚫。義當施頌。有云。報施之法。名曰達嚫。導引福地。亦名達嚫。即是為其施主呪願也。義淨三藏云。世尊在日。親為呪願。但至食罷。必為說特欹挐伽他。是將施物供奉之義。特欹尼野。即是應合受供養人。是故聖制。每但食了。心須誦一兩陀那伽他。報施主恩。舊云達嚫者。訛也。頌云。飯食已訖。當願眾生。德行充盈。成十種力。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繹曰。陀那。此云施。伽他。舊云伽陀者。是也。佛言。食時。若人。非人。應與食乃至一搏。大論云。若初得食時。先獻三寶。後施四生。雜事云。佛言。凡噉食時。為施畜生。留一抄食。普施群生。勿拘一類。可於飯上。以水澆濕。餅須細擘。散之於地。隨意當食。不應遮止。涅槃經云。若有住處。不能施食者。是魔眷屬。非我弟子。寄歸傳云。既其食了。以片水漱口。咽而不棄。將少水置器。略淨右手。然後方起。欲起之時。須以右手。滿掬取食。持將出外。不簡佛僧之物。聖遣普施眾生。未食前呈。律無成教。又復將食一盤。以上先亡。及餘神鬼。應食之類。可將其食。向上座前跪。上座乃以片水灑。而呪願曰 以今所修福 普霑於鬼趣 食已免極苦 捨身生樂處 菩薩之福報 無盡若虗空 施獲如是果 增長無休息持將出外。於幽僻處。林叢之下。或在河池之內。以施先亡矣。然後施主授齒木。供淨水。盥漱如法已。僧徒辭別之時。口云。所有福業。悉皆隨喜。然後散去。此是西方一塗赴請。受供之式。廣如彼文。此不繁述)。
 
[0284b24] 平鉢受羮。應當學(二十八)。
 
[0284c01] 釋曰。緣處同前。六群受飯過多。不容受羮。故制。不犯者。鉢小墮食案上。
 
[0284c03] 羮飯等食。應當學(二十九)。
 
[0284c04]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供請僧。手自行食。下飯已。入內取羮。六群食飯已盡。居士與羮已。復入內取飯。取飯還。彼食羮已盡。居士譏嫌。佛為結戒。不等者。羮未至。飯已盡。飯未至。羮已盡。不犯者。或時正須飯。不須羮。或時正須羮。不須飯。或日時欲過。或有難緣疾疾食。
 
[0284c10] 以次食。應當學(三十)。
 
[0284c11]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請僧設食。六群不次第取食食。故制。不次第者。鉢中處處取食食。不犯者。或患飯熱。挑取冷處。若日時欲過等(十誦云。不得鉢中擇好食)。
 
[0284c14] 不得挑鉢中而食。應當學(三十一)。
 
[0284c15]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食。六羣受食。當挑鉢中而食。令現空。故制。挑者。置四邊挑中央至鉢底也。不犯者。若患飯熱。開中令冷。或日時欲過等。
 
[0284c18] 若比丘。不病。不得自為己索羮飯。應當學(三十二)。
 
[0284c19]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供僧。手自行食。六羣自為己索食。如譏餓時。故制。不犯者。若病自索。若為他。他為己索。
 
[0284c22] 不得以飯覆羮。更望得。應當學(三十三)。
 
[0284c23]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與一六羣比丘羮已。識次。更入內取羮。彼於後。即以飯覆羮。居士還問。彼便默然。佛因制戒。不犯者。或時正須飯等(律攝云。羮飯不得互掩覆者。意欲多求。長貪心故。應於飲食生厭離想。是為出家所應作事。隨得隨食。少欲為念也)。
 
[0285a03] 不得視比座鉢中。應當學(三十四)。
 
[0285a04]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食供僧。六羣中一人得食分少。見比座分多。即語居士有愛。佛為制戒。視者。謂看視誰多誰少。現於貪相。見他多得。便生瞋姤。故不聽視也。不犯者。若比座眼闇。為看得食不得食。淨不淨。受未受。
 
[0285a09] 當繫鉢想食。應當學(三十五)。
 
[0285a10] 釋曰。緣處同前。六羣受羮飯已。左右顧視。不覺比座取其羮藏之。佛為結戒。繫想鉢者。謂不左右顧視。當自繫心。念食充身。以成道故。不犯者。或比座眼闇為受取。看淨不淨等(勒伽論云。若食一一食時。當觀此食。從何處來。從倉中出倉從地出。地以和合種子得生。今復還養糞身。舉搏時。作糞想。正念在前。不以散亂心噉食。當作逆食想。從地得想。病想等。智度論云。思惟此食。工夫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辛苦如是。入口即成不淨。宿昔之間。變為[尸@失]尿。本是美味。惡不欲見。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食著。當墮三塗。如是觀食。當厭五欲)。
 
[0285a18] 不得大摶飯食。應當學(三十六)。
 
[0285a19] 釋曰。緣處同前。六羣大摶飯食。令口不受。故制。大摶者。口不容受也。不犯者。日時欲過。及有難至。疾疾食(僧祇律云。不得大團。亦不得小。如婬女兩三粒而食。當可口食。上座當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看。令年少狼狽食不飽)。
 
[0285a23] 不得大張口待飯食。應當學(三十七)。
 
[0285a24] 釋曰。大張口者。謂飯未至。先大開口以待也。不犯同上(僧祇律云。比丘食時。當如雪山象王食法。食入口已。以鼻作後口分齊。前食咽已。續內後團。若口有瘡。得預張口。無罪)。
 
[0285b03] 不得含飯語。應當學(三十八)。
 
[0285b04] 釋曰。六羣含飯語。故制。此據緣起結戒。故云含飯。準義。凡是含一切食。皆不應語話也。含飯語者。謂飯在口中。語不分明。令人難解。亦是白衣。婆羅門法。非比丘儀。故不聽作。不犯者。或曀而索水。或命難。梵行難。作聲食(僧祇云。若食上二師上座喚時。咽未盡。能使聲不異者。得應。若不能得者。咽已然後應。若前人嫌者。應答言。我口中有食。是故不即應。五分云。益食時。聽言須不須)。
 
[0285b10] 不得摶飯遙擲口中。應當學(三十九)。
 
[0285b11] 釋曰。六羣摶飯遙擲口中。居士嫌言。如似幻師。故制。遙擲者。謂先張其口。乃以飯團遙擲入口也。不犯者。或被繫縛。
 
[0285b14] 不得遺落飯食。應當學(四十)。
 
[0285b15] 釋曰。六群手把飯摶。齧半食。故制。遺落食者。謂半入口。半在手。即是食半留半也。不犯者。噉薄餅。燋飯。瓜果蔗菜等(僧祇律云。若麨團大。當手中分令可口。餅亦如是)。
 
[0285b18] 不得頰食食。應當學(四十一)。
 
[0285b19] 釋曰。六群頰食食。居士嫌言。如似獼猴。故制。頰食者。謂故[穴/((啜-口)/口)]食。令兩頰鼓起。如似獼猴也(僧祇律云。不得口中迴食食。謂含飯團。從一頰。迴至一頰。當一邊嚼。即嚼邊咽)。
 
[0285b22] 不得嚼飯作聲食。應當學(四十二)。
 
[0285b23] 釋曰。嚼者。噉嚼也。不犯者。嚼乾飯。及燋飯。瓜果等(僧祇律云。不得[口*尃][口*集]作聲食。不得全吞食。嗗嗗作聲。若咽喉病。無罪。十誦云。啜粥不得作聲。噉根莖等。勿令大作聲)。
 
[0285c02] 不得大噏飯食。應當學(四十三)。
 
[0285c03] 釋曰。噏與吸同。氣出為吹。氣入為吸。是引食入口也。噏飯者。謂張口遙噏取其飯也。不犯者。若口痛。若食羮酪漿等。
 
[0285c06] 不得舌舐食。應當學(四十四)。
 
[0285c07] 釋曰。舌舐者。謂長舒其舌。以舐取飯食。或舐掠兩唇也。不犯者。或被縛。或手有泥膩(僧祇律云。不得舐手食。若酥油。蜜。石蜜。著手者。當就鉢緣上概。聚著一處。然後取食。不得[口*數]指食。若蜜鹽著指頭得[口*數]。無罪)。
 
[0285c10] 不得振手食。應當學(四十五)。
 
[0285c11] 釋曰。振者。舉奮也。不犯者。食中有草。有蟲。或手有不淨。欲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觸。而汙手。振去之(僧祇律云。若振手時。不得向比座振。若食著手。當向己前振。若鉢中抖擻)。
 
[0285c14] 不得手把散飯食。應當學(四十六)。
 
[0285c15] 釋曰。把散飯者。謂散棄飯也。不犯如上(僧祇律云。受食時。不得令一粒落地。若淨人潟時墮地。無罪。食著口中時。勿令落地。誤落者。無罪。若噉瓜。果蔗時。皮。核。滓。不得縱橫棄地。當聚足邊。十誦云。食墮所受草葉上者。應食。若有土著。吹却土而食。或有多土著者。水洗得食)。
 
[0285c18] 不得汙手捉食器。應當學(四十七)。
 
[0285c19] 釋曰。汙手者。謂有食膩所霑。及餘垢所汙。凡為飲食。當淨洗手已。方捉飲食之器。不犯者。草上受。葉上受。洗手受(五分云。不曲指。收鉢食。不齅食食。不嫌訶食)。
 
[0285c22] 不得洗鉢水棄白衣舍內。應當學(四十八)。
 
[0285c23] 釋曰。六羣食已。洗鉢。棄洗鉢水及餘食。狼藉在地。故制。洗鉢水者。雜飯水也。不犯者。若澡槃承取水。持棄外(僧祇律云。食時當稱腹而取。不得多受。若淨人卒多與者。未噉時應減與比座。若比座不取。應與沙彌。及園民。若洗鉢時。不應一粒瀉棄地。若有者。應聚著板上。葉上。若細粒。若麨。不可得聚者。無罪。十誦云。問主人棄。不犯。五分律云。有諸白衣新作屋。欲得比丘鉢中水灑地。以為吉祥。佛聽。以鉢中無食水灑地。根本律云。若有人來乞鉢水時。應洗淨鉢。置清淨水。誦伽陀三徧。授與彼人。或洗。或飲。能除萬病。又云。不得以殘食置鉢水中。釋曰。伽陀。是佛親說頌。如餘處錄)。
 
[0286a06] 不得生草菜上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四十九)。
 
[0286a07]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羣大小便洟唾生草菜上。佛為結戒。時病比丘避生草菜疲極。故除病者不犯。又不犯者。在無草菜處大小便。流墮草菜上。或為風吹。或為鳥銜。而墮生草菜中。若比丘尼生草菜上大小便洟唾者。墮罪(僧祇律云。若夏月生草普茂。無空缺處者。當在駱駝牛馬等行處。及磚瓦石上。乾草葉上。如上次第無者。當以木枝承。令糞先墮木上。後墮地。若大小便洟唾汙手脚得拭生草。律攝云。若棘刺叢處。無犯。若大林中行。枝葉交茂。應離人行處。若涉生草田間。無空處。應持乾草葉布上。便利。若無可得者。無犯)。
 
[0286a15] 不得水中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五十)。
 
[0286a16] 釋曰。緣處同前。不犯者。或於岸上便。流墮水中。及風吹鳥銜等(僧祇律云。若雨時。水卒浮滿。當在土塊上。及瓦石竹木上。令先墮木上。後落水中。若大小便汙手脚。得水中洗。若入水浴時。不得唾中。若岸遠者。當唾手中。然後棄。善見律云。若水人所不用。或海水。不犯。水雖中用。曠遠無人用。不犯。律攝云。凡為洟唾時。勿作大聲。亦不應數為洟唾。若性多洟唾者。應向屏處)。佛言。聽作廁屋。應作眾多處。以物隔障。若老病倒地。聽在邊安欄架。應別作小便處。掘地作坑。下安甎石。持瓨著上。開瓨底漏下。坑兩邊安木。氣臭。聽作蓋覆(根本律云。應在寺後西北隅作廁。外安木履。入時應著。臭應洗拭令淨。置葉土等。勿損飛蟲。洗時箒揩。不應用手。僧祇律云。廁屋不得在東在北。應在南在西。開通風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若臨岸上。底下水流者。應安板。令先墮板上。後墮水中。應作兩孔。三孔。孔廣一肘不舒手。長一肘半。五分律云。廁滿應除去。若生蟲。應作坑安之。若未生蟲。持[麥*曲]末著廁埳中。蟲即不生。釋曰。西國門皆東向。故不聽在東)。
 
[0286b04]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應當學(五十一)。
 
[0286b05]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六羣立大小便。居士嫌言。如似牛馬猪羊等。佛因制戒。原五天竺境。小行之時。人皆蹲踞。至於蕃胡諸國。亦多符此。其惟東夏。方處不同。事非一定。立者多而蹲者寡。若非蹲鄉而蹲者。譏為不男。設非立方而立者。見之亦未為怪。據此兩途。如何行護。準如略教。自為通塞。如根本羯磨云。時佛臨欲涅槃。告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廣已開闡毗奈耶教。而未略說。汝等今時。宜聽略教。且如有事。我於先來。非許非遮。若於此事順不清淨。違清淨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若事順清淨。違不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順行。問曰。何意世尊將圓寂時。說斯略教。答曰。大師滅後。乃至聖教未沒已來。無令外道。作斯譏議。世尊既是具一切智。世間有事不開不遮。諸弟子輩。欲如何行。為遮斯難。遠察未來。利益故制。又復欲令諸弟子。於事無礙。得安樂住。是故須說。如世尊說。若事順不淨違淨。有順淨違不淨。應行不應行者。未審此言。有何義意。答曰。若有事物。佛先非許非遮。今時若作。俗生譏論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何者是耶。且如西方諸處。時人貴賤。皆噉擯榔。藤葉。白灰。香物相雜。以為美味。此若苾芻為病因緣。冀除口氣。醫人所說。食者非過。若為染口赤唇。即成不合。又如赤土染衣。亦是先來非遮非許。今時著用。同外道服。生俗譏說。此即合遮。理不應用(東夏黃衣事同於此)又如有事。亦非遮許。今時受用。人無譏議。用之無犯。即如腰絛。佛說三種。餘非許遮。此外諸帶。用繫腰時。人無見恥。此亦無過。皆是清淨。又如佛說有三種物。可用洗手。一是鹹鹵土。二是乾牛糞。三是澡豆。此是開聽。如夜合樹花。木患。皂莢之類。咸堪洗沐。既非遮許。無毒無蟲。用之非過。諸如此類。思察應行。註曰。佛唯開匙元不說箸。今時用者。是略教開。經堂上高牀跏趺坐食。此乃咸非略教所許。但行之既久。固是難言。今此不立小便者。是佛已遮。然今時行之。俗生譏議。雖非佛許。以順時方。護俗譏嫌。想亦不違聖意。然諸智者。深須思察。幸勿纔聞斯說。便取餘之定禁。妄符聖教。是即非制而制。是制而開。廢教之罪。誰當代之。略釋本文竟。其便利事。今當陳之。佛言。不應久忍大小便。去時應捉廁草。若在前去者。應在前行。至廁坊。應安衣著杙上。若架上。樹。石上。至廁外。應彈指若謦欬。令人非人知。手堅捉衣。不令觸廁兩邊。應堅安脚。當先看有蛇蟲。應驅出。不應未蹲便舉衣。應竝蹲漸舉衣。蹲已當看。勿令前却近兩邊。使大小便洟唾汙廁孔。不應高聲大鳴。廁草極長一磔手。極短四指。已用草。未用草。應別安處。便已徐起漸下衣。至洗處。應彈指令人非人知。應先看毒蟲。漸褰衣蹲。不應就水器中洗。洗時勿使有聲。洗已。應以手。若葉。若弊物。拭去身上水。應以鹵土。若灰。若泥。若牛屎。若土塹。若澡豆。洗手。洗已。應漸下衣起。見廁上有不淨。應掃除(雜事律云。持籌片。并三塊土入廁。籌用拭身。一土洗淨。一土洗小便處。一土洗左手。母經云。應用二指頭洗之。謂無名指。及小指也。義淨三藏。依說一切有部。撰出便利法云。便利之事略出其儀。下著洗浴之裙。上披僧脚崎服次取觸瓶。添水令滿。持將上廁。閉戶遮身。土須二七塊。在其廁外。於甎石上。或小版上。而安置之。其土碎之為末。列作兩行。一一別聚。更安一塊。復將三丸入於廁內。安在一邊。一將拭體。一用洗身。洗身之法。須將左手。先以水洗。後兼土淨。餘有一丸。麤且一遍洗其左手。若有籌片。持入亦佳。如其用罷。須擲廁外。必用故紙。可棄廁中。既洗淨了。以右手牽下其衣。瓶安一邊。右手撥開傍居。還將右手捉瓶而出。或以左臂抱瓶。拳其左手。可用右手。開戶而去。就彼土處。蹲坐一邊。若須坐物。隨時量處置瓶左[月*坒]之上。可以左臂向下壓之。若有三叉木。置上極要。先取近身七土。別別洗其左手。後用餘七。一一兩手俱淨。其瓶木上。必須淨洗餘有一丸。將洗瓶器。次洗臂。腨及足。并令淨潔。然後墮情而去。此瓶之水。不入口唇。重至房中。以淨瓶水。[口*敕]口再三。若其事至。觸此瓶者。還須洗手潄口。方可執餘器具。斯乃大便之儀麤說如此。小便則一二之土。可用洗手洗身。此即清淨之先。為敬基本。或人將為小事。律教乃有大呵。若不洗淨。不合坐僧牀。亦不應禮三寶。修之則奉律福生。不作乃違教招罪。斯則東夏不傳。其來尚矣設令啟示。遂起嫌心。即道大乘虗通。何淨何穢。腹內恒滿。外洗寧益。詎知輕欺教檢。誣罔聖心。受禮禮他。俱招罪過。著衣噉食。天神共嫌。若不洗淨。五天同笑。所至之處。人皆見譏。弘紹之賓。特宜傳教。既而厭俗離塵。捨家趣於非家。即須慇懃用釋父之言。何得睚[目*柴]毗尼之說。如其不信。幸可依此洗之五六日間。便知不洗之過。然而寒冬之月須作煖湯。自外之時。事便隨意。凡是僧坊。先須淨治廁處。若自無力。教化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聖。無多所費。斯其要焉。是淨方業。固非虗矣。理須大槽貯土令滿。置在廁邊。大眾必無私房可畜若卒無水瓶。許用瓷瓦等鉢。盛水將人。安在一邊。右手澆洗。亦無傷也。江淮地下瓮廁者多。不可於斯即為。洗淨宜應別作洗處。水流通出者為善。雜事律云。佛告諸苾芻。汝等當知。此是常行。恒須在意。如是洗淨。有大利益。令身清潔。諸天敬奉。是故汝等。從今已去。若苾芻。苾芻尼。學戒女。求寂男。求寂女。部波索迦。鄔波斯迦。歸依於我。以我為師者。咸應洗淨。若不如是洗淨者。不應遶塔行道。不合禮佛讀經。自不禮他。亦不受禮。不應噉食。不坐僧牀。亦不入眾。由身不淨。不如法故。能令諸天見不生喜。所持呪法。皆無効驗。若有犯者。得惡作罪。若作齋供。書經造像。不洗淨者。由輕慢故。得福寡薄。汝等皆應依我言教。無得自欺。作不淨法。懈怠放逸。為下品行。當墮惡道。時諸苾芻。聞佛教誨。皆大歡喜。如法奉行)。
 
[0287b06] 不得與反抄衣不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二)。
 
[0287b07]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與不恭敬反抄衣人說法。故制。當文易解。不須更釋。不犯者。若彼病。若為王及大臣說。雖曰王臣。宜加重法。若生傲慢。則法雨不霑。縱聞奚益。為法忘軀。上吉皆然。況靈山會上親以付囑。故特宜尊敬。說者愈當以法自重。若彼此不恭。二皆失利。若夫誘進折伏之權。則隨機量宜。事無一定。不可直爾造為。俱招慢法之咎。故十誦律中。悉皆不聽為說。向下諸戒。準此應知(十誦律云。諸佛常法。不一心眾生。不為說法)。
 
[0287b16] 不得為衣纏頸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三)。
 
[0287b17] 釋曰。衣纏頸。則儀不端。顯非恭敬。故不應為說。
 
[0287b18] 不得為覆頭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四)。
 
[0287b19] 釋曰。覆頭者。謂以衣物等蓋頭也。
 
[0287b20] 不得為裹頭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五)。
 
[0287b21] 釋曰。裹謂包裹。纏裹。與覆義不同。
 
[0287b22] 不得為叉腰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六)。
 
[0287b23] 釋曰。或兩手叉。或一手叉。俱不應為說。
 
[0287b24] 不得為著革屣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七)。
 
[0287c01] 釋曰。西國以露頂跣足為敬。此方以冠履備整為恭。然禮無一定。隨國行之。便為虔敬之儀。若其不淨難履。還須遣却餘義通塞。準如略教應思(五分律云。若多人著革屣。不能令脫。但因不著者為說。無犯)。
 
[0287c05] 不得為著木履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八)。
 
[0287c06] 釋曰。草作者名屝。皮作者名履。麻作者名屩。木作者名屐。亦有帛屐。以帛為之。西國有金銀等寶屐。準義悉皆不聽為說。若隨機權攝。如上應知(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為僧事。詣王若地主所。彼言。為我說法。不應語令脫屐。恐生疑故。若邊有淨人。應作意為淨人說。王聽無罪)。
 
[0287c11] 不得為騎乘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九)。
 
[0287c12] 釋曰。乘者。謂象馬牛車等乘也。
 
[0287c13]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為守護故。應當學(六十)。
 
[0287c14] 釋曰。佛在祇洹。六群止宿佛塔中。故制。不犯者。為守護故。或被執。及命難等。按塔字。乃梵音之訛略也。舊云塔婆。亦云浮圖。新曰窣堵波。又曰制底。別名支提。此譯為聚相。謂如來眾德俱聚於此。人天所共瞻仰。即瘞佛舍利處也。若佛說法。經行之處。於中建立浮圖。雖無舍利。亦名佛塔。今此中言佛塔者。揀非菩薩。辟支。聲聞之塔。雖非佛塔。咸當敬仰。不應為止宿等事。然其所制。各別不同。若依十二因緣經。佛塔露盤八重。菩薩七重。辟支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輪王一重。八盤已上。竝是佛塔。凡僧但蕉葉火珠而已。輪王雖一重。比丘見之不得為禮。以非聖塔故。凡僧隨次應禮。準涅槃經。佛塔高十三層。上有輪相。眾寶莊嚴。辟支十一層。羅漢四層。亦以眾寶嚴飾。輪王雖亦寶成。無復層級。以未脫三界。諸有苦故。根本部中。與此大同。或方。或圓。或八角作。悉皆隨意(雜事律云。兩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鉢。隨意高下。安置平頭。高一二尺。方二三尺。準量大小。中安輪竿。次著輪相。其輪相重敷。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寶瓶。若為如來造者應可如前具足而作。若為獨覺。勿安寶瓶若阿羅漢。輪相四重。不還至三。一來應二。預流應一。淳善異生苾芻。但可平頭。無有輪蓋。名曰平頭制底。凡諸香殿。幡竿制底。如來形影。皆誦伽陀。然後足蹈。若不爾者。得越法罪)。
 
[0288a10] 不得藏財物置佛塔中。除為堅牢。應當學(六十一)。
 
[0288a11] 釋曰。財物者。謂供養塔及形像之物。或僧祇物。不犯者。為堅牢故。為強者所執等。
 
[0288a13] 不得著革[屨-婁+走]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二)。
 
[0288a14] 釋曰。革屣者。皮履也。此據緣起制戒。準義凡足所著物。皆不聽入佛塔中。不犯者。或為所執。喚入塔中。聽為護身。護衣。護坐具故。在寺內。著一重革屣。穿壞聽以樹皮。若皮。補之。當以縷。若以筋毛皮縷。縫之。若邊國。以皮為臥具者。聽畜。及多瓦石磽确處。聽著兩重革屣。得未治皮。聽柔治。聽畜刀剗錐板石等。不應著新衣革屣上坐。亦不應皮上坐。若邊方阿槃提國聽。不聽一手捉屣及鉢。一切大皮不得畜。謂師子虎豹獺野狸野狐黑皮等。不應坐高大牀。象牙牀。及敷馬象皮錦褥。雜色臥具。氍氀。狙毛作[袖-由+宁]褥。若在白衣舍。無別牀敷。除寶牀。餘者聽坐。不應乞生皮。聽帶浮囊。及乘皮船渡水。不聽畜鞔跟革屣。旋角屣。鹿角屣。象毛安邊屣。雜色皮屣。絹布屣。帶編邊屣。青黃赤白屣。錦色屣。毳貯。劫貝貯屣。并一切草貯屣。若眼壞。聽著鞔跟鞔指革屣。為護身。護坐具故。在寺內。聽著蒲屣。聽畜壞色屣。不應畜毛屐。寶屐。一切革屐。大小便。洗足。聽著屐。在和尚等前。阿闍梨等前。應偏露右肩。脫革屣。有所取與。除在白衣舍。及在道行。若夜暮畏毒蟲聽著。得輦車。却皮聽受。若老病。聽乘輿。車輦。執事人。近事男。沙彌。應擔牽。聽以皮作汲水索。及戶繩。不應以皮作鉢囊。屣囊。鍼線囊。帽。腰帶。禪帶。若一切不淨可惡皮。及皮器。不應畜。寒雪國聽著富羅菴鞮。及韈。所住房。應掃灑。有塵。應用泥漿灑。復有塵。聽作地敷。不得以皮作。應洗足拭乾。乃上地敷。
 
[0288b15]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三)。
 
[0288b16] 釋曰。前既不聽著入。彼復執持而進。故制。革屣乃是履踐之物。不淨所污。故不聽持入塔中也。
 
[0288b18] 不得著革屣繞佛塔行。應當學(六十四)。
 
[0288b19] 釋曰。繞有二種。一路由塔邊過故繞。二為表敬故繞。此言繞者。是路由邊過。原西國致敬之儀。有於多種。或以禮拜為恭。或復旋繞為敬。禮則品列九等。旋乃分於左右。右旋名吉。左繞為凶。匝數則從一二三。乃至百千。各隨所表。且如常行三匝者。表供三尊。止三毒。淨三業。滅三惡道。得值三寶。餘可意思。此不繁論。言九等者。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惟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遠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凡其致詞受命。褰裳長跪。尊賢受拜。必有慰詞。或摩其頂。或拊其背。善言誨導。以示親厚。出家沙門。既受敬禮。惟加善願。不止跪拜。此方禮數久乖。智者宜當奉教。勿順人情。而虧聖制也(內法傳云佛言。有二種人。合受禮拜。一謂如來。二大己苾芻。斯則金口誠教。何勞輙事識下。小者見大。緩須伸敬。唱畔睇而禮之。大受小禮。自可端拱而云疴路祇。此是呪願。彼令無病義耳。如其不道。彼此招愆。隨立隨坐。不改常式。既其合受。無容反敬。斯乃五天師徒之。軌式。豈有小欲禮大。先望大起。大受小恭。恐小嫌恨。為此則怱迫怱迫。尊執[(白-日+田)/廾]而不聽稽首。辛苦辛苦。[(白-日+田)/廾]求敬而不能至地。若不如此。元乖禮數。嗚呼。虧聖教。取人情。敬受乖儀。誠可深察。延波既久。誰當偃諸。凡禮拜者。意在敬上自[(白-日+田)/廾]之儀也。欲致敬時。及有請白。先整法衣。搭在肩上。擪衣左腋。令使著身。即將左手向下。掩攝衣之左畔。右手隨所掩之衣裙。既至下邊。卷衣向膝。兩膝俱掩。勿令身現。背後衣緣。急使近身。掩攝衣裳。莫遣垂地。足跟雙豎。脊須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頭。然其膝下迴無衣物。復還合掌。復還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尋常一禮。便罷。中間更無起義。西國見為三拜。人皆怪之。若恐額上有塵。先須摩手令淨。然後拭之。次當拂去兩膝頭土。整頓衣裳。在一邊坐。或可暫時竚立。尊者即宜賜坐。必有訶責。立亦無傷。斯乃佛在世時。迄乎末代。師資相傳。於今不絕。畔睇者。禮敬也舊曰和南者。訛也)。
 
[0288c20] 不得著富羅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五)。
 
[0288c21] 釋曰。富羅。此譯為短靿靴(五分云。不應深作[革*雍]。聽至踝上。不得[革*雍]如靴。應開前。寄歸傳云。準如佛教。若對形像。及近尊師。除病則徒跣是儀。無容輙著鞋履。偏露右肩。衣掩左膞。首無巾帊。自是怛途。餘處迸行。在開非過。若是寒國。聽著短靴。諸餘履屣。隨處應用既而殊方異域。寒燠不同。準如聖教。多有違處。理可隆冬之月。權著養身。春夏之時。須依律制。履屣不旋佛塔。教已先明。富羅勿邋香毫。頒之自久。然有故違之類。即是強慢金言)。
 
[0289a02] 不得捉富羅人佛塔中。應當學(六十六)。
 
[0289a03] 釋曰。前制著。此禁持。餘義應知。
 
[0289a04]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汙地。應當學(六十七)。
 
[0289a05] 釋曰。佛在祇洹。六群在塔下坐食已。留殘食及草汙地而去。佛為結戒。時諸比丘作塔已。施食。作房已。施食。眾集坐處窄狹。不敢塔下坐食。佛言。聽坐食。不應留草及食汙地。時有病比丘。不敢留殘食草汙地。佛言。聽聚著脚邊。出時持棄之。
 
[0289a10] 不得擔死屍從塔下過。應當學(六十八)。
 
[0289a11] 釋曰。六羣擔屍塔下過。護塔神瞋故制。不犯者。或須此道行。或為強力所將也。
 
[0289a13] 不得塔下埋死屍。應當學(六十九)。
 
[0289a14] 釋曰。埋者。葬也。凡比丘身亡。當依佛教。為四種葬法。謂焚燒。水殯。地埋。棄林。如此四法。必依處所。不可輙爾便為。還違聖教(雜事律云。苾芻身死。應可焚燒。鄔波離白佛言。如佛所說。於此身中有八萬戶蟲。如何得燒。佛言。此諸蟲類。人生隨生。人死隨死。身有瘡者。應觀無蟲。方可燒殯。無柴可得。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地多蟲蟻。可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脇而臥。以草稕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并說伽陀。為其呪願。事了歸寺。應可洗身。若觸屍者。連衣俱洗。其不觸者。但洗手足。還至寺中。應禮制底。尼陀那云。苾芻身亡。所有衣鉢。不應棄擲。眾可共分。不可露屍而送。應以裙帔蓋身。勿用好衣。及破碎衣蓋。應以非好非惡。處中衣蓋)。
 
[0289a22] 不得在塔下燒死屍。應當學(七十)。
 
[0289a23] 釋曰。經云闍維。亦云茶毗。此譯為焚燒。義如前釋(寄歸傳云。死喪之際。僧尼漫設禮儀。或復與俗同哀。將為孝子。或房設靈几。用作供尊。或披黲布而乖恒。或留長髮而異則。或拄哭杖。或寢苦廬。斯等咸非教儀。不行無過理應為其亡者淨飾一房或可隨時權施蓋幔。讀經念佛。具施香華。冀使亡魂托生善處。方成孝子。始是報恩。豈可泣血三年將為賽德。不飡七日。始符酬恩者乎。斯乃重結塵勞。更嬰枷鎖。從闇入闍。不悟緣起之三節。從死趣死。詎證圓乘之十地歟。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與向燒處。尋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座。或聚土作臺。或置[車/瓦]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寺外池內。連衣並浴。其無池處。就井洗身。皆用故衣。不損新服。別著乾者。然後歸房。地以牛糞淨塗。餘事並皆如故。衣服之儀。曾無片別。或有收其設利羅。為亡人作塔。名為俱儸。形如小塔。上無輪蓋。豈容棄釋父之聖教。逐周公之俗禮。號咷數月。布服三年者哉。繹曰。設利羅。此言身骨。無常經。出北藏孝字函。南藏當字函)。
 
[0289b10] 不得向塔燒死屍。應當學(七十一)。
 
[0289b11] 釋曰。謂不得正對佛塔前。而焚屍也。
 
[0289b12] 不得佛塔四邊燒死屍。使臭氣來入。應當學(七十二)。
 
[0289b13] 釋曰。先禁正向。此制四面。宜當遠離塔所。在隈僻處。而焚燒也。
 
[0289b15] 不得持死人衣及牀。從塔下過。除浣染香熏。應當學(七十二)。
 
[0289b17] 釋曰。六羣持死人衣及牀。從塔下過。護塔神瞋。故制。時著糞掃衣比丘。不敢持死人衣塔下過。佛言。若淨洗染。以香熏之。聽。有十種糞掃衣聽取。一牛嚼衣。二鼠嚙衣。三火燒衣。四月水衣。五產婦衣。六神廟中衣。七若鳥銜飛吹雜處者冢間衣。八求願衣。九受王職衣(王受職時所棄故衣)。十往還衣(俗亡。贈衣送葬。還歸將此衣施僧。上十種衣。皆是他所棄物。取以資身行道。離我我所相。根本部云。賊奪商旅所遺棄物不應收取。若商人隨聽者應取。有主屍林。及神廟衣。亦復如是。勒伽論云。不得畜不淨所污糞掃衣。若得糞掃衣。當洗浣治令淨。好縫。好染已。受持。母經云。若得糞掃衣。應水中久漬。用純灰浣淨。以奚黑伽香塗上。然後得著入塔)。
 
[0289c03]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應當學(七十四)。
 
[0289c04] 釋曰。凡大小便。應遠塔所。在於常處。不得處處漫為便利(優鉢祇王經云。伽藍法界地。漫大小行者。五百世身墮拔波地獄。後經二十小劫。常遣肘手抱此大小便處。臭穢之地。乃至黃泉)。
 
[0289c07]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應當學(七十五)。
 
[0289c08] 釋曰。前制不聽塔下。此中雖遠塔處。而不應在前對向。塔彰佛德。乃如來之遺體。宜深加敬重。
 
[0289c10] 不得繞佛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應當學(七十六)。
 
[0289c11] 釋曰。繞者。謂是四方及四維也。餘義如前可知。
 
[0289c12]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處。應當學(七十七)。
 
[0289c13] 釋曰。準如佛像。則經法可知矣。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道由中過。或為強力所持呼去。
 
[0289c15] 不得在佛塔下嚼楊枝。應當學(七十八)。
 
[0289c16] 不得向佛塔嚼楊枝。應當學(七十九)。
 
[0289c17] 不得佛塔四邊嚼楊枝。應當學(八十)。
 
[0289c18] 釋曰。此中次第。如前應知。凡嚼楊枝。須向屏處。不但塔像。若二師上座前。亦不得向嚼。
 
[0289c20] 不得在佛塔下洟唾。應當學(八十一)。
 
[0289c21] 不得向佛塔洟唾。應當學(八十二)。
 
[0289c22] 不得塔四邊洟唾。應當學(八十三)。
 
[0289c23] 釋曰。凡為洟唾。當向屏處。由須彈指謦欬而棄。若老病者。聽安唾器(雜事云。寺中四角柱下。各安唾盆)。洟。他計切。音剃。鼻液也。唾。吐臥切。音拖去聲。口液也。所謂從鼻出者曰洟。從口出者曰唾。從目出者曰涕(涕。他禮切。音體。今以眼淚涕之涕。為鼻液洟之洟。訛也)。
 
[0290a04] 不得向塔舒脚坐。應當學(八十四)。
 
[0290a05] 釋曰。不犯者。或有如是病。若中間有隔。若強力所持。若寺內塔滿。聽在中間舒脚坐。
 
[0290a07] 不得安塔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應當學(八十五)。
 
[0290a08] 釋曰。上房有二種。一者處所高顯為上。二者妙好嚴麗為上。下房亦有二種。一者處所低下名下。二者麤弊名下。彼復共佛塔同屋宿。佛言不應爾。若為守護堅牢故。聽安杙上。若頭邊而眠。不應腋下挾塔行。應置象馬車乘輦轝上。若肩上擔。若頭上戴。應偏袒脫屣。洗大小便淨持。不應持往大小便處。不犯者。或命難。梵行難(僧祇律云。起寺時。先規度好地作塔處。應在東。應在北。僧地。佛地。不得相侵。不得使僧地流水入佛地。佛地水得流入僧地。塔應在高顯處作。不得在塔院中浣染。曬衣著革屣。覆頭。覆肩洟唾地。不得塔池中浣衣。洗浴。浣手面。洗鉢。下頭流出處。得隨意用)。
 
[0290a17] 人坐己立。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六)。
 
[0290a18] 釋曰。佛為結戒已。彼疑。不敢為病人說法。故除病者不犯。下皆準此(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為僧事。詣王。若地主所。彼言。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丘無罪)。
 
[0290a21] 人臥己坐。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七)。
 
[0290a22] 釋曰。按上戒。及下諸戒。說者。聽者。二皆失儀。此戒己雖在座。而聽者無恭。故不得為說。
 
[0290a24]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八)。
 
[0290b01] 釋曰。座者。正座。非座者。不正座。乃至木枯。土埵。地下也。
 
[0290b03]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九)。
 
[0290b04] 釋曰。高有二種。一者體量高大。二者貴價妙好。下有二種。一者體卑。二者麤弊。二俱名下也。
 
[0290b06] 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
 
[0290b07] 釋曰。言病者。若身病。或眼病。前人捉杖牽之。為說者。不犯。
 
[0290b09] 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一)。
 
[0290b11] 釋曰。此中高下。有其二種。一者本自高下。二者壘石成基。如佛聽作經行堂。以經行有五事好堪遠行。能思惟。少病。消飲食。得定久住。
 
[0290b14]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二)。
 
[0290b15] 釋曰。道者。正路。非道者。不正路也。
 
[0290b16] 不得携手在道行。應當學(九十三)。
 
[0290b17] 釋曰。携手者。連手也。謂比丘不應連手。在路並行。不犯者。患眼闇。須扶接。
 
[0290b19] 不得上樹過人。除時因緣。應當學(九十四)。
 
[0290b20]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一比丘在大樹上受夏安居。於樹上大小便下。樹神瞋恚。佛因制不得樹上安居。不得繞樹大小便。若先有大小便處。大小便無犯。後有比丘在道行。值惡獸。恐怖。上樹齊人。不敢過上。即為惡獸所害。故除時因緣也。不犯者。若命難。梵行難。若欲取樹上乾薪。應作鈎。鈎取。或以梯取。或以繩羂取。若樹通身乾。聽上。
 
[0290c03] 不得絡囊盛鉢貫杖頭。著肩上而行。應當學(九十五)。
 
[0290c04] 釋曰。佛處同前。跋難陀。絡囊盛鉢。貫著杖頭。肩上擔行。居士見嫌。故制。不犯者。或為強力所逼。及命難等。時有比丘羸老。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佛聽僧與彼老比丘杖絡囊白二羯磨。彼應至僧中具儀。作如是乞。
 
[0290c08]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老病。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今從僧乞畜杖絡囊。願僧聽我某甲比丘畜杖絡囊。慈愍故(三說已。僧應如是與)。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羸老。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今從僧乞杖絡囊。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比丘杖絡囊。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羸老。不能無杖絡囊而行。今從僧乞杖絡囊。僧今與某甲比丘杖絡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杖絡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杖絡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謂杖絡俱須。故合作羯磨。若單須杖。或單須絡。準文應作)。時六羣畜空中杖。居士譏嫌。佛言不應爾。諸未離欲比丘在道行。見蛇蠍蜈蚣等。皆怖。佛言。作鍚杖搖。若筒盛破石搖。若搖破竹作聲(按根本雜事中。因苾芻乞食誤入家內。而彼門多迷其出處。遂遭橫難。佛教將餅麨門前為記。然後方入。而彼入時默然。見他私事。佛令作聲。彼即呵呵作聲。喧閙而入。俗復譏恥。佛制不聽。遂拳打門作聲而入。家人怪問。默然無對。佛聽作錫杖。苾芻不解。佛言。杖頭安環。圓如盞口。安小環子。搖動作聲。而為警覺。狗便出吠。用錫杖打。佛言。不應以杖打狗。應舉怖之。時有惡狗。怖時瞋劇。佛言。應取一抄飯擲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搖錫時。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無出問。佛言。可二三度搖。無人問時。即須行去。因此多緣。故制錫杖。寄歸傳云。錫杖者。梵語喫棄羅。即是鳴聲之義。古人譯為錫杖者。意取錫作聲鳴杖錫任情稱就。目驗西方。所持錫杖。頭上惟有一股鐵棬。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長可四五指。其竿用木。麤細隨時。高與眉齊。下安鐵纂可二寸許。其環或圓。或匾。屈合中間。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銅鐵任情。元斯制意。為乞食時。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勞心。而復通身總鐵。頭上安四股。重滯將持。非常冷澀。非本制意也。又西方僧徒出外。并乞食之時。所有瓶鉢。隨身衣物。各置一肩。通覆袈裟。擎傘而去。此等並是佛教出家之儀。有暇手執觸瓶。并革屣袋。錫杖斜挾。進止安詳。鳥喻月經。雅當其況。至如王城覺樹。鷲嶺鹿園。娑羅鶴變之所。蕭條鵲封之處。禮制底時。四方俱凑。日觀千數。咸同此式。釋曰。錫杖者。由其振時。作錫錫聲。故譯為錫杖。十誦律。名為聲杖。是即以聲目名。體任銅鐵。不局錫為。若據錫杖經。名為智杖。德杖。以彰顯聖智。行功德本。聖人之表幟。賢土之明記。趣道之正幢。建念義之志。三世諸佛。皆執持之。如是重重表釋。妙喻雖然。元非本號。況此經原非正翻。無譯者名。僧祐法師。附東晉時錄。文句雜沓。詞非佛語。故上古判之為偽。以義違三藏教文。制式逈異諸部。智者宜取通途。勿順久非為是。如義淨三藏。目擊西天杖式。錄以寄歸。誠可取法也)。
 
[0291a14] 人持杖。不恭敬。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六)。
 
[0291a15] 釋曰。不犯者。若病。若王。及大臣(僧祇律云。若比丘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為說無罪)。
 
[0291a17] 人持劍。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七)。
 
[0291a18] 釋曰。劍者。撿也。所以防檢非常也。若病人。以此防身。為說無犯。
 
[0291a20] 人持鉾。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八)。
 
[0291a21] 釋曰。鉾。古文作矛。今作矛。三形同莫侯切。音謀。乃兵器。如鋋。而作三廉也。
 
[0291a23] 人持刀。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九)。
 
[0291a24] 釋曰。刀者。有種種形。亦防衛之器也。
 
[0291b01] 人持蓋。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一百)。
 
[0291b02] 釋曰。蓋者。傘蓋。能遮雨日者。是也(僧祇律云。若法師。律師。風雨寒雪大熱時捉葢。為說法無罪)。時跋難陀持好大圓蓋在道行。居士嫌言。如王大臣。佛言。不應持。亦不應畜。諸比丘天雨時。往大小食上。若夜集時。布薩時。雨漬衣壞。佛聽為護衣故。在寺內持。以樹皮。若葉。若竹。作蓋。不應持王大圓扇。若得已成者。聽受與塔。患熱聽以樹葉。若枝。若草。若衣。作扇。不應畜織毛[肖*毛]扇。以多傷細蟲故。若患蟲草塵露墮身上。聽以草。若樹皮葉。若縷線。若裁碎繒帛。作拂。若得尾拂。聽畜。聽畜承髮器。以衣。若樹皮。若織竹作。鼻毛長。聽作鑷拔。不應長爪。極長如一麥應剪。不應以綵色染爪。不應以剪。剪鬚髮。彼剃髮。不剃鬚。或剃鬚。不剃髮。佛言。應鬚髮盡剃。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不應梳鬚髮。及以油塗治。不應撚髭令翹。不應畵眼臉。眼痛聽著藥。不應以鏡。若水照面。若面患瘡著藥。聽獨在一房照。不應去身毛。不應著耳璫。耳環。頸瓔。臂脚玔。指環。指印。不應作鉛錫革腰帶。及散線帶。大色帶。錦帶。不應用五色線絡腋。繫腰臂。阿蘭若處。聽作火術。鑽火子。不應畜寶澡罐。澡盤。不應共他貨物。不應出息物。及從地舉息物。不應乘象馬車輦輿而戲。不應捉持刀劒。復有不應作法。如大律廣明(雜事云。若為觀瘡。或窺昔時老少形狀者。覽鏡無咎。寄歸傳云。其傘可用竹纖之。薄如竹篥。一重便得。大小隨情。寬二三尺。頂中複作。擬施其柄。其柄長短量如蓋闊。或可薄拂以漆。或可織葦為之。或如藤帽之流。夾紙亦成牢矣。神州雖不先行。為之亦是其要。驟雨則不霑衣服。赫熱則實可招涼。既依律而益身。擎之固。亦無損)。
 
[0291c03] ○後結問
 
[0291c04] 諸大德。我已說眾學戒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91c06] 釋曰。上已一一別釋其相。今當總明懺法。若比丘心無慚恥。不依佛教。而故作者。應先請一懺主。所有根本。從生之罪。名須兩識種相多少。並悉詳審至誠懇惻。要期永斷。具修威儀。對懺主作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不齊整著僧伽梨(餘有隨稱)。犯(爾許)突吉羅罪。以故作故。復犯(爾許)非威儀突吉羅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更不敢作。願大德憶我(一說報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答言)爾。(若誤作者。亦具修威儀。心生慚愧。口作是言)我某甲比丘。誤不齊整著僧伽梨。(餘有隨稱)犯突吉羅罪。我今自責心悔過(一說)。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一
 
音釋
 
[跳-兆+專]
 
[0291c19] 音傳。脚肚。
 

 
[0291c20] 音畜。齊也。
 

 
[0291c21] 誇字上聲。兩股間也。
 
脇肋
 
[0291c22] 上險字入聲。身左右腋下。下音勒。脇骨也。
 

 
[0291c23] 音豚。
 
[穴/((啜-口)/口)]
 
[0291c24] 音札。口滿食也。
 
[口*尃][口*集]
 
[0292a01] 上音博。下音集。
 

 
[0292a02] 音究。飲聲。
 

 
[0292a03] 與歠同。
 

 
[0292a04] 音戲。拭也。
 

 
[0292a05] 音費。
 

 
[0292a06] 音覺。
 
磽确
 
[0292a07] 上音敲。下音學。石地也。
 

 
[0292a08] 音產。
 

 
[0292a09] 音灘入聲。形如小狗。水居。食魚。
 
氍氀
 
[0292a10] 上音渠。下音閭。皆毛席也。
 

 
[0292a11] 音丹上聲。獸似狼。赤眉鼠目。
 

 
[0292a12] 音慘。淺青黑色。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72b06] ○不捨惡見戒第六十八
 
[0272b07] 若比丘。作如是說。我知佛所說法。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語。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無數方便說犯婬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比丘時。堅持不捨。彼比丘乃至三諫捨此事故。若再三諫捨者善。不捨者。波逸提。
 
[0272b12] 釋曰。佛處同前。時阿梨吒比丘。有如是惡見生。諸比丘諫而不捨。往白世尊。佛聽僧為作訶諫白四羯磨。捨此事故。乃為結戒。作是說者。謂謬引世尊之言。以證己見。亦由其見彼在家之人。雖有妻室。而能證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故生如是惡見。我知者。謂自能察知也。佛所說法者。佛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是彰表義。法。有二種。一是佛親說。二是弟子說。雖弟子所說。由承佛教故。亦名之為法。行婬欲者。是鄙惡事也。非障道法者。謂習行其事。不能障礙諸聖道果也。彼比丘諫此比丘言者。謂作如下別諫之詞。大德者。是稱喚彼詞。莫作是語者。謂不可作是惡見之言也。莫謗世尊者。謂佛所說法。離欲寂淨。若言欲非障道。即違反佛說。是誹謗世尊。謗者。謂出非理之言也。不善者。謂當來定招惡果報也。世尊不作是語者。謂佛不說婬非障道法也。無數方便等者。謂佛以種種言詞說欲不淨。是有漏法。是障礙法也。彼比丘諫此比丘時堅持不捨者。謂作如上別諫惡見不捨。應語言。汝今可捨此事。莫為僧所訶。更犯罪。若受語者善。不隨語者。乃作白羯磨三諫。是中犯者。唱三羯磨竟。墮罪。作白已二羯磨竟捨者。三惡作。一羯磨竟捨者。二惡作。白已捨者。一惡作。若白未竟捨。若未白前作是非法言。若遮彼莫捨者。一切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作非法等羯磨。不得墮罪。但犯惡作(律攝云。應於大眾中說誨其墮罪)。
 
[0272c13] ○黨惡見不捨人戒第六十九
 
[0272c14] 若比丘。知如是語人。未作法。如是邪見而不捨。供給所須共同羯磨止宿言語者。波逸提。
 
[0272c16] 釋曰。時阿梨吒。眾僧訶諫。而故不捨。佛令僧與作惡見不捨舉。白四羯磨。時六群供給所須共同法事止宿言語。諸比丘白佛結戒。如是語人者。謂說行婬欲非障道法之比丘也。未作法者。謂其被舉。由固執惡見。無改悔心。眾僧未為作解羯磨法也。如是邪見者。謂說非障道法之惡見也。不捨者。謂眾僧訶諫。由堅執惡見也。供給所須者。此有二種。一是法。謂教修習增上戒心慧學問誦經也。二是財。謂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共同羯磨者。謂同說戒。作諸法事也。止宿者。謂同屋而宿也。屋有四種。或有四壁。一切覆。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盡覆。不盡障。言語者。謂教授。及與評論善惡等事也。是中犯者。若比丘先入屋。後惡見人來。或彼先入。比丘後來。或二人俱入宿。隨脇著地。一切墮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若尼隨順被舉比丘。三諫不捨。波羅夷。不犯者。不知有是語人在中宿。若屋不盡覆障。若露地。若病倒。及諸難緣(準律文。供給。羯磨。止宿。言語。四事隨作。一一皆得墮罪。十誦律云。若教他法。若從受法。若與他財。若取他財。若共宿。一切墮罪。通夜坐不臥。惡作。根本律云。若彼身病。看侍無犯。或共同居。令捨惡見。此亦無犯)。
 
[0273a12] 畜養被擯沙彌戒第七十
 
[0273a13] 若比丘。知沙彌作如是言。我從佛聞法。若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沙彌如是言。汝莫誹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沙彌。世尊無數方便說婬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沙彌時。堅持不捨。彼比丘應乃再三訶諫。令捨此事故。乃至三諫。而捨者善。不捨者。彼比丘應語此沙彌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隨逐餘比丘。如諸沙彌得與餘比丘二三宿。汝今無是事。汝出去。滅去。不應住此。若比丘。知如是眾中被擯沙彌。而誘將畜養。共止宿者。波逸提。
 
[0273a23]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有二沙彌。生如是惡見。佛令僧置此沙彌於眾僧前。眼見耳不聞處立。為作訶諫白四羯磨。而彼故不捨。乃令僧如前置立。作滅擯羯磨。時六群。知僧滅擯。而誘將畜養共宿。諸比丘白佛結戒。此中文句。從初句至婬欲是障道法。是作訶諫詞。若堅持不捨。乃羯磨三諫。三諫不捨。乃作滅擯。汝自今已去。乃至不應住此。是作滅[按-女+(眉-目+貝)]羯磨文。下皆結戒文也。所言滅擯者。謂滅除擯棄不得與比丘共住也。眾中者。僧中也。被擯者。謂已被僧白四羯磨滅擯也。沙彌者。謂受十戒。而生惡見人也。誘將者。謂以財法勸動。引誘呼將去也。若自誘。若教人誘。並得罪。畜養者。若自畜。若與人畜。畜謂攝受。與作依止。養謂給彼衣食。及教學經法也。共止宿者。謂同屋而宿也。餘義。及有犯無犯。俱如前釋(僧祇律云。若沙彌為二師所嫌。比丘不得誘呼共住。我當與汝衣鉢醫藥。當教汝經。若知是沙彌因此還俗。得軟語誘取。誘取已。應語言。和尚阿闍梨恩重難報。汝當還彼目下住。根本律云。若是親族。或時帶病。或復令彼冀捨惡見。雖權攝受。並皆無犯。律攝云。凡不見罪等。被捨置人。共為受用。皆得惡作。沙彌者。下至七歲。能為僧伽守護穀麥。以驅烏鳥。合與出家。應受三歸。并十學處。若八歲不能。由七應與。六歲能者。非七不應度。僧祇律云。太小者。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太老者。若過七十能有所作。若減七十不堪造事。臥起須人。皆不聽出家。若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聽與出家。又沙彌有三品。一從七歲至十三歲。名驅烏沙彌。二從十四至十九。名應法沙彌。三從二十至七十。名名字沙彌。是三品皆名沙彌也。釋曰。既其出家年幼。未堪別務。乃令於僧食厨。及坐禪等處。驅遣烏鳥。以代片勞。兼生福善也)。
 
[0273b22] ○逆諫難問戒第七十一
 
[0273b23] 若比丘。餘比丘如法諫時。如是語。我今不學此戒。當難問餘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為知為學故。應難問。
 
[0273c02] 釋曰。佛在美音園中。時餘比丘如法諫闡陀。闡陀便言。我今不學此戒。當難問餘智慧持律比丘。諸比丘白佛結戒。餘比丘者。謂此法中人。如法者。謂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也。諫時者。謂正以誠言教諫之時也。如是語者。謂作抗逆之言也。我今不學此戒者。謂不修習波羅提木叉。非實不修習。乃欲以此語而拒彼諫言耳。難問者。謂以巧言。詰問於他也。智慧者。智即是慧。若分別說。智知也。慧見也。又決定審理名智。造心分別名慧也。持律者。謂持毗尼藏也。為知者。謂欲了達輕重開遮持犯也。為學者。謂欲廣博文義也。應難問者。謂欲知欲學。難問而無犯也。是中犯者。彼如法諫時。作抗逆語。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彼諫者實癡。乃至錯說等。
 
[0273c16] ○輕訶說戒戒第七十二
 
[0273c17] 若比丘。說戒時。作是語。大德何用說是雜碎戒為。說是戒時。令人惱愧懷疑。輕訶戒故。波逸提。
 
[0273c19]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眾多比丘集在一處。誦正法毗尼。六群恐彼誦習通利。數舉其罪。乃往語言。長老。何用此雜碎戒為。若必欲誦者。當誦四事。及十三事。餘者不應誦。使人懷疑憂惱。諸比丘白佛結戒。說戒時者。戒謂從四棄終至七滅諍法。時謂宣說時也。作是語者。謂出輕訶之言。大德者。是稱呼彼。以述己情也。何用者。正是輕訶之相。由數犯罪。聞說戒時。情生不安。遂即輕訶也。雜碎戒者。謂下三篇。令人者。是假他以顯自身也。惱愧懷疑者。謂自犯過。聞他說戒。情不生喜。由不喜故。煩悶交胸。名之為惱。追悔所犯。名故曰愧。不能自決所犯。是為懷疑。輕訶戒者。謂出毀呰之言也。是中犯者。若輕訶戒。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若毀呰阿毗曇。及餘契經。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語令先誦阿毗曇契經。然後誦律。若有病。語令瘥乃誦。語令勤求果證。而後誦(五分律云。若欲令人遠離毗尼。不讀。不誦。而毀呰者。墮罪。若欲令波羅提木叉不得久住。而毀呰者。偷蘭遮。毀呰經。亦如是。若毀呰餘四眾戒。及在家二眾戒。皆惡作。尼毀呰二部戒。墮罪。毀餘五眾戒惡作。若恐新受戒人生疑廢退心。教未可誦戒。不犯。毗尼毘婆沙論云。凡經中有隨律經。說時。訶者墮罪。說餘經時。訶者惡作。何以訶隨律經等。罪重。餘經罪輕耶。以戒是佛法之平地。萬善由之而生。又一切佛弟子皆依而住。若無戒者。則無依止。又是入佛法之初門。若無戒者。則無由入泥洹城也。又是佛法之瓔珞。莊嚴佛法。是故罪重。五百問。目連白佛言。如來滅度後。誰受持如是毘尼。佛言。思學毘尼者。當知是人能修行如是毘尼。吾滅度後。若有比丘比丘尼。誹謗如是毘尼者。當知是人。是魔朋侶非吾弟子。如是人輩。世世學道不成。不出三界。善見律云。若學毘尼者。有五德。一者身自護戒。二者能斷他疑。三者入眾無畏。四者能伏怨家。五者令正法久住。下至五比丘解律在世。能令正法久住。若中天竺佛法滅。若邊地有五人受戒。滿十人。往中天竺。得與人具足戒。是名令正法久住。又持律有六德。一者守領波羅提木叉。二者知布薩三者知自恣。四者知授人具足戒法。五者受人依止。六者得畜沙彌。若不解律。但知經論。不得度沙彌。受人依止。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歲)。
 
[0274a22] ○詐言始知戒第七十三
 
[0274a23] 若比丘。說戒時。作如是語。我今始知此法。戒經所載。半月半月說戒經來。餘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說戒中坐。何況多。彼比丘無知無解。若犯罪。應如法治。更重增無知罪。語言長老。汝無利。不善得。汝說戒時。不用心念。不一心攝耳聽法。彼無知故。波逸提。
 
[0274b04]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中有一人犯罪。當說戒時。自知罪障。恐清淨比丘發舉。先往語言。我今始知此法。乃至云戒經來。諸比丘察知其故。白佛結戒。說戒者。謂從四棄乃至七滅諍法。次第詮其要義也。作如是語者。是詐作始知之言。我今始知此法者。謂屢同聽戒。今乃詐言創知。法是四棄至七滅諍。戒經所載者。謂別解脫經所由典也。半月半月說戒經來者。謂是黑白月作布薩說戒經之所從出。非餘經所載也。若二若三說戒中坐何況多者。謂已曾再三同作布薩聞說戒經。況復過二三耶。無知無解者。不識罪相。名曰無知。不別罪義。名曰無解。若犯罪應如法治等者。謂不以不知故得免罪。當如其所犯與罪治之。復更增與無知墮罪。長老等者。是勸誡之言。不用心念。是不善作意思惟也。不一心攝耳聽法。謂由不善作意故。不一其心。以不一其心故。耳緣他境。由緣他境故。不能聽法也。彼無知故者。由彼無知。故得其罪也。是中犯者。若自說戒時。若他說戒時。作如是語者。墮罪。若不與彼罪者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實未曾聞說戒今始聞。若未聞廣說今始聞。乃至戲笑錯說等(律攝云。若由煩惱。或由忘念。若睡眠。若亂意。隨一一戒不聽聞者。皆得墮罪。若聞苾芻尼不共戒。作如是語。得惡作罪。若共戒便得本罪。若老耄無所識知。依實說者。無犯。長淨之時。應令純熟善誦戒經者。為眾誦之。先鳴犍椎時。諸苾芻應自憶罪。如法說悔。然後赴集。僧祇律云。僧中應使誦利者說。餘人專心聽。不得坐禪。及作餘業。若於四事乃至七滅諍法。中間隨不聽。隨得越毗尼罪。一切不聽。波逸提。此罪不得趣向人悔過。當眾中持戒有威德人所敬難者。於前悔過。前人應訶言。長老汝失善利。半月說波羅提木叉時。汝不尊重。不一心念。不攝耳聽法。訶已。波逸提悔過)。
 
[0274c06] ○違反羯磨戒第七十四
 
[0274c07] 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後。如是言。諸比丘隨親厚以眾僧物與者。波逸提。
 
[0274c09]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尊者沓婆摩羅子知僧事。檀越設會布施。不暇往赴衣服破壞無替。異時。眾僧得一衣。共白二羯磨與之。時六群亦同羯磨後作悔言謗僧。佛為結戒。共同羯磨者。謂情共相許同所作事也。如是言者。謂同僧羯磨之後。而自違情作如下悔言也。諸比丘者。同作羯磨人也。親厚者。謂和尚。闍梨。同和尚闍梨。及餘親友。坐起言語相得者。是也。僧物如前釋。物者。謂比丘六物。下至飲水器。與者。謂以僧物迴施別人也。是中犯者。若先共僧羯磨竟。後作悔言。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其事實爾(薩婆多論云。凡眾僧中若執勞苦人。若大德。其貧匱者。若僧和合與。盡得與之。但言不應與。盡犯)。
 
[0274c21] ○不與欲戒第七十五
 
[0274c22] 若比丘。眾僧斷事未竟。不與欲而起去。波逸提。
 
[0274c23] 釋曰。佛在舍衛國。諸比丘集在一處。論法毗尼。六群疑僧。為其作羯磨。即從座起去。眾僧止而不住。佛為結戒。僧者。謂同一說戒一羯磨也。斷者。謂評論也。事者。謂十八破僧事。法非法。乃至說不說。及餘諸羯磨法事也。不與欲者。謂自有事至。不囑授僧。若語餘比丘知。而默然起去也。起去者。謂從座而起出於眾外也。是中犯者。若起去出戶外。墮罪。一足在戶外。及方便欲去而不去。若期欲去而不去。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營塔事。僧事。瞻病事。與欲而去。若口噤不能與欲。若作非法。非律羯磨。或欲為塔。僧二師。親友。作損減無利事。不與欲去。無犯(僧祇律云。若欲大小便須臾還。不廢僧事。無罪)。
 
[0275a11] ○與欲後悔戒第七十六
 
[0275a12] 若比丘。與欲已。後悔者。波逸提。
 
[0275a13] 釋曰。佛處同前。時六群中有犯事者。恐僧彈舉。於一切時。六人相隨不離。使僧不得與作羯磨。後時六群作衣。僧知得便。即遣人喚之。報言。我等作衣不得往。僧言。若不得來。可令一二比丘持欲來。彼即令一比丘受欲來。僧即與此比丘作羯磨。此比丘還語知六群。六群便悔言。彼作羯磨者。非為羯磨。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與欲。不以此事。諸比丘白佛結戒。與欲已者。謂僧有如法事。先心樂欲許可已。後悔者。謂與欲後。心生悔恨也。此戒與前違反羯磨戒大同。中有少別者。前以先知其事。共許羯磨。後悔誹僧。此據不知。後悔遮欲。二戒俱欲毀破羯磨。使光事不成也。是中犯者。若已與他欲。後作悔言。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彼實作非羯磨(薩婆多論云。凡僧斷事和合作已。後悔譏訶。惡作。若僧如法作一切羯磨事已。後訶言不可。墮罪。若僧作不如法羯磨。當時力不能轉易。故默然而不訶。後言不可。無犯)。
 
[0275b05] ○屏聽鬬諍傳語戒第七十七
 
[0275b06] 若比丘。比丘共鬬諍已。聽此語向彼說。波逸提。
 
[0275b07] 釋曰。佛處同前。時諸比丘鬬諍。六群聽此語向彼說。令僧未有諍事而有。已有而不能滅。諸比丘察知其故。白佛結戒。鬬諍有四種。謂言諍乃至事諍也。聽此語向彼說者。謂於屏隱處。竊聽他言。求覓過失。而更相遞說。令生忿競。致小事始興。而成大諍。大諍既成。而不能息。是中犯者。若欲聽他諍語。往而聞者墮罪。不聞者惡作。若欲去而不去。若共期而不去。盡惡作。若二人共在闇地語。或隱處語。或在前行語。如是當知。一切屏處私語。比丘忽遇者。皆當彈指。謦咳作聲。若不爾者。盡得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作非法非律羯磨。為塔僧二師親友。作損減無利益事。欲得知者。往聽不犯(薩婆多論云。此中諍人。及餘不諍人來聽。及向人說不說。皆犯。十誦云。若為和合故往聽。不犯。善見云。為欲自改往聽。不犯。五分云。默聽餘四眾語。惡作。僧祇云。若二比丘在堂裏私語。若比丘欲入者。應彈指。動脚作聲。若前人默然者。應還出。若前人故語不止者。入無罪。若一比丘先在堂內坐。二比丘私語從外來。堂內比丘應作聲。若彼默然者。堂內比丘應出。前後行。亦如是。若餘比丘鬬諍結恨。作是罵詈。我要當殺此惡人。比丘聞已。得語彼人。長老。好自警備。我聞有惡聲。若有客比丘作是言。我等當盜某庫藏。某塔物。僧物。某比丘衣鉢。知事人聞者。默言應還。還已。僧中唱言。諸大德。某庫藏。乃至某比丘衣鉢。當警備。我聞惡聲。應使前人知。若比丘多有弟子。日暮竊來按行諸房。知如法不。若聞說世俗談話。不得便入訶責。待自來已。然後誨責言。汝等信心出家。食人信施。應坐禪誦經。云何論說世俗非法事。此非出家。隨順善法。若聞論經。說義。問難。答對。不得便入讚歎。待自來已。然後讚美。汝等能共論經說義。講佛法事。如世尊說。比丘集時。當行二法。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講論法義)。
 
[0275c05] ○瞋打比丘戒第七十八
 
[0275c06] 若比丘。瞋恚故不喜。打比丘者。波逸提。
 
[0275c07] 釋曰。佛處同前。時六群中一比丘。瞋打十七群比丘其被打人高聲大喚。諸比丘白佛結戒。不喜者。謂忿恚纏心。情生不悅也。打者。謂手。若石。若杖。而打塔他也。是中犯者。若以手。石。杖打。皆得墮罪。若餘戶鑰。曲鉤。拂柄。香爐柄。挃者。盡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病須椎打。食噎須椎脊。及誤觸等(勒伽論云。若打賊住人。受五法人。犯四重人。皆惡作。若把沙。把豆等物。擲眾多比丘。隨所著。隨得爾所墮罪。若不著者。惡作。律攝云。若持戒。若破戒。有苾芻相。起苾芻想。或復生疑。打者。皆得墮罪。若非苾芻。作苾芻想。疑。或於柱壁。或於餘事。作掉亂心。而打拍者。咸得惡作。不以瞋心。為利益事。無犯。五分云。打餘四眾。及畜生。惡作。僧祇云。打尼。偷蘭遮。打下三眾越毗尼罪。下至俗人。越毗尼心悔。若惡獸來。不得打。得捉杖石等打地。作恐怖相。若畜生來入寺壞物。亦作恐怖相令去)。
 
[0275c18] ○瞋搏比丘戒第七十九
 
[0275c19] 若比丘。瞋恚不喜。以手搏比丘者。波逸提。
 
[0275c20] 釋曰。緣處同前。搏者。謂以手掌擬他。而不著彼身也。世尊既制不得打。復以掌擬。令生恐怖。此中得罪輕。重同前。但前戒。本心規打。打不著身。不得本罪。此戒直以掌擬。擬便得本罪。此為異相也。不犯者。他欲打。舉手遮。乃至一切不故作(搏。伯各切。音博。十誦律云。以手脚掌向他。墮罪。舉餘身分向他。惡作。律攝云。若一舉手向多苾芻。隨其多少。準人得罪)。
 
[0276a02] ○無根僧殘謗戒第八十
 
[0276a03] 若比丘。瞋恚故。以無根僧伽娑尸沙謗者。波逸提。
 
[0276a04] 釋曰。緣處同前。既制不得打擬。遂以無根謗他。前制不得以波羅夷謗。此即以僧殘法謗也。根。謂見聞疑三根。如十三事中釋。是中犯者。以無根僧殘謗。說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有根實說。欲令改悔。而非誹謗(僧祇云。謗尼得偷蘭遮。謗下三眾越毗尼罪。謗俗人越毗尼心悔。薩婆多論云。謗人犯重偷蘭遮。得惡作。向一人謗。亦犯)。
 
[0276a10] ○入王宮閾戒第八十一
 
[0276a11] 若比丘。剎利水澆頭王種。王未出。未藏寶而入。若過宮門閾者。波逸提。
 
[0276a13]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末利夫人。聞佛說法。得果證已。勸喻波斯匿王令得信樂。聽諸比丘入出宮閤。迦留陀夷乞食。次入王宮。時王與夫人晝日共臥。夫人遙見彼來。即便起迎。失衣墮地形露。慚愧而蹲。彼還寺中語諸比丘。我已見王第一寶。諸比丘嫌貴。白佛結戒。剎利水澆頭王種者。剎利。此云田主。是劫初時有德之人。眾立彼為眾處分田土。以其尊貴自在故。相承以為姓也。水澆頭。謂立王時。取四大海水。集諸小王。大婆羅門。灌王頂上。若是剎利種。作此立王。故名為剎利王水澆頭種。設非斯種。得水灌頂。亦名剎利王水澆頭種。王未出者。謂王未出宮閤。綵女未還本處也。未藏寶者。謂夫人。婇女。共王宿時。著眾寶瓔珞具。莊嚴其身。未收舉此寶。名未藏寶。又以所重義為寶。婇女是王所愛重故。未使藏隱。亦名未藏寶也。入者。謂入王宮也。過者。謂足越過宮閾也。閾者。門限也。謂門下橫木。為內外之限也。是中犯者。入王宮過門閾墮罪。若一足在外。若發意欲去。若共期不去。若入餘粟散小王。豪貴長者家。盡惡作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王已出。婇女還。瓔珞已舉。若有所奏白。若請喚。若為力勢所持等(律攝云。凡入王宮。有十過失。一宮人有娠。便疑苾芻行不淨行。二宮中失物。三密言出外。四王子有損。五王身有損。六舉大臣。七黜國相。八國人苦害。九往征餘國。十輙聚軍師。如是等事。咸疑苾芻。故不應往)。
 
[0276b12] ○捉寶物戒第八十二
 
[0276b13] 若比丘。寶。及寶莊飾。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藍中。及寄宿處。波逸提。若比丘。在僧伽藍中。若寄宿處。若寶及寶莊飾。自捉。教人捉。當作是意。若有主識者。當取。作是因緣。非餘。
 
[0276b17]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居士是外道弟子。在路行。止息道邊。忘千兩金囊而去。時有眾比丘後來。見而持去。以待識主。居士憶知疾還。即出囊與彼。彼反謂少。往啟波斯匿王。王審知其偽。即稅其家財并金入官。佛因結戒。時毗舍佉母。入祇洹精舍。脫身瓔珞。置於樹下。往見世尊。佛為說法。心存於法。忘取還家。比丘白佛。佛聽在僧伽藍內。見遺物。為不失故。取舉之。又眾比丘。至一無住處村。在金師舍寄宿。金師以金銀物置舍內而去。諸比丘為守護故。竟夜不得眠。以此白佛。佛聽在寄宿處有物。為不失故。應收舉之。故除在僧伽藍內。及寄宿處。捉舉而不犯也。寶者。謂七寶。寶莊飾者。謂銅。鐵。鉛。錫。白鑞。以諸寶填廁其上也。自捉者。謂自手執持。教人捉者。謂遣他執持。僧伽藍。此言眾園。謂眾人所居之園。亦以園為生植之所。謂是佛弟子生植道芽聖果之處也。亦翻為眾院。院是順此方之稱。乃舍宅庭館之名。今稱僧住處為寺者。寺亦此方公院之名。諸侯所止之處昔西僧初來。權止鴻臚寺。後造白馬精舍。而請居之。居止雖遷。以不忘其本。還標寺號。自此以來。皆稱曰寺。言精舍者。謂其處。非麤暴者所止。乃精練行者所居也。寄宿處者。謂寓宿白衣之舍也。當作是意等者。謂在寺中及寄宿處。見寶物。應作是念。若有主來識認者。我便與之。然後當取也。作是因緣非餘者。謂除上二種開緣。更無餘方便得捉也。是中犯相云何。若自捉。教人捉。墮罪。若在寺中舍內見寶物。自捉教人捉。當記識囊器相。及裹相繫相。應解囊器看。知幾連綴。幾未連綴。幾方。幾圓。幾故。幾新。若有求索者。應問言。汝物何似。若相應。應還。若不相應。當語言。我不見如是物。若有二人俱來索。亦作如上問答。若二人語俱相應。應持物著前。語言。是汝等物。各取持去。若不作如上識相。及解囊不看。一切惡作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是供養塔寺莊嚴具。為堅牢故。收舉之(十誦律云。捉舉偽珠。惡作。若人間金銀寶地。牀。器。比丘不應行。不應坐。不應用。若天上寶。無犯。律攝云。若於寺外見他物時。以葉草等。葢覆令密。不應以此為輕棄心。無主來索。收歸住處。私自舉掌。經七八日。無人索者。收貯僧庫。經五六月。又無索者。應供僧伽。買牢器具。若後主索。應勸諭彼令施僧伽。若不肯施。應酬本直。若索利者。應告之曰。由佛制戒。還汝本物。更索其利。是所不應。僧祇律云。若無人識者。應亭至三月已。若塔園中得者。即作塔用。若僧園中得者。當作四方僧用。若來索者。問答相應。應集眾人。出寶示言。長壽。此是汝物不。若言是。應教言。汝歸依佛法僧。若世尊不制戒者。汝眼見猶不可得若言更有餘物。應言。長壽。我止得此。更不見餘。汝是惡人。汝但得此。已為過多。云何方便妄索餘物謗人。若世尊不制戒者。汝尚不能見此物。而況得耶。若如是猶復不了者。應將至優婆塞邊語言。我本止得此物。盡以還歸。而今方見誣謗。爾時優婆塞應罵言。子。汝得此物。已為過多。而今反謗比丘。汝但去。我當與汝作對。斷理此事。若是貴重寶物。無人來索者。至三年。如上隨所得處。當界用之。善見律云。若寺內得遺寶。為掌護故。若去時。應付與知法畏罪者。囑言。有主來索當還。若久無主索。得為僧舍用。後主來索。應將示僧房言。此是檀越物。若不允施。欲得本者。應語信心居士。及廣教化還之)。
 
[0277a14] ○非時入聚落戒第八十三
 
[0277a15] 若比丘。非時入聚落。不囑比丘者。波逸提。
 
[0277a16] 釋曰。佛在舍衛國。跋難陀非時入村。與居士共樗蒱。居士不勝。以慳疾故。便言。比丘晨朝入村為乞食故。非時入村為何事耶。諸比丘聞。白佛結戒。非時者。謂從日中後。至明相未出。聚落如上釋。不囑比丘者。謂不告知餘比丘。若有僧事。塔事。瞻病事。聽囑授餘比丘而去。若獨處一房。當囑授比房。應作是囑。至一比丘所。具威儀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非時入聚落。至某甲家。為某緣故。白大德令知(一說)。是中犯者。有比丘不囑授。初入村門。墮罪。一脚在門內。及欲去不去。共期不去。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道由村過。若有所啟白。若為喚。若受請。及諸難緣等(十誦云。若白已入聚落還所住處。即以先白。復至聚落。墮罪。僧祇律云。若二比丘在阿蘭若住。欲行。展轉相白。若一人說已行。後人復欲行者。應白餘比丘。若無餘比丘者。應作是念。若道中。若門。若聚落。若尼精舍。見比丘當白。白已。然後入。摩得勒伽論云。若無比丘。應白比丘尼。乃至沙彌尼。律攝云。若無苾芻。囑餘俗人者。無犯)。
 
[0277b07] ○過量作牀戒第八十四
 
[0277b08] 若比丘。作繩牀木牀。足應高如來八指。除入陛孔上。截竟。若過者。波逸提。
 
[0277b10] 釋曰。佛處同前。時迦留陀夷。預知佛從此道來。即於道中敷高好牀座。佛見之。告諸比丘曰。此癡人。敷高廣大牀。但自為己。訶已。結戒。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牀者。有五種。如前釋。如來八指者。佛一指闊二寸。除入陛孔上者。謂除牀脚上入陛木。下高八指也。截竟者。謂量過八指。應須截却。方為懺罪。若過者。謂高過八指。即得其罪。是中犯者。自作。教他作。成者。皆墮罪。不成者。皆惡作。為他作。成不成。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齊八指。滅八指。若他施已成者。截而用之(律攝云。佛八指者長中人一肘。當笏尺一尺五寸。過此。是高牀量。用皆得罪。薩婆多云。此所以不入捨墮者。以截斷故。截使應量。入僧中悔。若下濕處。聽八指支脚。過八指盡犯)。
 
[0277b22] ○兜羅綿貯牀褥戒第八十五
 
[0277b23] 若比丘。作兜羅綿貯繩牀。木牀。大小褥。成者。波逸提。
 
[0277b24]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作此貯牀褥。諸居士見嫌。謂無慈心。斷眾生命。亦如王臣。佛為結戒。作者。自作。教他作。兜羅綿者。謂白楊樹華。楊柳華。蒱臺華。之總名也。貯者。積也。盛也。大褥者。用以坐臥。小褥者。將以為坐。成者。謂作成之時。即得其罪。是中犯者。自作。使他作。成者。皆墮罪。不成者。皆惡作。若為他作。成不成。盡惡作。餘四眾犯同上。不犯者。以草。若毳。劫貝。碎弊物。若用作支肩物。作輿上枕(薩婆多論云。此是貴人所畜故。又人所嫌故。喜生蟲故。又若臥軟煗上。後得寒。及麤鞕時。不堪忍故。十誦云。應擿破却之。然後悔過。若未破。僧應敕令破)。
 
[0277c10] ○骨牙角鍼筒戒第八十六
 
[0277c11] 若比丘。作骨牙角鍼筒。刳刮成者。波逸提。
 
[0277c12] 釋曰。佛在王舍城。有信樂工師。為諸比丘作骨牙角鍼筒。無暫停息。由是廢業。家事貧乏。無復衣食。世人譏其求福得殃。佛為結戒。作者。自作。遣他作。骨者。象馬牛龍等骨。牙者。象猪大魚等牙。角者。牛犀鹿羊等角。鍼筒者。有二種。或箇形。或合形。若用上三種物。是二皆不聽作。刳刮者。刳。謂剖內以空其中。刮。謂剗削於外以瑩其表。成者。謂初作成時。便得罪也。是中犯相輕重如上。餘四眾惡作。不犯者。若鐵。銅。鉛。錫。白鑞。竹。木。葦。竿蔗草。用作鍼筒。若作鍚杖頭鏢[金*纂]。傘葢子。斗頭鏢。曲鉤。刮汗刀。如意玦鈕。匙。杓。鈎。衣[金*刮]。眼藥篦。刮舌刀。擿齒物。挑耳篦。禪鎮。熏鼻筒(十誦律云。應破已悔過。若未破。僧應敕令破。薩婆多論云。以是小物故。所以不入三十事。又應破故。若還主。主不受。若與他則生惱。施僧則非法。帷毀棄也。律攝云。畜鍼筒者。應密藏舉。若無慚愧。苾芻。及未具人借。不應與。能善愛護者。應與。貯畜鍼刀。恐鐵生垢。應以蠟布裹之。謂炙黃蠟拭布帛上)。
 
[0278a03] 過量作坐具戒第八十七
 
[0278a04] 若比丘。作尼師壇。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二磔手。廣一磔手半。更增廣長各半磔手。若過。截竟。波逸提。
 
[0278a06]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按行僧房。見有不淨汙僧臥具。乃聽諸比丘為障身。障衣。障臥具故。作尼師壇。六群便廣大作。佛因結戒。時迦留陀夷身大。坐具小。不能容受。以手牽挽。欲令廣大。佛見之。乃聽更增廣長各半磔手。言磔手者。有云佛一磔長二尺。或云二尺四寸。此乃隨處。隨時。尺之大小不定。今揆取決中。如根本部。佛一磔手。當中人三磔手。中人一磔。大尺約有六寸也。作者。自作。教他作。尼師壇者。坐具也。謂坐臥時。敷於臥具之上。隨臥。隨坐。無令垢膩。污於臥具。今時將敷地上禮拜。深乖本儀。訛替之甚。其來久矣。當應量作者。遣令如佛制量也。是中量者。正出如下所制之量。長佛二磔手者。當中人六磔手也。廣一磔手半者。當中人四磔手。復有六指也。更增廣長各半磔手者。謂於廣長中。各更益中人一磔六指也。總約長當四尺五寸。廣當三尺六寸也。若過截竟者。謂不依量而作。當截却令如量。罪應悔過也。是中犯者。若長中過量。廣中不過量。若廣中過量。長中不過量。若廣長俱過量。作成墮罪。不成惡作。為他作。成不成。盡惡作。餘四眾惡作。不犯者。減量。若從他得已成者。裁割如量。若疊作兩重(按根本。十誦。皆令長中增一磔。廣中不言。五分。令續方一磔手。謂截作三分。續長頭。餘一分帖四角。不帖則已。義淨三藏云。坐具制意。本謂襯替臥具。恐有所損。不擬餘用。然其大量。與自身等。頂上餘有一磔手在。斯乃正與臥具相當。若其量小。不堪替臥。禮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見行。其所須者。但擬眠臥之時。護他氈席。若用他物。新故並須安替。如其己物。故則不須。勿令汙染。虧損信施。非為禮拜。十誦律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應受單尼師壇。先受者。不應捨。根本部云。凡為坐具。應作兩重。染令壞色。疊為三分。在下一分。應截斷作葉。與三衣葉同。四邊安緣。時諸苾芻不將坐具。向餘處宿。謂犯離衣。佛言。我制苾芻。不應輙離三衣而宿。非謂坐具。然諸苾芻。不應故心。而不持去。忘念者。無犯。又苾芻不應無坐具。輙出外行。違者得越法罪。若其意即擬還來。遇有他緣。不及歸者。當於彼處宿。不應夜行。可於同梵行者。借替充事。若得者善。如其無者。取七條衣。疊為四重。將替席褥。少睡多覺。以至天明勒伽論云。若離宿不須捨。但作突吉罪悔過。繹曰。法既訛已。非一朝而可得復也。倘入叢林不免隨眾者。要知非本所制。慚愧而用。作敬重如來法衣之想。庶幾僅免違教之愆。若在罕時。宜依本制。原禮拜。意在自[(白-日+田)/廾]。敬他之義。不當敷物盛體。而自重也。律論並制受持。而闕受法。據諸羯磨本。俱有其文。應具威儀對一比丘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若有緣須捨者。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先受持。今捨。一說)。
 
[0278b16] ○過量作覆瘡衣戒第八十八
 
[0278b17] 若比丘。作覆瘡衣。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四磔手。廣二磔手。裁竟過者。波逸提。
 
[0278b19] 釋曰。佛處同前。時諸比丘患種種瘡。膿血污身。并衣臥具。佛聽畜覆瘡衣。衣麤多毛著瘡。舉衣患痛。佛聽以細輭衣覆瘡上。後著衣裙。若至白衣家請坐。應語言。我有患。若主人言。但坐。當褰上裙。以衣覆瘡而坐。時六群便多作廣長覆瘡衣。佛因制戒。覆瘡衣者。謂有種種瘡病。持用覆身也。長佛四磔手者。當中人十二磔手。廣二磔手者。當中人六磔手也。是中有犯無犯。并餘四眾得罪。悉同上戒(僧祇律云。此覆瘡衣。是隨身衣。不得作三衣。及淨施。乃至雜用。瘡瘥已。得作三衣。及淨施餘用。十誦云。乃至瘡瘥後十日。若過是畜。墮罪。應截斷已。悔過。若未截。僧應敕令截。按根本部。令加法受持。既受持已。則無。長衣之過。應如是受持。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覆瘡衣。應量作。今受持。三說。彼應報云。爾。準梵音應云。奧萆迦。此譯為爾。亦云好。亦是方便義。由此聖教為善方便。能趣涅槃。至安隱處。自應答言。娑度。此譯為善。亦云善哉。凡是作法了時。及隨日白事。皆如是報答。若不說者。得越法罪。若欲捨者。翻受文應知)。
 
[0278c08] ○過量作雨浴衣戒第八十九
 
[0278c09] 若比丘。作雨浴衣。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六磔手。廣二磔手半。過者。裁竟。波逸提。
 
[0278c11]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聞佛聽諸比丘作雨浴衣。便自多作廣大雨浴衣。佛為結戒。雨浴衣者。謂著在大雨中洗浴也。餘義如前釋。是中有犯無犯。并餘四眾得罪。如上應知(比丘尼無雨浴衣。聽畜浴衣。若過量作。亦得墮罪)。
 
[0278c15] ○等佛衣量戒第九十
 
[0278c16] 若比丘。與如來等量作衣。或過量作者。波逸提。是中如來衣量者。長佛十磔手。廣六磔手。是謂如來衣量。
 
[0278c18] 釋曰。佛在釋氏國。尼拘類園。尊者難陀。短佛四指。諸比丘遙見。謂是佛來。即起奉迎。至。乃知是難陀。彼此俱懷慚愧。佛遂令難陀著黑色衣。以別之(謂以黑泥染。作壞色也)。時六群與如來等量作衣。或過量作。諸比丘白佛結戒。如來者。是世尊十號之首。如十號經釋。謂如過去諸佛行六波羅蜜。得諸法如相來至佛道。今佛亦如是道來。如諸佛來。故名如來。若約三身釋者。如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此約法身釋也。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約報身釋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約應身釋也。廣如餘處釋。長佛十磔手者。當常人十五肘。廣六磔手者。當常人九肘(常人一肘。一尺二寸)。餘義及有犯無犯。四眾得罪。俱如上釋(十誦云。應截己悔過。若未截。僧應敕令截)。
 
[0279a08] △後結問
 
[0279a09] 諸大德。我已說九十波逸提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79a11] 釋曰。此中結文。義如前釋。上已一一別釋其相。今當總明懺法。是中墮罪。大同三十。惟無財捨為異。懺時別眾得開。若欲懺除本罪。應先懺其覆藏。品數多少。準前應知。若懺本罪。當請懺主。請法如前。請已。應對懺主作是懺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妄語(餘隨種名事別稱之)。犯(隨多少準數而言。若不憶數。乃云眾多。如實稱之。不可錯妄)波逸提罪。今向大德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願大德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三說已。懺主應語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懺悔者當答言)。爾。
 
[0279a21] ○六悔過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79a22] 初總標
 
[0279a23] 諸大德。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79b01] 釋曰。此之四法。皆由食故。而長貪惑。壞他信敬。故佛禁之。波羅提提舍尼者。此無正翻。以義譯之。名向彼悔。然一切罪皆應向他說悔。何故此中獨名向彼悔耶。以此罪若犯。即須向他發露懺悔。請訶。是故獨受悔名。根本律攝云。謂於住處現有苾芻。皆須一一別對陳說。不同餘罪。故受別名。又犯罪已。即須陳說。不得停息。亦異餘罪。按僧祇。十誦。及本部。並令向一人邊。一說悔過。即已。
 
[0279b09] △中別列
 
[0279b10] ○受非親尼食戒第一
 
[0279b11] 若比丘。入村中。從非親里比丘尼。若無病。自手取食食者。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訶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法。名悔過法。
 
[0279b14]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世穀貴。乞求難得。蓮華色比丘尼。初日乞所得食。持與比丘。二日。三日。亦如是。復持鉢入城。路逢長者乘車覲王。尼因避道。墮深泥中。掩泥而臥。長者愍之。敕人扶出。問知其故。乃嫌責比丘。不知義讓。即請尼還家。濯衣。供食。諸比丘白佛結戒。入村中者。謂在聚落中取尼食便犯。聚落外不犯也。非親里者。謂若是親里。便量知有無。故從受食。而無犯也。比丘尼者。謂於二部僧中受具足戒人。無病者。謂身無患苦。自手取者。或手。或器。親從他受得食也。若置地與。若使人與。並成非犯。食者。有二種。謂正食。非正食也。又食者。吞咽也。是比丘者。謂犯過人。餘比丘者。是善受具足清淨之人。悔過者。謂說露其所犯罪名種相也。可訶法者。謂所作非善。是佛遮止。既違所制。是應訶責也。所不應為者。謂非比丘所當作法也。今向大德悔過者。是雪其所犯也。是法名悔過法者。謂此即其所犯之聚。是中犯者。若不病。而自手受如是食食。咽咽波羅提提舍尼。餘四眾惡作。不犯者。若在僧寺中與。若在尼寺內與。
 
[0279c09] ○受尼指示食戒第二
 
[0279c10] 若比丘。至白衣家內食。是中有比丘尼。指示與某甲羮。與某甲飯。比丘應語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須比丘食竟。若無一比丘語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須比丘食竟者。是比丘應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訶法。所不應為我今向諸大德悔過。是法名悔過法。
 
[0279c15] 釋曰。佛處同前。諸比丘與六群在白衣家食。時六群尼。為六群索羮飯。語言。與此羮。與此飯。而捨中間不與。乃越次與。令中間比丘不得食。佛為結戒。指示者。謂處分其事也。與者。謂非等與也。羮飯者。顯非麤食也。且止者。是出訶止之言。止其小停。待諸比丘食竟也。若無一比丘者。謂眾中乃至無一人訶止彼尼。是食比丘。即得本罪。向諸大德悔過者。謂是食比丘。應對現前眾比丘說悔其罪。不同餘之三戒。對一人邊悔。即得除滅。是中犯者。若無一比丘訶止而食者咽咽波羅提提舍尼。餘四眾惡作。不犯者。若尼自為檀越。若檀越令尼處分。若不故作偏與(按根本。僧祇。若眾中無一比丘訶止。一切比丘食皆得罪。而僧祇惟令向一人邊悔。五分律云。若餘二女眾教益比丘食。不語言小却者。惡作。若比丘教益比丘食。不平等而食者惡作)。
 
[0280a05] 學家受食戒第三
 
[0280a06] 若先作學家羯磨。若比丘於如是學家。先不請。無病自手受食食。是比丘應向餘比丘悔過言。我犯可訶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法名悔過法。
 
[0280a09] 釋曰。佛在王舍城。有居士家。夫婦俱得信樂。然諸佛見諦弟子常法。於諸比丘。乃至身肉。無所愛惜。常與供養。遂至貧窮。衣食乏盡。隣里譏之。佛令僧與作學家白二羯磨。而結此戒。學家者。學謂初果。二果。三果。惑漏未盡。還須學斷。故名為學。家謂四姓之家。惟此學人。尚處居家。故名學家。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名為無學。羯磨者。謂彼夫婦俱證聖果。於三寶中。無所慳惜。家事貧乏。僧乃為作遮護法。不至其家。而受飲食。如是學家者。謂僧已作羯磨之學家也。先不請者。謂雖與作羯磨。而受請無犯。無病者。若有病。即不犯也。是中犯者。若先不請。及無病。於如是學家。自手受飲食。咽咽波羅提提舍尼。餘四眾惡作。不犯者。若置地與。若從人受取。若其後財物還多。彼從僧乞解學家羯磨。僧應與作白二羯磨解。解已。受食無犯(五分律云。若婦是聖。夫非聖。夫是聖。婦非聖。皆不應與作羯磨。若夫婦俱是聖人。無慳貪心。財物竭盡。乃與作學家羯磨。若僧有園田。應與令知。使畢常限。餘以自供。若無園田。僧坊異供養時。令其家作。使得餘遺。若復無此乞食得已。應就其家食。與以所餘。若不能爾。應將至僧坊。給其房舍衣食。彼學家婦女。比丘尼亦應如是料理)。
 
[0280b03] ○恐怖處受食戒第四
 
[0280b04] 若比丘。在阿蘭若。逈遠有疑恐怖處。若比丘在如是阿蘭若處住。先不語檀越。若僧伽藍外不受食。在僧伽藍內無病自手受食食者。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訶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法名悔過法。
 
[0280b09] 釋曰。佛在尼拘類園。時舍夷城。諸婦女持飲食詣寺中供養。道路為賊嬈觸。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以去。諸比丘應語諸婦女莫出。道路有賊恐怖。若已出城。應語言。莫至寺中。道路有賊恐怖。乃為結戒。阿蘭若及疑恐怖處。俱如捨墮中釋。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為捨。越是此方之言。謂其能破慳嫉。行於捨施。自可越渡貧窮之海。後獲大富。而引生福德資糧故也。亦云檀那。詳言陀那鉢底。此譯為施主也。僧伽藍內者。謂在寺中無病自手受食。便得其罪。前之三戒。為在聚落家內起過。此戒因在寺中生犯。是中犯相如前應知。其不犯者。先語知檀越。若有病。若置地與。若教人與(按根本。十誦。俱令白二羯磨差一比丘為觀察看守險路人)。因明住阿蘭若法。阿蘭若比丘入村乞食。應清旦淨洗手。取衣抖擻看。次第而著。褋大衣著肩上。洗鉢著絡囊中。取革屣。打露杖。持鑰出房。閉戶。推看牢不。若不牢。應更安居。應四顧看。若無人見。應藏舉戶鈎。有人見。應更藏。或持去。在道行。應常思惟善法。若見人。應先問訊言。善來。若欲至村。安鉢置地。著大衣。以屣。杖。寄村邊店舍。入村時。應看巷相。若空處相。市相。門相。糞聚相。入白衣家。應看第一門。乃至第七門相。若欲正衣。應向壁。右手捉杖。左手捉鉢。不應當道住。及屏處住。不應迎取食。若喚。應往取。若得飯。乾飯等。不應并著一處。若是一鉢。應以物隔。不應選大家乞。不應強乞要得。若知當得。應待。乞已。出時。當看門相。乃至糞聚相。出村。還取杖屣。安鉢置地。褋大衣著肩上。行時常思善法。回至常所食處。淨掃灑。具水。洗器。殘食器。具牀座。洗脚石。水器。拭脚巾。若見餘阿蘭若比丘來。應起遠迎。為取鉢衣。與座。與水器。洗足等物。彼若洗已。諸物還復本處。應以澡豆淨洗手已。應淨潔別留殘食。有娑那來者。應與。次授水及食。與彼阿蘭若比丘。彼食時。應看。供給所須。若日時欲過。應俱食。食已。應為取鉢與洗。若有餘食。應與人。若非人。或著無草地。無蟲水中。應洗器復本處。掃除食處。若有娑那來。應語言。此是水。此是洗足物。此是食。為汝等故。別留淨潔。若欲食。便食應善知夜分時節。善知方相。善知星宿。不應敷好臥具安眠。應初夜後夜。警心思惟。住阿蘭若比丘。應隨順阿蘭若法。若不隨順。一一得罪(律攝云。非愚癡人堪住阿蘭若處。設非多聞。但明戒相亦得住。在所居方。地。星晨。道路。咸應善知。行人來往。隨力供給。乾麨及水。量時貯畜。若見客至。應唱善來。含咲先言。不應嚬蹙。若女人來。隨其年歲。作母女姊妹等想。十誦律云。阿練若比丘。應畜火。及火鑽。食。食器等。常用水瓶盛滿水。乃至應誦解經律論。應知四禪。四果。若未得者。應知誦讀。不應畜日珠月珠。無人深山可畏處。不應住)。
 
[0281a04] △後結問
 
[0281a05] 諸大德。我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81a07] 釋曰。結文如前釋。若欲懺除此罪者。應先請一懺主已。乃作如是懺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無病。故在村中。從非親里比丘尼邊。自手受食食(餘隨種名事別稱之)。犯(爾許眾多)波羅提提舍尼罪。大德。我犯可訶法。所不應為。今向大德悔過。不敢覆藏。悔過則安樂。不悔過。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願大德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一說訶言)。自貴汝心。應生厭離。(答言)爾。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
 
音釋
 

 
[0281a19] 音域。
 
樗蒱
 
[0281a20] 上音摳。下音蒲。賻戲也。
 

 
[0281a21] 音忽。
 
娑那
 
[0281a22] 此言賊。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九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63c19] ○飲酒戒第五十一
 
[0263c20] 若比丘。飲酒者。波逸提。
 
[0263c21] 釋曰。佛在支陀國。時尊者娑伽陀比丘。往辮髮梵志家宿。現諸神變。降伏毒龍。拘睒彌國主見之。心生篤信。復為說法。令得歡喜。王遂慇懃。再三白言。欲何所須。尊者止之。六群語言比丘六物易得。難得者可與之。王曰。何者難得。報言。黑酒。次日設供。出種種甘饍。兼與黑酒。時尊者飲食飽足已。去至中路。為酒所醉。倒地而吐。阿難白佛。佛言。如今尚不能降伏小蛇。況大毒龍。凡飲酒者。有十過失。一者顏色惡。二者力少。三者眼視不明。四者現瞋恚相。五者壞田業資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鬬訟。八者無名稱。惡名流布。九者智慧減少。十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自今已去。以我為師者。乃至不得以草木頭內著酒中。而滴入口。遂為結戒。飲者吞咽也。酒者。以米麥等。用餅麯釀成。或有雜酒。用華果藕蔗糖蜜等。加少米麯。醞釀成之。飲時令人惛醉。故名酒也。是中犯者。若酒。酒煑。酒和合。若食。若飲者。墮罪。若飲甜味酒。酢味酒。食麯。及酒糟。皆得惡作。酒作酒想。酒疑。及作無酒想。皆墮罪。無酒酒想。及疑。盡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有病。餘藥治不瘥。以酒為藥。若塗瘡(律攝云。凡作酒色。酒香。酒味。或闕一。闕二。能醉人皆墮罪。不醉人得惡作。若瞰麴及華果。能令人醉皆惡作。若酒被煎煑。飲不醉人。不犯。若酒變成醋不醉人。澄清見面。水解為淨。以羅濾之。同非時漿。隨意應飲。佛言。依我為師而出家者。不應飲酒。不與他。不貯畜。乃至不以茅端滴酒置於口中。善見律云。若酒煑食。煑藥。故有酒香昧。惡作。無酒香味。得食。薩婆多論云。噉麴犯者。以麴及藥草。以酒和臥之。後乾持行。和水飲之。令人醉也。餘麴無犯)。
 
[0264a21] ○水中戲戒第五十二
 
[0264a22] 若比丘。水中嬉戲者。波逸提。
 
[0264a23] 釋曰。佛在舍衛國。十七群比丘。在河水中嬉戲。波斯匿王與夫人在樓上見之。夫人遣人問訊世尊。以此因緣白佛。佛為結戒。水中嬉戲者。謂放意自恣為戲笑事也。是中犯者。從此岸至彼岸。或順流逆流。或此沒彼出。或以手畫水。或水相澆灒。乃至以鉢盛水戲弄。盡得墮罪。若酪漿。若酒。麥汁器中。弄戲者。皆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渡水。若水中牽竹木。若取沙石。若失物入水取。或欲學知浮法(律攝云。若以水灑弄他時。隨滴多少咸得墮罪。十誦云。槃上。坐牀上。有水。以指畫之惡作。善見律云。若搖船弄水。惡作。五分云。搏雪。弄草頭霜。皆惡作)。
 
[0264b09] ○指相擊攊戒第五十三
 
[0264b10] 若比丘。以指相擊攊者。波逸提。
 
[0264b11] 釋曰。佛處同前。時六群中一人。擊攊十七群中一人。笑氣絕。便命終。佛為結戒。以指相擊攊者。此是身業所作。謂用指挃其肉。令酸癢難忍。而取笑也。指。謂手足之十指也。是中犯者。若以手足指相擊攊者。盡墮罪。若拄杖。戶鑰。拂柄。及一切餘物相擊攊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眠觸令覺。及一切誤觸(五分云。擊攊沙彌乃至畜生。皆惡作)。
 
[0264b18] ○不受諫戒第五十四
 
[0264b19] 若比丘。不受諫者。波逸提。
 
[0264b20] 釋曰。佛在拘睒毗國。闡陀欲犯戒。諸比丘諫而不從。佛為結戒。不受諫者。謂他以誠言勸誡。而不納受也。是中犯者。若他遮言。莫作是。不應爾。然故作者。突吉羅。若自知所作非。然故作者墮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無智人來諫。若戲笑語。及錯說等。
 
[0264c02] ○恐怖他戒第五十五
 
[0264c03] 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0264c04] 釋曰。佛在波羅梨毗國。夜間經行。龍護比丘。為給侍人。諸佛常法。若經行時。供養人在經行道頭立。時初夜已過。彼便請佛歸房。世尊默然。中夜後夜過。亦復如是。心自念言。我今寧可恐怖令佛入房。即反被毛衣。作非人恐怖聲。世尊清旦集僧。訶責彼已。而為結戒。恐怖者。謂作種種可畏形狀。驚怖他人。所謂色聲香味觸法也。色謂象馬鳥獸非人等形。聲謂螺鼓象馬等聲。香謂根皮華葉果等香。及諸臭氣。味謂醋甜苦澀鹹辛等味。觸謂冷熱輕重細麤滑澀軟堅等觸。法謂語前人言。我夢汝死。失衣鉢。罷道。汝師亦爾。父母重病。若命終。以如是等怖他也。是中犯者。若以色等而恐怖他人。彼人見聞知。怖與不怖。咸得墮罪。彼不見聞知。得惡作。若說而了了者墮罪。不了了者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以色等示人。不作恐怖意。若實有是事。若見如是相。或夢見。若當死。或罷道。失衣鉢。乃至父母重病當死。應語彼言。我見汝如是諸變相事。乃至錯說等(律攝云。以可惡色聲等令生畏惱。得墮罪。若以可愛色聲等令生畏惱。得惡作。若於受學人。及餘人處。為驚惱者惡作。若說地獄。傍生。餓鬼。情存化導。彼雖怖。無犯)。
 
[0264c23] ○過洗浴戒第五十六
 
[0264c24] 若比丘。半月洗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道行時。此是時。
 
[0265a02] 釋曰。佛在王舍城竹園中。瓶沙王聽諸比丘在王池中浴。六群於後夜時。入池洗浴。王與婇女詣池欲洗。聞六群聲。王便靜默待之。六群以諸末藥互相洗浴。乃至天明。王不得浴而去。大臣譏嫌。佛為結戒。後以熱等因緣。故開餘時也。半月洗浴者。謂聽齊十五日一度而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者。謂當依教行。不得違越也。除餘時者。謂在熱等時浴而無犯也。熱時者。春四十五日。及夏初一月。是為熱時。春四十五日。謂春時餘有一月半在。應作安居。即是三月一日。至四月十五日。夏初一月。謂入夏一月。即是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此兩月半。名極熱時也。病時者。下至身體臭穢。作時者。下至掃屋前地。風雨時者。下至一旋風。一滴雨著身。道行時者。下至半由旬。若來若往。是中犯者。除餘時。若過一遍澆身。及澆半身。皆得墮罪。若方便欲洗而不去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為力勢所持。強使洗浴(僧祇律云。若無上諸時。當作陶家浴法。先洗兩[月*坒]。兩脚。後洗頭面。腰背。臂肘。胸掖。薩婆多論云。天竺早熱。是名天竺熱時。如是隨處熱時早晚。數取二月半。於中浴。無犯。律攝云。若有方處。地多暑熱。亦隨意浴。若洗浴時。不應輙使不信之人。及初信人人於浴室。若洗浴時。要須心念守持。我今欲洗。在何時中然後方浴。不應露體而浴。應畜浴裙。長四五肘。闊一肘半。將欲洗時。應觀其水。無蟲方浴。若無裙者。應用樹葉掩身屏處而浴。若在河池洗浴竟時。應方便以手開掩浴裙。漸漸出水。勿令相著。帶小蟲出。拭去身水。方可披衣。如上所說。不順行者。咸惡作罪)。
 
[0265a24] ○露地然火戒第五十七
 
[0265b01] 若比丘。無病。自為炙身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故緣。波逸提。
 
[0265b03] 釋曰。佛在曠野城。六群以在上座前。不得隨意言語。即出房外。在露地拾草。及大樹株然火。時空樹中有毒蛇。為火氣逼。從樹孔出。六群驚怖。取所燒薪散擲。迸火燒佛講堂。因為結戒。後以病比丘。及為病者煑食。若廚屋。溫室。熏鉢。染衣。然燈。燒香等。故開除因緣。而不犯也。無病者。謂非有病。須火炙身也。自為炙身者。非為他人也。露地者。謂在房外無覆葢處。此據當時犯緣而制。若無因緣。屋內亦不聽然。以然火向有五過失。一令人無顏色。二無力。三令人眼闇。四令多人閙集。五多說俗事。然火者。謂以草薪等。而燒然也。若教人然者。非但自作不聽教人亦得其罪。是中犯者。若然草木枝葉牛屎糞掃糠[麥*戈]等。皆墮罪。若以火置草木乃至糠[麥*戈]中。亦墮罪。若以半燋者擲火中。及然炭。皆惡作。若不語人言。汝看是知是。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有時因緣(僧祇律云。若持炬行。欲抖擻炬者。不得在未燒地。當在灰上。若瓦上。若炬火自落地。即在上抖擻無罪。若然髮馬尾毛等。及燒皮餅毒藥。皆越毗尼罪。律攝云。若髮毛瓜骨洟唾血等置火中者。咸得惡作。薩婆多云。若行路盛寒然。不犯)。
 
[0265b21] ○藏他物戒第五十八
 
[0265b22] 若比丘。藏比丘衣鉢坐具鍼筒。若自藏。教人藏。下至戲笑者。波逸提。
 
[0265b24]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居士設食請僧。十七群比丘持衣鉢坐具等置在一面。經行彷徉。望食時到。六群伺彼經行背向。取其衣鉢等藏舉。時到覓之不得。彼即在前調弄。餘比丘察知是彼所為。白佛結戒。藏者密舉也。衣者。三衣及餘衣也。鉢者。鐵瓦二種。應量之器也。坐具者。敷以坐臥也。鍼筒者。貯鍼之器。此等並是比丘要用資身之六物也。下至戲笑者。若故令他生惱而藏。或戲弄取笑而藏。悉皆得罪。是中犯者。若故惱他。或復戲笑而藏者。皆墮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相體悉而取舉。畏風雨飄漬故舉。若彼為性慢藏。狼藉六物。為戒敕彼故而舉之。彼借衣著不收攝。恐失故舉之。或以此物故。有命難梵行難。而取舉之(律攝云。但是沙門合畜之物。藏得墮罪。不合畜者惡作。若犯捨墮物。及不淨三衣。減量衣。授學人物。外道婆羅門等物。輙藏舉者。咸得惡作。五分云。藏餘四眾物。乃至畜生物。惡作。尼藏上二眾物墮罪。餘皆惡作)。
 
[0265c15] ○輙著淨施衣戒第五十九
 
[0265c16] 若比丘。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後不語主。還取著。波逸提。
 
[0265c18]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真實施他比丘衣已。後不語主還取著。諸比丘嫌責。白佛結戒。與者。施與也。式叉摩那者。此云學法女。謂於二年中學其六法。及比丘尼威儀。若曾嫁女年十歲。與其六法。年滿十二。授與具足戒。若童女十八。與其六法。滿二十。授與具戒。所謂六法者。一染心相觸。二盜人四錢。三輙畜生命。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若犯此六法。應從始更學。若犯根本。即應滅擯。沙彌。此言求寂。謂求趣涅槃圓寂之處也。尼者。女也。衣者。十種如上。不語主還取著者。謂施與他衣已。後不問彼受施衣人。而輙自還取披著也。所言與者。淨施衣也。淨施衣有二種。一者真實淨施。謂真實施與他。應言。大德一心念。我有此長衣未作淨。今為淨故。捨與大德為真實淨。二者展轉淨施。謂對彼作法。然後畜用。應持衣對一比丘言。大德一心念。此是我長衣。未作淨。今為淨故。施與大德。為展轉淨故(彼受淨者應言)。長老聽。汝有如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與我。我今受之(受已。當問言)。汝欲與誰耶(彼應答言)。與某甲(受淨者言)。長老。汝有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施與我。我今受之。與某甲比丘。此衣是某甲所有。汝為某甲故守護持。隨意用(長鉢。殘藥。文並準此)。其真實淨施者。應問主然後取著。展轉淨施者。語以不語。隨意取著(善見律云。若衣物眾多。衣段段說之。若欲總說者。並縛著。然後說之)。是中犯者。若真實施與他衣。不語主而取著者墮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準上應知(展轉淨施者。即是持衣對彼說淨。新云分別。既說淨已。久近隨畜。非謂實施與他也。所言施與某甲者。即隨意遙指一親友比丘名。然亦不須說令彼知。根本羯磨云。應於二師。及餘尊類。而作委寄。應持其物。對餘苾芻。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某甲有此長衣。未為分別。是合分別。我今於具壽前而作分別。以烏波駄耶作委寄者。我今持之。如是三說。註曰。此中但云於其二師而作委寄。意道彼師之衣。表其離著無屬己之累。然亦不須請為施主。律中但遣遙指即休。不合報知其人。其人設居海外。但令身在。遙指委寄。亦無有過。其人若死。餘處遙指。凡言委寄者。欲明其人是可委付也。五分律云。若獨住比丘有長衣。應作遙指淨施。若於三衣中須有所易。應偏袒右肩脫屣互跪捉衣。心生口言。我此某衣。若干條。今捨。三說已。然後受所長衣。如前威儀心生口言。我此某衣若干條受。三說受已。所捨之衣。應用淨施。如前威儀心生口言。我此長衣淨施某甲。從彼取用。若不須易受者。所長之衣。應即如前淨施。獨淨施法。至十一日。復應如前威儀心生口言。我此長衣從某甲取還。得至十日復如前法淨施。若對人淨施。應作展轉淨施。薩婆多論云。九十六種無淨施法。佛大慈大悲。方便力故。教令淨施。令諸弟子得畜長財。而不犯戒。問曰。佛何以不直令弟子得畜長財。而強與結戒。設此方便。答曰。佛法以少欲為本。是故結戒不畜長財。而眾生根性不同。或有眾生多預畜積。而後行道。得證聖法。是故如來先為結戒。而後方便。於佛法無礙。眾生得益。淨施法者。如錢一切寶物。應先求一知法白衣淨人。語意令解。言我比丘之法。不畜錢寶。今以檀越為淨主。後得錢寶。盡施檀越。得淨主已。後得錢寶。盡比丘邊說淨。不須說淨主名。說淨已。隨久近畜。若主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除錢及寶。一切長財。盡五眾邊作淨。應求持戒多聞有德者。而為淨主。後設得物。於一比丘邊說淨主名。而說淨法。若淨主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除一切罪人。及盲聾瘂瞎病壞心等。凡淨施者。欲令清淨作證明故。不生鬬諍。如是等人。則不如法)。
 
[0266b12] ○新衣不壞色戒第六十
 
[0266b13] 若比丘。得新衣。應三種壞色。一一色中隨意壞。若青。若黑。若木蘭。若不壞色著餘新衣。波逸提。
 
[0266b15]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著白色衣行。居士譏嫌。遂為結戒。新衣者。若是新衣。若初從人得。盡名新衣(若從人得如法色衣。準理應無有犯。然須點淨而著)。應三種壞色者。謂染作青黑木蘭也。一一色中隨意壞者。謂於三種色中。任情為一也。青者。非大深青。及純青也。黑者。謂是泥染。然亦不聽用純烏泥皂。以類外道服故。宜兼赤土。赤石。樹皮也。木蘭者。樹名也。亦名林蘭。其皮染衣。色作赤色。是中犯者。得新衣不染作三種色著者。墮罪。若有重衣。輕衣。及鉢囊。屣囊。鍼線囊。禪帶。腰帶。帽。襪。巾等。不作淨而畜者。盡惡作。若以未染衣。寄白衣家。亦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不違上制。若衣色脫。應更染(十誦律云。若得青衣。應二種淨。若泥。若茜。若得泥衣。亦二種淨。若青若茜。若得茜衣。亦二種淨。若青若泥。若得黃衣。赤衣。白衣。應以上三種淨。律攝云。下至拭鉢巾。拂足巾。鉢袋。腰絛等。咸須壞色。點淨而畜。薩婆多論云。除三衣餘一切衣。但作三點淨著無過。若非純青。淺青。及碧。作點淨。得作衣裏舍勒。外不現。得著。若作現處衣。盡不得著赤黃白色。色不純大者。亦如是除富羅。革屣餘一切衣臥具等。盡應三點淨著。不點淨著用者。皆墮罪。若如法色衣。以五大色作點著者惡作。除五大色。有純黃藍鬱金青黛。及一切青。亦不得著。若黃赤白。雖三點著。亦惡作。僧祇律云。作淨時。極大齊四指。極小如豌豆。或一。或三。或五。或七。或九。不得如花形。若浣[疊*毛]時。有泥墮上。若烏鳥泥足蹈上。即名為淨。若得眾多雜碎新物。若合補一處者。一處作淨。若各各別補者。一一作淨。若新作僧伽梨。趣一角作淨。若一條半條補者。亦作淨。下二衣。及一切衣。乃至新細補。亦作淨。繹曰。凡得一切不如法色衣。當以三種色染作淨。若得一切如法色衣。應以三種色點作淨。舍勒。此云內衣。似短裙也)。
 
[0266c12] ○殺畜生戒第六十一
 
[0266c13] 若比丘。故殺畜生命者。波逸提。
 
[0266c14] 釋曰。佛處同前。迦留陀夷。不喜見烏。作竹弓射之。佛為結戒。故者。謂非錯誤也。殺者。謂斷其命根令不相續。若自斷。若教人斷。乃至以毒藥。安殺具等。廣如初篇中釋。畜生者。是順時方說。應云傍生。以其形傍。負天而行。故行亦傍。非待他畜養。而名畜生。所謂一切禽獸魚鱉蜎飛輭動等。凡有命者。是也。是中犯者。若作殺害心。斷畜生命者。墮罪。若興方便欲殺。而不殺者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一切無有害心。而誤傷命也(摩得勒伽論云。欲斫藤。誤斫蛇。不犯。欲斫蛇。誤斫藤惡作。欲殺此蟲。而殺彼蟲。欲斫蟲。而斫地。欲搦蟲。而搦土。皆惡作。繹曰。原戒有性遮。體具無作。其無作體性。從受戒時三羯磨訖得。得此性已。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俟 作。故云無作。是以於一切聖凡邊得不殺戒。於一切情非情邊得不盜戒。乃至於一切地。得不掘戒。於一切草木。得不壞戒。如是二百五十戒法。一一各周法界。持一則福等虗空。況復尸羅具足。是故出家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不可窮盡也。言性戒者。本性是罪。無問受戒與不受戒。犯之性自是惡。持之性自是善。不由佛制。方有善惡。故此亦名曰舊戒。遮戒者。本非是罪因佛制戒。遮不聽作。犯之得罪。不受。犯不得罪。如草木等。俗即不遮。壞別無罪。比丘受得戒已。無作別生。持則感福。壞便獲罪。又此遮罪。於一切性戒上俱有。懺則遮滅。性罪猶存。如伐草害畜。同是墮篇。懺即二罪俱蠲。償命之愆猶在。是故性遮不同篇屬自別。於二百五十戒中。屬性罪者。如初篇四棄。二篇相觸。惡語。無根謗等。三篇奪衣。妄語。毀呰。兩舌。異語。嫌罵。強奪止宿。牽他出房。用二蟲水。殺生。故惱。覆罪。呵戒。屏聽諍語。瞋打比丘等。餘者多是遮攝。準義應思。如明了論云。佛所立戒有三種。一性罪二制罪。三二罪。性罪者。若是身口意惡業所攝。或由隨惑。及惑等流。故犯。復於此過犯中故意所攝。有染污業增長。與此俱有罪相續流。是名性罪。異此三因所犯或由不可別戒。或由失念。或由不故意過犯。此中若無惑。及惑等流。又無念念增長。是名制罪。若具二相。是名制性二罪。若人能如理了別此戒義。此人於律則明了。不看他面)。
 
[0267a13] ○飲用蟲水戒第六十二
 
[0267a14] 若比丘。知水有蟲飲用。波逸提。
 
[0267a15]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取雜蟲水飲用。佛為結戒。知者。或自察知。或因他告知。水者。諸水。謂一切河池泉井溝瀆。乃至醬醋酪漿等。蟲者。或觀即見。或濾然後見。飲用者。是內受用。其外受用如前戒禁。是中犯者。知是蟲水。及蟲漿醋等。而飲用者。墮罪。境想如前。餘四眾得罪同上。佛言聽作漉水囊。如杓形。若三角。若作漉瓶。若細蟲出。聽安沙囊中。漉已。蟲沙還著水中。不應無漉水囊行乃至半由旬。若無。應以僧伽黎角漉水(律攝云。若苾芻無濾羅等。不應往餘村。餘寺。齊三拘盧舍。若所到之處。知無闕乏。不持去者。無犯。謂知彼僧祇。恒有淨水。若於河井。先知無蟲。有五種眼。不得觀水。一患瘡眼。二睛翳眼。三狂亂眼。四老病眼。五天眼。由彼天眼。與人事不同。故不許觀。齊幾許時。應觀其水。謂六牛竹車廻轉之頃。或心淨已來。觀知無蟲。設不濾飲。亦無有犯。不觀不濾。咸不合用。應知濾物有其五種。一謂方羅。應用細密絹。一尺二尺。隨時大小。二謂法瓶。即陰陽瓶。三謂君持迦。乃瓶也。以絹鞔口。細繩繫項。沉放水中。待滿引出。仍須察蟲。無方受用四謂酌水羅。即小團羅子。五謂衣角羅。應取密絹方一磔許。或繫瓶口。或置碗口。濾濟時須。非是袈裟角也。若順河流。齊五拘盧舍。若不流河。齊三拘盧舍。雖無濾羅。去亦無犯。若順流河。一度觀水無有蟲者。齊一拘盧舍。隨意飲用。然須中間無別河入。若不流水及逆流河。一度觀時。齊一尋內得用。有五種淨水。一僧伽淨。二別人淨。三濾淨。四涌泉淨。五井水淨。謂彼井水恒無有蟲。若知彼人是持戒者。存護生命。縱不觀察。飲用無犯。凡一觀水。始從日出。迄至明相未出已來。咸隨受用。若觀水時。蟲細難見。應草莛示。勿以指示。取水既訖。羅置碗中。若近河池。就彼傾覆。必居原陸。可放井中。不得懸虗。羅翻井上。令蟲悶絕。或致損生。應罐為放生器。徐沉井內。羅須淨洗。晒暴令乾。僧祇律云。若水中蟲極細微者。不得就用洗手而。及大小行。若不可信者。不得語令漉水。比丘應自漉用。義淨三藏云。水羅是六物之數。不得不持。若行三五里。無羅不去。若知寺不濾水。不合餐食。渴死長途。足為龜鏡如來聖教。慈悲為本。所制戒律。罪有性遮。遮則準事合輕。性乃理應從重。性罪之內。殺生最初。是故智人特宜存護。若將此為輕者。更復何有重哉。若能依教作者。現在得長命果報。來世當生淨土。設使學通三藏。坐證四禪。鎮想無生。澄心空理。若不護命。依教奉持。終亦不免佛所訶責。十惡初罪。誰代受之。且如見有牽羊入寺。不過數口。放作長生。眾共聚看。彈指稱善。寧知房內用水。日殺千生萬生。既知理教不輕。宜應細羅細察。自利利物。善護善思。復有令人耕田種植。規圖小利。不見大尤。水陸俱傷。殺生無數。斯之罪咎。欲如之何。直如束手泉門。任他處分。故經云。殺生之人。當墮三途。設得為人。短命多病。嗚呼此苦。誰當受之。脫有能為。善哉甚善。可謂釋迦末法。共結慈念之因。彌勒初成。俱證無生之果)。
 
[0267b20] ○故惱他戒第六十三
 
[0267b21] 若比丘。故惱他比丘。令須臾間不樂。波逸提。
 
[0267b22] 釋曰。佛在舍衛國。十七群往問六群。云何入初禪。乃至四禪。云何入空。無相。無願。云何得豫流果。乃至無生果。六群報言。如汝等所說者。則自稱得上人法。已犯波羅夷。非比丘。十七群便往白上塵。若作如是問。為犯何罪。答言。不犯。即察知彼與十七群作疑惱。白佛結戒。故惱者。謂故心令他疑悔。而生惱也。或為生時疑。如問彼言。汝生來幾時耶。答言爾所時。語言。汝不爾所時生。汝如餘人生。或為歲臘時疑。問言。汝幾歲。答言爾所歲。語言。汝非爾所歲。如餘受戒者。汝未爾所歲。或為受戒生疑。問言。汝受戒既年不滿二十。又界內別眾。或為羯磨生疑。問言。汝受戒時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別眾。或為犯生疑。語言。汝犯波羅夷。乃至突吉羅惡說。或為法生疑。語言汝等所問。則是犯波羅夷。非比丘也。須臾間不樂者。三十須臾。為一晝夜。謂令他乃至少時間。情不安隱也。是中犯者。若故以此事為作疑惱。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其事實爾。不故作惱。恐彼後生疑悔。為利益心故說。乃至錯說等(律攝云。若作饒益心。隨順律教。以理開導者。皆悉無犯)。
 
[0267c18] ○覆他麤罪戒第六十四
 
[0267c19] 若比丘。知他比丘犯麤罪。覆藏者。波逸提。
 
[0267c20]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數犯罪。向一親厚比丘說。囑令勿語人。後跋難陀與彼共鬬。彼即向餘比丘說其所犯。餘比丘問知其後為鬬故乃說。白佛結戒。知者。若自見知。或別人說知。他比丘者。謂在此法中受大戒人。麤罪者。四棄十三僧殘也。覆藏者。謂掩蔽其過。而不說也。是中犯者。若小食知。食後說。食後知。至初夜說。初夜知。至中夜說。皆惡作。中夜知。至後夜欲說。而未說。明相出墮罪。若覆餘罪。若自覆麤罪。若覆未受大戒人麤罪。盡惡作。麤罪。麤罪想。犯墮。餘悉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若尼覆他棄罪。得波羅夷。不犯者。先不知麤罪。不麤罪想。或無人可向說。若說或有命難梵行難。不說無犯。若比丘。內有五法。應舉他罪。以時。不以非時。真實。不以不實。有益。不以減損。柔軟。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若身威儀不清淨。言不清淨。命不清淨。寡聞。不知修多羅。寡聞。不誦毗尼。言辯不了。喻若白羊。是不應數舉他罪。若諸法具足。應以時。以法。舉他罪。又復此比丘。有愛恭敬於我者。則應舉罪。或無愛。有恭敬。或無恭敬。有愛應舉。若雖無愛無敬。能令捨惡就善。應舉。若彼有所重比丘。尊敬信樂者。能令捨惡行善。應舉。若都無者。僧即應都捨置驅棄。語言。長老。隨汝所去處。彼當為汝作舉。作憶念。作自言。遮出罪。遮說戒。遮自恣。譬如調馬師。惡馬難調。即合韁杙驅棄。如此比丘。不應先從其求聽。即此是聽(薩婆多論云。覆他麤罪有三種。一覆他四棄僧殘。得墮。二覆他出佛身血破僧。得偷蘭遮。三覆他墮罪。得惡作。以匿藏罪惡。染污佛法也。十誦律云。見他罪。向一人說便止。若聞若疑。不須說。僧祇律云。說時不得趨向人說。當向善比丘說。若同和尚闍黎。若彼罪比丘兇暴。若依王臣力。兇惡人力。或起奪命因緣。傷梵行者。應作是念。彼罪行業。必自有報。彼自應知。喻如失火。但自救身。焉知餘事。爾時但護根相應。無罪)。
 
[0268b01] ○與減年受戒戒第六十五
 
[0268b02] 年滿二十。應受大戒。若比丘知年不滿二十。與受大戒。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訶。癡故。波逸提。
 
[0268b04] 釋曰。佛在王舍城。時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先為親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相將共至寺中求出家。諸比丘即度之。與受大戒。時諸童子小來習樂。不堪一食。夜半患饑。大喚啼哭。佛聞聲。知而故問。阿難具以事白。遂為結戒。年滿二十者。謂生年已足二十歲也。應受大戒者。謂年歲既滿二十。堪受具足戒也。具足者。謂受二百五十大戒。便能具足圓寂涅槃道故。亦名圓具。又名近圓。並是親近涅槃之義也。知年不滿二十者。知。或和尚及眾僧自知。或受戒人及餘人語知。以其年少志性輕躁。不能具學諸戒威儀。進修道業。亦復不能堪忍惡言。及日中一食。饑渴寒熱等苦。又以輕躁故。人多訶責。毀呰佛法。若在沙彌。人則不訶也。與受大戒者。與是能授。受是所受。能授謂三師。及餘僧眾。所受謂求具足人。此人不得戒者。謂所受人。年既不滿。僧雖以白四羯磨法受。而彼不成比丘性。名非具足。如來深知眾生業性差別非滿則戒體不圓。故制年滿二十聽受大戒。佛為法王。諸法之主。而諸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故依制則比丘性具。違教則戒法匪成也。彼比丘可訶者。謂不但所受者不得戒。而能授者亦得罪。癡故者。謂能授人無智慧。不知戒法。故名為癡。佛言。聽十歲智慧比丘授人具足戒。與人依止。當行和尚。阿闍黎法。和尚者。從受得十戒。具足戒。和尚等者。多己十歲。阿闍梨者。有五種。一出家阿闍梨。所依得出家者是。二受戒阿闍梨。受戒時作羯磨者是。三教授阿闍梨。教授威儀者是。四受經阿闍梨。所從受經。若說義。乃至一四句偈。五依止阿闍梨。乃至依止一宿住。阿闍梨等者。多己五歲。如上五人。皆當師位。能生軌範。故總名之為軌範師也(和尚。此云親教師。律攝云。滿足十夏方住師位。復須成就五法。乃至戒見多聞。自他俱利。威儀行法。無所虧犯。具如是德。名親教師。由其親能教出離法故)。有五法不成就。不得授人具足戒。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復不能教人堅住於此五法。有五法成就。不得授人具足戒。謂無信。無慚。無愧。懶惰。多忘。復有五法。破增上戒。見。威儀。少聞。無智慧。復有五。不瞻視病弟子。弟子不樂住處不方便移。不能如法律教除彼疑。不能教捨惡見住善見。減十歲。復有五。不知犯。不犯。若輕。若重。減十歲。復有五。不知教授弟子。增上威儀。增上淨行。增上波羅提木叉。白羯磨。復有五。不知增戒。增心。增慧。不知白。不知羯磨。若一一反上。得與人授具足戒。得與人依止。得畜沙彌。不得畜二沙彌。若能教持戒。增心。增慧。學問。諷誦。聽畜。當以二事將護。一以法。謂教增戒。乃至諷誦。二以衣食。謂四事。乃至所須之物。隨力所堪為辦。若不承順恭敬。不順弟子法。聽以五事訶責。應語言。汝去。莫入我房。莫為我作使。莫至我所。不與汝語(阿闍梨。則改莫至我所。應云莫依止我住)。有五事。師應訶責。無慚。無愧。不受教。作非威儀不恭敬。復有五事。無慚。無愧。難與語。與不好人為友。好往婬女家。復好往婦女。大童女。黃門家。及比丘尼。學法女。求寂女精舍。好往看捕龜鼈。有如是等事。應訶責。不應盡形及竟安居訶責。不得訶責病者。不應不現前。及不出其過訶責。訶責已。不應便受供給作使。不應與依止。時有被呵責已。無人為將順。致彼休道。不樂佛法。聽餘人作如是意受。為其和尚闍梨。欲令懺悔和合故。不應引誘將他弟子去。若將去。如法治。若彼和尚。闍梨。或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於沙門法無利益。應作如是意。所以誘進將去。欲令其長益沙門法故。若弟子下意隨順。無有違逆。求解過。師當受(律攝云。應訶不訶。不應訶而訶。應恕不恕。不應恕。而恕。皆得惡作罪)。若僧欲為弟子作羯磨。所謂作訶責。作擯。作依止。作遮不至白衣家。作不見罪舉。不懺悔舉。不捨惡見舉。和尚當於中如法料理。令僧不與弟子作羯磨。若作。令如法。當令弟子順從於僧。不違逆。求除罪。令僧疾疾與解羯磨。若弟子犯僧殘。當如法料理。若應與別住。應與本日治。應與意喜。應與出罪。皆隨應與之。如上所制和尚法。不依行者。一一得罪。時和尚於弟子所。行和尚法。弟子於和尚所。不行弟子法。佛言。應行弟子法。若和尚。眾僧為作羯磨等。弟子當於中如法料理。乃至令僧疾疾與解羯磨。和尚犯僧殘。弟子當如法料理。乃至與出罪。和尚病。當瞻視。不樂住處當移。乃至以二事將護。不白和尚。不得入村。及入他家。不得從餘比丘。或將餘比丘為伴。不得與。不得受。不得佐助眾事。不得受他佐助眾事。不與他剃髮。及使他剃髮。不得入浴室。不得為人揩身。及受他揩身。不得至晝日住處。不得至界外。不得行他方(根本部云。惟除五事不白。自外一一皆須白師。一嚼齒木。二飲水。三大便。四小便。五界中四十九尋內禮塔)。當清旦入師房中。受經問義。當除去小便器。應白時到。以澡豆灰淨洗手。有可食物。及僧中有利養。當為取。當授澡豆。楊枝。與師洗手漱口。有可食物授與。僧中有利養。當白師言。得如是物。是和尚分。當問言。和尚欲入村不。若言不入。當問何處取食。當如敕往取。若言入村。當洗手已。徐徐取衣。勿使倒錯。取安陀會。舒張抖擻看。勿令有毒蟲。次取腰帶。僧祇支。鬱多羅僧。舒張抖擻看。授與和尚。應疊僧伽梨著肩上。次取鉢洗盛囊中持去。應取師襯身衣疊舉。復取洗足物臥氈被舉之。師出行時。當捉行道革屣。出房時。當還顧閉戶。復以手推扉看牢不。若不牢。當重閉。徧觀左右已。持戶鑰著屏處。若恐人見。及不牢者。當持去。令師在前行。道逢相識人。當共善語。善心憶念。行時當避人道。若欲入村時。應小下道。安鉢置一面。舒張僧伽梨看。方授與師。若村外有客舍。坐肆。作坊。持行道屣寄中。應問師。我得尋從不。若言可爾。即當尋從。若言不須。在某處住。應如敕住。若師入村不時出。當作如是意。入村乞食。此分與和尚。此分屬我。彼出村已。還取革屣。下道。持鉢置地。疊僧伽梨著肩上。若師所住食處當淨掃。敷坐具。具淨水瓶。洗浴器。盛食器。復安浴座。洗足石。拭足巾。若遙見師來。即起奉迎。取手中鉢。置鉢支上。若鉢牀上。取僧伽梨舒張看。勿令有膩沾污等。有當去之。宜浣者浣之。師洗足竟。當棄水。持洗石。拭巾。還置本處。復自淨洗手已。授淨水與師洗手。自所有食。當取奉師。白言。此是我食分。可食。彼須者當取。若師食時。當侍立看。供給所須。若日時欲過者。應即同時食。師食已。當手中取鉢。行澡漱水。若自食竟。有餘。當與人。若非人。若著淨地無草處。若著無蟲水中。取盛食器淨洗。及取坐具等。還置本處。復次入師房時當看。若有塵土。當出牀褥枕。及地敷等。在外曬之。淨除房中糞土。棄時當看。若有鍼線弊帛。至下一丸藥。取置現處。若有主識者。當取。復當拂拭嚮上。杙上。架上。若房有壞處。蟲鼠孔穴。當補治之。極令淨潔。若本敷座不齊整。當更齊整。所著衣。不著衣。應各各別一處。庭中有塵土。應除去。取水瓶淨洗已。還盛淨水安本處。復當與師具水瓶。澡瓶。飲水器。若浴室中有洗浴時。當問師欲洗不。若言洗。當先至浴室看。灑掃令潔。有不淨水。應棄之。應破薪。便破。具諸洗浴具。當白上座。然後然火。然已。白時到。若師病羸。若老極。當自扶抱。若以衣與。往溫室中。取衣安架上已。與師揩摩身。當立師後。與師洗。自洗已。若師羸老。當扶輿出浴室。乃至還房中。敷臥具令臥。以衣被覆之。乃出房閉戶。還至浴室中。徧看諸洗浴物。還置本處。有不淨水除之。滅火閉戶而去。彼當朝中日暮。三問訊師。當為師執二事勞苦。不得辭憚。一修理房舍。二為補浣衣服。師如法所教事。盡當奉行。若遣往方面周旋。不得辭憚。假託因緣而住。若被訶責已。應向師如是懺悔。露肩脫屣胡跪合掌言。和尚存念。我今懺悔。更不復作。若聽懺悔者善。若不聽者。當更日三時懺悔。復不聽者。當下意隨順。方便求解所犯。如上不依行者。一一得罪。和尚有五非法。弟子應懺悔而去。應語師言。我如法。師亦不知。我不如法。亦不知。若我犯戒。捨不教訶。若犯。亦不知。若犯而懺悔。亦不知。時諸新受戒比丘。和尚命終。無人教授。不按威儀。佛言。聽十歲智慧比丘與人依止。作阿闍梨。阿闍梨於弟子。當如兒想。弟子於阿闍梨。當如父想。展轉教事。於佛法中。有增益流布。當作是請。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求大德為依止。願大德與我依止。我依止大德住(如是三說)。彼當言。可爾。與汝依止。汝莫放逸(阿闍梨法。一如和尚法。弟子事阿闍梨法。一如事和尚法)。若新受戒比丘樂靜處者。聽餘處依止。即日得往還。若不得。聽無依止而住。時新受戒舊住比丘。輙捨住處去求依止。住處壞。佛言聽新受戒舊住比丘無依止而住。為護住處故。不應遣使受依止。與依止若和尚阿闍梨行。不即日還。若弟子行不即日還。皆應更受依止。以離宿一夜故。即失依止。若一夜不依止。得一突吉羅罪(十誦。五分。聽無依止。乃至六宿。尼陀那云。若有心求依止師。得至五六夜。若無心求。一夜不得。於僧受用飲食之類。皆不合受)。不得不選擇受依止。與依止。若病。及瞻病者。無依止得住。若眾僧與二師。及弟子作訶責羯磨等。不失依止。若為作滅擯。即失依止。聽五歲有智慧比丘。從十歲有智慧比丘受依止。若愚癡無智者。盡形壽依止。有五法失依止。一師訶責。二去。三休道。四不與依止。五入戒場上。復有失依止。若死。若五歲。若過五歲。若見本和尚。若二師休道。若死。若還在和尚目下住。有五種持律師。咸應依住。一者誦戒序至三十事。二者誦至九十事。三者廣誦戒毗尼。四者廣誦二部戒毗尼。五者都誦毗尼。是中春冬。隨依上四種。若不依住。惡作罪。夏安居應依第五持律。若不依住。墮罪(僧祇律云。有四種阿闍梨。一無食無法。應不問而去。二有食無法。應問而去。三無食有法。雖苦。盡壽不應去。四有食有法。雖驅遣。盡壽不應去。若二師有過。弟子應諫。不得麤語。如教誡法。應軟語言。師不應作是事。若從者善。若反加訶斥者。彼是和尚。應捨遠去。是闍梨。應擔衣鉢出界一宿。還依止餘人。若彼有勢力。應遠去。或依止有德重人。若滿五歲善知法及毗尼。得離依止。若不善知法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盡壽應依止住。若滿十歲善法毗尼。能自立立他。得受人依止。十誦律云。五法成就。滿五歲。不受依止。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輕。四知重。五誦波羅提木叉學利廣說。雖復受戒歲多。不知五法。應盡壽依止他住。根本部云。未滿五歲。雖五法成就。乃至善通三藏。具證三明。除盡三垢。亦須依止。若滿五夏。許離夏止遊行。然所到處。仍須依止。若生年八十。滿六十夏。於別解脫經。未曾讀誦。不了其義。亦須依止老者。如無老者。小者亦得。惟除禮拜。餘悉應作。此人名為老小苾芻。十誦云。若饑餓時。可得日日見和尚處。聽住。應日日來。若不能者。可至五日。若五日不得來者。布薩時應來。復不得來。乃至二由旬半。至自恣時。應來見和尚。母經云。受依止竟。乞七日法出界外。七日滿還來到寺。不失依止)。如上已明師資之法。向下當釋本文。是中犯者。和尚若知。若疑。未滿二十。與授戒。三羯磨竟。墮罪。二羯磨竟。三惡作。一羯磨竟。二惡作。白竟一惡作。若未白。為作方便。若剃髮。若欲集僧。若僧已集。一切惡作。眾僧若知。若疑。未滿。眾僧盡得惡作。尼同犯。不犯者。先不知。信受戒人語。若傍人證。若信父母言。若受戒已。疑。聽數胎中年月。及閏月。若數一切十四日說戒。以為年數。如是滿者善。若不滿者。退為沙彌。然後更與受戒。若不爾者。同於賊住。若無和尚。若二和尚。乃至眾多和尚。不名受具足戒。不得度官人(善見律云。食祿盡。然後得出家。若王聽亦得出家)。無衣鉢者。不得受具。不得借衣鉢受具。不聽度犯比丘尼者出家受大戒。若已受。應滅擯。不得度賊心入道者出家。已出家。應滅擯(此謂自出家人。若未共比丘眾僧羯磨說戒。未度出家不應度。若已度出家受具足。即名為受具足。若曾共羯磨說戒。即應滅擯。僧祇律。謂未曾入布薩自恣中。後有好心。得與出家受具。若曾入。是名盜住。不聽出家。若王子。大臣子。避難自著袈裟。亦。如是。若沙彌盜聽說戒。解知初中後語者。後不得受具足。若暗鈍。若意緣餘事。不記初中後語者。後得受具足戒)。不得度壞法外道。欲度外道。先與剃髮著袈裟。受三歸十戒。從僧乞四月共住。僧應白二羯磨與之。若彼不執外道白衣法。及不親近外道。不誦外道典籍。聞說外道過。不生瞋恚。隨順比丘。能令比丘喜悅。乃與受具足戒。若受戒已。復入外道。後還求出家。不應與出家。此名壞法外道。不得度奴。及賊。并負債人(有人為償債。得度)。不得度五種黃門。謂生。犍。妒。變。半。若已度。即應滅擯。若畜生變人形來。不得度與出家。不得度五逆罪人。及無男根者。有三種人不得具足戒。不自稱字。不肯稱和尚名。不乞戒。復有三種人不得戒。謂著俗服。外道衣。莊嚴身具。不得受眠醉狂瞋恚者戒。如是截手足耳鼻。根卵臂肘指。及常患疥瘡。若死相現。若身癯。若身如女人。有名籍。避官租賦。身駮。尖頭。背壞。鋸齒。蟲身。蟲頭。若髮痶瘓。曲指。六指。縵指。一卵。無卵。或[癲-真+秀]。內曲。外曲。上氣病。[病-丙+(工/矢)]病。吐沫病。癩癕。白癩。乾痟。癲狂。及諸苦惱。青眼。黃眼。赤眼。爛眼。紅眼。瞖眼。水精眼。極深眼。三角眼。獼猴眼。大張眼。凸眼。一眼。睞眼。邪眼。瞋怒眼。瞷眼。瘡眼。斑眼。身臊。若患婬瘡。或瘂。聾。跛。曳脚。捲足指。一手。一足。一耳。無髮。無毛。無齒。青髮。黃髮。白髮。太長。太短。婦女[跳-兆+專]。象馬牛猪羊鹿蛇魚鳥頭。一頭。乃至多頭。一切青黃黑赤白色。風病。熱病。痰癊病。癖病。喉戾。唇缺。無舌。身前凸。後凸。內病。外病。當臥不轉病。似老極形。失威儀行。不知好惡。下至一切汙辱眾僧者。並不得度。若從不持戒和尚受具足。不知者得戒。知者不得戒。若有八難事。及餘因緣。二人。三人。聽一時作羯磨受具足戒。不得過。過即不得戒。以非法故。眾僧得罪。若受具足。乃至先須臾時。名為上座。若二三人同時羯磨。便無大小。不互禮敬。若和尚及足數人不現前離見聞處。或在界外。皆不名受具足。若先不與沙彌戒。便受具戒。得戒。眾僧有犯。若在中國。不滿十僧。不得受大戒。若在邊國。聽持律五人。得受大戒。父母不聽。不得度令出家。若在僧伽藍中剃髮。當白一切僧。若不得和合。當房房語令知。若不滿二十。若減十二能驅烏。持戒。一食者。聽度令出家。於二師前。阿闍梨授與十戒。名為沙彌也(薩婆多論云。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僧強授。亦不得戒。惟聽為沙彌。七歲已下。亦不聽度。若度受戒。二俱惡作。若先請和尚受十戒法。和尚不現前。亦得十戒。和尚若死。聞不得戒。不聞得戒。若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和尚不現前。不得戒。以僧數不滿故。若僧數滿。設不現前。亦得受戒。雜事律云。不得四人同時受近圓。何以故。非眾為眾而作羯磨。理相違故。五分律云。先到受戒處者。應先與受戒。若二人俱到。年大者先受。若同年。和尚大者。先受。若和尚復同。應一時羯磨。先稱名者先受。三人亦如是。餘事亦得羯磨三人。一切不得羯磨四人。若二師罷道。後來就弟子求出家受具。先弟子應與衣鉢助使得成。亦聽即與作師。彼更受戒者。應如法敬師。薩婆多論云。凡受戒法。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眾生上起慈愍心。即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內法傳云。其受戒竟。次即本師為指戒本令識罪相。方教誦戒。既其熟已。誦大律藏。日日誦過。旦旦試之。誦律藏了。方學經論。豈有欲受之時。非常勞倦。亦既得已。戒不關懷。有始無終。可惜之甚。自有一會求受。受已。不重參師。不誦戒經。不披律典。虗沾法位。自損損他。若此之流。成滅法者。故律文云。寧作屠兒。不授他具戒。捨而不教也。西國相承。事師之禮。初夜後夜。到其師所。師乃遣弟子安坐。三藏之中。隨時教授。若事若理。不令空過。察其戒行。勿使虧違。知有所犯。即令治懺。弟子方乃為師按摩身體。襞疊衣裳。或時掃拭房庭。觀蟲進水。片有所作。咸皆代為。期則敬上之禮也。若門徒有病。即皆躬自抱持湯藥所須。憂同赤子。然佛法綱紀。以教誨為首。如輪王長子。攝養不輕。律有明言。寧容致慢。菩薩善戒經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訶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優婆塞戒經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
 
[0271c06] ○發起諍事戒第六十六
 
[0271c07] 若比丘。知諍事如法懺悔已。後更發起者。波逸提。
 
[0271c08]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鬬諍如法滅已。後更發起。作是言。汝不善觀。不成觀。不善解。不成解。不善滅。不成滅。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起。已有諍事。而不除滅。諸比丘察知其故。白佛結戒。知者。若自了知。若他語知。諍事者。以此事故。諍競由是而生。諍有四種。謂言諍。覓諍。犯諍。事諍。詳如後釋。如法者。謂如法。如律。如佛所教。懺悔已者。謂其事善除滅竟。後更發起者。謂其諍已滅。復以不善心而發舉之。令不止息也。是中犯者。知如法滅已。更發起言。不善觀。不成觀。乃至不成滅。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若餘鬬諍罵詈。若自諍事。若共非受具人鬬諍。更發起者。盡惡作。如法滅。如法滅想。墮罪。疑。惡作。不如法滅。如法滅想。及疑。皆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先不知如法滅。及實不如法滅。
 
[0271c22] ○與賊伴同行戒第六十七
 
[0271c23] 若比丘。知賊伴。結要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0271c24]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從舍衛至毗舍離。有私度關賈客伴。輿之同行。俱為守關人所捉。佛為結戒。賊伴者。謂竊盜劫奪。及偷關稅人。若還。若去也。結要者。謂共期約。至城。若村也。同道行者。謂共為伴侶。同在村間。處處道路。而行也。乃至一村間者。謂下至行一村間道。亦得本罪。是中犯相輕重。如共婦女同行戒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不知。不共結伴。及力勢持縛等(僧祇律云。若中道覺知是賊。是時不得即便捨離。且隨順去。至近聚落方便捨去。若賊覺者。應語言。長壽。我正到此耳。若與反叛負債人共行。越毗尼罪。五分云。共惡比丘期行。惡作。若諸難緣共期行不犯。根本律云。若以賊為防援引導人。若迷失道。彼來指示。雖同道。不犯)。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九
 
音釋
 

 
[0272a15] 音贊。同濺。
 

 
[0272a16] 音渠。瘦也。
 

 
[0272a17] 音博。斑駮也。
 
痶瘓
 
[0272a18] 上音沗。下音喚。病貌。
 

 
[0272a19] 音頹。陰病。
 

 
[0272a20] 音賚。旁視。
 

 
[0272a21] 音閑。一目白。
 

 
[0272a22] 音僻。腹病。
 

 
[0272a23] 音倩。染絳之草。
 

 
[0272a24] 音瞞。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八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54c11] ○與尼屏坐戒第二十六
 
[0254c12] 若比丘。與比丘尼屏處坐者。波逸提。
 
[0254c13] 釋曰。佛處同前。時迦留陀夷。至偷蘭難陀比丘尼所。在門外共一處坐。居士譏嫌。諸比丘白佛結戒。與者。謂一比丘獨與一尼共坐也。屏處者。謂屏障處。如不定法中釋。是中犯者。若獨在屏處與尼坐者。墮罪。立住者。惡作。若盲而不聾。聾而不盲。得惡作。餘四眾惡作。不犯者。有伴。若行過卒病倒地等(按根本部。設餘威儀。亦得墮罪。薩婆多云。起已還坐。隨得爾所墮罪。若與餘二女屏覆處坐。盡墮罪)。
 
[0254c20] ○與尼同行戒第二十七
 
[0254c21] 若比丘。與比丘尼期同一道行。從一村乃至一村。除異時。波逸提。異時者。與估客行。若疑畏怖時。是謂異時。
 
[0254c24]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比丘與六群尼在人間遊行。諸居士見。皆嫌之。佛為結戒。後諸比丘。於道路卒相逢遇。畏慎不敢共行。佛言。不期無犯。時僧尼二眾。俱欲至毗舍離國。以不得同行。諸尼在後。為賊所劫。由是開聽異時也。期者。謂共結契期約。去至某處也。同一道者。顯非異路也。道謂村間分齊行處也。行者。謂共涉路而去也。從一村乃至一村者。謂經涉聚落界也。除異時者。謂在難緣。有商客同行。不犯。疑畏怖者。如三十事中釋。是中犯者。若與尼期行。乃至村間分齊處。隨眾多。界多少。一一墮罪。若非村空處行。乃至十里。墮罪。若減一村。若減十里。若多村間。同一界行。若方便欲去。共期莊嚴。一切惡作罪。餘四眾突吉羅。不犯者。為勢力所持等(薩婆多論云。若不期。而偶共同道。當使相去語言不相聞處。若相聞已還。得惡作罪。若與餘二女議共道同行。同尼也。尼與比丘期行。突吉羅。律攝云。凡苾芻。苾芻尼。將行之時。預先一日。應白二師。我今有事。詣彼村坊。聽不隨師不應違逆。若無二師。應白上座。所有臥具。囑他守護。有讐隙者。不應共行。若有因緣須共行者。應懺摩已。與之同去。凡涉路時。應為法語。勿出惡言。或為聖默然。勿令心散亂。若至天神祠廟之處。誦佛伽陀。彈指而進。若於路次。暫止息時。或至泉池取水之處。皆誦伽陀。其止宿處。應誦三啟。尼食。苾芻應持。若至食時。更相授與。有病苾芻應共[臼/丌]去。若人少者。尼亦助舁。若至村落。隨病所須。為覓醫藥。若乞食時。令人看物。持食來與。若有尼病。準此應知。伽陀述如餘處。十誦律云。若有疑處。尼之衣食。比丘應取持去。至安隱處。應還語言。姊妹。汝等隨意。不得共行。若復共行。至一聚落。墮罪)。
 
[0255a21] 與尼同船戒第二十八
 
[0255a22]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期同乘一船。上水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0255a24] 釋曰。緣處同前。佛制戒不得同船。時僧尼俱欲渡恒水。直至彼岸。以不得同船故。尼遂在後。值天暴雨。江水汎漲。船不及還。尼在岸宿。夜為賊劫。故開直渡也。期同乘一船者。謂共期約。同載一船也。上水者。逆流也。下水者。順流也。除直中者。謂從此岸。直至彼岸。而不犯也。是中犯者。與尼期同船。上水下水。若入船裏。便得墮罪。若一脚上船。若方便欲入而不入。若共期莊嚴。盡得惡作。餘四眾得罪同前。不犯者。不共期。若直渡時。船師失濟。上水下水。或為諸難等(薩婆多論云。與餘二女共期載船。同尼也。尼與比丘議載船。突吉羅。根本律云。若篙棹柁折。隨流而去。或避灘磧。或柁師不用其語。此皆無犯)。
 
[0255b11] ○尼讚得食戒第二十九
 
[0255b12] 若比丘。知比丘尼讚歎教化因緣。得食食。除檀越先有意者。波逸提。
 
[0255b14] 釋曰。佛處同前。時城中有一居士。請舍利弗目連飯食。偷蘭難陀尼。先至其家。向居士毀二尊者是下賤人。讚調達五人是龍中之龍。言語之間。二尊者至。尼即改言。龍中之龍已至。尊者食已。還白世尊。世尊呵責調達部黨。遣尼勸化得食。因為結戒。後諸比丘。不知有勸化。無勸化。佛言。不知無犯。時王舍城有大長者。是梨師達尊者知識。念言。若尊者來至此城。我當為尊者初至故。供養眾僧。後時尊者至城。長者家尼。聞尊者至。便往報長者。因即設供。請尊者及僧。時梨師達問知尼報因緣。遂不敢受食。佛言。檀越先有意者。不犯。由是更為結戒。除先有意也。讚歎教化者。謂過分讚美其德。言。此比丘是十二頭陀。多聞。法師。持律。坐禪。若供養者獲殊勝福。以斯稱揚勸化檀越。令生信敬。而行惠施也。因緣者。正由教化事故得食。非為餘緣而得也。得食食者。食。謂彼所施饌。飯麨餅果酥酪羮菜等。下食字。是噉嚼吞咽之義。除檀越先有意者。謂施主先有念請此比丘。其尼雖後讚歎。食之無犯。是中犯者。彼比丘知尼教化得食。食。咽咽墮罪。得餘襯體衣燈油等。盡惡作。教化。教化想。墮罪。教化疑。及不教化。作教化想。疑。皆惡作。餘四眾突吉羅。不犯者。尼自作檀越。或檀越令尼料理等(五分律云。若以餘四眾讚歎因緣得食食。惡作。薩婆多論云。若不曲讚功德。但說布施沙門功德。其福甚大。食者無罪。律攝云。依實讚德。無矯妄心。或正信家。或親族舍。設知讚歎。並皆無犯。僧祇律云。若有如是讚歎食。當展轉貿食。不可捨食而去。若比座垢穢不淨。不喜與貿者。當作是念。此鉢中食。是某甲比丘許。我當食。無罪)。
 
[0255c15] ○與婦女同行戒第三十
 
[0255c16] 若比丘。與婦女共期同一道行。乃至村間。波逸提。
 
[0255c17] 釋曰。佛處同前。時尊者阿那律。在道路行。有婦與姑共諍。欲還外家。便逐尊者隨去。其夫追至。謂尊者誘婦逃去。遂打尊者幾死。尊者即下道。在靜處趺坐。入火光三昧。其夫便生善心。俟起定已。禮拜懺悔。尊者為說妙法而去。還寺向諸比丘說。比丘白佛結戒。是中犯相輕重。與尼同行戒無別。此唯以白衣女人為異。故不重釋。餘四眾。突吉羅(根本律云。若他遣女人為引導者。或迷於道路。女人為指授。無犯。此根本部。無有男子同伴。故犯)。
 
[0256a01] ○過受一食施戒第三十一
 
[0256a02] 若比丘。施一食處。無病比丘應一食。若過受者。波逸提。
 
[0256a04] 釋曰。佛處同前。時拘薩羅國有村。無僧住處。有居士為僧故作住處。常供給飲食。住此中者。唯聽一食。六群至彼住處得好美食。以貪著故。至第二宿由復不去。意欲得數數食故。居士譏嫌。佛為結戒。時舍利弗至彼處得病。畏犯此戒。即扶病去。病遂增劇。由此復為結戒。更增無病之言。施者。謂供給所須也。一食處者。謂其住處。本為周給一宿。施以一食。所言食者。謂是時食也。無病者。謂四大調適無諸疾苦。若身有病。不能前進。若離此處。則病患增劇不得安隱。是為病也。應一食者。謂正當受彼一[(歹*又)/食]之供也。若過受者。謂受第二食。即得罪也。是中犯者。若無病。於彼一宿處。過受食者。咽咽墮罪。更受餘襯身衣燈油等。得惡作。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居士請留。若檀越次第請食。今日受此人食。明日受彼人食。或為諸難所阻(薩婆多論云。若過一夜不食者。惡作。若餘處宿。是中食。墮。病者乃至從一聚落來。身傷破。下至竹葉所傷。皆名為病)。
 
[0256a20] ○展轉食戒第三十二
 
[0256a21] 若比丘。展轉食。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施衣時。是謂餘時。
 
[0256a23] 釋曰。時佛與諸比丘遊行人間。有沙[少/兔]婆羅門。載五百車飲食。經冬涉夏。隨逐世尊。伺候空缺無食日設供。而不能得空日。往語阿難為代白佛。欲以飲食布地。令佛僧蹈過。則為受供。佛乃聽作粥餅供僧。時頻頭國諸居士。聞佛聽僧食粥及餅。皆大歡喜。作好餅稠粥供之。有一少信大臣。見佛僧大得供養。知必福田。遂辦美食請僧。然僧先已食濃粥。不能多食。大臣嫌之。佛制不聽食稠粥。由未結戒。稠粥者。以草畫之不合。是也。時王舍城中。有一少信樂師。辦諸美食請佛及僧。而僧先已食飯麨餅等。不復多食。樂師譏嫌。佛因結戒。不聽展轉食。時諸病比丘所請食處。無隨病食及藥。若有隨病藥食。畏慎不敢食。恐犯展轉食。佛及開病比丘聽展轉食。時有一居士請佛及僧。復有一居士欲請佛僧。施食及衣。諸比丘畏慎不敢受後請。往白世尊。佛復開施衣時。聽展轉食。乃更為結戒。除餘時也。展轉食者。亦名數數食。謂受一家請食已。復受餘家請食。請有二種。一僧次請。二別請。食。謂飯麨餅等。除餘時者。是佛聽許時也。病時者。謂身有病。不能一坐食得飽足也。施衣時者。謂無功德衣一月。有功德衣五月。若復餘時施食及衣也(律攝云。謂有施主施與浴衣。及餘帔服。或貝齒物等。以充衣直。根本律謂乃至施如拭巾裙量。無犯)。是中犯者。若今日得多請食。應自受一請。餘者當施與人。如是施與言。長老。我應往彼。今布施汝。若不捨前請。受後請食。咽咽墮罪。不捨後請。受前請食。咽咽惡作。餘四眾突吉羅(若比丘尼先受請。若足食已。後食正食。墮罪)。不犯者。若請與非食。或食不足。或無請食者。或食已更得食。或一處有前食後食(五分律云。若僧所差。若別房食。若白衣來受八戒。設供養。若常食。不犯。摩得勒伽論云。若先受無衣請食。後受有衣請食。不犯。彼語比丘言。就此食當為汝覓衣食。食不犯。語比丘此間食。餘處隨意食。食不犯。除五正食。隨意食餘食。不犯。律攝云。若於一舍。或在寺中。或阿蘭若。為求肥悅。或樂美食。而數食者。得惡作罪。若輕賤心。或懷矯詐。而不食者。亦得惡作。十誦律云。聽諸比丘節日數數食。病比丘。不應受二請。若一請處不能飽。應受二請。不應受第三請。若受第二處不能飽。應受三請。不應受第四請。若第三請不能飽。應受已。漸漸食乃至日中。十誦毗尼序云。阿難先受他請。時忘不憶。復同佛受王請食。以食著口。乃憶知有二請。不與他一請。不敢吐食。為恭敬佛故。又不敢咽食。為持戒故。佛知阿難心悔。語令心念與他。便食。有五種人。聽心念與食。一坐禪。二獨住。三遠行。四長病。五饑餓時。依親里住。餘悉不聽。按根本部。作時。道行時。亦聽數食)。
 
[0256c11] ○別眾食戒第三十三
 
[0256c12] 若比丘。別眾食。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作衣時。施衣時。道行時。乘船時。大眾集時。沙門施食時。此是時。
 
[0256c15]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調達教人害佛。復教阿闍世殺父。惡名流布。利養斷絕。與五人俱。家家乞食。佛為制戒。不得別眾食。時病比丘畏慎不敢別眾。佛言。聽病比丘別眾食。時自恣竟。迦提月中。比丘作衣。諸近事念眾疲苦。來請與食。比丘不受。佛言。聽作衣時。受別眾食。時有居士欲施食及衣。來請。諸比丘不受。佛言。聽受施衣時別眾食。時諸比丘與多居士同行險路。居士與食。不敢受。遂入村乞食。在後不及伴。為賊所劫。佛言。若在險道行。聽受別眾食。與居士同船。亦爾。時眾多比丘遊行。詣一小村。諸居士念言。僧多而村少。今可與僧作食。勿令疲苦。比丘不敢受。佛言。聽大眾集時。別眾食。時瓶沙王姊子。欲於外道沙門中出家。因為諸沙門設食。請諸比丘。不敢受。佛言。聽沙門施食時。得別眾食。以如是等緣。更為結戒。除餘時也。別眾食者。謂四比丘以上。別共一處食也。食。謂正食。飯麨餅等。病者。下至脚跟躄。作衣時者。謂自恣竟一月。五月。乃至衣上一縫。施衣時者。如上釋。道行者。下至半由旬。若去。若來。乘船亦如是。大眾集者。眾多比丘聚集。下至食足四人。長一人為患。此謂人多。食不足故。應隨檀越分請別食。無犯(薩婆多云。或以法事。或以餘緣。眾僧集會。極少舊比丘四人。客比丘四人。名為大眾。雖眾。集食不難得。不聽別眾)。沙門施食者。沙門。此翻勤勞。亦云勤行。此中言沙門者。非釋子沙門。原西國九十六種諸出家外道。皆名沙門。以其亦勞身求道故。若此諸外道設供。或從彼外道中出家者請食。俱名沙門施食也。是中犯者。若比丘無別眾食因緣。即當起白言。我於此別眾食中無因緣。欲求出。聽使出。若二人三人。隨意食。若四人。若過四人。應分作二部。更互入食。若比丘有別眾食因緣。欲入。尋即當起白言。我有別眾食因緣欲求入。聽隨上座次入。若無因緣。別眾食者。咽咽墮罪。若有因緣不說者。惡作。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不滿四人。若四人。更互食(善見律云。別眾食有二種。一請。二乞。如一居士至四比丘所。以正食請言。願大德受之。是名請。一時受。一處食。四人俱得罪。若一時受請。各去。各受。各食。不得罪。若別請。別去。至居士家。一時受食。得罪。是名受請得罪。從乞得罪者。如四乞食比丘。見居士語言。與我等四人食。或俱去。或各去。一時受食。得罪。是名從乞得罪。若請四人。有一解法者。欲俱食。畏犯。即作方便。行食時。覆鉢不受。居士問言。何以不受。答言。但與三人食。我欲咒願。三人食竟。後便受食。不犯。若請與飯。至家與粥不犯。十誦律云。以二利故。遮別眾食。一者隨護檀越。以憐愍心故。二者破諸惡欲比丘力勢故。若三比丘別共一處食。第四人取食分。不犯。若道行。乘船。昨日來。今日食。明日行。今日食。皆墮罪。根本律云。若三人食。一人不食。若三圓具。一未圓具。食皆無犯。若以食送彼。乃至鹽一七。或草葉一握。與彼眾處。食皆無犯。或施主言。但來入者。我皆與食。或施主別造房施云。於我房中住者。我皆與食。斯亦無犯。律攝云。若四苾芻同一界內。下至一人不共同食。並名別眾。若四人中。一有開緣。若僧伽食。若私己食。並皆無犯。薩婆多論云。若僧祇食時。應作四種相。一打犍椎。二吹貝。三打鼓。四唱令。令界內聞知。此四種相。隨定作一。勿使雜亂。不成僧法。若不作相而食僧祇食者。食不清淨。名為丘。僧祇食。不名別眾罪。若作相食者。設使界內有比盜無比丘。若多。若少。若知有比丘。無比丘。若來不來。但使不遮。一切無咎。若使有遮。雖打犍椎。食不清淨。名盜僧祇。若大界內。有二處。三處。各有始終僧祇。同一布薩。若食時。但各打犍椎。一切無遮。清淨無過。若檀越請四人已上。在布薩界內食。應布薩處。請僧次一人。若送一分食。不爾者。墮罪。若二處。三處。亦如是。若各至布薩處僧中請一人。若送一分食。則清淨。隨何處不請僧中一人。不送一分食者。墮罪。設請。設送。外有異處比丘來。若遮不與食。墮罪。若聚落界內。雖無僧界。設二檀越請四人已上。於二處食。應打犍椎。二處互請一人。若送一分。若有異比丘。應如法入。乃至一人。不爾者。墮罪。若僧食時。自在維那。以僧祇物。別作肥美。四人共食。四人雖在二處。無別眾食罪。但食不清淨。凡是別眾食。盡是檀越食。若僧祇食。一切盡無別眾罪。但不如法食僧祇食者。食不清淨。多得盜僧祇罪。若檀越舍內。請四人已上食。雖打犍椎。若檀越遮者。知一比丘不得食者。盡得墮罪。戒因緣經云。毗舍佉母。別請佛。及五百阿羅漢食。世尊知而故問阿難。頗有一比丘於僧中唱使行否。答言不也。佛言。愍此毗舍佉。不獲一福。云何不食一比丘。食一比丘僧者。得大福。獲大果報。若比丘眾中不唱。私去會者。犯墮。繹曰。按經論意。若有檀越欲別請大德知識比丘。當教兼請眾僧。若不能請眾者。下至請眾中一人差次受請。即無別眾過也)。
 
[0257b24] ○過三鉢受請戒第三十四
 
[0257c01] 若比丘。至白衣家。請比丘與餅麨飯。若比丘欲須者。當二三鉢受。還至僧伽藍中。應分與餘比丘食。若比丘無病。過兩三鉢受。持至僧伽藍中。不分與餘比丘食者。波逸提。
 
[0257c05]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時有居士婦還外家。其夫遣使呼歸。即辦食嚴衣。有諸比丘至其家乞。便以所辦食施與。諸比丘盡取食之無餘。復更辦食。未還之間。其夫已更取婦。復有諸乞食比丘。乞他信樂商賈路糧令盡。彼入城更糴糧食。諸伴已去。在後不及。道中為賊所劫。佛因制戒。時病比丘不敢過受食。乃更為結戒。開聽病者過受。而不犯也。至者。謂到其舍也。白衣家者。若出家五眾。隨所得衣。染作壞色受用。若在家男女。則無有論。隨得便著。又復其情多好潔白。故名白衣家也。請者。發言敬請也。與者。施與也。餅者。米麫等所作也。麨者。以粟麥秔米等。磨而為麨。此有二種。一散麨。二以糖蜜摶令相著也。飯者。謂秔麥粟等飯也。欲須者。謂意欲樂得也。當二三鉢受者。是其限齊也。鉢。有大小。如上所釋。還至僧伽藍中者。謂回至寺內也。應分與餘比丘食者。謂與同梵行人。均分而食。所謂利和同均。是也。無病者。如上釋。過者。謂過限齊外受。便得罪也。是中犯者。比丘至白衣家。請與食。當問其主。若彼言是歸婦食。商賈道路糧。即應食已出。還至寺中。白諸比丘。某家有歸婦食。有商賈道路糧。若欲食者。食已應出。若欲持食還者。可齊二三鉢。若已持一鉢還。共分食之。當語餘比丘言。若至彼家。可於彼食。欲持還者。應取兩鉢。若已持兩鉢還共分食之。當語餘比丘言。若至彼家。可於彼食。欲持還者。應取一鉢。若盡持三鉢還共分食之。語與餘比丘言。若至彼家。可於彼食。慎勿持還。我已持三鉢來。若無病。於彼家過兩三鉢受。出彼門墮罪。若一足在門外。方便欲去還住者。一切惡作。若不問歸婦食。賈客路糧。而取食。若持還不分與餘比丘食。若不語餘比丘。盡惡作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不違上制。若彼自送至寺中得受。若送至尼寺中。亦得受(十誦律云。若以上鉢取者。應取一鉢。不應取二。若以鉢中取者。極多取二鉢。不應取三。若以下鉢取者。極多取三。不應取四。過取皆得墮罪。根本律云。要而言之。若苾芻取他食時。過 升半米飯分量已上。皆得墮罪。若施主任取多少者。無犯。律攝云。若於非人。及外道家。過三鉢取。咸得惡作。若即於此座過三而食。或除餅麨。但持餘物。或施主歡喜隨意將去者。並皆無犯)。
 
[0258a16] ○不作餘食法戒第三十五
 
[0258a17] 若比丘。足食竟。或時受請。不作餘食法而食者。波逸提。
 
[0258a19]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與諸比丘說一食法。比丘即隨所噉根葉華果飯麨。乃至飲漿服藥。便當一食。體枯色悴。佛乃聽於一座上。食飯麨餅等。令飽足。病比丘不能一座食者。聽數數食。復聽瞻病人。足食已。得食病人殘食。時比丘清旦受食舉已。入村乞食。食已。還取所舉食。與諸比丘。皆不敢食。佛聽取所受食。作餘食法食之。復有比丘入村。大得飲食共食。持殘食來還。與諸比丘。皆不敢食。佛聽從彼處持食還。作餘食法而食之。當作如是餘食法言。大德。我足食已。知是看是。此作餘食法。彼應取少許食已。語言。我止。汝取食之。是名餘食法。時有一貪餮比丘。不知足食。不足食。不知餘食。不餘食。得便食之。佛為結戒。足食竟者。謂噉正食飽足。已作棄捨心。發言遮止。離於本座也。此有五種因緣足食。一知是食。謂飯麨餅等正食也。二知持來。謂有前人捨與。而從彼受得也。三知遮。謂作食竟心。發言不須也。四知威儀。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並得受食也。五知捨威儀。謂壞本威儀。如行者住。或坐。或臥。住者。行坐臥。坐者。臥住行。臥者。坐行住。異此五緣。不名足食。或時受請者。謂足食已。更噉餘食。或受他人請食也。不作餘食法而食者。謂不持食物。對彼作法而噉。便得罪也(作法之詞如上)。是中犯者足食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而更食正食。及不正食。咽咽皆墮罪。若自足食。為他作餘食法。或知他足食已。對彼作法。或自手捉食作法。或持食置地作法。或使淨人持食作法。或對淨人前作法。或以不好食覆好食上作法。或受他餘食法盡持去。如是等。盡不成餘食法。皆得惡作罪。若足食。足食想。墮罪。足食疑。及不足食。足食想。疑。皆惡作。餘四眾突吉羅(五分律尼亦同犯)。不犯者。若病。若食病人殘食(十誦云。以二利故。聽受殘食法。一者看病比丘因緣故。二者比丘有因緣食不足故。律攝云。若先食根莖葉華果五種嚼食。及乳酪菜等。後食飯麨餅等五種噉食。無犯若先食五噉食更食五嚼食。及乳酪菜等。名犯遮足。應知有五未足之言。謂見他人授食之時。未即須者。應報彼言。且待。且去。且有。且待我食。且待我盡。若兼且聲。名曰未足。若無且聲。即是遮足。若未為足意。設作足言。亦不成足得惡作罪。由言不稱法故。若得餘食作法食者。自身樂住施主得福。欲作法時。先洗淨手。受得食已。應持就一未足苾芻。或雖已足。未離本座。對彼作法。彼自未遮。得取兩三口食已。而報之曰。此是汝物。隨意應食。若自足已。便不合食。應以手按而告之曰。斯是汝物。隨意食之。有五不成作餘食法。一身在界內。對界外人。二不相及處。三在傍邊。四在背後。五前人離座。翻此便成。若一人作法。設餘人食。並皆無犯。僧祇律云。聽一人作殘食。餘人皆得食。若比丘持食來。欲作殘食時。即於鉢上椀中作殘者。正得椀中名作殘食。鉢中食不名作。若椀中食汁流入鉢中。得俱名殘食。若並兩鉢求作殘。前人止食一鉢中食者。正一鉢得作殘食。若二鉢上。或餅。或菜。通覆橫上者。二俱得名作殘食。餘種種器。亦如是。若比丘足食已。有大檀越持種種飲食至。應問有直月維那知事人。未足食者。從彼作殘食。若彼已足食。當從上座未足食者作。若上座羞。不能人中作者。當合坐舉上座至屏處作。若上座已足食。有客比丘來者。應問彼。若未足。即於彼邊作。若客已足食。僧應作方便。不應破檀越善心。或眾中有大沙彌。將至戒場與受具足。教作殘食已然後當食。繹曰。按五分律。作法時。持食著鉢中。手擎。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對彼而說。薩婆多論。若於上座邊應偏袒胡跪事事如法。若下座邊。唯除胡跪。根本律令當前而立。律攝令蹲居。據此則立跪隨意。或可依上下座。而修威儀也)。
 
[0258c17] ○使他犯餘食戒第三十六
 
[0258c18] 若比丘。知他比丘足食已。若受請。不作餘食法。殷勤請與食。長老取是食。以是因緣非餘。欲使他犯。波逸提。
 
[0258c21] 釋曰。佛處同前。貪餮比丘。為他比丘所訶。心懷恚恨。後於異時。殷勤請與食。欲令他犯戒。返詰彼過。諸比丘白佛結戒。殷勤請與食者。謂再三頻請。強勸令噉嚼也。欲使他犯者。謂欲令彼比丘。因此犯罪。心生悔惱也。餘如上釋。是中犯者。若彼比丘。即受食之。咽咽二俱墮罪。若與彼不食。與者惡作。境想同前。不犯者。先不知他已足食。若無心令他犯等。
 
[0259a05] ○非時食戒第三十七
 
[0259a06] 若比丘。非時受食。食者。波逸提。
 
[0259a07]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時難陀。跋難陀。往王舍城節會處。看作伎樂。眾人與之飲食。食訖故看。向暮方還。又迦留陀夷。日暮乞食。天闇。有一姙婦。持食出門。值天雷電。暫見其面。謂言是鬼。怖而墮身。恚言。沙門釋子。寧自破腹。不應夜行乞食。諸比丘白佛。佛言。觀妓樂者。突吉羅。遂與諸比丘而結此戒。時者。謂明相出。乃至日中。非時者。謂日中。乃至明相未出。此非比丘受食之時。比丘中前當行乞食。中後宜靜端拱。坐禪誦經。各修正業。若食無度。即非佛子又佛欲制斷六趣因故。令同三世佛食。謂晨朝是諸天食。日中是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比丘學佛日中而食。云何佛日中食。如婆沙論云。世尊性離非時食故。如來自誕王宮。以至涅槃。於其中間曾無非時之餐。謂諸佛性恒處中道。不著二邊。故離非時。以表中道。故制中食。而中前得食者。表前方便得有證義亦令身心獲現利故。謂中後不食。則少昏睡無宿食患。身輕安隱。心易得定有如是義故。故令中食。所言食者有二種。謂正食。非正食。下食字。是噉嚼吞咽之義。是中犯者。非時受食食。咽咽墮罪。若非時藥。過非時。七日藥。過七日。皆墮罪。盡形壽藥。無因緣服者。惡作。非時。非時想。墮罪。非時。時想。疑。及時。非時想。疑。盡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噉黑石蜜。若有病服吐下藥。聽煑麥令皮不破。漉汁飲之。若喉中哯出還咽(內法傳云。牙中食在。舌上膩存。未將淨水重漱已來。涎唾必須外棄。若日時過。更犯非時。僧祇律云。日中影過一髮。一瞬。即是非時。毗尼序云。比丘病服下藥。中後心悶。佛令與熬稻華汁飲。與竟。悶猶不止。佛令與竹笋汁。與竟。不瘥。佛令囊盛米粥。絞汁與飲。病猶不瘥。佛令將至屏處與米粥。根本尼陀那云。有病苾芻。醫令以水和麨。非時可食。佛言。有無齒牛。食噉糠麥。後時便出。其粒仍全。用此為麨。非時應服。雖服不瘥。醫令用生麥麨。佛言。醫人處方令服麨飲。若稠。若團。隨意應服。凡所有事。我於病人非時開者。於病瘥後。咸不應作。繹曰。此等皆佛大悲。愍諸重病弟子。隨宜病藥。開聽服之。若非喪命因緣。決不可託輕小疾。妄符聖意。還墮非時之咎。更加違教誣聖之愆。舍利弗問經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諸檀越造寺。厚置資給。供來世僧。有似出家僧。非時就典食僧。索食而食。與者食者。得何等罪。其本檀越。得何等福。佛言。非時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盜人。非時與者。亦破戒人。亦犯盜人。盜檀越物。是不與取。非施主意。施主無福。以失物故。惟有發心置立之善。舍利弗問言。時受。時食。食不盡者。非時復食。或有時受。至非時食。復得福不。佛言。時食淨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僧伽。是即天人良友。是即天人導師。其不淨者。猶為破戒。是大劫盜。是即餓鬼。為罪窟宅。非時索者。以時非時。非時輙與。是典食者。是名退道。是名惡魔。是名三惡道。是名破器。是癩病人。壞善果故。偷乞自活。是故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況我弟子。知法。行法。而當爾耶。凡如此者。非我弟子。是盜我法利。著無法人。盜名。盜食。非法之人。盜與盜受。一團一撮。片鹽片酢。死墮燋膓地獄。吞熱鐵丸。從地獄出。生猪狗中。食諸不淨。又生惡鳥。人怪其聲。後生餓鬼。還於寺中。處都圊內。噉食糞穢。並百千萬歲。更生人中。貧窮下賤。人所棄惡。所可言說。人不信用。不如盜一人物。其罪尚輕。割奪多人故。良福田故。斷絕出世道故。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舍利弗者。如來常言其於聲聞中。智慧第一。不為小心。能問要義。佛言。其久種明悟。發揚我法。以徧塵剎。利眾生故)。
 
[0259c01] ○殘宿食戒第三十八
 
[0259c02] 若比丘。殘宿食。而食者。波逸提。
 
[0259c03] 釋曰。佛處同前。時尊者迦羅。常坐禪思惟。作如是念。我何為日日入城乞食疲苦。寧可食先得者。後得食。當持還。即如所言。諸比丘於大食小食時。不見迦羅。疑是命終。遠行。休道。後見迦羅。問知其故。白佛結戒。殘宿食者。謂今日自手受得食已。留至明日。擬自噉食。是名殘宿。亦名觸食。是食於一切沙門釋子受大戒者。皆不清淨。食者。謂正食。非正食也。而食者。噉嚼也。是中犯者。若舉宿食而食。咽咽墮罪。不應故觸彼淨食。令得不淨。觸者惡作。彼不觸者無犯。不應界內共食宿。煑食食。應在邊房靜處。結淨廚屋。病比丘須粥。使淨人著水米。煑令沸。洗手受。然後自煑令熟。若重煑粥。聽自煑。穀貴時。聽界內共食宿及煑。自煑。自取食。早起受食。足食已。不作餘食法。得食。從食處持餘食來。及得果等亦爾。若穀還賤不應食。宿作宿想。墮罪。宿非宿想。疑。及非宿。宿想。疑。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宿受食有餘。與父母。及計直與塔作。房作人。後時從彼人邊乞得。得食。若鉢盂有孔罅。食入中。恐擿洗穿壞。應如法再三淨洗。餘不出者無犯。尼宿食。與比丘為淨。比丘宿食。與尼為淨。時有居士載種種飲食。於道路供佛及僧。行過曠野。故有餘食。使人盡持與比丘。比丘白佛。佛聽作檀越食受。令淨人掌舉。不應自受。若有所須。隨意索取。有居士持食與比丘掌舉。後若自食。若持歸。若與比丘。比丘聽受。若小沙彌持淨食過水。不自勝舉。聽扶令過。及上岸。若有酥瓶。油瓶。應使淨人覆。若無淨人。聽自捉葢懸置其上。不應手觸。時佛欲服三種藥。阿難自煑已上佛。世尊知而故問。誰煑此藥。答言。我自煑。佛言。大比丘不應自手煑食。若自煑。如法治(十誦律云。大比丘未手受食。而共宿者。名曰內宿。噉者惡作。已手受舉共宿者。名殘宿食。噉者墮罪。若先自取果。後從淨人受而食者。惡作。有二種觸食。食無罪。一清淨持戒比丘誤觸。二破戒比丘無慚愧觸。尼陀那云。所餘餅果持與求寂。明旦還得食之。若有希望心。與時惡作。食時犯墮。若總無希望心不犯。目得迦云。苾芻路行。令諸求寂持路糧來。亦得為其擎舉擎下。又諸苾芻。若道行時。應持糧者。既無俗人。又無求寂。應勸施主。施生亦無。應持自去。後見俗人。共換而食。換處亦無。分為兩分。告俗人曰。汝取一分。彼既入手。應告彼曰。汝取我食。我取汝分。換易而食。此復難求。於第一日應須絕食。明日如有授人。受取而食。若無授者。自取一彪拳許食之。至第三日還無授者。食二彪拳。至第四日復無授人。隨情自取飽食無犯。於後路糧罄盡。見有熟果墮地。應取作淨。受已而食。若淨人難得者。受已應食。授者亦無。應可自取。作北洲想。持心而食。樹上果熟未落地者。應自上樹[打-丁+(婬-女)]振令墮。自取而食。如上開者。並為難緣。若無難時。悉皆制斷。善見律云。若眾多比丘共行。惟有一沙彌。比丘各自携糧。至食時。各自分分。沙彌得分已。語比丘言。今持沙彌分與大德易。得已。復持與第二上座。如是展轉易。乃至眾多。如是食皆無罪。若沙彌不解法。比丘自持食分與沙彌易。第一上座易已。第二上座復與沙彌易。如是展轉與彌沙換得食不犯。若比丘携米行。沙彌小。不能作食。比丘得自作。惟除不然火。食熟分分與沙彌已。應取沙彌分。展轉與沙彌換。得食。若食沸涌出。比丘不得用氣吹。持物攪。皆犯惡作。五分律。若無淨人。聽為病比丘然火煑粥。淨洗器著水。令淨人著米豆。熟已。更從淨人受。持與病人。十誦律云。食生聽更煑。若生食。聽火淨已。得煑。云何名火淨。乃至火一觸。律攝云。苾芻及尼各有觸宿。兩相換易者聽食。若尼所有飲食。苾芻為舉。作彼學心。尼將施時得食。然於口中常含津觸。欲求極淨。此故無緣。應以澡豆。及瞿摩等。和水揩唇。周徧令淨。再三水潄。飲時非犯。凡欲飲水噉食。時與非時。皆須以水再三潄口。方可飲噉。不爾。得惡作罪)。
 
[0260b02] ○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0260b03] 若比丘。不受食。若藥著口中。除水及楊枝。波逸提。
 
[0260b04]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城中諸居士為命過父母兄弟姊妹等。於四衢道頭。或河邊樹下廟中。設食祭祀。有一常乞食比丘。自取食之。居士譏嫌。佛為結戒。時諸比丘生疑。不敢自取楊枝淨水。乃更結戒。除水及楊枝。不受無犯。不受食者。不受。謂不從比丘尼。學法女。沙彌。沙彌尼。諸在家男女等。而受得也。受有五種。謂手與。手受。或手與。持物受。或持物與。持物受。或持物與。手受。或遙過物。與者受者俱知。中間無所觸礙。得墮手中。復有五種受。若身與身受。若衣與衣受。曲肘與曲肘受。若器與器受。若有因緣置地與。如有行食者。卒有難事起。不及授與。置地而去。即以此因緣。便為授食。又如有國土。嫌惡乞者。可作小壇。置鉢於上。遙指授置鉢中。便成受食。食者。謂正食。非正食。藥著口中者。謂非時。七日。盡壽。乃至片丸片散。要從他受。不得自取而吞噉也。水者。是一切河池泉井清淨之水。若鹹鹵鹽水。猶須他授。楊枝者。謂是楊柳枝條。并諸非毒樹幹。堪為齒木用者。極長聽一磔手。短者四指。有云。長者尺二寸。短者六寸。大者如小指。小者如箸。嚼一頭寸許令軟。徐揩牙齗。以水再三淨漱。棄之勿咽。不應純嚼皮。及去皮者。不應雜葉嚼。及嚼叉奇者。不嚼楊枝有五過失。一口氣臭。二不別味。三增益熱廕。四不引食。五眼不明。嚼有五利益。反上是也。不應在多人行處嚼。應在屏處。嚼訖水洗。棄時猶須彈指。或作謦欬。棄之屏處。若難得者。截却嚼處。餘者再用。若無齒木。當用灰土草木澡豆等。洗漱之。若舌上多垢。聽作刮舌刀。不應用寶作。應用骨牙角銅鐵鉛錫竹葦草木。此卒難求。當以楊枝擘為兩片。互揩去緣。屈而刮舌。聽作擿齒物。應用骨牙乃至竹木。聽作挑耳錍。應用骨牙等。凡此等物。用已水洗。晒燥舉之。無致臭穢。是中犯者。不受食。自取著口中。咽咽墮罪。不受。不受想。墮罪。不受疑。及受不受想。疑。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尼得與比丘授食。比丘得與尼授食。若乞食時。鳥銜食墮鉢中。若風吹墮。欲除去此食。乃至一指爪。餘者無犯(五分律。聽甞食知鹹淡。但不得咽。聽從龍天鬼獼猴受食。以施主語受食。不得受擲食食。目得迦云。正受食時未及得。遂便墮地。應更受食。授者若無。應自取已。除去多分。方可食之。內法傳云。每日旦朝。須嚼齒木。揩齒刮舌。務令如法。盥潄清淨。方行敬禮。若其不然。受禮。禮他。悉皆得罪。然而牙齗宿穢。積久成堅。刮之令盡。若湯淨潄。更不腐敗。自至終身。牙痛西國逈無。良為嚼其齒木。五天法俗嚼齒木。自是恒事。三歲童子。咸即教為。聖教流俗。俱通利益。近山生者。則柞條葛蔓為先。處平疇者。乃楮桃槐柳隨意。預收備擬。無令闕乏。濕者即須他授。乾者許自執持。少壯者任取嚼之。耆宿者。乃搥頭使碎。其木條以苦澀辛辢者為佳。嚼頭成絮者為最。麤胡葈根。極為精也。註曰。即蒼耳根。截入地二寸。波離論云。出家僧尼白衣等。齋訖。不用澡豆末。巨摩等。澡口者。皆不成齋。如過去有比丘字蓮提。六十歲持齋戒不闕。惟一日食用巨摩豆屑等。成齋。若不爾者。皆不成齋。繹曰。以過中不食名為齋也。其齒木。若是枝生種。應以火淨已。受而嚼之)。
 
[0261a01] 無病索美食戒第四十
 
[0261a02] 若得好美飲食。乳酪魚及肉。若比丘。如此美飲食。無病自為己索者。波逸提。
 
[0261a04] 釋曰。佛處同前。時跋難陀。詣一商主家索雜食。彼問言。今有何患。報言。無所患苦。但意欲得雜食耳。商主譏嫌。佛為結戒。時諸病比丘。皆畏慎不敢乞。不敢為病者乞。得已。不敢食。故更為結戒。開聽病者。及為病者乞不犯也。好美飲食者。乳酪魚肉也。乳酪是飲。魚肉是食。病者。乃至一坐間不堪食竟。自為己索者。自為己身乞求。非為餘人也。是中犯者。無病自為身乞美食食。咽咽墮罪。餘四眾突吉羅(按比丘尼律。尼犯悔過法)。不犯者。若為他。他為己。若不乞而得(根本律云。無病時乞。無病而食。乞時惡作。食便墮罪。無病時乞。有病而食。乞時惡作。食時無犯。有病時乞。無病而食。乞時無犯。食時墮罪。有病乞。有病食。無犯。若乞食時。他持飯出。欲須餘物者。勿受其飯。默然而住。彼問曰。欲何所須。作此言時。即是表其隨情所欲。須者。即可隨覓。無犯。又施主見苾芻時語言。有所須者。隨意當索。苾芻隨覓何物。無犯)。
 
[0261a17] ○自手與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0261a18] 若比丘。外道男。外道女。自手與食者。波逸提。
 
[0261a19] 釋曰。世尊將諸弟子。從拘薩羅國遊行。至舍衛國。諸檀越供養佛僧。大得餅食。佛令阿難分與眾僧。分已有餘。令分與乞人。乞人中。有一躶形外道女。顏貌端正。阿難付餅。餅黏相著。謂是一餅。女人得餅。轉相推問所得。彼得一者。遂生疑謗。復有一梵志在此食已而去。道逢一篤信相士。問從何來。彼謂從禿頭居士邊得食來。相士乃往白諸比丘。佛以此二事故制。不聽與外道食。時諸外道皆有怨言。謂非我等過。佛乃聽置地與。使人與。不得自手與。乃更為結戒。外道者。謂躶形異學之人。此亦據其緣起。因人制戒。故言躶形。若準律旨。無問躶形。非躶形。但餘一切外道。皆不聽自手與食。自手與者。謂自親手授與。致令彼生憍慢。而無慚恥也。食者。正食非正食也。是中犯者。若自手與外道男女食。墮罪。與而不受惡作。方便欲與而不與。還悔者。一切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準尼律。尼亦同犯)。不犯者。若置地。若使人。若與父母。若計直與作人。若勢力強奪(根本律云。或欲以食因緣。除彼惡見。與亦無犯。十誦律云。若彼有病。若是親里。若求出家時與。不犯。若自未受食。不應與他。先受已。後當與他。若父母。若繫閉人。若急須食人。若姙身人。應正觀多少與之。畜生應與一口。五分律云。若外道來乞。應以己分一摶。別著一處。使其自取。不應持僧食與。若乞乞[日*儿]。乞狗。乞烏。應量己食多少取分。然後減以乞之。不得取分外為施。毗尼母經云。比丘受人施不如法。為施所墮。墮有二種。一食人施。不如法修道。放心縱逸。無善可記。二者與施轉施。施不如法。因此二處。當墮三塗。應施者。若父母貧苦。應先受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若不貧。雖受歸戒。不中施與。復有施處。治塔人。治僧房人。計其功勞。當酬作價。若過分與。為施所墮。施病者食。當作慈心。隨所宜與之。若錯誤與食。為施所墮。嬰兒。牢獄繫人。懷姙者。當作慈心施之。勿望出入得報。當為佛法不作留難。如此等心。施之如法。若不爾者。為施所墮。詣僧坊乞者。若自有糧。不須施之。若無糧食。施之無咎。若比丘不坐禪。不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施。為施所墮。若前人無此三業。知而轉施與者。受施。能施。皆為施所墮。賢愚經云。目連携福增比丘入海。行次。見一大樹。多蟲圍唼其身。乃至枝葉無有空處針頭許。大呌震動。如地獄聲。比丘問目連。目連告曰。是營僧事比丘。用僧祇物華果飲食送與白衣。受此華報。後墮地獄。唼樹諸蟲。即是得物之人。婆沙論云。若有孝子肩擔父母。經於百年。四事供養。猶非真實報恩。若能勸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無淨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伏。乃名真實報父母恩)。
 
[0261c03] ○詣餘家不囑授戒第四十二
 
[0261c04] 若比丘。先受請已。前食後食。詣餘家。不囑授餘比丘。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作衣時。施衣時。是謂時。
 
[0261c06]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城中有一長者。是跋難陀親友。為跋難陀故設食請僧。待跋難陀至。乃行飲食。而跋難陀小食時。更詣餘家。時垂欲過方來。諸比丘飲食不得滿足。復有一大臣。亦為跋難陀送新甘果至寺。待跋難陀分與眾僧。而彼後食已。方詣餘家。時過乃還。使眾僧不得食新果。佛因結戒。時諸比丘。皆畏慎不敢入城受請。佛聽相囑授入城。時病比丘畏慎不敢入城。恐犯食後至餘家。佛聽病比丘不囑授得入。時諸比丘作衣時到。須作具。及施衣時到。皆不敢入城。佛乃更為結戒。除餘時不囑授無犯。請者。謂施主家請。前食者。謂明相出至食時也。後食者。謂從食時。至日中也。詣者。往也。餘家者。非先請食家也。不囑授餘比丘者。謂不白同界共住比丘也。餘如上釋。是中犯相云何。若囑授詣村。而中道還。即失前囑。後欲去者。當更囑。若不至所囑處。乃更詣餘家。失前囑。欲往。應更囑。若囑至白衣家。乃更至庫藏。聚落。邊房。尼寺。若即白衣家還出。失前囑。應更囑而往。若不囑入餘家墮罪。若一脚在門內。一脚在門外。方便欲去而不去。皆惡作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不囑授至庫藏。聚落。邊房。尼寺。若眾多家請。若為勢力所持。或命難。梵行難(五分律云。若白至東家。而至西家。不名為白。若白至一家。因此至餘家。不犯。若無比丘可白。亦不犯。律攝云。若語施主。我設不來。應與僧食。勿令廢闕。若施主不以此人而為先首。去並無罪)。
 
[0262a06] ○食家強安坐戒第四十三
 
[0262a07] 若比丘。在食家中有寶。強安坐者。波逸提。
 
[0262a08] 釋曰。佛處同前。有齋優婆夷。顏貌端正。其夫愛敬。未曾相離。時迦留陀夷。至其家坐。其夫問言。欲須何等。報言。須食。即使婦與食。食已。猶故不去。其夫瞋言。我今出去。隨汝所作。諸比丘聞。白佛結戒。食者。男以女為食。女以男為食。謂男女交會時。互相受用。故名為食。家者。白衣舍也。寶者。七寶。按此中意。亦以男女有欲心名為寶也。強安坐者。謂他不許。而自縱己情。故名為強。放身就座。名為安坐。謂比丘知他男女有欲意。時須交合。故強安坐。以妨他事。令其所欲不得隨意。致生恚恨也。是中犯者。知是食家有寶。而強於中坐者。墮罪。若盲而不聾。聾而不盲。立而不坐。皆惡作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舒手及戶處坐。若有伴。或有客人。或為勢力所持等(薩婆多論云。若斷婬家。若受齋家。若有所尊重人在座。謂和上。阿闍梨。父母。若此舍多人出入處。皆不犯)。
 
[0262a23] ○食家屏處坐戒第四十四
 
[0262a24] 若比丘。食家中有寶。在屏處坐者。波逸提。
 
[0262b01] 釋曰。緣處同前。時迦留陀夷念言。世尊制戒。食家中有寶。不應坐。應在舒手及戶處坐。即便在戶扇後坐。與優婆夷共語。乃為結戒。屏處者。謂樹墻壁籬柵。及餘物障也。前戒與夫婦露處強坐。此戒獨與一女人屏處共坐。斯為異相。餘悉同上。
 
[0262b06] ○獨與女人坐戒第四十五
 
[0262b07] 若比丘。獨與女人露地坐。波逸提。
 
[0262b08] 釋曰。緣處同前。獨者。一女人。一比丘也。女人者。有知命根不斷者。露地者。非屏障處也。坐者。同一處而坐也。是中有犯無犯。悉同前戒(薩婆多論云。若相去一尋坐墮罪。一尋半坐惡作。若二尋。過二尋。不犯。律攝云。若與非人女。半擇迦女。及未堪行婬境。若聾。騃等。共屏處坐時。咸得惡作。繹曰。一尋八尺也)。
 
[0262b13] ○故使他不得食戒第四十六
 
[0262b14] 若比丘。語餘比丘如是語。大德。共至聚落。當與汝食。彼比丘竟不教與是比丘食。語言。汝去。我與汝一處若坐。若語。不樂。獨坐獨語樂。以此因緣非餘。方便遣去。波逸提。
 
[0262b18] 釋曰。佛在舍衛國。跋難陀與餘比丘共鬬。結恨在心。後時將至無食處。周迴徧行少時。念言。彼出城至寺中。日時已過。即語彼言。今由汝故。并使我不得食。可速去。乃至我獨坐獨語樂。便自至有食家而食。彼比丘回寺日時已過。不得食。乏極。諸比丘白佛結戒。當與汝食者。謂欲惱他故。作此誑言。食者。時食也。汝去者。是驅遣之詞。若坐若語不樂等者。是重彰驅遣令生困惱義。坐。是禪思。語。是讀誦也。以此因緣非餘者。謂正由嫌恨故。使他絕食生惱為緣。非為餘利益事而遣去也。方便遣去者。謂假共坐語不樂等。種種方便驅他去也。是中犯者。若方便遣去。捨見聞處。或自捨見聞處。皆墮罪。若他。若自。捨見處。至聞處。捨聞處。至見處。盡惡作。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與食遣去。若病。若無威儀。人見不喜者。語言。汝去。我當送食至寺中。若破戒。破見。破威儀。若眾中所舉。若被擯。若應擯。若見命難梵行難。方便遣去。不以嫌恨故遣去(五分律云。若作此惱餘四眾惡作。尼作此惱上二眾墮罪。惱下三眾惡作)。
 
[0262c12] ○過受藥戒第四十七
 
[0262c13] 若比丘。受四月請與藥。無病比丘應受。若過受。除常請更請。分請。盡形壽請。波逸提。
 
[0262c15] 釋曰。佛在釋氏國。尼拘律樹園。時釋種摩訶男居士。供眾僧藥。六群比丘自相謂言。摩訶男供僧藥。恭敬上座。施與好者。於我等無敬心。施與惡者。我等當詣其家。求難得所無之藥。即往索之。居士報言。若家中有當相與。若無當詣市買相給。六群即訶彼有愛。及以妄語。彼因是不復供給僧藥。佛為結戒。後以諸請緣故。更開常請等也。四月者。謂夏四月。此據當時請緣結戒。準理應隨施主所請。或春。或夏。或冬。或三月。兩月。事無一定。但過期限。不得更索。病者。醫所教服藥也。應受者。佛所聽許也。過受者。謂過限齊而索也。常請者。其人作如是言。我常與藥。更請者。斷已。後復更請與。分請者。自送藥至寺中分與。盡形壽請者。其人言。我當盡形壽與藥。請有四種。或有請夜有限齊。藥無限齊。或夜有限齊。藥有限齊。應夏四月受。或有請夜無限齊。藥有限齊。或夜無限齊。藥無限齊。應隨施時受。所言夜者。由日以該夜。若其夜分未過。猶非越限也。是中犯者。若過受。咽咽墮罪。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齊限內。若病者過受(僧祇律云。若期滿已。不得更索。若言尊者。受我前食。不得索後食。若請後食。不得索前食。藥及餘物亦爾。若言尊者。盡壽受我請。衣食臥具醫藥。爾時得隨意索。五分律云。若人施僧藥。應白二羯磨。差成就五法。比丘。作守僧藥人。謂不隨愛恚癡畏知藥非藥者。彼應以新器盛柯子。餘甘子。鞞醯勒。畢茇。乾薑。甘蔗糖。石蜜。不漏器。應盛酥。油。蜜。應持皮結口。題上藥名。若病比丘須者。應歡喜與。若病者自知須此藥。應自取服。若不知。應問醫。若無醫。應問二師。我如是如是病。應服何藥。若二師不知。應取藥再三服不差。復取餘藥服)。
 
[0263a15] ○觀軍陣戒第四十八
 
[0263a16] 若比丘。往觀軍陣。除時因緣。波逸提。
 
[0263a17]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波斯匿王。自領六軍征伐反叛。六群往觀。王見之不悅。遂與石蜜一裹。寄奉世尊。佛因之呵責。而為結戒。後仙授宿舊二大臣在軍中。渴仰欲見比丘。遣使來請。諸比丘皆畏慎不敢往。佛乃更為結戒。除時因緣聽往。而不犯也。陣者。若戲。若鬬。軍有四種。謂象馬車步。時因緣者。若須有所白。若有請喚。聽往。是中犯者。若往觀軍陣。從道至道。從道至非道。從非道至道。從下至高。從高至下。去而見者。墮罪。不見者惡作。欲觀而不去。路逢而不避。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勢力者將去。若有諸阻難。不得僻道避(僧祇律云。若軍來詣寺。不作意看。無罪。若作意看。得越毗尼罪。下至人口諍。看越毗尼罪。根本部云。若有打鬬者。不應傍看住。若見諍者。急須捨去。若見軍時。不應說其好惡)。
 
[0263b06] ○軍中過三宿戒第四十九
 
[0263b07] 若比丘。有因緣。聽至軍中二宿三宿。過者。波逸提。
 
[0263b08] 釋曰。佛處同前。時六群有因緣至軍中宿。居士譏嫌。佛為結戒。有因緣者。謂有王臣眾庶請喚。或為三寶有所啟白。軍中者。謂軍兵欲戰之處。二三宿者。是止宿夜分限齊也。過者。謂越過限齊。即得罪也。是中犯者。若有因緣至軍中。得二宿住。至第三宿明相未出時。應離聞處見處。若不離。至明相出時。即得墮罪。若離聞處。至見處。離見處。至聞處。皆惡作。餘四眾同上。不犯者。有諸阻難(五分律云。雖有因緣。若遣書信得了。應遣書信。要須自往。然後得往。事訖便還。不得經宿。若不了。應一宿。一宿不了。應再宿。若復不了。應三宿。若了不了。過三宿墮罪。若即了。不應宿。而宿。惡作)。
 
[0263b18] ○觀軍力勢戒第五十
 
[0263b19] 若比丘。二宿三宿軍中住。或時觀軍陣鬬戰。或觀遊軍象馬力勢者。波逸提。
 
[0263b21] 釋曰。緣處同前。彼有因緣在軍中宿。觀軍陣鬬戰力勢。為箭所射。佛為結戒。軍者。四種如上。或有王軍。賊軍。居士軍。陣者。行列布陣也。或方陣。或圓陣。或半月形陣。或張甄陣。或函相陣。鬬戰者。兩相交刃。或真。或戲。遊軍者。行軍也。力勢者。象馬車步之力勢也。是中有犯無犯。悉同前戒(五分律云。若觀鳥獸鬬。突吉羅)。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八
 
音釋
 

 
[0263c06] 音炒。
 

 
[0263c07] 虗訝切。鰕去聲。裂也。孔罅也。
 

 
[0263c08] 補尤切。音髟。小虎也。
 

 
[0263c09] 音昨。
 

 
[0263c10] 音徙。
 
半擇迦
 
[0263c11] 此云變。今生變作也。
 

 
[0263c12] 音盤去聲。背叛也。
 
[麩-夫+弋]
 
[0263c13] 音弋。麥[麩-夫+弋]。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七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45b20] ○五波逸提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45b21] △初總標
 
[0245b22] 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45b23] 釋曰。波逸提者。是墮落義。十誦律云。墮在燒煑覆障八熱八寒地獄。根本律云。謂犯罪者。墮在地獄。傍生餓鬼。惡道之中。受燒煑苦。又犯此罪。若不殷勤說除。便能障礙所有善法。律攝云。波逸底迦者。謂是燒煑墮惡趣義。又波逸底迦。但目於墮。燒煑指其墮處。雖復餘罪皆是其墮。依共許聲。斯得墮稱。猶如瞿聲。目其行義。於人等處。行義亦通。眾許瞿聲。於牛處轉。墮亦如是。故無有過。又諸學處。於方便位。皆悉許有不敬聖教波逸底迦。據斯少分。墮義皆通。
 
[0245c09] △中別列
 
[0245c10] ○故妄語戒第一
 
[0245c11] 若比丘。知而妄語者。波逸提。
 
[0245c12] 釋曰。佛在釋氏赤澤國尼拘類園中。象力釋子。與外道論。若不如時。便違反前語。若僧中問時。亦復違反前語。外道梵志共生譏嫌。諸比丘白佛結戒。知者。謂自心了知。非錯誤也。妄語者。謂對前人違心異說。而作誑言也。是中妄語有其八種。謂不見。不聞。不觸。不知。言我見聞觸知。若見聞觸知。言我不見。不聞。不觸。不知。見。是眼識。聞。是耳識。觸。是鼻舌身三識。知。是意識。此以六識束為四名。以眼耳意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又能遠取境界。故各分為名。鼻舌身三根性鈍。力用處少。又唯近取境界。故合名為觸。此中犯者。說而了了者墮罪。不了了者惡作。若說戒時。乃至三問。憶念罪。而不說者。得惡作罪。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據實說。意有見聞觸知想。依想而說(總有五種妄語。謂有妄語入波羅夷。如自稱得上人法。有妄語入僧殘。如以無根棄罪謗他。有妄語入波逸提。如以無根僧殘謗他。及此中所犯。有妄語入偷蘭遮。如說上人法不了了。無根謗不了了。有妄語入突吉羅。如說戒時三問。及此中不了了者。善見律云。妄語者。口與心相違。亦名空語也。律攝云。意欲迷彼。一一說時。各各得罪。起心欲誑。得責心罪。乃至發言。前人未解。咸得對說惡作之罪。語所言事。身亦表知。同得本罪。佛之弟子。言常說實。不應為盟自雪。表他不信故。設被誣謗。亦不應作誓。律本云。時六群有小事至。便作咒詛言。我若作如是事。當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作如是事。亦當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佛言。不應爾。聽作如是語。若我作如是事南無佛。若汝作如是事亦南無佛。若居士嚏。及來禮足。應咒願言長壽。若下座嚏時。應咒言無病。若上座嚏時。應言和南)。
 
[0246a10] ○毀呰語戒第二
 
[0246a11] 若比丘。種類毀呰語者。波逸提。
 
[0246a12]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六群斷諍事。種類罵比丘。比丘慚愧。忘失前後。不得語。諸比丘白佛結戒。毀呰語者。謂口出毀辱之言。而訶罵於他。欲令彼羞恥也。是中種類毀呰。有其七事。謂卑種。姓。行業。工伎。犯過。結使。病患。種者。謂主殺人。除糞。竹師。車師等卑種也。姓者。謂諸餘卑族。若本非卑族。習卑伎藝。亦是卑姓也。行業者。謂販賣猪羊。殺牛。放鷹。網獵。作賊。捕賊。守城。知刑獄等諸卑業也。工伎者。謂鐵。木。瓦。皮。剃髮。作等。諸卑伎術也。犯過者。謂犯七犯聚。波羅夷。乃至惡說也。結使者。謂瞋恨惱嫉。乃至五百結使煩惱也。病患者。謂盲瞎禿躄跛聾瘂等。乃至疥癩癕疽。及餘眾患所加也。此中犯者。以如上七事。若面罵。汝是主殺人。乃至聾瘂人。若喻罵。汝似主殺人。乃至似聾瘂人。若自比罵。我非主殺人。乃至我非聾瘂人。如是毀呰餘比丘者。盡得墮罪。不了了者惡作。若說善法面罵。喻罵。自比罵者。了了不了了。盡惡作。說善法罵者。汝是阿蘭若。乞食。納衣。乃至坐禪人。汝似阿蘭若等人。我非阿蘭若等人。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相利故說。為法。為律。為教授故說。為親厚故說。或戲笑說。失口說。獨說。夢說。誤說(按僧祇。及薩婆多部。有輕毀心。縱與上種姓伎業說之。亦得惡作。若輕毀餘四眾。及一切在家人。盡惡作罪)。
 
[0246b10] ○兩舌語戒第三
 
[0246b11] 若比丘。兩舌語者。波逸提。
 
[0246b12]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傳此屏語。向彼說。傳彼屏語。向此說。遂至眾中未有鬬事。而生鬬。已有鬬事。而不得滅。諸比丘察知其故。白佛結戒。兩舌語者。謂傳他彼此之言。令生鬬亂。為離間事也。是中犯者。如上七事。隨以一事。向他言。某甲說汝是主殺人種。乃至聾瘂人。說而了了者墮罪。不了了者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破惡知識。惡伴黨。破欲壞僧。及非法非律羯磨者。破欲壞塔壞寺。及彼無義無利。數數語等(僧祇律云。若作念欲離別彼。彼離。與不離。盡波逸提。薩婆多論云。傳四眾語。及一切在家人語。盡突吉羅。若不傳彼此語。但二邊說令離散者。突吉羅。十誦律云。若白衣於寺中。欲作惡事侵惱比丘。應苦切語。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應直向王言。先語是惡人知識。次語王子大臣等。若是人捨惡便止。莫令得事)。
 
[0246b24] ○與婦女同室宿戒第四
 
[0246c01] 若比丘。與婦女同室宿者。波逸提。
 
[0246c02] 釋曰。佛處同前。尊者阿那律。至無比丘住處村。聞有一婬女家。常安止客。即往寄宿。結加趺坐。繫念在前。婬女於初夜後夜來求作夫。尊者不答。亦不觀視。即脫衣來捉之。尊者湧身空中。婬女慚愧。著衣合掌。向空再三懺悔。尊者下坐。為說妙法。得須陀洹果。求受三歸五戒為優婆夷。諸比丘聞。白佛結戒。婦女者。謂人女有知命根不斷。室者。有四周墻壁障。上有覆葢。或前厰。而無壁。或雖有覆。而不遍。或雖覆遍。而有開處。是中犯者。若比丘先宿。婦女後至。或婦女先至。比丘後到。或二人俱至。若欹臥。隨脇著地。及隨轉側。盡得墮罪。若與天龍神鬼畜生女。及黃門二根人。同室宿者。盡惡作。若晝日婦女立。比丘臥。亦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不知彼室內有婦女。若屋有覆。而無四障。或半障。少障。若盡障。而不覆。或少覆。或半障。半覆。少覆。少障。或露地。若行。若坐。若病臥。若為人捉縛等(律攝云。若女在閣上。苾芻在下。或復翻此。有梯除去。有戶牢閉。若不去梯。應安關鑰。或雖同室。以物遮障。使絕行路。若不爾者。明相出時。咸得墮罪。若天龍女可見形者。及女傍生。同處宿時。咸得惡作。小女傍生。不堪行婬者。無犯。若有父母夫主等為守護者。同宿無犯。五分律云。若同覆異隔。若大會說法。若母姊妹近親病患。有有知男子自伴。不臥。皆不犯)。
 
[0246c22] ○與未受具人三宿戒第五
 
[0246c23] 若比丘。與未受大戒人共宿。過二宿。至三宿。波逸提。
 
[0246c24] 釋曰。佛在曠野城。六群與諸長者。共在講堂止宿。六群中一人。散亂心睡眠。轉側形露。長者見已。譏嫌調弄。諸比丘皆慚愧。白佛結戒。後諸比丘。以羅睺羅未受大戒遣出在廁上宿。佛乃聽諸比丘與未受大戒人共二宿。若至三宿明相未出時。應起避去。若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彼去。未受大戒人者。除比丘。比丘尼。餘人是也。共宿者。謂同室而宿也。室如上釋。是中犯者。若前後至。或俱至。脇著地轉側。盡犯。若天龍神鬼畜生男。共過二三宿。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亦同上(薩婆多論云。若不聽二宿。必有種種惱事。及失命因緣。以憐憫心故。得共二宿。以護佛法故。不聽三宿。若共宿過二夜已。第三夜更共餘人宿。波逸提。以前人相續故。若共宿二夜已。移在餘處過一宿已。還共同宿。無過。若通夜坐。不犯。僧祗律云。至第四夜時。當異房。若露地。露地風雨雪寒。當還入房坐至地了。若老病不堪坐者。當以縵障齊頂齊掖。縵下至地。當用緻物作。不得容猫子過。若道行時。無帳縵者。彼未受具人可信。應語言。汝眠我坐。自欲臥時。當喚使覺。我眠汝坐。若眠汝無福德。律攝云。至第三夜。令出宿時。不應遣出寺外。及離簷前。但可離自房勢分。若恐惡苾芻為破戒緣者。應令求寂向善友房。此若無者。應共驅出罪惡苾芻。或自將求寂往餘處宿。若自安居已。不得往者。應生心念。為防護故。同宿無犯。若有難緣。無餘牀席。應疊七衣為四重。而臥其上。以大衣疊安頭下。或用覆身。五衣以充內服。凡臥息時。右脇著牀。兩足重累。身不動搖。作光明想。安住正念。情無嬈惱。衣服不亂。於睡知量。念當早起。初夜後夜。恒修善品。此是沙門臥息之法。若無病苦。晝不應臥。病人雖過二夜共宿無犯)。
 
[0247a20] 與未受具人共誦戒第六
 
[0247a21] 若比丘。與未受大戒人共誦者。波逸提。
 
[0247a22] 釋曰。佛在曠野城。六群與諸長者。共在講堂誦佛經。語聲高大。如婆羅門誦書無異。亂諸坐禪者。諸比丘白佛結戒。未受大戒人如上釋。共誦者。謂同句字讀誦經法也。同句者。謂二人同句誦。不前不後。或先句誦。一人說未竟。第二人抄前而說。同字者。謂二人共字誦。不前不後。或先字誦。一人未稱。第二人抄前而說。經法者。謂佛所說。若聲聞所說。仙人。諸天。所說。佛印可之。皆名為法也。是中犯者。與未受具人共誦。若口授。若書授。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共天龍鬼子。及畜生能變者。說了了。不了了。盡惡作。若師不教言。我說竟。汝可說者。師得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我說竟汝說。一人誦竟。一人書。若二人同業同誦。乃至錯說(僧按祗。十誦。五分。根本。與本部同。不聽與未具人共誦經法。據戒因緣經。六群向沙彌說毗尼語。佛因制不得向未具人說一句戒法。律攝中。意亦同之。謂此中法。與毗尼相應之法。善見律云。若法師所撰文字。共同誦者不犯。由是應知。五篇七聚。惟比丘得聞。餘人非分。如王秘藏。非外官所同。若向未具人說。彼此俱損。復障出家。終身不得受具。若誦經法。準律開遮。自知方便。五分律云。若教未具戒人經。並誦墮罪。並誦者。俱時誦。或授聲未絕。彼已誦。或彼誦未竟。此復授。句句墮罪。薩婆多論云。若二人俱經利。並誦無犯。不得合唄。律攝云。不犯者。若口吃。若性急言。若同誦為正文句。若教授時先告彼言。汝勿與我同時而說。雖同無犯。若作吟咏之聲而授法者。得惡作罪。若說法時。或為讚歎。於隱屏處。作吟諷聲誦經非犯。不應讚誦外書典籍。若為降伏異道。自知有力。日作三時。兩分勝時。應學佛法。一分下時。應習外典。不應計年月以為三時。若作婆羅門誦書節段音韻。而讀誦者。得越法罪。若方言國法。隨時吟咏為唱導者。斯亦無犯。若讀經者。前置高案。用承經典。嚴設香花。說法之師。若他不請。輙為人說。得越法罪。五分云。聽學書。不聽為好廢業。為伏外道故。聽讀外書。不聽隨書生見。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犯者偷蘭遮。律本云。不聽以外道言論。雜糅佛經。聽隨國言音所解。誦習佛經)。
 
[0247b23] ○向未具人說他麤罪戒第七
 
[0247b24] 若比丘。知他有麤惡罪。向未受大戒人說。除僧羯磨。波逸提。
 
[0247c02]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時有行別住意喜比丘。在下行坐。六群語諸白衣言。此等犯如是事。故僧罰在下行坐。彼比丘及餘比丘聞皆慚愧。諸比丘白佛結戒。時舍利弗。為僧所差。在王及人民眾中說調達過。聞佛結戒。生畏慎心。佛言。僧差無犯。由是更結除僧羯磨也。知者。謂自心了知他有是罪。非不知也。他者。謂受具戒人。麤惡罪者。謂波羅夷。僧殘。向未受大戒人說者。謂對彼陳說。彰露前人所犯過也。除僧羯磨者。謂除大眾作法差遣說其過非而無犯也。是中犯者。若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除麤惡罪。更以餘罪向未具人說者。惡作。自犯麤惡罪。向未具戒人說。亦惡作。除比丘。比丘尼。以餘人麤惡罪向未具戒人說。盡惡作。麤惡麤惡想。墮罪。疑。得惡作。非麤惡麤惡想。及疑。皆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不知。若白衣先已聞此麤惡罪等(十誦律云。若羯磨此比丘作說罪人。餘比丘說者惡作。若令向此人說。此處說。而向餘人餘處說者。皆得惡作。若僧作隨意。隨時。隨所說罪羯磨者。說無犯。律攝云。羯磨差遣告眾知者。為遮損滅三寶故。為遮破戒惡黨增故。令棄惡友近善友故。又為將護眾人心故。勿彼總謂同惡行故。亦勿總謂諸苾芻等多犯戒行想覆葢故。又勿令其於白衣舍因斯更作無益事故。若於先不知俗家作不知想。疑。以他麤惡而告語者。得墮罪。若於先知俗家。作不知想。疑。而語他者。得惡作。若他不知。作已知想。無犯。若向尼說己麤罪者。咸得惡作。雖得羯磨。於己知人。有私忿心。而向說者。亦惡作。由此應知。出家之人。所有言說。皆為利益。不應私忿道說於他。薩婆多論云。寧破塔壞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罪。則破法身故。若向說二篇罪名。得墮罪。說罪事。得惡作。說下三篇罪名罪事。盡惡作罪)。
 
[0248a01] ○向未受具人說自證法戒第八
 
[0248a02] 若比丘。向未受大戒人說過人法。言。我見是。我知是。實者。波逸提。
 
[0248a04] 釋曰。緣起如初篇妄語戒中說。此間別者。謂以自實所證法。向未受具人說。故不入虗誑妄語也。過人法者。即上人法。謂此聖利法。過一切凡愚之上。無有能勝者。何言過人。不言過天。謂佛出於人間。於人中結戒。以人中有波羅提木叉戒故。又人勝於天故。以人能修習善法。多證聖道。諸天著樂。不能勤修。是以但言過人。則己過天矣。實者。謂自真實證得此法也。是中犯者。若真實有此事。向未受具人說。及以手印書相遣使。了了者墮罪。不了了者惡作。若向非同意比丘說。亦得惡作。餘犯不犯。俱如第四波羅夷說。於中別者。彼中得棄。此中得墮。彼處得偷蘭遮。此中得惡作。斯為異相也。餘四眾得罪同上(薩婆多論云。若實得四果。乃至得不淨觀向他說。盡墮罪。若為名利故。言我清淨持戒。實誦得三藏。及隨所誦經。隨所解義。隨能問答。向人說者。盡得惡作。五分云。泥洹時說不犯。律攝云。對俗人現神通者惡作。若為顯聖教。現希有事。自陳己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服故。雖說無犯)。
 
[0248a20] ○與女人過語說法戒第九
 
[0248a21] 若比丘。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除有知男子。波逸提。
 
[0248a22]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迦留陀夷。與婦人耳語說法。見者生疑。佛因結戒。後諸比丘畏慎。不敢為女人說法。及有男子。復不敢過說。故更結五六語等言也。女人者。謂能解知善惡之言。說者。謂口宣陳也。法者。如上釋。過者。謂於五六語處。而更過多為說也。五六語者。五。謂五陰。如說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六。謂六根。如說眼無常。耳鼻舌身意無常。若更有五六相應之法。名為五六語也。有知男子者。謂是白衣。解知麤惡。不麤惡事。情無婬濫。可為證明者。由對此人無邪說故。復息譏嫌故。若一切出家人。不名證明。以事相同故。是中犯者。為女人說法。應五。過五至六。應六。過六至七。了了。不了了。及餘四眾得罪。悉同前戒。不犯者。齊五六語說。有知男子前過說。若無有知男子前授五戒。及說五戒法。授八關齋戒法。及說八關齋戒法。說八聖道法。十不善法。十善法。及女人問義應答。若不解。應廣為說(五分律云。若為女人說五六語竟。語言。姊妹。法正齊此。從坐起去。更有因緣還復來坐。為說不犯。若說五六語竟。更有女人來。為後女人說。如是相續為無量女人說。皆不犯。若自誦經。女人來聽。若女人問義。要使得解。過五六語皆不犯。毗尼毗婆沙論云。說布施福報。咒願。不犯。若說世間常事。突吉羅。得為尼說法。一切足眾。以教誡法故。無過)。
 
[0248b18] ○掘地戒第十
 
[0248b19] 若比丘。自手掘地。若教人掘者。波逸提。
 
[0248b20] 釋曰。佛在曠野城。六群與佛修治講堂。周匝自掘地。長者譏嫌。謂釋子斷他命根。佛因制戒。彼便教人掘地言。掘是。置是。佛更為結戒。地者。謂已掘地。未掘地。已掘地者。謂地曾經被掘。蟲類隱散。草木不生。義名不生地也。未掘地者。謂地未經被掘。或曾被掘。時經四月。被天雨及餘水漬濕。蟲類草木滋生如本。還名未掘地。義名生地也(律攝云。若曾經掘。被天雨濕。若餘水霑。時經三月。是名生地。若無雨濕水霑。時經六月。亦名生地。異此非生。按善見律。其地四分沙石。一分土。及地被燒者。皆非生地)。是中犯者。若用鋤。或以钁斵。或以椎打。或以鎌刀刺。乃至指爪指傷。打橛入地。地上然火。一切墮罪。若不教言。看是知是。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若語言。知是看是。若曳材木竹。若籬倒地扶正。若反塼石。取牛糞。取崩岸土。取鼠壤土。若除經行處土。除屋內土。若往來經行。若掃地。若材築地。若不故掘。一切無犯。然比丘之法。欲有所取。當作淨語。知是看是。令彼自知。自看。所應掘。所應置處。不得直言掘是置是(五分律云。下三眾無事掘地惡作。若取燥土不犯。若比丘一一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復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言。我須是。若不解。復語言。與我是。薩婆多論云。凡欲取菜草木。當遙言。某處有好者淨來。若到邊指示。犯也。僧祗律云。若河邊坎上。以脚踏墮。踏踏墮罪。坎岸邊行土崩無罪。若土塊。一人不勝。破者墮罪。破減一人重者無犯。若營事比丘。畏失塔物僧物。欲藏地中。若在露處生地。不得自掘。當使淨人知。若在覆處死地。得自掘藏。釘栓拔栓亦爾。若死土被雨已。不得自取。使淨人取。盡雨所洽際。然後自取無罪。掘半沙地惡作。純沙無罪。石薑石糞。灰。準此應知。十誦律云。若掘泥處。乃至沒膝處掘取。隨一一掘惡作。若手畫地。乃至沒芥子。隨一一畫惡作。若比丘作師匠。欲新起佛圖。僧坊。畫地作摸像處所。不犯。餘比丘畫者犯罪。若生金銀等鑛處。若雌黃赭土。白墡土。生石處。黑石處沙處。鹽地。掘者不犯。根本律云。拔橛者惡作。若營作苾芻。欲定基時。得好星候吉辰。無淨人。應自以橛釘地。欲記疆界。深四指者無犯)。
 
[0248c22] ○壞鬼神村戒第十一
 
[0248c23] 若比丘。壞鬼神村。波逸提。
 
[0248c24] 釋曰。佛處同前。有一比丘修治屋舍。故自斫樹。佛為結戒。壞者。斫。截。燒。煑。拗。拔。拉傷。之總名也。鬼神者。非人也。村者。是諸草木。謂一切鬼神依之而住。猶若人村。村有五種。所謂五生種。一者根種。謂諸薑。香莩。雀頭香。黃連等。根所生者是。二者枝種。謂楊。柳。菩提樹。貝多樹等。枝所生者是。三者節生種。謂稱意華。羅勒。蓼等。節所生者是。四者虗中種。謂甘蔗。竹。葦。藕根等。虗中所生者是。五者子子種。謂子還生子者是。如穀麥豆芥等也(戒因緣經云。有神依樹根。有依樹枝。有依樹皮裏。有依皮裂中。有依樹蓓蕾。有依樹葉。有依華。有依果。一切藥草樹木。盡有神依住。食其香故)。是中犯者。於五生種若生。作生想。自斷。自炒。自煑。及教他作。盡得墮罪。若生疑。及非生想。若非生生想。并疑。自作教他。盡突吉羅(若非生非生想。無犯。律略此句。準義應有。此六境想。徧餘諸戒。例此應思)。若生草木。及非生草木。境想應為五句。自斷炒煑。及教他作。得罪輕重如上應知。若打橛著樹上。以火著生草木上。及斷多分生草木。皆墮罪。若斷半乾半生草木。惡作。若不言看是知是。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五分云。下三眾。無故殺生草木。突吉羅。準此應知三眾有事不禁。無事即遮。生地例此亦爾)。不犯者。言知是看是。斷枯乾草木。曳材竹。正籬障。撥塼石。杖築地。草覆道以杖披開。掃經行來住處。一切無故心誤斷。無犯。不應不淨果便食。應作五種淨法已。然後食。一火淨(乃至以火一觸)。二刀淨(以刀損壞)。三瘡淨(果上自有壞處)。四鳥啄淨(鳥啄傷也)。五不中種淨(不任為種。或未成熟)。是中初後二種。淨已都食。餘三應去子食。復有五種淨。一皮剝(剝少皮也)。二剝皮(都剝皮也)。三腐(爛壞)。四破(劈裂)。五瘀燥(自蔫乾)。不應噉不淨菜。不應自作淨。不應自手捉。令人作淨。應置地使人作淨。作淨已。不應不受便食(律攝云。若蒲桃瓜果。總為一聚。於三四處。以火拄之。此便為淨。若刀爪。一一皆須別淨。若自將刀等作淨者。食時無犯。淨時墮罪。五分律云。若食根種。亦應五種淨。謂剝截破洗火。若食莖葉。應三種淨。謂刀火洗。若作淨時。應作總淨。於一聚一器中。若淨一。名為總淨。若住處庭中生草。聽使淨人知。僧祗云。有國土作穀聚。畏非人偷。以灰火繞上作識。即此為淨。如寺主有倉穀未淨。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淨人火淨。至倉穀盡。比丘恒得語言舂去。不犯。若有浮萍遍滿水上。不得以手撥開取水用。當覓牛馬等行處。若無此者。捉土塊打擲。作如是言。至梵天上去。塊石下打水開處。得用無罪。若翻覆水中浮萍草。越毗尼罪。捉擲岸上。墮罪。若拾乾牛尿時。合生草者。墮罪。摩得勒伽論云。以灰土若沙。覆生草。惡作。若語餘人言。取是果我欲食。得惡作。生果未淨全咽。得惡作。若咬破墮罪。取木耳惡作。打熟果落惡作。打生果落墮罪。善見律云。若火淨已後生芽。生芽處更淨。非生芽處得食。若須華果。得攀樹枝下使淨人取不犯。不得令枝折。若樹高淨人不及。比丘得抱淨人取不犯。若木倒笮比丘而不死。雖手中有刀斧等。寧守死不斫木掘土。以脫自命。何以故。掘土斫木得墮罪。智慧人寧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若樹押他比丘。得斫樹掘地。以救他命不犯。若人放火來燒寺。為護住處故。得剗草掘土。以斷火。不犯。根本律云。若於生草及青苔地經行之時。起念令草損壞者。隨所損壞。皆得墮罪。若但作經行心者。無犯。若拔地菌。得惡作。若缾瓨及衣服蓐席等。有青衣白醭生。作損壞心。皆得惡作。令人知淨。方受用無犯。凡授事苾芻。為營作故。將伐樹時。於七八日前。在彼樹下。設諸祭食。誦三啟經。耆宿苾芻應為咒願。說十善道。讚歎善業。復應告語。若於此樹舊住天神。應別求居止。此樹今為三寶有所營作。過七八日已。應使淨人而斬伐之。若伐樹時。有異相現者。應為讚歎施捨功德。說慳貪過。若仍現異相者。即不應伐。若無別相應可伐之。婆沙論云。有三戒大利益佛法。不得擔。不殺草木。不掘地。若不制三戒。一切國王。當使比丘作役。有此三戒。帝主國王。一切息心)。
 
[0249b22] ○異語惱他戒第十二
 
[0249b23] 若比丘。妄作異語惱他者。波逸提。
 
[0249b24] 釋曰。佛在拘睒毗國。闡陀犯罪。諸比丘問時。即以餘事報言。汝向誰語。為說何事。為論何理。為語我。為語誰耶。是誰犯罪。罪由何生。我不見罪。云何言我有罪。諸比丘白佛。佛令僧為作餘語白羯磨。而與結戒云。若比丘餘語者。波逸提。僧既與制不得作餘語。後便觸惱眾僧。喚來不來。不喚來便來。應起不起。不應起便起。應語不語。不應語便語。佛復令僧為作觸惱白羯磨。乃合此二事。而為結戒(羯磨文如律本)。妄者。謂不如其事而答對之。異語者。即餘語也。謂諸比丘如法問時。情生不忍。便作餘語報言。汝向誰說。為說何事。乃至我不見罪。若僧未作白前。作如是餘語者。盡惡作。若作白已。作如是餘語者。一切盡墮罪。惱他者。謂故心欲令前人生惱。喚來不來。不喚來便來。乃至不應語便語。若未白前如是觸惱僧者。一切盡惡作。若作白已。如是觸惱僧者。一切盡墮罪。若上座喚來不來。得惡作罪。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重聽不解。前人語有參差。反問於彼。似作餘語。若彼欲為作非法律羯磨。欲為二師親友作無利益羯磨。不與和合。喚來不來。或欲知教。言莫來便來。若一坐食。或病。喚起時。應言。大德忍我有如是因緣故不起。或有諸難教莫起便起。若惡心問等不與說。或作非法律無利益羯磨。教莫語便語等。如是似觸惱。皆不犯(僧祇律云。若僧中。問異。答異。得墮罪。多人中。二師。長老前。問異。答異。越毗尼罪。律攝云。若於僧伽。及尊重類。稱理之教。垢心違惱。亦得墮罪。非稱理教。作違惱言。得惡作罪。若差知眾事。以垢惡心。應作不作。不應作而作。皆得墮罪。無垢心得惡作。五分律云。若輕二師。及戒。一一墮罪。輕餘比丘惡作。乃至師教令掃地。而不掃。教順掃而逆掃。皆惡作。根本律云。若苾芻見有獵人逐麞鹿等。來入寺內。彼問言。頗見有鹿從此過不。不應答言見。若是寒時。報言。汝可暫入溫室向火。若是熱時。報言。汝可暫入涼室飲水。少時停息。若彼云。我不疲倦。我問走鹿。即應先可自觀指甲。報彼言。我見指甲。若更問者。應觀太虗。報言。我見太虗。若彼云。我不問指甲。及以太虗。然問可殺有情。於此過不。苾芻即應遍觀四方。作如是念。於勝義諦。一切諸行。本無有情。即報彼云。我不見有情。此皆無犯)。
 
[0250a07] ○嫌罵戒第十三
 
[0250a08] 若比丘。嫌罵。波逸提。
 
[0250a09] 釋曰。緣處如二篇無根謗戒中。摩羅子。為僧所差。知僧臥具。及差僧食。慈地比丘於眼見耳不聞處。譏嫌言。摩羅子有愛恚怖癡。諸比丘白佛結戒。後復於耳聞眼不見處。罵言。有愛等。乃合此二事更為結戒。嫌者。謂情懷不忍。而憎嫌譏毀於他。或對面嫌。或屏處嫌。此中以對面為義。對面者。齊眼見耳不聞處。而言有愛等也。罵者。謂出不善言。而呵罵於他。或面罵。或背罵。此中以背罵為義。背罵者。齊耳聞眼不見處。而言有愛等也。是中犯者。若面嫌。若背罵。說而了了墮罪。不了了惡作。若上座教汝嫌罵。若受教嫌罵。得惡作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其人實有是事。恐後有悔恨。語令如法發露。若戲笑語。獨語。夢語。錯語等(按餘律。皆云嫌責僧所差人。得墮罪。嫌責餘人得惡作)。
 
[0250a23] ○敷僧臥具不舉戒第十四
 
[0250a24] 若比丘。取僧繩牀。木牀。若臥具。坐褥。露地敷。若教人敷。捨去。不自舉。不教人舉。波逸提。
 
[0250b02]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十七群比丘取僧坐具。在露地敷而經行。不收攝便赴他請。即為風塵土坌。蟲鳥啄壞。污穢不淨。諸比丘白佛結戒。取者。若自取。若教他取。僧者。謂四比丘以上。此中繩牀等。謂是僧物。僧物者。或為僧作。未捨與僧。或屬僧。謂已入僧。已捨與僧也。繩牀者。有五種。謂旋脚。直脚。曲脚入陛。無脚。木牀亦如是。臥具者。或用坐。或用臥。坐褥者。是用坐也。露地者。無覆葢處也。敷者。安布也。捨去者。謂離住處而去也。不自舉者。謂自不收攝也。不教人舉者。謂不囑付他人為舉也。若有緣事欲去。當囑付舊住比丘。或經營人。語言。我今有緣事欲去。付授大德守護看。若都無人。當舉著屏處而去。若無屏處。當安隱已。持麤者覆上而去。若即時得還應去。若疾雨疾還。不壞物。應往。若中雨中行。及得還。應往。少雨少行。及得還。應往。是中犯者。若不作如上方便而行。初出門時。墮罪。若一足在門外。一足在門內。意欲去而不去還悔。一切惡作。若二人共一牀坐。下座應收而去。下座意謂上座當收。而上座不收。下座犯墮。復以非威儀故。得惡作罪。上座意謂下座當收。而下座不收。上座犯墮。若二人不前不後俱不收。二俱墮罪。若餘空繩牀。木牀。踞牀。若几。浴牀。若臥具表裏。若地敷。若取繩索毳紵。放在露地。不收便去。皆得惡作。若敷僧臥具露地不收。而入房坐思惟。得惡作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付授去。安隱去。即去即時還。如上應知。若命難梵行難。聽不舉去。諸餘空牀等收已而去。若二人共坐。下座應收。若論法律時。相降三臘。聽共坐木牀。相降二臘。聽共坐小繩牀。不應二人同牀宿。除病。不應二人同被褥臥。更無餘者。聽敷上。各別安氈臥。寒惟一被。聽內各別著襯身衣。外乃通覆。違此得罪(按律本。不舉僧物犯墮。若別人物。及自物。不舉得惡作。所囑付人。要是比丘。餘者不堪。有緣事亦聽。婆沙律云。好持戒大沙彌亦得付囑之。律攝云。若無苾芻。應告求寂。此若無者。囑近施主。無施主。應觀四方。密藏戶鑰方去。若於路中逢苾芻者。應須指的。告戶鑰處。若路中許他為舉。來至寺內。初夜不舉。乃至明相出。不損而舉。得惡作。若損而舉者。墮罪。有五種人不堪囑授。謂無慚愧。有讎隙。年衰老。身帶病。未具圓人。凡是僧伽所有衣服。不將餘物而襯替者。不合受用。其所替物。亦非疎破。若用僧伽敷具有損壞者。不應不料理。其穿破處。應須縫補。若斷壞者。應為連接。若不堪修補者。用充燈炷。乃至用填孔隙。令施福增。諸苾芻夜聽法時。不應與尼。及俗人。求寂。同一氈席。相近而坐。有難緣者。非犯。無夏者。不應共三夏者同座。一夏者。不得與四夏者同座。二夏已去。共大三夏者。皆得同座。若白衣舍迮。雖親教師。同座非犯。於一牀上。聽坐至三人。若大木枮。聽坐二人。小方座者。但一人坐。不應重壘木枮而坐)。
 
[0250c18] ○僧房不舉臥具戒第十五
 
[0250c19] 若比丘。於僧房中。敷僧臥具。若自敷。若教人敷。若坐。若臥。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波逸提。
 
[0250c21] 釋曰。佛處同前。時有客比丘語舊住比丘言。我在邊僧房中。敷僧臥具宿。後時不語主便去。臥具爛壞。蟲嚙色變。諸比丘白佛結戒。僧房者。謂眾僧住處。堪得容四威儀也。臥具等如上釋。若敷僧牀褥枕。下至臥氈。去時應自舉。若囑付言。與我掌護牢舉。若無人。不畏失。當移牀離壁。高支脚。枕褥置裏。以麤具覆上。若恐壞敗。當以臥具等。置衣架上。豎牀而去。是中犯者。若不作如上事而去。出界外時墮罪。一脚在界外。乃至期去而不去。盡得惡作。若擬即還。在外二宿。至第三宿明相未出。不自還房。不遣人還語掌護物者。墮罪。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作如上次第事去。若時還不久。若有諸難緣。不得自還。遣使還等。餘如上說(善見律云。內房敷僧臥具。若無籬障去。離一擲石外還。惡作。二擲石還墮罪。僧祇律云。若欲去時。房舍內當灑掃地令淨。褥枕曬令燥。語知牀褥人知。若在俗家宿。去時應示語。若草敷者。去時應問此草欲安何處隨主人語安之。若主言。但去。我自料理。應少斂一角而去)。
 
[0251a13] ○強奪止宿戒第十六
 
[0251a14] 若比丘。知先比丘住處。後來強於中間敷臥具止宿。念言。彼若嫌迮者。自當避我去。作如是因緣。非餘。非威儀。波逸提。
 
[0251a17] 釋曰。佛處同前。時六群。及十七群在道路行。向無比丘住處村。十七群語六群言。汝是我等上座。應先去求住處。六群報言。汝等自去。我不求住處。時十七群即往。自敷臥具止宿。六群後至。與論大小次第。令起。彼不起即強在座間。敷坐具止宿。十七群高聲言。諸尊莫爾。諸比丘聞。白佛結戒。知者。或自了知。或他告知。顯非不知也。先比丘住處者。謂彼比丘先在中止宿也。後來者。謂後至比丘恃勢強為。即縱身於彼臥具上坐臥也。中間者。若頭邊。若脚邊。若兩脇邊。臥具者。草敷。葉敷。下至地敷臥具。念言者。生不善心。欲令他自避去也。彼若嫌迮等者。謂其被迮苦所逼不樂。自當離我去也。作如是因緣非餘者。謂作如上不善強緣。令他自避。非異緣也。非威儀者。謂非比丘所應作。故得罪。是中犯者。隨轉側脇著牀。波逸提。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先不知。若語已住。若寬廣不相妨礙。若有親舊人教於中敷。若病倒。若被繫閉等難(僧祇律云。若住處少。一比丘當一柱間敷牀褥。若後來眠他牀上。是上座者。應語言。長老不知世尊制戒耶。若是下座者。應訶責。汝不善不知戒相。汝不知世尊制戒。云何後來眠他牀上。若比丘在他處經行者。見先比丘來。應避去。若擾亂比丘。得墮罪。比丘尼得麤罪。餘三眾得越毗尼罪。俗人得越毗尼心悔。十誦云。若為惱他故。閉戶。開戶。閉向。開向。然火。滅火。然燈。滅燈。梵唄。咒願。讀經。說法。問難。隨他不喜樂事作。得墮罪。律攝云。大小便室。不依大小。在前至者。即應先入。洗足之處。須依長幼。僧伽器物。下至染器。在前用者。皆待事畢。不應依年大小。奪先用者。亦不應器中安少染汁。作留滯心。讀誦經時。先來已坐。不應依大小。令彼起避。僧伽剃刀。用了應復本處。不應停留。此等不依行者。咸得惡作)。
 
[0251b17] ○牽他出房戒第十七
 
[0251b18] 若比丘。瞋他比丘不喜。僧房舍中若自牽出。教他牽出。波逸提。
 
[0251b20] 釋曰。緣處同前。十七群入寺掃灑房舍。敷臥具止宿已。六群後來強牽。瞋不喜。驅出房。佛為結戒。牽出者。或以手牽出。或驅令自出。餘如上釋。是中犯者。若牽多人。出多戶。多墮罪。若牽多人出一戶。多墮罪。若牽一人出一戶。一墮罪。出多戶。多墮罪。若持他物擲著戶外。若閉他著戶外。皆得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無恚恨心。隨次第出。若至第三夜。遣未具戒人出。若破戒。見。威儀。若為他所舉。擯。及應擯者。若以此故。有梵行命難。驅出如是等人。無犯(五分律云。若將其所不喜人來共房住。欲令自出。若出。若不出。皆惡作。牽餘四眾出。惡作。尼牽上二眾出墮罪。牽下三眾出惡作。若牽無慚愧人。及欲降伏弟子。而牽出者。不犯。律攝云。若有苾芻是鬬諍者。能令諍生。令諍增長。戒見軌式。多有虧損。如此之人。瞋而曳出。若無善心。亦得惡作。若於非僧房處。曳出清淨苾芻。得惡作罪。若破戒人。大眾應共驅出。若恐鬬諍者。應為恐憒。持其衣鉢方便令出。若於門徒。或於餘人。為訶責心。冀其懲息。牽出房時。無犯。然不應令出其住處。若無破戒罪。但難共語者。應為拽韁法。而折伏之。應遣智人就彼開。諫令其息惡。而來懺謝。若已近圓人。不行恭敬。不堪教誨者。應與六物。驅令出去。若是求寂。與上下二衣。亦驅令去。若住處龍蛇忽至。應彈指語曰。賢首。汝應遠去。勿惱苾芻。若告已不去者。應持軟物。而羂去之。勿以毛繩等繫。勿令傷損。於草叢處。安詳解放。待入穴已。然後捨去。若棄蚤虱等。不可隨宜輙便棄地。應於故布帛上。觀冷熱而安置之。此若無者。應安壁隙柱孔。任其自活。雜事云。壁虱。置青草中。此若無者。置涼冷處。若有餘蟲。可於所宜處安置。凡是生命。不應懸棄。令其悶絕。律本云。不應多人住處。拾虱棄地。有老病比丘數數起棄虱疲極。聽以牙。角。竹。葦。木等。作筒。拾虱著中。虱出。應作葢塞。以縷繫著牀脚裏安之。繹曰。不應久貯筒內。令其餓凍。可持出所宜處安置之。言拽韁法者。謂暫捨置。不與共語同事。如惡馬難調。即應合韁杙而捨棄之)。
 
[0251c18] ○重閣上坐脫脚牀第十八
 
[0251c19] 若比丘。若房。若重閣上。脫脚繩牀。木牀。若坐。若臥。波逸提。
 
[0251c21] 釋曰。佛處同前。時比丘在重閣上住。在脫脚牀上。坐不安詳。閣薄。牀脚脫。墮下止宿比丘上。傷身血出。佛為結戒。房者。若僧房。若私房。謂是重閣之房。按耶舍所譯戒本。房字上下。無若字。重閣者。謂重房棚閣。立頭不至上者是。按此閣。應是朽薄不堅之棚。或是竹葦草閣也。脫牀脚者。即是插脚之牀。牀既脫脚。閣薄不牢。復不安詳。過由是生。若牀是脫脚。閣牢無過。閣非堅牢。脚安細腰。或榍縛令固。或以板支。此並非過。雖閣牢牀固。亦應安詳。然比丘之法。行住坐臥。要須攝念庠審。若縱情掉戲。即便獲罪。是中犯者。隨脇著牀。隨轉側。得墮罪。除脫脚牀已。若在獨坐牀。或一板牀。或浴牀。一切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坐旋脚。直脚。曲脚。無脚牀。若牀支大。若閣上有板覆。若反置牀。若脫却牀脚等。
 
[0252a12] ○用蟲水澆泥草戒第十九
 
[0252a13] 若比丘。知水有蟲。若自澆泥。若草。若教人澆者。波逸提。
 
[0252a15] 釋曰。佛在拘睒彌國。闡陀起大屋。以蟲水和泥。教人和。佛因結戒。知者。或自察知。或他語知。水者。謂河池井水。乃至漿醋等類。蟲者。謂於水中眼可見者。或濾而後見也。澆者。漓也。亦是用之異名。用有內外。內謂飲食之屬。外謂澆漓溉灌浣濯沐浴之類。此間為外用故制。其內用如後戒禁。是中犯者。知水有蟲。用澆泥草。或以草土棄擲著中。皆得墮罪。蟲水蟲水想墮罪。蟲水疑。及無蟲有蟲想。疑。並得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不知有蟲。作無蟲想。若蟲大。以手觸水令蟲去。若漉水灑地等(若準五分。及說一切有部。有蟲疑。亦得本罪。與本部不同。餘戒疑罪。例此應知。十誦律云。隨蟲死。一一墮罪。根本律云。河池水處多有蟲魚。苾芻殺心。決去其水。隨蟲命斷。皆得墮罪。不死惡作。若於此水處堰之令斷。下畔蟲死。得罪同前。律攝云。縱無蟲水。不應輙棄。得惡作罪。應須散灑。或向竇邊。齊一肘來。是其傾處。僧祇律云。若比丘營作房舍溫室者須水。若池河井漉取滿器。看無蟲。然後用。若故有蟲。當重囊漉。諦觀之。若故有蟲者。至三重。若故有蟲。當更作井。如前諦觀。若故有蟲者。當捨所營事。至餘處去。蟲生無常。或先無今有。或今有後無。是故比丘日日諦觀無蟲便用。婆沙律云。欲作住處。先應看水。用上細[疊*毛]。一重作囊。令持戒審悉者漉水竟。器中向日諦看。若故有蟲。應三重作囊。三重故有蟲者。此處不應住。凡殺生有三種。有貪毛角皮肉而殺。有怨憎恚害而殺。有無所貪利。及無瞋害而殺。是名愚癡殺。此用有蟲水。是謂愚癡殺生也)。
 
[0252b10] ○覆屋過三節戒第二十
 
[0252b11] 若比丘。作大房舍。戶扉窓牖。及餘莊飾具。指授覆苫齊二三節。若過。波逸提。
 
[0252b13] 釋曰。緣處同前。彼起大房。覆有餘草。復更重覆。過三不止。屋便摧破。居士見嫌。諸比丘白佛結戒。作者。若自作。若教他作。大房舍者。謂過量。及多用物也。戶扉者。門扇也。窓牖者。穿壁以通明也。餘莊飾具者。謂刻鏤彩畵。諸餘莊飾也。按西國所造室宇臺觀。板屋平頭。壁泥石灰。覆以甎墼。或苫茅苫草。及以板木。戶牖垣墻。圖畵彫鏤。種種奇製。嚴飾不一也。指授者。教示也。覆苫者。葢屋也。覆有二種。謂縱覆。橫覆也。齊二三節者。謂齊限二三重節度也。若過者。謂越過限度。故得其罪。是中犯者。若指授二節覆已。第三節未竟。當去至不見不聞處。若不去。第三節竟。墮罪。若捨聞處。至見處。捨見處。至聞處。一切惡作。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第三節覆未竟。至不見聞處。若為諸難所阻。不得去者。無犯(按本部與十誦。至第三節覆未竟。捨去無犯。餘部至第四節。方成其罪。根本律云。若起墻時。是濕泥者。始從治地築基。創起墻壁。應二三重布其模墼。過者墮罪。若是熟甎。及以石木。或可施主欲得疾成。雖過重數。並皆無犯)。因明房舍法。時五比丘。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當住何等房舍臥具。佛言。聽在阿蘭若處樹下。若空房。山谷。窟中。露地。[卄/告]草積邊。林邊。塚邊。水邊。若敷草。或葉。若檀越為僧作大講堂樓閣。及種種房。聽作。比丘欲作房。所須一切聽與。聽作牀。作褥。作枕。若方枕。圓枕。三角枕。聽作戶。戶樞。戶扇。關鑰。聽作嚮。嚮扇。櫺子。關扂。扂安橫槩。有小沙彌聽房中安隔障。聽作大牀。小牀。獨坐牀。須板與板。須地敷與地敷。聽作布薩大堂。布薩時人多。應作長牀。長板。草座。若地敷草。或葉坐。聽作經行長堂。若老病羸頓。聽索繫兩頭。循索行。捉索手破。聽作捲。或竹筒穿索。捉筒經行。經行疲極。應兩頭安牀。應別作洗足處。寺內聽作池。上以屋覆。四邊作欄。聽別作安水屋。病比丘不應在閣上。大房中住。應別作小屋。安便器。唾器。若牛羊入寺。聽作壍障。以板木作橋。兩邊安欄楯。聽作渠通水。或作井。應作井欄。上作屋覆。聽在屋邊屏處。作浴室。應安戶開牕。上應開孔出煙。應作浴牀。以甎石砌地。應別作安衣屋。煖水屋。安薪屋。入浴應隨次坐。不應共白衣浴。若稱讚三寶者聽浴。聽四種覆障而浴。若墻壁障。樹木。草障。水障。身浴。患寒應別作然火堂。中安火爐。不應以男女形像文繡莊校堂宇。聽用餘雜色禽獸文(莊畵堂屋。備在標釋中)。不應盡形壽經營一房屋。若作極上大好房重閣堂。聽十二年經營。六年內覆成。餘者隨大小量宜。經營比丘。不應一切時。受僧營事房。聽夏三月竟。隨上座分。不應處處取營事房。應九十日取一處住。營事人不應在眾多人住處住。不應小小經營。便索營事房。夏安居受所治房。不應復受餘房。即所住房。作安居房。若僧房故壞。有異居士言。若與我者。我當為僧修理。聽僧白二羯磨與。營事比丘。僧未分房先出行。應曯人取。應指示取某處房。不應畜白衣器。耕犂。若撈。不應作瓦坐牀。瓦斛。瓦升斗合(五分律云。不聽畜田宅店肆。有施者。聽眾僧受。使淨人知)。
 
[0253a15] 自往教尼戒第二十一
 
[0253a16] 若比丘。僧不差。教誡比丘尼者。波逸提。
 
[0253a17]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大愛道比丘尼。請佛聽諸比丘與尼教誡說法。佛勑阿難。隨次差上座往教誡。為尼說法。時次當尊者般陀應往。然尊者所誦惟一偈。至彼三番說一偈。三番入第四禪。彼諸羅漢尼皆大歡喜。六群尼便調戲譏毀。尊者即昇虗空。現諸神變。說法而去。時六群比丘自往教誡。乃說餘事。不說正法。但說諸世論俗事等。六群尼極大歡喜。大愛道往白佛。佛告諸比丘。自今已去。當僧中差教授尼人。白二羯磨。時六群即出界外更互相差往。諸比丘白佛。佛言。成就十法者。然後得教授比丘尼。因為結戒(十法。如上六方便法中出)。僧者。謂同一說戒。同一羯磨。不差者。謂非僧中白二羯磨所差遣也。教誡者。謂以八不可違法而教授之。一百歲尼見初受戒比丘。當起迎逆。問訊。禮拜。請令坐。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罪。作憶念。作自言。不得遮他覓罪。遮說戒。自恣。及說他過失。比丘得說尼過失。四從比丘僧求受失戒。五若犯僧殘。應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六半月當從僧求教授人。七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八安居竟。當詣比丘僧中求三事見聞疑自恣。如此八法。應尊重恭敬讚歎。盡形壽不應違(亦名八敬法)。是中犯者。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而往與說八敬法。得惡作罪。與說餘法墮罪。若僧差往。應尅時到。尼亦尅時迎。尅時不到。得惡作。尼至時不迎。亦惡作。尼當出半由旬迎。供給所須。不爾者。得惡作罪。不犯者。如上眾僧差往。若諸難阻不容尅時而至(五分律云。若不差教誡尼。語語墮罪。教誡餘二女惡作。若僧不差。為教授故。入尼住處。隨入多少步步墮罪。若一脚入門惡作。除比丘尼病。善見律云。有八法堪教誡尼。一者持戒不犯。二者守護波羅提木叉。行無上法。三者威儀具足。不邪命自活。不往五處。四者見小罪生怖畏心。五者堅持無退心。六者多聞。七者多聞堅固。八者分別說法初中後善。純一清白梵行具足。正見無邪。誦二部戒。義字分明。音聲流利。為尼恭敬貴重。善能隨順說法。若不說八敬。先說餘法。惡作。僧祇律云。教誡尼。不得從日沒。至明相未出。不得深猥處。不得露現處。當在不深不露處。若講堂。若樹下。不得十四日十五日。及月一日二日三日。應從四日至十三日往教誡。不得教誡不和合尼眾。到已。應問比丘尼僧和合不。若言和合。應遣使呼來。若不得來者。應與教誡欲。不得偏教誡。不得長語教誡。教誡者。若阿毗曇。若毗尼。根本律云。教誡。謂以戒定慧三學法。而教誡之)。
 
[0253c03] ○教授尼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0253c04] 若比丘。為僧差教授比丘尼。乃至日暮者。波逸提。
 
[0253c05] 釋曰。佛處同前。時尊者難陀。為僧所差教授尼眾。而尊者好音聲。為說法時。聽者樂聞。遂至日暮。尼出祇桓入城。城門已閉。即依城壍中宿。晨旦門開。在先入城。諸長者見。嫌謗。謂與比丘同宿。佛因結戒(此非佛弟難陀)。為僧差者。謂眾僧中白二羯磨差。乃至日暮者。謂日已沒。時將入夜。非宜教誡之時。若此教誡。名曰非時。是中犯者。若教授至日暮。得墮罪。除教授。若授經。誦經。若問。若以餘事。乃至日暮。得惡作。除比丘尼已。若為餘婦女授經。乃至以餘事至日暮。亦惡作。日暮日墓想墮罪。日暮疑。及不日暮想。若不日暮。日暮想。及疑。皆得惡作。不犯者。日未暮便休。若船濟處。說法尼聽。共賈客行夜說法。若至尼寺中說法。若說戒日來請教授人。值說法便聽(律攝云。雖在時中。若諸尼眾立而不坐。或復營務紛擾未息。或身有拘礙。而為說法者。亦曰非時。若施主本意請法師通夜說法。或尼寺近對城門。或城門不閉。或住處同在城中。或尼眾在白衣舍。此皆無犯)。
 
[0253c21] ○譏論他教尼戒第二十三
 
[0253c22] 若比丘。語諸比丘作如是語。比丘為飲食故。教授比丘尼者。波逸提。
 
[0253c24] 釋曰。佛處同前。時比丘尼聞教授師來。往半由旬迎。安處房舍。辦食牀座及洗浴處。六群不獲僧差。心生嫉妒言。諸比丘無有真實。但為飲食故教授尼眾。諸比丘白佛結戒。作如是語者。是譏毀之言也。飲食者。謂正。非正食之總稱。乃四聖種之一也。是中犯者。若言諸比丘為飲食故教授尼。為飲食故教誦經授經。說而了了。皆得墮罪。不了了得惡作。餘四眾突吉羅。不犯者。其事實爾。乃至夢語錯說等(僧祇律云。若言為醫藥者。得越毗尼罪。五分律云。若言為供養故教誡比丘。及下三眾。突吉羅。若言比丘行十二頭陀。坐禪。誦。經作諸功德。皆為供養利故。語語突吉羅)。
 
[0254a10] 與非親里尼衣戒第二十四
 
[0254a11]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尼衣。除貿易。波逸提。
 
[0254a12] 釋曰。佛處同前。城中有一乞食比丘威儀具足。時有尼見。數請與食。不受。此比丘後時得一衣分。欲酬前請。意彼不受。即以衣與彼尼。輙便受之。此比丘數數向人嫌責彼尼。諸比丘白佛結戒。非親里者。謂非親里。則心無顧念。便不籌量比丘衣之有無。得輙受之。衣者。十種如上說。除貿易者。謂共相換易。不犯也。是中犯者。與非親尼衣。得墮罪。餘四眾與非親。得惡作。不犯者。與親里。及共相貿易也(五分律云。若與破戒邪見親里尼衣。惡作。與非親里餘二女衣惡作。若為料理功業事。若為善說經法。或為多誦經戒。與衣皆不犯。根本律云。若見遭難無衣服者與之。或因說法。或因受戒而施。無犯)。
 
[0254a22] ○與非親里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0254a23]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尼作衣者。波逸提。
 
[0254a24] 釋曰。佛處同前。時有尼欲作大衣。持至寺中。迦留陀夷即受之與裁。便作男女行欲像。尼來即襞衣與之。語言。此衣不得妄解披看。亦莫示人。若白時到。當著在尼眾後行。尼如其教。時到著衣後行。諸居士見。拍手大笑。尼眾審知。白諸比丘。比丘白佛結戒。非親者。謂由非親便無愛護之心。致有損減作不饒益事。作者。謂縫割浣染也。是中犯者。與非親尼作衣。隨刀截多小。及隨一縫一鍼。皆得墮罪。若披看。牽挽。熨治。摩捫。捉角。挽正。安帖。若緣。若索線。若續線。一切惡作罪。餘四眾突吉羅。不犯者。為僧為塔作。借著浣染治還主(五分律云。取衣時。便得惡作)。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七
 
音釋
 
钁斵
 
[0254b15] 上音匡入聲。下音捉。削也。
 

 
[0254b16] 苦洽切。嵌字入聲。瓜刺也。
 

 
[0254b17] 音掘。木段。即杙也。
 

 
[0254b18] 同橛字。木入土也。
 

 
[0254b19] 古猛切。音礦。
 

 
[0254b20] 音者。赤土。
 

 
[0254b21] 音善。白土。
 

 
[0254b22] 於巧切。音凹上聲。拉折也。
 

 
[0254b23] 音蠟。折也摧也。
 
蓓蕾
 
[0254b24] 上音倍。下音壘。蓓蕾始華也。
 

 
[0254c01] 音撲。
 

 
[0254c02] 音六。
 

 
[0254c03] 音吉。未燒塼坯也。
 

 
[0254c04] 詩廉切。閃字入聲。編茅草葢屋也。
 

 
[0254c05] 音牢。編竹木為之。即磨之異名。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六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38a19] 過時畜急施衣戒第二十八
 
[0238a20] 若比丘。十日未竟夏三月。諸比丘得急施衣。比丘知是急施衣當受。受已。乃至衣時應畜。若過畜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8a23] 釋曰。佛在毗蘭若國。夏安居竟。聽諸比丘受夏衣。六羣即春夏冬一切時常乞衣。安居未竟亦乞衣。亦受衣。時跋難陀在一處安居竟。聞異處安居大得衣利。即便往彼。處處共分衣。多得衣分持來。諸比丘白佛。佛言。不得一切時常乞衣。及安居未竟乞衣受衣。不得此處安居。異處受衣分。時波斯匿王。遣仙授。宿舊。二大臣。往征反叛。大臣自念往征未知得還不。當預為僧設食施衣。諸比丘以安居未竟不敢受衣。以事白佛。佛言。聽受急施衣。由此為諸比丘結戒。十日未竟夏三月者。謂前三月夏安居未訖。尚有十日在。未至自恣時。即是七月初六日至十五日也。急施衣者。受便得。不受便失謂前人有急難因緣。持衣施僧為求福利。如欲行軍。或遭重病。若臨產婦。如是等時施。若過此時。不復更施。故名急施衣也。知是急施衣者。顯非餘衣也。以餘一切衣。要安居竟受。設有檀越奉施。應白二羯磨差一人為僧作掌衣人。至安居竟分之(薩婆多論云。除急施衣。一切安居衣。必須待自恣時分。若安居中分突吉羅)。當受者。謂合受衣時。如其不受。則前人便失功德利。比丘亦失衣利。是故聽受也。受已者。謂受得衣入手也。乃至衣時應畜者。畜是藏舉也。謂自恣竟。不受迦絺那一月。受迦絺那衣五月。是為衣時。於此二時中。得畜長衣而不犯戒。故云應畜也(婆沙律云。一月所以名衣時者。以安居竟。檀越多致飲食衣服供養眾僧。兼諸比丘種種執作浣染衣服。以是因緣一月內。所有放捨。故名為衣時)。若過畜者。謂過一五月也。若無功德衣。至八月十五日。此衣應捨。或作淨施。或缺三衣將作受持。不爾者。十六日明相出捨墮。若有功德衣。至臘月十五日。此衣如前應作捨等。不爾者。臘月十六日明相出捨墮。是中犯相差別云何。若去自恣前有十日在。得急施衣。應畜至衣時。若有九日在得急施衣。聽畜至衣時。更增一日。如是乃至有一日在。得急施衣。畜至衣時。更增九日。如此前後得共滿十日畜不犯。若過前十日便犯。過後增多畜乃至一日亦犯。捨。悔。還衣同上。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為奪失燒漂衣。過前不犯。若作奪失等想。若賊惡獸水漲嶮難王難命難梵行難。若彼受寄者死。或出行罷道等。如是過後無犯(根本律。明五種急施衣。為自病施。為他病施。將死時施。為死亡施。將行時施。薩婆多云。若王王子夫人大官鬬將。持物施僧。以彼善心難得。若女欲嫁。若病人施。令存亡有益。或有餘急難緣。故名急施衣)。因明夏三月所應作事。謂比丘不應一切時人間遊行。妨廢道業。踐傷物命。無時棲止。以招世譏。應三月夏安居。無事應前安居。住前三月。謂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有事聽後安居。住後三月。謂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欲安居時。自應籌量。若僧伽藍。若阿蘭若。若樹下山窟等。無有恐怖。毒蟲。諸難。喧雜之聲。可得樂住。終安居竟不。有可依人不。夏中當依廣誦二部律師。此若無者。有解經藏論藏者不。能慈愍常教授我令不生放逸不。又復勿致有疑無所決處。脫有所犯。欲得除滅。無懺悔處。眾中無有破僧好諍者不。不生破戒因緣。為梵行及命作留難不。如是籌量得相應已。乃白所依人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某僧伽藍(若在村內。應云某聚落。若在別房。應云某房)。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如是三說。若後安居。應改云。後三月。餘詞並同(準餘部。三說已。彼所依人應報言。去。莫放逸。答言受持。按羯磨本。復應問言。汝依誰持律者。答言。依某甲律師。語言。有疑當問。答言。可爾。夏安居應依都誦毗尼律師。不依住者。墮罪。其房舍破修治之語。局在僧住處。若在檀越家。山窟。樹下。可隨事量宜稱之。餘四眾安居法。文悉同上。唯改所稱名為異也)。若無所依人可白。應心念安居。文準如上。唯除初句所對之詞(此言所依人。謂住處無有比丘可依住對彼作法。非謂從彼受學之人。若彼處無可依從受學者。或處所迮閙。如五分云。應七日得往還處。心念遙依止)。時比丘無所依人白處。自忘不心念。不知成不。佛言。若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時諸比丘往安居處安居。入界便明相出。不知成不。佛言。若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次入園亦爾。次一足入界。一足入園。亦如是(此據前後兩十六日夜而言。準律文亦聽中間安居。若是中間。則從前十七日。至後十五日。隨日得結。律攝云。既至十五日。其授事人。掃塗房舍。令清淨已眾集之時。應告白言。明日苾芻。應作安居。夏中之事。咸應思念至十六日。授事人應看人多少。可為辦籌。以香水洗香泥塗。安淨盤中。鮮華布上。以淨物覆之。鳴犍稚。集大眾。籌置上座前。次應宣告夏中眾制。令知眾者巡行告白。諸大德。若同心樂欲者。應此安居。諸苾芻眾。不應夏中更相詰罪。亦不應作非法制。令諸苾芻不安樂住。違者得越法罪。其行籌者。擎籌盤在前。其收籌者。持空盤隨後。大師教主。先置一籌。次諸大眾。皆捨本座。蹲居詳審。受取籌已。兩手擎籌置空盤上。若有求寂。其親教師。或軌範師。應代取籌。次下護寺天神籌。既總行已。應數其籌。白大眾言。今此住處。現受籌者。苾芻有爾許。求寂爾許。施主某甲。營事人某甲。於某村坊是乞食處。時諸苾芻皆應觀察乞食之處。既觀察已。當自念云。我於此處。堪作安居。不令苦生。設生能遣。若有病患。有看侍人。給我醫藥。諸有所須。悉皆充濟。作是念已。應向屏處。對一苾芻。具修威儀。蹲居合掌三說。受安居法)。若安居竟。客比丘來。不應移。亦不應去。若於住處欲安居。應先自往看房舍臥具。然後受房。應安居前白二羯磨差分房分臥具人。差竟。應數比丘。數房。數臥具。數竟。至上座前。如是言。大德。如是房舍臥具。隨意所樂便取。與上座竟。次與第二上座。如是展轉乃至下座。若有餘。更從上座分。乃至三轉有餘。應開客比丘住處。若善比丘來應與。不應分僧集處。溫室。夏堂。及經行堂。設得缺壞房舍應受。隨力當治。若欲在靜窟安居。當先往作相。或書名字云某甲欲此安居。去時應滅相名。若房舍窄狹不相容受。聽齊牀分。乃至應共分得坐處。不應移此房定牀褥臥具。置餘房中。若此房多。聽問舊住人。或塔寺主。得移。去時應還本處。不應在露地。及樹上安居。聽在樹下。乃至樹高過人頭。枝葉足蔭一坐處。并小屋內。山窟中。樹空中。起不礙頭。坐得容膝。足障水雨處安居。若依牧牛者。壓油人。斫材人。及船上安居。夏中移徙。聽隨彼所去處應去。若在聚落。夏中聚落分為二分。隨所供給所須具足處住。彼移徙應隨去(明了論中。聽無五過處。得在中安居。一太遠聚落。求須難得。二太近城市。妨修道行。三多蚊蟻。自他兩損。四無可依人。人具五德。一未聞令聞。二已聞令清淨。三能決斷疑網。四通達無礙。五正見。五無施主供給藥食。凡安居人。夏中不應出界一宿)。若有檀越請遠不得即日還。聽受七日去。不應專為飲食故去。除餘因緣。若為六物。乃至藥草去。至第七日應還。若五眾請懺罪。下三眾請受戒。國王。大臣。近事。父母。諸親里知識等請喚。及看病患。自求同誦人。乃至為三寶緣事。盡聽受七日去。應如是受。具威儀對一比丘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為某事故。還來此中安居。白長老令知(三說。若前事不用七日。可隨事稱之。十誦律受七日法。無比丘。聽從四眾受。不得心念受。除五種人。謂阿蘭若。獨住人。遠行人。長病人。饑餓時親里邊住人。無佛所聽因緣。不聽出界宿乃至一夜。聽五眾安居。五眾受日。若往赴在道。事盡即須返界。以無法故)。若處遠。不及七日還。聽受過七日法。若半月。一月。白二羯磨。應如是作。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比丘受過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此中安居。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受過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此中安居。誰諸長老。忍僧聽某甲比丘受過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此中安居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某甲比丘受過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此中安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應知如上三種受日。並不通夜。不同餘律)。若受七日出界外。為彼所留。或水陸不通。并諸難事。至意欲還。而不及日還。不名失歲。若安居處有梵行難命難。或為我故破僧。或為止破僧事。或為和合彼僧。或不得隨意飲食。醫藥。淨人。有如此事應去。若在前安居處。聞餘處大得利養。即便往彼。此比丘不得前歲。違本要得罪。或無事便去。或受七日法過七日。彼破前安居。違本要得罪。及七日還。成前安居。不違本要。無罪。末後受七日出界外。來與不來。成前安居。無罪。後安居亦如是。若此處安居。聞異處僧大得安居利物。而往彼住。即失此處。於彼少住已還。復失彼處。若受他安居請。見有命難梵行難。應往白檀越求移去。聽者善。不聽。便應去。時諸比丘結安居自作制。不得共語禮拜。問訊。佛言。汝等共住。如似怨家。猶如白羊。我無數方便教諸比丘。彼此相教。共相受語。展轉覺悟。不應如是共受瘂法。同於外道。若行瘂法者。突吉羅(僧祗律云。若行路未到住處。安居日至。即於路側。若依樹。若車。應受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處。到後安居日。對一比丘胡跪合掌三說。受後安居。若行路前安居日不受安居。一越毗尼罪。到住處後安居日不受後安居。二越毗尼罪。是人破安居。不得衣施。若春冬時付房舍。有上座來。隨次第住。安居時付房舍。上座來。不應次第住。若驅他起者得罪。不聽不共語。欲方便少事不語。得半月。至布薩日應共語。共相問訊事。答事。呪願過布薩日。續復如前)。比丘安居既竟。應作自恣。言自恣者。謂於三月中。或有所犯而不覺知。今任僧於見聞疑罪。恣宣己過。如法懺除也。亦云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若住處有五人。若過五人。當差白自恣。上座先應於小食。中食上。唱言大德僧聽。今僧某月某日某時。集某處自恣。聽在說戒堂自恣。應十四。十五。十六日。自恣。白二羯磨差授自恣人。人具五德。謂無愛瞋怖癡。知自恣未自恣。和集僧已。應問言。汝某甲能為眾僧作授自恣人不。答言能者。當作如是差。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作授自恣人。白如是。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作授自恣人。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作授自恣人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某甲比丘作授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餘部聽差至二三人。不得過)。若上座或五德者。應先白已。然後自恣。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日眾僧自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和合自恣。白如是。白已。五德者。至上座前。次第一一自恣。彼應離座。偏袒。脫屣。互跪。合掌。對五德者作如是言。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見聞疑罪。願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三說。自恣竟復座。若老病者。隨身所安。在本座自恣。若說時錯忘。應一一授之。百一羯磨。聽不能者。書紙讀之。十誦云。若作自恣人。是上座。應偏袒曲身。語第二上座言。長老。今日自恣來。是時第二上座。偏袒胡跪捉上座足。三說自恣。若下座作自恣人。應偏袒胡跪合掌如是語。上座。今日自恣來。上座亦應偏袒胡跪合掌三說自恣。如是次第一切僧。及已作自恣竟。應至上座前唱言。僧一心自恣竟。便如常禮退出。僧祗律云。作自恣人。到自座處。應受自恣。不得受僧自恣竟。然後自恣。根本。十誦。聽僧自恣竟。為僧作自恣人。互相作自恣。律攝云。眾若少者。應差一人為受隨意者。眾若多者。應差二三人。若差二人者。一人從上座受隨意。一人從半向下。若差三人者。從三處起。隨意苾芻若一人者。應對已作隨意人而為隨意。若二三人者。應自更互為隨意事)。若有八難。及餘緣起。如說戒中事。聽略自恣。若難事尚遠。容得廣說。應廣說。若難事近不得三說。當再說。復不得再說。應一說。若不者。如法治。若難事近。不得一說者。諸比丘即應作白。各共三說自恣。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各各共三語自恣。白如是。作是白已。各各共三語自恣(謂兩兩對首而說)。再說。一說亦如是。若難事近不得各三語。亦不得白。即應以此事去。若有四人。不得作白差授自恣人。應各各相向互為自恣。作如是言。三大德憶念。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自恣清淨(三說。若有三人。二人。亦如上作。唯改初句。對首人數為異。不得別眾。及有犯自恣。以不應此法故。有犯應懺悔已。然後自恣。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更互自恣。乃至一人不得受第二人欲。心念自恣)。若有一人者。應心念口言。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自恣清淨(三說。一比丘住。自恣日應往說戒堂。作掃灑等事。如說戒中軌式。待客來共作自恣。無來乃自為三語自恣)。聽後安居人。從前安居者自恣。自恣已。住待日足。至八月十五日。若分夏中所得物。并臥具等。亦聽受之。不應三月未滿便數歲。若前後安居人雜住。應隨上座所在處自恣。上座或前或後發居。應隨舊住者自恣。舊住者亦有先後。隨多者應自恣。若在路行。得和合自恣者善。若不得和合。隨同師友移異處。白二羯磨結小界。作自恣。去時應解界而去。若有犯四棄者。應擯除己自恣。若犯僧殘。應與覆藏羯磨。或與意喜。或與出罪。隨當與竟。然後自恣。若犯餘篇。應懺悔竟。方自恣。若今日自恣。必當有諍事。或能破僧等。不應即日自恣。應小停自恣。聽遮自恣。不應求聽。自恣即是聽。若遮自恣人三業不清淨。無智不分明。不知問。不能答。餘比丘應語言。止不須起此諍事。不用此人語。便應自恣。若其人三業清淨等。應問言。以何事遮。為以破戒。為以破見。為破威儀。為見何事。為聞何事。為疑何事。若不能具答。隨所舉無根。與罪。若能具答。隨彼所犯。治罪。然後僧應自恣。若有病比丘遮病比丘。或與無病者互相遮。應語言佛如是語。須待病瘥。應如法說。彼亦當如法說。如是作已。然後自恣。若有眾多比丘安居精進得增上果證。恐今日自恣。便不得如是樂。應作單白。增益自恣。至四月滿自恣。若有異處。比丘鬬諍不和合。欲來此自恣。此眾若十五日自恣。減作十四日。若十四日自恣。減作十三日。若聞今日來。便集僧疾疾自恣。若聞已至界內。便出界外自恣。若聞已入寺內。應具浴器等。令浴。乃密出界外自恣。若客喚自恣。應答言。我曹已自恣竟。若舊比丘自恣竟。客不得遮。客自恣時。舊比丘得遮。能如是方便得作者善。不能者。應作白增上自恣。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今日僧不自恣。至黑月十五日。當自恣。白如是。若客住至黑月十五日。應作白。第二增上自恣。若客至後白月十五日仍不去。應如法。如律。強和合自恣。若客舊多少等者。與說戒中事同。應知。不應在比丘尼。及未受大戒人前。作羯磨自恣。不應自恣竟。復說戒。自恣即是說戒。若比丘尼安居竟。應白二羯磨差一尼。為尼僧故。往大僧中說自恣。彼至僧中。禮僧已。曲身低頭合掌言。比丘尼僧。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竟。比丘尼僧說三事自恣。見聞疑罪。大德僧慈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三說已。上座語云。大德僧眾。不見比丘尼眾。有見聞疑罪可舉。語比丘尼眾。如法自恣。謹慎莫放逸(使尼應禮僧而還。若僧尼二眾各不滿五人。至自恣日。尼應至比丘所禮拜問訊而退。沙彌。應對比丘自恣。沙彌尼。學法女。應對比丘尼自恣。僧祗律云。若安居眾中有一人前安居者。至七月十五日。舉眾應同此一人受自恣。自恣竟。坐至八月十五日。若一切後安居。一切應八月十五日自恣。若眾一萬二萬。應集在一處。乃至明相未出。於中自恣。若大眾六萬八萬。畏不竟者。應減出界外作自恣。根本部云。安居欲竟。去隨意日。有七八日在。應於隨近村坊。預為宣告。或書紙上。令遠近咸知。若老若少。出家五眾。及諸施主。於供養事。咸共修營。諸年少苾芻。應掃灑莊校寺宇。并制底處。至十四日夜。令持經者。通宵誦經。明日知時。作隨意事。勿過明相。作白二羯磨差五德者已。五德者應行生茅與僧為座。方為單白。爾時各各用心受得一把茅已。顛倒橫布。移身近前。雙足俱蹈。手取少許。當前舉之。三說而為隨意事。五分律。亦令布草在地為座。隨意既竟。出家五眾。并諸俗旅。各以刀子針線。及巾帛等。共為解夏供現前眾。此日所以奉刀針者。意求聰明利智。時五德者。應持刀子針線。或持諸雜沙門資具等。在上座前立。作如是言。大德。此等諸物。頗得與安居竟人作隨意布施不。若於此處。更得諸餘利物。和合僧伽應合分不。舉眾同時答云。合分。若異此者。受差苾芻及大眾皆得越法罪。內法傳云。必須於十四夜。請一經師昇座誦經。於時緇素雲集。然燈續明。香花供養。明朝總出。旋繞村城。各並虔心。禮諸制底。棚車興像。皷樂張天。幡葢縈羅。飄揚敝日。禹中始還入寺。日午方為大齊。過午咸集。作隨意事。先乃苾芻。後方尼眾。次下三眾。隨意既訖。任各東西。即是坐夏已周。無勞更經一宿。繹曰。此是說一切有部律意。南山釋本部不聽出界。以破夏離衣。由夜分未盡故。要十五日夜分訖。至十六日明相出。名坐夏竟。問曰。何為但結三月。答曰。一生死待形。必假資養。故結前三月。開後一月。為成供身衣服故。二若四月盡結。則四月十六日得成。若有差脫。便不得結。教法太急。用難常準。故如來順物。始從初十六日。至後十六日。開其一月續結令成。摭華鈔云。諸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為計。乃數夏臘耳)。
 
[0241b21] ○迦提離衣過六夜戒第二十九
 
[0241b22] 若比丘。夏三月竟。後迦提一月。滿。在阿蘭若有疑恐懼處住。比丘在如是處住。三衣中。欲留一一衣置舍內。諸比丘有因緣離衣宿。乃至六夜。若過者。尼薩耆波逸提。
 
[0241c02]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諸比丘安居訖。後迦提一月在蘭若處住。多有劫賊。佛聽在如是處住。留一一衣置舍內。時六羣即留衣舍內。囑親友比丘已。出行。諸比丘白佛。佛為結戒。夏三月竟者。謂七月十五日訖。後迦提一月者。迦提。此翻昴星。謂昴星直此月。即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是夏四月之後一月也。滿者。謂坐後安居人要滿迦提一月住。縱隨前安居人自恣竟。亦須滿此一月住。令足九十日故。若有疑恐懼。聽離衣六夜宿。非謂迦提月已滿。而得離衣宿也。若不爾者。則與餘四部律文相違。餘部皆云後月未滿。然此一月。是西國秋賊興發之時。亦非前安居人。以前安居人。不受迦絺那衣亦得一月離宿故。阿蘭若者。謂離村五里寂靜處也。有疑者。謂疑此中有賊。欲來劫盜衣物也。恐懼者。謂此處數有賊來劫奪。而畏失衣物也。處者。即是阿蘭若之菴寺也。住者。謂於中作後安居也。比丘在如是處住者。謂在有疑恐懼處住也。三衣者。謂伽僧梨。鬱多羅僧。安陀會也。欲留一一衣者。謂三衣中。隨留其一也。置舍內者。謂安寄衣在村中俗家舍內也。有因緣者。謂有三寶等緣事也。離衣宿者。謂離所寄之衣也。乃至六夜者。謂有如上因緣。聽離衣宿。極至得齊六夜也。若過者。謂過六夜齊限即得罪也。是中犯者。離衣六夜竟。至第七夜明相未出前。不捨衣。不手捉衣。不至擲石所及處住。明相出時。犯捨墮。除三衣。離餘衣突吉羅。捨悔還衣等同上。餘四眾突吉羅。以尼無住蘭若法故。不犯者。奪失漂燒等想。若船濟不通。及諸阻難等(毗尼毗婆沙云。從七月十六日。次第六夜。聽阿蘭若安居比丘處離衣宿。所以聽者。外國賊盜有時。此一月中間。是賊發時。是故聽也。善見云若蘭若處眾僧多。房舍堅密。不須寄衣聚落。寄衣已至六夜往看。見衣已。還阿蘭若處。僧祇律。不聽寄大衣。五衣。得寄七衣。五分律云。隨所重。寄一衣。不得寄五衣。以著身故。不得寄二。以禮拜入僧乞食不得單著故)。
 
[0242a09] 迴僧物入己戒第三十
 
[0242a10] 若比丘。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者。尼薩耆波逸提。
 
[0242a11]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有一居士恒惠施。欲飯佛僧。兼施好衣。時跋難陀語言。施眾僧者多。汝今食可施僧。衣可施我。居士可之。明日請僧至家。見諸比丘威儀具足。發大聲言。我云何為如是嚴整眾僧衣。而作留難。諸比丘問知其故。以事白佛。佛為結戒。知者。或自知。或由他語知。揀非不知也。僧者。謂佛弟子眾。物者。謂比丘資身六物。下至飲水器。僧物者。為僧故作。已與僧。已許僧。自求入己者。謂知物屬僧。而迴以潤己也。是中犯者。若比丘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者捨墮。若以僧物轉與塔。塔物轉與僧。若四方僧物。現前僧物。比丘僧物。比丘尼僧物。此處物。彼處物。如是互相轉與者。盡突吉羅。由不入己。故得輕罪。若已許。作已許想。捨墮。已許疑。惡作。若未許。作許想。及疑。皆惡作。捨悔還物同上。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若不知。若已許。作不許想。若許少。勸令與多。若許少人。勸與多人。欲許麤。勸令與好者。若戲笑語。誤語。獨語。夢語。欲說此。乃錯說彼(僧祇律云。若有人來欲布施。問比丘言。應施何處。答言。隨汝心所敬處便與。復問何處果報多。答言。施僧果報多。復問何等清淨持戒有功德僧。答言。僧無有犯戒不清淨。若人持物來施比丘。應語言。施僧者。得大果報。若言。我已曾施僧。今正欲施尊者。受之無罪。若知物向僧。迴向己者捨墮。是物眾僧不應還。僧應受用。若迴與餘人。波逸提。按一切有部。迴餘人物向己。亦得捨墮。若以餘人物迴與餘人。或與僧。若以僧物迴與餘人。或與餘僧。迴時惡作。得時亦惡作。餘人者。一二三比丘也。薩婆多論云。若迴此塔物向彼塔。不須還取。以福同故。但作突吉羅懺。若迴此僧祇物。向彼僧祇。不須還取。以僧祇同故。作突吉羅懺。若迴此眾僧自恣臘。向餘眾僧。應取還。以自恣物所屬異故。作突吉羅懺。若不還計錢成罪。面門臘。亦如是。若回他物向餘人。應還取與物主。突吉羅懺。不還計錢成罪。根本律云。迴此寺物與彼寺。迴此房物與彼房。迴此廊物與彼廊。迴此柱間與彼柱間。迴柱間物與門處。迴門物與閣上。乃至房。廊。柱。門。閣。更互迴與。皆得惡作。若迴此像物與餘像。迴此塔物與餘塔。若塔下基。立柱。蹋道。層級。覆鉢。方臺。輪相。乃至寶瓶。展轉相迴。皆惡作罪。若王力使迴者無犯。若迴此貧人物。與彼貧人。迴此傍生物與彼傍生。迴傍生物與人。迴人物與傍生。迴出家物與俗人。或復翻此。皆惡作。若覓不得者無犯。如是男。女。黃門。及餘四眾物。互相迴與。準上應知)。因明施屬。及分物法。若有人自樂作房施一人。或施多人。或施與僧已。復轉施餘人。若施與多人。若施與眾僧若施與所同部。若施與異部。盡名非法施非法受。非法住。若有人自樂作房施一人。或施眾多人。或施僧。或施二部僧。是為如法施。如法受。如法住。若在僧地中作私房。有上座來應起避。若不起避。應還僧地。更無有理。以僧地入己。凡四方僧物。不應分。不應自入。不應賣買。亦非僧所賣。非眾多人。乃至一人所賣。若彼自入。若分。若賣買者。皆不成。犯偷蘭遮。何等四方僧物。若僧伽藍。僧伽藍物。房舍。房舍物。瓮。瓨。釜。鑊。斧。鑿。燈臺。諸雜重物。繩牀。木牀。大褥。小褥。臥具。雜物。材木。竹。草。皆不聽分。聽分果華。若華上佛。若現前僧得可分衣物。應計人數多少。好惡相參。使不見者。擲籌分之。若有客比丘。未擲籌前來。應與分。擲籌後來。不應與分。分衣時有客數數來。應白二羯磨差一人令分。差已。復白二羯磨付物與彼。令分與僧(差法。并付衣法等。備載大律。及羯磨本中)。若但有四人。不須差付。應直作白二羯磨分。作法已。準人數多少。等分。若僧和合。應與沙彌等分。若不和合。應與半分。若不聽。應三分與一。若不與。不應分。守僧伽藍人。四分與一。若不與。不應分。若三人。應彼此共三語分。作是言。二大德憶念。此住處。若衣。若非時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分。三說。若二人亦如是。若一人。應心念口言。文準如上。但除所對之詞。若住處有比丘。有比丘想。及疑。欲別部分。不成分。得惡作。若有比丘。無比丘想。不成分。無犯。無比丘。有比丘想。及疑。皆成分。得惡作。無比丘。無比丘想。成分無犯。受衣。成不成。犯不犯。亦如是。若僧尼二部。得可分衣物。應分作二分。若無比丘尼。乃至唯有沙彌尼。亦應分作二分。若無沙彌尼。比丘僧應分。若無比丘。唯有沙彌。亦分作二分。若無沙彌。比丘尼僧應分。若比丘亡過。所有僧伽藍。田。園。果樹。別房。屬別房物。銅瓶。銅瓮。釜。鑊。燈臺。諸重物。牀褥。枕等。并守僧伽藍人。車轝澡鑵。錫杖。扇。諸作器具。皆屬四方僧。不應分。若衣鉢坐具針筒。盛衣貯器。現前僧應分。若瞻病人。持亡者六物至僧中。僧應白二羯磨賞與瞻病者。若有多三衣。應以亡者常所持者與之。僧應看此瞻病人。若能極上瞻病應與上三衣。若中。與中三衣。若下。與下三衣。若亡者負債。聽持長衣償。或無長衣。賣三衣償之。有餘者。與瞻病人。瞻病人。應問病人。何者是三衣。何者是長衣。汝負誰。誰負汝。汝應與誰。若不問。如法治。瞻病人。應具五法。一者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者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三者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者能經理湯藥。乃至瘥。若死。五者能為病人說法。令病者歡喜。己身於善法增益。有如是五法應取病人衣物。隨現前有六物與之。無者不得將餘物替。若病人臨終時言。我此眾物與佛。與法。與僧。若與塔。若與人。若我終與。若不死還我。佛言。不應如是與。應現前僧分。若比丘在無住處村命終。彼處若有信樂優婆塞。若守園人。應掌錄。俟五眾出家人來者與之。若無來者。應送與近處寺(亡物現前僧應分。不應留過安居。分亡物法。如前分衣法。若僧。若三人。乃至屬一人。應知)。若比丘在異處結夏已。復於餘處住。應住日多處。取安居物。若二處俱等。聽各取半。不應此處安居受衣分已。復於餘處受衣分。若比丘夏安居未分衣便去。應囑一人取分。僧應與之。若不囑。若漫囑。若受囑者忘。皆非僧過。若一比丘住處。大得夏安居衣物。彼比丘應作心念言。此是我物。若受。若不受。更有餘比丘來。不應得分。若僧大得衣物。後僧破為二分。應分為二分。若未得時僧破。應問檀越。隨彼所語與之。若彼言不知。或言俱與。應作二分。若僧得可分衣。有比丘從此部。往彼部。不應與分。有比丘往彼部未至便死。衣鉢與所欲往處。若比丘被舉已命過。衣鉢與共同羯磨舉僧。若僧破為二部。檀越請一處飲食。并施衣施縷。應隨檀越所與。若僧得夏安居衣。僧破為二部。應數人多少分。若未得夏衣僧破。亦應數人分。若得夏衣。未得夏衣。往餘部。皆應與。凡有八種施衣。若與比丘僧。若與比丘尼僧。若與二部僧。若與四方僧。若與界內僧。若與同羯磨僧。若稱名字與。若與一人。皆應隨所施分屬。若比丘不愛。不恚不怖。不癡。知已分未分。僧應差分粥。分小食。分五正食。差請會。敷臥具。分臥具。分浴衣。分衣。可取可與。差比丘使。差沙彌使。一切亦如是。有此五法。為僧分物。生天如射箭。反上五法。為僧分物。入地獄如射箭(此中分物。及物所屬。若四方僧。若現前僧。若多人。一人。若時。非時事甚微細。此難具述。不可造次。當詳檢大律。并羯磨本中。方可行事。僧祇律。沙彌死。物屬和尚。五分律。沙彌死。現前僧應分。律攝云。若苾芻身死。有飲食利。下至一片樹葉。其衣物利。下至撚為燈炷。皆可均分。若有上好貴價衣。不應割破。應賣取直。而分之。若苾芻來。及五時者。應與利分。一打揵椎時。二誦三啟無常經時。三禮制底時。四行籌時。五作白時。若眾不和集。或無秉法人。應為初後法。謂取亡人少許財物。或兩錢等。與眾首上座。及最下座。各行與之。用為定記。然後現前僧眾。如常共分。更不須作法。若作初後法竟。有人來者。不應與分。若前四時有。後二時無。亦應與分。若作白已。現於界內。應合得者。皆應受利。若不作白。不作初後法者。但是世尊聲聞弟子。所有現住瞻部洲中。或住餘處。悉皆有分。所有田宅邸店臥具氈褥銅鐵竹木器。及皮臥物剃髮之具。奴婢飲食穀麥豆等。入四方僧。若大小鉢碗。針錐刀杓。火爐諸袋。淨觸瓶。貯油器。一切衣被。無問法衣。浴衣。若染。未染。鞋履之屬。赤白工。及下青色。現前僧應分。諸上彩色。應入佛堂。供畵像用。雜藥草等。應安僧庫。以供病者。珍寶珠玉。分為二分。一分入法。一分入僧。法物可寫佛經。并料理獅子座。入僧者。現前應分。所有經論。并不應分。當貯經藏四方僧伽共讀。其外道書賣之。現前應分。所有券契之物。若能早索得者。即可分之。如未得者。其券當貯僧庫。後時充四方僧用。若有金銀。及成。未成器。貝齒。諸錢。並分為三分。一佛。二法。三僧。佛物應修理佛堂。及塔。餘二如前應知。若苾芻病。作如是語。我死之後。可持此物與彼人者。是俗人法。不成囑授。此物應分。對面授者。便為善與。其死屍。應焚燒供養。誦經事了。然後分物。若亡人寄物。即於物所在處。眾共分之。若聲聞弟子塔處所獲利物。應還修營此塔。若有餘長。現前應分)。
 
[0243c13] △後結問
 
[0243c14] 諸大德。我已說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43c17] 釋曰。是中結文如前處釋。已上一一戒中。略釋其相。今當總明懺法。然此懺法。事通僧別。義該三捨。一者捨財。謂離罪緣。二者捨心。謂離罪因。三者捨罪。謂除生死業。若財不捨。則懺法不成。心不捨。則因流不絕。罪不捨。則污行不捐。於此三中如闕其一。即不清淨。更得財物入手。便獲其罪。由前勢力相染生故。故薩婆多論云。衣已捨。罪已悔過。求衣心不斷。若當日。乃至一月。得本異財。盡犯捨墮。由心次續不斷。即得衣日得罪。不須經日。若即日捨衣。悔過。心斷。後日更生求衣心。不犯。以中間心斷故。若衣已捨。求心已斷。罪未悔過。正使多日得本異財。當捨。作突吉羅懺。凡為捨者。須決心捨之。情無繫戀。若還本財。事同新得。或受持。或如法說淨。得畜。今此三十捨中。除二寶。不對受大戒人捨。其野蠶綿臥具。應須斬壞永棄。餘者隨本住處。若僧若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若捨。不成捨。得惡作罪。捨與僧時。應持往僧中。偏袒脫屣。向上座禮。互跪合掌。作是捨言。
 
[0244a11]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故畜(若干。眾多。若知數者。當依數稱之。若衣財不可數者。乃云眾多)長衣過十日(餘故離衣。乃至故迴僧物入己。皆隨種名事別稱之)。犯捨墮。我今捨與僧(一說。捨竟。然後從僧乞懺。作如是乞)。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故畜(若干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種名事別稱之)。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若干眾多)波逸提罪。今從僧乞懺悔。願僧聽我某甲比丘懺悔。慈愍故(三說已。即於僧中請一清淨比丘。為懺悔主律闕請文。按諸羯磨本俱有。應具儀詣彼比丘所請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若干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別稱之)。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若干眾多)波逸提罪。今請大德作懺悔主。願大德為我作懺悔主。慈愍故(三說。其懺主未得即許。應白僧云)。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若干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別稱之)。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若干眾多)波逸提罪。今從僧乞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受某甲比丘懺悔。白如是(作是白已。方答彼言可爾彼應具儀。至誠懇惻慚愧。斷相續心。請乞證明。說露其罪。若泛爾輕浮。罪必不滅。應作如是懺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若干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別稱之)。犯尼薩耆波逸提。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若干眾多)波逸提罪。今向大德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願大德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三說已。受懺主。應語彼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彼應答言。爾。若捨墮物。已用壞盡。雖無。而罪須一一如法懺除。既懺悔已。僧應還此比丘物。還法有三。謂即座轉付還。經宿還。即座直還。若長衣。一月衣。急施衣過後畜。長鉢。殘藥。此五長物。有緣者。展轉還。無緣者。要經宿還。餘者即座直還。言有緣者。謂住處僧多難集。此比丘有因緣事欲遠行。即應問言。汝此衣物與誰。隨彼說便與。應作如是轉付與)。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爾許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別稱之)。犯捨墮。已捨與僧。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持此衣與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當還此某甲比丘。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爾許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稱)犯捨墮。已捨與僧僧今持此衣。與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當還此某甲比丘。誰諸長老。忍僧持此衣與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當還此某甲比丘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彼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僧祗律云。彼知識比丘。僧中得此衣已。屏處分付。若非五長。即座直還。及是五長曾經宿者。并同如是作)。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爾許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稱)。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持此衣還某甲比丘。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爾許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事稱)。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僧今持此衣還某甲比丘。誰諸長老。忍僧持此衣還某甲比丘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還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準餘律。一切物。須隔一宿還主。根本部。至第三日還。要須其中間全隔一日故。若於僧中捨物竟。不還者。乃至數數著壞。盡突吉羅)。若在三比丘前懺悔者。應至三清淨比丘所。具儀。作是捨言。諸大德憶念。我某甲比丘。故畜(爾許)長衣過十日。犯捨墮。我今捨與諸大德(一說。捨已。應懺本罪。先請一懺主。請詞如上。懺主應問餘二比丘言)。若二長老聽我受某甲比丘懺悔者。我當受(二比丘應答言)。可爾(懺主方報彼懺罪者云)爾(既許已。然後懺悔。懺詞同上。并還衣。準上應作)。若對二比丘懺。悉同三人。更無有異。若對一人懺。唯除問邊人。餘悉同上(然此捨墮。犯時不即發露。及著用犯財。便有從生。覆藏。等罪。如刪補羯磨中。具足八品突吉羅。二品根本從生。覆藏合有六品。初二品覆木墮生。中二覆著用不淨衣生。後二覆僧說戒默然生。並經初夜二夜以去為率。若據四分羯磨本所出。總列諸罪始終位別。合有一十二位。三罪。第一三者。謂長波逸提。及根本展轉二種覆藏。第二三者。僧說戒時告清淨波逸提罪。及二覆藏。第三三者。對首說戒。自言清淨波逸提罪。及二覆藏。第四三者。僧自恣時告清淨波逸提罪。及二覆藏。第五三者。對首自恣自言清淨波逸提罪。及二覆藏。第六三者。自身有罪為眾說戒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七三者。自身有犯不合聞戒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八三者。僧說戒時二處三問默妄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九三者。心念說戒自言清淨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十三者。心念自恣自言清淨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十一三者。自身有罪受他懺悔突吉羅罪。及二覆藏。第十二三者。著用捨墮衣突吉羅罪。及二覆藏。此等諸罪。或有。或無。須自思察。隨有所犯多少。準文應作。今懺開三位。第一同懺二十四覆藏罪。謂本提。乃至第十二著用捨墮衣下覆二突吉羅。以此諸罪種類同故。第二同懺不應說戒等七位突吉羅罪。亦以此七種類同故。第三同懺長等五位波逸提罪。夫欲懺者。當首懺覆藏。從生。次懺本罪。今先懺二十四覆藏罪。應至誠懇惻。具儀如是作)。我比丘某甲。故畜(爾許眾多)長衣過十日(餘隨種別稱之)。犯(爾許眾多)尼薩耆波逸提罪。既犯此罪。僧說戒時告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對首說戒自言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僧自恣時告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對首自恣自言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自身有罪為眾說戒。犯(爾許)突吉羅罪。自身有罪不合聞戒。犯(爾許)突吉羅罪。僧說戒時二處三問。犯(爾許)默妄突吉羅罪。心念說戒自言清淨。犯(爾許)突吉羅罪。心念自恣自言清淨。犯(爾許)突吉羅罪。自身有罪受他懺悔。犯(爾許)突吉羅罪。著用捨墮衣。犯(爾許)突吉羅罪。此等諸罪並悉識知。故不發露經宿。犯覆藏突吉羅罪。不憶數(知數者。當依數言之)。經第二宿已去。復犯隨展轉覆藏突吉羅罪。不憶數(知數言數)。我今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我今自責心。生厭離(一說。雖云責心。言陳須具三業彰顯。罪方除滅。雖是自責。然對於他。請乞證明。不同誤作突吉羅自責心悔。若準刪補。及餘律。並須對他求責。下罪同此。次懺不應說戒等。七位突吉羅罪。應具儀。如是作)。我比丘某甲故畜(爾許)長衣過十日(餘隨種別稱之)。犯(爾許)尼薩耆波逸提罪。既犯此罪。為眾說戒。犯(爾許)突吉羅罪。又自身有罪不合聞戒。犯(爾許)突吉羅罪。僧說戒時二處三問。犯(爾許)默妄突吉羅罪。心念說戒自言清淨。犯(爾許)突吉羅罪。心念自恣自言清淨。犯(爾許)突吉羅罪。自身有罪受他懺悔。犯(爾許)突吉羅罪。著用犯捨墮衣。犯(爾許)突吉羅罪。我今懺悔(乃至自責心生厭離。同上。一說。懺已。乃懺長等。五位波逸提罪。應具儀對懺主如是作)。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爾許)長衣過十日(餘隨種別稱之)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爾許)波逸提罪。既犯此罪。僧說戒時告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對首說戒自言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僧自恣時告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對首自恣自言清淨。犯(爾許)波逸提罪。今向大德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願大德憶念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三說。懺主語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答言)爾(若無從生覆藏等罪。準前文應作。今恐懺者卒難知故。復出此文。然其受懺悔主。須預前委問。所有覆藏。從生。等罪。并為分別罪名種性。然後受懺。言名者。謂六聚差別。種者。謂畜長離衣。三十事異。性者。謂一多不同。故律云一名多種。自性非自性。住別異)。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六
 
音釋
 
犍稚
 
[0245b14] 舊曰犍椎。凡木石銅鐵打能鳴者是也。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五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30c15] ○黑羊毛臥具戒第十二
 
[0230c16] 若比丘。以新純黑羺羊毛作新臥具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0c18] 釋曰。佛在廣嚴城。諸梨車子等。多行邪婬。作純黑羺羊毛氈。被體夜行。使人不見。六羣效作。彼言。大德。我等為婬欲故作。汝等作此何所為耶。諸比丘聞白佛結戒。新者。非故弊也。純黑羺羊毛者。純。謂不雜。黑有二種。一者生黑。二者染黑。作新臥具者。如上釋。得罪輕重。亦如上說。捨已。懺悔。還法。如長衣戒。餘四眾突吉羅。不犯者。若得已成者。若割截壞。若細薄揲作兩重。若作褥。作枕。作方小坐具。作襯鉢氈。作剃刀囊等(五分律。令捨與僧。敷牀上坐臥。不得敷地。餘如上說。薩婆多云。若得朽壞黑羊毛作。無犯。若為塔為僧不犯。若以餘毛及木綿麻等合作。突吉羅。作衣下至四肘捨墮)。
 
[0231a04] 不雜色作臥具戒第十三
 
[0231a05] 若比丘。作新臥具。應用二分純黑羊毛。三分白。四分牻。若比丘不用二分黑三分白。四分牻作新臥具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1a08]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羣以純白羊毛作臥具。居士譏嫌。謂似王及大臣。諸比丘白佛結戒。作者。新者。臥具者。純黑者。俱如上釋。羊毛者。顯非餘毛也。白者。或生白。或染令白。牻者。謂頭上毛。耳毛。脚毛。若餘牻色毛。有釋云。白者。脇傍。脊上。及項邊毛。牻者。頭足腹毛。由頭足腹是行動處。其毛麤惡故。亦云下毛也。二三四者。乃數之次第也。若欲作四十鉢羅羊毛臥具者。二十鉢羅黑。十鉢羅白。十鉢羅牻(十誦云。一鉢羅。此四兩也)。欲作三十鉢羅。二十鉢羅者。例此可知。以黑色兩分。白牻各一分。故成三四之次第。非謂黑少而白牻多也。此據黑者難得。白者次難。牻者易求。亦以黑白是細軟貴物。長自恣情。牻者體麤。原非貴價。不增己欲也。是中犯者。不依數量。自作教他。成者捨墮。不成者惡作。不犯者。若白不足。以牻足之。若作純牻者。捨已。懺悔。還法。有犯無犯。悉同上。餘四眾突吉羅(十誦律云。用黑者。乃至多一兩捨墮。用白者。乃至多一兩惡作。用下者。乃至減一兩捨墮。根本律云。或黑者易得。餘者難求。兩數增減。並皆無犯)。
 
[0231b01] ○臥具不滿六年持戒第十四
 
[0231b02] 若比丘。作新臥具。持至六年。若減六年。不捨故。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尼薩耆波逸提。
 
[0231b04] 釋曰。緣處同前。六羣嫌臥具或重。或輕。或薄。或厚。不捨故。更作新者。藏積眾多。佛為結戒。時一比丘得乾痟病。欲往人間。有糞掃臥具重。不堪持行。諸比丘為白佛。佛聽彼比丘往僧中三乞。僧與作白二羯磨。於六年內。隨意作新者。故云除僧羯磨。持至六年者。謂要滿六歲持也。此中犯者。若減六年。不捨故臥具。更作新臥具。捨墮。餘犯輕重。及捨。悔。還法。并餘四眾得罪悉同上。不犯者。僧聽。及滿六年。若減六年。捨舊作新。若復無。更自作。若他作與若得已成者。
 
[0231b14] ○坐具不帖戒第十五
 
[0231b15] 若比丘。作新坐具。當取故者縱廣一磔手。帖著新者上。壞色故。若作新坐具。不取故者縱廣一磔手。帖著新者上。用壞色故。尼薩耆波逸提。
 
[0231b18] 釋曰。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遣人請食。諸佛常法。諸比丘受請後。徧行諸房。因見故坐具處處狼籍。乃令諸比丘作新坐具。取故者縱廣一磔手。帖著新者上。以壞色故。六羣不依佛教。故為結戒(根本律云。世尊有五因緣。不赴請處。一為宴默而居。二為諸天說法。三為觀察病者。四為看諸臥具。五為苾芻制戒此中佛意欲看臥具。并為諸苾芻制戒。故不赴請家)。坐具者。謂坐時。或臥時。敷以坐臥。亦云隨坐衣。為護身。護衣。護臥具。故聽畜之。梵語謂之尼師壇。亦云尼師但那也。當取故者。縱廣一磔手等者。謂作新坐具時。應以舊坐具未穿壞處。浣染裁割。取正方佛一磔手。縫在新坐具上。或邊或中央。隨意帖之。壞色故者。謂用壞其新好之色。而成沙門之軌。復令捨離貪愛心故。又欲令得堅牢故。使諸比丘知足受用故。有愛護心。不損信施故。施福得任運增長故也。佛一磔手者。當常人三磔手。復有釋云。方二尺。此當周尺也。是中犯者。若不取故者帖新者上。用壞色故。成者捨墮。不成者惡作。餘犯輕重。捨悔還法。及餘四眾得罪同上。不犯者。自無故者可得。若他為作。若得已成者。若純故者作(善見律云。故者。下至一經坐。是名故也。四邊隨取一邊。或方。或圓。取帖新者上。若不能帖。細擗雜新者作亦得。戒因緣經云。取故者緣四邊。以亂其色。婆沙律云。廣中取一磔手長裂。隨廣狹分作緣。周帀緣尼師壇。根本律云。如佛一張手帖著之時。若減一指半指者。亦得捨墮。若以故者。徧覆新者。或總破碎。不堪補帖新者。無犯。繹曰。戒因緣。婆沙律。令以故者緣於四邊。一為壞色。二為堅牢。今時取新物周緣四邊。因之由來。原非本制。律令衣肩上揲物。以障垢膩汙則拆洗。今時作衣。取一小方帖。帖著於外。妄指為須彌山。復於兩畔。更加兩帖。謂之日月。三千威儀。令帖衣之四角。五分令帖坐具四角。皆為堅牢故。今並妄謂四天王。致使後代雷同取惑)。
 
[0231c19] ○自持羊毛過三由旬戒第十六
 
[0231c20] 若比丘。道路行。得羊毛。若無人持。得自持乃至三由旬。若無人持。自持過三由旬。尼薩耆波逸提。
 
[0231c22] 釋曰。佛處如前。跋難陀道行。多得羊毛。貫杖頭擔。居士嫌責言。釋子云何販賣羊毛。因為結戒。道路行者。謂在行路中也。得羊毛者。或他施得。或糞掃得。若無人持者。謂無別人可遣擔持也。得自持乃至三由旬者。謂聽自賷持極至三由旬。而不得過也。由旬。是天竺里數之名。數有大小不定。今取折中言之。一由旬可三十餘里。三由旬。準有百里也。是中犯相云何。若比丘在路行。或在住處。得羊毛。須者應取。若無人持。得自持。至三由旬。若有人持。應語令持至彼處。比丘於中路不得助持。助持得惡作。若令餘四眾持過三由旬。亦惡作。除羊毛。持一切草葉麻等。過三由旬惡作。若擔餘物著杖頭行者。亦惡作。捨悔還法。并餘四眾得罪。悉同上。不犯者。若持作鑷熱巾。裹革屣囊。少許者(律攝云。若為作腰絛。立播密而持去。無犯。凡諸苾芻。不應負擔。五分律云。應使淨人擔。若無淨人。乃聽自持。不得擔。檐頭戴。背負)。
 
[0232a14] 使非親尼染羊毛戒第十七
 
[0232a15] 若比丘。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2a17] 釋曰。佛在赤澤國。尼拘律園。六羣取羊毛作新坐具。使大愛道比丘尼浣染擘。染色污手。佛見之。因為結戒。諸比丘皆畏慎。不敢使親里尼。佛乃開聽使親里也。浣染者。如前釋。擘者。下至以手擘一片。是中犯者。使浣染擘三事。得三捨墮。使作三事。隨所不為作者。但得突吉羅。作者便得捨墮。使非親求寂女。學法女。突吉羅。捨悔還法。及餘四眾得罪同上。若為病人。為僧。為佛。為塔。使作不犯。
 
[0232b01] ○受金銀錢戒第十八
 
[0232b02] 若比丘。自手捉錢。若金銀。若教人捉。若置地受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2b04]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跋難陀持鉢詣王舍城。舊識大臣家。其婦欲持錢市食與之。跋難陀言。若為我故。可與我錢。彼即置錢於地與。時跋難陀持錢寄市肆上而去。王臣居士。皆共譏嫌言。沙門釋子。不捨金銀錢寶。時有珠髻大臣。善能解釋。令諸人眾殄息譏嫌。各生歡喜信解已。往白世尊。佛告大臣。如汝所說。於正法中多有所益。何以故。沙門釋子捨離珍寶。不著飾好。若應著金銀錢寶。則應受五欲。若受五欲。非沙門釋子法。若見以我為師。而捉金銀錢寶。則決定知非我弟子。當知日月有四患。不明。不淨。不能有所照。亦無威神。云何為四。阿修羅。煙雲。塵。霧。是日月大患。沙門婆羅門。亦有四患。不明。不淨。不能有所照。亦無威神。云何為四。不捨飲酒。不捨婬欲。不捨手持金銀。不捨邪命自活。是為四大患。能令沙門婆羅門。不明不淨。乃至無威神。時佛以無數方便訶責跋難陀已。而為結戒。自手捉者。謂自身手執持。乃至臂肘膝足。及餘身分。而受也。錢者。謂上有文像。隨方國所用銅鐵鉛鍚等錢也。金銀者。謂成。及未成。世所珍用也。教人捉者。謂教他人捉持。亦得罪也。置地受者。謂非從他手授得。他置於地時。而受取者。亦得本罪。乃至以衣物器等受取。亦爾。此應捨。罪應懺悔。是中捨者。若有信樂守園人。若優婆塞。當語言此是我所不應。汝當知之。若彼人取。還與比丘者。比丘當為彼人物故受。敕淨人使掌之。若得淨衣鉢針筒坐具。應貿易受持之。若彼優婆塞取已。與比丘淨衣鉢針筒坐具。應取持之。若彼取已不還者。令餘比丘語言。佛有教。為淨故與汝。汝應還彼比丘物。若餘比丘不語者。當自往語言。佛有教。為淨故與汝。汝今可與僧與塔。與和尚。與同和尚。與阿闍梨。同阿闍梨。與親舊知識。若還本主。何以故。不欲使失彼信施故。若不語彼人。知是看是。而直教彼取者。突吉羅。比丘尼同犯。下三眾突吉羅(律攝云。此據自物得捨墮。若他物。自他物。得墮。無捨。善見律云。下至樹膠錢。國土所用。皆不得捉。亦不得教人捉。悉犯。若為身捉。捨墮。若為僧。若為眾。乃至一人。若為像捉。悉得惡作。無罪者。不自受。不教人受。若居士持金銀布施比丘。比丘答言。不得受。彼復言。大德。我捨心布施已定。不得將還。放地而去。去已。比丘留守看。若有居士來問。如實告之。此居士言。大德既不得受。布施弟子。比丘默然。居士承取持去。以易飲食。衣服。淨物。與比丘。比丘得受。若無解法人。金銀在屋中。閉戶莫使失。若有賣衣鉢人。比丘喚來。示金銀語言。貧道須此衣鉢。有此金銀。居士自知。若無賣衣鉢人。有賣非時漿。七日藥盡形壽藥。將來。至金銀所語言。有此金銀。眾僧須此藥。居士自知。得藥已。眾僧得食用。此比丘不得食用。餘白衣。淨人。乃至畜生。悉不得食。何以故。為眾僧物故。若不得藥。金銀主棄而去。更無方便得受。若見優婆塞喚來。教擲去。若言何故擲去。我當拾取。比丘答言。隨意。若彼解法。持易衣鉢。來與眾僧。眾僧得受。若無優婆塞可教擲去。眾僧應白四羯磨。差一比丘。知五法者。將此金銀。使閉目擲去。莫記處所。若記處所。突吉羅罪。五分律云。僧應白二羯磨。差一比丘。作棄金銀錢人。彼比丘應棄此物著坑中。火中。流水中。曠野中。不應誌處。若捉著餘處。不應更捉。彼比丘不應問僧。此物當云何。僧亦不應教作是作是。若不棄不問。而使淨人以貿僧所衣食之物。來與僧。僧得受。若分者。惟犯罪人不得受分。不犯者。雖施比丘。比丘不知。淨人受之。為買淨物。僧祇律云。聽病人得使淨人畜。莫貪著。若犯捨墮物。僧中捨已。不得還彼比丘。僧亦不得分。若多者。應著無盡物中。若生息利。得作房舍中衣。不得食用。比丘凡得錢。及安居訖。得衣直時。不得自手取。當使淨人知。若無淨人。指示脚邊地。語言。是中知。著地已。自得用草葉甎瓦等物。遙擲覆上。待淨人來令知。隨國土中所用。若銅錢。鐵錢。胡膠錢。皮錢。竹籌。一切不得捉。或有國土所用。相不成就。及國。土不用。相成就。捉者。皆越毗尼罪。十誦律云。自手取寶。若少。應棄。若多。設得同心淨人。應語言。我以不淨故。不應取。汝應取。淨人取已。語比丘言。此物與比丘。比丘言。此是不淨物。若淨當受。若不得同心淨人。應作四方僧臥具。應入僧中言。諸大德。我自手取寶。得波逸提罪。我今發露。不敢覆藏悔過。僧應問。汝捨是寶不。答言。已捨。僧應問。汝見罪不。答言見。僧應語言。後莫復作。若言未捨。僧應約敕令捨。若不約敕。一切僧得突吉羅。若約敕不捨。是比丘得突吉羅。薩婆多論云。淨人取已。語比丘言。此物與比丘。比丘言。此是不淨物。若淨當受。即是說淨。說淨已。然後入眾僧悔過。根本律云。若有他施衣價。欲須便受。受已。即作彼人物心。而持畜之。然應求覓淨人。或近事男。而問彼云。汝能為我作淨施主不。若言能者。即作委寄此人心。而畜其物。應使人持。不應自捉。縱令遠去。但令彼人命存已來。常是淨施主。若未求得淨人作淨施主。應持物對一苾芻。作如是語。具壽存念。我某甲得此不淨物。我當持此不淨之物。換取淨財。如是三說。隨情受用。勿致疑心。律攝云。若無淨施主可得者。應持金銀等物。對一苾芻。隨住隨立。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得此不淨財。當持此不淨財。換取淨財。如是再三。應自持舉。或令人舉。若苾芻於行路中。得金銀等。為道糧故。應自持去。或令淨人等。及求寂持去。應知求寂。於金銀等。但制自畜。不遮執捉僧祇律云。若比丘使沙彌最初捉金銀錢者。越毗尼罪。若見沙彌先已捉。後使捉者。無罪。繹曰。準根本。律攝。作法聽畜者。乃佛大慈。為末世劣根弟子故。畜者須深慚愧。起厭離心。勿生貪著。以施兩田。有益便用。不應深著箱囊。致眼光落地時。命根難斷。如鳥欲飛虗空。為蚌所困。實為自賺自害也)。
 
[0233a21] ○賣買寶物戒第十九
 
[0233a22] 若比丘。種種賣買寶物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3a23] 釋曰。佛在靈鷲山中。跋難陀往市肆上。以錢易錢。持去。居士見。皆譏嫌。諸比丘白佛。佛為結戒。種種賣買者。非一事而貿易也。謂以成金。未成金。成銀。未成銀。互為相易。成者。謂以金銀作諸器物。未成者。謂未作諸器物也。或以錢易金銀。金銀易錢。或以錢易錢。錢有八種。謂金銀銅鐵白蠟鉛錫木胡膠錢也。寶物者。即金銀錢七寶瓔珞等。是中捨法。并四眾得罪。同上捉寶戒說。不犯者。為佛法僧以錢貿瓔珞具。瓔珞具易錢(根本律云。時諸苾芻得無盡物。置房庫中。施主來問。聖者何意寺仍不修補。苾芻報言。賢首。為無錢物。主曰。我豈不施無盡物耶。報言。其無盡物。今現在僧庫中。主曰。不合如是。我之家中豈無安處。何不迴易求生利耶。報言。佛遮不許求利。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為僧伽。應求利潤。聞佛語已。諸有信心居士等。為佛法僧故。施無盡物。此三實物。亦應迴轉求利。所得利物。還於三寶而作供養。若與物時。應可分明兩倍納質。書其券契。并立保證。記其年日。安上座名。及授事人字。假令信心近事。亦應兩倍而納其質。律攝云。求好保證。明作契書。年終之日。應告上座。及授事人。皆使同知。復或告彼信心近事)。
 
[0233b14] ○販賣戒第二十
 
[0233b15] 若比丘。種種販賣。尼薩耆波逸提。
 
[0233b16] 釋曰。時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持生薑肆上易食。復擣治故衣。與外道貿易新服。外道反悔。不肯相還。諸比丘白佛結戒。販者。賤買貴賣也。賣者。增上價直也。種種販賣者。謂以時藥。非時藥。七日藥。盡形壽藥。及衣物等。互相貿易也。是中犯者。若比丘種種販賣得者捨墮。不得者惡作。捨悔還法。如長衣戒說。前戒以金銀錢寶貿易。故令捨與淨人。此戒以衣藥貿易。故令捨與僧也。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與五眾出家人貿易。自審定。不相高下。如市易法。不與餘人貿易。若使淨人貿易。若悔者應還。若以酥易油。以油易酥(僧祇律云。種種者。若自問價。若使人問價。若自上價。若使人上價。若自下價。若使人下價。作不淨語時。越毗尼罪。得時捨墮。若彼物應直五十而索百錢。比丘言。我以五十知是。如是求者。不名下價。若知前人欲買物。不得抄買。買者越毗尼罪。若比丘見賣鉢時。作是念。此鉢好。至某方常得利。買時越毗尼罪。若作是念。我有是物。無有淨人。此是淨物。得買去。無罪。若比丘為僧作直月。行市賈酥油等求一切物時。作不淨語者。越毗尼罪。若自為買酥油等。一切不作淨語。得者犯尼薩耆。若比丘共比丘易。作不淨語買者。及一切九十六種出家人邊。作不淨語買者。悉無犯。有檀越為比丘故。與店上錢。語言。若某甲比丘日日來有所索。從意與。彼比丘後來索時。作淨不淨語無罪。是比丘所索物。店上無。即與比丘錢餘處買。比丘至餘處求物時。作不淨語者捨墮。若比丘糴穀時作是念。此後當貴。糴時越毗尼罪。糶時捨墮。若作是念。恐某時穀貴。我今糴此穀。我當依是得誦經坐禪行道。到時穀大貴。若食長。若與和尚闍梨。若作功德。餘者糶得利無罪。買鉢買藥等。亦如是。根本律云。若為利買。不為利賣。買時惡作。賣時無犯。若不為利買。為利故賣。買時無犯。賣時捨墮。若向餘方買得物去。元不求利。到處賣時。雖得利無犯。律攝云。賣買時。不依實說。或以偽濫斗秤欺誑於他。得妄語罪。獲物之時犯盜。凡持財物欲賣買時。先須定意無求利心。隨處獲利。悉皆無犯。設為三衣。不應規利。而作販賣。又於俗人作市易處。不應自酬價直。應令信敬俗人。或使求寂。為買無犯。若無此者。應自酬直。或二或三。而還其價。不應過此。共為高下。實不欲買。妄增他價。得惡作罪。五分律云。若欲貿易。應使淨人。語言。為我以此物。易彼物。又應心念。寧使彼得我利。我不得彼利。十誦律云。若以捨墮物買食。口口得突吉羅。買衣著。隨著得波逸提。薩婆多論云。販賣罪。於一切波逸提中最為重者。寧作屠兒。不為販賣。何以故。屠兒正害畜生。販賣一切欺害。不問道俗賢愚。持戒毀戒。無往不欺。又常懷惡心。設若居穀。心恒希望使世荒餓。霜雹災害。若居鹽貯積物。意常企望四遠反亂。王路隔塞。夫販賣者。有如是惡。此販賣物。設與眾僧作食。眾僧不應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作像。不應向禮。又云。但佛作意禮。凡持戒比丘。不應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眾僧應羯磨分。問曰。不死時。不受用此物。何以死便分。答曰。此販賣業。罪過深重。若生在時。眾僧食用此物故。續作不斷。是僧福田中。不聽受用。令知今世無福。後得重罪。以此因緣。不敢更作。比丘既死。更無販賣因故。是故聽羯磨取物)。
 
[0234a01] ○畜長鉢戒第二十一
 
[0234a02] 若比丘。畜長鉢。不淨施。得齊十日。過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4a04]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六羣畜鉢。好者持。不好者置之。諸居士詣房觀見多鉢。便譏嫌言。如陶師瓦肆。諸比丘白佛結戒。不聽畜長鉢。時阿難得一貴價鉢。欲與迦葉。而迦葉不在。畏犯長鉢。往白世尊。佛問迦葉幾日當還。白言。却後十日。由是聽畜齊十日也。畜者。謂作屬己心也。長鉢者。謂現有一鉢受持。更畜餘者。是名為長也。鉢有二種。一鐵。二瓦。色亦二種。一赤。二黑。量亦有二。大鉢受三斗。小鉢受一斗半(準唐斗。大鉢一斗。小鉢半斗)。此是鉢量。應受持。然律本不出受文。按餘諸部。皆有受法。應對一比丘。以鉢仰安左掌中。右手掩鉢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故。三說。有緣須捨。如捨衣法應知。言鉢多羅者。此是應法之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體謂鐵瓦。色謂赤黑。量謂三斗斗半。若過三斗。減斗半者。即非應量。不聽受持也。不淨施者。謂不作真實展轉二種淨施也。得齊十日者。謂齊十日內得畜。不得過。若過十日。十一日明相出時捨墮。於十日中隨所得鉢。若淨施。不淨施。乃至若忘去。一一句如長衣戒說。更無異相。故不復出。捨悔還法。及無犯者。皆悉同然。比丘尼畜一夜。即得捨墮。下三眾突吉羅。若得鍵[金*恣]。小鉢。次鉢。聽不作淨施畜。鍵[金*恣]是小淺之鉢。所謂鍵[金*恣]入小鉢。小鉢入次鉢。次鉢入大鉢。不應畜木鉢。是外道法。不應畜石鉢。是如來法鉢。不應畜金銀琉璃寶鉢。是白衣法。不應鉢中畵蒲萄蔓。蓮華像。及作卍字。作己名字。不應纏鉢四邊若口。不應都縵纏鉢。應縵兩分。留一分。若有星孔多。應盡縵。食入孔中。隨可[摘*ㄆ]出。便[摘*ㄆ]出。餘者不可出。無犯。聽作囊盛。作帶絡肩。挾鉢腋下。令口外向。鉢穿破聽補。若作鉢者出家。聽為諸比丘作鉢。聽畜作具。聽熏鉢。應作熏爐。若釜。若瓨。種種泥塗。以杏子。麻子。泥裏。以灰平地。作熏鉢場。安支。以鉢置上。鉢爐覆上。以灰壅四邊。手按令堅。若薪牛糞。壅四邊燒之。當作如是熏(母經云。若麻子。若胡麻子。擣破。用塗鉢爐上。安鉢在中熏之。熏竟。爐應好舉。莫令見雨。尼陀那云。聽畜鉢籠。籠有二種。一者匠作。謂是陶師。二者自為。謂以甕。或用瓨。截為兩段。應以草[麩-夫+弋]作泥。遍塗於外。以胡麻滓作泥。塗拭於內。待乾。內安稻[麩-夫+弋]。以籠合之。口邊泥塗。可用物高支其鉢。籠內煙出。用灰壅口。應壘牛糞。從上放火。應自看火。若囑餘人看。仍不受色。應數數洗。然後更燒。應淨掃地。勿損諸蟲。十誦律云。鉢是恒沙諸佛幖幟。不得盛不淨物。五分律云。持鉢應如鉢法。不得除糞掃。盛殘食。盛過中飲。盛香及藥。當淨舉。謹護如眼。過中不應用鉢飲。聽作飲器。用銅鐵瓦。聽別作歠粥器。又云鉢有三種。上者受三鉢他飯。除羮菜。下者受一鉢他飯。除羮菜。中者上下之中。僧祇律云。不聽鉢中安隔。若以餅隔。及飯隔者無犯。薩婆多云。若畜長白鐵鉢。瓦鉢未燒。一切不應量鉢。突吉羅。律攝云。無犯者。若減量。若過量。若擬與餘人出家近圓。濟其所用。雖不分別。皆亦無犯。若為貯羮菜。或用飲水。畜二小鉢。及安鹽盤子。并匙。悉皆無犯。又於大鉢。之中。隨容小鉢。若順所須。多畜非犯。應更畜一大鉢。防闕事故。世尊許一。非多非少。善順中道。資身修業。知量受用。如護眼睛。涉路行時。不露擎去。不衣角裹。應以帒盛。挂。肩而去。若在寺中。應為龕窟。居蘭若者。應編竹葦為籠。泥及牛糞塗其表裏。置鉢在中。繹曰。言一鉢他者。此翻一升。準薩婆多論。可有七合)。
 
[0234c01] ○減綴求鉢戒第二十二
 
[0234c02] 若比丘。畜鉢。減五綴不漏。更求新鉢。為好故。尼薩耆波逸提。彼比丘應往僧中捨。展轉取最下鉢。與之令持。乃至破應持。此是時。
 
[0234c05]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鉢破。入城至一一居士家求鉢。諸居士各市鉢與之。彼破一鉢。得眾多鉢。異時諸居士集會審知。皆共譏嫌。佛為結戒。畜鉢者。謂現自所受持鉢。減五綴者。減。謂不滿也。五綴。謂相去兩指間一綴。綴謂聯綴。合著連補也。不漏者。由堪受羮飯也。更求新鉢為好故者。謂現有不漏之鉢。而為貪新好勝妙故。更從他乞求第二鉢也。若減五綴不漏。更求新鉢捨墮。若滿五綴不漏。更求新鉢惡作。彼比丘者。謂是犯人。應往僧中捨等者。謂要須對僧。復於此住處捨。非餘住處。捨已懺悔。僧應羯磨與鉢。此鉢若是貴價好者。應留置。取最下不如者白二羯磨與之。作羯磨已。彼鉢應僧中次第行。若都無人取者。當還與彼比丘。終身令畜。前所受持鉢。應如法受持。此鉢不得受持。直令常畜用故。當如是行。應作白問僧。白云。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以此鉢次第問上座。白如是白已。當持與上座。若上座欲取此鉢與之。應取上座鉢。與次座。若與彼比丘。彼比丘應取。不應護眾僧故不取。亦不應以此因緣受持最下鉢。若受突吉羅。若第二上座取此鉢。應取第二上座鉢。與第三上座。若與彼比丘。彼比丘應受。不應護眾僧故不受。不應以此因緣受最下鉢。若受突吉羅。如是展轉乃至下座。若持此比丘鉢還此比丘。若持最下座鉢與。應白二羯磨與。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以此最下座鉢(若是此比丘鉢。應云僧今以此比丘下鉢)。與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以此最下座鉢。與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誰諸長老。忍僧與此比丘鉢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鉢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準根本部。先白二羯磨。差一具五德苾芻。令行有犯鉢。被差人應僧中作白言。大德我苾芻某甲。當行有犯鉢。諸具壽。明日各各自持鉢來至僧中。既至明日。諸苾芻各持自鉢至僧中。行鉢苾芻。持其犯鉢。向上座前。讚歎其鉢。清淨圓滿。堪得受用。若上座取與不取。如上應知。乃至行末得一鉢。付與彼比丘。囑令守護)。乃至破應持者。非謂作法受持。謂彼得此最下鉢當好用心守護。乃至破來。應持受用也。此是時者。謂此是與其最下鉢應持之法也。彼比丘守護此鉢。不得著瓦石落處。不得著倚杖下。及倚刀下。不得著懸物下。道中。石上。果樹下。及不平地。不得一手促兩鉢。除指隔中間。不得一手捉兩鉢開戶。除用心。不得著戶閾內。戶扉下。不得著繩牀木牀下。牀間。及角頭。除暫著。不得立蕩鉢乃至足令鉢破。不應故壞。故令失。作非鉢用。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減五綴漏。更求新鉢。若從親里。及出家人索。若為他索。他為己索。不求而得。施僧時次得。若自有價買畜(根本部云。行鉢苾芻。以鉢付彼苾芻語言。此鉢不應守持。不應分別。亦不與人。詳審徐徐如法而用。乃至破壞。應畜二鉢帒。好者安此長鉢。不好者安舊所持鉢。若乞食時。應將二鉢。得好飯著長鉢中。得麤飯安舊鉢中。應於舊鉢中食。應先洗長鉢。如是乃至曬[暻-京+恭]安置。皆以長鉢為先。若內安龕。及火熏時。皆於好處先安長鉢。若行道時。舊鉢遣人持。長鉢當自持。無人為擎者。長鉢安在左肩。舊鉢應安右畔。自持而去。此之治罰。乃至盡壽。或至破來。應好守護。如此行法。不依行者。得越法罪。時有苾芻鉢破片多。鑽為孔。以細繩連綴。食已解洗。洗已復綴。廢修善品。佛言。若鉢難得。隨意修理。若易得處。應可棄之。更求好者。有五種綴鐵鉢法。一以細針塞孔。二安小鐵片。打入令堅。三如魚齒。四邊鉸破。內外相夾。四以鐵片掩孔。周圓釘之。五用屑末。此有二種。一錯鐵。二磨石末。初補鐵鉢。次補瓦鉢。用末綴時。以油和末。於鐵碗中。用鐵鎚熟研。方用塞孔。即以徹火燒之使硬。若麤澁者。更以油塗。依法熏之。若瓦鉢有孔隙者。用沙糖和泥塞之。以火乾炙。若璺破者。刻作鼓腰。以鐵鼓填之。上以泥塗。火熏應用。繹曰。此中言沙糖者。即片糖也)。
 
[0235b11] ○使非親織衣戒第二十三
 
[0235b12] 若比丘。自乞縷線。使非親里織師織作三衣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5b14]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欲縫僧伽梨。入城至諸居士家。處處求線。乞得線多。遂持與織師。使織作三衣。便自手作繀。自看織。諸居士見譏嫌。佛為結戒。自乞者。在在處處。自行求乞也。縷線者。如上十種衣線也。非親里如上釋。織師者。是織衣人也。三衣如上釋。是中犯者。若織師及與線者。俱非親。或織師非親。與線者是親。或與線者非親。織師是親。悉犯。若看織。若自織。若自作[米*崔]。盡突吉羅。捨悔還法。同長衣戒說。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織師。及與線者。俱是親里。若自織作鉢囊。禪帶。腰帶。帽。襪。裹屣巾等(根本部。從非親乞縷。得惡作。使非親織。得捨墮。自織亦得惡作。若酬價者無犯。若虗誑心陳己勝德。乞得物時。惡作。他勝。一時俱得。實有德者。惡作墮罪。雖親織師。不知時故。令他生惱。或現異相。皆得惡作。薩婆多云。若少衣。正應乞衣。不應乞縷作衣。須縷縫衣。作帶。無罪)。
 
[0235c04] ○勸織好衣戒第二十四
 
[0235c05] 若比丘。居士。居士婦。使織師為比丘織作衣。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請。便往織師所。語言。此衣為我作。與我極好織。令廣大堅緻。我當少多與汝價。是比丘與價。乃至一食直。若得衣。尼薩耆波逸提。
 
[0235c09]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有一居士出好線。令織師為跋難陀織衣。織師至寺告彼令知。彼即至居士家。更從其婦乞線。持與織師。令廣大極好堅緻織。復許增其工價。衣織成已。居士見非自先所敕織者。乃問知其故。即便譏嫌。佛因結戒。時有居士自恣請。諸比丘疑不敢答。及不敢索不如者。故更結先不受自恣請也。極好織者。謂令精妙也。亦是令衣廣大堅緻之義。廣者。令足豎量也。大者。令足橫量也。堅者。牢固也。緻者。細密也。乃至一食直者。謂下至極少與其一飡之工價也。餘文句如前釋。是中犯者。若比丘先不受自恣請。便往求衣。得者捨墮。不得者。惡作。捨悔還法如上。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從親里。及出家人索。他為己索等(毗尼毗婆沙云。此衣。不問應量不應量。盡得罪。若為織師說法令織。不與食直。得好衣。突吉羅。若自有縷。令織師織。無罪)。
 
[0235c24] ○與衣後奪戒第二十五
 
[0236a01] 若比丘。先與比丘衣。後瞋恚。若自奪。若教人奪取。還我衣來。不與汝。若比丘還衣。彼取衣。尼薩耆波逸提。
 
[0236a03]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跋難陀先與難陀弟子衣。後因喚行不隨。便生瞋恚。強奪取還。諸比丘白佛結戒。先與比丘衣者。顯非暫與。亦非借著。謂本決意施與他也。後瞋恚者。顯非愛念。由違己情。心生忿恨。造意惡業也。若自奪者。顯身業所作惡也。若教人奪取者。顯口業所作惡也。還我衣來不與汝者。謂希望欲得先衣。而返從索也。若比丘還衣者。謂衣已離此比丘身處也。彼取衣者。謂取衣入手。作己得想也。是中犯者。若奪取藏舉捨墮。不藏舉惡作。若著樹。墻。籬。杙。架上。牀。機。地敷上。取離本處捨墮。取不離處惡作。捨悔還法同上。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不犯者。不瞋恚。前人知其心悔。即還衣。若餘人勸令還衣。若借衣者無道理。還奪取。若恐失衣。壞衣。若彼人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為此事。命難。梵行難。如是一切奪取。不藏舉。不犯(薩婆多論云。若奪與學沙彌。行別住。意喜。盲。瞎。聾。瘂。不見擯惡邪擯人衣。盡捨墮。若奪狂亂。病壞心。犯四重。五逆。五法人。及餘四眾衣。盡突吉羅。若尼奪比丘衣惡作。奪尼等衣捨墮。此戒體先根本與他衣。後為惱故。暫還奪取。捨墮。衣還他。波逸提懺。若先根本與他衣。後根本奪。應計錢成罪。若先暫與他衣。後便奪取無罪。若以忿恚故。欲令彼惱。暫奪突吉羅。若師為折伏弟子令離惡法故。暫奪無罪)。
 
[0236a23] ○過七藥戒第二十六
 
[0236a24] 若比丘。有病殘藥。酥油生酥蜜石蜜。齊七日得服。若過七日服者。尼薩耆波逸提。
 
[0236b02]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諸比丘秋月風病動。形體枯燥。又生惡瘡。佛聽時。非時。有病因緣。服五種藥。時畢陵伽婆蹉弟子。積聚藏舉眾多五種藥。處處流漫。房舍臭穢諸長者見如是儲積狼藉。皆生譏嫌。如來因斯制戒。有病者。謂身嬰疾病。醫教服爾所種藥也。殘者。從他受得已。或食。不食。次日即名為殘也。藥者。謂酥。油。生酥。蜜。石蜜。五種之藥也。酥者。是牛羊等乳。鑽抨成之。或以草葉藥。置乳中而成也。油者。謂麻。胡麻。蔓菁等油。生酥者。是牛羊等乳作成。而未熟者。初從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最為上藥也。蜜者。諸蜂蜜也。石蜜者。是甘蔗糖煎煉堅強者。名為石蜜。此有黑白二種白者。味純甘。能治熱病。黑者。味帶苦。能治冷病。若諸蔗糖。或濃。或薄。或未成。或雜水者。並是石蜜所攝也。若甘蔗漿未熟。聽非時飲。熟即不聽。蔗聽時食。時有比丘見他作石蜜。以雜物和之。不敢非時食。佛言。聽非時食。作法應爾。若有風病。油脂能治。脂有五種。謂熊。魚。驢。猪。摩揭魚脂。應時受。時煑。時漉。如服油法。濾使淨潔。從他受取。作法受持。乃至病瘥。隨意應服。不聽非時受煑漉服。酥與石蜜。能除熱患。蜜治痰癊。并與水病。陳沙糖。亦除痰廕。酥蜜亦治風痰。稀糖能除風痰熱三病也。齊七日得服者。謂從他始受得藥入手日為初。以至七日。齊七日內。時與非時。得自取服。此是舉其極時。故言七日。然初受得藥時。要須加法。應持藥對一比丘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七日藥。為共宿七日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若欲少日服。可隨日稱之。律攝令在時中。洗手受藥。置左手中。右手掩上。對彼作法)。若過七日服者。謂越過限齊也。是中犯者。初日得藥。以至七日。於其中間。或得。不得。或淨施。不淨施。隨有多少。至第八日明相出。盡捨墮。乃至遣與人失壞等。并捨悔還法。一如長衣戒說。但此是藥及七日為異耳。若犯捨墮藥不捨。更貿易餘藥。一捨墮。一惡作。僧羯磨還此比丘藥。當用塗足。或然燈。比丘尼同犯。下三眾突吉羅。不犯者。過七日酥油。塗戶響。若蜜石蜜。與守園人。若至七日捨與比丘食之(塗足者。謂以油塗時。能除風故。又此足跟通於跟脈。以油塗時。能令目明淨。五分云。應捨與僧。僧捨與白衣。沙彌。若用然燈。彼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皆不得瞰。善見律云。未滿七日布施沙彌。至八日有急病須用。得就沙彌乞食。無罪)。藥者。不出四種。一者時藥。謂飯。麨。餅。果。根。莖。華。葉等。從旦至中應食。不許非時食噉。是名時藥。二者。非時藥。謂八種漿。一梨漿。二閻浮子漿(狀如沉苽大。紫色。酢甜)。三酸棗漿。四甘蔗漿。五蕤果漿。六舍樓伽漿(藕汁澄清)。七婆樓師漿(果如蘡薁子。亦似菴羅果)。八蒲萄漿。除此八漿。其餘橘柚石榴蕉子等汁。不醉人者。亦得為漿。應淨器漉。澄如水色。以水滴淨。從淨人手受已。對一比丘加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非時漿。為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受已。中後應食。是名非時藥不聽今日受。停至明日飲。飲者如法治。三者七日藥。如上酥等。從他受得。對比丘作法已。極至齊七日。內得自手取服。名為七日藥。四者盡形壽藥。謂訶梨勒(俗略云訶子)。鞞醯勒(似桃子。功用與訶梨勒同)。阿摩勒(餘甘子也)。蕤羅。蓽茇。胡椒。并餘根莖葉華果堪作藥用。及諸丸散湯膏。一切鹹苦酢辛。乃至灰土等。不任為食者。有長病因緣。應所宜藥。從他受得。對比丘作法已。乃至盡形壽。聽自取服。應如是加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盡形壽藥。為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若四藥共相雜和者。應作初藥服。後三藥雜和者。應作第二藥服。後二藥雜和者。應作第三藥服。後一與後一和者。應作第四藥服。然此四藥。皆為療治病故聽服。服食之時。咸應作治病想。方堪食噉。即如初藥。為治饑瘡。以成道業。故乃受食。非為甘美肥容。而為受用也(薩婆多論云。若以時藥等。助成七日藥。作七日服無過。或以七日藥等。助成終身藥。作終身藥服無過。或以七日藥等。助成時藥。應作時藥服。隨勢力多故。相助成故。若數分勢力等者。隨名取定。根本羯磨註云。然而西國造沙糖時。皆安米屑。如造石蜜安乳及油。佛許非時。開其瞰食。而為防麤相。長道資身。南海諸洲煎樹汁酒。而作糖團。非時總食。準斯道理。東夏飴糖。縱在非時。亦應得食。何者。甘蔗時藥。汁為非時。米麴雖曰在時。飴團何廢過午。詳檢雖有此理行不亦各任己情。稠濁杏湯。定非開限。蜜煎薯蕷。確在遮條也。律攝云。蔗體是時。汁為更藥。糖為七日。燒害成灰。便為盡壽。自餘諸物。類此應知。有六種醋物。一大醋。二麥醋。三藥醋。四小醋。五酪漿醋。六鑽酪漿醋。飲用之時。應以少水滴之作淨。絹[疊*毛]漉過。色如竹荻。時與非時。病及無病。隨意飲用。諸雜果等。欲作漿者。若時中受取。淨手搦碎。水和澄清。但時中飲。若在非時自料理者。聽非時飲。若令未受大戒人作者。時非時應飲。若欲作漿。齊更飲者。時中料理。時中受取。對人加法。至初夜盡自取而飲。若過此時。便不應飲。時中飲者。隨漉不漉。非時飲者。必須澄漉。其六醋物。準此應知。有五種人。得守持七日藥。一行路人。二斷食人。三病人。四守護寺人。五營作人。行路之時。若以沙糖內於米中。以手拍去米應食。若置麨中。應以水洗。若黏著者。竹片刮除。重以水洗。食之無犯。若不能令無染者。先水洗已。手挼令碎。投以淨水。將物漉之。非時得飲。然此糖等時與非時。病及無病。食皆無犯。甘蔗油麻等。若非時受。非時壓。雖濾守持。並不應食。若蜜以水滴淨。時與非時。隨意應食。若有病緣。醫人教服非常藥者。亦應服之。為消諸毒故。令信心者為取。若服蒜為藥者。僧伽臥具。大小行處。咸不應受用。不入僧中。不禮佛繞塔。有俗人來。不為說法。請亦不往。應住邊房。服藥既了。更停七日。待臰氣消。洗浴身衣。並令淨潔。其所居處。掃灑淨塗。若服胡葱。應停三日。澤蒜一日。有病應帶雜香。及香塗身。不應入眾。及為俗人說法等。病愈即應除棄。沐浴身衣。方可如常。或有信心以香奉施。宜應受取。安在牀頭。或塗戶扇。時以鼻齅。能令眼明。華亦如是。既守持七日藥訖。應生心念。此藥七日當服。若不標心服食。咽咽得惡作罪。若為好容儀。惑著滋味。或求肥盛。或詐偽心。服食諸藥。皆惡作罪。又正服之時。應告同梵行者言。我已一日服藥訖。餘六日在。我當服之。乃至七日。皆應告知。繹曰。言更者。即非時也。守持者。是對彼作法受持也)。
 
[0237b14] ○過前求用雨浴衣戒第二十七
 
[0237b15] 若比丘。春殘一月在。當求雨浴衣。半月應用浴。若比丘過一月前求雨浴衣。過半月前用浴。尼薩耆波逸提。
 
[0237b18]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毗舍佉母。請佛及僧。時天大雨。佛令諸比丘雨中浴。婢來白時到。遙見諸比丘盡裸形浴。謂是外道。還白大家。重敕往請。佛至其舍。受供既訖。彼即請願。願世尊聽我與客比丘食。遠行比丘食。病比丘食。病比丘藥。贍病人食。供給比丘粥。供給雨浴衣。與比丘尼浴衣。如是八願。盡壽供給。佛皆聽許。時六羣即一切時春夏冬。常求雨浴衣。不捨雨衣。便持餘用。現有雨衣。猶裸形浴。諸比丘白佛結戒。春殘一月在者。謂春時四月。已過三月。餘有一月在。即是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也。當求雨浴衣者。謂於此一月中應求乞也。值大雨時。被在中浴。故名雨浴衣也。半月應用浴者。是後半月。謂至四月一日。方聽受用也。過一月前求者。謂未至三月十六日而求也。若未至時。有人自持施者。應說淨。而畜至求時。過半月前用浴者。謂未至四月一日而用也。此以防其倉卒難辦。雨時將至。安居日近。故聽去夏前一月預求雨衣。不應更過此時。復不聽夏中求。以安居時。正當修道為心。不應經營求覓。妨廢正業。未至四月。非大雨時。故不聽用浴。由是應知。小雨不得披浴。亦非著入餘水中浴也。是中犯者。若三月十六日前求。四月一日前用者。捨墮。捨悔還法等同上。餘四眾突吉羅。以尼無雨衣故。不犯者。若捨雨衣已。乃作餘用。若著浴衣浴。若無雨衣。若作浴衣等(僧祇律云。此衣不得受當三衣。不得作淨施。不得著入河池中。及小小雨時浴。亦不得裸身浴。當著舍勒。若餘故衣。不得著雨衣種種作事。當須大雨時披浴。若雨卒止垢液。得著入餘水中浴。若食時。欲以油塗身。若病時。若多人行處。得繫兩頭作障。至八月十五日當捨。一比丘應僧中作是唱。大德僧聽。今日僧捨雨浴衣。如是三說。若至十六日捨者。越毗尼罪。捨已。得用作三衣。亦得知識比丘邊作淨。及得入餘水中浴。種種著作無罪。薩婆多論云。畜雨衣[1]〔凡〕有二事。雨時以障四邊。於中澡浴。若天熱時。亦以自障。於中澡浴。二以夏月多雨。常裹三衣擔持行來。若閏三月。不應前二月求。比丘不畜雨浴衣無罪。繹曰。按根本部。前安居人。如前時節。應求。應畜。至未自恣前半月。不聽仍用。後安居人。隨其意。或前或後求覓。未至後自恣前半月。不得仍用若十誦薩婆多。前後安居人。至七月十五日。俱不聽畜用。言舍勒者。是內短小裙也)。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五
 
音釋
 

 
[0238a06] 音夷。餳餹米糱煎成也。
 
薯蕷
 
[0238a07] 上音孺。下音預。山藥也。
 

 
[0238a08] 音伯。撝也。分擘也。
 

 
[0238a09] 音僻。分開也。
 
鍵[金*恣]
 
[0238a10] 上音件。下音鎡。
 

 
[0238a11] 音穿入聲。飲也。
 

 
[0238a12] 音橤。
 

 
[0238a13] 音并。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四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釋
 
[0222c22] ○四捨墮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22c23] △初總標
 
[0222c24] 諸大德是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23a02] 釋曰。尼薩耆。此云捨。波逸提。此云墮。又有釋尼為盡。薩耆為捨。謂其所犯財物。盡應捨與僧。若眾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既其捨已。餘有墮罪。應對他懺悔。此中墮罪。與後九十墮同。然大僧墮事。總有一百二十種。揀三十種。因財生犯。貪慢心強。制捨入僧。其九十事無物可捨。以斯為異。故此名尼薩耆波逸提也。
 
[0223a09] △中別列
 
[0223a10] ○畜長衣戒第一
 
[0223a11] 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畜長衣經十日不淨施得畜。若過十日。尼薩耆波逸提。
 
[0223a13] 釋曰。佛在舍衛國。聽諸比丘持三衣。不得長。六群比丘。於早中晡三時。各畜長衣。佛故制之不聽。時阿難得一糞掃衣。欲奉大迦葉。以其常行頭陀著此衣故。而迦葉不在。畏犯長衣。乃往白佛。佛問。迦葉何時當還。白言。却後十日。佛因斯結戒。聽畜長衣。齊十日也。衣已竟者。謂比丘三衣已成。迦絺那衣已出。亦名衣竟。不受迦絺那衣。亦名衣竟。以受迦絺那衣於五月中。得畜長衣等五事而不犯戒。不受亦得一月。以其坐夏有功。雖不受功德衣。亦於一月中與五事賞之。其迦絺那衣。七月十六日受。臘月十五日。僧作白羯磨捨。是名已出。畜長衣者。謂除所受持三衣之外。更有盈長衣物。下至長佛八指。廣四指。皆名長也。衣有十種。一野蠶綿衣。二劫貝衣。三毛衣。四芻摩麻衣。五麤布衣(或草織成者)。六扇那衣(是西國麻類織成衣。以麤布相似。此方無也)。七麻衣。八翅夷羅衣。九鳩夷羅衣。十讖羅半尼衣(此方皆無)。經十日者。謂齊十日之內也。不淨施者。淨施有二種。一真實淨施。謂真實施與他比丘也。二展轉淨施。謂對彼作法已。然後畜之(淨施法。如九十事中輙著淨施衣戒釋)。得畜者。謂齊十日內得畜藏也。若過十日者。謂衣應受持者受持。應施淨者施淨。不爾。至第十一日明相出時。得捨墮罪。是中犯者。若比丘從他得衣入手。即以此日為初。至第十日。於十日內。或日日得衣。或間日得。或唯初日所得者。至第十一日明相出時。隨所得衣。盡犯捨墮。其第二日。乃至第十日所得之衣。雖不滿十日。由其初得衣。相續勢力染故。故得捨墮。若初日得衣不淨施。二日乃至十日中間。或得。或不得。或淨施。或不淨施。其所不淨施者。十一日明相出盡捨墮。乃至中間所得之衣。若遣與人。若失去。若故壞。若將作非衣。若被他作親厚意取去。若忘去。隨所有衣。但以初衣力故。十一日明相出盡捨墮。若捨墮衣不捨。持更貿餘衣。一捨墮。一惡作。此衣應捨與僧。若眾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若捨。不成捨。得惡作罪。捨衣竟。當對一淨比丘懺悔。彼受懺者。白僧已。然後受懺。若僧多難集。此比丘有因緣事欲遠行。應問言。汝此衣與誰。隨彼說。便與。僧應白二羯磨。還此比丘衣(若無上緣。要經宿已。乃羯磨還之。此三十事中。捨財。懺悔。羯磨法。俱付在結文後)。不還者。得惡作。若有人教莫還者。亦惡作。若作淨施。若遣與人。若作三衣。若作雜碎衣。若故壞。若燒。若作非衣。若數數著壞者。盡惡作罪。比丘尼同犯。下三眾突吉羅。不犯者。齊十日內淨施。若遣與人。若賊奪。失。燒。漂想。不淨施。不遣與人。不犯。彼付囑衣者。若命終。遠出。休道。賊將去。惡獸害等。如此不作淨施。不犯(長字去聲。餘也。剩也。摩得勒伽論云。云何得長衣。謂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衣。僧祗律云。若二人共物未分。不犯。若分得已。不作淨。過十日犯。若施主請食并施衣物。病比丘囑人取衣分。是比丘持衣來雖久未與。不犯。若聞他送衣未得。雖久不犯。若令他織衣。織竟。雖久未與。不犯。若買衣雖價決了。未得。不犯。若為佛為僧供養故。求物。集在一處。雖久未用。不犯。若路行恐畏處。藏衣而去。過十日取者犯。若人取來與者亦犯。若為賊逐。便捨衣走。過十日已。有人持來還者無罪。律攝云。或時施主作如是言。此是我物。仁當受用。雖不說淨。用之無犯。或是己物寄他。或未作得想。皆無犯。得衣五日。即顛狂者。後若得心。更開五日。餘義通塞。准事應思。薩婆多論云。若初日得衣二日捨。如是乃至九日得衣十日捨。十日所得衣不捨。不受持。不作淨。至十一日地了時。捨墮。謂前九日所得衣盡捨作淨。但第十日所得一衣。以前次續因緣故得捨墮。若初日得衣。初日捨。二日得衣。以不相續故。此二日衣次第更得十日。若初日得衣。二日捨。二日更不得衣。三日得衣。此三日衣。次第得至十日。以不相續故。若比丘衣已捨。罪已悔過。求衣心次續未斷。若更得衣。是衣於前衣邊得捨墮。衣已捨。罪已悔。次續心斷。即日。或先所求衣來。或意外衣來。不墮次續。以心斷故。若即日捨衣。即日悔過。求衣心不斷。乃至一月得衣。盡屬次續。於先衣邊得捨墮。即得衣日得罪。不須經日。若今日捨衣。罪已悔過。求心亦斷。後日更生求衣因緣。不墮次續。以中間心斷故。若地了時捨衣。罪已悔。續心斷。向暮更求得衣。此衣應捨。作突吉羅懺。若衣已捨。次續已斷。罪未懺悔。正使多日得衣。此衣應捨。突吉羅懺。前以日相續。後以心相續。故同得罪。十誦云。三衣不應少。不應多。若少畜得惡作。若多畜得捨墮。釋曰。言地了者。是明相出也。約日未出前二刻為隢。此為明相。謂見其白色。又以觀見掌文為限次)。次明迦絺那衣事。迦絺那。此云功德。謂受此衣。以此衣力。於五月中能荷持五事功德。又名賞善罰惡衣。謂比丘安居有善功德。以此賞之。其破安居非法之眾。罰之。不得也。比丘安居竟。有四事應作。所謂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或為大水漲沒界相。或賊難僧盡出界。或眾樂界廣狹。應解先者。然後更結。不樂則已)。受功德衣已。得五事利。一畜長衣。二離衣宿。三別眾食。四展轉食。五食前後不囑比丘入聚落。云何成受功德衣。若得新衣。檀越施衣。糞掃衣。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新物貼作淨。若已浣。浣已納作淨。非邪命得。非諂曲得。不以相得。不以激發得。不經宿。不捨墮作淨。即日來應法。四周安緣。五條十隔。若過是者。亦應受(謂七條。二十一隔。乃至二十五條。一百二十五隔)。應自浣。染作袈裟色。舒張展治。裁作十隔縫治。在界內眾僧前受(非一人前受。亦非一人受。非二三四人前受。亦非二三四人受。凡住處下至要。得五善比丘同界。一人受差。四人羯磨。成受。不得界外自受。若過五人說欲者。成受。若出界外還。聞僧受功德衣竟。即便隨喜。亦成受。若人多施衣物。應取一好者作功德衣。餘隨羯磨分之)。應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日眾僧受功德衣。若僧時到。僧忍聽。眾僧和合受功德衣。白如是(次當差持衣人。十誦律云。有五法不應差。一隨愛。二隨瞋。三隨怖。四隨癡。五不知受不受。反上應差。又五比丘不得作功德衣人。一無歲。二破安居。三後安居。四擯。五別住。律本云。應問誰能持功德衣。若答言。我某甲能。眾中堪能作羯磨者。應如是差)。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白如是。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僧即應白二羯磨。付功德衣與持衣人。應如是作)。大德僧聽。此住處僧得可分衣物。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持此衣與某甲比丘。此比丘當持此衣為僧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僧得可分衣物。現前僧應分。僧今持此衣與某甲比丘。此比丘當持此衣為僧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誰諸長老。忍僧持此衣與某甲比丘受作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持衣比丘應起捉衣。隨諸比丘手得及衣。言相了處。作如是言)。此衣眾僧當受作功德衣。此衣眾僧今受作功德衣。此衣眾僧已受作功德衣竟(三說。彼諸比丘應作是言)。其受者。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名稱屬我。彼持衣人。應答言爾。若得未成衣。應僧中羯磨差比丘令作(應如是差作)。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作功德衣。白如是。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作功德衣。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為僧作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某甲比丘為僧作功德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衣已。如前法受之。善見律云。十六日明相出。將功德衣裁來與眾僧。比丘應語衣主須針線染色。作衣比丘多少。檀越應供養飲食。為僧受功德衣應知受法用。若衣裁者。應先浣。與眾多比丘共割裁縫治。即日染成。點淨已。應受。若衣未成。應喚一切比丘共成。不得說道德作留難。唯除病者。律攝云。乃至能行二三針者。皆共助作。成已。其張衣人。應以塗香。燒香。及華彩嚴飾。供養功德衣已置淨盤上。擎向眾首。在上座前。捧衣而住。乃至三說已。即於上座前舒張其衣。上座告曰。善哉張衣。極善張衣。此有利養。及以饒益。我當獲之。如是乃至眾末。其張衣人。不應持此衣往大小行處。及烟火舍。不住露地。不向界外。設有緣行。不應經宿。有十種人。不合同受功德衣。一未有夏。二破夏。三坐後夏。四餘處坐夏。五張衣之時不現前。六行徧住。七行徧住。竟八行意喜九意喜竟。十授學人。復有十人。但得利物。不獲饒益。謂以求寂替前第四。便成十人。有五種人。利及饒益。悉皆不得。謂三種捨置人。餘處坐夏人。僧伽破時。非法之黨。善見律云。若住處不滿五人。及不知受法。得喚餘寺僧足數受。及使作羯磨。而彼僧不得受功德衣。亦不得受衣分。僧祗律。聽一人獨住者作。彼取衣時應言。此迦絺那衣截今受。如是三說。截時應言。此迦絺衣我當受。縫時。浣時。染時。點時。刀淨時。亦如上說。作成已。應心念口言。我某甲比丘受此迦絺那衣。如是三說)。冬四月竟。僧應出功德衣。應如是出。作前方便已。白言。大德僧聽。今日眾僧出功德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和合出功德衣。白如是(出已。不復更得五事功德。所有長物。應捨。或作淨等。不爾。過十日得捨墮)。若不出。過功德衣分齊。突吉羅。有八因緣捨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斷望。六聞。七出界。八共出。復有二種捨功德衣。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外宿。眾僧和合共出(廣如大律明)。
 
[0224c16] ○離衣宿戒第二
 
[0224c17] 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三衣中離一一衣異處宿。除僧羯磨。尼薩耆波逸提。
 
[0224c19]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羣比丘往人間遊行。持衣付囑親友比丘。彼數數為曬。諸比丘白佛。佛與結戒。時有一比丘得乾痟病。有糞掃僧伽梨極重。有因緣事欲往人間。不堪持行。諸比丘為白佛。佛聽僧與病比丘結不失衣。白二羯磨。彼病比丘應至僧中。具儀禮上座足。胡跪合掌。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得某病。此糞掃僧伽梨重。有因緣事。欲人間行。不堪持行。我今從僧乞結不失衣法(三說已。僧應為羯磨)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得某病。有糞掃僧伽梨重。有因緣事欲人間行。不堪持行。從僧乞不失衣法。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此比丘結不失衣法。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得某病。有糞掃僧伽梨衣患重。有因緣事。欲人間行。不堪持行。今從僧乞結不失衣法。今僧與某甲比丘結不失衣法。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結不失衣法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結不失衣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如上釋。三衣者。一安陀會(此云下著衣)。二鬱多羅僧(此云上著衣)。三僧伽梨(此云重複衣)。此之三衣。西國總名支伐羅。以色稱之。並名袈裟。所以作此三名者。為表三轉法輪故。為顯三世故。為斷三毒故。為出三界故。為度三有故。欲現未曾有法。以異外道故。為少欲知足故。以三衣不多不少。足得資身行道。亦為冬春夏三時故。冬著重者。春著中者。夏著下者。大寒總著三衣。可以禦之(僧祗律云。三衣是沙門賢聖幖幟故我諸弟子。齊是三衣。足遮大寒大熱蠅蚊虻覆障慚愧。不壞聖種。若性不堪寒者。聽故弊衣。隨意重納。即是少欲少事)。離者。謂身衣。異處也。一一衣者。謂三衣隨離其一也。異處宿者。謂異界而宿。明相出時。即得捨墮。此據三衣受持已。若離一宿。即名失衣。故得其罪。除僧羯磨者。謂有病緣。眾與作法無犯。是中界者。若不失衣。則僧伽藍裏一界。樹一界。場一界。車一界。船一界。村一界。舍一界。堂一界。庫藏一界。倉一界(樹。謂與人等。足蔭覆跏趺坐。場。謂於中治五穀處。車。謂若車迴轉處。船。謂船迴轉處。村。有四種如上。堂。謂多敞露。庫。謂儲積諸物。倉。謂儲積穀米)。若失衣。則僧伽藍裏有若干界。乃至倉有若干界。及此僧伽藍界。非彼僧伽藍界。乃至此倉界。非彼倉界。及諸界互相非。若在如上諸界邊。以中人力。用石。或甎。擲所及處。是名界勢分。若置衣伽藍內。在樹下宿。乃至在庫藏宿。或置衣庫藏等處。在伽藍內宿。及諸處置衣。餘處宿。若不捨衣。若不手捉衣。若不至擲石所及處。明相出。隨所離衣捨墮。除三衣。離餘衣惡作。若無村阿蘭若處。留衣著八樹間。異處宿。不捨衣等。明相出捨墮(言不捨衣者。謂有緣暫出擬還。為難事阻留。不得即日還。當於彼處。借他餘長三衣受持。先所受持衣。應心念捨。然後受持借衣。若無比丘衣。尼衣亦得。明當捨衣還他。至本處。還受持自衣。若無餘衣可借者。應心念捨所受持衣。寧無衣受持得壞威儀惡作罪。以免離衣之重墮也。言八樹間者。一樹間相去七弓。八樹相去共五十六弓。其一弓。長中人四肘。此八樹間。是其衣界也。根本部云。若道行。齊四十九尋。住及坐臥。周一尋內。是不失衣分齊。若兩界中間坐臥。乃至衣角不離身者。不名失衣)。此捨墮衣。應捨已懺悔。法皆同前戒。僧即應還此比丘衣。白二羯磨。若不還。乃至數數著壞。盡惡作。餘四眾得罪同前。不犯者。明相未出。手捉衣。乃至至擲石所及處。并奪失燒漂壞等想。若道路險難。被執繫縛。命難。梵行難(善見云。羯磨者。隨病未瘥。得離衣宿。若病瘥欲還。道路險難。不得還。恒作還意。雖病瘥不失衣。若決定作不還意。失衣。過十日犯長衣罪。若病瘥。還來至衣所。病復發。更欲往。即承先羯磨。不須更羯磨)。因明結不失衣界。時有離欲比丘。欲往阿蘭若窟住。恐犯離衣宿。佛聽僧結不失衣界。除隔駃流水。白二羯磨。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白如是。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誰諸長老。忍僧於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不失衣界。更無別相。即依同一住處大界內結。先結大界。後結不失衣界。然有三種僧伽藍。若大界。共伽藍等。或界小於伽藍。並不須結。若界大於伽藍者。依法結之。則隨界攝衣也。除村村外界者。謂除聚落。及聚落外界。取空地。及住處。結作不失衣羯磨。先因立無村羯磨。村內攝衣。後因事起。方乃除村。今不問有村無村。法爾須除。薩婆多論。張明此義。以有村來。五意故除。若先無村作法結已。淨人住處。外村來入。隨所及處。皆非衣界。若本村還出。衣界仍攝。若先有村在非攝。村去空地衣界還滿。由村去來。非結解故。若比丘身在村。衣亦在村。應至衣所。若身在村。衣在蘭若。應出村界。若身在蘭若。衣在村。應至衣所。若身及衣。俱在蘭若。不犯。若欲解者。應先解不失衣界。却解大界。作如是解)。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解不失衣界。白如是。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僧今解不失衣界。誰諸長老。忍僧於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十誦律云。若捨大界。不離衣界亦捨。若捨不離衣界。大界不捨)。
 
[0225c23] ○過一月衣戒第三
 
[0225c24] 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若比丘得非時衣。欲須。便受。受已。疾疾成衣。若足者善。若不足者。得畜一月。為滿足故。若過畜。尼薩耆波逸提。
 
[0226a03]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僧伽梨故爛弊壞。十日中間。更不能辦。畏犯長衣。同學為白世尊。乃聽比丘畜長衣。為滿足故。時六羣比丘。多畜餘種衣。同者不足。諸比丘白佛。佛與結戒。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如前釋。若比丘得非時衣者。得。謂於男女在家出家人邊得。何者名時。何者名非時。若不受功德衣。自恣後一月。若受功德衣。自恣後五月。是名為時。過此限者。名曰非時。於此非時中得衣。名非時衣也。欲須便受者。欲須。謂希樂得衣也。便受。謂合畜也。受已疾疾成衣者。謂既得衣已。於三衣中。隨所闕壞。當速作成衣受持。勿過十日也。若足者善。謂得同樣之衣。量已滿足。堪成一服而不少缺也。若不足者。得畜一月。謂衣少欠。有所望得衣處。聽停待乃至經三十日。為令滿足故也。是中犯者。若十日內。同衣足者。應裁割。若線拼。若縫作衣。若作淨施。若遣與人。不爾者。十一日明相出。隨衣多少。盡捨墮。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同衣足。即應如上作裁割等事。不爾者。十二日明相出。隨衣多少得捨墮。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至三十日。若足。若不足。若同衣。若不同衣。應即日作裁割等事。不爾者。三十一日明相出捨墮。是衣應捨已懺悔。僧應白二羯磨。還此比丘衣。餘犯不犯。及四眾得罪。悉同前戒(善見律云。若二十九日得所望衣細。先衣麤。先衣說淨。新得衣復得一月。為望同故。若望得衣麤。復得停一月。如是展轉隨意所樂。為欲同故。莫過一月)。次明衣法。時佛令阿難教諸比丘。像田畦畔齊整。割截作衣。過去未來諸佛弟子著如是衣。如我今日。刀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聽諸比丘作割截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亦聽作不割截安陀會(章服儀云。條堤之相。事等田疇之畦。貯水而養嘉苗。譬服此衣。生功德也。佛令像此。義不徒然。釋曰。今時開通水路者。正從此穿鑿。原非本制)。聽葉作鳥足縫。若編葉邊。若作馬齒縫。應五條。不應六條。應七條。不應八條。應九條。不應十條。乃至十九條。不應二十條。若過是條數。不應畜(今按餘部。極許至二十五條)。若新衣。應一重作安陀會。及鬱多羅僧。二重僧伽梨。若故衣。聽二重安陀會及鬱多羅僧。四重僧伽梨。若糞掃衣。隨意多少重數。不應持小小衣當三衣。聽以長四肘。廣二肘衣。作安陀會廣三肘長五肘。作鬱多羅僧。僧伽梨。若得縵衣。廣長足。裁割作衣便少。聽作帖葉。應染作壞色。為沙門衣。衣壞應補治。聽著納。重綖編邊。隨孔大小方圓補之。按餘部律文。僧伽梨總有九品。初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壇隔兩長一短。中三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後三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鬱多羅僧。七條。二長一短。安陀會。五條。一長一短。佛言。三衣應受持。若疑。應捨已。更受。若有三衣不受持。突吉羅。然律闕受文。據餘諸部皆有受法。今依十誦。應具修威儀對一比丘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應如是三說)。若受鬱多羅僧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若受僧伽梨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是僧伽梨(若干)條衣受(若干)。長(若干)短。割截衣持。三說。若有緣須捨者。依僧祇律。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數。先受持。今捨。一說。下二衣須捨。准此應知。十誦律。縵三衣。亦聽受持。南山鈔。明安陀會有四種作。謂割截。襵葉。褋葉。縵作。就中有正從二品。正有三種。謂割截。襵葉。褋葉。從有二十一種。謂縵作一。中衣二。大衣十八也(十誦云。若比丘貧。少衣。不能得割截衣。應衣上安條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十五。若過十五)。鬱多羅僧。正有二種。謂割截。褋葉。從有二十二種。謂下衣四。大衣十八也。僧伽梨正有十八種。謂割截。褋葉。各有九品。從有六種。謂中衣二。下衣四也。若得正衣。如上加法受持(若作襵葉褋葉衣。受時。但改割截二字)。若缺安陀會。上二衣有長者。開將作從。受持。應加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乃至九條。七條。類此應知。若鬱多羅僧有缺者。餘二衣有長。將作從時。例此可解。僧伽梨有闕。亦爾。若受縵安陀會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縵安陀會受持。三說。若擬作鬱多羅僧。僧伽梨者。並準安陀會法受之。不應不捨衣。便與他貿易。應捨已然後貿易。善見。及五分律。聽獨住比丘。心生口言自受。應具威儀手執衣云。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若干)條受。三說。若三衣中。須有換易者。應先捨所受持衣。後受新衣。所捨之衣。應作心念淨施法(淨施法。如輙著淨施衣戒釋。薩婆多云。三衣若破。但緣不斷。不失受持。根本律云。衣之大小差別有三。謂上中下。大衣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豎二肘半。橫四肘半。二內名中。餘二衣亦爾。五條復有二種。豎二橫五。豎二橫四。五分律云。肘量長短不定。佛令隨身分量。律攝云。若身大而肘短者。依身為量。不依肘量。若翻此者。亦依身量。其縫刺法。依稻田畦勢。而割截之。葉向兩邊。不應一靡。葉有三別。謂上中下。上者濶四指。或如鳥張足。狹齊二指。二內名中。凡為小壇。當大壇半。然小壇望大壇裁割之時。更須增其半葉。一縫作了之後。方始明闇正得相應。異此非也。四邊安緣。稍狹於葉。去緣四指肩隅置帖。於此帖中。穿為小孔。安細絛[巾*勾]。可長兩指。反自相繫。便成兩[巾*勾]。胸前緣邊應安其紐。疊為三襵。是安[巾*勾]紐處。或隨身大小。紐有三種。一似嬰薁子。二似葵子。三似梨子。上邊既爾。下緣亦然。顛倒任披。並成非犯。若行出外。內紐雙[巾*勾]。繞頸通披。角搭肩上。若衣緣斷壞者。應以物帖。或用線繚。若衣欲破。應以長線而縫絡之。若見有孔。應可補帖。若在內爛兩重幅疊。如埋爛壞。不堪料理者。應作燈炷。或可斬碎和牛糞作泥。用塞柱孔。或泥墻壁。如是用時。能令施主所捨福田。任運增長。若身著衣。不應於澁。鞕地木石糞掃。無坐物處。放身而坐。若作務時。應須善護。勿令泥土污衣。若遊行時。有棘剩處。應為褰衣。莫令垂破。若應浣不浣。應縫染不縫染。皆得惡作。著大衣。不應作務。不在道行。不裹胯坐。及披而臥。不赤體披。禮拜之時。衣勿拂地。不裹膝頭。亦不於下二衣上坐臥。若無餘物。聽用為襯。坐臥無犯。若三衣肩上垢膩污者。於著肩處。應以物替。長一肘半。廣一張手。四邊縫著。污即拆洗。其浣衣法。可自為灰水。安洗器中。若手若足。徐徐浣濯。若被香泥污。或餘膩物。應用湯水。及灰屑等洗之。其染衣法。先用木皮洗去塵土。打搥使碎。日[暻-京+恭]令乾。三遍煑汁。別安三處。先用初汁。次用第二。後用第三。欲染之時應用少水揉令遍濕。染已。捩去其汁。更揉數遍。方曬[暻-京+恭]之。曬衣之法。橫繫細繩。衣邊搭上。劈竹夾之。汁流下邊。還翻向上。勿令垂渧。應數數看。若衣車大。應於竹木上曬。數數翻轉。新衣應用新樹皮汁日中[暻-京+恭]之。故衣應用舊樹皮汁。陰處而曬。待其乾。後以少水濕揉。色益鮮好。亦復不脫。不應披三衣剃鬚髮。應別畜剃髮衣。或用僧脚崎遮身而剃。應以帒盛衣。帒法。取布一幅。長三肘。廣一肘半。長牒兩重。縫之為帒。兩頭縫合。當中開口。長內其衣。搭在肩上。口安內帶。勿令蟲入。凡置衣時。常用者在上。非常用者在下。又三衣在上。餘衣在下。用意防守。如護身皮。欲令施主得福多故。令受用者。無闕乏故。大衣者。是衣中主。不應隨處著用。作諸事業。入聚落時。乞食時。隨噉食時。入眾食時。禮塔時。聽法時。禮拜二師。及同梵行者時。如是等處。可披大衣。七條應於淨處披著。及食等事其五條衣。任於何處隨意著用。悉皆無犯。凡著衣服。應捨三種心。一喜好玩飾心。二輕賤受用心。三憍覓名稱心。詐著弊衣。欲令他知有德有行。如是三心。皆不應作。但求壞色。趣得克身。順大師教。進修善品。應生五種心。一知量度量而用。勿使傷損。二知間隙。不可頻著一衣。臭而疾破。三知思察來處極難。作報恩心。受用之時。勿為非法。四知時。寒熱適時。受用合度。五知數。十三資具。足得資身。多畜貯衣。長貪廢業。言十三者。三衣坐具。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拭身巾。拭面巾。剃髮衣。覆瘡衣。藥直衣。釋曰。言用木皮汁者。亦不必定。隨處所有。或根。或葉。皆可染之)。
 
[0227b11] ○取非親里尼衣戒第四
 
[0227b12] 若比丘。從非親里比丘尼取衣。除貿易。尼薩耆波逸提。
 
[0227b14] 釋曰。佛在王舍城。時有一比丘。著弊故補納僧伽梨。蓮華色比丘尼見已。發慈愍心。即脫自所著貴價衣與彼易之。著往見佛。佛語蓮華色。不應如是。聽汝畜五衣完堅者。餘衣隨意淨施與人。因為結戒。不聽從尼取衣。諸比丘皆畏慎不敢從親里尼取衣。佛言。聽取。何以故。若是親里。籌量知有無。可取不可取。若好若惡。若新若故。時祇洹中。僧尼二部。得施衣共分。比丘錯得尼衣。尼錯得比丘衣。不敢共易。佛言。若貿易衣聽。故更結除貿易之語也。親里者。父母親里。謂從七世已來。所有親族。皆名親里。異此非親。以從非親尼取衣用時。則不顧彼之有無。若於親里邊。便有懷念之心。量度而受。故制不聽從非親取衣也。比丘尼者。謂於二部僧中受得具足戒人。非沙彌尼。學法女也。衣者。十種如上。除貿易者。謂易得無罪。或以衣貿衣。衣易非衣。或以非衣貿衣。或以鍼筒。刀。線。乃至一丸藥。貿衣也。是中捨衣。懺悔。還衣。得罪輕重。悉如上說。餘四眾突吉羅。若為僧為塔取者。不犯(薩婆多論云。取應量衣鉢捨墮。取不應量衣物惡作。五分云。從非親里下二眾取衣惡作。若親里犯戒。邪見。從取衣惡作。根本律云。若尼將衣施僧。或為說法故施。或為受具時施。或見被賊故施。或時買得。若尼眾多獲利養。持衣物到苾芻前置地語言。聖者。幸願犯慈悲。為我納受。即棄之而去。取亦無犯)。
 
[0227c11] ○使非親里尼浣衣戒第五
 
[0227c12] 若比丘。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打。尼薩耆波逸提。
 
[0227c14] 釋曰。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迦留陀夷。與偷蘭難陀比丘尼。對坐相視。便失不淨。尼取衣為浣。扴取不淨著口及女根中。後遂有娠。因為結戒。不聽使尼浣衣。諸比丘畏慎。不敢令親里尼浣衣。佛言。聽浣。非親里等者。如上釋。此為防他譏嫌故。開使親里。亦為防婬染事故。由非親里。數見。則煩惱增盛。過失從之而生。是故不聽使非親也。浣者。洗浣。下至水一浸。故衣者。乃至一經身著。染者。下至一入染色。打者。乃至以手一拍。是中犯者。若令浣染打三事。彼俱為作者。得三捨墮。隨有不作。但得惡作。若俱不作。得三惡作。使有全缺。得罪應知。若是新衣。得惡作罪。使非親餘二女浣故衣。得惡作。捨衣懺悔。還衣。有犯。無犯悉同前戒。餘四眾突吉羅(僧祇律云。若為二師持衣使尼浣。得越毗尼罪。為塔僧。無罪。勒伽論。使浣坐具。得捨墮。浣耨枕等。得惡作律攝云。若老病無力。或尼恭敬尊德。情樂為浣。及是門徒。或使親尼。非親為浣。斯皆無犯。若衣須洗者。或自洗。或遣門徒等。使好用心。勿令衣損。凡洗浣衣有五種利。除臭穢氣。蟻蝨不生。身無瘙癢。能受染色。堪久受用。不浣衣者。翻成五失。著染色衣。亦有五利順聖形儀故。令離慠慢故。不受塵垢故。不生蟻蝨故。觸時柔軟易將護故。過分浣衣。亦有五失。能令疾破故。不堪苦用故。受用勞心故。無益煩勞故。障諸善品故。著好染衣。亦有五失。自長驕恣。生他妒心故。令他知是治容好色故。能令求時多勞苦故。能障善品事故過染損衣用不堅牢故。若過打時。亦有五失。俱如上說。若於施主處得好光色衣。當柔壞而用。仍不壞者或置露中摩使光失。或可以水灑浸而用。如前所說。不依行者。咸得惡作)。
 
[0228a11] ○從非親里居士乞衣戒第六
 
[0228a12] 若比丘。從非親里居士。若居士婦。乞衣。除餘時。尼薩耆波逸提。餘時者。若比丘奪衣。失衣。燒衣。漂衣。是謂餘時。
 
[0228a15] 釋曰。時佛在舍術國。跋難陀釋子。強索長者貴價白[疊*毛]。俗生譏嫌。因斯結戒。諸比丘皆畏慎。不敢從親里居士索衣。佛言。聽索。時諸比丘夏安居竟。往世尊所。畏晝日熱。而夜行失道。為賊所劫。露形至寺。所以露形行者。一以佛制戒故。不敢乞衣。二為將來比丘。亦有此難。欲佛作開通因緣故。佛言裸形而行。得惡作。當以軟草若葉覆形。往至寺邊。若先有長衣。應取著。若無者。知親友比丘有長衣應取著。若知友無者。可借僧物。以自覆形。出外乞求。若得衣已。應還。浣染縫治。安著本處。不爾者。如法治。時有比丘奪衣。失衣。燒衣。漂衣。畏慎不敢從非親里乞衣。佛言。聽乞。由此諸緣。更為結戒。前戒制不從出家人乞。出家人中。唯取尼眾結戒。此戒制不從在家人乞。無問男女。悉皆不聽。居士。謂在家多財富樂居業豐盈之士。復有釋云。愛談名言。清淨自居。謂之居士。乞衣者。謂從彼乞求而得也。衣有十種如上說。除餘時者。謂在難緣。乞便無犯。奪衣者。謂被賊劫奪。失衣者。謂自失落。或忘處所。燒衣者。謂被火焚燒。漂衣者。謂被水漂去也。是中捨衣。懺悔。還衣等。俱如前戒。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若從同出家人乞。或為他乞。他為己乞。或不求而得。並皆無犯(僧祇律云。若自乞。使人乞。若作寒熱相乞。若說施衣功德而乞。得者皆捨墮。若乞漉囊。小補衣物。繫頭物。裹瘡物。若衣褋。若衣中一條。皆不犯。為二師乞。越毗尼罪。為塔僧乞。不犯。薩婆多論云。若使書信。印信。若二人共乞一衣。若為他索。皆突吉羅。若得應量衣捨墮。得不應量衣。突吉羅。若親里貧匱從索。突吉羅。若親里與少。更索多。及為他索。皆突吉羅。若非親里先請與衣。後若貴窮從索。突吉羅。與少更索多。及為他索。亦突吉羅)。
 
[0228b17] ○過受衣戒第七
 
[0228b18] 若比丘。失衣。奪衣。燒衣。漂衣。若非親里居士。居士婦。自恣請多與衣。是比丘當知足受衣。若過者。尼薩耆波逸提。
 
[0228b21] 釋曰。佛在舍衛國。時有眾多比丘遇賊失衣。來到祇洹精舍。有優婆塞聞諸比丘失衣。多持好衣來施。隨意而取。比丘報言。我等自有三衣。不須也。六羣比丘。語諸比丘言。何不取與我等。若與餘人耶。諸比丘便取。與之。時諸少欲比丘嫌責。白佛結戒。失衣等。如上釋。自恣請。謂居士自意恣恁比丘所索也。當知足受衣者。知足有二種。在家人知足者。隨白衣。所與衣受之。出家人知足者。三衣也。若失一衣。不應取。若失二衣。餘一衣在。若二重。三重。四重。應撾作一一衣。若三衣都失。應知足受。若居士自恣請多與衣。若衣細。若薄。若不牢。應取作若二重三重四重。當安緣。當肩上應帖障垢膩處。應安鈎紐。若有餘殘。語居士言。此餘殘衣裁作何等。若檀越言。我不以失故與。我曹自與大德耳。若欲受者便受。若過知足受衣捨墮。捨衣等。犯不犯如上。比丘尼同犯。下三眾吉羅(餘律聽受上下二衣)。
 
[0228c13] ○求增衣價戒第八
 
[0228c14] 若比丘。居士。居士婦。為比丘辦衣價。買如是衣與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請。到居士家如是說。善哉居士。為我買如是如是衣與我。為好故。若得衣者。尼薩耆波逸提。
 
[0228c18] 釋曰。佛在舍衛國。跋難陀釋子。聞檀越夫婦辦價欲買衣施與。便到其家語言。若欲與我衣者。當如是廣大作。新好堅緻。中我受持者。居士遂生譏嫌。佛因結戒。時有居士自恣請比丘。問言。大德須何等衣。比丘意疑不答。復有居士欲為比丘作貴價衣。比丘知足。欲須不如者。亦意疑。不敢隨意求索。佛言。若自恣請聽索。乃更為結戒也。居士居士婦者。謂夫婦同心共施也。辦衣價者。辦。謂備辦。預為貯畜也。衣價。謂金銀錢七寶之類。買者。謂以價直易得。非從他乞得也。如是衣者。謂十種之衣。是堪比丘受用也。與者。謂不由他乞。自樂施與也。先不受。自恣請者。謂先未曾得彼檀越告。恣意求索之請。而徑往強求貴價大衣。求有二種。一者求價。乃至求增一錢。十六分之一分。二者求衣。乃至求增一縷線也。善哉居士者。此是讚勸之詞。欲令彼施加以精妙也。如是如是衣者。謂廣大新好堅緻之衣也。為好故等者。謂比丘如是為求勝妙衣故。得者捨墮。求而不得者惡作。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捨衣。懺悔。還衣。有犯無犯。同上(毗尼毗婆沙云。若遣使。書信。印信。突吉羅。若不為貴價好色大量求。隨其所宜等價。等色。等量。減價色量。無犯。得應量衣。下至四肘。上至八肘。捨墮。得不應量。衣惡作。若親里貧乏。從索惡作。五分云。從親里索好者惡作。根本云。若乞小片。他與大衣無犯)。
 
[0229a16] ○勸合價買衣戒第九
 
[0229a17] 若比丘。二居士。居士婦。與比丘辦衣價。持如是衣價。買如是衣與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居士自恣請。到二居士家。作如是言。善哉。辦如是如是衣價與我。共作一衣。為好故。若得衣者。尼薩耆波逸提。
 
[0229a21] 釋曰。緣處同前。前戒一居士夫婦。為比丘辦衣價。買衣施與。而比丘勸令增直好作。此戒二居士夫婦各辦衣價。各買衣施與。而比丘勸令合作一衣使得精好。以是二緣為異。餘犯不犯。並同前戒。
 
[0229b01] ○索衣過六反戒第十
 
[0229b02] 若比丘。若王。若大臣。若婆羅門。若居士。居士婦。遣使為比丘送衣價。持如是衣價。與某甲比丘。彼使人至比丘所。語比丘言。大德。今為汝故。送是衣價。受取是。比丘應語彼使如是言。我不應受此衣價。我若須衣合時清淨當受。彼使語比丘言。大德有執事人不。須衣比丘應語言有。若僧伽藍民。若優婆塞。此是比丘執事人。常為諸比丘執事。時彼使往至執事人所。與衣價已。還比丘所如是言。大德所示某甲執事人。我已與衣價。大德知時往彼當得衣。須衣比丘。當往執事人所。若二反。三反。為作憶念。應語言。我須衣。若二反三反為作憶念。若得衣者善。若不得衣。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立。若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住。得衣者善。若不得衣。過是求得衣者。尼薩耆波逸提。若不得衣。從所得衣價處。若自往。若遣使往。語言。汝先遣使持衣價與某甲比丘。是比丘竟不得衣。汝還取。莫使失。此是時。
 
[0229b18] 釋曰。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王舍城大臣遣使持衣價與跋難陀(或云寄商客持價來)。跋難陀即將此使入舍衛城。以衣價付與親舊長者掌之。異時。大臣問使人言。我前遣持衣價與跋難陀作衣。為我著不。報言。不著。大臣更遣使索還衣價。跋難陀聞已。即疾至長者家索衣。時城中諸長者集會。先有制。其不至者。罰錢五百。長者報言。大德小待。我赴會還。跋難陀言。不得爾。當先與我作衣。長者為作衣竟。會坐已罷。即罰錢五百。時長者及諸居士。盡共譏嫌。佛為結戒。王及大臣居士。如前釋。婆羅門者。此云淨行。又云淨裔。謂是梵天之苗裔。亦名梵志。乃五天竺國之貴姓。餘國所無。故其國名為天方也。遣使者。或遣男女黃門等。送衣價者。謂持金銀錢七寶等施與也。我不應受此衣價者。謂比丘法。不應受畜金銀寶物。及穀粟米豆田園奴婢牛馬車乘等。若施僧祇。合畜。應與淨人俗人等。計分租稅。以供眾僧。不得使淨人及傭人自作。若作者。是為不淨。眾僧不應噉食。食者得罪。合時清淨當受者。合時。謂合比丘須用衣時。或佛開許比丘聽畜之時。清淨。謂不違如來禁制。及無諸障難。堪可受用。我當納取以成衣受持也。僧伽藍民者。是寺家淨人。常為僧伽執作眾務。給事比丘也。優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謂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堪能親近承事比丘故。即是比丘執事人也。彼使往至執事人所者。謂彼使往至如比丘所示人處。以衣價付之。囑令合時當買清淨衣與彼比丘也。大德知時往彼當得衣者。謂彼使付衣價已。還比丘所報言。大德知須用衣時。往彼某甲執事人所。當得淨衣也。須衣比丘當往執事人所者。謂此比丘欲須衣時。當至彼所付衣價人處。若二反。三反。為作憶念等者。謂二三往返出言。令彼淨人憶念。彼淨人或在家中。或在市間。或在作處。語言。我今須衣。與我作衣。是為作憶念也。若得衣者善者。謂稱自求心。不假餘索也。若不得衣。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立等者。謂三反出言求索不得衣。應四五六反往彼淨人所。彼淨人或在家。或在市。或在作處。至彼前默然而住。若淨人問言。汝何緣在此立。比丘報言。汝自知之。若淨人言。我不知。若有餘人知者。比丘當語言。彼人知之。如是得衣者善。若不得衣。不應更往求索。若比丘作一語。破二反默然。乃至作三語。破六反默然。是中犯者。若過三反語索。過六反默然。得衣者捨墮。若三反六默時。竟不得衣。應往所施衣價檀越處。若自往。若遣可委信人往。報彼檀越知。令其收取原物。莫使虗失。此是還報之法也。若彼檀越言。我不須。即相布施。是比丘應以時。軟語。方便。索衣。不犯者。若為作雜碎衣故與。以時索。軟語索。方便索。餘捨衣。懺悔。還衣。犯不犯。並同上。比丘尼同犯。下三眾惡作(毗婆沙云。此戒體正在三索三默無過。若七反得衣成罪。不得突吉羅。善見律云。若不口語索。得十二默然求。若一語索。破二默然。乃至六語索。破十二默然僧祇律云。三反六默時。或緩期。或急期。云何緩急。若索衣時。彼答言。尊者。更一月來。比丘滿一月往索。若復言。更一月來。仍滿一月復往索。若復言。更一月來。又滿一月更往索。過三月已。不得復索。若言半月。十日。乃至須臾。不得復索。六反往時亦如是。過六月。乃至六須曳已。不得復往默然住。若語物主時物主言。我先施比丘。隨方便更索。比丘爾時得如前三反語索。六反默然住。根本律云若苾芻遣使報衣主已。彼執事人來作是語。聖者。可受此衣價。苾芻應報曰。此衣價我已捨訖。汝當還彼送衣來處。如是報者善。若取衣者。犯捨墮。若執事人言。聖者可受此衣價。彼之施主。我共平章。令其心喜。若如是者。取衣無犯)。
 
[0230b01] ○野蠶綿作臥具戒第十一
 
[0230b02] 若比丘。雜野蠶綿作新臥具。尼薩耆波逸提。
 
[0230b03] 釋曰。佛在曠野國。六羣比丘作新雜野蠶綿臥具。至養蠶家語言。我等須綿。彼報言。小待。須蠶熟時來。六羣在邊住待。看彼[暻-京+恭]繭。蠶蛹作聲。居士譏嫌。諸比丘白佛結戒。雜者。若毳。若劫貝。拘遮羅。乳葉草。若芻摩。若麻。野蠶綿者。絲綿也。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新者。有二種。一者新造。二者新得。此中言新。謂是新造也。臥具者。是氈褥也。此有二種。一者貯褥。二者衦成。皆不聽用。以殺多命害物傷慈故。又體是貴物故。憍恣身心故。自行乞求。自作教他。妨廢道業故。此中犯者。若自作。若使他作。成者捨墮。不成者惡作。為他作成與不成。盡惡作。是中捨者。若以斤斧細剉斬和泥。若塗壁。塗埵。其墮罪。應懺悔。餘四眾惡作。不犯者。若得已成者。若以斧釿剉和泥等(五分律。令捨與僧。不得捨與餘人。一切僧得隨次坐臥。唯除此比丘不得。僧祇律。令捨與僧敷地。及作遮向簾帳幔。蠶綿有二種。一者生。二者作。生者細絲。作者紡絲。亦不聽蠶綿。及羊毛作三衣。若經。若緯。若中。若邊。若間紃。若緣。若細褋。若補。作成捨墮。受用越毗尼罪。薩婆多云。若乞得成綿貯衣無罪。律攝云。或他已用。或修故物無犯。或他告言。我為仁作絲綿衣。意欲得故。默而不止。遂貪心故。亦得本罪)。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四
 
音釋
 
襵褋
 
[0230b24] 上音摺。下音疊。
 

 
[0230c01] 音勇。繭蟲也。
 

 
[0230c02] 音幹。摩展衣也。
 

 
[0230c03] 音蹉去聲。
 

 
[0230c04] 音位。縱曰經。橫曰緯。
 
六群比丘
 
[0230c05] 一難陀。二跋難陀。示現多貪及多瞋。三迦留陀夷。現多欲。四闡陀。現多瞋。五馬宿。六滿宿。現多癡。此之六人乃大權示現。無法不通。善解三藏十二部經。及五明百藝異術。人各弟子九人。群出墜入。現諸非威儀事。大護法門。宣通佛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