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7985阅读
  • 2回复

观呼吸与观心念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258
铜币
279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今期笔者尝试依据阿含经,葛荣导师的开示和***丛着的文章去探讨“观呼吸”与“观心念”的异同。
  在下引阿含经的经文后,我会再将葛荣导师及菩提比丘的有关说法提出,此乃是因为在阿含经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观心念的详细修行方法。本文的目的乃是希望将此二法的文献依据提出,再加上笔者的经验,以供有志双修此二法者参考。
甲:引文
《阿含经》(注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注二)!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盘。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观心念引文
1. 葛荣导师(注三)
  ……另一个我们修习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技巧,我觉得是称之为“无所缘境”禅修。一旦当你在觉醒之中建立起来,而你的心是稳定的,那时我们便能够让任何事情生起。去容许任何念头生起,容许任何情绪生起,尤其是那些我们不喜欢的情绪,而我们只是学习去观察,只是与任何在这充满空间的心中发生的在一起。
  这是一个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禅修。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况中,只是觉知你现在正在有的念头,只是觉知你正在有的情绪,只是觉知你正在有的感觉,及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及学习不去反应它们,把它们作为禅修的对象,把它们变成学习的经验。所以在日常生活里,你会拥有像愤怒、恐惧、压力等情绪,我们学习去把它们作为禅修的对象。
2. 菩提比丘(注四)
  ……前述经由的定境乃是专注单一固定“所缘境”而生起的(注五)。但除此之外,这是有一种所谓“顷刻的专注”。它并不需要依赖觉知力规限在一个固定的“所缘境”上。如欲建立起此种顷刻的专注力,禅修者并不需要特意地试图将多样性的现象从自己的注意范围中排拒出去。反之,他只要导引自己的正念察看着身心不停的变化,观察着任何现象的呈现;其任务乃是维持一个持续的觉知,以一个不执取任何事物的态度去留心观察任何进入知觉范围里的事。当禅修者持续地观察,定力便会一刻一刻地增强,直至它集中地建立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之流上。虽然“所缘境”不断改变,精神的统一坚固是保持的,随着日子的积聚,行者便会得到能够压止“五盖”的力量到达入定的程度。
……………………………………………………………
  具实修经验的禅修者,在看过以上的三段引文后,相信对此二法之重点,已有一个了然。不过笔者还冀在下文里,提出自己的体验,以供一众同修分享。
乙:两种方法的比较
次第上
  通常“观呼吸”乃是坐禅的入门,这或许是因为呼吸的一进一出相对于“心念”来说,会是为一个较具体的“所缘境”。而只守着呼吸作为“出入息念”的唯一一个“所缘境”,也是较为简单。再者禅修初学者很是要依靠“正念力”去观照“所缘境”,而一般初学者“念力”较弱,实实在在地去“观”呼吸的进出应是较为合适的。行者若到后期,念力建立起来,再去观照无固定的“所缘境”应是比较容易的。
方法上
  在“观呼吸”修习中,“所缘境”只有一个,这便是自己的呼吸了。虽然在阿含经中指出,单单一个呼吸可以供行者观照的地方甚多,例如它的出入啦、长短啦、冷暖啦等等,但其他与呼吸无关的,是一概不需要理会的。
  因此行者的心,只是要十分单纯地追随着自己的呼吸。最常见插入打岔的,便是念头了,其他干扰因素如:影像、情绪等也是会有的。但修“观呼吸”的行者在这种情况下,所要做的,也不是很多,他只要放下这些干扰因素,再将正念带回去觉知自己的呼吸之上便行了。
  “观心念”可说是更加简单,此法根本就没有所缘境。因此此法又名“无所缘境”禅修。任何身心生起的现象,也归为此法的“所缘境”。正念只是保持着觉知,但它基本上是不反应的(注六)。“所缘境”是所有一切。没有一个对象不是正念的“所缘境”,也没有一个对象是正念的固定“所缘境”。正念知道着身心所生起的一切,它也知道一切的还灭。
感觉上
  修“观呼吸”时,行者很像一个躺在母亲怀中的婴儿,很有一份充实暖和的安住感,但这母亲要到位,能给孩子抱紧,这个母亲便是行者自己的呼气与吸气了。
  “观心念”相对地较冷,有时此种冷像是从利刃放射出来的青蓝色光芒,其穿透力是十分清晰强大的。
  修“观呼吸”久了,又像是拿着拐杖上路的老人,有时很想扔掉拐杖开步快跑。常常感到长期顾着拐扙行动,很是累赘不便。在观心念一段时间后,渐渐地就不再想观呼吸了。正如很难强迫风湿脚痊愈了的老头,时刻带着拐扙上路一样。
坐禅的功效上
  众所皆知,“观呼吸”所产生的定力是十分强大的。此定可以是由“止”而所生起。除了呼吸这所缘境外,所有生起的都应被排出正念之外。正念因观照此一纯粹、简单、中性、规律化的一个呼吸,而被锁定下来。所有一切平常能够干扰心理平定的因素也因而被消除。一心就只有在盘腿不动的姿势下,沉淀再沉淀。此法培养出来的定力,确是十分可观的。
  修“观心念”者,因其所缘境不断转变,故所生之“定”也相对较修“观呼吸”的弱。但修“观心念”所带来的“观”也相对较强。在修行中面对不断改变的“所缘境”,一定程度的定力,也是需要有的,否则心很易会被扯进念头里去。不过此法的特色还是在它的“观”里。正念在此修习中,乃是要持续不断地观察,每一个生起的现象也要觉知而放下的,故其纯粹性相对较“观呼吸”者低,但因其不需死守呼吸,其自然度和自由性也就较大。
生活的应用上
  “观呼吸”能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镇定。有时,人生的问题,虽说主要是行动引起的,但语言及思想或许更是烦恼的根源。很多时,减少念头、减少思维及减少语言,已能将问题改善。就算不能根治,至少起码能向一个善与解脱的方向发展。由‘观呼吸’而来的定力,肯定能够减少念头并加强镇定。
  反之盘腿坐禅修“观心念”的成就,是可以直接移植到日常生活中去应用的。这应用是以“念力”为主导而“定力”为辅助。在盘腿坐禅“观心念”修习中所要面对的,几乎可说和日常生活碰到的情况一样。
  这话怎么说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行者不可能像修“观呼吸”一样,死守着一个所缘境。相反,正念在生活中是要去觉知不断变化的对象。这情况便和“观心念”所做的一样了。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难依赖强大的“定力”去生存的。皆因为生活是不纯粹而复杂的,在此情况下,“定力”是很难不被持续快速变化之外境所冲散。但在这日常的变化中,只要保持“观心念”的心态,“念力”是蛮强大的,而“定力”也由“观”助“止”,以使其力度不会减到太弱。如果火候到家的话,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念力”和在盘腿中之水平相较,理应是不会有很大幅差别的。
  当在生活中遇到情绪、念头或无常来袭时,以从修“观心念”所得的正念力,“无反应”(注六)地去对应变化,任由念头等去自生自灭,这或许又是连智慧也用上了。如斯这般“念”、“定”和“慧”三者联合发挥,简直是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完美组合。
丙:结语
  那么吾人又是否不需要“观呼吸”呢?这又肯定不是。这问题其实在葛荣导师1997年在大屿山华严阁的退修中,已和大家探讨过了。我想这段开示或许是对此二法的最佳注脚。
  葛荣导师当时说:“……我想弄清楚的是,我们应修习“观呼吸”和“观心念”这两个技巧,持续地去分别独立地修习他们,因为在某程度上,它们互为补足。
无我
级别: 禁止发言
发帖
19
铜币
19
威望
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6-2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47
铜币
47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