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2756阅读
  • 7回复

难舍能舍--虚云老和尚结发妻子五十年后给虚老的信(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703
铜币
625
威望
175
贡献值
7
银元
0
好评度
0


虚云老和尚舍利子之谜
        虚云老和尚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我们一起再次缅怀老人家的圣德----虚老于1959年九月十二日圆寂,在他圆寂前的一个多月里,很多师父们都曾经看到有一大片光自茅蓬里出来,朝大殿方向去;只见一明亮光环,不见任何影像,进了大殿,光环才渐渐隐没九月十九日封龛,次日荼毗,预期三天后开炉拣舍利骨灰。不料,第二天赵州关外山上失火,山上住了近百人,大众师都去打火,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在寺内。其中宽怀师和宽克师等人跑到化身炉洞外向内窥看,看到虚云老和尚火化后的骨灰兀坐不倒,宛如好人一样跌坐在那里。他们觉得奇怪,便随手拾起一块小瓦片朝那骨灰一丢,骨灰就整个倒下来了。宽怀师即伸手向里面抓起一把骨灰,一看有好几颗晶莹光亮的舍利子,即声张起来了。
  
  过一会儿,救火的人陆续回来,听说虚云老和尚的骨灰里有舍利,纷纷跑来,争着向内抓一把骨灰然后往山中僻静处跑,因为当时政府的形势并不允许说有舍利子。几十人都是如此,有的一把骨灰里面有好几颗舍利,少的也有一两粒,大小不等,颜色不一,以白色晶莹者为多。所以虚云老和尚的骨灰里有多少舍利子,根本无法统计。
  
  数十人打火回来后都是如此轮抢,方丈性福和尚不得已,就叫慧通师和自修师几个人,把那些骨灰过筛,又筛出了很多舍利子。其中慧通师拣到一粒舍利,比大姆指还大,像水晶般晶莹剔透,后来送给了闻讯远地赶来的海灯法师。听说海灯法师把舍利子送到浙江天台山去了。当时,有一位达定师,因在菜园里种菜,后来才得知消息。当他去到时,只能拾到一块骨头。他便把骨头带回菜园里敲碎,发现里面有一颗红豆般大的血红色的舍利,还有一颗小的,黏在骨头上面。
 

    还有一位一如师,因打火最后才回来,一听到有舍利,便箭步地跑到化身炉去。可是,那时已剩下一片空地,连灰也扫得干干净净了。他不禁放声大哭,边哭边用竹签子挖地,挖了两吋多深,忽然发现一粒晶亮白色舍利,清澈透亮,大如黄豆。一如师喜出望外,便像宝贝般地收藏起来。
  
  当时很多人看到虚云老和尚盘腿端坐在舍利里面,其中一颗甚至连他那长眉毛也看得清清楚楚。那颗舍利现在还藏在舍利塔里。

   那时有些想毁谤虚云老和尚的人说,虚云老和尚的舍利子是放了琥珀进去烧出来的。于是有人试着把琥珀放进火里面烧,结果都成灰。
  虚云老和尚走的时候,形势很紧张,山上还在搞教育整顿,不能宣张。所以,对他老人家留下的舍利子,众说纷纭,无法作出正确的统计。有说只有一百多粒,实际数字远远超过此数,其小者无数,更难以统计了。又有人说有上千粒,只是已无从稽考了。 摘自《绍云法师开示录、一九九九年七月六日开示于宝林禅寺斋堂》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2-12-26 16:56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6
虚云老和尚答蒋介石问 料“德意日”将落败
     民国时期,1918年,虚云老和尚79岁,云南省督军唐继尧再三派人送来书信,迎请虚云老和尚赴昆明做法事超度亡灵,建丛林振兴名刹,老和尚遂往。1921年春天,滇军将领顾品珍思谋推翻唐继尧,夺取云南的军政大权,唐得知情报之后,决心以心腹劲旅二十余团与顾品珍决一死战,但能否获胜心中没有把握,他连夜带卫兵赶到寺里,摒退左右侍从,把云南形式告诉师父,请老和尚决策大计。 “公得滇民心,未尽得将士心,倘事兵戈,恐成两败,而他种势力将至滇矣,不如因势利导去虚名而存实力,以俟异日之缘。”虚云劝说唐继尧以退为进让位顾品珍,即使云南黎民百姓免于战争之苦,也打消了正对云南虎视眈眈的外国列强的野心。正所谓,“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听罢虚云老和尚规劝,唐继尧假装请假让位于顾品珍,于大年三十晚上带着家人亲信,秘密从越南转往香港暂住,不出老和尚所料,1921年顾品珍上任,2月间昆明大雨滂沱,7月干旱数月,12月喉疫爆发,近万人病死。顾品珍自顾不暇,自将领至士民无不思念唐继尧恩德,最后议定迎唐回任,顾品珍饮弹自尽。
正是此段传奇点拨,让虚云和尚在政界名声大振,以后的数代政权之中,皆有虚云弟子在协助护法,而他高深的禅宗照诣,也让虚老游走于五帝四朝的执政者之间,协助中国佛教,程前继后,法脉永续。 抗战期间的1942年11月中华民国国家主席林森等前往南华禅寺,迎请虚云老和尚到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12月9日,由林森、蒋介石发起,戴季陶任法会会长,虚云老和尚主法的“护国息灾大悲法会”正式洒净开经,法会分别在慈云寺、华岩寺同时设坛举行,为期49天。 法会期间,蒋介石、林森、戴季陶设宴招待,高僧、政要、斋饭、香茗气氛融洽,他们的谈话渐渐从佛法转向了国事,正在为抗日战争事宜,前途未卜头疼的蒋介石问虚云,现在这个世界大战的未来战局如何?对蒋的这突然一问,虚云没有回答,想了想,从口袋摸出一张便签纸,请服务员找来一把剪刀,一剪刀把纸剪成了正四方形,又将纸角对角连折三次,之后横着剪下三刀。纸屑飘落,纸张打开,虚云老和尚手中的便签先后成为三个字,一个是完整的“十”字,代表十字意大利军,一个是“卍”字,代表德国法西斯,还有一个是代表正对中华领土肆意蹂躏的日本国“日”字。 对于虚云老和尚对战事的解读,大家不约而同称好,蒋介石更带头鼓掌,虚云老和尚沉思,又说道,这一次抗战胜利后,中国还会有不同的面貌出现。蒋介石疑惑,问是什么样子的不同面貌?老和尚沉默不语,不再作答。正如虚云老和尚预测,三年后“十”字意大利最先无条件投降,德国法西斯战败,“日”本也不得不签署投降协议,紧接着,国共两党的厮杀随之而起,1949年才告平息。 法会上,虚云再一次见到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29年两人在福建鼓山相识以来,一直保持着亲密交往,身为佛教徒的林森对老和尚护持有加。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2-12-26 16:58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6
难舍能舍-------虚云老和尚结发妻子五十年后给老和尚的信
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深陷红尘的人们,觉得出家是一件挺惬意的事情,世事一抛,芒鞋一穿,挚瓶将钵,云水天涯,何其自在。其实哪有那么简单。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没有一种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一种坚韧决绝的意志,是很难做到的。虚云老和尚生出来时是一个肉球,母亲因惊厥而弃世,王氏,虚云老和尚庶母,出家后法名为妙净。虚老由庶母王氏抚养长大,父亲四十岁得子,钟爱有加,希今后能够科举及第,光宗耀祖。然师从小对佛法感兴趣,十七岁萌出家之志,为挽其心,在虚云和尚十七岁时,父为师娶二房妻子,一田氏,一谭氏,云老与二妻同居一室而不染。 后虚云和尚弃家前往闽海鼓山涌泉寺,礼妙莲长老为师出家。在同治三年甲子,虚云和尚父去世,庶母遂领二媳入佛门为尼。田氏出家后,法名真洁。旧患咯血,披剃四腊即离世;谭氏,为湘乡观音山尼,法名清节。

1948年南华春戒期间,虚云和尚与部分新戒尼众合影。前左为开堂知定法师,前右为羯磨智参法师
    师七十一岁,滇督李帅,暨其家眷来寺皈依。夏间,由鼓山转来湘乡家信,拆阅,系师在俗之发妻谭氏所寄。 信里这样写道:拜违尊颜,时深系念,奈云山阻隔,音问难通,疏慢之愆,职是之故,遥维 德公大和尚,动定绥和,法体康健,曷胜远祝。 忆君遁别家山,已五十余年,寤寐之间,刻难忘怀,未审道履何处,仙乡何在,未获卫侍左右,实深歉疚! 今春正月。侧闻高隐闽海。优游自得。闻之不禁悲喜交集。然究未知的实下落。真令悬恋难测。因念上离父母养育之恩。下弃吾等结发之情。清夜思惟。其心安忍。况今兄薄弟寒。父母年迈。吾等命乖。未能兴宗继嗣。家中无倚靠之人。宗嗣无接续之丁。每忆念及。未尝不涔涔泪下也儒以五常为道,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且我佛以亲怨平等,调达耶输,尽先度之,想吾等与君岂非缘乎!既不动乡关之念,还须思劬劳之恩,吾等无奈之何,今将家事,略述大概自驾别后,慈父令人四探无著,恸念于怀,常感有病,告老回家,养病一年余,至甲子年(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丧事办妥后,姨母(即庶母王氏)领我并田氏小姐,同入佛门,姨母法名妙净,田氏鹅英,法名真洁,我名清节,家事概交叔婶料理,多作善举公益,余不烦叙鹅英吐红,披缁四腊,撒手西归,乙亥年伯父在温州病故,我大哥现牧西宁府,荣国(从弟)偕鹅英三弟赴东洋,华国继续君嗣,至富国从君去后,未见音信,古谓大善无后,君虽僧伽再世,然顿绝二祠香烟,虽是菩萨度尽众生,未免使愚迷谤无孝义,吾本于孝义有亏,常慕君之灵根深厚,志昂誓坚,若运花之不染污泥,又何必远离乡井,顿忘根本,吾之所以痛苦呈书者,特为此也去冬宣统元年己酉岁,十二月初八辰时,姨母王氏(比丘尼妙净)告辞西归,弥留时,说偈,偈云:  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八十余年皆梦幻,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说毕,敛视寂逝,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嗟呼!世虽梦幻,本人也感涕矣!今寄数语,使知家中事务,信到之日,速请束装就道,万勿迟延,并将富国一同回家,(富国从弟,前与师同走出家。)不枉清节倾渴翘冀,端尽愚忱,是吾所深幸也。况兹圣教凋零,楚夏风俗,君岂不知,伏祈我师如迦叶尊者,放紫金光,同作法侣,满腔蓄泪,尽形一望也。鄙语千言难尽,意义在不言中,匪朝匪夕,盼祷无涯矣!肃此敬叩慈安,伏乞丙鉴不宣。 君亦鸿雁别故乡,冲霄独自向南翔,可怜同巢哀哀侣,万里秋风续恨长! 望断天边月,泪泉泻满睛,我栖湘江上,竹痕已成斑! 君必成大道,慧业日当新。昔时火宅侣,原是法城亲。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宣统二年二月十九日)

1942年11月14日虚云和尚于桂林月牙山与道安法师及当地信众合影
“望断天边月,泪泉泻满睛,我栖湘江上,竹痕已成斑”。这首诗用了斑竹血泪的典故,姜夔《小重山令》:“九嶷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清节尼在这封信中,其实还寄予了一丝卑微的期待,期待着虚云能够还乡,希望能够见上一面,了却这五十年的相思熬煎。“嗟乎。世虽梦幻。木人也感涕矣。今寄数语。使知家中事务。信到之日。速请束装就道。万勿迟延。并将富国一同回家。不枉清节倾渴翘冀”。但是虚云毕竟是得道之身,了知世事如幻,洞彻三生因果,禅心如如不动,不可能“束装就道”,再回到世事风烟中去(年谱中没有虚云回乡的记录)。有的只是虚云老和尚如是偈约“只此一生清白业。更无余事记心田”。“久矣浑忘尘世事。莫将余习到云边”。
    《虚云和尚年谱》中提到:“云公(虚云)得书悲喜交集。悲者悲抚育之恩未报,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命终心不颠倒,留偈而逝,即生西之兆也”。 比丘尼妙净,俗姓王氏,虚云和尚庶母。在己酉年,腊八日,出家40余年后,预知时至,结跏趺坐,说偈而西归。偈毕,敛视寂逝,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西归前跏趺说偈,对虚云和尚而言,其偈曰人生养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冲飞。怀胎命若悬丝险,既生得安谢神祇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欲作鬼母寻子去,举目云山万重围。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俗情法爱何殊义,山禽尚晓栖落晖。虽获同愿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儿既早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恨兹娑婆尽烦恼,休心今向极乐归王氏一手把虚云抚养大,含辛茹苦,虚云出家不回,虚云的父亲亡故后,婆媳三人,无依无恃,处境堪怜。“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读之令人心酸。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要修成佛果,究竟解脱,却是一定要“无情”的,习气不断,哪怕是极微极细的,都是沦沉六道的根苗。虚云老和尚能舍家修道,脱离恩爱,为大丈夫行宜。感恩赞叹虚云老和尚,赐予无上良药,带来无限砥砺和感动。


虚云老和尚赋《寄湖南劝清修净侣诗》三首:
烟霞何幸伴苍颜,屈指今经五十年。山海如常人物邈,沧桑无定古今迁。
禅心已定窒无物,悲愿常增佛有缘。只此一生清白业,更无余事记心田。
偷闲半世岁时迁,勤怠从来天地悬。三业不游安乐地,六根长远色空天。
分人分我总非道,计有计无不是禅。久矣浑忘尘世事,莫将余习到云边。
学得无为远世缠,六根清净一还源。逍遥物外千声佛,坐破蒲团几炷烟
历刮尘劳风腊腊,本来面目月圆圆。身安意肯烟霞裹,不作神仙胜是仙
录自 虚云老和尚年谱之宣统二年庚戌七十一岁一九一○年[size=+0][size=+0]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2-12-26 17:29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6
[转载]现代禅门第一巨匠 虛雲老和尚的一组珍贵照片


  

[size=+0]

                          
[size=+0]云居山真如禅寺虚云纪念堂
门口对联: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2-12-26 17:48重新编辑 ]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258
铜币
279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12-28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即历代祖师大德!
无我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4
铜币
5
威望
1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2-31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2
铜币
2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1-01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47
铜币
47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2-25
“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世尊昔曾度阿姨。恨……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