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7557阅读
  • 11回复

关于本心——阿姜查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问:真正的「观」和「想」一样吗?

答:我们以「想」作为工具,但使用它时生起的觉知,高于并超越「想」的过程。它能引导我们不再受到「想」的愚弄,你认出一切「想」都只是心的活动,而觉性则是不生不灭的。你认为这一切被称为「心」的活动是什么呢?我们所谈论的心——一切活动,只是世俗之心,它根本不是真实的心。真实是如是,它是不生不灭的。

不过,只是藉由谈论这些事而想了解它们,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真的深入思惟无常、苦与无我,换句话说,要以「想」去观察世俗谛的本质,有此得到的结果就是智慧。若它是真实的智慧,则一切就都完成与结束了——见到空性。虽然也许还有「想」,但它是空的,你不会再受它影响。

谈到「真心」,可以用另一个方法来帮助了解。我们为了学习而设名言,但事实上,本质并未因而改变,它还是它。例如,坐在楼下这石头地板上,地板是基础——它并未移动或去任何地方。上面的楼房是在这基础之上生起的。楼房就如心中所见的一切事物——色、受、想、行,它们不如我们想像得一样存在,它们只是世俗的心。它们生起后就灭去,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

经上有则关于舍利弗尊者在允许某位比丘修头陀行之前,考验那位比丘的故事。舍利佛问这比丘:「佛陀死后会如何?」他会怎样回答。这名比丘答道:「色、受、想、行、识,有生就有灭。」于是舍利弗便让他通过。



问:你所说的这颗心就是「本心」吗?

答:你是什么意思?

问:你似乎是说在世俗的身心(五蕴)之外还有个东西。有这样的东西吗?你怎么称呼它?

答: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不称它为 「任何东西」——它就是那样存在!一切都放下。甚至连觉性也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因此连它也要放下!意识不是独立的个体、众生、自我或他人,因此,放下它——放下一切!没有任何值得渴爱的事!一切都只是麻烦的包袱。当你如此清楚看见时,就能放下一切。


问:我们不能称它为「本心」吗?

答:若你坚持的话,仍可以如此称呼它。你可以称呼它为任何你喜欢的名字,因为那只是世俗谛。但必须正确了解这点,这非常重要。若我们不利用世俗谛,就没有任何文字或概念可以来思考真谛——法。了解这点非常重要。


只要坚持放下并觉知 就能达到「本心」
问:在您所说的这个阶段需要何种程度的定?它需要何种特质的正念?

答:你无须那样想,若未有足够的轻安,就完全无法处理这些问题。你需要足够的稳定与专注,去觉知正在发生的事——足以生起清明与了解的程度。

如此发问显示出你仍在疑惑中。你需要足够的定心,才能对正在做的事不再有疑惑,不陷入其中。若你有修行,便能了解这些事。你愈是持续如此发问,就会愈感到困惑。若这谈话能帮助你思惟(观),那就没有问题,但它无法为你显示事物的实相。你无法因为别人告诉你而了解这个「法」,你必须亲自体会——智者自知①。

若你「拥有」我们所谈的这种了解的本质,那么你的责任就已完成——你无须再「做」任何事。若依然有事要做,你就去做,那是你的责任。

只要坚持放下一切,并觉知你正在做什么即可,无须一直查核自己,担心「多少禅定」之类的事——它总是会恰如其分。在修行中无论生起什么,都随它去,觉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是无常的。记住这点!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放下这一切。这条路将带你回到源头――到达你的「本心」。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9-08
本心可以把它比喻成空气.你看不到,摸不到,但他是存在的。他就会理解的。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9-08
五蕴之外没有本心,五蕴也不是本心,五蕴无常,无常不执着就能证得所谓的本心。就是那份自在,也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证已证,自知不受后有的圣义解脱,本心是世俗谛的描述,事实上不能描述。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9-08 18:33重新编辑 ]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9-10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道五蕴与本心有区别吗?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9-10
不要忘记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前面讲的不过是空与色的关系,而后面的一路无才是单纯对空的俗谛描述。
空之所以讲是俗谛描述,那是因为空是无法圆满用语言表达的,就象不能用笔画一个饼来真正食用一样,空能证得才更重要,但人们似乎不愿意真正的修行觉悟空性,而更愿意来听一听空到底是什么,而无论如何,空的表达还是让人徒增疑惑,人们宁愿画饼充饥,也不愿意真正虚下心来做一张饼真实品尝到味道,这以至于到了疯狂的程度,人们都更愿意谈论空,而完全不顾怎么样修行,甚至对修行连看都不看一眼。这是这个时代佛法呈现的一种有趣现象。。。。。。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9-10 07:18重新编辑 ]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9-11
受想行识,亦复如此。也不要忘了。空也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也是空。不知怎么理解。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9-11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是空的凡夫之法,不是指色和空。难道佛法不是佛对所有的众生说的,难道佛法不是在世俗说的。要想度人,必先度己。自己尚未真度,怎能度人。难道有关系,能说这关系不存在,这是假的。真如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说明这就是本心的存在形式。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9-11
觉悟了空性之后,色受想行识根本不存在,根本没有。色受想行识根本就是戏论。所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证空后不会再依赖和相信六根对六尘的境界,对觉者来讲,眼睛就象哈哈镜,色尘就象哈哈镜中的景象,眼睛一无是处,色尘也一无是处。色受想行识,轻如鸿毛。。。。。,如果您站在哈哈镜面前,您会认为哈哈镜是对的吗?您会认为透过哈哈镜看到的景象是对的吗?证空后也是这样,六根与六尘,都是戏论,是此有彼有,究竟虚妄,造了哈哈镜,看到了失真的景象,六根六尘也是这样,都是无明造作。证空之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秧,梵行已立,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后有。五蕴与实相的关系,就在于觉悟五蕴是虚幻的,没有五蕴,五蕴是空的,而空中是没有五蕴的,根本没有五蕴。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9-11 19:57重新编辑 ]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9-12
我也不与你说什么了,再说我落入了执著,你也不必说什么。觉悟不觉悟不是说的,是悟的。正觉悟也就没有觉悟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9-12
少讲空境,多修行,正应当这样(俗语所说的少说空话,多作实事,也是来源于对佛教只讲空境,不实修的情况的反思,可见,谈禅论道而不实修的现象,自古有之,自古也被人讥嫌)。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9-12 20:2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