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1854阅读
  • 20回复

四分律開宗記(10卷)懷素 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四分律開宗記目次
 
卷第一 卷一本
從初發題至釋藏題目
卷第二 卷一末
從入本釋至釋分文竟
卷第三 卷二本
從正宗首至盜戒中解物主
卷第四 卷二末
從解處門至初犯竟
卷第五 卷三本
從十僧殘至二不定
卷第六 卷三末
從三十捨墮初至竟
卷第七 卷四本
從九十波逸提初至第三十四
卷第八 卷四末
從同第三十五至七悔過法
卷第九 卷五本
從尼律初至初戒
卷第十 卷五末
從摩觸戒至尼律竟
卷第十一 卷六本
從受戒犍度第一至第三赴說中堪授法樂
卷第十二 卷六末
自授諦法至釋三皈文竟
卷第十三 卷七本
從羯磨受戒至說戒儀軌
卷第十四 卷七末
從犍椎釋至安居犍度第三
卷第十五 卷八本
從自恣犍度第四至藥犍度第七相和
卷第十六 卷八末
從相和釋文至瞻波犍度第十
卷第十七 卷九本
從呵責犍度第十一至遮犍度第十四
卷第十八 卷九末
從破僧犍度第十五至滅諍犍度第十六
卷第十九 卷十本
從尼犍度第十七至流通分五百集法
卷第二十 卷十末
從七百結集至律藏竟
[0333b23] 四分律開宗記目次(終)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一(從初發題至釋序分文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大原寺沙門 懷素 撰
 
 稽首三際調御師  無邊十方等正覺
 二諦真乘淨妙法  四果無垢良福田
 □□□□性幽微  調伏總教義深遠
 如是妙理難開悟  至誠歸命請冥扶
 願以此業斷迷津  永息輪迴趣真際
 為利自他法久住  故我贊述毗奈耶
 
[0333c15] 竊惟覺智圓明。理絕言樞之際。迷津自斷。事超情域之源。故廼利益萬殊。非豪滴之能准。汲引千計。豈塵砂之所量。遂迺大闡毗尼。廣敷律藏。故經云。戒是無上菩提□□□□之持淨戒。斯則登真如之政術。歸實相之嘉謀。譬飛階以可昇。若浮囊之利涉。於是毀二邊鹿野。導俗眾而轉法輪。贊十利於龍城。警法徒而宣戒品。宣戒品故。祛三惑而淨六根。轉法輪故。截四流而歸八正。昔者象嚴演祕。千聖果圓。鷲嶺開宗。六師道喪。神光照於石室。迦葉啟善來之機。宴坐託於祇園。和先通得意之路。斯以五篇幽鍵。類金秧而不乖。七聚□□。□玉霜而必降。亦謂大枝小葉。取類心猨。內感外機。方調意馬。悲夫雙林掩化。千疊韜光。道秩銷聲。細徒落癊。由此波離大德苦節。冠於松篁飲光上人堅橾。逾於玉石。悼法雲之罷族。歎慧炬之淍華。顧命六通之儔。撰佛三藏之旨。庶使甘露垂液。隨燕雨而克臻。聖日流光。閟蟾輝而獨朗。四魔由其不測。三佛何以鬱興。理在解紛。義歸釋滯。是使煙焰之譏。遽殄□□。□□恒銷。正像遐宣。固其宜矣。
 
[0334a09] 首稱四分律藏。初分等者。然我大聖。教迹有由。始此仙菀。終彼提河。其間隨犯制儀。輕重位別。佛圓寂後。迦葉波等。乃至毱多。有百餘載。異人間出。奇士挺生。並道亞先賢。位隆法將。飛英振耀。襲藹聯耀。而毱多騰芬。一朝墜頴。眾師載駕。五部揚鏣。猶八劒之分鋒。俱為利器。若千燈之各照。咸日光明。斯迺啟九聖之宏模。闢二凡之亮則。煥乎總紉定慧之道。非戒無以舉其綱。披閱止作之儀。惟律而能究其要。是以曇摩護。揚德化於五天。佛陀明。振芳猷於四主。護迺瀉瓶[1]說。控文河而歸口海。握珠清禁韜驪寶以掩虵珍明。即慧日將頎。駐三舍而返照。慈雲漸落。疊五色以凝陰。斯並懿德嗣其風規。英邁標其水鑒。由此敷暢。廣濟無涯。聞所未聞。得未曾得。題云四分律藏。總顯詮名。初等諸言。別標分位。然總詮內。名義有殊。何者。四分即離中別秤。律藏迺總內通名。言四分者。大僧戒本以為初分。尼律已下以為二分。安居已下以為三分。房舍已下以為四分。合茲四分。成之一部。此即為異餘部。異餘部故。五部之內。一部別名。言律藏者。梵云優波羅懺。此譯為律。律則法也。非法無以肅威儀。梵曰比擿迦。此譯為藏。藏則藏也。非藏無以薀文義。此迺為簡餘藏。簡餘藏故。三藏之中。一藏通秤。夫執繩墨者。控引斤斧之工。設隄搪者。防禦波瀾之險。如持油缽。為解脫之肇基。若壞水生。喪菩提之萌。漸律之用也。大矣哉。所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號之為初。成部之因。故秤為分。金言日朗。寶軸星[跳-兆+厘]。舒布有規。標之卷目。第是居位之嘉秤。一即創題之上首。此既首居。名之第一。故云四分律藏初分卷第一。
 
[0334b12] 凡欲解釋本文。先以三位料簡。第一總簡藏別。第二別藏宗歸。第三釋藏題目。言總簡者。聖教雖眾。要唯三種。所言三者。第一毗奈邪藏。第二素呾纜藏。第三阿毗達磨藏。然茲三藏。旨趣幽玄。若不剖折科條。理義難顯。然欲解者。總作三門。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凡解義法。先須釋名。以善迷名。於義不了。名既知已。體狀須陳。名體俱知。方論差別。
 
[0334b19] 先釋名者。梵曰毗尼。或云鞞泥迦。毗那耶。鼻那夜。此。等皆由梵音輕重。傳有訛略。不得正名。正曰毗奈耶(此云調伏)。言調伏者。意顯律儀。調伏六根。皆令清淨。故云調伏。是以涅槃第三云。善持律者。為欲調伏利眾生故。又梵曰毗膩多。此云已調伏。當其滅義。故母經第一云。滅諸惡法故名毗尼。又多論第二云。毗尼者滅一切惡法。然滅不同。有其三種。一能滅業。業為牽生苦報。謂滅破戒業非。故名為滅。故下文云。有犯毗尼諍毗尼等。二能滅惑。惑是發業之本。謂滅貪等煩惱。故名為滅。故下文云。為欲調伏貪等令盡。是故世尊。制增戒學。復云。有結使毗尼。多論第九云。毗尼者。言折伏。能折伏貪恚癡故。三剋滅果。果是所證擇滅無為。故下文云。有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等。謂善犯善能除犯。戒經復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多論第七云。今得成佛。始體解波羅提木叉。以授眾生。波羅提木叉。非世間法是。背離世俗。向泥洹門。然此滅行。為教所詮。故能詮教亦名為滅。滅行差別。多種不同。依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律儀有四。一別解脫律儀。二靜慮律儀。三無漏律儀。四斷律儀。此四之中。但解初相。後三非宗。所以不釋。其初別解律儀名。總有四。謂律儀。戒。般羅底木叉。毗奈耶。所言律者。謂是法也。以身語止作。皆合軌儀。又謂銓也。銓量重輕犯不犯相。故涅槃第三云。知諸戒相。若輕若重。非是律者。即不證知。若是律者。即便證知。所言戒者。謂是警筞。以警筞身語。勿令造過。又謂防非。防護身語。離諸過失。故涅槃三十四云。戒者即是遮制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又婆沙三十四。有多異名。彼云。契經說戒。或名尸羅。或名為行。或名為足。或名為[這-言+筴]。言尸羅者。是清涼義。謂惡能令身心熱惱。戒能安適。故曰清涼。又惡能招惡趣熱惱。戒招善趣。故曰清涼。又尸羅者。是[1]陸義。如尊者無滅。作如是言。我蹈尸羅階無上慧殿。又尸羅者。是頭首義。如有頭首。即能見色。聞聲嗅香甞味覺觸知法。有尸羅者。即能見四聖諦色。聞未曾有名身等聲。嗅三十七覺分華香。甞出家遠離三菩提寂靜味。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觸知蘊處界自共相法。是故尸羅。是頭首義。契經說戒名為行者。故諸世間見持戒者。言彼有行。見破戒者。言彼無行。契經說戒名為足者。能往善趣。至涅槃故。如有足者。能避險惡。至安隱處。有淨戒者。能越惡趣。生天人中。或超生死到涅槃岸。故名為足。契經說戒名為[這-言+筴]者。任持一切功德法故。謂持戒者。任持功德。不令退散。如[這-言+筴]持寶。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戒名不壞。所以者何。如足不壞。即能自在往安隱處。具淨戒者。亦復如是。能至涅槃。故名不壞。般羅底木叉者。是解脫也。涅槃無為。體離諸縛。此於因中。以談果秤。故遺教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婆沙又云。淨持戒者。是眾行本。能至涅槃。故名為行。然於事中。謂能遠離羈縛業緣。亦名解脫。故涅槃第四云。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耶業。又准母經第三。名為最勝。彼云。波羅提木叉者。名最勝義。以何義故。名為最勝。諸善之本。以戒為根。眾善得生。故言最勝。復次戒有二種。一出世。二世間。此世間者。能為出世作因。故言最勝。復次戒有二種。一者依身口。二者依心。由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名為首。毗奈耶義。如上已明。然母經第二云。能滅不善根。能滅障法。能滅五葢惡行。名為毗尼。梵云素呾纜(此曰契經舊名修多羅者不正)。謂佛說法。契理契機。故名為契。經者即是貫攝之義。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生。目之為經。此律名之為線。故文言以種種華。散置案上。不以線貫。風吹即散。法亦如是。種種家出家。在於佛法。不以經法善攝。法即疾滅。又無性攝論第一云。貫穿縫綴。故名為經。問若以貫攝及線。名為經者。如餘二藏亦有是義。應亦素呾。亦得名素纜藏。答若從通義。三藏俱然。然以素呾纜者。是其根本。以是根本。故得其名。除非根本。即闕斯稱。猶如色處法處。雖標總稱。而即別名。餘之二藏。問答應知。梵云阿毗達磨(此云對法。舊曰阿毗曇者不正)。問何名對法。答此能對彼。如行是能對。法是所對。行能對法。故名對法。婆沙第一。有九大論師。二十二復次。以釋對法。此中不能繁具。略舉二三。以開學路。彼論問云。以何義故名阿毗達磨。阿毗達磨諸論師言。於諸法相。能善決擇。能極決擇。故名阿毗達磨。復次法性甚深。能盡源底。故名對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常能決擇契經等中諸法性相。故名對法。此藏亦名鄔波題鑠(舊名憂婆提舍者訛也)。亦云摩呾理迦(此云本貫。舊云摩得勒伽者訛)。然此對法。差別不同。依俱舍論。且立二種。一者勝義。二者世俗。言勝義者。謂無漏淨慧。言世俗者。謂有漏四慧及諸論教。此二對法。既准論立。餘之二藏。應知亦爾。謂無漏定。能契實理。是勝義素呾纜。若有漏定及諸經教。是世俗素呾纜。無漏律儀真實調伏。是勝義毗奈耶。餘有漏戒及諸律教。是世俗毗奈耶。釋通藏名。如開題解。又世親攝論第一云。何緣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此義意言。由能論教。能攝一切所應知義。令不失故。立以藏名。即是攝持義是藏義。
 
[0335c07] 次出體者。如上釋名藏例成二。就二之中。先解勝義。勝義毗奈耶。尅性是無漏戒。用無漏色為體。即八道支中。語業命攝。謂五薀中。唯色薀攝。十二處中法處。十八界中法界攝。若兼俱有同時相應。亦得通五薀性。十二處中。意法二處攝。十八界中。意界法界意識界攝。次勝義素呾纜。尅性是無漏三解脫門。即大地中三摩地性。謂唯行蘊法處法界攝。若兼相應俱有。亦通五蘊。以隨轉色為色蘊故。二處三界。如前所明。次勝義阿毗達磨。尅性以無漏慧為體。即大地中慧數。唯是行蘊法處法界攝。若兼相應俱有。還通五蘊。二處三界亦如前明。次世俗三藏體。於中有二。一約能詮教。二約所詮行。其能詮體。通三藏教。出其教體。諸論兩說。皆無評文。今依婆沙百二十六。便有正義故論問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若爾次後所說。名句文身。次第行列。乃至次第連合。當云何通。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又伽他所說頌。依名轉次云何通。答有於名轉。有於義轉。此中且說於名轉者。有說佛教名等為體。若爾次前所說。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當云何通。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既有論文名等不正。其所詮體。別解戒體。如下當辨。其靜慮戒。亦以色為體。若有漏定。三摩地為體。若有漏四慧。[1]為以慧為體。
 
[0336a08] 次諸門有七。第一集藏緣起。第二集藏處所。第三集藏儀軌。第四集藏次第。第五立藏所以。第六乘藏差別。第七釋藏離分。
 
[0336a11] 初門三意。一覩佛涅槃。聖凡嗟歎。二思念結集。令法久住。三召命聖賢。結集三藏。初意者。佛般涅槃。三乘眼滅。如來捨化。六道依亡。故智度論第二云。佛入涅槃。地六振動。諸河返流。疾風暴發。黑雲四起。惡雷掣電。雹雨驟墮。處處星流。師子惡獸。哮吼呼喚。諸天女人。皆大號咷。而大人等。皆發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間眼滅。又諸羅漢。皆亦滅度。六欲諸天。乃至遍淨。見諸羅漢皆取涅槃。各心念言。佛日既沒。乃至廣說。象王既逝。象子亦隨。法商人過去。從[2]求誰法寶。偈云。佛已永寂入涅槃。諸滅結眾亦過去。世界如是空無智。癡冥遂增智燈滅。爾時諸天。禮迦葉足。而說偈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目眼清淨如蓮華。如是讚已。白言。仁者知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頺。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燈欲滅。說法人欲去。行道人漸少。惡人轉盛。當以大慈建立佛法。爾時迦葉心如大海。澄靜不動。良久而答。汝等善說。實如所言。世間不久無智盲冥。迦葉受請。天忽不現。西域記言。時大迦葉。宴坐山林。忽矚光明。又覩地震。曰是何祥變。若此之異。以天眼觀。見佛世尊。於雙林間。入般涅槃。尋命徒屬。趣拘尸城。路逢梵志。手執天華。迦葉問曰。汝從何來。知我大師今在何處。梵志對曰。我適從彼拘尸城來。見汝大師。已入涅槃。天人大眾。咸興供養。我所持華。自彼得也。又未生怨王。信敬殷重。聞佛涅槃。深生悲裂。真諦法師云。佛般涅槃。已經七日。迦葉命屬往拘尸城。路逢梵志。名憂婆柯。迦葉問言。汝從何來。外道答云。我從世尊涅槃處來。佛般涅槃。已經七日。諸天人眾。無量無邊。燒香散華。設諸供養。我於佛所。拾得此華。以華示迦葉。迦葉聞已。即往未生怨所語言。我須八槽。願王令作。王即勑作。須臾而來。又索良毉。王亦呼來。迦葉問毉。於諸藥中。何藥去風。何藥療瘡。隨毉說藥。復從王索。其王隨教。悉當與之。迦葉令毉磨藥為屑。煑以為膏。內八槽中。即於是日。報大王云。佛般涅槃已經七日。王聞此語。悶絕而死。其身炮裂。遍體生瘡。迦葉以王安藥槽內。遍至第八。命乃得全。以藥勝力。資王得蘇。如是三告。聞便即死。還內八槽。如前得活。迦葉為說。一切有為。皆是無常。如來示同為有。現入涅槃。王勿憂惱。宜弘正法以答佛恩。應與眷屬俱詣佛所。時王與大迦葉。并國臣眾。屈申臂項。至拘尸城。王既見佛。悶絕還死。迦葉如前安[3]樂槽內。乃至第八。王便得活。佛於衣外。出現雙足。受迦葉禮。
 
[0336c04] 次念結集。有其三意。一為付屬。佛本付屬。令使結集。傳於末代。利益眾生。故智論第二云。時大迦葉。如是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難得佛法。令得久住。如是思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三藏。如是佛法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懃苦。愍眾生故。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曹亦應承受佛教。宣揚開化。二止諸惡比丘。自慶得脫。故下文云。迦葉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時。聞拔難陀語諸比丘作如是言。長老且止。莫復愁憂啼哭。我等今於彼摩訶羅邊。得解脫。彼在世時教呵我等。是應爾。是不應爾。應作是。不應作是。今我等已得自在。欲作便作。不作便不作。又五分第三十。迦葉告諸比丘云。昔吾從波旬國。向拘夷城。二國中間。聞佛世尊已般涅槃。我時中心迷亂。不能自攝。諸聚落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擗或踊。宛轉于地。莫不哀號。歎速歎疾。世間虗空。世間眼滅。時拔難陀先遊彼。止眾人言。彼長老常言。應行是。不應行是。應學是。不應學是。我等於今。始脫此苦。任意所為。無復拘礙。何為相與而苦啼哭。吾聞[4]言倍復憂毒。佛雖泥洹。毗尼現在。應同勗勉苦結集之。勿令跋難陀等。別立眷屬。以破正法。諸比丘。咸以為善。[5]人西域記。迦葉在路聞已。謂其[6]日徒曰。慧日淪照。世界闇冥。善逝遐棄。眾生顛墜。懈怠苾蒭更相賀曰。如來寂滅。我曹安樂。若有所犯。誰當呵制。迦葉聞已。深更感傷。思集法藏。據法治犯。三止外道謗。故下文云。勿令外道以致餘言譏嫌。沙門瞿曇。法律若烟。其佛在時。皆共學戒。而今滅後無學戒者。
 
[0337a07] 次召集意。先明召別。智論第二云。大眾議言。誰能結集毗尼法者。長老阿泥盧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字憍梵波提(秦言牛吲)柔耎和雅。常處閑居。住心寂宴。能知毗尼。今在天上尸利沙園中住。遣使請來。迦葉遣下。座比丘喚言。大迦葉等漏盡阿羅漢。皆會閻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疾來。使禮僧已。如鳥飛空。到彼請集。看眾寶聚。是時尊者心覺生疑。語言。將無鬪諍。喚我來耶。無有破僧事不。佛日滅耶。使答言爾。佛已滅度。憍梵婆提。聞已便言。佛滅大疾。世間眼滅。我和上舍利弗。及大目連。今在何所。答言先滅。彼言。佛法欲散。眾生可憐。大人過去。次問阿難羅睺羅。乃至廣說。彼言。我和上大師。皆已滅度。我今不能下閻浮提。住此涅槃。說已入禪。現種種神變。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迦葉所。水中有聲。而說偈曰。憍梵鉢提頭面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爾時使者。持衣鉢還僧。如是等類。諸處聖人。聞皆涅槃。亦如此說。迦葉言。止不須更喚。終不可得虗入涅槃。令世間空無福田耳。真諦法師云。於時四部弟子。見佛涅槃。迦葉未到。皆不入滅。迦葉既至。更無所待。無量聖者。並般涅槃。涅槃既眾。無聖住持。住持既無。恐正法盡。迦葉便語未滅者言。且待諸聖。未須入滅。我等宜應報佛法恩。結集如來所說三藏。以利眾生。令法久住。若不從我語者。得突吉羅罪。如是歷語少有入滅。次召眾者。育王經第四云。佛滅度後。數千億萬阿羅漢等。悉入涅槃。諸天空中出大音聲。而作是言。佛諸弟子。皆從佛去。法燈欲滅。大闇將至。若不聚集三藏經書。若諸羅漢入涅槃已。佛法即滅。時釋提桓因。將諸天眾。往迦葉所。作禮白言。如來之法付屬尊者。尊者今當聚集法眼。令千載後利益眾生。爾時迦葉。即於空中擊大揵推。三千世界。皆聞其聲。即有五百羅漢。應命來集。智度論云。時大迦葉。住須彌頂。撾銅犍椎。說此偈言。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是揵推聲。傳迦葉語。遍三千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迦葉告言。佛法欲滅。諸弟子中。知法持法者。亦逐滅度。未來眾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結集法竟。隨意滅度。諸來眾會。皆受教住。選得千人。唯除阿難。善見第一。所以選擇而少一者。為長老阿難故。若無阿難。無人出法。阿難所以不得入者。為漏未盡。正在有學地。大德迦葉。為欲斷諸誹謗故。不取阿難。諸比丘言。阿難雖在學地。而親從佛前。受修多羅祗夜。於法有恩。復是耆老。釋迦種族。如來親叔之子。又無偏黨三毒。大德迦葉。應取阿難。足五百數。此是眾聖意也。母經第三云。以大迦葉。遣阿難出。諸羅漢[1]答言。我等集於經藏。須於阿難。迦葉答言。阿難結漏未盡。云何得在此眾。諸羅漢言。所癈忘處。應當問之。迦葉答言。若爾當作求聽羯磨。使人僧中。准此下文。及智度論等。並得漏盡。入結集數。此文得道。具如下明。智度論中。迦葉入定。觀於大眾。誰未盡漏。唯有阿難。不盡諸漏。從禪定起。牽阿難出。語言。汝結未盡。不應住此。阿難恥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隨侍佛後。供給左右。無此苦惱。佛實大德。慈悲[2]合忍。念已白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諸佛法。阿羅漢者不得供侍。故留殘結。是時阿難求盡殘漏。殷勤疲極。息臥就牀。頭未至枕。廓然得悟。如日破闇。通明皆具。夜到僧堂。磽門而喚。迦葉令從戶鑰而入。入已禮僧。迦葉摩頂。令集法藏。
 
[0337c15] 第二門集處者。謂於王舍城。畢鉢羅窟。故育王經。迦葉告闍王言。我今欲集如來眼。唯願大王。為我檀越。王言。願諸比丘。終身受我四事供養。尊者許可。往至竹林。作是念言。此中多饒房舍及諸比丘。或能妨[3]雨。畢鉢羅窟。房舍臥具。不多不少。當於彼處撰集法眼。是時迦葉。即共五百羅漢。往畢鉢羅窟。爾[4]者下文。諸聖皆言。當於何處。論法毗尼。食飲無乏。復云唯王舍城。可得豐足。時大迦葉作白往彼。准此。即是王城結集。如何乃言畢鉢羅窟。答城是總標。窟是別處。故西域記云。摩揭陀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處。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芽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峽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餘里。內城餘趾。周三十餘里。山城北門。[1]佛一里餘。至迦蘭陀竹園。竹園西南。佛五六里。南山之陰。於竹林中。有大石室。此是迦葉結集之處。真諦亦云。於王舍城七葉巖窟。結集法藏。爾者如何。智度論云。迦葉將諸比丘。耆闍崛山中。結集三藏。此山在王城東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陽。答教自參差。未詳所以。又解。雖舉崛山。而是上窟與山處所隣接。故付法傳云。於是迦葉即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鉢羅窟。以此證知處所不別。舉其總山。以取別窟。
 
[0338a12] 第三門儀軌者。准下聖眾集法之中。迦葉先對鄔波離(此云近取。舊言優波離者訛也)。集毗奈邪藏。見論第一復云。波離白已。整身衣服。向大德比丘。頭面作禮。作禮已上高座而坐。取象牙裝扇。迦葉還坐已而問。優波離隨問而答。集毗奈耶竟。於是長老優波離。放扇從高座下。向諸大德比丘作禮。作禮已還復本座。阿難亦爾。今傳法者。以此為軌。十誦五十五云。集一法竟。迦葉次第問五百比丘言。爾不。各答言爾。即作白二羯磨唱斷。初一既爾。餘下並然。次對阿難。集餘二藏亦爾。付法傳第一。迦葉告阿難言。汝於今者。可演法眼。阿難曰諾。觀察眾心。而說偈言。比丘諸眷屬。離佛不莊嚴。猶如虗空中。眾星之無月。說是偈已。禮眾僧足。即昇法座。而說是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鹿野菀中古仙住處。為五比丘。初轉法輪。謂苦聖諦等。乃至廣說。說是語已。五百羅漢。飛昇虗空。高聲唱言。奇哉無常。甚大迅速。如河駃流逝而不返。我等昔者。目覩世尊。今乃言聞。皆各悲泣說偈(云云)。迦葉問諸比丘。阿難所言。不有錯謬。皆曰不異世尊所說。育王經第一云。尊者陳如。便作是念。昔佛為我。說如是法。今阿難說與本無異。即在地而坐說偈(云云)。智度論云。集法已竟。諸天龍等。種種供養。雨天花香。以一切物而為供養。說是偈言。怜愍世間故。結集三法竟。十力一切智。說智無明燈。餘義如下結集中明。
 
[0338b11] 第四門次第者。有其三義。若准常塗經論所辨。先經。次律。後論。所以爾者。有四義故。一依說次第。謂成道已。即於鹿菀轉四諦輪。是素呾纜藏。既聞法已。出家受戒。脩處中行。是毗奈耶藏。既起行已。復為分別蘊無我等。是阿毗達磨藏。二約所犯。故婆沙第一云。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說素呾讚。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熟。說毗奈耶。相續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脫。故說阿毗達磨。三據結集。故出曜及智度論等。並先集契經。次集戒律。次阿毗達磨。四就根本。契經是本。故須先明。戒從此生。慧方得起。第二解者。此律五分善見。先律次經後論。何意不同。亦有四義。一約法住。謂毗尼教住。佛法方住。是故於先結毗奈耶藏。故善見第一。大德迦葉。問諸長老。為諸說法藏毗尼藏耶。諸比丘答言。大德。毗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我先出毗尼藏。二依起行。凡是起行之來。戒行居首。教既詮行。故律在初。三據制異。謂毗奈耶藏。勝故祕故。佛獨制故。勝餘二藏。是以先明。故律。毀毗尼藏波逸提。毀餘二藏突吉羅。四約所被。謂毗奈耶藏。唯被內眾。是以先明。餘二不爾。故次居後。如上釋義。皆依此解。唯所以門。作前次第。第三解者。若就勝劣。明其次第。是則先論次經後律。對法詮慧。種智之本。定能證心。因慧而起。戒伏身語。由定能防。
 
[0338c09] 第五門所以者。為對所犯生信起行。見法不同。故立三藏。謂就末信。勸令生信。信已起脩。除脩顛倒。起脩非耶。能證真理。即是未入法者。引令入法。為欲斷除所犯有情種種法中起猶豫故。為除此。立素呾纜。已入法者。勸捨二邊。謂在家人。受諸欲樂。外道等輩。徒自苦形。二過乖中。不能趣聖。契中思惟。便獲果證。為離二邊。立毗奈耶。道跡既現。諸見永亡。即除耶人六十二見。為除諸見。立阿毗達磨。世親攝論第一云。復由何緣。建立三藏。由九種緣。謂為對治疑惑。立素呾纜藏者。於彼彼義中。有疑惑者。即為決定。宣說彼彼義故。為對治二邊受用。立毗奈耶藏。謂遮有罪着欲樂邊受用故。及開無罪。不自共邊受用故。為對治自見取執。立阿毗達磨藏。顯照諸法無倒相故。又能說三學故。立素呾纜藏。能成辦增上戒增上心故。立毗奈耶藏。謂具尸羅。即無悔等。漸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辦增上慧故。立阿毗達磨藏。謂能決擇無倒義故。又能說法義故。立素呾纜藏。能成滿法義故。立毗奈耶藏。謂為調伏煩惱。勤脩行者。便於此二。能通達故。能於法義。決擇善巧故。立阿毗達磨藏。由此九緣。許立三藏。又此皆為解脫生死。此復云何。能得解脫。薰覺寂通。故得解脫。謂由聞薰習心故。由思覺悟故。由脩奢摩他寂靜故。由證毗鉢舍那通達故。能得解脫。
 
[0339a07] 第六門乘藏差別者。謂佛隨機教門匪等。教門雖多。莫過三藏。以三藏攝義無不周。由從如來清淨法界本智所流。義分三故。故知三藏攝法斯盡。是以婆沙第一云。諸佛出世。皆說三藏。謂素呾纜等。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從一智海之所生故。隨一覺池之所出故。等力無畏所攝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或有差別隨義離三故。云其三藏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素呾纜等。復次為詮增上心等。亦有差別。復次所顯亦有差別。於素呾纜中。次第求故。謂此品無間。宣說彼品。毗奈耶中。緣起所顯。謂佛依何緣起。制立[1]覺處。阿毗達磨中。性相所顯。謂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後。或無緣起。俱無過失。復次等流亦有差別。謂素呾纜是力等流。毗奈耶是大悲等流。阿毗達磨是無畏等流。然據三藏。能所詮異。是則三藏。互不相攝。如諸律中。雜詮定慧。此雜詮處。即餘二収。餘二亦然。互不相攝。若約三藏部分通明。是則一一藏中。含餘二藏。如律所明。非直詮戒。義亦兼明定之與慧。餘二亦然。咸有通義門。此既通詮。如何藏攝。答約宗所詮。唯局於戒。定慧二種。相從故明。婆沙第一解云。依增勝說。謂毗奈耶。詮戒增勝。縱明定慧。劣而非勝。此藏既爾。餘二類然。問唯此三藏。攝法斯盡。如何諸文說有雜藏。其雜藏者。乃三藏外。能說之人。差別非一。能所俱雜。稱云雜藏。故分別功德論第一云。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讚頌。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僧祇三十二云。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及諸偈頌。是名雜藏。答若約所詮三行名藏。是則三藏不攝雜藏。以不攝故。論云文義非一多於三藏。若也通論所說之法。以辨三藏。三藏攝彼雜藏。但為說兼理事。名為雜藏。據理而論。不離三藏。爾者此之雜藏。何藏所収。答素呾纜攝。故婆沙云。種種雜說。名素呾纜。又此律云。四[2]合雜藏。是素呾纜。謂雜比丘事等。名雜阿含。雜餘經說。名為雜藏。又集法眾聖。都集為三藏。不云有四。又解其雜藏者。隨彼所詮。即彼藏攝。若詮行雜。即毗奈耶。若詮事雜。即素呾纜。若詮理雜。即阿毗達磨。問三藏雖爾。二藏云何。答二藏者。謂菩薩聲聞。言聲聞者。聲是音聲。謂佛說法所有音聲。聞者是聽。謂所化生發識聽受。由聞佛教。信受脩行。得出三界。故曰聲聞。故法花經第二云。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又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言菩薩者。梵語應云菩提薩埵。為言略故。但云菩薩。無性攝論第一云。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弘誓語立菩薩聲。此意說言。有諸智者。發大誓願。求大菩提。度有情類。以此二種。為所緣境。既以彼二。為所緣境。立菩薩名。即是有財釋。又云。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此意說言。菩提是所求果。薩埵是勇健義。行者之心。為求無上正等覺故。有大志意。有所堪能。具此勝德。名為菩薩。即是求大菩提之薩埵。是依主釋。或薩埵者。此言有情。即是求大菩提之有情也。婆沙云。薩埵是勇猛義。謂未證得無上大菩提時。恒於菩提精進勇猛求欲速證。是故名為菩提薩埵。既得無上大菩提已。便於菩提。勇猛心息。唯覺義勝。故名佛陀。以能成就[宋-木+取]勝覺故。然二藏之中。各有三藏。故雜集論第十一云。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此五聲聞藏中。素呾纜藏攝。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中。毗奈耶藏并眷屬攝。方廣希法。[3]此菩薩藏中素呾纜藏攝。論議一種。二藏中阿毗達磨[4]藏。問既菩薩藏中。具有三藏。如何智度論第一百云。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結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經。又阿難善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爾於聲聞人中。說摩訶衍經。說則錯亂。無所成辦。既唯集經。明無餘二。法花第五云。亦不親近貪着小乘三藏學者。明知大乘。即無三藏學者。涅槃第三云。以如是等九部經典。為他廣說。此九部中。無緣起譬喻論議三經。所以然者。以聲聞人。根淺過多。須制戒律。菩薩不爾。得旨捨詮。豈繁禁勒為道。又以聲聞鈍根。難授深法。要立賓主。方能領悟。菩薩利根。說即能解。不須問答。無論議經。然智度論中。唯集經者。菩薩三藏。通名摩訶衍。法花既已小乘名簡。明知大乘別具三藏。涅槃對有別機。不說三部。文不遮有。於理無違。然瑜伽顯揚等。據理通具。如為菩薩說諸學處。是毗奈[1]經藏。佛與弟子。分別體相。是阿毗達磨藏。故瑜伽八十一云。論議經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又於是處。諸聖弟子。已見諦迹。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相。此亦名為摩呾理迦。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達磨。由此傳釋。許佛滅後。十二分中論議一分。三藏之內對法少分。通弟子說。不許餘分餘藏通弟子說。問二藏之內。通有三乘。未知二藏三乘如何相攝。答據行不同。三乘差別。無別中藏。聲聞藏収。問如何聲聞藏攝獨覺乘。一解。以皆同證人空理故。又以自利同聲聞故。在聲聞藏攝。爾者既俱自利。同證人空。是則立獨覺藏。攝聲聞乘。解聲聞乘者。始終假教。彼無此事。不攝聲聞。但以因中。曾聞教法。從遠以収聲聞藏攝。爾者因時既聞教法。何不菩薩藏収。答以所斷脩。及所證得。與菩薩異。不得彼収。問以獨覺故。立獨覺乘。如何不許立獨覺藏。如俱舍云。若本種姓。必無移轉。是則別應立獨覺藏。又普超三昧經上卷云。聲聞藏者。承他音嚮。而得解脫。緣覺藏者。曉了緣起十二所因。分別報應。因起所盡。菩薩藏者。綜理無量諸法正誼。自分別覺。答經據乘別。名乘為藏。獨覺無教。不得立藏。故入大乘論上卷云。夫說法者。具足三乘。乃名三藏。以菩薩說法。能具三乘故。是故我說名三藏經。又解約行。於二藏外。別立獨覺藏。以在因中必聞教故。普超經說。如前所明。又闍王經中卷云。何謂三藏。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問獨覺既許別立為藏。未知此藏之中。亦具三藏以不。答據理通明。並悉具有。以皆成就三學行相。問何名獨覺。答法花經第二云。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俱舍十二云。謂現身中。離稟至教。但樂思惟。能自證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為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染對治道故。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無說法希望故。又知有情難受深法。以順流既久。難令逆流故。又避攝眾。故不為他宣說正法。怖誼雜故。但此獨覺。有其二種。一者部行。二麟角喻。言部行者。俱舍云。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覺。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習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道。得獨覺名。麟角喻者。要百大劫。脩菩提資粮。然後方成麟喻獨覺。又可直依聲聞藏說。亦即自具二藏三乘。其二藏三乘。准立可解。
 
[0340c04] 第七門離分有者。謂於菩薩聲聞藏中。各有三藏。是則成六。若其雜藏別立。則亦二教俱通。以二加六。合成八藏。其獨覺藏。攝入聲聞藏中。不合立藏。如前已明。又可獨覺。亦得立藏。無部[2]無不可分三。俱總立一。為獨覺藏。以一加八。合成九藏。又解。獨覺既許立藏。如何不具。以三足八。乃成十一。又若獨覺藏中。亦立雜藏。更加雜藏。合成十二藏。又若別立二藏總名。謂菩薩藏聲聞藏。以此加前。合十四藏。又以菩薩藏聲聞藏。各離四外。而更有彼二藏總名。獨覺亦然。四外有總。若加此一藏。成十五。又可依前別解聲聞藏中。立菩薩藏。此菩薩藏中。亦即自有三藏。若加此三藏。有十八。又加雜藏四外立總。是則合有二十藏別。又可若隨景悟法蘊不同。合有八萬四千差別。此中具含三藏。故雜集論第十一云。如是三藏。具有八萬四千。又一一蘊中。復有千數。故論云。總計八萬四千法蘊。成八俱胝四十洛叉。或約二藏離明。數更倍說。或獨覺藏別立。亦准數增。以此故知。法藏難測。
 
[0340c21] 第二門宗歸者。凡定宗旨。部類各殊。據其所明。唯詮於戒。然案律文。匪唯明戒。義亦兼通定慧二行。此據圓滿學人行增具足。雖舉定慧所脩。而是戒學所攝。故下文云。云何學戒。答言。增戒學。增心學。增慧學。是故言學。又以受戒結勸文云。汝當善受教勑。脩成眾果等。良由戒宗。行通止作。故約戒學。以明宗歸。然欲明者。二門分別。第一定藏宗旨。第二判藏宗文。先定宗旨。三門分別。第一敘古師解。第二問答辨非。第三顯示正義。言古義者。昔解以止作為宗旨。初二部戒本。是其止門。次揵度等。是其作門。由止故自行成。由作故眾法就。成其晈潔之行。莫過此二。即用此二。以為宗歸。又解。以受隨為宗旨。受是總發。隨是別脩。由受總故。萬行從生。以隨別脩。令戒光潔。要須此二。資行成就。故用此二。以為宗歸。又解。以止惡為宗。凡欲起行。必先離惡。惡既離已。脩行始成。以初起行。即離惡故。故用離惡以為宗旨。又解。以教行為宗旨。教不孤起。必有所詮之行。行不自顯。藉教以明。教能詮行。行能成人。故用教行以為宗旨。然教有二。謂止與作教無止作。能詮止作。止謂離惡。如五種制。作謂成善。如受說等。又云專精不犯。犯已能悔。教無斯二。能詮此二。故用此二以為宗旨。又解。以因果為宗旨。謂此大文。開之為二。初二部戒本。及以揵度所明止作二行。總是其因。第二大小持戒揵度。即是其果。以此文中學其三明五種勝。復以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又以受戒結勸文云。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1]損。即是其因。果報不絕。即是其果。因是所行。果是所欣。以有果故。因有可行之理。由有因故。果有可證之義。又解。制在一代。人時處事。前後不同。一戒一經。合有六百餘段。此師意云。世尊制戒。人時處事。各各不同。不可於中輙論宗旨。但隨別事。次第解釋。又解。以止善為宗。通說一切止作二行。但離惡邊。即是其止。諸有筞脩。即是其善。止是能成之行。善是所成行體。即是身語止善。當其教興之由。能治戒行。犯相輕重。是所明行。
 
[0341b06] 第二辨非者。初師以止作為宗旨。所以不立者。以止作二法。並是宗中所明別行。既辨大教宗歸。不可尊其別行。第二師以受隨為宗。所以不立者。謂以受隨二法。對初行者。分行不同。始終有異。如何即得以此為宗。又此二法。亦是宗中所明別行。為辨總教宗歸。不可尊其別行。第三師以止惡為宗。所以不立者。以離惡故。即以止惡為宗。離惡為脩善。應用脩善為宗。既不許以脩善為宗。如何偏欲尊其離惡。又此離惡。亦是宗中所離。既是所離。不得為宗。第四師以教行為宗。所以不立者。以教通三。行該定慧。事等漫該。所以不立。雖舉所明。止作等別。以不舉毗尼之別名。戒行之偏號。分宗不明。所以不立。第五師以因果為宗。所以不立者。以律所明是其戒行。始[2]未戒行。並是其因。何處別更彰其果法。雖舉五勝三明。及果不絕。此等皆為增進行人。若不舉斯果法。時人意謂。世尊勸我持戒。我持此戒。當得何報。欲令行者生欣。故舉果法。勸令脩習。即是以欣果故。因有可成之理。以顯其因。果有可證之義。義理既然。是以不立。第六師以時處等殊。而不辨者。雖則時等不同。莫不為教所攝。故須約教。以辨宗歸。第七師以止善為宗。所以不立者。前既不許止惡為宗。如何復更取其脩善。然此離惡脩善。並是宗中所離所修。謂教詮行。對行離脩。如何尊所離脩。以為宗旨。又此離惡脩善。義通三學。如定除亂。慧遣煩惱。望脩對除三學齊一。如何此藏獨云止善。
 
[0341c06] 第三門顯正義者。須以戒行為宗。夫論宗者。取詮所顯。詮既顯戒。即是其宗。故婆沙云。奈耶詮戒。又宗謂是族義。尊義。崇義。重義。此教始終。崇尊戒行。故用戒行以之為宗。餘止作等是別明法。不可就別立以為宗。如法華經詮一乘。即用一乘為宗。涅槃詮佛性。還以佛性為宗。此既詮戒。如何非宗。謂身語止善。受之與持。犯相輕重。因果差別。此等並是宗所明法。問離惡脩善。正順戒宗。如何不許止善。乃取戒行為宗。答此離惡脩善。別成戒行。既為成戒。以戒為宗。釋宗名者。戒即宗故。名為戒宗。是同依釋。
 
[0341c16] 次判宗文。昔判宗文。匪唯有一。故今隨要略舉其二。一解云。聖教雖眾。略開二種。一者化教法門。二者制教法門。言化教者。寔以群生抱暗自俱。迷於前趣。雖欲勤脩。莫能自運。是故如來啟宣因果。耶正是非。欲使眾生背惡崇善。脩因尅果。此能生解。名之為化。詮化之文。目之為教。教是生解之軌。名之為法。法通神解。說之為門。言制教者。蓋是如來因過禁其輕重。勒於身口犯不犯相。名之為制。制由言顯。名為制教。法門如上。所以知者。以答請云。廣說契經等即化教。亦結亦說。即是制教。又以身子梵王二請別故。今此律藏。制教所收。又解。開宗理行二別。彼云。隨根布教。乃有塵沙。要而辨之。不出二種。一曰理教法門。二曰行教法門。言理教者。盖是如來。宣己所證法性真旨。顯示群機。欲使安心理源。開示正路。冀彼返迷從正。同霑已[1]蓋。名之為理。教顯理之文。目為理教。言行教者然行不自起。依理而生。生乃資神。名之為行。顯行之文。名為行教。今茲戒行。乃是行教法門。此等開宗。通簡教別。簡教別已。局顯所明。今解。開宗局明戒行。戒行開宗。昔解五門分別。今以漸頓。乃是隨中別義。故今開宗總門。不可釋別。且就前四。束為受隨。方可於中就總開別。故今正解戒宗有二。一者受戒法門。二者隨戒行相。言受戒者。創發要期。斷惡脩善。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目之為受。言隨戒者。受興於前。持心後起。此起順初。令戒光潔。故名為隨。受以創發。故對法要期以成隨。據後起故。對緣防護。以立對此。湏明受隨分齊。然分齊中。教行兩別。先約能詮教者。謂受戒法聚。尼聚少分。旨歸彰受。自餘等文。總明隨相。雖有互明。所顯各異。次約所詮行者。舊云。謂從歸禮。訖至在前而去。判之為受。終盡一形。所有二持。局以為隨又解。若據辨體。第三羯磨一剎那前。判之為受。在前而去。終盡一形。說以為隨。中間說相等。事通受隨。今解。第三法前。根本加行。皆能辨體。說之為受。第三法後。所有說相等事。皆名為隨。此中雖有領納。但是領隨。非別辨體。不名為受。又此非由在受座上。說名為受。以望法體。體恒別故。然就受中。表與無表。是其受體。餘僧界等。總是其緣。餘受分齊類准應知。問所以要須此二門者。若無其受。則行無所起。以有受故。眾行得生。若無其隨。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隨故。令受光潔。是故須此受隨二門。就受隨二門。各開為兩。言受門二者。為彰戒法有為。不能孤起。要藉緣力。方乃發生。是以第一先明能發之緣。既有其緣。必有所得。故次第二所發戒體。言受緣者。寔以位階凡聖。報殊男女。託緣不同。案文有四。所謂善來。三歸。八不可越。及以羯磨。此四名義。至文當解。問此曰受緣。緣中有四。未知此是何等緣收。答緣雖有四。戒從二生。謂是因緣。及增上緣。言因緣者。即祈戒心。過去同類。通生得加行善五蘊。及戒俱有法。并能造大。總是因緣。言增上緣者。體有二種。一親。二踈。言親緣者。謂和上闍梨僧衣界等諸緣。於戒有力者是。言踈緣者。此戒生時一切諸法不障者是。然緣中攝因。其因通說。總有六種。謂能作。俱有。同類。相應。遍行。異熟。此六因中。戒從三生。謂能作俱有同類。然於能作因中。分為二分。一分踈者。是增上緣。一分親者。如能造大及餘二因。是因緣性。俱有因者。戒望能相得互為果。同類因者。此初念戒。從過去同類因生。第二念已去。即從初念及過去同類因生。問餘之三因亦因緣性。所以非者。是善故非異熟因。非染汙故非遍行因。非心法故非相應因。問所以不從餘二緣生解。從等無間緣及所緣緣生者。是心心所法。戒是色法。非二所生。第二體者。凡言戒者。對患稱名。患境無壃。戒烏有限。要而言之。不過二種。一曰表戒。二無表戒。此之二戒。依一切有宗。俱色為體。若成實論。作者是色。無作非色非心。此廣分析。如戒體明。次明其隨。隨位有兩。一是專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言專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順教。惡離善行。稱曰專精。但專精中有其二持。一者止持。二者作持。又此二持。有其眾別。於此眾別行中。謂以護體。尅全淨用。順戒無違同類等法。是其因緣。所對僧別境界教等。是增上緣。第二犯已能悔者。不謹之人放縱身語。違禁興過。汙本所受。名之為犯。慙媿追謝。還令復本。亦名為持。雖非一往善成。然亦毀而還復第二白法。故名犯已能悔持。故下云。有二種清淨。一者不犯。二者懺悔。又婆沙五十七云。有二補特伽羅名為清淨。一者本來不犯禁戒。二者犯已如法悔除。然犯不同。有其二種。一者作犯。二者止犯。然此二犯。亦分眾別。謂於僧別懺境。想難遭遇。立心厭惡。永斷相續。對除防護。戒行重生。更持清淨。同類等法。是其因緣。即此僧別懺境。及界法等。是增上緣。上來開宗略明。廣隨文解。
 
[0342c22] 第三門釋題目者。先解四分。言四分者。乃是佛般涅槃一百年後。於分部內一部別名。百年已前。未有斯稱。但為一部大毗尼藏。若欲料簡分不分義。可為四門。第一本制通含作分由漸。第二教雖通含不分之意。第三五師弘傳任持一味。第四執見離分人法部別。
 
[0343a04] 言初門者。佛從成道五年已後。終訖雙林入寂已前。其中隨犯制儀。咸稱根性。奉行利益。清化無虧。然佛亦於輕重事中。通含互說。遠作分由。所以知者。如涅槃經第十七云。四重之法說偷蘭遮。偷蘭遮法說為四重。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何以故。如來明見眾生根故。指事別者。即如僧祗律。盜得四錢三角成重。此律犯蘭。彼文說蘭為夷。此律說夷為蘭。又云父母夫主不聽輙度僧殘。此律提罪。又此二眾互謗。俱犯僧殘。十誦謗尼。但獲吉罪。此即說吉作殘。彼乃稱殘為吉。乃至犯不犯等。階降類然。又涅槃經三十四云。於五部僧。互生是非。舍利弗問經云羅旬分衛。不能得食。後以五種律衣更互着。便大得食。以斯文義。參驗挍量。明知聖制。本有五意。
 
[0343a17] 第二門通教不分者。問聖制該羅。通含輕重。何以但有五意。而不分五。答為具三義。不即分五。一以能化教主是一。共誰諍競而得分五。二以所被無有五機。一味修行。咸稱根性。三以同修一味和合。既稱根性。不相是非。以斯三義。不即分五。總為一部大毗尼藏爾者三乘之教。義亦應然。三乘機根別。隨別立三乘五部隨信行。隨行分五部。然五部有五意。教即不分五。三乘意亦三。教應不分三。三乘既別分。五部須分五。何但義然。文證非一。如於五部僧。互生是非。及五種律衣。此等部別。即非教主是一。既云五部。即是五機。又以互生是非。即非不相是非。反前三義。決定須離。解曰。三乘為顯理。根異得離明。五部隨事儀。事殊不得別。又如經說五部及服色等者。此表當來分五不謬。非約現說。故無有過。亦可此非分五。見解殊途但以學行不同。有茲別類。如下律文。有五持律。此則因五區分居止。遂別服色殊。是非亦異。此雖小訟乖違。然非分教相鬪。故為一部大毗尼藏。
 
[0343b10] 第三門五師弘傳者。佛化將畢。告迦葉云。汝今當知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為眾生故。勤修苦行。一心專求無上勝法。如我昔願。今已滿足。今將涅槃深法付汝。汝當於後。敬順我意。廣宣流布。無令斷絕。迦葉言白。善哉受教。我當如是奉持正法。使未來世等蒙饒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是故如來滅度之後。大迦葉波(此云飲光)須宣正法。時大迦葉。既先受屬。今欲集藏廣利眾生。將諸聖眾。往王舍城。闍王聞已。嚴駕出迎。王先獲得無根信故。但見佛時。自捉象下。今見尊者。捉又亦然。尊以神力。接令無損。即語王言。佛力殊勝。不似聲聞。聲聞入定。方能發通。自今已後。若見我等。莫捉象下如見佛時。王言受教。因即請云。如來涅槃。我不得見。尊若涅槃。必當見我。尊答言爾。時大迦葉。所作事畢。重思惟云。我極[1]年身為老壞。臰爛之體。甚可厭惡。涅槃時到。遂更思惟。遍禮設利。禮敬畢已。還王舍城。阿難恒[2]遂未曾捨離。畏入涅槃。或不覩見於後迦葉。語阿難言。汝獨入城乞食。我亦欲獨入。因此獨入別王不見。逝雞足山。入於圓寂。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大迦葉波。入王舍城。[宋-木+取]後乞食。食已未久登鷄足山。山有三峯。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加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納衣鉢。久住不壞。乃至經於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施作佛事。發此願已。即般涅槃。時彼三峯。便合成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及慈氏佛出現世時。將諸人天。至此山上。告諸眾曰。乃至廣說。次大迦葉將涅槃時。以[宋-木+取]勝法。付屬阿難(此云慶喜)。而作是言。長老當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我今老朽。將欲涅槃。世間勝眼。今當相付。汝可精勤守護斯法。阿難曰諾。唯然受教。是時闍王。於雞足山。燒香散花。種種供養。讚歎已訖。尋知法藏總付阿難。往阿難所。白言仁者。如來迦葉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覩見。尊若入滅。願見垂示。阿難曰善。於是阿難。既受付已。任持法藏。廣令流布後。於一時在竹林中。聞有比丘錯誦法句。阿難為正。彼師不受。阿難念言。我親為說。終不信受。入定觀察。亦無能改。遂歎耶法興行。違反聖教。時無智人舍利弗等。我今當問誰說此事。以此我今但當涅槃。佛之法眼。足千年住。念已辭王。如前不見。意詣毗舍離國。入般涅槃。時王後聞。念去近遠。復念河邊入於圓寂。有竹林神。告知處所。是時尊者。已至恒河。王集四兵[3]諸河而請。時毗舍離神。知阿難意。遍告國[1]土。令使同知。其王聞已。復嚴四兵。詣至北岸。據河而請。於時尊者。在恒水中。地六震動。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見斯相已。至阿難所。阿難化水為金地。為仙說法。時仙出家得道。俱般泥洹。阿難念曰。佛記健馱邏國。當有比丘。名末田底迦(舊云末田地。此云金地。義言從地為名。未詳所以)於彼國土。廣興法眼阿難又念迦葉告云。長老於後若入涅槃。王舍城中有一長者。名商那和修。高才勇猛。有大智慧。已於過去。深種善根。發意入海。採取珍寶。迴還造作般遮于[2]慧。為佛造立經行處已。復當建立高門樓屋。所為事畢。可度出家。如來法藏。悉當屬付。是故阿難。臨入涅槃。以法付屬商那和修。而告之曰。佛以法眼付大迦葉。迦葉以法屬累於我。如我今者涅槃時至。以法寶藏。悉用相付。汝可精勤守護斯法。答言受教。我當擁護。普為眾生作大明炬。爾時阿難付屬已訖。踊身虗空。作十八變。入於圓寂。分身四分。三王帝釋。各起塔供養(舊云商那和脩。此曰胎衣。此從義言。未詳所以)。新曰商諾迦縛娑(此是草名)。育王經云。此人過去於久遠時。逢五百辟支。皆着此衣。此人以上[疊*毛]衣。奉施眾聖。而聖不受。還以商那衣施。從斯已後。五百生來。常服此衣。此[宋-木+取]後身與胎俱出。衣隨身長。變為法服。以涅槃時用以焚骸。時商諾迦。臨涅槃時。以法付屬鄔波毱多(此云近護)。而告之曰。佛記於汝。在百年後。坐禪第一。大化眾生。今正是時。宜作饒益。令諸眾生服甘露味。答言受教此人化度無邊。但無相好。將齊佛德。號為無相好佛。然商諾迦。雖屬付已。意欲自怡。未歸寂滅。後欲涅槃。更宣微妙問定五百。毱多眇然。商諾告云。如來三昧。辟支不知。辟支三昧。聲聞不知。大目連等三昧。餘羅漢不知。吾師定相。我悉不知。今我三昧。汝亦不知。如此三昧。皆隨吾滅。[3]後有七萬七千本生經。一萬毗曇。八萬清淨毗尼。亦隨吾滅。是故如來滅後。賢聖隱沒。如是法藏。漸當衰損。乃至末後一切都盡。汝今應當勤加守護。以前五聖導化虗通仍。全一部大毗尼藏。又付法傳。從此已後。更有二十師次第傳法。各達道源。化儀齊一。於中不分五部差別。然古師說。三末田底。四商諾迦。此五師化各二十年。合一百歲。任持聖教。此釋不然。豈有二人親受付屬。一一別化。更付傳揚。又復商諾。逆觀長者生第三子。方堪付屬。如是知已。始託為親。乃至調習。出家得道。進受具後。付法流通。以此經停。豈唯二十能辦。自非久淹歲序。何以濟此傳揚。又以健馱邏國。未有佛事。佛記此人當興教迹。此則傳教時同處別為異。寄興教已。化行自終。不可以斯別寄抑入相付傳中。又付法傳。佛記近護。在百年後。坐禪第一。育王經亦言。百年後教授禪法。[宋-木+取]為第一。既言近護。化越百年。何以類分各二十歲。又觀文意。迦葉阿難。化時甚促。商諾毱多。稍淹年歲。故智度論第四云。長老迦葉於耆闍崛山。集三藏法。度眾生竟。欲隨佛入涅槃。清朝着衣持鉢。入城乞食已。上耆闍崛山。語諸弟子。我今日入無餘涅槃。以此證知。住壽極促。如何不觀化時近遠。直云五聖各二十年。引則卛爾判釋。不盡旨歸。依前義明。望順真理。
 
[0344c04] 第四門離分部別者。但以毱多化末。僧徒見異。悟解既殊。各為楷准。至傳聖教。不能均融。於是離分遂成多部。舍利弗問經云。於笈多[4]復有孔雀[5]輪柯王。世弘經律。其孫名曰弗沙蜜多羅。嗣正王位。顧問群臣。云何令我名事不滅。時有臣言。唯有二事。何等為二。猶如先王。造八萬四千塔。捨傾國物。供養三寶。此其一也。若其不爾。便應反之。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四眾。此其二也。名雖好惡。俱不朽也。王曰。我無威德。不及先王。當建次業。以成名行。即御四兵。乃至廣說。破滅無餘。唯有五百羅漢。登南山獲免。山谷隱嶮。軍甲不能至。於後有神。手棒大山厭王。及四兵眾。一時皆死。其後有王。性甚良善。彌勒菩薩。化作三百童子。下於人間。以求佛道。從五百羅漢。諮受法教。國土男女。復[6]菩薩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還復滋繁。時有一長老比丘好於名聞。極立諍論。抄治我律。開張增廣迦葉所結。名曰大眾律。外採綜所遺。誑諸始學。別為群黨。互言是非。時有比丘。求王判決。王集二部。行黑白籌。宣令眾曰。若樂舊律。可取黑籌。若樂新律。可取白籌。時取黑者。乃有萬數。時取白者。正有百數。王以皆多佛說。好樂不同。不得共處。學舊者多。從以為名摩訶僧祇也。學新者少。而是上座。為名他俾羅也(此云上座)。他俾羅部。我去世時。三百年中。因於諍故。起薩婆多部(此云說一切有)。及犢子部(梵名跋蹉)。次於犢子部中。出曇摩尉多別迦部(此云法上)。跋陀羅邪尼部(此云賢胄)。沙摩帝部(此云正量)。沙那利迦部(此云蜜林山)。次於薩婆多部。出彌沙塞部(此云化地)經中言目揵羅優波提舍者。此是人之異名。非是部稱。次有曇無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或云法蜜。此文不顯出處。准宗輪論。從化地部出)。復有蘇婆利師部(此云善歲。是迦葉遺名)。次於他俾羅部。出迦葉遺部(此云飲光。飲光是姓。前善歲是名。約名別分。許同坎合)及修多蘭波提那部(此云經量)。四百年中。更生僧伽蘭提迦部(此云說轉然是經部異名。為立實我。異故別說)。如是上座部五破。或六破。本末及相攝總成十一部。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我滅度後二百年中。因於異論。生起鞞婆訶羅部(此云一說)。盧迦尉多羅部(此云說出世)。拘拘羅部(此云雞胤)。婆收婁多柯部(此云多聞)。鉢蠟若帝婆耶那部(此云說假)。三百年中。因諸異學。於此五部。復生摩訶提婆部(此云大天。此與根本大天名同。但是人名。非是部稱。依宗輪論。此當制多山部)。質多迦部(此云西山)。末多利部(此云北山)。如是大眾部。二破或三破。本末通論。合成九部。又此兩位。總計合有二十部。故宗輪論云。佛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次後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更出一部。名說假部。至第二百年滿。因有乖諍。流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經爾許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次後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蜜林山部。次後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蜜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問准斯經論所明。有二十部。如何餘文。言有五部。答約離分有二十部。望其久後流行。但有五部。餘懸記文。據斯義說。故前舍利弗問經云。如是眾部。久後流傳。若是若非。唯餘五部。各舉所長。名其服色。摩訶僧祇部。勤學眾經。宣講真義。以處本居中。應着黃衣。曇無屈多迦部。通達理味。開導利益。表發殊勝。應着赤衣。薩婆多部。博通敏達。以導法化。應着皂衣。迦葉遺部。精勤勇決。攝護眾生。應着木蘭衣。彌沙塞部。禪思入微。究暢幽密。應着青衣。舍利弗言。如來正法。云何少時分散如是。既失本味。云何奉持。佛言。摩訶僧祇其味純正。其餘部中。如被添甘露。諸天飲之。但飲甘露。弃於水去。人間飲之。水露俱進。或時消疾。或時結病。其讀誦者。亦復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捨。諸愚癡人。不能分別。此五化迹雖殊。契源齊一。如破金杖。彼此俱金。又大集經二十八。具有人法名字。文云。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例解義。顛倒宣說。以倒說故。覆隱法藏。以[雨/復]法故。名曇摩毱多。而復讀誦書寫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解論義。說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帝婆。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若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毗。爾作地想。水火風想。處空識想。是故名為彌沙塞(經中更有一人名。然非正部攝)。經云。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蹉富囉。廣轉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善男子。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問經中既云遍覽五部。未知僧祇為總為別。古師解云。僧祇足總。故云遍覧五部。加前婆蹉富囉。即離分中。自有五部。勒中但勒離分五部。總部不慮生疑。故不舉勒。今解通祗。總有五部。前婆蹉富囉者。傍出犢子部名。爾者如何遍覽五部。答此部僧眾慧解[1]慮通。知餘所行亦契真理。故脩己部。兼行餘四。以此故云遍覽五部。所以知者。如前經云。久後流傳。若是若非。唯餘五部。亦可祇是離中本部。餘是末部。攝末從本。故云遍覽五部。亦可離中祇總餘別。攝別從總。故云遍覧五部。亦可望大毗尼藏。祇等並別。故知四分之名。至此方有。又望本部中文。四分是總。餘三十七法。即是其別。又可四分亦別。律是其總。
 
[0346a04] 次釋律藏。三門分別。第一列數解釋。第二明其癈立。第三名義通塞。
 
[0346a06] 初門數者。謂律戒般羅底木叉毗奈耶。問何理為證。知有此名。答律者。如集法云。一切比丘事。為比丘律等。戒者。戒戒皆云。為諸比丘結戒。解脫者。說戒法云。我今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毗奈耶者。集法總云。二律揵度等。都合為毗尼藏。此等諸文。雖非集在一處。准據安立。蓋非是謬。猶如受緣。義亦同爾。解此四名。具如上辨。今略重明。前釋餘義。然此四名。各分教行。律約教者。謂是法式銓量。如說比丘律等。二就行者。謂是調伏滅惡。故維摩經云。譬如象馬[怡-台+龍][仁-二+戾]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乃可入律。咸有軌則。俱稱為律。戒中約教。謂禁身語。離諸過惡。行即止惡之心。能防業本。斯並防過無處。稱之為戒。木叉約教。謂能體非。身語絕縛。行者。心離煩惱。不為物拘。皆能離非。同稱解脫。奈耶約教。謂殄諍論。與教無違。行謂能尅滅果。斷除惑業。皆能殄非。齊稱為滅。
 
[0346a21] 第二門癈立者。問戒與木叉。別立可爾。如何毗尼與律。復亦離明。然此二名。義正是一。謂梵云毗尼。此譯為律。以無別故。首題律藏十八法中。二名不並。此言七毗尼。增一云七種律。以斯參驗。不合離明。今分二途。未知何准。答律翻毗尼。本無典據。傳者胸襟。未成相反。然正翻者。梵云憂波羅懺。此譯為律。梵云毗奈耶。此云調伏。或名為滅。又律據教銓量部初題目。奈耶就行尅滅。故云今演毗尼法。又毗尼據教。亦有銓量。斷割儀軌。故云毗尼藏。律就別行。亦能調伏滅惡。故七毗尼十八法中。二名不並。減以功能不殊。故不雙舉。又律毗尼。義為一者。如何二律。等集為毗尼藏。又伽論第七云。有一事攝一切毗尼。謂律儀。以此校量。豈合為一。義既差殊。為別者好。若爾尸羅與戒。其義亦殊。戒即防非。尸羅性善。如何立一。不分二名。答此正相翻。不可為二。如尸羅度。淨戒翻之。以此故知。體無有別。又體性善。防非為能。所望雖殊。論體不異。釋律毗尼。雖復教行交參。然正翻對。各別不同。以斯義故。具立四名。四名雖殊。理趣無別。隨以一名標之。並皆無失。由此故云毗尼藏。四分律藏。四分戒本。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又可此等皆是差別眾名。依下文云。二律等合為毗尼藏。此是總名。餘三是別。由是總故。三藏中稱毗尼藏。然此部初。題云律者。且據進脩軌則義說。
 
[0346b20] 第三門通塞者。各從別義論之。謂身語調柔。能離麤業。是其律行。身語清淨。皎然無違。是其戒行。身語絕縛。逍然累外。是解脫行。身語止作。非惑雙王。是毗尼行。通者一名之下。通有四名。四四便成十六種行。律者通名法式。或曰銓量。約行調伏。戒者防非。防有軌則。是其律行。又可戒者為律所詮。是亦名律。故多論云。佛為諸弟子。制戒輕重犯不犯等。撰為律藏。解脫之法。乃是趣求軌儀。故名律行。又可解脫之法。體性調柔。同於律行。故俱舍云。別解脫律儀。奈耶名調伏。調伏有軌。是其律行。又可滅行止作。為律所詮。故得稱律名為律藏。此則四名。俱成律義。餘三例然。可以准說。學者思之。不能繁述。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一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一末
 
[0346c15] 次下釋文。文雖浩博。聖凡見異。如佛所言。毗尼有五答。一序。謂知時已前。二制。謂僧戒本。三重制。謂尼戒本。四修多羅。謂諸楗度。五隨順修多羅。謂條部已下。若依結集眾聖為五復別。謂比丘律。比丘尼律。楗度。條部。毗尼。增一。以為毗尼藏。又依律主分文。自為四分。然分分中。皆攝多法。問如前二說。旨歸可明。所以第三。作其四分解。但為律主四誦方終。隨一誦時。即為一分。如本本藏。號八十誦。五分。十誦。准例應然。今准義分文為三。謂序正流通。第一知時已前是其序分。第二毗舍離下是其正宗。第三五百已下是流通分。故佛地論云。第一教起因緣分。第二聖教所說分第三依教奉行分。釋三名者。謂因啟請。作顯宗由發。端起之。稱之為序。正明所防犯及不犯。當於教興。故曰正宗。道化遠開。遐霑後葉。隆於永代。是曰流通。其所以者。說經制戒。必有由藉。故先有序。序分既陳。宜宣宗本。故次正宗。正說之利。亦霑未來。故後流通。然此科文。西方亦無。佛法創來。騰蘭開化。亦但案文。無此次第。齊魏已前。例皆如是。自後諸德。方設軌儀。迄至于今。同行不[1]施。作此科文。雖非是義。然得識知文分之齊。文既具三。先明序分。序文分二。初偈文者。是勸信序。毗尼本藏唯一。今乃分五別行。律主將傳別教。被及遐代。恐時不信。先勸生信。以勸信故。名勸信序。第二蘇羅婆下。是發起序。失聖人制戒。不得無請而陳。故須託處興請。以作發起之端。發起聖制。名發起序。如諸經中亦分二序。問發起前興。反在後說。勸信偈後。何以初明。有人解云。若發起前明。二種不便一彰身子請序。隔於勸信。發起不便。二顯曇摩勸信不具。若勸信前明。順前兩義。故迴發起。次於後說。今解不然。三分之文。皆在先有。律主今欲傳此三文。恐時不信。先勸生信。以此故須勸信前說。然據實理。此勸信偈。乃在流通分後。何以不對正宗等文。以辨先後。故知不爾。雖復勸信後說法。須前明。釋此二序。差別多種。一者名異。謂名勸信及發起。二能說人異。謂師弟不同。三說時不等。時有現未。四經體有異。謂發起序。出自金口。勸信序者。傳於竹具。五所詮旨異。凡欲流通聖教。非信不傳。故此偈文。意勸生信。長行文中。請聖制戒。託處興請。以彰發起。第六總別。望本大藏。偈序是別。長行是總。若約當部三文。即偈序為總。長行是別。所以爾者。偈欲傳此三文。恐時不信。先勸生信。即是其總。長行直是請聖制戒。發起正宗。不欲發起序及流通。故是其別。
 
[0347b08] 既知二序差別。先明勸信。勸信文三。初稽首禮三字。是云何敬。標能敬儀。第二諸佛下七字。是何所敬。顯所敬境。第三今演下至于偈末。是何故敬。申其敬意欲解三文。先加三義。言三義者。一能敬體。二所敬體三明敬意。
 
[0347b13] 初能敬[2]然。即是律主三業。故婆沙三十四云。應作是說。是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薀。是能歸體。若局明者。其唯是慚。故俱舍第四云敬以慚為體。
 
[0347b17] 第二所敬體者。謂即三寶。釋三寶義。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言釋名者。梵曰佛陀(此云覺者)。具一切智了達諸法。自覺覺人。覺行窮滿。故名為覺。然欲釋此覺位不同。總有其六。第一三僧企耶所逢事佛。第二修波羅蜜多圓滿時分。第三於次百劫修妙相因。第四生處人中成佛之意第五最後身出家已。修有漏行斷惑。第六菩提樹下作無漏觀斷惑成佛言初位者。菩薩於初無數劫內。供養七萬五千佛。最初發心佛。號曰釋迦牟尼。謂我世尊昔菩薩位。最初逢佛號釋迦牟尼。遂對其前發。弘誓願。願我當作佛。一如今世尊。是以今佛機緣時等。皆同往聖。於劫滿時。逢寶髻佛。第二無數劫。供養七萬六千佛。初即寶髻。後即然燈。第三無數劫。供養七萬七千佛。初是然燈。後是勝觀。
 
[0347c06] 第二位。若時菩薩。但以悲心。能施一切身命體等。都無小許戀著之心。非為希求勝生差別。齊此施波羅蜜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被解支節。乃至無全。如芥子許。雖復未離欲貪然心無忿。齊此名為淨戒安忍二波羅蜜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坐寶龕中。入火光定。威光赫弈。特異於常。遂以無怠淨心。至誠瞻仰。忘下一足。經七晝夜。以妙伽他而讚彼佛。如是便超九劫成道。齊此名為精進圓滿。若時菩薩處金剛座。將登正覺。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二波羅蜜多修習圓滿。此則六波羅蜜多。勒成四位圓滿。所謂戒忍定慧。兩兩合明。婆沙一百七十八云。如是所說。皆依一時一行增上。說為圓滿。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方得圓滿。
 
[0347c18] 第三位。從第三無數劫後。至應成佛時。合經百劫。修習妙相因。但由翹足讚歎底沙精進因緣。便超九劫。唯九十一。相業即圓。然後入修。趣道決定。名真菩薩。故得定名。於修已去。捨五劣事。得五勝事。一捨諸惡趣。恒生善趣。二捨下劣家。恒生貴家。三捨非男身。恒得男身四捨不具根。恒具諸根。五捨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由此得名真實菩薩。未修妙相業時。與此相違。是故不名真實菩薩。問相是何義。菩薩修耶。答相是標幟義。殊勝義。祥瑞義。又問所以佛身。須有相者。答欲與無上菩提。作所依器。謂殊勝功德。決定依止殊勝勝身。
 
[0348a05] 第四位。問一生菩薩生覩史天。何緣唯此。非餘處耶。婆沙一百七十八。解云。若上若下。俱亦生疑。然生彼天。不違法相。有說。覩史多天。是千世界天趣之中。猶如齊法。是故菩薩唯生彼天。有說。下天放逸。上天根鈍。唯覩史天。離二過失。菩薩怖畏放逸。厭患鈍根故生彼天。有說。下天煩惱利。上天煩惱數。唯覩史天離此二種。菩薩厭此二類煩惱。故生彼天。問復何因緣。不生色無色界。答無色無形。不得說法。色雖有形可得說法。而以深著禪味。不利眾生。問何緣菩薩。於最後有。唯從天歿。不從人來。婆沙解云。於諸趣中。天趣勝故。有說從天上來。人所重故。有說。從天來時。有神變事。從人趣來。無如是事。又問。何故菩薩不即於此天中成佛。而來人間。答婆沙云。隨諸佛法故。謂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皆於人中而取正覺。復次天趣身。非無上菩提所依止故。復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來正法。天趣不爾。復次有二事處。佛出世間。一有厭離心。二有猛利智。當知此二。唯人趣有。
 
[0348a21] 第五位。然斷惑道。有其二位。一有漏道。二無漏道。菩薩於此最後身出家已。即修有漏道。斷九地中。下八地見修煩惱。其有漏道。欣上厭下。方能斷惑。唯非想地。更無上地可欣。故有漏道。不斷彼惑。然斷惑時。亦有九無間九解脫道。以所斷惑。分為九品。一一品處皆具二道。諸無間道。緣次下地諸有漏法。作麤苦障三行相中。隨一行相。其行相者。俱舍二十四云。非寂靜故說名為麤。非美妙故說名為苦。非出離故說名為障。靜妙離三。翻此應知。
 
[0348b06] 第六位。於菩提樹下。三十四念。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先斷見惑。斷見惑時。諦現觀中。有十六念。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忍生。此忍名為苦法智忍。此忍無[1]還緣[2]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問何名法智。答以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次總緣上二界中苦。有苦類忍生。名苦類智忍。此忍無間。生苦類智。問何名類智。答次後境智。與前相似。又後隨前而證境故。舊云。比者非也。緣餘三諦各四亦然。四四便成十六行別。此皆無漏。以慧為體。諦現觀中。次第應爾。然法忍智。不斷煩惱。以下地惑先斷盡故。唯類忍智。斷非想惑。次離有頂修道煩惱。有十八念。謂九品惑。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以此足前成三十四。此三十四。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第三十四是佛無覺心。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故成佛時不斷下惑。梵云達磨(此譯為法)。法則有二。一持自相。故名為法。相之言性。謂自性不改。如色等法。常守礙等自性。二軌生物解。故名為法。如無常等法。生人無常等解。梵云僧伽(此譯為眾)舊以和合翻僧。失於正義。然實義者。眾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義用。謂四人等秉法成和。是以文言。僧者四人若過。和合者。一羯磨。一說戒。通名[3]實者。齊為時珍。實性論第二。問曰以何義故。佛法眾僧。說名為實。答有六種相。一者希有。以無善根諸眾生等。百千萬劫。不能得故。二者明淨。以離一切有漏法故。三有勢力。以具六神道不可思議威德自在故。四者莊嚴。以能莊嚴出世間故。五有最上。以出世間法故。六者不變。以得無漏法。世間八法不能動故。
 
[0348c10] 第二出體。先解其佛。佛體就勝。謂能成佛諸無學法即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智。及彼隨行。無漏五薀。以之為體。然隨義分。亦具三佛。謂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王宮生等。以為報佛。化作色身化餘方等。以為化佛次明法者。若以持自相故。名之為法。此即通於一切諸法。今約位別。分之為四。謂教理行果。教謂聲性。即十二分教。苦集諦攝。理謂四諦十六諦理。彼諦之理。即彼諦攝。行者通說有其二種。一無漏行。二有漏行。若無漏行。唯道諦漏。若有漏行。通苦集諦。此中行者。局是無漏即菩薩二根。辟支三根。果謂涅槃離繫果故。是滅諦攝。次僧體者。謂聲聞僧。學無學法。四果四向。是僧寶體。此偏明理。不約事和。第三歸意者。歸依有二。一總。二別。總有七意。第一顯法精微。簡異外道。以諸邪人。執法有無。於其教初。皆置阿憂二字而今佛法。不同彼眾。若其弟子制造。先須歸敬三寶如也。直弘佛言。首稱如是。故成實云。三寶以最吉祥故。我經初說。第二顯發有情信敬心故。如諸聖人傳佛教旨。先標三寶功德。勸信歸依。況餘凡愚。不生淨信。故雜心云。開發眾生佛法僧念。顯等三寶真實功德。第三顯示究竟歸依之處。為翻有情妄計邪法。恒歸天神樹林園菀諸山制多。以求福祐。故婆沙三十四云。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由此歸依。能解脫眾苦。今以殷重淨心。歸依三寶。拔濟有情。開正法眼故婆沙又云。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第四顯有恃怙傳教心安。若不歸依。如商無侶。國無君主。心情惶懼戰掉不安。故涅槃第二云。我今無主無親。無歸無趣。第五顯示僧尼遵奉儀式。夫真宗至理。弘闡寔難。既欲宣揚。須歸三寶(諸偈云云)。第六請威加護。將傳聖教。慮有魔怨。要請冥[1]快。方能演化。諸菩薩等。傳教亦然。先請威加。後方弘唱故勝鬘云。衰愍覆護我。令法種增長。此世及後世。願佛常攝受。第七報恩供養。三寶於生。恩深德大。以聞法戒。會理忘筌。是故下文。非是衣等四事能報。以今傳通。令法不墜。用茲微[2]蓋。仰答。深恩。次別歸者。佛是教主今弘佛言。故須歸依。戒表受奉法。是所宣之法。蓋潤無窮。若不先以歸依。慮恐後傳無利。僧是傳教之人。修齊證等。若不至誠歸依。何以旌其敬業。
 
[0349a23] 次釋三文。稽者孝也。首者頭也。禮者敬也。所謂傳法之人。歸依三寶。將頭孝地。表敬之甚。故曰稽首禮。亦可稽者屈也。首者頭也。屈己之尊。禮彼之卑。故曰稽首。智論十二云。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淨。處在下故。是故以所責禮所賤。貴重供養故。復次有下中上。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頭面禮足。是上供養。又第一百云。禮有三種。一者口禮。二者屈膝頭不至地。三者頭至地。是為上禮。人一身。頭為最上足為最下。以頭禮足。恭敬之至。然禮雖三。此局明上。所禮是何。謂是諸佛。以三際佛化儀不殊。故設敬中。諸言總攝。問所以得知禮通三際答以戒經云。如過去諸佛及以未來等。爾者佛化理均。敬通三際。過未佛教。應並稟承。答據教稟承。唯通過現。懸敬有益。故及當來。問所以得知稟承。唯過現非未來耶。答以戒經云。毗婆尸等。不言未來彌勒佛等。佛如前解。及有二義。一相違義。二合集義。此中及言。意顯合集。所以得知。顯合集者。以一稽首。通下二故。法義如前。比丘僧者。比丘是能成之因。僧是所成之眾。能所合舉。故曰比丘僧。比丘者。梵音不正。正曰苾蒭。智論第四。正義有三。一曰乞士。清淨活命。故名乞士。乞有二義。所謂上從諸佛乞法以資神。下就白衣乞食。以濟命。此復二義。一為資身長道故。遺教云執持應器。以乞自活。二為利益施主故。下文云。慈愍白衣家故。然乞須離四耶五耶。正命自居。名為乞士言四耶者謂下口仰口方口維口。故智論第四云。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呪術卜算吉凶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是名維口食。五耶者。智論二十二。一行者為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者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者為利養故。瞻相吉凶為人說法。四者為利養故。[3]齊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者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耶因緣活命故。是為耶命。二名破煩惱。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三曰怖魔。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袈裟受戒。是時魔怖。是以初莊法裳。波旬悚慄。後敦戒行。更復慞惶。釋比丘訖。僧義如前。
 
[0349c14] 次申敬意。大文分三。初有九偈半。歎戒申其德利。第二所以立王者下有三十六偈。寄喻申其損益。第三末後半偈。申訖息喟歸禮。前文有八。初有半偈。明法久住。第二半偈。顯傳有由。第三半偈。將宣勸聽。第四一偈。戒能益物。第五三偈。戒利功德。第六兩偈。戒能生善。第七一偈。戒能滅惡。第八一偈。戒調三業。
 
[0349c20] 先釋初文。正為宣陳行儀軌則。故曰今演說。毗尼之義。如前已明。然母經第七云。毗尼者。凡有五義。一懺悔。二隨順。三滅。四斷。五捨。懺悔者。如七篇中。所犯應懺悔除懺悔能滅。名為毗尼。隨順者。七部眾隨如來所制所教。受用而行。無有違逆。名為隨順毗尼。云何名滅。能滅七諍。名滅毗尼。云何名能斷。令[1]涅槃滅除不起。名斷毗尼。云何名捨。捨有二種。一者捨所作十三僧殘是也。以作白四捨事。二者捨見事。如阿梨比丘說言。我親從佛聞。行欲不能障道。捨是見故。名為捨也。然諸教文。有廣有略。此文有八。如增二說。僧祇三十二。有五。一略毗尼。謂五篇戒。二廣。謂二部毗尼。三方面。如輸奴邊地聽五事。四堅固。如受德衣。捨五罪故。五應法。謂法羯磨。和合羯磨。了論有九。一比丘毗尼。如故意出不淨等。二比丘尼毗尼。如獨行等。三二部毗尼。如初夷等。四罪毗尼。謂八緣起所生。如法對治。五惑毗尼。如三界五部惑九永斷智。六願毗尼。謂十種學處。即沙彌十戒。攝未來事盡。所以名願者。若不受十戒。則不得具戒。此戒是具戒方便。能攝未來事。故名為願。七無願毗尼。正羯磨竟時。四萬二千學處。一時並起。無復一戒不生。故名無願。八一處毗尼。如受戒洗浴等事。處有二義。一國土為處。如邊方開等。二時節為處。如昔三歸得戒。今即不得。洗為中國熱便聽等。九一切處毗尼。謂一切時應共學處。此等為毗尼法者。毗尼即法。名毗尼法。是同依釋。為有軌則義邊名法。有滅惡生善義。名曰毗尼。然由宣此令法久住。如下文中。制眾別行。皆獲十利。又持律人。得五功德。一戒品堅牢。二善勝諸怨。二於眾中決斷無畏。四有疑悔能開解。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此由人不自立。假法以成。法不自弘。由人故顯。故曰令法久住。又五分第六云。世尊種種讚歎誦毗尼。讚歎持毗尼。讚歎優婆離說。持律比丘。有五功德。一自堅護戒。二能斷慚愧者疑。三自住正法中。四於僧中所說無畏。五除伏怨敵。時諸比丘。作如是念。佛為我等作如是說。我等云何而不勤修誦問毗尼。即共誦習。晝夜不懈。又十誦四十七。波離問。過去佛法。幾時住世。佛言。隨清淨比丘。不壞法說戒時。名法住世。未來現在佛亦爾。又善見十六云。云何令正法久住。一者身自隨法。二者能令他得法。因得法故正心持律。因持律故得入禪定。因禪定故即得道果。是名正法久住。又佛語阿難。我滅度後。有五種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即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若有中國十人。邊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因律師故。令正法久住。是名持律五德。又云。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歲。是故多諸比丘。就優波離子律。云何學律。讀誦解義。是名學律。又俱舍二十九云。世尊正法。體有二種。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正法住爾所時。
 
[0350b21] 次顯證者。我等先雖同依一教。然並不能總修學者。寔以根器不同。見聞有異故。即妙躅分階。玄言異徹。我今既欲隨信別行。恐有自制之疑。故引初聞為證。然我所傳實非私謬。是佛演者。波離傳者。佛但立制。皆集僧眾。以因一結。教網普霑。波離在會之初。故稱為首。眾內同聞非一。名曰及餘。亦可波離集法之初。故稱為首。諸聖同會。名曰及餘。亦可波離秉律。名之為首。迦葉等傳。稱餘身證。問波離既自闡律。何不自傳。傳中乃是迦葉等五。舊解云。迦葉等五。理行俱通。故傳法中。次第彰目。其優波離。但明行教。由德不具。故沒其名。今解。但以波離。於佛滅後。與生無緣。故不付屬。非是不具傳通之德。以大聲聞。皆堪化物。迦葉等五。於生有緣。是以世尊付令傳授。問何故此列波離。不彰七佛。戒經舉其七佛。不顯波離。答此列波離。顯傳可信。不稟餘佛。故不列名。戒從此生。波離理有。為稟餘教。總彰七佛。又解。律戒無殊。但是綺文互顯。謂此云諸。明以攝七。戒從此起。波離已通。
 
[0350c14] 次明勸聽。即演不賖。名之為今。陳彰在口。所以言說。戒為德本。稱為要義。故遺教云。若人能持淨戒。是即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又戒能資出離之行。凡欲起修。莫不由此。故名要義。稟行和直稱賢。賢非一故名諸。冀諸賢者。齊志詳飡。恐有謬聞之失。錯傳之過。故言咸共聽。
 
[0350c20] 次明益物。戒是履聖之初蹤。起行之因本。既是行本。難可測量。故名為深。是以文云。戒如海無涯。亦可戒體幽玄。難知分限。故名為深。佛說此戒。為二種人。一是止持。故曰為樂持戒者。二是作持。故言為能諷誦者。亦可持戒故斷惡。諷誦故修善。依教奉修。咸蒙利益。益者非一。故名為諸。通而言之。利益相似。據別旨趣。非無差異。所謂止持名利。作持名益。又斷惡名利。修善名益。又自行名利。他化為益。又福德名利。智慧名益。又獲現安名利。得離[1]求苦名益。又得世善名利。獲出世樂名益。又獲有為功德名利。顯得無為涅槃名益。長老者。謂有耆舊之行故。莊嚴論第一云。所謂長老者。不必在髮白。面皺牙齒落。愚癡無智慧。所貴能修福。滅除眾生惡。淨修梵行者。是名為長老。
 
[0351a09] 次明戒利文三。初有半偈。舉數顯勝。次有兩偈。彰其利體。後有半偈。結成制意。然雖戒利無邊。此且論十句。則表彰義者為德。制此戒利。唯佛非餘。故云諸佛之戒法。亦可木叉之戒。由佛故有。佛不出時。即無此法。故云諸佛之戒法。亦可證大菩提。皆由戒法。即是成佛之法。故云諸佛之戒法。又可外道諸師。亦有戒法。為異外道。故云諸佛之戒法。此之戒法。成依主釋。
 
[0351a16] 次明利體。下有正文。且略屬當文中不次。令僧喜永安第二第三利。攝取於僧第一利。不信者令信第四利。已信者增長第五利。斷不持戒者。第六利。令耶道入正第八第九利。慙愧者第七利。佛法久住第十利。次結制意。世間最勝。勿過戒法。是以我今演說流布。故云世尊最勝等。
 
[0351a22] 次生善文二。初偈舉喻。次偈勸持。前中上半喻。下半合。喻中眾山眾流。約教總喻三藏。約行總喻三學。然山中須[2]彌。流中大海。[3]流中勝。而今戒行。諸行中最。同彼山海。故遺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教由詮此。亦名為最。然合喻文。影略互顯。約教應言毗尼第一最。約行應云眾行億百千。次明舉最勸持。第一最者。是佛菩提。有心欣樂。故曰欲求。今世正是分時僧尼。後世即是未來僧尼。過去僧尼。自稟大教。既稟大教。不合有勸。非為己謝勸之無益。慮恐人疑。後身有戒。故言當持等。
 
[0351b08] 次明滅惡。結是九結。謂愛恚慢無明見取疑慳嫉。此結繫縛。名為罣礙。除此九結。雖由慧力。慧起由戒。故云無罣礙。縛者三縛。謂貪嗔癡。三縛得解。亦由戒功。故云由此。故文殊問經上卷云。解脫縛聲者。縛者三縛。貪嗔癡縛。解脫者。離此三縛。此謂解脫縛聲。又解。縛者是惑。謂是造業之本。戒既除本。業不能羈。故云無罣礙。七非繫人。名之為縛。起染稱之為著。除此縛著。莫不由戒。故云由此解。照知違順。詳其淨穢。了了分別。其猶懸鏡高堂。好醜斯現。故曰以戒等。
 
[0351b17] 次調三業。將修二時之行。必須三業齊策故。善見第四云。如來哀愍眾生。三業不善。是故說毗尼藏。以制身口意業。故曰夫欲等。懸說難依。成規易倣。羅云。為彼三業加惱。忍不反報。却愍前人。以此引示。進修儀軌。故曰當觀等。
 
[0351b22] 次下彰其損益。大文十四。初有兩偈。能詮教興喻。第二十偈。所詮罪相喻。第三兩偈。愚智畏不喻。第四二偈。簡是擇非喻。第五二偈。戒如脚足喻。第六二偈。戒如浮囊喻。第七二偈。戒如階陛喻。第八二偈。戒如伎藝喻。第九二偈。戒如法眾喻。第十二偈。戒如慈母喻。第十一二偈。戒如猛將喻。第十二二偈。戒是真生喻。第十三二偈。戒如王印喻。第十四二偈。戒勸修說喻。
 
[0351c05] 先解初喻。於中文二。初一偈半喻。下之半偈。舉法合喻。喻中文二。初一行偈。教興所由。次之半偈。教興所為。此一部律教。尊貴可重。為僧尼所欽。喻若於王貴。此教興所由故。言所以立王者。若准合文云。如王治正法。此中不貴立王所由。但貴王立治法所以。其文應云。王所以立法者。此即以佛為王。五犯等為治法。若以戒律為王者。不知以何為治法。由世諍訟者。喻諸比丘犯罪。眾人舉者。喻諸比丘舉過白佛。古昔常法者。喻一切佛。咸待犯請。集眾呵責。制立學處。此法非今。曾當亦爾。古今恒然。名曰常法。次解所為立此治法。本為二人。一者犯已能悔。謂識藥病懺滅軌儀。故言犯罪者知法。二者專精不犯。謂守教人。筞修離過。故曰順法者成就。合文可知。
 
[0351c18] 次明罪相。於中有二。初有二偈。總喻五犯。次有八偈。別喻五犯。總中先喻後合。次下諸喻例然。喻中初句觀病。次句立章。下二解釋。律顯罪相。五七分明。猶如毉王觀病相似。故曰如等。次立進止二門。下之四犯。並得懺除。故名為進。初過極重。不可悔滅。名之為止。此止具其四義。一壞根本。二定障道。三不可懺。四不足僧。翻此四義。即名為進。此進與止。各合軌儀。設法不差。名得其所。下釋可知。次合喻文。初句合初句。下三合下三。四事一句。合止得所。不可者則捨。可救等二句。合進得所。及可治即進藥。又一義合者。初句合初三字。四事十三。餘者合眾病二字。不可治。合止得所門。可救不須救。合進得所門。次明別喻。初之二偈。與初犯為喻。廣上總中。止得其所。不可者則捨。次有二偈。第二犯喻。次有二偈。三四犯喻。後有二偈。第五犯喻。此以三喻。廣上總中進得其所。可治則進藥。問所以餘犯離明。三四合說。答五犯懺時。第五心念。既不對境。別為一喻。餘之四犯。皆對境除。於對境中。初二對僧。三四對別。然初二犯。雖同對僧。但以懺擯不同。故須離說。三四兩犯。說雖一三。同對別人。是以合辨。爾者四犯畏中。何以離說。答犯畏為取怖。顯怖故離明。此文為勸持。勸持故合說。有解。犯畏為取怖。怖微者沒名。顯怖增四門。是故離三四。此喻非顯怖。勸持有同別。同者即合明。別者便離說。初喻四句。初句自行絕分喻。次句眾法絕分喻。次句作法除棄喻。後句淨不容穢喻。若犯夷罪。一形永障。絕於慧命。名之為死。畢竟不成活比丘用。名之為屍。屍者。有其五義。如下文云。死人有五不好。一不淨。二臭。三有恐畏。四令人恐畏。惡鬼得便。五惡獸非人所住處。是為五。犯戒人有過失。有身口意業不淨。如彼死屍不淨。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或有身口意業不淨。惡聲流布。如彼死屍臭氣從出。我說此人亦復如是。彼有身口意業不淨。諸善比丘畏。譬如彼死屍令人恐怖。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有身口意業不淨。令諸善比丘見之生惡言。我云何乃見如是惡人。如人見死屍生恐畏。令惡鬼得便。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有身口意業不淨者。與不善人共住。如彼死屍處惡獸非人共住。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是為犯戒人五事過失如彼死屍。又云。破戒有五過失。自害為智者所呵。有惡名流布。臨終時生悔恨。死墮惡道。是為五。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復有五事。先所求得物不能得。既得不護。若[1]墮所在眾。若剎利眾婆羅門眾。若居士眾比丘眾。於中有媿耻。無數由旬內。沙門婆羅門。稱說其惡。破戒惡人。死墮惡道。是為五。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為業既重。淨眾不納。其猶大海不宿死屍。故言大海不容受。自四除擯。求住無由故。如疾風所漂。不應僧儀。永甄眾外。故曰弃之岸上。優婆塞五戒相經云。佛告比丘。吾有二身。一者生身。二者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塔。至于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輕。可有悔義。虧吾戒身。其罪無量。不可懺悔。故智論二十五偈云。眾僧大海水。結戒為畔[2]除。若有破戒者。終不在僧數。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屍宿。又涅槃經三十三云。大海不宿死屍。死屍者。謂一闡提。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佛僧物隨意而用。或於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事。是名死屍。是涅槃經。離如是等。是故名為不宿死屍。合中。上二合初句。第三合下三四勸持。次解第二喻。上半喻持益。下半喻破損。恒以念等居心。禁防身語。惡不得便。故如守門。對治行成。畢竟清淨。不為緣壞。稱云牢固。不懼外惡劫人善財。故曰不憂失財物。護持此行。眾法成就。綱網得立。義同恒墻。遇緣毀犯。稱為缺壞。慮失戒財。故曰憂懼。次合文中。佛戒合財物。不缺壞合門窂固。奉持者合如守。無憂合不憂失。禁戒合有財。不窂固毀犯合恒墻缺句。壞憂合憂懼。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行微。未極根本。易為緣虧。等同坏器。坏器既壞。本行不全。名為穿漏。僧尼行者。即是[3]凡師。覩己過愆。怖畏惡道。故曰愁憂。三四行成。不為緣壞。剋令淨用。名為器物完具。隨能資受。名為眷屬。內心慶悅。故曰歡喜。合文可解。次第四喻。初句舉喻。次句勸持。次句辨損。後句彰過。吉罪雖小。傷害不輕。同於熛火。故以況之。此罪雖微。性是違理。所有善根。焚燒漸盡。故曰莫輕以為小。相續善心。猶如草木。此等莫不為火所焚。故曰所逕等。一念微惡。能開五不善門。為此善根。燒無餘在。故曰燒等。言五不善門者。一能燒善根。二從惡生惡。三為聖呵責。四退失道果。五死墮惡道。智度論二十五云。佛說四事雖小。而不可輕。太子雖小。當為國王。是不可輕。蛇子雖小。毒能煞人。亦不可輕。小火雖微。能燒山野。又不可輕。沙彌雖小。得聖神通。最不可輕。次合文者。句別相當。亦可初句合初。第二句合下三。下之二句引事勸持。
 
[0353a01] 次愚智喻。喻中上半。愚人不畏喻。初犯過深。永絕出路。惡聲外彰。可畏之甚。如師子吼。聞者皆懼。愚癡僧尼。為惑迷亂。名為醉者。於此極罪。不懼沈淪。故曰不恐怖。此則舉重況輕。重既不畏。輕則[1]已言。下半智人能畏喻。吉羅小愆。損不至極。惡聲外彰。畏之不甚。如小獸聲。聞皆不懼。智慧僧尼。不為惑亂。名為聖者。於此微惡。深懼沈淪。故曰聞則懼。此財舉輕況重。輕既畏。重則[*]已言。合中初句合醉者。一切惡合師子吼。不懼合不恐怖。智者合醒者。於微惡合小獸聲雖微。常懷一句合聞則懼。
 
[0353a11] 次簡擇喻。勤修二持。能除七犯。止作相資。名為和合。對除之行非一曰眾。行成滅惡。稱之為藥。藥有不良。理須擇去。簡取良者。以療眾病。故曰擇去不良者。僧尼常為七犯羈繫。稱為病者。善修二持。行成離過。名之為服。七非應起不起。已起懺除。稱云除愈。七非既絕。名曰身康。不為物繫。稱云安樂。合文句別。相當可解。
 
[0353a18] 次脚足喻。上半喻持。近求天報。[2]違趣菩提。果去因懸。稱為遠路。發意將趣。名為欲涉。意雖將趣。戒足須全。尸羅若虧。無由能往。故曰當自等。下半喻破。戒足既虧。常淪惡道。不能遠涉。善趣難期。合中上半相當。下半舉持反合。
 
[0353a23] 次浮囊喻。七非漂溺。濬急如河。意欲捨非。稱云欲度。戒體清昇。能越生死。喻若浮囊。常修對除。護本所受。義同用[3]乎。非河雖深。不懼漂溺。故曰雖深無沒憂。達到二持彼岸之果。故曰便能等。合中上半相當。下半長聲連合。亦可初句合如人。修行合欲度及用手。禁戒本合浮囊。耶流生死海合河終不迴。及沒溺合下二句。
 
[0353b06] 次[4]喻階陛喻。菩提法堂永絕危苦。喻帝釋堂。以三十七菩提分法。莊嚴此堂。故曰彫飾等。將階此堂。藉戒為鐙。故如階陛。聖賢遊履。名曰天人所行。合文細解。思而可知。
 
[0353b10] 次伎藝喻。恒習二持善巧方便。故曰如善學世間。亦可言[5]到。應云世間善學。伎者內心對決。藝者外能覺非。亦可伎者是能。藝者是業。業能非一。稱云一切。藝業成就。為王識知。既蒙賞優。得雖貧賤。故曰為王等。非直絕其貧賤。亦得富貴自怡。故曰以是等。合中上半[*]到而別。下半順而別。
 
[0353b16] 次如法眾喻。初偈窂眾。次偈讚美。就初偈中。上半偈喻。下半偈合。佛法住持。假眾和合。資成僧用。不為惡壞。故曰先自窂眾。惡在善外。稱云彼軍。伏從正化。名之為破。合文可知。次偈以眾和合。世尊稱譽。僧既和同。佛法久住。故俱[6]舍。眾僧和合樂。同修勇進樂。又華嚴經第十三云。復次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具足受戒威儀教法。是故[7]令僧寶不斷。復次悉能讚歎一切大願。分別解[8]脫十二緣起。行六和敬。復次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不惜身命。護持正法。善御大眾。心無憂惱。若以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是故能令三寶不斷。
 
[0353c04] 次慈母喻。飲飼曰乳。生身曰母。拔苦稱慈。與樂名愛。養者長養。戒能長養諸妙功德。護者防護。戒能防護諸惡不善。母護其子。令有紹繼之能。戒護行人。便有成聖之義。一切水火難者。是所護事。三塗逼惱。猶如水火。戒護行人。不遭此難。故曰護使等。合中。上半合上半。次終不墮合第四句。畜生等合第三句。
 
[0353c10] 次猛將喻。內有刪決護戒之心曰勇。覺察外非。使不侵擾稱猛。能破犯軍。名之為將。常修二持。名為善習。犯違於持。義同戰鬪。增一阿含經第二十五。佛告比丘。五健[9]大夫。堪任戰鬪。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有人。着鎧持杖。入軍戰鬪。遙見風塵。便[10]壞恐怖。第二人。若見風塵。不壞恐怖。但見高幢。便壞恐怖。第三人。見風塵高幢不怖。若見飛箭。便懷恐怖。第四人。見塵高幢飛箭不怖。但入陣時。為他所捉。或斷命根。第五人。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飛箭。為若他所捉。乃至於死。不懷恐怖。能壞他軍。境界無外。而顧人民。是謂第五戰鬪人也。今比丘中亦有五人。一見女人。便起欲想。除去三衣。還佛禁戒。二見女人不起欲想。但與調戲。言語往來。因此調戲。便捨法服。三見女人。不起欲想。設與調戲。亦無欲想。但與彼女。手拳相加。便起欲想。還為白衣。四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語。亦無欲想。設彼女人共想捻挃。便起欲想。然不捨法服。五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笑捻挃。亦無欲想。是時比丘。觀此身中三十六物。惡穢不淨。誰著此者。由何起欲。此欲為止何所。為從頭耶。形體出耶。觀此諸物。了無所有。從頭至足亦復如是。乃至廣說。獲得四智。今言猛將者。即第五將也。止作二犯。與持相違。名為彼敵。持能喪此犯敵。故曰降伏。降時至死不悔。故曰沒死不顧。此不顧命。如莊嚴論第三。明草繫船板比丘。合文。佛子合初句。善覺於禁戒。合二三兩句。五陰散壞時。合前沒死。終不句。合前不顧命。
 
[0354a11] 次真生喻。前偈真生。後偈真死。前中上半舉喻。下半引事來證。戒是佛戒。得此名生。故曰從佛戒等。翻前俗生。皆非真耳。引證可知。次真死者。既受佛戒。名曰真生。明知捨戒即是真死。以不能持。棄捨法行。恐濫俗死。故曰於佛法等。次半勸持可解。
 
[0354a16] 次王印喻。上半喻持。佛戒難逢。得緣難具。難得中得。猶如王印。既得印已。行立清昇。不為惡羈。名無罣礙。下半喻犯。若犯下四。須[1]詰懺不。若犯初夷。定縛入獄。合文可解。問小毀既不定。何故下文。謗清淨人。一向入獄。又飲酒捉寶。定非沙門。答此彰過言。非稱理說。又問大毀既入三惡。云何難提許懺。答此從多說。據不懺者。
 
[0354a23] 次修說喻。佛制戒律。為於二人。一專精不犯。二犯已能悔。二人非一。故云一切。然此二人。為惑魔鬼。羈繫三有。不得出離。如來大悲。為制戒律。教修對除。喪其惑業。故曰降伏魔鬼。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設於呪術喻戒。合中為彼慙媿合初句。攝諸不慙媿合第二句。如來合第三。立禁戒合第四。半月說者。舉時勸說。非合喻文。凡修行人。須具慚媿。然此慚媿。乍似相同。謂世間人。見無媿者。說言無媿。見無媿者。說言無慚。理實此二差別不同。廣乃無邊。界論一二。故俱舍第四云。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為諸善士所呵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怖畏。說名無媿。有餘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耻。名曰無慚。觀他無耻。名為無媿。慚媿差別者。翻初釋云。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於罪見怖。說名為媿。翻後釋云。於所造罪。自觀有耻。說名為慙。觀他有耻。說名為媿。又十誦三十八云。有二白法護世間。有慚有媿。若是二白法不護世間者。則不分別父母兄弟姉妹兒女親里。則破人法。如牛羊雞狗野干鳥獸。若是二白法慚媿在[2]間者。則分別父母兄弟姉妹兒女親里。不破人法。非如牛羊雞狗野干鳥獸。無是慚媿。有白法者。終無是處。心無白法。但有生死。無有解脫。有是慚愧。白法在心。即得清淨。則不生死。度生死岸。更不受有。次約時勸說。問所以說戒。要須半月半月。答若日日說。說則數。數則繁。繁則不敬。若一月一說。說則賖。賖則慢。慢則懈怠。今半月者。去其數賖過失。即是大聖籌量急緩之法。爾者縱經半月。餘日亦得。何以要在半月月盡。答准俗三十日為月。即當半月月盡。良以月半盛盈月盡正昃。令觀此相者。欲使行人見盈。慨善不足。是則無善不修。覩昃。歎惡有餘。是則無惡不離。既能離惡修[3]益。便則止作行成。庶得弘至教。於當得時。傳芳規於遠代。亦欲彰時迅速。剎那無常。有罪勤覓。懺方無過。勵修進業者。具依教立黑白兩月。此之二說。俱月盡時。
 
[0354c08] 第三文者。心法無形。寄言顯敬。談德繁廣。恐癈所通。讚歎已訖。復更稽首。宜掩己情。息喟歸禮。
 
[0354c10] 次明發起序。然有人解。序文分二。始從偈初訖當云何。明律主敬歎勸信奉修。二尊者舍利下明發起序。前勸文二。先明律主作偈讚歎立宗勸信奉修。二爾時佛遊下引事證成。引成證者。文如急施衣戒中廣說有六種。與此文同。一施主同。二處同毗蘭若。三安居三月。四徒眾數等。五阿難為侍者。六俱不得憂供。故知此文是彼成說。十誦。此[4](〔夏九文〕)在外道食戒。亦在藥法中。五分。亦有此證文。何故須引。有二義故。一者證說持犯。損益非虗。二者顯己遠承聖旨傳勸。非己擅意損益者。前偈始末。皆云持戒有益。破戒獲損。律主恐時眾謂。己妄言詐說。何足欣厭。故須引佛食麥親事。證成可信。至文廣說。承意傳勸者。如偈云。今欲說深戒。乃至利益長老等。律主恐時人謂。己擅意非聖本壞。故引佛誠言。汝等丈夫。得神足可爾。未來世比丘當云何。故知須也。尋此解釋。理教俱違。違理者何。文無起此非引下來。即是急施取此。非是此取急施。所以者何。以文不舉濱洲等言。為開施緣。直取施事。此中諸緣具彰。不明施事。其猶壞生取房舍緣起。實得道取大妄緣起。斯類皆同。本廣末略。其違教者。見論第四云。尊者舍利弗。從三昧起。請佛結戒。是佛住毗蘭若。又第五。正食麥時。舍利弗請。請已許後。方共阿難往彼辭別。以此故知。[1]令非引證。五分亦爾。又有判為成上生下。應機藥等。皆同此壞。昔分解既非。今申正義。此文即是發起序攝。其文有二。第一至當云何請制處所。第二舍利弗下詫處興請。前文分亦五。一大聖遊化處所。二毗蘭若下聞德慶遇。三爾時毗蘭若下生信請佛。四世尊與五百下赴請食麥。五時尊者下請食自然。
 
[0355a14] 初文爾時者。即是發起之義。所謂顯昔化處說時。與者。顯義相違。大者。尊宿之稱。毗蘭若者。此是邑名。王以此邑。封此婆羅門也。那隣羅者。夜叉鬼名。濵者水際。洲即可居。但以居在水際。故曰濵洲。蔓陀羅者。練木樹也。然夜叉鬼。依此樹住。此鬱茂林中第一。兼復近城。往來便易。是故如來住此樹下。又住樹下。為諸弟子。順出家法。除貪欲故。多論第八云。所以佛與大眾[2]心此林中者。以稱本要四聖種法。又欲折伏將來弟子憍慢心故。又為將來弟子作軌則故。佛既受處山澤。後諸弟子。甘心露行。又欲為天龍善神說法故。一切天龍。多樂閑靜。是故如來。處林樹下。十誦十四云。其國信耶。先無精舍。城北有勝葉樹林。其樹茂好。地甚平博。佛與大眾。止此林中。
 
[0355b03] 第二文三。一聞如來遊至己國。二此沙門下。所聞德號。三善哉下。聞已慶遇。初文婆羅門(此云淨行)即是以處標人故也。次德號文二。初明十號。後辨三輪。此沙門等總舉。次如來下別標。此者此其人。沙門者。內懷聖德。瞿曇者。舉其種姓。如是者。牒法之辭。總談其德。故曰大名稱。凡論召體曰名。表德為字。名實相應曰稱。響班人天為號。然諸佛號。皆有通別。別顯生身。分其應相。謂釋迦彌勒等。通據實德。法身平等。謂如來等十號功德。然一切佛。復有三同六異。言三同者。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言六異者。一者壽異。謂佛壽有長短。二者種異。謂剎帝利婆羅門種。三者姓異。謂姓喬答摩迦葉波等。四者量異。謂佛身有小大。五住法異。謂七百二千等。六設利異。謂全身碎等。然佛德量。理實無邊。依德立名。數亦何限。今據化儀。且標二五。所謂如來等。今解十號。依瑜伽三十八。及涅槃十八明。言如來者。瑜伽云。言無虗妄。故名如來。涅槃云。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又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無所著者。絕二縛故。二縛者。謂所緣相應。或名為應。瑜伽云。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然名應者。攝義即盡。若言應供。攝則不周。涅槃云。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害故。故名為應。夫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為菩薩時。能以智慧。破壞四魔。是故名應。或名阿羅漢者。唯識第三云。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具此三義。故云阿羅漢。等正覺者。等是齊等。正是正解。覺是覺悟。佛於諸法。等皆解悟。故曰等正覺。瑜伽云。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涅槃名為正遍知。正者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又復正者。名為可數可量可稱。遍知者。不可數。不可量。不可稱。是故號佛為正遍知。然此遍者是等。知者是覺。還是等正覺義。明行足者。瑜伽云。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涅槃云。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菩提。脚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智度論第三云。明者宿命等三明。行名身口業。唯佛身口業具足。餘皆有失。是名明行具足。善逝者。瑜伽云。上升最極。不復退還。故名善逝。涅槃云。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間義。高者。名為阿耨菩提。不高者。即如來心也。善男子。心若高者。不名如來。是故如來名為善逝。世間解者。瑜伽云。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涅槃云。東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一切聲聞緣覺不知不見不解。諸佛悉知悉見悉解。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故號佛為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者。瑜伽云。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涅槃云。上士者。名之為斷。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諸佛世尊。無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佛為無上士。云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復調丈夫。善男子。言如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故名如來為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善男子。若男若女。具足四法。則名丈夫。善男子。若有男子。無此四法。則不得名為丈夫也。何以故。身變者。天謂天眾。魔是欲界他化天魔。梵謂初禪已去。沙門是道眾。婆羅門俗眾。於此諸眾。最勝無比。故曰獲神通作證。次教誡者。說理非耶。故曰常說正法。所說之法。初中後分。皆契[1]辟心。名上善等。故見論第四云。初品者初善。中品者中善。後品者後善。又言戒者初善。三昧得道中善。涅槃者後善。又佛菩提者。名為初善。辟支菩提者。名為中善。聲聞菩提者。名為後善。又智論五十四云。若佛在世若不在世。善住持戒。不求名利等心。一切眾生。而為說法。讚歎檀義。是名初善。分別讚歎持戒。是名中善。是二法報。生諸佛國。或作丈夫。是名後善。復次見三界五受眾身苦惱。生厭離心。是名初善。捨家身離。是名中善。心離煩惱。是名後善。又解。說聲聞乘。名為初善。說辟支佛乘。名為中善。宣說大乘。名後善。能生解心。名之為義。義有德故。稱之為味。巧妙純一。故曰清淨。所說之法。義味皆備。不假緣助。故云自然具足。次明記心。修習梵行。正彰起行。見論第四。何謂梵行。答梵天人所行。故名梵行。又解。佛辟支佛聲聞所行名梵。往修佛道。今成菩提。故曰修習梵行。次明慶遇。善哉者。國主慶遇之詞。已及眷屬。稱云我等。牒其所見。故云得見等。略舉一號。云無著人。具足應言如來乃至修習梵行。我若往禮覲問訊。必令我得利益安樂。故曰我今宜往等。
 
[0356b10] 次請佛文五。初則進詣致虔。第二時世尊下。稱根說法。第三聞佛下。信心請佛。第四時世下。默然受請。第五毗蘭若下。遂情退還。初句到已共相問訊。亦應身業禮拜。語業申其四大安不。意業信敬尊重。文中含故。總言問訊。在一面者。居在一邊。坐者。身體布地。以聽安故。第二句佛以種種巧言道引。故曰無數方便。雖丈夫行同畜生。如來調伏。若男若女。是故號佛調御丈夫。天人師者。瑜伽云。為實眼故。為實知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乃至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涅槃云。師有二種。一者善教。二者惡教。諸佛菩薩。常以善法。教諸眾生。何等善法。謂身口意善。復次昔未得道。今已得之。以所得道。為眾生說。從本已來修梵行。今已修竟。以己所修。為眾生說。自破無明。復為眾生破壞無明。乃至自既涅槃。復為眾生演大涅槃。是故號佛為無上師。然佛實是六道之師。但為人天益多。故曰天人師。佛者。瑜伽云。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涅槃云。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善男子。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菩薩摩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世尊者。德為時欽也。此世尊言。攝義不盡。餘文言婆伽婆者。亦不正。涅槃釋云。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梵音正曰薄伽梵。此名具含六義。故佛地論第一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故知世尊。但當一義。不攝餘五。須置總名。瑜伽云。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舊判十號云。前五自利。後五利他者。此為不識宗詮。率爾判釋。然此名義。有何所以。前五不利他。後五非自利。復有引成實詮者。義亦不然。彼論第不。釋十號已後始總云。自利利人是故應禮。本不約號。別有[2]料判。次三輪者。輪是摧輾之義。諸論名為三種示導。一神變。二記心。三教誡。此文據修次第。不約勝劣。是故二是教誡。三是記心。初神聞法悟解。名之為[3]聞淨信忽生。稱之為化。得法順情。稱彼來意。故曰歡喜。第三句。先結國主悟法怡神。次請佛僧。[4]憂興供養。第四句受請。十誦十四。作念云。我先世果報。必應當受。作是念已。默然受請。問所以默者。答若不受請。以身語答。今為受故。默然而許。多論第五云。佛貪結已盡。於食無貪無染。是故默然。又云。為斷誹謗故。若佛於食發言許可。外道異見當言。瞿曇沙門。自言超過三界。而故於食有貪。又云。佛現大人相故。食是小事。不以致言。譬如國王。終不以小事傾移。設有大事。詳而後動。佛亦然也。第五遂請歡喜。敬繞而歸。問既曰默然。如何可見。答覩佛異相。故得有見。又解。不說眼見名見。以心知見名見。是以十誦云。是婆羅門知佛默然受。
 
[0357a10] 次下赴請食麥。於中四。一受請安居。二時有波離國下。得麥之所。三時世下。食麥之緣。緣中有二。一以時儉乞難。二以施主不施。次何以故者。[1]微其施主不施所由。若婆羅門。先不請佛。今不供養。未足為疑。然既信心請佛。理應供養。何以今忽不供養。故答但為魔惑不憶知故。雖請佛僧。都不供養。其魔云何惑彼國主。五分云。時魔波旬。作如是念。今婆羅門。請佛及僧。安居三月。我當厭固迷亂其意。念已即來厭之。彼婆羅門。為魔所厭。即入後宮。受五欲樂。勅守門者云。我今遊宴三月在內。外事好惡。一不得白。都不復憶請佛及僧。故曰皆是波旬作也。四爾時諸比丘下。正明食麥。其文復四。一造求食。二生施念。三如念施。但為師弟不同。故使施有差別。四食有異。依此[2]完未不同。故云各異。若依十誦。氣味不同。名為各異。但為宿因。故有斯報。惑習俱盡。而不受苦。
 
[0357b01] 次下請食自然文四。初兩一對。直請縱答。次兩一對。兼請抑答。問大目連者。神[3]通足第一。何不輙往而請佛耶。見論第五云。不白世尊者。便是與如來並神力。則乖我法。作是思已。即便往請。唯除不在佛前。為利益故。問如來何以止目連者。見論云。非一時儉。未來亦儉。若連儉時。誰得如目犍連。當來聲聞弟子。少有神力。若入聚落乞食。諸人見已。而作是言。世尊在世。聲聞弟子。持戒具足。得神通力。即於儉時。迴返大地。而取地味。以供眾僧。今者眾僧。持戒不具。若具持者。如前無異。復無少分施與餘人。以倒見故。輕慢聖人。以輕慢故。死墮地獄。是故世尊。止而弗許。遮之義永。重言止止。五分。佛言止止。汝雖有是神力。宿對因緣。欲置何所。又奈將來諸凡夫何。目連受教。默然而止。
 
[0357b14] 次下訖處興請。其文有四。第一思諸佛法久不久義。既有疑念在心。理須諮決。是以第二爾時下。請問住滅。世尊略答。雖知住滅。不識所由。疑既未除。更須諮決。是以第三舍利弗下。問其所由。如來廣答。既識所由。心希法住。是故第四爾時舍利下。乘前答次。便請結說望得同四住益異二滅損。
 
[0357b20] 先解初文。然舍利弗智拔群品。欲使法傳現未。利益今來故。思六佛住滅。以作請之端序。
 
[0357b22] 次第二文。先問後答。問身子自觀足知。何須問佛。見論第五云。身子自觀。但知久與不久。不解所以。故須請問。又解。弟子神智。觀之不難。為依止佛。顯佛尊上。願為開示者。正顯請詞也。請佛為我演此因緣。使我解必朗然。識知住滅。故名為開。顯在心首。稱之為示。次答可知。
 
[0357c04] 次第三文三。初問住[4]識所由。二佛告下廣答所以。三舍利弗下結成住滅。然此三文。問中先問其久。次問不久。答中先答不久。次答其久。結中先結久住。次結不久。文中逐便覆逆如是。初文問意。過去六佛化儀道同。以何因緣。法有住滅。如此住滅。弟子不知。唯願世尊。重為開示。
 
[0357c10] 次下答中。先答後問。文中有二。初明二佛無廣後滅。次爾時下有略現益。初文有三。一明二佛無廣法體。二不為人下正不說廣。三諸弟子下明法疾滅。初法體中。但舉無有化教廣體。計亦合舉不結不說制教之廣。文無者略。教廣者。謂十二分教。若欲解釋。二門分別。第一翻名解釋。第二辨立所以。初門素呾覽。翻釋如上。又婆沙一百二十六。問云契經有何義。答略說有二。一結集義。二刊定義。結集義者。謂佛語言能攝[5]侍義。如結鬘者。以縷結華。冠眾生首。久無遺散。如是佛教。結集義門。冠有情心。久無忘失。刊定義者。謂佛語言能裁斷義。如匠繩墨。繩墨眾[6]杖。易了正耶。去曲留直。如是佛教。刊定義門。易了是非。去惡留善。第二梵云祗夜(此云應頌)。以長行中。說義不盡。應更頌釋。名為應頌。故婆沙云。依前散說契經文句。後結為頌。而諷誦之。舊云重誦偈。謂以偈文覆誦前法。或曰等誦。義不越本。故名為等。第三和伽羅那(此云記別。或曰記說)。謂諸經中。記聖弟子。生處修證。[1]德失差別。故婆沙云。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說。名為記說。律云。授記顯彼當果。名之為記。聖說示人。稱之為授。第四伽他(此云諷頌)。謂諸經中。非長行說。結句宣[2]喟。或二三四五等。故婆沙云。謂諸經中。結句諷頌。律云。經謂不重頌偈。詳其偈言解者極謬。然中天正音。名為伽他。諸國訛傳。謂伽他也。乃至于闐名為偈陀。此轉訛略。稱云偈經。此偈乃是梵語訛言。傳者將為唐音正字。故共釋言偈者竭也。所謂說義竭盡。名之為偈。此是傳者之言。本無典據。第五憂陀那(此云自說)。謂諸經中。悅意自說。不因啟請。直為宣喟。故婆沙云。謂諸經中。因憂喜事。世尊自說。舊云無問自說經。律稱句經。未詳所以。或可經為名句所顯。故名句經。第六尼陀那(此云緣起。或曰因緣)。謂藉因緣而宣唱故。故婆沙云。謂諸經中。遇諸因緣。而有所說。如毗那耶。作如是說。由善財子等。最初犯戒。是故世尊。集苾蒭僧。制立學處。第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謂諸經中。有比況說。為令本義得明[3]子故。故婆沙云。謂諸經中。所說種種眾多譬喻律。在第十一者錯也。第八伊帝曰[4]多(此云本事)。除佛自身。說餘前際。謂諸弟子。本想應事。故婆沙云。謂諸經中。宣說前際。所見聞事。如說過去有大王都。王名善見。過去有佛。名毗鉢尸。為諸弟子。說如是法。名為本事。律稱善道。在於第九。此差別名不詳所以。或可說餘前際前生善道事。故名善道。第九闍陀伽(此云本生)。所謂自說往報曾為某類。然佛無當生處故。說生唯本。故婆沙云。謂諸經中。宣說過去所經生事。如熊鹿等。第十毗佛略(此云方廣。或曰方等)。直說為方。理弘為廣。故婆沙云。方廣云何。謂諸經中。廣說種種甚深法義。第十一阿浮陀達磨(此云希法)。若處宣說佛與弟子。最極希有甚奇特法。故婆沙云。希法云何。謂經中說三寶等甚希有事。律云未曾有。以說希有事所未曾有。第十二憂婆提舍(此云論義)。問答顯理。故名論義。故婆沙云。論義云何。謂諸經中。決判黑說大說等教。舊云。十二部經。時人不了。意謂別有十二部卷。為除此疑。今為十二分教。分者支義。類義。段義。謂教中有十二義類支條分段。各別不同。故云十二。次所以門。問以須明十二分教。答眾生悟道。藉緣不同。是故緣中。說有十二。故婆沙第一云。諸有情類。雖有因力。若無緣力而覺發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要遇緣力。乃能修行。譬如池中。雖有種種嗢鉢羅等眾妙蓮華。若日月光。不照觸者。則不開發出種種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觸。乃能隨類。開發出香。又如闇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有情亦爾。問所以緣力十二無減無增。答能聽法者。宜聞故爾。又以轉法輪時。三周[5]修歷四聖諦境。故詮彼教。亦有十二無減無增。上來化教廣竟。略無制廣。次正不說者。以所化生。聞廣嫌繁。是以如來。不說二廣。亦可此中化教廣者。不合重舉。文中錯來。若依此義。制教非略。次法不久者。由無廣教可依進修。略法幽微。復難趣入。是以疲厭。法不久住。
 
[0358c03] 次明說略現益。其文有五。一舉略體。二說處。三正說略。四彰現益。五辨後損。初文。善見釋云。是應念者。當念無常苦不淨無我。是不應念者。無常莫念為常。不淨莫念淨等。是應思惟者。三善根應思。是不應思惟者。三不善根莫思。次下一對。總結修捨。是應斷者。謂二四句。莫念莫思。當須除斷。是應具足住者。謂初三句。須念須思。當宜修進。此出化略。而無制略。其制略者。不謗亦不嫉偈。是隨[6]業佛略。心莫作放逸偈。是[牛*句]那含略。次說略處。依此林者。令生厭離。情既厭已。入道則易。次正說可知。次明現益。但以佛日未已。聲聞在世。雖傳略教。法廣興流。次明後損。文中有三。謂法喻合。法中四句。一明異類出家。二以是故下彰法疾滅。三何以故者。[7]微滅之意。四不以下。釋滅所由。初文種種名者。謂如曇無德等。種種姓者。謂如目連等。種種家者。謂貧賤等。此等異類。咸捨囂塵。剃髮染衣。同入佛法。故曰出家。次彰法滅。以異類生入法故滅。所以爾者。但以人非一種。族姓萬殊。雖預道門。不能悟略。既不悟略。師心處分。不相承受。法則疾滅。次明微滅所以。此等人輩。信心出家。應令法興。何以疾滅。次釋所以。為無廣教。線經任持。法不在人。是以疾滅。次喻亦四。准法應知。問華案風線。何等是耶。答種種法相為華。佛法為案。眾生意行為風。廣教為線。無線故爾。此據化教。若制教者。種種名姓為華。略教為案。僧尼身語為風。廣教為線。無線故爾。合文可知。
 
[0359a03] 次答四佛久住。文中有四。一明四佛說化制廣。二弟子下復為說略。三如是下現在流布。四若彼下未來久住。然說廣文。化制具有。說略之中。有化無制。其制略者。如戒經中。忍辱第一道等[1]僧。對此解釋二教差別。四門分別。第一定廣略教。第二釋廣略名。第三明其差別。第四辨制不同。初定教者。略且有二。一是化教止觀門略。如是事應念等。二是制教調伏門略。如善護於口言等。次廣亦二。一化教廣。如十二分教是。二制教廣。如戒律教是。次釋名者。所以名廣。廣者。文義廣愽。略翻於此。又廣有五義。一具緣起。待犯藉請。二顯名種。如夷殘等。三彰犯等行別。如廣解等。四陳果報。如持破文。各墮二道等。又如目連問經。犯波羅夷。如人間歲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墮泥黎中。殘罪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蘭罪五十億六十千歲。提罪二十億四十千歲。可呵三億六十千歲。吉羅九百千歲。五明懺除殄滅方軌。以斯五義。名之為廣。略無此五。稱之為略。次差別者。一根本枝條。二所為利鈍。鈍人廣說。利人略說。三罪名不同。廣對過故。制立罪名。略法不然。故無犯稱。四說先後。化教廣略。先後不定。以所化生宜聞有異。制教之中。必須先略後廣。以略被淨。一往即陳。廣為穢人。要待犯請。然此文中。據其說次。理實不是先廣後略。及以戒本廣為宗故。五犯居先。七偈在後。次制不同者。一待犯不持犯。略被淨人。故不待犯。廣待犯故。漏過方興。二請不請異。略是根本。故得直陳。廣是枝條。必假先請。餘次文同前。
 
[0359b04] 次結可知。寄此住滅。以作請由。如五分善見。三住三滅。理而言之。齊皆廣略。如增一經。下當具辨。又僧祗第一云。佛在祇洹。身子請問久不事。佛答言。不為弟子廣說九部經法。不為制戒。不立說木叉法。是故滅後。法不久住。若說九部經法。及結說者。法得久住。亦不別顯人之名字。身子因此。即請結說。
 
[0359b10] 次下第四。正請文二。先請次答。請意。二佛無廣。法則疾滅。四佛有廣。便得久住。請同四佛久住之益。異二如來疾滅之損。故言今正是時。謂今正是制廣之時。唯者專獨之義。故云唯願。結戒等者。舊釋云。二部戒本。是其結戒。說戒揵度。是說儀軌。餘受戒等。是修梵行法。亦可戒戒之中。各前結戒。酬於此結。各後說戒。及說戒揵度。復答此說餘受安等。於修梵行法。此別屬當。違其請心。豈可結說。離修梵行。諸餘等文。即非結說。又若結等。合指別屬。久住亦然。何以不爾。是故今解結戒者。請制禁防。說戒者。以結班告。即此結說。是修梵行。人憑法立。法假人弘。人法相依。故得久住。亦可結戒說戒。正說請禁防。使修梵等。申其請意。問所以得知此說戒言。即是戒本。非半月說。答如下文中。未制半月說戒。世尊託靜念云。我與諸比丘結戒。及說波羅提木叉戒中。有信心等。乃至廣說。以此知也。
 
[0359c01] 次答文三。一立二門。二釋二門。三結二門。立二門者。所謂抑許二門。且止是抑門。知時是許門。未即為結。稱之為止。止而非永。故復言且。此是抑門。待犯當結。名之為知。正為立制。稱為時也。此是許門。次釋二門者。句則[2]句有六對。便有三釋。唯有兩六中。初三五釋抑門。二四六釋許門。亦可初之二句。正釋抑許兩門。第二未得利下。兩對四句。近釋生漏不生漏。遠釋且止與知時。舍利弗如來未為諸比丘結戒者。釋上且止。何以故者。徵止所由。以比丘中下。釋止所以。若漏未起而先制者。見論第五。便有二過。一生誹謗。二不欽重。謗云如我等輩。貴族出家。棄捨財色。不惜身命。於世名利。無所希求。云何反以木叉繫之。二於所制不生欽重。見此無益。故不先制。若犯有漏法然後結戒者。釋上知時。翻前二損。即成兩益。一讚如來是好毉師。善治我等諸漏病故。二者於我所立禁戒。生敬重心。令法久住。佛知此時制戒有益。故即為結。所言益者。為生十利功德。故下文云。如來出世。見眾過失。為諸比丘結戒。以一義故。謂攝取信等。又復若犯有漏法者。生下諸起過文。然後結戒者。應下諸制廣文。次釋漏緣。乃至未得利養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乃至者。超於中間。未得利時。故云乃至。若得利養等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未有名稱等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若得名稱等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此乃言者。乃知為人所識多聞。結二可知。僧祇第一。佛答言。如來不以無過患因緣故。而為弟子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譬如轉輪聖王。不以無過。而為波羅門居士。而制刑罸。如是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不以無過患因緣。而為弟子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上來序分文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一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二(從正宗首至釋初犯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釋 懷素 撰
 
[0360a13] 次下正宗。然此宗文。由何起者。但以凡百僧尼。非一名姓。報殊心異。志樂不同。有漏過生。蓋因名利。略教被壞。人闕奉持。何期釋眾亡依。戒珠潛曜。空希出離。律寶韜光。是以無上法王。大悲普濟。寄因啟請。興立此文。欲使犯與不犯。煥矣分明。重之與輕。昭然可鏡。斯則五犯分位。三有停輪。二持別流。四果修證。意唯若此。故起正宗。正宗之文。開之為二。初二部戒本止持行相。第二犍度已下作持行相。前文復二。一大僧止持。二尼眾止持。釋二止持。兩門分別。一僧尼離合。二僧尼先後。言離合者。問大僧與尼齊希出離。俱是具戒。犯聚無殊。何以二眾五犯別立。答過興在人。患生不等。戒防斯過。故有少多。是則多少差別。輕重不同。有無互缺。犯同緣異。以斯別狀。不得合辨。問兩眾具戒。數有多少。二位沙彌。何以齊十。答具位滿足。防過使周。對過立戒。故有多少。二眾沙彌。亦應不等。以同方便。且制十戒。又解兩眾沙彌。亦同二具。隨過差別。立戒多少。所以知者。以諸戒下。皆結罪故。若爾何不具彰五犯。答人是不滿。正唯制十。進修義同。咸皆結罪。故十數外。和上應教。既已應教。明亦同等。次先後者。問大僧戒相。所以先明尼之禁防。何以後說。答為表丈夫護持。建立功強於彼。是以先明。又復兼是師徒兩異。出家先後。故所以爾。次釋比丘止持。於中文八。謂初四夷。乃至七滅諍。於此八中。束為五犯。謂二提合眾學七滅。合不定未定。故但為五。若解此五。須為二門。第一總解。第二別明。於總解中。須釋五犯等義。但為初依戒者。尋文未周。直聽懸言。不能領悟。故釋大僧戒。已至尼律。初演此玄章。方知旨趣。庶得僧尼俱益。新舊咸開。進修軌儀。於斯畢矣。自下諸義改換皆然。不能於中。別更申意。
 
[0360b18] 次隨別釋●先解初犯。於中復二。一總。二別。總中十門分別。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語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寬狹。第五尅漫不同。第六錯誤有異。第七明其立意。第八次第之相。第九下眾任運。第十定業招報。
 
[0360b23] 初門准毗婆沙一百一十六。不善業道。一一皆以三根為加行。若論成者。婬盜二戒。由貪究竟。斷生命者。由瞋究竟。妄語通以三根究竟。婬三起者。優婆塞戒經第六云。若人自樂行非梵行。是名從貪。婬怨眷屬。是名從瞋。於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從癡而並境悅暢思。由貪究竟。盜三起者。自為己身妻子眷屬。貪他財物。而往劫奪。是名從貪。盜怨家物。是名從瞋。劫奪下姓。是名從癡。故俱舍云。謂諸王等。依世法律。奪惡人財。謂法應爾。無偷盜罪。又婆羅門。作如是說。世間財物。於劫初時。大梵天王。施諸梵志。於後梵志。勢力微劣。為諸卑族。侵奪受用。今諸梵志。於世他財。若奪若偷。充衣充食。皆用己財。無偷盜罪。此等要有所顧。皆貪究竟。煞三起者。若為貪故害命。是說從貪。若煞怨家。是名從瞋。煞老父母。是名從癡。故婆沙云。虎豹豺狼蜈蚣虵等。傷害於人。煞之無罪。父母衰老。及[1]胄痼疾。若能煞者。得福無量。此無所顧。皆瞋究竟。妄三起者。若為財利。自受快樂。是名從貪。為壞怨故。是名從嗔。若畏他死。是名從癡。故婆沙云。諸為自他身難[2]命。而妄語者。不得妄罪。然成業道。亦由貪等。以貪等現前。此業成故。又增三云。有三種妄語得夷貪恚癡。又云身恚口恚身口恚。舊釋妄語貪癡起。成妄語規。利瞋非順情。故無瞋心。發思成業。此是傳者之言。不依聖教。義既違文。不勞別破。
 
[0360c22] 第二門身語位二。前三局身。第四唯語。婬戒形交。非身不辨。煞盜身犯。語有造義。如教人呪物等。妄語稱聖。非言不宣。身有造義。如作書現相等。
 
[0361a01] 第三門自他位三婬戒自重教輕。教人為非樂。在前人故。能教者。但獲蘭罪。煞盜損他。自作教人。損境無殊。彼此俱犯。於中唯有能所二心。不稱無期。有差脫者。有犯非犯。准文可知。妄語教人稱己得聖。名利屬我。即能重所蘭。若汎教人彼自稱聖。名利推彼。即所重能蘭。因此汎明。自他能所。輕重犯不。可為四句。一自重教輕。初婬戒是。二自輕教重。犯教僧漏失是。三自他俱重。如煞盜等同犯。四自他俱輕。如教不學吉等。若犯不犯。亦為四句。一自犯他不犯。如自販易是。二他犯自不犯。如使尼浣故衣是。三自他俱犯。如煞盜等是。四自他俱不犯。如教進修是。
 
[0361a12] 第四門寬狹位二。婬該四趣。故所以寬。餘三局人。故所以狹。良以婬欲之性。順情內逸。但得正道。暢適無殊。不簡境之美惡。詎問人與非人。又以死屍犯故。不由損境。何容計境優劣。致犯階降者歟。又通自境。如弱脊類。餘之三戒。損在前境。趣別報殊。增微不等故。人犯重餘趣便輕。義准人境。四戒並得。夷愆非天。便有夷蘭二別。畜生階四。夷蘭提吉。
 
[0361a19] 第五尅漫者。此之四戒同境。論者尅之。與漫俱犯夷罪。此中同境。婬戒約道。餘者局人。為婬約道。不就趣分。不可例。餘同為尅漫。若通餘趣。作尅漫者。須除婬戒。約下三作。然下三戒。如其大漫。隨三趣境。重輕結罪。若也專尅。各相應犯。或若差互。俱成方便。
 
[0361a24] 第六錯誤者。錯誤約戒。位可為三。第一以二對婬戒。錯誤俱犯重。為婬約道。不就趣分。但得正道。暢本業思。縱境交涉。亦成其重。故文言。道疑道非道想夷。第二對下三戒。若其餘趣境上錯誤俱不犯。以於異境。本無心故。若對人境。誤犯錯不犯。以其誤無兩。並不得云。無心故誤。故下文言。男想盜女物。佛言波羅夷。煞誑亦爾。錯據無心。故不成犯。如欲墮胎母死之類。問若此誤犯錯不犯者。何故人言椽梁等。誤墮不犯。答此實是錯誤聲說故。爾者如何。下文說麤惡語。欲向此說。錯向彼說。一切僧殘。答此實是誤錯聲說故。又解錯誤二門。各通犯及不犯。但使有心成事。無問錯誤俱犯故。文言男想盜女等。佛言波羅夷(此是誤犯)。下文說麤惡語。欲向此說。錯向彼說。一切僧殘(此是錯犯)。若其無心成事。錯誤俱不犯。如文椽梁等。誤墮不犯。又僧祇第四云。欲害前人。誤害中人。得越毗尼。又十誦五十一。問頗有比丘。虗說聖法。不得波羅夷耶。答曰有比丘。欲說須陀洹果。誤說斯陀含果。乃至欲說阿那含果。誤說阿羅漢果是。五分二十八。有比丘欲煞彼。而誤煞此。生疑問佛。佛言不犯得偷蘭遮(此誤不犯)。下文與墮胎藥。錯與煞母藥。母死不犯。及欲盜他衣。錯得己衣。不犯欲受蘇錯受油不成(此錯不犯)第三錯誤對妄語。所稱法者。舊云錯誤俱無犯。如欲稱聖錯言凡。錯稱非境。如增上慢。迷凡謂聖。誤心非巧。故並不犯。此釋非理。雜亂宗文。如何煞盜。唯約人趣重境為錯誤。不論非情無主物。及至妄語所稱之中。乃就凡法。為錯誤境。若順宗文。錯之與誤。俱就眾多。聖法上作。若同聖法。還是誤犯。錯不犯故。大妄開文云。欲說此。錯說彼不犯。又伽論第八云。若比丘欲說須陀洹果。而說斯陀等果。犯何罪。答偷蘭遮。或同後解。通犯不犯。
 
[0361c06] 第七立意者。如大集經第三十。佛告頻婆娑羅云。大王汝之國法。何名大罪。王言。世尊我之國法。有四重罪。一者斷他命根。二者偷至五錢。三者婬他婦女。四者為五錢故。大眾王邊。故作妄語。如是四罪犯者不活。佛言。我今亦為未來弟子。制是四重。又為比丘制增戒學。有其二意。一欲令斷三不善根故阿難答孔雀冠言世尊為欲調伏貪欲瞋恚愚癡令盡為諸比丘。制增戒學。所以爾者。凡興聖制。為除患本。患本雖多。要謂三毒。為此貪等。恒能引導諸不善業。故須制斷。問戒能防非。不斷煩惱。何以乃言對之立戒。答理實戒但防非。不斷煩惱。然由戒故。定慧得生。推功歸本。故言對制。又解文言。調伏貪等者。但是制事不起名為調伏。不是要斷。名為調伏。二為招生十利功德。文證可知。
 
[0361c20] 第八次第者。易為喜犯。建在初明。非直此文。殘等類爾。故僧祇云。初戒成道。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犯。即是十月二十七日。餘之三戒。並是成道。六年冬分。盜戒第二。半月十日。謂是九月十日。煞戒第三。半月九日。謂九月二十四日。妄語第四。半月十三日。謂十月十三日。以此文證。足彰次第。問此為憙犯。婬戒在初五十。如何以煞為首。答古昔多解。皆不允當。今申正義。智者應思。但以五十等戒。不假犯請。依本業道。以煞為初。具戒興廣。必待犯請。憙犯前明。婬戒居首。
 
[0362a06] 第九任運者。如沙彌時。教人作煞盜。乃稱己得聖。已便受具戒。然受具已。前事方成。能教任運。犯三夷罪。若論自作。唯局不善。今取教業。通餘二性。若其受戒未竟。所教事成。即是邊罪難人。不發戒品。若受戒竟。戒罪俱得。以善因圓惡業滿故。是以十誦五十一云。未受具人。盜心取是物。未受具戒時。離本處。得突吉羅。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時。離處吉。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人。離處夷。次受具時作方便。取有二句。一吉一夷。次受具竟取。復有二句。初句夷。次句受。具戒人。取非具戒人。離處蘭。以此證知。有任運犯。婬教獲輕。故無任運。
 
[0362a17] 第十招報者。戒律威嚴。開神益物。行之軌則。熟不遵修。良以業道多迷。不懼淪溺。縱此愚情違犯者。眾今依聖教。示以重輕。存理行人。特宜崇奉。然具足戒。禁勤七支。此且明四義應通舉。一一支中。皆感三報。故婆沙一百一十三云。諸欲邪行。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歿。來生人中。妻不貞良。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有怨竟。是增上果。餘六業道。異熟皆同。以悉遍於三惡道。受諸不與取。來生人中。財寶遺乏。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有灾有患。多遭霜雹。塵穢等障。是增上果。諸斷生命。來生人中。多病短命。是等流果。所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堅住。是增上果。諸虗誑語。來生人中。多遭誹謗。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諸臭穢。是增上果。諸離間語。來生人中。親友乖離。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不平正。丘陵坑坎。險阻懸隔。是增上果。諸麤惡語。來生人中。恒聞種種不如意聲。是等流果。所感外物。麤弊鄙惡。毒刺砂礫。雖有金等。少而無光。不調難用。是增上果。諸雜穢語。來生人中。言不威肅。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時候乖變。速疾磨滅。多不成實。是增上果。優婆塞經亦然。不能具述。七善業道。翻此可知。
 
[0362b13] 自下別解 初戒有四。一制戒意。二釋戒名。三具緣成犯。四闕緣之義。此之四義。並有通別。下諸戒等皆同於此。
 
[0362b16] 通制意者。多論第二。有四義。一知先作無罪得除憂悔。二以因之結戒。滅將來非法。三以佛結戒。知罪輕重。有殘無殘。可懺不可懺。決將來疑網。四以招生十利功德。此當律中制意。文證可知。別制意者。婬欲之性。體是鄙穢。愛結纏心。躭[1]感難捨。為則沉淪生死。不絕禁則出離涅槃可期。是以如來。大悲方便。為制此戒。防過之源。二釋名者。亦有通別。通者是戒能防之行。別是不淨行。所防之過。能所通舉。故曰不淨行戒。三明具緣。通緣有三。一是大比丘簡非戒所被者。以文云若比丘故。二制廣教後以初作人教未攝故。三無重病壞心以狂等人聖開不犯。此之三義。該括上下。故了論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來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癡法。是人則犯僧伽。胝施沙罪。於餘略說。相亦如是。別緣具四。一有正境。二有染心。三起方便。四與境合。若為怨逼。亦具四緣。一有正境。二為怨逼。三與境合。四者受樂。此戒通三別四。七緣成犯。四闕緣者。若闕通緣。全是無罪。或可闕初。及第三有罪。即七方便中。闕緣方便是。次闕別緣。闕初二蘭。謂非道道想非道疑。若闕二三兩緣無犯。闕第四緣。輕重二闕。怨逼闕緣。比說可解。論其方便。闕通有一。闕別有四。通別合五。
 
[0362c13] 次釋文者。了論偈云。解戒五相九。毗尼釋曰如諸佛所立戒。於一一戒中。應了別五相。一緣起。二緣起人。三立戒。四分別所立戒。五决判是非。此中緣起者。謂由飢餓難事為緣起。起緣起人者。是須陳那比丘立戒者。若比丘等。分別所立戒者。此中何者。為比丘等。决判是非者。此中比丘。於三處。犯波羅夷。乃至說戒究竟。若人能如理了別此五相義。此人必定能解。依此論釋。亦是一途。然今隨義。別分為二。第一從初至[宋-木+取]初犯戒。漏生壞略。即上若犯有漏法。第二自今已去下。制廣補略。即上然後結戒。前文復二。第一至呵責已漏起呵責。第二告諸比丘下。彰過違略。前文復二。第一至號為種子。明其犯相。即是漏過。第二須提那下。發覺呵責。前中文四。一標化處。二出犯人。三明犯緣。四正明犯。對此初戒分文既然已下諸戒。貫通類爾。初住處者。示化有方。即是犯制之處。爾時世尊。上已明訖。毗舍離者(毗奈耶云秦言廣博)。然毗舍離名少訛。梵音正曰吠舍釐。多論第一。問契經阿毗曇。不以佛在初。獨律以佛在初。答曰以勝故秘故。佛獨制故。如契經中。諸弟子說法。有時如釋提桓因。自說布施為第一。何以故。我以施故。得為天王。所願如意。佛言如是。有時化作化佛。化佛說法。律則不爾。一切佛說。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經。隨處隨決。律則不爾。若尼中有事。不得即結。必當出外。若白衣邊有事。必在眾結。若聚落中有事。亦在眾結。若於五眾邊有事。必當比丘。比丘尼邊結。是以佛在初。次犯人。迦蘭陀村者。多論。以鳥名之。有云。聚落主名。見論第六。是山鼠名。時毗舍離王。將諸妓女。入山遊戲。因眠樹下。樹下有窟。窟中毒虵。聞王酒氣。出欲螫王。樹上有鼠。鳴喚覺王。王覺免害。以鼠恩故。即封此村。供奉此鼠。因鼠號村。故曰迦蘭陀村。村中一人。有金錢四十億。王賜長者之位。即以村名。為長者號。然須提那子者。言中倒也。應云迦蘭陀子須提那。故次文云。時迦蘭陀子。善見云。須提那者。是迦蘭陀長者子。五分亦云。迦蘭陀子。名須提那。須提那者。多云求得。為求請神祇得故。了名善與。饒財者。多論有二。一眾生數財。謂奴婢牛馬等。二非眾生數財。謂金銀七寶等。此並無量。故曰饒財多寶。此人聞法悟解。厭俗囂塵。抱信歸依。情希出益。故曰持信等。五分云。須提那。聞法歡喜。即作是念。如我解佛所說。夫在家者。恩愛所縛。不得盡壽。廣脩梵行。出家無着。譬如虗空。我今寧可以家之信。出家脩道。多論第二云。夫出家者。為滅垢累。家者是煩惱因緣。是故宜應極遠離也。
 
[0363b07] 次犯緣文二。一遠緣。二近緣。[1]文三。初舉糓貴。乞難生念由起。二須提那下生歸家念念欲弃其兩損。而就二益。三作是念下如念歸村。近緣文二。初舉財勸。三勸三拒。一文廣出。餘二略易。第二其母使捨下舉色以勸。從而弗拒。問此須提那。情既樂道。何故乃答母云。我能為之。答見論念言。我不與種。終不置我。日夜相惱。我暫與種。令其心息。不復嬈我。我因此故得住道門。修習梵行。由此思念。故曰我能。問須提何以拒財而受色。答財勸長時。背道故拒。色勸蹔時。在道故受。
 
[0363b16] 次正明犯。文中有二。先正犯者。以未制前。不見欲穢。此文理通一切諸戒。未制廣教不知行欲。同於死人。擯出眾外。雖預道門。生緣未絕。因希利故。漏過便生。問既曰三行。何以言初。答以未制故。故伽論第三云。作眾多婬。佛言未制戒時。須提那犯罪。一切時不犯。次園中下彰欲之過。五分云。時兜率陀大威德天。命終受胎。爾時地神告虗空神言。迦蘭陀子。於未曾有僧中。作未曾有事。展轉相告。乃至梵天。超過學表。勝出獨絕。故曰尊者種子。
 
[0363c01] 次明呵責。文分為二。初比丘呵。第二世尊爾時下。如來呵責。前文有三。初至故愁耳發覺得實。為呵之緣。第二諸比丘下。顯類以事啟尊。前文有四。一歎須提那。先時解行事皆通練。故曰無事不知。無不遵奉。故曰觸事皆行。非直自行。亦能導物。故曰轉教於人。第二爾時下。作過愁憂內心焦惱。第三諸同學下。見愁檢問。先正問愁。故云汝何愁憂。次問愁之所由。汝既解行具足。必應無憂。今乃翻愁當應厭道。第四須提那下。答愁所由。先申樂道之情。故云我甚樂梵行。次近在下。申愁所由。次呵責文三。初總舉不應。汝於如來清淨法中。能斷欲等。是汝所應。云何乃作如是惡事。第二於如來下。別呵不應。舉是反顯。欲者五欲。於此五欲。不生欣求。故曰無欲。垢者穢濁。能汙淨心。故名為垢。此有其六惱害。恨諂誑憍。能永除滅。故云無垢。一切眾生。渴於五欲。渴由愛生。故名渴愛。比丘守戒。正念現前。渴愛自除。名為能斷。破壞巢窟。古舊[米*睪]云。人天生死在上喻巢。三塗生死在下喻窟。集因既亡。苦果隨喪。故言破壞巢窟。至下受戒揵度中。[米*睪]巢窟云。諸天在上如巢。人居於下名窟。此[米*睪]隨情。違背正理。今解不然。謂居止處。皆名巢窟。故婆沙五十二云。欲界窟宅所攝藏。故名欲界繫。色無色界。應知亦爾。結謂九結。縛謂三縛。結縛非一。故名為眾。以除結縛。能得愛盡涅槃。又可愛謂三界愛。盡者是滅。由三界愛盡。能顯涅槃。故曰愛盡涅槃。其涅槃。是梵言(此云圓寂)。婆沙二十八。有多解。問云以何義故。名曰涅槃。答煩惱盡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相寂故。名為涅槃。復次離臭穢故。名為涅槃。第三汝今云何下總結。不應經久為故。正偶為二。故曰故二。次白佛者。見論第六云。心不希佛。獨譽於己。亦不令佛賤薄。遣須提那出。又不以此惡法鬪亂。但依實理。白世尊言。今垢法已起。願為聲聞弟子結戒。
 
[0364a08] 次佛呵中。文分為二。初則撿問自言。第二爾時下正辨呵責。前文有三。一集眾僧。二明撿問。三辨自言。初文以此因緣者。謂因須提犯戒比丘啟白。故曰以此因緣。集諸比丘者。多論第二。有五義故集。故集。一佛現不自專輙。二共眾籌量。而後結戒。令犯罪者心伏。三佛雖自在。為持法故。凡有法事。集眾共和。法得久住。四為肅現在將來弟子。凡是僧事。不問有力無力。要問眾詳議不得專獨。五諸佛法爾。不獨一佛。次撿文二。初舉應問之法。次則依法而問。初應問法文有三句。知問者。謂因比丘。啟白知問。佛一切智。常知是非。現同不知。而作疑問。多論四益。一順諸佛常法。二順自言治法。三令眾生安穩。不生怖懼。四順於大人聖主儀體知。而不問者。如來不以己之知見。輙說人過。證言是犯。准翻前益。須有四損。一不順佛常法。二違自言治法。三令眾生。怖懼不安。四逆說人過。非大人儀。體雖因比丘。啟白而知。若不應時。亦不疑問。是以次明時問不問。時而疑問。有三種時。一是對眾撿問時。二是犯者自言時。三是因此制廣時。時不疑問。亦有三時。一非對眾撿問時。二非犯者自言時。三非因此制廣時。又解時者。謂因比丘啟請知問即是時而問此時不以己知而問。故曰時而不問。雖復應時。呵責制戒。若不順義愜情亦不疑問。是故次明義合不合。然此知之與時而問。名為義合知之。與時不問。名義不合。次正問可知。次自言者。問佛作疑心不定而問。何不拒諱便臣伏邪。答五分第一云。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神。侍衛左右。若佛問三返。不以實答。頭破七分。情有所懼。不敢拒諱。
 
[0364b11] 次呵文三。一總舉。二別列。三總結。總舉者。經家總牒世尊。呵詞其無數。言即下者是。次別有二。初顯須提。行有違失。所作不應。二告諸比丘下。舉過示僧。齊防法眾。前文復二。一明行有違失。二執作事不應。初違失者。總顯作非。故云汝所為。非乖作軌則。故非威儀。沙門性。是無漏聖道。造惡違彼。故非沙門所作。垢穢名非淨行。作既違教。故非隨順。總結非理。故曰所不應為。次作不應可解。次下舉過誡眾。其文有二。一顯過失尤重。二執作事不應。顯過文三。一舉事中損益勸令捨順行違。二何以故下。釋成勸意。三何以故下。釋墮所由。先解初句。多論有七義。一毒虵所害。害此一身。女人所害。害無數身。二者毒害報無記身。女害善法身。三者毒害五識身。女害六識身。四者毒害得足僧數。女害不足數。五者毒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賢聖。女人所害。入三惡道。六者毒害得沙門四果女害。正使八正道。滿於世間。猶如大海。於此無益。七者毒害人。則慈念而救護之。女害眾共棄捨。無心喜樂。天龍善神一切。遠離諸賢聖人之所呵責。以此損益理殊。浮沉事別。是故勸汝犯毒。不犯女人。次釋勸意。何以一言順違兩責。第一何以勸犯毒虵。毒虵雖有蹔時現苦。而無來獄長時之殃。故言不以此緣。墮於惡道。第二何以不聽犯女。犯女雖有蹔時現樂。必招來獄長時之殃。故言身壞命終。墮於惡道。次釋犯女墮獄所由。文中有二。第一正彰欲過。第二舉喻顯過。初彰過者。總彰過源。令永除滅。故曰說斷欲法。欲想者。思女之心。欲念者。追境之意。欲熱者。欲火所燒。愛結者。明愛繫縛。不為彼溺。稱云越度。次舉喻者。欲燒善心。故言如火欲焚戒手。如把草炬。復損戒身。如樹繁菓。欲樂不久。猶如假借。欲無實味。猶如枯骨。欲集眾患。其如段宍。欲樂不實。如夢所見。欲傷戒足。如履鋒刃。欲消眾善。如新瓦等。欲性可懼。如毒虵頭。欲害善盡。如輪轉刀。欲感危報。如在尖標。欲傷迅速。如利戟刺。欲患至極。故曰甚可穢惡。佛所呵責。結歸教主。次執事如上。第三總結可知。
 
[0364c21] 次彰過違。略告諸比丘者。顯過。同知須提那者彰罪。別屬癡人者。見論。佛見須提。已作惡法。以慈悲心。而言癡人。如慈父母。見子作惡。亦呵罵其子。癡人何以。作如此事。問世尊煩惱及習。皆已斷除。何以乃云癡人耶。答世尊惑習雖盡。然有似愛等。言為利益事。故呵癡人。如今親教。及軌範師。若有近住。依止弟子。起諸過失。便呵責言。汝為癡人。世尊亦爾。問佛呵癡人。有何義趣。為從癡生。名曰癡人。為癡現行。說為癡人。婆沙十六。解云。從癡生故。故曰癡人。爾者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答癡遍行故。若佛知呵阿羅漢等。以為癡人。於物有益。即亦呵彼。以羅漢身。亦癡生故。又解現行癡。故名曰癡人。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亡故。問諸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答前已說言。癡遍行故。多種有漏處者。開諸漏門。漏源滋長。多論云。須提那。於劫初來。未有男女。作婬欲事。而此人於彼最初行婬。作惡法根本。今佛法清淨。未有非法。而須提那。最初為惡作。將來非法。罪過之始。故言開諸漏門。最初犯戒。違略之始。略教被壞。
 
[0365a16] 次下制廣。其文有三。第一舉宗標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說戒下正明立制。此戒既爾。諸戒類然。初文舉制時分從茲已後。故曰自今已去。以因一結教網普霑。故曰與諸比丘。定犯輕重。位別防非。各有分局。稱為結戒。問一切善法不言結。何以但言結戒。多論。解云。戒是萬善之本。但結戒即一切結也。又可戒為止惡。兼立犯名。故結餘善不爾。故不云結。對此解義。六門分別。第一制廣補略。第二制除障道。第三制託緣別。第四制緣多少。第五制教所詮。第六制意老別。
 
[0365b02] 初門佛初成道啟化之元。恐入法人心無所寄故。先說略示行軌模。利根奉修。無所缺犯。鈍根不悟。違略起非。令教毀壞。名為教缺。然即違教成犯。汙本所受。令行不淨。名為行缺。是以如來慈悲護念。為制廣教。順於略教。今使二教。相順相成。還令略有被時之用。義同補教。既聞制廣。呵責示過。識相護持。資成不斷。晈潔逾前。名為補行。又可悔己所犯不能為因。未來苦果。畢竟不受。還令戒淨。亦名補行。故上文言。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後世尊。為諸比丘結戒。斷彼有漏法故。
 
[0365b12] 第二門然障道業。雖復無邊。要而言之。有其二種。所謂性遮。言性惡者。如煞盜等。無問聖教。禁以不禁。損害深重。作則是違。體是不善。名為性惡。言遮惡者。如房壞等。體非不善。但以事務紛動。能障修道。立制防之。名為遮也。此言遮性。就事以辨。若論罪名。悉是遮惡。以未制前作而無犯。由聖制後。方結罪名。亦可一禁已後。違教處齊。下沉義等。俱稱為惡。又貪嗔癡。能障聖道。佛為斷彼。制增戒學。如文可知。
 
[0365b20] 第三門教不孤起。起必託緣。緣境雖眾。要唯三性。謂善惡無記。託善結緣興者。如因論義。女人說法。同誦輙教。[雨/復]頭人等。如斯之輩。事雖是善。亦乖聖意。生過不輕。是以如來。立教防耳。託不善緣興者。如煞盜等。性是違害。託此能起諸不善行。是以興教防此。不善託無記緣興者。謂掘地等。事雖無記。業務紛動。多障脩道。制不聽。為息彼紛動。終階道益。然准伽論。起犯之心。亦通三性。故論第一。問頗有善心犯。不善心。無記心犯耶。答有云何善心犯戒。如新出家比丘。未知戒相。自手淨地。採花結鬘。此善心犯戒。云何不善心犯戒。佛所結戒故犯。云何無記心犯戒。佛所結戒不故犯。問准依此義。犯通三性。如何下文。犯諍無善。答下文據犯戒。理實無善犯。此為興教緣故。得通三性。又解下文定犯諍不。得有善犯。然約起諍心。亦得有善犯。故文言。比丘以善心言。諍中事作等。
 
[0365c11] 第四門制必託緣。事假犯請。要藉十緣。聖方興結。一假先請。已許身子。漏起制故。二是比丘。謂被大僧。非餘眾等。三起漏過。謂犯婬等。一一自分。四須舉發。若不舉發。無由撿獲。五佛在座。事歸教主。要佛自結。六集眾僧。共眾籌量。法得久住。七對眾問。若不撿問。恐有阿濫。八得自言。為得自言。心伏罪故。九須呵責。若不呵責。無似顯非。十局最初。以最初人。教未攝故。此十具滿。聖方興結。若緣少虧。抑而未許。此之十緣位言興也。或有闕者。義准可知。
 
[0365c20] 第五門然假緣具。義教得興者。教不虗設。必有所詮。所詮是何。謂有其四。一犯。二不犯。三輕。四重。指文可知。作過緣具。汙本受體。名云為犯。善興義順。受體光暉。名為不犯。方便為輕。究竟為重。亦可五犯相望。前重後輕。此四句中。各生二行。如具五緣成煞。名為犯法。於此犯法。生二行者。若依五緣。煞事成就。即名犯行。謂順犯法成。違聖制意。若識五緣。止惡不作。名不犯行。即違犯法成。順聖制意。以不犯法。謂止作二持。若其策勵進脩。成不犯行。懈怠不學。即成犯行。問己有犯法。成不犯行。何須不犯法。成不犯行。答犯法成不犯行。但是止持。不犯法成不犯行。自是作持。又問己有不犯法。生於犯行。何須犯法。以生犯行。答不犯法生犯行。但是止犯。犯法生犯行。自是作犯。次重生重行者。如三時俱重。受樂[雨/復]藏。不可懺等是。重生輕行者。謂八業中。下之七業。及無[雨/復]心。可從緣悔等是。次輕生重行者。如打佛羅漢。重惑業等。輕生輕行者。如輕心掘地等。
 
[0366a13] 第六門結意萬差。理非一揆。略而言之。舉要有八。一深防。二限分。三譏過。四稀數。五約相。六示過。七心境。八內外。言深防者。過未至極。預結重名。禁微防着。以護根本。如防四獨。飲用二蟲。染心衣食。搏脫藏等。言限分者。制未至極。意存力分。力未堪行。雖作不重。如尼漏失。比丘摩觸。及[雨/復]夷愆境差闕等。言譏過者。戒能防非。體性清潔。至於持護。須離嫌疑。如與女人。屏露二坐。同宿行說。讚指食等。言稀數者。犯雖藉境。境有易難心。則慢慇結罪。重如盜煞天。二眾麤語。歎身造房。壞生掘地。言約相者。過損理違。道俗俱耻。為患既深。寄事興結。隨相雖多。略舉其四。報時處事。立制不同。言示過者。雖有犯名。未顯罪實。先標過緣。使得聞見。如唱調達大妄。無根。飲酒。畜寶。非沙門等。言心境者。犯不孤起。託境開心。或制從心。或制從境。如婬酒戒。制心從境。人非人等。制境從心。言內外者。犯不自成。成由緣集。因藉萬差。要唯內外。如婬為內。摩觸為外。食藥為內。衣鉢為外。次明制利。初句總標。但以心獲蕩逸意馬喧踈於正教門靡能持護如來久積大悲不捨四智之誓。因過立制。皆生十利功德。斯即犯過之心永遣遵戒之意常生生乃生菩提之創基遣即遣煩惱之根本然則行不自立託教而成教能出生一切眾行。所生眾行。何限斯十。一方化儀略標。二五能詮之教表彰四[1]所之旨。以之為義。自下別明文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眾行。次有六利。能生別行。後之一利。能令法住。以有上二眾別行成。能令正法。久住不滅。初三利者。戒能防非。違即不攝。順教離非。名為攝取。身語既攝。行合崇和。絕去違諍。名為歡喜。既能稟教。永絕傾危。現未泰然。故稱安樂。次下別利。初二生善。次四滅惡。未信者令信。見論第六云。若善比丘。隨順戒律。威儀具足。未信見之。即生信心。而作是言。此釋種子。勤心精進。難作能作。所作極重。見是作已。而生信心。若諸外道。見略毗尼藏。而作是言。佛語比丘。亦有圍陀。如我無異。而生敬心。已信者增長。見論。若有信心出家。隨禁戒所說。人見所行。甚為恭敬。又言云。何盡形壽。日止一食。而修梵行。護持禁戒。見如是已。信心增長。破戒比丘。惱乱僧眾。內無慙恥。名曰難調。佛為制戒。教僧責罸。改惡從善。故曰調順。由禁無慙。不得入眾。清淨比丘。安隱作法。既不被惱。名為安樂。內懷不善。廣造諸惡。為人打煞。名現在漏。由佛制戒。教攝身語。不起現惡。名之為斷。現造惡因。後墮地獄。受苦無央。名未來漏。由佛制戒。永絕惡因。不受來苦。之為斷。自下法住。由制廣教。人得奉修。攝法在己。使不墜溺。名為久住。
 
[0366c08] 次明立制。文分為二。初明戒本說之儀則。次若比丘下廣解戒本犯等四句。前文有三。第一對緣略立。第二牒制明隨。第三滿足戒本。初文將欲說戒故。先標引當說之文。即下者是對緣略立。但有四句。
 
[0366c12] 次下明隨文中分二。初明跋闍心異隨結。次辨林中。境殊隨結。然隨意者。大聖制戒本。為備防違失。欲使開禁顯然。犯持决了。若事周悉。一結即定。若其制相未圓。更須明隨。是則教法該羅行軌。堅固始終。流通具足故爾。又復[2]隨文文有犯不犯。犯者。防過未圓。更須隨結。如此戒異語。食前食後。嫌罵掘地等。不犯者。前制理含。更須隨開。如增上夢中。別眾洗浴。諸緣開等。前文七句。心異起非。意欲明隨。先牒前制。然須提樂道。可使是犯。我今欣俗。不應有違。二彼作念下。復生疑心。為以厭道欣俗。失戒不犯。為當不失。有戒可違於此。犯與不犯。情疑未除。故言我當云何。三即便下。陳疑請決。耻負聖顏。不敢自請。故仗同學。陳己疑心。進不聽佛。故曰隨教奉行。四諸比丘下。為申疑滯。亦同疑故。所以不呵。為愍彼情。舉緣具白。五世尊爾時下。佛判是犯。雖起異心。以羸不捨。由是比丘故在犯限。然此比丘俱違。廣略不同。須提但違略教。六是故下。開令捨戒。跋闍厭道。既在犯限。其餘羸人。開令捨戒。故曰若有餘人等。然此比丘。捨戒歸俗。後欲出家。亦聽在道。故曰若復等。為彰此人。去時如法。後得入道。來時有益。進退合儀。去來應法。既不越理。利益重重。七自今已下。隨結戒本。加前四句。次境殊隨結。文還七句。一異趣起犯。二時有下。發覺生疑。三咸共下。伺撿獲實。四諸比丘下。舉制辨違。五彼比丘下。非制不犯。六諸比丘下。舉以白佛。境非惑意。故亦無呵。七尊下。判該禁限。
 
[0367a13] 次滿足戒本。二門分別。一定文句。二明通塞。言文句者。戒本九句。一若比丘者。總標僧眾。別顯犯人。二共比丘者。明受同人。齊入犯限。三同戒者顯行等一。四不還戒有戒可違。五戒羸不悔者。雖羸亦犯。六犯不淨行。正顯婬事。七乃至共畜生出犯境界。以對林中。加此一句。八波羅夷結罪。九不共住擯治。或可義求但應為六。謂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二二合一。於理無爽。若依廣文。九句如上。次通塞者。若比丘句。義該五犯文。局上四共同。二句義五文。初不還戒。戒羸不悔。文雖在此。義該初犯。犯不淨行。乃至共畜生二句文義。此戒八兩九句文義初犯。問共同等四。何以下三戒無。答此以跋闍為緣。牒入戒本。餘戒無緣。本中闕有。然以義准。並通初犯。對有難緣。皆聽捨戒。故四犯畏云。善比丘未犯。終不犯。若犯都無[雨/復]藏心。如法懺悔。悔既得通。捨何不許。又解共同戒等。唯結跋闍。汝與比丘。共戒同戒。雖羸不捨。亦成其犯。餘戒無此隨結。故無此文。餘篇雖有隨結。非壞根本。是故不須共同等句。舊釋云。欲明此戒。愛心久習。事難卒捨。是以佛聽捨戒還家。以禮自處。欲使去時。如法來時有益。有捨可對。須彰不捨下之三戒。若捨戒為煞。猶亦是犯。捨而無益。故不開捨。既無捨可對故不須。不捨句來。共同理有。既闕不捨。相與俱無。若爾對初開捨。豈不失下戒。答一切失。若爾何以下戒無此不捨。答以不對之開捨戒故。此釋及問答。不能順文。既失旨歸。前解為正。
 
[0367b14] 次下廣解。文分為二。初至滅擯。廣明犯相。二不犯者下釋不犯相。前文復二。初大僧犯相。二比丘尼下下四眾犯相。此戒既爾。諸戒類然。就大僧中。復分為二。初至偷蘭遮成犯之相。二方便下輕重相。前文復二。初解戒本九句文相。二三種下重明戒本六七二句。
 
[0367b19] 前釋九句。文即為九。位各有三。謂舉釋結。或有少者。自是文略。先解初句。釋中文二。初總標僧眾。次是中下別顯犯人。初文名為者。通名比丘。謂沙彌外道等。亦名比丘。相似者。謂犯重人。內實破戒。威儀相貌。似持戒者。見論第七。阿難夜行。見一犯戒比丘而問咄。此為是誰。犯戒比丘應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無堅實也。自稱者。十誦第一云。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復賊住比丘。剃除髮鬢。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當此儉年。詐來入道。善來者如下釋。乞求者。順教乞活。着割截衣者。以刀割成。依之進道。破結使者。聖解一興。眾惑斯盡。羯磨者。舉受之教。
 
[0367c06] 次別顯犯人。若成戒本犯戒之人。必以羯磨受具足戒。但欲簡取犯戒之人。不是為釋受緣之義。第二句。共比丘者。諸餘比丘。亦用白四受戒。以受法同。故名為共。第三句。釋中文二。初勸修持行。次是中下出其同義。禁勒不殊。名為一戒。體性無別。故言同戒。遮制數齊。稱云等戒。十誦云。同入比丘學法。釋云。如百歲受戒。比丘所學。初受戒人亦如是學。如初受戒人。所學百歲。比丘亦如是學。是中一心一戒。一說一波羅提木叉。同心同戒。同說同波羅提木叉。故名同入比丘學法。第四句有二。初解不捨。二云何下正明成捨。前不成捨。反即成捨。應下文明。後文成捨。反即不成。應上文說。但是綺文。互舉不繁。並明前文有七。初有三句。重病壞心。故不成捨。二有三句。重病壞根。三有兩句。中邊不相領解。准此類餘並不成。就四有兩句。心境不相應。初句心不稱境。次句境不稱心。此中應有靜。作靜想不成捨。戒文無者略。十誦云。若獨捨戒。若獨想不獨獨想並不成。第五一句。無心不成。五分。更有不定語。嗔心強逼。不成十誦。又向無所知人。眠人入定。若隔障。若自嗔。若向嗔人。若夢中。若自不定心。若向不定心人。皆不名捨。第六天子下。七句境非。所對不成。七有二句。業不辨了。不成捨戒。准此書等。捨戒不成。五分遣使遣書作相動手。相似語不成。見論亦爾。
 
[0368a05] 次明捨戒。先解其義。五門分別。第一總定捨緣。第二明捨漸頓。第三對受辨捨。第四作法具緣。第五所捨法體。初門。依俱舍第十五。捨有四緣。謂作法。命終。二形。斷善。作法捨者。與受相違。命終捨者。所依捨故。二形捨者。所依變故。斷善捨者。所因斷故。若日夜戒捨由夜盡。有餘部。立犯重捨戒。及法滅時。一切學處。結界羯磨。皆止息故。迦濕彌羅國。毗婆沙師言。犯根本罪。不捨律儀。所以然者。非犯一邊。一切律儀。應遍捨故。非犯餘罪。有斷尸羅。然有二名。謂持犯戒。正法滅時。雖無一切。結戒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儀。無新得理。而先得者。無有捨理。次漸頓門。作法捨者。約位相望。通含漸頓。餘三頓失。然作法中。言我作沙彌。及優婆塞。是漸。餘言是頓。問若或漸受漸捨。或漸受頓捨。及頓受頓捨。此三可爾。若本頓受。但得具戒。一無表體。如何漸捨。若得漸捨體便有三。如何乃言一無表體。答若依俱舍。三體各別。頓受唯頓。捨無有漸捨理。若依正理。一師所說。雖先不受五十二戒。但受具者。俱得三戒。准依此理。即得漸捨。又可比丘受得。防煞無表。理通三人。有共用義。是故捨時要心捨具。若與沙彌戒同隨心。則在以十對。五義亦同之。約位差殊。名之為捨。望無表體。不名為捨。次約受門。善來受戒。是見法人。唯有命終。無餘三捨。三歸羯磨。具足四捨。八不可過受。或可唯有命終。或可具足四捨。以人不定。義可准知。次具緣門。須具六緣。一有所對。謂同地人。以邊對中等。不成捨故。二根具無病非聾老等。三在見聞內。四有捨戒心。謂欣厭心。决定住自性。久思歡喜。自有寂靜。五言說辨了。六前境領解。次所捨法體。問凡捨戒者。捨何等法為捨。已生戒善。為因義邊。為復捨彼無表戒體。答不捨已生。為因之義。但正捨彼。無表戒體。以無表戒。一形相續為心。厭弃不續名捨。以無捨緣。則有得得。若遇捨緣則無得。得既無得。得說名為捨。雖可無得。亦不失因義。問捨戒不捨已生善者。懺悔不應。除已起業。答善順理生。惡違理起。順理力強。已生不捨。違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懺本生心抑伏惡業。以別對餘故。得可彌捨。直厭退絕。彼相續不別對餘。故言不捨。
 
[0368b17] 次下釋文。文分為二。初厭上欣下。為捨方便。二便作是語下。正陳捨戒。前文復二。初有二句。立兩章門。不樂修梵行。是厭上門。欲得還家。是欣下門。次厭比丘下。釋成二門。初有二句。釋厭上門。貪樂下七句。釋欣下門。次正陳捨文中有三。初明直捨。次若復下。無益有益捨。次若復下。毀讚捨。直捨文二。初有十一句。厭上捨。次有八句。欣下捨。然厭上中。見論第七。佛有一百名號。隨稱皆成捨戒。法名亦爾。謂善甘露法。長短阿含等。悉成捨戒。捨僧四雙八輩。無上福田等。亦成捨戒。此以弃背三寶。所以戒失。得戒本緣和上闍梨。今若捨師。戒亦隨失。同和上等者。以[1]呹共依師得戒有心厭道。隨稱皆捨。十誦。稱比丘等七眾。亦成捨戒。梵行是隨戒起修之行。戒是受體律。是其教學事。是所防過境。欣下可解。次文但對上法。有無益捨。略無欣下有益捨文。次毀歎可知。第五句文二。一舉章開為二門。二依門解釋。釋中各三。謂舉釋結。就釋不捨中。文分為二。先明厭欣在心。立章及釋。如上應知。二便作是言下。彰羸於口。此中文三。初舉所欣居家等法。二我欲下。舉所厭境。捨佛法等。三便欲受持下。彰欣於口。上來心有厭欣。亦陳在口。以不决定。但成戒羸。戒羸相者。見論。譬如大王無人持從。復無天冠瓔珞。亦不莊嚴。人見不以為好。故名戒羸。次羸捨可解第六句。五分云。婬法名非梵行法。懈怠法狗法。可惡法。二身交會。出不淨。是名行婬法。十誦大同。第七句下。至共畜生者。越人非人三趣最下也。見論。此是下極語。共畜亦得夷。豈況女人。可行婬處者。謂可捉行婬處也。簡去極大極小。不可捉者。第八句。自行絕分。五分。名為墮法。惡法斷頭法。非沙門法。僧祇復云。於法智。退沒墮落。無道果分。乃至盡智。無生智亦爾。餘如五犯說。第九句眾法絕分。多論。有四義。一生四部天龍等信敬心故。二現佛法無有愛憎。清淨者共住。犯者擯出。三為息誹謗。若與惡人同事。外道世人。咸生誹謗。當言佛法。有何可貴。不問善惡一切共事。四為持戒者。安樂增上善根。破戒者。生慚媿心。折伏惡心故。
 
[0369a04] 次解六七二句犯相。於中文二。第一犯不孤起。要由託境而成。是以先明犯家境緣。雖有境緣。成由之造。是以第二比丘有婬心下。對境成犯。前文有四。初總彰境緣三趣之別。二復有下。離明。三趣有五種者。三於三種婦下。五者各三。成十五種者。者雖十五。未明重處。是以第四人婦三處下。離十五者。為三十九處。謂三婦童女。二形者。九處各有三。合成二十七。三種男。及黃門者。六處各有二。合成十二。彼此通收。總三十九。但列文中為成。亦如是故。約九三六二。分為二易。僧祇。男子黃門口中狂眠等。並有緣起。次明對境成犯。文分為四。第一先明自心起犯。六百二十四句。二若比丘為怨家下。怨逼造境。三千七百四十四句。三怨家強捉比丘下。怨逼己境。四十八句。四從道下。結罪分齊。先明自心趣境。境有其四。一覺境。二睡眠不覺境。此二俱活。覺不覺異。三新死。四少分壞。此二俱死。壞不壞殊。准十誦律。壞者據女根明。彼文五十一。云何名形壞。答言若女根爛墮。若乾若虫齧。翻上名不壞。此四境上。各一百五十六句。文中覺境。廣明下三合說。然對覺境。比丘行犯。長離瘡門。總三十九。一一各加隔等四句。是故總成一百五十六。下之三境。准數亦然。四境合成六百二十四句。次明怨逼所以。須明怨逼來者。為釋疑情。識知犯不。我先有心趣境。可使境合成重。我先無心。但為怨逼。不曾撿挍。樂與不樂。還同自心境。合犯者。教法太急。事難常行。故須開云。怨家雖能逼身。不能逼心。但不受樂。開使不犯。先對覺境。作九百三十六句。瘡門長離。還三十九。且於人婦一瘡門。上即有樂等六句。樂相云何。僧祇第二云。譬如飢人。得種種美食。彼以食為樂。又如渴人。得種種好飲。彼以飲為樂。受樂亦爾。云何不受樂。譬如好淨之人。以種種死屍。繫其頸上。又如破癰熱鐵着身。不受樂亦爾。一一樂句。各加隔等四句。四六便成二十四句。一門二十四。十門二百四十。三十九瘡門。總成九百三十六句。次下三境。准數亦然。是故總成三千七百四十四句。次明怨逼己境。若其具論九境逼。已合有九箇四十八句。文但彰一。餘者略無。又可論境雖多逼。己義一。是故不須約境離說。又於己境。二瘡合有四十八句。文中略故。但二十四。又復己造他境。既分逼不逼殊。他造己境。亦分逼不逼異。文無自心作境者略也。第四結罪分齊可知。
 
[0369b19] 次輕重文四。一自作。二教人。三死屍下壞境非境。四明境想。此輕重文。諸戒通有。然有少者。自是文略。文言成者。夷等對違廣教。如前對境成犯。慈約廣明。豈得此文。即對略說。次教人文三。一比丘教比丘。二尼教比丘。三餘眾相教。此中為明出家五眾。自作教他。兩業之別。次壞境文二。初約了心。次約迷說了心七句。上四壞境。下三非境。以非正道。並得蘭罪。亦可蘭據初入。毛頭分齊。不淨若出。即結僧殘故。五分第一云。壞境過半時。骨時出不淨。僧殘不出偷蘭。又善見第八云。若作出精意。僧殘不出偷蘭。又解若於正道。初入結夷。後出不淨。不結僧殘。若於非道作[1]道其道想。初入結蘭。後出不淨。亦無僧殘。雖境有殊。結罪義一。於此不可。有殘非殘。次迷二句。若於非道。迷為正道。疑為正道。理結偷蘭。故云如是一切偷蘭遮。又下文云。時有比丘。於大小便中門。弄失不淨疑。如是於股間等。乃至君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蘭遮。若非道想。不疑僧殘。問此與境想。四五何別。答此是不識境人。執此半壞。謂為重境。疑為重境。不結夷殘。但得偷蘭。境想四五二句。是識境人。本期重境。乃為輕境成差。迷此為重。疑此為重。此是境差。故結蘭罪。又解此實知。是非道生。心作道想道疑境想。心迷非道。為道想道疑。又解此中想疑。約非情外色起。下約情道內色起。據境雖異。迷心不殊。次明境想。此戒及酒。局境制故。上三究竟。下二方便次結下眾尼是具戒。禁犯位同。式叉是學。摩那是女名。謂名正學女。沙彌。舊云息慈者不然。今云勤筞。勤者是比丘。為勤人所筞。故名勤筞。尼是女聲中呼。位非滿足。故結吉羅。同壞根本。齊須滅擯。此結餘眾。諸戒通然。或有闕者。義准應知。以上所作。並皆違教。壞行為此。總云是謂為犯。
 
[0370a01] 次明不犯。文分為二。初不犯等。據別緣明。次不犯等。約通緣說。別有三。一睡眠無知。自分明不犯。開前逼己。二不受樂勝進明不犯。開前怨逼趣境。此為命難。開非梵行難。一切無有婬意。不作故不犯。開前自心趣境。次通緣有二。一初故不犯。二病壞心故不犯。此闕通中。二三兩緣。違略之始。故曰最初。廣教未興。故云未制戒。十誦五十九。未結戒前一切婬欲不犯。問佛說狂人不犯。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親里死盡故。財物失盡故。由業人民失盡故。四大錯亂故。先世業報故。次問心亂有五因緣。為非人打故。或非人怖故。或非人食心精氣。四大錯故。先世業報故。痛惱者。有五種病壞心。或風發故。或熱發故。或冷發故。或三種俱發故。或時節氣發故。所纏者。要須始終不憶是比丘故。彼文言。若自知我是。比丘作婬。得波羅夷。若不自知不犯。如此下文亦言實不癡狂。詐為癡狂。與癡狂羯磨者。是名非法。又此通別不犯有五。最初唯開犯廣。餘四俱開廣略。若對諸戒。以明通局。此五不犯。位束為三。病緣一開。事義俱通。最初之人。義通事局。餘之三開。事義俱局。
 
[0370a20] 次明盜戒 總解還四。初明制意。通意如前。言別意者。所以不聽為盜。凡是資財形命之本。人情保重。戀著處深。既能捨家入道。誠宜永絕貪求。今乃非理侵他。特虧自守之行。此則嘉聲不著。穢迹彌彰。汙染僧倫。事不輕小。聖慈愍極。故制防之。次釋名者。非理損財。名之為盜。盜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舉。故稱盜戒。次解具緣。通緣如上。別緣有七。一是人主物盜。以損主為義。物雖有主。轉想及疑。亦不成重。故須第二有主想。問想之與知。有何差別。答此二望境。了同迷異。以知唯了。想通迷悟。了境穴徹。名之為想。迷境穴徹。亦名為想。若作知是有主物。即於闕緣不便。又順境想文。故云有主想。想雖當境。盜須滿五。是以第三須明重物。物雖滿五。轉想為輕。亦不成重。故須第四作重物想。想雖滿五。無心不成。故次第五須有盜心。心雖念盜須起方便。方便不起。損主不成。故須第六起方便。方便雖興盜須離處。若未離處屬己不成。故須第七舉離本處。次解闕緣。闕通如上。若闕別緣。闕初八蘭。以安雙闕在初緣故。且闕境四者。初句欲盜人物。天物來替。緣於天物。作人物想。二非人物人主物想。三畜生物人主物想。四無主物人主物想。次雙闕四者。欲盜人物。天物來替。是闕初緣。就天物上。復生疑心。為人物。為天物。即闕第二緣。此是初句。次非人物。替人物處。復生疑心。為第二句。次畜生物。替人物處。復生疑心。為第三句。次無主物。替人物處。復生疑心。為第四句。次闕第二緣。亦八闕罪。謂轉想有四。疑心有四。轉想四者。初句本是人物至境轉作天物想取。隱復結前。盜人方便。故云人主物天物想取。第二句人主物非人物想取。第三句人主物畜生物想取。第四句人主物無主物想取。次疑心四者。初句實是人主物。而生疑心。為人物。為天物。第二句為人物。為非人物。第三句為人物。為畜生物。第四句為人主物。為無主物。次闕第三緣。有二蘭罪。謂闕境及雙闕。各一偷蘭。闕第四緣。亦二蘭罪。而實重物。轉作輕物想疑。闕五六緣無罪。或可闕六小罪。若闕第七。輕重二蘭。通別合論。具七方便。
 
[0370c07] 次下釋文科同於上。今就漏起呵中。分文為二。一明犯相。第二時有一大臣下發覺呵責。前文有四。一標化處。二出犯人。三明犯緣。四正辨犯。盜緣分二。初明遠緣。二摩竭王下近緣。前遠緣中文分為十。第一覩失草菴。念造瓦屋。僧祇第二。彼造一房。種種莊嚴成已有上座來。便與乃至。第三彼念言。我種種辛苦。作房而不得住。傍人常待。如猫伺鼠。成便見奪。奈何可辨。便以工巧作。全成瓦屋。第二時彼比丘下如念造作。全成瓦屋。三爾時下如來撿問。四諸比丘下報佛所由。五爾時下呵責。五分。作燒成瓦屋蘭。自現工巧吉。六爾時世尊下。勅令打破。為利無愆。見論。無慈眾生。作此凡屋。若比丘。多聞知律者。見餘比丘所用。不得法即取。打破無罪。物主不得。作是言。大德已破我物。應還我直。七時諸比丘下順教打破。八時檀尼迦下責破所由。我本造房。為資身用。無事被破。豈得甘從。第九諸比丘下申破所以。汝雖無愆。我非自意。但奉佛教。故來破之。第十時檀尼迦下述教修奉。前恨比丘。無事破屋。今承聖旨。自責甘從。十誦法王教破不得有言。五分云。法王所壞。我復何言。次明近緣。近緣文二。第一矯施異計。謬索王材。然執似與之言。以告守材者。故曰汝知不等。第二彼人言下聞王教與多少無遮。次明正盜。言要材者。祇云。王有五[1]牧飛梯材。即便取二牧。持歸作屋。
 
[0371a06] 次發覺呵責。文分為三。謂俗比丘及佛。俗呵文二。一發覺獲實。二大德應死下正呵。前文復二。一大臣發覺。撿事白王。二王問取由。更彰罪實。初文有五。一發覺得實。二時大臣下。責與不應。三時大臣下。以事啟王。四王報下。顯過於彼。五時大臣下。攝赴王所。次王問文五。一問與虗實。二答言不虗。三王索憶念。四引王昔願文中有三。一舉法要與而用。二王立願與舊不同。但願有二。一聽隨意用。是無主物。二不得不與而用是有主物而此比丘執王隨意用。言於典材邊。私行盜竊。第三王舉前願。須告施行。然多論云。此是比丘垂急之語。准此文中。即是預施計校。五王言說異。
 
[0371a18] 次明呵責。一王。二庶。王呵文四。一明比丘犯刑至極。十誦第一云。王言我謂無主草木。故作是說。汝今墮大罪中。比丘答言。我出家人。寄居王國。云何煞我。王言比丘去。勿復更取如是大材。王云。我本所施。不及有主。恠哉比丘。作此方便。而取人物。復語言。我是灌頂王。如何因煞沙門。汝今便可速還。詣佛法王。自當以法治汝。二明大王思念不忍。三但呵責勅臣令[2]教。四為寬刑諸臣不分。餘文可解。第三佛呵文二。先撿自言。後方呵責。呵中有三。一舉。二列。三結。列中有三。一行有違失呵。二違略不應呵。三准俗制道呵。此三各二。一列呵辭。二云何下。執其所作。不應以結文言五錢者。現盜不淨物。五錢直者。謂是淨物為遮惡人。兩言兼舉。問何故此戒。獨問國法。餘三不問。其義何也。答由盜王財。故依王法。餘三不由。故不依也。多云。此戒要依國法。盜物多少。得斷命罪。依而結戒。婬煞二戒。事成罪成。不問多少妄語。國無此法。是以三戒不問。
 
[0371b11] 次明戒本。戒本八句。一人。二列物之所在之處。為欲遮防空有。並顯此無空處緣起。五分。具有彼云。眾多比丘。作如是語。佛所制戒。為聚落中物非。謂空地起過已。乃至呵云。聚落空地。有何等異。呵已立戒。制增空地。三不與者主不捨。四盜心取者。謂是盜心及業。五隨不與取者。謂所盜物隨取何等。六若為王等者。舉俗治法。於中有二。一被大臣執至王所。為之言被。謂被王大臣捉。故言所捉。此但為他執捉。不是治法。二若煞下。始是治法。由此捉有所言治。有若字即是。大臣是能捉人。王是能治者。亦可王與大臣。俱是能治者。故言若被王王大臣所捉。若煞等又此治法。舊人准祇解云。若捉。是王先祖治法。若縛。是王父法。若駈出國。是瓶沙王法。若煞。是闍王法。若順治法作文。應云。若捉。若縛。若駈出國。若煞。而此文中。談法不次。或有以文錯故。改從義正。今詳異說。實冐經文。迴換聖言。事不輕小。所以爾者。以制戒時。瓶沙身在。子阿闍世。猶未登位。如何懸知。後王治法。而預牒入戒本中。來又捉與縛。若是先王治法。王既崩久。法不施行。如何今復。牒入戒本。又彼文中。總無闍王煞法。先祖拍頭。不言是捉王父。駈令出城。亦無有縛。又彼戒本正文。與此無殊。如何釋者。妄情乃爾。今釋瓶沙王時。已立煞法。如上緣云。大德應死。以此故知。國有煞法。又僧祇云。煞者奪其命。是名為煞。五分云。煞者以刀仗等。斷其命根。十誦云。云何煞我及眾人。[3]曾言此比丘。决定應死。呵責便放。問既有煞法。如何復有縛駈出國。答此等治法。瓶沙具施其罪輕者。用餘法治罪。若極者。須加重法。故十誦云。汝今墮大罪中。明知更有非大罪法。此文既云。五錢應死。明知四錢等不死。用餘治法故。僧祇。問王治國。盜齊幾錢罪。應至死。盜齊幾錢。應駈出國。盜齊幾錢。應用刑罸。問所以須舉王治賦法。答為盜王材被王治故不同。舊云。准俗制道。汝是賦等。是呵責言。七八可解。
 
[0371c19] 次下廣釋科與上同。就比丘犯中。文分為二。初解成犯相。二方便下輕重相。前文復二。初略釋戒本八句。第二有三種下廣解戒本。二三四五四句。然前略釋。文有可解。於第六句中。但解能呵捉人。不解治法。次廣釋中。細觀文相。亦解第五句。以廣釋中。有重物之言。明知即是。略釋之中。隨不與取五錢。五錢直義。舊云不釋。第五句者。不識文意也。又將第三句。是物體者。義亦不然。以釋此句。但云主不捨。且欲釋主不捨。未即論其物體。其第五句。方是物體。於中文二。第一合解業心主物。舊以不善。文意遂作。順逆次第。今談實義。故須癈之。第二處者已下釋上處問。初中有四。增數謂三四五六。問凡增數法。以一為初。如何此中。用三為首。答夫論盜業。不過自作教他。然教他中。有現不現。為此從三為始。不得以一為初。若從一增。收義不盡。論自不攝他。言他不攝自。爾者。若三攝盡。不應更增。既亦更增。明知不盡。既俱不盡。等更須增。並以未同。應從一起。解文中更增。但增離處。重物盜心。論其取業。此三已足。由三足故。以足為初。爾者初位雖爾餘位云何。答由初為法。餘無減增。故並相從。以三為首。又可此之增數。隨舉一門。不可於中。浪相比決。初數本中。文分為二。前之二三。釋盜業及心。後之三三。解不與及物。如此分文。貫通下位。又可此之四位。准其增數。並悉通解。戒本三句。且依前釋。前中又二。初三解盜業。即上取字。取有三種。初一自盜業。下二教人業。以教人現前。名為看取。教人不現。稱云遣取。自無不現。但云自手。次三及釋盜心。雖是他物。己想不成。故須非己物想取。雖非己想。蹔取不犯。故須非蹔取。雖作永心。同意不犯。故須非同意。此三展轉。反解盜心。問所以盜業。盜心文中。結罪下三。物主之上。不示犯名。答略也。又可以二影三。結義皆等。更作異解。不順宗文。
 
[0372b02] 次解物主。文雖有三。位束為兩。初之三句。謂如地中伏藏。主心不知。故作他物之名。第二三者。主心知有屬。主義顯故。作有主之稱。此之二位。雖知不知別。皆損正主。第三三者。謂是護主。又更一義。初三是總。凡非己物。即是他財。然以總相難知。復須離辨。以他有二。一損正主。他即有主。有主想是。二損守護主。他即他護。他護想是。總別雖三。其唯二主。然五分中。亦有二主。物屬他。他所護。不與而取。是名盜心。十誦。釋主總有四句。一者有守護。二者有主。三者無守護有我所心。四者有守護。無我所心。是中初四兩句。是護主。二三兩句。是本主。諸律解釋雖殊。其唯二主。於此二主。互望成愆。財屬既殊。義無俱損。次增四中。初之二三。各增離處。為成業心。後之三三。各增重物。為欲簡輕。增五之中。前之二四。各加重物。亦為簡輕。後之三四。各加盜心。為成正盜。問所以物主至五。即[1]休業心。更增至於增六。解下三物主之上。先有離處。更增重物。盜心至五。即盡不至增六。前之二三本中。先無離處。遂於本三之上。更增離處。重物盜心。為此故須至於增六。舊作具緣。及濫解者。便是繁雜。不能具陳。問所以須言非己物。非己物想。答以若己物作非己想。縱有盜心。亦不成犯。故須非己物。復作非己物想。此二合為一句。更加盜心故六。問文中但云六種亦如是。所以得知。加者是盜心。答以下增六盜心。文云。非己物想。不蹔用想。非親友想。重物盜心。移離本處。故知此文亦加盜心。又下文但至增六故。此文中。不至七八。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二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二末
 
[0372c11] 次解處門。先列章本。有二十六。舊人科章本云。前十三章。就處以明盜。二寄信下八。就所取物以明盜。三同財業下五。違要以明盜。此且強作異同。未順文意。次下依章解釋。然釋之中。有三十四章。以乘擔村蘭。若田處所船水。此八各兼壞體。故成三十四。然諸章中。各有舉釋。以皆結罪。故無結文。亦可略無。初文七句。一列物之所在。二屬主。三盜心。四所取重物。五取之方法。六離處。七結罪。此中舉有主。攝有主想。舉重物。攝重物想。即是七緣具足。亦可略無想也。初門既爾。下皆類然。然有少者。自是文略。七中初句可知。
 
[0372c21] 第二主者。不過三寶別人。先解三寶。四門分別。第一明盜結業。第二互用辨違。第三出貸得不。第四瞻待賓法。
 
[0372c24] 初門先定盜佛物罪。然盜佛物。此律無文。祗中犯重。彼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若塔有物。眾僧無物。便作是念。供養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養眾僧。佛言夷。此作僧用。尚結夷愆。況盜入私。不成極罪。又復餘趣報[1]早盜得輕者。佛境尊高。寧容不重。又解。盜得蘭罪。以佛於物無我所心。不生損惱。義同非人。故涅槃第七云。若有長者。造立佛等。以諸華鬘。用供養佛。有比丘。見華貫中縷。不問輙取。犯偷蘭遮。又十誦五十一云。若盜塔寺精舍中供養具。若有守護。隨計直犯。若不直五錢偷蘭。既望護主成重。明知約佛不重。爾者如何僧祇成重。答或可更應別有護主。或損本主施佛功德。故奈耶第一云。若盜佛塔寺物者。謂檀越施與塔寺。斷彼施主福結罪。又解。今詳聖教重輕等文。佛物罪中。應分二類。謂佛在日。盜得成夷。以親是主。攝物差別。若涅槃後。但犯蘭罪。以入非情數中。不同現在。故婆沙正義。於佛處得罪。如人盜聖僧錢。必得重罪。以上座身現在。自為物主。若盜餘般圓寂者財。非親為主。但獲蘭罪。又如有人。身若現在。盜望現主。結以夷名。或若死後。立厝安物。若有盜者。但獲蘭愆。佛境亦然。寧不同此。比以諸文不定。說者懷疑。作此校量。可袪情惑。問盜物結業。如上所明。未知佛像合得何罪。多云。為供養故無罪。若為得錢。轉賣偷蘭。十誦亦言。盜得偷蘭。若尊敬心作念。佛亦我師。清淨心取無罪。此應無主。或本心通。若也本主無心兼為。但自供養。計直成重。故伽論第八云。取佛舍利有主。為自活偷。滿五夷。不滿蘭。若憎惡取彼此俱無。偷蘭。為供養故。佛是我師。我應供養。滿五吉羅。
 
[0373b03] 次盜法物者。以此非情別望損處結罪。故下文云。時有比丘。盜取他經。作念佛語無價。計紙墨直。疑。佛言得五錢夷。十伽五分並同。多云。盜經不問供養不供養。計直成重。此以損主讀習功德。不同盜像有遙敬義。又可造經本心通為。但作淨心。計不成重。此則像經義齊。論文[2]牛舉。上來但明盜經。不論法物。准經既重。物亦同然。故伽論第八。偷經物滿五夷。
 
[0373b10] 次盜僧物者。教無定說。解者多途。一解。盜得蘭罪。以望十方不滿五故。故多論第三云。若盜僧物。五錢已上重蘭。四錢已下輕蘭。雖無夷名。蘭踰塵數。又以此文。現結蘭罪。善見。若取僧物。如[3]己無異。行用與人得蘭。又解。僧物分為四例。一常住常住。二十方常住。三現前現前。四十方現前。於中結罪輕重可知。此由教含輕重。故作四例。科分望得。順教無違。故作斯解。今詳。此說轉更違文。但是解有隨情。妄為階級。且如第二物類。豈得唯蘭。第三物中。屬別非眾。故今正解。僧物分二。一十方常住。二十方現前。其常住物。盜得夷罪。文中但言屬主。不簡僧別。僧既成主。盜理成夷。其罪或望護人。或於僧結。此物十方僧眾。若有可分之義。可使不滿五故。但結蘭罪。然十方眾。既不合分。如何約彼。而成輕罪。但望十方。有共用義。又僧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塔無物。眾僧有物。便作是念。天人所以供養僧者。皆蒙佛恩。供養佛者。便為供養僧。即持僧物。修治塔者夷。將供佛用。尚結夷愆。況費入私。不成究竟。又五分二十八。有比丘盜心。貿僧好物。生疑問佛。佛言貿直五錢犯。又大集經三十三云。是諸比丘。乃至未盜眾僧田宅。園林。奴婢。駝騾。牛驢。如是等物。難可了知。是名破戒初相。若盜如是等物。是名破戒等相。是相出已。失比丘法。是波羅夷。非沙門。不得與如法眾僧同共止住。應當擯出。爾者如何此及餘文。有結蘭者。答此文不據盜損。且結礙僧用罪。善見第十。如己物行用蘭者。不言有盜心。其次即云。若以盜心取者。隨直多少結罪。以此取文。極須思審。多論。直言僧物。不定色類。或是十方現前。望人不滿五結。次十方現前者。如僧得施。及亡比丘物。未作法前。理望十方。不滿五故。結以偷蘭。若已羯磨竟。即准羯磨數結。故婆沙云。若盜命過苾蒭財物。於誰處得業道。答若已羯磨。於羯磨眾得。若未羯磨。普於一切善說法眾處得。俱舍亦然。
 
[0373c18] 第二門。於中有二。一三寶互。二當今互。初門若三寶相望。俱不得互。如僧祇中摩摩帝。以塔僧物。互用成重。此律下文。施佛竹園。佛言施佛及四方僧。若但施佛。僧不得用。以此故知。施主本心。通施三者。即有共用之義。若各限約。理即不通。故多論第三云。若塔地華不得供養僧法。應供養佛。亦得賣取錢。以供養塔。若屬塔水。功力由僧。殘水多少。善好籌量。次當分互。佛物差別。分之為二。一是勝義。二是世俗。言勝義者。謂是寶物。若人施入寶者。應懸塔中供養。故多論第五云。[1]仙若在世時。若施主言供養佛。則色身受用。若言供養佛寶。則色身不得受用。應著爪塔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法身長在故。次世俗有三。第一佛受用物。謂是堂宇帳座等。此文云。佛有衣鉢房等。一切天人。應可供養。第二施入佛物。謂諸文中。許令出息者。是故十誦五十八云。塔物無盡者。毗舍離估客用塔物。翻轉得利供養塔。是人求利故。欲到遠處。持與比丘令得利供養塔。比丘不受。白佛。佛言。聽僧坊淨人。若優婆塞。出息塔物。得供養塔。此迴轉物。得買受用物。及供養具。故新後分涅槃經上卷云。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則犯盜佛物罪。此經傳來。恐非真也。五百云。佛物得買供養具。第三供養佛物。僧祇三十三云。塔有華菓園。是中出華。應供養塔。若檀越言。尊者是中華供養佛。菓與僧。應從檀越語。若華多者。得與華鬘家。語言爾許華作鬘與我。餘者與我爾許直。若得直。得用然燈買香。以供養佛。及得治塔。若直多者。得[2]買佛無盡物中。又云。有舍利者名塔。無舍利者名支提。支提得安佛華蓋供養具。若有言。佛貪欲嗔恚愚痴已斷。用是精舍供養為。得越毗尼。罪業報重。又言若佛生等大會日。得持供養佛塔中。上者供養佛塔。下者供養枝提。次法物亦二。一施寶物。即是勝義。故多論云。應懸塔中。不得作經。及與說戒誦經人。次世俗亦三。一受用物。如箱巾函帊等。二施法物。多論云。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與經。一分與讀誦經人。三供養法物。准佛應知。言僧物者。施寶如上。應懸塔中供養。此是勝義物。故多論第五云。若施僧寶。凡夫僧。聖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寶故。此物應還付施主。若無施主。應著塔中。供養第一義諦僧。若施眾僧者。聖僧凡夫僧。俱得取分。以言無當故。此是世俗物。此物通迴轉用。若持僧食。出界而食。縱使鳴鐘。亦不免盜。雖供僧用。屬處定故。下文。二處同利。必以羯磨通該。若但得者。豈繁須法。十誦犯吉。以還供僧。現前物互。准義應知。
 
[0374b14] 次明出貸者。僧祇第三云。若塔無物僧有物者。得如法貸用。但分明疏記言。某時貸用。某時得還。僧貸塔物亦爾。彼知事人。若交代時。應僧讀疏分明付授。若不讀疏。得越毗尼。又准十誦五十七。別人亦得貸僧塔物用。彼有一住處比丘。屬塔物自貸用。是比丘死。是事白佛。佛言。衣鉢物還計直輸塔。餘殘僧應分。次貸僧物亦爾。
 
[0374b21] 次瞻待法。此下律文。有一住處。眾多痴比丘。集在一處。時尊者波離。至此眾中。而諸癡比丘。都不瞻視迎逆承事。波離以是。即日離去。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三藏比丘來。當往半由旬。迎逆承事。安處洗浴。給其所須飲食。若不爾者。當如法治。既言給飲食等而供給物。不言常住現前。准與知事人衣。是十方現前物。亦可用常住物供給亦得。如知事人。與福饒類。十誦三十四。分藥人和合平等分。若有貴價藥來者。應別舉置。若病比丘索者。應與兩錢半價藥。若索多者。應從索直。五分二十一云。比丘有拘攝。四方僧有伽梨。佛言聽貿易。若價有多少者。應須互陪。若貧無物可陪與僧。而必是少欲知足。亦聽與之。餘衣亦爾。僧物供僧。白衣絕分。故大集經四十二云。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輙與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而食。然於眾僧。有損益者聽。故僧祇第三云。若損者益者應與。損者。賊來詣寺。索種種飲食。若不與者。或能燒劫寺內。雖不應與。畏作損事。故隨多少與。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眾僧物事者。應與前食後食。及塗身油非時漿等。若王及諸大勢力者。應與飲食。是名益者。十誦。有眾多王臣。數數詣竹園房舍觀看。若來時索食薪火燈燭。若與畏犯。不與懼作患。不知云何。以事白佛。佛言應立分處人。立分處人已。不白眾僧。得用十九錢供給少。若更須。應白僧竟與。又若練若處。有賊來乞食。作食人言。食不由我。不得與汝。汝自從沙彌索。諸賊即從沙彌索。沙彌言。我不得與汝。汝自從知食比丘索。即從知食比丘索。比丘言。為僧故辦是食。不為汝等。賊相語言。是比丘。何肯與我。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斷。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處。若少乞少與。若乞半與半。若都索都與。莫以是因緣故。得大衰惱。問文中遣立知事處。當三寶財物。及盜損中。亦望護主成業。而全未知何人堪作。答凡知事者。必須識性昭敏。明練毗尼。善達開遮。洞知持犯。至於隨務量據。不率己心。行潔氷霜懼來業道。如此之人。方堪執物。斯則遠繼前蹤。遐開後轍。自有屋愚下輩。志性倡狂。不識聖制根由。亦迷業道輕重。直暢無明之慶快。不憂永劫之沉淪。斯乃佛法瘡疣。僧中息肉。以茲慰喻。幸可思之。一旦漂零。悔之何及。豈得更縱頑心。便謂三塗可訥。斯則四山奄至。五痛焦然。故大集經四十二云。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華菓等諸物。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又三十三。佛言有二種人。堪作僧事。何等為二。一者具八解脫阿羅漢人。二者須陀洹等三果學人。堪知僧事。供養眾僧。諸餘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為知僧事。寶梁經上卷云。佛告迦葉。我聽二種比丘。得營眾事。何等為二。一者能持戒。二者畏於後世。喻若金剛。[1]後有二種。一者識知業報。二者有諸慚媿及以悔心。復有二種。一者阿羅漢。二者能修八背捨者。迦葉。如是二種比丘。我聽營事。自無瘡疣。聖教既然。即為永誡。[2]宣人輕犯。獲二愚痴。
 
[0375a24] 次別人成主不者。於中有六。第一守護主。見論第九云。若為三寶別人。守掌財物好惡之心。合陪不是。又如十誦四十七。六羣比丘。與一比丘。作善知識。是比丘寄一比丘鉢與六群。是鉢中道破。是比丘見六群作念。若不自語。或多索價。便語彼知。六羣言。是汝鉢破不。答我鉢不破。汝償我來。是比丘白佛。佛言。若好心捉破者。不應從責償。彼下文亦言。若好看失不應償。若不好看失應償。若論借物損失。一切須陪。不得論心有好有惡。
 
[0375b09] 第二守視主。十誦第六十。守還人與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誰是檀越。誰是主。是事白佛。佛言但隨施者受。此律下文。守視人及賊。與比丘佉闍尼食比丘意言。此非彼食。不受。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食。聽淨洗手受食之。理應任彼自施。不合從乞。此但守視。非正物主。若從彼乞。便是教盜。
 
[0375b15] 第三盜賊主。賊盜得物。即名為主。故下文云。他盜取物。而奪彼盜者物。疑。佛言夷。伽論第四云。有諸賊施比丘衣。比丘疑故不敢取。乃至佛言。作施主意取。十誦第六十云。諸賊破城邑已。後官力來圍。是賊怖畏急故。持物施諸比丘。施已便去。後諸白衣見物。從比丘索。是事白佛。佛言莫從賊取物。若賊主與當取。取已染壞色著。若壞色已。主故索者當還。以盜得物。即成屬己。故奪得重。施復成施。問物入賊手已。後見得取本物不。答諸文不定。一解。依此律文。不問心斷不斷。皆不合取。爾者鼠偷胡桃。六群住取。以屬鼠訖。應得吉羅。所以望本人主。而成重罪。答畜生無心盜取。或未離處。不屬畜生。望人成重。爾者鵄鳥亦然。何以無罪。答此已離處。不屬女人。又解。若更思文撿義。或同餘律。若作捨心。後不得取。若無捨心。後還得取。此律復云。去寺不遠有村。諸鼠往村中取胡桃來。在寺內成大聚。六群比丘。以盜心取食。觀此文勢。亦是離處。但以人主不知。攝為己有。六群取時。作人物想。故望人主成重。不據畜生。其鵄鳥肉。主作捨心。以屬鵄鳥。取之無罪。爾者文中結重。何不問心。答以此文中。不了說故。佛判得重。明據捨心。上來二釋。各據一邊。猶未能通諸教本意。然今會釋犯不犯相。須據二心四句簡定。唯有現前行盜。物主不作捨心。盜者未作得想。此取無罪。如五分二十八云。有一比丘。為賊所剝。諍得衣物。生疑問佛。佛言不犯。又如僧祇第三云。比丘盜馬乘走。而馬主覺。即乘馬逐。其主不作失想。比丘不作得心。未犯波羅夷。若馬主作失想。比丘作得想。波羅夷。牛等例然。或可盜者雖無得想。其失物主。已作捨心。捨已更取。決定成重。故見論第九。比丘奪他園。令園主疑蘭。園主作捨心重。多論第三。若先心已捨。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計成罪。又伽論。施已還取。亦成盜犯。或可物主雖無捨心。其盜物人。已作得想。對此若取。還成奪賊。前人攝物屬己。已作得心離處業成。何容更取。此若取者。深違正理。故見論云若園主未作捨心。比丘取園。作決定得想。波羅夷。多論云。若先失物。作心未捨。還取此物。計錢成罪。或可主作捨心。盜者作其得想。此之一句。事是絕言。因明僧物入賊手已。後見本物。更得取不。古舊解云。若盜僧物。一切得取。以其前人不成自入。又以前施是施。後施非施。此之二解。俱違正理。智者於中。理應思擇。然眾僧物。還須撿驗得捨二心。若其眾僧。已作失想或可盜者作其得心。更取此物。必定成重。僧物若其不成自入。盜者即應不成業道。盜者既計業成。奪者。何容無罪。
 
[0376a10] 第四收[1]因主。如似破家人。財合入官。僧祇四十云。若犯官事。未被收錄。又未藉財。寄者得取。若已收錄藉財。語言。世尊制戒。不得受是。若言我與塔寺得取。不得覆上而去。當露持去。若有問者。當言塔物僧物我物。若聽者善。若不聽者還。
 
[0376a15] 第五狂人主。伽論第七。狂人邊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等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云何不可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與。不可取。又第四云。有比丘取狂人衣。彼見已語言。莫擔去。比丘答言。後當還汝。尋生疑悔。乃至佛言。不犯波羅夷。犯偷羅遮。
 
[0376a21] 第六北方人主。十云。盜天北方人物犯蘭。以彼無我所心故。餘方成重。皆據此方錢斷。見論第十。帝釋立店販賣。比丘天眼觀知而取。帝釋[希-巾+ㄙ]惜。還不無犯。以是應化物故。次非畜者。此文不明。五分。盜非人物蘭。畜生物吉。
 
[0376b02] 次明盜心。祇中。好心互用佛僧物。亦成盜心。所謂痴心犯也。十誦五十一。有五種取。苦切取。輕慢取。以他名字取。觝突取。受寄取。伽論第七。有五種取。謂強奪取。耎語取。苦切取。受寄取。施已還取。下文有五種賊心。黑闇心。耶心。曲戾心。不善心。常有盜他物心。復有五種賊心。決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見便取。倚託取。
 
[0376b08] 次明重物。要五錢已上。問未知此是何等五錢。答准其道理。隨[2]用國所用八種錢中。計五成重。故下文云錢者上有文像。國土所用。僧祗第二。告諸比丘。從今當知。十九古錢名一罽利沙槃。分一罽利沙槃。分[3]分為四分。若盜一分[4]若一分直。犯波羅夷。所言四錢三角者。依此准也。又十誦五十一。問如佛所說。若比丘盜心取他物。乃至五錢。若直五錢物。得波羅夷。云何是五錢。答若一銅錢直十六小銅錢者是。計今小錢合八十成重。雖爾且依前說。
 
[0376b17] 次取之方。埋藏牽挽言辭攻擊等。隨設損財之儀。皆成盜罪。
 
[0376b19] 次明離處。差別為二。一約離處明離處。若准多論第三。若舍物同主。離地成重。曳而不離。未出家界偷蘭。出界始重。若舍物別主。離本處即重。異[5]邑上亦同此例。若依此文。但離處即結。不論主物同異。第二有無離處明離處。此中多句。一文書成。如非法斷類。見論第九。若畫地作字。初畫一頭蘭。畫兩頭重。二言教立如偷夏唱大。見論十七。若比丘實一臘。妄言二臘。依二臘次受利養。計錢犯重。一切言詞辨說等皆同。三移標相。下文。時有比丘分地。盜心移他地相。彼疑。佛言移標相。若直五錢夷。見論。若有二標。舉一蘭。舉二夷。若有三標。一吉。二蘭。三夷。若有眾多標。前者並吉。後第二蘭。末後者夷。四墮籌。謂分物及付受。下文時有比丘。盜心倒易他分物籌。彼疑。佛言。舉籌便波羅夷。五轉齒。謂賭物人轉彩。或更異門。盜他田宅。政擊破村。燒埋壞色。空中吹毳。鳥杙斷流。及明了所明。內界等類。不能具陳。
 
[0376c11] 次結罪者。問諸外財物。一切有情共業所感。何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答婆沙二十一云。財主於財攝受守護。餘則不爾。是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復次財主於財。作己有想。盜者於彼。作財主想。故唯於彼得罪非餘。實論第九。問曰一切萬物。皆共業所。生。劫盜何故得罪。答雖從共業因生。因有強弱。若人業因緣強。又勤加功。此物則屬。
 
[0376c18] 次乘上盜物。主物同異。准上所明。盜取乘體四足舉遍重。言從道至道等者。但是取者。方便之心。非謂要至非道等方犯。如觀軍之類。盜擔亦然。次空處者。謂空中所有屬主之物。見論第九。空中鳥等。若捉牽尾離頭處重。傍牽左翅過右翅亦重。上下亦然。次上處者。謂在樹[木*離]杙等。次破村體。機[6]開等者。是破村之計。若以此計。破村損財。皆成盜罪。蘭若者。村外空地。此文不定近遠。五分。聚落外盡一箭道。有慚媿[1]又所便利處。次船者。僧祇第三云。順牽尾過頭處。倒牽頭過尾處。若右邊傍牽左過右者夷。左邊傍牽亦爾。車亦如是。次盜水中物。十誦云。水中浮物來下。比丘取。直五錢夷。若捉留住。後水到前夷。若沉著水底。若舉離水俱夷。復次有主池中。諸有[2]主。比丘以偷奪心。取是諸鳥夷。若沉著水底蘭。若舉離水夷。復有無主池中。諸有主鳥。比丘偷奪心取夷。若沉著水底夷。若舉離水亦夷。次不輸稅者。僧祇第三云。世尊弟子比丘比丘尼。不應輸稅。若賣買者應輸稅。既白衣應輸稅。若有應稅物。而比丘為隱。得免者重。准文比丘無輸稅法。若有非理稅者。方便得脫無罪。若此有罪不與賊物。亦應是犯。次園及物同異如上。次二足眾生者。十誦六十。有賊捉弟子將去。和上還奪取。生疑白佛。佛言若決定屬賊。得重。若未決定無罪。闍梨亦爾。又賊捉一比丘將去。還自奪身走來。生疑白佛。佛言自偷盜身無罪。次同則業。或是私心隱藏。或公強不與。滿五皆重。次共要者。劫偷得物。契要共分。盜心隱藏。滿五者重。此中有二罪。一以盜物故。財主邊得一重。二以隱物不與共要人故。復犯一重。伺候者。伺其處所通塞之狀。守者守護此物。外更經求。看者慮有發覺。恐事不成。
 
[0377a23] 次解重輕。於中文三。一自作。二教他。三境想。初自作業。舉上自手取。以明輕重。二教人業。舉上遣取看取明其輕重。三境想者。舉上物中三三句。以明輕重。盜心傍通。理該餘位。自作位三。一求過五。二求正五。三求減五。此三各四。合十二句。前四句中。初句是尅。下三通二。初句可知。第二句。尅之與漫。俱一夷罪。問尅求過五。今但得五。不得過五。如何無犯。答雖復尅求。過五。以具三同。得將過五。方便成五方錢重。第三句。若本漫心。今得減五。為闕重物。但得一蘭。若本尅心求過五錢。今取減五。結二蘭罪。一取減五。究竟偷蘭。二闕過五。方便蘭罪。問所以此句不相成耶。答過五減五。雖同一主。以闕下二。故不相成。不同前句三義具足。第四不得方便一蘭。第二四句。第二是尅。餘通二心。釋同前位。第三四句。第三句尅。作通二心。問本求減五。今得過五。不得減五。應是吉羅。如何此中。明夷隱吉。答先取減五方便吉羅。後取過五方便偷蘭。[3]覽輕成重。因果相順。故得夷外無別有吉。若爾前求過五。得減五錢。亦是重輕位別。何以即結二罪。答前以先心取重。因以結蘭。後取減五。方便但吉。先重後輕。因果顛倒。不類此故。不得相成。又解。不得減五。別結吉羅。所以知者。以本期心。但取減五。今見過五。理應事止。事既不止[4]心。更別生心。以別生心。定有方便。不取減五。方便成過五重。次句同前。餘二可解。次教人有十六句。前十二句。但教人為異。句不異前。唯求減五。四句之中。前前二句。能教局尅。故犯偷蘭。所通二心。一向夷罪。問教求減五。得五過五。望能教人。不得減五。此應結吉。何以亦蘭。答以五過五。含其減五。第三俱尅。第四俱通。次下四句料簡。教人能所差別。此唯對前八句以簡。以言教人。求五過五。不言減五又以減五。能所前已別故。此四句中。前之二句。料簡重輕。次下二句。料簡犯不犯。初重輕者。前八之中。物數增減。能所同犯。今此數同。但物體異。謂青黃等。或物體同。而取處異。未知此二。同上犯不。答不同上文。謂此所重能輕。如文說者是。次下二句。體處雖同。而能所以異。未知此亦同前犯不。[5]亦亦不同前。如文說者是。若定尅漫。前二下一。能教局尅。所通尅漫。第三能通二心。所尅無罪。第三境想兩重。前對重物。後約輕物。此之兩重。皆約犯不犯境。[6]成以本迷齊各四句。若對上數境想。合有三重。但以五及過五。咸是重位故作兩重。攝法斯盡。問所以不對重物。重物想。作境想耶。解文言有主有主想。五過五錢。明已含說。次不犯中。與想取者。謂無盜心。反前不與。己有想。翻前非己有。[7]番掃想取。含反主物。三三句蹔取。反前不蹔取。親友。反前非親友。
 
[0377c19] [8]次明煞戒 約類總明。四門分別。一約人趣。二明父母。三煞羅漢。四出佛血。
 
[0377c21] 先解初人。謂非恩養。及以福田。此中開四。先明制意。通制如前。言別意者。人者報踰下趣。蘊義懷仁。智越上天。厭增修勝。又以我執心固。愛壽命於遐齡。怨結情強。遞相讎於累劫。既而形披忍服。誠令懷悲。如何不順所宜。翻行煞戮。故[1]失掘經言。一切畏杖痛。莫不愛壽命。取已可為譬。勿煞勿行杖。以斯義故。立制防之。次釋名者。舊解不然。今解息風名生。依身心轉隔斷不續。名為煞生。人名別於蘊上建立。或復生者即是命根。謂以惡心。隔斷他命。乃至一念。應生不生。故僧祇第四云。人者有命。人趣所攝。奪命者。令彼命根不相續。四大分散。是名奪命。此文復云。人者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此是戒之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舉。故名煞生。三解具緣。別緣有五。一者是人簡餘輕故。二作人想。想疑亦輕。三有煞心。無心不犯。四興加行。若無加行。境不可壞。第五加行雖興。命若未斷。所規未成。思心不暢。故須斷命。第四闕緣。言闕別者。若闕初緣八句蘭罪。闕境雙闕。各有四蘭。舊立境差。四境來替。至此闕中。不論同趣。此是義途疎略。前後相違。今解。同趣無差。加天為四。且闕境四者。一本欲煞人。天來替處。緣天作人想。二非人人想。三畜生人想。四杌作人想。次雙闕四者。一本欲煞人。天來替處。名為闕境。於上復生疑心。為天為人。即是闕心。此由境心俱闕。名為雙闕。二本意煞張。非人來替。復生疑心。同前二闕。三畜生疑。四杌木疑。問境心二緣。各依緣闕。別闕理盡。何須辨雙。答對異起疑。不同闕初。疑當異境。復異第二。以此不同。更明雙闕。問雖有斯別。莫不闕二。闕二義齊。何須更辨。答若不出者。人情意謂。疑當於異境。不成人方便。為成人家方便。故須更明。問所以辨雙。是疑非想。答想由一向。不得成雙。如人非人想不闕境。非人人想不少心。疑中非本期故闕境。猶豫故闕心。此以俱闕。得名為雙。此之雙闕。寄在初緣。故單雙[門@幸]。各四成八。次闕第二。想疑各四。轉想文一。義含有四。一人作天想。二人作非人想。若本迷人。作非人想。煞人無罪。非人有吉。今文結蘭者。為本煞人。臨至境所。轉作非人。由此轉想。不暢前思。令前偷蘭。住在因位。舉後轉想。結前心蘭。故言人非人想蘭。如三羯磨。捨者三蘭。捨是善心。豈容有罪。但由舉後捨心。結前方便。故言捨者三蘭。此亦如是。問人作非人想闕心。故結前心蘭者。非人作人想闕境。故結前心吉。答闕境之中。本意煞人。人想煞心。恒在本境。但為非人境差。令前業闕。即是煞人方便前生。非人之境後起。猶是舉後結前偷蘭。比於轉想。本異兩殊。不得見想名同。抑令齊一。三作畜生想。四作杌木想。次疑闕決正。義亦含四。一為人為天。二為人為非人。三為人為畜生。四為人為杌木。次闕第三。全是無罪謂落開緣。故不制犯。或可容得提吉。謂打道俗二眾。闕四無罪。不制單心。或獲吉羅。以未發業。闕五便獲輕重二蘭。此等通別。具七方便。人趣既爾。餘三類然但輕重殊。不能繁具。
 
[0378b22] 次煞父母。是恩養非福田。先明別意。言父母者。身生之本。加以庭訓義深。養育恩重。誠宜候志起居。七旬已寐。承顏侍覲。五恭匪[虛*予]。何期孝悌無思。翻懷逆慮。煞父害母。何惡能過。但以人命不殊。同結夷罪。違恩背義。復得逆名。故五分二十云。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形。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又增一經云。供養父母功德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一等。益福既多。損罪彌重。以斯義故。制不聽為。釋名可解。次解具緣。別緣有五。一人父母。二父母想。三煞心。四興加行。五斷命。第一緣人父母者。簡異非畜。或若非畜。自煞父母。及人父母。亦不犯逆。唯有人類。煞人父母。然於人中。除去北洲。扇[打-丁+虎]。半擇。無形。二形。此等並無律不律儀。由於染淨二中。無增上用。所以者何。彼身法爾。志力微劣。不能作律儀不律儀器。又解。彼等皆由根不具故。父母於子。愛戀心少。彼於父母。亦復不起殷重慚媿。又是生身父母。養母不成。諸所作事。應諮養母。次第二緣。要須母作母想。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於非母。作母想害。及於母作非母想害。俱不成逆。於父及餘。應知亦爾。若本漫心。雖作餘想。由心無簡。亦成逆罪。次第三緣須有煞心。若作打心。或復誤煞。皆不成逆。如子執杖擊父身蚥。母隱在牀。謂餘而煞。第四不起加行。亦無無間。如人扶持父母。經過嶮路。恐有賊來逼令前進。父母顛仆。即便喪命。以無加行。不成煞罪。次第五緣加行究竟滿足成逆。故俱舍十八云。若於父母。起煞加行。誤煞餘人。無無間罪。於非父母起煞加行。誤煞父母。亦不成逆。但使加行究竟成滿。設形改轉。亦成逆罪。以依止一故。由如是義故有問言。頗有女人非母非羅漢煞成逆耶。答有。謂父轉根為女。頗有男子。非父非羅漢。害成逆耶。答有。謂母轉根為男。爾者若但打時。亦得打父母罪不。答曰不得。爾者煞亦不應得成逆罪。答打本就位。不據恩養。如打現父。結同餘俗。何況轉根。不就位別。次闕別緣。准同人位。然此餘人。望父無逆。亦應得作心境差句。但以餘人。單唯闕理。不闕教名。故不辨也。
 
[0379a10] 次煞羅漢。是福田非恩養。言阿羅漢者。道契無生。證六通而自在。騰暉有頂。作九地之津梁。既聖既尊。是歸是救。能利能益。可敬可崇。何容縱彼愚情。損傷勝境。恣其頑意。煞害德田。但以人同夷罪。道滿逆愆。過狀不輕。雙標理教。次釋名者。煞義如前。言羅漢者。婆沙三十二云。羅漢名應。阿之言不。於諸界趣。不應流轉。故名不應。又云羅漢名賊。亦名為怨。阿之言無。無煩惱怨賊。故名阿羅漢。又九十四云。應受世間勝供養故。次具五緣。一是阿羅漢。以彼身中具諸勝德。壞德所依。故成逆罪。問煞餘學人。如何非逆。答由田不滿。不成逆愆。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前說無間由二緣得。一背恩養。二壞德田。害諸有學。非壞德田。以彼身有功德。亦有過失。有妙行亦有惡行。有善根亦有不善根。復何因緣。辟支非逆。解凡成逆罪。須具六緣。一藉教進修。二觀智猛利。三曾修學道。四能現神通。五善能說法。六得益深廣。具斯六義。利益處寬。福田是勝。故得逆罪。其辟支佛。但能現通。田不滿足。故不成逆。故涅槃十七云。緣覺之人。修寂滅法。志樂獨處。[1]著化眾生。但能現通。終日[2]點然。無所宣說。二阿羅漢想。謂作餘想。不成逆罪。故俱舍問云。將死方得阿羅漢果。能煞彼者。得逆罪不。答無。於無學身。無煞加行。若本漫心。雖不了知是阿羅漢。亦成逆罪。故俱舍云。彼於依止起定煞心。無簡別故。亦成逆罪。三煞心。四加行。五斷命。闕緣同上。
 
[0379b10] 次出佛血。佛者道過三界。智邁十方。為六趣之舟航。作四生之導首。信無倫而獨秀。諒勝境而孤標。誠宜勵己亡身。虔心供養。何期不思厚德。反念傷殘。情過不輕。是故聖制。但以命不可斷。結以蘭名。出血業深。故加逆稱。釋名可解。問世尊身有諸無學法。說名為佛。此不可害。云何惡心出血。得無間罪。答婆沙一百一十九。世[3]支說云。以於能成大菩提法。起惡意樂。欲毀壞故。雖害生身。於彼得逆。復次佛無學法。依生身轉。若壞所依。能依亦壞。如破瓶失乳。是以得無間。問如起惡心出佛身血。得無間罪。頗有起煞心。不至出血。亦得無間罪耶。答有。應作四句。有起惡心。出佛身血。不得無間罪。謂起打心。令出身血。有起惡心。不至出血。得無間罪。謂起煞心。乃至令血移處。有起惡心。出佛身血。亦得無間罪。謂起煞心。令出身血。有起惡心。不至出血。不得無間罪。謂起打心。令血移處。問未知出血偷蘭。是最初不。為是究竟。為是方便。答此是第二。不是最初。以此起在煞人[4]或戒後。爾者煞佛有逆。餘人無逆。既是逆非逆異。如何無初。答逆是違理。不由佛制。不可約此以辨最初。論其違教。煞戒已興。此既後起。故是第二。若以逆故。即別立初。如餘三煞。亦應有初。餘既不然。此如何有。又此出血。是方便非究竟。以望本心欲斷佛命。今但出血。不暢本思。故俱舍云。一是煞生業道加行。具緣還五。一是佛。二佛想。三煞心。四加行。五血移處。移已攝出。若不舉此。收義不周。問血移成逆。心通尅漫以不。答若本漫心。不簡彼此。對佛雖可不知是佛。但使出血血移。皆成逆罪。若本尅心。不欲害佛。知方成逆。不知無逆。次闕緣者。若闕初二。同前人位。若闕煞心。合得提罪。闕四無罪。或獲吉羅。闕五血不移處。無逆蘭。本規斷命。未斷故蘭。
 
[0379c16] 次下釋文。科同於上。今就漏起呵中。文二。初明其犯第二時諸居士下。發覺呵責。前文有三。初如來住處。第二無數方便下。人緣合辨。第三彼即受下。正明相煞。
 
[0379c20] 人緣文二。初明遠緣。第二諸比丘在婆求河邊下近緣。遠中文四。一說藥勸修。第二諸比丘下。念說為己。第三時諸比丘下。順教修成。第四便求刀下。習成厭報。先解初文。說不淨行者彰過。歎不淨行者讚行。歎思惟者勸修。所以說不淨者。凡是證入初基。皆以五停導引。然五停觀。非遍修行。於中要者。唯有二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此二觀門。亦隨行增。非要具修。能入聖道。謂觀行人。總有二類。一者貪增。修不淨觀。二者尋增。修持息念。此中世尊接二類生。說二觀門。令其趣入。先教不淨。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論有四。一顯色貪。緣青瘀等。二形色貪。緣被食等。三妙觸貪。緣蟲胆等。四供奉貪。緣尸不動等。此貪雖四。骨瑣能除。以骨瑣中。無四貪境。故教比丘。修骨瑣觀。即能除彼四貪不生。其作觀法。總有三位。一初業位。二已熟修位。三起超作意位。謂觀行者。欲修觀時。應先繫心。於自身中。或於足指。或額及餘。隨所樂處。心得住已。於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瑣。見一具已復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於其中間。骨瑣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於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瑣。至此漸略。不淨觀成。名觀行人初習業位。復於一具。先除足骨。思惟餘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惟半骨。繫心而住。齊此轉略。不淨觀成。名觀行人已熟修位。又除半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淨觀成。名觀行人超作意位。若作骨觀。釋此文者。非直即與此文相應。亦復不乖入道次第。若取智度論中五種不淨釋者。非直不應趣入之門。亦與一切聖教相害。諸師不知旨趣。直見不淨名同。便引來解。遂成大好。以此即是念處位收。如何至後文中。却修持息。又多論第三云。所以習不淨觀。先在面上者。修此觀法。為除貪欲心。以欲心生。要從面起。故先觀面。若作種子等不淨觀者。所以要從面起。又涅槃經第二十五云。貪欲病者。教觀骨相。次諸比丘。點念大聖。為己宣說。應可修行。次依修尅獲。於中有法喻合。法中。時諸比丘。舉能習觀人。即無數下。方便習觀。從定覺已。觀成厭報。喻合二文亦三如上。次觀成厭報。此謂愚人厭報。不除其病。智人除病。而不厭報。
 
[0380b10] 次明近緣。文對能煞之人。序列所煞求意。為彰過非。一切獨舉婆求河邊。其文有四。第一舉前第二聖為己說。第二舉前第三習觀成就。第三舉前第四厭報求煞。第四舉能煞者。言沙門者是性。非是出家沙門。五分云彌隣旃陀羅。見論第十云鹿杖沙門。鹿杖是名。作沙門形。剃髮留少周羅髮。著壞色衣。依止比丘。拾殘自活。以作沙門形相故。諸比丘呼言。大德斷我命來。
 
[0380b18] 次正相煞。文中有四。第一受雇行煞。第二內心追悔見論云。以世間人言河能洗除人罪。是故往河洗刀。望除罪垢。第三天魔勸讚。欲令信行。在水不陷。第四受勸行煞。謂為度人。其中比丘。觀未成者。名為未離欲身毛竪等。習觀成者。厭患身命。故曰愛盡身毛不竪。
 
[0380b24] 次呵有二。謂俗及佛。所以無比丘呵者。情謂為是。以觀未成。方便修習。其已成者。方能厭耳。佛呵文三。第一發學所由。第二唯願下。請更修法。第三爾時下。正明呵責。
 
[0380c04] 發覺文四。初小緣集者。舊解云。以布薩。為小因緣。四部都會。為大因緣。復有解云。謂除說戒。作餘羯磨。是小因緣。此之二釋。咸不應理。以文但云小緣。不言說戒。故知不得以說戒為小緣。又羯磨法。八年前無。佛亦不秉。不得為小緣。今解。但以如常集會。問經請法。以為小緣。故善見云。世尊立制。半月靜坐。知五百比丘死盡。從禪定起。知而故問。欲為說法。又五分云。從三昧起。在露處坐。大眾圍繞。理實世尊初從定起。比丘法應圍繞禮敬。為此故云以小因緣。不須別更出大因緣。第二爾時下。見眾減少。第三爾時下。因前致問。第四爾時下時事白佛。
 
[0380c15] 次改觀文二。先明說法方便。方便文四。初阿難陳請。次佛令集眾。次奉命集僧。後集已白知。比丘疑曰。我等正欲依前佛教。習行不淨。恐致前[1]突祇欲不修。復是佛說。於此未明。稱云疑惑。請更改。方離前灾經。體解聖旨。故曰永無。餘文可解。
 
[0380c20] 次正說法文中有四。第一改觀投機。第二念說為己。第三順教修習。第四觀成獲果。此之四文。並悉次第。反前相煞緣中四句。今說息觀。令既得道。明前不淨。不令厭報。如何謬執。退失道門。改意如此。初文有二。一明說法體。二明對機正說。法體文。三謂法喻合。今詳法喻等文。但可為二法。中二者。初舉定體。歎其能治。第二諸不善下。是所滅之尋。初體應云。阿那阿波那念。此云入出息觀。以慧為體。但以念近於慧。故名為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此相圓滿。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放捨身心。唯念憶持。入出息數。從一至十。不增不減。所以爾者。恐心於境。有聚散故。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又可數無次第。亦名亂遙。離此三失。名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此出入息。應先數入。以生息入。死時出故。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時。從外入內。謂從口鼻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復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乃至足指。念恒隨逐。復念於息。從內出外。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節一指節。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肘。半尋一尋。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念恒隨逐。餘止等可解。次喻有二。一秋天喻。二大雨喻。二喻之中。准法各有能所不同。舊來長分為四。合喻可解。次對機說。下之三文可知。次呵責。改觀除疑。時遙事隔。更須集眾。呵所不應。問世尊說不淨觀。已知比丘厭報。如何今乃自呵責耶。答世尊雖知。比丘厭報。此觀即是。入道初基。何不依之。進求而反。厭其現報。此厭現報。不除餘集因。因既未除。苦果還起。此則壅本剪條。更增鬱茂。非行道人。故須呵責。又解佛既呵責。明前厭非。即令比丘。倣習心斷。問此中能行煞者。本非比丘。所煞已死。不可呵責。其未死人。復無情過。未知何人。是合呵者。答已死雖不可呵現者。亦曾相讚。即呵此之相讚煞者。又解此諸比丘。住果證者。即是前習不淨觀人。此既修進。得增上法。明前不淨。本意亦然。云何謬執。不能趣證。乃相讚歎。厭報求煞。
 
[0381b10] 次釋戒本六句。一人。二故自手斷。謂身作業。三人者。謂所煞境。四持刀與人。古舊斷云。是安煞具煞。此釋不然。其安煞。具自別立章。解釋不開。此中持刀言事。又彼此文語意各異。豈以持刀名同遂則指此是彼。是故今解。此牒緣中持刀讚勸。讚勸受法。用刀自害。作如是下。結前讚勸。五結六擯。
 
[0381b16] 次下廣釋五六二句。略而不解。解前四中。文分為二。初明成犯相。二天子下輕重相。前中初三。別釋。二四合解。別中初識者。謂初結生一念。生有後識者。謂後一念正住死有中間。識壽命根相依。息起不絕。名之為生。此等無形。不可說害。但壞所依。能依息斷。息起不續。名為煞生。自下合解。二四兩句。文分為二。先立章本。後依章解。准其解中。有二十章。加一遣使歎死。舊人。觀文不審。乃云加一遣。使書者不然。既准釋中。有其二十。明知章中。闕一不足。此二十章中。八是自作業。謂自煞身口。俱及坑陷。倚發與藥安具。先解初章。業雖自作。心通尅漫。隨稱本期。皆成究竟。十誦第二云。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夷。後不因是死蘭。問為所煞者。住死有時。能成業道。為復不爾。答要所煞者。住死有後。能煞之者。業道方成。故俱舍云。俱死及前死。不成根本業。次教人者。若本尅心教害張命。所教事成。能所俱重。若教害張。所斷王命。所教得夷。能教不重。或教煞坐。乃害立人。如是長短赤白。去來今明日等。類同此釋。若漫心教一切同重下諸教人皆同。此判遣使。往來可解。重使煞者。最初能教。及後斷命。此二獲重。餘者並蘭。展轉使者。一切成重。以皆相望。成能所故。次下四求。皆是教人異相。次現三相如文。次遣使歎煞。若為此人讚煞。餘人領解。用法而死讚者無犯。若本為二人。隨死皆重。勸典形人。亦同犯重。遣書者。欲煞彼人。作死書送。然使得書。自向親說使者得重。作者無犯。望欲煞者。不死獲蘭。次遣使書者。自不親對。遣人作書。令彼所取。依書死重。造坑陷者。審知怨家。所行道處。而安坑穽。墮死者夷。次倚發(府越反。謂是機發。說文射發也。或作撥者。非義。廣雅撥者除也。亦棄也)審知彼來。定倚之處。讚施煞具。密害前人。與藥可知。安煞具者。或如有人怖畏事逼。或遇長病。不能忍苦。此等並皆自厭身命。知已方便。與他刀等。次若作如是比下。收前不盡但以煞相眾多。非如上列。更施餘法死者皆夷。為欲遮防惡人矯計。一言總息。異類犯門此。則天網滔滔犯而無漏。聖刑蕩蕩毀者云遺。故云若作如是比等。
 
[0382a02] 次明輕重文二。一約異趣。畜能變形。謂是本性。傳說老猪狗等。亦能變形。煞此等類。不得蘭罪。知解人語。亦非調習。自性解者。入此犯門。十誦。波離問。若比丘以呪術變身。作畜生形。奪人命。得波羅夷不。答自憶念我。是比丘得夷。不憶偷蘭。
 
[0382a07] 次明境想。境想五句。一具四關。又可相對為四。初句境心俱重。次二境重心輕。次一境輕心重。次一俱輕。又可下四束成三位。人非人想疑。心差境方便。次一境差心方便。次一心境俱差成方便。問何故本境之上。疑先想後。異境之中。想先疑後。答皆約先重後輕故爾。又解想是穴徹法。須前明故。本異中乘言便。次解此境想。六門分別。第一須境想意。第二釋境想名。第三汎明境界。第四辨戒有無。第五就有之中。定其多少。第六又就有中定迷及想。
 
[0382a16] 初門業不自成。要由心境。境有優劣是非。心有濃淡謬妄。或若心境相應。犯齊一品。或若差互業有重輕。如人非人相等。心不當境。非人人想等。境不當心。或境犯心不犯。如有主無主想等。或心犯境不犯。如無主有主想等。有斯犯等四句差別。故須境想。階業重輕。欲使僧尼。善知犯相。既識相已。息過不為。
 
[0382a22] 第二釋名。境謂是前所趣之境。想者是能成。犯者心心緣前境。或了或迷。取像決定。名為境想。問於境之上。起想起疑。所以但言境想。不言境疑。答想於境定標。以想名疑。以不定故不彰也。又解人作人想得究竟罪從初立名名為境想境疑不然故不彰耳。
 
[0382b03] 第三門境界。境界有六。一約心為境。如觀許想。及染心衣食。二以內報為境。或四趣齊犯。謂如婬戒。或各昇降。如盜煞等。又就人中。道俗分別。俗如販賣食家寶等。道如謗打譏摶疑等。又道俗通者。謂觸媒二宿。同路兩麤。又就道中。小大差別。大即謗打。小謂減年。大中復有形報不同。隨順提罪。局是比丘作衣讚食。事專尼眾。三者外事為境。如掘壞非殘不滔足等。或通內外者。盜奪虫水等。第四約法。法有其四。一自所稱佉如二麤媒嫁毀呰妄等。二他所作法。如處分異語學家諫等。三進修學法。如學三藏。諷誦戒等。四邪正理法。如十八法法非法等。第五約時。如日暮非時。洗浴宿等。第六罪者。謗覆說類。
 
[0382b15] 第四門有無者。僧五犯中。合二十六戒有境想。謂初四戒。第二犯六摩觸。二麤兩房。媒嫁三十。迴僧九十十五。說麤掘壞。兩足非殘。讚暮不滔。二蟲覆發。對有三十五。二房七重。盜麤媒壞。各有其兩。尼之五犯。十八戒有。於前僧犯二十六中。除去十箇不同。犯戒。謂婬及觸。二麤兩房。日暮讚食。自足勸他。餘十六戒與尼同。有與僧不同。復有二戒。如摩觸五句。染心四句。對有二十一。謂盜媒壞同上二重。次言無者。諸餘戒中。無境想者。或可略無。或可理無。然以略理二義。通前六對明者。初約心略無者。如解及滅。疑惱指授。背請後悔。觸八染等。餘盡理無。不對心故。次內報者。如漏失境假情非情不得攝。在內報中收。然於內報。或略無者。如謗打兩舌。毀呰嫌罵。餘即理無。不對情故。外事無者。如屏露二敷。脫脚者覆露地。然火藏衣鉢等。餘即理無。不對事故。法略無者。如大小妄諫隨舉等。餘即理無。不對法故。時略無者。如洗浴過限。二入聚落。餘即理無。不對時故。罪略無者。如尼覆戒。餘盡理無。不對罪故。
 
[0382c09] 第五多少者。然境想文。所以或四五者。但由第三人非人想。此一不定。故或四五。所以爾者。舊解。重輕之中。位有其三。若轉想定五迷。或四五。六何或四五。若想對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罪故。為斯具五想。對無情一切無犯。是以但四。如似覆說。類則亦爾。若對下三。輕重應五。然落開通此。是全謂非罪。而覆說者。無犯故然。是以本迷或四五。若准此義。犯不犯位。亦有其三。如上重輕。應本定五。進就不犯故即成。或四五者今犯不犯。如盜戒中。是或四五。今退就犯中。對非畜二物。作想轉迷。俱五亦成三位。此即二對理齊。文中綺說。謂煞等就重輕。盜約犯不犯。故有多少。又復此謂犯中。有輕重。如前所論。若處分掘地。非時勸足。犯中無量輕。但有或四五。餘准可知。又可此等通本。異二鏡。故言定五。及或四五。若據本境。四即齊四。謂本迷故。五則俱五。謂轉想故。但文互說。用斯犯等。隨據境想。可以准知。此解不然。若言想對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羅罪故。為斯具五者。如似始終。迷人作非人想。煞人無罪。非人有吉。此吉乃是異趣。上吉何關境想。第三句事。此第三句。是本境轉想。即想差方便。又盜[雨/復]說。與煞類同。煞中亦有非畜。為重輕門。亦有非情。為犯不犯門。何須先約重輕。作三位已。次約犯不犯門。更作三位。又云。若據本境。四則齊四。謂本迷故。五則俱五。謂轉想故。此亦不然。然此境想。若四若五。皆悉通對。本異兩說。如何乃言。若據本境。本境但有二三。豈有四五。又於異境本迷吉者。何預境想。四五階須。而欲通其本。異作或四五。又於本境。迷既齊四。如何後有。迷或五言故。今正解一切境想。無問重輕。及犯不犯。總為兩位轉想。即五本迷但四。所以爾者。轉想為結前心方便。以結方便。故成五句。本迷為無。前心方便。異罪非宗。故但四句。此謂轉想本迷共成或四五。而無定有。第三以成五句。第六迷想者。如婬媒煞妄二觸麤兩。此約重輕。犯境除婬。轉想為五。若據本迷。除婬應四。然諸戒中。無此迷四。如犯不犯位中。媒嫁法想。二房掘壞。日暮非滔除滔轉想為五。麤語法想。迴僧二蟲。讚食兩足。殘宿不受。發起染心。本迷故四然盜覆說。若對天等三趣。物上及下三犯輕罪。境上即是重輕門。若對無主非罪境者。即是犯不犯門。為此盜戒。且約犯不犯門。本迷故四覆說。落在開通位者。亦約迷作。非罪覆說。又可迷重為輕。得吉罪者。此非本境。轉想方便。還同非畜。上吉異罪非宗故。落開位非。第三句開中。皆[1]開煞心不犯。
 
[0383b02] 妄稱得過人法戒 於中有二。第一總解。第二別明。總解四門。一列妄語多少。二定能妄語人。三釋所稱之法。四明鏡心虗實。初門依下增四。有四妄語。謂夷殘提吉。若取誑非天變畜。及餘闕緣。亦有蘭妄足前成五。此言夷等妄者。謂舉所得之罪。以標夷等非。將夷等罪名。以誑前境。名夷等妄。然此五妄。夷殘逸提。同誑人境。但以所稱事殊。故三階降。蘭吉二罪。通誑四趣。以其所稱及境別故。次能妄人者。是凡非聖。然凡雖有。事中實語。以非理解。不能斷妄。違想背心還成妄語。又亦得有緣事實想。由非理解。違成妄愆聖人證理。永絕虗心。稱實而談。必無妄過。然由證理。想實非虗故。於定前聞為入水。謂是定內。向比丘說。諸比丘言。何有入定慧定聞為王入水聲。目連虗稱。得上人法。以事白佛。佛言有是定不清淨。目連不犯。此依方便想言。不成妄語。問前之三戒。不定犯人如何此戒。獨明犯者。答前之三戒。是凡不疑。此稱聖法。故須辨定。又以目連語濫。亦須簡定。次所稱法。位約為三。夷妄所稱。謂是過人。以於此法。實未交證。情希名利。假偷在己。損重過深。故得夷罪。殘提所稱。乃是凡法。謂無三根。橫搆虗狀。重事謗他。欲令擯罸。惱他一生。故得殘罪。或以殘謗。治罸輕微。或遣見聞。背想而說。此等並結波逸提罪。次蘭吉所稱。通過非過。謂大妄下蘭。及誑非天變化畜生。並悉同以過人法。誑二謗下蘭。便是凡法。吉羅通二。義准應知。次境心者。位約為三夷妄一種。心境俱虗。殘提二妄。唯取心虗。蘭吉二妄。義同上二。所以夷妄。須俱虗者。以若境實。即無心虗。為實得者。永絕虗妄。若其境虗心實。增上慢人。復是不犯。若也心境俱實。不犯此戒。以此故取。俱虗成犯。言境虗者。謂不得聖心虗者。知不得聖。殘提二妄境唯是事。無問境之虗實。唯取心虗對此。須以四句辨定。沓婆俱虗。彼人不清淨者。境實心虗。此二是犯。有想不妄心。不得出者。此是境虗心實。不成謗犯。若實有三根。即境心俱實。便成舉罪。不成謗愆。殘謗得提。義亦同此。次蘭吉妄。所稱通二。若過人法誑同夷俱虗。若凡法誑。同於殘提。唯取心虗。
 
[0383c13] 次下別解大妄。先別意者。聖道幽玄。凡非所會。至理沖邈。愚不能知。以不會知。希求名利。假偷在己。惑亂群心。醫法[詷-(一/口)+又]時。過中之極。為斯損故。立制防之。次釋名者。言不稱實。所以名妄。妄說勝法。超過凡境。故曰過人此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舉。故曰過人法戒。又大妄語者。聖法超凡。名之為大。虗偷屬己。稱之為妄。陳彰在口。故名為語。故云大妄語戒。爾者若稱聖法。始成犯者。如不淨觀。阿那波那三昧。是近小法。何以多論。名過人法論。解云。此是甘露初門。一切聖人。莫不由之。天龍等來供養者。亦是稱他聖人感者。多云。自現內有勝法。能咸諸天龍神。又自顯斷恐怖。故龍神來至我所。我無恐懼。次解別緣。別緣有九。一對人境。二作人想。三境虗。四知境虗。五說過人法。六作過人法想。七言已證。八言辨了。九前境知。次闕緣別。若闕初二。各八蘭罪。闕第三緣。境若實者。或有提吉。或全無犯。闕第四緣。不知境虗。是增上慢無犯。闕第五緣。非過人法。作單雙闕。各一蘭罪。闕第六緣。作不過想疑。亦各一蘭。闕七不言己證。歎餘實者無罪。或可得蘭更相粜賣。闕八不了了輕蘭。闕九重蘭。是中具七方便。
 
[0384a09] 次下釋文。科同於上。然漏呵中。文分為二。初明其犯。第二諸餘比丘下。發覺呵責。前文有三。初如來住處。第二時世穀貴下。明妄緣起。第三婆求河邊下。正明其犯。犯緣有二。一遠。二近。遠緣文六。一明穀貴分眾之緣。二時世尊下。勑令集眾。三阿難下。奉教令集。四眾僧集下。集已白知。五爾時世尊下。告眾隨緣。六時諸比丘下。如教分散。次近緣文二。一點念設計。二尋即念下正明設計。次犯文四。一自言己得。二兼道他證。三獲以名利。四受資得益。
 
[0384a18] 次呵文二。初明發覺所由。二佛告下。明其呵責。發覺復二。初實語禮覲。以明發覺。文三可知。二妄語致虔。正彰發覺。於中文四。初直禮覲下三。各一問答。然第四文。因言撿問。正彰得實。問此中豈有實者。答云。或實不實解。僧祇第四。佛問汝所讚歎。為實爾不。世尊我所讚歎三寶。及尊者舍利弗等是實。自讚嘆不實。佛言此是惡事。云何為身。利養不實。空自讚歎。寧敢灰炭。吞食糞土。利刀破腹。不以虗妄。稱過人法。而得供養。次明呵責。呵責文三。初以實況虗。呵出家理。應藏名隱德。縱使是實。亦不應說。況復是虗。而向人說。第二以輕況重呵。於中文四。一總舉數。並是虗情竊利。咸稱為賊。第二列名一內實。破戒無惡。不造第二。為口腹故。虗稱上法。第三是中下挍量雖復。咸稱為賊。是前二中。為口腹者。大於初賊。第四何以故下釋何以。初小後大故。謂為口腹。實無所知。虗偷上法。盜受他食。損重過深。聖制夷罪。此罪大初。故云最上大賊。亦可前非上法。後是上法。所謀法大。名為大賊。第三結呵。此中略無。汝所為非等。
 
[0384b12] 次明戒本文三。一者略立。第二隨開。隨開文五。一舉昔虗。今實生疑之境。但為聖法。超凡名為增上。然此比丘。於增上法。未得謂得。名之為慢。十誦第二云。有空閑處。諸比丘住其中。因別相觀定故。貪欲嗔恚不起。便作是念。我已得道。所作已辨。到佛所。亦作是說。後近聚落。僧坊中住。數見女人。故貪欲嗔恚便起。以此為緣故。除增上慢。第二彼作念下。覩境生疑。佛說尸羅不淨。定慧不行。准我境虗。違於聖教。正應是犯。不應得道。今既得道。復似不犯。於此犯與不犯。情疑未決。故曰我當云何。三尋語下。陳疑伏託。若制是犯。便即守教甘心。若言無違望除情惑進不唯然。故曰隨教奉行。四為諮申。五開不犯。第三滿足戒本。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實無所知者。未知聖諦。心境俱虗。三自稱言下。虗稱上法。四彼於異時下。自言首罪。五除開緣。六七可解。舊解自稱文云。自稱言等。總稱聖法。二我已入聖下。別舉。言入聖者。謂得生空。知勝法者得法空。我知是下。得初果已去然。此生法空言。深違理教。今詳廣文。自稱分二。初自稱言三字是總。我得上人法下是別。別中復二。我得上人法者。別明上法。此法雖凡。得者為上。但稱此法。亦犯重罪。次下三句。別明聖法。我入無漏。聖智位中。故云我已入聖智勝法。此是見道已去。諸無漏位。我知是者。是無間道。知我見是者。是解脫道見若云。我已入聖知勝法者。謂入見道位中。能知諦理勝法我知是者。知聖見道。我見是者。見聖諦理。此是重述見知。據理相似。亦可更詳文意。自稱言我得。上人法一句是總。下三是別。然依廣文不釋別。三就前總中。更開為二。謂自稱自言。兩章別故。第四句。彼於異時者。非前行妄之時。是後自首罪時。因問有陳。稱為若問。不問引罪名。為不問自言。不過有二故。總標之間。一切諸戒。皆有因問。自言所以。此戒復云不問。昔解具二義者。須言有自一罪重壞眾。須眾治罸。如僧尼二覆不同者。是二虗實難知。以內證法。若不自言。無由知故。具斯兩義。故有自言。自言眾委。治罸義易。下謗亦爾。自有難知非壞眾。如小妄是自有壞眾。非難知餘夷殘。是非難知非壞眾餘提等。是唯此及謗。具足二義故。有自言。此解不然。如自[1]恣中亦有不問自言。佛本不問。行瘂所由。謂但問言。汝等云何。住止安樂。不以乞食。為苦因耶。答言。為行瘂法。此罪非是壞眾。又非難知。如何復有不問自言。又有舊解云。自言有二。一因問自言。諸戒通有。今此戒中。有不因問。而自言犯。以緣有故。牒為戒本。如增上慢。大妄即有實。得道同此。彼遂文無。除夢亦爾。若爾不問可爾。所以復言。若問者相對。故斷今詳。此解亦恐不然。有何所以。須舉若問相對觀其戒本文句。並是望前緣說不得。直云相對。故來今解前緣。但是不問自言。不問自言既成發覺制戒。若問自言。亦成制戒。據緣不過此二。故總標之。又解若問不問。二言兼之。方可得盡。緣起中事。所以知者。謂佛問言。汝等以何方便。不以飲食為苦。由佛問此。稱為苦門。佛無不問妄語之事。比丘自首。稱為不問。又解不問者。是發覺文。謂但問言。云何不以飲食為苦。不問妄語之事。若問是佛問文。問云。汝等虗實。答言或實不實。作此釋文。希無乖失。此戒既爾。謗戒亦然。
 
[0385a17] 次下廣釋戒本七句。但解三。不釋下四。釋中文二。初正釋相。二如是虗下明輕重相。前中解初可知。不知不見者。反解第二句。自稱者下釋第三句。此中有二。初解三字總句。第二一法下釋別四句。亦可初略釋第三句。第二自言下廣釋第三句。略中文三。初釋自稱信者。謂是理解之信。戒謂性戒成就。永不作惡施。謂依正兩報。不生少厷。聞慧依教。習成智慧者。謂無漏智慧。辨才者。謂無礙辨才。第二釋人法。謂成人之法。即陰界入。第三釋上人法。總談勝法。故名為諸。能破有因。名為出要。由獲此故。稱云成就。
 
[0385b03] 自下廣文。廣文分二。初立十四章。次依章解。解中例三。謂舉釋結。且初釋中。舊人分三。初發生空解。二修習下發法空解。三守護下發無相真解尋此妄情。轉違理教。豈有身念。位中已得二空無相。夫人空者。聲聞所得。法空觀門。菩薩位。有如何忽以此言。配文解釋。此違入道次第。亦乖經論宗徒。此尋舊疏。數本皆然。如是重抄。獲何福利。唯顯造者。不善宗文。復益學人。妄傳無義故。今改蹤聊。申正解。依前重寫。恐轉成非。冀諸智人。思文察義。希通大化。不益無知。然此諸文。總釋觀之功能差別。不須別作三文分齊故。今解釋分之為四。第一舉定顯勝。第二狎習下勸使修習。第三守護下防令離過。第四已得下歎得自在。初言有念者。謂身念處觀。能令人出離者。歎此觀能除淨顛倒。漸能趣入。後勝善根。乃至見道。離垢超昇。皆由此門。稱云出離。次勸修者。數繫在心。名為狎習。漸增近理。稱云親附。此法之言。通其二位。亦可連為一句。習觀踰明。名為增廣。修令成熟。如調伏乘。次離過者。在凡習妄日久於。觀恐為緣[虛*予]。故云守護觀察。觀成體解。無減無增。名為善得平等。次歎得者。觀起隨心。尅用屬己。故云已得決定。習觀既成。無緣能礙。故曰無復艱難。永袪淨想。縱任隨心。故云而得自在。正憶念者。餘三念處。得戒者。得無漏戒有欲者四如意足不放逸者。四正斷精進者。是覺分數。廣文同前。故云如上定者。有覺有觀。謂是初定。及未至無覺有觀。唯中間定。無覺無觀二定。已上三解脫門。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昧者不正)。空三摩地。與苦下二行相應。謂空非我。若與滅下四行相應。是無相三摩地。若與苦下二行相應。謂非常苦。及集道下。各四行相應。名無願三摩地。次明八正受。正受者。通是定名。梵云奢摩他(此云止止者是定文言正受譯者謬矣)。八中前二。初想正受。謂一切有心定。對除色中亂。第二無想正受者。謂二無心定。對除心亂故。次四正受。是八解脫。其八者何。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滅受想定解脫。然初解脫。以於內身。有色想貪。為除想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除內貪故。以內色難除。故須偏說。第二解脫。此於內身。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外不淨。第三解脫前觀不淨。其心沉慼。為筞發心。故須觀淨。或試煩惱。前觀不淨。令貪不生。未足為難。觀淨不生。始為難也。顯觀轉勝故。次觀淨令貪不生名解脫。彼觀行者。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名具足住。餘相可解。今此四中。隨法者。是滅定。次心想者。四無色定。次除色者。前二解脫。次不除色者。是淨解脫。次除入正受者。謂八除入。今云八勝處。即分前三解脫。以為此八。初二各二。第三為四。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青黃赤白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問此八勝處。何殊三解脫。答前修解脫。唯能弃背彼貪不起。不能制境。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故名勝處。次一切入正受者。是十一切入。今云十遍處。謂遍觀察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空與識二無邊處。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十中前八。如淨解脫。後二如空識。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次十一支道者。舊皆取成實論。十一定具。或依舍利弗。毗曇取十一種。集數法門。此等並非。今解謂是逆觀十二緣起。以老死支由生故。有乃至行支。由無明有不應復責。最初無明。以誰為因。故但十一。故婆沙一百一十云。解若法有支所攝。似有支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說之。無明雖亦有支所攝。而不以有支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說。此解順理。不違法相。往招不識。此文錯作異釋。次修者五分法身。婆沙三十三云。無學身語業。名無學戒蘊。無學三摩地。名定蘊。無學正見智。名慧蘊。盡無生智。無學正見智。相應勝解。名解脫蘊。即盡無生智。名解脫智見蘊。智中有四智。見中具四諦智。若復下是天眼通。亦是死生智證明。餘文可知。此等法門。略申名相。至於廣解。論經所明。且如經論諸師。豈知戒篇輕重。彼雖守分自明。此已略侵他。學律部行。護持犯為心。縱使具明。於宗未要。但分輕重。犯不差殊。接引初基。令行成就。
 
[0386b04] 次輕重文三。初約人趣。文二可知。第二諸天下。異趣輕重。若人實得道下。通明異類。第三境想略無。法想開文。夢者。即是除夢。諸口業戒。多有此開。問戒本文中。說四事已。稱云不得。與諸比丘共住如前等。有何義耶。答此中文二。前結初犯。後釋再違結。初意者。以未犯前戒。即全具得。與比丘和合共住。今既犯己義同。死人不預。昔來共住之限。故云不得共住。如前後亦爾者。釋重犯疑。人疑初犯。既類死人。後更再違。應非有罪。故釋此疑云。後亦爾。又五分解云。若犯此戒如先白衣時。不得與諸比丘共住。故云如前重違還犯。故後亦爾。古師刊祗云。學悔人犯重但吉。應駈出者。此錯引文。詳而不審。其文二十六云。四波羅夷中。若有犯者。應駈出十三已下。作吉羅悔。多論第一云。若以貪故。煞一人者。於一人上。三不煞中。但犯一不煞戒。得波羅夷。似罪重故。譬如穿器不受道水。不能得沙門四果。故名非沙門。初犯一戒。已毀破受道器。名波羅夷。後更煞人。得突吉羅罪。雖重無波羅夷名。以更無道器可破故。而此比丘。故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以此義推可。一時得無量戒。不可一時盡犯也。若依婆沙。此義不正。故婆沙一百一十七云。有說彼七支戒。亦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是一。彼云。於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有情。及餘有情。此一支戒。斷此及餘生。六支猶轉。此則善通世尊所說。若犯學處。非苾蒭等。有說此七支。戒亦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彼云於一有情犯一支戒。但此一支戒。斷餘六。猶轉自餘有情。七支恒轉。若爾云何通佛所說。若犯學處非苾蒭等。答依勝義。苾蒭。言非苾蒭。以犯尸羅。不能趣彼。故有餘師說。別解律儀。隨因差別有二十一。此中亦有二說。准上應知。依如是理故。作是說。寧作出家。犯諸學處。不為五戒。鄔波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毀犯五種學處。身中便空。諸出家人。雖犯五處。而更有餘眾多猶轉。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雖犯律儀。而律儀不斷。如法悔除。還名持戒。無有頓受別捨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若已悔除。但名持戒。問若犯第二。亦壞眾法。何以不言後亦如是。答第二非斷頭。無故不釋。又以初二作法難故。故須具舉懺擯儀式。下三不然。故齊不舉。上來初犯竟。
 
四分開宗記卷第二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三(從十三初至三十竟。合有三萬六千八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387a06] 次解僧殘。
 
[0387a06] 開之為二。第一總解。第二別明。總解七門分別。第一配屬身語。第二自作教他。第三遮性差別。第四持犯方軌。第五違制不同。第六二部有異。第七下眾任運。
 
[0387a10] 初門身語位分為四。一有二戒局身。謂漏失摩觸。二有八戒。二麤二謗及四違諫。語正身助。三二房戒。身犯語助。四媒嫁戒。身語正犯。
 
[0387a13] 第二門位分為三。一有五戒自作成重。謂二麤媒嫁兩房。若論教人。有同不同。謂[1]盖有無。能所犯異。是以下文。使比丘言。我若報僧。恩。不在我。為此自報。使殘僧蘭。益若俱者。麤媒同犯。二房義殊。故如前辨。次二謗戒。惱境處齊。彼我同犯。三有六戒。自重教。輕謂漏失摩觸。四違諫戒。漏摩教人。無潤己義。但由勸惡。故結蘭罪。教他違諫。僧未秉法。教言莫捨。但得吉羅。以無僧命眾法可違。情過輕微。所以不重。若僧秉法。設諫已去。教言莫捨。即結蘭罪。以有僧命眾法可違。情過重故。所以不輕。[2]門且如教人漏失。事成始蘭。何故教人違諫。前人用言。違諫未成。即得蘭罪。舊釋云。彼處教人。但有自壞損他。無僧命眾法可違。過義是少。故事成蘭。不成但吉。此中教人違諫。一有自壞。二復損他。三有僧命眾法可惱。過義是多。故不待事成。教即結蘭。今解。教人漏失。約事辨違。事成結重。不成獲輕。教人違諫。唯約惱僧。不對事明。直結蘭罪。所以知者。如調達違白未竟。但得吉羅。教他莫捨。便獲蘭罪。以此故知。不對事明。又亦不就能所差別。若約能所明者。豈有所教吉羅。能即蘭罪。爾者惱僧過重。應結僧殘。解為惱過重。故結偷蘭。無別可損。不犯僧殘。
 
[0387b09] 第三門。三戒是遮。媒及二房。餘之十戒。並是性攝。
 
[0387b10] 第四門。是中初房。除去過量有[3]王房全一箇年半戒。具二持犯。謂不從僧乞處分法。名為止犯。身造房成。即名作犯。此之二犯。體一名別。而不得有名體各別。其二持者。具含兩義。或從僧乞法。即是作持。得法造房。即無作犯。翻却作犯。豈非止持。此亦同犯。體一名別。法雖不乞。亦不造房。名為止持。造即乞法。名為作持。此之二持。名體各別。餘十一箇[4]年半戒。唯是止持作犯。亦可此一箇半戒。據別體邊。是則作犯止持。通十三戒。
 
[0387b19] 第五門。理而言之。並[5]是違佛制。然前九戒。直作即犯。以無僧命可違。名違佛制。後四諫戒。名違僧制。僧若不秉諫法。即無違諫之罪。以此義殊。違制不等。
 
[0387b22] 第六門。一媒。二謗。及四違諫。此等七戒。僧尼同犯。違諫得罪雖齊。境界翻例。餘之三戒。境罪俱等。自餘六戒。僧尼不同。漏失僧重尼提者。染患內外不同。故有輕重。多云。為令二眾有差別故。又云女人煩惱深重。難拘羅制。若與制重。則罪惱眾生。又云女人要在和屏。多緣多力。苦乃出精。男子不爾。隨事能出。故不同也。比丘觸女。力能自固。限分中制。但[6]待得僧殘。尼受摩觸。恐成陵逼。深防中制。故結夷罪。二麤稀數。僧重尼輕。又可尼是趣重方便。故結偷蘭。僧無八事相資。故得殘罪。二房就過量者。僧得獨行獨宿。喜[7]觸造房。故結僧殘。尼須伴援。二人共造。為二共造。自無過量。是以文云。多人住屋不犯。見論。二人造房不犯。設令獨造。稀故蘭罪。若爾覆屋過三。何以同犯。答此據稀數不同。故使犯有輕重。下就看覆招譏。所以同犯。為此下文。但離見聞。即開不犯。既禁見聞不殊。所以齊犯。若論不處分者。舊解云。尼無蘭若。制居聚落。僧[8]儻無房。故宜須造。設不處分。情過輕微。但結蘭罪。比丘丈夫。得在蘭若。樹下露坐。安身進業。今在聚落。營構私房。故須重遮徵其後犯。今解。前以過量憙獨故殘。今不處分。類准亦爾。又可本為惱僧制令處分。比丘憙惱故殘。尼即不憙蘭罪。
 
[0387c19] 第七門七戒。各[9]容有任運犯義。謂二麤二謗。兩房媒嫁。得有遣人為己作義。所教事成。任運得犯。餘六教人。雖欲為己。以不同犯。故無任運。
 
[0387c22] 次下別釋。先解初戒 別制意者。多論云。為令法久住故。又欲止誹謗故。又欲生天龍善神信敬心故。又佛平等。不問親疎。有事則制。無事則止。又諸佛法爾。婬是惡行。法應制之。次釋名。方便動轉。標心究竟。名之為故。體分[泳-永+(盈-又+夕)]流。稱云漏失。次別緣有五。一有六種非道境界。若是正道。不犯此戒。二作非道想。以非道道想。但得偷蘭。是以下文云。若非道想。不疑僧殘。三作究竟心。四動轉。五失即犯。闕緣者。若闕初緣。正道來替。獲重。不犯僧殘。闕第二緣。兩蘭。謂非道道想。非道疑。闕三四緣無罪。闕五。輕重二蘭。次下釋文。犯相可解。次諸根下。發覺呵責。先比丘呵。文分為四。初諸根悅豫。發覺所由。二諸親友下有二問答。明取自言。三諸比丘下。正明呵責。文中復二。一彰所作不安。妄為安樂。二此正法下。舉應以顯不應。四應舉事白佛。次佛呵文二。一撿自言。二明呵責。呵責文三。一行違失。二汙略教。三損信施。戒本文三。一略。二開。三[1]滿。開中文五。一夢中作事。二覩事生疑。三陳疑[2]扶託。四為申疑狀。五彰過開通。若取作事。即應是犯。以本無心。除夢不犯。見論十二云。佛制身業。不制意業。是以夢中無罪。滿戒四句。一人。二犯。三開。四結。次明廣解。不釋第三句。初一別解。二四合明。其結罪名。乃至吉羅。皆無釋者。別解可知。合明文云。第一釋弄列精七種。對人屬當。第二爾時下。辨情所為十一種事。第三若憶念下。舉前七精。錯互作五十句。初一漫句。情無簡別。次對七色。名為七句。但對責中。初之一句。尅心相應犯。下云不相應犯。次黃亦同。餘五各爾。故曰亦如是。合成五十句。第四欲為樂故下。[3]垂上五十句。配十一事。作五百五十句。初舉為樂。對漫一句。次約責七句。次黃等亦爾。次舉樂等類易。第五若於內色下。出其六種非道境界。列釋可知。第六若於內色下。舉七種精及十一事。對於六種非道境界。作五百二十八句。初約內色。取前漫句。及青等七。但作八句。計理應有五十句。餘四十二略無。次舉此八。對十一事明。是中先舉為樂八句。次舉藥等類易。是則合成八十八句。次外色下。舉餘五乘。即成五百二十八。或可兼略總乘。合有三千三百句。次輕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餘文可解。
 
[0388b11] 次摩觸戒 別制意者。多論六義。一以出家之人。飄然無所依止。今結此戒。與之作伴。有所依怙。二止鬪諍故。此是諍競根本。若[4]投女人。則生諍亂。三息嫌疑故。不謂直投而已。謂作大惡。四斷大惡之源。欲是眾禍之先。禁微防著。五為護正念故。若親近女人。則失正念。六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絕欲穢。栖心事外。為世軌揩。若投女人。與惡人無別。則喪世人宗親敬之心。釋名者。身相捫摸為摩。二境[5]界交對曰觸。故曰摩觸。別緣具七。一是人女。簡去人男及非天畜等。然人女中。不簡死活小大親疎道俗齊犯。[6]不下文具明。二人女想。三二俱無衣。四作無衣想。五有染心。六興方便。七覺觸便犯。次闕別緣。此中異境。謂有人男二形黃門。及天非人畜生。此六作闕境雙闕。故闕初緣。有十二蘭罪。若闕第二。亦有十二。謂想疑各六。闕三二蘭。謂有衣作闕境及雙闕。闕四亦二。謂作有衣想疑。闕五無罪。闕六亦然。或獲小愆。闕七輕重二蘭。次下釋文。俗女呵中文二。先舉欣厭兩人。為能呵者。次辨厭人呵責。其文復二。一顯呵辭。所依違理名為不善。非順出離儀軌。故云非法。此非比丘所作。故曰非宜。祈善得惡。不稱來心。名為不得時。第二我常謂下自申來意。有法喻合。法中文二。我常謂等彰己求善之心。第二今更不下愜來意。喻中。本謂者喻初句。今更者。喻第二句。我謂三善根水能滅毒火。何期毒火翻從水生。可怪之甚。殊非所宜。合中。先合下句。即出前火。次我等夫主下舉俗況道。反合初句。餘呵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觸人女境界。四身相觸下。正彰摩業。五若觸一一下結罪。次下釋相。女人如上者。非如上緣女人。謂如婬戒。通收覺不覺等四種女人。是故不以有智未命終簡之。僧祇第六。女人者。母姉妹親里非親里。若大若小。在家出家。身者已下。釋第四句。欲明相觸。先標身義。觸中初開九章。次依重解。若女作女相下。釋結罪句。於中文三。初二俱無衣僧殘。二女作女想下。衣互有無偷蘭。三女作女想下。二俱有衣。情最微故吉。前文有二。初心境相應犯。二是女疑者。心不當境輕。前文九業。約初投中。准下吉中。合有六句。初二立位。以其不過樂不樂故。三四交絡。以云動身不受樂。受樂不動身。五六雙頭。以云動身受樂。不動身不受樂。今此文中。女觸比丘。第一立位。直云受樂。次句是雙。動身受樂。應有交句。謂不動身受樂。比丘觸女亦三。俱設亦三。合有九句。若睡眠女[1]親新死少分壞。但有比丘往觸。三三合九。而無彼來。及俱設投業。既有十八。下八亦然。即成一百六十二殘。具足應爾。文中但有女來。餘者普略。等就女來。闕無交句。但有立位雙頭。投業既二。餘八亦然。但十八句。又復文據女觸比丘。故須受樂。若其比丘往[2]即觸。及以俱設觸著即犯。不須受樂。又准下文。比丘無婬心觸女。及女觸比丘。皆問覺觸受樂。若比丘有婬心觸女。但著即犯。故文云。比丘欲心觸女手脚疑。佛言僧殘。不論樂不。次女觸比丘手脚。及戲笑互相觸。方云受樂殘不樂不犯。又如衣互有無樂不樂俱蘭。故知俱無衣中。樂不樂俱殘。若待受樂始殘。即與諸文相害。次起疑心。依前廣說。合有一百六十二蘭。若但依文。蘭有十八。次明衣互有無。若具論者。於投業中。比丘觸女有六。二立。二交。二雙。女來俱設。復各有六。三六十八。若睡眠新死少分。復有十八。二位合成三十六句。投業既爾。餘八亦然。合有三百二十四蘭。文中且就活女。有其十句。彼此往觸。各立位四各二交四即八。略無二雙四。於俱設中。略無立位雙頭四。但有二交。故總十句。初比丘觸女衣。二立位句。一受樂。二不受樂。次三四句。女衣觸比丘二立位。次五六二交。比丘觸女衣。次七八二交。女衣觸比丘。次九十二交。俱設方便。投業既爾。下八同然。故曰亦如是。合九十句蘭。若女疑者。還爾許吉。次俱有衣文中。但有六句。此之六句。據比丘觸女。二立二交二雙。並悉具足。對其九業。成五十四。准立多少。如蘭中說。又此俱無衣等。三位差別。各據本心。作此分齊。若其本作無衣觸心。但使著衣亦蘭。以是殘家方便故。下媒亦爾。次輕重文五。一約當趣。二明異趣。三男子下。形報以辨。下文與黃門二根。相觸並蘭。四女人下。境心有無。五境想五句。餘文可解。
 
[0389b09] [3]次麤惡語戒 制意同前。釋名者。由此表彰欲穢顯了。名麤惡語。又可但作非梵行語。亦名麤惡。如說善事。意表婬欲。得成僧殘。故下文消蘇女人形露。比丘見已語言。汝消蘇。彼言大德爾。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蘭。准此解。不疑即僧殘。著赤衣亦爾。別緣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有染心。四麤惡語。五麤語想。六言章了了。七前境知解。闕緣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對女境。四對說麤語。五隨說下結罪。次下廣釋。前二可知。女人如上者。如上緣中。識好惡者。異於前戒。麤惡語下。釋第四句。文中有三。一總解。准此麤語婬欲語。別釋戒本中亦二。則成六句。二列八門三。一一別釋。次若比丘下。釋第五句。亦即是輕重相。文五應知。
 
[0389b22] 次歎身索供養戒 情希婬欲。矯自歎身。望順愛心。言此為最。故曰歎身索供養。制意具闕等。並同於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染心。三所對女人。四自歎身。五索供養。六如是供養下結罪。次下廣釋。前三可知。釋第四句。文分為四。一釋歎身。歎身有二。一歎色身。二歎種姓。二以精進。解梵行。故曰勤修離穢濁。三解持戒。對[4]治除犯戒方便之業。名為不缺。對除犯戒根本之罪。名不穿漏。離後眷屬。名不染汙。又解。對本全故。稱之為缺。謂不犯僧殘。名為不缺。如上偈云垣墻缺壞。不犯提及呵。名不穿漏。故上偈言坏器穿漏。不犯第五。名無染汙。故智論二十五云。云何名不缺戒。五眾戒中。除四重戒。犯諸餘重者。是名缺犯。餘罪是名破。復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復次大罪名缺。小罪名破。四善法者。謂十二頭陀。及諸善業。作如[5]作是下。解第五索供養句。若在人女前下。釋第六句。亦是輕重相。文四可知。
 
[0389c14] 次媒嫁戒 結媾媒嫁。和合婚姻。正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又以紛務妨修。相招譏醜。比丘所為。特乖法式。往返和合。以成婚娶。故云媒嫁。別緣具六。一人男女。簡去非畜。而於人中。無問貴賤親疎。二人男女想。三作媒事。四媒嫁想。五顯事了了。六受語往彼還報。闕緣類說。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往來。三彼此者所媒境界。四作媒嫁事。謂持男意等是。五結罪。次釋戒本。上二可知。第三句男女互為彼此解。女文四。一舉。二列。三解。四結。男亦類然。次母護男下釋第四句。且舉女男。各一為法。次解第五句。於中文二。一明使義具不。二若言已嫁下明境界有無。前文有三。初使義具三犯殘。二自受語往彼不報下。具二闕一犯蘭。三受語不往彼下。具一闕二犯吉。前文有二。初以一法二法相參。作六十四句。次以三法相參。作四十八句。初文分四。謂語書指印現相。各作十六句。初語十六者。單語四句。次以書配語作四句。次指印配語作四句。次現[1]前相配語作四句。餘三各爾。廣說六十四。次三法相參亦四。謂語書指印現相。各作十四。二先語十二者。語書指印一四廣文。次語書現相一四。次語指印現相一四。此之二四。略易即止。次書為顯十二中。俱有一四。餘二略無。及餘二頭並略不出。并前總有一百一十二句。此據一男為頭。餘並類然。數過二萬。次若比丘下一句文乘。或可欲明不具。先舉具殘。次蘭吉二位。各三可知。此之蘭吉並自究竟。非是方便闕緣中收。亦可將吉成蘭。以蘭成殘。猶如違諫。於理無失。上觸亦然。次有無可解。輕重文五如前。但境想文[2]下[3]使明持書。作使者。以類同故。
 
[0390a17] 次無主僧不處分過量造房戒 制開意有三。一制意者。上士報強。能忍寒苦。不假房舍。而得進修。是以大聖。制依冢間樹下露坐。隨緣栖泊。二開意者。中下報劣。不耐風霜。要藉屋宇。方能進修。是以如來。適情聽許。小房石室。兩房一戶。三又制者。出家之人。理祛封滯。縱有離搆。但取容身。然諸比丘。乘教廣作。非理求乞。惱亂人非。斯則長己貪結。壞自知足。不生俗信。以滅正法。又以自專不乞處分。礙僧惱眾。自壞妨慈。故制殘吉四罪。多論四義。一為法久住故。二為止誹謗故。三不惱害眾生。令信敬增長故。四為少欲知足行善法故。問四依之中。有開有制。四制不行。並不制罪。四開有違。而罪輕重。答四制不行。便當開限。是故於制不行。並不結犯。論其四開。乃隨分限。於分不行。理須有罪。但以房舍過重。故得僧殘。餘者過輕。唯犯提罪。
 
[0390b08] 次辨釋名及離合。初二。先釋名者。本心為己。名為無主。輙自造房。稱不處分。大不依限。故言過量。次制離合。先制離意。問二房何以離者。答雖同一房。三義異故。一有主無主殊。二量制不制異。三秉法處分。牒事差別。以此三義。故分二戒。又問於前房中。何以二戒合者。答生罪緣同。故須合制。謂過量不處分。並由一房而生。如急施雨衣。四獨二浣。異語嫌罵等。次初二者。前房無主不處分初。後房有主不處分初。然不處分。名雖是同。以房分法。並有最初。其猶不定所撿。並舉殘提。對於二處。各有最初。故知二房。其義亦爾。不處分既爾。妨難類然。
 
[0390b19] 別緣具六。一自乞求。二無主。三為己。四過量不處分。五過量不處分想。六房成結犯。
 
[0390b21] 次闕緣者。若闕初緣。不自乞求。即無過量。容有餘三。此三非定或有三。若作如法。全是無罪。若闕第二。便犯後戒。或三二等。如前所明。若闕第三。不自為己。為他造房。二蘭二吉。或三二等。亦如前明。若闕第四。容有四蘭。謂實不過量。作過量想疑。實得處分。作不處分想疑。若闕第五。亦獲四蘭。謂實過量。作不過量想疑。不得處分。作處分想疑。若闕第六。輕重二蘭。多云。從平地印封作相。二團泥未竟已還盡輕蘭。一團未竟重蘭。
 
[0390c06] 次下釋文。犯中。非理乞求。及斫伐神樹。即是惱亂二趣。次時彼下。發覺呵責。初樹神白佛。次迦葉白佛。所以不呵者。以佛聽造。乘教起非。迦葉若呵。反被嫌責。又可造房者多。呵而無益。善識人心。將護故爾。
 
[0390c10] 次呵文二。先問自言。次方呵責。呵中文三。一呵恃勢乞求。然佛雖聽比丘造房。而不以房廣令乞索。今造大房。廣求功車杖等。以乞繁多。居士遙避。故曰非法而乞此物難受。次告諸比丘下。舉外況內。呵文三可知。次爾時下毀讚以呵。過求越分。故曰非時。苦言逼切。名為不耎。耶乞增貪。稱云不正。應機利物。名曰知時。不爽物情。稱云柔耎。濟物息貪。名為正乞。
 
[0390c17] 次明戒本。九句。初舉犯人。二自乞求。以惱施主。有過量罪。若其自物。則無過量。三作屋顯作。餘物無過量。不處分罪。四無主者。以別有主。不犯過量。五為己者。除去為他。六應量作。辨量分齊。七教從僧乞。八彼比丘下教僧與法。九若比丘下違而結罪。
 
[0390c22] 廣解文二。初釋戒本。次若比丘下輕重相。前文餘句可解。
 
[0390c24] 應量者下釋第六句。然佛磔手。文說不定。五分二尺。僧祇二尺四寸。然祇二尺四者。是舊小尺。准今大尺。但有二尺。今且依祇為定。長十二磔者。謂二丈四尺。廣七磔者。一丈四尺。此據內量。不取其外。故祇第六云。長者縱量也。廣者橫量也。作屋法有內外量。今縱廣量壁內也。屋高下量者。壁邊一丈二尺。今解過量。三門分別。第一應量犯未犯。第二互過結未結。第三俱互罪多少。初門應量。不犯過即結愆。故言過量。作者僧殘。爾者長衣。亦應過量有罪。答房是過中制衣。是滿中制房。以過中制故。舉開不犯位衣。以滿中制故舉。制出犯位。所以爾者。舊解云。長衣內開外亦開作法。外開位故。須舉犯以開不犯。此出外開極小量房內開外不開無有作法外開者故。舉未犯位。即是內開極大量。今解。長衣本聽畜。但出作法量應量應[1]如法不作即有愆房制不聽大出量開分齊應。即開無愆過。即制有罪。其處分量者。見論十三云。若房長六磔手。廣四磔手。作如是房者。無主亦不犯。何以故。以非房故。又此兩房戒開文並言小容身屋不犯。若越四磔。六磔手已上。即須處分。是則過量不過量者。咸有不處分罪處分不處分。並有過量愆。第二門。問房有廣長。如何結罪。為待俱過。為互亦犯。答互過即犯不待俱過。故見論云。若滅長益廣。或減廣益長。並不得。何況長廣俱過。又如下文坐具。雨浴衣等。亦同互犯。以此義故。今以長中過如減。對廣中過如減。次第互歷。合成九句。數之可知。是中五句有罪一俱四互四句無罪。故知互犯。第三門。問若房互過始終二罪。如其俱過。亦結[2]二不。答互據二房。復兩業造。是故二房。各結一罪。俱過房一。復一業造。是故一房。但結一罪。爾者。如食殘等不淨食時咽業一故。亦應一罪。答食雖業一。以緣異故房則緣業俱同。是以一罪。
 
[0391b06] 次難處下。解第七句。於中文二。一出妨難體。二教從僧乞。見論。房主先當治地平。正猶如皷面。然後往乞。此乞威儀。闕無禮足。表己殷重。一言至三。
 
[0391b09] 次爾時下。釋第八句。於中文三。一撿人。二驗事。三與法。前文僧觀此人為可作。不立二章門。次若可信下。釋成二門。次第四句。前三不應。第四應與。對此解義。二門分別。第一僧別二地。須處分不。第二現有妨難處分成不。初門本製處分。為防妨難。縱非僧地義。容妨難故。但造房咸須處分。如後戒云。何處有好他。堪起房舍。爾時近拘睒彌城。有尼拘律神樹。多人往返。象馬車乘。止息其下。時尊者闡陀。往伐此樹。即制處分。此豈僧地。第二門。問現有妨難。處分成不。舊解成就處分本防不處分僧殘。不正防妨難。既所防不同。難有妨難。從僧乞處分者。免彼不乞。專任之過。故得成就。為此文言。不過量僧。處分得妨難二吉。此文良證。言不應者。得小罪故。此釋不然。違於正理。凡所為事必須稱法。事既現有。妨難處分如何得成。又制處分。令撿妨難。文言妨難互有。及俱並不應與妨難。俱無應與處分。今有違文。如何成就。又若與法成者。如何瞻波云。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非法等不成。若爾何故。文言僧處分有難有妨。處二突吉罪。辭此先得法妨難。後生以法。先成無有殘罪。為有妨難。但結不應。次與處分法。於中文二。一明與法。二明作弗。就與法中。先差秉法人母經第四。束為四位。不差耆年者。以耄不堪故。亦非下坐者。以卑小故。上座次座但能秉法。不問誦律不誦。故云應差堪能者作。次明與法。法是白二四人僧收。於中文二。初正與法。次僧已忍下。結前中。先白後羯磨。白中事繁重者。即有四句。一告眾勑聽。二牒所因事令眾同知。三作法時到勸眾詳忍。四舉其所作。結成白詞。白中事不繁重者。但有三句。如受日差人之類。
 
[0391c13] 次羯磨文二。初舉所作諮僧可不。次僧與下。決判是非。前中。初句總告攝心。次舉所作約別勸忍。次決判中亦二。初僧後別。結文可知。因明處分法。與何相應者。謂與人處相應。唯此人此處得。或此人餘處。餘人此處。並悉不得。多論云。若印封作相。已不得餘處作房。若異比丘。不得此處作房。正應此比丘作。又云若此房上更異比丘欲作房。不須白僧。但房主聽得。不聽不得。以此故知。唯是人處相應。爾者結界亦然。答界本為眾。即是眾同之本。此無為別。故不相類。次明作事乃至一團泥在偷蘭竟即僧殘。又後一團擬作者。蘭若其心絕亦殘。
 
[0391c24] 次解第九句。文有五三。第一三二殘作頭妨難俱互作。第二三以不處分為頭作。第三三以過量為頭作。第四三無殘直吉俱互作。第五三無吉直殘俱互作。據理合然。有文同此。或有經文。殘中唯有過量一句。略無餘二。故有十三句。
 
[0392a05] 次輕重文五。一自作。二使他作。三為他作。四房主巧師。此彼犯義。文有四句。初句現前拼地。應量作者。過量作者犯。此謂房主結殘。巧師蘭罪。為欲一言。通結彼此。是故直言作者犯。次句亦然。三不報。四不問。此之問報但[1]苦吉無殘。第五境想文有四重。此是犯不犯門。轉想故五。
 
[0392a11] 次有有主不處分造房戒 以有主故。不辨尺量。唯此為異。餘悉同前。問。既有主辨。何須斫樹。答為欲取地不須樹用如文。何處有好地。堪起房舍。即便伐樹。
 
[0392a14] 次無根謗戒 別制意者。法眾所居。理須和合。不相惱觸。是曰眾僧。今乃懷瞋橫誣重事。塵[2]盆良善。甄出眾外此則增長生死毀滅正法欺[詷-(一/口)+又]事深。故須聖制。多論云。為法久住故。為止謗毀。令梵行安樂住。不妨讀經行道故。
 
[0392a19] 次釋名有三。一釋名者。內無三實。稱曰無根。重事加誣。名之為謗。次離合者。問謗義是一。如何分為二戒。答望無根處齊理應合制。但以無根假根殊。是故別禁。若其一向無根。或見言聞疑等。或婬言盜殺等。並前戒中收故。十誦五十一云。若比丘語比丘言。我犯婬。是比丘。以無根謗言。汝犯殺盜妄語。得僧殘。餘盜殺妄綺互類此應知。若或異事上見。假言見此聞疑亦爾。咸假根攝。問三根謗人。名別得罪。何以合一不分三戒。答若望三根。名別得罪。不必相假。亦應立三。但以無根處。齊得罪義等。又[3]客共證一犯。是以合制。次多少者。問謗他犯重。實無三根。僧虗解邊。犯妄提不。答若准見論。得謗無妄故。論十三云。以無根夷謗比丘得僧殘。無夜提以謗一向假虗成故。又解若望所謗之人。理實得謗無妄。以謗一向假虗成故。若對僧前妄心說實令僧虗解。亦成妄愆故。五分第三。僧語慈地云。於僧前妄語。其罪重於百。阿羅漢。猶如妄語。惡愆兩舌。對心有無定罪者是。
 
[0392b12] 次緣有八。一大僧尼。二僧尼想。三起瞋心。四無三根。五知無根。六說重事。七言詞了。八前境知解。初緣大僧尼者。甄下三眾下三。罪名既輕。謗豈得重。猶如打奪。下三罪亦不重。爾者隨順解義。何以同提解同違僧命眾法齊故。又大比丘不問淨穢。若以無根事誣。皆成謗罪。故文云。彼人云不清淨不見彼犯便言見犯無根法謗僧殘。下戒云。不清淨人。不清淨人相似以此謗彼復以清淨者根謗不淨者。皆成謗罪。以此故知。穢亦成謗。次下諸緣隨義可解無根謗法。至文中解。
 
[0392b22] 次闕緣者。若闕初緣。以大僧與尼。互為闕境。及下三眾闕境雙闕。各四成八。餘闕准知。
 
[0392b24] 次下釋文犯相文三。一明如來住處。第二尊者下謗緣。第三時慈地下謗犯。第二緣中分二。初請營僧。為謗遠緣。二時有慈地下為謗近緣。前文分五。初默念營僧。第二時沓婆下舉念申請。第三從世尊下遂請差遣。第四時尊者下受差處分。第五時世尊下稱愜嘉讚。問阿羅漢者。所作已辦。云何念身不[4]穿營僧。以求窂固。答此身危脆。不久無常。望清營僧。希求勝利。故見論云。大德何以作如是言。此最後身所作已。極當取涅槃。譬如然燈。置於風處。不久當滅。此身亦復如是。我當為僧。分布房舍。及諸飲食。又解羅漢雖復。諸惑皆除。然餘福智。垣須修習。如下離波伽耶那。入慈空等定。次應四方僧法白二差之。見論。請佛聽已世見未來慈地比丘。必生誹謗。為止誹謗。語諸比丘。汝當請沓婆為僧差會。分房請竟。應作羯磨差。次明撩理僧事。於中文二。先舊次客。舊中復次二。初總次別。所以總舉者。欲使同行相欽資緣易具住止和合不癈正修。故曰同意者共同。次別復二。先舉行同人次唄匿下。舉業同人。先行同者。謂十二頭陀。義如下釋。次明業同。此有五人。多論但四。謂除唄匿。僧祇乃至四果。三明六通。及無威儀者名別。次營客比丘。五分陀婆。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爾處。僧祇亦云。左手小指出燈明。見論云。從定起放右手第二指。以為光明。須臾名聞滿閻浮提。諸比丘從遠方來。欲看神力至已。語沓婆言。長老為我等。安止住處。敷施牀座。如是眾多沓婆。自隨一比丘。為安止處。為餘比丘。安止住處。悉是化身。如真身無異。問光明神力。要入定心。云何不定心中。而有光者。解定心所留。不違道理。多論第三。有三解。一云有四不可思議。謂諸佛禪定龍業報。第二此人利根。禪定亦利。當正分時。或入或出。其間駃速。謂是散心。如人手擊口唱二心恒別。但以駃疾。謂是一心。第三先入定心。手出光明。出光明已。然後出定。以定勢力。光明不滅。如陶師輪。餘勢未盡。次撩理合儀。大聖嘉讚。次近緣文二。初得惡房惡食生嗔之由。
 
[0393a10] 次羅閱下興謗方計。文有七句。一尼法兄所鼓虔問訊。二乘前恚意默無所說。三無愆恠默徵問所由。四舉事相擊。以申默意。五問其所欲請設方儀。六示以謗儀。令僧擯彼。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五分。兄弟二人逼尼令謗尼。彌多羅言。陀婆清淨。我若謗之。僧必當作自言擯我。我既出眾。當何所依。慈地等言。我當證汝擯於陀婆。何緣使汝得自言擯。彌多羅言。若僧擯陀婆。我豈得異。慈地等言。但令世尊斥逐陀婆。為吾受擯。亦復何苦。我等自當好相安處。妹敬重兄。不敢違命。
 
[0393a20] 次下正謗。此希僧擯故。對僧說實。理成謗。不假對僧故。僧祇第六云。對面罵謗。語語僧殘。次發覺文二。初沓婆自言。以彰發覺。次撿挍慈地。以明發覺。前文五句。初明佛問。二彰知請證。三世尊不可。四白言清淨。夢中行者。以難況易。餘之三律。沓婆自言。清淨與憶念毗尼。尼以身證謗故。與滅擯白四。五世尊嘉讚。問佛一切智。善知淨穢。所以不證。沓婆清淨。慈地是犯。答佛若自證一是一非。生人誹謗。謂佛愛憎。故佛不證。止誹謗故。次撿挍文三。初令撿問比丘奉教。二比丘奉教。撿問本末。本者比丘。末者慈尼。又解准。次自言文本者。因得惡房惡食。末者是己謗情。三雪彼清淨自申謗意。次明呵責佛。呵文二。初行有違失呵。次得報決定。呵文言。一向入地獄者。彰過言也。
 
[0393b09]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嗔心。三所謗境界。此中雖言清淨。廣解言不淨。四無根。五波羅夷下。重事誣謗。顯己謗情。故言欲壞等。六若於異時下非前行謗時。是後雪沓婆時。見論。若問若不問者。以無根波羅夷法謗己若眾僧。問若二三人。乃至一人。若於師前自說成罪得僧殘。七若比丘下結犯。廣中不解六句。餘者具明。嗔恚者下解第二句。十惡法者。僧祇云。嗔者[1]凡惱及非情處起。謂愛我怨家。憎我善友。及我己身。配之三世。及通非情處起。具名為十。
 
[0393b18] 次根者下。先解第四句。將解無根。先反釋有根。解此根義。五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定根多少。第三明根虗實。第四舉謗成不。第五問答釋妨。初門根者。能有生舉之義。故名為根。根義不同。有其三種。謂見聞疑觀視青等。稱之為見。納響飡聲。目之為聞。見聞之後。猶豫不決。心無定執。名之曰疑。唯此得舉。齊號為根。多論第三云。眼根者。必使清淨。見事審諦。可依可信。唯聽肉眼。不聽天眼。若聽說過者。妨亂事多。耳根亦爾。第二門。三根約位。總有其四。謂自他想疑自根。文明他者。文云。若他見從彼聞亦名見。若彼說從彼聞亦名聞。然文不出疑者略也。理實應有想三根者。文言見聞疑。想疑三根者。文言。彼有疑。然想疑二位。不得名根。但今就通。故言有四。第三門。以境而言。此四並虗。以清淨者。不妨有根。犯者無根。是以文言。清淨。清淨相似。以此謗彼不淨。不淨相似。以此謗彼。然就四中。前二是實。後兩橫起。說之為虗。前中。各見聞是實。疑又是虗。雖有虗實。但有聽舉。第四門。自他兩種。有則成舉。無則成謗。想心三者。有不成舉。以想橫起。證義弱故。亦不成謗。以心實故。若無成謗。文言。後妄此想便言。我見聞疑犯。疑心三者。有不成舉。謗則成謗。若稱疑說。亦不成謗。為隱橫疑。以實根往謗故。文言。彼有疑後便言。我無疑我見聞疑以無根謗僧殘。第五門。問見聞境界別。從別立二根。疑從見聞生。應當亦分二。如小妄中。疑見疑聞。說戒中復云。見疑亦如是。聞疑亦如是解。小妄與說戒。不欲別立根。隨句以相反。疑從見聞別。此中為立根。不得別分二。就通收彼。此總立一疑根。如惡心蘭。隨事雖多。一名命盡。此疑亦然。又解文中。綺明詳理無別。所以知者。以此文云。疑有二種。謂從見生疑。從聞生疑。故知並已別竟。則與小妄說戒無殊。但以隨事故。離立根即合。問想通見等三。以三別三想。疑亦該於三。如何合為一。直言。彼有疑解根中。無想名。以立別三想。根中有疑名。故不以三別。若以三別。應云疑。疑作文不便。總言彼有疑。又解想義。當見聞穴徹分三想。疑當於豫根。不了故合一。又尋文意。疑別亦得。或是集法聖賢。或是翻譯大德。為離繁文。故合為一。故多論云。見疑聞疑。疑疑見妄聞妄疑妄。又可一種是橫起。而文想離疑。合者為顯。作文顯略。學者應知。自古諸德思不洽文。雖復推尋。終令人惑。次下釋文。先解有根見根。但約前三戒說。聲非見境。故無妄語。聞義則通。總舉四戒。從見生疑。略舉婬。煞從聞生疑。還通四戒。除此已下。順解無根。
 
[0394a12] 次下合解戒本。三五七三句。謗之方法。文有七章。第一無三舉三。謗作六句。二無一見根。以聞疑二根謗。三無一聞根。以見疑二根謗。四無一疑根。以聞見二根謗下文繁中。更有三章。五無見聞二根。以一疑根謗。六無見疑二根。以一聞根謗。七無聞疑二根。以一見根謗。此之七章。位約為三。初一以三根往謗。次三以二根往謗。次三以一根往謗。位雖如是。且從七說七位。各有六心。即成四十二心。此亦理盡。不須更作多句。解此六心。三門分別。第一定心名字。第二釋除妨難。第三對小妄辨異。初門六心者。一無想不妄心。二有想妄想心。三有疑言無疑心。四有疑妄。五無疑言有疑心。六無疑妄。第二門。問初心。既是無想不妄何以文中。不言無想不忘。答不見是無想。知無是不妄。為此雖無律文。得稱無想不忘門。初句既是無想不忘。對此應有無想忘想。所以但立不忘。而無忘想。答如想先是有對有得。稱忘無想。先是無先。無不得忘。爾者。無想先是無。先無不得忘。無疑亦先無。不立無疑忘。答疑心猶豫。得有隱沒。雖復先無。而得立忘想。是穴徹不可隱沒。先知是無。不得立妄。又解初心是根本。直是無而言有。不須更以忘等別之。下五是枝脩。為別前故。故舉忘不差別相對。問第二心是有想忘想。所以不立有想不忘。作文應云不見聞疑彼犯。是中有見聞疑想。便言我見聞疑犯。答夫言謗者。必假虗成。若有三想。而復不忘。即是心實。豈得成謗。如小忘第二心不成俱違句。如彼見想。還言道見。乃是實語。不成妄愆。妄既不成。寧得成謗。又下開云。意有見想。便說不犯。古德不能熟詳文義。立有想心。成滂者。違前理教也。爾者有疑言。無疑亦不成滂。答此為隱却橫疑。以實根成謗。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無疑。我實見聞疑。若爾即應許隱橫想。別舉實根。以成其謗。答想是穴徹。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隱疑。是猶豫自知是非。恐他不信隱而成謗。餘有疑等想對。理盡不繁。更作問答分別。第三門此處六心並是。境心俱虗。以有想疑心。要忘方成謗。下小妄中。直辨違心。不要俱虗。故無有忘。又下妄中。前六初三五。此狹於彼。以無不觸知故。後六初三五。全是翻倒。二處二四六境。順心違與此懸殊辨異可解。
 
[0394c01] 次下釋文。初章可解。第二章中。初句不見。彼犯以聞疑不見。然以聞疑有故。不應成謗。既以聞疑無故。得成謗者。亦應通舉不聞疑。何以獨言一不見。答論其理實。並無三根。今文所以獨言不見者。此據謗情。不以見謗。為用聞疑往謗。故作是言。又為顯此聞疑是實。望僧生信。擯斥前人。第二句不見彼犯。是中有見想。後忘見想。以聞疑謗者。亦可前章第二心。為舉三謗。不應舉有三想。還忘三想。答前章是總。據三為法。俱有並忘。方盡其理。此等皆為謗。情防巧平舉多少。不同前位。爾者此以聞疑往謗准前。應云有聞疑想忘聞忘相如何。乃舉有見想忘見想。答理實准前。應作此說。然為初句。立不見對。前有見想為闕。不聞疑故。無聞疑想。餘下類同不能繁述。
 
[0394c14] 次輕重文三。一謗比丘。二謗尼。三謗下眾就比丘中復三。初以四重往謗。但使內無三根。莫問實不實自作使等。皆成謗罪。第二以非比丘法十三難事。謗實比丘。亦成殘罪。若實十三難人。雖無三根。冥伏說著。不成殘罪。但以比丘想故。得偷蘭遮。不同四重。往謗體是汙戒比丘第三除此下謂以餘篇謗人殘得提罪下三犯吉。以有重輕。故云隨前所犯。次謗尼等可解。五分。比丘謗尼四眾吉。尼謗比丘提餘眾吉。理有境想。無者文略。不犯中說實者。謂實三根。
 
[0394c23] 次假根謗戒 此假異事上根。以謗於此見雖想。當事不想。當即是人。畜類殊。名之為異。取彼詮此。稱之為分。故曰異分。餘異准此。制意等同前。唯以假根為異。戒本八句。一犯人。二嗔心。三假異分上根。四所謗境界五無根。六重事。七彼於下自言。八是比丘下結罪。廣解中。不釋五七二句。餘悉具解。解中上二可知。異分下合解三四六八句。於中文五。第一異趣明異分。第二若比丘不犯下異罪明異分。第三不清淨人下異人明異分。第四若見本在家時下異時明異分。第五若比丘自語下假響明異分。初異趣者。如緣起說。但假見根。略無聞疑。次明異罪。有二六句。初六不犯夷見。謂犯餘六。假餘異分。謗言犯夷。此中分二。初之一句。謂犯僧殘。後之五句。見夜提等。此之見。謂文錯故。爾理應齊見。並謂始順文意。次之六句。實犯僧殘。見謂餘六。謗言犯夷。此中亦二。初之一句犯殘。謗言犯夷。後之五句犯殘。謂犯提等。亦可此之四句文中不次。初句是第四句頭。第二句是第三句尾。此中且約見。謂作法不論聞疑。次明異人。文有四句。初二以不淨上根謗不淨淨。次二以清淨上根。謗不淨淨。文中直言。以此人事。謗彼理實。並通異分三根。次異時中。但舉見聞。略無疑也。次假響中。局是聞根。以餘二根。非所對故。餘文可知。
 
[0395a21] 次破僧違諫戒 諫戒之初。五門分別。第一別戒多少。第二諫不諫別。第三定罪各種。第四明違重輕。第五舉不異。
 
[0395a24] 初門比丘有六尼。有十二。二眾合有十八諫戒。然比丘六戒該及尼眾尼。別有六故成十八。此中二是屏諫。餘是僧諫。
 
[0395b03] 第二門屏諫就通。總立一戒。無問止作。咸須諫故。故文言。展轉相教。展轉相諫。乃至此中違僧。亦設屏諫言。僧諫者。悉是作犯。但於事中。有倚傍者。須僧設諫言。倚傍者。二破倚傍。四依言說。相似汙家。謗僧執六人。同作西性違諫。自恃釋種說。欲見有在家聖人。餘尼諫戒。倚傍准知。自餘諸戒。無倚傍義。直作即犯。故不須諫。
 
[0395b10] 第三門違諫之罪。據究竟說。但有其四。謂夷殘提吉。若通方便。更加一蘭。若以因果往分。即有十二夷殘二果。各自帶因。二提亦然。故有其八。又違屏諫事實。及餘六眾。復各有因。合十二罪。於中六是僧諫。謂夷殘提。各及因罪。餘六是屏。一提五吉。
 
[0395b15] 第四門舊釋云。就心虗實。故罪輕重。此之四戒。所諫之人。了了知已。所作事非僧諫者。是故違僧命。不護眾法。情過是重。違諫僧殘。利吒說欲。迷情執實。謂己見為是。僧諫者。非不作故。違僧諫之意。情過輕微。違諫提罪。又以所諫事證。如調達破僧非法想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輕。豈況違諫寧不約。就心虗便重。心實則輕。又一人諫中。心虗提罪。心實吉羅。豈況僧諫。不就心之虗實。以明輕重。問所以得知此虗彼實。答此戒既言。我身滅後。可得名稱。故知此虗。下戒文言。唯此真實。餘皆虗妄。故知不同。爾者若由虗實罪有重輕者。且如破僧四句之中。初句心虗。可獲殘罪。第四心實。應得逸提。中間兩句。合結蘭罪。以通虗實。何以俱殘。又比丘尼。習近居士子。既獲提罪。心應是實。瞋心捨三寶。發起四淨。何得成虗。結以殘罪。說欲心實。可結提愆。如也心虗。應獲殘罪。然真實言。不顯心實。望其本計。亦是矯詞。隨舉違諫。虗得成夷。實意拒僧。同吒犯墮。以此推究。舊釋不然。義既不通。別中正解。但是世尊。善知諸法。通達罪相。結位不同。違諫雖齊。犯。非一[1]盖。故隨輕重定業差殊。不須於中強明所以。且五犯戒。違教二齊。何不對篇。以明輕重。非諫既不爾。諫者豈如何。
 
[0395c12] 第五門利吒說欲。有順情義。恐多信受。舉絕化道。今此二破。倒說成邪。准不律文。亦是合舉。所以不舉者。若望應不應。如增二說。若論作法如呵責明。今此辨諫。何須出舉。爾者利吒亦然。何以有舉。答事相由者。故即出舉。若不出彼所隨之舉。何以結此能隨之愆。又以隨及違諫俱得愆。假令此明。隨非殘故隱。此謂理合治舉。不須此明。又解倒說成耶。理須舉者。謂此耶人不作破事。若作破事。即不須舉。以分眾徒。[2]列行法事。非同一和。何待有舉。若與舉者。非是對治。下二非耶。何須有舉。故四違諫。並不須舉。
 
[0395c22] 次隨別釋。制意有三。一不聽破僧者。僧眾和同。安樂有法。理應詳遵。猶如水乳。今反倚傍。聖教說相。似語惑乱。群情壞僧。斷法墜陷。無事為惡。滋甚由斯損。故制不聽。為其破僧義。至文當解。二須諫意者。然以調達。立計像真。翳法[詷-(一/口)+又]時。事是可愍。須僧設諫。開示是非。冀彼改耶從正。棄惡崇善。三結罪者。然彼僧眾。詳心設諫。明宣是非。開示令捨。而復固執己心。不肯從勸。惱眾情重。故結僧殘。次釋名者。耶法改真。分眾異軌。稱為破僧。固情為惡。不祗眾命。名為違諫。
 
[0396a07] 別緣有五。一立耶三寶。謂是諫所為事。二行化於時。若不行化。即不須諫。二如法設諫簡非法等。四固執不捨。五三羯磨竟。
 
[0396a10] 次闕緣。若闕初緣。並無餘罪。若闕第二。亦闕下三。單有立耶三寶方便吉羅。若闕第三。無有違僧殘蘭吉罪。容直有彼屏諫吉羅。若僧秉法不成知。不成者。亦無違諫。因果等罪。若其羯磨。落在七非。作如法心拒。得七蘭罪。若闕第四。作白未竟捨者吉羅。白竟一蘭。乃至第三未竟捨得四蘭。闕第五緣。准前可解。餘違諫戒。釋皆同此。但諸諫戒。犯緣少異。此中文二。初至不食魚肉。起破曾因。諫所為事。第二眾多比丘下呵責設諫。前文有五。第一先出能破僧人。第二爾時世尊下化得太子起破僧心。第三時提婆達下篡奪勝位煞佛害王。第四爾時提婆達下惡名斷利。同情別食。第五提婆達下立耶三寶。破壞僧輪。
 
[0396a22] 初人文二。初明出家之緣第二爾時世尊下出家受戒。前文有六。第一覩事為緣。第二時有下相率求度。第三時跋提下厭俗事畢。第四時阿那律下諸釋雲集。第五各淨洗浴下進詣致虔。第六白佛言下正請出家。初文所有諸釋出家者。智論第四云。佛初還國。迦葉兄弟。千比丘。本修婆羅門法。苦行山間。形容惟悴。父王見之。以此諸比丘。不足光飾。世尊即選諸釋貴人子弟。兼人少壯。戶遣一人。強令出家。次相率辭親文二。先明那律辭。親中文有四。初明俗法娛樂。二相率推讓。三辭母再三。但以戀子情重。初不欲離。望盡餘生。終不聽去。又死非我。欲尚不捨之生。由我裁豈當聽別。四母施抑計。次跋提文五。初對跋提。三勸三拒。二以己要脩。三責要所以。四申己勸情。五勸受辞母。法式如前。次賞俗可知。次雲集者。問那律跋提。具彰緣起。諸餘六釋。何以忽來。五分。釋子有七。甚相愛重。若有所作。誓不相違。於是那律。白跋提王言。今有微願。願必見從。王言。吾等本要。擔不相違。若相違者。頭破七分。但令卿願必可從耳。那律初論。跋提不許。舉要更勸。遂不相違。次告五人。欣然莫逆。次進詣文四。一出城進詣。二厭捨車服。三捨寶尋從。四俱往致敬。次請如文。第二出家受戒。文中有三。一出家受戒。二脩道剋獲。三除疑通化。佛度五人。餘三無緣不度。又為止謗。不調達等度。問佛所度者。皆是初果。如何度已。始獲增上。答增上名通。豈局初果。乃至以四望三。皆是增上。五分。六人漏盡。得阿羅漢。阿難侍佛。不盡諸漏。調達一人。空無所獲。既無所得。愧恥益深。便往佛所。請說通法。佛即為說。調達學通。安居之中。便獲神通。
 
[0396c02] 次化太子。文中有四。一化令信念畜徒眾。二爾時下目連以迦休語白佛。佛彰彼語無實。三爾時下重現神通。增信獲利。文中有五。一改形說法。二益增信敬。三加利供養。四比丘白佛。五佛令攝念。有法喻合。四時摩竭下妬利失通。求索徒眾。文中有四。一妬佛重利。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升四升曰釜。二從佛索眾。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外護。加利供養。即是順情之極。今失神通。更被呵責。便是違情之甚。為此創起逆心。故曰[宋-木+取]初不生忍心。
 
[0396c11] 次規勝位。文中有二。初立二章。次依章解。解中先釋煞佛。於中文三。初正起害。二時眾多下弟子欲護。三時世尊告下差人說過。前害文三。初明教人。次提婆達下正明自害。三時世尊下酬因念忍。前文有六。一立計煞佛。二佛念本緣。謂彌法摩納事。如下文明。三念害不前捨害往見。四聖慈說法。獲利悟道。五分。展轉三十二人。皆得初果。若准彼文。此六十四。亦到佛所。五教復本道。破前立計。六重見本人白知駈擯。次明自害。但傷足指。諸餘佛王。皆無此事。唯我獨有宿緣出血。此乖佛儀。故白未曾有也。次念忍者。順世法也。次弟子護文四。一比丘護佛。二佛從窟下問答所以。三佛告下彰勝諸怨。四告諸比丘下舉五須護。頭不須護。以現作惡。後受苦報。故曰後自當知戒。據受體命。謂耶求見慧是解。言說是教。行不依教故。法律外下五。反說可解。次說過文四。一差令說過。二陳疑為决。三奉命彰過。不于佛僧。亦彰惡名。即是治罸遠與下。作得脫之緣。四明大眾忍不忍異。次解煞文。文有六句。一受教害文。二發覺得實。三詳評治罸。四舉以啟王撿實呵責。調達雖教太子害我佛法。治人唱惡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應。五勑令赦過。六不平王意。
 
[0397a07] 次別食文四。謂過舉呵制。次作破事文分為二。第一興心立計。第二時提婆達下依計施行。前文有五。第一不忍前制起念破僧。第二時提婆下以事勸誘。希同所作。第三時提婆伴下恐事不果。拒而未從。第四提婆達下立計謀真。必望諧遂。第五時三聞達下顯耶有能發言順可。餘文可解。但第四文中。開之為四。一立計謀真。二當語下陳謀宣示。三年少下所破違順。四由此下結耶功力。初文破計像真。而立我者是耶佛。五法是耶法。出離是耶僧。然佛僧已識耶法未知故。盡形壽下出耶五法。此五耶中。前三相似。後二妄語。故下文云。以二事破僧。謂妄語及相似語。相似語者。言同意異。妄語者。自制施行。亦可前三若文中。若出不受施房等。出不受亦是妄語。以出所聽受。故言相似。後二若文中。若出所受。亦是相似。以出不受。故言妄語。蘇鹽着味合為一斷。魚肉害生。復同為一。上座者。謂是耆舊了知耶正。故雜心第三云。凡夫壞非聖人。以正定聚。不壞淨故。又說得忍。凡夫亦不壞。已入决定。聖僧是世尊。不壞眷屬故。
 
[0397b01] [1]次明呵諫。先辨其呵。呵文分三。第一比丘白佛。第二佛告下說正顯耶。第三時世尊下顯己呵責。問眾多比丘。何以不呵。答言濫惑。彼不了故。無但見異法。舉以白佛。亦可情懼。不敢輙呵。第二文三。第一總舉欲斷。第二舉所斷體。第三總結欲斷。初文說五耶法。誘誑新學。令使行耶滅。正名為欲斷。問所以五法為耶。四依為正。答佛說具四義。故名之為正。一本為益生。慈心所說。非為希求。眷屬名利。二善識根性。稱機授藥。依教修行。必能會聖。三為識根性。善達開遮。令三品人。稱根修進。四以識根藥。稱法而談。如多論云。四聖種。能得八聖道。成沙門四果。調達所說。翻前四義。不如實說。名之為耶。一惡心所秉。本求名利。故云我等死後。可得名稱。二不識根性。無長道益。三唯制無開益不具足。四不識根藥。顛倒妄說。故多論云。八聖道。趣向泥洹。反更遲難。修行五法。以求解脫。其道甚速。次所斷體。先徵次釋。釋中初依別說。下三合明。我當以等者。歎上行人。着糞掃衣。為着此衣。更無異望。故曰趣得知足。次開中下。着檀越施衣。着此衣時。亦袪封滯。故曰我亦說等。下三合說可解。次結如文。第三呵責。先問自言。次正呵責。呵中文三。謂舉列結。列中文三。一呵行斷。二是故下。彰報决定。三時世尊下。經家牒呵。有少利益。初文四句。一呵所行。故云。汝云何以五法教。諸比丘等。如上。二呵所斷。故云汝莫斷四聖種。如上。三舉前所行。將成破事。即是斷前所行。故曰汝今莫方便破等。四舉前所斷。勸令不斷。即是行前所斷。故曰汝當與僧和等。即是初三句。呵行令斷二四句。呵斷令行。餘文可知。次明諫法。文分為四。一佛教比丘設諫儀軌。二僧為下。奉命設諫。此應廣彰。諫之軌則並迴在下辨相中。明以下。結罪義便故爾。三比丘白佛。四因辨諫法。通被一切。然調達拒僧。應有呵責。為辨諫法。該通便立戒本。由此佛僧。並無呵責。非直此戒。餘諫亦然。乃至違略。亦無直有制。廣以此足得違文不繁多解。
 
[0397c10] 次明戒本。戒本六句。一諫所為人。二欲壞下。諫所為事。三彼比丘下。屏諫方法。四是比丘下。拒屏諫。五彼比丘下。僧諫。六不捨者下結罪。此六通該一切諫戒。次下廣解。文中分二。初釋戒本六句。次作白二羯磨竟下。明輕重相。釋中初句可知。二所為事中。先解和合僧。謂以二法。釋成和合。四人等眾。以解僧義。眾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義用。不得總以和合眾。以翻於僧。次明壞義。破是壞之異名。文中有四。一舉破數。二列破名。三結破數。四屬破事。然十八法。並依多論第三解。然論中。無麤惡非麤惡。制餘七對。具明法非法。律非律。並約五法。八正互說。犯說不犯者。若不剪剃髮抓。佛言犯戒。而言髮抓。有命不犯。不犯言犯者。律防身語不制心戒而說。心起三毒。即是犯戒。輕言重者。如鉢羅龍。以摘樹葉。罪不可懺。因此便言。煞草木者。一切是重。重言輕者。見須提達尼等。先作不得重。便言婬盜等。一切是輕。有殘者。下四篇戒。犯則有殘。而言無殘。無殘者。四重犯則無殘。而說有殘。麤惡者。如初二犯。及二逆偷蘭。此是麤惡。說非麤惡。非麤惡者。提等餘蘭。是非麤惡。說作麤惡。常所行非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說制者。五犯金口所宣。名之為制。說為非制。非制者五法非出金口。名為非制。說以為制。說不說者。四禁是重。餘篇是輕。此是正教。名之為說。以為非說。重輕倒說。此非佛教。名為非說。而以為說。但下諸文。十八法者。皆同此釋。不能更明。次第三屏諫。文舉四眾。理應通七。第四若不用語者拒屏諫。問此得何罪。答此違七眾因。並吉羅。然約事成果罪兩別。第五僧諫如文。第六若不捨下。結罪。總覧四蘭。以成僧殘。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違比丘屏諫。三違尼等大眾諫。四違僧諫。此之四因。其位還四。及論得果。階級唯兩。僧殘在此。餘三伽耶。是則殘因雖後果。乃先成餘三。因雖在前。果便後剋。
 
[0398a17] 次輕重文二。初約自作。次辨教人。前文復二。初約羯磨分齊。明業多少。次若一切未白下。辨法前方便罪。隨時長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次教人有三可知。應有法想。文無者略。
 
[0398a21] 次助破違諫戒 調達破僧。眾徒不忍。既乖和合。齊心設諫。僧正諫時。四伴影助。復尋設諫。拒而不從。故曰助破違諫戒。別緣具六。第一調達執耶行化。第二諸比丘設諫。第三遮僧設諫。助成破僧。第四僧尋諫彼。第五拒而不從。第六三羯磨竟。闕緣比知文二如前。前文有三。一牒調達執耶行破。二諸比丘如法諫勸。三正影助為所諫事。次呵諫類知。戒本六句。一舉伴數。為諫所為者。二明伴助相。用諫所為事。於中文二。初則一往遮僧莫諫。二此比丘下。釋其勸意。所以勸者。為人如法。是故此中四句。初二句明人。如此調達發言有軌。故曰法語。復能滅惡生善。名為律語。次兩句法。是能合我等。慶遇所聞。故曰喜樂。稱合道理。安心順從。名為忍可。次屏諫文四。一總舉人法。俱非遮其影助。二然此比丘下。且顯人非。不出法非者略。三大德下。申其諫意。四大德下。彰和利益。餘句可解。廣解具釋。初句文三。一比丘義如上者。正是所諫之人。二以順從。釋伴黨義。二種順從。俱須設諫。三明伴黨無數共興謀立計。名為伴黨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餘群黨。名為助伴。謂從一人。乃至眾多。無二伴黨。俱須設諫。餘文准前。
 
[0398b17] 次謗僧違諫戒 別意有六。一解聽依聚落意。謂比丘進道。要藉資成。復合白衣。得修福業。二不聽汙家。惡行意聽。依聚落本。欲益及自他。今壞俗信。翻成兩損。三擯出意。違教壞行。具有見聞。若不擯治。無由改往。四解謗僧意。同過六人。不治其四。言僧受憎。故擯我二。五明設諫意同過者。六但治二人。似有愛憎。須僧設諫。六結罪意如前。次釋名者。依勢及財。損壞俗信。故曰汙家。所為垢濁。能感穢果。名為惡行。別緣有七。一作汙家。惡行二心。不改悔。三作擯法。四非理謗僧。五如法設諫。六拒而不從。七三羯磨竟。闕中闕初全是無罪闕。二直有汙家等愆。闕三四緣。同於闕二。闕五謂落七非。客七蘭罪。若闕六七。義可准知。次下釋文。諫所為事中四。一作惡行。其汙家者。在辨相中。二明呵責。三告舍利下擯罸。四時阿濕下。非理謗僧。擯中文二。初立擯法。以付身子。二舍利弗下。奉命行罸。於中文六。一將徒眾之造[革*(立-一+可)]連。二時阿濕下。求其外護。三時舍利下。因乞略化。四時諸下。承教誹謗。五時舍利下。調伏生信。六時尊者下。正行擯罸。謗僧如文。身子親為他謗。不得有呵。但以謗事。具白世尊。次呵諫如文。戒本六句如前。第二諫所為中者三。一依處起過。自他俱壞。近者目屬。名為亦見。遠者耳飡。名為亦聞。二諸比丘下。牒過駈擯。三是比丘下。非理謗僧。以聞陀迦留陀夷。逆路懺悔黨。不治故。名為有愛。三聞達多磨醯沙達多。走至王道聚落。懼不治故。稱云有怖。唯瞋我二。名為有恚。我觀眾僧。秉此擯法。非是解心所為。故曰有癡。如是同罪。比丘下。顯其謗意。次屏諫亦三。一勸不聽謗僧。故曰莫作是語等。二而諸比丘下。明僧自雪。逆路懺者。無罪可治。名為不愛。走人不現。復不合治。名為不怖。汝等二人。進則不懺。退則不迯。人過俱現。正合治罸。故曰不恚。然僧善解。擯治方法。名為不癡。三大德汙他家等者。推過屬彼。餘文可解。釋中初人可知。次所為文三。一解比丘所依住處。戒本之中。雖無村字。然以城聚。通得名村。二明汙家惡行。此中先明其家。次釋其汙。然汙家文四。一總舉四。二列四名。三云何下一一解釋。四以此下總結。次惡行可知。三若比丘下。明穢響[泳-永+(盈-又+夕)]流。次屏諫等同前。
 
[0399a06] 次惡性違諫戒 別意者。惡性愚人。縱情造罪。既無師敬。觸事有違。有德之人。以法開晤。反被輕陵。不受訓導言。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我應教諸大德。諸大德不應反教我。說此語時近情謂是。須僧設諫。開示是非。是非既分。理宜從順。固執不捨。結以僧殘。別緣具六。一身語不淨數數犯戒。二諸善比丘。如法諫勸。三望人自師敬。不受訓導。四眾僧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法滿足。次釋文諫所為事文三。一明不受語。二舉兩喻及合。三是故下。結拒諫意。初文持戒。順理名好。犯戒違理名惡。此好與惡。止勿語我。我應教諸大德。此是倚傍勝人。恃己凌物。何以故下。釋不受諫意。次二喻者。水喻於教。風喻於行教。有津潤之益。猶如於水。行有遠化之能。譬若於風。次結可知。呵諫如文。戒本六句如前。於所為事中文三。一明惡性不受人語。二於戒法下。諸善比丘。如法諫勸。三自身下。拒諫不從。屏諫文二。一諫前人。令互受語。二如是下。顯諫利益。餘文可知。廣文具解。屏諫互相受語。道根時進。故曰增益。訓以善法。名曰相教。遮防未非。稱云相諫。滅除已[1]起。故言懺悔。各彼此互為咸稱展轉。多論第四。問云經中說但自觀身行。諦視善不善。今云展轉相教。不相違耶。答佛因時制教言乖趣合。不相違背。佛以前人。心有愛憎。數言有損。是以云但自觀身行。若為慈心。有利益者。應共相教。又解若鈍根無智。言說無利。是故說言但自觀身。若聽智利根。發言有益。故言展轉相教。餘文可解。上來僧殘竟。
 
[0399b07] ●次解不定。
 
[0399b07] 先總料簡。六門分別。第一釋不定名。第二辨所防體。第三置之處所。第四定罪初二。第五人處通局。第六僧尼有無。
 
[0399b10] 言釋名者。可信雖舉不識罪名。僧有未得。定結何等。是以文言。是中無定法。故名不定。又以立戒。通防諸罪。不的其一。名為不定。十誦第四云。云何名不定。可信優婆夷不知犯。不知何屏露處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見女人。是處來去。坐立亦見比丘來去。坐立不見。若作婬欲。若作偷奪。若奪人命。若觸女人身。若煞草木。若過中食。若飲酒。如是事中。不決定故。名為不定。此不定言。義含有四。一犯不定。望實犯事。雖是其定。然以不的夷等。名為不定。文中雖舉二三。理通六七。二舉不定。聖女不識名種。但如舉事白佛。三自言不定。謂言夷等及不犯。四治罪不定。謂作擯覆等。若全不言。與罪處所。又言二者。謂屏露也。此中雖通七罪。然數不足。但攝愛染。招譏等戒。如違諫長等。不定中無。故了論云。此二不定。似律本義。以數少故不得。如律篇聚本義即是。此略彼廣。若人能引略入廣。謂以不定中罪與篇聚相應。或攝廣入略。以篇聚中罪。與不定相應。如是引略入廣。攝廣從略。是人於律則明了。
 
[0399c04] 次所防體。舊解云。謂於二處四威儀中。為可信女。舉來告僧。僧眾既聞。應須窮檢。於屏二十八四儀中。各七。露二十四中。未獲實者。是所防過。無別罪名。離染清淨。不於二處。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爾三罪二罪。豈非罪名。答此是所檢之事。若未獲實者。攝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檢審。既言不定。何有罪名。今古諸師。貴重戒者。眾雖各叡。思釋此所防。但以無其實事。意趣難見。今述舊章。一解稍將近理。餘釋繁多。不能廣引。又可更解。但以可信。舉事不識名種僧。又未知定結何等。於此中間未得定者。名為不定。而此比丘。將拒諱心。不引實事。是所防過。作實語心。順教引罪。是能治行。又解此中。但欲勘檢。比丘知犯不犯。本無有過。猶如減年受戒。受後生疑。開數胎等。識知犯不。不是開時。始結其罪。此亦如是。不繁多解。然比丘犯。實已定訖。為事難知。制令窮檢。檢未實時。在不定攝。勘檢實已。即定聚收。何須於此。明所防體。
 
[0399c21] 次明處者。問此二不定。是諸罪因。能生諸罪。不過屏露。既有此義。應在初明。或應置在定罪之下。答不定。若其置在初者。即使輕提之愆。在於重夷之上。或若置在定罪下者。復使重夷之罪。在於輕吉之下。義勢隔絕。輕重難均。是故不得置於初後。故今通論。五犯能治。皆有防非。齊稱為戒。故諸戒言。最初犯戒。若據五犯。身語進止。咸有法式。總曰威儀。故諸戒言。非威儀等。今且約位。分之為二。前兩過麤。能防稱戒。下三罪細。行曰威儀。今置戒下。威儀上者。為彰可信。通舉七五。上收於戒。下攝威儀。義勢得中。故置於此。是以十誦。憂波問可信。舉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不佛言得。
 
[0400a09] 次明初二。昔解不定。是第二人。以戒本云。如優婆私治復不定。無無[宋-木+取]初。開五除不定。不入犯戒本一。無治罪法下。有寂初開。爾者。云何緣起。有[宋-木+取]初犯。答名同義異。諸篇違略。此中犯廣。以處別故。各得[宋-木+取]初。五篇制廣補略云。初此不定制。總廣以補五。別廣初五篇隨事別制隨事難故就處略廣處總制各別得初。今解不然。若就所檢三罪二罪。以明初者。豈是第二。以彼犯中。並制初訖。明此獲實。即當第二。若取此中。要須窮檢。窮撿未得名不定者。即此窮撿。是其初人。以對此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云。[宋-木+取]初犯戒。故此初二。望於犯中。體既不同。條然有異。問此是初人。何以無開。答此就窮檢。必須獲實。既未得實。是以無開。又解應有如善見。[宋-木+取]初不犯。及顛狂等。此文無者略也。
 
[0400a22] 次人處通局者。人位有四。謂僧尼二俗。未知不定。唯是俗女。為亦得通。僧等三位。解僧尼二位。體識名種。又同道分。故無不定。又僧尼舉罪。通於凡聖。但驗三根。有無不顯。勘當之事。與此俗女。全是不同。以此義故。僧尼不成。然俗男者。義亦通許。可得執文。唯聽聖女。俗男舉來。不為窮檢。俗義既同。女男皆許。猶如謗人。雖寄沓婆為緣餘。不知僧事者。謗亦成犯。處中有三。謂僧尼俗處。若執文者。唯是俗處。若以義通。亦該僧尼二處。若對此處。聖俗舉來。豈以僧尼住處。不合窮檢。若既須檢。義何不通。然舊更立。有非上三。離見聞屏處。此之屏處。不離前三。不得見文。別說即亦離明如文略。更說障處。障處亦合離明障處。既也不離屏處。豈繁別說。
 
[0400b11] 次僧尼有無者。舊解云。佛制舉罪。男女二眾遞相監察見過。須舉無造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從舉過。若女眾見。亦須舉白。然尼弟子。恐違敬教。不得舉師。是以可信俗女替尼舉罪。由俗聖女。多喜得實。又不識名種。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出家。男女二眾得舉。既舉義備。何須俗男。替僧舉尼。有不定義。故無不定。此或容爾。又有一義。尼無不定者。以制伴故。謂若被舉僧。開有伴以不。若言無伴。先治獨罪。恐治獨故。便應引伴。伴即定故。亦或無犯。進退有妨。故無不定。又解此是僧尼。有無不同戒比丘有緣故。有尼為無緣。故無立制。應不出在。聖情不得。以事浪相比决。且如尼後四諫。所以僧殘。比丘作時。何以不犯。但知有無輕重等。戒制法故然。不繁相决。
 
[0400b24] 次下釋文。多論。四義故制。一為止誹謗故。二為除鬪諍故。三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俗穢。為人天所宗。以道化物。而與女人屏處。私曲鄙碎。上違聖意。下失人天宗向信敬。四為斷惡業次第法故。初既屏處。漸冉纏綿。無所不至。是以防之。於始釋名如上。別緣有六。一屏處。二人女。三無第三人。四說非法不見實事。五可信告僧。六撿未獲實。具此六緣。攝入不定。下戒亦然。唯以露處。為異。闕緣比說。緣起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犯不定。三有住信下。舉不定。四是坐下。自言不定。五如住信下。治罪不定廣解。具釋第二犯中。文有六句。可解。信樂下。釋第三句。五分。可信者。見四真諦。不為身。不為人。不為利。而作妄語。若比丘下。解第四句。自言不定。此自言五句。古師以五犯來配。謂初是吉。乃至第五是夷。又舊解云。自言所趣向處。是行威儀。到是住坐。是坐臥。是臥作。通作七屏。約四威儀。二十八罪露。除夷故但二十四。今解七罪。雖是義通。不合配文局限。又此不欲具彰威儀。理亦不勞。指文屬當。但此五句。唯約戒本。三罪釋之。所以知者。以後戒無夷。即除其作為。此自言所趣。向處及到。是所住處。坐者是提。或可兼前往處。亦得提罪。臥是殘。作是夷。次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治罪不定。此中五句。雖有引不引。成罪處所。即應是定。然以治中。或是夷等。隨夷等治。故言不定。下戒並同。不勞別釋。上來不定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三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三末
 
[0401a06] [1]●次明三十捨墮。
 
[0401a06] 總作四門分別。第一釋捨墮名。第二先後次第。第三九十對决。第四正辨三十。
 
[0401a08] 初釋名者。梵云尼薩耆(此譯為捨)。古舊諸師。依多釋云。捨有三義。一捨財物。二捨相續貪心。心事俱捨。故次第三便能捨罪。今解。論無三義。正文據理。但捨財故。名之為捨。若以捨罪捨心。名為捨者。是則單提亦應名捨。以單提中。亦捨心罪故。提名墮者。如下當明。故曰三十捨墮。
 
[0401a14] 次先後者。三十九十。罪性均等。合為一犯。斯義可然。所次先明三十。後辨九十。答此三十戒。本由財生。若欲懺除。要先伐本。故須對境。先捨過財。過財既捨。罪方可悔。由此捨故。作法是難。九十不捨。作法是易。欲使僧尼先識於難。後知其易。次第故爾。
 
[0401a19] 次對决者。古舊釋云。凡入捨者。咸具三義。一是屬己財物。二財體現在生罪。受用有過。三捨已歸主。受用無愆。今解不然。但由不捨。用財有罪。作法捨竟。用則無愆。由此一義入捨。不須餘二。下九十中。雖有因財生者。縱使捨竟。用還有罪。是以但在九十。不入三十。
 
[0401a24] 次辯三十。先總解十門分別。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屬身語。第三自作教人。第四遮性差別。第五持犯方軌。第六二問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捨懺儀則。第九二部同異。第十下眾任運。
 
[0401b04] 初門所以定能犯人者。以下文有三人。犯尼薩耆。故今須定。然此三位。一人遍犯眾多與僧有犯不犯。且僧位中。有四方現前。其四方僧。全是不犯。以物屬眾。別人無分。故下文云。眾僧衣過十日。佛言不犯現前。若其據四已上。同共領作。名為僧者。是則諸戒。一切同犯。以同領作。各有分故。如和僧作媒嫁事。又如一切僧同犯。不得懺悔。及僧為根。僧舉僧等。其同活人。雖四已上。但是同活。非僧所收。其眾多犯者。謂是多人同心作者。若據此為眾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約此為眾多者。唯同活人是。於中不共犯者。有十五戒。謂二[2]雖浣帖過雜黑白二毛六年乞雨奪藥。其藥據長殊。理應同犯。但為有法成擁。已異餘長。故不同犯。
 
[0401b17] 次身語門。此三十戒。離有三十二。或對二浣。各有三戒。雖有三十六。且依前說。於中。擔用局身。餘通身語。通中位三。一有五戒。語家止業共身犯。謂五長是。二有兩戒。身語止作業共身犯。謂二[*]雖衣。三餘二十三戒。語作共身犯。位復為三。一有三戒。自語假他身。謂二浣乞縷。二有八戒。自作局身。若望教他。自語假他身。謂五敷二寶奪衣。三餘十二領受戒。自身語假他身犯。
 
[0401c01] 次自作教人者。此三十中。二浣乞縷。一向教人中犯以自乞縷。但犯吉羅。二自浣無罪。前言一人盡犯者。通自作教人故爾。若汎教人。作此三十。不為己者。盡不犯提。但以教人作惡。故有吉羅。若其教人為己。但十一有犯。謂二浣乞縷。唯教人犯。以假使尼。及非親織。并五敷二寶奪衣。自餘諸戒。非不為己。但以利損不專。唯犯吉羅。亦可教人販易過前受急施雨衣廻僧。既以為己。有遂情義。亦應同犯。文無者略。
 
[0401c09] 次遮性者。唯廻僧是性。餘悉是遮。
 
[0401c10] 次持犯者。此中八戒。具二持犯。謂五過過十作犯。二雖六年。釋相可知。其畜寶戒。通有二持。然以不得自畜。故闕不論。自餘諸戒。唯是止持作犯。
 
[0401c13] 次二問意者。三十有財可捨。作法不得別眾。九十為無捨法。悔時許得別眾。以此義故。分為二問。爾者前聚諫不諫別。亦應分二。答此為捨罪緣殊。故分二問。前則無別眾。故合為一。又可此有別眾。不別眾殊。故分二問。前雖諫不諫別。唯不聽別故一。
 
[0401c18] 次重犯不者。有四戒重犯。謂擔用二浣。然浣染打三尼薩者。是異類重。不如擔用同類重犯。謂擔毛數過。雨衣數用。然吉師云。語使浣染打三尼薩耆。浣上既犯。染打類知。浣浣亦然。今解不爾。再浣義同。新衣不犯尼薩。然准多論。一時作三事。得一捨墮。若浣捨墮衣告吉。染打相別。尚不再違。況復浣浣得有重犯。自餘諸戒。咸不得重。謂一奪二[*]雖五十月鉢藥急過六作十雜黑白二毛六具織作四領受。領受者。謂取尼衣乞衣過知足受一二居士王臣二寶販賣。乞鉢勸織。雨衣急施。過前求受。及廻僧物。所以須明重不重者。為識業累多少故爾。次捨懺者。准文有四。謂財懺罪還衣不還。先明捨財。捨財有四。一所捨財。謂衣藥鉢寶。尼加十六[1]牧器。此捨有二。全壞不同。綿褥壞捨。餘皆是全。二所對境。境有對不對。綿褥獨捨。餘咸有對。對中道俗。俗唯二寶。道通餘戒。道中僧別。乞鉢局僧。餘通僧別。又綿褥二寶。聽別眾捨。以不對道。餘咸盡集。三捨財處。謂自然作法。乞鉢一局。餘通二位。二作法中。復有大小。鉢唯大界。餘通大小。三住處非住處者。乞鉢局此住處。以留勝者。入僧庫故。自餘諸戒。通一切處。四捨財法。法中位二。謂語羯磨。羯磨一法。捨財中無。以捨己財。不須羯磨。若論語法。綿褥即無。以不對人。豈繁須法。餘者通有。有中道俗。復有僧別。辨異可知。次捨罪亦四。一所捨罪。須知所犯財事多少。設財已無。業累須殄。罪須緣知品類多少。此諸品類至文當辨。二捨罪境。若論捨財。有對不對。對中復有道俗差別。論其捨罪。一切對道。以除往愆。境須同類道中乞鉢。屬唯對僧。寶等三戒。專對其別。餘二十八通該三境。此望所對假不假說。論其除罪。唯是別人。又寶等三。捨得別眾。論其懺時。亦不同集。三捨罪處。寶等三戒。處該一切。餘二十九。若論僧秉。鉢唯局大。餘通二作。若其除鉢。餘二十八。對下二境。同前寶等。又與捨財之處。差互亦得。謂此處捨財。餘處懺罪。對處差別。位約為二。第一乞鉢局大。第二除寶等三。餘二十八對僧捨邊。專在二作。第三寶等三戒。及二十八。對下二境。處通一切。四捨罪法。寶等三戒。唯是語法。除寶等三。餘二十九。對僧捨邊。有受懺白。則具二法。若除乞鉢。餘二十八。對下二境。亦但語法。次還衣亦四。一所還財。還財之中。須除綿褥。既不對境。不須論還。餘戒還中。除去二寶。總為四位。謂長等五。經宿方還。離等二十四即座聽付。所以爾者。良由長等貯畜經日。貪心續生。不得即付。要須經宿。事隔還者。斷彼畜心。方成清淨。若當有緣。許令轉付。問捨若各別。還法可知。或若合捨。還復如何。解或若一二三等。與長合者。長等自經宿還。餘者不妨。即付。故多論第四云。衣已捨。罪已悔。次續心斷。即[2]曰若先所求衣來。若意外衣來。不墮次續。以心斷故。不同古舊釋云。長等與餘合捨。唯除二離二毛乞鉢。餘諸戒等。若捨即還。容為長染。相從經宿。次還財境。除去綿褥。不對無境。自餘諸戒。還通道俗及以僧別。一唯捨財。不得差互。然對別中。容可差互。別眾得不。義可准知。次還財處。准捨中說。次還[3]則法。若論語法。理是義通。論其羯磨。三人下無。若是僧還。須有白二。然鉢不同。具如文載。但為捨財有離有合。若合捨者。還或二一。若各別捨。但一白二。次不還者。綿褥無還。以不對境。餘有境故。不還有罪。二俗不還。如文追索。不欲虛。損信施故爾。餘若不還。計直犯重。
 
[0402c02] 次同異者。十八戒同。不繁解釋。十二有異事須別明。此十二中。束成三位。一有九戒輕重不同。謂五敷具取浣二毛。但以僧作數故提。尼為稀故吉。次有兩戒。僧有尼無。雨浴衣者。僧有局限。用定分齊。喜過求用。又聽蘭若。恐成失奪。因開六夜。故有過六。尼是浴衣。聖開常用。既無分限。何有過愆。尼又劣弱。不行蘭若。既不開六。亦無過六。三有一戒犯同緣異。謂長鉢是。僧尼俱提名為犯同。十日一宿殊。名為緣異。
 
[0402c10] 次任運者。任運得犯一十三戒。謂五過除藥。約日任運。數滿便犯。二浣乞縷五敷奪衣。但使事成。一切成犯。餘闕此義。皆無任運。
 
[0402c13] 次隨別釋。先解長衣 其開制意者。寔以行者根性不同。報有強弱。資須有異。大聖開遮。治終將補。各稱根宜。有四差別。俱有資身長道之益。第一人者。報力資強。唯畜三衣。便能長道。故下文云。未來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過。第二人者。報力次劣。若同初人。便癈修道。是以聽畜助身百一。記識受持。不須說淨。第三人者。報力更劣。雖畜百一。猶闕進修。復聽受施。說淨而畜。欲使彼獲施福。此資道緣。第四人者。報力最劣。雖畜輕資。猶不進道。更開重物被褥牀等。方能濟身。進業有益。次明制者。多論第四云。以為俗利。則道利不成。又失檀越信敬淨心。比丘無厭。與俗無別。有違佛教。四聖種法。此既因聖開聽。廣畜盈長。即非節量知足之行。故使不加淨法。制與捨墮。此謂制下二人。
 
[0403a03] 二釋名者。貯用屬己。名之為畜。限分之餘。稱之為長。越於期限。故曰過十日。
 
[0403a05] 三具緣者。別緣有六。一是己之長物。甄去三衣。以是三際諸佛應法之服。體無長過。故須除去。三衣若受。明不犯長。設若不受。亦無長過。故多論云。若比丘不受三衣過十日。無長衣罪。無離衣宿罪。有壞成儀罪。有缺衣罪。雖是己衣。忘則無罪。是故第二知屬己物。物雖屬己。財須應量。若不應量。畜過無犯。是故第三應量之物。物雖應量。說淨無過。故須第四不作淨法。雖不作淨。若有一月五月。四想被舉留難緣等。亦是不犯。故須第五無緣。雖無因緣。畜須過限。若未過限。亦不得罪。故須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見論。梵曰阿留那(此云明相)。多論云。明相者。有種種異名。有三種色。若日照閻浮提樹。則有黑色。若照樹葉。則有青色。若過樹照閻浮提界。則有白色。於三色中。白色為正。
 
[0403a17] 四闕緣可解。
 
[0403a19] 緣中三時衣者。蓋是隨時厚薄不同。五分。諸比丘見問言。世尊不聽畜長衣。汝不聞耶。答言。我亦聞之。但我此衣。或僧中得。或居士[1]問得或是糞掃衣。彼以著故與我。本不使我為五家畜。
 
[0403a23] 戒本文三。隨開文五。一舉制生疑。問未知阿難與迦葉衣。為是決定心不。答文中既言欲與。明知不是決定。若決定與。即非己物。以不定與。故須陳疑請決。二正明請。三問還期。四答時限。五開十日。多論。佛知法相不緩不急。不增不損。正制十日。
 
[0403b04] 滿足戒本。三位分別。第一定戒文句。第二定緣有無。第三定利同異。初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衣已竟者。簡非長體。以衣不竟。不名為長。三迦絺那衣已出者。顯出犯時。以迦絺那衣未出。不名犯時。四畜長衣者。所畜財體。五聖開十日。六若過下違教結犯。次定緣者。直就此戒。十日有緣。未知迦絺那。與長等五戒。何先何後。若迦絺那前開。便不得言為長等五開受迦絺那衣。若長等先制。後開迦絺那者。所以無緣。即言已出。答長等先制。迦絺後開。故下律言。為長等五。開受迦絺那衣。然此無緣者。即是略無。故五分初戒本云。畜長衣過一宿犯。又那律衣壞。恐一日不成。犯尼薩耆。不敢取僧衣。又有諸比丘。安居訖十六日。進詣佛所。道徑泥水。三衣麤重。甚大疲極。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聽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第二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長衣過一宿。尼薩耆。又因阿難。得二張劫貝。為與身子。恐犯白佛。佛開十日。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長衣乃至十日。若過尼薩耆。次定餘戒餘利同異者。問時利開一月五月。所以通於三戒。答本為五事開受迦絺那衣。今以初三是長。第二是離。以此時利。得通三戒。問所以此開不通餘戒。答餘戒若與五利開法者。即須有除。如急施衣。及背別等戒。若與五利。不相關者。即無有開。問所以急施等開語不同此。答隨事不同。開語亦異。語雖有異。時利不殊。更有多解。皆悉有妨。且作斯釋。以遣文違。
 
[0403c05] 次下廣解文二。初釋戒本。第二捨懺儀軌。釋中初句可知。次句衣竟者。五分云。浣染縫竟。次句迦絺那衣已出。出者捨也。依下八捨延促。故名為出。釋下二戒竟出同此。衣者已下釋第四句。於中文二。一辨十種衣體。釋上衣義。絕衣者憍奢耶作。劫貝衣者華作。欽婆羅者毛作。蒭摩者。紵麻作。懺摩者野麻作。麻者家麻。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羅者鳥毛作。鳩夷羅者。絳色羊毛。懺羅鉢尼衣者。尨色羊毛。二定衣量分齊。釋成長義。釋此長義三門分別。第一定量分齊。第二應量犯未。第三互應結未。初門量者。此文尺六八寸五分。除長三衣。若長餘衣。乃至手巾。過十日。皆突吉羅。僧祇。長衣者。除所受持衣餘衣是。又須廣一肘長二肘。第二門。問為始應量犯。為待過耶。答應即須淨。不淨即犯故。言長衣者。若長如來八指等。第三門。問衣量互有應減。須作淨不。答若量互減。不須作淨。爾者房互亦然。何以處分。答房恐妨難。設互亦須處分。衣無此難。互減不須。次下合解五六二句。於中文二。一畜過結犯。二染貿明犯。初文八章。始從得不得。終盡忘不忘。初章得不得。有十箇日。一日為一章。即是十章。初得衣日有多有少。互相間錯。總成四十六句。初章十日都得衣。至十一日犯者。初日體過故犯。下之九日。為初日衣染相與俱犯。故言盡尼薩耆。見論十四。若多衣縛束一處。過十日得一罪。若散衣不縛束。計衣多少隨得罪。伽論第七。云何得長衣。謂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物。次第二章九句。立法有一。轉降有八。謂轉空日向下。得日向上。第三章二日不得衣作八句。立法有一。轉降有七。如是乃至第九章二句。立法轉降。各有一句。觀此章中。文勢義趣不合。更有子注轉降。然文有者。理是誤耳。若非是誤如何重誦前句。有人約此。即作倒句七句。如是展轉向上。至第三章有一。即成二十八句。今以文錯。不繁須作。第十章一句。是則第十章一日得。第二章九日得。相對為十三。九相對為第二十四。八為第三十五。七為第四十。第六章五日得為五句。初章十日得為一句。即成六句。合為四十六句。次淨施門。略無初章十日俱不淨。故但有九。乃至下門例亦應然。若遣與人替前淨施及不得衣日。此單舉一邊。亦應言道不遣與人。故壞者壞使不應量非衣者。作革屣囊等。忘者。忘此財體。意謂元無雖經多日。開使不犯。次染犯者。謂使人貿得。或自於五眾邊貿得不犯。販賣者。為前長染。故曰一尼薩耆。然此捨墮衣。理應捨已貿易。以不應不捨而貿易。復得吉羅。不同舊釋云是著用不淨衣罪。計此未合論者用愆。若此明者。義次不然。
 
[0404a24] 次明捨懺。文分為四。一捨財法。二彼捨衣竟下捨[1]羅法。三若眾僧多下還財法。四是比丘下不還結罪。所以四文次第爾者。此之罪咎。本因財生。若欲懺除。要先伐本。是故先捨有過之財。過財雖捨。業累未除。愆若現存。不成應法。故次懺罪。財物捨訖。罪復悔除。行既無違。堪消物利。故次還衣。聖教一宣。理宜從順。若當有違。必有愆失。故次結不還者罪。此之四文。行事大軌。既通諸戒。[2]舉者應知。然此懺境雖三。且約僧說。初文有四。一財集制捨。第二與僧下所對境界。第三。捨與下捨之威儀。第四當作是下正捨詞句。初言此捨墮衣應捨者。財集制捨。此須除去負債。未入手者。及以共物。未分之類。除財但使制加淨法。不作淨者。豈須入捨。及寄他者。亦須索取。若不盡集。皈主還染。問捨財不盡。迷謂為無。捨已方見餘財。不知先捨成不。答若所捨物。在僧未還。先捨得成。續捨所忘。若物還主。已說淨竟。成亦如前。續捨所忘。若物還主。未淨見者。即成相染。俱須更捨。次所捨境。眾覩詳悉。故須盡集。欲使犯者對眾殷媿。內生耻心。息過於後。次捨威儀對眾謝愆。理須謙下。若不卑恭。業難除遣。但使對僧。齊具五法。若對別人。事分大小。小但四法。闕無禮足。大者同僧。亦具五法。次捨詞句。既自捨物。理合宣情。若不陳言。捨難成遂。文言爾所者。出法之言。善見十四云。若一衣言一。若二三眾多。還道二三眾多。名其差互。作法不成。律但一說。不須至三。
 
[0404b24] 次明懺罪。文中開六。一從僧乞懺。二別請懺主。三懺主和僧。四正陳懺法。五呵責治之。六領受立要。文言彼捨衣竟當懺悔。當知義含乞請。准下自言毗尼。對眾懺中有乞。此亦合有。文無者略。乞懺詞句。准捨應知。乞已復應請懺悔主。其懺悔主。緣生已善。必須清淨。具在下明。懺主受請。未得即許。作白和已。然後許之。次正除罪。將欲懺時。先辨罪之多少。始終位別。合有一十二位三罪。謂犯長提。及根本展轉二種覆藏。合是一三。乃至第十二。著用捨墮衣三。此十二位中。除本長提。餘三十五有無不定。然欲立心懺除往業。一一並須緣知具闕。准文正解。懺開三位。第一先懺二十四覆罪。以此覆類是同。齊作一[3]減。第二懺不應說等七位吉罪。以此非覆類同亦齊一減。第三懺長等五位提罪捨罪詞等。至下文解。若捨墮物用盡。直懺罪者。品數多少。准上應知。次明還衣。上來具前十法。即是悔犯清淨。道藉資成。託緣以立。若不愍接。闕修出離。故須還衣。還衣之法。先列緣。後作法。若當無緣。要須經宿直付。今為大眾難集。及彼遠行。即許羯磨轉付親友。親友得已經宿還之。僧祗。律師問。此眾中誰是汝知識。答某甲。即作法付。此是即座轉付物法。而無經宿直還羯磨。次不還者。此文且結不應吉羅。究竟不還。計直犯罪。故多論第五云。以罪言之。是根本捨。以法言之。是則蹔捨。此對僧捨。始終十二法。若眾多人。十一法。謂須除乞一人但十。除問邊人。此義通三十二說者。位別五階。除綿褥二寶。餘二十九。對僧十二法。又除乞鉢。餘對眾多。十一法。一人十法。二寶九法。綿褥但六。上下收攝。不過此五。謂約具法多少。以辨相別。若據物類。捨還不同。位亦為五。雜野一戒。壞捨而無還。二寶對俗。全捨轉體而盡還。乞鉢一戒。入僧還主捨。七日藥。入僧入俗還主捨。餘二十七戒。唯還主捨。上來四文。對僧說竟。餘眾多一人。准應可解。多論第四。沙彌應[1]當上下衣。一常著衣。當安陀會。二當鬱多羅僧。令清淨入眾僧。及行來時著。得畜泥洹僧一竭支一富羅。隨身所著物。各聽畜一。自外一切。盡是長財。次不犯者。謂十日內作淨施等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不可更有餘緣來開。
 
[0405a12] 次離衣宿戒 別意者。衣是應法之服。成就威儀。餘道所無。不可有闕。故下文言。比丘所去之處。衣鉢隨身。如鳥二翼。羽翮身俱。今乃置衣在此。身居異界。寒暑卒起。急須難得。又闕守護。容成失奪。癈資身用。事惱不輕。是以聖制。次釋名者。人衣異處名離。經夜曰宿。久則事慢。促便致惱限期一宿。過則便犯。故曰離衣宿戒。次別緣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異界。四不捨會。五無因緣。六明相出。次釋文。戒本三句。隨開文五。一人病衣重為[2]清之緣。第二自思念下。舉制生疑。第三即語下。陳疑仗託。第四時諸下。為申疑意。第五世尊下。開結不失衣法。文言結不失衣法者。謂得此法賞受不失。而無離愆。故曰不失衣法。若作四句定者。唯人病衣重一句成就。餘之三句。並不成就。不同多論滿戒類。長衣亦作三門。此中但定文句。餘二比知。後戒亦爾。戒本七句。一定犯人。二簡衣體。三定犯時。此不犯時。但約時開。謂一月五月。舊釋亦攝非時開者。不然。四三衣者。列所離衣名。五離一一下人衣異界。六除僧羯磨者。是非時開。羯磨有二。一得法離宿。二作不失衣界。七尼薩下結罪。
 
[0405b07] 次下廣解。前四第六別釋可知。不失衣下合解五七二句。於中文二。初約十界明離。二不失衣下就蘭若明離。前文有五。第一列十界名。二僧伽藍下解十界體。三僧伽藍下十界差別。四僧伽藍下十界勢分。五僧伽藍下離宿結罪。先解初文。義分為二。第一依此文釋。第二明諸部同異。初依此解藍一界者。謂一藍中。俱是僧住。遍藍無別。名為一界。若有俗人男女。來至界中雜住。有村界起。名若干界。故多論第四云。如王來入界內。施帳幕住。近王左右。作飲食處。大小行來處。盡非衣界。非王來住。亦如王法。又解。藍有四周院相。諸房雖別。皆為藍攝。名為一界。若其藍相不周彼此房別。各不相收。名若干界。又解。雖同一界。但有隔礙。不得自在往返者。皆名若干界。故五分第四云異者僧不羯磨。作不失衣界。雖作。而於其中。不得自在往返。雖有斯理。且依前明。下諸界釋皆同此。其相同者。不能繁述。然十誦第五云。樹有一界有別界。是中不相接樹界者。若日中時。影所蔭處。若比丘在一樹下。衣在餘樹下。應取衣來。若至衣所。若受餘衣。若不取衣來。不至衣所。不受餘衣。至地了時捨墮。相接樹界者。若是諸樹枝葉相接。乃至一拘盧舍。是中隨所著衣。至地了時無犯。又村界者。比丘至村。隨住一處。於住分齊。中間無別。名為一界。若此分齊之內。有異界生。名若干界。問所以不同僧祗。兄弟情通。任往來者不失衣。答彼常情礙。此不同彼。但以村多譏染。不合置衣。下文除村。明非衣界。縱令自己緣家。情無隔礙。比丘身在別房。衣在女男住處。夜或須衣。取恐逼觸。此不得往。即名為難。難者表不與衣。豈得留衣此室。輙宿餘房。古舊諸德。有立染礙者。成立可解。然無正文。故今不立。
 
[0405c12] 次諸部同異。僧祇第八。有道行界。師與諸伴共行。論議而去。弟子持衣鉢從後來。不及師。師至日沒時。畏離衣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過。不見師。至天曉相待。若是師待衣處。離道二十五肘內。與衣合者不犯。過外者犯。若弟子持衣在前。問答亦爾。十誦多論四十九尋。十誦復有空界。謂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過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見論。有林界。若衣在內林中。十四肘內不失衣。海洲亦爾。此林若有人往來。無十四肘界。衣應隨身。若不隨失衣。復有水界。比丘在蘭若處。竟夜坐禪。天欲曉。患眼睡。脫衣置岸上。入池洗浴。洗浴未竟明相出。此衣犯捨。了論。通明作法自然。有六種不離衣。論偈云。善解三衣六憐愍。釋曰。律中佛許六種不離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許羯磨所作。此有二種。一約迦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為行路人及有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薩相應學處中說。三不離所作。如於皮闍延多樓。及剡浮樹等所。四垣墻所作。謂僧伽藍摩。及寺舍中。如轉車方便所顯。五約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所度處相對。覆地直身申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許不離衣。六住處月時節所作。於安居學處中。廣說應知。復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難所作。是名於三衣六憐愍。僧祇。若夜中大小。行。離衣二十五肘內。與衣合無罪。
 
[0406a11] 次十界體如文 次十界差別。謂此非彼合有百句。廣有三十。餘者類易 次明勢分中。人者。見論第八云。不健不羸。擲者。盡力擲也。取石下處。不取勢分轉處。
 
[0406a15] 次結罪者。計合具有百句。略故但有二十。又此二十約位而有。據文但有十八。謂留衣在此藍。身往彼藍宿。闕此一句故。即二位各九。初句文五。一人衣異。界二明相未出下。教不犯法。望開次第。應須先言手[1]投衣。次至擲石及處。次始須言捨。今文據說次第。故先言捨。言手投者。為對若干界。要須手[*]投。擲石所及處者。謂是一界。入勢分內。即成會衣。捨者會而不逮。寧可闕衣犯吉。不可離衣獲提。故僧祇第八云。比丘著上下衣入聚落。主人為供養形像作福德。殷勤留宿。若彼住處諸比丘。有長衣者。應蹔借受持。若無者。隨近有諸比丘住處者。應從彼借。若無者。有尼住處者。亦從彼借。若無者。是處俗人。若有衣被者。應從借作淨施紉。然後受持。若無是事。後夜分城門開者。當疾還寺。莫踰城出。到精舍門。猶未開者。當索開門。若不得者。乃至無孔內手脚者。踰垣墻入。應作相令內人識。莫令疑是賊相驚動。若不得入者。當疾捨衣。寧無衣犯越毗尼罪。以輕易重故。三若不捨衣下。不行捨會。四明相出下。雖三衣犯提。五除三衣下。離餘衣獲吉。此謂助身。百一加受法者。餘文可知。次蘭若文五。一明界體。八樹七間。一間七弓。弓長四肘。肘各尺八。此尺八者。是舊小尺。望今大尺。但有尺五。一弓四肘。合有六尺。計七弓有四十二尺。餘六間各爾。合有二百九十四尺。五尺為步。計有五十八步四尺。五分。露地同界者。結加趺坐。去身面七尺。異界者。七尺之外此是蘭若界。二人衣異界。三不行捨會。四離三衣重。五離餘衣輕。次捨懺應不。並如上明。
 
[0406b17] 次一月衣戒 三衣故爛。不堪資身。財少未成。開滿無長。六群因為同衣不足。為求足故。寄人起過。故佛立法。極限一月。縱財不足。過亦成犯。別緣具六。一三衣弊壞。二得新不足。三擬作三衣。以替故者。若作餘衣。初戒所攝。四不行開法。謂作淨等。五除不犯緣。六隨過結罪。犯相文二。初開滿足。第二時六群下。因開起過。彼有糞掃衣者。謂無主納。餘種衣者。檀越施衣。同衣不[2]者足者。是二衣當類。不足取中者。取向二中糞掃衣。撩理作淨。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除非長。三顯犯時。四若比丘下。明非時及衣。五受已疾疾下。同衣足故不開。六若不足下。同衣不足。開限一月。七若過下。隨違結犯。廣中具釋。前四句別解。若十日下。合釋餘句。合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來。有犯不犯。第二若同衣下。三十日已去。一切成犯。初文先約十日為法。以十日內。脩常不犯。於十日中。復分為二。初明同衣。若足不開。教作不犯五相。釋第五句。第二若不裁割下。違而制犯。釋第七句。如是十一對十二。十二對十三。開犯義同。故曰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於諸位中。若同衣不足。即是第六句義。第二三十日已去。同衣足不皆犯。然同衣者。謂十種衣中。當分自同。不同者各異不同。亦可同衣者。謂三衣財具。不同者是餘長衣。
 
[0406c15] 次取非親里尼衣戒 所以制者。有三義故。一者凡是為下敬上。仰奉情殷。所有財物。皆不顧[希-巾+ㄙ]。大僧非親。不善籌議。得便受之。令彼乏少。二男女形殊。理無參涉。財物既交。恩情偏密。因茲起染。容壞梵行。臨危事險。可懼之甚。三狀涉譏嫌。難分清濁。脫被誹謗。無以自明。以此諸愆。制之不許。別緣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眾。二非親里。三應量五衣除餘物。多論。應量鉢亦犯。四本擬送施除貿易。五領受便犯。多論第五。若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邊取一衣。計尼犯。十誦第六。若先請若別房中住故與。若為說法故與。不犯。呵中。尼著弊衣往佛所者。作發覺之由。佛語尼言汝不應如是等者。五衣本為資身長道。今輙施人。衣便不具。破戒行檀。事不應法。故曰不應也。佛聽餘衣。謂五衣外。隨意與人。滿戒五句。一犯人。二非親里尼。三取衣。四除貿易。五結犯。廣中具釋。然親里者。謂是父母。乃至七世骨血之親。了論。解親相應有四。一從母母親相應。二從母父相應。三從父母親從親相應。此之四親。攝親斯盡。餘文釋親。皆同於此。問何以尼取僧衣。但得吉罪。答大僧上尊。與尼不數。尼受義稀。故但犯吉。爾者僧與既稀。何以提罪。答僧與尼衣。譏過中制。生患義深。故得提罪。作此釋者。二與解義譏無譏別。論其二取。稀數不同。故使大僧取數與譏。俱獲提罪。尼則稀而無譏。取與並吉。
 
[0407a14] 次使非親里尼浣故衣戒 所以制者。僧是上尊。使下義順。尼居下位。裁上事難。故不籌量。輙便駈使。因生染違。癈業招譏。別緣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眾。二非親里。三是故衣。四除因緣下。文開病及借不犯。五浣染打竟。滿戒五句。一人。二非親里尼。三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結罪。問所以浣染打三戒合制。答三義故合。一使尼處同。二故衣不異。三犯相。由致垢故須浣。失色即染。舒張故打。釋中。上三別解。下二合解。准其八業。應有八句。此但有五。初句三提。次有三句。二提一吉。次復有三句。一提二吉。文中略無。次一句三吉無提。僧祇。使染便浣。使染便打。教打便浣。教作而不作。不教作便作。越毗尼罪。
 
[0407b02] [1]次從非親里居士乞衣戒 所以制者。多論。有四種益。一以佛法增上故。二為止諍訟故。三為滅前人不善心故。四為眾生。於正法中。生信樂故。別緣有六。一三衣具足。二無四因緣。三非親居士。四為己。五應量。六得入手。滿戒五句。一人。二非親居士及婦。三乞衣。四除因緣。五領便犯。餘時者。下列不犯緣。但解四句。不釋開緣。
 
[0407b09] 次過知足受衣戒 忽遇四患。失奪三衣。淨信聞之。竭貧以施。今不節量過限而受。長貪惱物。殊所不應。別緣有六。一失奪三衣。二非親居士。三為失故施。若不為失。隨施聽受。四知為失施。五過所應量。六領受入手。緣中。取居士衣。與六群比丘。及與餘人者。此據為他亦犯。若准此文。但使過受。不問自他。一切皆犯。是則舊古三義。屬他財犯。己財者壞也。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緣。三非親居士。四自恣請下。為夫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過下。過受結犯。次釋唯除第二。餘者具明。若失一衣下。釋第五句。教應受相。於中文四。一明應取不。謂若失一失二。皆不應受。若失三者。當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種下。釋知足差別。白衣為比丘失衣故施。但順本施心受者。是名知足。然此知足。順在家人法。故曰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者。即是三衣。謂本失三。是名不足。今還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順出家人法。故曰出家人知足。若居士自恣請下。開自恣請。及衣細薄過受不犯。若有餘殘下。[2]元不為失。隨施聽受。釋第四句。若比丘下釋第六句。過受結犯。謂失一受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並是過知足受。
 
[0407c05] 次勸一居士增價戒 所以制者。淨信雖施。標心有限。今乃嫌少索多。違情惱物。別緣具六。一非親居士辦衣價。二情期有限。三知施有限。四嫌少勸增。五彼增縷價。六領受便犯。滿戒六句。一犯人。二施主非親。三衣價定。四是比丘下。不受自恣請。五到居士家下。嫌少勸增。六若得衣下。領受結罪。廣中具解。求者已下。釋第五句。戒本雖無求字。而有求義。是故廣中牒而解釋。此中增者。要本體上增。若其異體。落前乞戒問何故增縷一線犯。乞中要一領耶。答乞非本心。任彼籌量。惱義是微。一領方犯。勸為先心期限已定。今違施心。一線即犯。是比丘下。合釋四六二句。
 
[0407c16] 次勸二居士 餘義如前。唯勸二為別。問勸令合作。有增不增。為犯何戒。答雖復增者犯。不增不犯。猶是二人同作。故屬此戒。五分。正勸夫婦合作犯。
 
[0407c19] 次過限索衣戒 所以制者。但為衣價是寶。長貪處深。比丘進修。應須捨棄。既不自畜。令付俗人。後若須衣。索須容豫。今乃催促。逼惱前人。故作限約。過則制犯。此戒在畜寶戒後。故作如此方便。別緣具四。一送衣價。二轉付淨人。令貿衣物。三過限從索。四得衣便犯。此戒但為王臣心動生直。忩切急索。損淨主結。戒本十句。一犯人。二若王下。施主遣使。送寶為衣價。三彼使人下。奉命送付。四是比丘下。懼犯畜寶。不敢自受。五彼使語下使問淨主。六須衣比丘下示淨主處。七時彼使下使付還報。八須衣比丘下。開索方法。九若不得下。過索結犯。十若不得[1]不不得進不。次十釋中。唯解初二及八九。餘總不釋。釋第八句文三。一三語。二六默。三語默相破。初語者如文。次默然者。不知默。[2]得時。僧祇第九云。如人入庫取物著店上頃。又如裹襆物。須臾即應去。見論十五。云何默然者。口不言。立不坐。若喚坐不得坐。若與飲食。亦不得受。若請說法呪願。悉不得為說。若檀越問言。何緣至此。答言居士自當知。次語默相破如文。餘相可解。
 
[0408a13] 次雜野蝅綿作臥具戒 多論第五。四義故制。一止誹謗故。二長信敬故。三行道安樂故。四不害眾生故。別緣具五。一往蝅家。二是憍奢邪。三為己乞求。四作臥具。五作成犯。戒本三句可知。此言雜野蝅者。顯其通名。餘文憍奢邪者。即是綿稱。五分云。憍奢邪者。虫所作綿。臥具者臥蓐。多論五云。憍奢邪者。是綿名也。此國養蝅。如秦地法。蝅熟得綿。名憍奢邪。此國以綿作衣。凡有二種。一擗綿布[袖-由+著]。如作氈法。二以綿作縷。織以成衣。作此二衣。名作敷具。敷具者衣名也。此以害生。捨令斬壞。餘不害生。故聽全捨。但有捨財。略無懺罪。為不對境。無其還不。
 
[0408a24] 次黑毛臥具戒 然諸臥具。言惑其人。或言是三衣。或言是敷具。今詳制意。略知其趣。然前一戒。以損生故。隨作衣服敷具等。皆成其犯。餘戒不爾。以不損生。如法得故。作衣服著。招譏故制。若作敷臥之具。是則無愆。若其敷臥犯者。今諸比丘皆用黑白氈臥。並應是犯。然既不犯。何惑其情。談授雖言臥具。用時不憚黑白。此豈不是[3]傳傳者迷文。致令行人虧其教意。又多論云。黑羊毛作衣法亦二種。一以黑毛擗治布[袖-由+著]作細氈。二作縷織成衣。此二種衣。盡名敷具。敷具者衣名也。又云此羊毛衣。得作三衣。盡中受持。爾者如何此文為名臥具。答臥具者。通是衣名。或可覆臥。不以敷故。僧祇第九云。比丘作氈三衣。及尼師檀。唯除漉水囊及絡囊。餘一切氈作。佛未制前。諸比丘著氈衣。露地如菴帳安隱住。制戒已不復著氈衣。故多病不安隱住。以事白佛。佛聽雜作。謂黑白下三。以此故知。非敷臥物。又開文有臥氈。足為明驗。又五分云。應捨與僧。僧以敷地。若敷繩牀木牀上。所以不聽純黑者。以此毛貴。著增貪求。又濫世人行欲法故。別緣具四。一純黑羊毛。二作臥具。三為己。四作成結罪。見論。純者不雜餘毛。十誦第十。黑羺羊毛者有四種。謂生黑藍染。黑泥染黑。木皮染黑。開文。作蓐枕方小座具臥氈等。非著不犯。
 
[0408b22] [4]次白毛臥具戒 白非法服。黑復招愆。唯有參為。乃便應耳。此已純白起過。制使參作。若據純白。別緣具四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作臥具。三教參作。四若比丘下。不參結罪。此文不顯。五分云。二分黑。第三分白。第四分下。鉢羅者四兩。
 
[0408c03] 次減六年臥具戒 此體雖故。堪得資身。今乃棄故造新。每常營搆。長己貪結。虗損信施。招譏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臥具先有故者未滿六年。二不得僧法。三棄故造新。四為己。五作成結犯。文中與法成不。如上離衣宿明。滿戒六句。一犯人。二作新臥具。三制限六年。四不滿更造。五除開緣。六制罪。
 
[0408c09] 次不帖坐具戒 坐具資身。不論新舊。棄故造新。長貪損物。佛為息貪。不損信施。制以故帖。不帖故犯。別緣有五。一有故坐具。二更造新者。三為己。四不以故帖。五作成結犯。文中。初制以故帖新。二六群下。不帖起過。前文有三。一覩坐具狼藉。二起制帖之意。三告眾令知。戒本三句。餘文可知。多論。若比丘作尼師檀。應用故敷具。周帀脩伽陀一磔手。壞色故。
 
[0408c16] 次擔毛過三由旬戒 出家擔毛。迹同瓦碎。既乖法式。不合道儀。又以有待之形。假資方立。故復開三。過擔結犯。別緣具四。一是貴毛。二為己。三自持。四過三結罪。戒本三句。一犯人。二開持至三。三過。三結罪。廣解中。初二可知。若有人持下。釋第三句。於中文三。一不應助持。二不得使餘眾。三擔餘賤物。
 
[0408c22] 次使非親里尼浣染擗羊毛戒 多論。三義故制。為增上法故。若諸尼眾。執作浣染。癈自正業。則無威德。破增上法。又為止惡法次第因緣。又為二部眾。各有清淨故。餘義同前。此中新故俱犯。直以損功故制。問所以使尼擗毛提擔毛吉。答擔稀擗數。故有輕重。
 
[0409a03] 次畜寶戒 寶體利重。長貪妨道。多論。制戒有三益。為止誹謗故。為滅鬪諍故。為成聖乞食等種故。別緣具四。一是錢寶。謂金銀國土所用錢。二知是錢寶。三為己。四受取。文中。時王下彰其應不。於中文四。一大臣說非白佛。第二佛告下。彰過不應。決定非沙門釋子者。彰過言也。既以佛為師。不應畜寶。第三我有下。開為作屋。以資道要故。第四大臣下。舉患喻非。日月四患者。應離為五。婆沙正文。開為五翳。今言四者。為對沙門四患故也。既舉其四。義合煙雲。所以爾者。以相同故。或可烟者。即是修羅烟也。沙門患者。有酒為放逸本。婬是生死源。金銀生患重。邪命壞善根。
 
[0409a14] 次明戒本。應作七門。一定戒文句。二所捉寶體。三明能捉業。四開捉不犯。五許助淨人。六作淨方法。七沙彌應不。初門戒本五句。一能犯人。二自捉業。三所捉寶。四教人業。五結罪。次體者。此文據體有三。離分為七。餘是為寶。畜犯小罪。然錢直言上有文像。蓋是國土所用。祇中四句。或有國土所用。相不成就者。越比[1]丘尼。或國土不。用相成就。捉者越。國土所用。相成就捉者捨墮。國土所不用。相不成就。作銅鐵捉者無罪。多論第五。寶者重寶。金銀。摩尼。真珠。珊瑚。車璩。馬碯。若受畜如是寶捨墮。若種種錢似寶。頗梨虎魄水精。種種為珠。鍮古銅鐵白蠟鉛錫。如是等名似寶。錢及似寶。若畜得吉羅。若以似寶作器。入百一物數。不須作淨。若不入百一物數。一切器與非器。皆應說淨。次捉業者。僧祇第十云。自手者。若身。若身分。若身相續。身者。一切身。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肘若膝。身相續者。若繫三衣等諸衣帶。或置鉢小鉢鍵[金*咨]等。是名身相續。比丘凡得錢。及安居衣直。不得自手取。當使淨人知。若無淨人。指示邊地語言。是中知。著地已。自得用草葉塼瓦等物。遙擲覆上。待淨人來令知。若淨人來。知已持去。不可信者。教使在前行。使知置一處。若可信淨人者。從意使知置一處。次開捉者。五分十九云。阿耨龍王請比丘安居。彼用金銀。比丘不敢。以是白佛。佛言。彼金銀猶此土石。隨意用之。十誦亦爾。又有非人天處。請比丘亦如是。又就人間物中。如九十戒。開捉藍中遺落。及寄宿處寶。次佐助者。僧祇云。若襆裹中。有金銀錢。在杙上者。不得自捉。使淨入知。若淨人小不及者得抱舉使知。抱時應作是言。我舉淨人。我舉淨人。得下物已。當使解。若不知解者。得捉手教使解。解已教知數。若不知數者。得捉淨人手數。數已餘者還教著囊中。若不知著者。得捉手教著囊中。著囊中已教淨人繫。若不知繫者。使淨人捉囊底。比丘得自繫。繫已還置[厥/土]上。若淨人短不及者。得抱舉。若遺箱簾等在架上。捨上取時。舉時覆時亦復如是。若行道時。淨人擔金銀。淨人若小。得手牽去。若渡水時。得抱渡。應作是言。我渡淨人。我渡淨人。若淨人小。不能上船。得抱上。應言我舉淨人我舉淨人。下船時亦如是。又若四月八日。大會供養時。金銀塔菩薩像。及幢幡供養具。一切有金銀塗者。比丘不得自手捉。使淨人捉。若倒地者。當捉無金銀處。若遍塗者。當以衣物華等裹手捉。若無物裹手。像上隨有未塗處捉。及浴金銀菩薩形像。使淨人洗。若大會時。有金銀像。使淨人持出。比丘得佐。不得捉有金銀處。比丘不得先捉後放。次作淨法者。多論第四云。淨施法者。如錢一切寶物。應先求一知法白衣淨人。語意令解。我比丘之法。不畜錢寶。今以檀越為淨主。後得錢寶。盡施檀越。若淨主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然說淨有二種。若白衣持錢寶來與比丘。比丘但言。此不淨物。我不應畜。若淨當受。即是淨法。若白衣言。與比丘寶。比丘言。我不應畜。淨人言易淨物畜。即是作淨。若白衣不言易淨物畜。比丘自不說淨。直置地去。若有比丘。應從說淨。隨久近畜。十誦五十四亦言。此是不淨物。若淨當受。次沙彌應不可知。次下廣解捨法。既不對道。闕無懺罪。此寶佛不聽畜。故捨言我所不應。還中文二。初不解事淨主以寶還者。當為彼人故受。使淨人賞之。貿淨物受。次解法淨主。即轉淨物與。次不還追索。進不如文。
 
[0409c22] 次貿寶戒 以其寶體利重。長貪處深。貿易招譏。亦制不許。又以畜不假貿。貿復不假畜。是以立此畜貿兩戒。復與下賣買戒。體異不同。故立二貿。別緣具五。一者是寶。二互相貿。三決價。四為己。五領受。戒本三句。廣釋金銀各三。及錢為七。一一互易成七七句。然金等者。見論云。成器未成器等。成器者。謂鐶釧鉗鏁等。餘可准知。
 
[0410a05] 次賣買戒 多論第五。有四益故制。為佛法增上故。為止鬪諍故。為成聖種故。為長信敬故。此販賣於一切波逸提中。最是重者。寧作屠兒。不為販賣。何以故屠兒正害畜生。販賣一切欺害。不問道俗賢愚。持戒毀戒。無往不欺。又常懷惡心。設有居穀。心恒希望使天下荒餓。霜雹灾疫。若居鹽貯積餘物。意常企望四遠反亂。王路隔塞。夫販賣者。有如是惡。此販賣物。設與眾僧作食。眾僧不應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像。不應向禮。又云但作佛意禮。凡作持戒比丘。不應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眾僧應羯磨分。釋名者。販易有五。稱為種種。決價下高。名為買賣。此文但使買賣。買賣即犯。設不為利。直取亦犯。亦不開淨語。不同餘文。餘文淨語者。十誦第七云。若實須是物。審思量言。我以爾所物買。若彼不與。更應再語。若復不與。又應三語。若三索不與。比丘急須是物者。應覓淨人。使買是物。若淨人不知市買。當先教以爾所物買是物。應教此物索幾許。汝好思量者。僧祇第十。肆上衣先已有定價。比丘持直來買。置地時。應語物主言。此直知是衣。若不語默然持去者越。買餘物亦爾。別緣具五。一在家二眾。亦攝外道。二共相貿易。三為己。四自決價。五領受。文中開五眾者。以同道故。實言論直。故曰應自等。不得與二俗外道貿易。故曰不得與餘人貿。既不得自貿。應令淨人貿易。出家法體。須順物情。故有悔者。咸遣還之。十律限七日內。若眾僧物者。多云。眾僧衣未三唱得益價。三唱已不應益。眾僧亦不應與衣。已屬他故。比丘三唱得衣。不應悔。設悔眾僧莫還。僧祇云。若眾僧中賣物。得上價取無罪。若和上阿闍梨。欲取不得抄。若比丘還共比丘。市買博易。作不淨語。買者無罪。一切九十六種出家人邊。作不淨語。買者無罪。戒本三句。釋種種中。對於五物。各互為頭。成五五句。賣買者。先釋其賣。文有其三。一總言上下。次增賣。次重增賣。此是上價。買中亦三一言直五錢。數數上下。次與三錢名減買。次與一錢名重減。買准於賣。故言買亦如是。
 
[0410b15] [1]次長鉢戒 鉢為應供之器。一則資身。今乃貯畜無厭。招譏損道。又以物變無恒。因施聽受。限期十日。過則結愆。別緣具五。一先有受持鉢。二更得如法鉢。謂體量色三如。三不說淨。四無因緣。五過十日犯。滿戒四句。一犯人。二長鉢。三開十日。四結犯。釋中。鉢者已下。解第二句。文中有四。一總舉六鉢。通明體處色。二大要下辨體唯二。三出量分齊。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及以說淨。十誦二十一受鉢云。我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故(三說)。祇律二十三云。此是我鉢多羅應量受用乞食器。今受持(三說)。若比丘下。合解三四兩句。犯相八門。捨還等法。一准長衣。唯鉢為異。
 
[0410c02] 次乞鉢戒 一鉢五綴。足堪資身。況減不漏。而復更乞。此則長己貪心。損壞僧眾汙辱不少。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先有受持鉢。二減五不漏。三更從非親居士乞。四為己。五得如法鉢。六領受便犯。戒本兩句。初文有三。一犯人。二舊鉢未[2]滿。三更求結罪。二彼比丘下。異餘戒故。誦出捨還方軌。於中復二。初誦捨鉢。二展轉下。總誦還文。文言此是時者。謂是用舊持新時。然下還中四文。並應此誦。懺及不還。無異不誦。釋戒本相可解。次捨懺法。文四如常。然捨文言。此住處者。謂除戒場小界及自然。此三皆非住處故。又甄無住處。為無僧庫故。言僧中者。簡三人等。次懺如文。次還鉢文四。一貴者奪留。直還下鉢。二彼比丘下。猶以為勝。轉取下鉢。三若持此比丘鉢下。罸令持新。用舊下鉢。四比丘守護此鉢下。恐畏壞故用新。制令護舊下鉢。此之四文。並是取下鉢令持。初文分二。一處分留還。二作法還下。僧祇第十云。若是鉢大貴者。應賣取十鉢直。九鉢直入僧淨厨。一鉢還主。如是隨得多少。皆限一還主。餘悉入僧。次轉取下鉢文中亦二。初作白。次行鉢。五分。羯磨差知法比丘。於僧中行之。是比丘應唱。使諸比丘各持鉢出。然後持所捨鉢。至上坐前。問須是鉢不。若言須。應取上坐鉢看。若無鉢。若太大太小。穿缺喎耶。不應與。若無五事應與。與竟取上座鉢行。從第二上座。乃至新受戒人前。亦如是。行鉢之法。隨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座鉢與次座。或上座處分。即還彼比丘鉢亦得。故言若與彼比丘。彼比丘應隨上座教。取此鉢。不應護餘僧意不取。又不應以奪好與惡。嗔恨因緣故。受持下鉢。乃至下座。展轉亦爾。次罸持新[1]用下文二。初牒前二下。以不定故。二作羯磨令持。文言與此比丘受持者。非謂加法受故名為受持。直是罸令受行。持此兩鉢。故曰受持。乃至破者。謂舊鉢破來恒持。故曰乃至破。多云。若食時當持二鉢。終身如是。以示多欲罪過。斷後惡法因緣。次護鉢如文。餘文可[2]餘。
 
[0411a11] 次自乞縷使非親里居士織衣戒 三衣備具。資道不虧。今更乞縷。以馮勢力。強逼織師。織作三衣。長貪招譏。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自乞縷線。二非親織師。三恃勢不與價直。四織成便犯。戒本四句可知。廣釋如文。釋第三句非親者。此中織師。有親里非親里。及親非親合。與線者亦爾。互歷應成九句。但為俱親不犯。故有八句。此戒正損織師犯提。縷主但吉。為以一言。通結兩位。是故但言非親里者犯。
 
[0411a19] 次屏勸織師增縷織衣戒 居士本為比丘織衣。理荷其恩。稱施而受。今乃屏勸織師。自與價直。自壞損他。故所以制。別緣具六。一居士辦縷遣織師。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與價勸增。五彼為增織。六領受結犯。問此與前戒織師何別。答有四不同。一前損織師。不損縷主。此損縷主。不損織師。二前戒由損織師。不與價犯。此損縷主與價結犯。三前損織師。開親不犯。此損縷主。親非親俱犯。四前是己縷織成即犯。此是他縷領受方犯。滿戒四句。一犯人。二縷主遣織師為織。三彼比丘下。勸讚織師。自與價直。四若得下結罪。釋相可知。
 
[0411b06] 次先與他衣強奪戒 先與他衣。規為行伴。彼既不去。索須和豫。忽以嗔心強奪。特非所宜。逼惱情深。故所以制。別緣具五。是比丘除沙彌。二規行與衣。三不定與前人決定取。是中應為四句。一決定與決定取。二決定與不定取。此二奪重。不犯此戒。若不定與不定取。奪犯小罪。若不定與決定取。奪悉生諍。是以犯捨。四嗔心強奪。五得物入己。文言不知誦戒等者。前定二句。防未起非。初句不識自行。次句不知眾法。後之二句。除已起罪。初句自行懺法。次句眾法悔儀。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先與他衣。三嗔心強奪。四結犯。釋中。奪而藏舉者。謂是現前。次著樹上等。是不現前奪。但為奪有現不。結罪不同。非謂重犯有茲二別。
 
[0411b18] [3]次七日藥 四大乖違。諸病競起。六腑差互。眾藥咸須。聖為蠲痾。故聽畜服。因斯貯積。立制防之。別緣具四。一是七日藥。二加口受。問所以得知要加口法。多論第六云。若病比丘。須七日藥。自無淨人。求倩難得。應自從淨人手受。從比丘口受已。隨著一處。七日內自取而食。設受已淨人若觸。更受。若受藥已經二三日。有藥入中。應還更受。更從一日作始。次第七日。此藥至七日應作淨。若與人若服。若不作淨。不與人不服。至八日地了時捨墮。又十誦。舉口手二受。為問答。五分戒本云。一受乃至七日。下藥法中。皆云受七日服。若無口法。手寧經七。三不說淨。四畜過限。問所以畜七日藥重。餘三藥輕。答七日資強。用通內外。貯畜情殷。過限罪重。餘三不爾。是以過輕。次下釋文。犯相文二。初開服藥。二爾時世尊下因開起過。前文復二。初正開藥。第二時諸下釋疑。前文復二。初對病開。二時世尊下無病亦聽。前文有三。初開五藥。二時諸比丘下。明殘食法。三舍利弗下。聽服五脂。前文復三。初明如來託靜生念。二從靜處下。陳已屏念。告眾聽服。三時諸比丘下。了前謬執時服言故。前文有四。一念所為人。身有二病。謂風病及瘡。二我今下。念藥功能。為有充軀之能。故云當食。復有除疾之効。名為當藥。而無非時之譏。故曰不令麤現。三復作是下出藥名體。四聽諸比丘下結成聽服。次陳念如文。以病為畜藥之緣。故曰病因緣時。次了教文四。一謬解聖教。病不疾除。迷前時言。謂非午後。二世尊撿問。三阿難答。四了教說。前言時者。謂是病時。此藥體通非時。故曰時非時服。次餘法文二。一者病殘不須作法。恐損信施。開瞻病人食。次非病殘作法文二。一是僧食。二子注下。是檀越食。作法應不。至下文明。次聽五脂。此脂即是油類故。是七日藥攝。但以對病。別舉佛思。藥體中。無時受等者。謂淨人難得無人作者。使淨人暫煑變生作熟。從彼受取。自於淨地中煑。以變生故。無自煑愆。在淨地故。無內宿過。即時中故。受法不失。煑已澄清。水滴作使汁滓相分。得如法受用。若非時煑漉者。經時失受。即有惡觸過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其淨人。有客作者。不簡時與非時。故五分二十二云。若時煑時。前[1]時漉時受。得七日服。若非時受。不得經宿服。次無病比丘。亦聽隨時服藥。文中。遣令悲敬二田行施者。欲使施主福田滿足。此殘石蜜作變現者。是佛神力。非餘能裁。故曰不見諸天等能消。唯除如來。次釋疑如文。餘者可解。
 
[0412a11] [2]以釋戒本。二門分別。一定文句。二問答釋妨。初門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藥之緣。三殘藥下。所畜藥體。四開七日。五過結罪。次問答者。問所以此言殘。十日衣云長。答三衣非長。故對非長以得長名。藥無非長可對。以是食餘。故云殘也。又解。殘之與長。其義相似。趣互舉之。不勞為妨。問所以定開七日。僧祇云。隨其藥勢。七日乃知。又云。七日者數極齊七日。多論。正從作法生。兼隨藥勢。隨藥勢者。如初日是。若二三日觸。聽更受七日者。即是從作法。問戒本應言畜。而言過服耶。答為服畜者。可有長愆。即甄外用。無其長罪。由此義故。文中言服。理實結罪。都不約服。亦可言中是倒。應言服若過也。
 
[0412a23] 次釋上三離明。四五合解。合解之中。八門分齊。悉同長衣。句少為異。先解初門。二位分別。一犯長不犯。二服犯長藥。得罪多少。初位一日得藥。至七日得。八日明相出相染俱犯。故曰盡尼薩耆。問下六日藥。被染犯長。未知受法為失以不。答七日得藥。總不淨施。長位是同。相與俱犯。受防宿觸。不防於長。所防既殊。不可染令失受。即是初日。限滿受法。自已下六未過。受法不謝。是以文言。至第七日藥。與諸比丘食。若當失受。即有宿觸等生。何故乃聽諸比丘食。爾者受既不失。還至應食。所以乃令塗然等用。答以受不失。由成擁已。是故遣令塗足然燈。為有貯畜情過。罸不聽服。第二位生飲過七日藥。一咽得六罪。非時不受殘宿三提。內宿惡觸食捨墮藥三吉。業一緣異。各不相假。若就飲八罪。更加二煑。因明藥餘罪多少者。非時過服五罪。熟飲即七。亦加二煑。時藥一咽。理即具七。隨有闕者。准應知之。盡形無限。受法不謝。若無病緣。但獲吉罪。若其不加口法服者。唯無非時。餘悉同有。餘句類知。總二十二。捨懺位同。還藥文四。初對捨言還。二彼比丘下。處分應不。所有過七日等。三種處分。並據捨日。反望以說。或不具三。義准可解。三應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下。示用法式。
 
[0412b20] 次雨浴衣戒 謂過前求過前用。二戒合制。所以制者。雨衣資身。非全急要。是以聖開時中乞用。今時未至預乞先用。長貪違教。故所以制過前求。別緣有五。一是雨浴衣。二過前求。三為己。四彼與。五領受。犯過前用。別緣有四。一是己雨浴衣。二於時前得。三時前受持。准多論。要須加法受持。四過前用犯。犯相文二。初開雨浴衣。二時六群下起過。前文有三。一發八願。施浴衣緣。二爾時佛語下。讚願聽受。三[3]略舍聞下。行其八願。前文有五。一因供乞願。二佛抑不許。三自言清淨。四佛遂聽許。五正列八願。前六內資。後兩外資。斯之八願主及僧田。利益既寬。遂為佛讚。次讚述文三。一至覺意來。如來反問願意。答己願祈。二世尊下。佛讚精妙。三爾時下。告僧聽受遂前八願。前文有二。先問後答。答中反明問答。文中有三。一問八人所趣向果。二問八人至此國不。三若我聞曾來等者。逆知必受八願供養。以此資給僧田。心則歡喜。我見此利。故興願也。次讚述文二。一述可非虗。故言此事如實等。第二頌說讚美。令心喜悅。頌中分三。初一行頌讚因深勝。其因既勝。感果精妙。故次一頌來果殊勝。果雖殊絕。恐不恒有。故第三頌顯果無窮。初頌上半。舉六內資。下半舉二外資。歡喜者。心離慳垢。三時俱淨。慶己所作。故曰歡喜。此歎心淨。施飲食者。應法之物。施僧受用。簡餘非法物施。獲福微少。即是財淨。若施外道。及破戒弟子。福田淺薄。植福不多。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淨。三事既勝。寧不精妙。以衣外資。奉獻眾僧。故曰布施於眾人。亦可通衣及食。以奉大眾。故曰布施等。施雖不能究竟斷結。亦能蹔伏現行貪心。故曰降伏等。次頌感果者。上半感果精妙。下半屬當處所。剋於樂果。由於樂因。故曰依樂。此明因[4]藥。受樂報者。近得人天樂報。永得等者。遠得無漏道果。屬當可知。次頌顯果無窮者。上半顯無漏果。下半明有漏果。前中初句舉前因勝。次句顯果無窮。謂得勝進無漏。以自適神。故曰快樂。此之快樂。唯證乃知。非是世事能況。故曰無可喻。次有漏果可知。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時節。三過前求用結罪。廣解可知。僧祇十一。此雨浴衣。得四月半受用。至八月十五日應當捨。捨法者。一比丘應眾中作是唱。大德僧聽。今日僧捨雨浴衣(三說)。若至十六日捨者。越毗尼罪。尼無過前。今吉羅者。結多求罪。少利故輕。
 
[0413a11] 次急施衣戒 憂勞未滿。不合受施。對有急緣。開聽為受。因開急故。非急亦受。既有過生。故須聖制。此兩戒合者。同由一衣生故。過前受具五緣。一是急施。二知是。三過十日前。四無因緣。五領受便犯。過後畜具六緣。一是急施。二知是。三十日內得。四不作淨。五無因緣。六畜過限。犯相文三。一開受夏衣。二六群下。因開起過。佛即呵制。三爾時下。開受急施。既開十日內受。應有過前受。[1]過文無者略。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時限。三諸比丘下。是急聽受。非急不聽。四受衣下。開時畜無罪。五若過下結罪。又前緣中。二罪俱無。戒本但結過後畜罪。廣解及開。方始具二。廣中一五。別釋中三合解。合解三中。第一先解第三句急施衣。二衣時下。解第四句衣時。三自恣十日在下。總舉三句。合而廣釋。既言自恣十日在。明知即是戒本第二句。問從爾長衣過十日犯。何故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至十六日明相出。更言一月五月應畜。等長衣不與時分相接者。但有前開。是以即犯。此急施衣。兩開相接。是以不犯。爾者七月十五日出界。不成破離。以入十六日。是即應去之限。答夏衣但有後開。無其前開。以十五日夜。猶須守夏[2]獲衣。是故不類。去則成犯。次第二句開一月攝十日。五月攝一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月。不攝十日。而言過一月五月後。更增一日。答一月攝十日者。一同非時。二俱防長。功能既齊。以長攝短。德衣攝迦提月者。一月時位。二俱五利。功能亦齊。以長收短。今德衣迦提。不攝十日者。一時非時別。二十日唯一長德衣等。五利功能有寬狹。是故不相攝。以不攝故。更增一日。餘句類同。不能繁釋。但還衣言過前過後者。此是出法之言。理實過前受。即座還主。過後是長。應經宿還。不犯中。初總次別。別中先開過前。次明過後。
 
[0413b17] 次蘭若離衣六宿戒 此戒同異如前。但前戒聚落一宿即犯。此蘭若怖處。過六夜犯。又前戒常流人犯。有德衣開。此勝行人。不受德衣。但對難故。開聽六夜。爾者既是勝行。無德衣開。如何得有除迦提月。答迦提非作法。是以故開。別緣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時。三有疑怖處。四置衣聚落。五不捨會。六無因緣。七第七日明相出。文中有二。初為賊難開置舍內。二爾時六群下。因開起過。既因六群。乘教起非。設住蘭若。亦限六夜。戒本五句。一人。二反顯犯時。三在阿蘭若下。出難開緣。四比丘下。開六夜一會。五若過下結犯。釋中。不解第二句。餘者具釋。蘭若下。解第三句。舍內下。釋第四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見論。若蘭若處眾僧多。房舍堅密。不須寄衣聚落。亦有除僧羯磨。此雖無文。義通無失。
 
[0413c07] 次迴僧物戒 制意者。僧利不輕。輙迴入己。惱眾長貪。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許僧物。二作許想。三迴入己。四領受犯。滿戒四句可知。釋中。二四合解。初三別釋。僧物下。解第三句。三句之物。迴有重輕。初物犯捨。第二物迴之無罪。下文未許。許想吉羅。故知未許。未許想無犯。第三定屬僧物。迴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對故舉。越次差會。定屬之物。既損別屬。計直成重。又解。第二句物正當緣起。迴之犯捨。餘二並定屬僧。迴則獲重。又解。此之三物。俱犯捨墮。以於本主邊迴無盜心。故不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兩句。文三。初正解迴物入己。二若物下。四對八句。物不入己。但犯輕愆。一塔僧相對。二四方現前。三僧尼兩眾。四料簡上三同類。同類迴此與彼。故言許異處。與異處。三境想四句。上來三十捨墮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三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四(從九十初至七滅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414a06] [1]次明九十波逸提。
 
[0414a06] 先總解七門分別。第一配屬身語。第二自作教人。第三遮性差別。第四持犯方軌。第五違制不同。第二六部有異。第七下眾任運。
 
[0414a09] 初門身語位分為三。初有三十一戒身業成犯。次有二十戒語業招愆。後有三十九戒身語合犯。初身三十一者。二宿強腕覆作屏施別三非宿不外請三坐及三軍酒水擊半白二隨打搏宮。次語二十者。妄毀兩同說得女嫌輙譏日悕疑發欲勸毀悔同謗。次身語合。復分為三。一有兩戒身語止作業共身犯。謂屏露二敷。若自敷者。是身作業。若教人敷。是語作業。去時不自舉身止業。不教人舉語止業。出門界犯。豈非結身。二有七戒。語家止業共身犯。謂覆麤背足二入聚落輙著不與欲。如覆麤罪。止不露發。名止語業。經明相結罪。豈非共身犯。餘皆類然。不能繁具。三有三十戒。語作共身犯。此中位四。一有十九戒。自語作業假他身犯。若論自作。唯局身犯。今者且就教人義說。謂掘壞牽用勸然藏煞駈飲使與尼衣投高牀下有[2]七如教人掘地。雖復言[3]子所教不掘。能未犯罪。要假所教掘地。方結教罪。故名自語假他身犯。餘皆類然。不能具述。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語犯。謂讚食減年不攝屏聽。以尼不讚。食本無愆。以假讚故。食方成罪。此一既爾。餘類亦然。第三有五戒。自身語假他身犯。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兩戒。自身語假他語。謂異語惱他及不受諫。異語假僧作白。及須喚問。諫中所諫之事。通於七犯。即自身語假他語犯。
 
[0414b07] 第二門位分為四。一有一戒。唯教人犯。謂勸足食。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謂掘壞牽二蟲恐火藏煞謗捉寶第十一。第三有十戒。教人有同不同。謂屏露二敷持衣與尼高牀下七教人潤己。是則不同犯。直教無益。但得輕愆。此等二十一戒。勸足唯教他。餘通自他作。第四餘六十八戒中。六十七自重教輕。足食一戒唯自作業。
 
[0414b14] 第三門。三十是性。謂妄毀兩麤異嫌強牽用譏駈諫恐煞飲疑覆起說隨擯拒毀同欲悔聽打搏謗。餘六十戒並悉是遮。
 
[0414b17] 第四門。位分為四。一有十戒。具二持犯。謂說麤輙教背別二入聚落作餘食法不犯足食勸足淨施問主無其輙罪。知麤發露僧事與欲。此等二犯名異體同。論其二持階之兩位。准上應知。不能繁具。次有二戒。殘宿不受。謂七日盡形。加口法竟不犯。二罪非時無。不受時藥。唯是身作。以此義殊。故須別說。三有一戒。唯是作持止犯。謂不攝耳聽戒。四餘七十六戒止持作犯。亦可不攝耳聽戒唯作持止犯。及前十三小分。亦有作持止犯義。又餘七十六戒。止持作犯。及十三少分。據別體邊。亦有止持作犯義。
 
[0414c03] 第五門。通而言之。並違佛制。若望成罪。位分為二。但諸羯磨要須僧秉。僧不秉法。違而無罪。謂異語說欲及以二隨。故此四戒違僧制犯。自餘諸戒並違佛制。
 
[0414c06] 第六門。有二十一戒。不同此中位三。一有三戒。僧有尼無。謂輙教日暮譏教。所以可知。二有十三戒。輙重不同。謂食三衣五坐一行三互角針筒。大僧數故重。尼為稀故輕。言食三者。謂讚勸索美。衣五者。謂與尼衣作衣及三過量。餘者可知。三有五戒。犯同緣異。且背請足食。開緣不同。或可離合不同。與外道食戒。與緣不同。減年受戒。受緣不同。過量浴衣。用緣不同。或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若為犯同。以緣異故。尼律別制。制緣別義。至下更[4]門。餘六十九。同戒尼律。直列戒本。此據位言。細論亦有異者。如覆藏僧寬尼挾。或有境界翻倒。如毀兩二宿過五六語等。此隨義別。可以思之。
 
[0414c18] 第七門。前教人犯四位之中。取第二第三兩位教人。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餘十九戒有任運義。餘無可知。
 
[0414c21] 故妄語戒 所以制者。懷道之人。言須稱實。今反違想背心。欺誑前境。令他虗解。自失聖利。過中之甚。是以故制。言釋名者。了心不實。名之為知。求犯不虗。稱之為故。言不稱實名妄。陳彰在口名語。是名故妄語。別緣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違想說。四知違想說。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解。闕緣比知。具七方便。犯相可解。戒本三句。廣文具解。初句可知。二知而妄語下合解二三兩句。於中文二。初解妄語方法。二於大眾中下明輕重相。前文復二。初至逸提對外事明違。二所見異下約內心辯妄。前文有四。一列八種不淨語境。二解八種差別離合。三若不見下誑人犯義。四本作是念下前後方便。前文先列不見等四。次列見等四。次釋先解後四。見聞觸知。見者。具五緣故。名之為見。一眼根不壞。二有色境。三假空。四須明。五作發識意耳聞四緣。一耳根清淨。二有聲境。三假空。四作發識意。觸具三緣。一三根不壞。二有觸境至根。三作發識意。意知一切。不假具緣。問所以六根三合三離。答多論第六云。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各分為名。三根性鈍。力用處少。總名為覺。復次三根能遠取境界。各分為名。三根近取境界。故合為名。次却解前不見等四。言不見除眼識者。除猶無也。謂無眼識。名為不見。既言餘五識是。明知以五識所得誑他。亦是不見。下三釋相。准此應知。如是解時。不見等四。以無為境。所違境寬。如似直爾不見。是名不見。餘五識所得亦是不見。論其所稱即狹。謂對不見言見。見唯眼識。是故言狹。此一既爾。下三亦然。下四見等以有為境。所違境狹。謂唯眼識。所稱體寬。謂不見等。次明妄語。先解不見等六心。約義具明。應作二十四句。今據位說。故總為六。釋此六心。二門分別。第一定心名字。第二問答分別。初定心者。位有其四。一無想心。二有想心。三有疑心。四無疑心。今言六者。無想唯俱違。有想單違心。有疑無疑中。各出單違心。是則初三五俱違句。二四六單違心。第二門。問所以無想心中但有俱違句。有想心中唯單違句。不同有疑及無疑中。各有單違及俱違句。答想是徹不得同疑。所以爾者。以想一向知無。不得言有。言有即是初句。心境俱違。想若實有。說實不犯。違此想說。方名犯者。此是違心。望境是順。即是第二境順心違。以斯義故。無想唯俱違。不得有單違句。以單違心。即是第二。有想唯單違。不得有俱違句以若俱違。即是初句。疑是兩緣。得有隱沒。是故疑中單俱並具。問所以此無妄心不同謗者。答謗取虗心。要必須妄。若不妄者。心實豈成。此取違心。必不得妄。若當妄者。心實豈成。次隨文釋。初句實不見等。答言見等。此是無想心中心境俱違句。第二實不見等。謂有見等。誑言不見等。即是有想心中境順違心句。第三實不見等。內生疑心。不知為見為不見等。誑言無疑。我有見等。即是有疑中俱違句。第四實不見等。生疑同前。誑他無疑。我不見等。即是有疑中單違心句。第五實不見等。復無疑心。便言有疑。我有見等。即是無疑中俱違句。第六實不見等。亦無疑心。便言有疑我不見等。即是無疑中單違心句。此應廣說者。謂舉後四見聞觸知作法同前。不能重述。次前後方便者。具應有八。為取成提。但有四句。初一句三時有心。次有二句。二時有心。一時無心。後有一句。根本有心。前後無心。餘有四句。皆不成提。謂根本無心。前後有心。前一有心。後二無心。後一有心。前二無心。此三吉羅。三時俱無心。不犯。次約內心者。行心見虎狼。口言見佛像。答他異本所見。故曰所見異。行心忍苦。誑他得樂。行心之中。希於財色名欲。答他欲得聞法。心得冷觸。言得熱觸。實作怨想。言有親想。行心緣此。答言緣彼。次輕重文二。一當宗結提。二默妄結吉。多論。若先無心妄語。誤亂失口。盡吉羅。若說法議論。若傳人語。若凡說一切是非。莫自稱為是。常令推寄有本。則無過也。次下明開不見等四。開前六中。初三五見等四。開後六中。初三五意有見想。便說開前六。第二句理應更有意有不見想。便說開後六中第二句。復應更有疑。疑便說開。前[1]二六各第四句。復應更言意有無疑。便說開前二六。各第六句。又解不見等四翻前六。見等四翻後六。意有見想者。翻所見異等。
 
[0415c18] 次毀呰戒 出家理應遞相讚美。令彼歡喜。不癈正修。今以鄙語傷人。過於劒割。惱處不輕。故所以制。別緣具六。一大比丘。二作毀呰語。三知是毀。四作折辱心。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聞。戒本三句。釋中初一別解下二合明。合明文二。第一惡法毀呰。第二若以說下善法毀呰。前文有三。初列七種惡法。先列章。次解釋。二若比丘下行罵方法。亦先列章。次解釋。三若比丘下結犯。次善法行罵有三。一列。二釋。三結。餘文可知。
 
[0416a03] 次兩舌戒 出家理應同心和合。今傳屏言。破壞彼此。故諍未有令生。已有不滅。惱壞不輕。是以聖制。別緣有六。一大比丘。除破僧伴助。二說鄙惡事。三傳於彼此。四作離別意。五言章了了。六前境知聞。多論四句。或有兩舌。非妄語。非惡口。傳語實說。故非妄語。以耎語說。故非惡口。以離分心。故名兩舌。或有兩舌。是妄語非惡口。以作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說故是妄語。以耎語說故非惡口。或有兩舌。是惡口非妄語。以作別離心故是兩舌。以麤語說故是惡口。當實說故。非妄語。或有兩舌。是妄語是惡口。以作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說故是妄語。以惡聲說故是惡口。妄語惡口四句亦爾。戒本三句。廣中具釋。兩舌者下釋第二句。此中有二。初列所鬪亂境。境有十眾。道俗各五。互歷為頭。總成百句。次鬪亂下出所傳言。若比丘下釋第三結罪句。此鬪亂境。雖列十眾。論成提者。局大比丘。問所以毀呰有善法。此無者何。答此以屏傳善法無惱。前為對面。故有輕愆。
 
[0416a20] 次與女人同室宿戒 男女形殊。理須別處。至於宿止。須避嫌疑。今輕同宿。容生穢染。為患不輕。是以聖制。下諸染戒。制意同此。別緣具五。一人是女。但是人女。不簡道俗親疎。人別餘趣。女簡異男。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宿。五隨臥轉側。緣中似犯。寄緣制戒。以愛盡人無心故違。文中有三。初則寄緣似犯。第二彼婬女下顯實無違。第三婬女見下悔過獲益。舊解。以羅漢具二解脫。呵無癡言。此解不然。羅漢亦得言癡。如上明訖。又同行戒中有多種漏語。又足食戒非時戒中。呵無癡漏之言。犯此二戒之人。豈是羅漢。又諸尼戒呵處。亦無癡言。戒本四句。廣釋可知。多論第八。若房中有一女一提。有十女十提。此戒亦身教成罪。亦人上成罪。一臥一提。十臥十提。是名身教成罪。若一臥一女一提。若一臥十女十提。是名人上得罪。五分云。若同覆異隔。若大會說法。若母姉妹近親疾患。有有知男子自伴不臥。皆不犯。開文除自病不犯。下戒亦爾。
 
[0416b13] 次與未受具人同宿過三夜戒 多論第八。與諸比丘結戒者。為佛法尊重故。為息誹謗故。所以聽二宿者。以都不聽。或有失命因緣。又有種種惱事因緣。以憐愍故得共二宿。以護佛法故不聽三宿。別緣具五。一未受具男子。簡去女人。女不開二。何有過三。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室。五過三夜犯。問諸比丘[1]違羅云出。正順佛教。如何呵言癡人無慈。答夫為弟子之法。每事須諮。今輙駈遣。豈非失儀。佛因事故制。因事故開。是故呵言癡無慈耳。滿戒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四過三結罪。然前開中。若墮三宿。明相未出時。應起避去。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未受具人去。是則三四具明應不。戒本直結過三夜罪。廣釋但論第四夜愆。以言隨脇犯。明知即是第三夜避明相人。釋相可知。
 
[0416c03] 次與未受具人同誦戒 多論。四義故制。一為異外道故。二為師與弟子差別故。三為分別言語。令分了故。四為依實義不貴音聲故。別緣具五。一是佛所說法。二是字句味。二未受具人。四齊聲同誦。五言說了了。戒本四句可知。解中上二別釋句義。下釋第三句。此中文二。一解同誦。二出法體。前中復二。一列。二釋。釋中句義者。二人齊聲。同誦句義。表行理周。名為句義。非句義者。前說未終。後人抄誦。表行不周。名非句義。此亦獲提。為令教義表行不周。何以非犯。下二釋相。准例應知。但阿羅波遮那者。是名欲顯名表體周是字義也。法者。見論云。若佛涅槃後。迦葉為上座。五百羅漢所集三藏。同誦此法。得波逸提。准此末代菩薩聲聞造諸論者。誦皆不犯。此中聲聞等說者。謂得佛印可。以成經也。次若比丘下。釋第四結罪句。一說者舉前句義。二說者句味。三說者字義。亦可隨誦句味字中有一二三。了了皆犯。且舉三為法。餘亦類然。若口授者。誦被抄言。若書授者。寫被截句。餘相可解。
 
[0416c20] 次說麤罪戒 多論第六。與比丘結戒者。為大護佛法故。若向白衣說比丘罪惡。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塔壞像。不向未受具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罪。則破法身。別緣具七。一是比丘。二犯麤罪。三知麤罪。四向未受具人說。五無因緣。除被差者。六言彰了了。七前人聞知。滿戒五句。一犯人。二知麤罪。三向未受具人說。四除差不犯。五結罪。釋中先解第三。却解第二為異。此定麤罪。但初二犯文中除僧羯磨者。藉說調達為緣。理實結罪。唯初二犯。故多論云。若說出佛身血壞僧輪。對首偷蘭。若說四事邊十三事邊。一切偷蘭。得突吉羅。解第五句。文開為四。一說他。他中有二。二自說。問所以自說麤罪輕者。答他數自稀故。又解說他過多。一自壞。二惱他。三壞俗。自說闕無惱他。是以但吉。三餘眾。四境想。
 
[0417a10] 次實得道向未受具人說戒 所以制者。多論二義。一為大人法故。若稱德行。覆藏過罪。是小人法。二為平等法故。若自稱聖德。則賢愚各異。前人於眾僧。無平等心。別緣具五。一內有實德蠲上慢。二自言已證。三向未受具人說。四言彰了了。五前境知聞。此無別緣。取大妄中實者制。舊解云。此聖人制竟。不復更犯。謂制聖遮凡。此義不然。如學人猶有故犯。此非性戒。何廢有違。以此義[1]惟。還是制聖。凡得不淨觀等。亦成其犯。戒本五句。一人。二所向說境。三說過人法。四自說己證。五結罪。釋中具解。若彼下解第五句。文四可知。
 
[0417a21] 次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戒 說法開生。理無強授。事不應時。反增奢慢。然雖染境亦須接引。若全不開。永絕出路。故復開聽齊五六語。過則招譏。是以制犯。別緣具六。一是女人。二知是。三不請。四無俗男。五言了。六過五六語犯。若請隨說。設過不犯。滿戒五句可知。釋中相顯。有知男子者。多論云。謂解人情語言意趣。可作證明。若方類不同。一切不聽。男子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不得。以相同故。縱使眾僧集會。亦不得為說。為尼說者聽。以得教誡故。五分。比丘為女人說五六語竟。語言。姉妹法正齊此。從坐起去。更有因緣。還復來坐。為說不犯。若說五六語竟。更有女人來。為後女人說。如是相因。為無量女人說。皆不犯。若自誦經。女人來聽。若女人問義。要使得解。過五六語。不犯。
 
[0417b10] 次掘地戒 多論。此戒及壞生戒。制有三益。一為不惱眾生故。二止誹謗故。三為大護佛法故。若不制者。一切國王當使比丘。種種作伇。有此戒故。帝王國主一切息心。別緣具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使人掘時不作知淨語。五隨傷結犯。立戒有三。一對自掘略立。二以教掘不作淨語。制相未圓。更明隨結。三制滿足。滿足五句。一犯人。二自作業。三所傷地。四教人業。五結提罪。釋中初三別解。若用鋤下。合解二四五三句。然釋地中。初總分二。但未掘地為一即定。已掘地中更分為二。是則地體開合為三。不問覆露。壞者皆墮。僧祇十九。地有二種。謂生及作。生者大地。作有二種。一者基。二者上。基作者。露地墻壁。上作者。重閣屋上覆土。此等地體。壞者皆提。見論。地有二種。一者真地。無有沙石瓦礫純土。二者非真地。應取少土以水洮看。若四分石一分土可得掘。若掘真地。掘掘提罪。次下合解文中有五。第一損地結罪。僧祇云。自手者。若身身分身方便。身者。舉身跳擲走來走去。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膝若肘若指示。身方便者。若鍬钁斧釿竹木自手掘地。若遙擲欲令壞者。波夜提。又云。若比丘欲使平。作方便掃地。越毗尼罪。若傷如蚊脚。波夜提。不作方便無罪。若方便曳木。若駈牛馬等。亦如是。若河邊坎上以脚蹹。隨蹹夜提。若池坎岸邊行土崩無罪。若土塊一人不勝。破者提。破減一人重者無罪。若死土被雨。己不得自取。使淨人取。盡雨所霑際。然後自取無罪。若新雨後。比丘不得自抒井。應使淨人抒。若淨人小不能者。當先令淨人擾濁。然後自抒。若池水潦水。新雨後。比丘不得自抒。若牛馬先涉。得自抒。若瓨瓶水等諸物於露地雨後。比丘不得自取。使淨人知。第二打杙入地。僧祇云。若地打橛越毗尼。傷如蚊脚提。拔橛亦爾。第三地上然火損地故提。見論。若把火燒手。擲地不犯。第四境想可知。第五失法罪。見論十五。若比丘語淨人言。汝為眾僧掘地及斫木不犯。若指示教掘是斫是提。今准此文。但不作淨語。不問現不皆提。下眾無事自掘者吉。若為三寶利益。開掘無罪。故下藥法中云。僧得菓園。不知誰撩理。佛言。僧伽藍人若沙彌。壞生義亦同此。開文。直許除土。不得損地。見論十一云。若人放燒火來近寺。為護住處故。比丘得鏟草掘土以斷火不犯。下文祇洹外火燒蔓筵來至。諸比丘不知云何。佛言聽逆除中間草。若作坑塹斷。若以土滅。若逆燒。文中不言遣淨人作。計有此事。亦開無罪。
 
[0418a03] [1]次壞生戒 制意具緣同上。無別犯相。是房舍戒緣。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壞業。三所傷境。四結罪。釋中初句可知。次略釋第三句。一切草木為非人所依故。十誦。第十村者。謂生草木眾生依住。眾生者樹神等。乃至都道神。蚊虻蛣蜣蛱蝶等。乃至蟻子是。眾生以草水為舍。亦以為村聚落城邑。若斫截下釋第二句。若一葉壞。多生隨壞。獲多罪。故十云。若比丘一時燒五種子。一時犯五提。一一燒一一提。村者村有五種下廣解第三。此文有三。一舉。二列。三釋。列中有五。義合為三。謂根枝子。文分五者。根中不假節生者。作根種之名。假節生者。作覆羅之稱。枝種分二。義亦如之。子子種中當體為一。始末差分。離成五種。僧祇十四。對此五種。明其淨法。根莖二種。若刀中析淨。節種刀中析淨[2]析。若甲摘却[3]互目淨。心種羅勒蓼藍。若[4]平揉[打-丁+修]淨。子種者。十七種穀。脫皮淨。火淨通五種。又云若僧中行豆胡麻苷蔗等。上座應問作淨未。若言未作。應使作淨。若言已作應食。若在一器中有眾多菓。若一菓處作淨。餘者亦通得為淨。若在異器者。別須一一器作法。若苷蔗着葉者。當莖莖別作淨。若無葉者。得合束如菓總淨。又摩摩帝有倉穀未淨。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淨人火淨。至倉穀盡。比丘恒得語言舂去不犯。僧祇三十一云。菓欲食核者。火淨已聽食。若皮淨不火淨食核者提。若火淨不皮淨。皮核俱得食。若不火淨不皮淨食者。一提一越。若俱作無罪。夫作淨者。不欲令永不生。但為息外道謗。故言沙門淨法。次下翻釋[5]並見論第十五。呵梨陀者黃薑。文中唐梵並彰。憂尸羅是香菜。貿他致咤是雀頭香。盧犍者黃連。陀樓者(外國草名)。柳者可知。舍摩羅是菩提樹。婆羅醘陀者貝多樹(此二種樹唯見交廣有。餘方不見)。蘇蔓那華者。其華香氣與末利相似(廣洲有其華藤生)。蘇羅婆者(不得此草名)。菩醯那(外國草名)。餘相可解。若生下釋第四句。亦是結業輕重文。文中七句。第一境想。據壞生種。一提四吉。僧祇云。以五生種。擲池水中。若井中。若大小便中。糞掃中。得越毗尼。若種爛壞者波夜提。若比丘欲使草不生故在中經行。行時越毗尼。傷草如蚊脚許。得波夜提。如是立坐臥亦如是。若斷生青耎葉波夜提。若斷長足堅強葉波夜提。若葉已衰黃者越毗尼。若風吹三種葉落。取用無罪。若摘生華提。半熟者越毗尼。熟者無罪。第二草木下約生相明壞。餘文可解。淨語者。五分第六。比丘一一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復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言我須是。若不解。復語言與我是。僧祇云。若為僧作知事人。一切不得作不淨語。截是。破是。碎是。燒是。剝是。皆應言知是淨是無罪。多論。三眾是淨人。故不犯。開中皆無損心。僧祇。若山中住。泥雨滑。行欲倒地。捉草挽斷。挽斷復捉。如是無罪。若為水漂。捉草隨斷。斷亦無罪。
 
[0418c01] 次異語惱僧戒 出家理應清心守道。有所言說。須合軌儀。今乃棄實懷虗。矯言綺說。業雖是微。惱僧至極。是以眾僧立法呵制。違法重作。故獲提愆。別緣具五。一身語互綺。二數作不止。三僧立制法。四如法喚問。五重作結犯。若僧未作法前。違者吉罪。若作法已即獲提愆。但語業綺者。作異語之名。身業綺者。作觸惱之稱。此則二結同為一戒。以不隨問答惱僧不殊。下戒亦以知事一故。二結合制。故九十中唯此二戒合制。前語綺文四。一起過。二呵責。三作法。四立戒。次結身綺亦四如前。戒本三句。釋中。初一別解。下二合明。五分。不隨問答。問問皆提。此言一切盡提。同彼問問。若上座喚者。汎明應不。五分開云。若誤取他語而答。及先相恨不共語故不答。不犯。
 
[0418c14] 次嫌罵戒 凡僧務事廣。處之寔難。故簡德人。如法撩理。理應知勞讚德。翻乃俠情嫌罵。事既不輕。故須聖制。釋名者。見而不聞處。說有愛等名嫌。聞而不見處說名罵。前後二結。合為一戒。別緣有六。一是知僧事人羯磨差者。二知是。三如法經勞無有愛等。四說嫌罵語。五言章了了。六在前人見而不聞。聞而不見內。結犯嫌。制文三。一起過。二呵責。三立戒。罵亦同爾。戒本三句。釋相可解。
 
[0418c22] 次露處敷僧臥具戒 多論。三義故制。一為行道安樂。二為長養信敬。三為令檀越善根成就。故母經第四。所以教諸比丘。護敷具者。見五種過。一不令風吹。二不令日暴。三不令得天雨。四不令塵土[1]分土土[*]分土之。五不令虫鳥敷具上放不淨。別緣具七。一是眾僧臥具。二知是。三露處。四為己受用。五自敷教人敷。六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七出門便犯。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處下為己敷用。四捨去下結罪。辨相具解。初句可知。釋處第二句中列三種僧物。與前迴僧物戒同。文雖是同。迴收義別。故此三中詳其文意。初三獲提。第二小罪。亦可此三同是僧物。齊皆犯提。五分。有諸比丘見僧臥具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己不坐臥。而不收舉。佛言。若見僧臥具敷在露地。而不舉者波逸提。有諸白衣來入僧坊。索僧臥具。在露地敷。佛言。伺候去時[2]舉不波逸提。復有白衣請僧。借僧臥具。於家敷之。諸比丘坐去不舉。波逸提。比丘到尼僧坊。露地敷尼僧臥具。謂非僧臥具。而不舉者。亦波逸提。若比丘下解第三句。去後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先解舉法示不犯相。次若比丘下違法結犯。文四可知。
 
[0419a18] 次屏處敷僧臥具戒 制意具緣等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於屏處敷臥具。三若自等者為己受用。四去時下結犯。釋中前三可知。若去時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初明永去。文二可知。次辯蹔行亦二如上。開中亦二。初開永去。次若時還下開蹔。
 
[0419a23] 次強敷臥具戒 先自施功。求得住處。後來理應籌量進不。今乃強逼。事爽物情。過狀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先住已定。二知住已定。三強敷故惱。四無因緣。謂無親友人許及病二難。五隨臥犯。滿戒四句。一犯人。二知先住處。三後來下強敷逼惱。四作如是下結犯。文言作如是因緣者。謂作逼惱因緣。非餘者非餘不犯病等諸緣。非威儀者。彰過結犯。釋中。初三別解。若比丘下合解。二四句。
 
[0419b07] 次牽。他出房戒 僧房屬眾。非局別人。輙以嗔心。駈逐前住。然先住者。居止已定。反被後駈。傷情太甚。多論。結戒者為不苦惱眾生故。為滅鬪諍故。別緣具六。一春冬僧房。二先止已定。三住惱彼意。四嗔心牽出。五無因緣。謂被舉等隨。六出門犯。問前房開親不論淨穢。此何局淨而不除親。答前是私處。不簡淨穢。屬先借者。親則無愆。此是僧房。淨者得住。不得開親。穢駈不犯。戒本四句。辯釋可知。五分。若於後屋牽至前屋。若於前屋牽出戶外。若於戶外牽至[這-言+(序-予+手)]中。若於[這-言+(序-予+手)]中牽出[這-言+(序-予+手)]外。皆波逸提。若牽無慚愧人。若欲降伏弟子牽出。不犯。
 
[0419b18] 次重屋上坐脫脚床戒 比丘作事。理宜審諦。危險之處。特須安庠。今於重屋薄覆之上。恣心受用脫脚之床。墜墮傷人。惱他故制。餘相可解。
 
[0419b21] 次用蟲水戒 出家理應慈心愍物。傷生造作。豈是悲人。別緣有四。一是蟲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隨用結犯。滿戒五句。一人。二知有蟲。三自洗泥草。四使人。五結罪。釋中。初一別解。下四合明。合中。物三一蟲水。二蟲漿。三境想。多論第六云。此煞生戒凡有四戒。此戒最是先結。既不得用有蟲水澆草和泥。便取有蟲水飲。既不得用一切有蟲水。便故奪畜生命。既制不得奪畜生命。便奪人命。凡奪物命。有四結戒。以事異故。盡名先作。若比丘取有蟲水澆草和泥。隨用多少。用[3]了波逸捉。若欲作住處。先應看水。用上細疊一肘。作漉水囊。令持戒審悉者。漉竟著器中。向日諦看。若故有蟲。應三重作囊。若故有蟲者。此處不應住。餘如雜法中明。見論。自澆隨息。一一得提。教他澆。隨語語得提。
 
[0419c11] 次看覆屋過三節戒 縱貪重覆。令屋崩摧。損業喪功。招譏故制。別緣具四。一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三節未竟不離見聞處。四第三節竟便犯。餘相可解。此戒事稀。不能繁釋。然三節相難識。如緣中說。以草三重覆故。名為三節。五分。若至第四重。若草若瓦若板覆。一一草瓦板。皆波逸提。
 
[0419c17] 次不被僧差輙教授尼戒 此有三意。一尼請教授意。女人出家。本以遵崇敬法。今既入道。理應虔奉修行。若不半月請示行儀。觸途未明。豈能修進。第二須教授意。女人在道。不可安然。理須進修。階其出益。祇欲修進。闕於遊方。故藉大僧示修軌則。第三須差意者。教授事難。須備德行。由此委眾量遣德人。既不蒙遣。輙往宣揚。於教有[4]遣安能利物。
 
[0419c24] 別緣具五。一不被僧差。二往尼處。三集尼眾。四說八敬及法。五隨說言了。犯相文二。一開聽教授。二因聽起過。前文有三。一明尼請教授。二爾時下依請差遣。三爾時尊者[*]不依差進詣。前文有五。一列尼所依眾。文列十二人。等者等取五百。為須諮決疑滯。故依大僧。二列能[1]衣尼眾。十五人等。亦等取五百。三明愛道請僧教授。問何不請佛而請僧耶。答以順敬教。故不請佛。爾者敬教已有半月請言。何不直來求僧。而更白佛。答敬教雖有此言。比丘未蒙。佛遣愛道。懸知不得。故更白佛。教誡說法者。謂理行法也。四佛告下依請聽許。多論第七云。所以令諸弟子教誡尼者。答有四義。一以現無恡法故。二師與弟子知見同故。三欲現槃特比丘功德智慧故。四為諸比丘於尼眾各有因緣應受化故。五既蒙遂請致敬還退。次差遣文三。一告令差遣。二奉命差遣。三預生譏毀。為明教授師難。要須具位。又為生下二種教化。為有信人說法教化。為譏毀者神足教化。次進詣教授文中有二。一說法方便。二爾時愛道下正明說法。前文有四。一將伴進詣。二尼眾迎逆。三尊者就坐。四尼眾起集。若不來者。應須與欲。故尼律云。三寶瞻病事。聽屬授教授師。於尼應如女想。尼於教授師。應如佛想。次正說法。先為信人。次為無信。前文有三。謂三請三說三中各四。一愛道請。二正為說。三說已入禪。四尼眾譏敬。唯第二文闕無。第四前正說中所說偈者。即是般陀得道之偈。偈中分三。初二句證法。次四句舉喻。後兩句顯勝。前文證得無漏。鑒理分明。故曰入寂等安樂。次喻為兩對。舉事樂來況。皆以後句釋。前世中為最。次顯勝者。非直慢除。餘惑亦盡。此惑盡證滅。稱云第一亦可。次前四句是有漏樂。此下兩句是無漏樂。無漏勝有漏。更無過此。故曰第一。次入禪譏敬如文。但以渴法情殷。樂聞無厭故。復二三重重請說。次為無信人神足教化。十誦十一。種種現神力已還坐本處。諸比丘[2]尼見已輕心滅盡。生信敬心。尊重淨心。拆伏憍慢。即隨比丘尼所憙樂法。所應解法。而為演說。眾中有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有種聲聞道因緣者。有種辟支佛道因緣者。有發無上道因緣者。爾時眾中得如是種種大利益故次起過。文二。初口差起過。二界外自差。此二文中各三。謂起過呵制。前過文二。初告尼眾令知當他。問可不時。次進詣教授文中復二。前進詣集尼。即是說法方便。第二正明說法。說法文四。一明六羣所不說法。且舉三科。類餘亦爾。二但說下出所說法。反前正法。三或笑下非法威儀。反前神足。四明尼眾歎默。反前譏敬。次呵責立制如文。次過三中。初文有四。一界外自差。二遣尼白眾。三比丘間呵。四尼為白眾。次二眾白佛呵責。次立制法。要具十德。方堪教授。此中文三。先標。次列。後結。戒律具足者。奉持戒行。毫釐不虧。防護律儀。心無退屈。多聞者。博考經論。問無不和。採摘群言。庶事能決。誦戒者。兩眾木叉。善持不忘。決斷無疑者。非直誦文。亦能裁義。善能者。開導應法。與理無差。族姓者。生處高門。人標望美。顏貌等者。色相端嚴。覩者發欹。堪任等者。說法開生。稱機愜欲。問此與前善能說法何別。答前說稱法。無顛倒過。未必即能。應機愜欲。此為稱機。與前有異。不為佛等者。謂壞異見出家者。故言不為佛。出家而被法服。犯重法。准此即應云為佛出家而被法服。不犯重法者。堪教授尼。問何為重法。答准善見論。即是汙尼三眾摩觸二麤者。以為重法。以作此事。縱悔清淨。尼見猶慢。不聽教授。又解犯一切殘。名為重法。縱使悔已。亦不聽教授。類知提等懺竟。即得教授。問此與初德何別。答犯殘悔竟。具初闕九。犯餘未悔。具九闕初。餘若悔竟。九初俱具。殘若不悔。九初俱闕。滿二十歲者。見云。持法堅固。少有退敗。年少輕躁。易可退敗。問未知差無德人羯磨成不。答今古諸師咸言。下至具五。差得成就。為簡全無德人。永無教授之義云云。成立不能具張此等。釋者不了緣法如非。今解得成所以成者。以不牒德入羯磨中。如餘恣等。差人亦須其德。彼然闕德。謂成不疑。此與彼同。何繁致惑。無德度人其類亦爾。爾者何以人衣互非。無緣受日。妨難處房。除村衣界邊等受人。總不成就。答比以牒緣。入羯磨法。以事非故。法並不成。此則類餘一切羯磨。羯磨文中牒事者。事非不成。文中不牒事者。縱非法得成就。爾者如何。下文云。下至具五德。應教授尼。答文中但言具五應教授。不言要五。差得成差。又問如結大界不牒道。遠隔河若也。道遠隔河。作法應就。答道遠隔河。文雖不牒標相。入羯磨中。以若道遠隔河。不成安唱。安唱既非。羯磨焉得。又以文稱同一住說。若有此礙者。不成住說也。
 
[0421a05] 戒本三句。一人。二不差。三教誡下結罪。釋中初句可知。次合解二三兩句。於中文二。先解被差人教授儀軌。次若僧下解不差結罪。前文復二。一解僧差可知。二解教授儀軌。此中復二。一解教授所說法體。二於說戒下釋教授儀軌。前說法體是八不可過法。文中有三。謂標徵列。義如下辯。次儀軌文四。一對僧請時。二眾為差時。三尅定期往時。四迎供教授時。定文雖爾。釋義四門。一約時。二約處。三約人。四約法。一約時者。時總有六。一尼眾差請人時。二屬授比丘時。此上二時在尼法中。三為尼對僧請時。四眾為差遣時。五尅定期往時。六迎供教授時。此之四時。並隨文解。然教授時。母黑白月。除去前三。及以後二。故僧祇云。白月一日至三日。是名時未。至十四十五日。是名時已過。中間十日。任取一日。往要與此時相應。方免日非之罪。第二處者。處唯作法。作法之中大界非小。此大非小。通於六時。第三人者。僧尼二眾咸須滿五。數雖滿五。但是四人僧攝。然尼使人明須解法。愚訥不了者。不堪為使人。比丘受屬者。理亦須然。僧祇二十七云。從今已後。比丘尼與欲應受。除五人。一上座。二教授尼人。三誦木叉人。此三應各自說不應受。四守房人。五病人。此二應言我不至。僧中更與餘人。若言我是乞食。阿練若糞掃衣。大德不取者越。眾既滿和。非病理合差遣。然所差者。具德如前。第四法者。白二非餘。彼此二眾。差法並然。復應更有屬授法及對眾請法。此文但有廣法。而無略法。五分二十九。有略法。彼云。有諸比丘尼與比丘共布薩。見比丘犯罪。便欲舉之。以是白佛。佛言。比丘尼不得共比丘布薩。應半月請。一比丘令從比丘僧。乞教誡人。諸比丘不肯為乞。佛言。聽尼為作供養。鉢囊漉水囊。腰繩香油。前食後食。或未布薩為白。或已布薩。乃白佛言。不應爾。應唱不來。諸比丘說。欲清淨時。從坐起。在僧前立。白言。大德僧聽。其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頂禮和合。比丘僧足乞教誡人(不言三說)。若無教誡人者。上座應答云。此無教誡人。又無能說法者。汝等莫放逸。此比丘明日尼來時。應如是傳上座語語。釋文可知。
 
[0421b16] 次解不差結罪。文分為二。一結不差日非。二明不問計。先解初文。古舊釋云。若僧不差說八敬吉。以八敬文。定生患義微。故犯輕罪。說法寬慢。耶正難分。容說耶法壞尼心行。生患義多。故犯提罪。若日非說二。同犯吉羅。以俱日非不聽教授。更無餘過。故同小罪。通對被差人。可為四句。不差有二。若不差非日。即得四罪。三吉一提。是日二罪。一提一吉。若被差人日非犯。二吉羅。是日往者。輕重無犯。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說八敬吉者。一得不差說敬吉羅。二犯日非吉羅。並得二吉。是以雙結。容是日往。所以言。或次明不差說法提。問所以說法但舉不差。不牒日非耶。答前說八敬不差日非。同犯吉羅。以一罪名。括二罪種。故須並牒。此中不差說法。罪重日非。便輕非但種別罪。名亦異濫。故不牒非。謂說法無日非吉。今解不然。說八敬亦得提罪。言僧不差或非教授日往說八敬吉者。舉敬結日非罪。非是說八敬愆說敬得提。戒本已結。如戒本云。教誡者提。釋中教誡者。八不可違法。又五分云。教誡者說八敬法。若不差教誡。比丘尼語。語波逸提。伽論第二云。何教誡尼。答說八重是名教誡。故此二戒合制還同異語嫌罵說敬得提。戒本中結說法獲墮。廣釋中明。又解脫敬及法同得一提。若說敬不說法。或說法不說敬。各獲一提。若俱說二。共得一罪。以同一業。如俱過房。文中結罪。綺年不同。舉八敬結日非。陳說法論輙罪。日非亦然。同結一罪。心業不異。豈獲兩愆。十誦教誡。一尼一提。乃至四尼四提。次不問訊。結業如文。尼及沙彌等吉者。皆由不得僧命輙互往來。為使者是。
 
[0421c19] [1]次說法至日暮戒 書一日詳聚。尚避嫌疑。況暮交參。不招譏謗。別緣具六。一是僧差。二集尼眾。三教誡說法。四日暮。五日暮想。六隨說不絕。戒本三句一人。二為僧所差。三教授結罪。釋中上二可知。教授者下釋第三句。文四。應知以緣起是比丘住處故。開文。開比丘尼寺。伽論第二問云。頗有比丘。日沒時。教誡比丘尼。不犯耶。答有若比丘尼寺中聚落中近聚落寺中白衣家不犯。聚落外犯。次譏呵。教授師戒僧差德人教授尼眾。本情為法。不希飲食。見他得利。嫉妬譏呵。惱亂德人。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是僧差。二情為法。三得供養。四生嫉妬。五譏言了。六前聞知。戒本兩句。解釋如文。尼等三眾稀故吉羅。
 
[0422a07] 次與非親里尼衣戒 意如前明。別緣具五。一是大尼除下二眾。二非親里。三非親想。四與應量衣。五除貿易。五領受犯。滿戒五句。一人。二非親尼。三所與衣體。四除貿易。五結罪。多論。應量衣鉢俱提。不應者吉。解釋可知。
 
[0422a12] 次與非親里尼作衣戒 不能自尊。輙為尼作。非直招譏不輕。亦乃於道為耻。別緣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眾。二非親里。三非親想。四故心為作。五除因緣。開文為借。六隨作結犯。滿戒四句。及釋可解。問所以作衣針針結罪。答以過失多。復妨修道。故隨作結。不待全成。如尼在僧寺中造塔。亦為過多。博博結罪。
 
[0422a18] 次與尼屏坐戒 意如前明。別緣有四。一是大尼簡異下眾諸師皆准五分。多論尼下二眾亦俱犯提。此不同彼。雖復譏染不殊。然以下眾各有師屬。縱與俱坐。稀故犯輕。然諸師浣故取衣即除下眾。此等餘戒便即通取。豈非尋文不審。令義乖張。今不同彼俱除下眾。二是屏處。諸師云。緣是露處。戒本明屏。故知俱犯。此亦不然。俱是屏處緣中云。門外坐者。謂是院內。門外猶是屏處。故廣解中。具彰見聞。二屏。乃至不聞常語聲者。亦是屏處。五分。始終皆言屏處。三無第三人。四共坐便犯。戒本四句。解釋可知。多論。與尼屏坐。隨起還坐。隨得爾所。波逸提。十誦亦爾。所以尼罪輕者。答僧是上尊。尼每遵奉。制不由己。故獲輕愆。不盲不聾。開前盲而不聾句。不聾不盲開前聾。而不盲句所對異故。有期兩句。餘戒文。咸同茲釋。
 
[0422b08] 次與尼期同道行戒 別意如上。別緣具六。一是大尼亦除下眾。二與尼期除遇相逢。三同一道除去異路。四在見聞內。五無因緣除與估容大伴。若疑怖處力勢所持。六隨越界犯。多論。水陸期行。悉屬此戒。謂僧與尼各別乘船。同水路行。越界得罪。若同一船落在後戒。滿戒五句。一人。二與尼共期。三同一道行。四除異時。五結罪異時者下誦第四句。釋中上二句可知。有疑者下釋第四句。道者下劫釋第三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文二可知。尼假伴授。過微故輕。
 
[0422b17] 次與尼期同乘船戒 別意如上。別緣具六。一是大尼。二與尼期。三同一船。四作順流上下之意。除去真海及船失濟。五無因緣。除命命梵行。力勢所持。六雙脚入般犯。共俗女同船亦是犯限。此略不明。下房舍文。共女人上船。疑佛言聽直渡。若准此義。第一緣應言人女。滿戒五句如前。釋中上三別解。下二合明。十誦。隨共一二三等同船。亦得示許。提罪。
 
[0422b24] 次食尼教化食戒 尼以偏心。曲歎無德。現有別情。招譏損道。又讚無德。定毀賢良。情過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是尼讚歎。二知讚歎。三受得。四食之咽咽結罪。問所以不開病者。答但使不讚一切得食。何須對病開使讚歎。若其開讚病人。高德。猶毀賢善。是以不許。又別眾食七緣對此無益。亦不得以此七緣來開。滿戒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讚歎。四得食。五除開緣。六結罪。此六之中。第五除開緣。不解餘句。具明一[1]二四。別解。僧祇十五云。尼語檀越言。某甲徒眾多聞精進。當須通讚一切名讚歎食。若言。某甲眾主多聞精進。為是比丘。通請女人。一人是讚。餘人非讚。若有如是讚食。當展轉相貿食。不得捨食而去。若比座垢穢不淨。不憙貿者。當作是念。此鉢中食。是某甲許我當食。無罪。若尼語優婆夷言。尊者某甲。可長請供養。此即名讚歎。若言。尊者某甲。可常乞食。不名讚歎。彼比丘下合解二六兩句。此中文三。一正結提。二以外用讚稀故吉。三境想四句。大僧讚尼。亦以稀故吉羅。
 
[0422c17] 次與婦女共期同道行戒 制具釋相同前。與尼期行戒。但此中俗女為別。又此但使共期不。問第三人多小皆犯。以非同法不類於尼。開多伴不犯。
 
[0422c20] 次施一食處過受戒 施主標心。限期一食。理應節量。隨施而受。今乃久延。過受他食。過損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五。一施限一食。二知限一食。三無病及無請住等緣。四過限而受。五食則成愆。滿戒五句。一出施標期。二無病者反定開緣。三比丘者犯人。四應一食者食之分齊。五若過下結犯。辯相具解文中不次。初先解第三句人。次解初句。次食者下解第四句。次病者下順釋開緣。次若無病下解第五句。文二可解。但以食資要急。憙過故重。餘過不數。所以故輕。
 
[0423a05] 次展轉食戒 設供延僧。情祈福利。希存赴納。畢以施功。今先受已。輙便後違非直。六味徒施。亦令二益蠲備。受前請已。復受後請。互背彼此。稱為展轉。別緣具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請。二體淨堪足。三更受後家五正食請。四無因緣。謂除有病等緣。五隨食結罪。今將前請對後請。可為三對四句。初四句者。一前後俱正背得提罪。次二差互及俱不正但吉。次足不足為四者。初前後俱足背犯提罪。次三差互等並吉。次淨不淨為四者。前後俱淨及以前淨。此二背提。餘二背吉。次下釋文。文中分二。初食稠粥背請。第二爾時下食五正背請。前文復二。一明犯相。二爾時少信下可責。犯相文四。一是施粥緣。二爾時下正聽食粥。三種藥粥者。一是時藥。謂胡麻乳。二七日藥。謂蘇及油。三盡形藥。謂薑椒畢鉢。佛讚食粥有五事。善五事可知。僧祇二十九。有十利。即持戒清淨等偈。三時阿那下慶得修福。四犯如文。次呵責文三。一發覺得實。二時少信下譏已白佛。佛為說法。令得道果[1]果。三爾時下呵責立制。以畫不合。即是正食。若先受請而食此者即犯。背請故曰如法治。亦可先食。稠粥後成。足緣一結。通收背足。故言如法治。次食五正背請犯。呵如前。立戒文三。滿足五句。一人。二展轉。三食。四除開緣。第五結罪。餘時者下誦前第四句。問所以。不言衣已竟等。應解云。除餘時者。是以此文中先舉其犯。後除不犯。前長衣等者。先除不犯。以取犯時。以其專不專故。所以語異。亦可此等三戒。時與施衣合。故對下解。便所以語異。今解不然。但為長等三戒衣。若不竟不可結。其長離之愆。為結長離愆。須言衣已竟。迦絺那出者。相由舉也。此等三戒體與衣殊。豈得同彼。言衣已竟。為無衣竟。迦絺亦無。然驗開緣。理應有三。謂更加一衣時不犯。以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緣在下文。不在此戒。以無緣故。本中不除。准下合有廣文便解。故言自恣。一五月等。以此故知定得時利。縱於時利分中有病及施衣緣者。但為時開不以病等。即是病及施衣局非時分不同。舊釋云。病人施主體知不生譏惱。非情所欣。十二月常。開不局時限。施衣開者。衣利既重。或長貪結故。以時開之。非一切時故。文言一月五月。若復有餘施食及衣者。前言一月五月。是時捉時望衣食衣食是時家之餘。單時無開。要假施食及衣故。言若復有餘施食及衣。此釋不然。違害正理。但以餘屬非時分。即是時家之餘。次下廣釋。釋中前三可知。病者下釋第四開緣句。但以病人苦惱。開無譏過。施衣等者。即案此文。二緣具顯。以一月五月是時分利。若復有餘即非時分。若今日下解第五句。文中有二。初教捨請。次若比丘下結背請罪。然案此文。必須捨與同類一人。令彼代去。方得免罪。不同餘文心念捨得。諸師對此解。僧祇。六念計與此文。不果快會。其六念義至下文解。次結背罪者。且如一日受十家請。若赴最後請者犯一提八吉。以初一是前餘八是後。若背後九獲九吉羅中間。多少義准應知。又解前後並據赴者。論云且如十請。赴第五者。即前四為前。犯四提罪。後五為後得五吉羅。如是類知。餘請前後。若赴初者。下九為後。若受後者。上九為前。尼以緣異。且結吉羅。開文非食者。不正食也。或食不足者。食雖是正。少故不足。或無請處者。元無有請。隨食不犯。或食已更得食者。受前家食已。然後受後家食。容或有足。不犯背罪。若先食後家食。即犯背罪。或一處有前後食者。謂一施主再設五正。亦或犯足。而無背愆。
 
[0423c14] [2]次別眾食戒 別意者。出家理應共遵和合。今結私眾別食惱僧。又令施主供此別人。失於僧田反報之福。故上文言。有二事故制。又十誦十三云。語諸比丘。從今以二利因緣。故遮別眾食。一利者隨護檀越。以憐愍故二利者破諸惡欲比丘力勢故。莫令惡欲人別作眾別作法。與僧共諍。次釋別名。古舊諸師。皆將別眾。對於破僧。以辯同異。故今尋思。理恐不爾。但知別眾者。能別之處。四已上以眾別他。名為別眾。所別之處。不簡多少。下至一人。亦成所別。故此同別。唯約情說。其別眾羯磨者。以人不集。彼此情乖。事不共同。名為別眾。所以知者。如秉對首心念法。亦非是眾。但望應須集者。不集名別。其破僧者。望失和合。彼此無益。名之為破。別緣具十。一有施主。二在時中。三別請別乞。四食要。五正五必須體淨。六食請須足。七食處成眾。八界內不集。九無因緣。十食便犯。初緣所以須施主者。以四方僧食。及自己食不犯別故。故多論第七云。若僧祈食時。應作四相。一打楗槌。二吹貝。三打鼓。四喝令。令界內聞知此四種相必使有。常限不得。或時打楗槌。或復打皷。或復次具。令事相亂。無有定則。不成僧法。若不作四相而食。僧祈食者。不清淨。名為盜食僧祈。若使有遮。雖打楗槌不清淨。名盜僧祈。又論云。若四人已上雖在界內。各自有物。共作食不犯。別眾以此故。須別有施主。其施主者。通道及俗。故論云。若四人中。一人出食。三人無食。共一處食。波夜提。此文復言。沙門食者。在此沙門釋子外。諸出家者。及從外道出家者。是故知內道沙門亦成犯限。前言慈愍白衣家者。且就緣說。次第二緣。須在時中。若在非時分中。即無同味義。故假別無愆。故要時分。次第三緣。雖有施主。若僧次請者。亦無別過。故須別請別乞。故見論云。別眾食有二種。一者請。二者乞。云何請成。別眾有一優婆塞。往至四比丘所。以正食請比丘。願大德受之。是名請成。別眾云何從乞得罪。有四乞食比丘。或坐或立。見優婆塞語言。與我等四人飯。或一一人乞言。與我飯亦如是。或俱去。或各去。一時受食。得是名從乞得罪。此文乞者。提婆達多別將四人。通已為五。家家乞食。佛因故制。其別請有二。一題名別標。理是別請。二以法取人。亦則成別請。如言禪師若干。即簡律師法師。餘亦類然。明非僧次故。五分云。若於眾中。別請四人已上。是名別請眾食。設雖別請。有僧次者。亦是不犯。以僧次人破其合計。興謀義故。其僧次有二。一直言僧。次是名僧。次二從上座次第若干人。亦成僧次。然檀越請。在於界外者。隨何僧次。即是不犯。若在界內者。必須請本界內。布薩處僧方免別眾故。多論云。若有檀越。請四人已上。在僧布薩界內。食應布處。請僧次一人。若送一分食。若不請一人不送一分食者波逸提。若二處三處亦如是。若各至布薩處。僧中取一人。若送一分食。則清淨自處。不須展轉。取人送食。設請一人送一分食。外有異處比丘來。若遮乃至不與一人食者波逸提。若僧食竟。有客比丘來。檀越與四人已上無罪。次第四緣。正食者若非正食資身義微。故須正食充軀成犯。是以文言。食者飯麨等。次第五緣。雖是正食。必須體淨。以不淨食無同味義。舊問答云。若爾非法羯磨。不合同遵。應不犯別眾。答非法詳聚。容可翻非為如。故制有別眾。食已不淨。設往不能迴令作淨。往而無益。是以不犯。故下文言。非法別眾。此難及解。俱不應理。然非法詳遵。名為如法。食猶不淨。可為問答。設使同遵。不成如法。何須對食。問答釋妨。又此非法羯磨。本謂為如。及至秉作。落非不成。故言非法別眾。次第六緣。要須足者。以食不足。闕無資身。故多論云。若別房波演(此云大)。檀越別與小食四人已上。非足食故無罪。次第七緣。能別食處。必須成眾。故文言。四人若過。分作二部。更互食。又多論云。若各別食。食不成眾不犯。又云。三比丘一比丘尼。三比丘尼一比丘。乃至三比丘一沙彌尼不犯。若三比丘在界外。一比丘在界內。若三比丘在界內。一在界外。若三比丘在地。一在空。若三在空。一一在地不犯。若狂心亂心病壞心滅擯人。為四亦爾。次第八緣。界內不盡。下至一人。不集成犯。故多論云若同伴四人已上。在聚落界內。受一檀越食。先雖無僧。但知有一比丘在中。不請共食者波逸提。若生疑心。不問有無食者吉羅。若欲如法者。應好隱悉聚落。有比丘無比丘。不生疑心食者。無過。若不爾者。應打楗槌。則清淨如法。九十二緣。至文當釋。次下釋文犯相等可知。
 
[0424c16] 次滿戒五句同前展轉食戒。對此釋開緣句。五門分別。第一定緣多少。第二定時非時。第三定緣共別。第四相攝強弱。第五通塞同異。初定緣者。准此開緣。但有其七。取下功德衣利。便有其八。此為無緣。不除義如前辯。其作衣時者。本以迦提月中作衣故開。問此迦提月自得別眾如何乃云以作衣開。答望本迦提月中未有功德衣。緣要作。方開不作。不得後有功德衣。緣設不作衣。於迦提月中。開別眾食。據斯道理。應立衣時。然言作衣時者。猶是標初別開望後總緣。即是衣時。是以廣釋之中。兩緣並顯。故言作衣時者。自恣竟。無迦絺那衣一月有五月。乃至衣上作馬齒一縫。爾者衣時既自得。別不假作衣者。所以乃言。衣上作馬齒一縫。答此文為舉受利者。不以此文證。要作衣得別。又解。若後安不安人不合受利。此於迦提月中。亦須作衣。此假作衣。方開不作。不許由此。二人亦合作衣。故於時外有作衣開。又准五分。亦有八緣。彼戒先開病時。次開衣時施衣時緣云。如數數食戒說。其數數食戒云。世尊聽諸比丘。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諸比丘作念為衣時。不犯。數食衣。竟亦不犯。佛言。衣時不犯。過衣時犯。次施衣緣云。有諸白衣。知比丘不得數食作念。我當作方便。為諸比丘。作衣比丘來受。并得供養。即便作衣。請諸比丘。諸比丘言。我等不得食。但與我衣。諸白衣言。大德。若受我食。乃當與衣。諸比丘作念。世尊。若聽我以施衣。故數食者。可不之衣。以是白佛。佛聽數食。次始別開。作衣不犯。文言。有諸比丘欲作衣為乞食。故衣不即成。妨癈行道。作念若作衣時。佛聽我受別請眾食者。衣乃速成。不癈行道。以是白佛。佛便聽許。次明道行等都合八緣。以彼證此。俱有八緣。次定時非時者。唯衣時是時利。餘七是非時開。雖於功德衣月有餘七緣。然以時利故開。不以餘緣故許。故不受德衣人。設於時分位中。有餘緣者。亦非時攝此。謂約人受利為定不得。局於時限。定時非時。雖復當他時分月利。望已不合受。即是非時。次共別者。施衣時。大眾集時。沙門施食時。此三共有。以施衣沙門。緣非別屬。開在前境。故咸共有。大眾集者。相假為也。獨望不成。亦共緣攝。故此三開。但有必共。自餘諸緣咸皆是別。或有各帶別緣。名為共者。此之共別。不同前位。次相攝強弱者。若望受利人。時利月中。不得更有餘緣來開。設有餘緣。但時利攝。名之為強。若以餘緣。互相望者。但有前三共緣。即共緣攝本。以共緣故開。不以餘緣故許。以無餘緣。自得別故。餘緣縱雜。各自緣收。次同異者。船行大眾。沙門唯局。此戒道行通於浴戒。少有同異。義可准知。衣時等開。通在展轉。及食前食後戒病緣少寬。然有差別。不同□□之義。隨相應知。
 
[0425b13] 次下釋相。但前三可知。病者已下解開緣句。但以病人共惱。開聽別眾。又無異計。破僧之義。見論。病者脚破。沙土入中。不能行故。得受別眾食。作衣時者。謂一月五月為作衣故。求食作衣。恐事難成。開別眾食。若開此文為二緣者。相亦可顯。如上義明。但以衣時一開。受利時定。作衣即是時利之外故。後安等人於迦提月。為作衣開者。亦非時攝。施衣時者。衣利雖重。二義故開。一益施主。二利比丘。然准此文。施通二時。時中自得別眾。不由施衣。但以施衣開者。即是非時。以餘即是時家之外。次道行者。要是即日。下至半由句。有來去者聽。十云。昨日行來今日食。或明日欲行。今日食皆提。以時過及未至故。船行亦爾。次大眾集者。五分云。諸佛常法。歲二大會。春夏末月。諸方比丘皆來問訊。以眾多故。次請甚疎。乞食難得。諸比丘作念。若世尊聽我等大會時受別請眾食者。不致此苦。以是白佛。佛便開受別請眾食。此開緣云。爾時眾多比丘。從拘薩羅國遊行。詣一小村。諸居士念言。眾僧多而村落小。我等寧可與眾僧作食耶。勿令眾僧疲苦。即來請僧。佛便聽許。詳此皆已。眾大難供。佛愍比丘。開別眾食。此言食足四人長一人為患者。昔解云。謂四人中長一人。非謂四外。別有一人乃至百人長一人者。應云長九十七人為患。但以同名。長處義齊。故云一人吉。釋云。大眾集者。唯此處有食。餘處無食故開。言四人長一人為患者。以食易得。是患制犯。若食難得。開患不犯。下至長一人為患。多不待言。乃至百人長一人亦爾。今解。多論云。或以法事。或以餘緣眾僧集會極少。舊比丘四人。容比丘四人。名為大眾。雖大眾集食。不難得者。不聽別眾。以難開許。准此即是食難得時。所別雖一。不名為患。若食易得。所別下一。能即犯別。名之為患。此則舉患以開不患。乃至百人長一亦爾。患者犯別眾也。次沙門施食者。多云。是外道沙門。除佛五眾。一切外道出家皆名沙門。但為外道異見。蹔生信心。屈請比丘。益彼故許。文言。在此沙門釋子外諸出家者。謂是舊沙門。及從外道出家者。是始欲出家者。次解結罪句。文中分二。初教比丘食之方軌。二若比丘下違而結罪。初文四句。初旬無緣須白出者。此釋眾外疑。故以餘食。人皆悉有。緣咸非僧。次不能益我。此謂有緣無緣。共雜一處。故我無緣白出。餘無緣者。勿入次句。眾以聽隨意食。次句眾多分。二眾食後句有緣。須白入者。此除眾內疑故。為顯我非。僧次不能益他。餘無緣者。理須白出。次結罪可知。
 
[0426a07] 次取歸婦食賈客道粮過三鉢戒 歸婦賈客。內懷信心。故持食粮。奉施僧眾。受須籌量。過則罄竭。故作限約。越則成愆。別緣具五。一是歸客。二粮二知是。三無因緣除病不犯。四取過三鉢。五出門便犯。文中二緣具顯。伽若那此云瞎眼。故五分云。不復用汝瞎女。僧祇云。此女端正。恐王強取。我當為作不吉之名。王於後時。果然欲取。以名不吉。遂適餘人。滿戒三句。第一若比丘等請施二食。第二若比丘等開受及食。第三若比丘等除病結罪。提愆過受故結。不以不分。文中乘便。故言不分與餘比丘食者。此之三文各有其二。一者牒人。二明儀軌。次下廣釋。釋比丘。義通三位中人次釋白衣家。次除病緣。次若比丘下廣釋。第二開受及食。次若比丘下無病結罪。文有五句。一提四吉。此第四鉢犯。准論。義當下鉢過受出門獲提。不分獨食但吉。故知戒本文中乘信言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四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四末
 
[0426b06] 次足食戒 凡食資身令修梵行。少則虧道。多則增食貪。故佛隨根。將補有四。謂從一搏至作餘法。今第四人不作殘法。貪心重食。違教成愆。
 
[0426b09] 別緣具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捨威儀。四無因緣。謂除病及作法。五更食犯提。
 
[0426b11] 次下釋文。犯相文五。一為上行人說一食法。二時諸病比丘下開病無足。三時諸病比丘下開病人殘。四爾時諸比丘下非殘制法。五時舍衛國下違法起過。初文有三。一說一食法。第二爾時下了前一食之制。第三諸比丘下了前飽足之言。初對上行人。故說一食法。然修一食。必能省緣修道。故言讚歎一食法。第二文四。一謬解聖教服下當法。既闕食資致身損瘦。二佛慈檢問。三阿難具答。四了前一食。雖復一食。要須飽滿。次第三文亦四如前。第二開病。第三除殘。各四如前。不能繁具。第四餘法文二。初約僧食。作餘食法。文四同前。然作餘法須具十緣。一是食足比丘。除未足者。二在時中。非儉午後。三是時食除去非時。四須體淨除去。宿觸病殘見等。故多論第七云。若以不淨食不淨肉受不。名受殘食法。不淨食者。殘宿惡捉共宿。不淨肉者。狗肉惡鳥肉等者。第五手受露持在舒手肉。第六言說謂言我已足食等。第七所對比丘未曾成足。第八自持取食。第九說言我止汝取食之。第十還本食主。准文可解。然僧祇十六云。有五非法。不名作殘食。何等五。離處。離食。離境界。離申手。離語。初離處者。若為作殘食。比丘行時與噉食住坐臥時。說殘食法。是不名作。餘三威儀。互對亦爾。二離食者。不與噉作殘。食即便說。與不名作。三離境界。食放地作。殘非手中。四離申手。申手外作。非申手內。五離語者。如不作是。言我手中。鉢中食我。今一切不須是。殘食與長老。是五非法不成。反上五離。即五不離[1]其成就。其五不離翻。上應知。五分第八云。佛言。應在食未竟比丘邊。作殘食法食。若無應在未食比丘邊作。若眾中無未食比丘。應近處不見。若近處復不得者。與應受具足戒。沙彌疾與受戒。然後於是人邊。作諸比丘。不知作殘食法。白佛。佛言。持食著鉢中手擎。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作是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食已足。為我作殘食法。彼比丘為。取鉢問言。是食與我耶。答言。與便為食。少許餘殘還之。若都不食。但取已還之。語言。此是我殘。與汝亦名殘食。多論又云。若比丘行洗口時。有檀越與五種食。比丘應食。應行受殘食法。不應住坐臥。若住坐臥。當知壞威儀不名受。若以此為受者。皆波逸提。十誦亦爾。問未知作餘食法竟得通。餘比丘食不解。但經作結成。殘餘人得食無犯。故僧祇第十六云。從今聽一人作殘食。餘人盡得食。爾者如何。多論第七云。若一人受殘食法。餘人食不成解。多論。法局對人。餘人無法不得食。僧祇。直據成殘。所以通餘得食。次檀越食同前。第五起過不知正食成足。非正不成。故云不知足食。不足食又不知具幾緣作法成。闕幾不成。故言不知餘食不餘食。
 
[0427a07] 戒本三句。一人。二食竟者彰己成足。三或時下且舉食檀越食違。而結罪。次釋文二。一解戒本三句。二爾時尊者下問決足緣。前文釋初可解。次食者下釋第二句。於中復二。一者釋食。二明其竟。其食五者。飯肉各二。麨獨為一。據此合離。故有其五。然論實體。但有其三。謂飯麨及肉。如五生種。次明其竟。文中有二。初釋飽足。次明足緣。飽足有二。謂自恣及境界。自恣足者。要須飽滿。境界足者。受得多食。望境堪足。設食一口。離處成足。故觸惱戒。開文云。若不作餘食法。不起不犯。故知以境多。故亦名為足。若不爾者。隨起隨食。何須佛開。
 
[0427a18] 次足緣有五。一知是飯者。謂知飯是正食成足。二知持來者。了他持來自作飯想。三知遮者。知多堪足遮後再食。四知威儀者。知行等四儀。五知捨威儀。謂離行至住等。對飯既爾。餘四類然。故五分云。於此五食。一一食中有五事。名為足食。一者有食。二者授與。三者授噉。四者不復受益。五者身離本處須足食。已釋第三句。文言。足食已捨威儀者。彰足事畢。不作等者。違開結罪。次問決文二。一正明問答。二明作法成不。前文有二。初約食五正犯足。二佉闍尼下食不正犯足。前文復二。初約行威儀廣辨。二約餘三類易。前文有五。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結。第四釋中。五食文五。初飯有二句。一約食飯犯足。二約雜食。餘四食犯。飯既作頭有二。餘四亦然。此則成其五對十句。其行既爾。餘三類然。此四十句。計理亦足。次約九佉闍尼食。以彰犯相。磨細末者。謂非正食。不正之末。此佉闍尼食。若未食五正。不成足緣。隨食無罪。若食五正捨威儀。己更食不正。亦成其犯。然油蜜犯者。謂與時食雜也。若其獨食。是則無愆。如十非中立和。問言云何和。答謂足食已捨威儀。以蘇蜜等和酪。一處得食不。離波多言不得。問言何處制。答舍衛國不作餘食法中制。以此證知。犯者是和。若其不和。所以指同此制。五分亦言。以蘇等和酪。次明作法成不文中四對八句。初二愚闇相對。次二恭慢。次二道俗。次二慳貪。此中第六句。在淨人前作法者成而有罪。但以應對比丘故成就。不應在淨人前失法故獲罪。餘之七句不成獲罪失法故吉。不成故提。次境想者。但有四句。初之二句就正食上作。初句心境想應過量提。次句旦食稠粥。而生疑心懷疑故食。心輕獲吉。問所以無第三句足食非足想。答情迷無罪。落在開文。故開文言。食作非食想不犯。又解轉想容犯。文無者略。次之二句非正食上作。初句久停薄粥見稠。謂正以謂得吉。非正無提。次句生疑為異。尼吉羅者。同於多論。論云。此戒不共三眾不犯。又解。准五分云。尼亦如是。明則與僧同犯。爾所以。此文結吉羅耶。答為彰離合不同。且結小罪。次開云。食作非食想等者。然雖是食。一向作非食想。故不受作餘法。次非食者。以體非食故。不作餘法自取作者。開前第五使淨人句。若不置地者。開前置地。既不置地。應在手及處。若與他開。前自捉他。與己開前。盡持去前。八句中略翻其四。餘開可知。
 
[0427c09] 次勸足食戒 別意者。出家守行。理益自他。今伺不周。使惡勸彼。前既受勸。人我俱損。彼此無益。故所以制。問所以足離為兩戒。答以自勸他兩緣別故。又應解云。多義差殊一起業不同。謂足食貪心起勸足。嗔心生二業。具有異足。食口止共身犯。勸足口止作業。假他身犯。三開緣別足食。病緣開勸足則無。四食不食異足食要食犯。勸足自身不食犯。有斯別狀。故不得合。次緣有四。一知他食竟。二不作殘法。三俠惡勸彼。四前食成犯。滿戒三句。一人。二知他食竟。三若受請下違而結罪。釋中。初句別解。餘二合明。合中先出食體。次正明犯。八句之中。初句情重。二俱逸提下七緣差。所以並吉。尼為稀故。且結吉羅。開中餘句。並悉反之。唯前病句。略而不反。
 
[0427c22] 次非時食戒 志食應時。增其業行。過時食者。患累道門。既不順法。損道招譏。為過不輕。故須聖制。次釋名時者。從旦至中。食不生罪。故名為時。過午已去。食生罪累。故曰非時。是以處處經云。中後不食。有其神五福。一者少婬。二者少臥。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穩。亦不作病。是故沙門道士知福不食。翻成五過。故是非時。別緣具四。一是非時。二非時想。三是時食。四食便犯。緣中。難陀跋難陀因觀伎樂。非時噉食。逼暮方還。迦留陀夷夜巡門。乞驚恐主人。乃損胎命。戒本四句。一人。二非時。三食。四結。釋中具解。前三可知。釋第四結罪句有四。一時食。二約非時。三七日。四盡形。然盡形壽藥。無失受分齊。故約無病。以解非時。次境想五句。開文者。麥令皮不破者。以是清汁。無麤相故開。五分第八云。有比丘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以蘇塗身。猶故不差。佛言以麨[除/土]身。猶故不差。佛言蘇和麨塗身。猶故不差。佛言以煖湯澡洗。猶故不差。佛言與煖湯飲。猶故不差。佛言。以瓫盛肥肉汁坐著中。以如此等。足以至曉。一切不得過時食。唯中哯出為無麤相不犯。見論。若食吐未出咽喉。還咽不犯。若出咽喉入口還咽。犯波逸提。
 
[0428a19] 次殘宿食戒 飲食長貪。令人不節。曰求濟命。是曰沙門。今乃故貯。擬充後食。所為垢穢。立制防之。釋名者。今所食者。乃是作餘。餘故名殘。經夜為宿。是中四句。一者殘而非宿。謂此食餘。貯充後食。宿非同界。但得吉羅。二者宿而非殘。貯宿非餘。獲內宿吉。三者亦殘亦宿。謂得提吉。殘宿故提。內宿故吉。四者非殘非宿。謂清淨食。別緣有三。一殘宿食。二知是。三食即犯。戒本四句。一人。二殘宿。三食。四結。解釋可知。結中亦四。同前殘食。永棄無心。重食後遇。緣得不名為殘。五分二十二云。有住處比丘。大得菴羅菓食飽。以餘與淨人。淨人明日持作羮與比丘。比丘不敢食。白佛言。本不作還食意。皆聽食無犯。又僧祇云。昨日殘食。棄在石上。及草葉上。明日復入聚落乞食。都無所得。空鉢而出。不作意還。從本道來。見本石上。飯聚故在。若有淨人。當使淨人。授已得食。若無淨人者。有烏鳥食處。當淨洗却。得自取食。又云。比丘晨起。應淨洗手。不得直麤洗五指頭。復不得齊腋。當齊腕已前令淨。不得粗魯。洗不得揩令血出。當以臣磨草未灰。若灰土淨洗。手揩令作聲。淨洗手已。若更相揩者。便名不淨。應更洗。若洗鉢已。濕時重磨。拭者名不淨。當停使燥。比丘食前時。當護淨手。若磨頭。若捉泥洹僧草屣。若捉盛蘇油囊。當更淨洗如前。若捉僧伽梨等。餘衣亦當更洗。十誦五十六。比丘新[1]勳。鉢蘇著鉢。二三過洗。膩氣不淨。便白佛。佛言。若一心三者洗。是鉢名淨。
 
[0428b19] [2]次不受食戒 所以制者。五分第八云。世尊未制。比丘受食。食諸比丘。各於知識。家不受食。食白衣譏云。我等不憙見。此惡人身。著割截壞色衣者不受食。食是為不與取。又多論第八。有五義故。一為斷竊盜因緣故。二為作證明故。從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證明。所以聽非人邊受食者。曠野之處。無人故聽。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無知小兒。一切不聽。三止誹謗故。四為少欲知足故。五生他信敬心故。謂以衣器等。領納四藥。故名為受。
 
[0428c04] 別緣具四。一是應可食物。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成犯。
 
[0428c06] 滿戒五句。一人。二不受。三食體。四除開緣。五結罪。
 
[0428c07] 釋中具解。第二句中文二。初明不受。次明受法。對此解義。三門分別。一明手受。二明口受。三二受差別。初門有四。第一所受食境。第二所受食體。第三受者業心。第四受已失不。初門境者。通有其四。故五分第八云。舍利弗患風。目連從龍取藕根。與舍利。舍利不敢食。佛言。聽從龍受食。又聽猨猴授食。又帝釋作一貧女。與迦葉食。迦葉觀知不敢食。白佛。佛言。從今聽諸比丘從天受食。又因鬼神請。佛及僧手自下食。比丘不敢食。佛言。聽從鬼受食。又十誦五十八。佛言。從今日聽從非人受食食。次食體者。但應食者。皆須受之。故文言食者。謂佉闍尼等。又了論云。物者有五種。一依時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開量。此五攝一切物盡。謂有噉食。不生譏過。又非自力遮防者。聽不受食。故十誦五十七。佛言。從今日聽五塵不應受食。米塵。糓塵。水塵。衣塵。風塵。爾者如何。僧祇云。若風吹塵坌草葉及食者。一切更受。答此文為淨人易得。故須更受。若淨人難得處。亦開不受。所以知者。即僧祇十七云。比丘欲食處。當從淨人受。若無淨人者。當洗手令淨。自取食。氷雹亦如是。又見論十六云。若塵大可除去食不犯。若塵細落不可除者。應使人度。若急病因緣大小便及灰土。得自取服。又十誦五十六。佛言。從今日聽擔食藏。莫使人見。若食當出道取一搦。不受得食。以經曠澤故。次業心者。要須具受儀軌。舉器離地。心境相應。淨手仰受。下文錯受不成者。以無心故。然心有其錯誤。剋漫對境藥等。思而可解。又此文中受業有十。前九據制。後一約開。單心成受者。如五分云。有諸長老比丘眼闇。佛言。應受草葉敷之。以手案邊。令食著上。此亦名受。又有白衣惡賤比丘。不肯親授。以食著比丘前地。語令自取。佛言。亦聽以彼語取為受食。母經第八。有國人。惡賤道人。持食著地。不過手中。比丘白佛。佛言。雖非手受。施心已竟。可取食之。十誦五十六。有看馬人信佛法。辦種種飲食。入著僧前。是人聞馬屋失火。是人言。大德自食。我等有急事。留食便去。比丘白佛。佛言。信佛法人一心與。若捨去。便應食。又了論云。至邊有三。一至身邊。謂以食置比丘手中。名至身邊。二至物邊。謂施至捉食。或擔令比丘自取。比丘手至食邊。自取食。名至食邊。三至器邊。以器貯食。授與比丘。比丘手不至食邊。但捉器名至器邊。僧祇十六。明受法。先列章本。謂食上樹上。井中屋上。淨厨器受。非器受。床船乘心念。受道路粮。次依章解。食上者。若比丘食時風吹塵來。坌鉢下草。不坌食者得食。草葉當受。若坌草葉及食者。一切更受。若牛馳等。塵坌亦爾。若畜生振身塵來。若作意受者。得名為受。若眾鳥塵。女人行衣曳。地塵亦爾。若淨人行草葉時。應語言懸放。行餘亦爾。若行菓墮草上。即轉去者。不名為受。少停者。得名為受。若大會時。淨人難得。比丘應到菜聚邊受行鹽。麨飯亦爾。若淨人舉不離地。得名為受。但非威儀。比丘應語淨人。汝舉離地授我。若淨人小不能舉者。應言。汝稍稍分授我。受羮餅等亦爾。若受蘇瓮時。繩著地者。應語合是繩舉。若淨人小不能舉者。應教稍稍減。授我如是一切。若鐺鑊熱不得受者。當以兩木橫置地。比丘脚躡上。當作是言受。受是名食上。樹上者。淨人樹上食菓。比丘言。與我菓。淨人即搖樹落菓。墮比丘鉢中者。得名為受。但非威儀。若以手脚等下菓時。菓觸枝葉。比丘當更生心言受受。得名為受。淨人食麨豆時。比丘欲得。即從索。作是言。與我麨豆。淨人不與。比丘擗淨人。手寫著衣裓中。言受受。得名為受。但非威儀。是名樹上。井中者。諫若比丘住處。井水滿無淨人。比丘自抒井。欲井中食。淨人應盛飲食。著一器中。以繩紐繫下。食時井底比丘應語淨人言。下繩手捉。若井[1]股邊有生草木者。應教令避下至井底已。比丘應一手挽繩。一手承捉。作是言受受。是名受。若井水清者。自得取飲。若濁者。語淨人言。持新淨瓮。紐繫下水。如上說。是名井中。屋上者。諫若無淨人。比丘自覆屋。上下難癈作。即屋上食者。持食著器中。上比丘下長竿拘。語淨人著是拘上。作是言受受。是名受下。繩亦如是。是名屋上。餘相准知。不能繁具。次失受不者。然失受有三。一任運失。謂受食時至過午後。即任運失餘。二越分齊。盡形壽藥。雖無分齊。然約無病。以結不應。二遇緣觸失。如受食已。為淨人觸。即失受法。准明了論。不住自性人。亦成觸食。不住自性者。謂十三難。三舉滅擯。應滅及學悔人。三者變生作。熟失可解。
 
[0429c09] 次明口受。此部無文。准義應有。以非時等。藥許經時服。若不[2]如法。豈得久延。故十誦二十六。波離問佛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是三種藥舉宿惡捉得口受不。佛言不得。是三種藥手受口受不病得不。佛言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以此證知。為加口法。故須問淨及病。若直手受。豈問病不。又復多論。前七日藥戒。亦云口受。文如上引。既准文義。知有口受。釋此口受。四門分別。第一所對受境。第二所受藥體。第三受者心業。第四受已失不。初門境者。是道非俗道有具非具形報等可知。次明藥者。藥雖有四。論其口法。局下三藥。既下三藥。加其口法。藥體必須清淨無過。謂無二內自煑惡觸等諸罪。及受已停過須臾。復體變改者皆不成受。問所以時藥不加口法。答時藥唯聽時中服用。時中是近不失。手受既不失。手不須口防。但以非時等。藥服許長時。故加口受。以延手受。次明心業。心有尅漫錯誤。且心尅漫者。標名作法。要尅方成。於同藥中。漫亦通得。論其錯誤者。是則誤成錯。不成同異之藥。准義應知。業者。對藥加法。差別各殊。具緣如非。思而可解。次受失不者。若被淨人觸。受法即失。故多論云。觸已更受。故知失受。問觸既失受。何用口為。答口防任運。不防遇緣。以遇緣強。故不防也。又以時藥無任運。即不加口法。明知防任運。不防遇緣。又解遇緣無過。口法不防。
 
[0430a08] 次明差別。五門分別。謂境藥防生及強弱。言約境者。手是異類。不通同類。以同類中。宿觸緣等。口唯同類。不通異類。以秉法故。異類不成。又復口具二境。謂同異類。手但一境。謂唯異類。次約藥者。藥有淨穢。手受皆成。口受持開。故唯局淨。如功德衣。要即日來應法。又時藥一種。唯手非口。餘之三藥通手及口。次約防者。手但防兩。謂不受惡觸[1]手。後即失。不防二宿及非時。論其二煑。復非對除。以此手受。但二故少。口法通下三藥。對三說者。非時亦防二罪。謂不受惡觸。此防任運。失受惡觸。不同手受防。一往不受惡觸。此義通下二藥。但至明相。故無二宿。二煑亦非對除。故不防也。七日防四。以經宿故。更加二宿。盡形准此。亦防四罪。或防二煑。至下文明。次約生者。時藥唯手。受手正生。殘義兼惡觸。以任運失受。便有惡觸。過生下之三藥。由口生者。正是非時長及無緣服吉。故言非時過非時。七日過七日。盡形壽藥。無緣吉羅。亦義兼明相出時殘宿惡觸。雖明相出。後更有餘罪。然並不由口法而生。次強弱者。具二義故。手強於口。一若不手受。不合加口。二以手受。是根本故。又解口受。亦具二義。得名為強。一若無口法加。延手受。過時即失。不得長時。二以口受防過多故。此則二受互為強弱。次下釋文可知。結中四句同前。
 
[0430b06] 次索美食戒 出家理應捨諸美味。躭求好食。惱物增貪。別緣具四。一是美食。二自為己。三無因緣。四食便犯。滿戒四句。一出四種美食。二能犯人。三如是下無病。四自為下索而結罪。釋文可知。尼乞義稀。故犯可呵。此之吉羅結方便罪。五分第八開云。若為病比丘索。若從親里家。若知識家索比不犯。
 
[0430b12] 次與外道食戒 異學精疎。不知恩分。雖得飲食。反生誹謗。又此邪人輙自與食。謂是勝田比丘不如。故五分白衣云。沙門釋子尚供養外道。我等何為而不奉事。別緣具六。一是在家外道。古舊釋云。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輕故爾。所以然者。出家名同。真偽難分。容生惑倒。故制得重。在家白衣道俗位別。不生人惑。所以犯輕。此釋不然。詳其文意。唯是在家。故言時彼乞兒眾中。有一露形外道。家女顏端正。又次緣云。時彼會中有一梵志。既在乞兒會中。定非出家者。由緣如此。故戒本中云。外道男。外道女。以此故知唯在家者。然廣釋中云。波私波羅闍者。在此眾外出家者是。准此即通出家外道。然以此名懸牒。解釋緣起戒本二處俱無不以此。故證是出家者。若准此義對尼別者。此唯在家尼。通出家及在家白衣。僧祇三十八亦云。在家俗人及出家外道。又解准廣解文。亦通出家者。故多論第八云。若自手與。一切九十五種。異見人食。不問在家出家裸形有衣。悉波逸提。准此但是外道皆犯。不問在家出家尼。若據文唯是出家外道及白衣。以此故是緣異。亦可義通。在家外道以與白衣亦犯。故是緣異。二知是。三非親除父母。四是食除衣。衣犯小罪。五自手與。除置地遣人。六領受即犯。緣中不呵者。以無情過。五分中佛亦種種呵責。滿戒四句。一人。二外道男女。三自手與食。四結罪。解釋可知。尼是犯同緣異。且結方便吉羅。
 
[0430c12] 次先受請已前食後食詣餘家戒 既受他請。赴須及時。輙別經過往不齊。集僧既未盡。不得設食。稽留大眾。食不得足。惱眾不輕。所以聖制。別緣具五。一先受他請。二不屬授。三向白衣家。四除因緣。五入門犯。戒本有三。一略結前食。二次明隨然隨有兩。一者隨結。二者隨開。隨開有四。一開屬授。二開病時。三作衣。四施衣。或可更加衣時。為五癈立開合。如別眾明。三滿戒五句。一是比丘先受他請。二食前食後詣餘家。三不屬授。四除開緣。五結罪。餘時者下誦前第四句。釋中具解餘比丘下釋第三。屬授句凡屬授者。要屬界內。同受請者。不同非時。展轉相白。故母經第七云。若無檀越。請不語比坐。得入聚落。乞食無過。若受請者。不語比坐。去則有過後。食時亦如是。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於中文二。一失屬分齊。二若比丘結罪。前失屬授細分有七。一欲詣村中道還失。二不至所屬處。更詣餘家失。三至庫藏失。四至聚落失。前第二句欲入村。更詣餘家失。此句至白衣家。更入聚落。義是相似。綺文而已。五至邊房。謂是零居之所。六至比丘尼寺。七若即白衣家。還出失此等失者。謂在中前時。促存護眾僧。故佛制隨白處直往。或別經過。即失前屬。若更往者。應須重白。不同非時入聚落中。以時長遠。不須護僧。雖更經過。不失前屬。次結可知。作白法。僧祇第二十云。長老憶念。我某甲離同食行至餘家。答言爾。開中若無比丘不屬。開至庫藏等五處所屬白衣家。謂是本所屬處。若眾多家敷座具者。謂多家共作一會。隨所至家。皆是請處。是故不犯。
 
[0431a14] 次食家中有寶強安坐戒 在家俗人躭欲之所。比丘不應在中久住。今輙居此。妨彼邪心。傷情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食家甄去斷婬家及俱受齊。二是夫婦常所居屏處。三無第四人。四無因緣。五申手不及戶處坐。戒本四句。一人。二食家。三有寶。四結罪。解釋可知。
 
[0431a20] 次食家中有寶在屏處坐戒 餘義同前。唯是屏處。有第三人為異。
 
[0431a22] 次與俗女露處坐戒 餘義亦如前。但此犯及戒本彰其露處。廣釋言屏。理實非重物障。故名露。為離見聞。名屏。對前二戒。受名不同。十誦十二云。隨起還坐。隨得爾所。波逸提。若相去半尋。坐一尋坐提。相去一尋半坐吉。不犯者。相去二尋。若過二尋坐。
 
[0431b03] 次駈比丘出聚落戒 出家[1]出家理應存信守道。先許後違。惡心駈逐。時節已過。令不得食。惱損不輕。是故聖制。別緣具六。一是大比丘。二先許他食。三後違不與。四無因緣。謂有舉擯命梵等難。五惡心駈出。六相離見聞。戒本四句。一人。二共至聚落期許與食。三彼比丘下方便逐駈。四以此下結罪。以此因緣者。謂以時過。令不得食。緣非餘者。非餘不犯等緣。廣釋可解。
 
[0431b11] 次過受四月藥請戒 居士雖復辦藥延僧。然有分限。理隨施心。今輙過受。長貪惱物。敗善增惡。故所以制。別緣具六。一是藥請。二作限定。三知限定。四過限受。五無因緣。六食結犯。緣中彰索。是制之緣。論其正犯。要須過限。問未知四藥之中過受何藥成犯。答釋中但言藥者。毉所教服。理實通於三藥。除非時。以非時藥體賤。除患義微。過受義稀。故吉。如施一食處。過受尚犯。況過四月。不得提 。滿戒六句。一人。二請四月與藥。三無病下明受分齊。四明過受。五除開緣。第六結罪。釋中不次。前二可知。病者下解開緣句。請者下却解第三句。此中文四。一者舉數。二列。四名。三云何下解釋。四請各有舉釋結。四是中已下料簡四請。謂初三兩請應四月受二四兩請。應隨施受。次彼比丘無病下合解四六兩句。餘文可知。
 
[0431c01] 次觀軍陣戒 凡軍陣者。[2]丘刃相交。實則敗損不輕。戲則令心蕩逸。故多論三義故制。一為佛法尊重故。二為滅誹謗故。三為息諸惡法。增長善法故。下之二戒制意同此。別緣具四。一是軍陣。二故往觀。三無因緣。四見便犯。滿戒四句。一人。二觀軍陣。三除開緣。四結罪。釋中略不解開緣句。餘者。具明初句可知。次所觀中。先解其陣。次釋其軍。軍中文二。初列本數四軍。故曰一二三四。次一軍下解釋。釋中四軍。即為四段。一軍之中有四箇一。僧祇十八云。四人護象足。是名象軍。八人護馬足。是名馬軍。車軍十六人護。是名車軍。步軍三十二人。執持兵仗。是名步軍。次明純軍。亦四箇純。此為一數統收。唯純無雜。下之三軍。以數非一。故悉具有。純之與雜。此有八軍。一純各一二軍中純四雜六。三軍中純四雜三。此中應可更有一句。謂或有象車步。文無者略。或可亦得不須此句。四軍中純四雜一。都合總計有三十軍。次彼比丘下解結罪句。
 
[0431c18] 次有緣至軍宿過三夜戒 前戒一往無事。直見成犯。此戒有緣。聽至軍中。開無直見。過三夜犯。別緣具四。一至軍中已經二宿。二第三宿不離見聞。三無因緣。四明相出。戒本三句。反釋可知。
 
[0431c22] 次有緣至軍二宿復觀軍陣戒 既也有緣。聽至軍中。宜應靜坐。而復往觀。過同於初。是以須制。五緣成犯。一先在軍中宿。二軍陣合戰。三方便往觀。四無因緣。五見成犯。戒本四句。釋中不解第二句。餘者。具明解第三句中文四。一解鬥。二釋軍。三明力勢。四論陣相。次彼比丘下釋結罪句。
 
[0432a04] 次飲酒戒 酒性惛人。猶如狂藥。既失本志。廣造愆違。故多論第九云。飲之者能作四逆。唯除破僧。三緣成犯。一者是酒。二無重病。三飲之即犯。犯中文二。初至遶已而去。神力伏龍。為施酒緣。二明日下飲酒成犯。佛呵文三。一失本了心。呵世間毒龍。害人宍身。損處輕微。名為小龍。三毒煩惱害人。法身毒中之極。名為大龍。今娑伽陀為酒所困。不能入定發通。降此小龍。況能發無漏慧。降彼三毒大龍。若依僧祇。以蝦蟇為小龍。故彼文云。佛語比丘。是善來比丘。本能降伏惡龍。今者能降蝦蟇不。答言不能。此律准彼。以眾鳥為小龍。次佛語下顯酒多過呵。次佛告下明師不攝呵。戒本三句可知。釋中酒者已下解第二句。於中文二。初列五酒如文。第二木酒者下偏舉木酒。料簡是非。於中文四。一列木酒差別有六。二梨汁酒下雜醞方法。三雜酒者下四句以是無醞成酒。假無酒色香味。亦不應飲。四非酒。酒色下四句假有酒色。香味以非元醞成酒。是故應飲。良以木酒有濫。偏牒解釋。餘四無疑。故不料簡。次彼比丘下解結罪句。五分。有咽咽言。此文略無。十誦。酒糟甜酒酢酒亦咽咽提。不同此文。食麴者。多論云。此麴以麥及藥草。酒和臥之。後乾持行和水。飲令人醉也。餘麴無犯。
 
[0432b01] 次水中嬉戲戒 多論。四義故制。一為佛法尊重故。二為長敬信故。三不癈正業故。四為修正念故。次具緣釋相可解。
 
[0432b04] 次擊歷他比丘戒 比丘縱逸。輙相擊歷。事微惱重。故須聖制。五緣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惱亂意。三手脚十指。四無因緣。五觸著便犯。文相可解。
 
[0432b07] 次不受諫戒 人多迷己。不自見過。要籍良緣。共相訓導。然比丘此將欲作罪。不從他諫。損壞不輕。別緣具五。一欲作七犯事。二他如法諫。三自知所作非明前諫者是。四拒而不從。五隨作犯根本。不隨語波逸提。戒本三句可知。釋中先解其輕。謂自知所作是明他諫者。非故作犯根本。違諫突吉羅。次明其重。謂自知所作非明他諫者。是故作犯根本。違諫波逸提。此中違諫並以識事。隨作七犯。皆獲根本。
 
[0432b15] 次恐怖他比丘戒 比丘理應遞相安慰。今伺不周。更相恐怖。非直長惡。亦癈修善。損敗不輕。故須聖制。五緣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恐怖彼意。三以六塵等事。一一顯爾。四言詞了了。五前人見聞觸知便犯。不待前人怖以不怖。犯相文三。初怖佛起過佛。顯三業俱惡。此人反被拘執。作其惡色。是身業不善。云我是鬼。復作惡聲。是語業不善。此二惡業本由心起。故佛呵言。心亦是惡。次帝釋護持三寶。常謂僧中純善。忽遇斯惡。故驚訝云。眾中亦有如是人耶。佛彰此人耶。佛彰此人。現生漏盡。故言此生得清淨法。天帝讚佛。佛顯無怖如文。然此怖佛為過云然不須。更問自言。故直立戒。戒本三句可知。釋亦有三解。第二怖法文二。初列六事。二一一解釋。凡欲怖者。要先言告。然後方以六事示之。餘文可知。
 
[0432c05] 次過半月洗浴戒 所以須洗者。十誦[1]三十七。洗浴有五功德。一者除垢。二者身清淨。三者除去身中寒冷病。四者除風。五者得安穩。凡洗身垢。事須應法。故限半月。過則成犯。四緣成犯。一曾前洗浴。二未滿半月。三無因緣。四洗半身犯。滿戒四句。一人。二明半月一洗。三除開緣。四結罪。餘時下誦前第三句。釋中不解第二句。餘者具明可解。伽論第三云。頗有半月內浴不犯耶。答有著雨[2]衣浴。若迷悶時浴。不犯。入水舉木因浴不。若渡水舉浮時浴。不犯。若結安居已。一月數數浴。不犯。過一月已。半月應浴。次無事露地。然火戒火性焚燒事變無定。既有斯損。不可不慎。又復然火。詳聚多著俗話。癈修正業。是以聖制。別緣具四。一是露處。二無因緣。三然草木等火。除炭。然炭患微。但犯小罪。四燒便犯。此中但制無事。然火若壞地。及生種上。已制竟。戒本六句。一人。二無因緣。三自為身。四在露地。五教人業。六結罪。釋相可解。
 
[0432c21] 次藏他比丘衣鉢戒 輙藏他物。容生盜心。臨危事險。可懼之甚。又若被謗。清白難分。過損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四。一是大比丘衣鉢等。二作驚動意。三無因緣。或物主慢藏為誡勅故。或借他許。或因此物。有於二難。四藏舉便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出所藏之物。三自作業。四教人業。五結罪。下戲猶[1]猶。上惱亡言。解釋可解。
 
[0433a04] 次輙取真實淨施衣戒 凡有受畜。不應封著。故作淨法令遣滯。精物在彼邊。取與須問不問。輙取驚動非輕。別緣具四。一是己物。二作真實淨法。三不問淨主。四取即成犯。戒本四句。一人。二作淨法。三不問淨主。四輙取結罪。釋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因。即便明淨施差別。釋淨施義。五門分別。第一淨施之意。第二淨施之人。第三所淨之物。第四明淨施法。第五淨法失不。初門意者。凡淨施法。為遣滯情。常有屬他之心。己無貯畜之過。又異外道。故多論第四云。一切九十六種。無淨施法。佛大慈悲方便力故。教令淨施。是方便施。非是真實。次人有三。一是施主。謂通五眾。故此文中備列如此。又五分第九云。諸比丘作念。佛聽我等淨施便淨施。父母兄弟姉妹。以是白佛。佛言。不應淨施白衣。應淨施五眾。於五眾中。取一人作。多論云。若淨主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除錢及寶一切長財盡。五眾邊作淨。應求持戒多聞。有德者而作施主。後設得物。於一比丘邊。說淨主名。而說淨法。除不見擯惡耶。不捨擯六罪人。一出佛身血。二破僧并犯。四重。於六罪中。但犯一事。亦不得作淨主。但簡非如此人者。作不論大小。又五分云。告諸比丘。不應淨施。與五種人。一者不相識。二者未相請悉。三者未相狎習。四者非親友同師。五者非時類。無此五法。然後可以淨施與之。復有二法。不應淨施。一者不能讚歎人。二者不能與人。作好名稱。僧祇第八。波離問長衣。何等人邊作淨。佛言。於比丘等五眾邊作淨。又問相離近遠。得從作淨。佛言。齊三由旬。知其存亡。又問沙彌邊作淨。是沙彌受具云何。佛言。稱無歲比丘名作淨。又問若死云何。佛言。得停十日。於餘知識邊作淨。問此中淨主乃列五眾。未知五眾互為得不。答論其展轉。物不付彼。不生譏過。互為皆得。雖有此義。論其大理。不如當眾三二。自為其真實淨。必須同類。以物付彼。不同展轉。又僧與尼無有互對作法。爾者此是真實淨戒。如何列其五眾。以此故知二淨通五。釋此是同戒通舉五眾。據理真實。必須同類。又解下列二淨顯有輙不故使。戒本通言五眾。二能作淨人者。謂比丘等五眾以內教攝故。三所對作法人者。若展轉淨。各對同類。若真實淨。對施主作。次約物者。謂衣藥鉢及尼十六牧器寶亦合淨主。非五眾為。是以義中簡別而說。然古師云。如綾羅錦綺等。一切重物不須說淨。此義不然。比尋諸文。皆無開處。若以重物即不說淨。如十六牧藥。豈是輕耶。論量應不如上明訖。次約法者。一是請施主法。大者須具威儀。後申請意。小者直請。不須威儀。論說淨法對物及境。如常應知。然作展轉淨法。不得對施主面。僧祗十九云。不得對面前說淨施。當餘人邊說淨施。十誦十六云。有比丘現前作淨。與他衣已。便不肯還。即生鬪諍。是事白佛。佛言。不應現前與。又有比丘受他衣已。便不肯還。佛言。是施不名真實。為清淨因緣故與。即時是比丘應還索取。若得者好。若不得應強奪取。應教彼作吉羅悔過。此是對首法。餘文亦有心念法。故五分第九云。有諸比丘。獨在房中有長衣。不知云何作淨施。以是白佛。佛言。應作遙示淨法。應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捉衣。心生口言。我此長衣淨施。某甲從彼受用。至十一日。復應如前法。次淨法失不者。准祇。但三由旬外。即合失十。多二文云。出國休道。擯舉命終。咸失淨法。次下釋文。文中有四。一舉。二列物即付彼取與。須問名為真實作法轉施。物不付彼。稱云展轉。並是絕貪惠施。名為淨施。三解差別。四是中下料簡。次若比丘下釋三四兩句。
 
[0433c15] 次白色三衣戒 凡衣壞色。應於道服。復能內遣貪情。外增信敬。今著白色。內外俱壞。過損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是白色。四著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壞色儀軌。三若比丘下以不壞故。違教結罪。釋中具解。五分第九云。若得新衣。應三種色作識。若不作識。若著著提。若不著。宿宿提。輕重衣不作淨者。謂是點淨法。僧祇十八。若得青黑木蘭新僧伽梨等乃至覆瘡尼師壇不作淨。波夜提。作淨時不得大不得小。極大齊四指。極小者如豌豆。若持呵梨勒。[酉*((白-日+田)/廾)]醘勒。阿摩勒。鐵上研取汁作點。淨不得並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華形作淨。若染[疊*毛]時有泥墮上。若烏鳥泥足踏上。即名為淨。若得眾多雜碎物。合補一處者。一處作淨。若各各別補者。一一作淨。一切衣乃至新紐。揲亦作淨。
 
[0434a05] 次故煞畜生戒 多論。三義故制。一為憐愍故。二為斷罪惡故。三為長敬信心故。別緣具五。准上應知。滿戒四句。一人。二故煞通自他業。三所煞境。四結罪。釋中。初三別解。二四合解。合中初列十九章。次作如是下結罪。
 
[0434a10] 次飲蟲水戒 制意具緣。並悉同上。前據外用。此約內用。滿戒及釋可知。僧祇十八。比丘受具足已。要當畜漉水囊。應法澡灌行時。應持漉水囊。若無者。下至受持鬱多羅僧一角頭。看水時。不應以天眼。亦不得使眼闇人看。下至能見掌中細文者。得使看水。看時不得厭課。當至心看。不得大速。不得大久。當如大象一迴頃。若載竹車一迴頃。無虫應用。若有虫者。應漉水用。多論第八。器中粟無邊無量。見已斷食。經二三日。佛勑令食。凡制有蟲水齊。肉眼所見。漉水囊所得耳。
 
[0434a20] 次故惱他比丘戒 夫出家者。應護物情忽。以生年等六。惱他比丘。非直觸惱。情深幾許。不能崇道。五緣成犯。一是大比丘。二作疑惱意。三於六事中隨有顯示。四言詞了了。五前境知聞。但使聞知即犯。不不待惱與非惱。戒本言。少時不樂者。此就惱者之意。非待前人。不樂方犯。戒本三句。一人。二故惱他。三結罪。釋中解第二句文二。一列生年等六章。二次第舉章解釋。次若比丘下解結罪句。開中六事。還次第開前五。皆云其事實爾者。謂前人實有此事。復作實心。利益彼意。有復不開。第六文言。若彼為性麁疎。不知言語者。謂前問法人便語言等。顯如汝言非我惱也。或戲笑等者。通開前六。
 
[0434b08] 次覆藏麤罪戒 出家理應遞相發露。今覆他罪。令心不淨。復令前人造罪滋漫。彼此無益。故須聖制。別緣具七。一是大比丘。二犯麤罪謂夷殘。三知麤罪。四作覆心。五不發露。六無因緣。下文無人可向說。及有命梵二難。七明相出。滿戒三句可知。釋中初二如文。彼比丘下釋第三句。文中有四。一覆大比丘結罪。二別二自覆藏。七罪並吉。三覆餘眾。四境想四句。麤罪非麤罪想。謂向非罪迷故。是以入開。
 
[0434b16] 次減年受具戒 年滿二十。志幹成立。堪能持戒。及耐眾苦。未滿與受。損道不輕。闕其進修。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年未滿。二知未滿。三與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文中有四。初度年未滿人。二時諸童子下索食發覺。三如來撿問。四制不聽度。此戒之中闕無呵者。謂此已前未制年限。為無情過。是以不呵。滿戒三句。一出年限應受分齊。二出犯人。三知年已下明違結犯。問所以言可呵癈故者。答知年不滿。不合為受。勞僧設法。愚教之甚。故曰可呵癈也。釋中初句略而不解。第二犯人可知。其受戒人下釋結罪句。此中文二。初約四心定犯不犯。二彼比丘下明輕重分齊。前文有十六句。但和上有四心。知謂疑不知。知者了知。不滿謂者。雖年不滿。覩相作滿想。疑者猶豫不決。不知都無所知。僧緣彼境。亦有四心。今將和上四心。一一歷僧四心。四四故成十六。此四四句中。初三兩四。和上犯提。二四兩四。和上不犯。僧四四句。各初三犯吉。二四不犯。但以和上是主。知疑得提。眾僧非主。知疑犯吉。餘想可解。不犯中聽數胎閏等者。此謂元受之時。計俗年滿。後以日月。不足生疑。故開。若其元受。俗年亦少者。即是知年不滿。無有開理。故多論第九云。要數日滿為年。下不滿得戒者。以母胎足也。准此如似一人十二月三十日生。至年二十正月一日。受戒者。計實日月。始十八年餘。有二日猶少。七百一十八日。不滿二十。然開胎者。胎中有九月。計胎九月日。須滿足為有四箇小月。欠四日。更加四日。即是九月四日實日。但二百七十。次開閏者。依俗歷法。十九年為一章。章有七閏。今十八年。閏不滿七。但得六月。餘十九日。其中有三箇月小。欠三日。實日有一百九十六。次開十四日說戒者。一年減得十八日。計十八年。總得三百二十四日。此之三位。猶未重除小月。及開十四日。說戒已得七百九十日。於中除小計。用七百六日。足前得滿二十餘。有八十四日在。若將此日。更向前開。是則俗年不滿。受戒不得。或可當受之時。俗年亦不滿。但覩形相。迷作滿想。更取前日。向前開得。復應重計。前七百九十日中小月及閏十四日。說戒除之。諸德計數各異不同。文省義周。勿過於此。
 
[0435a04] 次發起諍事戒 凡諍乖理。眾已殄除。輙便發起。令更增熾。此則自懷惱僧。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四諍事。二僧伽法殄滅。三知如法滅。四輙發起。五言章了發起。文言。不善觀者。言僧不識。諍起因本。故曰不善觀。觀謂觀察。若作如是觀者。不成正觀。不善解者。言僧不識七藥是非。故曰不善解。解謂決了。若作如是解者。不成正解。不善滅者。言僧不識。以藥對病。殄滅儀軌。故曰不善滅。滅謂除殄。若作如是滅者。不成正滅。故曰不成滅。此之三句發起皆提。滿戒四句。一人。二知是四諍事。三如法滅已。四發起結罪。釋中具解。然二三兩句不次。彼比丘下釋第四句。文中有五。一發四諍提罪。二起餘諍。五分第六。若僧不白。二白四羯磨。斷事而發起者吉。若發起私事吉。三自諍。四餘眾。五境想。此之境想若對七藥及藥病相對。各合有四句。文無餘二者略也。
 
[0435a19] 次與賊期行戒 盜賊傷人。王法所禁。輙與同行。還同賊相。此則清白難分。醜累佛法。敗損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七。一是賊。二知是。三共期。四同一道行。五不離見聞處。六無因緣。七越界便犯。滿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賊。三結要。四同道。五結罪。解釋可知。
 
[0435a24] 次惡見違諫戒 欲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不應說是非障道法。然此比丘耶心倒說。倚傍有濫。須僧設諫。故五分第八。諸比丘復問。汝云何作是解。答言此聞有質多須達多二長者。及諸優婆塞皆在。五欲為欲所吞。為欲所燒。今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又諸外道不捨本見。於正法出家。亦得四沙門果。以是故我作是解。所作違理。名之為惡。耶心穴徹。目之為見。固執拒僧。名為違諫。別緣具四。一耶心正說。二僧如法諫。三拒而不從。四三羯磨竟。科解同前。不能重述。然阿利吒。耶心矯說。望人生信。故言此是真實。餘皆虗妄。
 
[0435b11] 次隨順惡見被舉比丘戒 制意有二。一須舉意者。欲性違理。於道為灾。今以耶心。說言不障。此則自壞損他增長生死。於正法中。無所任用。故須眾僧舉棄眾外。令使思愆。改過從道。次不聽隨順意者。然此比丘生耶謗佛僧。本舉云。令絕化導。理應同僧。勿與來往。今輙隨順。令彼惡僧。復自壞行。不能長道。情過不輕。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是惡見舉人。第二知是。三無因緣。四隨順同事。一一結罪。犯相文四。一舉惡見比丘。是所隨順者。二呵不捨。三作法治舉。四隨順起過。滿戒五句。一人。二知是惡見舉人。三未作法者。謂未與解舉。四如是下牒惡見人隨順同事。五結罪。釋中前三可知。第四句文四。一解惡見。二明不捨。三供給。四止宿。此中四句顯成室相。開中九句。不成室相。餘戒定室。皆不及此。若比丘下釋第五句。五分。隨久近共語。語語波逸提。共坐坐坐提。共宿宿宿提。共事事事提。
 
[0435c03] 次隨順被擯沙彌戒 制意具緣並同前戒。問所以沙彌作擯名者。答夫欲入道。要須有信。今以耶說。懷其信心。若不重加。擯名無以。怖之從道。又須共行不淨。情過不輕。然行不淨者。謂是漏失非婬。若是婬者。應須永擯。何有設諫。不聽隨耶。又伽論第二云。彼若懺悔者。還當攝受。犯相文四。一違諫不捨。二呵所不應。三作法治擯。四隨順起過。初文復四。一說欲不障為諫所為事。二呵責。三設諫。四拒諫。滿戒五句。一犯人。二明沙彌說欲不障違諫儀軌。三彼比丘應語下正明治擯言。三宿者。謂第三宿明相未出。無上二三同宿事故。曰無如是事。汝出去等者。結成其擯。四若比丘下隨順起過。五結罪。釋中除第二句。餘者具明。
 
[0435c15] 次拒勸學戒 凡欲起行。不能自成。要藉良緣。方能進業。今既良緣勸進。理應順從。意欲為非。拒而不受。故作是言。我今不學此戒。當問餘智慧持律比丘。即是輕篾勝人。無心進善。於道無益。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作不學意。二前人如法勸學。三作不受意。四無因緣。五言了犯。戒本四句。一人。二前人如法勸學。三如是語下不受結罪。四開不犯。若為知為學。應反難問。又下開云。彼比丘癡不解。又云。其事實爾。事實者謂前勸人非理。更須諮問勝德。釋中不解開句。前三具明。
 
[0436a01] 次毀毗尼戒 戒為滅惡之源。眾善之本。理應讚歎。令法興顯。今反毀呰。癈人誦習。敗損不輕。是以聖制。故多論第六云。與諸比丘結戒者。為尊重波羅提木叉故。為長養戒故。為滅惡法故。別緣具五。一是毗尼。二前正誦時除去未誦誦竟。三作滅法之意。四發言輕呵。五言了便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前人誦時。三作是語下舉其呵意結罪。所以須呵者。以說此戒時令人惱。令人媿。令人懷疑也。次釋具明。然說有自他。誦亦應爾。文中據總。但言誦時。問何以呵戒。罪重餘二輕耶。答多論有五義。故罪重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而住。若無戒者。則無所依。三一切眾生由戒而有。四入佛法之初門。若無戒者。則無由入泥洹城也。五戒是佛法之纓珞。莊嚴佛法。是故罪重。
 
[0436a15] 次不攝耳聽戒 夫論解者。不能自生。要假說聽。方能開悟。今乃癡心怠法。不肯聽受。不知耶正。豈達是非事等面墻無由進道。失利處深。故次聖制。別緣具四。一是廣說戒時。二者身在眾坐。三作不聽之意。四說竟便犯。隨其中間。一一戒不聽者吉。戒本四句。一人。二將說戒時自言始知。三餘比丘下證其久知。若實久知而言始知者。犯妄語提罪。若實本來無知無解。無妄語罪。有不聽法愆。四彼比丘下結罪。屬彼由不聽故。不識戒相。故曰無知無解。雖無知解。以識事故。隨作犯根本。故曰若犯罪。應如法治。五分。若比丘與比丘受戒。即應教為廣說。若二若三。於說戒中坐。若知若不知。作是語。波逸提。於根本罪。緣而不了。復有無知之愆。故曰重增無知罪。語言下顯不聽過。辯相具解。謂犯根本及無知罪外。復有不攝耳罪。故言重。與不與者吉。謂是秉眾比丘。亦可得名以不用心聽法無知。波逸提。
 
[0436b07] 次同羯磨賞物已後悔謗僧戒 多論云。與諸比丘結戒者。為滅鬪諍故。為滅苦惱故。為得安樂行道故。別緣具四。一是僧物。此是僧得施物。非是常住。常住物者。不合賞知事人。故祇云。僧物者僧伽梨等。一切應分物。二同作羯磨。賞知事已。三悔反謗僧。四言詞了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同作羯磨賞僧知事。三後如是言下謗僧結罪釋中不解第二句。釋第三句中文三。一親友。二僧物。三結罪。
 
[0436b15] 次不欲起去戒 如法僧事。理應詳遵。今輙捨去令。不知合。惱眾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五。一如法僧事。簡非法。二知如法。三不與欲。四輙起去。五霍脚出門。五分第八云。僧斷事者。白羯磨白二白四羯磨。若屋下羯磨。隨幾過出。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出去面一尋。波逸提。若神通人去。離地四指提。若僧不羯磨。斷事出去吉羅。若私房斷事來而去吉羅。滿戒三句。一人。二僧作法。三不與欲下去而結罪。釋相可知。
 
[0436b23] 次與欲已後悔戒 先知僧事。如法已與欲訖。後以偏私之情。輙便悔反。同惡相朋。增長生死。惱眾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四。一是如法僧事。二已與欲。三輙悔反。四言章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如法與欲已。三後悔結罪。釋中具明。
 
[0436c04] 次屏聽四諍戒 凡是屏言。多隨情欲。意在鬪亂。輙往盜聽。過是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五。一是先起四諍事。二前人平量。三作鬪亂意。四輙往盜聽不令彼覺。五聞語便犯。問盜聽結罪。既在聞時。何以戒本云。聽此語向彼說。答此就聽者。本意欲向彼說。理實聽時得罪。不待彼說。若向彼說。便是兩舌戒收。又問何以此戒聽時即犯。前兩舌中要向彼說。解前戒先未有諍。聽時不犯。以聽之時。未定生諍。此戒先有諍事往聽即犯。以聽之時。必生諍故。戒本三句。及釋可知。
 
[0436c13] 次嗔心打比丘戒 出家理應齊修忍行。和合相得。不癈正業。今以嗔心打他具戒。逼惱情深。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是比丘。二起嗔恚。三作打意。四著結犯。問此打比丘獲以提罪。如何大集經云。打罵出家人。過出一萬億佛身血。答經據違理故重。律就違教故輕。又解律據同類相打制以提名。經就俗打上尊。所以罪重。猶如凡人相打即輕。打文即重。故此亦然。結意異故。餘相可解。
 
[0436c21] 次手愽比丘。或前戒 限分中制。著始成犯。此戒深防中制愽擬獲愆。祇律十八云。六部比丘以側掌刀。[1]疑十六群。作是言。我以掌刀。斫墮汝面。彼恐怖故。即便大啼。文相可解。
 
[0437a01] 次無根僧殘謗戒 制意等。同前大謗。戒本五句。一人。二嗔心。三無根。四舉殘謗。五結犯。辯相之中。略不解第二句。餘者具明。謂初三別解。四五合明。亦應具舉六心防巧及書使手印。並同其前假根理犯。文中略無。
 
[0437a06] 次突入王宮戒 王者自在。婚會無時。輙入宮中共相逼斥。彼此懷媿。殊非所宜。情過不輕。是以聖制。過如下辯。別緣具五。一是剎利王。二王與夫人同在一處。三未出未藏寶。四無因緣。謂有奏白被請難等。五入宮門內犯。五分。雙脚過提。隨遠近步步提。犯相文四。一以施佛飯故。獲得現報為夫人。二在高樓上下報恩致敬。三還至宮下化王生信。聽諸比丘入出宮中。第四時加留下正明其犯。第二致敬文中。有其三句。初因致敬。便問因果。四句疑事。第二爾時世尊下廣為解釋。今生信樂。如是末利下一一結示。三爾時末利下聞法領悟。受道獲益。乃至二三歸三寶者。但是增其善心。戒不重發。餘文可知。戒本四句。一人。[1]剎利王甄餘小者。三王與夫人同是一處。四而入下結罪。釋中具解。多論第九云。其進御時。所著寶衣。輕明照徹。內身外現。以發欲意。未藏此衣。名未藏寶。又女為男寶。夫人未以餘衣覆身。亦名未藏寶。五分云。寶者所重之物。及諸女色。皆名為寶。未出者。女在宮中未出。未藏者。女在此宮。未使藏隱。
 
[0437a24] 次捉寶戒 前三十中為畜故捉。此不為畜直捉故犯。制意同前。然遺落者。好惡難知。雖為還主。終招譏謗。又取此物容生盜心。禁微防著。故須聖制。別緣具三。一是寶物。二除藍中及寄宿處。三捉便犯。古舊諸師皆云。若非遺落捉。犯小罪者。不知依何理教。故作此言。理實此戒。且寄遺落為緣。一禁已後是寶皆斷。然非遺落。即許捉者。何因對事。別開藍等。以此例餘。同該禁限。然餘文中正以他寶為緣。又多論第八云。若僧[木*離]墻外。復非白衣住處不應取。又第五云。若捉他寶。自說淨寶。得波逸提。一切錢若他錢。若說淨錢捉得吉羅。十誦第十五云。是中犯者。若比丘捉舉他錢金銀車璩馬碯瑠璃真珠。波逸提。若比丘有似寶物。作男子莊嚴具。女人莊嚴具。器杖鬪具。捉舉是物。波逸提。捉為珠突吉羅。彼文若非他物。卅戒收。前戒金銀獲提。錢但得吉。滿戒五句。一人。二所捉寶體。三自他捉業。四除開不犯。五結罪。次若[2]比尼下誦前不犯句。作如是緣者。謂是開緣。非餘者唯藍內及宿處不犯。餘者總犯。故云非餘。釋中不解三五二句。餘者具明。僧祇十八云。若塔園內見寶淨者自取。若不淨者使人取舉。作念有主求當與。作如是念。不異佛生時等。大會諸人忘嚴具。種種諸物。比丘見者當取。應唱令問。此是誰物。若是主者與。若無識者。應懸著柱上顯露處。令人見之。若有人言。此是我物。應問言汝何處失。答相應者與。若無人識者。應停至三年已。若塔園中得者。即作塔用。若僧園中得者。當作四方僧物用。若是貴重物。寶瓔珞金銀者。不得露現。唱令得寶。比丘應審諦數看。有何相貌。然後乃舉。若有人問。我忘寶物。有見者不。比丘應問。汝何處忘汝寶。有何相貌。若不相應者。語言此僧伽藍廣大。汝可廣求。若相應者。出寶示言。長壽。此是汝物不。若言是。不得於一人前與。應集眾多人。教言汝歸依佛法僧。若世尊不制戒者。汝眼看猶不可得。乃至廣說。若無有人來者。至三年。如上隨所得處。當界用之。
 
[0437c09] 次非時入聚落戒 時為資身事。須往返非時遊散。妨癈正修。此則招譏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非時分。二往白衣村。三無因緣。謂有啟白請。喚難等不犯。四不屬授。五入便犯。滿戒五句。一人。二非時。三入聚落。四不屬授。五結罪。釋相可知。若有三寶等事。無比丘白者。直去不犯。多論第九。入聚落內時。若總白入聚落。後到隨意所至。若別相白。若先不白。隨見異寺。比丘白無犯。五分第十云。若行路經聚落。若暮須往宿。若八難起不犯。此文除道由村過。
 
[0437c18] 次過量牀戒 坐臥高牀。增貪長慢。既乖法式。制不聽為。別緣具五。一牀。二為己。三自作使人作。四過量。五作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作法。三截竟下結。釋相可知。多論云。八指者。一指二寸也。所以不入捨墮者。以截斷故。截使應量。入僧中悔。五分亦云。應先截然後悔過。僧祇二十。開福德舍中。牀高無罪。
 
[0437c24] 次兜羅綿紵牀戒 多論第九云。兜羅綿者。草木華綿之總稱也。以是貴人所畜故。又人所嫌故。憙生蟲故。又若臥耎暖上。後得寒及麤。鞕時不堪忍故。別緣具四。一是兜羅綿。二為己貯牀。三自作使人作。四成結犯。戒本及解可知。五分第十云。若不壞。坐坐波逸提。若臥[1]若臥波逸提。若他與受波逸提。要先棄。然後悔過。若不爾。罪益深。
 
[0438a07] 次骨牙角作鍼筒戒 物小費功。招譏損業。長貪違教。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牙角。二作鍼筒。三為己。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結犯。戒本及釋可知。五分云。亦應先壞。然後悔過。尼多在寺。不憙遊行。作之義稀。故犯小罪。
 
[0438a12] 次過量尼師壇戒 此下四戒。制等並同。寔以信施之物。用須節量趣得。資身長道而已。今作過量。患累處深。壞行不輕。故須聖制。五分第十。居士呵云。大德何不稱身作之。雖不出家財。豈應不惜。釋子常說。少欲知足。而今如此。無沙門行。破沙門法。別緣具五。一是尼師檀。二為己。三自作使人。四過量。五作成犯。尼師檀者。是梵言。故言自今已去。聽諸比丘為障身障衣障臥具。故作尼師檀。若其從用。名為坐具。五分又云。不應不敷坐具坐僧牀蓐。犯者突吉羅。十誦五十八。佛聽畜尼師檀。為愛護臥具。故無尼師檀。不應生僧臥具。伽論第六亦爾。又十誦五十九云。師檀法者。比丘不應受單尼師檀。先受尼師檀。不應離。若離得吉羅。母經第七。尼師檀不得裹木土。護尼師檀法。如護身皮。戒本三句。一人。二出量之分齊。三量過結罪。磔手大小如上明訖。坐具作者。有師云。必須先依小量。後更別增半磔。若不爾者。即同跋闍。不割截淨。今釋不然。先本小者不可棄之。故須舊上別增半磔。若更別為。即須通計不勞。先依小作。後更增新。爾者。如何成割截淨。答跋闍過量。不截不淨。截却始淨。名割截淨故。五分三十立非云。作坐具隨意大小淨。又復三衣割截。聖教示有軌儀。此若割截同衣。何不顯其修數。又此割截坐具。皆無至教可憑。若以不截。即同跋闍。所以彼殄非中。指同此制。此制過量不論割截。故文六群便多作廣長尼師檀。戒云。若過裁竟提。餘相可解。
 
[0438b13] 次過量覆瘡衣戒 五分亦云。今聽諸比丘護身護衣護僧坐蓐。故畜覆瘡衣。用細滑物作。餘相可知。
 
[0438b15] 次過量雨浴衣戒 此衣障身浴。多論云。昔有羅漢比丘。浴有一比丘。見其身體鮮淨細耎。便欲心生。後不久男根墮落。即有女根。則休道為俗生子。後還遇見。即便識之。知本所因。即歸情求。及羅漢教令悔過。用心純至。還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
 
[0438b20] 次過量三衣戒 多論第九云。佛身丈六。常人半之。衣量廣長。皆應半也。佛弟難陀短佛四指。衣應減長中一尺。廣中四寸。佛衣色如金。詰施氈色亦爾。故難陀衣。宜當覆沙。覆沙者。言壞色也。令同比丘衣色。問前三戒量依佛磔手所。以三衣隨己身量。答前三非是道服正標。故隨大小。皆得受用。是以即定量之分限。三衣為是。道服正標。以磔手定。皆不稱體故。各隨己身量為限。又以衣量不定。故有等過。前三定故即。無等過。問衣制等過鉢亦應爾。答衣以體同。謂量亦爾。鉢體全異。故無等過。上來九十戒竟。
 
[0438c06] ●次明四提舍尼法。
 
[0438c06] 先總解五門分別。第一置四所以。第二次第之相。第三持犯方軌。第四違制不同。第五二部同異。
 
[0438c08] 初門。凡起譏過託。二眷屬。一內二外。內中復二。謂在私屏及以眾中。初戒屏處尼邊受食。容生染穢。故在第一。次戒眾中偏情與食。同受不呵故制。第二外中二者。聚蘭有異。聚中學家過受。令他財物罄竭。招譏不輕故制。第三蘭中安坐受食。賊逼送食。女人亦過不輕。制此。第四是則首末差分。有斯四損。翻損成益。故立四戒。
 
[0438c14] 第二門。內眾情親。兼是師位。憙起此過。故在前明。俗人外眾。墨服不同。致犯義稀故。次居後然。在內中屏處為數。眾中作稀。故有先後。外中起過。亦為聚數蘭稀。次第應爾。
 
[0438c17] 第三門。此中二四兩戒具二持犯。若論二犯。體一名別。二持具含兩義。准上應知。不能繁述。初三兩戒。止持作犯。或可二四兩戒據別體邊。是則四戒俱成。止持作犯。
 
[0438c21] 第四門。唯學家戒。是違僧制。以僧秉此。學家羯磨。由無法時。受食無犯。作法已後方成罪故。理實得罪。亦違佛制。以佛不秉羯磨法故。餘之三戒並違佛制。以無僧命眾法可違。
 
[0438c24] 第五門。尼以稀故。並獲吉羅。僧為作數。咸得提舍。
 
[0439a02] 在白衣舍自手從非親里尼受食戒 制意同前。取衣戒說。別緣具五。一在俗人家。二非親里尼。三無因緣除親及病。問所以此中除親上同行宿坐中無。答前為外相不練。故不除親。此在俗家知委故許。病為苦惱。無譏故聽。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表敬不絕。五食成犯。滿戒五句。一人。二是村非親里尼。三無病除去開緣。四自手受食。五是比丘下明違。廣解具明。
 
[0439a09] 次在白衣家食尼偏心指授食戒 凡是眾聚。清謐髣髴。給園之儔。容止寂寥。依希鷲嶺之會。然此弊尼公然壞法越。次指授狀涉曲私。穢迹既彰。不可容忍。眾默同受。並犯可呵。別緣具五。一白衣舍。二比丘尼。三偏指授。四眾不呵。五食方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在白衣家內食。三是中下偏心指授。四比丘下教呵方法。五若無一下不呵犯也。解釋可知。
 
[0439a16] 次違制學家受食戒 今此學家以見諦迹。誠心供養。觸事無餘。以施無餘。財物竭盡。今僧立法。使絕受取。而諸比丘貪無慈愍。故違受食。結以可呵。緣具五。一夫妻俱得見諦。二僧與作法。三無因緣除病及請。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五食成犯與作法者。五分第十云。不聽處處與。餘家作學家羯磨。若婦是聖人。聟是凡夫。或婦是凡夫。聟是聖人。皆不應作。若夫婦俱是聖人。無慳貪心。財物竭盡。然後乃與。作學家羯磨。滿戒四句。一先明學家僧作羯磨。二出能犯人。三於如是下無緣自手受食食。四是比丘下辯違。釋中初二不次。餘相可解。僧祇二十一。噉者餅菓等。食者五正五雜。正食不犯中。財物還多乞解。學家羯磨。十誦十九云。僧應籌量可捨不可捨。若財損減不增長。爾時若乞不乞。不應捨。若財物增長。若乞不乞皆應捨。若財物不增不減。爾時若乞應捨。不乞不應捨。若作法竟。五眾俱不得取。若捨羯磨竟。五眾隨意取。
 
[0439b08] 次蘭若受食戒 凡是蘭若之處。多有盜賊所依。理應翹勤。出外受食。今以安坐。諸女送食。因彼賊掠。招譏故制。別緣具五。一是蘭若嶮難之處。二先不語檀越。三無因緣。四自手受。五食成犯。滿戒四句。一人。二是蘭若難處。三若比丘安坐受食。四應向下結違然。第三句云。先不語檀越者。謂先不語莫來而忽來者。在藍外受不犯。藍內即犯。故言在僧伽藍內無病自手受食。問唯在藍內是犯。藍外道路不犯者。何故緣中語諸女云。莫出道路。有賊恐怖。若已出城。應語言。莫至僧伽藍中。道路有賊恐怖。答此恐諸女來至藍中。故復語言。道路有賊。不以此言。證道路犯。詳其戒本及釋。並皆藍內成犯。餘相可解。上來提舍尼竟。
 
[0439b20] ●次明眾學戒法。
 
[0439b20] 言眾學者。以上四犯所防過麤。故舉數限。標以別名。此中所防微細。乃有無量不可定數。故名眾也。爾者如何。文彰一百。答此就所防憙犯者說。餘並攝在雜行法中。又言式叉迦羅尼者。見論十六云。尸沙者學也。迦羅尼者。應當作此言。是到順日。應當學。多論第九。問曰。餘篇不言應當學。而此戒獨爾。答曰。餘戒易持而罪重。犯則成罪。或眾中悔或對手悔。此戒難持而罪輕脫爾有犯心悔念學罪即滅也。以戒難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學。不結罪名。直言應當學也。此就所防。即是吉羅。今應學者。勸學名也。以此所防。威儀微細。自非專持。無由行立。以行立故。顯學功成。是故獨名應當學也。於此有作義門釋者。便是無義強立。不繁須設。然古舊諸師分戒為四者。初有五十一戒。明敬僧威儀行。所以明者。以其威儀服飾行住。往來食請違失。便自壞行。復令眾生不重僧寶。為此須以敬僧居首。第二不恭敬人不得為說法下有八戒。明敬法威儀行。所以明者。法是濟溺。喪之玄律。超昇彼岸。趣涅槃之正躅。實相嘉謀。敬而行之。永離眾苦。慢而毀犯。長沒愛河。第三不得止宿佛塔下有二十六戒。明敬佛威儀行。所以爾者。佛為導主利益群生。開化之功莫過於佛。其恩既深。其德彌廣。事須殞命。亡身虔心供養。第四人坐己立下有十五戒。收前不盡能敬之儀。故更雜明四威儀行。就前敬僧之中。復分為四。初有二戒。教諸比丘。著衣裳法。使齊愸端嚴。應法無失。第二從不得反抄衣下有二十三戒。入村受請行來進止。第三從不用意受食下有二十三戒。食上方軌。第四生草菜上大小便下有三戒。便利進不此非順理。不假須然。
 
[0439c24] 先解初戒 十誦十九云。爾時諸比丘極高著泥洹僧。極下著。參差著。不周齊著。佛見已作是念。我當觀過去諸佛。云何著泥洹僧。空中淨居天言。世尊。過去諸佛周齊著泥洹僧。佛亦自憶。知過諸佛周齊著泥洹僧。佛復念。我當觀未來諸佛云何著泥洹僧。天告等同前。佛復作是念。我當看淨居天云何著泥洹僧。天告等同前。
 
[0440a07] 次至三衣戒 觀亦同此。多論第九。問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止制著泥洹僧。著三衣。觀去來佛。及淨居天耶。答曰。佛結五篇戒。皆應觀三世諸佛及淨居天。但年歲久遠。文字漏落。餘篇盡無。此中獨有。復次結五篇戒。此最在初結。後集藏者。詮次在後。以此篇貫初。故餘篇不說。復次此戒於餘篇是輕者。將來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來以佛眼。觀去來諸佛及淨居天。而後結也。使來世眾生。不生慢罪。復次三世諸佛結戒有同不同。於五篇戒中。不必盡同。此著泥洹僧袈裟。三世諸佛一切盡同。是故此戒觀諸佛及淨居天。餘篇不觀也。又云極高著泥洹僧者。非是五比丘。非是優為迦葉等。又非善來比丘。多是白四羯磨受具戒者。如釋種千人。同時出家者。此諸人等多壞威儀。如釋種比丘。本出豪族。以先習故。下著泥洹僧。諸婆羅門外道在佛法中出家。高著泥洹僧。諸六群比丘參差著泥洹僧。言故作犯應懺突吉羅者。謂犯根本罪。以故作故。犯非威儀者。復得失威儀罪。以此例餘。諸戒並爾。又如謂上座收攝臥具。出門獲提。復得非儀吉羅。若不故作者。謂不作故違聖教心。識事故。直犯。根本吉羅。此之三罪根條雖異。論其懺者。咸並責心。然母經云。對手一說懺者。極與此文相違。不可依用。此一既爾。下戒同然。
 
[0440b05] 次三衣戒 僧祇二十一云。齊愸披衣時。不得如纏軸。應當通肩披著。紐齊兩角。左手捉時。不得手中出角頭如羊耳。又著衣時。須現福田。及供養相。故舍利弗問經。舍利問云。云何於訓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為迦葉村人說城喻經云。我諸弟子當正披袈裟。俱覆兩肩。勿露肌宍。使上下齊平。現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現胸臆。於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養時。應使偏袒。已便依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云何修供養時。如見佛時。問訊師僧時。應隨事相。若拂牀等諸作事。云何作福田時。國王請食。入里乞食坐禪誦經。巡行樹下。人見端嚴。有可觀也。餘戒釋相並應類知。義既不難。豈勞廣辯。上來眾學戒竟。
 
[0440b17] ●次明七悔過法。
 
[0440b17] 此之七藥。能除四諍。文義包富。非此略論。若欲廣明。至下當辨。然直遣文。可分為四。第一標宗。此七毗尼能除四諍。以能除諍。名悔過法。第二顯本。謂此不離半月說中。以不離故。名戒經中來。第三舉功。若欲殄除已起四諍。必用七藥。故曰應滅。第四明用。正示用藥滅諍儀軌。文言應與者。謂有德人。與此七藥令諍除滅。名為應與。若其不與。明即有違是上式叉迦羅尼義。前據自行以彰應學。此約眾法勸令應與。二文並無所防之過。直言應學應與。明是一類。但以眾別不同。開為二問。理實總収為第五犯。又復應與。即須與之。不與犯者。是突吉羅。故尼律中尼提僧吉。即是離合不同。亦是輕重有異。釋所以者至下當辯。
 
[0440c05] 此釋悔過法已。總是比丘犯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四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五(從尼律初至尼律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440c13] [1]●次明尼律。
 
[0440c13] 戒本六文。先定同戒最初有無。舊解云。大僧與尼。男女位別。何得因此制彼。又復望尼漏過未起。如何逆制。謂二眾犯同。皆別有初。所以知者如尼初戒。與僧同犯。下開亦言最初不犯。故知別初。如斯解時。可同犯戒。應更別出起過之人。呵責制戒。但大僧中。已明起過。若更出者。不異於前。為離繁文。略而不出。直列戒本。餘二律中。告尼眾言二部持者。此謂告知同別共學不學。非是由此制彼名共。以是義故。各別有初。此釋不然。違於理教。故今正解。但同犯戒。無別最初。以僧與尼俱是具戒。形雖有殊。禁持義一。但使大僧犯訖。因即制尼。尼後犯者即是第二。豈有結局比丘。不通尼眾。待後別犯。更立最初。故五分第十一云。佛為比丘制初戒已。波[1]羅問云。是戒我當云何持。為應作一部僧持。二部僧持。佛言應作二部僧持。從今是戒應如是說。即立戒本。自下同戒。問答皆然。又十八云。諸比丘尼見優波離。嗔罵言。坐此比丘恒問世尊。此戒應作二部僧持。一部僧持。佛便令作二部僧持。由此使我多受困苦。十誦四十六。爾時佛不在比丘尼僧前結同戒。在比丘僧前結同戒已。語諸比丘。汝等向比丘尼僧說。諸比丘遣跋提比丘往語云。諸善女。佛結同戒。我及汝等應共受持。是中有長老比丘尼。皆言善好。偷蘭難陀比丘尼。暗嗑不受。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乃至白佛。佛種種呵責已。乃至言。若比丘尼暗嗑向比丘者。波逸提。僧祇三十六。愛道白佛言。世尊已為諸比丘。制四墮重法。我等得廣聞不。佛言得。瞿曇彌。若信心善女人。欲得五事利益者。當盡受持此毗尼等。次第為說。以此義推。明無初也。爾者豈可一切同戒。皆因比丘先犯。而無一戒因尼制僧。解但列同戒者。悉是比丘先犯。比丘犯已。因即制尼。所以知者。以同戒云。世尊在某處。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尼制戒者。還是比丘犯制之處。若此同戒別有初者。即應別舉緣起呵制。如何但云以此因緣。爾者如何[2]滅年受戒。與外道食戒。及長鉢等戒。尼中別舉緣起。解此等犯雖是同。以緣異故。故尼戒中別舉緣起。又解。此等諸戒並尼先犯。雖尼先犯。不得因此制僧。以尼行法皆依僧故。必無因卑有制尊義。故多論第九云。若二部同戒。必於大僧中結後。令大比丘告尼。以女人賤。當從大僧受故。若獨結尼戒。就二部中也。故此等戒。僧後別犯。以緣異故。而有最初。爾者既因比丘先犯。以制尼者。然尼漏過未生。如何逆制。解比丘與尼戒體無別。但僧犯竟。即與尼同。非要更須對尼起漏。若以人別必未生者。如須提起漏。非[3]開餘人。何得因此遂禁餘者。爾者若准此義。尼則無初。如何尼初戒云最初不犯。解此言初者。非是尼犯最初。以對比丘立制云初不犯。今將此制。宣示尼眾。還是從比丘初犯。名為最初。不是以尼別犯有初。名為最初。若以此文。即謂尼有初者。如何尼中不舉犯人緣起。既無人緣。明因僧制。
 
[0441b13] 次解六文。於中開二。一總二別。總中四門。第一五犯聚。第二七犯聚。第三方便。第四持犯。
 
[0441b15] 先解五犯。五門分別。第一位列五犯。第二立五所以。第三解通犯名。第四釋別夷等。第五彰犯次第。初門大僧四戒。尼八戒。為初犯。僧十三僧殘。尼十七為。第二犯。僧三十捨墮九十單提。合百二十。尼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單提。合二百八。為第三犯。僧四提舍尼八。為第四犯。僧百眾學及七滅。尼但眾學。為第五犯。問何故具位戒多。廣立五犯。沙彌戒少。唯局吉羅。解比丘行滿。力分堪行。防過使周。廣立五犯。沙彌不滿。力分未堪。且就化宜。犯唯一品。又解。比丘五犯。託緣以興。沙彌不然。何以來難。爾者沙彌無犯緣。制罪唯一品。如何諸戒下一一並結愆。解祇為無犯緣。制罪唯一品。道分修義同。諸戒齊結罪。若不爾者。具不何殊。次立五者。但佛制戒。准俗而立。俗有五刑。故施五犯。又以藥有五。故立有五犯。又解。但為眾生輪迴五道。世尊哀怜。為制戒律。欲使斷因不受苦報。故母經第七云。云何名犯。能使眾生輪迴三有。名為犯義。又可世尊善知法相。隨化機宜。立此五耳。次解名義。然下律文名五種犯。違禁起非。名之為犯。又名五種制。以須禁防。稱之為制。亦名五犯聚。一犯含多。名為犯聚。然有諸師。棄此正文。取祇篇名釋者。不順正理。既取篇名。即釋篇云。輕重相形。故名篇。或云偏跛故名篇。又云。流類均等。相似義者。說有五階。故曰五篇。謂其三齊。故是均等。一名齊。二體齊。三究竟齊。如初篇四戒。但名波羅夷。輕重義等。後都暢思。有此相似。錄為初篇。餘非類者。理不得同。如是展轉。乃至第五。類亦同爾。故名為篇。此但略引。不能繁破。古師序列。疏向一紙。斯則枉釋異名。費多言從。用茲傳授。不益學人。但知篇者編也。編此法義。成其一聚。此即章品異名。豈勞廣釋。次解夷等名者。梵曰波羅夷。此無名譯。既無正目相當。且從義解。故多論第二云。波羅夷者。名墮不如處。如二人共鬪。一勝一負。比丘受戒。欲出生死。與四魔共鬪。若犯此戒。則墮負處。名墮不如。十誦亦然。彼文是罪極惡深重。作是罪者。即墮不如。不名比丘非沙門等。或名他勝處。以犯戒故。魔必得勝。故俱舍十五云。破苾蒭體。害沙門性。壞滅墮落。立他勝名。或從喻故。名曰死人。故上文言。譬如有死屍。大海不容受。又云。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又曰無餘。故下文云。遮波羅夷者。是名無餘故遮。但無餘有二。一自行無餘。以壞根本。無比丘用故。二眾法無餘。以同死屍。二僧不攝故。望此二行。更無餘分。故曰無餘。又名為棄。若犯此戒。內法不収。棄之於外。故名為棄。為此文言棄之於岸上。又戒經云。是四棄法。此棄即是邊之異名。又母經第七云。波羅夷者。為他刀梢所傷。絕滅命根。名波羅夷。佛法中波羅夷者。與煩惱共諍。為惡所害。名波羅夷。又復波羅夷者。為三十七住道法所棄。為四沙門果所棄。為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一切善法所棄者。名波羅夷。又波羅夷者。如人犯罪。施其死罸。更無生路。犯波羅夷。永無懺悔之路。於比丘法中。更不可修。名波羅夷。如人欲到彼岸。愚癡中道為他所誑。而失彼岸。於佛教中。為煩惱所誑。失涅槃彼岸。是名為墮。僧殘者。犯此罪已。垢纏行者。非全淨用。故名為殘。有殘之罪。假僧除殄。故曰僧殘。奈邪第三云(秦言語眾决斷)。又多論第三云。僧伽婆尸沙者(秦言僧殘)。是罪屬僧。僧中有殘。因眾除滅。又云。四事無殘。此雖犯有[1]淺因僧滅故。故曰僧殘。母經第七云。僧殘者。殘有少在不滅。名為僧殘。又復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名之為殘。如二人共入陣鬪。一為他所害命絕。二為他所害。少在不斷。若得好毉良藥。可得除[2]着。若無者不可差也。犯僧殘者。亦復如是。有少可懺悔之理。若得清淨大眾。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無清淨大眾。不可除滅。是名僧殘。然殘諸義。亦通下犯。此以對初。故彰總稱。多論第三。問曰。四篇皆是有殘。何以獨此戒言有殘。答曰。四篇雖是有殘。不一切盡因僧滅。十三事。一切因僧滅。又犯此戒行。波利婆沙亦在僧中。摩那埵亦在僧中。出罪亦在僧中。餘戒不爾。故名僧殘。波逸提(此名為墮)罪有此能。即是功能為義。十云。波逸提者。燒煑[雨/復]障。若不悔過。是障礙道。母經第七云。所犯罪微。故名波逸提。又復非斷滅善根罪。枝條罪。名波逸提。又復如被斫者。少傷其皮。不至[3]損命波逸提罪。亦復如是。此罪傷善處。少名波逸提。此且約別為義。理亦通餘。提舍尼者。多論第九云。此戒體無罪名。一人邊一悔過。若其從義。名為可呵。即是責過為義。故文言我犯可呵法。以若持戒順教。即合讚歎。今既犯戒招愆。事須呵責。亦可謝過為義。文言我今向大德悔過。以所造惡。謝在於往。今追生厭。故云悔過。母經第七云。犯即懺悔。數犯數悔。故名波羅[4]提舍尼。又復忘誤作。非故心作。故名也。僧祇二十一云。向人發露不[雨/復]藏。突吉羅者。見云。突者是惡。吉羅者作。謂惡作也。又言式又迦羅尼者。即是勸學名也。問毗尼者。戒行為宗。何故乃言波羅夷耶。答行通於五。不能自分。舉彼所防。以別能治。故言波羅夷等。即是五犯解義。咸就所防。若言式叉者。義則有兩。上四同前所防。第五勸學受稱。次明先後。推尋大聖本制之興。隨犯即禁。輕重事亂。又准多論。先結吉羅。後制餘戒。今此次第何所稟承。解重者先明。輕者後說。次第法然。不違道理。又此次第。並佛自施。如略說中。儀則已爾。故優波離佛涅槃後。一依聖教。集為次第。欲使僧尼觀過興厭。先識麤愆。後知微過。善修對治。離過行成。有剋道益。故所以爾。
 
[0442c08] 次七犯聚。六門分別。第一位列七聚。第二立七之意。第三解通聚名。第四釋別夷等。第五偷蘭先後。第六入五犯不。初門四八為第一聚。十三十七為第二聚。一切偷蘭為第三聚。捨墮及諸提為第四聚。四八提舍為第五聚。惡作第六。惡說第七。次立七者。古舊釋云。若約三聚。總明業相。亦得名為一不善聚。但為制戒本心。為欲備防違失。若其就體。總為一聚。此則輕重通含。何由可識。以斯義故。不得立一。若其就具往分。不過身口。身犯名惡作。口犯名惡說。此亦體含輕重。相又未分。故不從具立於二聚。若其從境別制塵沙。文則廣而頗尋。行乃博而難立。故聖興制。事唯是要。進不就廣。恐令起退。止不住略。恐難解知。是以逐義離廣。出於五聚。五所不攝。還復二位。以五配二。故有七聚。罪相差分。麁以可識。問據聖本制。隨犯即禁。分何為五。而言逐義離廣。豈可先有一法。分為五也。故知不爾。答逐義離廣者。以身口所造。有五義邊。即置前五。不同向五輕微相者。當位立二。即成七聚。何必要須先有今分方明離廣。今解不然。蓋是如來善知法相。隨化機宜。立此七聚。既云古昔常法無別。所以既許身語所造。有五義邊。即置前五。如何不許有七義邊。[1]真立七聚。次釋名義。所言聚者。罪種雖多。名類貫攝。集在一處。稱之為聚。偷蘭一罪。雖無別文。或可聚在大教之中。或可聚在一名之下。次釋夷等別名。同五犯者。如上已明。不同者今解。偷蘭遮者。昔解云。偷蘭名醜惡。故下文云。汝莫破僧。甚大醜惡。以出佛身血。或與佛[2]竟化。相鄙之甚。故曰醜惡。今解。名大障道。故善見云。偷蘭名大遮者。言障善道。後墮惡道。又母經第七云。於麤惡罪邊生。故名偷蘭遮。又欲起大事不成。名為偷蘭遮。言惡作者。作惡故惡。由作得惡。俱名惡作。如反抄衣等。作惡故惡。持佛像等。由作得惡。言惡說者。說惡故惡。由說得惡。並名惡說。如說自愆等。說惡故惡。如為持仗人說法等。由說得惡。此七並就所防罪解。若不舉彼所防能防。不可為七。問彼前第五犯體。此六七収。如何勸學名局。前不及後。答為成七聚。身語別分。論勸學名。彼此無別。次偷蘭先後者。問蘭之一罪。或在第三。或在第五。其義何也。答戒與威儀。以分七者。偷蘭位次。合在第三。以過麤重。戒門所攝。為此下文。若以破戒故遮。謂夷等上三。為以威儀故遮。謂提等下四。若以均離往分。須在第五。以體雜故。不在均前。過復是麤。須居雜首。既是均下雜初。位當第五。又解。蘭聚不定。須就果因。即是作因故三。為果故五。為辨成他成故爾。
 
[0443b02] 次入不入。二門分別。第一約七聚明。第二定默妄罪。初門七聚。位約為三。上之四聚即為四犯。偷蘭一聚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3]門所以偷蘭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解凡入五犯。須具二義。一並體均。二齊究竟。然以蘭含輕重。非是體均。又通果因。非齊究竟。以斯義故。一向不入。吉罪之中雖通因果。簡取究竟。並即體均。是以六七有入不入。爾者吉罪簡究竟。以體均故入。偷蘭義亦然。同吉應有入。解蘭設究竟。體亦不均。約此不同。束成三位。大眾懺蘭。如破僧逆蘭。及佛滅後東西二洲一切破主。然此逆蘭。是可懺罪。故十誦第五十。波離問。破僧犯何罪。佛言犯偷蘭。又問破僧罪云何悔。佛言偷蘭遮悔。其出血偷蘭。是波羅夷下。不成罪攝。亦是可懺。又此律但言四事不可治。不言兼二逆。爾者如何言提婆達多此應滅擯。解此以逆故擯。不以蘭故擯。如外道故煞父母。亦言滅擯。豈亦犯蘭。以此故知。無不可懺偷蘭。問蘭既可懺。所以難謗犯殘。解如謗黃門。破內外道。亦得犯殘。豈有蘭罪。故知但為舉事謗。駈擯處齊。結以殘罪。不為偷蘭。又以蘭故謗成殘者。豈有所謗名輕。能謗罪重。二少眾懺蘭。如破僧助伴。及壞羯磨僧蘭。三一人懺蘭。如五百比丘蘭。及人皮石鉢。食生肉血。剃三處毛。裸形見佛等。非直果蘭。有此三位。因蘭亦爾。十誦五十九。波離問佛。偷蘭遮云何懺悔除滅。佛言。有四種偷蘭。從波羅夷生重偷蘭。一切僧前悔過除滅。從波羅夷生輕偷蘭。應出界外。四比丘眾悔過除滅。殘邊重蘭。同此從僧。殘生輕蘭。一比丘悔滅。伽論亦爾。由此不同一向不入。爾者究竟吉羅。有其二種。如沙彌四重滅擯。大僧責心。此亦不均同蘭。何以有入。解本立五犯。對於具戒。沙彌滅擯。簡而不論。然依此文。但四人為大眾。故文言。不白大眾者。四人若過。類知二三人。即是小眾。對其三境懺悔儀則。如下滅諍自言中明。
 
[0443c10] 次定默者。但僧說戒。不問廣略。默妄吉羅。[4]吉淨提罪。若二三人。唯提無吉。以皆自言稱清淨故。一人心念。雖復口言。以闕所對。還是吉羅。問未知默罪。為是究竟。為是方便。一解是究竟。所以爾者。無心作默。不欲發言。今遂本期。豈非究竟。若以默故。即是方便。和眾默時。應非究竟。和僧在眾默。合眾得僧殘。問淨默亦然。如何是方便。是則前二是因。第三是果。[5]覽前二因成後一果。猶如違諫結業之類。又解。案其實義。非是究竟。所以爾者。凡結業門。皆據身語。如何約心不了。而成究竟。然此默妄意造語業。為造不了。方便所収。故俱舍云。語業者或默然。如布灑他時。若不以此成業門。定不息餘詞。難為永軌丸。又以列在小妄方便位中。爾者默妄隱在心。不得成究竟。大妄身現相應。當是方便。答妄為現身相。故得成究竟。默隱無別相。所以是方便。默是方便不入五。犯提是究竟。故入五中。次解方便義。言方便者。雖復之造前境。未暢本思。或復境緣互差。不成究竟。如斯等例。是曰方便。方便不同。有其二種。一者進趣方便。二者不成方便。然古舊師立三方便。第一先立遠方便。亦名遠資成。所以合不立者。良以遠中。但有資義。體事既殊。故今不立。又准了論。但於進趣之中。分為近遠。本更不假餘別體事。以此故今除遠立餘。言進趣者。心規前事。發動身語。造境求成。名為進趣。但心該於剋漫。作業通於自他。俱能資果。稱云方便。定此有無。三位料簡。第一敘異說。第二顯過非。第三立正義。初昔義。一解。亦有亦無。如違諫等。有法隔絕。不待心息。故言三蘭。如煞盜等。本無法隔。故要心息得罪。進趣中無。第二解。進趣之中。一向無罪。以文言不成者蘭。不言未成者蘭。假使步步增其不善。而無步步蘭吉之名。又如向佛。步步有順理之福。今假作過。步步有違理。亦無蘭吉。爾者如何白二羯磨捨者三蘭。解此是第三息處。故言三罪。猶如門外三[1]即。非具有三。
 
[0444a18] 次過非有五。一立義違理無因過。教防身語。通及果因。因既言無。果應非有。但以見佛。果無名。因增步步福。違教果有稱。寧無因業名。汝以因類其因。令因不立稱。我以果類其果。令果無犯名。然罪果類福果。罪有福非有。罪因類福因。亦罪有福非有。第二要假心息事止過。若言毗尼者。因緣以求。即心為因。前事為緣。心因及緣。俱一不息。如何不息因緣之業。而得有罪。爾者若以不息即無罪者。且如違諫至四。心若息。息故得偷蘭。四竟結夷愆。明心不是息。心既不息。如何有罪。果既許然。因豈假息。又如獨行未至村蘭。此有將至之心。明知未至不息。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書。字字偷蘭。豈可作書字字皆有止心。第三二因差[2]平相成過。凡論不善。有其二位。一者違理。二者違教。違理因果俱無名種。違教因果俱有名種。若言但增不善。而無蘭吉名者。豈將違理之因成違教果。計理不然。名平成過。又違理業。略教所収。違教果名。廣教中攝。如何略教中因。乃成廣教中果。又此違理。性罪可然。若犯遮戒。如何違理。第四濫開聖意引證過。以八事成重。但積勢成。體既不覧。明不藉因。爾者若不覧體。即不藉因。如何要須前七未懺。既言未懺。必假相成。又若不覧。蘭須別懺。如何文中隱其悔語。第五乖諸律論正文過。文如下引。
 
[0444b16] 次立正義。三門分別。第一顯有因罪。第二定罪重輕。第三因罪覧不。
 
[0444b18] 初門。定因罪者。進趣之中。定有其罪。故下文云。比丘厭報。投崖不死。白佛。佛言。方便欲自煞偷蘭。又云。時有比丘。去浣衣處不遠。見有曬貴價衣。即憶識而去。念言還時當取。便疑。乃至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本處偷蘭。又諫文言。白二羯磨捨者三蘭。明知前二進趣中結。若望闕果。三皆不成。又言白未竟吉羅。豈非是罪。又如了論。夷有十六部。後二方便。並是進起。以收。又多論第三云。欲取五錢已上。始從發足。步步輕蘭。乃至選擇取三已還輕蘭。四錢重蘭。又僧祇第七云。屏處一人三諫不止。三越毗尼。眾多人中三諫不止。三越毗尼。至僧中初諫時。說未竟越毗尼罪。說竟偷蘭遮。第二諫亦爾。第三諫說未竟偷蘭。說竟僧殘。僧殘罪起。以屏處諫。多人中諫。及僧中諫。諸越毗尼罪。諸偷蘭遮罪。一切盡合成一僧伽婆尸沙。若中間止者。隨所止處治罪。以此故知。並有其罪。
 
[0444c09] 次重輕者。依此宗文。一切諸犯。無問重輕。但使起心。皆獲吉罪。故文言。或念犯罪。或發心犯。若發進趣已去。初二犯蘭。下五獲吉。此通相說。然別明者。如調部云。有勇健人出家。有異破戒比丘。[3]謗言彼某村中多有財物。可共往取。即答言可爾。彼去不遠。此作是念。我信樂出家。不應作如是惡事。乃至答言不往。疑白佛。佛言無犯。先然可彼突吉羅。問此之然可已發語業[4]討是偷蘭。如何言吉。答此且發言然可作事。猶未造境。故吉非蘭。故見論第九云。何謂方便突吉羅。答如偷人覓伴。及刀斧钁。隨其方便。是名方便吉羅。若發身語已去。即獲偷蘭。故多論第三云。執刀欲煞人。發足步步輕蘭。乃至未傷人已還輕蘭。若刀着人。不問深淺。命未斷已還重蘭。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念。我當煞彼人。發心時吉。作方便時蘭。死者夷。爾者媒初受語。何以非蘭。觸女二俱有衣。不應得吉。設諫拒違。作白未竟。計亦是蘭。何以云吉。解媒初受時。未動身語。如先許可吉羅之類。又解。此據本心。直欲受語。若作究竟意者。即合得蘭。故多論第八云。若打比丘波逸提。舉擬欲打便止。突吉羅。以打不滿故。此戒本意不規打。直欲掌擬。令其惱怖。但擬波逸提。如本[1]竟欲女人上出精。若遂意憶僧殘。若不精出。直摩[2]提便止。偷蘭遮。若本心直規摩[*]提樂意。僧殘。以此例餘。成皆如是。摩觸義同。不勞更釋。違諫約法。未過分齊。白竟始蘭。未竟故吉。又以法隔。因去果懸。白既未終。所以吉羅。又復名中。是違僧諫。白既未滿。寧容結蘭。亦如然可吉羅之類。對白既爾。餘法准知。
 
[0445a11] 次覧不者。夫論果法。必覧因成。如八事成重。要假前七未懺。後成重說。不言別懺偷蘭。又如白竟得偷蘭時。不言更懺白前吉罪。乃至諫說[3]成夷因蘭。不見別懺。又五分第三云。第三羯磨未竟捨者。三吉三蘭悔過。第三羯磨竟。捨不捨皆僧殘。文結殘竟。不言更懺蘭吉。明知覽前蘭吉。以成僧殘。又第八利吒違諫云。第三唱未竟。亦應作六突吉羅悔過。第三羯磨竟。若捨若不捨。波逸提。又僧祇三十六。尼違諫結云。一切越毗尼。一切偷蘭遮。成二十重罪。名波羅夷。又此文直言作者夷。不言作者得夷及蘭。又不見說懺根本已。後令別除方便罪文。以此證知。定覽成果。爾者准依俱舍等文。加行根本後起三業。感報各殊。如何覽加行。以成根本。又婆沙三十五云。謂染淨法。皆加行時勢用增上。非究竟時。解若望違理。業體各別。不可覽此以成於彼。然論違教結業異彼。故覽加行以成根本。又若加行不覽成者。是則犯夷。不入惡道。以論根本業。不入惡道。來生人中。感等流果。但知違理違教。一向相反。如律男想斷女命夷。俱舍不成根本。以此校量。故知全異。
 
[0445b06] 次解不成方便。文言成者夷。不成者蘭。又云。方便欲取而不取偷蘭。然此不成方便。有其七種。謂闕緣。境強。緣差。境差。想心。疑心。善心息。釋此七種。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445b10] 初門言闕緣者。造境成犯。本由比丘病捨等生。事不究竟。然闕緣非偷蘭。蘭由闕緣而生。故曰闕緣。釋餘准此。言境強者。本心造境。希望事成。今以境強煞不諧遂。言緣差者。造境成犯。本由具緣。緣或[虛*予]違。事不究竟。言境差者。尅欲害怨。異境[4]未替。迷非謂是。謬暢本思。言想疑者。念怨之造。犯藉了心。迷謂想疑。不成究竟。言善心息者。懷毒造境。希望事成。今起善心。惡息非重。
 
[0445b18] 次出體者。謂隨闕等。顯事決了。即是體性。言闕緣者。若遇病捨。即非比丘。不成戒本犯戒之人。故多論第三云。若二人相刺一時死。無犯戒罪。以受戒誓。畢一形故。又五分。比丘自煞偷蘭。設是比丘。須除狂等。十誦第六十云。比丘以煞心打人。是人未死[5]須。比丘若狂若反戒。得偷蘭遮。次境強者。謂本期境。不可毀壞。或入甚深禪定。或能反害於我。如出佛身血。伏害打[6]力子等。次緣差者。如欲作事。或逢異人。恐有發覺。不成煞等。或可弓刀斷折。事不遂心。乖本要期。是緣差也。次境差者。如境想中非人人想。非人疑是。解此境差。三門分別。第一敘舊。第二辯非。第三顯是。
 
[0445c05] 初敘舊三門。一定境差多少。二本期定境方便。三定異境有無。初門定多少者。然含四境。一人境。二非人境。三畜生。四非情杌木。此之四境。俱有差義。先約人趣。謂以闕緣境強緣差心息。各對不疑疑說。即成其八。斷命不疑疑後二。即成五對十句。二趣各爾。杌應有八。謂除二強。四境通論總成三十八。此三十八皆能差張故。故曰境差。定義既竟。次解相別。先辯人中五對十句。上五者。一異境不強而煞。二異境闕緣。三異境境強。四異境緣差。五異境善心息。此非人人想離為五。下五者。六異境疑善心息。七異境疑緣差。八異境疑強。九[7]受境疑闕緣。十異境疑不強而煞。此非人疑離為五。故成此十受境。初十非。此方便攝中。八方便收。本境十句。並境差攝。第一句欲煞張。王來替處。緣於王人恒作張想。煞王命斷得夷。由異境差故。煞張心息。故曰境差方便。問但作張心。無害王意。何以得重。答張王非煞緣。人是煞緣。當煞王時。雖無王心。而作人想。緣具故夷。問煞王得夷。為以張方便成。為別有方便耶。解有二種。一解。以取張方便成。類盜說者。不然。又解。人趣雖同。者有別故。寧得覽彼成此。兩境既別。起心亦異。故知害王別有方便。謂與王境。交對已來。雖無王心。而作人想。往煞王命。斷時尚得損王究竟重夷。豈况王命未斷。寧不別有方便。以成重罪。不類於盜同是一主。故用過五方便成五重罪。若別主同盜。自餘九句。類說可知。次非人境五對十句。數法同上。但單闕上五。非人境上。一向無罪。以無心當非人故。不同張王人趣是同。故下文言。男想煞女。佛言夷。雙闕下五。非人境有罪。以疑故。本境十句。還在第四第三。畜生十句。一同非人。第四杌木八句。異境無罪。非生數故。本境方便。亦第四收。
 
[0446a10] 第二定本境方便者。此本境上三十八蘭悉第四中攝。即境想四五(二句是)。第三定異境有無輕重。第一犯不犯分別。二十有罪。二趣上五。杌境中八。是說無罪。以其二趣無心。杌非煞境。不同人中雖張王別。莫不是人。故前五有犯。第二犯中。究竟方便分別。人趣初十此是究竟。中八餘十並是方便。第三方便中。重輕分別。人趣入重。謂是蘭故。餘十是輕。謂是吉故。二趣第十。此二吉重。餘八則輕。所以可知。問二趣第十吉羅者。何以文言非人疑蘭。答此望本期之境故蘭。即上本壞三十八等是。此謂疑從二境結罪。第四方便相攝。人中初十。此二非方便収。餘之十八以位言之。闕緣境強緣差心息。位各有四。四四十六。四方便攝。二趣兩疑。疑心以收。問三趣第十句俱疑。乃有究竟方便耶。答人中望本期故。說以為疑。煞緣具故。是以得夷。餘二望本期猶豫故說疑。即以闕心故但得是方便。是故人言自有疑不成。疑即人中第十是。
 
[0446b02] 次辯非者。問尅心趣本境。如何結異罪異境。若結罪異境。即本境境差義不成。是漫非尅故。又異境若結罪。本境非是尅。今由立尅心異境定無犯。許是尅心異焉有罪。又若無簡別心。可結異趣罪。無心簡別異境。尅定無愆。本定境差。豈論異罪。又對異想疑。既立闕等。本境亦然。何以不出。以本想疑之後。亦有闕等生故。又緣非畜作本想疑。如何疑心結罪。想心不結。若以無心。當非畜上五。許無罪。今亦無心。當非畜下五。如何犯。若以疑心。緣二結者。是則非畜應是本期。若許非畜非是本期。如何緣異得起進趣。又本害張。王來替處。緣王即許別有方便。而言兩境既別。起心亦異。今亦非畜替本張處。異作本想。與王不殊。如何不許心異結罪。若以張王同人結者。是則王外無別差愆。以王非張即許別結。非畜亦然。何以無犯。又兩境別起心異者。如何於一尅中。有二進趣。進趣既二。定是漫心。又對異境。別起方便。何關本境境差之事。又十誦第二云。若比丘為人作坑。人死者夷。非畜死蘭。若為非人作坑。非人死者蘭。人畜死吉。若為畜生作坑。畜生死者提。人非死吉。若比丘不定為一事作。諸有來者。皆令墮死。人死者夷。非人死蘭。畜生死提。都無死者偷蘭吉罪。准此尅心異皆無罪。
 
[0446b23] 次顯是者。境差謂在進趣位中。被異差本。直據本境無處。齊曰境差。約心謬緣。合分為二。一者單闕境。謂非人人想。二者雙闕境心。謂非人疑。又此單雙二闕各含四境。總成八句。亦不違文。或可心雖謬緣。心非境故。約境不同。隨境為四。此境四者。謂天非人畜生杌木。舊以天同非人。隱而不說。若同非人即不立者。本煞非人。天來替處。以同非故應不成差。若許成差。如何不說。准依此理。故立天差。於此差位。謂除同趣。同趣齊犯。不得論差。如欲煞張。王來替處。為有緣人心故重。不以張王別故差。為此境想。但言非人作人想疑。不言王作張想疑。如婬約道。是道皆犯。不以趣別立有境差。煞等亦然。是人皆重。豈以張王不同。許有差義。又古舊諸師。共許張王非煞緣。既許此義。如何立差。即將張人方便。成王究竟。於張人邊。無別有罪。為此文言。男想斷女命夷。不言男邊別有方便。盜誑亦爾。又如五及過五。俱重無差。亦將過五方便成五重罪。對此差別。應為四句。一境差非罪差。如王替張是。二罪差非境差。如想疑方便是。三亦境差亦罪差。如非畜等異境是。四俱不差。如人作人想是。爾者[1]既立同趣無差。如教害張。所斷王命。能教重不。答以非本期。能教不重。爾者此則成差。如何不立。解夫境差者。據心謬妄。緣異作本。名為境差。教人造業。不約心謬。但為能教無心。王死不犯。所作人想。故獲重愆。此為顯示能教所教。有心無心。成重非重。不欲辯立境差之義。問下文欲盜他衣。錯得己衣。佛言偷蘭。豈非是差。解錯得己衣。理實無罪。但為不得他衣。故結偷蘭。又解。本立同趣無差。謂約張王等物。然己物無罪。義同無主。既是無主。得名為差。問異境替本境。緣異起想疑。想疑[1]想疑既謬緣。於異有犯不。答於彼異境。無心欲害。心緣不具。並悉無愆。所以然者。為尅害怨。異境來替。異替本處。即是境差。不可對差之後。初心謬緣。於此謬緣心中。得結異罪。若此差位。結異罪者。何殊非畜之上。復辯二形等難。上來解釋非是故情。直為舊義背理違文。既失旨歸。觸途成妨。事不獲已。有期立破。次想差者。人非人想。一切轉想者是。疑心者。對境生疑。為人非人。緣於兩境。疑心煞者是。善心息者。先起[2]心息惡心。進趣作事。今善心生。止事不作。即善心是能息。惡心是所息。能所合彰。故曰善心息。
 
[0447a14] 次諸門有十。第一望境對不。第二對不同異。第三尅漫想別。第四錯誤有異。第五心息不息。第六作事不作。第七本異通不。第八對緣辯闕。第九約戒通塞。第十諸部同異。
 
[0447a18] 初門若身對前境。諸自作業。儻遇緣不成。具七方便。或教人現前。亦同此說。若設坑倚發。身不對境。及諸教人不現前等。但五方便。謂無於疑。於疑二者。緣此謂彼。既不對境。故無想疑。是則想疑唯自對起。餘五通對不。然約諸戒犯。通對不者。如煞盜等。通對不對。妄語作書置地。是設置方便。如婬漏失違諫等戒。並無不現及設方便。餘可類知。
 
[0447b01] 次同異門。想疑二種。不對中無。不對既無。豈論同異。餘五既通對不。須明同異。五中闕緣境差。想同無別。境雖對不。闕差一種。不以境有對不。遂令闕差有異。餘三對不大位是同。然於設置之中。有少差別。設置中強。要須得通越度。又如提婆達多。教人害佛。二人念害不前者。亦是不對中強緣差。必須火坑。得兩善心。要癈煞具方成。
 
[0447b08] 次尅漫門。於前對不門中。各通尅漫二心。是則兩尅七五不同。如其大漫對不俱四。言尅七者。於人境中雖罪不差。望境有差。局張為法。故於對中尅欲害張。望餘人餘趣作境差想疑。尅對張境。多少既爾。餘咸類然。廣說無量。次約趣辯。即是尅漫相對。謂尅簡餘趣。漫通人境。以尅簡餘。得作境差想疑。此境差等。狹於前位。人趣既爾。餘咸類然。次對非情。准同前說。俱境差等。更狹於前。不對五中。寬狹准說。言二漫俱四者。謂無境差想疑。以心寬該。情無限局。隨境優劣。皆是本期。假使臨事平緣。非境差等。
 
[0447b18] 次錯誤門。凡言錯設。皆是舛謬之心。隨事總釋。相則難分。以名尅定。事則有異。謂若二境歷然。無心害彼。事成有舛。名之為錯。若其一境易脫。緣彼謂此。有心成犯。稱之為誤。既知錯誤差別。對七辯者。然七方便並無有錯。對境成事。錯猶無愆。況方便位而得有錯。或可錯者。異雖無愆。而於本境即是境差。是故錯中說有境差。論其誤者。謂境差想疑。比三心想迷謬。名之為誤。境差一種。緣彼謂此。想疑二者。緣此謂彼。餘四錢事了心。皆非誤攝。亦可七中來成三位。想疑二種。誤而非錯。境差一種亦錯亦誤。餘四方便非錯非誤。
 
[0447c05] 次心息不門。凡論心者有其二種。二者煞心。二緣人心。此七位三。闕緣境差。二俱不息。以於進趣位中。病捨異起。是則進趣被擁。不成重果。豈不二心。俱不被息。境強緣差善心息三。但止煞心。人想不息。然遇強差二緣。須止煞心。若無止心。更求方便。猶是進趣。未成強差。其善心息必須止心。心若不止。還屬犯門。想疑二種。二心俱息。轉心當異境。本境無害心。然望本境。即是俱息。或可緣異欲害。俱息人心煞心。緣異有不。言息煞心。疑心猶豫不了人非。以心兩緣。亦俱不息。
 
[0447c15] 次事作不門。七中位二。闕緣想疑。義通作事。以闕緣少。通緣想疑。闕別二望。結方便時。未必待事成。餘四望本期。一向事不成。境差望本雖不作事。然於異中。事通作不。若異作本想。一向得事成。若異作本疑。事有作不作。逼境制不得。是事即通作。遠境容豫生。是事必須止。以對異疑。不起止心。即當是漫。豈關於尅不對中五。一成四不成。異境義通。准同前說。問文言不成者蘭。為當局准不作事。為通七俱不成。答今將不成之名。望七說者。即是名狹體寬。與七無異。但是望罪不成。非望於事。舊云唯攝不作事者。是義不然。
 
[0448a01] 次本異通不門。七中位三。想疑屬本。境差唯異。餘四方便義通本異。問闕等不通異可異。不結罪。既許異境生。如何得無犯。解不以闕等通異生故。即於異境。別更結罪。為擁進趣本由境差。對差之後方有闕等。闕等既起在於差位。故是差收。非闕等攝。猶如闕後得有境強緣差心息。然是闕收。非強等攝。餘皆類同。先想疑後。亦有闕等。仍想疑收。非闕等攝。境差亦爾。
 
[0448a08] 次對緣辯闕門。然戒眾多。不可具載。且寄煞戒。顯相論之。煞戒成犯。總具八緣。所謂通三別五。今以能闕七種。闕彼成犯緣者。謂闕緣闕通緣。通緣三中。但闕初三。所以不闕第二緣者。以教一興。終乎法滅。故第二緣不論有闕。此一闕通。餘六闕別。境差闕於境。想疑闕第二。境強緣差善心息三。同闕煞心加行斷命。既闕煞心。加行便止。加行既止。斷命事隔。故境強等。通闕三緣。舊釋煞心方便二緣不闕。以若闕心及方便。方便不起。則令無方便罪。今謂不然。別皆闕盡。以此七種起在進趣位中。擁彼進趣。不成重果。若不闕心及方便者。即應恒時是進趣位。既擁進趣。始成方便。明知此二亦須有闕。又此二種不論闕者。如何得有不成之罪。又若煞心不得闕者。如何乃云強等餘三。止煞心人想而不息。
 
[0448a22] 次通塞門。婬酒無想疑。設有亦究竟。以過失多。但五方便。受戒但四。疑得提愆。謂心不犯。復無境差。亦可據有轉處。闇中燈火不明。得立差義。謂心不犯者。謂是本迷。若其轉想亦成犯限。如此解時則便具六。然諸戒中。犯對非情者。皆無境強。如畜長離衣掘壞等戒。若其逼令說淨。不許離等。皆是緣差。何關強事。如古舊師共許杌木無強。類對非情。其義亦爾。餘闕等三。理通諸戒。問方便境想寬狹如何。答境想具因果故寬。方便但因故狹。亦可除婬酒戒。餘戒下四因中方便則寬。境想便狹。以餘因中。但三方便。
 
[0448b08] 次諸部同異門。僧祗。性惡謂從境制。闢無想疑。但五方便。故第五六。謂是黃門。而是女僧殘。疑准亦然。若論遮戒。即從心降。謂心境相應重。不相應輕。則有想疑。具七方便。故第十四云。挽生草枯草想。得越毘尼罪。疑准亦然。五分。無疑不問遮性。疑皆究竟。以疑恒有緣本之心。故使從境。制其正罪。故第二云。女疑僧殘。第六云。生草疑蟲水疑皆提。想心不定。性戒即有。遮戒便無。故第二云。女男想黃門想。觸蘭。第八云。非時時想提。十誦。或七或五。若其先有方便進趣之心。並從境制。無有想疑。故第五十八云。人作非人想煞。及人中生疑皆夷。第三又云。女人所男想黃門想二根想。觸僧殘。又第十云。生中乾想及疑皆提。若其先無方便進趣之心。不從境制。便有想疑。故第五十云。若不知有異想。誤煞父母未受戒者。應受。已受者不應滅擯。疑亦同類。即是具七。
 
[0448b23] 次持犯義。八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次第。第三成就。第四漸頓。第五寬狹。第六通塞。第七持犯增微。第八結位總別。
 
[0448c02] 初門釋名者。持犯相望。各有二種。且持中二者。一者止持。二者作持。言止持者。奉戒之徒。禁防身語。不造諸惡。目之為止。止而無違。順本受體。令戒光潔。因之為持。持由止成。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順聖教。作法作事。對事作法。稱之為作。釋持如前。持由作成。故曰作持。然犯亦二。一者作犯。二者止犯。言作犯者。不能守行。違教起非。廣造諸惡。稱之為作。作而有違。不順受體。令戒毀壞。名之為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言止犯者。不能准教。策進身語。習成行解。名之為止。釋犯如前。犯由止成。故曰止犯。問所以持犯相對明者。釋良以二犯。順情恒造不善惡因。相仍不得解脫。今欲捨惡行善。令戒晈然。故崇二持。以希出離。由此義故。對犯明持。
 
[0448c15] 第二門次第者。問對犯明持。後先無定。何故須以持先犯後。答但由入法之人。有久有近。創入情殷。專精在先。久參事慢。悔犯居後。如說相云。一切不得犯婬盜等。即是先持。若作者非沙門等。即是後犯。又所以持中先止後作。犯內先作後止。解凡起行人。皆先離惡。若不作斷一切惡心。是則離苦不能究竟。為欲離苦究竟。故先明止。惡既離已。次明修善。若不化修一切善心。是則得樂不能滿足。為欲得樂滿足。故次明作。然二化中先作後止者。對翻二持次第故爾。亦可作犯過麤。理宜先禁。止犯罪細。故次後明。欲使僧尼麤細俱離。離過趣修。尅成道益。對犯翻持。麤細亦爾。此據持犯相望。以明先後。若取成持義邊。竟無先後。
 
[0449a03] 第三門成就者。若約制教成就。唯在身語。謂離煞生婬盜摩觸打搏突等。是身止持。如應來者來。収攝臥具。然燈火等。是身作持。如離妄語麤惡[1]欲身。毀呰兩舌。是語止持。如受衣鉢。處分說淨。作知淨語。是語作持。身語二犯。翻說應知。意成身語。不須別明。爾者意成身語。無持犯者。如何止心不學。得止犯罪。答兼止身語。故說止犯。若但起心。不名止犯。問若[2]真起心不說犯者。如何文言或念犯罪。或發心犯。及云汝以何心六犯中由身心等。偈云當審觀其意。答此心助成身語。而非獨意。獨意之中。無有持犯。故實論云。但意不犯。又六犯中云。由身口不由心。若約進修三業明者。是則意中亦有持犯。或能修慈不起煞等。是身止持。翻為作犯。或能禮拜筞進檀等。是身作持。翻為止犯。或能慎護不作妄等。是語止持。翻為作犯。或歎三寶。讀誦經等。是語作持。翻為止犯。恒修正念不起三耶。是意止持。翻為作犯。能觀不淨對除離惡。是意作持。翻為止犯。
 
[0449a20] 第四門漸頓者。若對制教明漸頓者。止之四行。唯漸非頓。且如止煞對境修慈。不得更修餘戒對治。作持隨事次第漸成。不可一時頓修餘行。二持既爾。兩犯亦然。但可一時頓得諸戒。不可一時盡犯諸戒。由如是義。故俱是漸。若望端拱無惡來汙。二百五十恒清淨者。此之二持。即有頓義。然是端拱而非修行。二犯不先屬己。即無此義。舊以端拱中有止持。判此為頓。故云二作唯漸非頓。二止通含漸頓。此不應理。不繁須破。然約進修。謂唯止犯。釋此止犯。三門分別。一定犯名。二明分齊。三釋漸頓。然定名者。止犯有兩。一者不學。二者無知。言不學者。受戒結勸。文云。汝應學問誦經。既勸云汝應學問誦經。明知不學成犯。又云日三時入和上等房。請經問義。又制五歲比丘誦戒羯磨使利。不者如法治。又應當學名。理該餘犯。言無知者。文云不一心兩耳聽法。以無知故。又云可呵癡故。又云汝是賊汝癡無所知。此猶約戒別明。下有愚癡五犯五種制。五犯聚亦如是。古師不能究斯文義。遂釋云無知義解。不見文證者。[3]其疎略也。
 
[0449b13] 次分齊者。論其學問。理通一切。該於始終。及以愚智。望諸教行。恒須修學。但作止心即結。不學。其無知者。結約愚智位別。若智慧比丘五歲方結。以滿五歲。是其知位。不須依止。堪為軌範。五歲翻前。故不結也。若止學心。雖未滿五。計其道理亦結無知。其愚癡比丘。盡形依止。假緣不了。不結無知。此謂學而未知。聖不制犯。若止不學。亦結無知。此無知罪。懺得除滅。縱使不了相續。聖不制犯。犯不相續。故可悔除。
 
[0449b21] 次漸頓者。舊云不學止犯。義含漸頓。無知止犯。唯漸非頓。不學頓者。本受要期誓修諸善。還得爾所戒善。以防不學。今若息心總止不學。違本要期。寧不隨境。頓犯一切不學之罪。言漸犯者。起心偏學。望不學者犯。豈非是漸。故使不學義含漸頓。問元受令學。不學成犯。受言得果不得應犯。答學據自分。不學故犯。得果力分未堪。是故非犯。無知漸者。要是對境緣別不了。方結無知。然一心中不可備緣。咸使不了。今隨不了。以結無知。明知漸犯。今解漸頓。其位大同。論其結罪。即不同舊。然不學約心。無知從境。若緣三藏教門。總止不學。其不學罪。亦總結一。若緣教門隨別起心。其不學罪亦隨止結。不同古舊諸師。於一一境緣不了處亦結不學。然不學罪非緣境生。如何一一境中。皆結不學之罪。又此止心。非緣普境。緣既不能普周。如何懸犯諸罪。惰人不學。行是處中。豈同根本律儀。遍緣而發。又復後緣境時無心止學。既無止心。如何結罪。但可獲以無知。不得論其不學。故上文云。若犯罪應如法治。更重增無知罪。以此故知。緣不了處。但結無知。不結不學。不學無知。位既不同。如何至後無知緣中。方始結前不學之罪。又解。由前不學。後結無知。無知本由不學而生。故無知外。無不學罪。如遇宿觸等緣。未食無過。後食成犯。無別宿觸等罪。以此類之。無知亦爾。但可直結無知。不得更論不學。又解。此不學無知。體同名異。由不學故即無知。由無知故即不學。體既不殊。犯寧有異。是故今解合為一愆。雖有此義。且依前明。
 
[0449c23] 第五門寬狹者。若對制教明者。以止持寬。作持狹。止通五犯。以之為寬。作局下四。故所以狹。又就下四。設有作中不遍諸戒。而亦是狹。於第二犯。但在二房。餘之十一。一向是止。亦可望其止法止事。是則止持通。於十三。作局初房中半有主房。令餘犯多少。准此應知。若尼作持。雖通初犯。第四聚中即無作義。又就有作之中。亦是其狹。以初唯一。第二有兩。餘犯例然。可以思准。唯不攝耳聽戒。及尼受等十八戒。專作不通止。以外諸戒咸悉是止。對事二持。既止寬作狹。兩犯翻持。義亦作寬止狹。問所以制教稱為對事。解以直止法。不說為犯。要假作房畜長等。是以稱為對事。若對進修辯者。作持即寬。通三藏故。止犯翻作持。故亦是寬。進修無止持。是故止持狹。作犯翻止持。故亦是狹。
 
[0450a13] 第六門通塞者。於一行中。有餘三行。說之為通。無則稱塞。釋此通塞。可為四門。一一心成行門。二通望止作門。三自業相成門。四教人通不門。此之四門。局約制教以說。以進修中。唯是作持止犯。既知是塞。不須通在餘門。若通一一門說。義成繁雜。又與制教事[1]監故須除去。初門一心四行俱塞。以持望犯。善惡相違。持犯當分各有止作。此望一切單持犯戒。如離煞等即無作義。如攝耳聽等。復無止義。二犯翻持。反說亦爾。故約一心。四並不通。問如止煞等。必修慈等。若欲禪誦。先捨怠愆。此則止中有作。作中有止。如何乃稱四行俱塞。答此之止作更相有者。但約對除義說。不就尅成行論。止中有作。舉作成止。即作是對除離。作是果行離。作中有止。舉止成作。即止是對除離。作是果行離。舉宗往攝。止作恒殊。故尅成行。四俱是塞。
 
[0450b03] 次通望止作門。若其一業通望兩境。是則二持自通兩犯亦爾。此約一切雙持犯成。且二持通者。如處分說淨。稱之為作。以作法故。造房畜長無罪。反却作犯。可非止持。此則體一名別。二犯翻持。反說亦爾。望不處分。稱之為止。身業造房。即是其作。此亦體一名別。豈非止中有作。作中有止。
 
[0450b08] 次約自業前後相成者。於一行中。即有餘三。且如前煞未成謂成。修離染行。修此行時。前煞方就。即是作犯。與止持心俱。或畜長覆藏。事經明相。即是止犯。與止持心俱。或受日出界九月離衣。即是作持與止持心俱。既於止中。有餘三行。餘三互通。義准應爾。如古舊解云。如煞燒埋等。是作犯通。如畜長衣鉢離衣等。名止犯通二。持通者。如德衣月五利無罪。而於兩犯心中得有作止。二持離衣九月及杖囊等。豈非並通次教人門。如教人煞盜。為己造。房遣人為。己持欲至僧先安煞具。擬欲害生後。起善心遣人癈具。作此四事。却入止心。正在止心。四俱成就。前煞盜事。成即是作。犯造房止。犯說欲作持癈具止持。然於止心既成。此四入餘三心。其類亦爾。
 
[0450b22] 第七門增微者。先明二持。若望有心護戒。順教無違。俱名持戒。不分上下。但以人行。心殊非無差別。釋此差別。可為三門。一者約人。二者約行。三者約心。言約人者。具戒滿足。持行為增。不具闕減。說之為微。又就具中。聖凡位別。於聖位中。學無學異。但無學人。持行堅固。勝餘學人。說為增也。諸有學人。行未究竟。雖護律儀。以為微也。於聖學中。三果差別。持行不同。增微亦異。然凡諸位。持行亦然。差別增微。准義應釋。
 
[0450c05] 次對行者。若約五犯。輕重相形。止離重過。故何以增作離細罪。故所以微又。可止防麤過易成。故微作離細罪難成。故增斯以止持局。在初犯作通下四。故作此說。若約下四止持義邊。是則止作。增微不殊。又尼作持。通於初犯。望尼止作。亦無優劣。
 
[0450c10] 次約心者。[2]元受之心。既有九品。明持戒心。亦復如是。如本專精。晈然無缺。寧碎身首。不犯諸戒。及為怨逼。能禁心等。如此止持。豈非上品。或有防護。雖不犯非。但懼惡名。事不獲已。內實無有清淨之心。為病開等。說為微也。餘戒類然。咸有上下。作持階降。准此應知。又依俱舍十八。戒有四種。一怖畏戒。謂怖不活惡。名治罸。惡趣畏故。受護尸羅。二希望戒。謂貪諸有勝位多財。恭敬稱譽。受持淨戒。三順覺支戒。謂求解脫。及正見等。四清淨戒。謂無漏戒。彼能永離業惑垢故。又實論第一云。戒品清淨者。佛弟子眾持戒無暇。乃至小罪深壞畏懼。又佛弟子不為福報。生天人等。亦不怖畏。墮地獄等。而勤持戒。但樂善法。故名清淨。
 
[0450c23] 次明二犯。若望有心成犯。於教[虛*予]違。俱名破戒。不分上下。約人行心。殊非無差別。釋此差別。還可為三。第一約人。第二約行。第三約心。言約人者。具戒犯增。以有夷等。沙彌即微以唯吉。故又就具中無學誤犯。以之為輕。凡夫及學人故。犯說之為重。故下文云。若凡夫人學人。故犯戒無著人不。故犯。戒又就。故中聖輕凡重。又聖學人望。欲界。惑斷具差別輕重。應知然凡諸位罪。又重輕階降。不同准義。可解問學人。故犯戒有惡道報不。答曰無也以犯戒後。尋生悔心抑伏惡業。不受苦報。設有餘殘。應可受者。寄在聖身。人天中受。且如忍位之中。尚得三惡。非擇滅況。復聖人得有惡道。
 
[0451a10] 次約行者。輕重相形。反前持說。謂作犯過麤。以之為增止犯罪。細說之為微亦可此望。初犯若約下四。還則止作增微。不殊又不對。尼明義亦應爾。然通止作犯有。故者以之為重。若不故犯。說以為輕重。非故者。不作故違聖教之心。非不高下。著衣等。犯而是輕。故上文云。以不故作。故犯突吉羅。無非威儀。若故作者。復有非威儀罪。又就故中通諸犯。內違性即重犯遮。即輕又遮。性中通成。不成成者。即重不成者。輕又就成中。感報優劣。增微不等。可為四句。一犯重報輕謂。二房媒嫁律禁情過數故。成重體非尤害。感報即輕。二犯輕報重謂有比丘。嗔心打罵。羅漢及佛。律就上憶稀。故犯提體。是尤害感報即重。此之二句。以理言之。結戒法異。輕制重名。重制輕名。得罪福異。因果相當。三俱重如。初四夷無根謗等四俱。輕如畜長足等。此之二句。結戒法不異得罪法。得罪法不異結戒法。
 
[0451b01] 次約心者持戒之心。既有九品。犯戒之意。寧容一准。或有犯戒。因心增上。苦惱有情。以為慶快。如斯犯者。豈非上品。或有犯戒。媿心殷重。事不獲已。為他逼犯。如此等。違判為微也。然優婆塞經。第七因定五逆輕重。次云有物重意輕。有物輕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輕意輕。言物重意輕者。如無惡心。煞於父母。物輕意重者。如以惡心。煞於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極惡心。煞所生母。物輕意輕者。如以輕心煞於畜生。如是惡業。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輕有根本重方便成。已輕有成。已重方便根本。輕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輕有方便成。已重根本輕有根本成。已重方便輕。有方便根本成。已重有方便根本成。已輕物是一種。以心力故得輕重。果此八句中。勒成四位。初之三。句。二輕一重。第二三句二重一輕。第三一句。三時俱重。第四一句三時俱輕。次以有心無心。准小妄[1]久相對明者。亦可為八。且約初犯四。夷以說初三時俱有。心諸方便根本成已。四皆犯重。第二以二時有心。一時無心作三句。初前二有心成已無。心亦四俱重。次根本無心。餘二有心初戒重餘。三蘭次方便無心。餘二有心。四俱成重。第三一時有心二時無心。作三句第一句。初戒重餘三輕。第二句四俱犯重。第三句初重餘輕。第四三時無心。為一句此之一句。四俱不犯。
 
[0451b23] 第八門結位者。於中有兩。第一總定。第二別明。總定有三。第一述正。第二序異。第三辯非。言述正者。教從事分。雖無定限要而言之。莫過制聽言制教者。要作不作。作者制修。止使獲罪。如受說所應作事不作者。制離作則結譽如婬盜等。不應作事言聽教者。若作不作此之作不聖。俱順可如房長等。所應開事。此之制聽。聽攝教斯盡。便是大期遮。開恒以軌。又此制聽且就開遮義。立若從所詮之事。應名止作。二教雖有斯理且依前明。又此聽言。且對制立以約所開。作不俱順若據有結罪。還是其制。故制戒宗。制教所攝。雖有斯理。亦依前明。又此制聽兩教各詮。止作二事制教作持。如受說等。止持如盜煞等。違禁起非翻為二犯。即當諸師制。教中事通學不學。聽教作持。如房衣等。體量等如許順教。作止持謂是非法體等。與道相違。制不聽作。問此不得作。與制止同。即應制收如何聽攝。答望不得作理雖可然。為與所開體同。故在聽收非制違。禁同前翻。為二犯。即當諸師聽教中事。唯是可學。然佛施設。諸教及事。咸是所學。要學方知。若不策修。緣而不了。隨不了處。結以無知。又所緣處。但結無知無不學[(仁-二+品)/言]。已如前辨。
 
[0451c18] 次序異者。古意解云。止持約兩教者。一局取不可學。如人非人相等。是上制教中要不作者是(此不作者如婬觸等)二聽門謂唯可學。即上聽中。若作不作。謂房衣尺量等(別定中指過量境想)。作持對兩教者。謂制中可學事。如受說安恣受持衣鉢等。聽中結淨德衣。諸長離衣等。復有古師立制教事。二種云。一不可學事。如人作非人相等是。二者可學如衣鉢體量等。是因有問云何。故非衣鉢量事。名為可學。答此事一者。可以緣教生解識衣鉢。如非二者。事中可以造修。故言可學。
 
[0452a03] 次辨非者。初師立不可學事。為據何義。為以人非人相等述。故不可學。為以婬觸等事。不可作。故不可學。若爾何失二俱有過。云何若以述。為不可學。是則處分等。想亦然。如何處分等。想名為可學。若以婬觸等。事不可作。為不可學。是則過量亦然。如何過量。是可學事。次立人非人想等。為不可學者。即不應云。制教中事。通學不學。次問答中。云可以造修。故言可學者。即此非衣鉢量。如何造修。又云可以緣教生。解識衣鉢。如非者婬等。亦然何以不名可學。又所證作止。攝事斯盡。有何不周離此二外。更立可學不可學事。若既宗學不學。即須直依此明如何。復就作止。分位解釋。又可學。不可學事。還是作止二持。此作止持。俱是所學。既俱所學。不學並犯。如何緣止。不了不結。不學無知。緣作不了便結。不學無知。故知斯義擁。而未通進修學人。應所思審。又過量境想。便與煞等。不殊既與煞同。如何偏結。又如止中婬等。緣知重輕及境是。不自非進修。無由得了。既假進修方知。如何言是不可學事。又若婬等是不可學。如何律言捨學事。又俱舍等久不應言。若犯學處非苾蒭等。
 
[0452a23] 次別亦作三門。第一序昔所說。第二昔意相違。第三申今正述。初門。昔解位例有二。止持作犯。對二以明作持止犯。唯對可學。以辨先對。止持中明。有無輕重作兩箇九句。初可學作九句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者識事識犯是。中品四者。多用二識作頭初識。事疑罪二。識事不不識罪。三識罪疑事。四識罪不識事是。下品四者。多用二不識。作頭初不識。事疑罪。二不識事不識罪。三疑事罪。四疑事不識罪是。上品一句事罪俱識。無不學罪。中品四句。由不學故。於事於罪。有疑不識等生。故制四箇不學。下品四句。八不學罪。若對無知罪中。下二品上各加。倍說可知。問此中。有二十四吉羅。云何稱為止持。答以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但以上品俱識清淨。無犯故稱為上品止持。中品有八罪。不如上。故稱為中品。止持下品有十六吉羅。不如上中。故稱為下品止持。次對不可學明止持。九句者有二例。謂罪事。事有三種。一識事。二疑事。三不識事。罪三同前也。九句者。先以罪中三對。識事作三句。一識事識罪。二識事疑罪。三識事不識罪。次以罪三對。疑事作三句。次以罪三。對不識事。作三句此。下二三句。准前數可知。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句別有不學無知二罪。合有十二吉罪。此亦望不犯根本。故稱為止持。但以事是不可學。故雖疑不識。聖不制罪。罪是可學。故若疑不識。悉法制罪。次對可學事。明作犯九句者。如初九說後對不可學事。明九句者。如後九句。說但以犯根本罪。故猶於可學。若疑不識法。結罪如上唯除不可學事。雖疑不識。一向不犯可知。次辨作持九句者。若從對事對法。以辨實亦應作。兩箇九句。但明差別。階降不異。故合一九句。此唯對可學。以明如止持中對可學。明九句即是唯此中。順聖教作前事為異。次論止犯。或九或八。九句者。對可學事上品四句。多用二不識。作頭有四。僧殘十六箇吉羅。可知中品四句。多用二識作頭有四。僧殘八箇吉羅。易知下品。唯一句謂識事識犯。而不乞處分作房者。是可知此以多羅為上品。故言八者對教行。不學明止犯如。次亦前九句。除下品一句。前八句是廣說。可知。此總通為亦九一八句。
 
[0452c10] 次相違者。然此昔義辨非如前。舊人序已將非應理。次即辨非後。便顯是此二相。求僻不能述破。但知昔義事罪識等。普約進修。非開制教破者。不究斯旨。謂依境想久立遂約境。於廣辨其非此為不了。他宗立意。破不相當。虗名顯是。據斯一節。自道三師所立中。繁雜矛盾。又立進修止犯名有二云。一者不學下久。遣誦羯磨。各言不誦因制五夏。誦戒羯磨。若不如法治。二者無知。故下久云。先誦今者悉忘制言如法治立。既引此結。亦合然如何棄。所引久別。約境想人法然。此境想人法緣心。謬妄並不由學。豈合招儻。但以法意義。[虛*予]於正教。遂發學之者。滯理忘思。尋之者迷文守句。余今為鑒前失。欲徵復非。故更察義詳文。定教釋事。
 
[0452c22] 次述正者。然教及事。各別不同。一一行門。足自顯了。顯了即制持犯之行。義理既然。何須句定。以句來定。良謂不然又解若必要須定。為句者如前。宗義諸教及事咸是。所學並進修者。斯則通望進修。總為一九。此之九句。如昔止持。對可學事為九者。是又解欲令教事。差別顯然。為句數者。但為二九。初九對二。教中止持。作犯合明。此不望法。佛法假作。成持止便犯故。此止持作犯有三。一制教止持。二聽教止持。三復於聽中。取別體止持。此之三位。同是止持作犯。又以同緣。一事生心故不分。二合為一九。所言九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一者謂識事識罪。中品四者。謂以二識作頭。初有二句。事上識罪。上疑不識。次有二句。罪上識事。上疑不識。下品四者。謂以不識。及疑更互。為頭初有二句。事上不識。罪上疑不識。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識。此以上品。事罪但識。不結無知。次品四無知。下品八無知。次九對二散中。作持止犯。事法合明。此作持止。犯位亦有三。一制教作持。二聽教作持。三復於聽中攝。同體止持。以此止持。作持攝故。三同是作持止犯。又亦緣事不殊。寧分為二。九數如前。不繁再述。進修八句中是作持止犯。亦總攝說。不須別明。或可要須。別為八者。謂對進修教行。作其八句。此之八句。翻前品數。謂上品四句。八無知。次品四句。四無知。此以犯門。故論約罪。多為上品。小為次品。舊人更加作持一句。謂識法識犯。足成九者。不然位舉止犯。寧加作持。又此作持。又此作持識法。識於犯諸句中。以合有說。作斯二九一八。義何不周。須更離分。以成多九。又作句法。皆不須以緣事。三心歷罪三作。但以事罪更互作之。所以爾者。以境相緣事心。及人法緣罪。心。此全不關不學無知事。斯則教事頭能無勞重覧。犯持有據豈是假再思。上來總釋義說。
 
[0453b05] 次隨別釋。先解初文。初文復二。一總。二別。總中十門。分別。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語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寬狹。第五尅漫不同。第六錯誤有異。第七諫不諫別。第八持犯方軌。第九二部同異。第十下眾任運。
 
[0453b09] 初門起由三毒者。前之四戒如比丘中說。後四戒者。摩觸八事。愛染同婬。故三起貪成覆隨。二戒類同大妄。起由三事。成亦通三。斯等辯相隨事可解。
 
[0453b12] 次身語門。位分為三。婬盜煞觸局身。妄諸覆隨唯語。雖同延之語。語有別相。如妄發言。成業覆藏。語止結身隨舉自止。語業藉他語表八事。一戒身語合犯。
 
[0453b15] 次自作教人門。亦為三位。初一下四此之五戒。自作成重教人但輕。次煞盜二戒。自作教他彼此俱犯。次妄語一戒。自作五重教人不定。如前已明。
 
[0453b17] 次犯境者。初戒境通四趣。餘七犯局人成。又就人中。婬觸八事局界覆藏。唯女餘之四戒。義通男女。隨舉力異。准文可知。又就女男之中。道俗分別七八局道。餘通道俗。又就道中具非具者。亦七八唯具。餘六通二。
 
[0453b22] 次尅漫者前之四戒。同比丘說。謂若同趣一切皆犯若約異趣即除婬戒。餘之三戒大漫隨犯。尅各相應。差互輕罪。後之四戒局唯是尅。以取染心。知人識罪。違諫拒僧。縵豈得犯。又解觸八。亦有漫義。以同男子。並有染心。
 
[0453c02] 次錯誤者。前四位三同比丘說。若論後四。並須了心。錯誤謬妄。並不成犯。又解觸八。容有誤犯之義。以俱男子並有染心。七八不然。故唯了犯。
 
[0453c05] 次諫不者。前七條然。無有倚傍。作則是違。不須設諫第八一戒倚傍有濫。故須誤諫。開示是非。此設諫者。是違僧制。除不諫者。是違佛制。
 
[0453c07] 次持犯者。覆藏一戒具二持犯。言二犯者。見他重罪。止不發覆。名為止犯。明相出持。罪成究竟。名為作犯。此是體一。名別言二持者見罪。發覆名為作持。以作法故。明相出時無其作犯。翻却作犯。豈非止持。此亦體同名別。若論別體持者。守戒自清。一向不覆。是名止持。若見有罪。作法發露。是名作持。餘之七戒並是止持作犯。
 
[0453c13] 次同異者。初之四戒僧尼同犯。而此四中下。三無異婬之一。戒境界翔。例又復犯境。亦有寬狹。尼唯局男僧通。二作又尼。唯局他境僧通自他。後之四。戒尼為深防並得夷罪。僧犯不然。故分二位。前三輕重。後一有無摩觸差別。有四不同。八事之中。僧犯三罪。捉手得殘語期容有麤語。僧殘捉衣獲蘭。餘容小罪覆藏者。尼重僧輕。隨舉尼有僧無。所以可解。
 
[0453c20] 次任運者。初一下四。無有教人。得同犯義。故無任運餘之三戒。教人為已有同犯義。故有任運。
 
[0453c23] 次隨別釋。先明初戒 總申制等。如前文中分二。第一漏生壞略相亦如前。第二告言下制廣補略。文中有三。第一舉宗標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說戒下正明立戒。前二如上。第三文二。初明戒本說之儀則。次若比丘尼下廣釋其相。然前戒本但有五句。一顯犯人。二作婬等者正顯婬事。三乃至共畜生者。出犯境界。四結。五擯。問所蘭無共同等四句。舊解云。祇五二律悉具足有。同於大僧。此律文略。十律尼戒本同者。文不別列。故知亦有共同等四也。其比丘捨戒為成去時。無障故爾。尼中捨者。恐在俗中汙犯故爾。如十律說無重出家。故彼文第四十。爾時諸婦女。為舅姑所苦惱。故出家作尼。爾時為和上闍梨。共活尼所苦惱。故還作白衣居士譏嫌白佛。佛言。若比丘尼一反戒。不復聽出家受具。又第五十問頗有比丘尼。捨戒更與受戒不犯耶。佛言。有若比丘尼捨戒。已轉根作男子。與受戒不犯。伽論亦爾。今解此共同等文。局比丘者。以尼無緣戒本不列。如比丘四戒之中。婬有跋闍為緣。牒入戒本。餘三無緣本中非有。僧既尚然。尼豈須責。又解計此共等。理通尼有。但以共等。本因跋闍厭道不捨行。非有此四句。今尼為無。捨戒。故此文無。又解。此跋闍緣起在唱二部。持後為此局。僧尼戒非有。次下廣釋。科同於上。就尼犯中。文分為二。初至如上成犯之相。二若比丘尼下輕重相。前文復二。初解戒本五句。文相可解。二有二處下重明戒本。二三兩句。於中文二。初列犯家境界。第二比丘尼有婬心下對境成犯。前文復二。初總舉三趣。二復有下舉趣各三。各三合九。此之九者。是犯重境。次對境成犯。文中有三。第一自心起犯有四。百三十二句。第二若比丘尼下怨逼己境。作二百一十六句。前文有二。一對覺境。二對不覺。覺境通計。總有其九。先約人男。於己三處。各加隔等四句。即成十二。一境。既爾。下八亦然是故通明。合一百八句。次不覺境。有三謂睡眠新死少分壞。一一皆有一百八句。通前覺境。合成四百三十二句。次怨逼亦二。先造覺境。覺境還九。先約人男。於己三處。各有樂等。六句文中。闕少計。理合具此。則三六成十八句。一一復加隔等四句。是則合成七十二句。一境既爾。下八亦然。是則合成六百四十八句。次不覺境。境還有三。一一同前。有爾許句。通前覺境。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句。次逼己境文中。但云為賊所捉。於三處行婬。且約人三不須餘境人。三逼己三處為九。於上加樂等六。又加隔等四。故成二百一十六句。次輕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教他三別可知。問所以覆藏犯夷。教他蘭罪。答制有深防限分。故有輕重。餘相可解。次三同戒。五分一一舉問佛。皆遣作二部僧持。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