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982阅读
  • 1回复

名词解释——什么是有身集趣道?什么是有身集灭道?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43
铜币
354
威望
6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六○(六九)(4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48)及有身集滅道(49)。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是苦集趣道(50)。
  「云何有身集(51)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52)老、病、死、憂、悲、苦惱(53),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54),是故說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047)本經說明有身集即是苦集,有身滅即是苦滅。相應部(S. 22. 44. Patipadā 道)
(048)有身集趣道(sakkāyasamudayagāmini patipadā)(巴),即「至集起有身之道」。
(049)有身即滅道(sakkāy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巴),即「至滅有身之道」。
(050)苦集趣道(dukkhasamudayagāminī patipadā)(巴),即「至集起苦之道」。
(051)宋、元、明三本無「集」字。
(052)宋、元、明三本均無「則」字。
(053)「苦惱」,宋、元、明三本均作「惱苦」。
(054)苦滅道跡(dukkh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巴),即「至滅苦之道」。


对应的南传经文

[四四] 第二 道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顺有身集起之[道]与顺有身灭尽之道,且谛听!
四 诸比丘!何为顺有身集起之道耶?
五诸比丘!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观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
六~八 观受……想……行
九 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
一〇 诸比丘!此名顺有身集起之道,为顺有身集起之道。诸比丘!故于此处此义即说见顺苦集之观。
一一 诸比丘!何为顺有身灭尽之道耶?
一二诸比丘!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见圣人,知圣人之法,善顺圣人之法;见善知识,知善知识之法,善顺善知识之法,不观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
一三~一五 不观受……想……行……
一六 不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
一七 诸比丘!此名顺有身灭尽之道,为顺有身灭尽之道。诸比丘!故于此处、此义即说见顺苦灭之观。’

--------------------------------------------------------------------------------

相應部22相應44經/道跡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教導:導向有身之集道跡,以及導向有身之滅道跡,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導向有身之集道跡?
  這裡,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過聖者的,不熟練聖者法的,未受聖者法訓練的;是不曾見過善人的,不熟練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
  他認為受是我……想……行……。
  他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
  比丘們!這被稱為『導向有身之集道跡,導向有身之集道跡』。
  比丘們!像這樣,這裡,被稱為『以導向苦之集道跡來看事情』。
  而,比丘們!什麼是導向有身之滅道跡?
  這裡,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是見過聖者的,熟練聖者法的,善受聖者法訓練的;是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不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
  他不認為受是我……想……行……。
  他不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
  比丘們!這被稱為『導向有身之滅道跡,導向有身之滅道跡』。
  比丘們!像這樣,這裡,被稱為『以導向苦之滅道跡來看事情』。
  你們要了知我[所說]的這個義理。」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北傳經文的「有身集趣道」,南傳經文作「導向有身之集道跡」(sakkāyasamudayagāminī paṭipadā)。「有身滅趣道」,南傳經文作「導向有身之滅道跡」(sakkāy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參看《雜阿含70經》、《雜阿含71經》。「有身」(sakkāya,音譯為「薩迦耶」),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個己」(identity),執這種觀念的稱為「有身見;薩迦耶見」,參看《雜阿含58經》「經文比對」。「趣」(gāmin,另譯為「行向;導向」),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通到」(leading to)。「道」(paṭipada,另譯為「行道;道跡」),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路;通路」(the way)。「集」、「滅」、「滅道跡」,參看《雜阿含31經》「經文比對」。
  3.「如實知」、「集,滅,味,患,離」,參看《雜阿含42經》,以及《雜阿含13經》「經文比對」。
  4.「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純大苦聚生。」就是「緣起五支說」,參看《雜阿含283經》及其「經文比對」。
  5.「不住」,參看《雜阿含262經》「經文比對」。
  6.南傳經文「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一段,參看《雜阿含43經》「經文比對」。
  7.南傳經文「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為「有身見;身見;薩迦耶」的內容,參看《雜阿含30經》、《雜阿含58經》「經文比對」。
  8.南傳經文的「以導向苦之集道跡來看事情」(dukkhasamudayagāminī samanupassanā,直譯為「導向苦之集道跡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導向苦的停止的看待事情方式」(a way of regarding things that leads to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 此帖被定慧之路在2010-01-12 15:11重新编辑 ]
愿你智慧、幸福、吉祥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39
铜币
13
威望
1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