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570阅读
  • 0回复

名词解释——什么是如实观察?什么是五蕴的集、灭?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43
铜币
354
威望
6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五六(六五)(3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32),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33),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34)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 *惱苦滅(35),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36)經,亦如是廣說。

  (031)本經敍說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如實觀察五受陰之集、滅。相應部(S. 22. 5. Samādhi 三昧,22. 6. patisallānā ◎禪思)。
  (032)禪思(patisallāna)(巴),宴坐思惟。
 *(033)「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二字。
  (034)宋、元、明三本均無「受」字。
  (035)「如實觀察……惱苦滅」等五十字,乃說明苦惱之寂滅。
  (036)由分別至證,計有十經,參照同卷第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三經,皆云十二經,故「二」字之上,似有「十」字脫落。

对应的南传经文
[五] 第五 三昧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林给孤独园。
二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大德!’彼诸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乃如是说曰:
‘诸比丘!应修习三昧。诸比丘!入三昧之比丘应如实了知。
何为如实了知耶?[谓]色集与灭,受集与灭,想集与灭,行集与灭,识集与灭是。
四 诸比丘!以何为色集耶?以何为受集耶?以何为想集耶?以何为行集耶?以何为识集耶?
五 诸比丘!于此处欢喜、欢呼、耽着而住。何为欢喜、欢呼、耽着而住耶?
六欢喜、欢呼、耽着于色而住。依欢喜、欢呼、耽着,而彼生喜。喜取于色。缘取而彼有生,缘有而彼生生,缘生而老、死、愁、悲、苦、忧、恼生。如是于此处,悉皆有苦蕴之集。
七~九 欢喜于受……乃至……欢喜于想……乃至……欢喜于行……乃至……
一〇欢喜、欢呼、耽着于识而住。依欢喜、欢呼、耽着于识而住,而彼生喜、喜取于识。缘取而彼有生,缘有而生生。缘生……乃至……如是于此处悉皆苦蕴之集。
一一 诸比丘!此是色之集……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识之集。
一二诸比丘!何为色之灭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为识之灭。诸比丘!于此处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而住。何为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而住耶?
一三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于色而住。依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色而住,彼于色喜灭,喜灭故彼取灭。取灭故有灭,……乃至……如是于此处悉皆苦蕴之灭。
一四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于受而住。依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受而住,彼受喜灭,喜灭故彼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乃至……如是而于此处,悉皆苦蕴之灭。
一五 不欢喜于想……乃至……
一六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行而住。依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于行而住,则彼于行喜灭。喜灭故彼取灭。取灭故……乃至……如是而于此处,悉皆苦蕴之灭。
一七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于识而住。依不欢喜、不欢呼、不耽着于识而住,则彼于识喜灭,……乃至……喜灭故彼取灭,……乃至……如是于此处,悉皆苦蕴之灭。
一八 诸比丘!此色之灭……乃至……受之灭,想之灭、行之灭、识之灭。’
--------------------------------------------------------------------------------
[六] 第六 宴默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乃至……
二 ‘诸比丘!于宴默得瑜伽。诸比丘!为宴默之比丘如实了知。
三 以何为如实了知耶?[谓]色之集与灭,受之集与灭,想 之集与灭,行之集与灭,识之集与灭。
四 (应如始经之广说。)’
--------------------------------------------------------------------------------

相應部22相應5經/定經(莊春江譯)
  我聽到的是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叫比丘們:「比丘們!」
  「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定。
  比丘們!得定的比丘如實了知。
  如實了知什麼呢?
  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而,比丘們!什麼是色的集起?什麼是受的集起?什麼是想的集起?什麼是行的集起?什麼是識的集起?
  這裡,比丘們!比丘歡喜、歡迎、持續固持;歡喜、歡迎、持續固持什麼呢?
  歡喜、歡迎、持續固持色。
  對色歡喜、歡迎、持續固持後,則生起歡喜。
  凡在色上面歡喜者,則是取。
  由其取為緣而有有;由有為緣而有生;由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這就是整個苦蘊的集。
  受……(中略)……想……行……。
  歡喜、歡迎、持續固持識。
  對識歡喜、歡迎、持續固持後,則生起歡喜。
  凡在識上面歡喜者,則是取。
  由其取為緣而有有;由有為緣而有生;由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這就是整個苦蘊的集。
  比丘們!這是色的集起,這是受的集起,這是想的集起,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識的集起。
  而,比丘們!什麼是色的滅沒?什麼是受的滅沒?什麼是想的滅沒?什麼是行的滅沒?什麼是識的滅沒?
  這裡,比丘們!比丘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什麼呢?
  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色。
  對色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後,則在色上面的歡喜滅。
  由其歡喜的滅而取滅;由取滅而有滅……(中略)這就是整個苦蘊的滅。
  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受。
  對受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後,則在受上面的歡喜滅。
  由其歡喜的滅而取滅;由取滅而有滅……(中略)這就是整個苦蘊的滅。
  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想……(中略)。
  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行。
  對行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後,則在行上面的歡喜滅。
  由其歡喜的滅而取滅;由取滅而有滅……(中略)這就是整個苦蘊的滅。
  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識。
  對識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後,則在識上面的歡喜滅。
  由其歡喜的滅而取滅;由取滅而有滅……(中略)這就是整個苦蘊的滅。
  比丘們!這是色的滅沒,這是受的滅沒,這是想的滅沒,這是行的滅沒,這是識的滅沒。

相應部22相應6經/靜坐禪修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你們要著手努力於靜坐禪修。
  比丘們!靜坐禪修的比丘如實了知。
  如實了知什麼呢?
  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中略)
  (應依前經如是廣說)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如是我聞……」,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參看《雜阿含66經》、《雜阿含206經》、《雜阿含207經》、《雜阿含428經》及其「經文比對」。
  3.此處北傳經文的「方便」,相當於南傳經文的「努力」(yog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努力;盡力;致力」(an exertion)。
  4.北傳經文的「當修習」,相當於南傳經文的「你們要修習」(bhāvet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develope),或者「你們要著手」(āpajjat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從事;實行」(make)。
  5.北傳經文的「禪思」,即南傳經文的「靜坐禪修」(pa?isallā?a,另譯為「宴坐、宴默、燕坐、獨坐」),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隔離;隱退;隱遁」(seclusion)。依南傳註解書的解說,這是世尊要比丘們作「身體的獨處」(kāyaviveka),也就是「獨坐、獨修」的意思。
  6.北傳經文的「如實觀察」,南傳經文作「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參看《雜阿含64經》「經文比對」。
  7.「此色集,此色滅」、「定」、「得定者」、「由其取為緣而有有……」,參看《雜阿含59經》「經文比對」。
  8.「愛喜集,是色集……」,參看《雜阿含42經》及其「經文比對」。
  9.南傳經文的「歡喜、歡迎、持續固持」,參看《雜阿含60經》、《雜阿含311經》「經文比對」。
  10.南傳經文的「整個苦蘊的集」,參看《雜阿含287經》「經文比對」。
 
愿你智慧、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