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5951阅读
  • 0回复

阅读《杂阿含二一二经》有感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在未达到究竟觉悟解脱之前,众生应不放逸地观察六触入处。
 
二一四(二一二)(9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10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行,亦非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类(101)比丘说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罗汉,尽诸有漏,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正解脱,如是像类比丘,我不为说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复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见彼诸尊者得不放逸果,是故不为彼说不放逸行。
  「为何等像类比丘说不放逸行?若诸比丘在学地(102)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隐,向涅盘住,如是像类比丘,我为其说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习学诸根,心乐随顺资生之具,亲近善友,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所以者何?彼眼识所可爱乐、染着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着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着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103)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99)本经叙说佛陀不为阿罗汉说不放逸行。只对有漏比丘说不放逸行。相应部(S.35. 134. Devadahakhana 提婆陀诃)
(100)「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巴利本作 Sakkesu Devadahannāma sakkānaj nigame (于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101)像类:即「种类」之意。
(102)学地(sekha)(巴),又译「有学」,即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四圣果之前三果均为有学果位,第四阿罗汉则为无学位。
(103)「减」,丽本作「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我对有些比丘不用去教导他们修行不放逸,但是有些比丘我就会教导、督促他们修行不放逸。
        ①哪些比丘不用去教导他们修不放逸呢?
        如果比丘获得了阿罗汉的圣果,灭除断尽了一切烦恼,出离了一切系缚,获得了觉悟解脱的利益,断除灭尽了所有的烦恼结系,体证了究竟圆满的解脱,像这些比丘,我就不会再教导他们修行不放逸。为什么这些比丘佛陀就不在教导他们修行不放逸呢?因为这些比丘已经做到了不放逸,他们也不会去做那些放逸之事(因阿罗汉已经灭尽一切烦恼、系缚的缘故,所以不论他们身处何境,都不会被六触入处的现象所迷,而去做攀援、追逐、留恋、抓取、幻想、犯规破戒,甚至连类似的念头都不会产生。);我知道这些尊者已经体证了不放逸的道果,所以我就不需要教导他们修行不放逸。
        ②哪些比丘还需要教导、督促他们修行不放逸呢?
        如果比丘还处在学习断烦恼的阶段(即烦恼还没有究竟灭尽,没有体证阿罗汉圣果之前),他的心意还没有安稳下来(还有种种或多或少的烦恼),没有安住在涅盘境界,像这些比丘,我就会常去教导、督促他们修行不放逸。为什么呢?以便促使这些比丘修习观察诸根(依据前后经文及相应阿含此处应当是在指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即六触入处),并使他们心情快乐、随顺修行能够导致觉悟解脱的行为,亲近善友(有出世间智慧的人、有道德的人、修持正法、律的人是善友),这样不久就可能灭尽各种烦恼,证得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于现世体证到:驱使我于未来世再生的因缘已经彻底地灭尽无余了,清净、离欲的修行已经建立,修行实践圣道的工作已经作圆满了,已经知道自己再也不会遭受轮回之身了。为什么呢?当他们眼识所见可爱乐、染着的色彩时,这些比丘见了之后,就不会喜爱、赞叹、染着,住着之心;因为不喜爱,不赞叹,不染着,不被其束缚的缘故,则能专心精进,身心都安定专注,心常处于安住的状态,这样就会生起无量的法喜,一旦达到最高的禅定正受,就算随着眼根与色尘的接触而生种种境界,也不会被境界所转而退转向道之心,耳、鼻、舌、身、意根与法尘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要教导、督促这些比丘修行不放逸的目的。只要究竟灭尽烦恼之前,就要不放逸地对于根、尘、识、触及因接触而生的种种境界时时观察觉知,认知此种种境界皆是无常、苦、空、非我,皆不应攀援、留恋、抓取、幻想,皆当远离、放下、灭尽。)
 
--------------------------------------------------------------------------------
 
相应阿含:
[一三四] 第一 提婆陀诃
一 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二于此,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且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不须作不放逸。
三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尽之阿罗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自利已达,尽于生有之缠结,完全已证解脱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须言于六触处作不放逸。何以故?
四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五诸比丘!彼等有学之比丘,未达所愿,以求无上安稳(涅盘)而住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于六触处,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六诸比丘!眼所识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触彼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心无执着,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而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顶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七~一一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与不快之法,以触彼等之心,触而不存着于此。因无执着于心,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经安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
 
相应部35相应134经/天臂城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释迦族人中,名叫天臂的释迦族城镇。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我不说一切比丘在六触处上都以不放逸应做。
  比丘们!我也不说一切比丘在六触处上都以非不放逸应做。
  比丘们!凡那些烦恼已尽、修行已成、应该作的已作、负担已卸、自己的利益已达成、有之结已被灭尽、以究竟智解脱的阿罗汉比丘,比丘们!我说那些比丘在六触处上以非不放逸应做,那是什么原因呢?
  他们已经以不放逸做了,他们不可能放逸。
  比丘们!凡那些心意未达成、住于无上离轭安稳希求中的有学比丘,比丘们!我说那些比丘在六触处上以不放逸应做,那是什么原因呢?
  比丘们!有能被眼识知,悦意、不悦意之色,虽接触再接触而心不持续遍取;心不遍取,不松动的活力已被发动,明确不忘的念已现起,身已宁静冷静,得定而心一境,比丘们!考虑这不放逸果时,我说那些比丘在六触处上以不放逸应做。
  ……(中略)。
  比丘们!有能被意识知,悦意、不悦意之法,虽接触再接触而心不持续遍取;心不遍取,不松动的活力已被发动,明确不忘的念已现起,身已宁静冷静,得定而心一境,比丘们!考虑这不放逸果时,我说那些比丘在六触处上以不放逸应做。」
 
南北传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1.北传经文「如是我闻……欢喜奉行。」的经文格式,参看《杂阿含1经》、《杂阿含30经》「经文比对」。
  2.北传经文的「不放逸行」,南传经文作「以不放逸应做」(appamādena kara?īyanti),菩提比丘英译为「有以勤奋要作的工作」(have work to do with diligence)。
  3.「阿罗汉」,参看《杂阿含797经》及其「经文比对」。
  4.北传经文的「尽诸有漏,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正解脱」,南传经文作「烦恼已尽、修行已成、应该作的已作、负担已卸、自己的利益已达成、有之结已被灭尽、以究竟智解脱」:
   「烦恼已尽」(khī?āsavā),即「尽诸有漏」,菩提比丘英译为「污点已被破坏」(taints are destroyed)。
   「修行已成」(vusitavanto),菩提比丘英译为「已生活在圣洁的生活」(have lived the holy life)。
   「应该作的已作」(katakara?īyā),即「所作已作」,菩提比丘英译为「已做了所有必须被做的」(done what had to be done)。
   「负担已卸」(ohitabhārā),即「离诸重担」,菩提比丘英译为「放下负担」(laid down the burden)。
   「自己的利益已达成」(anuppattasadatthā),即「逮得己利」,菩提比丘英译为「到达他们自己的目标」(reach their own goal)。按:「自己的利益」(sadatthā),另译为「善利;妙利,理想」。
   「有之结已被灭尽」(parikkhī?abhavasa?yojanā),即「尽诸有结」,菩提比丘英译为「存在的拘束被完全破坏」(utterly 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existence)。按:这里的「有」(bhava),就是十二缘起的「有支」。
   「以究竟智解脱」(sammada??ā vimuttā),相当于「心正解脱」,菩提比丘英译为「经由最终的理解而完全地被释放」(are completely liberated through final knowledge)。
   另参看《杂阿含1经》「经文比对」。
  5.「不放逸果」(appamādaphala?),菩提比丘英译为「这勤奋的果实」(this fruit of diligence)。
  6.北传经文的「在学地者」,南传经文作「有学」(sekkhā),菩提比丘英译为「训练中者」(trainees)。
  7.北传经文的「心意增上安隐」,南传经文作「心意未达成、住于无上离轭安稳希求中」(appattamānasā anuttara? yogakkhema? patthayamānā viharanti),菩提比丘英译为「未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者,住在为了从束缚而无可凌驾安全之热望者」(who have not attained their mind’s ideal, who dwell aspiring for the unsurpassed security from bondage)。按:「离轭安稳」(yogakkhema),另译为「轭安稳」或「瑜珈安稳」,这里采用前者的意思,而后者的意思是「修行得安稳;努力得安稳」,意思不同但也适用。
  8.北传经文的「习学诸根」,即「六根之习学」,指往下经文所说的「六根」对「六境」的修学情况。
  9.北传经文的「有漏」,参看《杂阿含55经》「经文比对」。
  10.北传经文的「心解脱、慧解脱」,参看《杂阿含710经》,以及《杂阿含1经》、《杂阿含347经》「经文比对」。
  11.北传经文的「现法自知作证」,参看《杂阿含15经》「经文比对」。
  12.北传经文的「我生已尽……」,参看《杂阿含1经》「经文比对」。
  13.北传经文的「可爱乐、染着之色」,南传经文作「悦意、不悦意之色」(rūpā manoramāpi, amanoramāpi),菩提比丘英译为「那些适意的与不适意的之色」(forms……that are agreeable and those that are disagreeable)。
  14.北传经文的「不着住」,南传经文作「不持续遍取」(na pariyādāya ti??hanti),菩提比丘英译为「不持续固执」(do not persist obsessing)。
  15.北传经文的「专精胜进」,南传经文作「不松动的活力已被发动」(āraddha? hoti vīriya? asallīna?),菩提比丘英译为「不疲倦的活力被激发」(tireless energy is aroused)。
  16.北传经文的「身心止息」,南传经文作「身已宁静冷静」(passaddho kāyo asāraddho),菩提比丘英译为「身体成为安静的并且无苦恼」(the body becomes tranquil and untroubled)。按:「已宁静」(passaddha,原形动词为passambheti),传统译为「轻安」。
  17.北传经文的「心安极住不忘」,南传经文作「明确不忘的念已现起」(upa??hitā sati asammu??hā),菩提比丘英译为「无混乱的深切注意被竖立」(unmuddled mindfulness is set up)。
  18.北传经文的「常定一心」,南传经文作「得定而心一境」(samāhita? citta? ekagga?),菩提比丘英译为「心成为贯注并且在一点上」(the mind becomes concentrated and one-pointed)。「得定」,另参看《杂阿含59经》「定」「经文比对」。
  19.北传经文的「三昧」,参看《杂阿含59经》「定」「经文比对」。
  20.北传经文的「正受」,参看《杂阿含347经》「经文比对」。
  21.南传经文的「六触处」,参看《杂阿含209经》「经文比对」。
  22.南传经文的「能被眼识知」(cakkhuvi??ey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能被眼认识」(cognizable by the eye)。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