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527阅读
  • 1回复

名词解释——什么法是我们应当认知的法?什么是智慧和智者?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43
铜币
354
威望
6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六三(七二)(6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所知法(69)、智(70)及智者(71)。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
  「云何智者?阿羅漢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68)本經說明五陰是「所知法」,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阿羅漢是「智者」。相應部(S. 22. 23. Pari??ā 遍智,22. 106. Pari??eyya 所遍知)
  (069)所知法(pari??eyye dhamme)(巴),於應所遍知法。意指五受陰處於應所遍知。亦即指應遍知五受陰。
  (070)智(pari??ā)(巴),意為「遍智、完全智」。
  (071)智者:即有「遍智、完全智」的人。

对应的南传经文
[二三] 第二 偏智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将说所知法与偏智,且谛听!
四 诸比丘!以何为所知法耶?诸比丘!色是所知法,受是所知法,想是所知法,行是所知法,识是所知法。诸比丘!如是名为所知法。
诸比丘!以何为偏智耶?诸比丘!乃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诸比丘!如是名为偏智。’
--------------------------------------------------------------------------------
[一〇六] 第四 所偏知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为汝等]说所知法、偏智、偏智人,谛听。
四 诸比丘!以何为所知法耶?诸比丘!色是所知法,受……想……行……识是所知法。诸比丘!如是名为所知法。
诸比丘!以何为偏智耶?诸比丘!乃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也。诸比丘!如是名为偏智
诸比丘!以何为偏知人耶?乃名阿罗汉。具寿之名某甲,姓某甲者。诸比丘!如是名为偏知人。’
--------------------------------------------------------------------------------
相應部22相應23經/遍知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教導應該被遍知之法,以及遍知,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應該被遍知之法?
  比丘們!色是應該被遍知之法,受是應該被遍知之法,想是應該被遍知之法,行是應該被遍知之法,識是應該被遍知之法。
  比丘們!這些被稱為應該被遍知之法。
  而,比丘們!什麼是遍知?
  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
  比丘們!這被稱為遍知。
相應部22相應106經/應該遍知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教導應該被遍知之法,以及遍知,與有遍知的人,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應該被遍知之法?
  比丘們!色是應該被遍知之法,受……(中略)想……行……識是應該被遍知之法。
  比丘們!這些被稱為應該被遍知之法。
  而,比丘們!什麼是遍知?
  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
  比丘們!這被稱為遍知。
  而,比丘們!什麼是有遍知的人?
  應該回答:『阿羅漢』,這樣名、這樣姓的這樣一位尊者。
  比丘們!這被稱為有遍知的人。」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北傳經文的「所知法」,南傳經文作「應該被遍知之法」(pariññeyya dhamm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應該完全地理解之事」(things that should be fully understood)。按:「應該被遍知之法」(pariññeyya,另譯為「所遍知」)為「遍知」(pariñña)之「義務分詞」,相當於「應該被遍知;能被遍知」的意思。而此處之「法」(dhamma),不是指「正法」,而是指「事情」,故譯為「應該被遍知之法」,即「應該被遍知之事」。
  3.「智」,古文通「知」,南傳經文作「遍知」(pariññ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理解」(full understanding)。由經文內容而知,「遍知」事實上是「斷」(捨斷) (paha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abandonment)或「滅盡」(kha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destruction)的同義詞。
  4.「智者」,此處是指「知者」,南傳經文作「有遍知的人」(pariññātāviñca puggal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完全地理解的人」(the person that has fully understood)。按:這裡的「人」(puggala),古譯為「士夫」,音譯為「補特伽羅」,這裡是是對眾生的通俗通稱。「有遍知的人」專指「阿羅漢」,也就是說,「遍知」是專用於阿羅漢的。
  3.「五受陰」,參看《雜阿含13經》「經文比對」。
  4.「阿羅漢」,參看《雜阿含797經》及其「經文比對」。
  5.北傳經文的「無量」、「永滅」,參看《雜阿含962經》及其「經文比對」。「諸數」,參看《雜阿含16經》「增諸數」之「經文比對」。
  6.南傳經文的「這樣名、這樣姓的這樣一位尊者」(Yvāyaṃ āyasmā evaṃnāmo evaṃgott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這樣名、這樣氏族的值得尊敬者」(the venerable one of such a name and clan)。另參看《雜阿含843經》「經文比對」。

愿你智慧、幸福、吉祥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39
铜币
13
威望
1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