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古莲子 执行提前操作(2010-05-25)
—
杂阿含经,应当多看,原来的时候,看阿含经,杂阿含经,第一卷,一开始的时候就接触,以为,第一卷第一经,世尊对比丘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认为是说,首先要认为色是无常的,然后以无常来看待色,这样来看待,就是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正观的话,就会产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厌离的行者,喜贪就没有了,喜贪没有了,说是心解脱。观受想行识,也要这样观。然而似乎厌离与喜贪尽之间,还有一个断层,厌离是嗔心,喜贪尽只是喜贪没有了,不是厌离,后来再看阿含经,认为不是这样了,尔时佛告诉诸比丘,当观色无常,理解的意思就变了,就是对无常的物质现象,应当认识,物质现象本来无常,这个认识,不是要理论上接受与定义物质现象无常,而是要如实观照刹那变化的物质现象,就是不取不舍,所以,如是观者,则为正观,什么是如是观,就是如实如是,看就是看,当观色无常也是当看无常变化的物质现象,不取不舍,不下定义,不下结论,这样观,则为正观,这样观,知道了,正观者,则生厌离,生厌离,并不是讲厌恶,原来的时候以为是厌恶要逃避,原来以为,要先入为主,把一切物质现象都以无常来看待,然后还要厌离,生起这样的嗔心(这样的厌离也是嗔心),然后再稍一转变,变成只是喜贪尽,把嗔心消除掉,以为是这样,后来,知道观色无常是如实观照之后,明白,原来是行者如实观照一切无常刹那变动没有常恒性,然后产生的厌倦出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不断地变,认请楚了,厌倦,出离了,变呀变呀变呀变,没意思,对名色厌倦,出离了。这种厌倦与出离,是中性的,不是厌恶的嗔心,就是仅止于喜贪尽。所以,才明白,厌离本身不是嗔心,就是喜贪尽,所以,厌离者,喜贪尽,就是说,厌离就是喜贪尽,喜贪尽,进一步注释,就是心解脱。所以,如实观照,厌倦出离,就是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就是讲,喜贪进就是心解脱,厌离就是心解脱。厌倦就不贪爱,出离就证不受后有,然后才知道,杂阿含经第一卷第一经,就是一乘了义经,世尊一开始讲的就是如实观照,这篇经文后面说,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就是讲,不是要让大家定义一切是苦,不苦不乐也是苦,而是说,观无常,苦空,非我,也是要这样如实观照,不取不舍,不下结论与定义。
再想想,世尊说于色若不识,则不能尽苦边,无常即苦,就更加明了了。
所以,世尊说苦空无常无我,后来学人就先下定义,把一切都定义成苦的,这是学人的误解。
不免又想到坛经,法无四乘,人心自有差别,见闻读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 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行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想,一无所得是最上乘,不禁赞叹六祖是如此智慧,就是说,他说佛法本来就是一乘了义,佛讲的就是最上乘,而人心自有差别,各人依自己所想的来定义佛法,许多人把一切都看成是苦,如刺,如疮,就不难理解了。
杂阿含第一卷第八经,说,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欲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什么是正向灭尽,就是要如实观照,然后对现在名色现象,于色,受想行识,识后,厌倦一切的无常,生出离,这就叫正向灭尽。这是一个次地,先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如实观现在色,这个如实观做到了,产生于现在色离,生厌,这才是正向灭尽。我们这个论坛,有一个叫正向的师兄,不知道他是不是这样,是先入为主,先定义一切名色是苦生起厌恶的嗔心呢,还是如实观照只是喜贪尽厌倦出离的心解脱呢?不得而知啦。。。。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5-25 19:36重新编辑 ]